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朝鮮日報中文網 (2012.08.30 12:39)

中國春秋時期有位著名政治家,叫管仲。他任齊國相後,對國家實行改革,發展農業生產和軍事力量,富國強兵。他佐齊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齊國成為一個強盛國家。管仲在《管子•治國》中說:“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是說治理國家的方法,一定得首先讓國民富裕起來。我認為,這是治理國家的根本之道。

“足食、足兵,為治天下之具”。這是中國清代思想家魏源《默觚•治篇一》中的一句話,強調足食、足兵是治理國家的重大措施。治國之道,富民為先,強兵為重。這就涉及到足食與足兵的關係,欲富國,必強兵,不足兵,阻擋不了外敵入侵,足食也就無從談起。正如“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計篇》)。戰爭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關係至為重大。聯想到朝鮮,因為環境所迫,必然要走足兵即強兵之路。足兵,總比束手就擒、束手待斃好。為了先足兵就顧不上足食了,任可勒緊褲帶,忍饑挨餓,也要走“先軍政治”道路。正像金正日在世時所說:“沒有糖果可以活下去,沒有子彈不能生存。”伊拉克、利比亞都可算得上是足食國家,利比亞的國民福利更不錯。然而,足食而沒有足兵,下場可想而知。只足食,不足兵的教訓是慘重的。如果國家安全得不到保障,逼迫你得先足兵。當然,如果國家安全得到保障了,長遠之計,還得足食、富民。民以食為天。國家光足兵,不足食不可。朝鮮新領導人金正恩說:“過去可以沒有糧食,但不能沒有子彈;那麼今天是可以沒有子彈,但一定要有糧食。”如果這話是真的話,說到點子上了。

富民,乃治國之本。“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人民是國家的根本,人民安居樂業了,國家才能安寧。民不富,無以養民情。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富民,首先要讓國民吃飽飯。解決溫飽問題,應首當其衝。正如鄧小平所說,“不管天下發生什麼事,只要人民吃飽肚子,一切就好辦了”。飯都吃不飽,就談不上富民了。如果一個國家的領導人連國民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讓百姓餓著肚子去擁戴,去喊“萬歲”,怎麼說也不能算是好領導。況且社會主義是讓人民過上富裕的日子,而不是貧窮。正如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者鄧小平先生所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不發展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說是符合社會主義要求的”。

回憶起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的中國和朝鮮狀況: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我曾去過朝鮮。當年,感到朝鮮日子過得比中國強。中國當時正處在三年困難時期,城鎮居民實行糧食限量供應制,都吃不飽飯。如在一座城市的中學,教職工每天供應8兩口糧。在學校食堂就餐,只能是早餐一個窩窩頭,午餐兩個窩窩頭,晚餐一個窩窩頭,正好是8兩,不能吃超了,超了月末就餓肚子了。一個大小夥子,吃這點兒飯頂什麼用,又沒有什麼菜,餓得夠嗆,瘦成皮包骨。後來,發明什麼“增量法”,其實是“障眼法”,窩窩頭下麵的窟窿作大點兒,視覺感覺窩窩頭大了,實際上還是二兩。當時又發明什麼“人造肉”、“小球藻”之類,都解決不了營養不足問題。因為營養不良,多數教職工都浮腫,體質很差。當時供應的口糧全是玉米麵,細糧(大米、白麵)過年時才能給點兒,微乎其微。白菜等蔬菜也限量供應,豆油也就供應幾兩。城鎮居民還算好一些,農民就更慘了,很多農村“瓜菜代”,吃野菜、榆樹錢,玉米連棒都磨了吃……我到朝鮮訪問,拿“護照”,每天給1斤4兩口糧(8兩白麵、6兩大米),全是細糧。到街裏飯店就餐,拿“中國護照”,不要糧票,可以飽餐一頓,和中國天壤之別。從朝鮮回國時,我特意買了幾斤蘋果回來,因為在中國市場上買不到蘋果。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朝鮮似乎變化不大,中國的變化可太大了,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早就取消了糧食供應制,取消了“糧本”,取消了糧票。糧食可以隨便買,願意買多少就買多少。說中國百姓的“糧袋”越來越小了,是中國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真實寫照,說明糧食不緊張了,隨時可以去買,用不著存糧食了。而且城鎮居民吃的全是大米、白麵,現在又想粗糧了。可以說,中國走出了一條解決溫飽、走向富裕的成功道路。

