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會張志軍 謝希望民共多交流

2013-7-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3| 評論數: 0 |原作者: 特派員洪肇君/深圳報導

有關6月30日晚間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餐敘,謝長廷1日表示雙方都在深圳,有機會就「碰到」。他向張志軍表達立場,希望民、共多交流,大陸要深入了解台灣民意,就該跟不同立場的政黨政團交往,才能降低敵意。

前晚謝長廷甩開媒體團,到晚間10時許才主動發布跟張志軍見面餐敘的新聞稿與照片,新華社也幾乎在同一時間發布這則新聞,讓隨行台灣媒體頗難堪。

謝長廷解釋「客隨主便」,他甚至連會面地點是什麼地方還搞不清楚。雙方用餐、晤談兩個多鐘頭,「談得很深入」。

謝長廷轉述,張志軍表達大陸的基本立場,維護一中框架,他則強調兩岸交流應多聽不同意見,甚至跟對立的團體來交流,這樣才能聽進不同的聲音。

他還主張,兩岸應有共識,更開放才能雙贏,就像台灣不該內耗空轉,兩岸也不應在意識型態上內耗,應有希望對方更好的寬大心胸,台灣壯大、大陸獲利,大陸壯大了,對台灣也好。

至於余克禮日前在香港表示,大陸暫不可能接受「憲法一中」,謝長廷說,大陸不是完全拒絕,而是要經過談判,這需要一個過程,眼下並不是全盤否定。


謝長廷挺服貿 民進黨內掀波

2013-7-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29| 評論數: 0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在香港一席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言論,經部分媒體報導,引起民進黨內反彈,獨派大老、前考試院長姚嘉文說,謝長廷在香港的言論,已經背叛民進黨,「謝長廷離開民進黨,我就放鞭炮」。

儘管謝長廷在6月30日晚間發表聲明澄清媒體報導是被斷章取義,但此事仍在綠營內部發酵,黨中央湧進許多抗議電話。

姚嘉文痛批,謝長廷為民進黨黨員、中常委,講的話和立場與民進黨不一樣,傷害到台灣人民利益;謝長廷整個活動性質、全部言論加起來,已經背叛民進黨。前民進黨主席游錫堃則在臉書表示,「誰人不知,人家『讓利』,目的是要『奪本』?」

全程參與香港研討會的前立委郭正亮則在臉書上聲援謝長廷,他說,謝在會場呼籲大陸正視《中華民國憲法》,強調兩岸事實互不隸屬,批評國共交流嚴重失衡,忽略中南部、中小企業、中下階層利益,「謝院長已經挺住了台灣人的底線」。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認為,媒體斷章取義報導就掀波,若涉及民共對話,都要錄影存證,「那代表黨內互信不足」。

謝長廷澄清稿提出的原文為「如果這個協議對台灣這麼好,那應該是要放鞭炮才對,怎麼是會有這麼大的反彈?所以這其中一定有資訊的誤差,而這就是交流失衡的結果」。


謝長廷會台商:不用怕戴帽子  將建議民進黨成立台商服務職能部門

2013-7-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38| 評論數: 1

民進黨前主席、維新基金會董事長謝長廷1日在深圳拜訪台商會,並與台商們座談,即使台商們對民進黨過去的態度多所質疑,謝長廷仍表示要加強服務台商,「否則政黨的功能會打折扣」。他接受本報採訪時還表示,回台後會在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建議,建立台商服務職能部門。

謝長廷昨天拜訪環勝電子、慶邦電子、艾美特電器,中午與深圳台商會座談,國台辦、省台辦、市台辦官員皆在座。謝長廷首先說,有官員相陪,代表民進黨可以在大陸公開與台商連繫,台商不怕被戴帽子了。

台商籲藍綠共拚經濟

深圳台商會會長張周源等多人,皆對謝長廷此行表示肯定,甚至直接說:「以前都是跟藍營接觸,這次有點不習慣。」但台商們對台灣經濟感觸甚多,帶著恨鐵不成鋼的語氣,期望謝長廷能影響民進黨,「不要看到兩岸什麼協議都反,要共同努力拚經濟,不要再內耗。」

深圳台商會監事長陳合泰說,台灣大學生起薪只22K,換算人民幣僅4000多元,「我現在請的保母一個月就要4800人民幣。」台灣的經濟下滑不是生意人造成的,是政黨惡鬥內耗造成的。

深圳系統電子科技董事長陳偉迪說,台商們看到台灣現況都扼腕嘆息,南台灣經濟極糟,相比之下,深圳蒸蒸日上,經濟充滿活力。他拜託謝長廷,一定要拚經濟救局勢,別讓下一代落入頹勢。

謝:有期許才有要求

台企聯常務副會長黃明智則說,第一代台商到了轉型期,很多人想回台灣,但謝長廷可能不知道,台商返鄉投資要先被課稅,在大陸賺的錢叫境外所得,要先繳稅才能合法回台投資。

謝長廷最後表示,「嫌貨才是買貨人」,大家對民進黨有期許,才會有要求。他強調,過去兩岸之間交流失衡,民進黨比較少接觸到兩岸交流事務,今後建立正常的溝通管道,一定會聽進台商的聲音,也會做好服務選民(台商)的工作。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7-2

蘇貞昌運氣真好。

我要是蘇主席的幕僚,心裡一定這樣想。在七月四日「華山會議」之前,有黨內同志分別在「北京會談」和「香港會談」撐開些許空間,將這些與中共實戰的經驗帶回討論,第一場「台灣對中政策的核心價值與願景」一定不會冷場。

中共強調「和平發展」掌握談判的高度,藉此批判民進黨的台獨會帶來戰亂,進而不承認台灣的主權,結論就是「一中框架」。但是,強權霸佔也可以造成「壓迫下的和平」、維穩恫嚇也變成「恐懼的和平」,所以我提出從國際秩序和中國內部並進的「雙鉗策略」。

鑽研台灣問題與國際政治的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在北京會談上強調中國的和平崛起帶來區域的和平。在場的泛藍學者紛紛點頭稱是,我立即反駁他:中 國周邊14個鄰國,除了巴基斯坦一個堅定支持的「鐵粉」(鐵桿粉絲)外,其他國家就邊界、島嶼和資源都和中國有衝突,這些衝突從來沒有停止過,中國什麼時 候和平了?這就是貴國主席習近平在博鰲論壇強調的和平嗎?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反而增加解放軍的經費,這是尋求和平嗎?這是第一個『鉗」。

兩 岸長久分離分治狀況下,必須正視差異,無法面對差異就無法解決差異,而解決差異就要拉近生活價值觀(普世價值),這些問題沒解決,兩岸談什麼政治議程?如 何有政治終局安排?國民黨就是不面對差異,在「求同存異」的苟且下交流,台灣人必定愈交流對中國的認同度愈低。中國願意面對和解決這些生活價值觀的差異 嗎?

