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圍堵中國 美將打造海空囚籠  第一島鏈可能被突破 調整戰略為海空一體打擊

2013-1-14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85| 評論數: 0 |原作者: 記者張凱勝/綜合報導

隨著中國海軍遠洋能力不斷提升,美國傳統上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有可能被突破。陸媒指出,對此,美軍已調整戰略,從「島鏈封鎖」逐步轉為空海一體打擊,試圖為中國軍隊量身打造「海空囚籠」。

新華社旗下《國際先驅導報》報導,冷戰以來,藉由第一島鏈封鎖大陸,將中國壓制在近海,以掌控西太平洋是美國一貫的對華戰略。然而,隨著遼寧號航空母艦服役、殲-20隱形戰機問世,中國軍力已大幅躍進,遠洋海軍的建立更有可能衝破第一島鏈。

美國軍力朝亞太集結

而為了持續有效圍堵中國,報導稱,美國軍方已調整戰略,從「島鏈封鎖」逐步轉為「空海一體打擊」,亦即從過去強調點、線圍堵,變成空海立體奪控,試圖為中國軍隊量身打造一座「海空囚籠」。

報導稱,未來10年,美軍60%的海軍艦艇、40%的空軍戰機,將集結在亞太地區。菲、星、馬、泰、印尼,甚至越、緬等東南亞國家,都可能成為美國海、空軍力的基地。

北約擬介入亞太事務

印度則基於地緣戰略目的也介入南海事務,預計兩年後擁有一支以3艘航空母艦為核心的艦隊。印度東部海軍司令梅赫塔中將曾說,「增強東部海軍的力量就是為了對抗中國」。

更令人憂心的是,北大西洋軍事集團(指北約,NATO)也在積極準備介入亞太事務,中國的防務壓力將急劇增加。

另外,針對日本媒體日前報導,美國兩年後將在沖繩部署新型CV-22魚鷹運輸機,但美國五角大廈發言人李特予以否認,並稱美軍目前沒有計畫在亞太部署此款軍機。


殲-20再現蹤 小黑點引關注

2013-1-14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0| 評論數: 0

大陸首款第4代隱形戰機殲-20,2011年1月11日橫空出現時引發全球矚目,上周五適逢殲-20問世兩周年紀念日,大陸環球網報導,當天有網友拍攝到編號2002的殲-20,現身在兩年前首次試飛的大陸西南部某飛機場。報導說,該機在這一天返回,可見是為了紀念首次試飛兩周年而來。

網友拍到的照片最引人關注的是,殲-20機體表面出現許多黑色的小黑圓點,網友比喻說像出了「麻子」。

報導稱,美國隱形戰機F-35在進行武器投放試驗時,機體表面也出現類似圓點,這主要是用於測試時對飛機進行攝影對焦與定位之用。有網友猜測,這架殲-20應已進行過武器投放試驗。


北斗導航首開民用 搶5千億商機  9省市先行 80%車輛3月底前須搭載該系統

2013-1-16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0| 評論數: 0

爭食美國GPS系統壟斷95%導航產業,大陸自行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度開放民用,搶食5千億人民幣市場。第1階段覆蓋江蘇等9座省市,官方要求上述地區8成以上大客車、旅遊包車和危險品運輸車輛都須搭載該系統。專家指出,北斗系統將和美國的GPS相抗衡,計畫增強亞太地區覆蓋範圍並擴展至全球,精度直逼GPS。

人民網報導,大陸交通運輸部副部長馮正霖昨日宣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民用工程正式啟動,計畫以2年時間,在江蘇、安徽、河北、陝西、山東、湖南、寧夏、貴州及天津等9省市設立7套應用系統和1套作業平台,並安裝8萬台北斗終端。

未安裝者不發運輸證

馮正霖同時提出明確要求,上述9個示範省市須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8成以上北斗車載終端安裝任務,舉凡大客車、旅遊包車和危險品運輸車輛的「兩客一危」都必須搭載,未按規定安裝者不予核發或審驗道路運輸證。

據了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大陸自行研製的軍民兩用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BDS),可全天候、全天時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具短報文通信能力,這次是首度開放民用。

預計再發射6顆衛星

該系統現階段主要服務區域在東經84度到160度及南緯55度到北緯55度間,未來預計再發射6顆衛星,屆時將覆蓋亞太大部分地區,覆蓋區內定位精度將達到10公尺,等同美國GPS提供民用的精度。

報導說,個人和車輛導航、氣象應用、鐵路智慧交通、海運和水運、航空運輸及應急救援,都在北斗的民用服務範圍。

目前全球共計4大衛星導航系統,分別是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洲的伽利略及大陸的北斗系統,其中北斗覆蓋亞太地區,預計2020年前完成全球部屬,屆時將和美國的GPS系統一較長短。

小 靈 通 北斗2號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大陸自行研製第2代衛星導航系統,又稱「北斗2號」,英文簡稱BDS,軍事上為導彈等戰略武器關鍵引導技術,亦可導入民用,發展目標為全球定位。


馬見美議員:擬續向美採購先進武器

自由時報 2013-1-16

〔記者黃維助、李欣芳/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昨天接見美國聯邦參議員穆考斯基時表示,兩岸關係及台美關係的發展,彼此並不衝突,而是相輔相成;他上任以來,美國已同意出售台灣一八三億美元的軍事裝備,未來台灣也不排除繼續向美國採購先進武器,以保障國家安全。

穆考斯基也拜會蘇談軍售

穆考斯基稍晚在與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晤談時表示,她與立法院長王金平、國民黨立委餐敘時,針對台灣購買美國先進戰機議題交換過意見,王金平及其他國民黨立委都向她保證預算沒問題,如果台灣要買F16、F35等戰機,國民黨政府這邊都會安排預算。

馬總統在會見穆考斯基時指出,他上任後致力恢復台美高層互信,秉持「低調、零意外」的原則與美方互動。過去四年,美國對台軍售金額高達一八三億美元;而穆考斯基曾單獨致函美國行政部門,希望美國能出售先進的F-16C/D戰機給台灣,使得台美軍售議題持續在美國會得到廣泛支持。至於台美經貿關係,馬表示,去年九月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中,台美雙方的領袖代表已達成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協商平台的共識,他預估不久的將來即可實現。


軍方傳將在澎湖 模擬反奪島演練

自由時報 2013-1-16

〔記者羅添斌、黃維助/台北報導〕中、日為釣魚台劍拔弩張,雙方一旦在該地區爆發軍事衝突,台灣將如何因應?軍方內部盛傳,今年度三軍聯合作戰「漢光演習」的實兵演練課目中,將會在澎湖進行反奪島、護島攻防演練,以澎湖的離島模擬釣魚台一旦遭到外國勢力強行占領時,我方的軍事因應行動。

國防部:尚在規劃中

國防部昨晚指出,一○二年漢光演習實兵演練課目尚在規劃中,國防部對上述說法無法評論。但國防部昨稍早舉行記者會時,則是含蓄表示,對於釣魚台情勢發展,我方有掌握也有準備,軍方有「因應計畫」。

