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大死因/癌獨霸30年 男罹癌近女人2倍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黃玉芳/台北報導】2012.05.25 02:58 pm

衛生署上午公布去(100)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報告,國人死亡時鐘往前縮短11秒,男女平均壽命差距拉大,女比男長壽6.7歲,創歷史紀錄;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30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去年全年共有4萬2559人死於癌症,男性占64%、女性占36%,男性死於癌症的人數幾乎有女性的兩倍之多。

去年國人死亡人數15萬2030人,平均每3分27秒就有一人死亡,與99年相較,國人死亡時鐘往前縮短11秒。內政部初步估計,100年國人平均餘命,男性為76歲,女性為82.7歲,與99年相較,女性維持不變,但男性卻減少0.2歲,成為近十年來的罕見現象。男女平均壽命差距6.7歲,更創下了歷史紀錄。

衛生署分析,國內男女壽命拉大的主因在於去年死於癌症的男性人數遠高於女性,女性死於惡性腫瘤人數為1萬5514人,男性則有2萬7045人,足足多了1萬1531人。

另外,衛生署分析發現,造成男性平均餘命變短的原因還包括男性死於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糖尿病以及腦血管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疾病的人數明顯增加。

死亡時鐘縮短 12分21秒就有1人死於癌

【聯合晚報/本報訊】

與十年前相較,國人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但最新國人「主要死因發生時鐘」卻越來越短,例如100年國內每12分21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99年12分48秒。100年每31分50秒就有一人死於心臟疾病,99年則是33分32秒。

罹患什麼疾病,會讓人更短命?衛生署統計室發現,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是影響國人70歲以下平均生命年數損失的最主要疾病,患者平均少活了19.2年,其次為心臟疾病少活15年、癌症14.5年、肺炎14年。

值得一提的是,分析死因結構,100年前十大死因人數占所有死亡人數的75%,其中高血壓、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臟病變等慢性疾病,就則占了全死亡人口的62%,顯示,國內慢性病防治宣導,仍有待加強。

最新十大死因分別為惡性腫瘤(28.0%)、心臟疾病(10.9%)、腦血管疾病(7.1%)、糖尿病(6.0%)、肺炎(6.0%)、事故傷害(4.4%)、慢性下呼吸道疾病(3.9%)、慢性肝病及肝硬化(3.4%)、高血壓性疾病(3.0%)、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2.9%)。

進一步分析100年男女十大死因,除了癌症、心臟疾病等前一、二名排序相同之外,其餘都不一樣。男性死因第三至第五名分別為腦血管疾病、肺炎、事故傷害。女性則為糖尿病、腦血管疾病及肺炎。


十大癌症/肺癌居首 乳癌、口腔癌激增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李樹人/台北報導】2012.05.25 02:58 pm

十大癌症 肺癌仍居首

衛生署發布去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仍以肺癌居首。但統計也發現,女性乳癌的成長率顯著增加,比前年增5.6%,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表示,45到69歲的女性,乳房X光攝影的篩檢率僅有29%,遠低於歐美的七成,以致較難早期發現。比較十年來的數據,口腔癌十年間的死亡率成長最驚人。

衛生署今天公布100年國人十大死因,每四個死亡人數中就有一人死於癌症,去年奪走4萬2000多人的性命。十大癌症分別為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胃癌、攝護腺癌、胰臟癌、食道癌、子宮頸癌,跟99年相比,僅胰臟癌、食道癌排名對調,其他順序沒有變動。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表示,去年女性乳癌及男性攝護腺癌的成長率增幅較為明顯,均為5.6%,但男性死於攝護腺癌跟年紀大有關,因老人約有半數於80歲前死亡;而女性因乳癌死亡的人數中,有半數於57歲前死亡,相對之下,乳癌對女性生命構成重大威脅。