在這個概念基礎上,民進黨就掌握了第二個道德制高點的「鉗」--普世價值。泛藍的政客和學者總是和中共高層交流,就以為了解中國、掌 握兩岸詮釋權,他們看到的是完整而真正的中國嗎?國民黨永遠忽視中國知識份子、維權人士和上訪群眾的聲音,謀求的也不過是個人式的菁英利益,根本和台灣與 中國的草根群眾無關。

至於那些已經被統戰的假綠營真天朝主義者,和國民黨學者一樣都耽溺在和平發展的偉大民族主義迷思中,他們的言論不僅台灣人聽不下去,連中國人都嗤之以鼻,更是異議人士眼裡「中共的幫凶」,這些人又代表了誰?還僅是穿梭兩岸的食客而已?


服貿說明會 駐台使節輪番質疑

自由時報 2013-7-2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馬政府事先未與台灣人民充分溝通,就和中國簽署服務貿易協議,不僅被批「黑箱作業」,連外國駐台使節也「霧煞煞」,並在昨天外交部舉辦的服貿協議說明會上提出質疑,部分駐台代表關切為何服貿協議內容會讓台灣立委和民眾感到訝異?台灣人民能否在協商過程表達立場?

經濟部次長卓士昭則坦言,政府溝通有所不足,「這是很好的一課」,政府將思考如何在談判保密與和人民溝通之間,取得平衡。

經部次長︰這是很好一課

外交部舉行「兩岸兩會第九次高層會談說明會」,由外交部政次柯森耀主持,邀陸委會副主委林祖嘉、海基會副秘書長馬紹章等人報告兩岸服貿協議內容;美、日、韓等六十餘名各國駐台使節、官員與會。

荷蘭駐台代表傅康關切,為何服貿協議內容會讓台灣立委和民眾感到「訝異」?政府是否事先和業者諮詢或溝通?台灣人民是否有機會在協商過程中表達他們的立場?

卓士昭說,政府事先有透過相關主管部門,與主要業者接觸、溝通,但台灣有超過一百二十六萬家公司,不可能逐一溝通;政府也有向立委說明細節。

美國在台協會(AIT)經濟組官員在簡報後提問,立法院將逐條審查服務貿易協議,是否能改變協議內容?台灣是否會向世界貿易組織(WTO)通報兩岸服貿協議?

海基會︰不可能重啟協商

馬紹章則說,服貿協議不可能重啟協商,如果立院審查時修改條文,對方也必須要改,等於否定整個協議,這樣不符國際慣例。卓士昭說明,服貿協議屬於ECFA的後續協議,政府在二○一○年簽署ECFA後,已向WTO秘書處完成「早期通知」,待服貿協議、貨品協議等後續協商完成後,才能進行「完整通知」。

阿根廷駐台代表培尼亞則指出,陳光誠提到「一國兩制」,台灣人是否已經準備好接受「一國兩制」?林祖嘉回答,一國兩制在台灣完全沒有市場,台灣人民有八成希望維持現狀,執政黨也會朝此方向努力。

澳洲代表則提問,兩岸互設辦事處將如何定位?台灣是否希望藉此解決兩岸爭議?林祖嘉回答,兩岸目前還在溝通中,希望明年可完成。


爭民主 43萬港人冒雨上街

自由時報 2013-7-2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七月一日是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十六週年,在輕颱「倫比亞」來襲之際,由「香港民間人權陣線」(民陣)發起的七一大遊行如期舉行,四十三萬港人冒著風雨走上街頭,揮舞著英國統治時期的香港旗幟,高喊批評中國「殖民者」的口號,要求真民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下台。

七一大遊行 要求梁振英下台

香港天文台一日掛出三號風球,在「倫比亞」帶來的強風、大雨下,數萬人撐著傘,下午兩點半從維多利亞公園集結出發,遊行到中環遮打花園。集會在晚間九點結束,民陣召集人孔令瑜說,四十三萬人冒著風雨參加遊行,反映市民對政府沒信心和憤怒;警方估計人數為六萬六千人。去年七一遊行人數四十萬人。

群眾高喊 中國殖民者滾出去

示威群眾拿著「現在就要民主」、「打倒中國共產黨」、「去你的中國,我們是香港人」,以及要梁振英立即下台等標語牌和布條,也有人高唱電影「悲慘世界」主題曲「你可聽見人民的歌聲?」表達對中國、香港政府的不滿;日本漫畫「進擊的巨人」主角也被改造成全身紅色、手握兩名人質,象徵中國準備吞食。

民陣控警打壓 無所不用其極

今年遊行還出現比去年更多的港英時代旗幟,群眾高喊「中國殖民者滾出去!」佔領中環行動發起人戴耀廷在終點站的集會上,呼籲大家支持佔中行動。

遊行過程大致和平,沿途有中國觀光客好奇地看著這場在他們家鄉無法想像的示威。民陣指控警方阻擋點算人數,拒絕多開放車道疏導人潮,無所不用其極阻礙遊行。解放軍駐港總部前有約四十名支持、反對北京陣營群眾對峙、互罵粗話。晚間十名反佔中人士帶著五星旗闖入終點站的集會「踢館」,與示威群眾發生肢體衝突,最後大批警力介入帶走反佔中人士。

稍早官方在會展中心升旗,舉辦慶祝活動,有十多名社民連成員在場外示威,與警方推擠。解放軍駐港部隊昂船洲軍營開放參觀,並舉行新型「惠州」、「欽州」護衛艦入列儀式;親北京的建制派也舉辦紀念活動「搶客」,其中音樂節被形容是「維穩秀」。

香港預定二○一七年普選,但北京表示特首必須「愛國愛港」。梁振英在慶祝典禮上說,會在適當時間就落實普選展開諮詢,但未提時間表。一名示威港人說,「人民不想要『中國特色的選舉』,政府應該現在就開始諮詢,香港才能有真民主。」

根據香港大學日前的民調,僅三十三%的港人以身為中國人為傲,創下回歸以來最低。

梁振英晚間回應說,政府會聆聽各種訴求。中國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說,香港人能示威,證明「香港有很大的自由和權利」。


中聯辦操弄 一國兩制蕩然

自由時報 2013-7-2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香港一九九七年主權移交中國後,政治體制的運作上,行政部門對立法部門的制衡力較大(也就是所謂的「行政主導」),造成「立法會有票無權、政府有權無票」的情況,尤其特首並非直選,而是北京欽點的人選,加上中國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直接插手香港政務,「一國兩制」蕩然無存,昨天出現四十三萬人上街遊行要求「真民主」,也就不令人意外。

真普選似遙遙無期

香港政黨政治目前主要可分為爭取香港擁有更多民主的泛民主派,以及擁護香港特區政府的親建制派兩大派系。現階段香港政局最大的癥結點,莫過於普選相關爭議。中國承諾二○一七年給予港人普選,但所謂的普選概念卻一再修改,前不久中央更訂定特首必須「愛國愛港」、「不能對抗中央」等標準,「真普選」似乎遙遙無期,引發不少港人憤慨。

有如港府的太上皇

熟悉香港政情的評論家林保華指出,中聯辦就是「中共港澳工作委員會」,中聯辦主任身分等同於黨委書記,負責發展地下黨組織,在香港「以黨領政」的情況下,地位有如港府的「太上皇」。例如,去年香港特首選舉,中聯辦宣傳部長郝鐵川直接打電話給報社「關切」,要求支持梁振英;梁更在當選後隔天,立即前往中聯辦「報告」,引發港人憤慨,經常發動抗議。

