微博論台灣

2013-6-2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2| 評論數: 0 |原作者: 【編輯:張芷雁】

台灣有點小氣

擔心美容美髮店進台灣還可以理解,但擔心大陸醫院進台灣會造成衝擊就是多餘的了,即使有也是短期衝擊,因為台灣市場太小了,連這個問題都在糾結,給我的感覺是台灣有點小氣,大陸很早就開放台企進大陸投資了!(-梁浩明-/廣東)

陸配成立政黨

大陸新娘嫁到台灣後成立政黨,他們能在台灣成立其他黨派,說明台灣民主化已經很成熟。祝福台灣,同時說明中國人不適合民主只是個別地區的特殊情況。(驚心之旅/北京)

大佬還是有魄力

許信良提出「大膽一中」,建議兩岸成立「中國議會」。民進黨大佬還是有魄力的,之前提到大陸參選,到現在參選未來的中國議會,不知道中共黨魁怎麼看?只是兩黨首先要解決互不承認各自主權、國家合法性地位的法律基礎問題。(提著小板凳走夜路/上海)

來自台灣的騙子

居然又收到一個有關「郵局掛號信」的詐騙電話,還是台灣人的口音,只是他把大陸人習慣說的「起訴」說成了台灣人習慣說的「告訴」。

(shbarbiegirl/上海)

人親土親

聽到了一系列台灣閩南語流行歌曲,雖知道東莞,深圳台商多,卻未意料到連歌曲都如此融合?本以為廈門的親切及人親土親為最,今早卻有些許打破我這樣的思維。(勤快丹哥/北京)


神奇的地方

2013-6-2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 評論數: 0

@稻穀鮮風:天母一個神奇的地方,周末有著熱鬧的街頭市集,便宜可以淘到好貨;街頭店家的櫥窗裡總有著各種好玩意兒;而爬上彎彎的樓梯發現藝術沙龍;轉過一個街角卻又忽然安靜。


無法彼此否認

2013-6-2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4| 評論數: 0

@MR-Benny先森重生記:此刻,站在曾經的中正廣場,如今的自由廣場。我去過北京天安門,也來到了今天的中正紀念堂。倒是心裡無限唏噓,在我眼裡,台灣難以割捨掉大陸,僅僅因為我此番而來無比的親切感,大陸也無法否認台灣現有的難得成就。


離別之際 陸生的收穫  兩岸校園  超連結

2013-6-2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9| 評論數: 0 |原作者: (高凡/武漢理工大學.台灣大學交換生)

前段時間一位台灣同學問我:為什麼說在天安門廣場拿中華民國國旗會有陸生不高興?最一開始,我很意外他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之後,雖然他盡量用友好和平和的語氣和我交流,卻始終讓我感受到強烈攻擊性。一方面,我覺得對方沒有站在一個足夠瞭解彼此的立場上來對話,另一方面,我也在審視自己,是不是掙脫不了自己多年來體制教育的局限性,而無法完全脫離一些情緒來平和對話。

剛來台灣時,我想大多數陸生都會經歷一個痛苦的階段:一方面,大家對台灣抱著巨大的熱忱和期待,心底都認為台灣人禮貌又友好;另一方面,都難免會多多少少歷經在「意識」上的衝突,這樣的衝擊或許會帶來一些摩擦甚至爭執。

而我一直覺得自己是社科類的學生,對台灣意識有一定的瞭解,覺得自己總是試著努力做一個中立的人,對不同的聲音總願意去傾聽,對不同的觀點總想去體會。但是,到了實際生活體驗中,還是有好多衝擊冒出來。

在我所修的一門有關多元文化的課中,有一部分談到統獨問題,一開始我對這個話題很避諱,也沒有想到我來台灣選的第一節課就是這個話題。而當一同從大陸來的同學得知我課上內容,都露出幾分驚訝。在我們眼裡,這也許是一個敏感的、不能隨便談起的話題,至少,不管是由於內在的意識還是外在的壓力,我們不太能夠輕易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但是在那堂課上,我絲毫沒有感受到任何壓力或不適,我認真的查閱了關於台灣意識的文獻,從台灣的歷史脈絡和台灣人的思想感情上去瞭解他們,我看了二二八紀錄片,和台灣同學一起聊天……慢慢的,我突然發現自己卸下了之前的「包袱」,那種人為強加的包袱,我能夠和他們一起交流觀點、表達立場,而相互之間彼此尊重、彼此傾聽,我們雖然有時會有不同的立場,但我們都樂於瞭解對方的不同之處。

而在交換了我們彼此的生命體驗之後,我感受最明顯的就是思維和想法好像都豐富了起來,我能夠用更多的體悟和語言來向我的家人、朋友來講述他們和之前的我都不曾感受到的東西,我能用自己的方式來讓他們更瞭解台灣、更理解台灣。

而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努力的去瞭解之前我所不瞭解的東西,去融入他們的生活,去瞭解他們自己嚴重所經歷過的歷史,而不是我們獲取的那些或被建構或被曲解的歷史。

同樣的,在和台灣同學的交流中,去過大陸或者對大陸有比較深瞭解的同學,和我們溝通起來矛盾更少並且更能理解彼此;相比之下,未曾去過大陸或者只是從過去的陳舊觀點來看待大陸或者陸生的台灣人,也當然更容易在和我們交流的過程中造成摩擦或衝突。

不過,這種摩擦或衝突在某種程度上也會變成一件好事──如果我們都能夠從這衝突中思考、學到新的東西,而不是局限於氣憤、排斥彼此的局限性中。

當然,放下偏見和立場,從對方的角度出發,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總是被一些其他情緒左右。那麼我們在溝通的過程中,或許多一些體諒,多一些尊重,多一些理解,也會收穫多一些智慧。

在離別之際,我們帶不走這裡的美景美食,但我們收穫了滿滿的體悟和感觸。也許之後的很多年很多年,我們在想起這片土地的時候,腦海裡會有這裡誰的一顰一笑,有誰的一句關懷問候,有和誰的辯駁不休,還有和誰的再會之約;而不再有狹隘的偏見,自我的偏執或是敵對的清高。而這樣已經足夠。


追蹤台北一袋垃圾的去向

2013-6-29 06:3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1| 評論數: 0 |原作者: (黎勇/深圳《晶報》駐台記者)

台北的社區居民,不用交垃圾處理費,但家庭垃圾都能得到及時處理。台北的垃圾,究竟去了哪裡?讓我來追蹤一袋垃圾的去向──

每天下午5、6點鐘,在台北市各個小區的居民樓下馬路邊,都會看到這樣的情景:兩輛垃圾車停靠在路邊,家庭主婦們三三兩兩地拎著垃圾袋走下樓,在垃圾車前排著隊,將一袋袋的垃圾送交給車上的清潔人員。

比火車時刻表準時

我住處的那袋垃圾,也在其中。公寓的服務員將垃圾從我住處拿走後,會將袋中的垃圾分裝入不同的袋內:剩菜剩飯和水果皮等裝入「廚餘」垃圾袋;廢紙、便當盒、礦泉水瓶等廢棄物,折疊、壓扁後裝入「可回收」垃圾袋;其他沒有再利用價值的一般垃圾則裝入專用的「不可回收」垃圾袋。

不可回收專用垃圾袋是從便利店買回來的,台北市政府從2000年起不向居民收取垃圾處理費,而是將垃圾處理費計入垃圾袋,隨袋徵收。

在規定的時間,將分裝好的垃圾袋拿下樓,分別送到不同的垃圾回收車上。垃圾回收車前來的時間和地點一旦確定,「比火車時刻表還準時」。如果垃圾車遇上塞車,則會用摩托車趕來,用廣播告知大家,以免耽誤大家的時間。「但是這種情況基本不會發生」。台北市環保局副局長詹炯淵告訴我。

前來回收的車一般有兩輛,一輛為垃圾車,裝運一般垃圾和廚餘垃圾;另一輛為資源回收車,分別裝運可回收物。

在這裡,從我房間裡出來的那一袋垃圾,分成兩部分流向了不同的地方。廢紙、便當盒、礦泉水瓶等可回收資源被運到加工廠,進行資源再利用和再加工。而一般垃圾則被送到了台北市北投區的垃圾焚化廠。

可再利用的廚餘垃圾去了哪裡?