中國,當年國民為什麼窮?因為農業變革走錯了路;中國,如今國民為什麼富?農業改革走對了路。解放初,實行土改,農民分得了土地。先互助組,後合作社,而後即掀起“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犯了大的錯誤,從初級社,到高級社,又到人民公社,一個鄉一個公社,農村體制越變越大,糧食產量越變越低。農民們“大幫轟”,出工不出力,沒有生產積極性。有的生產隊,社員幹一年,工分“倒貼”,連口糧款都掙不來,還得“倒貼”買口糧。那時候就是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實際上是共同落後,共同貧窮。34年前,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後,取消了人民公社,分田到戶,包產到戶,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根本改變了農村面貌,農民過上了富裕生活。可見改革是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農業是富民的根本,朝鮮的改革,如能從農業改革入手就好了。中國當年的教訓是深刻的,要吸取中國的教訓,不能再搞“大幫轟”了。只有實行改革,才能解決好糧食問題;只有實行改革,才能使國民富裕起來。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富民才是治國之本。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讓國民吃飽飯,住暖房,穿新衣,先解決溫飽問題,再逐步富裕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打開強盛之門,才能建成強盛國家。

讀者 崔俊


溫家寶:不懂窮人 就不懂政治

2012-5-2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51| 評論數: 0

大陸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回母校即興演講時提到,「一個領導人不懂得農民,不懂得窮人,就不懂得政治,不懂得經濟。」這句話引發大陸網民熱議,「什錦八寶飯」(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溫家寶的網路粉絲)表態贊成,也有網民嘲諷:「那中國大陸真是沒有懂政治的人了。」

溫家寶19日回武漢母校中國地質大學時,即興演講50分鐘,他提到,「本想準備演講稿的,但想著,回家跟家人談話不需要準備演講稿,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再強調社會公平正義

溫家寶指出,念大學時,作為一個熱血青年,他想得最多的,是要和人民在一起,他當時除念好本科學業外,還大量閱讀歷史、哲學、經濟等方面的書。

溫家寶回憶,1963年、1964年在湖北、河南實習時,和農民生活在一起,觀察到農民為買瓶醬油、買點鹽要跑很遠的山路,拿幾個雞蛋到地質隊換錢,當時他就下定決心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人民。

溫家寶說,「一個領導人不懂得農民,不懂得占全國大多數的窮人,就不懂得政治,不懂得經濟。一方面推進經濟發展,一方面要努力推進社會公平正義,這是我們的目標。」

這是溫家寶在今年中共十八大交替前,再度針對大陸貧富差距問題、政治體制改革提出發言。2010年,溫家寶曾在40天內,六次提出政治體制改革的主張,引起外界矚目。

溫家寶在今年全國兩會政府報告中,也對政治體制改革著墨甚深,今年兩會閉幕記者會上他還說,若政治體制改革不成功,文化大革命這樣的歷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

對於溫家寶「領導人不懂窮人就不懂政治」的談話,再度引發網民熱議,不少歸類為八寶飯的網民表態挺溫,直指溫家寶「再次對權貴資本主義發出挑戰」;網民「隴上仙人掌」就表態力挺:「如果不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不可能使社會公平正義,目標永遠無法實現。」