經濟方面,香港因缺乏自然資源,食品及原料均需進口,經濟高度依賴國際貿易。近幾十年來,香港經濟經歷結構性轉型,由製造業為主,演變為以服務業為主,經濟轉型的過程,也產生許多結構性失業,受衝擊的已不限勞工,部分專業人士與大學生,也面臨就業問題,但最嚴重的莫過於貧富差距問題,這也是今年七一大遊行的主要訴求之一。

貧富差距日益加劇

香港已連續多年被聯合國評為貧富差距最大的發達經濟體,港府最新數據顯示,情況仍持續惡化。據港府統計處數據,去年上半年,香港貧窮人口達一百一十八萬七千人,即每六人就有一人是貧民,老年人口貧窮狀況尤其嚴重。香港貧富差距也升至十年來新高,由二○○二年的三.三倍,上升至去年上半年的三.六倍。

另以衡量貧富不均程度的「堅尼係數」指標為例,一九九一年香港堅尼係數為○.四七六,但到了二○一一年,係數值急升至○.五三七,凸顯貧富懸殊加劇。

二○○三年SARS疫情後,香港經濟自谷底翻升,但衣食住行也開始漲價。港府統計處稱,十年來香港通膨率達二十%,扣除通膨後,勞工薪資增加九.四%;但香港媒體強調,這個數字不能反映真實狀況,因為房價和租金這兩項主要支出的實際漲幅太高。

貧富差距與香港政治出現矛盾息息相關,而這些矛盾也進一步激發反中運動。


港人怒喊反洗腦 迫使港府讓步

自由時報 2013-7-2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十六年來,最震撼人心的一場抗爭運動當屬去年的反洗腦浪潮。當時剛上任的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無視民意反彈,決定九月開始實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並於二○一六年在香港公立學校全面實行這個被稱為「洗腦」的國民教育。

這項被抨擊為洗腦教育的政策,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將中國共產黨吹捧成全世界最無私、最團結、最進步的政黨,不僅將共黨在文革中的種種惡行含糊帶過,六四天安門屠殺事件更是隻字不提。至於與共產黨一黨專政形成對比的西方多黨制,則被嚴厲批判成不應接受的制度。

直至去年七月二十八日香港教育局長吳克儉仍言之鑿鑿,表示國民教育一定要在九月開學後實施,他要求群眾不要抗議、不要遊行,因為再怎麼抗議遊行也沒用,他的態度激起更大反彈,翌日有九萬人走上街頭,向洗腦教育說不。

然而,這樣的抗爭仍無法撼動港府立場,九月一日三名高中生發起絕食抗議,表達反洗腦的決心,他們的絕食宣言引用詩人北島的詩句︰「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我只想做一個人」、「我們絕食絕不是用生命威脅政府,更不是為了成為英雄…我們清楚知道生命有多可貴,我們更清楚我們的下一代不可成為傀儡。」

各行各業加入絕食、抗議行列

他們的言行燃起了烽火,香港各行各業加入絕食、抗議行列,一週後,有十二萬人集結於香港政府總部外怒吼,要求撤回國民教育。最後梁振英在立法會選舉前夕,宣布讓步。

這樣的峰迴路轉雖讓世人欽佩港人的行動,然而也讓人為香港感到悲哀︰一個惟中國馬首是瞻的政府,怎麼有能力堅守民主的普世價值?香港能反洗腦教育多久?能反到什麼程度?值得持續關注。


蘇貞昌:香港公民力量象徵

自由時報 2013-7-2

〔記者陳璟民/台北報導〕香港「七一遊行」昨天登場,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說,「一國兩制」治理下的香港,「兩制」的基礎正逐漸消失;面對專制與民主兩種制度的拉扯,維繫自由與法治是港人的核心價值,也是民主台灣應有的責任與義務。

蘇貞昌說,昨天也是二○○三年「七一大遊行」十週年,「七一」遊行與「六四天安門事件」集會紀念,已成為香港公民力量的象徵之一,體現港人對主權移交中國後,種種社會現狀的不滿。

他抨擊,香港立法會選舉遭受「中聯辦」(中國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操弄,從未實現普選承諾,貪瀆事件層出不窮,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維權事件和新聞自由備受打壓。

他指出,香港的自由與法治,因中共緊密操控和介入,遭受嚴重的戕害;他認為,台、港、中的民間社會,應以人權、法治、自由、民主為共識,彼此聲援並相互支持,唯有堅持才有力量。

台聯黨主席黃昆輝也說,香港七一遊行前夕,黑道橫行,公開支持遊行的蘋果日報,其印刷廠被暴徒衝進去燒掉二萬六千份報紙,恐嚇意味十分明顯。

黃昆輝說,看到香港暴力橫行,這幾天竹聯幫老大白狼以「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身分風光回台,他質疑馬政府對有案在身的通緝犯高規格對待,是不是配合中共輸入暴力威脅台灣人民?台灣人民應有所警覺,否則香港殷鑑不遠。


陳光誠:中國政權暴力至上

自由時報 2013-7-2

〔記者楊政郡、張瑞楨/台中報導〕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昨走訪台中市,對於「台灣人民自決」的問題,他指出,人民自決在聯合國公約已有詳細說明,人權永遠高於政權、永遠高於主權,基本人權是努力、改革與爭取而來。陳光誠認為,中國政權迫害人權之舉,呈現「絕對控制下的獨裁本性」。

記者詢問陳光誠對於中國政權迫害人權的看法,他說,這個反映專制與民心的背離,也反映中國政權暴力至上,而非民心至上,做事不是依循民心、民願與民求,只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這某種目的,顯然不是百姓想要的,不只是手段有問題,有時目的本身也有問題,「才會出現不一致,僅僅是不一致,未必是反對,中國政權就打壓」。

陳光誠夫妻在民進黨立委林佳龍等人陪同下,參訪中市三級古蹟樂成宮、新社香菇休閒產業、安妮公主花園與東勢梨子產業、石岡土牛客家文化園區,參訪行程刻意降低政治性,陳光誠在新社菇神餐廳還幫忙行銷香菇觀光休閒產業。

陳光誠在樂成宮抽了支籤:「富貴由命天註定、心高必然誤君期、不然且回依舊路,雲開月出自分明」。他認為,自然界不論過去、現在或未來,人的基本權利及生活均需不斷努力,台灣的民主、法治就是努力爭取而來,應該繼續發揮,他相信每個人只要努力,就會改變生活及世界。


法治的最壞示範

自由時報 自由評論 2013-7-2

潛逃中國長達十七年的通緝犯白狼張安樂回國了!自去年十一月間,張安樂委託他人持中國所發的台胞證公證書正本向台灣海基會申請驗證開始,到上週六他的高調返台並獲得迅速交保,整起過程,對台灣這個社會造成了不小的媒體效應。白狼,竟也如哈哈鏡,因為他的來去自如,照見了當前國家治理上的體質脆弱與價值扭曲,已經到了幾近崩潰的地步。

張安樂,不論其周旋兩岸的政商人脈,以及其在陳啟禮受命刺殺江南案中的歷史角色,或者他主張「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政治立場,在台灣法律的面前,他就是個滯留境外、逃脫追緝的通緝犯。其所涉及兩起恐嚇罪已逾追訴時效,而他另外牽涉組織犯罪及偽造有價證券兩項罪名,則是三到十年有期徒刑,這部分檢方以「與五年以上重罪的羈押要件不符」,四小時就訊後,即以一百萬元交保候傳與限制出境。

同樣是通緝犯,二○一○年一名在中國經營牛樟芝種植的徐文修,則是因逃漏稅額二三○○餘萬元,違反稅捐稽徵法在案,從而棄保潛逃,藏匿中國,今年五月,我刑事局接到檢舉後通知中國公安逮人,不出數日,六月初立即順利查獲,隨由刑事局派員到中國押解回台。

此外,一九九一年間有一樁相當轟動的跨國軍火走私案,當時為美國幫派份子的供貨商毛天明,則在今年五月間由美國海關執法局以驅逐出境的方式,由執法局特派二名幹員將毛自美國戒護到台灣親自交給了刑事局。以上不論是「台中模式」或「台美模式」的跨國打擊犯罪合作流程,與白狼的特殊禮遇對照,白狼在恢復自由時大讚:台灣司法「公正」,比美國還「好」,怎不是肺腑之言?

