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心人才閉關 星副總理:勿重演台灣故事

【聯合報╱編譯陳韻涵/報導】2012.04.06 06:04 am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四日指出,新加坡如果也阻止外國人才進入,將重演「台灣故事」(Taiwan story),喪失在全球的競爭優勢。

新加坡「聯合早報」及「海峽時報」五日報導,副總理兼財政暨人力部長尚達曼四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學生政治聯盟舉辦的論壇上說,新加坡對外國人才需持開放態度,否則就會像其他國家一樣,面對人才流失的問題,最後導致國民名目所得下降。

尚達曼引述一項針對台灣人才移動所做的調查表示,台灣人平均薪資下降,原因在於台灣對於外國人才採閉關政策。同時台灣最優秀且最聰明的人才正移往國外,尤其是大陸,以及美國和其他國家。新加坡大學東亞研究所的調查發現,台灣人過去十多年的平均名目所得增長有限;如果再加入通膨因素,實質所得更大幅減少。

尚達曼強調,許多新加坡人希望在頂尖企業、有競爭力的團隊中工作,越來越多新加坡頂尖人才也移到海外工作。「若不提供機會讓新加坡的企業擁有世界級的競爭力,並讓國人在最好的團隊中工作,將會失去更多的人才,跟台灣的處境相同。」

會中一名卅歲的男子提問,有許多外籍的大學畢業生在新加坡以低薪求職,相對壓迫到本國畢業生的薪資。尚達曼回答,新加坡將維持開放,在經濟上就能有傑出的表現。阻止外國人才會讓國家失去競爭力,結果只會弄巧成拙。

尚達曼解釋,新加坡的經濟屬於全球市場的一部分,並與其他經濟體爭食全球的大餅。因此「即便國內沒有外國人,我們仍要在其他地方與外國人競爭。問題在於如何強化新加坡的團隊,來讓新加坡人受益。」

中華民國駐新加坡代表處官員表示,將把尚達曼的相關評論回報給國內研究。

【2012/04/06 聯合報】@ http://udn.com/


ETtoday – 2012年4月6日 下午12:59

有鑑於新加坡副總理日前以「台灣故事」為借鏡,強調國內別向台灣一樣大行保護主義,阻止外國人才進入,本國人才又不斷流失,喪失競爭優勢,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認為,對外國人士來台工作的規範不是問題,重點還是在薪水太低,人才難吸納又難留住,他也肯定帶頭調薪的鴻海企業,認為這樣才是留住人才的正向發展。

國民黨黨團6日邀請國科會副主委張清風、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教育部高教司司長何卓飛與經建會副主委單驥召開「留住國內優質人力、爭取海外專業人才」記者會,國民黨團副書記長陳淑慧指出,過去在亞洲國家中,菲律賓總是被當作由盛轉衰的例子,但如今台灣卻被新加坡當作負面教材,她說其實根據3月21日發表的博鰲論壇研究院調查,台灣在人力資本創新能力連兩年都拿亞洲第一,素質之高是有目共睹的,但根據主計處調查,我國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卻只有三萬四千多,回到十三年前的水準,國內培訓的優質人才,就因薪資過低所以容易流失。

潘世偉則認為,就是因為本國薪資水準太低,才無法吸引國外人才,他說雖然哈佛大學經濟系畢業的林書豪能回來工作,但薪水那麼低,也不會回來台灣。潘世偉也表示,鄰近國家像是韓國、泰國對外國專業人士的工作規定還更嚴格,所以規範本身不是問題,重點是台灣的產業環境與薪資水準能不能提升,他也肯定帶頭調薪的鴻海企業,認為這樣才是留住人才的正向發展。

對於放寬外國專業人士來台工作的規定,潘世偉指出,勞委會已經在研議撤掉僑生跟外籍生需要兩年工作經驗的標準,他表示人才是國際流動的,如果沒有好的條件吸引人才,人才不但不會進來,本國人才還會不斷流失。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何卓飛表示,近年來與國科會等頂尖計畫合作,用在攬才延才上一年就有23多億的預算,在頂尖大學計畫中5年內也邀請一千多位的外國講師,彈性薪資方案中,也延攬國外人才86位,留住本國7千多位人才,因此目前都有基本成效。


中廣新聞網 – 2012年4月6日 下午12:05

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日前提到,台灣流失人才又阻止外來人才進入,面臨國民平均收入下降的情況,還說新加坡要以台灣為鑑。對此,國科會表示有相關的「留才攬才育才」計畫;教育部則表示,未來大專院校聘僱制度將著手「公校研分離」;


而勞委會表示問題在於國內薪資不高誘因不大;不過,經建會表示,薪資提升之前,個人的附加價值也要提升。


(蕭照平報導)