原來,垃圾焚化廠有廚餘飼料化工坊,將廚餘瀝水破碎後,蒸煮十幾個小時並添加玉米粒、米糠、粗糠等後,製成飼料,用於養豬、養雞和作為花果蔬菜的養料,因其不添加抗生素且營養豐富,養出的豬和雞肉,甜耐嚼,深受市場歡迎。而家中的廢食油,由清潔隊回收後,還可製成環保肥皂。

而一般垃圾在焚化廠自然是被焚燒。但,焚燒之後呢?

焚化廠建設施睦鄰

不久前,我專程來到位於台北近郊的北投垃圾焚化廠參訪、考察。遠遠望去,一座繪上炫麗的五彩顏色的高高煙囪,矗立在青翠的綠樹叢中。走進廠區內,不見垃圾山,未聞惡臭,卻見焚化廠是一座對外開放的公園。

就在焚化廠主廠區旁邊,由焚化廠投資數億台幣建設有標準的溫水游泳池、運動公園、青少年娛樂中心和幼稚園,包括游泳池、幼稚園等在內,均向當地群眾免費開放,每月93萬元台幣的維護成本由焚化廠承擔。

「這是垃圾焚化廠回饋社會、為敦親睦鄰而採取的措施。」北投垃圾焚化廠廠長傅良枝說。

傅良枝帶我們參觀了廠區。只見垃圾轉運作業車正在將一車一車的垃圾運回焚化廠的庫房,整個過程全機械化作業。焚化爐由電腦控制,工作人員都在窗明几淨的寫字樓裡辦公。廠區裡雖有一些異味,但並非完全不可接受。

北投焚化廠150米高的焚化煙囪,是一個僅次於台北101大廈的觀景平台。據說節假日人氣十分火爆。坐高速電梯,僅35秒即可到達120米高處的360度全玻璃幕牆旋轉餐廳。坐在餐廳,喝著咖啡,看著眼前一覽無餘的陽明山、觀音山、大屯山、淡水河、關渡平原和水鳥保護區。

兩袋一桶深入家庭

兩袋一桶深入家庭

環境永續發展基金會的陳龍吉博士向我介紹台灣垃圾處理的歷史:1983年以前,台北的垃圾都是露天隨地掩埋,也沒有汙水處理廠。1984年,一名垃圾轉運車司機,隨手扔下的一個菸頭,引燃了內湖垃圾掩埋場的可燃物,大火整整燒了15天。這場大火促使台灣建起了第一個垃圾焚化廠。

但在1990年以前,台灣的垃圾處理仍是以掩埋為主。1990年至2000年,則是以焚化為主、掩埋為輔。2000年垃圾處理費隨袋徵收以後,台灣不再批建垃圾掩埋場,垃圾實現了零掩埋、資源全回收、底渣再利用。現在,垃圾焚化廠的底渣,都用作道路鋪面或製成水泥、透水磚等,利用率達95%以上。

垃圾處理費隨垃圾袋徵收,是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時強力推行的措施。這意味著丟垃圾越多,所要支付給政府的垃圾處理費就越高,而垃圾分類越仔細,產生的垃圾就越少。2000年7月1日此措施實施的第一天,台北7萬名官員曾懷揣垃圾袋走上街頭,派駐全市各個垃圾收集點收集垃圾,花了巨大功夫。13年過去了,現在,「兩袋一桶」(垃圾袋、資源袋、廚餘桶)已深入台北每個家庭。

北投焚化廠廠長傅良枝說,北投廠的4座焚化爐,但目前只有3座開機。因為分類處理後,垃圾越來越少。由於島內垃圾焚化廠處理能力充足,台灣正陸續把500多座已完成掩埋的垃圾填埋場重新開挖,對其進行資源篩選和回收,不能回收利用的進行焚燒,土地重新使用。

「或許可以將台灣以外地區的垃圾運過來台灣幫忙焚化處理。」有人開玩笑說。


暴發戶吃法

2013-6-29 06:3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4| 評論數: 0

@詹暢軒:東港,有專門的黑鮪魚市場。吃了大拖羅的金三角部位,油分極多,分布也均勻,美中不足是筋也相對明顯。因為這種有點暴發戶的吃法就是切出一大塊魚腩啃,並沒有把拖羅筋處理掉,廚師刀功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再換中拖羅,口感更適中,看個人取捨。外面港口停滿捕魚歸來的船。(來自廣東)


兩岸大學生各有千秋  兩岸校園  超連結

2013-6-3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1| 評論數: 0 |原作者: (吳悅慈/大陸中央音樂學院台生)

曾經聽一位大陸的老師說過,他沒收過台灣學生,因為台灣學生無法吃苦。

台灣教育制度與教學風氣走美式風格,學生與老師較無距離,也比較敢在課堂上提出不同的意見,而大陸則很像20年前的台灣,「尊師重道」和「老師是對的」的觀念,在大陸學生心中根深蒂固。

客觀來說,台灣和大陸政治體系不同,言論自由、大學社團發達、流行娛樂產業興盛行等因素影響之下,台灣的學生優勢為擁有多元的創造力,而我所遇到的大陸生口齒清晰、台風穩健,比起台灣學生表達方式較吸引人注意,且臨場反應較佳。

如果遇到事情處理,台生積極敢為爭取屬於自己的權利,如果大陸學生遇到同樣的事情,頂多就是私底下抱怨,大家總覺得忍忍就過去了;在學業上的表現,認為差異就在「態度」。台灣學生確實在學習態度和陸生有一段差距,而且大多數的陸生比同年齡的台生要成熟,也懂分寸。

如果我們將眼光放眼全球,聚焦未來,會發現,擁有知識本身,已漸漸不具備優勢了。未來的人才,要能在資訊爆炸的環境下,擷取有用的知識,並賦予改變,將它創新活化,成為屬於自己的新知識。

當社會批評台灣學生用功程度不如陸生,薪資又比較高,可能會被取代時,我們不禁要思考,真的嗎?曾經有人比喻:現在的大陸學生像以前的台灣學生,現在的台灣學生像以前的美國學生。

那麼未來呢?在創新能力、多元文化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都具優勢的台灣大學生,難道,還不比大陸學生具備競爭力嗎?