軍方官員指出,七十四年軍方舉行首次漢光演習時,主要演訓地點就在澎湖,九十六年也在澎湖進行漢光廿三號演習的反空降演訓;為因應作戰情勢需要,軍方曾在九十九年及一百年,出動眼鏡蛇攻擊直升機跨海飛到澎湖演訓,在一百年的演訓時,更是出動八架眼鏡蛇直升機由台南飛到澎湖進行跨海支援及實彈射擊。

軍方昨公佈今年全年度演訓計畫,媒體詢及是否包括對釣魚台情勢的作戰演訓計畫,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強調,這並不是「作戰計畫」,國軍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準備,軍方有相關「因應計畫」,要依據政府政策還有國安會的指導來辦理。

針對釣魚台議題,馬總統昨接見美國聯邦參議員穆考斯基時重申,政府一貫主張釣魚台列嶼是中華民國的固有領土、台灣的附屬島嶼,但基於「主權無法分割、資源可以共享」的信念,他在去年八月提出東海和平倡議,盼透過協商與對話,以降低可能發生的衝突。

此外,國防部長高華柱日前曾證實,海軍標準二型防空飛彈實彈射擊將會在今年下半年舉行。羅紹和表示,海軍會針對未來訓練期程做相關規劃,待時機成熟時,再對外說明。

國防部公布今年重要演訓規劃,「漢光」三軍聯合演習,實兵演練部分將在四月舉行,七月則舉行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在動員類部分,後備軍人動員及物力動員的「同心」和「自強」演習,併在漢光演習中實施,全民防衛及防空「萬安」演習則在二到六月間實施。

至於訓練類的年度演訓,包含陸軍各軍團重砲射擊,三軍各式飛彈及精準武器射擊;海、空軍訓練總驗收、陸軍聯兵旅對抗。三軍聯合項目包括:聯合防空、聯合電子、聯合兩棲登陸、聯合空降及反空降作戰、三軍聯合實彈攻擊、外島陸海、陸空聯合作戰等各項訓練。


透明化 解放軍部署曝光  31集團軍駐廈門同安 負責對台

2013-1-1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20| 評論數: 0

大陸解放軍陸軍集團軍番號正式解密。大陸官媒報導,本月15日起,陸軍集團軍番號可對外公開使用,不再以「某」替代,顯示大陸軍隊逐漸走向開放透明。

當日,央視在報導解放軍特種兵狙擊手訓練時,明確指出訓練是來自瀋陽軍區39集團軍某團,是大陸官媒首次使用部隊番號。

8個集團軍防衛北京

從集團軍部署圖看,負責北京周邊防衛的是北京軍區第38、第27、第65集團軍,濟南軍區第54、第20、第26集團軍,瀋陽軍區第39、第40集團軍;這8個集團軍中,第38、第27、第39、第54是甲種集團軍。

而南京軍區、長期駐防福建廈門同安的第31集團軍,早年負責執行砲擊金門、馬祖的任務,直至1979年,時任國防部長的中共十大元帥徐向前發表聲明停止砲擊。

原31軍軍長王昭堃曾回憶說,當年到台灣的敵人,多數都與第31集團軍打過交道、交過手,但皆未占盡到便宜;因此,國民黨給第31軍取了一個外號「鐵牛部隊」,意思是能打仗,很硬。

和平時期體現自信

此次中共軍隊番號公開引發大陸網友熱烈討論,多數網友支持這一舉措,認為這是大陸軍隊進一步透明化的新舉動,惟有少數網友擔心,公開軍隊番號是否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但軍事專家認為,這一改變表明中國在軍事方面更加有自信。

軍事專家彭光謙少將就指出,過去在軍事鬥爭環境比較複雜的情況下,都會使用代號,以避免洩露兵力部署等情況,但現在大陸處於相對和平時期,番號解密應是解放軍透明度增加和自信的體現。

中共在1948年11月1日頒發《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

該規定稱:「番號排列數目為70個軍210個師,內中空額,留待今後建立新的軍和師時補足。」這是解放軍歷史上70個軍的番號由來,後經多次編制調整成現在的18個集團軍。

小 靈 通

集團軍

由若干個師、旅編成的軍隊一級組織。一般隸屬於軍區。設有領導機關,編有由步兵、裝甲兵、砲兵、防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電子對抗兵、陸軍航空兵等兵種或專業兵組成的戰鬥部隊和勤務保障部隊,為基本戰役軍團。

1927年中共解放軍成立開始,陸軍基本戰役軍團經過多次體制編制調整,由番號多達70個步兵軍演變為現在的18個集團軍。


智庫籲美打破東亞主權爭議僵局

2013-1-18 14:09| 發佈者: gilbert| 查看數: 23| 評論數: 0 |來自: 中央社

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今天說,東亞海域日益危險,船艦對峙釀成人命事件可能只是遲早問題,美國應設法協助各方打破目前的僵局。

布魯金斯研究所在「總統簡報書」中有關東亞的備忘錄中,建議即將展開第二任期的美國總統歐巴馬鼓勵主權爭議的相關各國在近程採取避免衝突的機制,中程要推動更制度化的海上風險降低措施。

這篇4頁的備忘錄由布魯金斯研究所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等專家執筆。文章指出,東海和南海任何程度的衝突都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為美國到時將被迫在幾個國家當中選邊站。

備忘錄說,調停爭端吃力不討好,美國不應嘗試,在目前緊張的情勢之下,美國也不該推動各國談判資源分享的協議。

美國該做的,是繼續規勸各國自制,並且為防範衝突和降低風險建立機制。日本有這個意願,東南亞國家協會成員也希望與中國大陸達成南海行為準則,只是北京為這樣的合作設立障礙。

文章建議歐巴馬在幕後打破目前的僵局,讓北京瞭解避免衝突和降低風險的機制成本不高,而且可以讓中國大陸保持顏面。

另一方面,美國應勸日本在維持釣魚台主權屬於日本這個法理立場的同時,要承認在實質上其他國家有不同立場,而且在談判其他議題時,其他國家可以表達他們的主權立場。

卜睿哲在新書座談會後接受訪問時指出,當前爭議危險之處,在於中國大陸和日本船艦與飛機在釣魚台附近出入時,可能發生未有特定目的但很糟糕的意外,導致情況失控。

對於當前形勢,卜睿哲說,現在焦點應放在海巡人員、海監船隻和飛行器的操作,降低發生衝突的機會。


關鍵鈦合金 造殲─31、變出嫦娥

2013-1-1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5| 評論數: 0

中國在航空科技獲得突破性進展,與創新航空材料有絕對關係,主要是大量用於航空載具的鈦合金足以和美方分庭抗禮。才面市的殲─20和殲─31兩款戰機上的部分機翼和發動機都含有鈦合金和中國的自有技術。

負責中國軍機發展的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在評價中國航空材料發展時,特別強調「長空鑄劍,材料當先」。言下之意,航空金屬的發展,是在軍機發展之前。

不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關鍵鈦合金材料的建立和自主保障,是十分重要的發展。根據目前演變,中國等於是第一次擺脫飛機結構用鈦合金材料對俄、美的長期依賴,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飛機使用先進鈦合金材料體系。