網民諷 不懂得玩窮人

也有不滿現狀的網民嘲諷溫家寶的說法,批評溫家寶是「戲子」,還有網民要溫家寶抓緊點,「寶哥,抓緊點吧,忽悠不了幾天嘍。」

網民「Adecco_JasonHuang」解讀說:「領導人不懂得玩窮人,就不懂得玩政治。」網民「陽光梵古老人在唱歌」則認為:「從政治學的角度說應該是:領導人不懂『治理』窮人,就不懂政治。」


連勝文:經濟搞不好 當選只是丐幫幫主

【聯合報╱記者陳乃綾、錢震宇/台北報導】2012.11.04 04:17 am

台北市經發會副總召連勝文昨天上午對是否參選台北市長,仍保持低調。面對媒體詢問,他停頓思考數秒後,語帶保留表示,「經濟搞好最重要」,若經濟搞不好,任何人當選都只是「丐幫幫主」。

連勝文這番談話立即在黨內引發政治效應。國民黨中央除了在晚間八時多先澄清吳伯雄有關馬總統「用人圈太小」的說法,到了近十時,又以不具名方式,由黨政人士回應連勝文「經濟搞不好,選出來的都是丐幫幫主」的說法。

該黨政人士表示,國民黨是一個「永遠與民眾站在一起」的政黨。黨員出來參選公職,應該是為了服務人民,不是為了榮華富貴,就算經濟不好,也要跟人民同甘共苦,一起拚經濟,把經濟搞好。而不是等待經濟好了之後才出來參選,坐享其成;這種態度,會讓人覺得他不願與人民在一起同甘共苦,即使是國民黨的支持者也難以認同。

連勝文也參與國民黨中央委員連署提案,要求「暫緩證所稅」,黨政人士表示,現在的證所稅版本已是影響相對較小的版本,是執政黨與政府展現追求公平正義決心的一步,雖然仍不是十全十美,但至少跨出去。在這個議題上,應該就事論事,多一點租稅正義,少一點政治計算。

連勝文昨天上午參加國民黨立委廖國棟舉行的記者會,宣傳原住民母語歌舞劇競賽活動。

他指出,現在國家最重要的議題是經濟,若經濟搞好,民眾心情比較好;經濟搞不好,無論誰當選,都不過是「丐幫幫主」,大家都還是苦哈哈,「你十代長老、我九代長老,你比我多一代要飯,這沒什麼了不起」,這樣政治討論沒有什麼意義,民眾看了也很煩。

連勝文表示,台灣除了「以政治權謀維生的人」,絕大多數民眾都不太關心國民黨誰要選台北市長,希望外界別再追問他是否有意爭取參選市長。

行政院副院長江宜樺最近申請回復國民黨籍,也被點名可能參選台北市長,連勝文表示:「我沒有意見。」

廖國棟當場表態,希望連勝文主政台北,一旦宣布參選,會盡力助他「在初選就過關」。廖還當面對連勝文說,「台北市一萬五千名原住民的權益、福利,都交給你了」。


連勝文「丐幫說」 藍高層批:不得體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2012.11.05 04:43 am

台北市長選舉引爆藍營內訌,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經濟不好,選上也是丐幫幫主」說法,惹來國民黨高層批評;昨天國民黨再由發言人殷瑋表示,相信連勝文發言「出於善意」,但部分言論不得體,可能誤導外界,甚至造成親痛仇快的氛圍。

連勝文昨天人在香港,不願再做回應。連勝文的特助、國民黨中央委員徐弘庭晚間表示,經濟才是民眾關切的焦點,建議黨政及相關人士,將魄力放在經濟事務上,才是民眾所樂見。

連勝文三日上午被問到是否參選台北市長時,雖未表態,但強調經濟搞不好,誰當選都是「丐幫幫主」。下午徐弘庭在四中全會發言時,當馬英九總統的面說,「只有你的敵人才會希望實施證所稅,因為可以一路罵到二○一六年」。

對於「丐幫幫主」說法,國民黨原未回應,但深夜由「不具名黨政人士」表示,黨員參選公職不該是為了榮華富貴,就算經濟不好也要同甘共苦,而不是等經濟好後才出來選「坐享其成」。

