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年所得71萬 打趴台灣
鄰國創新高 我估僅62萬元

蘋果日報 2013年11月26日

【賴宇萍、陳瑩欣╱綜合報導】韓聯社引述南韓金融業消息報導指出,受南韓經濟成長與韓元走升帶動,今年南韓人均國民所得有望創歷史新高兩萬四千零四十四美元(約七十一萬元台幣)。相較之下,台灣人均國民所得不僅長期落後新加坡、香港,近年遭南韓超越後,差距逐漸拉大,續居亞洲四小龍之末。

我國學者指出,若該數據屬實,將創下南韓人均國民所得(Gross National Income per capita,GNI per capita)連八年贏過台灣紀錄,建議政府召開「經濟國是會議」,重新思考產業結構和技術升級策略。主計總處先前預測今年我國國民所得為兩萬一千多美元(約六十二萬元台幣),官員昨不願多言,僅表示實際修正數據將於本周五公告。

去年少南韓5萬

由於主計總處採用平均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國民生產毛額)做為台灣人均國民所得標準,觀察去年表現,台灣國民所得僅兩萬一千零四十二美元(約六十二萬一千元台幣),較南韓同期短少一千六百六十六美元(四萬九千元台幣),更只有星國同期國民所得的四成,香港同期的五成六左右。

據南韓央行統計,南韓國民所得在二○○七年首度突破兩萬美元大關(約五十九萬元台幣),儘管面臨全球金融危機,二○○八與二○○九年皆失守兩萬美元關卡,但二○一○年起就收復失土,二○一一與去年皆維持兩萬兩千美元(約六十五萬元台幣)以上,今年則有望年增近六趴,首度突破兩萬四千美元大關。

但專家也指出,受出生率過低、快速高齡化、服務業發展停滯不前與經濟成長潛力走疲等因素影響,南韓國民所得很難在近期內突破三萬美元(八十九萬元台幣)大關。

設法補強競爭力

南韓產業研究院估計,隨全球經濟復甦轉強帶動南韓出口成長,內需消費也隨國民所得提高而增加,明年南韓經濟成長率可望升至百分之三點七。

台大經濟系教授梁國源表示,二○○○年以後,台灣缺乏自主技術和分散產業發展力,進步速度比南韓緩慢太多,二○○五年被韓國超越後「一去不復返」,現兩國差距更大,政府應召開經濟國是會議,設法扶植或補強有競爭力的產業。

梁國源分析,台韓產業結構和技術發展思惟不同,韓國產業發展不集中於電子業,國家對造船、營建、汽車、影視等產業都有扶助,相較之下,台灣一直沒有自有技術發展的警覺心,「直到現在仍處於被打趴的狀態。」


韓國人均所得躍升有感

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2013-11-27

◎ 古獻中

根據韓聯社報導,今年韓國人均國民總收入有望達到二四○四四美元(約七十一萬台幣),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反觀台灣的年輕人薪資每下愈況,為什麼?

原因當然很多,最關鍵是台灣的經濟發展停滯不前。以前在台灣,只要肯拚,總有自己的一片天,而現在,扣除物價房價飆漲,官方統計實質薪資根本是倒退十餘年。

台灣的經濟結構愈來愈倚靠中國,也越來越變形,馬政府一度高聲疾呼簽了ECFA就能如此如此這般這般,而事實是ECFA能讓少數大財團受惠,卻造成現在貧富懸殊及中產階級消失的問題,政策錯誤,口惠而實不至,當然令薪資不斷倒退,只好自我安慰的說要通過服貿、簽署FTA等等,拿些鏡花水月花納稅人的血汗錢猛宣傳,和當初ECFA時作法完全一樣。

馬政府讓人民感覺在台灣沒「錢」途,出國發展又沒太多優勢,無奈的坐困愁城。這個時候,官員們還在忙於布局明年選舉,誰關心上班族的薪水?