我認為,兩岸大學生各有千秋,雖然政治議題是無法避免的衝突點,但透過兩岸交換學生,讓我學習長處,包容歧異,是此趟學習中最難得的經驗。


進步不踏步 傳承台灣好味道

2013-6-3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9| 評論數: 0

台北第一家以肉鬆當招牌的「唯豐肉鬆食品」,50年來天天清晨開爐,焙製不斷火。這幾年,肉紙、厚片……炒熱肉干的流行,少有人再做肉鬆。「追流行,台灣有很多好味道就這樣消失了。」但唯豐堅持差異化,保留台灣在地的古早味。

唯豐肉鬆食品執行長林詠涵說,雖然堅持傳統好味道不能改變,但這世界都從黑白電視進步到數位匯流了,如果不讓年輕族群重新認識你,傳統一樣會消失、斷層。所以,唯豐開發了「我的小新乾」。小新乾用小包裝,分量剛剛好嘗鮮又方便攜帶。

「我的小新乾」創新的點子其實來自老客戶。一個嫁到德國的台灣姑娘懷念台灣味,每逢過年回台都要搬一箱30斤的肉鬆帶走。林詠涵提醒她肉鬆沒有添加防腐,保存期限只有一個月。「只要拆分成每次要吃的分量,放冷凍,每次要吃就拿出來乾鍋小炒、回烤。」

唯豐努力年輕化,還建QRCord平台,用微電影跟年輕人搏感情,想辦法讓好東西代代傳遞下去。

林詠涵說,唯豐肉鬆的特色就是吃得到整條的肉質纖維,「所以肉的品質跟鮮度一定要到位,而且抽絲的關鍵技術也無法用機器替代,邊槌邊抽、要顧要翻全靠手工,否則黏鍋燒焦。」

這個台灣味,吸引很多陸客自己按圖索驥找上門,還有陸客團要求導遊變更購物行程整團帶過來。「陸客現在會上網查,變聰明,就指名,整團帶過來買。」其實唯豐80年初很早就登陸蘇州,林詠涵6月初又到上海考察,「覺得大陸一定有市場。因為台灣進口肉鬆一定擺在最醒眼的整面貨架。」

她說,常遇到上門的台商抱怨買那麼多「好康」都沒有,儘管從不折扣,還是非買不可,因為「高幹指定」,大陸一胎化小孩就是寶,開口要台灣肉鬆哪有不給。50年的老店,不跟市場流行脫節,但還監守傳統,林詠涵說,就是站在給消費者方便的立場,慢慢調整自己跟社會脈動結合。「要知道進步,但不要原地踏步。」


文化甚有淵源

2013-6-3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7| 評論數: 0

@詹暢軒:墾丁一個多小時的士可到左營,再坐十分鐘高鐵可到台南。在旁邊的商場吃了一個擔仔粄條,比沙河粉厚一點。台灣米製品非常豐富,和福建廣東的潮汕客家文化甚有淵源,各種粿和粄。而澆頭卻與江浙滬以及四川等地有相像。想必國軍當年帶去台灣的不僅僅故宮細軟和美女基因而已,也有飲食文化。說起擔仔,從前漁民漁獲不理想的月分就挑個擔仔去賣麵,因而得名。現代雖然都有店面了,但不少還是刻意維持風貌,無論煮麵還是吃麵都坐得矮矮。


告白巷、附中…陸客追星爆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2013.06.30 02:43 pm

三種玩法 年輕陸客最愛
藝文路線、明星主題和自行車


陸客來台自由行人數逐年成長,迄今已開放大陸26個城市居民可來台自由行,預估今年自由行人數可達54萬人次,較去年19萬人次增加2.5倍。大陸旅遊網站發現,越來越多大陸的大學生想到台灣畢業旅行,也有人在網路分享自由行遊記,其中小清新藝文路線、明星主題和自行車等三種玩法,最受年輕陸客青睞。

暑假是出遊旺季,加上又新開放13個陸客自由行城市,6個城市已先啟動,將帶動自由行旅遊熱潮。大陸旅遊網站「螞蜂窩」業務總監呂家淇觀察,許多大陸的大學生把台灣視為旅行目標,尤其不少大陸的交換生來台環島。

台旅會上海辦事分處主任李嘉斌指出,大陸年輕人最想感受台灣人的生活方式,像是坐在便利商店吃便當、喝咖啡,也很好奇捷運車站月台畫滿迷宮般的排隊動線,而台灣民眾依照動線排隊、上車有秩序,更是大陸年輕人眼中的「奇景」。

到侯硐看貓、去誠品書店

李嘉斌說,大陸年輕人還會早起到總統府前升旗,台北車站地下街的鳥頭人裝置藝術、電影《六號出口》中的場景西門町捷運站六號出口,更是大陸年輕人一定會造訪與拍照的重要景點。

目前仍在北大求學的呂家淇也觀察發現,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和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大陸很紅,不少年輕陸客來台自由行會規畫小清新文藝路線,包括到侯硐看貓、平溪放天燈、大直劍南山看夜景,還會到24小時營業的誠品書店、九份的咖啡店以及貓空等景點。

大陸學生來台還有「明星主題」路線,但他們非來台追星,而是造訪跟偶像有關的景點,以五月天「阿信」最具代表性。呂家淇說,阿信的粉絲必去偶像的母校師大附中、實踐大學,還會去阿信居住的北投走走晃晃,甚至到阿信開設的潮牌咖啡店消費和拍照,追上偶像的腳步。

有趣的是,還有大陸交換生為了五月天來台當交換生,今年3月來台的「兔子尾巴」曾至北投尋找傳言中的「告白巷」,據說這名女生約了阿信到北投溫泉街34巷,把圍巾交給阿信後轉身離開,這個故事在網路上流傳,不僅吸引台灣的粉絲,就連大陸網友也慕名前往。

台灣人情味濃 陸客印象深

呂家淇指出,許多大陸年輕人來台發覺台灣人情味濃厚,常有民眾熱情邀約到家中吃飯,還有台鐵車長驗票時不僅會主動聊天,熱情簽上自己的名字,幫忙推銷台灣,這些都讓大陸年輕人留下深刻印象。


台灣藝文火紅的原因

2013-7-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5| 評論數: 0 |原作者: (林葉青/深圳大學研究生)

我是在廣東出生的80後,除了從小看TVB長大以外,台灣文化對我的影響越來越大,而且這種影響絕非孤例,在我身邊許多同學朋友亦如此。

我們常看台灣電視節目,如長久不衰的《康熙來了》、從去年大受好評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到最近熱播的《兩個爸爸》,喜愛電視節目中那種溫馨、真情流露的氛圍。

在我的書架上,大片位置給了台灣作家,在電影方面,李安導演的《少年pi》、史詩鉅作《賽德克.巴萊》等都值得一看再看,當然還不能少侯孝賢、吳念真等名導的電影。台灣的清新愛情片也很別緻,如《藍色大門》等。此外,台灣音樂也人才輩出,近年哈林、林志炫等在大陸的人氣猛增。我還喜歡阮義忠的攝影作品。

如此細想,難免會產生疑問:為何台灣的文藝界如此受歡迎?

