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教你如何教他-面對孩子的挑戰第一課
( http://best.parenting.com.tw/blogger_article.php?w=1442?utm_source=bestparenting&utm_medium=facebook&utm_campaign=blogger )
作者:綠豆粉圓爸 2014/10/05
《面對孩子的挑戰》是由我帶領十多位家長,共同練習實踐民主式教養的親職成長課程。本篇為第一課的記錄。
課程的一開始,我請父母寫下「孩子困擾你的事情」,並且藉由自我介紹與分享,讓學員們可以瞭解到:「原本我並不孤單,我遇到的教養困擾,別人也正在遭遇著」。
多數有兩個孩子以上的家庭,對於手足的互動狀況感到困擾;對父母想要的和孩子想要的不同時,所產生的親子衝突和拉扯也感到很頭痛;面對生活作息與常規,部份父母也不知道該如何協助孩子練習。
我和父母分享:「我們花了很多時間,閱讀教養書籍、上教養課程,我們往往是在學習『如何教孩子』,然而作家、講師的孩子,不見得和你的孩子相同,事實上,每個孩子、即使是雙胞胎,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因此別人的教養方式只能參考,不一定適用在你的孩子和家庭身上。因此,我們在談『如何教孩子』之前,必須要『先讓孩子教你』,也就是我們必須先懂孩子。」
我們推動的優幼教養,採行的主要核心理論為:「阿德勒學派的親職教育」,我們認為孩子是社會性的生物,追求社會群體中的歸屬感;孩子的行為具有自主性,個體的行為是自發的與自我創造的;孩子的行為具目的性,有自我設定的目標,每個人都朝自設目標而行動;孩子所覺知的世界是主觀意識的產物。
因此我說明了孩子出生後,就在追求兩件事:「生、存」,「生」代表的是生活,食衣住行、吃喝拉撒睡可以被滿足,這部份多數的家庭都可以做得到;而「存」代表的是「存在感」,孩子想要被看見、被接納、被認同、被肯定,如果孩子採取正向的行為,無法獲得存在感與歸屬感時,孩子就可能誤用錯誤目標,而展現出父母不喜歡的不良行為。
在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時,父母要練習先說兩句話:「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這麼做一定有原因」。我鼓勵父母回家要每天練習三十遍,讓這兩句話變成口頭禪,為什麼這兩句話很重要,有兩個原因:(1)因為說了這兩句話,讓父母過去習慣的反應有所緩衝,例如當孩子打翻水,父母過去習慣先斥責,但因為這兩句話,父母可以稍微緩一緩、想一想,不要輕易的責罵孩子;(2)因為這兩句話,代表著對孩子行為的接納與犯錯的包容,學齡前的孩子,很多的行為並不是故意的,只是有一個內在趨力(動機)造成了孩子的外在行為,當孩子聽到這兩句話後,會感覺到父母對他的「無條件的愛」,一個在愛、接納與包容成長的孩子,性格自然更加穩定。
而面對孩子的發展,我們採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艾瑞克森認為人是以「自我」的發展為中心思想。個體出生後與社會環境接觸互動而持續成長,一方面由於自我成長的需求,希望從環境中(特別是在人際關係上)獲得滿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受到社會的要求(要求他必須遵守社會規範)與限制(限制他不可率性而為),使他在社會適應上產生心理上的困擾,艾瑞克森稱此為「發展危機」。
我請父母想像,如果你是一個六個月大的嬰兒,手腳不能動、也不會說話,而你肚子很餓了,該怎麼辦?「哭」是一種方式。
此刻有一位大人走過來,看看手錶說:「還有一個小時才能吃東西」,而你又愈來愈餓,是不是會哭的更大聲?好不容易大人定的時間到了,可以解決你肚子餓的危機時,你所學習到的,有可能是下回到哭的很大聲、或是週圍的大人是不會協助你的,於是產生了極端的「不信任」性格,對於外在的人事物感到不安。
如果你的哭聲,想要表達的是肚子餓了、想吃東西,但身旁的大人卻只是抱你起來一直搖、要你睡覺,你也會衍生不被瞭解的無助感。
也有可能你並沒有哭、沒有表達任何需求,但照顧的大人卻三不五時的要餵你吃東西、要檢查你的尿布有沒有濕,打斷了你原本很穩定的生活步調,你就有可能過度的依靠大人的照顧,不太需要練習自己表達需求,而形成的依賴的性格。
我在當全職奶爸時,面對孩子的哭聲,已經可以分辨出這是餓的哭聲、尿布濕的哭聲、想抱的哭聲,然後給予孩子即時又合適的協助,孩子自然愈來愈穩定。台灣的雲林科技大學正在研發「嬰兒翻譯機APP」,藉由資料庫的統計分析,讓父母知道孩子想表達的意思。不過我喜憂參半,喜的是藉由工具,父母可以更到位的幫助孩子;憂的是如果太依靠外在工具,反而會讓父母的育兒直覺無法練由和孩子互動而提升。
