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黑盒子公布 失事機駕駛多次呼叫重開車

中央社 – 2015年2月6日 下午3:49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6日電)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今天下午公布復興航空GE235失事班機黑盒子關鍵內容,失事前,飛機駕駛多次呼叫重新開車。

根據飛安會公布的黑盒子解讀內容,失事班機在4日上午10時51分13秒,獲松山機場塔台頒發起飛許可。

座艙語音紀錄器顯示,10時53分,駕駛討論發動機熄火程序;6秒後,確認2號發動機熄火,上午10時53分12.6秒至18.8秒,駕駛艙第1次出現失速警告聲響。

上午10時53分34.9秒,駕駛向塔台呼叫求救「Mayday engine flameout」,並告知引擎熄火,組員開始多次呼叫重新開車,上午10時54分36.6,記錄器停止記錄。1040206


復航黑盒子:2具發動機都失效

Yahoo奇摩(新聞) – 2015年2月6日 下午3:18

復興航空GE235班機4日發生空難墜河,黑盒子打撈上岸後,飛安會完成解讀,今天下午召開記會表示,復航GE235在起飛後2分鐘內,2具發動機全都失效,而在失事前出現了5次失速警告,從起飛至墜落基隆河,歷經3分23秒。


天啊 起飛37秒引擎就掛了...

自由時報 – 2015年2月7日 上午6:29

學者推測 維修不確實加上反應不及

〔記者黃立翔、蔡穎、林嘉琪、姚介修、金仁晧/台北報導〕復興航空GE235離地起飛後卅七秒,二號發動機就出現「自動順槳」的異常訊號,最後墜毀基隆河。學者最不解的是「為何出異狀的是二號發動機,關的卻是一號發動機」。另一位超過廿年資歷的航空學者推測,整件事故可能是維修不確實,加上駕駛反應不及,「錯上加錯」的人禍。

出問題是2號機 為何關的是1號機

開南大學空運管理系助理教授盧衍良說,飛機出現發動機警告四秒後,駕駛才收油門,接著四十二秒後關發動機、五十六秒後重啟發動機,每一個動作都花了不少時間,「用的時間多了一些」。

而且,收油門、調順槳、關油是處理發動機熄火的SOP,但應該用在出異狀的發動機,為何要選擇正常無異狀的發動機收油門?

至於發動機為何會熄火?是不是地勤維修人員責任?盧衍良說,飛機才起飛,引擎就出現異狀,無法確定是維修人員責任還是臨時突發狀況,也有可能是鳥擊或其他微小硬物進了發動機導致損毀。

發動機警告4秒後才收油門 時間稍久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學者說,按照飛安會公布的錄音檔,不太可能機組人員先說二號發動機有問題,卻接著收起一號發動機油門,他推測「應是訓練不夠、臨危大亂」。他表示,失事班機爬升到一千六百呎,已可以靠慣性飛回來,只要有一具發動機還能運作,「單機降落絕對沒問題」,遺憾的是兩具發動機都無法運作。

已抬高到1600呎 單機降落絕沒問題

該學者說,看起來整件事故可能是從一開始維修人員沒有徹底檢查,造成二號發動機故障,加上駕駛一時反應不過來,「實在令人感嘆」。

目前看來,復興航空必須回答的疑問包括:什麼原因造成二號發動機失效?該班機當日在出事前已完成去回共一趟的台北往返金門的飛行,前二次航程飛航維護紀錄單都記載「NIL」(沒有問題),第三次出問題,是否意味復興航空沒有完成標準的維護檢查?

第二個疑點是當時駕駛艙內還有另一名觀察員,一共有三位機師,在這段關鍵時間裡「這三個人做了什麼修正及處置」?

