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非洲對美元說“不”?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 2012-08-21 14:35
為扶持本國貨幣,非洲已經開始對以美元為主的外幣說“不”。
自明年起,安哥拉將要求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使用其本幣寬扎(kwanza)來支付稅款和國內合同,不許使用美元。此前,加納、莫桑比克、贊比亞等非洲國家也紛紛出臺法規,要求以本幣取代美元進行部分企業和貿易結算。 ( 註: 安哥拉 Angola 加納 Ghana 莫桑比克 Moçambique 贊比亞 Zambia )
事實上,對於這些經濟落後的初級商品出口國而言,說“不”也是需要勇氣的。
為什麼要“驅逐”美元?這些國家無不例外地存在過度“美元化”的問題。面對一再貶值的本幣,他們不得不通過此類法令加強本幣的使用,強化本幣信用,否則,這些國家的產業和央行貨幣政策效力都將承受一系列惡果。
目前在莫桑比克和贊比亞,法令已初步見效。但由於市場依賴美元的慣性,貨幣管理依然存在困難,加之這些國家本幣的波動性,如果政府沒有足夠的控制力,市場對本幣的信心很難恢復。分析人士預計此類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目前還存在不確定性。
莫桑比克:最早出手的鐵腕
安哥拉在於明年生效的法令中要求,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在國內交易和交稅時,必須使用本國貨幣寬扎,而非美元。
驅逐美元,安哥拉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在加納,自今年5月起,商業銀行在央行的所有存款都必須是本幣塞地(cedi),一改從前塞地和美元存款混合的局面。由此鼓勵銀行吸收本幣存款,從而促進以本幣計價的交易和生產。
而贊比亞央行更是採取了最嚴厲的“驅逐”措施:“以美元報價、付款,要求用美元支付,或是接受別國貨幣”的違令者,將可能面臨最高10年的監禁。
而最早開始對美元下“逐客令”的非洲國家為莫桑比克。該國在2011年7月頒布新外匯法,規定出口商所得外幣貨款的一半要轉換成梅蒂卡爾(meticais),出口商開立的外幣銀行賬戶須經央行批準。
值得一提的是,莫桑比克早在金融危機初期,就對美元流通開始實行管制,且頗有成效。
2008年金融危機初期,莫桑比克出口、外匯儲備等受到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本幣對美元的匯率跌到了1∶44。央行開始實施鐵腕政策限制美元流通,匯率逐漸穩定,去年到了1∶33,現在基本穩定在1∶29。今天,如果你到安哥拉、南非、津巴布韋等國,都可直接花美元,無須兌換當地貨幣。但你在莫桑比克就會遇到點小麻煩:在這裡,美元並不那麼隨處可見。 ( 註: 津巴布韋 Zimbabwe )
高通脹與低幣值之憂
這些非洲國家驅逐美元舉措的初衷並不難理解:這些通脹嚴重、貨幣貶值的國家需要強化本國貨幣的信用,以加強本幣主導地位,從而便於他們充分運用貨幣槓桿調節本國經濟,提高貨幣政策的影響力與效力。
通貨膨脹是這些國家普遍面臨的難題。比如在安哥拉,最近高達13.5%的通脹率已引發了當地人抗議。在加納,今年上半年塞地對美元貶值超過了17%,目前的通貨膨脹率已經接近兩位數。
另外,加強本幣使用對這些國家封閉的金融市場也是個好消息,因為這能引導更多外資進入。
這些非洲國家存在的貨幣貶值現象將對出口產生負效應。非洲大部分國家是礦物原料等初級商品出口國,貨幣貶值在出口競爭中增加的優勢,將會被貶值造成的貿易條件的惡化等因素抵消。最終出口總收入並未增加,甚至可能下降。因此政府需要著手改善本幣貶值現狀,把美元“趕出去”。
比如莫桑比克,選擇企業用本幣支付一半的出口的方式去美元化,就和它的出口產業有密切關係。莫擁有豐富的煤和天然氣儲備資源,政府希望能把這部分出口所得投入到本國的實體經濟中。
而安哥拉礦產資源先天的優勢更是令無數國家羨慕不已:該國的石油儲量高居非洲第一。安哥拉針對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國內交易作出規定的“用心良苦”也與莫桑比克異曲同工。
暫難消除的“美元依賴症”
驅逐美元讓習慣用美元交易的當地和外國企業陷入了尷尬境地:一邊是央行對銀行櫃臺美元交易的限制,另一邊,市場尤其是國際貿易行業對美元的依賴已成慣性,短期還難以消除。“確實會有一段調整期。”巴克萊南非分公司分析師MikeKeenan說道。
在加納首都阿克拉市中心街道上的外匯兌換所就可以看到這樣的慣性:由於從事中國-加納貿易的加納貿易商們在銀行兌不到足夠的美元,不得不到大街上尋找外匯兌換所。對於習慣了為挎著腰包的遊客們服務的貨幣兌換商們來說,這是一個福音。中國的進口商往往是在回中國的航班快要起飛前突然出現,瘋狂買進十萬美元。
Penta外匯管理局的出納KwakuAddo對加納政府能否完成調控匯價的任務表示懷疑:“他們做不到的,他們只是在唬人。”
政府的鐵腕只是“紙老虎”?目前的去美元化措施的確存在爭論。
有專家認為,莫桑比克的新外匯法嚴格控制外幣會加大官方與黑市匯率的差距,從而可能造成與決策層初衷恰恰相反的結果——進一步降低人們對本國貨幣的信心。
而在贊比亞,反對的聲音部分來自國外制造業公司和礦業企業。他們既抱怨使用本國貨幣克瓦查(kwacha)令公司運營變得更為昂貴繁瑣,又擔心無法對沖克瓦查幣值波動的潛在風險。他們呼籲政府限制需使用克瓦查的業務種類,以減少該貨幣波動所致的風險。另外,禁止美元交易可能會讓贊比亞的經濟受損,導致旅遊業和採礦業遭到打擊。
面對爭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贊比亞事務主管JohnK.Wakeman-Linn則給出了較為中立的意見:“這項法令不見得一定是不利的,但同時我也認為,它不見得能給克瓦查提供特別大的長期信心。”
雖然存在懷疑與爭論,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贊比亞,目前的政策已取得了效果。國外制造業和礦業企業雖然滿腹牢騷,但還是不得不在市場上獲取克瓦查。對克瓦查的需求正在不斷上升,貨幣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升值,7月份達到今年以來的最高點:1美元兌換4640克瓦查,之后有小幅下降。
對於限制美元流通政策所起到的效果,莫桑比克或許更有發言權。提到外匯管制政策,莫桑比克總統格布扎如是說:“央行的干預保障銀行系統穩定,同時外國投資人的利益也得到較好保護。目前央行對於美元的控制沒有放鬆,而且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他也強調,近幾年政府在積極吸引外資,現在莫國礦產業就有很多外國公司。
閱報秘書 -- 美元地位
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勝利的前夕,二戰中的44個同盟國在英國和美國的組織下,在美國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頓森林村(Bretton Woods)一家旅館召開了730人參加的「聯合和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美國財長助理懷特提出的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從此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這種優勢地位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首先,它使美國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舉債,但其償還債務卻是不對等的或者乾脆是不用負責任的。因為它向別國舉債是以美元計值的,它可以讓印鈔廠毫無節製得加印美元,即便造成美元貶值,也能減輕其外債負擔,又可刺激出口,改善其國際收支狀況。此外,由於美經濟實力雄厚,投資環境比較穩定,在美投資能帶來較多利潤,因此,許多人都想在美投資。而大量流通性美元資金的到來,使其利率下降,彌補財政赤字的成本得到壓縮。另外,在通常情況下,當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一般要進行經濟政策的調整。而美國卻不必這樣做。因為美元是國際貨幣,當美國出現外貿逆差時,美政府可通過印刷美鈔來彌補赤字,維持國民經濟的平衡,而將通貨膨脹轉嫁給其他國家。這正是戰後的美國雖經歷了數十年的高額財政赤字卻依然能保持經濟狀況穩定的主要原因。
再有,還可以使美國獲得巨額的鑄幣稅。鑄幣稅原是中世紀西歐各國對送交鑄幣廠用以鑄造貨幣的金、銀等貴金屬所徵收的稅;後來指政府發行貨幣取得的利潤(等於鑄幣幣面價值與鑄幣金屬幣價的差額)。在金本位崩潰之後,以紙幣為基礎的信用本位取代了金本位;美元代行國際貨幣職能,給美國帶來了巨大利益。當一張毫無價值可言的紙幣被國家印製出來時,鑄幣稅就等於這張紙幣所能購買到的社會產品價值,中間的差額即為美國的「鑄幣稅」。
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局1994年公布,全世界美鈔流通量為3500億元,l/3在美國境內流通,2/3在外國流通。紐約聯儲局報告稱,在2002年末,在市面流通的6,200億美元貨幣中,有大約55%到60%,即3,400億到3,700億美元左右是在美國以外地區流通的。根據聯邦儲備體系最近的估計,在所有流通的美元中,大約三分之二為美國境外持有。目前在全世界流通的美國貨幣總額已達將近7000億美元。僅在1989到1996年3月間,流到俄羅斯和阿根廷的美鈔就分別達到了440億和350億美元。而美國印製一張1美元鈔票的材料費和人工費只需0.03美元,卻能買到價值1美元的商品,美國由此得到每年大約250億美元的巨額鑄幣稅收益,二戰以來累計收益在二萬億美元左右。
但是由於二戰時的通貨膨脹、二戰後的通貨膨脹、韓戰和越南戰爭時期的通貨膨脹、以及兩次通貨膨脹間的另一輪通貨膨脹,使美國價格水平在1934年到1971年間上漲了2倍,同時美國依靠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黃金儲備保持黃金的美元比價不變,高估美元,低估黃金。這時各國央行開始儲備黃金,將手中的美元兌換成黃金以增加它們的儲備。1948年,美國擁有全世界70%的貨幣性黃金儲量也就是7億安士。而隨著日本和西歐經濟復甦和迅速發展,美國的地位不斷下降,美元災加劇了黃金供求狀況的惡化,在20世紀50年代與60年代 ,美國為發展國內經濟及對付越南戰爭造成的國際收支逆差,又不斷增加貨幣發行,這使美元遠遠低於金平價,使黃金官價越來越成為買方一相情願的價格。歐洲由於越南戰爭產生了一股反美情緒,法國帶頭把所有的順差以黃金的形式進行儲備。於是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48年的7億安士降到1970年的2億5千萬安士,有一半以上將近三分之二黃金儲備流失了,進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額供應和對黃金的超額需求。加之國際市場上投機者抓住固定匯率制的瓦解趨勢推波助瀾,大肆借美元對黃金下賭注,導致固定匯率制徹底崩潰。1971年出現了「美元危機」,從60年代到70年代,爆發這樣的美元危機就達11次之多。儘管美國政府為挽救美元採取了許多應急措施,都未能奏效。美國經濟衰退、資本大量流失、美元在全世界泛濫成災。最終美國黃金儲備面臨枯竭的危機,不得不放棄美元金本位,美元失去了其等同黃金的特殊地位。因此「美金」一詞本應成為歷史,但由於已深入人心,所以至今仍廣為使用。
美元國際地位 已是日落黃昏? ~【GDI 呆呆向錢衝網路創業】