我詢問父母:「你們覺得孩子幾歲應該成熟懂事?」最多父母認為是6~10歲之間,其他父母認為在11~15歲之間。事實上,掌控人類心智、能夠抑制不恰當的行為與想法的「前額葉」,大約要在20歲時才能發育完全。這也是很多國家的法令,明訂20歲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起完全責任(成年)的主要原因。
然而只有生理的發育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孩子心理的成長,也就是艾瑞克森談的「發展危機」是否在父母、我、環境的協助下變成「轉機」。否則就會養育出很多生理年齡長大、但心智年齡卻很不成熟的下一代。
接著,我邀請父母寫下對孩子的期望。也分享了紀伯倫的《孩子》:「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生命對自身的渴求的兒女。他們藉你們而來,卻不是因你們而來。儘管他們在你們身邊,卻並不屬於你們。你們可以把你們的愛給予他們,卻不能給予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這樣的概念在台灣社會不容易被落實,很多當了父母的大人,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長輩還是用對待小孩的方式對待這些為人父母的大人,如果和長輩同住,也很容易面臨到教養觀念上的衝突甚至對立。在想要改變長輩的觀念之前,父母可以先從自己改變起,將孩子視為「有智慧的生命體」,而不再將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
現代的父母,同時需要扮演三種角色:(1)在孩子前方,引導孩子方向,傳承家庭價值系統的「領導者」、(2)在孩子旁邊,讓孩子可以安心和你分享喜怒哀樂的「傾聽者」、(3)在孩子後方,欣賞孩子表演、讚賞孩子成就的「喝采者」。
最忌諱做為在孩子的上方,緊盯著孩子的「監視者」;或是像懸絲偶一般,要求孩子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符合大人期望的「控制者」。
過去我們成長的時代,左鄰右舍都在打罵孩子,社會氛圍也要求服從、威權,因此父母若採取上對下的教養模式,身為孩子的我們並不會太訝異。然而現代的社會,民主的潮流勢不可擋,如果我們還採用過去的威權教養模式,只會招致孩子的反彈,最終造成親子衝突與裂痕。
但什麼是民主?或許還需要長時間的辯論與實踐。但運用在教養上,我們認為「民主式教養」包含四個要素:(1)自由-孩子需要有最大空間的自由,但並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是要搭配(2)責任-隨著孩子年齡與能力的不同,要擔負的責任程度也不相同。一杯水打翻了,一歲的孩子會需要父母帶著他去清理、三歲的孩子可以清理但無法完全乾淨、而五歲的孩子若經過練習,則可以完全的清潔好。在過程中,最擔心父母說「走開!我來就好!」這句話不但否認了孩子的能力,更養成了孩子不想面對自己行為的逃避心態。(3)平等-父母的生活經驗一定大過於孩子,因此我們談的平等,是生為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平等,因此同時需要搭配(4)尊重-要先由父母尊重孩子示範起,被尊重過的孩子,才有機會練習尊重別人,因此互相尊重,是整個家庭團隊最重要的任務。
坊間在教養的派別,大致分為三類:(1)完全以大人為中心-正如大多數父母的兒時經驗,大人的命令是不可違抗的,要配合大人的要求與標準;(2)完全以兒童為中心-為了改變過去的威權教養,有部份家庭以為必須完全以兒童為中心,孩子想爬高要滿足他,即使他爬的是別人家的電視櫃;孩子想跑的時候要滿足他,即使他跑的地方是圖書館;(3)以「家庭團隊」為中心-展賦優幼教養在推動的,是以家庭團隊為中心的教養模式,因為家庭是孩子面對的第一個社會(團體),因此在當中,大人的需求要被滿足、孩子的需求也要被滿足時,就有很多的對話和討論的空間,彼此找到最和諧的方式運作,也帶領孩子練習在社會團體中的進與退。就像是跳雙人舞一樣,不會一個人一直前進、另一個人一直後退,而是相互協調、你進我退、你退我進,找到最舒服的合作方式。
在阿德勒心理學中,談到「家庭星座」的理念,每個孩子在家庭中都想找到自己的位置(歸屬感),因此當家中有老二、老三出生時,就是家庭位置重新排列的時刻,此時父母要用更多的包容與同理,來接納孩子面對改變時的不安,協助孩子成為照顧嬰兒的小幫手(但又不能賦與過度的責任),讓家庭團隊在增加成員後,仍能順暢的運作。
若來不及在嬰兒出生時就協助老大面對,而已經陷入手足衝突的家庭,就必須轉換自己對待手足衝突的方式。曾經有一幅四格漫畫,第一格畫著哥哥和妹妹,妹妹說:「好想媽媽過來喔!」第二格畫著哥哥問妹妹:「真的想要媽媽過來嗎?」妹妹點點頭。第三格畫著哥哥打了妹妹一巴掌。大家都可以猜到第四格的畫面了-媽媽來了!
