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志軍會謝長廷 「紅綠對話」重要里程碑

【聯合報╱特派記者賴錦宏、記者黃驛淵/廣州—台北連線報導】2013.07.01 05:34 pm

中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昨天在深圳與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見面,並共進晚餐。消息人士指出,這場由國台辦主導的會面,主要談及民進黨現況,以及如何加強民進黨人士與大陸間的交流互動。

謝長廷在會面中表示,兩岸交流失衡主要因目前政治交流等同於「國共交流」,有差異的政黨,有敵意的團體,更需要交流溝通,透過交流溝通才可以降低敵意、增加了解,減少誤會,緩和衝突的發生。他並向張反映,台灣業界、民眾對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的反彈和疑慮。

新華社晚間發出的新聞稿,指張志軍歡迎和鼓勵台灣各黨派、各團體、各界別人士積極參與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他表示,只要認同和維護「一個中國框架」,贊成和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陸都願同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增進相互瞭解,共同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兩岸民眾福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謝長廷此行赴香港主要以台灣維新基金會董事長名義,與大陸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合辦「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被大陸對台系統視為開啟「紅綠對話」的重要平台和里程碑。研討會結束後,謝轉往深圳與張志軍進行「不公開」會面約兩個多小時,事前兩人並達成「默契」,會後以新聞稿及照片公開會面過程。

昨天參與見面的人員有,謝長廷和其辦公室主任林耀文,大陸方面則是張志軍和聯絡局局長劉軍川,「因為不想內容讓太多人知道,所以國台辦要求參與人員盡量簡單」。

據了解,謝長廷重提「憲法一中」概念,希望北京務實面對兩岸頻繁的交流和談判,只要遵照中華民國憲法,「一中各表」對兩岸都不是很大問題。張志軍則盼民進黨參與兩岸合作與兩岸關係和平進程,積極對話。

大陸官員透露,謝長廷一行昨天下午抵達深圳後兵分兩路。謝長廷與林耀文赴張志軍的晚宴;學者與商界人士則接受中共國台辦聯絡局副局長王明鑒、深圳市台辦主任麥林光在深圳丹桂軒酒店的晚宴款待。

大陸官員表示,張志軍首次和謝長廷見面,雙方聊得很多,互動熱絡,也談到謝長廷下次率團訪問大陸的時間和行程。張志軍歡迎謝常到大陸參訪,增加民進黨人士對大陸的了解和交流。深圳官員透露,今天謝長廷一行將參觀深圳台資企業,晚上接受深圳市長許勤晚宴款待。


張志軍會謝長廷 促民共交流  研討會獲平等協商、正視現實等3點共識

2013-7-1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52| 評論數: 1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6月30日晚間在深圳會見台灣維新基金會董事長謝長廷,並共進晚餐,雙方就兩岸和平發展問題交換意見。張志軍指出,歡迎和鼓勵台灣各黨派各團體各界別人士積極參與到促進兩岸交流合作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中來。

張志軍進一步強調,只要認同和維護一個中國框架,贊成和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陸都願同他們進行對話交流,增進相互了解,共同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兩岸民眾福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

「兩岸關係發展與創新研討會」6月30日在香港閉幕,謝長廷隨即轉赴深圳拜訪台商。「兩岸關係發展與創新研討會」獲致3點共識結論,即平等協商、正視現實及穩健推進兩岸關係發展。

6月30日上午閉幕式由政大國發所教授童振源宣讀雙方共識結論。第一,台灣各政黨、政團及民間團體的參與,有助於全面反應台灣民意,穩健推進兩岸關係的發展。兩岸政黨均應認識到,擺脫對立衝突、開展平等協商、推進雙方交流,為兩岸人民及國際社會所樂見。

國旗國歌都可以談

第二,兩岸交流應讓廣大人民受益,任何協議應平等協商、互惠互利,符合人民需求,特別需要重視基層民眾的利益與合理關切,以利於維持兩岸關係長期穩定發展。

第三,迄今兩岸海基會、海協會已簽訂19項協議,兩岸協商已進入深水區,彼此差異仍未解決。兩岸應面對歷史、正視現實,尊重民意與增進人民福祉,推進政策創新,促進兩岸共同繁榮發展。

閉幕式演講時,中國社科院台研所長余克禮表達大陸暫時不可能承認「憲法一中」,他稱,大陸過去多次提到,兩岸協商連國旗國歌都可以談,但未經政治談判,很難讓大陸去承認中華民國或者中華民國《憲法》。

找到共識 建立互信

謝長廷致詞時則回應,此次研討會的重點不是找出差異,而是要找到共識,至少要建立「互信」,民進黨過去跟大陸沒有互信,希望今後一步步找到互信的基礎。


謝:兩岸求同存異 不能存太久  雙方須面對解決 指利益分配失衡 台灣人民焦慮日增

2013-6-3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32| 評論數: 0

謝長廷29日在「兩岸關係發展與創新研討會」的專題演講,將他此行與未來的目標講得十分清楚,推動「憲法一中」成為兩岸共識,說理方式摻入道家順天地、法自然理念,認為兩岸和諧當中也有矛盾與衝突,兩岸要用智慧去昇華,面對差異更要解決差異。

謝長廷的專題演講綱目保密到家,幕僚帶到香港直到28日深夜才發給團員。他從兩岸和解之後的台灣焦慮談起,近5年兩岸關係趨好,台灣人民焦慮感卻日增,「他(指馬總統)若兩岸滿意度高,支持度不該創新低」,最大原因就是失衡。

須承認特殊存在關係

失衡指的是各階級間的利益分配問題,與大陸交往可能只有財團與大企業獲利,中小企業跟老百姓暫時看不到利益。馬總統在這一點沒有處理好,以致兩岸雖簽了18、19項協議,台灣人的焦慮、疑慮日增。

謝長廷強調,兩岸關係是動態的平衡,雙方的憲法都有「中華」二字,過去雙方在政治上只有「一中」沒有「各表」,如能回歸到各自的憲法體系,承認兩岸目前「特殊存在」關係,才有可能處理差異、面對差異。他強調,求同存異也不能存太久,再存下去會愈來愈難處理。

和諧中有矛盾衝突

最後,謝長廷舉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說明宇宙間相生相剋,兩岸人民的目的都是和平與和諧,但和諧和平當中,也會有矛盾、衝突,我們不應排斥矛盾、衝突,要用智慧去面對,用合作去昇華,才能給兩岸人民、給全人類帶來幸福。


余克禮:謝長廷「憲法各表」不切實際

2013-7-1 15:34| 發佈者: maganpower| 查看數: 151| 評論數: 0 |來自: 中國時報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主張以「憲法各表」作為兩岸互動基礎。但昨日,被視為北京對台重要智囊的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在香港的紅綠學術研討會上明白表示,在沒有經過政治談判前,要大陸公開承認接受這項主張,並不太切實。

中共智囊、人民大學教授黃嘉樹,昨日受余克禮邀請在閉幕發言時也強調,謝長廷願意以新的認知出發,這點值得肯定;但是,憲法各表有很強烈的主權意識,大陸很難正式同意或接受。

