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 – 2012年9月1日 上午4:34
兩岸和緩 對台戰備不放鬆
〔自由時報記者王貝林/台北報導〕國防部昨公布「一○一年中共軍力報告書」,評估兩岸關係雖呈和緩趨勢,共尋利益平衡點,但中共在軍事層面並未因而減緩對台戰備整備;待中共兩棲正規運輸工具齊備、具備奪占台灣本島的能力或情勢急迫時,「不排除將可能直接攻奪台灣本島」。這也是國防部在歷年的中共軍力報告中,首次提及中共直接攻奪台灣本島的可能性。
兩棲載具 解放軍尚未齊備
報告分析中共軍事作戰能力與對台威脅指出,目前兩棲正規輸具仍然不足,尚未具備全面進犯台灣本島的作戰能力,研判現階段對我以採取軍事威懾、封鎖作戰及火力打擊的可能性較大;但共軍持續更新裝備、研發高新武器,除加劇兩岸軍力失衡,也增加外國介入台海的威脅與難度。
軍費支出 世界第二僅次美
報告指出,中共經濟發展自一九七九年至二○○八年GDP平均成長近十%,去年也成長九.二%,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發展挹注下,中共一九八九年起,國防經費每年平均維持兩位數百分比成長,明年國防預算達六千七百億人民幣,比今年多六七六億人民幣,增幅十一.二%。
由於中共的國防科研項目、武器銷售收益、武器採購支出、國防工業對外營收及武警部隊經費,都未納入國防預算中,估計隱藏非軍事項下的支出,約是其公布的二至三倍,已是美國以外的世界第二大軍費支出國,中共大幅擴大軍力,已對台海情勢、區域安全及國際和平,構成嚴峻挑戰與安全威脅。
報告評估兩岸關係指出,中共認為兩岸統一是歷史必然,雖可適時進行軍事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並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協商正式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但共軍仍積極強化「反獨促統」軍事鬥爭準備,顯然仍未調整「以武促統」思維。
報告統計,中共三軍及第二砲兵等部隊兵力仍維持約二百三十萬餘人,正積極加速機械化及資訊化的複合發展,地面部隊正逐步提高空地一體、快速突擊和特種作戰能力;海軍打造以航母編隊為中心的遠洋海軍,「蛟龍號」潛艇今年六月已在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完成七○二○公尺深潛試驗,是全球唯一具備七千公尺以上深潛能力的國家。
報告說,中共空軍加速指管及資訊化建設,期能具備奪取第一島鏈制空權;第二砲兵持續部署洲際彈道飛彈展現軍力;航天科技也成為繼美、俄後,第三個具備航空器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網路資訊電子戰能力更藉由軍方、公務部門編組,結合民間資源及人才,形成龐大網路攻擊能量,對我國、美國等攻擊行動有增無減。
共軍二炮轉型 機動戰力大增
作者: 記者徐尚禮╱綜合報導 | 旺報 – 2012年8月28日 上午5:30
在東海及南海主權衝突升溫之際,大陸《解放軍報》昨天在頭版以圖文報導,解放軍二炮完成全面轉型,遠端機動戰力及精確打擊能力顯著躍升。報導透露,如今中國的導彈部隊發射基地已不僅限於東南沿海,而是深入東北。
該報導是以小說體呈現二炮部隊戰力提升。報導的標題是〈大國長劍鑄就和平之盾,第二炮兵已完成從『山溝�的部隊』到『車輪上的部隊』的全面轉型〉。大陸網民說,軍報刊登這報導是向「敵對勢力提個醒──其中目的再明白不過了」。
報導稱:網上流傳著一張第二炮兵某旅的沿海陣地部署圖。該旅指揮員看到這張圖,呵呵一笑扔到一邊,此時,他們部隊正在東北某地盤馬彎弓,導彈瞄準西北靶場。10年來,第二炮兵遠端機動作戰能力顯著躍升,已經完成全面轉型。
多個導彈旅各地演練
報導透露,今年夏季,第二炮兵部隊多個導彈旅在大陸各地演練,一發發導彈從不同地域接連騰空而起,準確命中靶標。報導指,中國戰略導彈部隊核心軍事能力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其中特點如下:
一、戰略導彈部隊均為重型裝備,如今達到遠端機動,凸顯二炮從笨重到靈巧的變化。
二、導彈成員更多、身材更小。戰略導彈家族已由單一型號發展為近程、中程、遠端和洲際導彈多型並存。無論常規導彈還是核導彈,全部可以採用固體燃料,體積變小,重量變輕。
三、導彈精確度更高、機動更快。10年來,戰略導彈部隊所有導彈裝備可全部採用車載發射方式,實現全道路機動、全地域發射、全方位控制、全天候突擊。
火箭部隊戰力提升
在解放軍報刻意報導二炮部隊進展的同時,中國軍網昨天報導炮兵最近實施新型大口徑火箭彈試射演練,標誌共軍炮兵遠端火力精確打擊能力的躍升。
小靈通
二炮 中國戰略飛彈部隊
解放軍第二炮兵部隊,簡稱二炮,是中國的戰略飛彈部隊,成立於1966年7月,裝備主要為核彈頭或常規彈頭的戰略飛彈,包括短、中、遠程和洲際彈道飛彈,遠程巡弋飛彈。
共軍秀「二炮」重申不主動用核武
作者: 亓樂義╱北京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8月28日 上午5:30
《解放軍報》昨在頭版以醒目標題,宣傳二炮(戰略飛彈部隊)十年來的發展成果,指出二炮部隊既能車載機動,又能精確打擊,能發揮懾戰作用。在高調宣傳的同時,該報亦重申中國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釐清外界對中國核武戰略生變的疑慮。
據外電上周披露,解放軍從七月廿四起,在四周內連續試射三型洲際彈道飛彈,從東風-四一型、巨浪-二型到東風-五B型,由此推測,中共具備第一次核打擊能力,從而改變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原則。
事隔多日,《解放軍報》昨在頭版以「大國長劍鑄就和平之盾」為題,重申核武戰略的既定立場,「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並一直致力推動國際徹底無核化。」不過,報導內容與洲際彈道飛彈無關,而是通篇介紹對台作戰的主力部隊二炮八一五旅,又稱「常規導彈(飛彈)第一旅」。
據稱,該旅駐地江西樂平,一九九五年夏對台實施首次懾戰,向東海發射六枚東風-十五型彈道飛彈,揭開台海飛彈危機序幕;隔年三月台灣舉行首次民選總統大選前,該旅又在基隆和高雄外海發射四枚東風-十五,啟動第三次台海危機。