國共空有二○○九年簽署的「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但是在實際案例的運作上,顯然雙方政府都在看人出菜。白狼向海基會提出台胞證的文書認證申請時,就算刑事局在政府跨部門會議上明確反對,就是有一隻「看得見的手」指揮海基會在今年三月依其要求發給公證書,陸委會並且對外證實白狼向政府表達願意「主動投案」的意向,以及中國政府對履行遣返協議的毫無反應。

此後三個月,馬政府對於白狼會不會回來、何時回來?全然失去主導權,一切由通緝犯本人「自由心證」。這段期間,是不是即是白狼所謂「ㄟ,這是約好的!」協商期?政府至今的說明難祛眾疑;而白狼最後「放心」於六二九回台,受到盛大接機,公務門通關,一百萬保釋金十分鐘送達,就訊後釋放,立即依約前往飯店「洗塵」,次日開始在台北趴趴走,事實上每個動作都在公然衝撞政府的公信力,白狼甚至直曝:台灣派人協調他搭機返台,「告知抵台會上銬」,猶如最後一根稻草,馬政府與白狼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已令舉國訝然。

白狼之外,還有不乏其例的知名台灣通緝犯在中國接受因人設事的保護。法律之前人人並不平等,在統治者掌握大部分國家權力的人治社會,並不令人意外。但若民主國家經由與人治社會的交流互動,並非民主國家將民主實踐的經驗擴大分享,反而是民主國家竟因此增生少數、特定的特權階級,從而顛覆法制,乃至公民對法治的信賴,這就說明反民主的逆流若透過有計畫的輸出,將超乎想像的來勢洶洶。民主法治制度即使得以建立,若不持續警覺、時刻捍衛,亦是超乎想像的鬆散易毀,隨時可能一推即傾,絕不出於理所當然。

馬政府各相關單位在白狼回台事件上,對全民作出了最壞的示範,不少人相信這是領導階層集體失能所導致的嚴重後果。如果台灣要就此走往向下沉淪之路,則台灣一切的安全屏障將迅速土崩瓦解,這個政府必須承認錯誤,嚴肅提出懲處名單,並向國人鄭重道歉。


阿姆斯特丹轉機 一場菁英對話  台灣人  看大陸

2013-7-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6| 評論數: 0 |原作者: (徐家偉/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士班學生)

我近期飛到英國愛丁堡陪在那邊讀研的女朋友,在那裡生活了一個月,她和她的3個北京室友都稱這裡叫「愛村」,她們覺得這裡只有王子街還算像樣,因為沒有Apple、沒有A&F、沒有UGG、沒有……,跟北京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留學生遍地開花

之前,我跟她共同的朋友在中關村做留學仲介,工作是幫中國的學生申請國外學校,一個學生從申請到出國要價約兩萬,她說光她們公司就有上千個客戶。這或許便能解釋為什麼這裡街上到處都是中國人,耳邊都是普通話。除了建築物不同之外,一點出國的感覺都沒有,臨時惡補的英語幾乎沒派上用場。

在上海認識的一位朋友也曾經在英國里茲(Leeds)大學讀過書,在青旅時談到他的留學生活,他說當時去里茲的人多到可以包機。除了課業之外,他利用剩餘的假期跑遍了歐洲,去教堂和酒吧瞭解當地生活。當時我就震驚了,小時候總是說有錢人家的小孩「書讀不好就送出國」,而現在大陸的80後90後青年,竟然在歐美地區遍地開花,除了家裡有錢之外,每個都還是出身名校的菁英。

從愛丁堡回台灣,在阿姆斯特丹轉機,要等3個多小時,整架飛機只有3個華人,一個飛上海,一個飛北京,於是我們找了麥當勞坐下來聊天。一男一女都是愛大的學生,還都是念通信工程。不過男的是博士生,女生大學剛畢業,很巧的都是東北人。

不知道是不是源於東北漢子天生的豪爽直接,3個人的對話中(辯論?),我跟另外一個女生在氣勢上完全被壓制住了。這位博士生來自同濟大學,碩士畢業之後領國家的獎學金出國攻讀博士,前提是必須回國服務8年。我問這樣不會覺得不自由嗎?他說在單位的待遇非常好,怎麼會不自由?

他很不喜歡和愛大的台灣同學聊政治,因為他們總是激動地對著大陸學生說:「我們跟你們不是一塊的!」,他略帶不屑的說,每當這些人「靠夭」的時候,他便暗自在心裡想:「我們也沒有很想跟你們一起。」

跟大陸一般的文藝青年想要混熟其實很簡單,聊聊電影、聊聊文學、罵罵政府、唉嘆一下言論及人身的不自由,對方就會跟你「很麻吉」;但是眼前這位博士生和所有文青掛的大陸青年不同,對大陸官員貪汙腐敗的問題,他說:「這根本是個假命題,大陸永遠都要被掛上貪汙腐敗的標籤,因為想要消除這種現象是不可能的。就好像美國永遠都是個充斥著種族歧視的地方,你覺得他們這個問題有可能解決嗎?」

不慍不火的強悍

我一時語塞,因為我知道他並非支持貪腐,而只是客觀的指出,在當前的狀況下,某些問題是必然存在的,但這不代表著全盤崩解。譬如大陸政府鬼魅般的執行力,用他的話說就是「你們有100﹪的力氣,就將90﹪分的力氣用來內鬥;而我們有100﹪的力氣,就算有50﹪浪費了,剩餘的50﹪絕對是火力全開」。

我深刻的從他的話語中感受到不慍不火的強悍,這種強悍或許來自天性,深信力量就是一切的人才能充分的定義現實。而他應該是屬於適者生存的人生勝利者那一類;當我們倡導多元學習、批評過度競爭使得學生只會應付考試的時候;他認為高考是真正公平的選拔策略,讓啥也不知道的高中生有明確的目標努力。每當他看到自命不凡的人在他面前大放厥詞,批評東批評西、卻一事無成的人,便會報以鄙視的暗笑。

而他確實努力地在創造著自己的利用價值,為頂尖大學的工科教授做事,回到大陸之後取得穩定而高薪的職位,我甚至可以想像日後他與在美國的女朋友結婚、在東北或者上海買下房子車子,過上優質而穩定的生活畫面。我們會對自己跌跌撞撞的人生進行解釋,但強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優越感蕩然無存

