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陳冲:產業沒轉型、工時減少 加薪難

【聯合晚報╱記者甘芝萁/台北報導】2012.10.02 03:09 pm

談加薪→產業結構沒轉型、法定工時減少 加薪不易
談勞工→台商若不回來 本土勞工就業機會也沒有


國民黨立委李鴻鈞今天質詢行政院長陳冲時指出,「加薪」對民眾才是最有感的作為。但陳冲表示,我國不容易加薪,主要在於產業結構還沒轉型及工時減少,行政院已經有經濟動能推升方案,要革新二十年不變的產業結構。

李鴻鈞今天上午在立法院院會質詢陳冲,陳冲說,目前薪資不容易調漲的原因有二,一是產業結構的問題,因過去的產業沒有追求品牌、通路及自主技術產業附加價值不高沒有能力替員工加薪。法規的限制,也影響雇主替員工加薪的能力。

陳冲表示,過去法定每周工時48小時,現在改為每兩周84小時,對雇主來說,要多雇用一個人才能應付。但員工也沒有吃虧,法定工時減少,生活品質提高勞退新制的施行替未來生活提供保障,也許不是現在金錢價值可以凸顯,這是制度在慢慢演變的過程

對於李鴻鈞憂慮放寬外勞輸入恐衝擊本勞就業,陳冲說,這反而可以帶動另外60%本土勞工的就業機會,因為台商若不回來,本土勞工就業機會也沒有,政府的目標一定是本土勞工就業機會要多於外勞。

他表示,雖然希望吸引台商回流,但也不要忘掉原來就留在台灣,一直為台灣盡心盡力打拼的廠商,彼此之間要有平衡。

陳揆:不認同部會英雄主義

【記者蔡佩芳、張文馨/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陳冲上午在立法院院會答詢表示,他認同部會本位主義,因為部會本來就應作好份內的事情,這與英雄主義不同。他對執政現況不滿意,隨時都在反省檢討。

前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因基本工資政策理念不同請辭,國民黨立委李貴敏上午質詢陳冲,是否認同行政團隊必須拋棄本位主義和英雄主義,為國家大政方針考量。陳冲,本位主義和英雄主義不同,他不認同英雄主義。

陳冲答覆立委蔡其昌質詢時,坦言對現在狀況不滿意,會設法減低民眾痛苦。他說,行政院提出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很多事情都在努力中,雖然不容易達成,但政府各種承諾絕對不是謊言。對立委要求是否為經濟不佳道歉,陳冲表示,他隨時都在反省、都在努力,會深刻檢討,對症下藥。

蔡其昌追問有哪些部會首長應撤換,陳冲表示,每個部會都很努力,也為經建會主委尹啟銘、經濟部長施顏祥解釋,陳冲說,尹啟銘作了幾件大事,包括台商回台方案、自由經濟示範區,都很重要。


網友回應

70 樓 sparksfly 發言於2012-10-03 11:39:31    

政府現在做的就是點出問題跟提出口號,一點事也沒做,要做實事很難也很簡單,就是要犧牲財團的支持跟忍受失業率大幅上升的痛苦,首先就是要大企業「共體時艱」,把關稅保護跟稅率優惠拿掉,並且落實加班費的制度,這些都不用修法,發個行政命令就能做。另一方面,失業率會上升,所以要推出一個新的成人教育體系,讓失業的人或想換工作的人,結合廠商的需要,讓人力跟上產業的升級,再者就是延續目前低利貸款,鼓勵企業積極升級。總而言之,就是要讓不想升級不能升級的廠商倒掉,再重新訓練人力適應產業升級但過程太劇烈,出現的社會問題太大,我想如果總統沒有做一任就政黨輪替的心理準備是不可能的

69 樓 meijwo 發言於2012-10-03 11:10:53    

國家經濟未起
龐大高官們卻常常加薪擴充肥貓自肥是千真萬確
國債加深讓國民陷於永劫難翻身...

68 樓 a101244822 發言於2012-10-03 10:51:02    

光是看那窩囔的面容
哪是拚經濟的架式

67 樓 lexmark995 發言於2012-10-03 10:44:39    

陳冲只會點問題,是怪馬不會搞經濟嗎?該裁員減薪的是馬

66 樓 TaiwanNoJustice 發言於2012-10-03 08:32:47    

產業沒轉型、工時減少 加薪難 -- 這些都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但政府這十多年幹了些什麼"豐功偉業"因應;有啦 -- 幫企業財團減稅,使勁壓低勞工工資,大量引進外勞,所有政策全都是讓企業以低成本換競爭力結果呢企業主、財團賺飽飽,路上BMW, LEXUS, BENZ, 賓利滿街跑,小老百姓苦哈哈。現在行政院還是照樣玩這一套,根本就是惡性循環嘛!這樣只會讓貧富差距愈來愈大。 ( 註: 這十多年意味著陳水扁加馬英九 )

65 樓 view1000 發言於2012-10-03 08:03:23    

產業外移、產業結構改變,對薪資成長的衝擊可說是最直接的。
政府於民國79年開放企業赴中國大陸投資,至89年5月,累計核准赴中國大陸投資金額153億美元;至97年5月,累計核准金額達到690億美元,8年間增加了5.3倍。就在這8年間,台灣廠商所接外銷訂單交由海外生產(以中國大陸為主)的比重由12.2%上升至46.1%;尤其是資訊通信產品,海外生產比重從23.0%跳升至84.3%。
就在產業大量外移的過程中,公司關門家數直線上升。在81年至88年間,台灣公司關門家數平均每年是21,989家,而在89~96年間,平均每年關門家數高達37,806家,增幅達73%。
相對於公司關門的是公司新設,81至88年間,平均每年新設公司家數是47,280家;至89~96年,平均每年新設公司減至39,027家,減幅達17%。
就在公司關門增加、工作機會流失,以及設公司減少、新增工作機會不足的一推一拉之下,失業率無法有效降低,薪資成長的動能自然是不見了

64 樓 freetotalk 發言於2012-10-03 07:39:24    

央行把自己當營利事業,變相加大家的稅,為了賺錢壓低匯率,結果讓勞力密集,毛利低的產業才能生存,產業沒有需要向高附加價值的方向努力10幾年下來,三星毛利20%,鴻海不到5%,公司不賺錢,薪水加不上去,馬政府又昏庸愚昧,歐美阮囊羞澀再也沒錢進口,製造業已是明日黃花,只有發展區域金融及內需,才能振衰起疲,但證所稅、奢侈稅恰好打趴內需,台灣經濟的衰敗,除了央行,馬無能團隊要負最大責任。 ( 註: 證所稅、奢侈稅恰好打趴內需?? 證所稅和奢侈稅不是大家認為應抽資本利得稅以平衡貧富差距所以才叫政府立法的嗎? 現在怎麼反而怪政府抽稅? )