咖啡王子蔡來瘋 2009/04/05 08:35
探討美元國際地位,是一個超越研究美元匯率每天變動的重大問題,它除了是個經濟問題之外,亦涉及爭奪國際儲備貨幣地位整體國力的問題。2009年3月下旬,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撰文建議,以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特別提款權」(SDR),作為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雖屬舊有的想法,但確是在表達對美元現有獨霸地位的不滿與挑戰。
美國對國際上提供美元的管道,除了銀行的美元貸款外,亦可透過對外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經常帳的逆差,而流出美元,而國際會接受美元,主要是對它購買力的信賴,亦即對美國的整體信賴。
金融海嘯下 美元接受度仍高
在這次金融海嘯中,儘管美國經濟和金融,陷入淒風苦雨的慘狀,國際美元還是不斷前進美國,例如,近一、二年來,全球的外匯存底約有65%是用美元持有,遠高於持有歐元之25%;外國持有美國公債和美國其它有價證券之金額,不斷增加;以及美國境內外國人美元存款持續增加等現象。雖然國際資金前進美國,也有「避險」之考量,但主要還是反映美國經濟成長、物價,和國內外利差等基本面平穩的表現。
另一方面,由於金融海嘯之影響,美國以外之國家的出口急減,加上資金外流,造成美元短缺的現象,紛紛與美國聯準會簽署貨幣換匯協議。在2008年,美國因換匯所釋出到國外的美元,約增加5,500億美元,美國聯準會儼然成為世界的中央銀行,扮演了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部分角色。上述美元資金在國際上的循環流動,帶動外匯市場上對美元的龐大需求和美元的升值。
力堅強、平穩 美元地位難動搖
因應這次金融海嘯,美國聯準會採取「印鈔救市」大舉釋金的措施,悲觀看待此事者認為「美元將暴跌」、「美國霸權將終結」等,並提出替代美元主權國際儲備貨幣的想法。我們很難說上述的情形,將來不會發生,也許會在10年、20年或更久的以後發生,但是在當前這波金融海嘯,還未完全平息前,由於受災國需要美元來紓困,也需要美元發揮其中流砥柱的穩定力量,美國和美元將依然維持其獨霸全球的局面。
除了經濟基本面因素平穩之外,美元並具有下列相對優勢的獨特(unique)因素:
1.美國享有印製國際美元的特權。在1971年「黃金美元本位制度」破滅變成「美元本位制度」後,美國聯準會印美元時,不再有兌換上的桎梏,可有百分之百的自主性去印美鈔。
2.美元是美國最大的成本低和替代性低的特殊出口商品。美國對全球提供美元流動性,若國際美元短缺,則以美元作為主要商品交易媒介的國際經濟活動,將受限制,其情形將有如貨幣學派對1930年大恐慌原因的主張,它是因貨幣供給不足所引起。
3.美國是全球最大債務國,但債信十分可靠。若國外債主拋售美國公債,一時間或會引起美國公債價格下跌,和美元利率上升的現象,但若美國聯準會積極「印鈔救市」,美國可以自己印美鈔,來完全清償其國外債務,而在全球大多數人「愛美元」的情形下,美國債信應該不會打折扣。
4.美元貶值並不增加美國以美元表示的對外債務的負擔,反而是外國投資者的美元資產,會因匯兌損失而縮水,因此,擁有美元資產的外國投資者,也不樂見美元暴跌而恣意放空美元,這間接成為美元的穩定因素。
5.美國整體國力仍居世界第1位。平常有人認為「美國國力已衰退」,但是實際上,近半世紀來,美國本身的國力只見增強未見衰退。例如,經濟規模、教育、科技與研發、金融制度與市場的革新和健全、國家安全保障的可靠性、多樣化人種的大融合、以及財經政策的持續性和政治的穩定等等,這些構築美國整體國力的基礎事項,仍居世界相對優勢。
當今美元國際地位,是基於上述美國的5項獨特因素,由市場力量所造成,因此,國際間要消滅「美元一元化本位制度」,推向「幾種貨幣化多元本位制度」,或以IMF之SDR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等,在制度上做改變的想法,短期間,在實務上不僅難於實現,恐將在推動過程因各方勢力不均,引起國際金融更大的不穩定與混亂的現象。
歐元、日圓、人民幣 取代美元還有障礙
歐元區的經濟規模足與美國相比,一度被看好未來大有取代美元之勢,但經過這次金融海嘯之摧殘,歐元區經濟受傷程度亦不在美國之下,「歐元再起」看似需要一段時間;再者,歐元區各國之間,經濟成長與財政赤字差異甚大,加上各國沒有貨幣政策自主權,歐元區要整合成一強大的經濟體,是有制度上的困難。而日本曾經在1980年代推動日圓國際化,但歷經1990年代房地產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陷入「失落的十年」,日圓國際地位已漸趨下降。
至於近年來雖然中國崛起十分顯著,經濟潛力頗大,但其整體國力與美國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再者,因其人民幣的流通性和可兌換性,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既不深又不廣,因此,人民幣若不融入國際金融體制內運作,短期間,要建立具有某種影響力的國際地位並不容易。
美國因應這波金融海嘯,所採取的各種釋金紓困措施,若真能達到「印鈔救市」的效果,無疑的,由於國際金融市場更加依賴美元,美元國際地位將更加鞏固,但在執行過程中仍有下列之隱憂。
要達印鈔救市效果 執行過程有隱憂
1.美國聯準會資產負債表無限制膨脹的問題,其資產在2008年由年初到年底增加約2.5倍,今後若發生大量不良資產,恐將危及國際上對美元之信賴。
2.美國聯準會大舉釋金,準備貨幣大增,但貨幣乘數卻大幅滑落,由於銀行未能發揮其信用仲介的功能,將使國際美元資金流通管道受阻,美元國際地位將受到影響。
3.資產縮水和負債增加,是近年來美國家庭和企業之資產負債表,嚴重受損的顯著現象。若以日本經濟「失落的十年」的經驗來推估,單是要處理不良資產,減輕民間債務負擔恐得花上十年以上的時間。美國政府對這波金融海嘯之發展,若不妥善因應、產生時效,恐怕將步「日本失落的十年」之後塵,演變成為「美式失落的十年」,甚至是「全球失落的十年」。
在這次金融海嘯的餘波中,美元或將有大幅貶值的時候,但即使對日圓貶值20%,逼近1995年4月19日歷史最低匯率水準,79.7日圓,由於有助美國出口競爭力的提升,再加上上述其得天獨厚的特殊條件,美元依然具有相對優勢的國際地位。
華爾街危機將終結美元時代嗎
Yahoo!奇摩知識+ 回答者:milano5230 回答時間:2008-11-26 03:36:30
1、目前尚未有能取代美元地位的貨幣存在。美元一統江湖成為老大完全拜二戰所賜。歐洲人的愚蠢使得英鎊、法郎等傳統強勢貨幣的基礎在二戰的戰火中被摧毀。一片廢墟之上的日本政府發行的鈔票也缺乏堅實的基礎。
於是,西方世界的主要國家便求助於美國,而具有遠見卓識的美國人也沒有錯失這個歷史機遇。布雷頓森林會議的核心就是美元與黃金掛鉤,西方主要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這種雙保險既重振了各國人民對本國貨幣的信心,也刺激了國際貿易的發展,更牢固的樹立了美元的地位。
美元的這種地位儘管在尼克森政府以後被多次的美元貶值所侵蝕,可是至今尚未有足以取代美元地位的貨幣出現。無論是歐元還是日元,都無法取代美元。至於人民幣,在世界很多國家居民還很難見到人民幣影子的情況下,短期內無法成為世界性貨幣。
2、世界性貨幣的成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歐元之父蒙代爾的新世界性貨幣的想法很偉大很具有前瞻性,但這種過於超前的想法很難在數十年內得到實現。
不用說世界性的統一貨幣,亞洲貨幣的統一就面臨諸多障礙。在世界近兩百多個發展程度極不平衡的情況下,怎麼可能在短期內創造出新的世界性貨幣出來?
依託世界銀行為發行主體?拜託,在世界銀行中發言權最大的國家美國會贊同蒙代爾的這一想法嗎?美國人會主動製造一個消滅美元的新的世界性貨幣出來嗎?利益至上的美國人絕對不會如此自廢武功。
3、美元的經濟基礎仍然夯實。從數字上來講,美國的GDP佔全世界GDP的三分之一,從感性上來講,開放型國家居民的飲食、服裝、娛樂、文化等生活的各個方面無一不體現美國人的影響。美國的 科技、教育、文化等實力要遠遠超過其他國家。世界性貨幣需要超級規模的經濟體來支撐,這是美元地位短期內牢不可破的根本原因。
當然,從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期趨勢來說,美元時代遲早有一天會被終結。蒙代爾的創造世界性統一貨幣的夢想遲早有一天會實現。但這種夢想有點類似於所謂的大同世界的理想,雖然有實現的可能性,但距離我們實在很遙遠。
套用經濟學先賢凱恩斯的話說,從長期而言,人們都會死。對人們影響最大的是對經濟形勢的短期判斷,這一場華爾街危機連帶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儘管影響深遠,卻無法終結美元時代,美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扮演著主流結算貨幣的角色。
台匯銀專家:美元地位仍具相對優勢
【大紀元3月31日訊】2009-3-31
(大紀元記者彭秋燕台北報導)美元國際地位已是日落黃昏?中國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李勝彥表示,美元或有大幅貶值的時候,但貶值有助提升出口競爭力,美元仍不失其得天獨厚的條件,具有相對優勢的國際地位。
上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呼籲以SDR(特別提款權)取代美元霸權。台灣綜合研究院與台灣省商業會31日在台北市舉辦財金論壇,討論「金融海嘯之後主要國家雙率走勢」,主要議題包括美元國際地位、歐元雙率走向、新台幣雙率及人民幣國際實力。
就資金流向面而言,李勝彥指出,近一、兩年來,全球的外匯存底約有65%是用美元持有,遠高於歐元持有的25%;而且美國國內的外國人美元存款金額也出現增加,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也同樣增加。這顯示國際對美元的信心仍在。
而就美國自身經濟基本面來看,李勝彥認為,美國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平穩,顯示通膨壓力和緩;另外,其他國家開始降息,使美元與其他貨幣的利差縮小;同時,美國經濟尚稱平穩,因此顯示美國狀況穩定。
李勝彥一路提出他對美元國際地位相對優勢的看法,他說,這篇文章交槁後,中國大陸提出用SDR取代美元時,他當時想糟糕了!我這篇報告都在吹噓美國有多強,要怎麼樣來修改?但經過這一個禮辦的發展,結果證明我的想法是對的。
但實際的外匯市場一日多變,李勝彥強調,匯率和國際地位是兩回事,美元短期或有升貶並不等於美元國際地位的喪失,就算美元對日元貶破1:90,也不代表美元會沒有人要;同時,有些國家的匯率雖高,但仍然無法成為國際貨幣。
不過,大家還是質疑,美國貨幣過去有7兆,為了終結金融海嘯,一下增加2兆,增加近30%,會不會引起通貨膨漲?這點李勝彥認為不會,因為美國準備貨幣是拿了很多出來,但現在銀行都趴在地上,不能當作信用中介的作用,貨幣供給創造不出來。他說在金融海嘯還未回穩,真正的需求未出現之前絕對不會有通貨膨脹,如果有也是短暫的。
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王儷容也在會中提到,中國大陸為什麼提SDR?因為中國大陸想要人家來跟他借人民幣換SDR給他,中國大陸SDR多了,在IMF(國際貨幣基金)的發言權就會增加,「中國大陸錢都不缺,他缺什麼?就想當世界的霸主!」
李勝彥說,美元的優勢是大家都需要美元供給,因此各國的政府更不會把美元轉成SDR。中國大陸嗆聲要弄一個國際準備貨幣的路途相當遙遠!而且有也不是要用SDR來做,SDR十年前就有,何況美國還會越來越強呢!