大量運用鈦金屬,中國有十足把握發展自己的航空工業。今年可能持續發射的「長征火箭」系列和探月計畫「嫦娥工程」,都會有鈦金屬等航空村料的存在。

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 (取自新華網)


航母時代 中國需要反潛戰力

2013-1-1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8| 評論數: 0 |原作者: 楊俊斌

中國航母「遼寧艦」成軍後,不管是艦載機反潛機抑或長程反潛巡邏機的建立,提升中國整體軍力已到迫切需要的局面,要有足夠架數的反潛機群,才足以應付來自美國、日本海空軍與水面下的威脅。

所謂反潛機,是裝有搜潛設備和攻潛武器,是主要用於海上搜索、攻擊潛艦的海軍飛機,它包括反潛巡邏機和反潛直升機。其中,反潛巡邏機因其具備武器酬載量大、續航能力強的優勢,一直是各國海軍,尤其是強國海軍的反潛主力。未來2年台灣也將配屬美製P─3C反潛機,戰力呈倍數增長。

中國目前擁有的反潛機,都是俄式老機型,外界知曉最新款的是由運─8改裝的反潛機,但數量和功能都還是未知數。

分析中國面臨的嚴峻海上威脅,有不少是來自臨國的壓力,比如越南、菲律賓等,中國海軍勢必得具備相當的反潛能力。

與建立和維持一支相當規模的海上艦隊相比,潛艇不但成本低,且具有極強的威懾力。當前一些與中國有島嶼和海底資源爭端的國家都在競相發展以先進常規潛艦為主的水下艦隊。

以東南亞國家為例,馬來西亞購買的兩艘法國潛艦先後成軍。2010年8月,越南花費鉅資購買6艘俄製「基洛」級潛艦,並計畫在2020年前達到20艘。反制這些威脅的最佳方法,就是裝備先進的反潛巡邏機。

根據二戰史料,在各參戰國中被擊沉的39艘各類航母中,有19艘就是命喪潛艦之手。

戰後,潛艦在材料、工藝等領域不斷發展下,水下性能有了革命性突破,潛艦成為名副其實的「航母殺手」。在中國不斷擴充航母戰力之餘,隨之而來的反潛戰力,更是中國國力發展的重大指標。


牽制中國 美在東海部署空中預警機

自由時報 2013-1-19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日本產經新聞報導,為了加強對中國飛機動向的警戒,美國空軍從本週起已在東海海域上空部署空中預警機(AWACS),與日本航空自衛隊的AWACS飛機合作,共同牽制中國。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十七日也與美國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舉行會談,就「中國威懾」的應對策略進行磋商。

日中爆發釣魚台紛爭後,中國派遣大量海監船及漁政船定期在釣魚台海域附近巡航,去年十二月起中國國家海洋局更加派了海監飛機進入釣魚台上空,海空常態性夾擊令日人不勝其擾。

去年十二月十三日日本眾院大選前夕,一架中國國家海洋局的巡邏機飛臨釣魚台空域,由於採取低空飛行,日本地面雷達未能及時偵測,出現監控漏洞。防衛省決定增加AWACS飛機及探知低空機體的E-2C預警機,在釣魚台海域上空飛行次數,以補強地面雷達的監視死角。

AWACS飛機本身搭載雷達裝置,不但能夠從空中透過雷達搜索各類空中、海上或陸上目標物,還能識別敵我,而且機上具有指揮己方戰機等管制功能。目前日本在靜岡縣的濱松基地部署了四架AWACS,青森縣的三澤基地則部署了十三架E-2C預警機。

美方在去年底中國飛機進入釣魚台空域時,曾向中方直接表示關切,並傳達釣魚台列嶼適用日美安保條約,這種十分罕見的做法,一反美方先前曾明確表示,在領土主權問題上不會偏袒日中任何一方,也不會介入的立場,因此引發中國反彈。

本月十日,數架中國戰機在東海上空,尾隨糾纏美軍一架海軍P3C反潛巡邏機及一架空軍C130運輸機,產經引述日本政府官員說法報導指出,中方軍機近來對日美兩國執行偵查任務的飛機頻繁「緊急升空」,擔心中國可能利用「緊急升空」的名義,進一步派遣戰機接近釣魚台附近領空。

鳩山訪中 日防衛相暗批「賣國賊」

在此背景下,美國空軍也決定派遣AWACS飛機,與日本加強合作,充實釣魚台海域上空的空防。防衛相小野寺五典十七日與美國駐日大使羅斯進行會談,小野寺表示,要以國際標準來因應,加強對中國飛機的戒備。另外,對於近日訪中的前首相鳩山由紀夫,不斷出現有違日本官方立場的言行,小野寺則在電視新聞節目中批評稱「無法理解」,他還說腦中閃過了「賣國賊」一詞。


陸7座船塢 可成航母製造廠

2013-1-2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2| 評論數: 0

據美國情報機構掌握的信息,中國疑似有7座船塢適合用來建造大型航母船體,這些船塢基本分布在中船工業和中船重工兩大集團的造船廠中,所處位置包括大連、青島、葫蘆島、上海和廣州等。

美國《防務新聞》周刊報導說,自「遼寧艦」航母服役後,外界對中國航母的關注焦點便轉向中國國產航母項目。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最近暗示,他們有望承接首批國產航母的建造任務。《防務新聞》援引該集團某負責人的話稱,該公司已為建造「海上航空基地」做好準備。有消息稱,出於對中國海軍大項目的「關心」,美國正積極聯絡中國周邊國家的情報機構,試圖聯手刺探中國航母工程的具體進展。

依美國情報機構掌握的信息,葫蘆島附近的中船重工所屬造船廠擁有巨大且封閉的廠房,航母或許可以在那裡進行模塊化建造,並能擺脫美國偵察衛星的監視。

《防務新聞》認為,葫蘆島造船廠加上中船工業的上海長興島造船廠、中船重工的大連造船廠,是中國最有可能建造航母的3家船廠。


超俄趕美 太空爭霸

2013-1-2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5| 評論數: 0 |原作者: 記者楊俊斌/綜合報導

中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軍太空,計畫今年發射20顆衛星,如果全部成功,其數量將超過俄羅斯和美國。中國下半年還打算發射月球探測器,即所謂的「嫦娥工程」,登月將是中國征服太空的新目標。

如果一切順利,這將是上世紀70年代蘇聯航天器登月後,40年來再度有人類登月。

中國的衛星數量已與俄羅斯打平,就衛星壽命而言,也遠超俄羅斯。2010年中國在衛星發射次數上亦首次趕上美國,都為15次。目前中國在太空軌道共有200顆衛星,約占世界衛星總量的5分之1。在今年預計發射的20顆衛星中,有4分之3將直、間接用於軍事目的,且中國也建構了自己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根據俄羅斯社會政治研究分析中心主任葉夫謝耶夫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中國正在實施核潛艦隊發展計畫,從這觀點來說,最重要的是導航。或許為了潛艦導航,正是要借重外太空的導航系統,這也是通訊衛星重要用途之一。此外,中國還在研製可移動式洲際導彈,衛星資訊的提供也極其重要。」