面對大陸,有時候我們只能用僅剩的「自由」來說嘴。是的,我們比他們自由,至少發文章不用擔心被刪文、在自由廣場靜坐、在凱道前抗議不會被河蟹。我們可以欣賞立委在立法院幹架,從荒謬中體現自由的可貴;但是這樣的自由對他而言根本是虛假的幻境,「其實你們才是最不自由的,你們永遠都只能在大陸和美國中間夾縫求生、看別人臉色。你們的李敖不是說了嗎?台灣是美國的第一道防線,但是後面還有第二道、第三道呢。」或許在他心中的強悍也隨著中國的強大而越加堅定,因為在十幾億人裡頭,他也走在勝利者的行列。

踏上回台灣的路,一路上我都在思考著他所說的那些話,伴隨著壓迫性的強悍在我的腦海中形成一股低氣壓。如果要區分我們他們,那我們究竟還有什麼能跟他們比較呢?曾經差距十幾年的優越感到了我們這一代早已蕩然無存,說不定接下來的會是落後十幾年的自卑感,而現實,已經讓我們曾經引以為豪的驕傲,變成虛構的幻境。

或許他說的沒錯,我們以為自己自由,其實我們才真的不自由;奇蹟的光環不再,我們大概是趕上最好的時代了,因為我想不出有比這更壞的時代,需要我們挺胸勇往直前。


迎接新台幣雙軸心時代

2013-7-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 評論數: 0

央行總裁彭淮南日前首次透露,兩岸可望於年底前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各界對此協議已期待多時,無不企盼央行早日完成。近來世界各國因為美國量化寬鬆可能退場,金融市場經歷了極大的波動,而新台幣長期過度依賴美元,更令人擔心我國金融的穩定性,兩岸適時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將有利新台幣分散風險,面對不確定的全球金融情勢,有助於維持台灣金融市場的穩定。

當然,兩岸金融融合難免引起若干疑慮。名政論家南方朔先生最近撰文指出,台灣在兩岸間的「中心─邊緣」關係中,資本會被吸走,但利潤不會回流,所以兩岸經貿與金融交流有害台灣。但是在金融關係上,新台幣是美元的邊緣貨幣,外匯存底中美元約占2千4百多億,超過GDP的50%。以台灣的經濟規模與金融實力,站在邊緣位置是台灣的宿命。過去台灣以美元為軸心,是美元的邊緣,目前美元仍是最穩定的貨幣,但是以美元為單一軸心,風險已越來越高。

人民幣從2008年開始進入國際化進程,並於2012年實施匯改,匯價穩定且持續升值。截至2012年6月止,中國人民銀行已經與20個國家簽署超過1兆6782億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由於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的簽訂,彼此國家可以使用本幣作為雙邊貿易的計價貨幣,大幅降低匯率風險。因此,以人民幣作為跨境貿易結算的規模持續擴大,從2009年的36億人民幣,暴增到2010年的5028億人民幣,2011年的金額再突破2010年的規模,達2.1兆人民幣。特別是,人民幣及俄羅斯盧布、人民幣與日圓更直接跨越到相互兌換的狀態。

各國貨幣與人民幣的互換協議已超過2兆元,許多國家將人民幣納入外匯準備。對新台幣而言,人民幣應是另一個金融軸心的最佳標的。人民幣的風險當然存在,但是台灣在貿易上已與大陸高度融合,2012年台灣出超金額為307億美元,對大陸出超卻高達954億,台灣透過大陸生產外銷全球的大格局已經形成,不是政治力量所能改變。

以美元以及人民幣作為雙軸心的金融體系,不僅有助降低對大陸貿易的成本,也有利於降低兩岸資本流動的風險與成本。如果新台幣永遠以美元為兌換中心,只要台灣經濟需要貿易活動,台幣就擺脫不了貶值的壓力。靠貶值過日子的經濟,只能在帳面上增加經濟統計數字,無助於實質所得及生活水準的提升。南韓靠著弱勢韓圜拚出口,2012年的名目人均所得比台灣高了近3千美元,但是依照IMF對同年實質人均所得的統計,台灣卻比南韓高出了約6千5百美元!

如果台灣的金融體系加入人民幣而成為雙軸心,在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軌道上,新台幣只需要盯住美元,卻不需要對美元貶值。在整體上來說,強勢人民幣軸心的加入,可望為台幣去除貶值的魔咒,也會在長期中推升台灣的實質所得。因此,台幣與人民幣的互換協議,不只是為了離岸人民幣業務,更應該是為了新台幣的長期穩定,和「兩條腿走路」降低的經濟波動風險。

新台幣與人民幣兩幣互換,涉及的絕不只金融面,經濟方面的考量更為重要。金融上效應可能短期就會出現,但是對外貿易與國內企業財務,都可能在未來陸續受到影響。所以,決策上不應只有央行參與,財政部與經濟部都應納入,不然貨幣互換又會變成另一個「雷聲大、雨點小」,或發生類似服貿協議,因事前溝通不足造成社會誤解的反彈。

雖然目前台灣經濟看來疲弱不振,但是實質人均所得在IMF的世界排名上,卻比前一年前進了一名,僅比德國低3百美元,但高於7大工業國中的英、法、日、義各國。主要原因,就是通膨不高而且貨幣並未超貶,所以未來的經濟成長,必須建立在這兩個基礎之上。雙軸心的新台幣金融體系,對於台灣經濟的重要性,就在於長期實質所得的增加。政府必須用更宏觀的戰略,看待以及處理此一重大的金融政策,絕對不要認為這只是個匯兌的問題而掉以輕心。


謝長廷:與陸交流不代表投降

2013-7-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91| 評論數: 0 |原作者: 記者林琮盛/綜合報導

前民進黨籍行政院長謝長廷2日下午結束香港及深圳行程返台,他說,見台商是項突破,也跟對岸充分表達台灣基層的聲音。謝長廷強調,「正常交流不代表就是投降或被統戰」。此話似乎在反擊獨派大老姚嘉文的攻擊。

獨派大老姚嘉文抨擊,「謝長廷應離開民進黨」。謝長廷回應,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在之前記者會上已解釋很清楚,不要在細節上你來我往。

謝長廷說,基本上要看大方向,台灣如何回歸正常,跟兩岸交流,避免邊緣化,「正常交流不代表就是投降或被統戰,韓國總統訪大陸也是說中文,這很正常」。

謝長廷說,對他個人的冷嘲熱諷,這都無所謂,但是若對方提出是積極且好的解決辦法,他是願意聽,可以解決台灣問題。

謝長廷指出,20年來,沒有民進黨的黨職人員可以去公開關心台商,中間存在很多誤會,不能服務選民,也不能服務選民的家屬。這次堂堂正正去台商的協會座談,聽取他們的聲音,由大陸官方陪同安排,是很大突破。

謝長廷說,自信積極跟對岸交換意見,雖然不是一下子有共識,但說出自己的主張想法,像以前說中華民國及中華民國憲法,都是在台灣講,這次是去大陸跟對方講,兩岸政治分治現實,是根源歷史問題,應回到歷史的現實,承認兩岸的憲法現狀,是最自然,變動最少的方法。