台灣文藝界不只影響台灣人,連我們並非在台灣生活的孩子,也能從這些文藝作品中產生共鳴和喜愛。我個人認為其中原因主要有3個:

一、較寬鬆的文化創作氛圍。台灣文化作品,有部分作品涉及的話題比較敏感,文化風格多樣,例如《康熙來了》,每期策畫獨特的主題總能讓人感到新鮮。寬鬆的文化創造氛圍保證文化多元化和多樣性,不同的群體都能找到自己喜愛的文化產品,各取所需,非主流文化及趣味也受保護。

二、重視文化產業及其發展。這種重視不僅僅是從上到下,也是從下到上的。不單台灣政府對文化產業重視,策畫各種文化宣傳活動,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普通民眾也很重視並熱愛、支持,這種環境給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在我看來,台灣有一種「追求有趣」的遺傳基因,這種「有趣」體現在方方面面,從他們的審美觀、文化需求到學術文章。

在我研一期間,學校邀請一名台灣學者授課,在一節討論論文選題的課上,這名老師說我們選題都很嚴肅、規整,不像台灣學生更重視「有趣」,寫的題目往往很小、很具體,但會深挖掘其中「好玩」的地方。雖然近年大陸的文化產業也有了較大的進步,但在影響力上還有待提高。

三、民眾對多元文化的接納程度較大。在聚會唱K時,我常常點台灣歌手的歌,其中有些風格是比較「另類」的,但是風格非主流不代表這些作品不好,文化作品不該有「好不好」的標準,只有「喜不喜歡」。因而,民眾對多元文化的接納越大,提供創作者的創作範圍就越廣,多樣性也越大。

當然台灣文藝界如此紅紅火火的背後,也存在其發展的問題,但其發展路徑和推廣值得借鑒。


無人打破秩序

2013-7-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9| 評論數: 0

@詹暢軒:這是上班高峰期捷運某中轉站點,自覺排隊且往兩邊靠,裡面的人沒出來完畢不會有人衝上車。手扶電梯所有人靠右站留出左側給趕時間的人通行。這些大陸也一直在宣傳,我身邊很多人也能做到,卻往往因為少數幾個人打破秩序以後,造成更多人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慌,一發不可收拾。


規畫受日影響

2013-7-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2| 評論數: 0

@詹暢軒:路邊會有不少這樣的自動停車場,相比大陸把樓都建得密密麻麻,車就停馬路邊上,互相擠著,住又住不好,走又走不動,台灣的規畫顯然受到日本的一定影響,這種停車場在日本哪怕是小巷子裡也是隨處可見。


憶李國修

2013-7-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 評論數: 0

@稻穀鮮風:4月在台北剛看過李國修先生的《西出陽關》,今驚聞先生去世的消息。當年他和賴聲川、李立群等先生的合作,開創了台灣戲劇的興盛時代。屏風和表演工作坊等相比風格不同,更有著樸實真切的感覺。願先生謝幕後,在另一個舞台潛心修行。


大陸官員真有錢

2013-7-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99| 評論數: 0 |原作者: 【編輯:張芷雁】

大陸官員真有錢,可以買瑞士名錶,讓曾經擔任過台灣副部級官員的我感到十分汗顏:中國與瑞士達成自貿協定,中方將對瑞士8成多的進口產品最終實施零關稅。大陸官員與富商的最愛──瑞士鐘錶業也將在零關稅之列。(童振源)

老師地位權威

位在大陸念小學的台灣學生,他的父母表示,大陸的老師既有權威又有地位,可以請家長到學校晤談。在台灣、日本出現許多「怪獸家長」,老師動輒得咎。大陸未來也可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搖到微博)

城鎮化前的措施

大陸在城鎮化之前,應該先做好區域經濟的發展規畫,讓不該城鎮化的郊縣走向精緻化的休閒觀光農業,並提升農民收入,創造住的舒服,收入平衡的富裕農村,並取消戶口制度,縮小城鄉差距。(賴小光)

中國人的傷心地

名作家韓良露的〈南京菜,大江南北滋味〉,從歷史講南京的吃,讓我看了突然懷念起南京來:南京是許多中國人的傷心地,我爸爸祖籍江蘇,也因為南京而終生不願意踏上日本,爸爸晚年我一直勸說他,不妨到反戰思想濃厚的京都走走看看,爸爸還是心有南京而不肯去。(曾泰元)

不敢推吃到飽

必勝客吃快樂吧,一個人約人民幣55元,可以隨意吃各種披薩及沙拉,還有飲料咖啡暢飲。一樣的必勝客在大陸,限制只能拿一次沙拉。我就看過大陸女士練就一套功夫將小盤子堆積一堆沙拉再跟朋友分享。大家就要想為何必勝客在大陸不敢做像台灣這樣吃到飽的業務?(中和老頭)


士林夜市小吃 激發品嘗慾望

2013-7-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7| 評論數: 0 |原作者: (夏愛華/新疆烏魯木齊)

人在台北,海的氣息撲面而來。想去士林觀光夜市飽飽口福,嘗嘗海鮮,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兒。在劍潭站下車後,根本不必看路牌,只要跟著人流的方向走,不一會兒就到士林觀光夜市了。

燈火輝煌的士林觀光夜市,熱帶水果芬芳撲鼻,很多都叫不出名字。攤主很會做生意,每種水果都切開一個,讓你看到裡面的果肉。鮮搾白甘蔗汁,百分之百原汁,甘甜清香。手工蜜餞,我最愛的酸烏梅,桂花梅,當然不會放過,一下就買了幾大包。冰糖葫蘆晶瑩紅亮,又脆又甜。檸檬愛玉,類似於果凍一樣的小吃。滿滿一盆,透著琥珀的秀色,瑩潤滑爽,盆邊點綴一圈青綠的檸檬。冰品也有很多種,清涼冰爽,甜美怡人。

甜點中,芒果冰和「青蛙下蛋」最好吃。所謂「青蛙下蛋」,就是將粉圓加糖水或者再加一些奶精調和即成。因粉圓煮熟之後,中心會呈現白白的一點,形狀極像蝌蚪,故將這種獨特甜點定名為「青蛙下蛋」。小麥芽打成的汁,裝在瓶子裡,百分之百純天然飲品,看到翠綠的顏色我就忍不住想喝,那是一種很清爽的來自大自然的味道。

琳琅滿目的小吃攤,吸引著我的視線。煙熏無骨鳳爪,胡椒餅,誘人食慾。脆皮麻辣臭豆腐,果然名不虛傳。現點現煎的蚵仔煎,從生鮮到煎出金黃色澤,親眼看著蚵仔、粉漿、雞蛋、青菜變成蚵仔煎的過程,也是逛夜市的一大樂趣。攤主先將蕃薯粉漿淋在煎板上,再撒上清洗好了的蚵仔,打上一個蛋,與韭菜、豆芽、茼萵菜同煎,再配上醬料。趁熱品嘗,口味甜中帶鹹,鹹中帶辣,風味獨特。粉糊調得濃稠適中,煎得微焦的醬汁濃郁而並不甜膩,微甜而鮮香,配上蕃茄醬,爽口鮮香。

