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舉債拚經濟 中國總負債恐達50兆

大紀元時報 2013-02-21 19:18:53

【記者肖恩/綜合報導】巴克萊集團日前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政府的總負債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2-97%,其中蘊含了巨大的財政風險,其中最大的財政風險是地方政府債務,最大的缺口是養老金。

據財經網報導,大陸統計局1月18日發布的初步核算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為519,322億元(人民幣,下同),而按照巴克萊的測算,政府負債最高將達50.44兆,最少也有32.24兆。

總負債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2-97%

中共政府公開的數據顯示,目前公共債務/ GDP比率接近16%。但巴克萊認為這大大低估了政府的潛在負債。例如,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鐵道部、國有政策性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國有商業銀行以及金融系統的不良貸款都可以說是潛在的負債。另外,中共政府社會福利如醫療、教育和養老保險等方面面臨支出壓力,到底是62%還是97%取決於養老金缺口的假設。

巴克萊認為,中期來看,中共最大的財政風險是地方債。雖然「預算法」禁止地方政府運行預算赤字,但他們常常大量借債,這主要是因為地方政府承擔比他們收入更多的支出責任,許多地方政府官員也通過固定資產投資拉動經濟增長,以期獲得晉陞機會,最終造成地方政府不得不求助於其他資金來源。

逾半地方債將於年底前到期

在過去30年中,地方政府主要依賴於土地財政和從金融機構或資本市場借貸,而且地方政府沒有獨立的資產負債表,所有借款最終都由中央財政提供擔保。

另據中共審計署《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約有53%的地方債務將於2013年底前集中到期。這被認為2013年中國地方債存在極大危機。

最大缺口是養老金

長期來看,巴克萊認為最大的財政風險是養老金缺口。中國養老金支出將迅速上升,並有可能超過國有資產總額,人口老齡化將進一步擴大養老金缺口,而目前的養老保險制度正在嚴重損害財政可持續性。

另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12年12月17日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2年》顯示,2011年全國14個地區養老金虧空700多億元,而保險個人帳戶空帳更是達到2.2兆元。

對於養老金問題,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則更進一步提出大陸民眾一旦退休會面臨悲慘生活的問題。郎咸平分析認為,根源在於養老金全部統籌運用,其結果就是,任何一個省跟任何一個市只有總量,其他所有的數據,如何投資、如何回報、如何使用,全部都不透明。很多地方的社保返還率都不到40%,60%都被當成費用扣除了。接二連三被曝出的動輒上百億、上千億的巨額社保資金被濫用、挪用的案例在中國大陸還僅僅是冰山一角。

長期以來的一胎化計畫生育政策,更加速了中國社會老齡化的到來,「大陸民眾一旦退休會面臨悲慘生活的問題」已經不是危言聳聽的警告,而是越來越近的現實。

中國高鐵負債驚人

另一方面,近年來,大陸鐵道部因大肆發展高鐵而債台高築。

據中國鐵道部發布的財務報告稱,截至2012年第3季,鐵道部稅後利潤持續虧損,虧損額高達人民幣85.41億元,而負債率已高達61.8%。

20日起,全中國鐵路貨運價格上調,漲幅達到13%。有業內「專家」稱,主要因為鐵路客運虧損,依靠貨運來補貼。


標普:中國經濟有下調風險

大紀元時報 2013-02-21 19:25:06

【大紀元訊】國際信用評等機構-標準普爾昨天(21日)指出,中國大陸過去5年的投資水準大於回報,這令經濟有下調風險。

據中央社報導,標普發表報告,分析大陸的投資與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及1990年至2000年初的GDP等課題。

報告表示,大陸的固定資本投資回報率低於往年。

據分析,大陸向來倚賴由固定資本帶動經濟成長,這大大提高了它對投資調整的敏感度,而一旦固定資本的生產力減弱,維持經濟成長也就變得困難。

報告表示,假設今年大陸的投資與GDP的比率減弱至46%,較去年估計的數值下降1.6%,大陸的GDP會因此只有6%,低於基本預設的8%。

報告認為,大陸有1/5的機會出現上述狀況。


浙企再傳捲入高利貸  溫州風暴再現

2013-2-2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 評論數: 0 |原作者: 記者韓化宇/綜合報導

春節甫過,浙江省麗水市的老闆們不是急著招工,而是忙著跑法院。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麗水的民營企業捲入高利貸漩渦,不少企業資不抵債,面臨倒閉危險。麗水十多家大型企業甚至準備聯合「上書」中央,呼籲政府出手整治高利貸,搶救麗水命在旦夕的經濟。

麗水這一波高利貸危機,要追溯到前幾年信貸寬鬆時,不少企業大舉盲目擴張,不是投資煤炭等行業,就是擴大企業廠房。如今,銀行開始抽銀根,這些企業被迫向高利貸求援,卻造成更沈重的還債壓力。

報導稱,麗水目前7成以上企業捲入高利貸風暴,有企業因此破產倒閉;有企業雖未倒閉,但也被高利貸掏空而奄奄一息。

一名放高利貸的人士透露,在麗水一次能拿出3千萬(人民幣,下同)以上的高利貸者,被戲稱為「老高」,這種人至少有20至30人;能拿出2千萬的起碼有上百人。

當地也流傳著不少「老高」暴富故事。一名五金店老闆娘從幾萬元開始放高利貸,2、3年賺了5千萬;一名拆遷戶拿著1百萬補償金放款,沒幾年竟然賺了上千萬。

做為工業後起之秀,麗水有4400多家企業,涵蓋金屬冶煉、化工、皮革、塑膠製品等,其中97%為中小企業。去年麗水工業總產值1921億元,年增16.3%,成長率在浙江省各市排第一。


陸銀不良貸款餘額連5升

2013-3-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5| 評論數: 0 |原作者: 記者郭芝芸/綜合報導

大陸銀監會3月1日公布監管陸銀統計數據,商業銀行2012年12月底不良貸款餘額雖年增647億(人民幣,下同),已經連增5季,但不良率仍繼續下降至0.95%。分析人士認為,在今年宏觀經濟形勢較去年好的預期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的數據或優於去年。

同時,2012年大陸商業銀行淨利成長也較上年明顯放緩。全年獲利達1.24兆元,年增18.9%。上年成長率則高達36.34%。

路透報導,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表示,今年宏觀經濟情況肯定優於去年,所以今年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應該都會比去年好,有可能會是「雙降」。

他指出,雖然宏觀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但不同產業、規模的企業,復甦的速度會有差異,所以今年上半年不良貸款的餘額仍有可能續升。


上海灘!多少英雄拭淚

2013-3-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 評論數: 0 |原作者: 宋丁儀

上海灘沉重租金負擔,加上近年來消費者逐漸習慣在網上購物,是壓垮實體賣場的最後一根稻草。萬得城中國僅開了7家門店,全集中上海,2012年虧損將近4億元(人民幣,下同),持股75%的麥德龍集團與持股25%的富士康不得不壯士斷腕。