女性乳房X光攝影篩檢率偏低

他表示,女性乳癌則推測是因為篩檢情況不理想,較難以早期發現,同時統計發現,半數於57歲前死亡,可見乳癌是女性生命的重大威脅。

趙坤郁說,45至69歲婦女常因為怕痛等因素、兩年一次的乳房X光攝影篩檢率僅29%,遠低於歐美的七成。

趙坤郁說,早期篩檢對癌症預防有幫助,像是子宮頸癌,因為從民國84年起,進行30到69歲婦女、每三年一次抹片篩檢以來,子宮頸癌發生率下降五成、死亡率也下降六成。國健局希望能提升婦女終身至少做過一次檢查的乳癌篩檢率到55%,應可讓更多乳癌患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不要鐵齒!快戒菸酒檳榔

除了女性乳癌之外,若從十年的長期趨勢來看,口腔癌則是死亡率成長幅度最驚人的癌症,也建議男性不要「鐵齒」,應及早戒除菸、酒、檳榔等不良習慣。


事故傷害 青少年最大殺手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黃玉芳/台北報導】2012.05.25 02:58 pm

事故傷害名列100年國人十大死因第六名,卻是兒童青少年的最大殺手。雖然近年來事故傷害的死亡人數大幅下降,但衛生署統計顯示,事故傷害為國內1到14歲的兒童少年,以及15到24歲青年兩大族群的主要死因。自殺死亡雖連續兩年退出國人十大死因,排名第12,不過,自殺在男性及老年人的主要死因中,仍然維持在前十名。

衛生署統計室科長洪花春表示,長期以來,除了因為921大地震、莫拉克颱風等天災外,歷年來事故傷害死亡率呈現下降趨勢,20年來降幅達66%。

進一步分析去年事故傷害,以機動車意外為大宗,平均約每2.5小時,就有一人因為機動車事故死亡。衛生署提醒,少年、青年更應注意行車的安全。

在國人十大死因排名中,自殺已連續兩年退出前十名,前年為第11名,去年則為12名。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指出,在男性主要死亡原因中,自殺仍舊位居第十名,去年共有2392人自殺身亡,政府應正視男性自殺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李明濱表示,自殺已經成為全球性議題,全球每40秒就有一人死於自殺,依照世衛衛生組織標準,每十萬人口中超過13 人自殺,就屬於高危險區。台灣從90年開始就被列入紅色警戒區。

所幸國內這一兩年自殺人數持續下降,去年每十萬人口中,12.3人死於自殺,可以從紅色警戒區降為黃燈區。不過,自殺在男性及老年人的主要死因中,仍然維持在前十名。

李明濱強調,國內老年人自殺死亡率仍然偏高,子女們如果發現家中長輩心情不好,應該提高警覺,不要等閒視之,應該多多關心老人家,抽時間陪同聊天,以減少悲劇發生。


衰老、老邁 死亡榜升至13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黃玉芳/台北報導】2012.05.25 02:58 pm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位居全球前幾名,「衰老、老邁」也成為全國主要死因之一,在去年及前年死亡原因排行榜中,分居第13及14名。專家指出,「衰老、老邁」有如傳統的「善終」,找不到死因,被歸類為自然死亡。

台灣老人急重症醫學會秘書長、台北馬偕急診醫學科部主任張文瀚指出,台灣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加上醫療水準提高,預估未來被歸於「衰老、老邁」死亡人數將隨之增加。

張文瀚解釋,許多身體看來健康的老人家在床上睡覺,或是躺在沙發睡個午覺,就一覺不醒。家人發現時,已經死亡、沒有呼吸心跳。就某個層面來說,如果可以自行挑選死亡原因,這種死法應該是最好的方式,就是傳統所說的「善終」。

張文瀚說,臨床發現,部分老人死亡時,並沒有明顯病痛及病變,這就屬於「衰老、老邁」。事實上,只要年紀一大,器官就會自然退化,無法正常運作。不過,死因要被歸在「衰老、老邁」,年紀一定要超過65歲。

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指出,目前開出「衰老、老邁」等死亡證明書的醫院大都集中在基層院所,由於找不出死因,家屬又不願意讓死者解剖,所以醫師大都會以衰老、自然死亡作為死因。

趙坤郁表示,國內從97年起將「衰老、老邁」列入死亡原因中,排名逐年上升,100年排名第13,國內共有1504人被歸在自然死亡,隨著老人人口增加,未來死於「衰老、老邁」的人口將越來越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