63 樓 eliu 發言於2012-10-03 06:55:12    

叫馬英九的腦袋先轉型吧,請馬膺九不要把台灣的未來與中國綁在一起。

62 樓 dreamingapou 發言於2012-10-03 06:09:58    

"回顧去年底大選前夕,國民黨強行通過法案,為八十餘萬軍公教人員調薪三%,並已自今年七月一日起實施,每年因此多支出二一四億元" 每次選舉就大開選舉支票, 卻都只是便宜了特定族群, 而買單的是全民, 馬老九的公平正義真是虛偽ㄚ. ( 註: 請政府好好看這一段 )

61 樓 succubus 發言於2012-10-03 05:48:07    

這樣你當閣揆幹啥
滾吧你

60 樓 lin14kmt 發言於2012-10-03 03:41:10    

回顧去年底大選前夕,國民黨強行通過法案,為八十餘萬軍公教人員調薪三%,並已自今年七月一日起實施,每年因此多支出二一四億元,當時馬英九掰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理由,說可以帶動企業為勞工加薪
所以從今年七月一日起,馬英九加薪一萬三千八百六十九元,月領四十七萬六千一百六十九元(還不包括每年四千萬元的國務機要費),其他政務官首長,沒有一萬也有八千(文化部龍部長還嫌少呢),但是說好的民營企業加薪呢?
全國軍公教平均薪資約在六萬元左右。公務員還有其他誘人的福利:房貸優惠利率、水電費減半、子女學雜費減半、公保養老給付、十八趴、月退俸、年終獎金、三節獎金、國民旅遊卡補助…等
公務員薪資水平與福利已經遠高於民間企業,還要加薪,只會造成社會階級對立,形成更強烈的「相對剝奪感」 ( 註: 請政府好好看這一段 )

59 樓 lin14kmt 發言於2012-10-03 03:21:39    

台灣失業率飆升、薪資所得下降,證明所謂 ECFA 的三千億貢獻,只是騙局一場
何況還有擴大失業、關鍵技術外流的副作用
馬英九所宣稱的「興旺」,只怕會變成「絕望」了

58 樓 lin14kmt 發言於2012-10-03 03:11:08    

如果是國民黨鐵票的軍公教
加薪就不難
125萬軍公教 7月起加薪3%
【聯合晚報╱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
總計共追加約185.7億元

57 樓 3351 發言於2012-10-03 02:54:05    

以臺灣最低工資兩萬元計算,台灣的高官、大官合理的薪資,應該是最低工資兩萬元的五倍,在十萬元之譜。
陳冲,如果真是在反省、在努力,真正要檢討、要對症下藥,把高官薪資砍一半,是提升臺灣經濟的最佳良策。

56 樓 georgenee 發言於2012-10-03 02:39:18    

行政院長重打阿九一個大巴子!2016年平均國民所得達3萬美元不知是那個阿舍說的?

55 樓 3351 發言於2012-10-03 02:12:45    

陳冲:產業沒轉型、工時減少 加薪難
陳冲表示,我國不容易加薪,主要在於產業結構還沒轉型及工時減少,行政院已經有經濟動能推升方案,要革新二十年不變的產業結構。
陳冲,既然知道我國產業勞工加薪難,沒關係,重要的是公平、正義!
首先,自砍一半薪資,隨之由總統開始、五院正副首長、部會正副首長、駐外官員、立法委員、縣市長等薪資全都砍一半。
以身作則的這樣做,產業勞工不加薪,基層公務員不加薪,絕對無怨言!

問題是,台灣的高官、大官的薪資和低層公務員相比較,實在是太高,高得離譜!
薪資高得離譜之外,還有行政費、特別費隨心支用,又有座車、隨從、助理、機要,領到薪水分文不用花,難怪總統月領47萬,還可以淨存48萬!
陳冲,臺灣不是產業結構還沒轉型及工時減少的問題,而是薪資結構完全不合理的問題。
陳冲,如果真是在反省、在努力,真正要檢討、要對症下藥,把高官薪資砍一半,是提升臺灣經濟的最佳良策。 ( 註: 請政府好好看這一段 )

54 樓 just4fang 發言於2012-10-03 01:42:57    

如果回來的只是一些靠壓榨員工勞力賺錢的台商,更不可能升薪了... 政府應該要幫助"願意回來"的台商產業升級...才是win-win..

53 樓 b8542923 發言於2012-10-02 23:54:30    

政府也沒昇級,工時更少,效率差憑什麼加3%

52 樓 Davidq 發言於2012-10-02 23:48:46    

主要國家製造業雇員平均工時 http://statdb.cla.gov.tw/html/year/313020.htm 看了資料,你就知道工時的問題,不過是推託之詞。陳大院長,你乾脆說「因為健保辦得好,所以生病花費少,相對而言,勞工薪資也是另一種增加。」

51 樓 judginghuang 發言於2012-10-02 23:39:04    

產業沒轉型所以無法加薪可以理解,因為縮小到個人就是技能沒有提昇所以難加薪。但是工時減少的理由就很可笑,明顯又一個被財團綁架的政府。不用說什麼,公務員如果比照民間企業給薪模式,責任制沒有加班費就不用擔心國營企業虧損問題了。 我記得十年前我在IT產業中當勞工,技術效率好到可以不必加班準時交件,但是老闆自己卻沒有思考怎麼利用勞工的技能帶領大家前進,而是跟勞工斤斤計較說我的工作時數不足,因為他認為他付給我的薪水已包括加班費。真可笑。台灣的勞工價值只有工時沒有品質。 十年後連行政院長也被騙,因為陳院長也是不思長進的公務員出身,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要是我是院長,我現在會跟全國勞工道歉,因為台灣的勞工真的都很努力,但是政府卻無對策避免財團剝削勞工。

50 樓 01a02a 發言於2012-10-02 23:27:27    

陳冲:產業沒轉型、工時減少 加薪【難】
關忠:政府沒轉型、工時減少 加薪【應該】
台灣:最沒效率、最該裁員、減薪、停業=政府

49 樓 biggianthead007 發言於2012-10-02 22:57:05    

真壞人走了來了一群假裝好人的壞人

48 樓 augustjames 發言於2012-10-02 22:53:11    

院長在暗示我勞工,以後可以領錢的工時減少了,沒錢的工時增加了,產業才有利潤

47 樓 longwu 發言於2012-10-02 22:25:56    

你覺得陸商回大陸跟共產黨說, 給我XXX優惠,要雇用??%外勞, 我就可以增聘**%的大陸勞工, 你覺得共產黨會蠢到答應嗎? 還是陳冲蠢呢?

