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衍慣寶寶 5成童兇挑拗

中央社 – 2014年4月16日 下午2:27

(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16日電)每個孩子都是寶,但根據兒盟調查,有50%的小學學童有「兇、挑、拗」的慣寶寶症狀,「不知感謝、不懂分享、不做家事」也成為慣寶寶的寫照。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今天舉行2014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記者會,調查於去年10月4日到18日,針對國小四到六年級學童抽樣調查,有效樣本數為1653份。

受少子化影響,每個孩子都是寶。調查發現,50%孩子因家長寵溺而出現「兇、挑、拗」等慣寶寶症狀,36.7%孩子曾因被大人念而發飆,28.1%曾因東西不好吃而發脾氣,23.9%曾因穿或拿便宜東西而覺得丟臉,而獨生子女慣寶寶比例高於有兄弟姐妹者。

調查也指出,「不知感謝、不懂分享、不做家事」也成為慣寶寶的寫照,31.8%孩子很少對家人表達感謝,33.2%很少分享東西給家人或朋友,35.1%孩子不曾整理房間或做家事。

慣寶寶的養成,也和家長息息相關。調查顯示,27.9%孩子透過拜託、冷戰、發脾氣,最後讓大人接受要求,8.1%孩子甚至要什麼就有什麼;62.4%孩子仍由大人叫起床上學,24.9%孩子的衣服由大人準備,13.7%家長曾到校幫孩子收書包。

兒盟指出,現在因少子化,孩子受到父母高規格照顧和服務,不管孩子要求什麼或做錯什麼都OK,因此這些OK父母也養出許多「小鴨霸」。

為了別讓孩子未來變成「媽寶」或「啃老族」,兒盟也提出「要愛不要溺,三要教養守則」,家長要說不,孩子才能懂退讓,家長要有原則,孩子才能遵守,家長要放手,孩子才會成長。1030416


公主優雅不驕縱 做家事像玩遊戲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2014年4月16日 下午4:16

現在家長生活大小事一把抓,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至,造成孩子出現「慣寶寶」的症狀,不只對父母大小聲,覺得食物不好吃還亂發脾氣,對於想要的東西,也堅持非得拿到手不可。兒福聯盟今(16)天公布「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結果顯示,五成以上的孩子,因為家長過度溺愛,開始出現兇巴巴、挑剔或脾氣拗的王子公主病。

爸媽為孩子包辦生活大小事,除了幫孩子整理書包,準備要穿的衣服,叫孩子起床,送東西到學校,甚至還幫孩子剝蝦或挑魚刺,造成孩子缺乏生活自理的能力。

兒福聯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說,大約有一成五左右的孩子,出現嚴重的慣寶寶症狀,且五成的孩子,有偶發性的慣寶寶症狀,包括:食物不好吃就不吃;爸媽只要一唸孩子,孩子就發脾氣回嘴;或者孩子會覺得想要什麼東西,都應該要得到。

黃韻璇執行秘書也說,家長的三大行為,會導致孩子出現慣寶寶的症狀,包含:家長沒有原則,家裡沒有訂定家規,孩子的言語行為,都不會受到任何處罰,或是家長一手包辦孩子生活的大小事務。

親職部落客Choyce建議,家長可從孩子2歲開始,訓練孩子做家事,讓孩子覺得做家事像玩遊戲一樣,培養孩子的成就感和責任感。

此外,家長也可將親子活動,例如:一起騎自行車或到書店買書等,當做孩子做家事的獎勵,來增進親子的感情。

兒福聯盟「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調查時間為2013年10月4-18號,調查對象為國內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童,有效回收問卷1,653份。


要不到就哭! 爸媽寵出「5成慣寶寶」

作者: 賴妤翎 | TVBS – 2014年4月16日 下午6:43

現在家庭最多只生1到2個孩子,在爸媽什麼都給的溺愛之下,兒福聯盟調查發現,現在竟然有5成以上的孩子都是「慣寶寶」,意思就是被寵壞的孩子,專家說,如果孩子想要玩具或糖果,不給買就哭鬧,恐怕就要慣寶寶的跡象,父母要特別注意,建議爸媽還是要學習適時對孩子說不,並且堅持立場,以免溺愛孩子過了頭。