雙引擎都失靈 仍有4大疑點未解

最後,復興航空GE235在失去動力後開始失速,由一六○○呎急降為七○○、五○○到三○○呎,正常作法應該要「推」機頭,維持速度,爭取飛機滑行的時間,但復興航空GE235卻呈現「拉機頭」的操作,究竟駕駛員或是機上發生什麼事?仍待公布。

對於各界的疑問,復興表示事故一切配合調查。士林地檢署表示,地勤作業有無瑕疵及放行的程序,將列為調查重點。


復興黑盒子 2號引擎故障重啟1號引擎

中央社 – 2015年2月6日 下午4:04

(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6日電)飛安會今天說明墜河復興班機的黑盒子調查進度,飛安會指出,飛機因2號發動機故障,重啟1號發動機,起飛37秒高1200呎發出主警告。

復興航空GE235班機4日上午墜毀於基隆河,機上有58人。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當天即取得失事飛機上兩具黑盒子,「座艙語音紀錄器」(CVR)和「飛航紀錄器」(FDR),飛安會今天下午召開復航GE235飛航事故調查進度說明會。

飛安會執行長王興中說明,飛機紀錄器在早上10時41分14秒開始記錄,52分38秒2號發動機警告,52分42秒收1號發動機油門,53分24秒關1號發動機,54分20秒重啟1號發動機。其中5度出現失速警告,於54分36秒停止紀錄。

「剛開始是2號發動機有問題,1號油門收掉後做關斷,」王興中解釋,FDR解讀出來,飛機飛到1200呎高後,2號發動機自動順槳,系統警告有問題。之後1號發動機的油門被收回來並關斷且也順槳,在這段時間內,兩具發動機都頓時失去推力。

紀錄也指出,組員也曾在53分34秒向松山塔台呼叫「mayday」並告知「engine flameout」,54分9秒起組員多次呼叫重新開車,之後停止記錄。1040206


安管…沒過關 復航要負責

作者楊竣傑╱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2月7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楊竣傑╱台北報導】

交通部民航局昨日表示,去年發生澎湖空難後,復興航空提出6項改善計畫,但安全管理系統與飛行考核兩項因太過籠統、標準太寬鬆,且完成時間太慢,至今未通過;民航專家直指,這次復航空難原因與前述兩項改善計劃都脫離不了關係,復航未記取教訓積極改善,應負重責。

昨日本報獨家報導,民航局去年在澎湖空難後,對復航進行深度檢查,並要求復航提4階段明確改善計畫,但復航提出的計畫,至今仍有3分之1的項目未過關,且第一階段的改善期程竟是今年6月,效率極低。

民航局標準組長林俊良昨日證實,在安全管理系統部分,復航遇到重大空難,竟提出一般國際標準的流程進行,民航局已要求他們加快並提前改善時程,還要依據人力、財力、現有資源提出改善飛行員標準化考驗效果。

民航局也不滿用於紀錄每個機型每趟飛行的操作參數、動作的飛行考核的裝備,復航的標準太寬鬆,雖然可偵測並記錄的比率約為八成,但民航局認為復航應該提高標準到九成以上,更加強操作的SOP,因此要求重提。

此外,復航的飛機自2010年起,發生5次俗稱「空中關車」的空中熄火事件。其中,去年4月19日從曼谷飛渡新飛機B22816回台,兩度出現發動機異常,在澳門與高雄更換;2012年松山飛馬公班機,起飛後起火返航,則是葉片斷裂,而這三項都可歸咎於ATR原廠的問題。

但2011年復航的發動機扭力出問題,2010年10月復航發動機動力輸出異常,也都造成空中關車,這兩次歸咎於復航維修問題。

民航局表示,復航5年內出現2010年、2011年及2012年3起火警與動力問題,「略高」於國際標準。


多次空中關車!復航ATR單發動機失效「5年5次」

東森新聞 – 2015年2月6日 下午2:39

復興航空ATR72-600型客機墜毀基隆河,其中黑盒子的判讀下午飛安會就會公布,不過現在傳出復興航空的ATR機隊,其實在2010年至2014年間已發生過5次飛航途中單發動機失效事件,對此民航局表示,5次都有通報,經過調查有2次是復興維修的問題,這還沒完,原來在澎湖空難後,民航局針對復航的深度檢查,復航提出的飛安改善計劃,有3分之1被打回票。