(作者任職文化事業,新北市民)


窮忙!近360萬名上班族月薪不到3萬元 占比高達4成

鉅亨網記者王莞甯 台北  2013-11-28 18:26:53

主計總處今(28)日公布5月進行的「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5月受僱就業者共858.2萬人,較去(2012)年同期增加11.8萬人,每月主要工作經常性收入(具2份及以上工作者,僅採主要工作收入,未含其他非經常性加班費、獎金、紅利等收入)為3萬5551元,僅較去年微增175元,增幅0.49%,尤其是近357萬人的月薪低於3萬元,占全體比重高達41.6%,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4.2萬人。

主計總處統計,月薪低於3萬元的人數約357萬;月薪低於2萬元的人數約69.6萬,較去年同期減15.1萬人;月薪3萬元至5萬者的約354.8萬人;月薪5萬以上的約146.4萬人,年增約5萬人。

若依工作時間觀察,5月全日時間受僱就業者822.8萬人,每月主要工作經常性收入3萬6454元,其中,未滿3萬元占整體全日時間受僱者39.37%,年減0.19個百分點,而收入達5萬元以上比率17.75%,較去年上升0.38個百分點。

而部分時間受僱就業者35.4萬人,每月主要工作的經常性收入為1萬4552元,則較去年的1萬4805元減少253元。


蘋中信:財經官員身上看不到的元素(謝金河)

蘋果日報 2013年11月30日

上個月,我把《財訊》30年累積的舊照片整理出來,全部無償捐給公共電視,進行數位化處理,讓這些記錄歷史的舊照片,能保留下來,為歷史留下檔案照片。

這當中翻閱到很多七、八十年重要財經官員的舊照片,看到他們昔日熱情有擔當的身影,對照最近立法委員要對拼經濟無力的經濟部長張家祝凍結年終獎金,內心有很多感觸。

1980年代是台灣經濟轉型的重要轉捩點,那時我剛加入新聞工作,1981年人稱「趙鐵頭」的趙耀東出任經濟部長,他當了三年經濟部長及四年經建會主委,這段期間是台灣經濟最有活力的時刻。那時台灣爆發了十信風暴,一度人心惶惶,朝不保夕,但是很多改革都在這段時間完成。

當時行政院先有孫運璿,後有俞國華;財政部有李國鼎、費驊、徐立德;財經部會是最熱門的焦點。每個跑新聞的記者都被趙鐵頭感動。1916年生的趙耀東從中鋼到經濟部,已經是65歲的老人了。到1988年他卸下經建會主委的職位,把棒子交給錢復,已經是72歲。

「政務官要有風骨」

老驥伏櫪的趙鐵頭,最令人感佩的是從身上散發出來的熱情與熱力。大家對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自稱是台灣所有企業「董事長的董事長」。他一上任就告訴企業界:「你們的問題就是我的問題,你們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希望你們有問題,有困難的時候來和我商討」。又說「公務員不圖利他人,難道要圖利自己?」「政務官要有風骨,如果放不下頭頂烏紗帽,就不可能為自己的政策挺身而出!」這些話一直迴盪在我的記憶裡。

當年我們跑新聞,趙鐵頭總是侃侃而談,恨不得把他一身絕活趕快教會你,他對國家社會充滿了改革的熱情與熱力,且勇於擔當,勇於決策。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82年2月12日他以日本無意改善台日嚴重貿易逆差為由,禁止1533項目日貨進口,當時輿論大譁,但是,這個激烈手段也促成日方的讓步。

在那個亂世的年代,財經官員都是時代的巨人,像孫運璿加上李國鼎,催生了工研院與新竹科學園區,同時引進RCA的半導體計劃,讓半導體產業落腳在台灣。李國鼎當了7年財政部長,12年的政務委員;孫運璿當了9年經濟部長,6年行政院長,都留下了時代的典範。

這幾年台灣陷入「悶經濟」,經濟成長愈來愈停滯遲緩,產業轉型無力。此時此刻,正是財經官員扭轉國局最好的時機。可是財經官員不是自視很高,就是疏離冷漠,離人民愈來愈遠。

最令人吃驚的是台灣指標民調最近公布15個部會首長民調,15個部會首長當中,竟有9人滿意度不到10%,而不滿意排行榜前兩名竟是財經部會首長。

看到泛黃的老照片,我想起了孫運璿、李國鼎、趙耀東。現任的財經首長低民調就是少了他們身上散發出來的熱情與擔當!

財金文化董事長


當錢遠離製造業
( http://feipengho.pixnet.net/blog/post/39353557 )

何飛鵬社長的筆記本 Dec 02 Mon 2013 09:37

蘋果日報_131202_A18當錢遠離製造業   

日前參加一次企業餐會,與會的企業老闆們一晚上繞著房地產投資打轉,後來又轉移到如何開高檔餐廳賺錢,反而不太談產業經營及景氣榮枯,這和我過往理解的企業界聚會十分不同,也引起了我的好奇。

我私下請教了幾位熟識的大老闆:為什麼對房地產興致如此高昂?為什麼對開餐廳也有興趣?為什麼對投資產業製造業興致不大?