對此,謝長廷以「齒輪理論」作為回應。他說,就像大齒輪與小齒輪,要轉動就必須有接觸點;而對台灣來說,這個接觸點就是《憲法》,少了它,齒輪就無法轉動。

謝長廷去年訪問北京時,主張兩岸在現實上互不隸屬,但依照憲法有特殊關係,所以台灣應以中華民國憲法作為共識,以突破兩岸關係。

出席昨日香港研討會的前綠委郭正亮,在會中也表示,一國兩制無法處理政治地位,九二共識太模糊、缺乏具體性,《台灣前途決議文》則根本沒有處理兩岸議題,所以《憲法各表》是很有誠意想要處理現實問題。

但昨日上午,余克禮在研討會閉幕致詞時表示,一個民進黨人士,能夠明確表示堅守憲法,要以憲法作為兩岸互動基礎,這是一大進步,「我是肯定的」。但是,未來兩岸整合也好、統一也好,都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二十年不行,就五十年,兩岸總是要整合、統一的!」

因此,余克禮強調,既然要處理整合、統一問題,必然不可能有兩部憲法、兩個國號或兩面國旗;且這些問題既是民進黨的問題,也不是民進黨的問題,而是須經過政治談判才能解決,只是時機還不成熟。他還說,在沒有政治談判前,大陸沒有一個領導人敢公開承認中華民國或《中華民國憲法》。


謝反對國共獨談 余克禮稱誤會

2013-6-3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76| 評論數: 0

紅綠在香港合辦的「兩岸關係發展與創新研討會」29日登場,一早會場就響著《快樂的出帆》閩南語歌曲,兩岸學者民代60餘人陸續進場。這是台灣綠營首度有組織、全方位與大陸智庫單位聯合座談。

前民進黨主席謝長廷致詞時拿錯稿子,直接從專題演講「平衡交流、萬物化育」開始,講到一半才發現不對勁,於是換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上台。謝長廷提到兩岸間的交往如一股江水向東流,其勢不可擋,可是一股「來勢洶洶的暗流」正在翻攪,就是共產黨只跟國民黨談,很容易令人以為,台灣問題還是國共內戰遺留問題。

余克禮脫稿先就「謝先生的誤會」解釋一番,大陸早就「寄希望於全體台灣同胞」,絕對不是只跟國民黨交往。但他仍強調,大陸對台政策有靈活性、原則性,歡迎任何贊成兩岸走向整合的團體或個人,對於堅持走向台獨的,則難以打交道。

隨後上台的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也持同樣說法,再次聲明歡迎台灣任何團體到大陸訪問,但堅持台獨就是違反兩岸潮流,「是兩岸合作的逆流」。

台下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聽到這番話,嘴巴抿成一條線,臉色平淡,姚文智等人則有點沉不住氣,後來跟旁人聊了兩句,大概搞清楚這是大陸官員必定要說的話語,才開懷一笑。


謝交流範例 北京向綠招手

2013-6-3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23| 評論數: 0 |原作者: 羅印冲

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29日肯定「兩岸關係發展與創新研討會」獨樹一幟、別開生面,具有特別意義;他並祝願會議順利,為今後雙方交往樹立良性互動的範例。

孫亞夫的言外之意,在民進黨未明確放棄台獨政策之前,民共不可能進行正式黨際交流;惟類似謝長廷以民間基金會負責人身分,前往大陸與中共涉台官員接觸對話,則是北京能接受的交流模式。

大陸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出席海峽論壇時,曾特地向台獨人士喊話:「那些曾支持過、追隨過、從事過台獨的人,只要有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的意願,都歡迎他們來大陸走走看看。」

在北京擴大與綠營交往的政策下,孫亞夫進一步以謝長廷登陸模式為範例,等於向綠營其他「山頭」招手。未來,蘇貞昌若以「超越基金會」、蔡英文以「小英基金會」負責人登陸訪問,也就不足為奇。


民共公開溝通 不排除定期舉行

2013-6-3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14| 評論數: 0

「兩岸關係發展與創新研討會」30日結束,預料會發表結論或「決議文」,不排除日後定期舉辦類似會議,延續民共公開溝通的管道。29日5場座談雖是閉門會,與會者不避諱向媒體轉述,顯然雙方都有共識「第一次接觸」要繼續接觸下去。

雙方學者專家在會談時很客氣,充分尊重對方表達表述的內容,也都強調尊重各自的體制,沿續謝長廷的說法,正視差異存在,會談的意義就在於面對差異,並尋思如何去解決。

29日上午的「兩岸的差異與共識」研討,台灣引言人郭正亮拋出台灣人3種意識情結的說法,來說明台灣人為何難跟大陸達成政治共識,他從1895年台灣被割讓談起,到1949年之前,台灣真正與「中華民國」畫上等號,其實只有4年。蔣介石帶來的恐共教育,又讓台灣人對共產黨充滿疑慮。這番話聽得大陸學者頻點頭。

下午的「兩岸社會發展的差異與共識」,雙方發言著重在「公民社會」如何形成?有一番探討。

立委趙天麟則認為,台灣從1980年代的街頭抗爭時代,將階級矛盾轉化為民主機制,走過了一條長遠的路,但有時候這樣的民主又陷於對抗、無效率。他表示,台灣人體認大陸的政治體制有其存在合理性,也希望大陸在進步的過程中,可以多汲取台灣經驗。


紅綠香港會談落幕 謝:兩岸應建立命運共同體

2013-7-1 15:30| 發佈者: maganpower| 查看數: 243| 評論數: 0 |來自: 中國時報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率領綠委在香港舉行的紅綠首次研討會,昨日畫下句點。謝長廷表示,過去兩岸人民缺乏相同經驗,所以,與其製造傷痛,不如在未來創造愉快、互信的共同記憶,一塊面對世界,建立命運共同體。

共同舉辦研討會的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則以「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形容感想。他說,許多人都是首次接觸,但見面三分情,過程很盡興,與以往參加過的論壇,總是致詞時一堆人,最後沒什麼人很不相同,「這是目前所僅見的。」所以,期待雙方能繼續互動,且每次鎖定一個主題深入對話,加強理解與諒解。

未來要創造互信的共同記憶

一連兩天的「兩岸關係發展與創新研討會」落幕,謝長廷閉幕致詞時表示,每次想到擔任高雄市長時無法到廈門進行城市交流,就會很惆悵;如今他老了十幾歲,還是希望能把握歷史契機。

因此,昨日謝長廷首度以「休戚與共」概念拋出兩岸應朝命運共同體發展。他說,早期台灣人民缺乏共同經驗,但在發生一連串攸關彼此的事件後,像八七水災、SARS等,一種「共同命運」的感覺就會出現;同樣的,過去兩岸經驗不一樣,人民也沒有共同想法,所以未來是有機會創造共同的記憶,「但你是要創造痛苦的,還是快樂的?」

他說,若每次都只講兩岸、兩岸,有時會創造不少利益衝突。但若雙方能合作共同面對世界,就能建立命運共同體的要素。即便過程會有火花,但雙方仍應累積互信,創造「連帶感」,避免創造傷痛記憶。