淮海路旗艦店租金每日每平方米將近20元,每開店1天就「燒錢」1天,即便每日購物客源不斷,想賺錢也難如登天。

萬得城雖然主打銷售最低價,但近年來精明網友利用網路議價軟體,對商品比價與賣家議價,已能在電商平台取得極具競爭力的價格,加上大陸物流業發達,能做到「不出門、貨比三家」,若選上海精華地段開設旗艦店,只能說店面淪於品牌形象,而非做實生意。

如今,大陸發展仍屹立不搖的台商百腦匯也居安思危,一向走自有建物的百腦匯雖不用擔心租金,但賣場管理與電商競爭也是其最大挑戰。百腦匯將賣場與餐飲結合,甚至嘗試線上購物平台,在競爭激烈的大陸市場,不得不轉型,否則終將被淘汰。


萬得城關滬7店 民眾樂撿便宜  退走中國市場 3月11日吹熄燈號 與當年風光開幕形成唏噓對比

2013-3-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5| 評論數: 0

富士康在大陸的IT賣場──萬得城自28日起所有的商品都已經下架,不少民眾聞風而至,撿便宜;地面四散清理中貨品與垃圾,情景已今非昔比,令人唏噓。萬得城進軍中國大陸市場才短短2年3個月,7家上海大賣場都將於3月11日正式吹熄燈號!

上海萬得城一樓幾乎所有商品都下架,配件區僅剩少數商品散在地上供民眾挑選,二樓以上樓層幾乎所有商品也已完成清點,不再進行交易。

一位歐洲觀光客本來要到賣場購物,驚訝地詢問工作人員怎麼回事?工作人員答:「We will be closed,go back to Europe!」客人只得摸摸鼻子走出賣場;另一位剛進來撿便宜的上海阿姨頻問哪裡有折扣,旁邊大叔則答:「要關門囉!全場都打折!」

外國客登門 吃閉門羹


萬得城1979年成立,店網遍布歐洲14個國家,店鋪超過580家,是歐洲最大3C通路業者之一;2010年與策略夥伴富士康攜手投入大陸通路市場,開幕當日,麥德龍集團首席執行官 Eckhard Cordes、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及上海官員還連袂出席,陣仗浩大,相當風光。

步上BestBuy後塵


不過,當時美國BestBuy大賣場上海的數家店面才剛宣布關門,萬得城便宣布進軍大陸,並以上海為灘頭堡。由於有BestBuy前例在先,記者會上便受到許多媒體追問:「恐萬得城再蹈覆轍!」但萬得城方面的說法仍自信滿滿,還刊登廣告稱:「他們走了,我們來了。」時隔僅2年多,這一零售巨頭如今也告別大陸市場。

萬得城淮海店位於淮海路527號,巧的是,對面550號也是倒閉的芭比全球旗艦店,再隔一條街則是年前宣布結束營業的上海當地老字號──永新百貨。相距不過500公尺,僅2年多來,淮海路上不知已吹破多少大陸零售市場的大夢!


破除保八迷思才是發展正道

2013-3-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 評論數: 0

大陸全國人大及政協兩會正在北京召開,5日總理溫家寶在人大進行任內最後一次《政府工作報告》,定調今年GDP(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目標為7.5%,是2005年以來首次連續兩年經濟增長目標低於8%。今年兩會將接續去年十八大中共新領導班子組成,完成政府部門的人事換屆,李克強將接替溫家寶成為新總理,挑起大陸經濟發展重擔。當前大陸政府首要任務是實現轉型,北京當局要真正破除「保八」迷思,大陸經濟發展才能步入正道,開啟全新的時代。

胡溫主政十年(2003~2012),適值大陸推動「改革開放」政策的收成期,也是大陸經濟的「黃金十年」,期間平均每年經濟增長率高達2位數,GDP總量成長4倍,在全球排名上,大陸從世界第六,一路超越法、英、德及日本,成為僅次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2008年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造成劇烈及長期衝擊,但2008~2011年大陸仍能維持9~10%的高經濟增長率,成為穩定全球經濟的重要支柱,甚至曾被國際媒體和美國並列為G2,影響力與日俱增。

但最近幾年,大陸經濟發展各種問題逐步浮現,不僅國際機構及經濟專家警告大陸經濟短期有「硬著陸」風險,而且世界銀行發表「2030年的中國」研究報告,更指出大陸中長期經濟有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之虞。去年大陸經濟面臨近20年來最嚴峻的情勢,經濟增長率逐季下滑,差點連「保七」都不可得,所幸自第4季開始出口及生產等各項指標明顯好轉,全年經濟成長率仍有7.8%,雖未能「保八」,但至少穩住陣腳。至於大陸是否已擺脫「硬著陸」風險,恐非絕對樂觀;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將今年經濟增長率訂為和去年同樣的7.5%,又將政府財政赤字規模從去年8千億人民幣大幅提高到1.2兆人民幣,充分顯示「穩經濟」仍是核心目標,擴張政策力道還在加強。這也透露出大陸經濟尚未遠離「硬著陸」風險的訊息。

追根究柢,近年大陸經濟發展問題主要來自幾方面的變化:第一,國際環境對大陸發展轉趨不利。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再平衡的大趨勢,衝擊大陸過度依賴出口及投資的成長模式及世界工廠地位;大陸經濟快速崛起也遭致日益升高的國際對抗意識,最近美歐、日歐相繼展開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日本安倍政府大力推動日圓貶值政策,美國政府亦予背書,明顯皆是衝著大陸而來,也在在考驗北京的因應能力。

第二,大陸為維繫高經濟成長的過度擴張政策,造成過度投資、產能過剩和嚴重的金融泡沫包括民間借貸、地方債及房市泡沫,讓大陸長短期經濟風險大增,增加經濟轉型升級的困難。第三,大陸發展的深層結構問題,國有企業及國家經濟過度膨脹,民間經濟發展限制重重,肇致「國富民窮」、城鄉差距、貧富懸殊等社會深層矛盾,並導致嚴重的官僚及貪腐問題。

是以,大陸要突破經濟發展瓶頸,走出困局,一則須大力貫徹改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政策方向,擴大內需,優化產業結構;二則須大力清理整頓金融亂象,去化浮濫、重覆的產業和基建投資,降低經濟風險;三則須大力推動體制改革,徹底改變國有事業體系,從根本上掃除貪腐,化解社會矛盾。

要致力推動上述結構性改革,當然會減緩經濟增長的速度;打破「保八」的迷思,正是跨出改革的關鍵一步,也是習李新領導班子推動大陸經濟發展應走的正道。


新華南MALL如鬼城 空置率99%  全球最大購物中心 開業8年客流量稀少 僅少數商店還在營業

2013-3-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 評論數: 0

號稱全球最大購物中心的東莞新華南MALL,在經過近8年的營運後,業績依然沒有起色。根據統計,目前該中心除了入口附近設有少數店家外,內部鋪位全數閒置,商場空置率高達99%,成為大陸名符其實的「鬼城」。

面臨買氣不足困境

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加上各商場同質性過高,近年來,大陸各城市具有指標性的購物中心普遍面臨買氣不足的困境,商場空置率均越來越高,讓業者承受不小的營運壓力。