爸爸vs.兒子:「就放進去吧。」兒子:「不要。」爸爸:「為什麼?」兒子:「不要。」

最愛的娃娃不給帶,小男童扁嘴、哭鬧,這還是小case,想要的東西不給買,小朋友當街在地上耍賴,不起來就是不起來,有這樣情況的小朋友,恐怕都是被寵壞的「慣寶寶」,兒福聯盟調查孩童,發現竟然有近5成以上的孩子都是輕度的慣寶寶,而明顯被溺愛過度的也有15%,大部分都是中高年級小學生。

兒福聯盟執秘黃韻璇:「(小孩)事情不合他意就生氣,或堅持一定要要到,這樣的行為就已經比較失去同理,或體貼他人狀況。」

寵與疼愛的僅一線之隔,家長難拿捏,像是孩子要就給,什麼都幫孩子做好,完全不讓小朋友做家事,或收拾環境整理房間,有這樣習慣的爸爸媽媽,恐怕要注意會養出「慣寶寶」。

記者:「媽媽不買給你,你會不會不開心?」小草:「會,因為媽媽不買給我,我很想要買。」

小草媽媽:「她有一次就很生氣說,我要玩具不要媽媽。」

阿媽vs.孫子:「不可以、放回去。」

第一步就是要學習拒絕孩子,專家指出,教養從1、2歲就要開始,3大教養守則,家長懂得對孩子說不,堅持原則不因孩子哭鬧退讓。家長:「放回去、放回這邊。」

最後就是學習做家事,3、4歲起便可以漸漸訓練小朋友掃地,或是摺衣服等簡單的家務,重點在養成孩子對自己負責的個性,對孩子好並非什麼都給,不想養出嬌滴滴的「慣寶寶」,爸媽也得學習疼愛跟溺愛的分別。


凡事OK!5成家長溺愛養出慣寶寶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4年4月16日 下午5:16

「一哭、二鬧、三上吊」是常見為了達成目的的戲劇橋段,但這般現象也正悄悄在親子教育中出現!受到少子化的影響,許多家長對孩子百般呵護和寵溺,久而久之養出有「公主病」或「王子病」的慣寶寶。兒福團體呼籲,若希望孩子未來不成為一事無成的「媽寶」或「啃老族」,家長應從現在開始練習當個有智慧的父母。

慣小孩3症狀:兇、挑、拗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公布「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結果顯示5成孩子因家長過於寵溺,出現「慣寶寶」的症狀,其中因被叨念或嫌食物不好吃的「逞兇」比例高達3成;23.9%眼光「很挑」,會因穿著用品太便宜而覺得丟臉;近4成則脾氣「很拗」,想要什麼就一定要拿到。

調查更發現,符合上述「兇、挑、拗」等習性的任性小霸王,比例高達15.2%,其中獨生子女恃寵而驕的情況最為明顯,且年紀越大的孩子更加驕縱和任性,並沒有隨著成長而學習到應有的情緒管理和體諒別人,加上普遍因父母的過分溺愛,未曾做過家事,茶來張口、飯來伸手,「不知道感謝、不懂得分享、不會做家事」,逐漸變成現代慣寶寶們的真實寫照。

捨不得孩子吃苦!恐養出小鴨霸、媽寶

兒福聯盟執行長陳麗如指出,現代孩子生得少,孩子們不管是含著金、銀或是銅湯匙出生,幾乎都一樣受到父母親們高規格的照顧和服務,捨不得孩子吃苦,所以要求什麼都OK,因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所以做錯什麼都OK,久而久之這些ok父母也養出了許多「小鴨霸」。

孩子的表現可直接反應出家長的教養態度,兒盟呼籲,若不希望孩子們將來成為無法獨立思考、什麼都不會的「媽寶」或是「啃老族」,家長們現代就要用智慧教導孩子。

【要愛‧不要溺‧3要教養守則】

1.家長要說不,孩子懂退讓:在孩子提出請求時,家長應教育孩子區分必要的和想要的差別,並藉由適時的拒絕,讓孩子瞭解滿足他的一切需求,並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2.家長要有原則,孩子能遵守:缺乏原則、太輕易就投降妥協,很容易讓孩子無法適從,甚至變成無法管教與溝通。家長如果能與孩子討論出合理、可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期望,孩子必能建立更好的生活常規,並將更信任與尊重家長。