獵殺F-22陸研製新型預警機  現役空警-2000領先美E-3型一代 探測距離世界第一

2013-1-2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4| 評論數: 0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陸預警機開拓及奠基者王小謨,日前接受陸媒採訪時透露,中國正在研製第三代預警機,近期將全面國產化,未來目標是對付美國的F-22隱形戰鬥機。

王小謨是在接受央視採訪時做上述表示。他指出,第三代預警機設定是能夠適應現代化戰爭,且要能對付更多目標;其中,美國的F-22隱形戰鬥機就是新一代預警機的主要針對對象。

第4個出口預警機國

事實上,大陸自行研製、現役預警機空警-2000,其技術面已優於美軍的E─3型預警機;美國政府智囊團「詹姆斯敦基金會」就曾發表評論稱,中國預警機採用的相控陣雷達的空警-2000,較美國的E─3型預警機整整領先一代。

中國空警-2000預警機,探測距離世界第一。中國也是繼美國、瑞典、以色列之後,第4個能夠出口預警機的國家。

大陸軍事專家李莉指出,從外形看,美國E─3預警機的「大圓盤」與中國的空警-2000很像,但內部裝備的雷達設備不同。E─3「圓盤」內裝備的是單片雷達,「圓盤」需不斷轉動以進行探測;空警-2000是由三座雷達組成,三個雷達之間呈三角形狀拼接在一起,因此「圓盤」不需轉動,即可掃瞄各個方向。另外,E─3等早期研製的雷達存在電力、機械損耗問題,但空警-2000則無。

另一名軍事專家杜文龍則表示,從技術面看,中國的預警機用電掃瞄代替機械掃瞄,且大幅提高雷達的可靠性、維修性,空警-2000的雷達如在作戰中受損10%,其探測和指揮功能幾乎不受影響,30%受損亦能維持基本功能,探測數百公里,跟蹤數百個目標,引導數十個作戰任務。

防空作戰跨到立體

空警-2000的成功研製和部署,不僅使中國在武器裝備體系功能上,彌補了空中預警探測的空白,且在防空作戰指揮上也實現從「平面」到「立體」的跨越。

而其主要作戰任務是空中指揮。作為空中機動指揮平台,空警-2000能在較大範圍內全面掌握空中態勢,進行戰場監控,綜合、處理、分析、研判各種訊息,及時為各級指揮員和各種作戰兵力提供情勢判斷,並負責將己方作戰力量及時引導至有利的戰術位置,以創造先敵發現、先敵攻擊的條件。


獵殺F-22陸研製新型預警機  現役空警-2000領先美E-3型一代 探測距離世界第一

2013-1-2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49| 評論數: 0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陸預警機開拓及奠基者王小謨,日前接受陸媒採訪時透露,中國正在研製第三代預警機,近期將全面國產化,未來目標是對付美國的F-22隱形戰鬥機。

王小謨是在接受央視採訪時做上述表示。他指出,第三代預警機設定是能夠適應現代化戰爭,且要能對付更多目標;其中,美國的F-22隱形戰鬥機就是新一代預警機的主要針對對象。

第4個出口預警機國

事實上,大陸自行研製、現役預警機空警-2000,其技術面已優於美軍的E─3型預警機;美國政府智囊團「詹姆斯敦基金會」就曾發表評論稱,中國預警機採用的相控陣雷達的空警-2000,較美國的E─3型預警機整整領先一代。

中國空警-2000預警機,探測距離世界第一。中國也是繼美國、瑞典、以色列之後,第4個能夠出口預警機的國家。

大陸軍事專家李莉指出,從外形看,美國E─3預警機的「大圓盤」與中國的空警-2000很像,但內部裝備的雷達設備不同。E─3「圓盤」內裝備的是單片雷達,「圓盤」需不斷轉動以進行探測;空警-2000是由三座雷達組成,三個雷達之間呈三角形狀拼接在一起,因此「圓盤」不需轉動,即可掃瞄各個方向。另外,E─3等早期研製的雷達存在電力、機械損耗問題,但空警-2000則無。

另一名軍事專家杜文龍則表示,從技術面看,中國的預警機用電掃瞄代替機械掃瞄,且大幅提高雷達的可靠性、維修性,空警-2000的雷達如在作戰中受損10%,其探測和指揮功能幾乎不受影響,30%受損亦能維持基本功能,探測數百公里,跟蹤數百個目標,引導數十個作戰任務。

防空作戰跨到立體

空警-2000的成功研製和部署,不僅使中國在武器裝備體系功能上,彌補了空中預警探測的空白,且在防空作戰指揮上也實現從「平面」到「立體」的跨越。

而其主要作戰任務是空中指揮。作為空中機動指揮平台,空警-2000能在較大範圍內全面掌握空中態勢,進行戰場監控,綜合、處理、分析、研判各種訊息,及時為各級指揮員和各種作戰兵力提供情勢判斷,並負責將己方作戰力量及時引導至有利的戰術位置,以創造先敵發現、先敵攻擊的條件。


P3C反潛機年底抵台 編制移空軍

自由時報 2013-1-23

〔記者羅添斌/高雄左營外海報導〕我國向美採購十二架P3C反潛機,首批六架在今年底以前交運台灣,將可大幅強化我國反潛及巡邏、監偵戰力,海軍現役的老舊S2T反潛機未來將陸續汰除。

S2T滯空時間只有四小時,巡航距離約四五○浬,維修成本相當昂貴,基於機隊任務調派上的困難,目前很難做到全天候反潛及偵巡任務;P3C滯空時間長達十二小時,巡航距離達二八○○浬,在P3C返台服役後,台灣將可擁有全天候反潛、偵巡戰力。

海軍保留反潛直升機

海軍將領指出,為配合國軍「精粹案」計畫,固定翼的飛機將統歸空軍指揮調度,原本編制在海軍航空指揮部的P3C及S2T兩型「固定翼」反潛機,自今年七月一日起都將移轉給空軍;海軍則是保留「旋翼機」機型的反潛直升機,海軍航指部屆時將縮編或降編。

將領還透露,台灣向美採購的UGM84L潛射型魚叉飛彈,預計年內將可交運來台,並裝配在海龍、海虎兩艘潛艦上,可在敵方難以掌握的情況下,打擊敵方水面、岸上目標,為我國潛艦戰力增添利器。

海軍昨在高雄左營外海實施海空聯合反潛操演,並為春節期間三軍部隊例行加強戰備拉開序幕。海軍共出動拉法葉級軍艦、成功級軍艦、新式獵雷艦、光六飛彈快艇、海龍潛艦,以及S2T反潛機、S70C反潛直升機等海空兵力。

海軍船隊出港時,先是模擬軍港航道遭敵方佈下水雷,意圖封鎖我方軍艦進出,海軍由兩艘獵雷艦進行水雷探測、清掃作業,開闢安全航道後掩護海軍船隊出港;此外,海軍還實施反快艇作戰,對六艘扮演假想敵的光六快艇實施攻擊。