還沒安全過關的幾架ATR客機只能乖乖停在停機棚裡,不過現在傳出其實復興航空的ATR機隊在過去5年間發動機就經常出狀況,飛到一半螺旋槳突然不轉了,這就是所謂的空中關車,民航局證實從2010年到2014年間復航的ATR飛機在飛航途中發生過5次單發動機失效事件。

民航局標準組長林俊良:「這5次裡面,復興的新飛機回來,就我們昨天在講新飛機從土魯斯,飛渡回來它就包含兩次,所以實際上在過去5年復興如果是異常的空中關車有3次,5次都有通報,經過調查,其中有2次是復興維修的問題,民航局更坦承去年澎湖空難後就開始針對復航做深度檢查,但復興提出的飛安改善計劃,有不少被打回票。

民航局標準組長林俊良:「3分之2左右的項目是民航局接受,它的改善計畫那持續在觀察它的成效,那另外大概有約3分之1,3分之1是以民航局的角度,認為復興改善程度太慢或是改善太小。改善期到今年6月,可其實到現在都還沒及格,至於黑盒子部分,由於飛機是機頭栽入河中位在機尾的黑盒子保存完整,飛安會正判讀中,短短7個月復航就發生兩次空難,看來民航局對復興的安檢恐怕還不夠嚴厲。


復航連夜檢查ATR發動機 盼通過安檢

中央社 – 2015年2月4日 下午9:40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4日電)復興航空 GE235班機今天墜落基隆河,交通部民航局要求復興與立榮旗下ATR飛機全面特檢發動機。復航表示,今天連夜不停的檢查所有ATR機型,盼不影響明天其他旅客權益。

民航局表示,因復航GE235班機今天因故失控造成事故,因此要求復航及同樣使用ATR機型的立榮航空,全面特檢動力系統。

民航局要求檢查的項目包括航機燃油控制及發動機供油系統、發動機螺旋槳控制系統、水洗發動機所涉及的堵頭、接頭、漏放孔等處。

復興航空表示,今天晚上所有從外站回來的ATR機型連夜檢查發動機,所有安檢會同民航局人員一起檢查,務必連夜檢查完畢通過特別檢查,明天才能執行正常航班,不會影響其他旅客權益。

復航表示,目前旗下有ATR72-500型和600型各4架飛機。1040204


復興機師爆:機長已往返一趟 指引擎有異狀

自由時報 2015-02-05

在登錄表記錄 要求檢修後再飛

〔記者林嘉東、林嘉琪/綜合報導〕一名復興航空機師昨天爆料,正駕駛廖建宗昨天上午已先完成一趟台北到金門的往返任務,就在他從金門飛抵松山機場時,在飛航登錄表上記錄有「引擎有異狀」,要求地勤人員檢修後再飛,不料地勤人員擔心班機延誤被民航局罰款,要求廖飛完金門這趟回到松山機場再說,沒想到就發生憾事。

復興航空表示 ,這架B-22816航機昨天失事前,確實已經執行了兩趟台北─金門、金門─台北的航行,失事任務是正駕駛廖建宗、副駕駛劉自忠和洪炳衷的第三趟飛行。

復興航空失事班機的機型為ATR-72,為雙螺旋槳民航機,飛機左、右各有一顆引擎,引擎型式為ATR-600。爆料機師指出,廖建宗從金門飛抵松山機場後,在飛航登錄表上記載「引擎有異狀」,要求地勤人員檢測安全無虞後再飛。
通信儀器查無異狀 地勤促先飛

但放飛人員在飛機停穩後,登機檢測飛機上的通信儀器無異狀後,擔心班機延誤遭到民航局罰款,要求廖建宗飛完金門這航次後再仔細檢查。不料,起飛不久就發生意外。
復興、民航局 都稱未接獲通報