以2012年為例,英國《金融時報》指出,2012年大陸各大城市購物中心整體空置率明顯上升,二線城市的平均空置率為10.5%,高於2011年的10.2%;一線城市空置率從2011年的7.9%增加至8.4%。

另外,國際知名的房地產管理公司仲量聯行在2013年1月所發表的統計指出,大陸各城市購物中心平均空置率最高的是瀋陽,其空置率高達24.3%,其次為鄭州(20.7%),其他空置率超過10%的城市還包括重慶、成都、北京等一線城市。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2005年開業的新華南MALL。該商場占地面積4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9萬平方米;商業面積46萬平方米;擁有2350個商鋪;停車位8000個;總投資額超過45億元人民幣。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商業建築群之一。

不過,自2005年5月開業以來,新華南MALL的客流量就少得可憐,不少原先進駐的商家最後只得被迫退出,目前該商場僅剩入口處,少數幾家商店以及商場外圍的IMAX電影院還在營運,估計其空置率已高達99%。

規畫定位 與現況不合

對於華南MALL運營失敗的情況,業界人士認為,主要原因在其規畫定位上出現差錯。該商場一開始便定位為主題購物公園,偏重中高端消費,但其所在城市-東莞,卻是一個以外來人口為主的城市,整體收入水平偏低,消費能力較弱,無法成為支撐新華南MALL業績成長的主要客層,自然也就導致新華南MALL陷入如今門可羅雀的窘境。

對於目前的營運困境,新華南MALL投資部負責人葉繼甯表示,該公司計畫自3月份起舉行大型的促銷活動,希望能藉此吸引人潮,並讓商家回流進駐,希望能在2013年將店鋪出租率提升至80%。


陸2月出口成長 恐巨幅衰退  野村:陸出口不妙 2月或首見1年來貿易逆差

2013-3-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 評論數: 0

大陸即將在今(8)日公布2月分進出口數據。根據彭博、路透各自的調查,部分外資分析師認為大陸2月進出口增速將呈現衰退。

事實上,大陸的本土法人機構近期也頻頻對2月進出口數據作出預測,其看法已經有所保留。《證券市場周刊》所作的調查指出,大陸2月出口年增率預估為12.3%,此一數據已較1月分的25%明顯回落,而外資法人的預估則更加保守。

野村負面觀點 引關注

彭博近期訪查33名分析師,針對2月大陸的進出口數據進行評估,儘管野村控股駐香港首席經濟學家張志偉是這批受訪者當中,少數對大陸出口表現持負面觀點的人,但他的觀察卻在市場中引起高度關注。

張志偉表示,韓國2月分出口金額較去年同期衰退8.6%,創下近7個月以來的最大跌幅,由於大陸是韓國最大的出口市場,南韓海外銷售衰退,意味著大陸的出口數據恐怕也將不妙,因此,他預估大陸2月分的出口數據,將較去年同期衰退10%。

陸景氣復甦 沒預期強

張志偉指出,這顯示大陸景氣復甦並沒有預期強而有力,而面對總體經濟數據的疲軟,他預料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將會延後緊縮銀根的動作。

另外,路透調查22家法人機構意見指出,大陸2月分進出口年增率將較1月分明顯回落,但是其出口預料仍將較去年同期成長10%。

值得注意的是,在彭博與路透的調查中,受訪的專家均不約而同擔憂大陸在2月恐將出現一年來首見的貿易逆差,張志偉預估大陸2月的貿易逆差為285億美元,而過去3年的月均順差為160億美元,兩者間的落差相當明顯。

路透的調查則指出,2月分大陸進口有可能較去年同期衰退8.8%,由於進出口增速同步下滑,預計將出現貿易逆差78億美元。路透報導指出,一旦貿易出現逆差,將可望降低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房企集體出海 砸逾百億美元  國五條地方細則出爐後 資金外流將更嚴重

2013-3-1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 評論數: 0

大陸大型房地產開發商正掀起一股海外投資熱潮!有10幾家地產商先後共砸上百億元(美元,下同)的投資規模,料國五條各地細則出爐後,資金出走海外情形將更嚴重。某地產投資公司負責人表示,大陸日漸趨嚴的房產調控,讓房市生態丕變,房企不得不往海外發展,或轉型商業地產、旅遊地產,來分散投資風險。

《新京報》報導,大陸房企一直對海外市場相當有野心,2013年初房地產龍頭萬科也加入出海行列,更明確「出海」是房企的新出路。截至目前為止,布局海外市場已成為萬達、綠地、碧桂園、中坤等多家房企的主要策略。

海外置產需求湧現

據中國海外投資聯合會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包括上述各家企業及中國鐵建、中國建築、萬通等在內的10幾家大型房企,已在海外投資房產或有明確計畫投資的總投資規模,衝破百億元,並且持續增加中。

除了萬科進軍美國房地產外,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14日表示,將與加拿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攜手承接澳洲雪梨中央商業區一個綜合公寓與酒店的項目,總投資約4.97億元。

從個人海外置產需求來看,有地產投資公司負責人說,近幾年國人對海外置產的需求愈發強烈,但也為房企提供新商機。萬科集團總裁郁亮曾表示,到海外試水溫的原因,就是限購政策讓一線城市的有錢人失去買房資格,而這些投資將流向海外。

出走收穫有待觀察

去年在海外布局的房企,今年也可望進入收穫期。碧桂園在馬來西亞的兩項建案可望在今年上市;綠地在韓國濟州島的項目也在3至4月就進入銷售期,首創置業在法國的項目已經進入招商階段。

不過,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童仲悅認為,海外投資置產存在著跨國政策及當地市場的不可控因素,出海的收穫結果還須時間觀察。


陸資出走 奔向海外地產

2013-3-1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4| 評論數: 0 |原作者: 郭芝芸

大陸房地產企業「出海」不是最近的事,但是光去年海外投資總規模高達百億美元來看,今年在國五條各地細則出籠後,大陸房企恐將加速奔向海外,另覓第二春,而有錢人的資金更將加緊外流,轉向海外房市。

在國五條出籠前,大陸不少有錢大戶早就瞄準海外市場。據美國全國地產經紀商協會(NAR)發布年報顯示,大陸人已經連續2年成為美國房產第2大海外買家;在澳洲北部的昆士蘭州,自2008年起,大陸人投資當地房地產的金額已翻了3倍,成為該州最大的外國房地產投資者。

根據美國傳統基金會的數據顯示,2012年大陸房地產投資遍布南極洲外的6大洲35個國家。如果南極有房子可以出售,那麼大陸人一定也會是最積極的買家。

在「出海」投資熱潮的需求湧現下,讓原本預計受國五條地方細則影響,喊著可能會倒店的房仲業及房產業,海外資產商機可望成為業績新的突破口,為即將來臨的4月寒冬期,送上一根小火柴,點燃曙光。