海軍同時出動S2T反潛機,模擬偵測到水下有不明潛艦活動,實施磁測儀偵蒐及煙標定位,並由S70C反潛直升機模擬實施魚雷攻擊,迫使潛艦上浮,有效壓制敵方潛艦水下行動。


導彈獵殺航母 大陸試驗成功  戈壁沙漠長約200公尺模擬甲板 被轟擊出兩個巨大彈坑

2013-1-2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51| 評論數: 0

阿根廷一家軍事論壇SAORBATS近日公布一張google earth衛星圖片,展示中國戈壁沙漠一個長約200公尺的巨型白色人造結構,被武器轟擊出兩個醒目的巨大彈坑。該論壇並稱這個人造結構是模擬美軍大型航母甲板,而造成大彈坑的「武器」則是被稱為「航母殺手」的反艦彈道導彈。

大陸環球新聞網刊出《中國反艦彈道導彈模擬打航母試驗首次曝光?》一文反駁,反艦彈道導彈並不是致命的對抗武器,而只是防禦性武器,或說是「不對稱的攻擊手段」。

航母殺手 防禦性武器

環球新聞網報導,反航母彈道導彈的主要目標是航母,有效作戰範圍近2千公里;也就是說,從中國發射的導彈打不到美國本土,無法威脅美國本土和太平洋區域的夏威夷群島。但航母卻可以到全球任何角落,縱深打擊他國內陸。因此所謂的「航母殺手」只是防禦性武器;從本質上來說,它不過是岸防兵器,把對海防禦的縱深向前推到上千公里。

環球新聞網重申,反航母彈道導彈是純粹防禦性武器,航母是純粹進攻性武器。「比喻來說,航母相當於主人養的一條惡狗,可以在全球到處咬人;反航母導彈,也就是所謂『航母殺手』,不過是一枝打狗棍──這個打狗棍可以把惡狗驅離自己的家園,但不可以打到別人的家裡去。」

反艦導彈 瞄準點更準

文章指出,反艦彈道導彈常被認為是全新武器,其實並非如此。彈道導彈要打擊水面艦艇之類的活動目標,要解決2個問題:1、讓目標不再脫離瞄準點,要能及時發現、跟蹤目標;2、確保準確命中目標。然而大陸1999年大閱兵出現的精確導引戰術彈道「東風」導彈,就已具備反艦彈道導彈的一切基本技術,解決了上述兩個問題。


台擬 雲峰計畫射程可達武漢  音速4倍 攻擊範圍可達2000公里

2013-1-25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47| 評論數: 0

代號為「雲山頂」或「雲峰」巡弋飛彈計畫,根據中新網1月24日報導,台灣軍方將研發,並已獲得相當的進展,飛彈的射程可以涵蓋中國大陸南部和中部地區,包括上海。最遠射程可達2000公里,將可達中國大陸中部地區城市武漢。

對於所謂「雲峰計畫」的發展,國防部軍事發言羅紹和少將表示,國防部對相關議題一貫立場是「不作評論」。

報導中指出,代號「雲峰計畫」是高空高速巡弋飛彈,將採用衝壓式噴射發動機,最高速可達音速的4倍,射程達到1200公里。報導中也說,「這種高空飛彈並未飛離大氣層」。預定在2014年開始定型生產。未來的升級版可能提高射程達2000公里。

雲峰並未飛離大氣層

而在「雲峰計畫」前部署的機動式次音速雄風─2E巡弋飛彈(LACM)系統,有效射程則約為1000公里。據了解,「雲峰計畫」發展的應該是全新巡弋飛彈。

據《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施孝瑋表示,「雲峰」計畫所發展的應該是一種全新的高空高速巡弋飛彈,過去台灣的中科院一直祕密研發,「雲峰」速度如果超過音速的4倍,和「雲峰計畫」比較相近的彈種,就是已部署的「雄風3型」反艦飛彈。而上周英文版的《防衛周刊》,也披露台灣相關的「雲峰計畫」的部分訊息。他也說,「雲峰計畫」可能是從中科院的超音速「擎天載具」發展而來,是全新飛彈。

軍武訊息外媒搶先報

《全球防衛雜誌》編輯陳國銘則認為,「雲峰計畫」的精準度和射程都要比過去所知的幾種巡弋飛彈要提高許多,提升後的射程,最遠可以打到大陸湖北的武漢。至於為何這樣的訊息是由大陸的媒體所披露,就跟台灣的媒體總是首先刊載大陸的武器發展,其實是一樣的道理。


大陸運─20 首度試飛成功

2013-1-27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63| 評論數: 0

中國自行開發的運─20大型運輸機昨日在陝西西安的閻良飛機製造及試飛基地首度升空。據了解,運─20是中國研發的第1款大型軍用運輸機。

人民網報導運─20首次試飛成功的消息,並發布運─20騰空而起的照片。運─20總體性能接近俄羅斯的伊留申─76,預測部署日期在2017年之後。中國專家認為,解放軍空軍至少應擁有100多架伊留申─76或運─20級別的重型軍用運輸機,能同時投送1個步兵師約1.5萬人的能力。相對於現在擁有的伊留申─76,中國至少還需90多架運輸機。

中國專家分析,運─20技術性能較強,優於俄羅斯的伊留申─76,接近最新型的伊留申─476。與伊留申─76相比,中國運─20有更大的載運量和更大的貨艙容積,使用更強大的發動機。運─20機組人員由3人組成,最大載重量66噸,機身長47公尺,翼展45公尺,高15公尺,最大起飛重量200噸。


聯合美、澳、印度 安倍組「對中包圍網」

自由時報 2013-1-29

「東海、南海 快淪為北京湖」

〔編譯林翠儀/綜合報導〕曾在二○○七年提出「自由與繁榮之弧」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事隔六年回鍋組閣後,再度提出類似構想「亞洲民主安全之鑽(Asia’s Democratic Security Diamond)」,明確點出中國擴張的威脅,警告東海與南海已快要淪為「北京湖」,希望拉攏印度、澳洲與美國,和日本一起建構「對中鑽石包圍網」。

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回鍋擔任首相的安倍,本週上台滿月,日本產經新聞報系的富士晚報,二十八日報導安倍在上任之初,發表在總部設於捷克的報業聯盟(roject Syndicate)期刊上的一篇文章,標題為「亞洲民主安全之鑽」。這篇文章在發表後並未受到日本媒體太多注目,反而是中國媒體曾加以撻伐,增強安倍的「鷹派」形象。

安倍在文中指出,中國政府每天在東海海域不停演習,打算將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主權既成事實化。安倍強調,日本絕不會向中國屈服,並指出類似情況也發生在南海海域,南海愈來愈像中國的「北京湖」,就像鄂霍次克海變成前蘇聯的內海一樣,南海也可能成為中國的內海,南海的深度足以成為中國核潛艦的基地,不久後中國海軍的航空母艦也將頻繁出入該海域。

安倍主張,日本除與印度、澳洲與美國夏威夷連結,從印度洋到西太平洋形成保護廣大海洋權益的「鑽石網」外,也應與英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紐西蘭和大溪地的法國太平洋海軍合作。