G20國際儲備貨幣議題 美元地位難取代
【大紀元4月2日報導】2009-4-2
(中央社記者高照芬台北2日電)中國日前拋出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議題。美國國債11兆美元,經常帳赤字擴大,是美元發展隱憂,但美國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資本市場開放,美元做為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短期難改變。
20國集團(G20)峰會登場,重要議題包括改善國際金融市場監理、協助窮國對抗經濟衰退危機等,中國等會員國提出成立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議題也受到外界注目。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呼籲國際間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他建議,當致力推動SDR(特別提款權)的分配,以維護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穩定的能力。
事實上,SDR是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會計上記帳的單位,在1969年由美元、馬克、日圓、法郎、英鎊等5種貨幣構成。每一單位SDR價值隨著這5種貨幣匯率的波動而變動,SDR供會員國在IMF會計帳上交易。
截至2008年底IMF的統計,在國際準備基礎下,美國持有SDR的比例最高,達28.66%、日本9.31%、德國6.75% 、中國3.68%、法國2.97%、英國1.38%、義大利0.8%、韓國0.26%。
瑞士銀行台灣區財富管理研究部主管蕭正義表示,儘管周小川拋出以SDR取代美元的議題,但各國央行以美元做為主要外匯儲備的佔65%,歐元佔25.5%,美元仍為各國央行最具信心持有的貨幣。
他分析,做為國際儲備貨幣必須符合4項條件─經濟體夠大、資本市場深寬且開放、低通膨的市場環境,且為各國央行信賴。環顧世界主流貨幣,符合上述4要條的首推美元,其次為歐元,人民幣還不成氣候。
前中央銀行業務局長、中國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李勝彥認為,有人認為「美國國力」已衰退,可能與二次大戰後,日本及德國的快速興起,加上歐元區經濟體的成立有關。
他分析,近半世紀以來,美國國力只見增強,未見衰退;例如美國科技與研發執世界牛耳、教育環境及勞動力素質高、財經政策明快果決、美國金融業仍居世界領導地位等,構築美國整體國力的基礎。
李勝彥認為,此波金融海嘯餘波盪漾,美元或有貶值的壓力;但美元具有先天優勢,弱勢美元有助提升美國出口競爭力,再加上「美元本位制度」下,美國享有印製美元特權,美元優勢的國際地位,得天獨厚。
不過,在美國政府債務負擔過高及經常帳赤字擴大下,美元的發展也有隱憂。
蕭正義分析,美國去年國債高達11兆美元,光是一年利息支出即達4120億美元,加上去年美國經常帳逆差6700億美元,財務負擔沈重。一旦全球景氣復甦,具有避險特色的國際美元,可能走貶。
他認為,周小川拋出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的議題,充其量只是對於美元長期看貶發發牢騷,畢竟中國為美國政府公債最大的債權國。
總體而言,美國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資本市場夠深、夠廣且開放,美國政府試圖以擴張的財政政策引領全球經濟復甦,美元依然為各國央行最信賴的主要貨幣,短期間美元做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仍難以改變。
劉憶如:弔詭的美元地位
天下雜誌 2009-04 作者:劉憶如
隨著每一次世界重大危機的發生,國際制度也往往產生結構性的改變,國際貨幣體系在十九世紀不到五十年的期間內歷經了四次變革,包括採行黃金本位制、旋即又放棄黃金本位制、1944年建立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制、1973年後,世界主要國家又紛紛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全球進入浮動匯率時代。而今,世界既然面臨1930年以來最大的經濟風暴,以美元為主要交際媒介與外匯儲備的制度又製造了許多問題,美元強勢地位必得面對重新檢視的壓力。
中國率先發出檢討國際貨幣體系聲音,提倡要建立超越主權的國際儲備貨幣代替美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3月23日提出以特別提款權(SDR)取代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建議。中國此一挑戰美元地位的觀點,至目前除澳洲及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國家紛表態支持外,也分別得到全球多位經濟學者認同。
諾貝爾獎得主史提葛里茲(Joseph E. Stiglitz)3月26日發布研究報告,籲全球應放棄以美元做為全球性單一貨幣,建立新全球準備貨幣;另一位被譽為「歐元之父」的諾貝爾獎得主孟代爾(Robert A Mundell.)4月8日在香港演講亦表達同意周小川以SDR替代美元作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的觀點,並建議明年IMF(國際貨幣基金)應將人民幣納入SDR一籃子貨幣內,以著手創建一種全球儲備貨幣。
短期內仍無可替代
除力倡SDR外,中國也以積極推動與他國簽訂換匯機制的實際行動,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中國身為美國政府公債最大持有國,中國總理溫家寶3月以來多次對於美元可能因美國砸錢拼經濟貶值,而連帶使中國持有的美債價值減損表示擔憂。溫家寶並在4月17日2009博鰲亞洲論壇上呼籲加強區域金融合作,充分發揮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作用,透過建立區域外匯儲備庫,增強區域抵禦金融風險能力。
美共和黨喊重回金本位 金價是福還是禍?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2-08-31 14:00
當然,這些可能性都可以。可是,最有可能的可能性卻還不是它們,而是關於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回歸金本位的嚴肅討論。
在美國,共和黨已經在賭咒發誓,說如果他們能夠贏得即將到來的選舉,就將研究重建美元與黃金之間的聯繫。在歐洲,瑞士人也已經就瑞士法郎和黃金之間的關係進行過不止一次的認真討論了。
各國央行已經在增加他們持有的黃金了。如果在不斷升溫的歐洲貨幣系統修復工程當中,黃金開始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千萬不要對此感到吃驚。
如果黃金重新成為全球貨幣系統中心,市場該為黃金定下怎樣的價格?對此,市場是已經有很多的預測,但是未來的真實情況到底怎樣,誰也不可能真正知道。
可是,有趣之處恰恰也在這裏。
市場總是有前瞻性的。人們總是試圖在遊戲中先行一步。想讓金價上漲,不必真的等到金本位恢復的那一天,只要大家認真討論這個問題,其實就已經足夠了。
現在發生的,正是這樣的故事。
四十一年前的今天,黃金與貨幣的關係宣告脫。當時,尼克森總統終結了將美元與黃金價格掛鉤,而將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布雷頓森林體系。這個決定作出的時候,金價還只有每盎司35美元——這是1933年羅斯福時代確定的。在那之後,金價一路上漲,直到今天的1650美元左右。
粗略估算下來,貨幣體系大約是四十年左右一變。經典的一戰前金本位大致存在了這麼長時間。布雷頓森林體系存在了二十七年。在那之後是現有的體系,各國央行執行浮動匯率,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至今已經進入借貸時代。
局面又到了需要變化的時候了。伴隨美國在世界上的重要性逐漸縮水,美元也處於長期下滑通道之中。各國央行瘋狂印刷愈來愈多的貨幣,但是對於真實經濟的影響卻非常有限。資市場的機能出現錯亂。因此,人們很自然就會看眼前的混亂局面,開始考慮:貨幣系統現在是否還在正常運轉,履行其職能?
在三個地方,人們都將圍繞金本位展開討論。
首先是在美國,討論已經開始了。看上去,聯儲已經步了日本央行的後塵,走上了一條死路:長達十年,印刷愈來愈多的貨幣,而經濟卻原地踏步,生活水準降低,債務對國內生總值的比率攀上了200%甚至更高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之下,關於黃金的討論只能愈來愈熱烈。
接下來,是那些較小的,經濟較為成功的國家。像瑞士這樣的國家開始討論黃金問題,其實並沒有什麼好吃驚的。以美元進行國際貿易,然後將其當作儲備貨幣保存,而這種貨幣的價值卻在持續縮水,這顯然不是一種有吸引力的選擇。除開瑞士之外,還會有誰加入考慮金本位的名單,或許逐漸減少的擁有AAA信用評級的國家都會,比如加拿大或者新加坡。
最後,我們更加不要忘記,在歐元危機的最後階段,黃金也扮演了自己的角色。要輓救倍受打壓的單一貨幣的命運,轉移到金本位體系或許是個辦法。畢竟,在十九世紀,歐洲曾經非常成功地執行金本位,那時的黃金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單一貨幣。
如果歐元區分崩離析,或者一兩個成員國離開歐元區,或許就是將新貨幣與黃金掛鉤的好機會。一比如,意大利就是全世界黃金儲備最多的國家之一。如果沒有黃金支持,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新里拉的地位比起津巴布韋債券來好不到哪裏,可是如果有了金本位,突然之間,投資者就必須嚴肅面對它了。
現在我們說的,不是立即回歸金本位。只是,一場嚴肅的討論已經在進行當中了。相關的言論只能是愈來愈多。
這對於金價顯然會有影響。
毋庸贅言,哪怕我們真正回歸以貴金屬為基礎貨幣的做法,也是很久之後的事情。可是,市場的天性就是去發現未來的趨勢,追隨未來的趨勢,這次市場自然也會要走在前頭。
如果美國實現金本位,黃金價格會是多少?沒有人真正知道。倫敦研究公司Capital Economics在上周的一次研究當中估計,金價可能會因此漲到每盎司1萬美元,即相當於當前價格五倍以上。
不過,誰也無法肯定。具體的情況,要看金價與美元掛鉤的程度,以及是否有其他貨幣實行金本位。事實上,如果聯儲取過去十年的平均價格(每盎司800美元左右),將其定為黃金的美元價格,金價也可能會下跌。
當然,一旦金本位重新確立,黃金或許就不再是一種理想的投資對象了。我們不能忘記,從1933年到1971年,以美元計算的黃金價格一直是不變的。
不過,市場上總有投機的想法,認為回歸金本位對這種貴金屬而言會是大好事。投資者將會囤積這種資,等待各國央行大規模買進。金價將會上漲,再上漲。
我們最終是否會真正回歸金本位?現在還言之過早。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現有的貨幣體系已經是一團糟了,因此討論才會進行。
對於黃色的貴金屬而言,只能是好消息。(子衿)
金價年內上試2000美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 2012-08-31 08:02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30日透露,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黃金日成交量由去年高位時的2300億港元,回落至今年第二季度的約400億港元後,近期已經回升到700億港元的水平。他預期,未來金價的波幅將會擴大,並帶動每日成交量恢復到800億港元至1000億港元的水平。
張德熙說,黃金目前仍處於牛市周期中,早前金價在每盎司1450美元至1550美元水平整固後,現已重拾上升軌道,預計年底前金價將再創新高,有望高見2000美元水平,預料金價仍有3年至5年的上升周期。
張德熙認為,目前美國的經濟表現不算太差,因此沒有迫切性去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E3),但如果美國當局真的推出QE3,就會刺激金價繼續上升。
另外,張德熙還透露,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將推出白銀電子交易服務,希望建立這個平臺可令香港擁有白銀的議價定價權,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他認為,白銀價格早前徘徊在每盎司25美元至28美元之間,若要追上金價的升幅,白銀價要高見35美元/盎司。
重拾金本位制度?專家:像心慌時回頭找不適任的舊情人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2-09-06 15:20
以下即魏德納的評論文章全文:
每隔那麼二三十年,這個國家就會經歷一次金融恐慌,而每經歷一次金融恐慌,都會有人站出來質疑貨幣體系——我們現在到底是應該實行金本位,還是不應該?