依規定,駕駛若發現異狀應向公司回報,航空公司則要通報民航局,但是復航和民航局都表示昨天並未接獲「引擎有異狀」的相關通報,今天會進一步了解。復航強調,台北─金門航程約七十分鐘,機組人員的工時都是合乎規定。

據了解,爆料機師因「氣不過」,昨對外說出此事,有其他航空公司人員得知,迅速在業界傳開。


「相信他會負責」 機長廖建宗家屬婉拒褒揚

自由時報 2015-02-07  07:31

〔本報訊〕飛安會昨公布復興航空GE235班機黑盒子部分座艙通話內容與飛航軌跡,發現一號發動機被錯關,對此正駕駛廖建宗的父親廖憲明說,「死傷能減到最低,就是家屬和阿宗最大安慰,不要人死了還被說成有疏忽」,他們也婉拒褒揚。

聯合報報導,廖建宗的弟弟廖建華聽聞飛安會的黑盒子判讀結果說,「若哥哥緊急處置有錯,相信哥哥也願負責」,他強調,家人們都相信他盡了全力。

報導指出,廖建華強調,家屬會尊重專家判讀,「若真是哥哥的責任,就是他的責任,如果不是就不是,家人只希望真相被還原」。

南投縣長林明溱昨說,廖建宗是「南投之光」,縣府決定將廖入祀忠烈祠,並報請內政部核發褒揚狀,但廖家初步婉拒。

廖建宗的家人打算讓他進到中寮鄉的公墓納骨塔,跟家族祖先在一起,至於縣府的好意會再商量決定。


飛安補破網 ATR機師重訓

作者楊竣傑、蔡偉祺、田欣雲╱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2月7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楊竣傑、蔡偉祺、田欣雲╱台北報導】

復興GE235空難意外,民航局和復興航空昨日緊急補破網,要求復航現有ATR機隊71名機師,今天起接受4天密集重訓,只要口試遲疑就當掉;因為4天內需完成,機師人力吃緊,復航將調整或取消部分航班。

民航局昨天宣布,復航ATR 500與600型機隊共71名機師今天起接受外部資深教官的適職性考驗,分3階段,包括口試筆試。

71人分3階段測驗

第一階段主要是確認基礎知識沒問題,預定今天起算4天內完成,但期間復興駕駛員仍可以正常值勤。

至於第二階段的模擬機測驗,因國內沒有ATR機型的模擬機,所以必需安排到國外考試,需先提計畫,並經民航局審核。

民航局指出,機師還要通過第三階段民航局考試,民航局將安排2位檢查員、2位飛行考試官面試,詢問機師對飛機系統、組件、燃油、液壓等異常作業處理能力及緊急應變等,只要機師有所遲疑就不及格;一旦不及格,飛行員需從頭訓練才能恢復資格。

不及格從頭訓練起

復航總經理吳滬生(見右圖,陳信翰攝)表示,會配合重新執行適職性考驗,復航也將邀請國際級飛安專業諮詢,進行飛安總體檢、組織再造、調整航線三方面,加強飛安,提昇飛安係數。

復航昨日並宣布,將接洽國際專業飛安權威團隊,進行全面整體性、為期1年的飛安總體檢,未來還會建自有教育訓練基地。

找國際團隊安檢1年

復航表示,因機師重訓及飛安改善,機隊調度都將受到影響,但經歷2次重大空難,一切都需以機師重訓、保障飛安為優先。

復興航空發生空難後,消費者信心崩潰,復航卻只提供國內線退票,不少國際線旅客想退票遭拒,批復航不通人情,復航昨為平息怒火,宣布13日前全航線都可免收手續費退票。

13日前退票免手續費

復航表示,昨日已將免手續費措施擴及國際線。凡於2月4日以後出發,包括國際、兩岸及國內等全航線定期航班,可在2月13日前辦理退票並免收手續費,為了加速退票流程,欲退票旅客可至原購票點辦理。