46 樓 winters 發言於2012-10-02 22:22:13    

殊不知 經營績效愈差 虧損越多 民怨不少的事業團體,靠著人民的稅金 一直再加績效獎金好多億,虧損怪歷史共業 不會怪到自己頭上 反正預算一直加,虧損算國家 日頭赤炎炎 隨人顧性命

45 樓 dashih 發言於2012-10-02 22:17:09    

台灣快變成一個人民公社,一群生活在貧困邊緣的藍螞蟻。

44 樓 r20041210 發言於2012-10-02 22:06:02    

陳冲是在跟人民訴苦嗎?
產業沒轉型是人民的責任嗎?
工時減少是人民的責任嗎?
那公務員憑什麼加薪、領獎金?
................................................

43 樓 just4fang 發言於2012-10-02 21:58:32    

台灣的土地跟大陸比沒有比較貴.. 中南部一堆工業用地很便宜.. 一坪一萬元的也不少.... 只是城鄉發展不平衡 去鄉下設廠也找不到人. 沒有要去鄉下上班 所以只好用外勞.. ------------ 為什麼都只在討論勞工成本阿 現在土地成本那麼高 我不信會有台商會回來 因為台商回來發現 不只勞工貴 土地更貴 都是大有為的政府 讓現在土地飆漲 全民財富增加 ( 註: 陳水扁總統第二任大炒土地, 相關個股例如農林 TSE-2913 連續好幾天飆漲停, 君可參閱台灣證券交易所資料 )

42 樓 just4fang 發言於2012-10-02 21:53:03    

有些沒競爭性的公司..該倒還是要讓他倒..不然無法轉型..而且還把全民拖下水.. 學校也一樣, 該倒的就要倒, 不然都沒有人敢用所謂的"大學生"

41 樓 k8460612 發言於2012-10-02 20:58:55    

陳院長意思就是加薪免談?
那去考公務員
起薪隨便都有3萬元
高考更達46000元
工作20年國家養你一輩子
又不能隨便把你開除
下班就回家還有加班費
3節獎金一份也不會少
每年還有16000元的國民旅遊卡
年終固定領一個半月薪資

( 註: 看到沒? 這就是不合理之處 )

40 樓 hiwancom 發言於2012-10-02 20:34:19    

少年仔就不愛去做工薪資係欲安那起? 產業沒轉型?小小國家發展品牌?先不要這樣想啦,台灣二千萬人有人愛i有人愛s,起碼有八千萬愛國貨的人我們才會有機會產生支撐下去的品牌。所以泰國、越南有可能會出現國際品牌,台灣永遠代工。 ( 註: 小國並非註定不能發展品牌. 荷蘭是小國, 出了知名公司 IKEA; 丹麥是小國, 出了知名公司樂高和世界最大的海運集團馬士基公司 )

39 樓 pokymouse 發言於2012-10-02 20:25:06    

先強制要求企業足額投保! 只會向企業靠的政府,難怪會丟了大陸 陳沖的説法根本是因果顛倒, 政府不提升勞動條件,產業如何升級

38 樓 MrPigu 發言於2012-10-02 20:05:49    

意思就是加薪免談?

37 樓 sheltonc 發言於2012-10-02 18:53:52     

34F:
當一個國家
人民爭相報考公職 不敢面對風險
企業爭相炒地賺錢、不願面對競爭
.
這個國家差不多已經踏進墳場一隻腳了...

36 樓 gilbert1958 發言於2012-10-02 18:52:34     

我們壓抑工資,實施補貼油水電,讓廠商不用產業升級也能賺大錢,現在國際原物料大漲,物價一定飛揚,又說產業沒升級不能加薪,問題是他們還賺大錢,現在貧富差距那麼大,薪資佔GNP比例年年下跌,是作老闆得不願加薪,建議22K重出江湖,但補助的條件是廠商必須用30000以上薪資才能享用,將底薪拉高促進消費才有機會,否則惡性循環沒完沒了

35 樓 sheltonc 發言於2012-10-02 18:50:52     

陳院長?
.
產業結構不佳、無法加薪 不盡然是你一人的責任! 別擔子自己扛
要訂時間表 逼企業upgrade 不能隨她們擺佈
.
企業偷懶 繼續壓榨 過得了今天 那明天呢?
一樣會被東南亞、被大陸幹掉!

34 樓 k8460612 發言於2012-10-02 18:50:03     

台灣薪水那麼少
就不要在台灣工作
區區22000元還想員工做到爆肝
沒出息的人才會屈就那一點點的薪資
連基本尊嚴也沒有
去考公務員
工作20年國家養你一輩子
又不能隨便把你開除
下班就回家還有加班費
3節獎金一份也不會少
每年還有16000元的國民旅遊卡
年終固定領一個半月薪資

33 樓 sheltonc 發言於2012-10-02 18:46:21     

工廠沒有競爭力
就應該往自動化方向努力--- 不是增加工時!
.
辦公室沒競爭力
是電腦化、程序化不夠? 決策流程沒效率? 開會過多?
上班時間再多 也不見得增加有效產出(人會彈性疲乏)
.
不"半推半就"
企業都是往最 cheap 的方向走 -- 繼續壓榨你!

32 樓 sheltonc 發言於2012-10-02 18:41:41     

我欣賞陳冲 他是內行人
但希望他別被綁架了!

31 樓 sheltonc 發言於2012-10-02 18:40:53     

企業沒競爭力
工時加長就會有競爭力嗎?