服貿談判資訊不足才遭反彈

謝長廷不諱言地說,經過這次座談,才曉得兩岸服貿協議談判過程,是歷經兩年共六十場會議才談成,而大陸對台讓利比WTO更優惠三十%,照理說這應該是要放鞭炮慶祝,怎會引起如此大的反彈?所以,原因就是出在交流偏頗、資訊不足。如果像他們講的讓利這麼多,兩年這麼多會議,為何反彈會這麼大?這就是認知的差異、或是資訊的錯誤、偏聽。

余克禮則說,大陸有必要理性解台灣民眾想法,相對的台灣也應該務實理解大陸。而經過這場會議後,雖然有些議題「我不認同你」,但彼此能交流討論就是有意義的事。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在結束香港論壇後,昨晚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首度會面。謝長廷除表達兩岸經貿往來應南北均衡,也表示台灣對服務貿易協議的疑慮;張志軍則表達善意,強調各方應客觀了解過程,盼實施後人民能有感;他也表示,針對相關議題,雙方可在未來再進一步互動對話。


謝長廷:兩岸命運共同 創利益非對立

【聯合報╱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2013.07.01 02:35 pm

台灣維新基金會在香港舉辦的「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昨天落幕並發表三點結論。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在閉幕式上指出,雙方都有共同體的概念,而兩岸命運共同,是創造利益而不是對立,期待雙方可以相互承認憲法和現狀。

「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昨天閉幕並發表三點結論:一,兩岸共源同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得到兩岸主流民意的支持。台灣各政黨、政團及民間團體的參與,有助於全面反映台灣民意,穩健推進兩岸關係的發展。兩岸政黨均應認識到,擺脫對立衝突、開展平等協商、推進雙方交流,為兩岸人民及國際社會所樂見。

二,兩岸交流應讓廣大人民受益,任何協議應平等協議,互惠互利,符合人民要求,特別要重視基層人民的利益與合理關切,以利於維持兩岸關係長期穩定發展。

三,迄今兩岸兩會簽訂十九項協議,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彼此差異仍未解決。兩岸應面對歷史、正視現實、尊重民意與增進人民福祉,推動政策創新,促進兩岸共同發展。

這三點「共同結論」是由研討會主辦方台灣維新基金與協辦方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在這次會議上達成。

大陸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和台灣維新基金董事長謝長廷,分別發表閉幕講話。余克禮認為這次會議不僅有獨特性,也具有開創性,期待民進黨在處理兩岸關係上,有新的進展。

謝長廷除感謝香港方面的會議安排,還特別感謝跟隨他到香港的民進黨立委和學者。他表示,他的想法在台灣受到原來支持者或「深綠」者批判,他已經「半退休」,不怕批判,但這些人在第一線,非常敏感。

謝長廷一再談到的兩岸差異和共識。他說,兩岸不論是一是二,都在整合,都有共同體的概念,「我們可以沒有共同的過去,可以有相同的未來」。他強調,「兩岸命運共同的感覺,是創造利益而不是對立」,現在可以坐下來談不同意見,就不容易,但最好相互承認憲法、現狀。

研討會昨天中午閉幕,謝長廷一行隨後與香港社會福利界舉行座談,並前往鳳凰衛視參觀。


觀察站/謝長廷的突破 「蘇主席」怎看待?

【聯合報╱本報記者黃驛淵】2013.07.01 02:35 pm

謝長廷昨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這是張志軍上任後,首位會面的民進黨重量級人士,對謝長廷而言,更是繼去年「開展之旅」後,再次取得的新突破。九個月內,謝長廷兩度登陸,這一次「蘇主席」及黨內人士將如何看待?

隨中共十八大接班梯隊更迭,如今前後任國台辦主任都見了謝,其最大意義應是:大陸高層願意繼續循「謝長廷模式」與民進黨人士對話、交流。

謝「個人」與中共的「默契」及「互動」,卻不必然願被所有黨內人士視為「民共互動」。

去年謝長廷原想替民共交流試水溫,返台後遭蘇貞昌等黨內人士冷言酸語;赴東山島「祭祖」,謝的一度哽咽,還被黨內同志消遣、甚至要他道歉。

這次謝二度登陸在香港辦研討會,作法及發言便有微調。同行除謝系立委,多了新系及獨派色彩立委,成員擴大;發言上,相較去年哽咽祭祖、談「憲法各表」、「面對差異」的「融洽」氣氛,這次研討會,謝具體觸及「差異」的詮釋,包括兩岸交流不該等同「國共交流」,「一中各表」實際運作只剩「一中」等。

值得觀察是,謝較上次多了「中國事務委員會委員」身分;而蘇貞昌接任主席滿一年受訪時拋出的「不是回頭去搞獨立」也言猶在耳。謝這次創造的「紅綠對話」氛圍,會是民進黨兩岸轉型工程的助力、成為推動民共黨對黨交流的契機、或又將重蹈去年覆轍?全繫於蘇主席與民進黨一念之間。


「服貿該放鞭炮?」 謝長廷遭黨內圍勦

【聯合報╱記者黃驛淵/台北報導】2013.07.02 04:26 am

民進黨前主席謝長廷登陸交流今天返台;但他在香港針對服務貿易協議一段「放鞭炮」的說法,卻引爆黨內派系圍勦。獨派大老姚嘉文昨批評,謝的言論已背叛民進黨,「謝離開民進黨,我就放鞭炮」;謝系立委管碧玲感嘆,「研討會結束,鬥爭要開始了嗎?」

蘇系立委吳秉叡說,謝發言只是黨內一種看法,不是黨的決議,也沒有得到民進黨授權。前主席游錫堃在臉書說,誰人不知「人家『讓利』,目的是『奪本』?」

民進黨發言人王閔生說,民進黨積極自信面對中國,與中國有更多交流與互動都是好事,黨尊重謝個人想法與意見。

謝上周以台灣維新基金會董事長名義,赴香港與大陸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合辦「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

前天閉幕致詞談及服貿協議,謝說,「(大陸)讓利給我們、優渥WTO多了卅趴,照理講要感謝、要慶祝、要放鞭炮、要擁抱,但為何反彈會那麼大?就是認知差異,證明交流失衡、偏聽偏頗、資訊不足會有問題。」此言引來黨內批判,認為謝肯定服貿協議。

謝前晚駁斥是「惡意扭曲」。他昨再澄清,放鞭炮是問句,原意是「若對台灣這麼好,那應該要放鞭炮才對,怎會有這麼大反彈?」

全程參與研討會的前立委郭正亮說,謝在場呼籲大陸正視中華民國憲法,強調兩岸事實互不隸屬,並批國共交流失衡,忽略中南部、中小企業、中下階層利益,「是台灣從政人物首度在大陸官場如此直白說出兩岸真實現狀」。

前晚在臉書批謝的新系立委段宜康昨澄清,自己只憑一篇報導就放言批評「實在莽撞」,但謝對服貿協議的談話也沒有點出問題癥結。

民進黨執政的經建會前副主委張景森稱謝「論理清晰、措詞合宜,表現還不錯」。

立委蔡煌瑯則肯定謝是大智慧的人,「放鞭炮」是反諷中國要占台灣便宜;較可惜是,張志軍提一中架構,謝若能提台灣前途決議文,「就一百分了!」


姚嘉文:謝長廷退黨 我放鞭炮

【中央社╱台北1日電】2013.07.01 06:22 pm

獨派大老、前考試院長姚嘉文今天說,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在香港的言論,已經背叛民進黨,「謝長廷離開民進黨,我就放鞭炮」。