由於復航目前經營多條國內航線,又逢春節將至,返鄉需求湧現,即便開放13日前退票免收手續費,預估退票者也不會太多。復航表示,2015國內線春節運輸,將調度空中巴士A321/A320機型,搭配特檢完成的ATR機型飛航國內航線,協助旅客返鄉過節,運能不受影響。


漲價還換成小飛機 金門同鄉籲復航停飛

民視 – 2015年2月6日 下午2:00

這次復興航空墜機,離島飛航安全再度成為話題,全國27個金門同鄉會今天聯合發表聲明,他們不滿離島機票一直漲,業者卻把大飛機換成了小飛機,要求政府給他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出事的復興航空不能再飛金門。

來自全國27個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齊聚台北二殯,向墜機罹難者弔唁的同時,他們還要為金門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請命。

金門同鄉會代表李台山:「業者把大飛機換成小飛機,前天掉下來的就是小飛機,他們省了錢我們多花了時間,合理嗎政府主管單位,沒有看到嗎,我們強烈要求交通部民航局,和經營離島的航空業者,停止他們飛航離島航線。」

半年兩次空難,看得金門人心驚膽跳,要求出事的復興航空不能再飛金門,更讓他們不滿的是,政府口口聲聲說要發展金門觀光,卻只是光說不練。

金門同鄉會代表李台山:「前年交通部配合航空業者,對澎湖金門馬祖等離島,機票強行漲價,而今油價大跌兩倍,價錢依然高掛,我們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只能含淚吞下,貴得離譜的機票,令人驚恐的飛安,如何招攬觀光客。」

從飛航安全到機票漲價,金門人說,他們不要當三等國民,要政府給個交代。(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復航接連失事 朝野黨團促全面停飛

作者陳沂庭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5年2月5日 上午11:17

針對復興航空在7個月內發生2起重大飛安事故,朝野黨團今天(5日)呼籲交通部民航局要求復航全面停飛進行總體檢,不應以恐怕影響春節疏運作為暫緩理由。

復興航空一架ATR72型客機4日上午在基隆河墜機,這是復興航空繼去年7月23日澎湖空難以來的第二起飛安事故,總計已造成數十人傷亡。

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德福5日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表示,復興航空接連發生事故,應與人為因素脫離不了關係,他要求復興航空全面停駛,進行徹底改進、檢討,直到確認飛機都沒有問題,才能夠復飛。

國民黨立委吳育昇也表示,農曆春節將至,雖然復航停飛可能會影響旅客疏運,但「人命關天」,民航局不應以此為理由而有任何延緩。

吳育昇表示,復航的營運邏輯非以飛安優先,去年復航發生澎湖空難時,政府照道理就應強力介入,要求復航進行總體檢,現在已遲了半年,他呼籲行政院長毛治國大刀闊斧,立即要求復航停飛。他說:『(原音)毛院長你是交通部長出身,這個時候你應該大刀闊斧、壯士斷腕,立即決定對復興航空公司暫時停飛,然後派駐專家,不受到任何財團、企業的壓力,也不考慮到春節疏運的問題。』

民進黨團幹事長蔡其昌也表示,復航在1年內連續發生2起重大事故,航空公司難辭其咎,現在全面停飛、檢修,查清楚失事原因,對復航應是最基本的要求。


失事機艙水中畫面曝光「宛如災難片」

自由時報 – 2015年2月6日 上午7:22

〔記者吳仁捷、吳政峰、林嘉東、余衡、邱俊福/綜合報導〕潛入復興航空失事飛機內搜尋的救難人員指出,當時有不少乘客還繫著安全帶坐在座位上,但全身骨折、頭骨破裂,顯示變起倉卒、到墜機最後一刻還沒反應過來,也有人疑驚嚇或遭擠壓,僵硬的緊貼住椅子,得費力撥開蜷曲的手腳才能拉起。