3.家長要放手,孩子才會成長:讓孩子學習做家事、參與家務,其實是培養孩子負責、為家人付出、避免變成慣寶寶的好方法,初期可以用漸進方式,先要求孩子負責把自己的房間,再進一步去負責家裡的公共區域。


研究:不只爭寵 嬰兒夜哭為存活

台灣醒報 – 2014年4月24日 下午2:35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綜合報導】嬰兒突然在半夜醒來大哭,絕非只是肚子餓、尿布溼或博取父母關愛眼神那麼簡單。美國哈佛大學演化生物學教授大衛海格日前在《演化、醫學暨公衛》期刊發表研究指出,嬰兒在半夜啼哭迫使媽咪哺乳的行為,並不是為了獲取養分,而是要延遲母親排卵及再度受孕的時間,「杜絕」弟妹「爭寵」的機會,以提高自己的存活率。

【人類天性自私】海格的立論根據在於,嬰兒通常在父母清醒的時間,就已被餵飽,並不需要靠半夜喝奶來獲取成長所需養分;而在遠古時期,嬰兒不易存活,理論上父母照顧的小孩越少,存活率就越高,因此6個月大至1歲間的嬰兒,會開始密集地在半夜啼哭吸引爸媽,其實是源於「爭奪生存資源」的自私天性,一切都是為了防止「下一個子嗣」來瓜分資源。

過去曾有學者認為,嬰兒夜半啼哭與幼童在弟弟妹妹出生後,尿床等行為會「復發」類似,都是希望搶回父母的注意力,但海格指出,獨子也會在半夜啼哭,但使用奶瓶喝奶或開始食用副食品的嬰兒,半夜醒來的機會明顯減少,因此半夜哭鬧的關鍵,其實是要迫使母親親自哺乳。

【哺乳停經避孕】一旦母親親自餵母乳的時間增加或延長,其內分泌系統就會延緩分娩後排卵的時間,或是即便排卵,也不會恢復原本的月經週期,此概念類似「哺乳停經避孕法」,也就是透過哺乳,讓母親無法再度受孕。

海格接受「福斯新聞網」訪問時進一步解釋,嬰兒夜半啼哭也受遺傳影響;例如人類第15號染色體上、突變時會造成俗稱快樂木偶症候群的罕見疾病「安裘曼氏症」的一個基因,若遺傳自母親的比例較高,嬰兒在夜間的睡眠就較能持久,因為從女性的角度,必須透過不斷繁衍後代,提高其基因「流傳」下去的機率。

反之,該基因遺傳自父親比例較高的嬰兒,半夜較容易醒來,因為從男性的觀點,由於無法確保伴侶的下一胎仍然是他的子嗣,為讓基因永流傳,必須盡可能地「保護」現有的嬰兒,最好的辦法,自然是獲得母親全心全意的照顧。

【部分學者反駁】並非所有學者都贊同海格的假說;美國聖母大學人類學教授詹姆斯麥肯納接受《科學新聞雜誌》訪問時表示,嬰兒在半夜醒過來,有4成的比例是因為「感應」到母親接近,這也是一種生物本能,主要為避免嬰兒過度熟睡,而無法及時因應危險及周遭環境的變化。

哈佛大學人類演化生物學助理教授凱瑟琳韓蒂接受「全國公共廣播電台」訪問時指出,若依照海格推論,則古代嬰兒也會在半夜啼哭,但遠古人類在尚未進入農業時代前,多以狩獵或採集為生,以致睡眠習慣類似「累了就睡」,並不若近代規律,也就是「母親感到睡眠被嬰兒啼哭打斷」,其實是後天養成的習慣,如此一來,就與海格的論點相悖,因此她並不認同「延遲受孕」的假說。

圖說: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大衛海格指出,嬰兒在半夜啼哭迫使母親哺乳的行為,並不是為了獲取養分,而是要延遲母親排卵及再度受孕的時間。(photo byKit4na on Flickr-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