30 樓 masteracht 發言於2012-10-02 18:36:45     

請問: 台灣工時少嗎? 台灣工時少嗎? 台灣工時少嗎?
~~~~~~~~~~~~~~~~~~~~~~~~~~~~~~~~~~~~~~~~~~~~~~~~~~~~~~
...
請把台灣、南韓、中國大陸、美日歐、東南亞拿出來、攤出來比啊
.
從扁時代 台灣工時就比對岸中國還多 別說其他了!

29 樓 linglee 發言於2012-10-02 18:31:02     

對於李鴻鈞憂慮放寬外勞輸入恐衝擊本勞就業,陳冲說,這反而可以帶動另外60%本土勞工的就業機會,因為台商若不回來,本土勞工就業機會也沒有,政府的目標一定是本土勞工就業機會要多於外勞。 +++++++++++++++++++++++++ 陳先生說的是很好,但是~~,陳先生如何能保證放寬外勞輸入,就能讓台商回來??? 一個商人,不會只單看勞動力是否便宜,才決定要不要投資設廠。現在台灣政府的各項措施,根本不利台商發展,油價高漲,電費高漲,一些排富的人想盡辦法要趕走有錢人,只要看到別人有錢,就像看到殺父仇人一般,說什麼不調高電價是替廠商逃避費用,用人民的稅金去替廠商繳錢,這樣等等的排富見解說法,能讓台商回流???政府以短視的眼光調高了電價,用縱容的態度去讓中油任意不按""正確""公式漲油價,這樣的政府,拿什麼讓台商回流??只憑便宜的外勞????

28 樓 l123d123f123 發言於2012-10-02 18:25:38     

二代健保是斷腳馬、無腦沖,撈人民血汗錢的爛方法。明知健保政策設計錯誤且管理不當所致;而不思改進,卻要轉嫁給全國百姓承受?再說下轄各級政府;台北、高雄、苗栗、新竹、台中、花蓮等不勝數的縣市,整天浪費公帑,辦太多莫名...博...會…節慶活動,攏總加起來不下幾百億《足夠應付二代健保赤字》,爛政府竟然不知節撙!
許多勞工朋友爭取些微基本工資;你看看無腦沖那付嘴臉….。難道它不知道萬物都在漲,荷包卻空空,要人日子怎麼過?
不知當今中下階層好不容易攢一點小錢,存得銀行芝蔴利息和兩張股票換取的股利…..他們也想盡辦法坑一下!讓全民不能忍!
現在有近千萬人要抗議;光是軍、公、教、勞、魚、農退休人員《靠養老金存款息吃飯的人有幾百萬》尤其是現職工作的勞、公、軍、教幾百萬小市民;竟還要被扒第二層皮,真是痛不欲生啊!大家是不是要站出來說一句公道話呢?

27 樓 commonboy 發言於2012-10-02 18:17:51     

好笑... 還放寬外勞雇用比例... 全部台商都回來也不見得有就業計會!

26 樓 dogandy 發言於2012-10-02 17:54:07     

轉型成功的台商.要那麼多外勞幹麻.搬飛彈.推飛機嗎?....有人說... 共產專制政府必不會有如此困擾,官員活的有尊嚴,個個能施展才華為人民服務.既然共產黨官員好.讓他們來統治台灣.同意嗎?大部分的台商貪的是大陸改革開放時的優惠政策.土地免費.勞工便宜.公司及個人免稅5---8年不等.如今勞工漸漸貴.免稅期也過了.有的土地在城市郊區的.也莫名奇妙被要回.象徵性的補償.很多台商這幾年把過去1.2十年賺的都吐回去了.廠房設備想賣都賣不掉.想到東南亞重起爐灶.語言又是大障礙.只好回台.

25 樓 lin565 發言於2012-10-02 17:52:10     

法定工時減少,生活品質提高.有嗎?請陳沖和勞委會到中南部.太多工廠沒按法定工時.違規一堆..為什麼政府沒辦法強制執行.或者全國統一週休二日..像上星期9月28日.勞委會說隔週休算國定假日要放假.跟老板爭取.結果回答公務員都沒休.要上班(還沒算加班)問勞工局竟說.請勞工跟老板自行協調.這不是搞勞資對立嗎?結果算一算1年休90天左右,工時有減少嗎?

24 樓 xbeen 發言於2012-10-02 17:51:10     

沒重建法制,那來的創新產業,自由度這麼差,大家自然都外勞化不會提新主意,下次見毛治國,給他一筆資譴費就是了.

23 樓 ccjpie 發言於2012-10-02 17:50:16     

台灣經濟要有救,惟有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各省之資源,來提升台灣省的經濟了。

22 樓 david737 發言於2012-10-02 17:43:18     

( 商業周刊 ) 為什麼這麼努力卻越過越苦? 揭開薪水不漲真相. 誰偷了我的血汗錢!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9147 謬誤二:稅制不公,受薪族繳稅多

20 樓 sammha 發言於2012-10-02 17:33:58     

並不是台灣人看壞大陸經濟,實在是李登輝、民進黨為一已之私,閉關鎖國!然後才傾力妖魔化大陸...

19 樓 takenaka892625 發言於2012-10-02 17:12:12     

為什麼都只在討論勞工成本阿
現在土地成本那麼高
我不信會有台商會回來
因為台商回來發現
不只勞工貴 土地更貴
都是大有為的政府 讓現在土地飆漲
全民財富增加

18 樓 udnmoney99 發言於2012-10-02 17:10:26     

過去一段時間政府減了企業多少稅,看來都進大股東口袋,沒有幫助經濟發展,白減了。

17 樓 zzdwzz 發言於2012-10-02 17:07:55     

「大膽西進」其實是台灣唯一更上層樓的機會,不要只看眼前,台灣人有個毛病,缺乏戰略的眼光,現在看衰大陸的經濟,就遽而推翻正確的戰略,最有名的例子,康師傅為何能壯大? 就是因為它是在天安門事件後全世界都抵制大陸的時候進場投資布局的,結果其收獲才最大...

16 樓 zzdwzz 發言於2012-10-02 16:59:40     

台灣的產業轉不了型,不能全怪中小企業的結構、也不能全怪政府(政府的責任是塑造好的環境),因為,台灣就算有很多中小企業,但過去的經濟起飛也培養了很多中大型公司啊,這些賺了第一桶第二桶金的企業主也沒有未雨綢繆呢? 看看人家大陸的公司企圖心多強? 就算你嘲笑他是山寨,但這個企圖心是企業更上層樓的驅動力,只能說,台灣人太太太自滿了

15 樓 konn 發言於2012-10-02 16:54:56     

...因過去的產業沒有追求品牌、通路及自主技術,產業附加價值不高,沒有能力替員工加薪...