郝龍斌在滬提中華民國  指為兩岸最好的連結 張志軍:細心呵護兩岸大家庭

2013-7-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46| 評論數: 0

台北市長郝龍斌2日在上海向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表示,中華民國是台灣內部最大的共識,是兩岸最好的連結,是兩岸共同的寶。張志軍則回應說,對於一時難解之事,不可複雜化、惡化;不可撕裂兩岸情感,要細心呵護兩岸這個大家庭。


郝語張 中華民國是兩岸的寶  郝龍斌:一中非消滅中華民國 張志軍:一時難解之事勿複雜化

2013-7-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58| 評論數: 0

台北市長郝龍斌7月2日向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表示,一中框架不是消滅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內部最大的共識,是兩岸最好的連結,是兩岸共同的寶。張志軍則回應說,對於一時難解之事,不可複雜化、惡化。

張志軍2日特別由深圳趕到上海迎接郝龍斌等一行人。郝龍斌率團到上海參加滬台城市論壇。

郝張會晤一開始,郝龍斌就針對台灣內部對於《服貿協議》的爭論提出說明,他指出,日前兩岸兩會所簽署的《服貿協議》目的是要深化兩岸經貿交流,可是許多台灣民眾擔心大陸簽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到時七折八扣,無法真正落實協議。

服貿爭議行業 郝盼聚共識

郝龍斌建議大陸方面,針對台灣民眾對協議疑慮部分做出更具體的保證;對於部分爭議過大的行業,可考慮等台灣內部化解爭議後再實施,以爭取台灣民眾對協議的認同。

郝龍斌也談到兩會互設辦事處的問題,他指出,其實在世博和花博期間,台北市政府和上海市政府就曾經互相派員長期進駐,隨時解決問題,有效減少摩擦和誤解。

郝龍斌建議大陸方面,正面積極考量,盡早落實互設辦事處,以增進兩岸人民的便利。

針對台灣內部對服貿協議的爭議,張志軍表示不解,他說,台灣內部不應以黨派之爭,把簡單問題複雜化、經濟問題政治化,真的是「扯皮」。

中華民國 兩岸最好的連結

對於張志軍的不解,郝龍斌回應說,要化解兩岸認知差異,需要同理心,就像台北和上海經過長期交流產生互信,互相幫助。

接著,郝張兩人就進入有關兩岸主權的論證。張志軍表示,同理心基本上就是換位思考、無信不立,大陸對於台灣問題是有彈性的,但台獨就觸及大陸的底線。

郝龍斌則回應,以大事小要容,以小事大要忍,兩岸應該以容忍的精神處理兩岸關係。不管九二共識或是一中框架,都是繼承孟子、孫中山先生「主權在民」的精神。

因此,郝龍斌接著表示,一中框架不是消滅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內部最大的共識,是兩岸最好的連結,是兩岸共同的寶。

對於郝龍斌關於一中的論述,張志軍則回應說,對於一時難解之事,不要使之複雜化、惡化,不可撕裂兩岸情感,要細心呵護兩岸這個大家庭;一中框架就是體現包容精神,而換位思考可以避免相互猜忌。


郝龍斌:「中華民國」是兩岸最好的連結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言喬、記者陳惠惠/上海—台北連線報導】2013.07.03 03:56 am

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赴上海與中共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見面時表示,中華民國是台灣的最大共識,也是兩岸得以連結的寶,有它兩岸才能逐漸走入政治「深水區」;只有當大陸能夠認知、並尊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雙方才可能建立政治的互信,接下來才有可能進行有意義的政治對話。

郝龍斌到上海參加第四屆「雙城論壇」,昨天下午會晤上海市長楊雄,並在北市經發會副召集人連勝文、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特力集團董事長何湯雄、麗寶集團董事長吳寶田、佳格食品董事長曹德風等人陪同下,與張志軍會面近六十分鐘。

根據與會人士轉述,郝龍斌對張志軍說,台灣對大陸的一個中國原則很擔心,擔心中華民國被消滅,但中華民國才是兩岸最好的連結;孟子和孫中山,都主張主權在民,一個中國不是要消滅中華民國。

張志軍回應說,對於目前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不要讓問題更加複雜化、惡化,不能夠撕裂,要精心呵護;兩岸是個大家庭,一中框架正是體現這種包容,遠離各種猜忌與懷疑。張志軍說,無信不立,希望能換位思考,理解彼此的感受。

郝龍斌表示,大陸應以「容忍」來處理兩岸關係。容,是以大事小;忍,是以小事大。當雙方交往到一定的程度,愈能理解對方,就會減少猜忌,也能增加互信。

郝龍斌還引述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說過的話,「太平洋夠寬廣,足以讓中美同時遨遊」,並表示「台灣海峽也夠寬廣,足以讓台灣和大陸和平相處」。郝龍斌今天將與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見面。


大屋頂中國:民進黨可以走在國民黨的前面

【聯合報╱社論】2013.07.03 02:04 am

謝長廷像是一名正在拔牙的牙醫,台獨這個蛀牙已經被他的鐵鉗搖得鬆動起來;現在,這顆蛀牙已然失去了功能,只是仍然佔著牙床的一隅,但已可預見它遲早必將脫落。

謝長廷繼在去年十月的「開展之旅」中會見當時的國台辦主任王毅後,又借香港座談赴深圳會見現任的張志軍。民進黨內雖然對他頗有批評的聲音,卻顯然已無可能將謝長廷步步升高與拉大的動作當作黨紀事件來處理。謝長廷不太可能如當年主張「大膽西進」而遭民進黨逐出的許信良,他儼然希望將自己塑造成民進黨的連戰。

就國際、兩岸及台灣內部的大勢來看,台獨皆已是「不能再走的回頭路」(蘇貞昌語);因此,台獨議題在台灣也愈來愈成為民進黨內部鬥爭的「溢出效應」,已是一個假議題。

其實,真正在拔牙的是北京當局,謝長廷則是北京手中的那一把鉗子。只要謝長廷能維持他的轉型議題不致熄火,而民進黨也無法逐出謝長廷,那顆台獨牙就必將愈來愈鬆動。接下來,如果那顆台獨牙脫落了,民進黨尚有重植新牙的機會;但如果那顆台獨牙只是愈來愈搖得厲害,卻始終佔著牙床不肯脫落,那就連重植新牙的機會都會喪失,這才將是民進黨的惡夢。

台獨議題當下成為民進黨的內鬥題材,可分兩個層次:一、是基本教義派與轉型派的鬥爭;二、是二○一六總統大選,蘇、蔡二人的鬥爭。基本教義派如姚嘉文等的見解,其實對內外大局已無關痛癢,倒是蘇蔡二人的總統候選人之爭若阻礙了民進黨兩岸政策的轉型,則必將是蘇蔡兩敗俱傷的下場。而若因此轉型失敗,民進黨倘不是二○一六無法勝選,就是即使僥倖勝選亦沒有主政治國的憑藉。這應是民進黨內所有派系的共同見解,而謝長廷也正因如此才能愈搞愈火熱,黨內迄今無人能叫他閉嘴或逐他出黨。