鴨血燉豆腐,香噴噴,熱騰騰的一大鍋,誘人食慾。鍋邊放著排列整齊的炸螃蟹,金黃酥香。海鮮,滷味一應俱全。

豪大雞排攤位前大排長龍,因為這裡賣的雞排足足有一般雞排的兩倍大。選用新鮮雞肉,當場裹上酥脆的炸粉下鍋,外皮脆而內裡鮮嫩多汁,味道鹹香,非常受人歡迎。

士林大香腸非常有名,是士林夜市獨有的特色小吃,令人垂涎。大腸包小腸也很有特色,它是先將糯米腸煎至金黃,隨後中間切口夾入小香腸而成,非常美味。油炸章魚腳是裹上麵糊炸的,長長軟軟,金黃誘人,透過炸得金黃的麵糊,可以看到裡面雪白的章魚肉。

生炒花枝原來就是炒八爪魚,然後再澆上芡汁,所以也叫生炒花枝羹。生炒花枝這道小吃關鍵在於火候,熟了但不能老,要嫩嫩的。

阿宗麵線,韌性十足,入口爽滑的手拉麵線,淋上海鮮、豬肉、菇類等,味道香美。

阿給是一味小吃,是日本話「油炸豆腐」的譯音,是將四方形豆腐切開做成袋狀,塞入冬粉,再用新鮮魚漿將切口填補,蒸熟後再淋上特製的甜辣佐醬,非常好吃。

遊走在士林夜市的各種美味特色小吃之間,眼花繚亂,開心無比。除了天婦羅,木瓜牛奶汁、蜜豆冰及豬肝湯以及正宗的珍珠奶茶外,還有釋迦,蓮霧等水果令人湧起想要品嘗的慾望。

在台灣夜市品小吃,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台中人的早餐 微網誌

2013-7-5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9| 評論數: 0

@詹暢軒:台中謝氏早點.豆花店專賣店,價錢實惠分量十足,也是五六十年的老店了。奇怪的是台中人民都不愛吃早餐嗎,還是我找的地方不對?環顧四周就那麼一家早餐店呀!幸虧好吃,綜合湯料超豐富的,還能應我的要求加筍。蛋餅上的醬好和口味,裡面夾了肉鬆,吃的時候不要吸氣哦,我就被嗆到了!


那所我曾經罵她百遍的學校  兩岸校園  超連結

2013-7-5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9| 評論數: 0 |原作者: (姜燦燦/湖南.大陸交換生)

建國科技大學,這個我曾每天要罵一百遍的學校,今天我卻特別地愛她。我們系4個專業的班級同時來到台灣,分別在4所大學。

一直覺得特別不公平,為什麼我們交最多的學費,卻分到相對名氣沒有那麼大的學校。出去玩的時候,別人聽到我是交換生都會問我是哪所學校,我每次都難以啟齒,因為當他們聽到後的回答都會是「有這個學校嗎?」,好不容易有知道這個學校的都會說「你怎麼會到這個學校,排名很靠後喲!」

在其他學校的同學不僅名氣比較大,還可以有名師帶他們去綜藝節目參訪,或是與韓國交換生住同一宿舍,與台生同班合作,在藝廊辦展覽,惹得我們一直羨慕嫉妒。在彰化的我們卻是原班人馬一起上課,一起住,很少接觸校園活動,可以算是一個封閉的小集體,與在廈門比起來只是學校換了,老師換了,其餘一切沒變,感覺都沒有達到交流的目的。

但儘管滿滿的抱怨,但心裡還是感激她的。母校不就是這樣,自己每天罵上百遍卻不讓別人說一個不好的嗎?我知道雖然她的硬件設施方面都沒有其他學校好,但是給我們的關懷和用心是他們不能比的。他們的學校因為規模比較大,所以無法去關注他們班太多。就好像他們是皇家子弟,雖然有錢有權,可是子嗣眾多,要管理的事繁雜,沒辦法把太多關注放在自己其中的一個孩子身上。而我們建國科技大學雖然是平民家庭,但是總是把自己擁有的最好的給我們這些孩子。

台灣老師說羨慕我們,每天在全校最好的教室上課,落地玻璃窗外是布滿綠色植物的小山丘以及噴泉,西面更有彰化市全景盡收眼底。我們的各科老師也都是學校裡領導認真挑選的。剛開始我們不太願意上自認為沒用的某些課,學校也是好言相勸希望我們能認真學習,因為那位老師是學校花重金從國外請的,會那種軟體的人都是很稀缺的資源,學校希望我們能學回去。

雖然我們的課業非常的繁重,經常被作業折磨到崩潰,但我們知道學校希望我們在台灣這一年能有盡可能多的收穫。學校也會盡自己的能力帶領我們去電視台參訪學習,儘管不是我們熟悉的綜藝節目。我們希望能與台生交流合作,學校第二學期立馬安排出一個台生班與我們一起交流合作的課程。

曾一度認為我愛台灣,我愛彰化,但我不愛建國科技大學,甚至有時候覺得我在學校的日子就是台灣美好生活的敗筆。

但現在我才明白,我最珍貴的就是在學校這樣平凡而真實的日子。以前我想過,我肯定會再來台灣,但是我肯定不會來建國,但結業典禮老師還沒講幾句話,我的眼淚流個不停,暗想以後來台灣我一定會再回來看看這些恩師。想著以後上課不是這些特別懂我們的老師教了,心裡無比的難受與不捨。

同桌笑我「你哭什麼呀?你又沒認真聽過課」。雖然我上課不怎麼認真,但想到我們每天相處的那些日子,老師對我們的關心和愛、我們的師生之情,並不是只有成績好跟老師關係好的學生才會捨不得老師們!

此時此刻我特別感激建國科技大學給我這個認識台灣的機會,感謝這個大家庭給我的一切,以後我一定會再回家,就像這一年每次去別的縣市旅行完那樣回到建國。

暫別了,我的第二個家鄉,台灣!

暫別了,我的第二個家,建國科技大學!


台灣對我的統戰

2013-7-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7| 評論數: 0 |原作者: (夏癸/福建廈門)

2月的台灣自由行圓了我多年來的台灣夢。比起上一輩,我很幸運,感謝兩岸人民的智慧,讓我在青年時期就能親身體悟台灣的美。暫且不提台灣人民的高素質,以及我在旅行途中受到幫助的感動,我只想於此分享台灣與我多年的不解之緣。

對台灣的印象其實早在我孩提時代,就已經埋下了種子。我是80後的前段班,出生在廈門。這樣的地緣機會,在整個中國大陸還很封閉且保守的狀態下,因為父親的影響,我接觸了台灣的鄧麗君歌曲、葉青歌仔戲,還有屬於孩子們的無敵鐵金剛,和從小生長在孤兒院的「小甜甜」。

我就是在當時從事電工工作的父親,偷偷收聽台灣廣播和收看電視的環境下成長。所幸沒有被人告發違背「黨」的意志,誣陷為匪諜,關進監獄。90年代我的小學和中學時代也是在華視、中視、台視的節目下一路伴我成長,我逐漸明白了台灣是海峽那一端、是不可及的另一個存在。對於如今已步入而立之年的我,至今還珍藏著漢聲廣播電台節目送的一支藍色手錶。那只因為偷聽漢聲廣播而寄信參加活動獲得的手錶,時間永遠停止在我的少年時代。

除了那只值得炫耀的手錶,台灣送給我的是更多看不見的性格洗禮。除了一張嘴「偽台灣腔」的國語口音讓人容易辨識外,還有長期收看《連環炮》和《鑽石舞台》內化於心的台灣綜藝式無厘頭笑點,以及那一點兒至今無法在公眾媒體下張揚的民主意識種子。