這一次的後危機時代也不例外。共和黨已經在他們的政綱當中明確表態,號召美元與黃金掛鉤,而這樣的表態不免在華爾街引起了一番波瀾。
我們剛剛走出了1930年代以來最糟糕的衰退。在這個時候,挑戰我們的貨幣體系,我們的法定通貨和我們的聯儲系統,似乎是頗有理由的。
可是,如果說這些周期性的崩潰確有什麼積極意義的話,那只能是再度強調了我們愚蠢的程度。重回金本位?別傻了。
我們首先必須明白,重新採納金本位到底有什麼好處:
——將貨幣同某種供應固定的東西掛鉤,可以使得我們免於通貨膨脹的衝擊。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聯邦政府通過聯儲管理財富的能力就被大大削弱了。這是因為,通貨膨脹可以有效地將財富從不能印鈔的平民百姓手中轉移到可以印鈔的政府手中。
——這將有效地影響國際匯率,這樣就可以使得我們改善我們與中國和其他在外匯體系中做小動作,使得局面對他們有利的國家之間的不平衡局面。(中國將遭遇通貨膨脹,而美國的通貨緊縮則將使得我們的品更有競爭力。)
聽起來,確實是相當不錯,但是下面這些,你是否考慮過?
——對於一種金本位貨幣而言,緊縮是必然的。這顯然會讓債務人大受打擊。當我們欠債,而我們的工資卻在減少,或許我們還可以繼續購買價格也降低了的商品,維持我們的生活水準,但是我們的債務負擔卻加重了。
——結果就是,信貸市場將因此而受到打壓。
——政府將幾乎沒有什麼能力去管理經濟。政府不可能確定黃金的價格,也不可能像聯儲今天這樣,擴大貨幣供應來刺激經濟。
我並不是要徹底抹殺金本位的任何優點。這一系統將有助於解決債務泡沫問題,有助於改善貿易不平衡的局面。我更不是說我們目前的貨幣系統就是完美的。我們都知道它有許多的侷限。如果一切都是完美運轉的,那麼我們現在原本應該是充分就業,預算均衡。
問題在於,金本位同樣不能完美運轉,甚至是否能夠運轉起來都值得懷疑。這就有點像是回頭去找舊情人。我們的回憶非常美好,但那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是我們今日單身痛楚扭曲的物。那確實是很有誘惑力的想法,但是我們會分手,又是因為什麼?
另外一個問題在於,我們要做的,其實是提升我們貨幣體系的品質,而不是回到公元前600年發明的技術身邊——黃金在那時也就比貝殼高明一點。黃金是美麗的,但它歸根結底只是金屬而已。它的用處有限。它到處都可以挖到。換言之,黃金之所以有價值,只是因為人們強烈地相信他有價值而已。
金本位的倡議者還有一點也很是讓我擔心。看上去,他們總是屬於同一個政治和經濟的陣營。他們都是反政府的自由主義者,一心要了結聯儲,壓縮政府,讓“自由市場”管理一切。
上周,利普斯基(Seth Lipsky)在《華爾街日報》撰文宣稱,黃金已經重新成為主流。他還說,如果沒有巨大的公壓力、政治壓力,或者是經濟學界的壓力,那些曾經反對金本位的人們,如經濟史學家施瓦茨、雷根總統和經濟學家弗裡德曼,其實都可能是金本位的支持者。
此外,許多金本位原教旨主義者似乎同時也是鐵桿的黃金投資者,即所謂金甲蟲。他們無論在財務層面還是在意識形態層面都深深陷入了這種金屬的光澤當中。談論這個話題有助於讓他們的資增值,讓他們的身份提升,讓他們的自我得到滿足。
不久前,我橫越了這個國家,目睹了多金融危機破壞力的證據,和大多數美國人一樣,對於這一聯儲該負部分責任的信貸泡沫造成的危機,我也感到氣憤,也想試驗一些激進的方法。可是,我不想重覆錯誤。
如果沒有人能夠拿出令人信服的新觀點,討論就該到此為止。如果投資者買賣黃金是因為相信其價值,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可是,要讓這樣的信念成為我們國家貨幣的基礎?
那真是傻瓜才會做的事。(子衿)
葛洛斯:Fed是在傷害經濟 不是幫助經濟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2012-09-06 02:01
Pimco公司投資長葛洛斯表示,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目前的零利率,是在傷害經濟,而非幫助經濟。
在他最新的投資展望中,這位Pimco公司的共同首席投資長說,銀行業與投資人所能賺到的價差,已降至極低水平,影響了投資,也加速了經濟中,正在進行的去槓桿化過程。
「貸款機構不會輕易借錢給一個過度負債的借款人,這點顯而易見。如果投資的殖利率或報酬太低,不足彌補營業費用,則該貸款機構也同樣不會開出支票,」葛洛斯說。
葛洛斯說,美國銀行今年撤除了1500台提款機,便是因報酬率太低,金融機構退場的例子。
葛洛斯表示,投資縮手可能讓已經遲緩的全球經濟,落入衰退。
「當信用成本如此,投資獲利不再如以往,則系統便會受阻,甚至巔覆,」他說。「以目前的疲弱情況而言,或許就應歸咎Fed與其他央行。」
上周, 葛洛斯告訴CNBC說,Fed的貨幣政策已到了盡頭,但伯南克仍將宣布第三波量化寬鬆措施,刺激經濟成長。
伯南克上周表示,央行準備採取進一步行動,振興經濟。投資人則觀望歐洲央行在周四的會議中,是否宣布新一波的公債購買計劃。
在投資展望中,葛洛斯寫到,傳統上,降息能夠刺激經濟成長,但這次則不可行,因為法規改變,且家庭支出謹慎,扭曲了這些模式。
葛洛斯重申,年底前,市場報酬率可能令人失望,投資人仍應謹慎。
金價突破1700美元 美林:年底可望挑戰2000美元大關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2012-09-06 19:39
在歐洲央行將推出沖銷式無上限購入公債消息激勵振奮,不僅推升金價連日收紅,今(6)日盤中一度攻上1700美元大關,是近半年來新高點。美銀美林預測,聯準會將宣布第3輪債券收購計畫,將可望激勵金價在年底前挑戰2000美元大關。
統計金價自今(2012)年5月16日低點1539.57美元迄今,漲幅已逾1成,就線型技術分析,匯豐黃金及礦業基金經理人蕭若梅表示,金價走勢已突破季線接近半年線,而一旦站上站上半年線,通常是多頭指標訊號。
根據匯豐集團統計,各大央行在2010年淨購入黃金達77噸,去(2011)年全球央行購買黃金數量激增至456噸。法人預估,儘管中國、印度等國恐因經濟衰退而削弱黃金購買力,但估計在柏南克談話後,新興國家的外匯儲備管理勢必會持續增加黃金持有比例,好應對美元、歐元走貶後的金融趨勢。
天達投顧則認為,金價在突破年線之後,可望成為下檔支撐,並維持高檔區間整理機率較大,但對金礦股向上挑戰年線將大有助益。
觀察今年以來始終落後於金價的金礦股,終於在8月一吐悶氣。其中,8月匯豐環球黃金指數狂漲9.2%,金蟲指數更大漲12%,比黃金現貨價的4%多出1、2倍以上。
天達投顧表示,過去10年來,每年9-12月的旺季期間,金價上漲機率高達9成,匯豐環球黃金指數也有8成漲幅,其中有6次金礦股漲幅超越金價表現,在金價中長線不看淡下,投資人可趁機拉回布局金礦股,掌握彈升契機。
救市一波波 金價上看2,000美元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2012.09.09 02:51 am
歐洲央行(ECB)出手救市加上聯準會(Fed)可能祭出第3輪量化寬鬆政策(QE3),引發通膨升溫疑慮,金價7日攀抵6個月高峰。分析師認為金價後市仍看漲,有望挑戰每英兩2,000美元。
ECB上周四宣布無限額收購公債方案,以壓低困頓國家的借貸成本。此外,美國8月非農就業人口僅增加9.6萬人,不如市場預估的13萬人,也提高Fed祭出QE3的可能性。這兩項措施都被外界視為有推升通膨之虞,促使資金近來轉進保值資產避險。
花旗期貨專家史密斯說:「就業數字疲軟有利金價上攻。柏南克再三強調就業市場嚴峻,市場因此預期QE的機率大增,但這可能刺激通膨。」
黃金12月期貨6日在紐約商品交易所上漲2%,收在每英兩1,740.5美元,盤中最多漲抵每英兩1,745.4美元,為2月29日以來最高。同日黃金指數股票型產品(ETP)持有黃金也增至2,471.97公噸,創新高紀錄。
渣打集團商品研究總監許翰斌指出,各國央行持續收購黃金提供金價有利支撐,加上市場預期美國將會推出QE3,助長通膨竄升的疑慮,預料未來1年金價將繼續上攻,有可能攀抵每英兩2,000美元。
不過,他也提醒投資人,黃金已持續10多年的多頭走勢,慎防金價泡沫化。
隨著QE3箭在弦上,其他投資工具也為市場通膨預期升高提供佐證。根據經紀商BGC Partners,評估未來5年通膨預期的指標顯示,如今投資人預估5年後通膨將攀抵2.89%,高於7月31日的2.76%。
從2008年12月底至2011年6月期間金價飆漲了70%,主因是Fed把利率維持在空前新低,且啟動2輪QE總共收購了2.3兆美元的資產。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 2012-08-21 14:35
為扶持本國貨幣,非洲已經開始對以美元為主的外幣說“不”。
自明年起,安哥拉將要求石油和天然氣公司使用其本幣寬扎(kwanza)來支付稅款和國內合同,不許使用美元。此前,加納、莫桑比克、贊比亞等非洲國家也紛紛出臺法規,要求以本幣取代美元進行部分企業和貿易結算。 ( 註: 安哥拉 Angola 加納 Ghana 莫桑比克 Moçambique 贊比亞 Zambia )
事實上,對於這些經濟落後的初級商品出口國而言,說“不”也是需要勇氣的。
為什麼要“驅逐”美元?這些國家無不例外地存在過度“美元化”的問題。面對一再貶值的本幣,他們不得不通過此類法令加強本幣的使用,強化本幣信用,否則,這些國家的產業和央行貨幣政策效力都將承受一系列惡果。
目前在莫桑比克和贊比亞,法令已初步見效。但由於市場依賴美元的慣性,貨幣管理依然存在困難,加之這些國家本幣的波動性,如果政府沒有足夠的控制力,市場對本幣的信心很難恢復。分析人士預計此類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續性目前還存在不確定性。
莫桑比克:最早出手的鐵腕
安哥拉在於明年生效的法令中要求,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在國內交易和交稅時,必須使用本國貨幣寬扎,而非美元。
驅逐美元,安哥拉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在加納,自今年5月起,商業銀行在央行的所有存款都必須是本幣塞地(cedi),一改從前塞地和美元存款混合的局面。由此鼓勵銀行吸收本幣存款,從而促進以本幣計價的交易和生產。
而贊比亞央行更是採取了最嚴厲的“驅逐”措施:“以美元報價、付款,要求用美元支付,或是接受別國貨幣”的違令者,將可能面臨最高10年的監禁。
而最早開始對美元下“逐客令”的非洲國家為莫桑比克。該國在2011年7月頒布新外匯法,規定出口商所得外幣貨款的一半要轉換成梅蒂卡爾(meticais),出口商開立的外幣銀行賬戶須經央行批準。