謝長廷此行不但公開倡議中華民國憲法,且在與張志軍的閉門會談中再提「憲法一中」;這應是民進黨兩岸政策轉型的根本基準。謝長廷的「憲法一中」迄今尚無穩定的論述。試撿拾拼湊起謝長廷一再變動的說法,他目前的看法似乎可以說是「主權相互涵蓋/治權互不隸屬」;這應可視為回到「憲法一中」的基準,已與馬政府主張的「一中各表」沒有區隔。

謝長廷面臨的困境,正在於他的「憲法一中」必定會走上「一中各表」的結論,無論他承不承認。倘係如此,他一方面仍會遭遇獨派的反對,而這種「抄襲國民黨」的格局也不易贏得中間選民的讚賞。在這樣的困境中,其實謝長廷應當運用他目前較其他人更大的自由揮灑空間,根據「憲法一中」,將兩岸關係提升至本報所倡的「大屋頂中國」之高度;這樣的論述體系,就可超越「一中各表」(升級版的一中各表),亦即可以超越國民黨,將兩岸論述推向一個更高更大的新境界。

其實,「憲法一中」與「大屋頂中國」,是同一命題的兩個層次。以謝長廷的處境,他不論是主張「憲法一中」或「大屋頂中國」,在黨內遭遇的攻擊都是一樣的;但是,若能將兩岸論述提升至「大屋頂中國」的高度,這就不是抄襲國民黨,而是一舉超越了國民黨,將有重劃藍綠政治版圖的可能性。

「大屋頂中國」這一個主張,正是馬政府不敢輕易碰觸的命題,也是北京不願輕易開啟的空間,卻正是謝長廷這樣具有較大自由度的新入局者可以領導倡議的題材。謝長廷只要不脫離「一中框架」或「憲法一中」,且能說得「合情合理」,他其實可以將黨內獨派留做最後一個嘗試說服的對象,只要讓兩岸有心人都覺得「合情合理」,他即不無可能操持了兩岸「議題設定」的主導權。

「憲法一中」及「一中框架」均苦無「連結點」,而「大屋頂中國」正是謝長廷能對現行架構提出補正的元素;倘若如此,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轉型,或許就能找到一條超越國民黨──青出於藍勝於藍──的道路,引領兩岸所有「非台獨」的勢力進入新思維。

謝長廷若以「大屋頂中國」為取代的新牙,則台獨這顆蛀牙的動搖與脫落將更是順理成章。


陸挺世大運 郝龍斌面謝  台北取得2017年主辦權 大陸暗助居功厥偉

2013-7-4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7| 評論數: 0

台北市長郝龍斌3日在上海會見中共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兩人一見面就熱情擁抱2次。郝龍斌並當面向韓正和大陸國台辦副主任葉克冬致謝,表示如果沒有國台辦的支持,台北市可能就無法主辦2017年的世大運。


謝長廷香港行 找到出發點

2013-7-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5| 評論數: 0 |原作者: 邵宗海

謝長廷6月下旬在香港與大陸官方與學者所進行的會談,使他近期內所敘述的兩岸政策,有了較清晰的輪廓。接著,7月初謝北上與中共中央台辦主任張志軍在深圳的會晤,雙方交談的重點,更凸顯了謝長廷在過去9個月裡,企圖在民進黨處理兩岸關係中的弱勢尋求一個突破,終於找到了出發點。

捨棄一中一台主張

就謝長廷在香港與深圳所表達的看法,大致上可整理出下面幾個他所追求的走向,但是作者還是要強調說明,這些走向也只是一種資料分析之後的「外在觀察」,並不能真正抓住謝內心的看法:

第一,謝長廷在香港會談裡所表達的看法,應該是有捨棄「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主張的傾向,但他也沒有特別標示出兩岸同屬一中框架的觀點。這樣的判斷是基於他所說「兩岸關係存在一和二的矛盾,以致一非一,二也非二,就像一個葫蘆,遠遠看像二個,但近看之下,中間還是有連結」。基本上若從負面表列的角度來看這段話,更多的意味是:謝在沒有正面肯定一中框架的前提之下,卻否定了兩岸有二個主權同時存在的事實。

第二,謝長廷的「憲法各表」,依作者看法,其實應隱含「一中各表」的意義,可說是另類的「九二共識」。不過,謝長廷一直否認他的「憲法各表」有「一中各表」的內涵,但是他這次在香港提出這方面的看法,由於有了更清晰的解說,很難再讓外界來接受他的「否定論」,譬如他說:維持兩岸兩部「憲法」不會造成兩岸的分離,因為二者之間有一種特殊關係;而且兩部憲法使兩岸有特殊關係,因為兩部憲法都有「中華」,在台灣行使的《中華民國憲法》是在大陸制定的,領土主權涵蓋大陸。這段話對比馬英九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中領土規範來界定一中,更有異曲同工之妙。

若加上謝再直接指明《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中憲法,因為謝解釋說:後來憲法雖有增條條文增補,但原來的條文卻一條都沒有廢掉,應該還是有一中憲法的實質。這樣的說法,在廣義的內容上,真的就很接近因遵循1992年國統會所頒布「一個中國意涵」而形成的「九二共識」。

不否定歷史的重疊

第三,謝長廷在深圳見到張志軍時曾說,兩岸人民應「創造共同記憶,共同面對世界,建立命運共同體」,這是民進黨在對付北京時長期慣用「只看未來不談過去」的立場。但是6月28日當他在剛抵達香港時又說:兩岸人民在文化和血緣上有長遠的同源關係,有了這樣關係的兩岸人民,不可能長期選擇敵對,選擇對立。這段談話似乎又異於民進黨傳統立場,說明謝長廷還是選擇了對兩岸過去的緬懷,特別是兩岸過去共同的記憶。所以,謝長廷應該不完全否定兩岸過去的重疊,但是更著墨兩岸共同未來的創造。

因此,就上面分析而言,作者認為謝長廷本次香港之行,是有意為民進黨在大陸政策尋求解套。但是回到台北,儘管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給予謝的表現在言辭上有所肯定,但是否會全盤接受謝的立場,可能仍存在有變數。加上民進黨內仍有多數對謝的觀點持不同看法,所以,謝長廷在黨內面臨的挑戰仍然存在。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


韓正會郝龍斌:保證松山、虹橋機場直航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言喬/上海報導】2013.07.04 03:59 am

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昨天在會見台北市長郝龍斌時表示,虹橋機場正在擴建,兩年後,虹橋機場與台灣直航會更密切,且將是專屬港澳台的直航機場。

虹橋機場在二○一○年三月啟用第二航站樓後,決定改造一號航站樓(舊航站樓)。改造計畫前年獲批並動工,預計兩年後完工,屆時航站樓將從外觀到內部會全面脫胎換骨,除可望增加航班,還將增加商業面積,擴大免稅店規模。

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率市府訪問團拜會韓正時表示,韓書記二○一○年到台北,颳起一陣旋風,展現的親民作風,讓台灣民眾對大陸官員的印象有很大改變。

郝龍斌透露,二○一七年台北市主辦的世大運,沒有上海市當初在幕後替台北市背書,沒有國台辦給台北市的協助,台北市不可能主辦。韓正說,上海會為上海、台北兩地的合作提供更多協助,他並期待一七年世大運會在台北市舉辦。世大運是台灣首度舉辦亞、奧運項目的大型競技賽會,是一場世界級運動賽會,且符合亞、奧運項目的運動會,二○一七年夏季在台北市舉行。