謝長廷的台灣維新基金會在香港舉辦「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發言,經部分媒體報導,引起民進黨內反彈。

儘管謝長廷昨晚發聲明澄清媒體報導是「惡意的扭曲」,但此事已在綠營發酵;民進黨中央今天湧進許多抗議電話,有人要求謝長廷「退黨」,有人質疑謝長廷立場到底為何,黨中央有必要說清楚。

姚嘉文接受電子媒體訪問時也表示,「很多人在講,民進黨應該要清黨」。

姚嘉文指出,謝長廷為民進黨黨員、中常委,講的話和立場與民進黨不一樣,傷害到台灣人民利益;「謝長廷離開民進黨,我就放鞭炮」。

他進一步說,謝長廷整個活動性質、全部言論加起來,已經背叛民主進步黨;不論以後怎麼修改,謝長廷講服貿協議對台灣有利、或者應該放鞭炮這一類的話,是完全背叛民進黨。

前民進黨主席游錫堃則在臉書表示,「誰人不知,人家『讓利』,目的是要『奪本』?」

轉往中國大陸深圳拜訪台商的謝長廷,澄清服貿協議談話爭議表示,他的原文是說「如果這個協議對台灣這麼好,那應該是要放鞭炮才對,怎麼是會有這麼大的反彈?所以這其中一定有資訊的誤差,而這就是交流失衡的結果」。

謝長廷說,他講的是問句,媒體報導的顯然不是他的意思;被斷章取義。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7-1

心得:

中共涉台智庫屬於幕僚單位,國台辦也只是執行部門,因此,若要以中國學者或台辦人士的發言來論定此次「香港研討會」的成敗,恐怕過於武斷,中共中央對台工作小組在資訊彙整研判後的決策,在往後三五個月後才會呈現。更重要的是,也不必因為民進黨派系的小打小鬧,就急著替老謝辯解,反而將他沒講的話塞到他的嘴巴裡。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7-1

看來民進黨「華山會議」是有得談了。

正如林濁水濁老所說,謝長廷一行在香港研討會「那麼多人把北京已經知道的話再講一次,這是突破」。民共對話初期就是如此,尖銳、衝突而互不接受,這在過去國共平台的一片和氣所未見,國民黨吞下了「異」因此走向一中框架,而民進黨凸顯兩岸差異反而捍衛了台灣。

民進黨現在必須做的,是從互信走向自信,從黨內建立互信共識,進而凝聚屬於「台灣自信」的中國政策。畢竟,中共涉台智庫、台辦幹部屬於幕僚和末端的執行部門,民進黨真正要迎戰的是更高層級、中共真正的大腦---「對台工作小組」,尤其是自信滿滿的習皇帝。

習 近平集三種成長背景於一身:紅二代、下鄉知青、地方大員。身為中共革命元老習仲勛之子,習近平對於「江山是我老子打下的」的強烈使命感,絕非江澤民或胡錦 濤所能比擬。也因此,在政治路線、意識型態、黨內生活作風上,習近平亟欲改革。這裡的「改革」不是民主前進、而是復古懷舊,是恢復「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 產黨」。因此,「洗洗澡、治治病」、「打鐵還需自身硬」這種延安式平民宣傳語言油然而生。他厭惡官僚貪腐好色,不是因為民意壓力,而是源自於對紅色江山的 使命感。整飭政風是走向「人治」之所需,所以習在黨內捲起整風,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習近平對於普世價值或 憲政夢是不屑一顧的,他堅信只要重振中共創黨精神、抓緊中國夢的民族主義,紅色中國就可長可久。他口頭上沿襲胡錦濤的「中國崛起不稱霸」,卻不拘慣例急著 前往美國和歐巴馬進行「習歐會」、手下的智庫文膽更是不斷產出「新型大國關係」的論述、他自己和重要領導人持續出訪歐亞非洲及中南美洲,插足北極理事會, 神州十號進行太空競爭,種種動作無非是證明「習皇帝」的大國宣示。

習仲勛在文革期間遭到鬥爭,15歲的習近平在陝西省延川縣梁家河大隊插 隊落戶,成為下鄉知青。身邊盡是張三李四王二麻子,讓習近平的政治人格草根化,或者如林濁水所言的「江湖氣」。這樣的「江湖氣」延續在清華大學成為工農兵 學員、畢業後擔任中央軍委秘書長耿飈的秘書,拓展並且接續了父親的軍方人脈。其後在中共栽培接班梯隊程序下,歷任省市大員,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後,經濟往 右政治往左的衝擊、應對台商登陸的種種策略,習近平都身歷其境。

習近平會成為戈巴契夫還是俄國新沙皇普丁?民進黨如何更有策略面對這位「習皇帝」?功課還很多呢!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7-1

艱困起步的中國「同城」民主討論。

無論是國共交流或是民共對話,都不能缺少與中國公民社會互動。

同一座城市組成「同城」團體,定期聚會討論,有點像讀書會,更重要的是內外政情資訊的交換。上海這個同城團體,由知識份子結合農民工與自營商,邀請我參與他們的座談。

異議份子之所以成為異議份子,通常是來自自身權益遭剝奪而開始思考公共領域的事務。A君從外地來上海從事建材買賣,發現工程全被特權拿走,他只能承攬下包的下包。B君是沒有戶口的小攤販,遭到城管毆打之後,才發現「共和國天空下的黑暗」。

D君是一本大學的文青,她對我說:「互聯網真是上帝神佛賜給中國人的禮物啊!」聽得我感到心酸。E君是中學教師也是家庭主婦,被領導干涉教學內容而對外尋求夥伴。引薦我的溫軍,來自甘肅蘭州,屬於「死豬不怕滾水燙」的異議人士,哪裡有抗爭就去聲援,早被當局造冊列管,所以只露出他的頭像。

中共的維穩落實到最基層的街道,類似台灣社區管委會,就有一個小小的「維穩辦」,且採取「網格化維穩」,將每一個區域畫成細細密密的格子,相互通報維權、上訪人士的行動,鋪成嚴密的維穩網。

同城團體只能定期無法定點討論,常常會遇到「國保」抓人而發生衝突事件。討論的材料也是由帶頭的知識份子簡單油印,有的是翻牆找到的台灣報章,有的是孫文的民權初步。這次找我去是談「民進黨如何搞革命的」?我說民進黨沒搞革命,是搞民主運動,還開玩笑說「怎麼變成民進黨對中國輸出革命了」?「唉呀,反正就是你們民進黨怎麼搞垮國民黨那一套給我們吧!」


服貿評估報告 估7月中出爐

【聯合晚報╱記者舒子榕/台北報導】2013.07.01 02:53 pm

外交部上午向駐華外交人員說明兩岸簽定服務貿易協議,由於立法院朝野協商決議,逐條審查、逐項表決協議內容,引發外交使節關注我方是否可能違反國際慣例,片面改變部分協議內容,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表示,陸委會同意逐條審議,但仍希望能包裹表決。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官員關心這項協議內容,是否已經向世界貿易組織提交,同時也疑慮立法院稱要逐條審議,是否可能變動服務貿易協議的部分內容。