值得一提的是,莫桑比克早在金融危機初期,就對美元流通開始實行管制,且頗有成效。
2008年金融危機初期,莫桑比克出口、外匯儲備等受到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本幣對美元的匯率跌到了1∶44。央行開始實施鐵腕政策限制美元流通,匯率逐漸穩定,去年到了1∶33,現在基本穩定在1∶29。今天,如果你到安哥拉、南非、津巴布韋等國,都可直接花美元,無須兌換當地貨幣。但你在莫桑比克就會遇到點小麻煩:在這裡,美元並不那麼隨處可見。 ( 註: 津巴布韋 Zimbabwe )
高通脹與低幣值之憂
這些非洲國家驅逐美元舉措的初衷並不難理解:這些通脹嚴重、貨幣貶值的國家需要強化本國貨幣的信用,以加強本幣主導地位,從而便於他們充分運用貨幣槓桿調節本國經濟,提高貨幣政策的影響力與效力。
通貨膨脹是這些國家普遍面臨的難題。比如在安哥拉,最近高達13.5%的通脹率已引發了當地人抗議。在加納,今年上半年塞地對美元貶值超過了17%,目前的通貨膨脹率已經接近兩位數。
另外,加強本幣使用對這些國家封閉的金融市場也是個好消息,因為這能引導更多外資進入。
這些非洲國家存在的貨幣貶值現象將對出口產生負效應。非洲大部分國家是礦物原料等初級商品出口國,貨幣貶值在出口競爭中增加的優勢,將會被貶值造成的貿易條件的惡化等因素抵消。最終出口總收入並未增加,甚至可能下降。因此政府需要著手改善本幣貶值現狀,把美元“趕出去”。
比如莫桑比克,選擇企業用本幣支付一半的出口的方式去美元化,就和它的出口產業有密切關係。莫擁有豐富的煤和天然氣儲備資源,政府希望能把這部分出口所得投入到本國的實體經濟中。
而安哥拉礦產資源先天的優勢更是令無數國家羨慕不已:該國的石油儲量高居非洲第一。安哥拉針對石油和天然氣公司的國內交易作出規定的“用心良苦”也與莫桑比克異曲同工。
暫難消除的“美元依賴症”
驅逐美元讓習慣用美元交易的當地和外國企業陷入了尷尬境地:一邊是央行對銀行櫃臺美元交易的限制,另一邊,市場尤其是國際貿易行業對美元的依賴已成慣性,短期還難以消除。“確實會有一段調整期。”巴克萊南非分公司分析師MikeKeenan說道。
在加納首都阿克拉市中心街道上的外匯兌換所就可以看到這樣的慣性:由於從事中國-加納貿易的加納貿易商們在銀行兌不到足夠的美元,不得不到大街上尋找外匯兌換所。對於習慣了為挎著腰包的遊客們服務的貨幣兌換商們來說,這是一個福音。中國的進口商往往是在回中國的航班快要起飛前突然出現,瘋狂買進十萬美元。
Penta外匯管理局的出納KwakuAddo對加納政府能否完成調控匯價的任務表示懷疑:“他們做不到的,他們只是在唬人。”
政府的鐵腕只是“紙老虎”?目前的去美元化措施的確存在爭論。
有專家認為,莫桑比克的新外匯法嚴格控制外幣會加大官方與黑市匯率的差距,從而可能造成與決策層初衷恰恰相反的結果——進一步降低人們對本國貨幣的信心。
而在贊比亞,反對的聲音部分來自國外制造業公司和礦業企業。他們既抱怨使用本國貨幣克瓦查(kwacha)令公司運營變得更為昂貴繁瑣,又擔心無法對沖克瓦查幣值波動的潛在風險。他們呼籲政府限制需使用克瓦查的業務種類,以減少該貨幣波動所致的風險。另外,禁止美元交易可能會讓贊比亞的經濟受損,導致旅遊業和採礦業遭到打擊。
面對爭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贊比亞事務主管JohnK.Wakeman-Linn則給出了較為中立的意見:“這項法令不見得一定是不利的,但同時我也認為,它不見得能給克瓦查提供特別大的長期信心。”
雖然存在懷疑與爭論,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贊比亞,目前的政策已取得了效果。國外制造業和礦業企業雖然滿腹牢騷,但還是不得不在市場上獲取克瓦查。對克瓦查的需求正在不斷上升,貨幣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升值,7月份達到今年以來的最高點:1美元兌換4640克瓦查,之后有小幅下降。
對於限制美元流通政策所起到的效果,莫桑比克或許更有發言權。提到外匯管制政策,莫桑比克總統格布扎如是說:“央行的干預保障銀行系統穩定,同時外國投資人的利益也得到較好保護。目前央行對於美元的控制沒有放鬆,而且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他也強調,近幾年政府在積極吸引外資,現在莫國礦產業就有很多外國公司。
閱報秘書 -- 美元地位
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勝利的前夕,二戰中的44個同盟國在英國和美國的組織下,在美國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頓森林村(Bretton Woods)一家旅館召開了730人參加的「聯合和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美國財長助理懷特提出的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從此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這種優勢地位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首先,它使美國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舉債,但其償還債務卻是不對等的或者乾脆是不用負責任的。因為它向別國舉債是以美元計值的,它可以讓印鈔廠毫無節製得加印美元,即便造成美元貶值,也能減輕其外債負擔,又可刺激出口,改善其國際收支狀況。此外,由於美經濟實力雄厚,投資環境比較穩定,在美投資能帶來較多利潤,因此,許多人都想在美投資。而大量流通性美元資金的到來,使其利率下降,彌補財政赤字的成本得到壓縮。另外,在通常情況下,當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一般要進行經濟政策的調整。而美國卻不必這樣做。因為美元是國際貨幣,當美國出現外貿逆差時,美政府可通過印刷美鈔來彌補赤字,維持國民經濟的平衡,而將通貨膨脹轉嫁給其他國家。這正是戰後的美國雖經歷了數十年的高額財政赤字卻依然能保持經濟狀況穩定的主要原因。
再有,還可以使美國獲得巨額的鑄幣稅。鑄幣稅原是中世紀西歐各國對送交鑄幣廠用以鑄造貨幣的金、銀等貴金屬所徵收的稅;後來指政府發行貨幣取得的利潤(等於鑄幣幣面價值與鑄幣金屬幣價的差額)。在金本位崩潰之後,以紙幣為基礎的信用本位取代了金本位;美元代行國際貨幣職能,給美國帶來了巨大利益。當一張毫無價值可言的紙幣被國家印製出來時,鑄幣稅就等於這張紙幣所能購買到的社會產品價值,中間的差額即為美國的「鑄幣稅」。
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局1994年公布,全世界美鈔流通量為3500億元,l/3在美國境內流通,2/3在外國流通。紐約聯儲局報告稱,在2002年末,在市面流通的6,200億美元貨幣中,有大約55%到60%,即3,400億到3,700億美元左右是在美國以外地區流通的。根據聯邦儲備體系最近的估計,在所有流通的美元中,大約三分之二為美國境外持有。目前在全世界流通的美國貨幣總額已達將近7000億美元。僅在1989到1996年3月間,流到俄羅斯和阿根廷的美鈔就分別達到了440億和350億美元。而美國印製一張1美元鈔票的材料費和人工費只需0.03美元,卻能買到價值1美元的商品,美國由此得到每年大約250億美元的巨額鑄幣稅收益,二戰以來累計收益在二萬億美元左右。
但是由於二戰時的通貨膨脹、二戰後的通貨膨脹、韓戰和越南戰爭時期的通貨膨脹、以及兩次通貨膨脹間的另一輪通貨膨脹,使美國價格水平在1934年到1971年間上漲了2倍,同時美國依靠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黃金儲備保持黃金的美元比價不變,高估美元,低估黃金。這時各國央行開始儲備黃金,將手中的美元兌換成黃金以增加它們的儲備。1948年,美國擁有全世界70%的貨幣性黃金儲量也就是7億安士。而隨著日本和西歐經濟復甦和迅速發展,美國的地位不斷下降,美元災加劇了黃金供求狀況的惡化,在20世紀50年代與60年代 ,美國為發展國內經濟及對付越南戰爭造成的國際收支逆差,又不斷增加貨幣發行,這使美元遠遠低於金平價,使黃金官價越來越成為買方一相情願的價格。歐洲由於越南戰爭產生了一股反美情緒,法國帶頭把所有的順差以黃金的形式進行儲備。於是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48年的7億安士降到1970年的2億5千萬安士,有一半以上將近三分之二黃金儲備流失了,進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額供應和對黃金的超額需求。加之國際市場上投機者抓住固定匯率制的瓦解趨勢推波助瀾,大肆借美元對黃金下賭注,導致固定匯率制徹底崩潰。1971年出現了「美元危機」,從60年代到70年代,爆發這樣的美元危機就達11次之多。儘管美國政府為挽救美元採取了許多應急措施,都未能奏效。美國經濟衰退、資本大量流失、美元在全世界泛濫成災。最終美國黃金儲備面臨枯竭的危機,不得不放棄美元金本位,美元失去了其等同黃金的特殊地位。因此「美金」一詞本應成為歷史,但由於已深入人心,所以至今仍廣為使用。
美元國際地位 已是日落黃昏? ~【GDI 呆呆向錢衝網路創業】
咖啡王子蔡來瘋 2009/04/05 08:35
探討美元國際地位,是一個超越研究美元匯率每天變動的重大問題,它除了是個經濟問題之外,亦涉及爭奪國際儲備貨幣地位整體國力的問題。2009年3月下旬,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撰文建議,以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特別提款權」(SDR),作為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雖屬舊有的想法,但確是在表達對美元現有獨霸地位的不滿與挑戰。
美國對國際上提供美元的管道,除了銀行的美元貸款外,亦可透過對外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經常帳的逆差,而流出美元,而國際會接受美元,主要是對它購買力的信賴,亦即對美國的整體信賴。
金融海嘯下 美元接受度仍高
在這次金融海嘯中,儘管美國經濟和金融,陷入淒風苦雨的慘狀,國際美元還是不斷前進美國,例如,近一、二年來,全球的外匯存底約有65%是用美元持有,遠高於持有歐元之25%;外國持有美國公債和美國其它有價證券之金額,不斷增加;以及美國境內外國人美元存款持續增加等現象。雖然國際資金前進美國,也有「避險」之考量,但主要還是反映美國經濟成長、物價,和國內外利差等基本面平穩的表現。