現場充斥濃厚油氣 隨時可能爆炸

第一波進入機身殘骸的新北市秀峰特搜分隊主管王欣麟說,前天趕到現場附近,還沒見到飛機就先聞到刺鼻油味,問一旁阿伯是否目擊事故,阿伯還淡淡地用手比著河道說:「有啊,一台AT-3教練機掉在前面。」王欣麟跑到河邊,見八名傷者從斷裂面爬出待援,他拿望遠鏡一看,竟看到復興航空標誌,心裡大驚「是民航機」,八人被救走後,後艙門傳出拍打聲,打開後又見五人頭破血流站在門口待援,連忙將其拉出。

當時他與三名同仁從後機艙門進入,現場充斥濃厚油氣,隨時可能爆炸,他連無線電都關起來,機艙內慘不忍睹,因飛機上下顛倒插入基隆河,地板變成天花板,所有乘客均呈倒吊,很多人在失事時撞擊前方座椅,致臉部大量出血。

水底能見度很差 搜救只能用手觸摸

王欣麟帶領三名隊員穿著防寒衣以及救生衣進入艙內,沒想到機艙扭曲變形,僅容一人側身通過,四人連忙將救生衣脫掉避免卡住,裡面水深及腰,佈滿油污及油氣,情況危急,他們利用隨身攜帶的剪刀與潛水刀,一一將倒吊的乘客安全帶割斷,半小時內拉出六人。

基隆市救難協會潛水進入機艙內,共拉出十六位乘客的大體。總教練王銘祥指出,由於整個機艙機腹朝天,浸泡在河中,加上水底能見度很差,他們潛入水中,只能用手觸摸安全帶位置,但安全帶已經解不開,只能用刀剪斷後,將大體拉出。
新北市頂埔消防分隊隊員魏宏樺、施泓亦當天帶著救生艇到現場搜尋生還者,看到在水中載浮載沉的機體,還有一塊塊漂過救生艇的餐桌、座椅碎片,「就像災難電影場景般,慘況令人難以置信。」


「不怕,叔叔找到你們了」 潛水員拉起2男童遺體

自由時報 2015-02-06  12:53

〔記者吳仁捷、邱俊福/新北報導〕宜蘭縣蘭陽救援協會潛水人員支援復興空難潛水搜救,陳姓潛水員在距離失事現場50公尺處的中間河面,發現一對小兄弟的遺體,他說,當時徒手在河中搜尋,一瞬間有隻手抓住他,他直覺找到罹難者,下潛發現是兩名男童,當時還坐在座椅上,他替他們解開安全帶,輕聲安撫不怕,叔叔找到你們了,隨即將2人送上岸。

陳姓潛水員說,當時眾人在河面中間一字排開潛水搜尋,他在水深腰處拉住一隻手,對於幫助這對小兄弟回家,他只表示下午休息後,還會繼續冒著低溫下水搜尋。


民航局調查復興機師有無違反新飛安規定

中央社 – 2015年2月7日 下午8:09

(中央社台北7日綜合外電報導)復興航空4日發生客機墜河空難,根據彭博報導,台灣民航官員正在調查失事客機飛航組員有無違反馬公空難後頒布的新飛安規定,這項規定要求組員以更多時間執行起飛前檢查。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飛航標準組組長林俊良向彭博表示,民航局正在調查復興航空失事客機的機師是否按照上個月頒布的最低過渡時間(Transit time)要求。

新規定是去年7月復興航空發生澎湖空難後,對復興航空及旗下ATR72機型特別訂頒的規定。林俊良表示,按照新規定,機師在登機門的檢查時間,不得低於規定時間。

林俊良昨天在台北表示:「澎湖空難後,我們進行查核並找到潛在風險。過渡時間訂為30分鐘,讓機師能有足夠的時間。」

根據民航局釋出的復興航空飛航維護紀錄簿(Technical Log Book entries),這架客機飛航組員飛返台北前,在金門加油時,可能在登機門只停留20分鐘。