新奧斥5千萬美元 搶攻美天然氣站

2013-3-1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 評論數: 0

陸企除了進軍海外房地產市場,也積極搶搭美國頁岩氣開發熱潮!繼2月中石化以10億(美元,下同)收購全美第2大天然氣開發商的部分灰岩油氣股權後,大陸最大民營能源企業之一的新奧集團,正布局搶攻美國公路天然氣加氣站。專家分析,建造液化天然氣(LNG)加氣站的平均成本約為100萬元,預計新奧集團今年將投資約5千萬元。

路透報導,新奧集團2013年計畫在美國公路沿線設「貨車天然氣加氣站」,預計建設50座加氣站,大刀闊斧推動以天然氣為動力的重型卡車基礎設施。不過,該公司的美國合資企業CH4 Energy並不願意透露今年相關支出計畫。

新奧與猶他州CH4 Energy公司合作,這家公司曾在聯邦振興基金的幫助下,於鹽湖城設立一處LNG和CNG(壓縮天然氣)燃料站。兩家公司合資成立了Transfuels LLC,並通過Blu LNG名義營運。熟悉交易消息人士指出,新奧在這項合資事業中占多數持股,並主導董事會。

美國運輸業正積極擺脫對進口原油煉製的柴油,因而大力推廣使用國產天然氣。美國近半數垃圾車已採用天然氣動力,可在專門加氣站加氣。若要大多的長途運輸市場採用天然氣,得保證他們沿途的天然氣補給無虞。因此,美國頁岩氣開發引起海外投資者的覬覦。

此外,新奧集團也在大陸設立一些天然氣加氣站,不過,大陸全面採用天然氣卡車的道路仍然漫長。


金融風險升高 大陸須正視

2013-3-2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8| 評論數: 0 |原作者: 施正屏

歐盟小國塞浦路斯爆發金融危機之際,中國區域性暨系統性金融風險正日益增加。2012年全球因歐債危機與美國財政懸崖受盡煎熬,中國大陸再度成為全球增長引擎。表面上中國在國家主權債務領域處於強勢地位,其實中國金融系統正面臨放貸泡沫危機,新一代領導班子如何妥善解決區域性、系統性金融危機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地下金融使政策失靈

改革開放30年多年來,以銀行信貸為主的間接融資占據中國社會融資總量的80﹪至90﹪。隨著全球金融自由化以及中國金融深化的快速發展,融資格局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地下金融渠道發展迅速;另一方面,其他融資方式發展迅速,銀行貸款在社會融資總量中的比重下降。地下金融渠道已經對中國信用創造和金融運行產生了重要影響,主要表現在二方面:

其一,銀行可自由運用資金比率下降:資金流向直接融資市場,直接融資規模增加。由於對地下金融渠道游離於監管之外,很多銀行將貸款轉成被依托公司打包的金融產品,這些被輕度監管的信托公司再將資金投資於實物、金融工具和高風險高回報的領域。

其二,地下金融導致貨幣政策失靈:近年來,中國基礎貨幣並沒有快速增長,但整體流動性增長卻十分迅速。貨幣主要不是央行外生供給的,而是產生於為投資而融資和資本資產頭寸融資的過程之中,加大貨幣流通速度,使得今年抑制通脹的效果大打折扣。

能否順利化解此一危機,端賴新一代領導是否做好下列三大重點工作:第一,強化金融監管制度充分發揮貨幣政策:需健全宏觀審慎政策框架,發揮貨幣政策調節作用,綜合運用貨幣政策工具,調節市場流動性,保持貨幣信貸合理增長,擴大社會融資規模。

化解危機著重三要點

第二,金融資源優化配置支援戰略產業發展: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三農企業、中小企業暨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金融支援,滿足可持續發展戰略調整資金需求,拓寬實體經濟融資管道,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第三,穩定資本市場引導金融機構穩健經營:應加強對局部和區域性風險以及金融機構表外業務風險的監管,避免資金鏈斷裂衍生的系統性衝擊,提高金融支持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後ECFA時代來臨,兩岸金融合作與貨幣清算正如火如荼開展,大陸能否守住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攸關台灣經濟穩定,值得我相關部門高度警惕並密切觀察。(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大陸須審慎面對金融風險

2013-3-2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 評論數: 0

中國大陸經濟究竟是邁向富強?抑或步向毀滅?兩造看法各執一詞,爭論不休。看衰中國最有名之論者,如美籍華人律師章家敦2001年的著作《中國即將崩潰》,書中預言中國因難解社會、經濟等矛盾,將在5至10年內崩潰,事實證明中國經濟雖面臨重重挑戰,但至今依舊未倒。前德國駐中國大使賽茨則認為,中國是21世紀「東山再起的超級大國」。

但令人困惑的是,身為全球GDP總量第2大的中國,經濟實力無庸置疑,但金融市場卻極為落後,跟不上經濟發展的腳步。以債券市場為例,截至去年底,中國債券市場餘額為36兆人民幣,而美國債券市場餘額約250兆人民幣,幾乎是中國的10倍之大。

這個懸殊的差距也反映一個事實:由於債券市場仍不發達,中國企業籌資仍過度依賴銀行體系,造成「槓桿率」不斷攀升。槓桿率是指國內信貸規模占GDP的比重,是金融壓力的領先指標。槓桿率過高,代表一國信貸太過寬鬆,借款人很容易從銀行拿到資金,一旦景氣循環,銀行就會出現大量呆帳。

2008年中國槓桿率為121﹪,隨後為因應全球金融危機,北京當局推出寬鬆貨幣政策,造成槓桿率上升至2012年的155﹪,4年內增加34個百分點。而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的5年內,美國的槓桿率上升30個百分點。對此,野村證券日前出具一份報告稱,越來越多徵兆顯示,中國現況和金融危機前的美國非常相似。

中國大陸確實面臨許多挑戰,最大的威脅是房價全面反彈,迫使決策者必須在「穩經濟」和「抑房價」之間做痛苦抉擇。因為唯有收緊貨幣,降低槓桿率,壓制房價上漲才能「釜底抽薪」避免泡沫繼續擴大;但收緊貨幣,經濟成長勢必下滑,市場會出現「房市泡沫終於破裂」的恐慌,引發資金逃亡潮。

大陸金融監理機關也相當清楚,貨幣不能驟然收緊。但是,寬鬆政策不能沒有「適度」時限,否則當房市泡沫大到「吹彈可破」時,一個風吹草動都可能釀災。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在「兩會」記者會上明確表示,貨幣寬鬆已經結束,今年貨幣政策轉向「中性」,廣義貨幣供給(M2)成長目標調降為13﹪。

統計顯示,2008年中國的M2是GDP的1.5倍,2009年為對抗金融海嘯而大增至1.8倍,之後便一直維持這個倍數。這項統計表明了,自2009年以來,中國雖成功克服景氣循環,但引發的「超發貨幣」後遺症迄今仍未解。

在此之際,美、歐、日等國不斷印鈔票、推出量化寬鬆政策,熱錢蜂擁往亞洲流竄,中國也深受其害。亞洲開發銀行日前發出警告,認為流入中國、印尼和其他東亞新興市場國家的熱錢急劇增加,將帶來極大風險。對中國而言,內有「超發貨幣」後遺症、外有「熱錢湧入」威脅,一旦中國經濟因寬鬆政策退場太急而驟降,財政政策又無足夠空間以刺激經濟時,投資者突然抽離資金,資產價格和貨幣價值就有可能暴跌,「中國版金融危機」不無可能爆發。