比六年前執政主張 更有針對性

相較於六年前安倍提出在歐洲大陸外圍,以協助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實現民主化,形成「自由與繁榮之弧」的構想,「亞洲民主安全之鑽」似乎更具針對性,尤其是在當前日本和中國因釣魚台紛爭而關係緊張之際。在此同時,安倍二十八日在國會發表首次施政演說時也強調,「要盡力、萬全地加強國境、離島的適當振興、管理、戒備」,「堅決維護國民生命、財產和領土、領海、領空」。

日本共同社報導,安倍最快將於下月十九日啟程訪問美國,日美兩國元首可望在二十一到二十二日間舉行高峰會。富士電視台二十八日發表最新電話民調數據,顯示安倍政府的支持率比上月剛成立時上升九.五%,達到六十四.五%,不僅改變日本歷屆政府成立後支持率逐漸開始下滑的慣例,也超越安倍二○○六年首次組閣時的最高支持率。

前防衛相︰中國認真想奪取釣島

另一方面,日本前防衛大臣森本敏卸任後重返學者身分,對中國的分析更為尖銳。森本指出,中國雖在釣魚台問題上顯得沒有章法,但中國是認真想「奪取」釣魚台,而且也將發動慣有的「心理戰、輿論戰及法律戰」三戰達到目的。在此情況下,日本不能挑釁,但也不能接受挑釁,而且一定要避免軍事衝突,因此獲得美國及亞洲各國的輿論支持非常重要。


歐巴馬第二任 中美合作與矛盾並舉

2013-1-2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 評論數: 0 |原作者: 陳一新

歐巴馬就職演說與凱瑞提名聽證會都在上周舉行,從他們演說和證詞可以約略看出未來一段時日美中關係的發展趨勢。

首先,美中之間的競爭可能取決於無硝煙的經濟戰場。目前,美國經濟已開始緩慢復甦,若能克服府會衝突、財政懸崖、減少赤字,並維持包括資訊科技在內各項產業的領先,將可在亞太地區重新扮演領頭羊的角色。歐巴馬政府有意從中國大陸奪回關鍵產業製造業、永續能源與創新產業的主導權。歐巴馬第二任期的當務之急是在再平衡亞洲戰略的架構之下調整中國政策。

在參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提名聽證會上,美國準國務卿凱瑞表示他認為目前沒有必要增加在亞太地區的軍力部署,而美國和中國大陸儘管在經濟上是競爭者,但不應該視為敵人,以免削弱雙方在某些事務上合作的能力。針對美國是否增兵亞太因應領土紛爭,凱瑞說,美國的軍事基地和軍力部署比大陸在內的任何一個國家都多,美方應體諒大陸對此質疑。他的證詞應有助於增加美中之間的互信,不過,北京也可能認為美國根本無力增加在亞太地區的軍力部署。

美中兩國也許可以從經貿議題開始建立互信。例如,雙方不妨先從簽訂一項讓各自投資企業准入對方市場的協議,建立他們的互信。凱瑞希望大陸新領導人習近平和新政府也能拓展兩國合作。

雖然歐巴馬未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再平衡亞洲戰略,但是凱瑞表示,他希望持續專注在「亞太再平衡」的戰略上,因為這對美國強化與大陸關係至關重要;而大陸是世界上的重要經濟體,對全球資源的需求很龐大,因此必須制定一體適用的規則,這也是美國推動「泛太平洋夥伴關係」(TPP)的原因。

問題是,北京認為「泛太平洋夥伴關係」(TPP)是美國「經貿圍堵」中國的一項陰謀,而以「區域綜合經濟夥伴」(RCEP)作為因應。其實,亞太國家在這兩個自由貿易體擁有「雙重會籍」的比比皆是。

中美兩國先相互參加對方領導的組織,再談經貿自由化的條件與時程,不僅有助於中美兩國改善關係,也符合所有亞太國家的利益。

在2013年就職演說中,歐巴馬強調集體行動,指出美國將透過強固的聯盟和持久的信念繼續領導世界,但絕不會單獨行動,明示美國在必要時協同其他國家,進行共同防衛與集體行動,對付伊朗、敘利亞等恐怖主義國家。北京應該選擇歷史上正確的一方,提振自己的國際形象,讓應該「政權轉移」的國家接受人民的抉擇。凱瑞表示,中方已在伊朗議題上與美合作,也許在北韓議題也可進一步與美國合作,「或許在遠東其他方面,我們可以有更多作為」。最近北京支持聯合國制裁北韓,大陸似乎也想藉此釋出善意。

看來美中之間的矛盾攤開來看還真的不少,但是兩國能夠合作的空間也不在少數,端視雙方以正面還是負面的角度看待對方。(作者為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美新國務卿凱瑞︰續支持美對台承諾

自由時報 2013-1-31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二十九日報導〕美國新任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近日在答覆參議員的書面質詢中,強調台美安全關係為美國在亞太戰略地位中的基石,並重申將持續支持美國對台灣的各項承諾,以協助台灣維持足夠自我防禦能力。

參議院今天表決通過凱瑞的任命案。歐巴馬總統發表聲明說,凱瑞贏得全球領袖的尊敬和參院兩黨議員的信心,他有信心凱瑞會成為傑出的國務卿。

台北駐美代表處官員表示,多位美國國會議員關切台海議題,在任命聽證會結束後,分別以書面質詢方式,就有關台灣議題提問。凱瑞在回答參議員卡登有關美國在「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下對台灣承諾的書面質詢時重申,提供台灣防禦所需武器及使台灣維持足夠自我防禦能力,符合「台灣關係法」及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這項長久實行的政策對維持台海和平及穩定有貢獻。

助台維持足夠防禦能力

凱瑞在這項書面答詢中特別強調,歐巴馬在第一任任期內對台軍售值超過一二○億美元,其中二○一二年即達四十七億美元。未來就任國務卿後,他將持續支持美國對台承諾等相關政策,協助台灣維持足夠自我防禦能力,可以增進台海及亞太地區的穩定。

駐美外交官員說,凱瑞在回應外委會共和黨首席議員柯克有關「轉向亞洲(pivot to Asia)」政策的書面提問時也特別強調,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政策目標為強化同盟條約;深化與該區域崛起國家之夥伴關係;建立有效之區域架構;提升貿易與投資;將美國軍力部署現代化,並促進民主發展。此外,美國與日本、韓國、澳洲、菲律賓及泰國的條約同盟,以及與台灣的安全關係,為美國在亞太戰略地位中的基石,這些關係將持續確保亞太區的穩定,並強化美國的領導角色等。

參議院外委會今天先以口頭表決方式,一致通過凱瑞國務卿的任命案;下午,再以九十四票對三票表決通過他的任命案。台北駐美代表處已致函凱瑞表達祝賀,並盼未來與凱瑞的國安團隊合作。


天價打造 終於成軍/我長程預警雷達 最新最完整

自由時報 2013-2-3(記者羅添斌)

我國長程預警雷達系統已在二月一日正式成軍,相較於歐美國家使用中的五座長程預警雷達系統,主要針對彈道飛彈攻擊的先期偵蒐,我國的長程預警雷達系統不但性能最新,偵蒐目標還加入巡弋飛彈及戰機、各式飛行器在內,功能最為完整。