另一方面,由於金融海嘯之影響,美國以外之國家的出口急減,加上資金外流,造成美元短缺的現象,紛紛與美國聯準會簽署貨幣換匯協議。在2008年,美國因換匯所釋出到國外的美元,約增加5,500億美元,美國聯準會儼然成為世界的中央銀行,扮演了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部分角色。上述美元資金在國際上的循環流動,帶動外匯市場上對美元的龐大需求和美元的升值。
力堅強、平穩 美元地位難動搖
因應這次金融海嘯,美國聯準會採取「印鈔救市」大舉釋金的措施,悲觀看待此事者認為「美元將暴跌」、「美國霸權將終結」等,並提出替代美元主權國際儲備貨幣的想法。我們很難說上述的情形,將來不會發生,也許會在10年、20年或更久的以後發生,但是在當前這波金融海嘯,還未完全平息前,由於受災國需要美元來紓困,也需要美元發揮其中流砥柱的穩定力量,美國和美元將依然維持其獨霸全球的局面。
除了經濟基本面因素平穩之外,美元並具有下列相對優勢的獨特(unique)因素:
1.美國享有印製國際美元的特權。在1971年「黃金美元本位制度」破滅變成「美元本位制度」後,美國聯準會印美元時,不再有兌換上的桎梏,可有百分之百的自主性去印美鈔。
2.美元是美國最大的成本低和替代性低的特殊出口商品。美國對全球提供美元流動性,若國際美元短缺,則以美元作為主要商品交易媒介的國際經濟活動,將受限制,其情形將有如貨幣學派對1930年大恐慌原因的主張,它是因貨幣供給不足所引起。
3.美國是全球最大債務國,但債信十分可靠。若國外債主拋售美國公債,一時間或會引起美國公債價格下跌,和美元利率上升的現象,但若美國聯準會積極「印鈔救市」,美國可以自己印美鈔,來完全清償其國外債務,而在全球大多數人「愛美元」的情形下,美國債信應該不會打折扣。
4.美元貶值並不增加美國以美元表示的對外債務的負擔,反而是外國投資者的美元資產,會因匯兌損失而縮水,因此,擁有美元資產的外國投資者,也不樂見美元暴跌而恣意放空美元,這間接成為美元的穩定因素。
5.美國整體國力仍居世界第1位。平常有人認為「美國國力已衰退」,但是實際上,近半世紀來,美國本身的國力只見增強未見衰退。例如,經濟規模、教育、科技與研發、金融制度與市場的革新和健全、國家安全保障的可靠性、多樣化人種的大融合、以及財經政策的持續性和政治的穩定等等,這些構築美國整體國力的基礎事項,仍居世界相對優勢。
當今美元國際地位,是基於上述美國的5項獨特因素,由市場力量所造成,因此,國際間要消滅「美元一元化本位制度」,推向「幾種貨幣化多元本位制度」,或以IMF之SDR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等,在制度上做改變的想法,短期間,在實務上不僅難於實現,恐將在推動過程因各方勢力不均,引起國際金融更大的不穩定與混亂的現象。
歐元、日圓、人民幣 取代美元還有障礙
歐元區的經濟規模足與美國相比,一度被看好未來大有取代美元之勢,但經過這次金融海嘯之摧殘,歐元區經濟受傷程度亦不在美國之下,「歐元再起」看似需要一段時間;再者,歐元區各國之間,經濟成長與財政赤字差異甚大,加上各國沒有貨幣政策自主權,歐元區要整合成一強大的經濟體,是有制度上的困難。而日本曾經在1980年代推動日圓國際化,但歷經1990年代房地產泡沫破滅後,日本經濟陷入「失落的十年」,日圓國際地位已漸趨下降。
至於近年來雖然中國崛起十分顯著,經濟潛力頗大,但其整體國力與美國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再者,因其人民幣的流通性和可兌換性,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既不深又不廣,因此,人民幣若不融入國際金融體制內運作,短期間,要建立具有某種影響力的國際地位並不容易。
美國因應這波金融海嘯,所採取的各種釋金紓困措施,若真能達到「印鈔救市」的效果,無疑的,由於國際金融市場更加依賴美元,美元國際地位將更加鞏固,但在執行過程中仍有下列之隱憂。
要達印鈔救市效果 執行過程有隱憂
1.美國聯準會資產負債表無限制膨脹的問題,其資產在2008年由年初到年底增加約2.5倍,今後若發生大量不良資產,恐將危及國際上對美元之信賴。
2.美國聯準會大舉釋金,準備貨幣大增,但貨幣乘數卻大幅滑落,由於銀行未能發揮其信用仲介的功能,將使國際美元資金流通管道受阻,美元國際地位將受到影響。
3.資產縮水和負債增加,是近年來美國家庭和企業之資產負債表,嚴重受損的顯著現象。若以日本經濟「失落的十年」的經驗來推估,單是要處理不良資產,減輕民間債務負擔恐得花上十年以上的時間。美國政府對這波金融海嘯之發展,若不妥善因應、產生時效,恐怕將步「日本失落的十年」之後塵,演變成為「美式失落的十年」,甚至是「全球失落的十年」。
在這次金融海嘯的餘波中,美元或將有大幅貶值的時候,但即使對日圓貶值20%,逼近1995年4月19日歷史最低匯率水準,79.7日圓,由於有助美國出口競爭力的提升,再加上上述其得天獨厚的特殊條件,美元依然具有相對優勢的國際地位。
華爾街危機將終結美元時代嗎
Yahoo!奇摩知識+ 回答者:milano5230 回答時間:2008-11-26 03:36:30
1、目前尚未有能取代美元地位的貨幣存在。美元一統江湖成為老大完全拜二戰所賜。歐洲人的愚蠢使得英鎊、法郎等傳統強勢貨幣的基礎在二戰的戰火中被摧毀。一片廢墟之上的日本政府發行的鈔票也缺乏堅實的基礎。
於是,西方世界的主要國家便求助於美國,而具有遠見卓識的美國人也沒有錯失這個歷史機遇。布雷頓森林會議的核心就是美元與黃金掛鉤,西方主要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這種雙保險既重振了各國人民對本國貨幣的信心,也刺激了國際貿易的發展,更牢固的樹立了美元的地位。
美元的這種地位儘管在尼克森政府以後被多次的美元貶值所侵蝕,可是至今尚未有足以取代美元地位的貨幣出現。無論是歐元還是日元,都無法取代美元。至於人民幣,在世界很多國家居民還很難見到人民幣影子的情況下,短期內無法成為世界性貨幣。
2、世界性貨幣的成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歐元之父蒙代爾的新世界性貨幣的想法很偉大很具有前瞻性,但這種過於超前的想法很難在數十年內得到實現。
不用說世界性的統一貨幣,亞洲貨幣的統一就面臨諸多障礙。在世界近兩百多個發展程度極不平衡的情況下,怎麼可能在短期內創造出新的世界性貨幣出來?
依託世界銀行為發行主體?拜託,在世界銀行中發言權最大的國家美國會贊同蒙代爾的這一想法嗎?美國人會主動製造一個消滅美元的新的世界性貨幣出來嗎?利益至上的美國人絕對不會如此自廢武功。
3、美元的經濟基礎仍然夯實。從數字上來講,美國的GDP佔全世界GDP的三分之一,從感性上來講,開放型國家居民的飲食、服裝、娛樂、文化等生活的各個方面無一不體現美國人的影響。美國的 科技、教育、文化等實力要遠遠超過其他國家。世界性貨幣需要超級規模的經濟體來支撐,這是美元地位短期內牢不可破的根本原因。
當然,從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期趨勢來說,美元時代遲早有一天會被終結。蒙代爾的創造世界性統一貨幣的夢想遲早有一天會實現。但這種夢想有點類似於所謂的大同世界的理想,雖然有實現的可能性,但距離我們實在很遙遠。
套用經濟學先賢凱恩斯的話說,從長期而言,人們都會死。對人們影響最大的是對經濟形勢的短期判斷,這一場華爾街危機連帶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儘管影響深遠,卻無法終結美元時代,美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然扮演著主流結算貨幣的角色。
台匯銀專家:美元地位仍具相對優勢
【大紀元3月31日訊】2009-3-31
(大紀元記者彭秋燕台北報導)美元國際地位已是日落黃昏?中國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李勝彥表示,美元或有大幅貶值的時候,但貶值有助提升出口競爭力,美元仍不失其得天獨厚的條件,具有相對優勢的國際地位。
上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呼籲以SDR(特別提款權)取代美元霸權。台灣綜合研究院與台灣省商業會31日在台北市舉辦財金論壇,討論「金融海嘯之後主要國家雙率走勢」,主要議題包括美元國際地位、歐元雙率走向、新台幣雙率及人民幣國際實力。
就資金流向面而言,李勝彥指出,近一、兩年來,全球的外匯存底約有65%是用美元持有,遠高於歐元持有的25%;而且美國國內的外國人美元存款金額也出現增加,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也同樣增加。這顯示國際對美元的信心仍在。
而就美國自身經濟基本面來看,李勝彥認為,美國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平穩,顯示通膨壓力和緩;另外,其他國家開始降息,使美元與其他貨幣的利差縮小;同時,美國經濟尚稱平穩,因此顯示美國狀況穩定。
李勝彥一路提出他對美元國際地位相對優勢的看法,他說,這篇文章交槁後,中國大陸提出用SDR取代美元時,他當時想糟糕了!我這篇報告都在吹噓美國有多強,要怎麼樣來修改?但經過這一個禮辦的發展,結果證明我的想法是對的。
但實際的外匯市場一日多變,李勝彥強調,匯率和國際地位是兩回事,美元短期或有升貶並不等於美元國際地位的喪失,就算美元對日元貶破1:90,也不代表美元會沒有人要;同時,有些國家的匯率雖高,但仍然無法成為國際貨幣。
不過,大家還是質疑,美國貨幣過去有7兆,為了終結金融海嘯,一下增加2兆,增加近30%,會不會引起通貨膨漲?這點李勝彥認為不會,因為美國準備貨幣是拿了很多出來,但現在銀行都趴在地上,不能當作信用中介的作用,貨幣供給創造不出來。他說在金融海嘯還未回穩,真正的需求未出現之前絕對不會有通貨膨脹,如果有也是短暫的。
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王儷容也在會中提到,中國大陸為什麼提SDR?因為中國大陸想要人家來跟他借人民幣換SDR給他,中國大陸SDR多了,在IMF(國際貨幣基金)的發言權就會增加,「中國大陸錢都不缺,他缺什麼?就想當世界的霸主!」
李勝彥說,美元的優勢是大家都需要美元供給,因此各國的政府更不會把美元轉成SDR。中國大陸嗆聲要弄一個國際準備貨幣的路途相當遙遠!而且有也不是要用SDR來做,SDR十年前就有,何況美國還會越來越強呢!