面對經濟的「內憂外患」,儘管中國貨幣存量在全球名列前茅,是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的柴火,但貨幣政策不能因眼見房價猛烈反彈而躁進,亂了步調,須讓寬鬆貨幣政策穩步退下舞台,避免經濟成長墜崖。

畢竟,中國現今面臨更沉重的熱錢壓力,一旦資金對中國經濟喪失信心,大舉從各類資產中逃離進而引發亞洲的骨牌效應,全球經濟將墮入「三次探底」,所有亞洲國家的主政者都必須格外謹慎。


<分享> <轉貼>影子銀行--中國金融危機的引爆點

( http://forum.businessweekly.com.tw/topic.aspx?fid=73&tid=3744 )

bw00695547 發表於2013-03-27 03:04

美國次貸危機起因於一些不是金融機構的單位做起貸放工作,被稱做影子銀行,中國影子銀行最近愈來愈多,甚至地方政府帶頭做起,原本在去年溫州大跳票事件之後,可以規範一下影子銀行的猖獗,想不到連中國政府都沒辦法解決這棘手的問題,中國金融危機引暴點,怕是愈來愈近了,一旦通膨開始加溫,我看中國金融危機也會連環暴開了

彭博社称中国影子贷款难以被压制

僅在一年前,中國選擇溫州作為“試驗田”,力圖壓制和監管該市非正式的影子貸款網路。然而,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該計畫並沒有奏效。該計畫原本想要幫助的小型企業,仍不能獲得貸款,因為他們缺少擔保,並因此不得不在困境中掙扎。值得一提的是,總部設在北京的宜信(CreditEase),已經選擇放棄,理由是中心和目標借貸人之間存在差距。

感受痛苦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表示,我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但是,我們就是不能取得突破性進展。為了改革,我們敢於採取大膽舉措,而且也不害怕犯錯誤,但是,沒有哪位願意拿自己的工作冒險。如果他們能夠感受到小型企業的痛苦,他們或許會明白溫州正在浪費時間。

2012年,在短短6個月內就有80多位不能償還所欠貸款的溫州商人選擇自殺或宣佈破產的消息曝光後,溫州民間貸款計畫開始實施。同年3月28日,國務院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不過,今年沒有政府高官提及該計畫或者其他任何壓制影子銀行的舉措。

在去年提出的12項舉措中,僅有2項——開設註冊中心和允許有資格的小型企業發行債券,開始執行。雖然其他城市曾表明有意拷貝這種“貸款中心”的概念,但是沒有人付諸實踐。

影子貸款

影子貸款之所以能在中國“枝繁葉茂”,主要是因為該國4200萬家小型企業中97%(據推測)的企業不能獲得銀行貸款,同時儲蓄者正在尋找比貸款商為存款支付的更高回報。據瑞士銀行預測,影子貸款行業的規模,包括民間貸款、銀行資產負債表外的媒介和信託基金在內,為3.35萬億美元,約為國內生產總值的45%。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與一個學術研究者團體的聯合調查顯示,個人的民間貸款規模約為3.7萬億元(約合5960億美元)。

周德文指出,2012年年底,溫州的民間貸款規模約為1200億元,較比兩年前的巔峰水準下滑20%,相當於官方貸款的17%。在他看來,未能更好地利用8000億元閒置的私人資本(據他估算),正在影響經濟。

法拉利、保時捷

溫州已經不似一年前那樣熱鬧。以霓虹燈和夜總會聞名的商業區,曾是商業精英雲集的鬧市,如今變得靜悄悄。一些專門為法拉利、保時捷和其他豪華汽車建造的停車場,變得冷清。一些高級會館已經改成茶社。

政府資料顯示,2012年前9個月內,溫州經濟增長5.7%,而全國經濟同期增幅為7.7%。與此同時,40多萬家小型企業,(從服裝製造商到打火機出口商),都在不景氣的經濟環境下艱難前行。不過,規模稍大一些的企業情況也不是很好:根據去年7月份的調查,溫州3998家主要企業中60%的企業已經減產。

溫州地方商會主任陳喜軍指出,在溫州貸款中心,截止3月11日,貸款交易量為5.94億元,僅為溫州地下貸款市場交易量的0.5%。

在接受採訪時,陳喜軍聲稱,這顯然低於我們的預期,而且讓人覺得很尷尬。我們原本以為,民間貸款註冊中心創建以後,所有的城市私人資本都會出現在這裡。

“法律允許的最高比例”

陳喜軍聲稱,缺乏貸款擔保,是潛在借貸者的主要限制所在。如果小型企業擁有足夠的擔保,他們就能以比貸款中心更便宜的利益從銀行獲得貸款。據悉,在貸款中心,貸款經紀人要求18%的年利息,外加其他費用。提供不超過100萬元短期貸款的速貸邦,向借貸者索要的利息相當於高達24%的年利息,為法律允許的最高比例。

與此同時,溫州只有兩家企業通過民間安置發行債券,總額為2億元。

村鎮銀行

周德文透露,根據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計畫的一部分,投資者可以創建私有的村鎮銀行,主要為小型企業提供貸款服務。然而,該部分內容在過去的一年內三次被銀監會否決。同時,地方政府也不願意服從更多附帶條件。

根據中國現行相關規定,只有一家商業銀行作為主要創始人,並且擁有至少15%的股權以確保風險控制的情況下,私人投資者才被允許持有村鎮貸款商的少數股份。


陸打貪房產統一登記  明年中實施 房哥房姐全都露 恐掀賣壓震房市

2013-3-3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7| 評論數: 0

大陸國務院28日發布《通知》,要求明年6月底前公布並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以整合目前多頭馬車的房產登記情形,預料為課徵房產稅做準備;未來個人名下有多少房產一目了然,「房哥」、「房姐」無所遁形,可減少貪腐情況,預估將掀起一波房產脫手潮,帶動平抑房價效果。


微評專欄

2013-3-3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 評論數: 0 |原作者: 林建甫

表哥計畫坑哥計畫

阿里巴巴即將推出「表哥計畫」。這個計畫主要是想解決三四線用戶群體手機購物的瓶頸。針對三四線城市支付不便利人群,比如老人、孩子、農村網民,沒有支付寶或者沒有網銀的,可以找城市裏的「表哥」求助,讓其代付,開始順暢網購之旅。

當然,更有可能的是表妹綁定表哥們的支付寶,然後隨便花。「表哥計畫」被戲稱「坑哥計畫」,表妹多的表哥們可能要顫抖了。

溫州房產泡沫破了

浙江溫州2月房價降幅8%,是繼今年1月10.8%的跌幅後,再次的下跌。持續領跌冠全中國。據悉,部分樓盤價格與2009年比,累計跌了近5成。溫州一向是中國重要樓市風向球,在大陸有關各地何時出台房市調控的「國五條」實施細則之際,新華社最近更刊出一系列溫州樓房的照片,題為「炒房客撤離,溫州樓市高台跳水」,格外引人注目。