我國共計投入四○九億元的天價金額,在新竹高山打造出這座長程預警雷達,但期間曾因我國要求增加美國雷達系統所沒有的功能,以及美方多次要求加價,讓台美之間一度陷入關係緊張狀態。

他國若用我設計 須付權利金

軍方官員說,歐美國家現正使用中的長程預警雷達,因為都屬舊款的設計,無法完全因應當前彈道飛彈、巡弋飛彈及戰機的多層次攻擊,歐美國家對台灣這座全新預警雷達系統有高度興趣,若未來有其他國家也採取我國雷達設計模式,屆時必須付出相當金額的權利金給我國。

我國長程預警雷達系統,雷達主體高度約達三十餘公尺,採用的是美國雷神公司的「PAVE PAWS鋪路爪」相位陣列雷達,但美方雷達系統只採兩面型式,我國因為敵情特殊,台海當面以及南北方都在中國解放軍的攻擊範圍內,因此預警雷達系統採取的是三面型式,能夠以超大型扇面區域的長程偵蒐作為,即時掌握更大範圍的動態資訊。


對抗美日 中華神盾艦砲火升級  配備新型垂直發射系統 052D驅逐艦能提供多種飛彈支援

2013-2-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51| 評論數: 0

數天前長興島的江南造船廠交付了一艘052C中華神盾,給中國人民解放軍東海艦隊作為他們的旗艦(舷號150),為對抗美日作戰第一線的領頭羊。

052C中華神盾的服役是中國海軍近10年來的大事。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型正在長興島江南造船廠進行艤裝的052D神盾驅逐艦,是052C的改進型,估計排水量超過7000噸。

相控陣列雷達改良

從網路上拍攝的照片瞭解,052D驅逐艦裝設了新式130公釐單管艦砲,改良的相控陣列雷達,換裝了64組新型的通用型垂直發射系統。

相較於052C驅逐艦,052D驅逐艦的上層建築傾斜角度較大,軍艦的隱形效果較好。由於上層建築的傾斜角度增大,052D有更大面積用以安裝新型相控陣列雷達,外型更加緊致,顯示大陸在主動相控陣列雷達的技術已有長足進步。

網路上有人推測,052D驅逐艦配備最新的全軍綜合數據鏈系統。據說該系統的功能類似於美軍的Link 16戰術數據鏈系統,有利於解放軍整合陸、海、空、天的「數位化聯合作戰平台」,是解放軍軍事現代化的重要舉措。

052D驅逐艦所配備的新型國產130公釐H/PJ38艦砲,可以發射分裝式砲彈,整裝式砲彈,以及多種次口徑砲彈與制導砲彈。可執行水面艦艇打擊,防空及提供兩棲登陸的岸轟火力支援。

可裝百枚防空飛彈

052D型驅逐艦裝置的新型垂直發射系統能夠發射防空飛彈、反艦飛彈、反潛火箭以及巡弋飛彈。根據大陸官方媒體的報導,052D型驅逐艦上的垂直發射系統依照GJB5860-2006標準研發製造,意味著其具備發射多種不同型號飛彈的能力,與美國海軍採用的Mk41垂直發射系統有很多相似之處。

從一個發射井可裝4枚筒彈推斷,大陸可能已經成功的發展了類似歐美合作研發的超級海麻雀(ESSM)艦載防空飛彈;如果採用冷發射,更有可能是借鏡了俄羅斯S-300/S-400所使用的9M96-E/E2區域防空飛彈的技術,讓052D型驅逐艦可以配備超過百枚的防空飛彈,具備了較好對抗敵方反艦飛彈飽和攻擊的防空火力。

新型垂直發射系統還可根據任務需要裝載鷹擊-63型反艦飛彈,紅櫻II型反潛火箭,攻陸型巡弋飛彈以及傳聞已久的鷹擊-12型超音速反艦飛彈。

陸正研發反導體系

大陸正在研發多重反導系統,這些系統可能將組成由末端反導、中高空反導和大氣層外反導構成的一套完整的反導體系。估計在現有「紅旗」-16的基礎上,可能發展一種類似於美國的SM-3海基末段高層攔截飛彈升級版的「紅旗」-26,未來可以052D驅逐艦搭載海基版的反衛星/反導飛彈。

但目前的配置仍有許多可以改進的空間,比如可以參考伯克級神盾驅逐艦,將艦舯垂直發射系統位置抬高,微幅調整垂直發射系統與直升機庫之間的空間,估計該空間可以增加16個垂直發射單元,不但大幅增加了052D艦的配置火力,也因升高垂直發射系統位置加長了隔艙的深度,大幅改善了選擇裝載不同類型飛彈的彈性。

如將位於艦橋前方的1030近迫防衛快砲(CIWS)換成24枚裝的「海紅旗」-10(中國版海公羊Sea RAM),可以增強052D艦應對反艦飛彈飽和攻擊的能力。以上都是專家評價052D驅逐艦設計時所討論的議題。

「旅洋級」驅逐艦經過多方面的驗證,尤其經過2年多來在亞丁灣的巡航任務,證明它是一個可靠的載台,所以目前排水量為7000噸052D型驅逐艦,應該是傳聞中萬噸級055型驅逐艦服役之前的主戰艦艇。

(作者為東亞統合研究基金會執行長)


戰爭邊緣 解放軍重兵屯閩浙  大批軍車導彈調動疑備戰 日籲盡快構築熱線

2013-2-1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582| 評論數: 0

大陸軍艦是否啟動「火控雷達」(FCR)鎖定日艦,正演變為一場羅生門,此時卻驚傳福建和浙江一帶近日頻現大批陸、空和二炮部隊軍車,以及運載導彈的車輛調動,疑似備戰前兆。

另外,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9日表示,為了證明中方的否認是「強詞奪理」,日本考慮公開陸艦用火控雷達證據,但強調雙方須盡快構築熱線。

港媒指春節後開戰

香港《東方日報》9日在頭版報導釣魚台問題時,透露上述訊息。標題是:「導彈坦克大調動、重兵屯閩浙」,副題是「南海釣島益緊、中日正月或開戰」。

報導表示,大陸和日本為爭奪釣魚台展開的角力,已演變成積極備戰,甚至逼近爆發局部戰爭的臨界點。據說,在福建和浙江一帶,近日頻現大批陸、空和二炮部隊軍車以及運載導彈的車輛調動,情況非比尋常,疑似「軍方備戰前兆」。