G20國際儲備貨幣議題 美元地位難取代
【大紀元4月2日報導】2009-4-2
(中央社記者高照芬台北2日電)中國日前拋出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議題。美國國債11兆美元,經常帳赤字擴大,是美元發展隱憂,但美國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資本市場開放,美元做為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短期難改變。
20國集團(G20)峰會登場,重要議題包括改善國際金融市場監理、協助窮國對抗經濟衰退危機等,中國等會員國提出成立超主權國際儲備貨幣議題也受到外界注目。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日前呼籲國際間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他建議,當致力推動SDR(特別提款權)的分配,以維護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穩定的能力。
事實上,SDR是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會計上記帳的單位,在1969年由美元、馬克、日圓、法郎、英鎊等5種貨幣構成。每一單位SDR價值隨著這5種貨幣匯率的波動而變動,SDR供會員國在IMF會計帳上交易。
截至2008年底IMF的統計,在國際準備基礎下,美國持有SDR的比例最高,達28.66%、日本9.31%、德國6.75% 、中國3.68%、法國2.97%、英國1.38%、義大利0.8%、韓國0.26%。
瑞士銀行台灣區財富管理研究部主管蕭正義表示,儘管周小川拋出以SDR取代美元的議題,但各國央行以美元做為主要外匯儲備的佔65%,歐元佔25.5%,美元仍為各國央行最具信心持有的貨幣。
他分析,做為國際儲備貨幣必須符合4項條件─經濟體夠大、資本市場深寬且開放、低通膨的市場環境,且為各國央行信賴。環顧世界主流貨幣,符合上述4要條的首推美元,其次為歐元,人民幣還不成氣候。
前中央銀行業務局長、中國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李勝彥認為,有人認為「美國國力」已衰退,可能與二次大戰後,日本及德國的快速興起,加上歐元區經濟體的成立有關。
他分析,近半世紀以來,美國國力只見增強,未見衰退;例如美國科技與研發執世界牛耳、教育環境及勞動力素質高、財經政策明快果決、美國金融業仍居世界領導地位等,構築美國整體國力的基礎。
李勝彥認為,此波金融海嘯餘波盪漾,美元或有貶值的壓力;但美元具有先天優勢,弱勢美元有助提升美國出口競爭力,再加上「美元本位制度」下,美國享有印製美元特權,美元優勢的國際地位,得天獨厚。
不過,在美國政府債務負擔過高及經常帳赤字擴大下,美元的發展也有隱憂。
蕭正義分析,美國去年國債高達11兆美元,光是一年利息支出即達4120億美元,加上去年美國經常帳逆差6700億美元,財務負擔沈重。一旦全球景氣復甦,具有避險特色的國際美元,可能走貶。
他認為,周小川拋出創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並能保持幣值長期穩定的國際儲備貨幣的議題,充其量只是對於美元長期看貶發發牢騷,畢竟中國為美國政府公債最大的債權國。
總體而言,美國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資本市場夠深、夠廣且開放,美國政府試圖以擴張的財政政策引領全球經濟復甦,美元依然為各國央行最信賴的主要貨幣,短期間美元做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地位仍難以改變。
劉憶如:弔詭的美元地位
天下雜誌 2009-04 作者:劉憶如
隨著每一次世界重大危機的發生,國際制度也往往產生結構性的改變,國際貨幣體系在十九世紀不到五十年的期間內歷經了四次變革,包括採行黃金本位制、旋即又放棄黃金本位制、1944年建立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制、1973年後,世界主要國家又紛紛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全球進入浮動匯率時代。而今,世界既然面臨1930年以來最大的經濟風暴,以美元為主要交際媒介與外匯儲備的制度又製造了許多問題,美元強勢地位必得面對重新檢視的壓力。
中國率先發出檢討國際貨幣體系聲音,提倡要建立超越主權的國際儲備貨幣代替美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3月23日提出以特別提款權(SDR)取代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建議。中國此一挑戰美元地位的觀點,至目前除澳洲及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國家紛表態支持外,也分別得到全球多位經濟學者認同。
諾貝爾獎得主史提葛里茲(Joseph E. Stiglitz)3月26日發布研究報告,籲全球應放棄以美元做為全球性單一貨幣,建立新全球準備貨幣;另一位被譽為「歐元之父」的諾貝爾獎得主孟代爾(Robert A Mundell.)4月8日在香港演講亦表達同意周小川以SDR替代美元作為國際主要儲備貨幣的觀點,並建議明年IMF(國際貨幣基金)應將人民幣納入SDR一籃子貨幣內,以著手創建一種全球儲備貨幣。
短期內仍無可替代
除力倡SDR外,中國也以積極推動與他國簽訂換匯機制的實際行動,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中國身為美國政府公債最大持有國,中國總理溫家寶3月以來多次對於美元可能因美國砸錢拼經濟貶值,而連帶使中國持有的美債價值減損表示擔憂。溫家寶並在4月17日2009博鰲亞洲論壇上呼籲加強區域金融合作,充分發揮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作用,透過建立區域外匯儲備庫,增強區域抵禦金融風險能力。
美共和黨喊重回金本位 金價是福還是禍?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2-08-31 14:00
當然,這些可能性都可以。可是,最有可能的可能性卻還不是它們,而是關於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回歸金本位的嚴肅討論。
在美國,共和黨已經在賭咒發誓,說如果他們能夠贏得即將到來的選舉,就將研究重建美元與黃金之間的聯繫。在歐洲,瑞士人也已經就瑞士法郎和黃金之間的關係進行過不止一次的認真討論了。
各國央行已經在增加他們持有的黃金了。如果在不斷升溫的歐洲貨幣系統修復工程當中,黃金開始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千萬不要對此感到吃驚。
如果黃金重新成為全球貨幣系統中心,市場該為黃金定下怎樣的價格?對此,市場是已經有很多的預測,但是未來的真實情況到底怎樣,誰也不可能真正知道。
可是,有趣之處恰恰也在這裏。
市場總是有前瞻性的。人們總是試圖在遊戲中先行一步。想讓金價上漲,不必真的等到金本位恢復的那一天,只要大家認真討論這個問題,其實就已經足夠了。
現在發生的,正是這樣的故事。
四十一年前的今天,黃金與貨幣的關係宣告脫。當時,尼克森總統終結了將美元與黃金價格掛鉤,而將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的布雷頓森林體系。這個決定作出的時候,金價還只有每盎司35美元——這是1933年羅斯福時代確定的。在那之後,金價一路上漲,直到今天的1650美元左右。
粗略估算下來,貨幣體系大約是四十年左右一變。經典的一戰前金本位大致存在了這麼長時間。布雷頓森林體系存在了二十七年。在那之後是現有的體系,各國央行執行浮動匯率,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至今已經進入借貸時代。
局面又到了需要變化的時候了。伴隨美國在世界上的重要性逐漸縮水,美元也處於長期下滑通道之中。各國央行瘋狂印刷愈來愈多的貨幣,但是對於真實經濟的影響卻非常有限。資市場的機能出現錯亂。因此,人們很自然就會看眼前的混亂局面,開始考慮:貨幣系統現在是否還在正常運轉,履行其職能?
在三個地方,人們都將圍繞金本位展開討論。
首先是在美國,討論已經開始了。看上去,聯儲已經步了日本央行的後塵,走上了一條死路:長達十年,印刷愈來愈多的貨幣,而經濟卻原地踏步,生活水準降低,債務對國內生總值的比率攀上了200%甚至更高的水平。在這種情況之下,關於黃金的討論只能愈來愈熱烈。
接下來,是那些較小的,經濟較為成功的國家。像瑞士這樣的國家開始討論黃金問題,其實並沒有什麼好吃驚的。以美元進行國際貿易,然後將其當作儲備貨幣保存,而這種貨幣的價值卻在持續縮水,這顯然不是一種有吸引力的選擇。除開瑞士之外,還會有誰加入考慮金本位的名單,或許逐漸減少的擁有AAA信用評級的國家都會,比如加拿大或者新加坡。
最後,我們更加不要忘記,在歐元危機的最後階段,黃金也扮演了自己的角色。要輓救倍受打壓的單一貨幣的命運,轉移到金本位體系或許是個辦法。畢竟,在十九世紀,歐洲曾經非常成功地執行金本位,那時的黃金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單一貨幣。
如果歐元區分崩離析,或者一兩個成員國離開歐元區,或許就是將新貨幣與黃金掛鉤的好機會。一比如,意大利就是全世界黃金儲備最多的國家之一。如果沒有黃金支持,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新里拉的地位比起津巴布韋債券來好不到哪裏,可是如果有了金本位,突然之間,投資者就必須嚴肅面對它了。
現在我們說的,不是立即回歸金本位。只是,一場嚴肅的討論已經在進行當中了。相關的言論只能是愈來愈多。
這對於金價顯然會有影響。
毋庸贅言,哪怕我們真正回歸以貴金屬為基礎貨幣的做法,也是很久之後的事情。可是,市場的天性就是去發現未來的趨勢,追隨未來的趨勢,這次市場自然也會要走在前頭。
如果美國實現金本位,黃金價格會是多少?沒有人真正知道。倫敦研究公司Capital Economics在上周的一次研究當中估計,金價可能會因此漲到每盎司1萬美元,即相當於當前價格五倍以上。
不過,誰也無法肯定。具體的情況,要看金價與美元掛鉤的程度,以及是否有其他貨幣實行金本位。事實上,如果聯儲取過去十年的平均價格(每盎司800美元左右),將其定為黃金的美元價格,金價也可能會下跌。
當然,一旦金本位重新確立,黃金或許就不再是一種理想的投資對象了。我們不能忘記,從1933年到1971年,以美元計算的黃金價格一直是不變的。
不過,市場上總有投機的想法,認為回歸金本位對這種貴金屬而言會是大好事。投資者將會囤積這種資,等待各國央行大規模買進。金價將會上漲,再上漲。
我們最終是否會真正回歸金本位?現在還言之過早。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現有的貨幣體系已經是一團糟了,因此討論才會進行。
對於黃色的貴金屬而言,只能是好消息。(子衿)
金價年內上試2000美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 2012-08-31 08:02
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30日透露,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的黃金日成交量由去年高位時的2300億港元,回落至今年第二季度的約400億港元後,近期已經回升到700億港元的水平。他預期,未來金價的波幅將會擴大,並帶動每日成交量恢復到800億港元至1000億港元的水平。
張德熙說,黃金目前仍處於牛市周期中,早前金價在每盎司1450美元至1550美元水平整固後,現已重拾上升軌道,預計年底前金價將再創新高,有望高見2000美元水平,預料金價仍有3年至5年的上升周期。
張德熙認為,目前美國的經濟表現不算太差,因此沒有迫切性去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E3),但如果美國當局真的推出QE3,就會刺激金價繼續上升。
另外,張德熙還透露,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將推出白銀電子交易服務,希望建立這個平臺可令香港擁有白銀的議價定價權,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他認為,白銀價格早前徘徊在每盎司25美元至28美元之間,若要追上金價的升幅,白銀價要高見35美元/盎司。
重拾金本位制度?專家:像心慌時回頭找不適任的舊情人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2-09-06 15:20
以下即魏德納的評論文章全文:
每隔那麼二三十年,這個國家就會經歷一次金融恐慌,而每經歷一次金融恐慌,都會有人站出來質疑貨幣體系——我們現在到底是應該實行金本位,還是不應該?