昨天彭博給林俊良看飛航維護紀錄簿時,他表示,無法立即就這些資料是否反應這架飛機的真實情況提出評論。

他在同一天稍後告訴彭博:「你拿的資料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已經開始仔細檢視。如果他們違反規定,我們會採取執法行動。」(譯者:中央社陳昱婷)1040207


復興機師爆:機長出發前已通報引擎有異狀

蘋果日報 2015年02月05日06:24

今天出版的《蘋果》報導,昨失事班機上有3名機師,擔任觀察員的機師洪炳衷也有1萬多小時飛行時數,外界質疑是否機師先前表現有疑慮,才派觀察員督導。陳欣德表示,因ATR72-500機型要換裝為ATR72-600機型,觀察員跟飛是為觀察飛行。

《自由時報》報導,一名復興航空機師昨天爆料,正駕駛廖建宗昨天上午已先完成一趟台北到金門的往返任務,就在他從金門飛抵松山機場時,在飛航登錄表上記錄有「引擎有異狀」,要求地勤人員檢修後再飛,不料地勤人員擔心班機延誤被民航局罰款,要求廖飛完金門這趟回到松山機場再說,沒想到就發生憾事。依規定,駕駛若發現異狀應向公司回報,航空公司則要通報民航局,但是復航和民航局都表示昨天並未接獲「引擎有異狀」的相關通報,今天會進一步了解。復航強調,台北─金門航程約七十分鐘,機組人員的工時都是合乎規定。(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轉] 復興航空空難 機師現身說法
( http://newcongress.tw/?p=2956 )
 
新公民議會 2015/2/6 作者 / forexkan

看看蘋果的新聞(復興機師爆:機長出發前已通報引擎有異狀),我要說的是,航空公司的這些大機長,摸摸自己的良心,有沒有遇過發現了問題,找機務商量時機務說過 「等飛回來再修」? 有沒有?當你們在爭加薪、在爭年終獎金時,有沒想過你這輩子有沒做過這種昧著良心的事? 如果你拒絕妥協,把發現的問題依法記載於修護紀錄本Technical Log Book(TLB),機務就必須檢查,假設這次復興的機長真如報導所說,如果他真的記載了,留了證據,這架飛機沒人敢放行啦;但他如果妥協了,TLB上當然不會有任何紀錄,民航局跟復興說紀錄上查無此事,不都是廢話,騙外行人的。

就跟當初我的事情一樣,當初我就是按公司規定把發現的問題記載於TLB,機務要求我「教官,時間不夠,等回來再寫」,我反問他們「你保證我一定回得來?」,他們當然無語了,我想的是依法我本來就該寫,再者,如果沒修好,他們敢放行,而我飛了出事了,起碼我留下證據了,當時我就在我的blog寫了,我的要求很簡單,所有已知的問題,我都要在地面上確認可以安全放行,因為我沒把握能把飛機安全落在河面上(當時是US Air的哈德遜迫降事件)。

正因為我拒絕妥協,記了,機務的高官竟然奏我一本,說我發現問題是故意找公司麻煩,造成延誤,孫洪祥居然能下令把我停飛、調查、開除。

事實上,這是行業的問題,有哪個飛行員敢堅持依法記載? 你堅持了,下場就跟我一樣,停飛、調查,你妥協了,幾年來都沒出事,但是事實證明「總有一天會出大事」!!