據報導,八一五旅組建迄今十九年,先後進行一一四次飛彈試射演練,並於六、七月頻頻曝光,直到這次登上《解放軍報》頭版新聞。戰略學者稱,解放軍不可能披露任何有關洲際彈道飛彈的消息,高調宣傳八一五旅,更非針對台灣,而是該旅實在優秀,成為二炮的樣板。
據了解,兩岸關係大幅改善,二炮在台海前沿的飛彈部隊仍未鬆懈,在保持六個旅能對台封鎖的前提下,新的番號並未出現,彈頭亦未增加,但訓練質量與命中精度不斷增強,機動力大幅提升,尤其贛龍鐵路(贛州至龍岩)的完成,使橫跨江西與福建兩省的飛彈運輸線連成一片。
馬:檢討國防預算 用節骨眼上
中央社 – 2012年8月27日 下午1:13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27日電)總統馬英九今天說,國防預算雖未達GDP的3%,但重點是如何用在節骨眼上,他近期與國防部長高華柱密集檢討對外採購、經費運用模式。
馬總統曾承諾國防預算要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他上午接受中央通訊社專訪時表示,國防預算要編到什麼程度才算適當,需要許多討論;兩岸關係改善後,也有一些不同聲音。
他說,近年國防預算確實未達GDP的3%,但每個部會預算都不夠,重點是如何用在節骨眼上、不浪費,他近期也與國防部長密集檢討對外採購、經費運用模式。
馬總統特別指出,過幾年募兵制上路,人員費用會是很大壓力,需及早規劃。現行役男役期減為1年,受訓2、3個月後,很快就退伍,很多部隊用人有困難,尤其是技術性兵種,但募兵制不得不推。
對美方部分人士關切台灣的軍事預算,馬總統表示,美方表達關切,是因未來幾年美國也會大幅刪減自己的國防預算,希望與美國有軍事合作的國家多分擔。
總統說,台灣歷經兩次大型經濟衰退,財政困難,但今年預算籌編,仍然有照顧到國防部。1010827
反制中國網軍 我建構仿網路戰攻防驗測環境
自由時報 2012-9-2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中國以「網軍」持續對台灣及美日等國發動網路攻擊,為強化資電作戰能力、反制中國網軍,在軍方各單位面臨縮併情形下,資電作戰部門則是反向擴充,除增加資電作戰指揮部作業部隊外,根據國防部一○二年度預算規劃,軍方將建構「仿網路戰作戰攻防驗測環境」,提升軍方資電作戰能力,執行網路戰任務。
駭客攻擊國安局 半年逾百萬次
根據國安局一○二年度預算書指出,今年一至六月,國安局對外網路(含公開網站),依建置的資通安全防禦系統偵測統計,遭受駭客攻擊次數累計達一○三萬六二二六次,所幸都能即時成功偵測及阻絕,並未遭受駭客成功入侵。
國防部及國安局已將下年度預算書送立法院,國防部並同時提出「中共軍力報告書」及「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畫報告」。
遂行不對稱作戰 中國網軍流竄
根據最新的中共軍力報告書表示,中共「戰略學」與「戰役學」都明確指出,資訊戰是達成資訊優勢、反制強勢敵人的重要手段,中共發展網路作戰符合其不對稱作戰思維。
報告書並說,中共網路作戰由軍方、公務部門編組,除對我政、經、軍等相關公開網站、系統,進行目標選定,藉以網路駭客、病毒攻擊,實施竊取、竄改、刪除及癱瘓外,同時也結合民間資源與資訊人才,形成龐大的網路攻擊能量。
美政府頻頻遭駭 源頭多自中國
報告書還認為,美國日前針對中共軍力評估表示,包含美國政府在內的各國電腦系統都遭受攻擊,某些攻擊行動源頭幾乎都直指中共,且多是竊取內部資訊,攻擊行動有增無減。
除了網軍攻擊外,報告書表示,中共在電子戰上,除部署及配置新型通信干擾裝備與各式陣地外,還配置遠程干擾機、反輻射無人攻擊機及反輻射飛彈等,以強調複雜電磁環境下的作戰概念。
蘇:政府應定期報告軍事評估
自由時報 2012-9-4
〔記者李欣芳 、羅添斌/台北報導〕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表示,根據國防部相關報告,去年中國對台導彈已達一千六百多枚,他呼籲政府應就防衛犯台的軍事準備提出更詳盡說明,並對立法院進行定期化、法制化、公開化的軍事威脅評估報告。
國防部軍事發言人羅紹和對此表示,尊重蘇貞昌提出看法;國防部已藉定期舉行記者會、媒體參訪活動、立院業務報告、國防報告書及四年期國防總檢討等方式,公開說明中共軍事發展及對台威脅。
蘇貞昌在臉書上表示,民進黨支持國軍軍事採購,以因應台海軍力失衡的現狀。過去四年民進黨在野,以理性專業的原則監督軍事採購,從未刻意杯葛,在此呼籲政府應適度增加軍事採購預算,加速建軍成效。
蘇貞昌說,民進黨已在智庫成立國防小組,就國防改革事務研擬對策,並將以開門學習的態度,向退役先進及國防專家請益。而「國軍是我們的子弟,榮民是我們的長輩,民進黨期許各級黨公職同志能主動協助榮民的生活,關切榮民的需要」。
他表示,在軍人節這一天,要向國軍弟兄姊妹致上敬意,這幾年颱風天災肆虐,國軍全力救災重建,更獲得國人敬重。
愛二飛彈檢修 遭美卡3年回不來
自由時報 2012-9-24
同型飛彈升級 也無法送進美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台灣空防戰備部署出現重大疏漏!政府高層人士透露,我國一批送往美國進行延壽、故障檢修的愛國者二型飛彈,在二○○八年初送往美國並完成延壽及檢測後,二○○九年預訂運返台灣時,遭到美國運輸部以「未獲運輸安全許可」為由,拒絕讓這批飛彈運回台灣。影響所及,連帶讓國內其他已達使用期限的同型飛彈,以及部分要送往美國進行性能提升的愛二飛彈,都無法依計畫進行,形成「在美國的運不回來,在台灣的送不進去」情形。
高層人士並且表示,儘管軍方接連向美提出申請及要求獲得運輸許可,但美方在這三年來,態度都相當強硬,直到今年六月才「部分同意」將飛彈其中的「組段」送回台灣,但仍非同意「全彈」送回台灣。由於對台灣戰備部署產生嚴重影響,軍方在此期間已採取各項應變調整做法,希望確保空防不致有空窗疏漏出現。
對於這批飛彈數量有多少?以及如何調整應變?軍方都以事涉敏感為由,不便多做說明。
憂馬政府傾中 美卡「彈」觀察
至於美國運輸部為何卡住這批飛彈?又為何長達三年之久?軍方內部出現各種說法。有軍方官員指稱,此事涉及美中台三方關係變化,並且暗示美方可能是在觀察台灣馬政府與中國的交往太過親密,因此刻意以運輸安全的技術問題卡住飛彈,讓台灣必須向美表態。
另有軍方官員私下表示,美國在九一一事件後,對危險物品、爆裂物品及軍事裝備的運輸管制作業,採取最高規格的管制,但九一一事件離今已有十一年之久,美台軍事採購都已經是依照最新的規定來進行,如果不是美方刻意政治刁難,那不就代表軍方承辦單位有嚴重疏失?