報導指出,在福建南安一帶,上周日起有大批炮兵部隊接連數日進行實戰演練。同時,福建漳州市區有大批軍車、坦克和大炮調動,隊伍連綿不絕。

上周二在福建廈門,也有數以百計的各式裝甲車和導彈部隊等調動;上周三在浙江湖州則有大批部隊調動,車龍長達數公里,並有大批坦克和裝甲運兵車經由火車載運調到駐點待命。

日分析陸軍方挑釁

報導表示,陸方的部署,除要應對日本外,也防範美國在南海問題扯中國後腿,該報導還預測,陸捍衛釣魚島的戰爭將「在春節過後開打」。

BBC中文網報導,小野寺五典9日針對大陸國防部否認其軍艦在東海對日艦使用火控雷達時說:「日本持有明確證據,政府現在正研究公開部分照片或錄像」。

但他也承認,證據涉及防衛機密內容,需要慎重考慮,並強調:「最要緊的是構築熱線,取得一旦發生這種事時能迅速疏通意思的態勢。」

《產經新聞》9日報導,連日持續在東海釣魚台(尖閣諸島)北部海域活動的陸方護衛艦活動低調,在接近日本主張的領空附近巡邏的中國戰機甚至消失。報導引述日本政府內部分析說,這可能是軍方受到陸領導層遏制挑釁的指令,因此更加強了火控雷達事件可能是軍方妄為的看法。


陸新型轟炸機 殲─17將試飛  美媒稱陸發展仿製蘇─34 填補戰鬥轟炸機空缺

2013-2-14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22| 評論數: 0

大陸軍事網站──軍事前沿,引述美國《防務新聞》消息稱,大陸可能正在發展仿製於俄羅斯蘇─34戰鬥轟炸機的新型戰轟機,編號為殲─17。軍事前沿也刊出殲─17的圖片,並稱,中國似乎已經基本完成了殲─17的製造工作,即將進入試飛階段。

大陸軍用航空工業最近接連在殲擊機、直升機、無人機、運輸機等領域實現技術突破,唯一的空缺就是戰鬥轟炸機,殲─17的出現填補了這個空缺。

軍事前沿稱,同蘇─34一樣,殲─17戰機也是在蘇─27(殲─11)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進而來的一種4代半戰機,而且其整體作戰性能有大幅度提升。

殲─17低空突穿能力強

殲─17的突出特點,首先是高智慧、衛星導航、資料鏈資訊傳輸、作戰半徑大、安裝並排雙座的寬敞駕駛室。由於裝備有智慧化機載相控陣雷達和電子對抗裝置,使得殲─17具備很強的低空突穿能力,可突破敵方火力,安全完成轟炸任務。

第二,憑藉傑出的氣動布局、數位化節油引擎、空中加油設備、大容量內部油箱等技術優勢,殲─17還擁有與中程轟炸機相當的航程,因而完全具備很多中程轟炸機所擁有的作戰特性。

可攜帶重達8噸的彈藥

殲─17還具備全天候多工作戰能力,對陸、海和空目標發起高精度打擊。殲─17戰機也可攜帶重達8噸的彈藥,與轟─6的9噸武器負載相比並未落後太多。

軍事前沿稱,殲─17是中國在研發出多種國產先進戰機後,運用掌握的最新技術設計的多用途戰鬥攻擊機,其整體作戰性能相比蘇─34,會有大幅度提升。

軍事前沿稱,如果中國研發成功殲─17並如期成軍,不僅可彌補強5退役後的火力空白,還可擔負起部分中程轟炸機的任務;此外,中國海軍航空兵還可利用殲17長航程、大載彈量的優勢,搭載YJ83、YJ62、YJ12反艦導彈和東海10反艦巡航導彈,接替轟─6或FBC1「飛豹」,充當「航母殺手」。


陸新艦艇備戰 春節演練魚雷攻擊

2013-2-15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86| 評論數: 0

中國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新型潛艇13日執行春節期間戰備值班,演練魚雷攻擊。《解放軍報》14日以頭版消息報導春節三軍戰備情況,還強調即使處於節日,解放軍的陸、海、空3軍是備戰狀態。

據《解放軍報》報導,2月13日,南海某海域,風高浪急。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一艘新型潛艇正潛伏於萬頃碧波之下,執行春節期間戰備值班任務。報導引述艇長汪家友說法,戰備巡邏期間,人民解放軍要開展20多個戰備課目演練,以提高複雜海況下的作戰能力。

另外,包括「海監50」、「海監66」和「海監137」等3艘中國海監船14日清晨駛入釣魚台附近海域,這也是中國海監船繼11日後,時隔兩天再次駛入釣魚台附近海域。央視報導指,此屬例行的維權執法任務,類似的維權巡航任務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台雲峰計畫 反制陸1400枚飛彈  鴨子划水提升飛彈威力 美媒報導陸媒紛紛引用

2013-2-16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7| 評論數: 0

北韓試射導彈及核試,引發東亞局勢緊張。台灣鴨子划水,不斷研發提升飛彈威力的策略也受到美媒的關注,美國「導彈威脅」網站近日一篇文章《Taiwan Goes Fast And Long(台灣長足進步)》特別介紹台灣研製飛彈的進展,包括最新的「雲峰計畫」,引起大陸環球網的注意並翻譯成中文,大陸的新聞網站紛紛引用報導。

香港大公網15日也引用環球網的譯文,以「美稱台軍研發雲峰超音速導彈反制大陸彈道導彈」為題,報導台灣的「雲峰計畫」。

不過大陸到底有多少飛彈對準台灣,一直是個謎,南海網報導,俄羅斯戰略火箭兵部隊司令維克托·葉欣表示,目前中國共有719枚至749枚戰區和戰術核彈頭,主要用於轟炸機、短程彈道導彈、中程彈道導彈和新型對陸攻擊巡航導彈,而東風─11短程彈道導彈主要目標就是瞄準台灣。

祕密研發新式武器

《華盛頓時報》也曾報導,中國大陸瞄準台灣的彈道飛彈高達1400枚,像是江西樂平、贛州布署的東風─15型,以及福建永安、仙游,廣東梅州等地的東風─11型,射程可覆蓋台灣。

美國「導彈威脅」網站的文章認為,台灣策略是祕密研發新式武器,然後突然公開,像是雄風─3型反艦飛彈,就是突然在閱兵式出現,沒有任何官方評論,而最近最受注目的,就是雲峰計畫。

這篇文章介紹雄風2E巡弋飛彈,最高時速800公里,最大射程600公里,使用GPS尋標器,具備攻擊港口內艦艇或近岸陸地目標的陸攻能力。

而2年前,台灣海軍艦艇裝備雄風─3型反艦飛彈,長6.1公尺、重1.5噸,最大時速2300公里,最大射程300公里後,現在最新研發的雲峰飛彈,若裝配衝壓噴氣引擎後,時速可達3000公里、射程達到1200公里,可覆蓋中國大陸中北部主要工業和軍事目標,預計於2014年服役。

改進型射程2000公里

而雲峰改進型導彈射程將達到2000公里,相當於最遠可從上海,直達北京;然而先前美國《防務周刊》認為,像是雄風2E巡弋飛彈,可針對目標140公里外的福建東京山信號情報設施,重點是反制大陸彈道飛彈攻擊台灣。

「導彈威脅」網站文章指出,雄風─3型反艦導彈已裝備到台軍驅逐艦、護衛艦,軍方要求在最新型500噸級隱形護衛艦上安裝8枚雄風3型反艦導彈和8枚雄風型導彈,多半為應對大陸海軍,不管是艦載或移動型,主要目標都是大陸瞄準台灣的1400枚彈道導彈,「以提高生存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