房產泡沫是吹出來的,當投機客遠離,泡沫就破了。

大企業虧損最嚴重

大陸公司最近公布2012年財報虧損排行榜,獨厚大企業。中國遠洋全年虧損人民幣95億6000萬元,成為A股的「虧損王」。虧損排名第2的是中國最大的原鋁和電解鋁生產巨頭中國鋁業,虧損人民幣82億3000萬元,是中鋁上市以來虧損最為嚴重的一年。另外3到5名都被鋼鐵行業包下,分別是鞍鋼、馬鋼、安陽鋼鐵。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和財務成本居高不下是最大的致命傷。

大陸大企業的光環不再,轉型升級的「陣痛期」已經來到。

代工模式需要轉型

鴻海集團富士康公司最近對外傳員工跳樓一事極力否認,對於「鼓勵員工辭職、放長假」等情況也予以否認。但富士康不能否認的是訂單不足下,員工在無班可加,工資幾乎只剩底薪壓力下,也不想續留富士康工作。

電子業利潤大部分是被品牌營運商獲取,代工企業競爭非常激烈,獲利又很有限。富士康代工模式未來需要轉型,致力於自有品牌與行銷通路。轉型之路雖然坎坷,但根本出路還是需要公司戰略層面的創新。

(作者為台大經濟系教授、國政會財金組召集人)


重拳打房今起京限購滬限貸  京籍單身禁購二套房 防堵假離婚

2013-3-31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25| 評論數: 0

大陸中央雷厲風行展開打房,重炮推出《國五條》,並限各省市在3月31日前提出地方細則,作為全國房市調控風向球的北京、上海均搶在截止日前夕公布實施細則。

京滬這次可說是聯袂貫徹中央打房政策,從限購、限貸等雙管齊下,並配以課徵個所稅為遏阻手段,希望全面防止房價繼續飆漲。

新浪網報導,北京與上海的《國五條》地方細則均趕在3月30日公布。北京頒布的實施細則相比廣東版,顯得更具體,從繼續限購、限價,嚴格執行住房轉讓20%個人所得稅,進一步提高第2套住房貸款首付比例等7個方面、19條具體政策措施。

購房資格申請 暫停1周

從3月31日起,北京戶籍成年單身人士在北京未擁有住房,限購1套;已擁有1套以及以上住房的,暫停向其出售房屋,若違規,不予辦理產權登記,5年內不得在當地購房。

北京市政府還規定,3月31日以後完成網上簽約的中古屋交易,依照相關規定課徵資本利得20%個所稅,能核實房屋原值的,嚴格按照個人轉讓住房所得的20%課徵;不能核實房屋原值的,按照核定徵收方式課徵個人所得稅,核定徵收率是1%,也就是說,將按照交易額全額的1%徵稅。不過,對於轉讓5年以上、家庭唯一用房的,則免徵個人所得稅。

繼北京之後,上海也公布《國五條》實施細則,嚴格執行第2套住房信貸政策,重點強化對異地、外籍、離異、低齡人群等借款人的貸款資格審查,不得向不符合信貸政策的借款人違規發放貸款;嚴禁發放第3套及以上購房貸款。

滬禁發第3套房貸

上海市政府還規定,稅務、房屋管理部門要密切配合,對出售自有住房,按照規定應課徵的個人所得稅應依有關資訊能核實房屋原值,嚴格按照轉讓所得的20%課徵。

在市場監管方面,進一步嚴格執行一房一價、明碼標價等規定。預售案報價過高且不接受房屋管理部門管理指導的,可暫不予受理銷售方案備案、暫不核發預售許可證。對擅自超過備案價格銷售,違反明碼標價,一房一價規定的,採取暫停網上簽約等措施,並依法嚴厲查處。

大陸中央針對北上廣深等一線大城,要求盡早公布《國五條》地方細則,其實與今年以來,這些城市的房價上漲過快有關。

據陸國家統計局公布70大中城市數據顯示,北上廣深領漲全國。1月,深圳上漲2.2%、北京上漲2.1%、廣州上漲2%,均高於2%的全國平均漲幅;而2月漲幅更甚,北京、廣州上漲幅度高達3.1%,上海上漲2.3%,深圳上漲2.2%。


二手買賣:「不減價 難成交」

2013-4-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 評論數: 0

「不減價,難成交。」有代理直言現時二手樓盤叫價下調約3%至5%,方有機會促成交易,從近期成交個案所見,部分更是低於市價易手。不過,有專家忠告,近期新盤開價仍然硬淨,發展商未見套現壓力,而且二手業主惜售情況嚴重,樓價大跌機會不高,用家奢望執平貨言之尚早。

事實上,低市價成交各區都陸續出現,美聯物業黃家樂表示,馬鞍山區屋苑業主態度明顯軟化,部分準買家趁機四出覓貨。其中新港城J座高層2室,建築面積465方呎,實用面積338方呎,成交價395萬元,折合建築面積呎價8,495元,實用面積呎價11,686元,低於市價5%。當中業主減價15萬元,最終物業低於市價售出。

黃埔新邨低市價15%沽

中原地產黃社賢指,紅磡黃埔新B座高層7室,建築面積520方呎,實用面積341方呎,剛獲買家以340萬元承接,建築面積平均呎價6,538元,實用呎價為9,971元,成交價低市價15%。新買家為上車客,見單位造價十分相宜,即把握機會承接作自住用途。

面對低市價成交個案頻現,美聯物業董事布少明相信,整體屋苑現時叫價大約下調3%至5%,方有機會促成交易,一般最少減價8%至10%方才有機會出貨,可謂「不減價,難成交」。

新盤價硬支持市場

然而,有行內專家指出,用家不應奢望樓價會在短期大跌,繼而可入市掃平貨。仲量聯行香港董事總經理曾煥平指,近日新地元朗新盤爾巒開價每呎超過12,000元,反映發展商賣樓心態仍然進取,如果最終賣樓成績理想的話,可預料到樓價難以大幅下調。(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嘉銘報導)


紐約時報:房地產過熱 北京、上海公布「國五條」細則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2013-04-01 22:00:37

為了抑制房地產市場,北京和上海周末宣布針對房屋銷售祭出新限制和懲處。

北京市政府表示,現在未婚民眾只能購買1套房子。對於購買第2套房子的買家,北京也調高頭期款最低門檻。未來若出脫房子,增值稅稅率高達20%。

上海市政府也宣布類似增值稅,並強調還會推出其他措施,以求穩定房價。更嚴格的增值稅,取代了課徵1%至2%的交易稅。

就在幾周前,中國國務院指出,將採取更積極的行動,避免房價持續飆升,迴避房地產泡沫,許多分析師認為,房地產泡沫不僅嚴重傷害中國經濟,更導致社會動盪。

根據官方數據,去年中國房價大幅攀升,許多大城市2月房價平均漲幅達3.1%。近5年來,許多城市購買新房子的成本增長1倍。

在中國,投資選項有限,房地產被視為是能夠保值的選擇。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Michael Pettis表示,中國面臨了許多新興市場也面臨的挑戰:太多資金與信貸。