由於國際慣例上,雙方簽署條約或協議後,雖然都要報國會通過,但並無實質審查,更動條文實質內容的情況,美韓FTA在美國受到國會擱置多時,經過韓方努力後,拖延多年仍就通過。我方如果有片面更動協議內容情況,也引起各國駐華外交人員疑慮,未來台灣的經貿談判是否會發生問題。

經濟部次長卓士昭說,國人應對自己有信心,簽定兩岸服貿協議是很重要的一步,這一步若跨不出去,將嚴重影響我國未來與其他國家簽定FTA。對於立法院準備逐條審議、逐項表決,他表示尊重應。

卓士昭表示,立法院可能在7月底舉行臨時會,經濟部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評估報告已加快腳步,評估報告最快7月中旬就會出爐。

卓士昭說,這次兩岸服貿協議簽署引發的爭議,對行政部門來說是學了一課,未來,如何維持協商的保密前提、不提前洩漏我方的協商底線,同時又能與民眾充分溝通,在這兩者當中取得平衡,是政府部門未來要加強的。


談服貿惹議 謝長廷:資訊傳太快 斷章取義

【聯合晚報╱記者林敬殷/台北報導】2013.07.01 02:53 pm

針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談話引發爭議,前行政院院長謝長廷上午在大陸深圳拜訪台商,他表示,「我講的是很清楚的」,如果服貿協議對台灣這麼好,那應該要放鞭炮才對,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彈?這就是資訊交流失衡的結果。

對於造成誤解,謝長廷說,沒關係,可能是資訊傳太快,造成斷章取義,他會再利用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開會場合,向黨內說明。

民進黨上午表示,尊重謝長廷的想法和意見。據了解,黨部昨天第一時間就掌握謝的談話全文,幕僚稱,「一聽就知道謝長廷是反諷的」。

謝長廷也說,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向他表示,中共基本在政策上,不是一定要和國民黨交流,而是歡迎和所有政黨、團體多交流,但還是要維護一中框架的主張。

張志軍向謝長廷說,協商後的東西,再這樣做,他是有些擔心。張再三說明,大方向是善意,應該是互利的。

謝長廷認為,大家應站在你的壯大就是我的利益,我的壯大就是你的利益,祝福對方壯大,而不是吐槽,不要把時間和精力消磨在意識形態的爭論。

【記者李光儀/台北報導】

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到香港參加研討會,若干發言引發民進黨內爭議。昨晚率先開砲的民進黨立委段宜康今天透過臉書表示,他的批評太過莽撞。謝系立委管碧玲表示,研討會結束了,鬥爭要開始了嗎?


謝長廷與陸交流 立委各有看法

【中央社╱台北1日電】2013.07.02 02:59 am

前民進黨主席謝長廷在香港舉辦兩岸關係研討會,國民黨籍立委江啟臣今天說,樂見交流;民進黨籍立委趙天麟說,「這是好的開始」。

謝長廷主持的台灣維新基金會與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舉行研討會達成擺脫對立衝突、開展平等協商、正視現實,穩健推進兩岸關係發展等3點共同結論。

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江啟臣受訪說,只要有助兩岸和平,各層面交流都應鼓勵;但兩岸差異不可能經這次論壇就達共識,需持續溝通。國民黨也一直抱持「求同存異」,先做有共識部分,希望透過持續交流取得共識。

國民黨籍立委林郁方認為,未來實際的民共交流應該會有,立場要有大突破卻是不容易。

民進黨籍立委趙天麟說,這次不算正式民共交流,但有實質意義,為未來民共交流暖身。雖然會談過程火花很多,但縱使有差異,雙方仍願面對面談,了解彼此差異所在。

民進黨籍立委段宜康在臉書(Facebook)表示,只要中國不放棄積極遂行對台灣主權的主張,任何「讓利」與「善意」,只有更令台灣人民疑懼。「如果我們在與中國交往的過程,迴避了這個關鍵因素;那麼,即便多了一個新朋友;交流,也只是交流而已。」。


新聞眼/謝長廷 隱然已成紅綠對話代言人

【聯合報╱本報記者黃驛淵】2013.07.02 04:16 am

謝長廷九個月內兩度登陸,都引發黨內不同評價。謝與中國的對話、交流,是否具「民共交流」代表性,黨內不同派系有疑慮;但不能否認是,謝登陸開展出的兩岸互動新模式,已漸讓兩岸交流及論述的「話語權」,不再由國民黨獨占。

兩岸論述的主詞既然是兩岸,就不該閉門造車、只講給綠營或台灣內部聽。在台灣,要喊獨立、談主權,誰都可大聲;但國際談判、區域交流乃至兩岸互動,涉及兩方以上的主權對話,論述須務實又不失立場。

謝長廷去年登陸哽咽祭祖雖遭批黨內批判,但謝依我國憲政現況、對北京官員大談憲法各表,民進黨有幾人能辦到?

這次赴港辦研討會,黨內光憑一句「放鞭炮」,就大肆修理謝;但謝論及兩岸差異的內涵,闡述兩岸交流等同於國共交流的弊病,以及能在大陸學者官員前提出與國民黨不同的論述,綠營又有誰做到?

民進黨談兩岸,「表態」一向多過具體「論述」。民進黨批起國共共識、九二共識、憲法各表,貼別人賣台標籤,口號辭彙總是既生猛又不留情;不過,卻一直拿不出一套能代表民進黨,也足以證明自己有能力處理兩岸議題的可行解方或論述。

例如蘇貞昌稱「不回頭搞獨立」,但只言不要的消極態度,卻看不出「能」積極提出什麼替代論述。

即便黨內雜音不斷,在民進黨缺乏兩岸務實論述及戰略縱深現況下,謝長廷隱然已成「紅綠對話」的代言人。民進黨批謝的力道愈強,謝長廷在兩岸扮演「民共對話」的角色就可能愈吃重。民進黨若持續整合不出令人信服、能開啟民共交流的務實論述,儘管批謝聲音再大,都註定將在兩岸舞台上缺席。


民共香港對話 試探意義大

【聯合報╱洪智坤/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高雄市)】2013.07.02 01:53 am

開啟民共對話雛形的「香港研討會」,是試探意義高於實質意義的會議。台灣政媒習慣急著下成敗定論;然而,對於中共來說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綜合此次香港會議,呈現三個特色:一、試探意義高於實質意義。二、求同存異轉為面對差異。三、牽動民共內部決策轉型。

中共想試探的是謝長廷在民進黨的政治實力夠不夠?論述縱深足不足?謝長廷想試探的是「憲法各表」能否成為民共交流的共識基礎?