國防部軍事發言人羅紹和昨晚證實,確有一批送往美國進行鑑測的愛國者飛彈「延緩」了返台時間,但此事與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擾無關。
國防部︰美九一一後管制嚴
羅紹和說,美國在九一一事件後,其政府運輸部對軍品的輸出入管理及限制更加的嚴格與謹慎,此一處理原則適用於任何向美國軍事採購的國家,因此「我國愛國者飛彈送美鑑測延緩返台案」,並未受到任何外在因素干擾。
他並表示,本案已在今年六月下旬獲得美國運輸部核准輸出,目前正辦理運返台灣的作業中。
立委︰美方對馬政府不信任
民進黨立委蔡煌瑯表示,我們的飛彈送往美國進行延壽及檢修,美方竟然拒絕送回台灣,這簡直太荒唐了!民進黨執政時期也送了許多軍備到美國處理,也沒有發生類似的事情,這代表台美軍事合作發生問題,美國對台的軍事互信欠缺有如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基礎。
他不滿的指出,此事凸顯美國對馬政府傾中政策的不信任,也是怕軍事科技流入中國所致;單純的送裝備到美國延壽檢修,卻不能如期送回台灣,此事件已嚴重危害台灣的國家安全及國防部署,馬總統及國防部都應該向國人說清楚講明白。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則有不同解讀,他認為,美方包括主管軍政的助理國務卿沙皮洛,以及助理國防部長李波特等官員,日前在他率團訪美及會晤時,都未談及此事,國防部在行前也未請他向美協調,顯見此事應非政治因素,而是美方個別政府部門基於自身職權而採取的措施。但飛彈是台灣出錢買的,美國扣下這批飛彈根本沒有用,也會貶低美國在盟國的地位,南韓過去也有類似的經驗,最重要的是兩國之間要趕快溝通協調,儘快讓此事獲得圓滿的解決。
創新高 1.5萬女性志願從軍
自由時報 2012-9-24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軍方持續招募及開發女性人力運用空間,也創下女性志願役人員佔國軍志願役人員比例的新高!截至今年七月底止,國軍女性官士兵已達一萬五千四百廿一人,占全軍志願役人員達十一.五九%。
國防部長高華柱今將向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提出業務報告,報告指出八十三年次以後役男自明(一○二)年一月一日起,停止徵集服常備兵役現役,改徵集接受四個月軍事訓練,國防部已完成接訓整備,可有效符合訓量需求。
另在志願役人力增長方面,國防部表示,規劃今年成長八千人、達十四萬六千人的目標,並奠定明年增長一萬五千人的基礎。
國軍直升機商維案 開放我國陸資廠商
【聯合報╱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2012.09.24 02:58 am
聯合報接獲讀者投訴指出,國防部軍備局九月十七日公告招標陸軍三型現役直升機的策略性商維案,價值六十七億元,但廠商資格竟開放給我國陸資廠商,嚴重影響國家安全。
軍事發言人羅紹和說,軍備局招標文件依照公共工程委員會今年四月十八日的公文執行,這分公文中,公程會明確規定只要是公開招標案,不得限制我國陸資廠商競標。
讀者指出,軍備局採購中心在九月十七日公告招標「UH-1H直升機策略性整機商維」、「AH-1W直升機策略性系統商維案」、「CH-47SD直升機策略性整機商維案」,金額分別是十四億元、卅六億元與十七億元,三型機都是陸軍主力機種。
美台商會會長:台空防5年後出現缺口
【聯合報╱華盛頓記者賴昭穎、記者王光慈、 許紹軒/連線報導】2012.10.02 03:02 am
美台商業協會會長韓儒伯卅日表示,台灣在二○一七至二○二三年間,大概只剩下七十三架F16A/B戰機可投入空防,戰機將出現明顯的數量短缺;F16C/D將是最經濟實惠的選擇,預估台灣需要卅五到四十三架。
台灣想購買F16C/D戰機,韓儒伯表示,華府有很多阻礙,但台灣如果不能展現決心,會讓反對聲浪提高。他說,馬總統連任以來從未對此發表看法,馬總統是否願意表態將是購機案的重要因素。
總統府表示,中華民國國家安全的鐵三角之一,就是以國防武力嚇阻外來威脅。未來政府仍將向外採購無法自製的防衛性武器,以維持堅強武力。
軍方官員則說,F-16C/D的軍購案問題不在於台灣,而是美國國務院不願出售,美台商會應協助台灣遊說美國政府同意出售。
美台國防工業會議十月一日舉行,美台商會卅日公布「台灣戰機缺口」報告指出,台灣現有一百四十五架F16A/B戰機將陸續進行升級,每年預估有廿四架將改裝;加上七成的實際操作率,二○一六年起台灣空防將出現缺口。
韓儒伯表示,目前要把握機會處理戰機數量缺口的問題,如果要拖到二○一七年才解決,一旦發生如釣魚台、南海等突發事件發生,台灣只有七十三架F16A/B戰機處理突發事件,因此台灣必須有足夠的空防作為主權的後盾。
國防部軍事發言人羅紹和表示,為了順利執行「F-16A/B戰機性能提升」案,國防部已妥擬完善的配套措施,可以確保我國空防安全。
美台商會:台灣戰機將出現缺口
自由時報 2012-10-2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記者羅添斌/賓州—台北連線報導〕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表示,在美國決定協助台灣將F16A/B戰機升級後,由於二十四架戰機從二○一六年起開始進廠升級,至二○二三年為止,台灣戰機妥善率過低,空防戰力將出現嚴重不足。台灣總統馬英九需要明確表達台灣繼續採購F16C/D戰機的意志。
馬應續爭取買F16C/D
國防部軍事發言人羅紹和昨指出,為了順利執行F16A/B戰機性能提升案,避免戰備任務受到影響,國防部已妥擬的配套措施,可以確保我國空防安全。國防部也持續評估我國整體空防需求,並與美方密切聯繫,充分協商,期能採購質、量均符合我國未來需求的先進戰機。
軍方:妥擬配套措施
第十一屆的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三十日在賓州賀喜市舉行,美台商會會前公布「台灣戰機缺口」報告。韓儒伯在報告中表示,二○○六年起,台灣的空防需求就成為布希、胡錦濤、歐巴馬與馬英九政府之間的政治皮球,事實證明中國是贏家。台灣的戰機從二○一六年起至少有一個中隊要進廠升級,在妥善率只有七成的情況下,台灣可能只有七十三架F16A/B戰機足以應付平時和戰時需要。台海也將因此出現失衡和不穩的情況,鼓勵解放軍採取軍事行動。
這份報告則表示,到了二○二三年,F16A/B戰機升級的結果將導致台灣空軍沒有最基本的數量來維持戰力,以抵抗解放軍的軍事脅迫。美國出售F16C/D戰機成為台灣維持足夠空軍戰力最可行的辦法。
報告指出,美國有人主張中國的飛彈很快會摧毀台灣的跑道和空軍戰力,所以沒有理由出售F16C/D戰機給台灣,這是建立在錯誤的假設上,而且美國若為了政治理由不協助台灣彌補空防戰力的差距,美國就必須在戰時介入而影響到美國本身在這個區域的軍力。
韓儒伯在記者會上表示,如果歐巴馬連任,他預期美國售台F16C/D戰機會有較多障礙,需要國會繼續扮演領導角色來推動;如果是羅尼當選,據他和羅尼亞洲顧問談話的結果,F16C/D戰機應該會在羅尼明年上任後不久就出售給台灣。他說,馬英九今年元月連任後便未再提F16C/D戰機採購案,台灣總統需要表達明確的意志力來打破華府的障礙。
軍方:仍努力尋找下一代戰機