郝龍斌說,當時他與韓正坐在車上,向韓正提出松山跟虹橋機場直航的要求,開航後對兩個城市會有很大幫助,韓正在車上拍拍他「我保證幫你做到」。韓正接話說:「郝市長交代我的任務,我肯定要做到,他交代我的任務,我照單全收,而且指定降落地點要在虹橋」說完全場大笑。郝龍斌說:兩個月後,他就坐第一班直航班機降落上海虹橋。


服貿協議 事緩則「破」

2013-7-5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 評論數: 0

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起疑慮和爭議,政府應「事緩則圓」。

有意角逐2016年總統大位的郝市長,曾經主張讓陳水扁保外就醫,也曾到深綠智庫演講,盼「促成藍綠和解,健全政黨政治」,在公共政策上也盡量採取中庸的態度,求取最大公約數。

長期以來,台灣政治陷於「政黨對立、藍綠對抗」泥濘,政治效能與經濟體質都受到結構性破壞,弱化了因應全球景氣衰退的能力,造成GDP成長受挫、民眾薪資不增反減的「悶經濟」困局。郝市長採取柔軟的政治態度,希望能減輕朝野政黨與藍綠間的緊張關係,改善國家體質,可謂用心良苦。

不過,有關服貿協議的爭議,卻不容遲疑延宕。政府如不能讓服貿協議爭端盡速落幕,立法院如期完成法定程序,台灣經濟將失去重振雄風的契機,未來20年,將注定繼續沉淪的宿命。

這不是危言聳聽,反對服貿協議的社團或社會群體,多屬於低附加價值內需服務業,唯恐增加競爭對手,生存更加艱困。政府當然必須盡速溝通並提出補貼對策,避免對基層產業造成過度衝擊。但服貿協議對台灣極大的價值,在於大陸對台灣的開放,遠遠優於台灣對大陸的開放,尤其高附加價值服務業的開放。

對台灣而言,代表3大機會:1、大陸經濟正由生產導向轉型消費導向,大陸服務業成長力度將非常驚人,台灣有更大的參與空間。2、台灣服務業領先大陸10到20年,愈開放對台灣愈有利。3、台灣有機會利用大陸市場,或與大陸企業聯手進軍全球,成就世界級品牌。

韓國非常希望盡快與大陸完成FTA談判,搶進大陸服務市場,但大陸為了優先讓台商進入,一再推遲中韓FTA談判,現在已推無可推。兩岸政治互信已逐漸強化,俟兩岸完成ECFA所有協議後,台灣將有機會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包括多國FTA或多邊TPP與RCEP。台灣必須放棄保護主義,對外開放市場,才能提升產業競爭力,避免經濟邊緣化命運。

要從全球競爭角度思考服貿協議問題,現已時不我予,不是事緩則圓,而是事緩則「破」。


郝龍斌:市長像CEO 市民不滿就換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言喬/上海報導】2013.07.05 03:34 am

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在上海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師生演講時表示,做市長就跟做企業執行長(CEO)一樣,如果顧客不滿意,四年後就會用選票告訴你,換個CEO。

郝龍斌對中歐工商學院的三百多名師生發表「城市治理─政府與企業的合作、競爭和挑戰」專題演講,他指出,政府有時不計成本,比企業做得更好,為的是服務市民。

例如,台北市推出光纖到府的服務,造成很多業者壓力,推出不久,中華電信馬上降價,否則無法生存,未來光纖業者也會降價,這樣對大多數市民和消費者,更為有利。

郝龍斌表示,台灣是一個高度民主發展地方,尤其是市長都是民選的,客戶滿意度決定能不能繼續執政,消費者不滿意的話絕對會用選票告訴你,應該換一個CEO了。

稍早前,郝龍斌在出席「二○一三上海台北城市論壇」上也指出,只有「以民為尊」、公務員把民眾當成自己的家人,才能建設一個舒適宜居的城市。

他對著台下多名上海市政府官員表示,台北市的區政中心,過去是很高的櫃台,民眾要站著辦事,十多年前,櫃台主動下降,並放座位,民眾坐在公務員對面,且先奉茶再辦公事。後來市府成立單一窗口,讓民眾不必東跑西跑,到任一窗口可以很快解決問題。

郝龍斌並與上海市長楊雄代表台北、上海兩個城市,簽署市民服務熱線、圖書館和區政交流等四項合作備忘錄,將在相關領域加強合作交流。


坦然面對中華民國

2013-7-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6| 評論數: 0

有關國民黨抗戰老兵的新聞,在大陸不會受到重視,但《人民日報》日前刊發一則加強烈士紀念工作的新聞,並配發了〈秉承烈士遺志,弘揚烈士精神〉的評論文章,卻引起極大關注,原因在於大陸民政部在同一時間「重申了針對國民黨抗戰老兵的有關政策」。顯示大陸有意在「兩岸共同歷史記憶」上,尋求更多的「新支點」。

前一段時間,5名原國民黨士兵和一名騎兵上校團長被陝西追認為烈士的新聞也引起廣泛關注,而事實上這是一則舊聞,原因是1983年大陸民政部就有《關於對辛亥革命北伐戰爭抗日戰爭中犧牲的國民黨人和其他愛國人士追認為革命烈士問題的通知》。

和這則舊聞一樣,民政部這次針對國民黨老兵的待遇也是政策「重申」,亦即並非首次提出,但《人民日報》和新華社及其旗下的報刊、網站,卻都在重要位置做了大篇幅的處理,堪稱大動作為老兵「平反」。

和以往僅是統戰、政協等部門關注國民黨抗戰老兵,這次民政部明確提出由中共黨委和政府參與,長期為國民黨抗戰老兵奔走的深圳龍越慈善基金會理事長孫春龍認為,這對老兵來說,是「國家榮譽」。據媒體統計,在大陸的國民黨老兵約有2萬人,老兵年事已高,大多都已8、90歲,能在有生之年盼到大陸官方給予其應有的榮譽,著實不易。

大陸民間公益組織及各界為老兵奔走已有10幾年的時間,官方在這時突然為國軍老兵大動作「平反」,或許是「良心發現」,如官媒所稱:「保障原國民黨抗戰老兵應有的生活福祉、體面和尊嚴,不僅是歷史、現實、道義和法定責任,更關乎整個國家民族的良心。」但更有說服力的應該是大陸對「中華民國」態度的鬆動。

日前吳伯雄、謝長廷、郝龍斌登陸,均大喇喇提出「中華民國」,而未見大陸媒體「消音」,足見大陸開始有意識地放開對「中華民國」這4個字的控管,畢竟這是當前兩岸共同有感的歷史記憶。而國民政府抗戰老兵,正是那段歷史曾經存在過的見證者,也或者說他們本身就是那段歷史的證明。

不過,從大陸官方仍然延用「國民黨老兵」一詞,而非使用「國軍老兵」來看,大陸坦然面對「中華民國」,還會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的快慢,就看大陸對於推動兩岸政治對話有多急迫。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7-6

和幾位中國駐點台灣研究的年輕學者聊天,使用的語言雖然相同,然相互理解頗艱困。看來民共兩邊都要繼續加油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