針對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以台灣人才流失作為新加坡的借鏡。對此,國民黨團副書記長陳淑慧更表示,國內薪資結構偏低,導致人才容易流失。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表示,對外籍人才已經研議放寬限制,也說好的勞動條件才是重點。


『針對外籍生兩年工作經驗的限制打算要拿掉,但我們還要經過一些程序處理,我們正在做這些事,必須要說,人才是國際流動,全世界都在搶人才,所以沒辦法提供好的條件,吸引人才的話人家是不會來的,我們的人才也會跑出去』


潘世偉也說,好的條件就是企業必須要思考人才薪資結構,這樣才會吸引國內外的人才。


『真正的問題還是在勞動條件,能不能在勞動市場反應需求,所以國外中國大陸薪資水準一路往上爬,所以真正的問題,還是在產業環境能不能提升讓薪資水準提高,這樣人才才能繼續留下來』


而經建會副主委單驥也說,吸引人才跟資金引進是相互配套,但他也強調,薪資要提高,員工的附加價值也必須要連帶提升。



李光耀:星培育人才 16歲送出國深造

【聯合報╱編譯組/報導】2012.05.29 02:35 am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前內閣資政李光耀近期在日本的一項座談會上,談到如何培養接班人時表示,做為國家領導人首先必須曾與政府長期一起工作,因惟有如此才會徹底了解政策;其次是懂得治國,以及必須有高於一般人的奉獻精神。

在「亞洲未來」座談會上,與李光耀對談的日本外務省前政務次官谷內正太郎,十分仰慕新加坡高效率的全能政府,向李光耀討教新加坡如何培養接班人。

李光耀回答說:「新加坡政府選接班人時十分謹慎,只有曾與政府長期工作過的人才能勝任。因為這樣的人才能徹底瞭解我們的政策。做為新加坡領導人,他們不但要懂得治國,還必須有高於一般人的奉獻精神,必須肯作出犧牲。以他們的能力,是能夠在其他地方獲得更高薪酬的。」

李光耀也談到新加坡在培育人才方面遇到的困難:「對於有潛質的人,我們會在他們十六、七歲時就派他們出國深造,讓這些人才能在不同國度裡接觸到更多的事物,體驗和瞭解外國的制度。然後,讓他們將所吸收的知識回饋國家。然而,現在我們也面對困難,那就是年輕人不想要政府的獎學金…現在的父母有錢供孩子出國,畢業後就選擇在美國工作,這是我們希望新一代回國服務的一個難處。」


中研院副院長:台留學生漸少 人才庫隱憂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蔡永彬/台北報導】2012.05.29 02:35 am

新加坡的人才十六、七歲就由政府補助至國外深造。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昨天說,新加坡政府培育人才「很敢用錢」,他在美國曾遇到受補助的新加坡學生,不一定修很多課,重點是培養自信與視野;但國科會副主委孫以瀚說,太早判定一個人成不成材,未必是好。

另外,王汎森說,美國企業、基金會捐錢給大學及人才非常普遍,應鼓勵台灣企業思考社會責任,投資本國人才。

王汎森說,德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健全,重視高等技術人才培養,是台灣可參考的方向;美國有許多培養基本學科、領導、溝通與思辯能力的「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s)」,培育出美國總統歐巴馬、柯林頓等領導人才,兩成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都曾就讀文理學院。

王汎森並說,新加坡國立大學已與美國耶魯大學合作,共同設立新加坡第一所文理學院,預定明年招生。他指出,台灣出國的學生愈來愈少,是人才庫的一大隱憂,建議政府增加公費留考名額。另外,他也認為國內大學評量只以研究型大學為標的,培養出的人才只會做研究、寫論文。


史亞平:整套移植難 先加強國際觀

【聯合報╱記者王光慈/台北報導】2012.05.29 02:35 am

我駐新加坡前代表史亞平昨天表示,新加坡有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育制度,但星國與台灣的政治體制不同,台灣整套移植會窒礙難行,可效法其「培養國際觀」、「建立國際人脈」和「培養外語能力」精神。

史亞平說,星國的政治菁英培育計畫從高中開始,在校園中尋找表現優秀、有潛力、有為國服務熱忱的青年學子,提供獎學金供其至世界頂尖大學深造;返國後進入政府部門,從中級幹部開始做起,「至少是助理司長等級」。

「培訓過程中會到不同部會歷練。」史亞平說,星國培養的是通才,年輕時就經歷不同部會的磨練,在不同部門建立人脈和溝通管道,表現優秀者,就鼓勵參選國會議員。

史亞平表示,台灣文官體制重專業人才,制度嚴謹且彈性較小,跨部會歷練會有困難;「一個外交部的司長表現優異,調到交通部就會被批評是空降且不專業。」

史亞平說,台星政治氛圍也不同,在台灣如果政府花大錢從高中就開始培養極少數政治菁英,一定會被批評不公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