我回想這些年來,一直嚮往著中國大陸以外的世界,並且義無反顧地去澳洲留學,與從小台灣電視節目以及廣播對我的「統戰」不無關係。請讓我在此感念如今已經去了另外一個世界的電台DJ主持人「大衛王」,ICRT的廣播讓我英文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對英文的熱愛讓我憑藉著這一技之長在社會上走跳,在世界各國旅行,能以更宏觀的視角,來看待自己目前生活的所在。

謝謝李艷秋小姐,您現在看起來還是一如當初端坐在主播台的您,當年《每日一字》播音中動人的嗓音也一如既往,您主播時期的新聞讓我知道,同樣是在7點播放的新聞可以有許多內容,正如人性的善惡,社會除了和諧也有不和諧的那一部分;謝謝陳文茜小姐,您從政時期現代女性的形象、到後來《文茜小妹大》的知性女性形象,以及「瓜哥」扮演的「陳蚊欠」身姿,都深深地嵌入我的靈魂,讓我帶著娛樂的眼光成長,卻能理性地看待這個依舊混沌不堪的社會。

感謝當年的無線三台,尤其是後來成立的公視,至今我們全家還會一起收看的公共電視台,公視播放的節目關懷著弱勢群體,關心台灣的人文及自然環境,你們優質的節目開啟了我心靈的許多扇窗戶,至今我還沒有在大陸看到任何一個能與之比肩的電視台,能以如此多元的視角及豐富的人文知識,去教育和關懷芸芸眾生。

回到今年2月台灣行的第一個晚上,當飛機穿過美麗華摩天輪一般高的雲層降落在松山機場的那一刻,走出機艙門的我深深吸了一口溼潤的而清新的空氣。搭乘捷運,穿過色彩繽紛青年男女匯集的西門町街口,融進閃爍霓虹,在凌晨的寧夏夜市喝著鱸魚湯。我沒有一點點兒陌生感,完全沒有。這次旅行是我的成年禮,是我致青春的畢業旅行。對你的愛,溢於言表且瞭然於心。


《兩岸校園超連結》體育回歸教育 校園文化生機

2013-7-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08| 評論數: 0 |原作者: (李桂芳/河南鄭州)

生活的美妙來自它的不確定性,每個人都不知道一生有多少驚喜在等著他,就像我沒想到有一天能有機會到台灣生活4個月,有一天能走在淡水老街上,吃著台灣的特色美食,有一天能和銘傳同學一起跳啦啦舞慶祝56歲校慶。

耳濡目染中感受這片樂土,潛移默化裡被點點侵蝕,如果說此時的內心是千頭萬緒,而我只願抓住一縷──領略校園體育文化,體會兩岸異同。

台灣獨特的歷史原因,使整個社會都有日本和西方主義的烙印,單看銘傳的體育課開設,既有深受西方影響的橄欖球、國際標準舞、棒壘球等項目,也不乏兵乓球、太極拳等民族項目。豐富多彩,充斥著濃濃的生活氣息。

前不久,為了慶祝銘傳56歲生日,學生苦練啦啦舞等活動。同學們之間的默契配合,給觀眾帶來的視覺衝擊是歷久彌新的。它將學生以團體的形式組合起來,激發一種向心力和凝聚力,讓學生從活動參與中找到個人價值和歸屬感。「化民成俗,修己治人」的家國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油然而生。期間的淚水和笑語,無論成敗如何,都收穫頗豐。

看看啦啦決賽上展現出的青春活力,還有服裝造型,撲克牌、骰子等道具呈現出的華麗賭城場景,重現《甄嬛傳》的舞蹈等,創意十足。各團隊之間的激烈競爭造成幾家歡喜幾家憂的局面,但回憶起來,卻又被這種盛大的精彩場面所感動。

無論哪一樣活動都是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元化的體育教學,激發著學生的熱情與精神成長。校園體育文化是一種精神,是一所學校長年積澱下來的文化,它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號召性。學生通過課餘的相互交流,樹立學校蓬勃向上的朝氣。

與台灣學生相比,大陸同學的青春熱情更多的集中在學業成就上。記得姚明說過:「校園是最容易產生文化的地方,現在很多時候教育只重視學習,體育只重視成績,二者是平行線,沒有交點。」但結合自己一年多的經歷,大陸學生更多地將終身學習設為本職任務,將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作為興趣的選擇,追求共贏局面。

像我身處的河南大學,就能將長年孕育的學術風氣與學生活動興趣巧妙結合,勇於創新而不故步自封,從冬季長跑、挑戰杯、校園歌手到即將開始的體育節啦啦舞表演,極大提升了理工校園文化的活力和品味,使每一位理工學子在無形中找到了歸屬感。

校園體育文化是一種縮影,是教育的衍生物,無論是台灣自由的校園生活,還是大陸嚴謹的學術風氣,都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大陸政協委員姚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說出了自己的願望:「每個人都有從本行出發的中國夢,我的中國夢是體育可以重新回歸教育,成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從離解到理解台灣文學 

2013-7-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57| 評論數: 1 |原作者: (劉茉琳/廣東技術師範學院文學院教師)

在大陸讀過一些台灣文學的書籍,感受到兩岸之間的差異與距離,赴台之前我曾以為自己對台灣文學有些理解,或者說瞭解,不至於到那邊人家一問三不知。但是真正在台灣讀到當地出版的文學史、歷史以及文化類書籍,我才發現這個「理解」真是我的一廂情願,與其說理解,不如說「離解」。

受再殖民理論震撼

先從一個小說說起:

1960年代台灣經濟騰飛,當時對日本商業經濟有很大的依賴成分,許多台灣年輕人對日本文化的認可,與日本對台殖民統治的傷痛形成了嚴重的矛盾。黃春明的小說《莎喲娜啦‧再見》講到一位公司小職員黃某接待幾位日本商人,被迫帶他們到花蓮找陪侍小姐,黃某覺得心裡很不舒服有受辱之感。在第二天從花蓮回到台北的火車上他們遇到一位對日本人崇拜有餘的台灣學生,黃某為學生與日本商人之間作翻譯,趁此機會把日本商人揶揄了一通,用侵華戰爭、南京大屠殺等事件指責這些日本人。

我在大陸讀過這篇小說,當時覺得小說寫得很有意思,印象深刻。沒想到在台灣讀選評本竟看到了完全不同的評價。

有人批評黃春明對台灣的歷史漠視、對於台灣的歷史竟然如遺忘一般毫不提及,反而去提「遙遠的南京」所遭受的痛苦。

更深一層,有人指出,黃春明一代的台灣作家,由於是接受國民黨遷台後的歷史教育,在國民黨意識形態控制下的歷史書,完全是把中國大陸的歷史移植過去,學生們深處台灣,卻熟悉大陸近代歷史,反而對日本殖民台灣的歷史非常漠然。

有些台灣學者提出這是國民黨對台灣的再殖民,這種再殖民對台灣民眾的文化、思想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這個「再殖民」的理論我是到台灣以後才學習到的,心裡頗有震驚之感。說老實話,大陸學子如今還是學習1985年的人教版歷史書,書上的蔣介石就是一反面形象,1949前夕去台的胡適也只在新文化運動裡跑個龍套,傅斯年等人有沒有在歷史書裡出現,我都沒有印象了。