國民黨的回應,引發外界批評「火上加油」、「不知檢討」。 因此,國民黨昨天再由發言人殷瑋具名表示,相信連勝文的發言出於善意,但部分言論如「丐幫幫主」說法,不甚得體,可能誤導外界,甚至造成親痛仇快的氛圍;國民黨要適度回應,表明態度,把立場說明清楚。

殷瑋說,連勝文的說法被媒體形容為「開砲」,不僅黨內有不具名批評,基層也有聲音認為「不恰當」。經過相關幹部討論,黨主席馬英九也認為,黨中央應該要把立場說明清楚,以免基層與外界誤會。

殷瑋說,部分黨內同志的批評與建議,出發點都是出自善意,是希望國民黨更好,「黨中央都願意傾聽,有則改之,無則嘉勉」。國民黨一向鼓勵優秀黨員參選公職,也希望參選公職的黨員,秉持「永遠與民眾站在一起」的態度,為民服務。


別把台灣搞成「丐島」

【聯合報╱曹致軒/資訊業(台北市)】2012.11.05 02:04 am

連勝文的丐幫說引起執政團隊強烈的反應。不論這是否與北市長選舉高層已有屬意愛將有關,已經隱然可以看出國民黨內由於執政政績不夠出色,各路人馬也不再唯命是從,盍各言爾志。

但不論是否連勝文「丐幫說」的力道過猛,執政團隊勢必要深切檢討,在GDP不斷下修,吹起了「九降風」,證所稅開徵卻造成投資人卻步,本來想要徵的稅不見得徵得到,加上「國際局勢不佳」,在這種狀況下,該掃除的「路障」,恐怕不只是簡單的「公平正義」大旗高舉即可。

執 政團隊說政治就是要與民眾同甘共苦,而民眾所思所盼,就是期待政府能帶給民眾就職時承諾的那分「甘美」,而不是連勝文形容的「選丐幫幫主」。我相信不論連 勝文是否真有意參選台北市長,對於執政團隊多少也有愛之深、責之切之感。唯有待執政團隊真能做出成績,尤其是民眾最在乎的經濟議題,否則把台灣搞成「丐 島」,「當個丐幫幫主」,真的也沒啥意思。


退撫基金連環爆 趙守博籲馬速開國是會議

自由時報 2012-11-4

〔記者彭顯鈞、施曉光/台北報導〕勞保等社會保險出現破產危機,退休軍公教卻坐領十八%優存利息還有年終慰問金,這種情形連國民黨內大老都看不下去。國民黨昨召開中評會,有中評委提案要求行政院成立專案小組,檢討不符公平正義的軍公教退休福利;總統府資政趙守博更呼籲馬英九總統,應儘快召開「跨黨派國是會議」,解決勞保等社會保險嚴重的債務問題。

趙指潛藏債務嚴重 須速覓解決方案

曾任勞委會主委的趙守博,昨天當面向馬提出嚴肅警告,面對國家潛藏債務的嚴重問題,務必拿出具體作為。

趙守博表示,關於勞保、軍公教退撫等基金潛藏負債問題,行政院日前承諾三個月提出解決方案,政院的解決方案,不外乎提高保費、延後退休年齡等,但是,「這樣的作法不會得到支持」。

趙守博指出,歐美國家大致有保守黨和社會黨兩大陣營,社會黨主張加強社福,另一黨就會踩煞車,但是在台灣,兩大黨都拚命加碼,不斷討好選民,結果就是國家潛藏債務不斷增加。

趙守博語重心長表示,希臘的問題殷鑑不遠,台灣難道要步其後塵?現在必須好好面對處理。他當面向馬呼籲,對於勞保等社會保險的危機,必須即刻召開「跨黨派的國是會議」,朝野政黨忘掉選票,不要再討好,才有可能解決,馬若要歷史留名,一定要趕快召集跨黨派、跨世代,還有產官學界人士開會討論,找出解決方案。