=====================================
做官的就是做官的,不知民間疾苦。
要知道台灣有70%勞工是靠中小企業在養,試問你政府若沒有創造好的條件,中小企業有什麼資源可以搞「品牌、通路及自主技術」?
你馬政府不要健忘,「大膽西進」不就是你們的政策嗎?怎麼一上台就不敢再喊了?
這就是你們所謂的「產業沒轉型」,不是嗎?

14 樓 zzdwzz 發言於2012-10-02 16:54:53     

看來陳沖頭腦還是清楚的,台灣的產業沒轉型,毛利低,也就是說,台灣人平均的生產力沒有提升上來,普遍加薪的空間根本不大,就算你是「人才」也沒用!

13 樓 macjoe168 發言於2012-10-02 16:44:04     

能不能加薪是靠你自己夠不夠努力, 不要萬事都推給政府. 想當年我 2000年入社會時月薪2萬1 .... 12年過去了~ 我現在月入10萬以上... 因為我很努力.

12 樓 SKD935 發言於2012-10-02 16:38:13     

以下網友回應,除了一樓的理性留言之外,其餘的都在做階級鬥爭或政治鬥爭,這樣的環境,除了老闆們不回來,政府部門也留不住人才.整個台灣理盲濫情,急功近利,會到今天這種地步,真是自作自受!

11 樓 imi831043 發言於2012-10-02 16:34:36     

談加薪→產業結構沒轉型、法定工時減少
--
腦殘加上眼盲!!

多少人下班是責任制??

法定工時減少??
那是對公務員來說的吧.....

養一堆公務員也不知道能做啥....

10 樓 imi831043 發言於2012-10-02 16:32:33     

1 樓 xpwh001 發言於2012-10-02 15:41:45

陳沖講的一點都沒錯,台灣是民主政府,「人民最大,官員最小」
--
閣下不太認識台灣??

台灣"號稱"是民主政府,「財團最大,人民最小」

這才是現實!!

民主是因為只剩下2堆爛貨可以選....
不管選哪邊都是爛貨....

9 樓 imi831043 發言於2012-10-02 16:30:27     

花大錢養一堆狗官...
結果跟大家說沒辦法....

狗官幫財團做事時為啥沒說沒辦法??

8 樓 m100227459 發言於2012-10-02 16:21:03     

馬氏乎懸空傀儡閣揆不下臺,想加薪也難。

7 樓 takenaka892625 發言於2012-10-02 16:18:09     

睜眼說瞎話,台灣人工時已經是世界數一數二的
減少是應該,更多工時是看不到的
多少人加班是沒有加班費的阿
沒有加班費的加班政府可以統計出來嗎
可以再繼續犧牲勞工阿

6 樓 yen5214 發言於2012-10-02 16:16:56     

把責任制廢了...就能增加很多工時&就業機會..只會說加薪難,留你當院長幹嘛??

5 樓 hoohoo 發言於2012-10-02 16:14:46     

談加薪→政府沒轉型、法定工時減少---> 加薪不易
談勞工→政府官員若不回神.....本土勞工就業機會也沒有

4 樓 nakayamajc 發言於2012-10-02 16:08:00     

公務員加薪3趴一點都不困難啊,說加就加.

3 樓 hyla 發言於2012-10-02 15:49:01     

公務員工作沒轉型、工時減少,年年自肥加薪,吸盡全體死老百姓的血汗錢!

2 樓 m100227459 發言於2012-10-02 15:48:22     

馬才剛上任不久?馬應上任很久!講啥「近利」「後福」「急功」?

1 樓 xpwh001 發言於2012-10-02 15:41:45     

陳沖講的一點都沒錯,台灣是民主政府,「人民最大,官員最小」,人民要的是「近利」,根本不要「後福」,而政府搞不出「急功」時,必被人民痛罵,甚至被趕下台,所以官員要施展才華非常困難,任可事都被民主羈絆著,礙手礙腳,台灣的官員實在很可憐,比起古代奴才都不如,而現代百姓養的狗都要比台灣官員幸福多了,所以陳沖站在官員立場說「加薪」很困難,真是實話呀,如果共產專制政府必不會有如此困擾,官員活的有尊嚴,個個能施展才華為人民服務!


廠商競爭力 不能靠「愛用國貨」保護

【聯合報╱李松/傳播業(台北市)】2012.10.03 01:46 am

行政院發言人、財政部長等官員使用蘋果iPhone手機,未使用國內宏達電手機引起許多網友批評,我個人從未用過iPhone手機,卻使用過兩款iPad平板電腦,我要強調,所有資通訊設備都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或工作競爭力

宏碁電腦、華碩電腦同樣使用相同零組件,請問國人還會去買IBM或HP電腦嗎?不可諱言,蘋果電腦的平板電腦或智慧手機因為人機界面好,操作簡便,所以得到許多玩家喜愛,把蘋果電腦當成精品代名詞,但蘋果電腦當然無法取代國產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

記得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曾說,非蘋陣營遲早會取得手機競爭優勢,無論摩托羅拉、諾基亞、索尼易利信等品牌都曾是市場主導者,但缺乏創新,終究蘋果、三星、宏達電等智慧手機所取代

蘋果電腦在iPhone 5推出時,也同步推出第六代作業系統iOS 6升級,地圖系統企圖壟斷市場,刻意放棄Google Map,結果是錯誤百出,瀏覽器等也出現若干問題,這是非蘋陣營最好的反攻機會

異業經驗可以觀摩學習,若捷安特與美利達擁有全球最好的單車生產技術與行銷能力,我們當然愛用國貨,台灣的市場並不算大,高科技廠商不能靠保護而生存發展


傳播→科技業…10月失業率 恐怕很難看

【經濟日報╱記者葉小慧/台北報導】2012.10.03 07:45 am

壹電視、茂德本月先後傳出裁員,預估將衝擊10月失業率,然而9月失業率恐怕也不樂觀,從無薪假數字來看,9月以來,2次通報實施無薪假的人數累計就增加990人,顯示景氣低緩對就業市場的衝擊逐漸明顯。

勞委會前(1)日公布無薪假最新統計結果,無薪假實施企業家數、人數自8月起連3期雙雙回升,實施企業家數來到36家,為今年4月中以來新高,通報人數1,595人,實際實施人數1,413人,寫今年5月中以來新高,無薪假家數這次新增7 家、減少3家。