他們共同的結論是投資土地及房地產是萬無一失的投資,尤其是在台灣繁華的精華地段的投資,不論是土地或是豪宅,按照過去的經驗,近十幾年來,台灣的房地產一向有漲無跌,頂多只是暫停不漲,雖然這些年已是翻倍漲價,但比起其他國際大都會,台北精華地段的地價仍然有上漲的空間,這是為什麼台灣推出的豪宅,只要是在稀缺地段,真正高檔的產品,通常還未公開,就已被搶購一空。

另一個他們喜歡房地產的原因是:銀行因資金寬鬆,而願意提供高額貸款,再加上利率極低,因此購買土地及房地產,可以使用高額的財務槓桿,只需要極低的現金。

他們還分析,從年底開始,台灣還有幾百家旅館要開業,其實也是著眼於長期持有房地產的考量,一面經營同時等著增值。

至於為何對開餐廳也有興趣?一來是考量自己及親朋好友的消費需求,再加上高檔、高價餐廳常會受市場追捧,因此只要找到好廚師及經營者,這些企業老闆們就呼朋引伴,集資投資高檔餐廳,一擲億元也在所不惜。

許多的大老闆都有自己投資的餐廳,有的人還同時投資了好多家餐廳,樂此不疲!

和投資餐廳類似,大老闆也熱中投資生技產業與醫美,這也是鎖定台灣富人圈的需求,以及針對女性愛美的特性,並考量可短期立即實現獲利而來。

再不然就把巨額資金匯往海外,放在跨國的私人銀行理財機構。哪裡有利可圖,就往哪裡去!

唯獨讓他們猶豫的是把錢再投資製造業,偏偏這又是他們賺錢起家的行業,難道他們對製造業都沒有依戀嗎?

「當然有!」一個老闆這樣回答,只是台灣的環境變了,過去熟悉的勞力密集形式已不存在,現在能存在的是要長期投資、研發創新,這樣的營運模式,對這些老闆們是極大的考驗,就算他們想持續投資製造業,也要找到合適的營運團隊才行。有這麼多走不過的困難,最後也不得不放棄了!

吃完這頓飯,我的心情down到谷底。當錢都遠離製造業,台灣經濟還會剩下什麼?


尹啟銘專欄-內閣不團結 很難拚經濟

中國時報 2013-12-18 00:51

自由經濟示範區規畫案在相關部會堅守本位主義下,不斷進行妥協,甚至有部會首長自行對外放話,搞得沸沸揚揚,致使整個計畫見樹不見林、進度一再延宕,商機在不知不覺中流失,遑論談什麼拚經濟!

當前經濟成長最主要的問題是其最後一根支柱─出口亦欲振乏力,出口不振的原因則有三,一是產業出走、投資低迷;二是外需成長下滑、中國大陸進口替代效應發威;三是競爭力相對滑落,包括FTA覆蓋率(與FTA夥伴貿易額占總貿易額比重)偏低等。但是綜合三者,最關鍵問題出在產業,尤其是製造業。

於1992~99年間,平均每年新登記工廠家數達6,378家,2000~07年平均家數降為4,533家,減幅達29%;至2008~12年,家數復降至3,544家,減幅亦有22%。

另方面,台灣外銷訂單交到海外生產的比重於1999年僅12.2%,至2007年快速升至46.1%,2012年再達50.9%;13年期間產能搬走了將近4成,工廠減少了3,500家。

由上可見,當前要提振出口不能只是從市場面做末端強化,必須從根本面促進投資、扶植新興產業和新創企業發展才能支撐出口持續成長。但是稍為檢視產業環境便可發現,政府一方面在努力推動經濟成長,另一方面其相關作為卻可能在斲喪成長動能。

依據美國生產力與創新製造業聯盟(MAPI)最近公布的報告《10項有關製造與管制的事實》,自1981年起,美國每星期公布的管制法規平均有1.5項與製造業有關。迄今累積數量已達2,300項,這些法規單在2013年就增加企業5千億美元的成本。