18趴等不符公平正義 中評委促檢討

針對退休軍公教不合理的制度,中評委石紫添提案指出,國家財政困難,針對退休軍公教的十八趴、年終慰問金,以及國營行庫員工享十三趴利率,還有退役將官慰問金、國營事業績效獎金等,行政院應儘速成立專案小組,檢討不合時宜、不符公平正義的法條及規定,才能符合多數國民的期待。他並舉例,退役將官每年有一.五個月年終獎金,又發放慰問金,「什麼道理,多數國民都搞不懂」。

退休轉任約聘領雙薪 中評委籲嚴禁

中評委葉英傑則提案,指為數眾多領取月退俸的退休軍公教,在公家單位擔任約聘人員,坐領雙薪,導致年輕人和中高齡失業者找不到工作。他認為,大學畢業失業人口增加,許多公家機關的臨時約僱人員幾乎都是退休軍公教人員所佔據,「這些坐領雙薪的人,才是造成貧富差距最大的問題!」

葉英傑在提案中建議,政府必須「絕對禁止坐領每月十萬元的退休軍公教到公家單位或所屬機構任職」,把十幾萬的職缺讓給年輕人和中高齡失業者,人民就會對政府「有感」。


重建退撫制度 在野也促開國是會議

自由時報 2012-11-4

日砍公務員15趴退休金 朝野立委反思

〔記者曾韋禎、陳鳳麗/綜合報導〕為縮小官民的退休所得差距,日本內閣會議決定自明年起削減中央政府公務員約十五%的退休補助;考試院長關中也說,軍公教退輔的改革目標是讓所得替代率降至七、八成。朝野立委皆認為,國內的退休所得差距不宜過大,在野黨並且呼籲總統能出面召開國是會議,全面重建社會安全網。

台灣是否仿效日本 陳揆:考試院職權

行政院長陳冲昨天視察南投縣埔里鎮桃米社區時,也有媒體問及日本政府打算降低公務員退休金,台灣不知是否跟進或有什麼措施?陳揆僅簡短回答說:「這是考試院的職權,我無法代表回答」,隨即快步離開。媒體追問「台灣經濟低迷,院長怎麼看」等問題,陳揆都沒再停下腳步答覆。

針對國內退休制度改革,國民黨團副書記長蘇清泉指出,過去有所謂的「五五專案」,鼓勵教育人員在五十五歲提前退休,讓很多剛升教授的學者一邊領九萬元月退,又同時跑去私校專任;賺得比退休前多很多,還剝奪年輕人工作機會。他認為,台灣應該仿效美國的制度,只要領有退休俸,不管在政府或民間有第二春的,就應暫予扣除。

蘇清泉認為,不管是軍公教勞農,對國家的貢獻都很大,即便在職的薪資有差距,但退休後都一樣在吃老本,退休所得的差距就不能再這麼大,這是一定要處理的。

民進黨團書記長蔡其昌指出,在立法院砍除立委的補助後,再來就是要通盤檢討高官、肥貓的福利,這部份比較單純,能夠政治解決。

蔡其昌:現在不改 未來誰執政都會死

至於攸關整個退休制度之檢討,蔡其昌希望馬英九總統能先邀集朝野陣營討論所有退休基金所面臨之危機,再由各政黨推薦學者專家、社會公正人士召開國是會議,訂出制度性的通盤改革方向。蔡其昌強調,這不能淪為鬥爭、仇視特定身分,所以不應只檢討軍公教。若現在不改的話,未來不管誰執政,誰都會死。

李桐豪:及早修正 成功機會也比較高

親民黨團總召李桐豪也認為,社會安全網的重建,是國家當前的重大議題,馬總統應立即邀集朝野領袖對話,隨後召開全國性的會議以建立共識;若只由行政、立法、考試來檢討,反會製造沒必要的對立及紛擾。