根據勞委會分析,在茂德大裁員之前,科技業為主的大公司,雖漸漸退出無薪假行列,但景氣欠佳導致失業的效應,逐漸在中小企業上發生。因此,無薪假統計數字在8月底,首度出現放無薪假企業只增不減的現象,9月中,則出現今年7月以來再見新增百人規模企業實施,集中金屬零件業。

受畢業潮及景氣雙重影響,8月失業率已上升到4.4%,9月失業率可能進逼4.5%。茂德與壹電視等近日發生的裁員風波,10月的失業率統計數據,肯定不會太好看。勞委會現正密切注意就業市場情況,並研擬新的職訓方案,最快本月就推出。

據了解,主要內容為配合行政院經濟動能推升方案強化產業人才培訓,並針對特定產業如傳產維新產業,進一步提高員工在職訓練補貼金額,另針對青年推出習藝專案,目標培訓3.2萬人,傳承台灣老師傅的好手藝


科技慘業裁員的裁員 減薪的減薪 先求保住一口氣!

鉅亨網記者葉家瑋 台北  2012-10-03  16:40

科技業吹起裁員風!DRAM廠茂德傳出中科員工1300人將全數裁員,另外,LED廠晶電(2448-TW)合併廣稼(8199-TW)後,也傳出廣鎵將裁員20%消息,就連手機品牌大廠宏達電(2498-TW),也遭周刊爆料,將在10月及年底展開人力精簡計劃;DRAM廠南科也表示,因應公司轉型至利基型記憶體市場,將著手人力重新分配;此次傳出裁員的公司,分別來自市場戲稱「四大慘業」中的DRAM與LED產業,顯現該產業別在營運面臨極大困境,使得企業以裁員方式、斷尾求生。

日前茂德才公告已經獲得銀行團向法院申請重整批准,沒想到就傳出裁員的消息,中科管理局指出,茂德將於10月19日至12月31日解僱員工1360人,當中包含竹科160人、中科1200人;對此,茂德發言人翁惠珊表示,公司由於經營效率不佳,產能利用率下降,人力過多,加上茂德已經處於重整階段,因此必須進行人力縮減,對於裁員的詳細人數,公司方面僅表示,尊重中科管理局的公告裁員數字。

DRAM廠南科(2408-TW)也由於退出標準型DRAM市場,轉型利基型市場,公司因應轉型將考慮調整人力,不過,南科有母集團台塑撐腰,因此多出的人力將優先安置於集團其他事業部,若還有剩餘人力才會進行裁員,預估幅度將低於1成。

另外,LED廠晶電上月28日取得廣鎵百分百股權,當時晶電董事長李秉傑即表示,兩家公司合作後,未來人力規畫上,將以晶電為基準來評估適當人力運用,若多人從事生產、生產力卻不高,人力上可能會有變動,而外傳廣鎵將進行裁員,幅度達20%,公司方面並未正式回應。晶電發言人張世賢則表示,晶電與廣鎵將評估整體經營效益,若廣鎵在研發或工程方面有人力需求,晶電將全力給予協助。

而今天也有周刊爆料指出,手機品牌大廠宏達電,將在10月及年底展開人力精簡計劃,並且以「可領資遣費、可申請失業補助」等誘因,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鼓勵員工主動離職,但此項消息下午遭到宏達電發布官方聲明否認。

隨著科技業進入傳統淡季,除營運表現不佳的廠商傳出裁員消息外,也有廠商預計將以減薪來度過景氣寒冬,8月份因淨值轉為負數的DRAM廠力晶(5346-TW)就表示,不排除以減薪節流,減低企業支出。


陳揆下令 公共工程要讓人民有感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2012.10.03 02:38 pm

周周盤點! 要求部會首長到第一線親自督導
加強宣傳! 工程要明顯標示負責單位是中央政府
拚達成率! 達成率 必須超過去年度的92.15%


行政院政務會談上午針對新台幣1億元以上公共工程案執行進度進行討論,行政院長陳冲要求部會首長,前進到第一線親自督導,周周盤點進度,達成率必須要超過去年度的92.15%。各部會在工程圍籬,要明顯標示中央政府才是負責單位,不要中央政府推動的工程,最後卻被誤以為是地方政府的案子。

行政院發言人胡幼偉轉述,陳冲要求各部會了解公共工程重要性,達成率不但會影響到經濟成長率,也會影響就業機會。已經編列預算的公共工程,卻執行不利,達成率不能接近100%,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陳冲表示,各部會首長對執行與達成公共工程目標的意志,一定要貫徹到第一線,對工程進度周周盤點,用更積極、更密集、更有彈性的方法,排除各種可能障礙。首長到第一線密集督導,可以讓第一線感受到首長的重視,與工作壓力與重視。需要與地方政府協調部分,首長親自出面,也較能讓地方政府體認到中央部會的重視。

陳冲要求部會加強宣傳,中央執行的工程案,要讓民眾了解。胡幼偉轉述,陳冲指出,不是中央要掠美,而是中央部會花了錢、人力與精神,協助地方推動各種公共建設,但部分工程標示,看不出是中央部會編列預算執行的重大建設,最後成果出來,卻被當地民眾誤以為是地方政府的建設成績,完全沒有中央政府的角色,這個作法需要調整。

陳冲建議,公共工程的圍籬或看板上,要明顯標示出中央政府才是工程執行單位,若中央出錢比較多,主辦單位是中央部會,名稱可以寫大一點,地方政府可以寫在旁邊。


蕭萬長:沒見過台灣這樣無力、茫然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2012.10.03 03:14 pm

〝顯示經濟正陷入坐困愁城的變局,瀰漫迷失方向的焦慮不安。〞

景氣燈號連10藍,各界批評聲浪不斷,前副總統蕭萬長上午表示,他參與見證台灣經濟發展半世紀,沒見過社會如此充斥無力與茫然,顯示台灣經濟正陷入坐困愁城的變局當中,瀰漫著迷失方向的焦慮不安。

蕭萬長上午出席信義房屋捐款政大設立「信義書院」的揭牌儀式,並以「啟動國家競爭力」為題,發表專題演講,蕭萬長擔任首屆「信義企業倫理講座」主持人。面對當前經濟情勢,他直言,見證台灣發展半世紀,很少看到像現在這樣,社會各界充斥著無力與茫然。他表示,國內經濟必須積極轉型,而經濟轉骨的方法很多,但根本之道莫過於發揚「企業倫理」

蕭萬長:給馬總統一點時間,不要太悲觀。

國策顧問、台商總會長黃正勝近日重批財經官員「一代不如一代」,前副總統蕭萬長曾任經濟部長及經建會主委,他回應此問題時表示,環境在改變,不能這樣說;政府現在正朝著開放,和世界接軌的方向在前進。蕭萬長呼籲各界給馬總統一點時間,不要太悲觀。