自由時報 2012-10-2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資深軍方將領指出,軍方對空軍主力戰機數量上的規劃,是在經過敵我空軍戰機發展,以及國家可承受經費負擔下,經由電腦兵棋推演獲致的結果,在過去的十五年間,一直是以四百三十架為規劃量,但因為戰機科技一日千里,新一代戰機的戰力幾乎可以等同現有戰機二至三架,加上台海空域縱深較小,空軍在主力戰機的數量需求上,已較目前減少許多。
他並指出,軍方當前最為重要的課題,就是希望F16A/B戰機性能升級案能夠順利進行,以確保台海尚能保持部分空優,但軍方不能全數倚賴將現有戰機延壽或是性能提升的方式,用以取代下一代戰機,這也是為什麼IDF戰機性能提升案目前只計畫進行一個聯隊的原因。
他表示,我國仍在努力尋找下一代戰機中,各個可能獲得的貨源,只要後勤維修能量能夠解決,都在空軍的考量對象之中,美國F35戰機仍為我國最為屬意的對象,也希望美方能夠慎重考慮。
至於對美採購F16C/D戰機案,將領表示,F16C/D戰機的採購,是定位在我國空軍獲得新一代戰機之前的「戰力平衡過渡機種」,我國仍有採購的必要,但數量未必需要過去所說的六十六架那麼多,一個中隊的數量(二十四架)或許對台灣而言,是既能符合成本效益又顧到作戰需求的方案。
俄專家:東海制空權 陸超日
2012-10-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1| 評論數: 0 |原作者: 記者林永富/綜合報導
據俄羅斯之聲報導,中國解放軍的特種作戰飛機開始換裝新型反雷達導彈,對日本自衛隊形成壓力。解放軍的空中作戰力遠遠領先於日本,在東海制空權的爭奪中,日本將落於下風。
文章稱,在解放軍展示保衛海島的決心之後,其空軍和海航部隊的一些特種作戰飛機開始換裝新型反雷達導彈,例如「殲─8FR」戰鬥偵察機。這將進一步擴大它相對日本航空自衛隊的優勢。
中國自主研製出多款先進戰機,其中「殲─10」戰機已出廠大約210架,其升級型號「殲─10B」也已開始裝備部隊。目前正在量產改進型「殲─11B」和「殲─11BS」。
這些戰機配備相控陣雷達,能使用現代化的高精度打擊武器。據媒體評估,目前中國已經生產了超過250架「殲─11」、「殲11B」和「殲─11BS」戰機。
報導指出,1990年代,俄羅斯向中國出口「KH─31P」型反雷達導彈,還轉讓了部分技術,並許可中國自行生產這款導彈,其中國版本命名為「鷹擊─91」。
根據中國官方媒體公開的資訊,改進後的「鷹擊─91」導彈的射程超過150公里,飛行速度也明顯提高,優於俄羅斯的同類產品。
「鷹擊─91」導彈將成為中國空中力量突破日本防空體系的重要武器。中國海航戰機批量裝備這款導彈,抵近東海前沿進行部署,將給日本造成較大的壓力。
不排除中國海航戰機換裝的「鷹擊─91」導彈中包括反艦型號。這意味著除日本軍事基地的防空系統,日本自衛隊的水面艦隊也面臨解放軍強悍的空中火力威懾。
文章中認為機載武器只是解放軍航空作戰實力強於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一個縮影。目前日本自衛隊只有約200架「F─15J」戰鬥機。
1990年代,日本在美製F─16戰機的基礎上研製出能夠使用相控陣雷達的F─2戰機,但是F─2戰機的產量較少,不超過200架。相比之下,解放軍空中作戰編隊的實力大幅超越日本。
5航母+9核潛艇 陸具壓倒優勢 航空母艦戰鬥群 料將部署在東海、南海艦隊
2012-10-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7| 評論數: 0
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交船,中國海軍終於圓了「百年航母夢」。但中國究竟需要部署多少艘航母才符所需?美媒引述專家說,需要5個航母戰鬥群。專家也指出,中國2020年前將造4艘094和5艘095核潛艇,以強化海軍力量,屆時解放軍海軍的水下打擊能力將十分驚人。
正全力發展國產航母的中國該擁有多少艘航母?美國海軍軍事學院副教授詹姆斯‧霍爾姆斯撰文指出,3到5個航母戰鬥群對中國海軍來說值得商榷,而且在建設這樣一支龐大海軍之前,中國海軍還要彌補很多現實的缺陷。
2020年前建造完成
他認為,航空母艦是當前海上戰爭首要的作戰武器,利用它們可以有效地保護本國領海的安全和資源。所以,中國海軍最有可能會為東海艦隊、南海艦隊分別配置航空母艦戰鬥群。中國軍事學者預想部署5個航母戰鬥群,可以在未來大規模的海上戰爭中一舉壓倒美日海軍力量,但其巨大的費用將成為中國必須考慮的另一個重大問題。
據外媒報導,中國將在2020年前建造5艘095型核潛艇,屆時解放軍海軍的水下打擊能力將十分驚人。
將搭載對陸巡航導彈
他指出,當前解放軍海軍主力常規動力潛艇數量為:「基洛」級潛艇12艘、039型「宋」級潛艇20艘、041型「元」級潛艇2艘(更多數量仍在建造之中)以及改進型「元」級潛艇(至少有兩艘目前仍在建造)。
美國海軍情報辦公室指稱,這些潛艇都可以發射反艦巡航導彈,射程在200公里左右。一些新型潛艇未來有可能嘗試搭載對陸攻擊巡航導彈,這就使得常規潛艇的火力打擊範圍更遠。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在戰略導彈核潛艇方面,中國海軍戰鬥編成中有1艘配備「巨浪─1A」彈道導彈的092型,2艘094型核潛艇。目前正在建造3艘094型,近期還將開工建造另外一艘094型核潛艇,主要武器是12枚「巨浪─2」彈道導彈,它是在陸基「東風─31」洲際導彈基礎上研製而成的,射程1.2萬公里。
詹姆斯‧霍爾姆斯指出,正在建造的3艘094型核潛艇將採用096型武器,配備24枚彈道導彈,排水量預計約為1.6萬噸;在攻擊型核潛艇方面,中國海軍有3艘091型、2艘093型核潛艇,目前正在建造另外一艘093型核潛艇,它在性能上與俄製671RTM核潛艇旗鼓相當,主要配備反艦巡航導彈。
傳陸資入股亞航 軍方緊張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許紹軒/台北報導】2012.09.30 03:24 am
位於台南的亞洲航空公司,是國內最老牌的飛機維修業者,目前國軍約有一半機種由其負責大修。近日有民間業者大舉購入亞航母公司台翔的股份,要求入主亞航;但相關業者背景複雜,甚至可能包括陸資,引發軍方緊張,表示不排除減少或終止合約。
立院經濟委員會立委黃偉哲批評,許多企業公股雖然不到半數,不符「國營事業」定義,實際仍由政府主導,設立宗旨往往也為配合國家政策;主管機關如果放棄主導,任由民股購併,最後反而威脅政府主導權,官員恐難逃失職之責。
亞航始於陳納德將軍創立的民航空運公司(CAT),曾是中華民國唯一國際航空公司,維修部門於一九五五年獨立成為亞航。歷經多次易主,目前由台翔航太擁有八成二的股份。
台翔是一九九一年由開發基金等公股出資百分之廿九點五,並邀集大同、兆豐、統一等大企業所成立。過去曾設廠生產戰機零件,現已轉型為控股公司,旗下唯一投資事業就是亞航。因此,控制台翔,就等於控制亞航。
不過,去年底新成立的銓鼎投資公司,卻積極蒐購台翔民股,總計持股達到百分之廿九點六;在十七席董事中取得六席,甚至高於開發基金的五席。由於銓鼎希望指派亞航董事長與總經理,目前與官股陷入僵局,連帶也使原本七月要召開的亞航董事會拖延至今。
銓鼎組成團隊,包括軍火商楊棟在香港註冊的揚子控股,另外還有亞航前總經理于羾等人,某藍營立委也是一間母公司的獨立董事。由於成員中不乏過去承包政府標案名聲欠佳者,揚子又疑似有陸資,因此引發軍方高度關切。