類似的情形在我國亦是屢見不鮮,相關部會在研擬政策措施之時皆有其特定目的,但結果經常衝擊產業之投資與經營環境,在無適當配套措施之下,其發展環境愈形惡化。以產業界最嚴重的勞動力短缺為例,早期教育政策導致教育結構失衡,造成今日勞動力嚴重不足。100學年度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生25萬3千多人,其中繼續升學者高達近9成,進入職場者僅1萬9千多人,而進入製造業者更僅有2,534人。在基層勞動力極度短缺的情形下,近日據傳勞委會擬將工時由兩周84小時改為每周40小時,不僅會增加企業成本,若無妥適配套措施,亦會擴大缺工嚴重性。

其次在土地方面,由於土地相關法規僵硬,工業用地一地難求,造成違章工廠處處可見。目前合法營運中工廠約8萬家,違章工廠卻高達6萬家以上,絕大部分是因其土地不符合分區使用規定蓋在農地上。這些違章工廠和合法工廠一樣要繳稅、費,卻不能享受政府提供之輔導措施,甚至可能對環境造成衝擊。

為解決工業用地不足問題,政府與民間積極開發工業區,卻又碰上編定程序冗長的障礙,其中包括環評程序缺乏效率,審查範圍過於擴散、無一定標準。以最近5年工業局所送工業區環評案件為例,平均每案審議歷時16個月,長者甚至2年以上仍未通過;俟編定、開發完成,商機已逝,開發完成的工業區乏人問津。

自1980年代後期,美國製造業開始外流,造就亞洲成為新興製造中心;據估計2000~10年間,美國就流失了580萬個與製造相關工作,「製造業回流」成為美國歐巴馬總統的施政重點。依據調查,最近3年美國增加近50萬個與製造業有關的工作機會,其中約1/10是來自企業回流。

台灣是一個海島型的經濟體,對外貿易是經濟成長的命脈,製造業因此扮演關鍵角色。2008~12年製造業占我國GDP比重雖僅25%,其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卻達47%;此外,製造業亦是一個國家創新、生產力、競爭力的驅動者,在國家發展有其策略性的功能與地位。

但是製造業在台灣所面對的挑戰卻是特別的多、特別的複雜,不管是推動台商回台投資或是發展新興產業,僅是前面所述土地與勞動力問題就橫跨至少6個部會,必須依賴眾部會齊心解決。因此從大格局而論,提振經濟考驗的是整個內閣部會能否團結,如果各部會仍如自由經濟示範區一案所表現的分崩離析,所謂拚經濟亦不過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說說罷了。(作者為前經建會主委)


管中閔:比主計總處樂觀

作者: 記者于國欽╱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2月18日 上午5:30

經建會主委管中閔昨(17)日表示,我國明年經濟情勢比主計總處的預測樂觀,估計經濟成長可達2.8%,加上政策努力的經建目標3.2%,其中民間投資成長率6.99%,也比主計總處預測樂觀許多。

展望明年經濟走勢,管中閔說,主計總處上月底預測明年經濟成長2.59%,而經建會公布的經建目標為3.2%,兩者相差約0.6個百分點,其中0.2個百分點是經建會展望較樂觀所致,另外0.4個百分點則是政策效果。

管中閔解釋,台灣出口向來和民間投資密切相關,相關係數高達0.8(完全相關是1.0),以這個關係研判,明年民間投資優於主計總處的預測,即使未考慮政策效果,明年經濟成長也可達2.8%。在2.8%的基礎上,再加上示範區特別條例通過、洽簽FTA、還有出口策略擴張方案及改善創新創業環境方案,這些政策效果估計可創造0.4個百分點,因此經建目標訂在3.2%。

管中閔以菲利浦曲線通膨、失業的抵換關係,強調台灣經濟成長、失業率與通膨率密切相關,他說要提升經濟成長除了需要產業政策打底,貨幣政策及財政政策也得兼顧。


湯明哲:人才出走 產業難升級

作者: 康文柔╱專訪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12月18日 上午5:30

創新與創意人才是產業升級的基礎建設,台大副校長湯明哲直言,台灣給教授的薪資待遇太低,沒有世界級的薪水,就請不到世界級的人才,「像台大資工系已連續3年找不到教授。」對企業界頻頻呼籲縮小產學落差,他說,問題在企業本身不能老只想揀現成。

台灣經濟遭遇產業升級的瓶頸,畢業生就業困難、薪資大不如前,企業則是高喊找不到人才。對此湯明哲批評:「台灣的企業很多不願自己花錢、花時間養人才,他們只想要國家出錢。」

湯明哲認為,企業自己必須主動聯繫大學,出資培養團隊,當年聯發科找上台大電機系教授汪重光,贊助上億元在學術研發,奠定台灣在IC設計領域的根基,就是產學合作顯著的成功案例。