蕭萬長說,當年比較專制,幾個人說了就算數,所以那時政府比較有效率,現在是民主多元化的時代,要大家說了才算,整個政府運作方式有很大不同,不能說一代不如一代,不過他強調,一旦大家討論有共識出來之後,就要堅持、繼續往前走。

〝台灣應該朝「加值島」努力,讓台灣成為幸福加值島。〞

對於台灣未來的定位和方向,蕭萬長認為,台灣應該朝「加值島」努力,設法提升附加價值,在總體經濟方面,應該在生產、生活、生態「三生」上下功夫,透過創新提高價值,就個人來說,則是要「幸福加值」,讓台灣成為幸福加值島。

他強調,台灣的優勢還是有,在教育、人才、政策上,目前都朝著開放的角度與世界接軌的方向做。對於台灣淪為四小龍之末,蕭萬長表示,我們應該致力建立自己的特色,不一定非得跟其他國家比不可,這也是他為何現在積極推動「企業倫理」的主因。


朱敬一:這波不景氣 會像流感拖很久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2012.10.03 02:38 pm

〝國人要有心理準備〞

這波經濟不景氣來得既急又強,國科會主委朱敬一上午在立法院備詢時,把這波不景氣比喻為流行性感冒,表示將會拖很長一段時間,國人要有心理準備。不過他也強調,景氣不好有景氣不好的做法,今後將強化精密機械、高階醫療器材等強項產業的能量,儘早走出這波不景氣漩渦。

朱敬一表示,今年上半年新竹、南部及中部三大科學園區的營業額,確實呈衰退狀況,但若加上7月及8月的統計數字,今年1到8月三大科學園區的營業額已達1兆2751億元,比去年同期1兆2637億元成長1%以上,呈現逆勢上揚趨勢。

科學園區營業額 逆勢上揚

以此趨勢,朱敬一認為今年全年三大科學園區的營業額,一定可達去年全年1兆9051.45億元的水準。立委陳碧涵、蔣乃辛及黃志雄關切是否能重返2兆元大關時,朱敬一頗有信心地說:「有希望!」

朱敬一表示,目前台灣及全球的景氣確實不好,以1929年美國爆發的經濟大蕭條為例,花了20年才完全復甦。他不知道這波不景氣到底會持續多久,但可確定的是,這波景氣很像一波「拖很久的流行性感冒」,會拖上很長一段時間。

〝景氣不好有景氣不好做法〞

朱敬一強調,景氣不好有景氣不好的做法。在目前台灣的產業鏈中,中科的精密機械、南科的金屬加工高階醫療器材,以及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的老人文化實驗場域,都是未來的強項,可列為下波主推的優質產業。

打造老年醫療特色產業

他舉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的老人文化實驗場域為例,表示已和文化部長龍應台、智融集團集團董事長施振榮等人討論過,未來可引入ICT產業,全區光纖地下化,再和中部醫療體系合作,打造一個富有老年醫療文化特色的獨特產業,推動台灣走出這一波景氣風暴。


經濟政策長短兼顧 人民才會有感

2012-10-4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 評論數: 0

數據會說話,台灣經濟成長面臨2﹪保衛戰、8月分物價指數創4年新高、出口連續6個月衰退,實質平均薪資負成長等一連串的低迷經濟指標,一再指出台灣經濟已經深陷困境,人民的耐心逼近臨界值,也難怪,同為藍營大老的監察院長王建煊會說:「倒閣案符合民意」。

時間飛快,倒閣案後藍營立委最後通牒要求陳內閣3個月內改善,總統更下令1個月內要看到改革方案,現在已經過了3個星期,仍未見陳揆劍及履及展現魄力、作出成績。

客觀來說,其實自今年以來,政府各部會已端出了許多改革大計。針對國際經濟危機,經濟部啟動「龍騰計畫」,專案組成「貿易尖兵特攻隊」,全力拓展海外潛力新興市場貿易;並且推動「三業四化」及傳統產業維新等產業新亮點,全力衝出口、拚經濟。

美牛爭議、復徵證所稅和油電雙漲等這些糾葛多年、歷年政府避之唯恐不及的政策,我們確實也看到了馬政府一步步的協商、落實,最終雖然做了許多妥協,未盡如理想,但政府確實展現讓台灣脫胎換骨的魄力、決心與毅力。站在國家發展的角度,真的應該對陳內閣在經濟結構改革與發展的努力與貢獻,給予高度的肯定。

但是,這些能夠強化台灣體質的中長期政策,卻沒有辦法讓生活愈來愈貧苦的老百姓立即感受,官員夜以繼日工作的成果,民眾卻難以了解並接受。坦率的說,政策失去民心,不是刁民亂政,也不是政府宣導不力,而是政府景氣判斷錯誤及缺乏短期對策所致。

政府應該明白,政策宣導故然十分重要,不過,若一般民眾吃不飽、穿不暖、找不到工作時,沒有人會在乎油電雙漲、證所稅等是否真能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人民只憂心下個月將電費要漲了,很難體會未來2、3年後可能帶來的好處。即便是總統、院長親自下鄉說明油電雙漲與證所稅的必要性,也很難讓民眾買單。

就此,政府在大刀闊斧改革陋習的同時,更應該要全面性檢視台灣經濟現況,以目前經濟局勢之緊迫,更應思考合宜的振興內需、創造就業機會與收入的「短期」配套政策。

在提振內需方面,可分為兩階段依次著手。第一,以補助方式擴大買氣,例如:去年12月通過的「經濟景氣因應方案」,就曾施行補助民眾購(換)置節能家電的政策,成效與民間反應都不錯。現在應加大力道、擴大範圍,補助民眾購置國產貨,既可提振買氣,亦可輔助產業發展。

第二,若國際經濟情勢繼續緊繃,國內景氣每況愈下,就應考慮採取減稅、發放消費券等力道更強、更直接的政策。

近年大陸工資提高、土地價格上漲,生產要素成本大幅增加,兩岸製造成本已相當接近,部分精緻型製造業台商正考慮回流台灣,政府應進行調研,全面了解台商回流的需求與困難,設定目標主動協助台商解決土地、勞工等相關問題。外勞供應與政治性質環保障礙應拿出魄力解決,務期在短期內出現台商回流與外資投資潮,畢竟增加投資才能擴大就業。

經濟、薪水直直落,油電、物價節節攀升之際,長期改革計畫固然重要,但卻不能忽略短期景氣對老百姓的衝擊,內閣政策需長、短兼顧,苦民所苦、雪中送炭,這才是人民真正需要的「有感經濟」。


前9月大解僱6852人 比去年同期增57%

自由時報 2012-10-4

〔記者黃宣弼、鄭琪芳/台北報導〕就業市場進入寒冬期!勞委會公布七至九月大量解僱案件一○七件、二七四二人,第三季大量解僱明顯增加。勞委會原定失業率破四.五%就要推出搶救失業計畫,但主委潘世偉昨表示,失業情況並沒有太嚴重,大量裁員也僅是個案,搶救失業計畫推出的時機未到。對此,勞團痛批:「難道要等勞工都死了才救嗎?」