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少將表示,近期將行文各主管機關,希望將涉有軍用與軍民共用的投資品項,排除於開放陸資之列,以確保國家安全。國防部將加強訂定同類案件的保密措施。
軍方官員也證實,萬一國防工業廠商真有陸資參與投資,將逐步減少其承攬軍方標案的範圍,最後可能完全排除。
【記者姜兆宇/台北報導】
經建會副主委吳明機說,亞航是未上市公司,都是照公司法規定處理,從經營團隊看起來,目前是正常的。
經建會官員透露,經建會已有董事長、總經理的口袋名單,總經理是「懂航太的人」。
240榴彈砲射擊 砲聲震金門
【聯合晚報╱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2012.10.17 03:07 pm
陸軍金門防衛指揮部上午舉行聯信操演實彈射擊,34門重砲在清晨拂曉時刻,對海展開密集實彈射擊,數量與規模堪稱歷年之最。240榴彈砲順利射擊兩發,彈著落於目標區海域。
今天清晨5時30分天未亮前,金門實施實彈射擊,兩門240榴彈砲射擊時,砲聲震懾全島。其他參與實彈射擊操演的重砲,包括M155式8吋榴砲,在金門后湖海灘排列,M59式155公厘加農砲進行灘岸射擊操演課目時,四門齊放的集火射擊,砲聲火光在清晨薄光中綻開,場面相當壯觀。
金門陸軍部隊參與實彈射擊的單位,包括砲兵群、金西、金東守備隊砲兵連,參演火砲包括包括8門105榴彈砲、2門240榴彈砲、4門8吋榴彈砲、12門155加農砲,在后湖陣地等地點,總共射擊70餘發砲彈。
最近馬祖也有相關實彈射擊操演,但規模低於金門,外界推測與馬祖位處敏感海域有關。原本計畫240榴彈砲射擊,馬祖方面臨時取消。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表示,因240榴砲實彈射擊時,需管制一百公尺方圓,這是安全考量,避免肇生意外。
買M1A1戰車? 國防部:需評估
【聯合報╱記者許紹軒/台北報導】2012.10.25 02:31 am
針對美軍有意出售M1A1戰車給台灣一事,國防部長高華柱昨天在立法院表示,確實收到美軍有意出售伊拉克戰場剩餘物資給盟邦的訊息,但還需評估是否符合台灣現在的主客觀環境,另外也要視預算能力。
立委段宜康表示,聯合報在七月廿四日報導,美軍有意以剩餘物資的名義出售M1A1戰車給台灣,前軍備副部長趙世璋也曾經在立院答詢表示,陸軍確實有二百輛新戰車的需求,國防部是否打算接受美軍的做法?M1操作成本很高,希望軍方不要屈服在美方的外交壓力下。
據表示,一九九一年第一次波灣戰爭後,美軍以剩餘物資名義出售四百餘輛M60A3戰車給我國陸軍,雖然有部分封存,但高華柱上任後,撥了二個營的M60A3戰車給海軍陸戰隊,以汰換老舊不堪的M41戰車。
高華柱表示,二○○二年我國曾向美國提出採購M1A1的需求,還是需要考量台灣的橋梁與道路是否能夠承受戰車重量,像台北港附近現在又蓋了很多高架道路,就必須再研究。
他說,作戰環境改變,台灣是否需要這麼大的裝備?國人自製的雲豹甲車如果載具與射控系統都沒有問題,M1A1戰車不見得適合台灣;而且主要軍事投資都用在F-16 A/B戰機升級案,也降低了其他武器裝備換裝的可能性。
日美聯手 FPS-5雷達監視中國 日候任駐美大使稱 美對釣島不持立場並非中立
2012-11-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0| 評論數: 0
美日兩國政府將分工合作,強化太空監視能力。日方計畫把用於監測彈道導彈的「FPS-5」雷達用於監視東北亞地區,預算將達1億日圓(約3700萬台幣)。而這項強化太空監視的方案,實際上正是美日兩國監視大陸動態計畫的一部分。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美日今年以來透過外務和防衛部門的磋商,就利用太空的重要性達成一致。美國國防部長潘尼塔9月在美日防衛大臣會談結束後的記者會上表示,美日兩國將在太空領域「深化共同合作進程」,而第一步就是有效利用日本的「FPS-5」雷達。
美日強化太空監視
日本防衛省在2013年度國防預算中,已提出投入1億日圓用於運用研究「FPS-5」雷達。防衛省計畫花上數年時間,對該雷達進行技術驗證,使之可以發現、識別衛星以及太空垃圾,並最終將其用於監視。
美國在太空監視領域一直領先全球,美國戰略司令部太空中心已使用光學望遠鏡和地面雷達系統監視衛星和太空垃圾,並於2010年成功發射第一顆監視太空垃圾的衛星。雖然日本也利用雷達和光學望遠鏡進行日常的監視活動,但仍需要倚賴美國設置在全球15處以上的觀測點提供資訊。目前日本正快馬加鞭編織太空監視網。
此外,預定11月中旬走馬上任的日本候任駐美大使佐佐江賢一郎,日前在接受日本左派報紙《朝日新聞》專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在釣魚台問題上所謂「不持特定立場」的表態其實「並非中立」。對此,美國國務院臨時代理發言人馬克.托納(Mark Toner)當地時間10月31日重申,美國在釣魚台問題上一貫主張對主權歸屬不設立場,這一主張並未發生變化。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日也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此事,他再度強調,日方在釣魚台問題上企圖拉其他國家與大陸對抗,這種做法是徒勞的。
日候任大使知美派
今年60歲的佐佐江賢一郎此前為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被視為「知美派」人物。據《朝日新聞》10月31日報導,佐佐江表示,日本政府8月在將釣魚台「國有化」之前,曾向美國政府說明,結果「美國沒反對」;購島前日方也向北京當局疏通購島意向,但「大陸沒顯示理解」。
佐佐江強調,在東京都政府籌措購島情況下,日本政府購島是「維持平穩且安定的最佳抉擇」。他說:「美國政府獲悉日本事先發出可能購島的試圖時,沒顯示反對,是持著日本政府自行決定的立場」。
佐佐江指出,在中日釣魚台糾紛中,「不持特定立場的美國政府並非中立,而是《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台的明確立場,當武力、威脅降臨日本時,美國將充分應對的立場不可能是中立的」。
美售台派里級軍艦 103年來台
自由時報 2012-11-6
一艘近40億元 立委質疑不符成本效益
〔記者羅添斌/台北報導〕我國現役八艘濟陽級(諾克斯級)軍艦艦齡老舊,戰力不符需求,將在一○三年起進行汰除,國防部高華柱昨天在答覆立委林郁方質詢時證實,美國將移轉二艘「派里級」軍艦給我國,預計民國一○三年可獲得。他說,美方這二艘派里級軍艦雖然艦齡也有二十幾年,「但仍是熱艦」(指服役中的軍艦),有這樣的機會是很難得的。
另外,由中科院研發的天弓三型防空飛彈具有攔截隱形戰機能力,並已通過初期作戰測試,林郁方詢問國防部是否會進行量產?高華柱答詢說,「一定會支持」。
派里級軍艦在美國海軍是擔任航艦打擊群的外圍護衛及反潛任務,我國成功級軍艦就是以派級軍艦的藍圖,在台建造而成。
海軍人士指出,配合美方派里級軍艦返台,現有的八艘濟陽級軍艦中,編號九三二的「濟陽號」軍艦將是首艘汰除對象。