如果就謝長廷帶去的立委和市議員,陣容夠龐大,展現在民進黨內的政治能量無庸置疑;維新基金會率領的學者實力也足夠。

中共對於「憲法各表」的接受程度如何?必須要觀察往後三到五個月的發展,其原因有二:首先,涉台智庫是幕僚單位,台辦是執行單位,而中共真正涉台最高決策單位是「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涉台智庫和官員彙整此次香港會議的資訊後,對台工作小組才會有進一步新的決策產出。再者,中國社科院台研所余克禮所長保守性格明顯,外界以他否定憲法各表而引為成敗之結論,恐怕太過武斷,對於習慣「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共而言,決策寧緩勿急。

兩岸之間的研討會眾多,各有不同的意義,這和中共涉台六大系統有關。舉例來說,「北京會談」的策辦單位「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幕後是解放軍總政治部,而「香港會議」協辦方是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以我在北京會談硬的更硬,發言「猛烈轟炸」;而謝長廷在香港會議軟的更軟,屬於「諄諄教誨」,不可同一而論。

國共會談和民共對話,最大的差異在於「求同存異」和「面對差異」之別,這是現階段最重要的轉變。

謝長廷提出了國共交流的偏頗,童振源教授在大會三項結論提及的擺脫對立衝突、需要重視基層民眾的利益與合理關切等,都是在凸顯兩岸交流的差異。可惜此次會談的差異之處,並未觸及對國際秩序認知的差異與中國內部人權問題,這有待民進黨華山會議補充。

對於中共而言,涉台工作必須擴及民進黨甚至更獨派的人士,深水區有多深?模式如何建構?這部分國安、統戰、宣傳與涉台單位尚未形成共識,還有待習近平拍板,同時外在的國際情勢也會牽動兩岸局勢。

對於民進黨而言,舉辦華山會議正是時候,拋棄九二共識到標舉一中框架之間,馬英九猶在一中各表抱殘守缺,中共也在檢討民族主義對台工作的效度,恰好是兩岸的空窗期。

人權問題與國際秩序,正好是中共面臨的內外問題,等於是台灣以小搏大的「雙鉗」,民進黨如何有效運用「雙鉗策略」才能走出有別於國民黨的中國政策。

至於「放鞭炮」那些派系間的小打小鬧可以休矣,還是帶著完整的論述到華山會議凝聚共識吧!畢竟,民進黨還是多長進一點,對台灣比較有幫助。


開放中資電信 威脅我通訊自由

自由時報 2013-7-1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民進黨內部評估報告指出,台灣對中國開放第二類電信事業(存轉網路 、存取網路、數據交換通信),將對台灣的通訊自由、言論自由、完整言論傳播、思想溝通造成威脅!

中國業者擅搞網路監控 人權紀錄差

為全面讓台灣民眾了解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的衝擊,民進黨幹部昨透露,黨中央將推出說帖強化論述。上述報告指出,因為中國電信業者配合其政府進行網路監控,過濾敏感關鍵字,人權紀錄差,且企業內設有黨組織控制,這些業者來台經營電信事業,因此對台灣造成上述威脅。

報告指出,台灣這次對中國開放項目堪稱從「搖籃到墳墓」,涵蓋眾多弱勢、小型或社區型產業,這些業者原就經營艱困,在服貿協議實施後,中國將可以挾著資金長驅來台,不僅參與經營搶佔市場,還能假負責人、管理幹部之名來台搶佔台灣人的工作,這可能加劇台灣社會整體失業、貧窮與治安問題。

這份報告列舉台灣開放中藥批發、印刷業、美容美髮業、汽車維修業、醫院、旅行社、老人及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等行業的衝擊;就開放中藥批發方面,民進黨擔心引發技術掏空問題、嚴重排擠業者生存空間,因為中藥產業在台灣為弱勢產業,九十%的中藥材必須仰賴中國進口,民進黨擔心開放中藥批發後,中資將挾其產地資源相關優勢攻佔台灣市場。

對於開放美容美髮業,報告認為,美容美髮業是女性就業的重要職業,中資進入後以連鎖店經營,可能重演便利商店消滅雜貨店的產業衝擊,且勞動條件可能因此更加惡化,衝擊女性就業機會。

民進黨將推說帖 列舉中資侵台衝擊

民進黨並點出公平性的爭議,報告指出,台灣強勢服務業如律師、會計師等專門技術行業,這些行業透過其遊說能力向馬政府強力遊說,因此這次協議並未開放,反而開放中小型、社區型、弱勢的產業,以換取中國開放金融業等屬於大財團的產業進入。

報告強調,台灣勞動市場呈現高失業率與實質薪資倒退到十六年前水準的現象,主因即在於產業大幅度外移到中國,台灣接單、中國生產模式,更使台灣產業未能及時進行產業升級與產業結構調整,而新興產業又未能及時替補,使原先被經濟整合衝擊的勞工轉向本地地區型服務業,而這次協議的簽署,再度威脅到他們的工作機會,台灣社會也將因此付出鉅額社會成本。


分進合擊 在野黨全力「伏貿」

自由時報 2013-7-1

〔記者陳璟民、俞泊霖/綜合報導〕國共政府黑箱談判並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立院朝野黨團協商決定「非經實質審查通過,不得啟動生效條款」。執政團隊雖已擬定宣導溝通計畫,陸委會稱九月提出產業影響評估報告,但業界憂心衝擊生存,在野黨積極啟動業界諮詢、基層座談,「伏貿」之戰山雨欲來。

民進黨設陳情申訴專線

民進黨中央積極反制服貿協議,黨主席蘇貞昌除要立院黨團嚴格把關,也與執政縣市首長研商一致的因應行動,已拜訪中藥、印刷、汽車材料等受到衝擊的產業,傾聽業界心聲,並公布受衝擊產業陳情申訴專線02-23215236,要為產業與從業人員權益發聲。

台聯副秘書長周美里昨天表示,台聯中執會今將討論擴大結合業界、社會力量,一起制伏服貿協議對台灣的傷害。

周美里說,過去ECFA使台灣資金被吸進中國,現在服貿協議是讓中國業者登台搶生意;但服務業主要是內需市場,不像製造業是全球市場,可預見台灣服務產業只會更競爭,台聯堅決捍衛台灣「根經濟」不被拔根。

台聯立委林世嘉說,台聯黨團與三名立委上週五起,已請助理群就服貿協議本文、承諾表等,研析任何不利台灣的部分,黨團要在國會與黨中央分進合擊,為台灣把關。

台聯黨主席黃昆輝繼上週與理燙髮美容業職業工會全國聯合會座談之後,週二將與計程車業開會,密集接觸不同服務產業,彙整心聲與訴求,以利為業界發聲。

黃昆輝昨天在台中市霧峰區舉辦的罷馬宣講會上,就強調說,中國統戰鋪天蓋地,若不能擋下服貿協議,將嚴重影響百行百業和子孫生存權,馬政府配合中國用經濟綁架台灣,下一步就是要簽署和平協議,呼籲人民要覺醒,首要之務先罷免總統馬英九,還包括只有馬意沒有民意的立委。

黃昆輝:中資架空台灣產業

黃昆輝痛批,馬執政後,化獨漸統、一味傾中,配合中國簽署ECFA掏空台灣經濟,如今要簽署服貿協議也是偷偷摸摸,不讓民眾知道、不作評估、不和產業溝通,引起全台譁然,民眾憤怒。

黃昆輝說,台灣已危機四伏,因為服貿協議讓背後具中國國營資本的大企業,到台灣當老闆,可不計成本架空台灣產業,而且當企業老闆是中國人,員工難道不用聽老闆的話,選舉時難道沒有影響力?台灣一定會被綁架!台聯的巡迴宣講,訴求就是「反併吞」、「反服貿協議」、「反和平協議」,呼籲民眾不要在選舉中因被買票犧牲子孫未來。