赴台之後,雖然對台灣的歷史瞭解更多,關於228事件引起的民眾與國民黨以及大陸人的矛盾也有瞭解,但我真沒有想到會有人用「再殖民」一詞來界定這個歷史。

學習台灣史我一開始是靠讀書本,後來一段時間,我發現瀏覽雜誌是最好的辦法。雜誌上的文章雖然也經過篩選,但畢竟是短期出版物,直接瀏覽雜誌往往能還原當時情景,對於瞭解不同的歷史文化有很大的幫助。

本就有一定的距離

不僅是「再殖民」的概念,對於大陸情況,台灣作家與批評家也一直有關照,但描述的與評論的,肯定都與我們所見到的有所區別。比如1989年之後,蕭蕭發表一文章,有這樣的語句:「一次大陸天安門事件,台灣在短時間內湧出兩百多首詩,然而,面對台灣的520事件、野百合廣場,詩人有提供了什麼聲音?有人說時間之大小不能相模擬,我們承認11億與兩千萬相差了太多的零,然而,事件之遠近又如何調適呢?一千公里外的火山與十公里外的火災,到底我們的心我們的眼對著什麼樣的光與熱?」

當台灣詩人與作家面對蕭蕭這樣的質問的時候,我不知道他們心裡是怎樣感受;那麼,大陸的學子們又作何想法呢?

在《台灣文學季刊》上,我曾讀到一篇蔡源煌的文章,裡面提到「接觸過大陸所作的台灣文學研究資料的人就知道,在作家屬性的歸類劃分問題的分析上,大陸的研究資料往往叫人啼笑皆非。究其癥結,研究者對資料的掌握不夠周延,對現象的駕馭不夠嫻熟,以至於對問題的看法荒腔走板。」

雖然這是一篇比較早的文章,但是稍微關心台灣文學的人都知道,這裡面提到的癥結,只怕是並沒有得到解決,我們對台灣文學的關心是出於一種怎樣的目的,又籠罩在怎樣的意識形態下,我們所能得到的資源經過怎樣的篩選,又被改成何等模樣,這些恐怕都是應該估計在研究評論之中的「自然損耗」因素。

兩岸不僅各自經歷60年歷史,在不同的意識形態籠罩下的社會、思想、文化、文學都有很大的不同;更何況,台灣本來就與大陸有著一定的距離,這種文化差異我們在大陸本土並不陌生,比如從福建到西藏,從吉林到雲南,文化差距都是很大的。

被迫戴上有色眼鏡

更重要的是,政治上的對立導致了從根源上的思想區別,這就好比兩岸人都被迫戴上了不同的有色眼鏡看這個世界,大陸戴的是紅色的,台灣戴的是藍色的,大家都已經習慣了這樣的世界基色,即使有一天從大陸跑到台灣,也是戴著這紅色眼鏡去的,想要去掉這副眼鏡可不是象拿掉隱形眼鏡那麼簡單。

對於我來說,這裡的詭異經驗就是我本是一戴著紅色眼鏡的孩子,此番赴台看到一些用藍色眼鏡甚至綠色眼鏡看世界寫下來的書,便產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我不能說我可以主動拋棄紅色眼鏡,因為這無法選擇,但是我看到了不同有色眼鏡交織的效果,這種效果,大概就是從「離解」到「理解」的中間地帶了。


山裡的姑娘

2013-7-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61| 評論數: 0

@詹暢軒:日月潭就像山裡的姑娘,喜怒分明。上午還是日麗風清,下午頃刻狂風雷暴,傍晚卻又撥雲見日。騎腳踏車環潭觀景,上山如吃屎,下坡如拉稀呀!日月潭出產阿薩姆紅茶,把紅茶揉進麵裡面,就成了阿薩姆麵,山區總有很多筍,可炒可燜可湯,天天換著花樣吃,正合我意。


國民黨黨史館 陸客必訪

【聯合報╱記者錢震宇/台北報導】2013.07.08 11:07 am

國民黨黨史資料館館藏豐富。國父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手稿、毛澤東、周恩來等人親筆簽名以及電影「色.戒」女間諜鄭蘋如的畫報,號稱「鎮館三寶」,相當珍貴,也讓黨史館成為陸客團來台必到景點之一。

位於國民黨中央黨部一樓的黨史館近來成為熱門景點;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就有近四千人次參觀,陸客團占大部分。

由於館藏豐富,且都是真跡,不少陸客團及參訪團指定要參觀黨史館;黨史館門口還設置「國民黨記者會」看板及講台,成為陸客必拍背景。

黨史館最重要館藏之一,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手稿,就放在黨史館正中間,地面上正對國民黨黨徽,象徵三民主義就是國民黨最核心精神,這三份手稿分別是孫中山不同時期的原稿。

包括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中共重要領導人物的親筆史料,也成為陸客最感興趣的史料。有一封國民黨聯俄容共時期,毛澤東兼任農民運動講習所所長,在一九二四年六月十五日致農民部長甘乃光手書,更是吸睛。

黨史館也展示了國民黨發給毛澤東的薪水單,上面寫著「十二塊大洋」,這相當於當時北大、清大教授一個月的薪水。黨史館導覽員李柄佑說,有陸客看到打趣說:「國民黨是不是還欠咱們毛主席薪水啊」。

黨史館另一亮點就是電影「色.戒」女間諜鄭蘋如畫像。國民黨中統局機密刊物「情報」,上面記載女特工鄭蘋如在上海鋤奸殉難事蹟,一旁擺放上海時髦雜誌「良友」畫報的鄭蘋如倩影。


一個家族的遷徙與回望

2013-7-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71| 評論數: 0 |原作者: (黎勇/深圳《晶報》駐台記者)

「在台北街頭,你只要有一點好奇和放肆,開口敢問,一問就是一個波瀾湧動的時代傳記。」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這樣寫道。

60多年前,在時代大勢推動下,200萬大陸人背井離鄉,生離死別,或「被理想激勵」,或「被貧窮所迫」,或「被境遇所壓」,跨海南渡,到台灣落地生根。

我是那個在台北街頭「有一點好奇和放肆、又開口敢問」的人。我確實問到了很多個能折射那個波瀾湧動的時代的唏噓故事。

在深圳被改變命運

他叫曾祥崢。64歲。一個深圳的台灣人。

深圳的讀者對曾祥崢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經常被深圳的媒體報導,他名字前面所冠的頭銜是:「抗癬大王」。他以在深圳街頭清理小廣告聞名。19年間,他在深圳街頭撕下了100多萬張胡亂張帖的「牛皮癬」小廣告,曾被人打破頭、打掉滿嘴牙齒,也曾替求職被騙的年輕人追討過管理費和押金。他是深圳一名五星級義工和羅湖區頭號「市容義務監督員」。

除此之外,關於曾祥崢奇特的人生經歷和他家族的傳奇故事,知道的人並不多。曾祥崢見到我的時候,他正在為妻子和兒子辦理回台灣定居的手續。他在深圳生活了19年。現在,他準備回去了。