李桐豪指出,台灣國債的嚴重性尚比日本輕微,如能及早修正,成功的機會也比較高。

台聯立委許忠信指出,台灣與日本類似,在大環境不景氣後,公職與民間待遇之差距就愈來愈大。但日本的社會福利制度健全,工業基礎仍非常堅強,且還是國際貨幣基金的成員;台灣卻有產業外移、產業空洞化之危機,所以台灣面臨的是更艱困之環境,改革退休軍公教待遇以紓解國家財政危機,更是刻不容緩。


日本能,台灣不能

自由時報 自由評論 2012-11-4

為避免走向國家破產,陷入有如希臘和西班牙的債務危機,並籌措三一一震災重建財源,日本政府正以「三階段」的方式,改革公務員薪俸制度,力求官民薪資平等,預防階級對立。在此同時,台灣的馬政府除了光喊「捍衛軍公教尊嚴」之外,做了什麼?

「日本能,台灣不能?!」繼今年四月起削減中央政府公務員平均薪水達七.八%之後,日本內閣會議上週五再通過一項削減公務員退休金補助約十五%的方案,送請國會審議。這項作法,相當值得台灣政府借鏡。

日 本和台灣背景多所相同,民間企業受到經濟不景氣衝擊,薪資多年未見成長,台灣形容這叫「窮忙」;同樣的,兩國都有龐大的公務員人事費支出,成為巨大的財政 包袱。較之日本,台灣尤其嚴重,因為台灣的軍公教退休金所得替代率過高,還有十八趴優存補貼,加上大量公教人員提前退休,財政負擔雪上加霜。

台灣政府每年人事費支出超過一兆元,十八趴優存補貼未來支出兩兆元,軍公教退撫潛藏債務八兆元,累積國債超過廿一兆元。若不能及早改革軍公教退撫制度,卻放任各項退撫基金破產,這不叫「捍衛軍公教尊嚴」,而是坐以待斃,不負責任。

批判不合理的制度,呼籲進行改革,絕非製造對立,而是希望永續保障全體退休軍公教人員的生活無虞。同樣的,勞保制度也需要及時改革,確保退休勞工的生存。

若是吃定這兩年沒有選舉,光說不練呼口號,繼續債留子孫,馬英九不是在捍衛軍公教尊嚴,而是會害慘未來退休的軍公教人員!


烏國總統薪水9成捐遊民 網友感動直呼「快哭了」

自由時報 2012-11-15【17:37】

〔本報訊〕外媒報導,烏拉圭總統穆希卡(Jose Mujica)不帶保安不打領帶,身上找不出1件名牌精品,甚至要將自己月薪的9成捐給遊民救助基金,外媒稱他為「全球最窮總統」,他也是拉丁美洲最受歡迎的總統,網友見狀直呼感動。

對於烏國總統的清廉,台灣網友直呼,「好讚的總統」、「我看到快哭了」、「真是世上難得好親民的總統,給你很多的讚」,也有網友表示,「從恐怖分子,轉職成總統,這人太傳奇了」,還有網友調侃道,「馬英九可參考看看」。

76歲的穆希卡,出身農家,2010年3月當選總統,但當他去年申報的財產曝光後,令外界難以置信,財產僅包括,首都郊區1棟舊農舍、2塊農地、2輛1987年的福斯金龜車、2輛拖拉機,加上銀行不到20萬美元(約新台幣620萬元)的存款。

穆希卡在1960年期間,曾是烏拉圭游擊隊(Tupamaros)成員,他曾遭槍殺6次,還蹲了14年苦牢,直到1985年才被釋放,他在2009年參選烏拉圭總統,當選後,2010年公布名下財產,感動無數人民。

穆希亞上任後宣佈,把月薪的9成捐給遊民救助基金,他說,「剩下的夠我用了,如果有這麼多同胞連這數目都賺不到,我怎能說不夠呢」,此外,穆希亞也說,「我不窮,說我窮的人才是真窮」,他還說,他擁有自由,才是最珍貴的財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