不容答非所問

自由時報 2013-7-1

記者鄒景雯/特稿

答非所問(irrelevance),屬於精神症狀學中的特殊思考障礙;這類病人的主要病徵是︰你問他東,他總是回答西,好似雙方不在同個地平線,根本對不上號。

出現答非所問症狀的精神病患,在私領域,勢必構成嚴重的溝通障礙;若為公部門,必須細究其確屬無法控制,或為有意識的刻意。兩種不同的肇因,處置方式當然不一樣。

服貿協議,不是國共已簽署十九項協議中的又一新組成,依據其對台灣政經社會影響之重大,先前十八項協議是序曲,這紙協議,是全面生活方式改變與少數經濟上層逐利的交響,才是中國入台主旋律的開始。這也是黨國資本造成自由貿易的變調,因此成為台灣的危機,不是利基。

面對這個涉及台灣走向選擇的衝擊,當然不容主政者以裝病或真病,來代替大家作決定。過去十天,這個政府對於公民的質問全然答非所問,可能整個官僚體系基於服從命令必然的見樹不見林,至今不察問題所在;可能是權力者為了掩飾其為鋪設不可逆的棧道,因而顧左右而言他。更可能兩者皆是。

因此,今天之後,行政院將有百場以上的說明會陸續登場,凡是洞燭幽微的公民、政黨,不是被動地坐待國家機器成為宣傳武器,而應反守為攻,場場成為積極參與者,當面以實問實答就教這些公僕︰產業評估報告先公開給全民檢視查證,否則就是廢話,那還要說什麼!


聯合筆記/一國兩制入島

【聯合報╱林松青】2013.07.02 01:53 am

張安樂綽號白狼,是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也是竹聯幫精神領袖,流亡大陸十七年期間,他常接待台灣媒體、民代、政治人物和台商等形形色色訪客,並很詳細地講解他所認知的一國兩制對台灣有利。

可是陸續那麼多記者訪問過他後,報導出來的內容不外江南案種種、昔日江湖恩怨、流亡生涯,就是不提他贊成一國兩制的政治主張。他說很奇怪,大家都說愛台灣,為什麼不探討未來走什麼路對台灣最好呢?

如今他大張旗鼓返台,上海台商設宴歡送他,台灣統促黨員和竹聯幫眾盛大歡迎他。這種陣仗不像道上行徑,之所以如此,就是要宣示他已完成的一國兩制論述。因此,返台投案還全程拿著「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書,名為遮手銬,實則高調宣揚政治理念。

台灣有關獨立的論述百無禁忌,談統,則止於維持現狀,迂迴婉轉。政黨和公眾人物,很擔心因促統而被批賣台,總是以交給未來子孫運用聰明才智去處理當做平安經念。張安樂半江湖半政治的身分,公開說要培養台灣紅色土壤,選出贊成一國兩制的立法委員,透過公開陳述和辯論,讓全體台灣人民在各種顏色的主張中,挑選未來走的路。

張安樂的政治出擊,考驗台灣民主包容力,也考驗司法獨立判斷力。從今年三月傳出白狼將回歸台灣起,輿論營造抓逃犯回來審判的聲勢。白狼在大陸還未登機,台灣先破竹聯幫堂口。加上恰在此刻,花蓮縣政府民政處長一席分久必合的談話,又遭民進黨立委齊聲指責,形勢不妙,張安樂會落個什麼下場?


「黑」馬與白狼

自由時報 自由評論 2013-7-1

馬英九與張安樂,一白一黑,「黑」馬與白狼最大交集在「促統」,一黑一白都在為中國併吞統一台灣做貢獻,令人質疑黑白之間相濡以沫、互為表裡、狼狽為奸!

稱他「黑」馬,並非說他黑道,而是重大政策「黑」箱作業,黑天黑地,悍然不顧民意,執意向中國靠攏,黑馬禍台殃民較黑道更大。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衝擊台灣上千行業,百萬勞工飯碗恐不保,薪資被拉低,更為中國人民移入台灣大開方便門,馬與親信黑手遮天,連立法院長王金平及立委都不知情,就與中國簽下形同「賣台契」的服貿協議。

簽服貿協議前,馬託吳伯雄到北京向中共頭頭習近平獻上「一中架構」,政治上國共兩黨同謀將台灣「鎖在中國」。中國可藉此將「反分裂法」做為肆虐台灣的法攻利器。

三年前馬不顧人民反對與中國簽ECFA,現更變本加厲,連形式溝通也沒,就黑箱中簽服貿協議,經濟上將台灣更鎖緊在中國,馬曾對簽ECFA好處吹很大,氣球都吹破,現又故技重施對服貿協議黑白吹!

白狼黑不黑,社會早有公評,涉數個刑案逃亡中國十七年後,敲鑼打鼓打著「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旗號回台,四個多小時即交保釋放,是否因他入台為促統增加暗黑力,與國共暗合?大家都在看!

一九八四年的江南案,國民黨政權竟派黑道份子到美槍殺異議作家江南(劉宜良),獨裁政權與黑道結合,無法無天,罪行令人髮指。黑色噩夢又要重演了嗎?(胡文輝)


台企台幹優勢正在消失  台灣人  在大陸

2013-7-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5| 評論數: 0 |原作者: (Hippo/台北市.現居成都)

派駐中國大陸的這些年,發現台幹與台商的優勢似乎正在漸漸消失中。

早期派駐到對岸的,大多是公司的高階管理層或是創業主,隨著台灣的產業不斷外移,派駐層級逐漸向下延伸到中階管理層;近幾年更有甚者,某些剛踏出校門的新鮮人,也前仆後繼地到中國大陸就業發展。

早期台幹的優勢是管理職能、專業技術、工作態度及忠誠度,但隨著許多台商紛紛進駐大陸之後,陸籍從業人員的學習速度快,加上旺盛的企圖心與戰鬥力,相較之下,當前台幹的優勢似乎只剩下工作態度和忠誠度較有競爭力了。而真正頂尖的陸籍求職者,並不會將台資企業作為就業的第一志願,因為台資企業管理嚴格,工作強度及壓力較大,且福利待遇無法與其他外資企業相抗衡,這些都是公認的事實。

台企薪資無競爭力

會選擇台資企業服務的,很多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到台資歷練兩年再跳槽到其他外資,薪資往往可以有大幅增長,甚至翻倍的也所在多有,因此先到台資企業過水類似鍍一層金,因為受過台資企業的鐵血磨練,還有哪種企業不能適應呢?更何況中國大陸目前外資企業數量增長如雨後春筍般,求職者無需擔心找不到工作,而台資企業的管理模式,並不難複製,許多顧問諮詢服務類的台資已在中國大陸紮根,教授各類管理課程,當管理模式被複製之後,台資企業的優勢還有多少?