Pettis說:「中國有流動性的問題,我不清楚改變稅賦結構與小幅修改能否解決問題,政府所能做的最大努力是升息,政府也必須停止貸款與貨幣增長。」

國務院在3月初發布聲明後,上周六公布的許多細則外界早就料想到了。在規定趨嚴的陰影下,全國上下出現一股出售房地產的風潮。

在上海等大城市,婚姻登記處的離婚案件大幅增加,許多人公開承認,辦離婚是為了規避房地產新規定,之後會復婚。

從市政府的聲明中,我們可以看出政府正在修補這個法律漏洞。

根據官媒周末的報導,中央政府計畫在2014年推出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此制度可能為徵收房產稅鋪路,打擊房地產炒作與規避泡沫。

雖然中國的城市尚未徵收房產稅,但為了打擊房地產投機炒作,過去10年來,中國政府年年制定細則。

分析師說,這些措施通常可以短暫壓低房價,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市場很快就會漲回來,因為投資人、屋主─甚至銀行業者和房地產仲介─找到了法律漏洞。

中國的經濟發展與房地產市場的關係密切:房地產市場是銀行業者主要收入來源之一,銀行業者提供房貸;地方政府靠出售土地獲利。因此,政府提出任何積極打擊房地產市場的措施,都可能會影響經濟。

擁有2200萬人口的上海,禁止銀行向購買第3套房子的居民提供貸款。那些想購買第2套房子的買家,預料現在必須必須支付更多頭期款,貸款利率也變高。上海市政府官員表示,對外國人、其他城市民眾以及離婚者的規定趨嚴,此舉意在反制打算透過離婚來迴避規定的民眾。

北京和上海市政府也承諾建造更多低價房。今年,北京計畫建造7萬套低價房,上海也有1萬套。

Société Générale房地產分析師Joe Zhou上周在報告中指出:「中央政府感覺市場過熱,不僅僅是社會理由。」他認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城鎮化視為經濟成長新動力之一,如此增加了抑制房價的急迫性,因為這要求房價必須在民工能力所及,這些人的購買力比較低。


下一個歐債風暴?胡祖六: 可能是中國

自由時報 2013-4-7

〔特派記者彭顯鈞/中國博鰲報導〕歐債風暴持續,誰是下一個爆發點?博鰲論壇上,中國知名經濟學家胡祖六昨天大膽預估,下一個危機爆發點,「可能是我的祖國中國!」

博鰲論壇今舉行開幕式,昨分別進行分組論壇,其中一場「債務風險:下一個爆發點」,多位經濟學家針對歐債危機之後的情勢廣泛交換意見,也各自提出預測。

曾撰寫「全球競爭力報告」的哈佛經濟學博士、前國際貨幣基金官員胡祖六在會中表示,歐、美、日各國都有難念的經,而中國目前債務占GDP的比例相對溫和,但是,「我覺得下一個危機爆發點,可能是我的祖國中國」。

胡祖六分析,目前中國政府的支出占GDP比例約廿五%,與東亞、韓國和「台灣地區」相當。但是,中國特別之處在於,政府還有額外支出,包括地方融資平台、預算外資金等,把這些加起來,政府支出占GDP比例約卅五到卅七%,也還不是很嚴重。

胡祖六認為,中國財政危機的原因,包括未來社會福利增加,社保、醫療、環保等公共支出也會增加,而現在中國政府「欠債很多」,因此政府核心公共支出可能是額外的八到十%,加上原本債務占GDP的比例,就達到將近五十%,遠高於美、日,「這是完全不可持續的」。他提醒說,中國不能掉以輕心。

中國前財長項懷誠則表示,依前年的統計,中國目前中央與地方政府負債約人民幣卅多兆元,占GDP的比例約維持在四成。地方政府債務的統計可能偏小,債務比例應該比統計數據更高一些才合理。目前中國的債務問題,中央政府比較明朗,而地方政府的債務,透明度不高,不容易說清楚。

項懷誠認為,○八年受到美國金融危機影響,中國政府決定人民幣四兆元的投資規模,而地方政府也建立很多融資平台,發行很多債務,導致新的債務形成。


兩岸財政危機升高

2013-4-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0| 評論數: 0 |原作者: 李沃牆

著名私募股權春華資本董事長、經濟學家胡祖六在博鰲論壇直言:「下一個債務危機爆發點可能就在大陸」。他指出中國大陸的財政支出在社保、醫療等公共支出提高後,占GDP(國內生產毛額)的規模可能達50﹪,已經和北歐國家相當。台灣是否同樣面臨財政危機升高的風險呢?值得進一步討論與關注。

陸大規模增加赤字

進一步分析,若以財政赤字及赤字率(即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來看,大陸於2005年到2008年間,經濟發展平穩,財政赤字亦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在此期間,赤字率均未達到2﹪,2008年中央財政赤字為1800億元(人民幣,下同)赤字率僅為0.6﹪。但金融危機爆發後赤字增加,2009年,財政赤字達到9500億,赤字率接近3﹪;2010年為8500億元;2011年財政赤字已降為6500億元,去年則增為8000億元。今年的財政預算赤字更升高為1.2兆元,比去年增加4000億元,這一規模是中共建政以來的最高赤字紀錄。然而,大規模增加赤字,勢必加大財政風險,影響經濟發展。

台灣在1990年,赤字率僅為1﹪,但2000年時則提高至2.4﹪;美國次貸風暴後復又持續升高,2009年高達4.5﹪水準,2010年稍降為3.3﹪,由歷年的赤字率變化可知,台灣中央政府舉債的確有逐年升高、財政面臨惡化趨勢。

若依據歐盟所訂的馬斯垂克條約,其會員國每年度預算赤字不得超過GDP的3﹪,是入會的必要條件之一。

而台灣公債法規定年度預算赤字不得超過總預算的15﹪,此一率若以政府總支出平均占GDP的25﹪來換算,則台灣預算赤字在GDP的上限比率為3.75﹪,較馬斯垂克條約對歐盟各國的規範為高。

台灣舉債逐年升高

然而我國近幾年的舉債額度若加計特別預算和非營業基金債務,實質上是超過公債法的上限,幾乎每年都是嚴重的入不敷出。2008年後,國際信評機構陸續對台灣財政提出警告,認為財政惡化已達可能影響台灣主權評等,不但造成台灣企業發行公司債成本墊高,亦影響國際競爭力排名。

大陸的財政赤字狀況雖在安全的界限內,但仍應注意是否逐年升高,倘未來持續上升,則財政危機風險就會升高。而台灣財政惡化問題已日趨嚴重,再不積極改善,恐有財政危機發生的疑慮。

(作者為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肥了鄰居?日行寬鬆大印鈔 錢卻都跑進中國押寶人民幣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04-15 16:25:21

上周中國遭到信評機構惠譽降評,然而人民幣卻不降反升,兌美元衝上歷史高點。乍看之下,這樣的狀況著實詭異,一般而言,信評遭降貨幣不應走強,不過其實這看似衝突的現象皆源於同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的貨幣供給已經到達危險的程度了,熱錢湧入皆是因為押寶人民幣將升值。