湯明哲也抨擊台灣的教育資源不足,美國大學生平均享有15萬美元的資源,台灣約只有15萬元台幣,相差30倍。且台灣的教授薪資偏低,學術綜合條件不如鄰近國家,「如果不能提供國際水準的研究環境,頂尖人才不會想屈就。」

湯明哲說,台灣應把高等教育當作服務業大膽開放,吸納全球包括大陸的優秀學生。「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收了很多外國人,但美國麻州、佛羅里達州的人民不會去抗議,這樣做侵犯當地人的就學權益。」

湯明哲坦承,從自培養創意人才的角度來看,台灣的教育還是太過僵化,教改一改再改還是沒用,中學生為爭取推甄成績,各種科展造假時有所聞。

湯明哲說,聯考制度有其公平性,升學管道應多元化,考試可保留為其中之一。另外,應由專業人員及機構負責學生甄試,評估弱勢學生展現的潛能。


金融挺創產 曾銘宗:下波挺電商

2013-12-1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0| 評論數: 0 |原作者: 記者郭芝芸/台北報導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18日在三三會發表「金融監理政策」專題演講上表示,除日前挺創意產業的政策外,已將電子商務產業列為第2波支持的產業名單。曾銘宗表示,電子商務與金融的界線已越來越靠近,如行動支付、第三方支付等議題,目前金管會已要求銀行局進行研究。

曾銘宗會後表示,電子商務產業將是台灣經濟成長最大驅動力之一,看好台灣電子商務的潛力,未來將透過直接金融及間接金融來支持產業,如創櫃板或比照首波支持創意產業方案,提高信保基金最高保證成數到9成。

他指出,金融監理不應該只有監理,還要兼顧金融產業發展,也要協助一般產業的實體經濟。過去台灣金融業的放款對象多集中在不動產或資通訊(ICT)產業,希望業者能深入了解這些新興產業,讓有潛力的產業獲得實際支持。

曾銘宗表示,未來也會舉辦這些產業的研討會,邀請金融業董事長、總經理來參加,讓他們了解這個產業,才敢放款,而授信人員也需要來接受教育訓練,如果銀行業在支持產業上有好的表現,沒有故意重大違規,也會對其刑罰責任減輕或免除。


貶值救經濟成安倍及台灣困局

今周刊 作者: /撰文/楊政諭 | 今周刊 – 2013年12月6日 下午1:19

後金融海嘯時代,國際貿易不平衡的趨勢正在逆轉,最大出口國中國正在轉向內需經濟,最大進口國美國則正將製造業回流本土,全球貿易增長大幅減緩,出口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衝擊最深,這是安倍經濟學與台灣的共同困局。

匯率貶值就能刺激出口產業,出口興盛就能提振就業機會與國民所得,所得增加就能帶動整體消費及內需經濟;接下來,日本經濟就會展現截然不同的生命力。

以上就是安倍經濟學的簡單流程,其中各自牽涉到一些基本假設。先前,各界爭論的焦點在於出口提升能否轉化為薪資成長,然而在日本今年第三季(七至九月)經濟數據揭曉後,就連原本較無疑慮的假設──貶值能夠刺激出口,如今看來似乎也是一種「假設錯誤」。

全球化年代 經濟由貿易驅動

這一季,日本GDP(國內生產毛額)的年化成長率是一.九%,較前一季腰斬,而安倍力拚的「淨出口」,則較上一季不增反減,下滑○.六%。

貶值無效,這個現象或許會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感到意外,但包含台灣在內的所有出口導向國家,其實也都該用更嚴肅的眼光看待安倍經濟學的意外掉漆;尤其,當你想到日圓先生木神原原英資對於日本出口不如預期的那句解讀:「因為時代已經變了,全球經濟都在轉型,就連不斷舉債消費的美國,逆差都在縮小當中。」

是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全球經濟成長的動力來源,正從過去的貿易驅動,轉變為內需驅動時代。而木神原原口中的「全球經濟轉型論」,其實也已經有了初步的數字可證。

攤開長期歷史數據,可以發現,國際貿易成長率和全球經濟成長率之間,在不同階段都存在著一定比率的關係:自一九八六年到九五年間,國際貿易成長率與全球經濟成長率相去不遠;這段時間,世界局勢橫跨冷戰後期至「後冷戰」的初期,國際間正在試圖打破貿易往來的壁壘高牆,在這個「全球化」的暖身期,經濟成長主要來自於成熟國家的內需經濟。