不過,這二艘派里級軍艦所費不貲,每艘高達近四十億元台幣,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引起立委質疑。
高華柱則表示,這次美國是把還在服役中的「熱艦」直接移轉給我們,不必經過額外的啟封作業,比較划得來,最後的金額應該不會這麼高。
林郁方昨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質詢時指出,美國是否會隨艦出售美國海軍現役的SQR-19拖曳式陣列聲納給我國?若美國不肯提供此型裝備,我方應該就沒有必要接收這批舊船。
高華柱答詢時,證實國防部確實已決定先接收二艘美國除役的派里級巡防艦,除了美軍低價釋出機會難得,濟陽級巡防艦也已經很老舊;至於艦上的SQR-19拖曳式陣列聲納,對海軍來說是必備的要件,若美國不同意給,整個案子就應該重新考慮。
《新聞辭典》SQR-19拖曳聲納 反潛性能強
自由時報 2012-11-6
美國同意售台二艘現正服役中的派里級軍艦,將在完成除役程序後,以「剩餘物資」名義運交台灣,用以汰換老舊的濟陽級軍艦,我方則著重在派里級軍艦上具有強大反潛能力的SQR-19型拖曳式聲納,將可提升我國迫切需要的反潛戰力。
SQR-19拖曳式陣列聲納為美軍現役各式軍艦配備,能有效偵測潛艦的行蹤,加以標定並識別軍艦類型,具有強大的反潛性能。我國濟陽級軍艦所使用的拖曳式聲納則為SQR-18A型,功能等級低於SQR-19。
我國現役的成功級軍艦是由美方提供派里級軍艦的藍圖,在台進行國艦國造而成,但美方當時並未同步售台派里級軍艦配備的SQR-19拖曳式聲納,使得成功級軍艦服役後,並不是以反潛為主要功能,而是以護衛及防空為主要定位。(記者羅添斌)
陸推銷武器 宣傳片模擬攻台
中央社 – 2012年11月18日 上午9:26
珠海航展觀察系列2(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18日電)大陸科研單位在珠海航展推出一套整合導彈、長程火箭、防空飛彈的地面打擊系統,介紹影片還模擬攻擊台灣空軍機場的畫面。
這套名為GATSS的系統是由M20短程導彈(射程280公里)、A200制導火箭(射程200公里)、A100多管火箭(射程100公里)、無人機以及野戰防空飛彈等組成,號稱可對敵方雷達、指揮中心、港口機場、電廠以及集結完成的裝甲部隊先制攻擊,實施斬首行動。
展場除展出相關武器系統實物或縮小比例模型外,最特別的是這套系統的影片介紹。影片以電腦動畫搭配實際照片,顯示操作GATSS的部隊接獲任務後,搭載相關武器的輪車從洞庫駛出。
各武器完成部署後,先由無人機偵測,供GATSS的指揮官分配,由M20負責打擊敵雷達、防空陣地、機場與橋梁、指揮中心等;A200打擊油庫、電廠、敵方裝甲部隊;A100打擊敵方防砲與防空陣地;LY-60防空飛彈負責攔截前來反擊的敵機,情節如同小型電影。
其中在打擊敵方機場時,畫面出現M20發射後,擊毀國軍空軍基地的F-16機群。
在場觀察的全球防衛雜誌資深編輯陳國銘說,GATSS的各武器單元都是老面孔,但大陸將各武器單元整合成一套複合式的地面打擊系統,應是爭取外銷,但也顯示台灣必須正視大陸長程制導火箭的威脅。
此外,現場展出的FD-2000中、遠程防空導彈是首度以實體參展。FD-2000是紅旗9飛彈的外銷版,號稱具有反彈道飛彈能力。
至於性能飽受批評的凱山防空飛彈,大陸科研單位改良後,將飛彈置入發射箱,陳國銘研判也是為爭取外銷而做的改變。1011118
96年對台導彈失準 陸怪美動手腳
2013-1-1 06:39|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75| 評論數: 0 |原作者: 記者林永富/綜合報導
1996年台海危機時,大陸軍方發射3枚導彈向台示威,除了第1枚落點準確之外,2、3枚突然無法追蹤致偏離落點,事後大陸軍方分析,怪罪美國動手腳,突然關閉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致信號中斷而造成。
北京環球網昨天文章介紹大陸自行建立的北斗衛星定位系統時,透露這段祕辛。文中還說,大陸就是因為這樣,才決定無論花多少錢,必須建立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於是展開北斗系統的建設,才有今天的成績。
文中指出,1996年前總統李登輝拋出兩國論,台海局勢緊張,解放軍隨後展開一次大規模軍演,向距離台灣附近的東海海域發射了3枚導彈,以示警告。發射的第一枚導彈準確命中目標,緊接著發射的第2枚和第3枚導彈突然無法追蹤,最終導致導彈大大偏離了原定的落點範圍。
事後的軍事分析表明,「肯定是美軍做了手腳」,這兩次發射失敗可能是由GPS信號突然中斷造成的。
而且,在這次台海危機期間,美國向台灣海峽派出了兩支航母編隊,大陸發現無法對其進行有效跟蹤,從而也就無法對其進行威懾。因此,大陸軍方認定,無論花多少錢,必須建立獨立自主的衛星導航系統。
文章中還說,1991年波灣戰爭後,大陸軍方為提高武器打擊精度,在一些導彈加裝民用版GPS作為制導系統,但民用版GPS最高定位精度只有10公尺,與美軍使用的軍用版相較,精度相差幾近10倍。況且,如果發生戰爭,美國可能會根據國家利益,決定誰可以繼續使用GPS。
亞太起戰雲 美軍售獲漁利 美製F─35、全球之鷹無人偵察機 高價銷日、韓
2013-1-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0| 評論數: 0
美國航空航天工業協會(Aerospace Industries Association)預測,對中國增加軍費開支的擔憂,應會導致美國對南亞和東亞軍售訂單增加,使得美國在亞太情勢緊張之下增加軍售而獲益。
航空航天工業協會發布2012年終回顧及預測,指出對美國高價武器的需求至少未來幾年內都會維持強勁。由於亞太地區情勢緊張,對中國大陸及北韓企圖存有疑慮的亞洲國家對美國戰機、反飛彈系統及其他昂貴武器的需求可能大幅成長。
白宮的亞太軸心政策,包括加強與條約盟國及其他安全夥伴的關係。亞太因中國大陸相關主權爭端及北韓核子計畫陷入不安。
美軍售合約 向上提昇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efense Security Cooperation Agency)表示,美國與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轄區內國家的軍售合約,在2012會計年度升至137億美元,比1年前成長5.4%。
2012年,美國國會收到約65件提議透過政府中介向外國軍售的申報書,合計總值可能超過630億美元。規範直接商業軍售的國務院2012年也估計,收到超過8萬5000件申請,刷新先前紀錄。
美國政府去年12月正式提議12億美元軍售案,將「全球之鷹」(RQ─4 Global Hawk)無人偵察機及相關設備賣給南韓。生產「全球之鷹」的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表示,澳洲、日本、新加坡也有興趣購買「全球之鷹」。
日本已選定以「F─35」隱形戰機取代老舊的「F─4」當做未來主力戰機,新加坡和南韓也考慮購入。
台灣正在翻新現有145架「F─16A/B」型戰機,裝備尖端雷達、改善電子戰設備並進行其他升級。洛克希德馬丁獲得一筆18.5億美元訂單負責這項工作。白宮也考慮改善台灣對陸空軍戰機數量逐漸失衡的問題,包括可能軍售台灣一直想要的「F─16C/D」型戰機。