這一次的後危機時代也不例外。共和黨已經在他們的政綱當中明確表態,號召美元與黃金掛鉤,而這樣的表態不免在華爾街引起了一番波瀾。
我們剛剛走出了1930年代以來最糟糕的衰退。在這個時候,挑戰我們的貨幣體系,我們的法定通貨和我們的聯儲系統,似乎是頗有理由的。
可是,如果說這些周期性的崩潰確有什麼積極意義的話,那只能是再度強調了我們愚蠢的程度。重回金本位?別傻了。
我們首先必須明白,重新採納金本位到底有什麼好處:
——將貨幣同某種供應固定的東西掛鉤,可以使得我們免於通貨膨脹的衝擊。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聯邦政府通過聯儲管理財富的能力就被大大削弱了。這是因為,通貨膨脹可以有效地將財富從不能印鈔的平民百姓手中轉移到可以印鈔的政府手中。
——這將有效地影響國際匯率,這樣就可以使得我們改善我們與中國和其他在外匯體系中做小動作,使得局面對他們有利的國家之間的不平衡局面。(中國將遭遇通貨膨脹,而美國的通貨緊縮則將使得我們的品更有競爭力。)
聽起來,確實是相當不錯,但是下面這些,你是否考慮過?
——對於一種金本位貨幣而言,緊縮是必然的。這顯然會讓債務人大受打擊。當我們欠債,而我們的工資卻在減少,或許我們還可以繼續購買價格也降低了的商品,維持我們的生活水準,但是我們的債務負擔卻加重了。
——結果就是,信貸市場將因此而受到打壓。
——政府將幾乎沒有什麼能力去管理經濟。政府不可能確定黃金的價格,也不可能像聯儲今天這樣,擴大貨幣供應來刺激經濟。
我並不是要徹底抹殺金本位的任何優點。這一系統將有助於解決債務泡沫問題,有助於改善貿易不平衡的局面。我更不是說我們目前的貨幣系統就是完美的。我們都知道它有許多的侷限。如果一切都是完美運轉的,那麼我們現在原本應該是充分就業,預算均衡。
問題在於,金本位同樣不能完美運轉,甚至是否能夠運轉起來都值得懷疑。這就有點像是回頭去找舊情人。我們的回憶非常美好,但那實際上很大程度上是我們今日單身痛楚扭曲的物。那確實是很有誘惑力的想法,但是我們會分手,又是因為什麼?
另外一個問題在於,我們要做的,其實是提升我們貨幣體系的品質,而不是回到公元前600年發明的技術身邊——黃金在那時也就比貝殼高明一點。黃金是美麗的,但它歸根結底只是金屬而已。它的用處有限。它到處都可以挖到。換言之,黃金之所以有價值,只是因為人們強烈地相信他有價值而已。
金本位的倡議者還有一點也很是讓我擔心。看上去,他們總是屬於同一個政治和經濟的陣營。他們都是反政府的自由主義者,一心要了結聯儲,壓縮政府,讓“自由市場”管理一切。
上周,利普斯基(Seth Lipsky)在《華爾街日報》撰文宣稱,黃金已經重新成為主流。他還說,如果沒有巨大的公壓力、政治壓力,或者是經濟學界的壓力,那些曾經反對金本位的人們,如經濟史學家施瓦茨、雷根總統和經濟學家弗裡德曼,其實都可能是金本位的支持者。
此外,許多金本位原教旨主義者似乎同時也是鐵桿的黃金投資者,即所謂金甲蟲。他們無論在財務層面還是在意識形態層面都深深陷入了這種金屬的光澤當中。談論這個話題有助於讓他們的資增值,讓他們的身份提升,讓他們的自我得到滿足。
不久前,我橫越了這個國家,目睹了多金融危機破壞力的證據,和大多數美國人一樣,對於這一聯儲該負部分責任的信貸泡沫造成的危機,我也感到氣憤,也想試驗一些激進的方法。可是,我不想重覆錯誤。
如果沒有人能夠拿出令人信服的新觀點,討論就該到此為止。如果投資者買賣黃金是因為相信其價值,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可是,要讓這樣的信念成為我們國家貨幣的基礎?
那真是傻瓜才會做的事。(子衿)
葛洛斯:Fed是在傷害經濟 不是幫助經濟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2012-09-06 02:01
Pimco公司投資長葛洛斯表示,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目前的零利率,是在傷害經濟,而非幫助經濟。
在他最新的投資展望中,這位Pimco公司的共同首席投資長說,銀行業與投資人所能賺到的價差,已降至極低水平,影響了投資,也加速了經濟中,正在進行的去槓桿化過程。
「貸款機構不會輕易借錢給一個過度負債的借款人,這點顯而易見。如果投資的殖利率或報酬太低,不足彌補營業費用,則該貸款機構也同樣不會開出支票,」葛洛斯說。
葛洛斯說,美國銀行今年撤除了1500台提款機,便是因報酬率太低,金融機構退場的例子。
葛洛斯表示,投資縮手可能讓已經遲緩的全球經濟,落入衰退。
「當信用成本如此,投資獲利不再如以往,則系統便會受阻,甚至巔覆,」他說。「以目前的疲弱情況而言,或許就應歸咎Fed與其他央行。」
上周, 葛洛斯告訴CNBC說,Fed的貨幣政策已到了盡頭,但伯南克仍將宣布第三波量化寬鬆措施,刺激經濟成長。
伯南克上周表示,央行準備採取進一步行動,振興經濟。投資人則觀望歐洲央行在周四的會議中,是否宣布新一波的公債購買計劃。
在投資展望中,葛洛斯寫到,傳統上,降息能夠刺激經濟成長,但這次則不可行,因為法規改變,且家庭支出謹慎,扭曲了這些模式。
葛洛斯重申,年底前,市場報酬率可能令人失望,投資人仍應謹慎。
金價突破1700美元 美林:年底可望挑戰2000美元大關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2012-09-06 19:39
在歐洲央行將推出沖銷式無上限購入公債消息激勵振奮,不僅推升金價連日收紅,今(6)日盤中一度攻上1700美元大關,是近半年來新高點。美銀美林預測,聯準會將宣布第3輪債券收購計畫,將可望激勵金價在年底前挑戰2000美元大關。
統計金價自今(2012)年5月16日低點1539.57美元迄今,漲幅已逾1成,就線型技術分析,匯豐黃金及礦業基金經理人蕭若梅表示,金價走勢已突破季線接近半年線,而一旦站上站上半年線,通常是多頭指標訊號。
根據匯豐集團統計,各大央行在2010年淨購入黃金達77噸,去(2011)年全球央行購買黃金數量激增至456噸。法人預估,儘管中國、印度等國恐因經濟衰退而削弱黃金購買力,但估計在柏南克談話後,新興國家的外匯儲備管理勢必會持續增加黃金持有比例,好應對美元、歐元走貶後的金融趨勢。
天達投顧則認為,金價在突破年線之後,可望成為下檔支撐,並維持高檔區間整理機率較大,但對金礦股向上挑戰年線將大有助益。
觀察今年以來始終落後於金價的金礦股,終於在8月一吐悶氣。其中,8月匯豐環球黃金指數狂漲9.2%,金蟲指數更大漲12%,比黃金現貨價的4%多出1、2倍以上。
天達投顧表示,過去10年來,每年9-12月的旺季期間,金價上漲機率高達9成,匯豐環球黃金指數也有8成漲幅,其中有6次金礦股漲幅超越金價表現,在金價中長線不看淡下,投資人可趁機拉回布局金礦股,掌握彈升契機。
救市一波波 金價上看2,000美元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2012.09.09 02:51 am
歐洲央行(ECB)出手救市加上聯準會(Fed)可能祭出第3輪量化寬鬆政策(QE3),引發通膨升溫疑慮,金價7日攀抵6個月高峰。分析師認為金價後市仍看漲,有望挑戰每英兩2,000美元。
ECB上周四宣布無限額收購公債方案,以壓低困頓國家的借貸成本。此外,美國8月非農就業人口僅增加9.6萬人,不如市場預估的13萬人,也提高Fed祭出QE3的可能性。這兩項措施都被外界視為有推升通膨之虞,促使資金近來轉進保值資產避險。
花旗期貨專家史密斯說:「就業數字疲軟有利金價上攻。柏南克再三強調就業市場嚴峻,市場因此預期QE的機率大增,但這可能刺激通膨。」
黃金12月期貨6日在紐約商品交易所上漲2%,收在每英兩1,740.5美元,盤中最多漲抵每英兩1,745.4美元,為2月29日以來最高。同日黃金指數股票型產品(ETP)持有黃金也增至2,471.97公噸,創新高紀錄。
渣打集團商品研究總監許翰斌指出,各國央行持續收購黃金提供金價有利支撐,加上市場預期美國將會推出QE3,助長通膨竄升的疑慮,預料未來1年金價將繼續上攻,有可能攀抵每英兩2,000美元。
不過,他也提醒投資人,黃金已持續10多年的多頭走勢,慎防金價泡沫化。
隨著QE3箭在弦上,其他投資工具也為市場通膨預期升高提供佐證。根據經紀商BGC Partners,評估未來5年通膨預期的指標顯示,如今投資人預估5年後通膨將攀抵2.89%,高於7月31日的2.76%。
從2008年12月底至2011年6月期間金價飆漲了70%,主因是Fed把利率維持在空前新低,且啟動2輪QE總共收購了2.3兆美元的資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