面對手足的衝突,當下父母的過度反應,都只是讓衝突不斷上演。因此我建議父母,要在手足「良好互動」時給予關注,參與手足的遊戲、和手足互動,不要在良好互動時去做我家事,卻在手足衝突時放下家事。
對於家事,我提供兩個方法:(1)讓孩子參與家事-父母在洗碗時,可以把塑膠餐具交由孩子來清洗,另外準備一個水盆讓孩子幫忙;父母在曬衣服時,可以邀請孩子將衣服掛到衣架上;父母在準備煮飯時,可以請孩子幫忙洗菜、洗米。對於孩子參與家事,要重視的是過程的參與度,而不要過度要求孩子做家事的品質,當孩子做到一半想去玩時,也不要阻擋孩子。(2)將家事分段-如果孩子正在遊戲,而父母必須做家事,可以將家事分段,例如我將洗碗分成三個段落:先把碗沖水,然後去陪孩子互動一下,再把碗用洗碗精刷好後,再去陪孩子互動一下,最後再回來把泡沫沖乾淨。雖然看似做家事的時間有延長,但整個過程孩子會感覺到父母的關注是在他身上的,自然就會減少很多為了吸引父母注意,而產生的不良行為。
我也強調,孩子是用全身的感官接收各種「經驗」做學習的,因此父母的「身教重於言教」,例如父母希望孩子可以跟別人打招呼,自己就要先跟別人打招呼;父母希望孩子跟別人說謝謝,自己就要先跟別人說謝謝。我觀察到有的父母只會「叫」孩子跟別人打招呼、「叫」孩子跟別人說謝謝,於是孩子學會的,就是「叫」弟弟妹妹跟別人打招呼和說謝謝。
我建議每一位父母,都要有自己的充電方式和時間,最少每週要有一個小時以上的「獨處時間」,此時要想想孩子的優點,同時也讓自己放鬆與增能。也邀請每一位父母利用線上討論區,每天記錄五件事情:(1)自己做的很棒的一件事(2)孩子做的很棒的一件事(3)配偶做的很棒的一件事(4)孩子困擾自己的一件事(5)自己可以更好的方式。同時藉由展賦的父母團,尋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家庭,組成「家庭支援系統」,因為人類本來就是群體教養的物種,現代的小家庭模式,真的會讓父母更加辛苦、對孩子也是。
面對孩子的挑戰,是一個改變自己、改變親子關係、改變家庭關係的重要歷程,過程當中會面臨到很多的挑戰,但只要經歷過後,就能享受到家庭團隊合作的甜蜜果實。
作者介紹
綠豆粉圓爸
趙介亭,育有2子(綠豆、粉圓),因此人稱「綠豆粉圓爸」,現任展賦教育文創執行長,成立展賦優幼團、展賦小學團、展賦父母團,協助孩子與父母邁向優質的幼年經驗、合作的親子關係。
*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
*環宇廣播電台爸爸同學會專訪來賓
*爸媽冏很大全職奶爸主題來賓
*IBABY愛寶貝親子網新知大眼睛駐站作家
*士林親子館親職課程講師
*桃園小兔子書坊親職課程講師
*雅德賽思教育協會親職課程講師
從2006年放棄新創事業,回家擔任全職奶爸至今,將育兒、家庭、生活與事業合而為一。於2010年成立愛兒思親子玩學家族、2012年轉型創辦展賦教育文創,推動人類發展信念、實踐有機體適性教育。
*從虎爸變人爸,推動優幼教養重塑家庭新關係*
初期全職帶孩子時,把「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視為教養的目標,卻發現孩子展現出對新事物的畏縮,以及除了我以外,沒有人可以管得住他的狀況。
此時遇到宜蘭人文國小創辦人楊文貴博士,瞭解學齡前親子關係對於孩子性格的影響與重要性後,共同推動優幼方案,朝向「優質的幼年經驗」努力。
除了自己從虎爸變回人爸之外,孩子也重拾自信、自尊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親子關係亦在自由與責任、平等與尊重當中取得平衡,維繫著民主式的家庭模式。
基於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理念,持續推動「展賦優幼團」,帶領更多的孩子、父母和家庭,一起邁向有別於傳統教養模式的親子關係新境界。
*綠豆粉圓不上學,推動非學校形態實驗教育團體*
每天和孩子朝夕相處,讓我們對孩子有著充足的瞭解,因此綠豆粉圓沒有上過幼稚園,小學也申請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自學),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做為教育理念,以孩子的「性格發展」做為教育核心,結合家庭、人際、學習三個層面,兼顧認知、情意、技能三個領域。
同步推動「展賦小學團」非學校形態實驗教育團體,以悅納自己、尊重他人、真實生活、熱愛學習為目標,帶領更多的孩子認識自己的興趣、探尋自己的優勢、進而開展自己的天賦!
*建構家庭支援系統,提供父母專業效能*
帶領《面對孩子的挑戰》親職成長課程,由民主式教養的理念出發,包含自由與責任、平等與尊重的家庭團隊模式,協助每個家庭邁向合作的親子關係!
*綠豆粉圓爸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etinchao
*展賦教育文創官網:http://OpenGift.com.tw
*展賦教育文創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opengiftedu
- Oct 15 Wed 2014 14:00
讓孩子教你如何教他-面對孩子的挑戰第一課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