新華網也報導,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首席執行官Robert Stevens近日宣稱,「F─16」戰鬥機生產線關閉的時間將繼續後推。該機型的一個重要潛在客戶是台灣。
日增軍購 數百億日元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站消息,日本自民黨重掌政權後,顯示出強硬的對華立場,加緊實施對釣魚台的所謂「實際控制」。安倍晉三的自民黨政府決定修改「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2011年至2015年),加入採購「全球之鷹」高空無人偵察機計畫,各項費用最終達數百億日元。
據悉,「全球之鷹」可以在約1.8萬公尺的高空飛行,並借助搭載的高性能感測器和雷達對可疑船隻等開展大範圍情報收集和監控活動。由於其能夠連續飛行30小時以上,被指能彌補雷達和有人機監控體系的漏洞。
另據有關人士透露,日本政府除了購置「全球之鷹」無人偵察機外,還準備斥鉅資為自衛隊配備「MV─22魚鷹」運輸機。
殲─16現身 傳大陸已產16架 首架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測試 美國衛星上空監控
2013-1-6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7| 評論數: 0
傳聞中的殲─16戰機現身,約已生產16架。
「美國環球戰略網」3日報導,指中國已正式公開複製版的俄式蘇愷─30MK2戰機,即殲─16戰機,並強調為中國設計,至少已生產了16架。
外型與蘇愷─30極相似
東方網報導指出,從照片看來,殲─16戰機外型的確是俄羅斯蘇愷─30MK2戰機的複製機型,中國海軍至少將建造24架,目前約已生產16架。
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和中國共同研製雙座版蘇愷─30戰機,即蘇愷─30MKK戰機,並於10年前升級為蘇愷─30MK2戰機,中國接收了約百架,如今幾乎相同的殲─16戰機終於現身。
運─20比波音C─17略小
大陸第一款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Y─20)忙著測試,被美國衛星在西安市閻良上空拍到現場照片。美國媒體認為,運─20「秀的意味多於實質」,並不會威脅美、歐、俄霸占運輸機市場的現狀。這樣的說法,引起部分大陸網友不服,認為中國提升軍力有既定計畫和節奏,不會因美媒誇大或貶低的鼓譟而改變。
環球網指出,「美國連線雜誌網站」原題「衛星拍攝中國神祕的新型軍機」一文中指出,中國第一款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照片露面(去年底)一周後,美方即獲得該機在中國閻良某機場的衛星照片。
這張運─20照片拍攝於本月1日,由全球精度最高的商用成像衛星GeoEye─1拍攝。衛星照片清晰的展示運─20的細節。從外型看,運─20比美國波音公司出品的C─17略小,機翼和垂直尾翼類似C─17。運─20已在進行跑道滑跑測試,正準備進行首飛。
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州的戰略分析人士約翰.帕克表示,即便進行首飛,運─20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因為中國的噴射式運輸機技術「正在落後,而非趕上來」,尤其運─20需要新式發動機,目前並無證據顯示中國已獲得很大進展。針對運─20的現身,美媒認為「秀的意味比較多」,只是為激起網路論壇和飛臨其上空衛星的好奇心罷了,並不會威脅撼動美歐俄三方霸占運輸機市場。
網路上不服氣的大陸網友指出,文章延續了西方一貫傲慢與貶低的態度,但近年來,中國武器裝備的研發進度,讓很多西方評論家跌破眼鏡的情形也不少。
陸解放軍邁向三軍聯合發展
2013-1-7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原作者: 記者林永富/綜合報導
大陸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所長金一南少將對大陸過去一年軍事發展評論時說,大陸中央軍委在十八大完成改組,尤其是空軍司令許其亮出任軍委副主席,預示著解放軍這支傳統以陸軍為主的部隊,下一步將向真正意義上的三軍聯合方向發展。
中廣網專訪金一南,他認為十八大後解放軍實現了軍委班子的新老交替,一批新人上來了,這批新人必然視野不一樣、經歷不一樣。
金一南也指出,在西方對中國大陸的全面封鎖之下,沒有人提供任何航母技術,完成了航母的改造、建成了第一艘航母,而且完成了艦載機的起降試飛,艦載機的飛行員完全是自己培養的,這是一個很大的躍進。雖然還只是一艘訓練艦,但是它意義重大。
金一南認為,三沙市的成立是為了捍衛國家主權採取的防禦性措施。無論是釣魚台爭端還是黃岩島對峙事件,中國是被動地進行反應,並沒有做任何一步進擊。「這些反應實際上使我們在南海、東海的維權都大大地往前走了一步。」
對大陸海軍艦隊近期經常穿越日本附近海域執行遠洋訓練,金一南宣稱,這是大陸軍隊走入現代化的一種必然態勢。
他指出,如果我們的海軍整天窩在港口裡,沒有任何像樣的行動,會讓別人認為海軍不能有效捍衛自己國家的利益,人家就會對你的能力產生懷疑。而且中國海軍在本國管轄海域內的巡航是完全正當合法,無可非議的,「我們沒有侵犯任何國家的海洋權益」。
日造航母 對陸潛艇致命威脅 「22DDH」曝光 裝備密集陣近戰武器系統 可發射拉姆導彈
2013-1-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09| 評論數: 0
日本海上自衛隊未來最大的水面艦艇「22DDH」曝光,2.7萬噸滿載排水量超過小型航母,因其可搭載20架直升機,反潛戰鬥力提升一倍,覆蓋的海域也增加數倍,一旦中日雙方發生主權糾紛,對中國大陸海軍潛艇部隊將是致命的威脅。
「22DDH」是日本新一代驅逐艦,裝備有3部「密集陣」近戰武器系統和2部「拉姆」導彈發射裝置,建成後將擔任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隊的旗艦。
同時起降5架直升機
艦長248米,寬38米,吃水7米,尺寸幾乎比「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大50%。標準排水量為1.95萬噸,2.7萬噸的滿載排水量超過義大利海軍1.385萬噸的「加里波第」號航母、西班牙1.7萬噸的「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母和英國皇家海軍2.1萬噸的「無敵」級航母。
環球網報導,「22DDH」主發動機為燃氣輪機4台,雙軸,軸功率11.2萬匹馬力,最高航速為30節。無論其外觀設計,還是武器裝備設計,都與輕型航母幾無二致。