七至九月大量解僱二七四二人

勞委會昨天公布,今年上半年大量解僱案件共九十六件、四一一○人,但七至九月大量解僱就有一○七件、二七四二人,已經超過上半年解僱人數的一半;累計一至九月大量解僱二○三件、六八五二人,和去年同期的一一三件、四三五五人相比,件數大增八十%,受影響人數也增加五十七%。

製造業件數最多 餐飲居次

勞委會勞資關係處長劉傳名表示,七至九月的統計數據,已包含茂德公司及壹電視裁員,「在近三個月內,大量解僱人數有明顯增加」。若按地區別分析,以新北市三十九件最多,台北市二十六件次之;若以產業別區分,則以製造業五十件最多,餐飲住宿十六件、批發零售業十四件。

根據「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規定,企業於一定期限內解僱勞工達規定人數(例如勞工人數五百人以上企業,於六十日內解僱逾五分之一),就符合「大量解僱」的定義,應於符合情形的六十日前,將解僱計畫書通知主管機關及相關單位或人員,並公告揭示。

前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曾說,若失業率破四.五%,將推出「安心攜手總動員計畫」,包括「攜手人力推升專案」、「安心習藝專案」等,以提升勞工競爭力,進而協助勞工順利就業。

勞委會主委︰搶救失業時機未到

只是就在企業紛傳大量裁員時,潘世偉卻表示,目前還不到該計畫推出的時候,八月失業率四.四%,主要受到畢業生尋職影響,但八月就業人數較七月增加一.八萬人,連續八個月成長,就業機會並未減少,若現階段貿然推出,恐達不到效果。

潘世偉並說,隨著畢業求職人數逐漸消化,預估九月失業率應會回穩,加上我國出口有逐漸好轉的跡象,將反映在三個月後的失業率。

不過,行政院主計總處官員指出,雖然就業人數仍增加,但增幅是近三年新低,且關廠歇業失業者已連續兩個月增加,和前幾年減少的情況相異,勞動市場確實受影響,九月失業率能否回降,仍待觀察。

勞團批:要等勞工都死了才救?

對於茂德、壹電視等企業大量裁員,潘世偉則說,這幾家公司都是本身經營出現問題,應是個別事件,並非所有產業都出現大量解僱的情況;勞委會將專案處理,幫忙這些失業勞工媒合就業。

全國產業總工會秘書長謝創智則痛批,政府只把失業率當做統計數字,但每個數字的背後都代表一個家庭失去了經濟支柱;雖然現在失業率、無薪假還沒有到金融海嘯時的慘況,但政府既然藥單都開出來了,現在不救,難道要等到病入膏肓才甘願救嗎?


陳冲:我不是一個成功的行政院長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2.10.04 11:15 am

內閣團隊爭議不斷,行政院長陳冲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直言自己沒有政治性格還語出驚人地表示「我絕對不是一個成功的行政院長」

最新一期的商業周刊就以陳冲為封面,標題就大喇喇寫著「我不是一個成功的行政院長」,報導一開始就以「陳冲的行政院長位子,還能坐多久?」為引,問出許多外界質疑的問題。

馬總統要求執政團隊讓人民「一個月有感」,陳冲專訪時表示,馬總統講這句話之前並沒有先告知他,而目前大家都希望有一些極短期措施,「但這其實這不是我的專長,很多事情必須要有長遠規畫」。

專訪中也提及陳冲在執政、用人上似乎未獲馬總統充分授權,陳冲表示在主觀意識上,他也希望馬總統很多事情都能夠介入,畢竟需負終極責任的是馬總統,「他是民選出來的,我是受雇的,他是雇主耶!。

當記者詢問「政治性格」問題,陳冲坦言自己沒有政治性格立法院很多人罵他沒有政治性格,來做這個幹嘛陳冲說他只是想幫馬總統,不然沒有理由做這個事情。

陳冲還直言「馬總統的政治性格也不是很多,不夠到當總統的那種非常強烈,他那個人像是讀聖賢書出來的。」 ( 註: 知道了吧.... 馬總統這種人怎麼懂得江湖詭計呢? )

至於最近火熱的到本勞外勞基本工資脫鉤的問題,陳冲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表示過去在金融界,很多客戶在國內本外勞基本工資沒有脫鉤,但跑到海外脫鉤,直接到國外開廠。

語末陳冲坦言做的非常累,自己不是一個成功的行政院長,但是沒有想過去留,做任何事情只想到現在的工作,不會想到下個階段。比較在乎哪些事情自己沒有做,10年後會不會後悔,至於別人怎麼評價他,不是他可以拘束的。


蔡英文:馬無中心思想 拚經濟畫餅充飢

自由時報 2012-10-29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正在美國進行謝票之旅的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二十七日演講指出,現在的領導人,缺乏經濟的中心思想,馬政府面對空前的經濟挑戰束手無策,每一項因應方案都是畫餅充飢,不敢面對現實。

蔡英文表示,馬英九的策略是採取向中國全面傾斜的經濟政策,「如果我要說重一點的話,馬政府的政策,是在徹底毀壞台灣在全球經濟的重要價值,這個政策,如果我要說得嚴重一點,應該就是一種慢性自殺的政策。」

蔡英文二十七日在大洛杉磯地區台灣會館募款餐會發表演講,會場湧進近千名台僑。

蔡英文演講時指出,今天台灣最大的問題在於政治的領導,是個無心、無力,而且讓人感到無能的領導,台灣像個迷航的艦艇,航向沒有主體、沒有自主性、沒有希望也沒有願景的未來,現在的領導人缺乏經濟的中心思想,如果問馬英九的經濟政策是什麼?經濟思想是什麼?馬大概會說自己是開放主義者、經濟自由主義者,但這是最懶惰的人的說法。

蔡英文表示,她看到一個政府沒有拚經濟的中心思想,而且沒有一個道理,比如說,「他(指馬英九)要行政院長好好做,有時候總統又為了一件小事跳出來,開記者會說這是我的指示,讓人感到說這個政府、這個總統,還有他跟行政院長的分工,是不清楚的。」

( 最能代表中國國民黨的中心思想是其總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 這二十多年來, 李登輝主席放棄三民主義, 陳水扁總統打擊三民主義, 馬英九主席不敢提三民主義. 自稱三民主義傳人的新黨漸漸不提, 淪為比綠黨還小的政黨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