「我把人生最寶貴的青春和最豐富的經驗奉獻給了深圳,深圳也給了我很多溫暖。」曾祥崢一再強調,「回台北是為了讓兒子接受更純正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將來,兒子還是要回大陸、回深圳的。你一定要寫:深圳永遠是我的第二故鄉。」

深圳不僅是曾祥崢生活19年的地方,更是從小改變他人生命運的地方。

曾祥崢出生在廣東興寧一個世代以書香傳家的望族。父親曾繁平早年畢業於廈門大學,1949年離開大陸前任國民黨興寧縣黨部書記長。

曾祥崢有兄弟姐妹十人。1949年時,家人離散,父親到了香港,22歲的大哥曾祥君隨部隊去了台灣。而此時排行老七的曾祥崢剛剛出生。

1950年初,從深圳前往香港的邊境線尚未完全封鎖。曾祥崢的母親王元英一肩扁擔挑著家當,12歲的二哥曾祥鐸背著才幾個月的曾祥崢,從興寧趕到深圳,通過文錦渡過境到了香港。「一家人進來後沒多久,關口就關閉了」。多年以後,曾祥崢打探這段歷史,才知道深圳曾是自己的福地。「當時母親並沒準備帶我走,而是準備帶我幾個哥哥,只是因為從興寧到深圳的車壞了,司機才改成了帶我。如果我當年留在大陸,今天不知會是怎樣的命運。」曾祥崢說。

三哥曾祥歡後來也從興寧到深圳,游過深圳河到了香港,再輾轉到台灣。曾祥崢的四哥、五哥和六哥留在了興寧,直到40年後才與父母相見。

一個家族在台興盛

曾祥崢和母親、二哥從文錦渡到香港後,逃到調景嶺難民營。剛出生的曾祥崢沒有奶水喝,只能吃米糠。直到1955年,曾祥崢6歲以後,母親才與已到了台灣的父親取得聯絡,一家人終於輾轉在台灣團聚。

父親在台北文化界任職。母親是一個客家女人,她非常能幹,吃苦耐勞,勤儉持家,開辦了「新桃芳」和「醉瓊樓」酒樓。1960年代末期,正是台灣經常開始起飛之時,最紅火時曾先後在台北的中華路、永和、土城、新莊、板橋等地開設分店。

二哥曾祥鐸自幼嗜書,以半工半讀習完中學課程,在部隊服役期間考上世新大學,後又考上台灣大學,成為李敖的學弟、白先勇的同班同學。畢業後曾先後在大學任教,成為著名的歷史學教授,還曾擔任《中國時報》和《世界論壇報》主筆。

作為「中國統一聯盟」成員,曾祥鐸經常在節目上擔任嘉賓發表政見。1988年後,曾祥鐸多次回到大陸,先後受到習仲勛、江澤民、賈慶林等領導人的接見。2009年10月1日,還被邀出席天安門廣場的閱兵式。

曾祥鐸的人生也並非一帆風順。戒嚴時期的1973年,他在中興大學講課,因讚揚秦始皇,被認為「為匪宣傳」,依「判變罪」判刑4年,在景美看守所裡與李敖一同蹲監獄一年多。

三哥曾祥歡到台灣後幫助母親經營酒樓,在最艱難的時期,撐起了全家人的生活支柱。後來,三哥又獨自開設多家酒樓,生意做得非常成功,成為全家人中最有錢的一個。

「他現在在台北有42套房,但是全部以極低廉的價格出租給有需要的人。」曾祥崢當著我的面這樣「表揚」三哥。但曾祥歡揚一揚手,只是笑了笑。他只是一再向我講述幾十年前從香港坐輪船到台灣時的情景:「當時衣服很值錢,我帶了40多袋衣服,可是到岸後不敢去領!」

曾祥崢的父母到台灣後,又生下一個弟弟和兩個妹妹,兩個妹妹嫁到了香港,弟弟幫助料理家族事務。

1994年,父親過世後,母親將經營了30多年的酒樓結業。她覺得虧欠了留在大陸的3個兒子,帶著一筆錢回到廣東,給在大陸的3個兒子每人買了兩部大巴,讓他們經營從興寧到深圳的客運線路。現在,曾祥崢的3個哥哥現在生意都做得不錯,有的還成為家鄉的政協委員。

人的幸福才是核心

世新大學畢業多年的曾祥崢,當時還沒有成家。為了照顧母親,也來到了深圳買房定居。他推著母親散步時,常看到火車站附近有人因求職被騙,而開始清理到處亂貼的小廣告,無意中掀開了他的一番「事業」。

「我沒虧,在深圳我收穫了一個兒子,收穫了一個『80後』的年輕漂亮的老婆,一點都沒虧!」曾祥崢說,「回顧我這一生,可以說『過得精彩,活得快樂』。」19年來,除了被人打時去醫院,沒住過一天院,沒打過一次針。「我身體不好,老婆怎麼會跟我?」老婆和兒子,成為曾祥崢最為自豪的「成果」。

母親生前在台北給曾祥崢和兩個妹妹都買了房子。因此,曾祥崢回到台北並不愁生活。

「19年過去了,台灣的一切都沒變。房子沒有拆遷,土地私有,仍然屬於我。台北的小區裡沒有幾部好車,沒深圳的好車多,但也可理解為,台灣人已經過了暴發戶那個階段,不會炫耀了。」曾祥崢說,他最滿意的,是台灣老百姓的素質很高這一點,一直沒有變過。

一切政治不過是過眼煙雲。任歷史的大潮雲卷雲舒,人,以及人的幸福,才是這個世界的核心。


阿共的陰謀?

2013-7-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9| 評論數: 0 |原作者: 【編輯:張芷雁】

怎會有人傻到說盧月香在台灣組黨、宣揚老毛思想是因老共支持。事實上此舉才會真的讓老共唾棄。因為兩岸的交流可能因為這人而又開始倒退,國黨與共黨能交流就是互不提老蔣與老毛歷史國共恩怨。在台灣組黨是她的自由,但在台灣宣揚老毛思想,又會挑起多少國黨老將跟民進黨的政治敏感神經?中共真衰! (咍在晑)

網站分類不同

一事不明,大陸網站明明有政治新聞,但卻找不到「政治」分類?不作政治分類,是不是在暗示:不鼓勵人民關心政治?還是有其它考量?

孫中山說:「管理眾人之事就是政治」;列寧卻說:「今後最好的政治就是少談政治」,這搞得我五迷三道,咱是聽老孫的?還是做個順民,聽老列的?(台北101一)

素質令人崩潰

在公車上遇到大陸觀光客一家人,真的很令人崩潰。整輛車都在聽他們聊天、看著他家小孩狂奔亂竄把車子當運動場,整個過程就是一家瘋子!我連戴著耳機聽音樂都無法阻擋他們那種用吼叫(其實是聊天)溝通法。我就很想請問一下:是沒發現全車上你們最吵嗎?沒看見大家對你們皺眉頭嗎?(婆婆亂亂走)

郭美美若在台灣

很不理解,為什麼郭美美事件在大陸不能有效解決,這若是發生在台灣,首先應該移送檢調單位,由司法介入偵辦,而不是由中國紅十字會調查;若民眾去法院按鈴申告,則檢調要立即偵辦,證據到哪裡辦到哪裡。難道沒有司法主動偵辦這法律嗎?(playsem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