一九九六年至○五年,全球化大步向前,歐美國家與新興國家的經濟路線也開始出現了鮮明差異。經歷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新興亞洲國家,在此期間以累積外匯存底為重要目標,努力生產、外銷出口,再用賺來的外匯購買成熟國家債券,形同於借錢給成熟國家消費;相對來說,歐美成熟國家則是不斷拉高債務,以「舉債」的方式維持國家經濟成長。

成熟國家樂於消費,新興國家大量出貨,這樣的模式讓全球貿易量大增,以平均數字來看,此階段的全球貿易成長率約達全球經濟成長率的兩倍以上,這是一個貿易驅動經濟成長的年代。

歐債危機後 歐美轉型引發進口減少

這樣的盛世一直維持到○八年,在陸續爆發金融海嘯與歐債危機後,「改革」逐漸成為歐美國家的關鍵詞,在美國,改革的重點是「製造業回流」,在歐洲,則是「撙節」,兩者的共同結果,就是減少進口。

於是,二○一一年至一二年,全球貿易與經濟成長率的關係,彷彿又回到了冷戰時期的水準,比率數字下降到○.八%。隨著歐美大國的經濟結構轉型,進口需求減少,貿易活動將不再是驅動經濟成長的主力。

在木神原原英資眼中,這樣的結構性轉變,正是安倍經濟學「以貶值拚出口」效果不如預期的重要原因;殊途同歸的,國內學者亦認為全球經濟結構轉變至此,的確也到了出口國必須重新思考未來戰略的時候。

「過去,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都會壓低匯率來提高出口競爭力,追求出超來強化經濟成長,但逆差國家怎麼辦?」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說,出口國長期以壓低匯率提升出口,就會造成國際貿易失衡,「這不是好事,順差國以鄰為壑,在國際景氣不佳時,逆差國家往往只好選擇祭出保護主義。」

歐美需求減緩加上保護主義抬頭,這些因素都將讓出口成長的難度愈來愈高,政府也必須為了刺激出口付出更多資源,愈想「拚出口」,資源愈是傾斜,犧牲的,則是安倍劇本中扮演「經濟轉骨」關鍵角色的「消費」。事實上,○二年日本也讓日圓一口氣貶到一一○元水準,但當時不只薪資未見成長,甚至出現出生率下滑、資產價格浮漲等問題,才在○七年終止這場貶值實驗。

安倍掉漆後 台灣還要繼續拚出口?

過去幾個月來,出口業者不斷要求央行總裁彭淮南降低匯率救出口,「不過,央行在協助出口商部分,真的已經相當努力了,出口商不應該再繼續要求。」許嘉棟說,就算要與主要貿易競爭者韓國比,跟韓元比起來,台幣兌美元不見得貶少漲多。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公布的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十月的台幣比韓元還要來得低,出口商以「台幣貶不夠」作為出口不振的理由,其實不盡有理。而台灣長期阻升匯率所帶來的「內需不振」後遺症,其實也值得安倍借鏡。

匯率偏低的直接影響,就是進口物價上漲,進而衝擊國人購買力,影響消費與內需的成長動能。十一月間,一群世新大學財金系碩士生突發奇想,在假油議題火熱之際,他們分析了食用油價格的影響變數,結果,在預設的多項變數中,影響食用油價格的首要因素是國際棕櫚油價格,其次就是「實質有效匯率」。

「如果油廠老闆都很老實,以目前的台幣實質有效匯率來看,油價可能會比現在高出許多。」這是學生的結論。當然,這份報告不足以證明食用油與匯率的精確關係,但匯率與進口物價的「反比關係」卻是必然,這也就是彭淮南不斷強調的:「匯價不可能同時讓出、進口商滿意,更要為廣大消費者及一千五百萬弱勢機車族著想。」

「連中國都在轉型內需了,你們也應該想想新的成長計畫。」這是木神原原英資給台灣的建議。的確,中國正在試圖提振內需,這個計畫走了三年,至今雖然仍在跌跌撞撞,但至少已經正面回應了世界經濟結構調整的既定趨勢。

仍然卡在「出口救經濟」思惟裡的我們,面對的問題其實和安倍的困局相似,是不是該想想,為了「拚出口」,台灣已付出多少成本?而在世界經濟轉型的此時,「拚出口」又能拚出什麼樣的未來前景?「停止一味追求出超」,或許才是台灣的答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