而這波熱錢又餵養新一輪的信貸,與二月相比,三月中國的整體的信貸又增加了一倍,其實外國央行才是人民幣走揚的最主要動力。

《MarketWatch》報導,自金融海嘯以來,各國央行皆大規模干預市場,從聯準會到歐洲央行皆然,而最新這波貨幣浪潮正是來自積極寬鬆的日本央行。

日本希望可以刺激其國內通膨,然而亞洲其他各國卻擔憂日本反而創造刺激了他國的資產泡沫。日元近來狂貶,外界也一面倒預期日元續貶,因此也可以預期日本資本將向外發展尋找殖利率標高標的,或是有升值空間貨幣。

而人民幣顯然就是目標之一,外國資本的流入已經讓中國國內貨幣供給大為膨脹,今年第一季中國的外匯存底大增 1300 億美元至 3.44 兆美元,再度顯示中國面對嚴重的資本流入問題。另外香港人民幣存款大增也是徵兆之一,中國內地今年出口至香港貿易額爆增 93%,不比尋常,外界揣測部份原因正是為了掩飾人民幣資本流入問題,且市場還持續看升人民幣。

無論如何,近來資本流入人民幣市場已經成為了令中國當局頭痛的問題,況且中國本身還有房地產泡沫、信貸增生等問題要克服。

一方面,中國官方擔心,資本大舉流入將讓他們無法使用利率工具控制貨幣供給,因為一旦上調利率就必須冒著引來更多追求殖利率資本的風險,中國政府只得使出其他政策,例如限買政策等,但是這樣的政策不僅難以實行,甚至可能造成反面效果,且甚至還增加了房地產泡沫的風險。

除此之外,外資也頻頻對於中國的信貸市場提出警告,中國企業債務目前已經高得令人擔心,中國的債務負擔也一直是外界關注的觀點,中國政府要如何解除這樣大規模的信貸狂潮恐怕已經不是最令人擔憂的事,外界更擔心的是中國已經失控了。


紐約時報:意外!中國Q1經濟成長動能轉弱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2013-04-15 22:00:29

官方本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中國經濟升溫動能減弱,令分析師感到意外,原本他們認為在充沛信貸、龐大基礎建設支出與暢旺出口帶動下,經濟理應加速成長。

中國Q經濟增長率年增7.7%,經濟學家原本預測8%,2012年第4季經濟成長率年增7.9%。

3月份工業產值令人失望,也凸顯了動能轉弱。工業產值年增率降至8.9%,擴張速度寫下2012年8月以來最慢,當時大家擔憂中國經濟會不會「硬著陸」(hard landing)。

經濟數據不佳,許多分析師擔憂今年經濟減速可能還會加劇,因為政府出手打壓房價上漲,以及抑制銀行體制之外的貸款成長的風險。

北京IHS Global Insight分析師Xianfang Ren和Alistair Thornton周一在研究報告中表示:「2012年8月是去年經濟下行的底部,由於宏觀政策趨緊,房地產市場、地方政府融資工具和財富管理商品等都是如此,我們懷疑3月會是2013年的轉折點。」

ANZ中國經濟學家Li-Gang Liu在研究報告中寫道,擔憂禽流感爆發,以及投資動能減緩新跡象,也可能會拖累今年第2季經濟成長。

對於經濟成長降溫,中國政府周一淡化處理。

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在電視記者會上指出:「我們的整體判斷是,儘管第一季經濟成長略降,但總體來說是開局平穩,穩中有進,基本面並未改變,中國經濟仍有條件保持長期持續發展。」

盛來運表示,中國的工業化與城市化,依然是相對快速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數據也顯示出內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持續擴大的跡象,以往中國依賴工業與基礎建設投資。

經濟增長數據令人失望下,亞股周一應聲走低。

上海股市回跌0.9%,香港股市和日本股市大約拉回1.5%,澳洲股市下跌1.3%。

有鑑於大量貸款湧進經濟體系,加上政府大興土木,大筆資金投入基礎建設,分析師原本預測,這個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季經濟動能增強。

事實上,貸款不斷增加,令許多分析師感到擔憂,他們認為貸款帶來巨大風險,包括資產價格泡沫化,以及違約潛在風險。

針對中國龐大的債務,特別是地方政府舉債,惠譽(Fitch Ratings)上周提出警告,提醒中國政府留意債務對金融穩定的影響。

惠譽將中國長期本幣債務違約評等從AA–下砍至A+。

上周官方數據顯示,3月份社會融資總量激增到2.4兆人民幣,是2月份的兩倍以上。社會融資總量是中央銀行的廣義流動性。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上周五表示,新領導班子面臨兩大任務:維持經濟成長,推動中國經濟改革。

李克強在北京跟經濟專家、企業負責人召開座談會,他強調要「把握宏觀政策,既要站穩腳跟,更要著眼升級」。

李克強說,今年以來,中國的經濟表現總體上是平穩開局,這有利於穩定各方期待,同時也看到國內外環境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多,深層次問題不斷顯現。


經濟危機十面埋伏

2013-4-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0| 評論數: 0

金融海嘯以來,全球主要先進國家大開量化寬鬆的狂歡盛宴。大陸最新公布的統計顯示,截至3月,廣義貨幣供給量(M2)突破百兆人民幣大關,「超發貨幣」問題浮上檯面。與此同時,大陸首季GDP成長率只有7.7﹪,遠低市場預期。

令人擔心的是,美國下半年很可能將開始收緊貨幣,退出這場量化寬鬆派對。原本囤積在亞洲熱錢,其流向有可能發生逆轉。

許多經濟學家提出嚴厲警告,若熱錢撤離亞洲,恐重創許多資產價格虛高的亞洲國家經濟,包括近年房價居高不下的大陸。

放眼世界各國,皆將「長期而言,我們都死了」這句凱因斯經典名言奉為圭臬,因為任何經濟不振都會引發龐大的民怨,衝擊執政者正當性。

但我們也要反思,許多「顧短不顧長」的貨幣、財政政策,勢必會給後代留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像是大陸的超發貨幣、歐洲的債務危機等;新興市場的泡沫問題,也和美國的量化寬鬆脫離不了關係。

大陸經濟成長下滑,貨幣供給又出現過剩,情況似乎左支右絀。但即便如此,也不能陷入「數字」迷思,過度重視GDP而加強用貨幣政策刺激經濟的力道。否則稍有閃失,立即將引發新一波的房價暴漲,泡沫越吹越大,令經濟成長的可持續性更加脆弱。

大陸央行行長周小川不久前才表示,「多數宏觀政策是有利有弊,不可能有百利而無一害」,這句話間接坦承大陸寬鬆政策雖開出亮眼的GDP成績單,但已埋下許多威力更烈的未爆彈。新一波危機十面埋伏,大陸貨幣政策必須慎之再慎,並揚棄不負責任的寬鬆政策,致力追求經濟結構轉型,深植經濟永續、健康成長的基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