中國新聞網也報導,該艦甲板可同時起降5架直升機。該艦無論從噸位、布局到功能都已完全符合現代輕型航母的特徵,其強大的反潛能力將對大陸海軍潛艇部隊構成致命威脅。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曾報導,「22DDH」如果搭載「F-35」戰鬥機將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但從曝光的照片分析,「22DDH」機庫寬度在20米左右,由於「F-35B」戰鬥機的翼展大約為11米左右,這就代表「22DDH」的機庫無法同時擺2架「F-35」。
在搭載反潛直升機時,「22DDH」的機庫可完全滿足其運行和調度的需求,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水面反潛能力將大大增強。
將成海上自衛隊旗艦
日本將建造下一代直升機驅逐艦「22DDH」的消息最先出現在2009年,當時日本決定在2010年國防預算中編列新的直升機驅逐艦,代號為「22DDH」,建成後將擔任日本海上自衛隊艦隊的旗艦。
日本《世界艦船》雜誌認為,「22DDH」高靈敏度的聲納與直升機遠距離作戰能力相結合,在戰時有助於阻止以魚雷為主要武器的鄰國潛艇靠近日本水面艦隊,為海上自衛隊艦隊廓清方圓300浬左右的水域。
分析指出,一旦中日雙方發生主權糾紛,中國海軍數量眾多的潛艇部隊,在戰時衝出第一島鏈的作戰力量,就會面臨日本強大反潛力量的制衡。日本建造「22DDH」直升機母艦對中國海軍潛艇部隊將是致命的威脅。
陸擬造36架H10 欲破美第2島鏈 「航母殺手」航程達6800公里 挑戰美國戰略政策
2013-1-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04| 評論數: 0
中日釣魚台主權相持不下,美為日本撐腰。一項報導稱,北京將生產36架有「航母殺手」之稱的圖-22M3遠程超音速轟炸機,這些轟炸機航程達6800公里,能夠從中國大陸飛抵太平洋第二島鏈。不過,中俄兩國目前均未證實該傳言。
美國航空國際新聞在線1月5日報導稱,中國非官方網站傳言稱北京即將與莫斯科達成在有許可證條件下生產圖-22M3遠程超音速轟炸機的協議。
估今年投入實戰部署
報導暗示,這些轟炸機將重新命名為「H-10」,主要用於執行海上攻擊任務。它們會配備遠程空對地導彈,導彈可能購自俄羅斯,也可能由中國自產。這些圖-22M3遠程轟炸機將用於取代H-6轟炸機──該型轟炸機是俄製圖-16的中國複製機型。
報導認為,圖-22M3遠程超音速轟炸機航程達6800公里,能夠從中國大陸飛抵太平洋第二島鏈。北京公開宣稱擁有西太平洋主權,這對美國戰略政策構成直接挑戰。報導說,中國在若干沿海省份部署了據稱可攻擊美國航母戰鬥群的彈道導彈,但相關導彈的目標定位和精度問題仍有待解決。「H-10」轟炸機正有助於解決定位問題。中國媒體對圖-22M3轟炸機寄予厚望,希望在冷戰期間以「航母殺手」著稱的這款轟炸機,能夠成為中國有效的海上區域拒止武器。
此前,日本《產經新聞》也報導說,俄羅斯軍方終於決定用15億美元的價格把圖22M3遠端轟炸機的生產線賣給中國軍方,中國稱之為轟10(H-10),而轟10的樣機估計今年下半年正式地完成,投入實戰部署。
解放軍並不樂觀
圖-22M3是前蘇聯研製的第一種航程較遠的超音速轟炸機,北約組織給予的綽號為「眼罩」。據推測,其低空作戰半徑為1390公里,加上AS-6導彈的射程,圖-22M3可以從前蘇聯西部基地利沃夫起飛,攻擊除葡萄牙和挪威以外的所有歐洲北約國家。
圖-22M3是一種頗具爭議的轟炸機,由於它既可以進行戰略核轟炸,又可以進行戰術轟炸─尤其是攜帶大威力反艦導彈,遠距離快速奔襲,攻擊美國航空母艦編隊。因此圖-22M3曾經是美蘇之間裁軍談判的主要焦點之一。美國曾要求蘇聯按照限制戰略核武器條約裁減此飛機的數量。
不過,中國軍方並沒有這樣樂觀。軍事科學院作戰理論和條令研究部正師職研究員杜文龍大校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稱,圖-22轟炸機是舊式設計,作為一款戰略轟炸機,它與美國B-1和B-2轟炸機相比,沒有任何優勢。
杜文龍稱,圖-22M3作為戰略打擊轟炸機加入中國空軍的可能性不高。美國艦載E-2預警機對現代戰機的探測距離為400多公里,而現代戰機的雷達截面遠比圖-22M3轟炸機小得多。
美太空戰機 疑跟蹤天宮一號 X-37B可執行太空轟炸、獵殺衛星及偵察任務
2013-1-1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6| 評論數: 0
由於美國太空戰機X-37B的運行軌道和軌道傾角與中國目標飛行器、空間實驗室天宮1號非常接近。中共黨報昨天報導,大陸方面有人認為,美國發展X-37B目的之一就是跟蹤天宮一號。
《人民日報》海外版昨天報導,X-37B具有多功能,例如執行太空轟炸或當間諜偵察及獵殺衛星等。報導說,近日一架從美國佛羅里達州卡拉維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的飛行器引起人們特別關注。在美戰略重心加速東移、加大對亞太地區軍售、高調介入南海爭端的大背景下,X-37B的發射和飛行有某種針對中國的企圖。
報導說,「天宮一號被X-37B跟蹤了。」這樣的猜測並非毫無根據,有人依據已經披露的資訊計算,X-37B以300到340公里的高度飛行,每旋轉31圈,其地面軌跡就會重複,這種軌道高度和軌跡非常符合美國偵察衛星的特徵。
發射時間點 中美相同
而且X-37B第二次發射時恰逢中國發射天宮一號,運行軌跡也與天宮一號非常接近,X-37B的軌道傾角為42.8度,而天宮一號軌道傾角為42.78度,高度幾乎一樣。
針對這種說法,一些美國科學家予以否認,稱X-37B雖與天宮一號軌道參數接近,但二者軌道模式不同,且相遇時速度高達每秒8公里,在如此高的速度下,它不可能搜集到任何情報。
投入實戰 可直接攻擊
即使X-37B不是針對天宮一號,中國的軍事、外交專家仍認為X-37B有針對性。解放軍國防大學教授李大光指出,X-37B可能是一種先進的太空作戰航天器,可在距離地面幾百公里的低軌道以每秒接近8公里的宇宙速度環繞地球飛行,在軌道上可以運行270天。投入實戰後,可以對近地、遠地軌道乃至機動飛行的航天器進行直接攻擊。因此,他認為,X-37B很可能將是人類首架太空戰機。
航太競賽 美力保龍頭
中國空軍指揮學院戰略教研室主任王明志認為,美國X-37B專案與獵鷹超高音速太空飛行器、X-5IA計畫都是幫美國形成全球快速打擊能力的專案。
也有專家認為,美國空軍正在研究新的間諜活動方式,X-37B或許能作為一種實驗平台,對間諜衛星的先進感測器進行試驗。X-37B可能成為衛星殺手,它裝備有10-15米長機械手,可以與別國衛星接近、並軌,然後將其捕獲。
美國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指出,中國近年來在航太領域取得的成就引起美國高度關注,雖然中國一再強調自己和平利用外太空的理念和立場,但是美國仍然感到某種危機感,想方設法繼續保持在全球太空技術方面的壓倒性優勢,對外戰略目標帶有很強的擴張性。這也使得人們很自然的把X-37B與中國聯繫起來。
- Sep 01 Sat 2012 21:58
台灣海峽與東海南海軍力情形 -- 國防部中共軍力報告; 共軍二炮轉型 機動戰力大增; 網路攻防; 蘇:政府應定期報告軍事評估; 國軍採購居然不排除陸資?!; 買M1A1戰車?F-35 (合輯之三)
close
國防部中共軍力報告:中國可能攻奪台灣本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