我在前一家公司擔任人力資源部門經理時,手上處理過幾件員工關係案件,一般陸籍員工問題,通常我會請陸籍人資課長先處理,避免第一時間站上火線,因為若同為陸籍,往往更容易化解問題或糾紛;即使陸籍人資課長無法處理,我大多只會先在幕後出謀畫策,通常問題就會解決,但若糾紛事件涉及台籍幹部,我就得親自處理了。

台幹專業屢受質疑

台幹被投訴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專業不足;加上管理及溝通能力欠佳,經過各個面向的了解與確認,事實證明陸籍員工投訴的內容通常是事實,這樣的現象往往讓我覺得困窘。因為台幹所犯的管理方面的錯誤,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很多是非常基本的管理技能與溝通技巧,但被投訴的台幹卻不具備,這樣的專業職能如何能帶領部屬?讓部屬心服口服呢?而其之所以能擔任部門主管只是因為身分為台籍,這顯得十分諷刺,同時也讓同為台灣人的我感到汗顏。

若要就事論事;秉公處理,勢必應該要處理掉台幹,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但公司高階顯然不會同意這樣的作法,因為考量到台幹通常已經任職數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在台灣還有一家老小要養;且高階也不想變相鼓勵員工頻繁投訴其直屬主管,因此我只能引導員工去適應不同性格特質的主管,以及挖掘對方的優點,但我心裡卻不免感嘆,這些台幹本身的專業能力不見得比其部屬強,甚至表達能力遜色許多,這樣的主管憑什麼身為主管?

更讓人更沮喪的是,這類的台幹往往不知其自身的弱項,不求進取,殊不知摘掉台灣人的光環之後,還剩下什麼?更何況台灣人的光環還能再頂多久呢?

前陣子參觀公司在台灣的供應商,台灣的供應商通常有些共通點:規模小、家族企業模式、重誠信、品質及技術能力佳、但整體行銷的能力弱、無企圖心和戰鬥力,我常在想,以這樣的技術水平與品質,如果到中國大陸發展,應該是有利基的。但這些小企業的老闆們,覺得在台灣生活得好好的,也習慣了台灣的一切了,何必離鄉背景去大陸冒險?這些小企業是台灣的寶貴資產,但政府並未協助組織及整合這些民間企業力量,單憑一個個小企業如何在對岸拚搏?

守舊思維如何比拚

台灣人都知道大陸很大,但沒到過大陸的人,很難想像與真正體會什麼叫做「大」,大陸除了有廣闊的土地、多樣的氣候環境外;更重要的是有許多種族的人、語言、風俗習慣、法令措施等,這是很多台灣人無從想像的,因此讓那些未到過大陸的人制訂大陸政策,顯然是個錯誤的開始。

而已進駐大陸的台資企業,仍以舊思維在經營,為了降低成本,將台幹一人當三人用,不斷壓榨,讓台幹們幾乎得天天爆肝工作,藉以提高獲利,得利者永遠是企業主,當這些企業主因獲利入袋而沾沾自喜時,並未意識到企業內真正有競爭力的人才流失問題,也未站在公司治理的角度,讓企業、員工、社會得以共存共榮、互惠互利。

不論台幹或台商,若期待能繼續維持甚至增加本身的競爭力,看事情的角度應多面向、多層次地分析,並且站在制高點去俯瞰全局,這樣的視野高度及分析深度,才可能讓我們有更寬闊的胸懷,去包容一切的同與不同,將不可能轉變為可能,也才有可能創造台灣嶄新的局面。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7-1

一個瘋狂卻洋洋得意的數據。

中國共產黨最近統計,黨員數共有8512.7萬人。

全中國有女黨員2026.9萬名,佔黨員總數的23.8%;少數民族黨員580.2萬名,佔黨員總數的6.8%;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黨員3408.1萬名,佔黨員總數的40%;35歲及以下的黨員2180.1萬名,佔黨員總數的25.6%。

從黨員職業看,工人725萬名,農牧漁民2534.8萬名,黨政機關工作人員715.7萬名,企事業單位(含民辦非企業單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2019.6萬名,學生290.5萬名,離退休人員1553.8萬名,其他職業人員673.3萬名。

從基層黨組織分佈看,全國7245個城市街道、3.3萬個鄉鎮、8.7萬個社區(居委會)、58.8萬個建制村建立了黨組織。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覆蓋面分別達到99.97%、99.4%。公有製企業黨組織覆蓋面達到99.98%。147.5萬個非公有製企業建立黨組織,佔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非公有製企業數的99.95%。4.03萬個社會團體建立黨組織,佔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社會團體數的99.21%。3.95萬個民辦非企業單位建立黨組織,佔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數的99.61%。


Taiwan in the world 世界上的臺灣 臉書頁 2013-7-1

今天是香港的七一遊行,這對臺灣有什麼意義呢?

意義在於,兩岸的政治談判中,「一國兩制」是中國拋出來來實際執行臺灣與中國統一的政策選項。那我們要不要接受一國兩制呢?而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正是我們可以觀察的實際例子。

而七一遊行顯示的是,一國兩制無法保障香港人的民主,以及維持香港各項內政的均衡發展,超過50萬人上街爭取普選,不滿意梁振英的施政。

民主政治下也常常選出令人失望的人,但是如果今天那個令人失望的人,頭上還有一個人在指揮他、壓制下一個選上的人跟他一樣做令人討厭的事呢?一國兩制,真的是可以接受的方案嗎?


港七一遊行爭普選權 轟梁振英下台

壹電視 2013-07-01 18:15

【壹電視報導】香港七一遊行今天登場,今年號稱是歷年來人數最多的一次,預估超過五十萬人參加,香港民眾除了爭取普選權之外,也指責特首梁振英,上任一年來,沒能兌現競選承諾,砲轟梁振英要他下台,雖然天公不做美,遊行到一半下起大雨,但依然澆不熄民眾的怒火。


陳為廷 臉書發言 2013-7-1

人在香港七一遊行。碰上颱風大雨,港人還是中學生、大學生、市民、移工、幾十上百的公民團體與政黨全民動員反中共、倒梁、爭普選,大街上磨肩接踵,走了兩個多小時還不到三分之一路程,遊行將持續到晚上九點。累到崩潰、又振奮、又隱隱憂傷。

台灣人是不是要等到失去一切,才可能醒覺過來? — em 銅鑼灣站


陳為廷 臉書發言 2013-7-2

昨日香港七一大遊行的定點錄影,人流不斷,主辦單位估計43萬人參與。即使大雨,仍與去年40萬人不相上下。

昨天遊行中途跑去吃晚飯,看電視新聞報導遊行。

警方表示:「遊行人數只有三萬。」

香港政府表示:「市民的聲音我們都聽見了,會納入參考。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的規劃是這任政府的重點施政方針。」,但未對實際的政改方案作出回應。

中聯辦表示:「港人可以上街,再次證實了我國的『一國兩制』政策是可行的。」,超靠杯。

四十三萬人的遊行展現了港人的堅定意志。政府的無賴回應則讓我們看見,當中共對港的社會控制已經全面到齊、穩捉統治權,即使有四十三萬人的遊行,即使梁振英聲望這麼低,他們還是可以滑頭地四兩撥千金、毫無危機感。

昨天又看到7/25台灣新聞,有「兩岸企業高峰會」要成立的消息。前幾天發的「六月統戰行事曆」又要再紀上一筆。台灣的社會控制力量也正逐步就位。真的不要等到走到香港這步,才想到要反抗。

何況我們這幾年什麼時候動得出過四十三萬,這麼多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