為了自己的飯碗,你們賭吧,但是別把無辜的乘客賭進去,如果您們還有一點良知,去飛安委員會投書,要求飛安會調查DFDR前兩航段的紀錄,還有把當班放行的機務跟小機務約談測謊,報紙登的甚麼「機師爆料」也是障眼法,一大早機長廖建宗跟誰抱怨? 我判斷是當班在旁邊的小機務啦!
https://www.asc.gov.tw/main_ch/mailbox.aspx?uid=232&pid=204 (飛安會民意信箱)

同時,促請飛安會建議交通部修法如下: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xibnBjBcPLaWURxNmFPNzktdlU/view

(作者擔任過航空公司機師,經作者授權轉載)


復航去年賺131億!財經專家:重獲利忽略飛安

自由時報 2015-02-07  21:52

〔本報訊〕復興航空半年內發生兩次空難,重創了復興航空的商譽及消費者信心,復興航空去年營收131億,蟬聯「航空獲利王」,讓財經專家點出:「學企管出生的林明昇,或許就是太注重獲利,而忽略飛安問題。」

據《TVBS》報導,自集團第三代董事長林明昇上任後,復興航空的獲利年年升高,甚至擊敗華航及長榮,連續四年奪下航空股每股獲利(EPS)之冠。

學企管跟法律出生的林明昇,很懂得在短時間內得到獲利,去年底旗下的廉價航空「威航」正式營運,就讓月營收站上10億元,而副業復興空廚,也轉型相當成功,讓復興航空每年都有成長,去年更是突破130億。

但就是因注重獲利成本大過於飛安問題,最終釀成意外,財經專家黃世聰表示:「我們知道復興航空機師、空服員甚至維修人員的薪水,都是航空業中最低的,這會造成人員過分流動,資淺的機師被迫就要開飛機。」要如何讓消費者重拾信心,將是林明昇很大的考驗。


10星級長榮「零失誤」 飛安全球第3名

2015-01-19 03:19:01 聯合報 記者李承宇/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上周得意表示,飛安獲得「七星」滿分,又推出米其林「三星」的日式料理機上餐,長榮是「十星級」的完美組合;昨天他再宣布,長榮以「零失誤」獲德國專業航空雜誌AERO International選為去年全球最安全航空公司第三名。

即使已經拿到全球第三名佳績,但張國煒「不喜歡輸的感覺」,他解釋,長榮與第一名國泰、第二名阿聯酋同樣都是飛安零失誤,但因長榮比較年輕,去年剛滿廿五歲,所以在「飛安零失誤時間愈長,積分愈高」的標準下,長榮位居第三。

他強調,從這項條件可以看出,飛安紀錄要長久永續的維持,才真正難能可貴,「這正是長榮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堅持目標。」張國煒也希望藉此讓世界看見台灣人才及航太技術的軟實力。

AERO International每年針對全球各大航空公司的飛行年數、近十年重大意外事故統計、以及過去卅年來航機失事件等項目評比,選出全球前六十名最安全航空公司。

長榮表示,自成立以來一直保持「零失事件數」及「零罹難人數」的飛安紀錄,自二○○三年以來,屢獲AERO International評為全球前十名最安全航空公司,今年名次更創紀錄,從去年全球第五躍居為第三。

今年才剛開始,長榮已獲得AERO International全球飛安第三名以及航空專業網站AirlineRatings.com選為全球十大最安全航空公司等兩項國際飛安肯定。

長榮表示,自二○○五年至今年,長榮也連續以「零缺點」通過每兩年一次的「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作業安全查核認證。


他第一時間目擊 右螺旋槳仍極力轉動

自由時報 – 2015年2月9日 上午7:42

〔記者何玉華、林嘉琪/綜合報導〕飛安會公布復興航空GE235班機黑盒子部分座艙通話內容,初步判斷疑似「關錯引擎」,將失事原因導向機師操作上的問題,事發當時正在康寧交流道口的新北市海上救生協會理事長李維禎說,目睹飛機右螺旋槳極力加速提升高度不成,最後消失蹤影,與飛安會的說法有出入。

飛安會日前公布復興航空失事班機報告,指該班機起飛後右邊的二號發動機發出警告聲響,駕駛卻把左邊沒問題的一號發動機油門關掉並斷油,最終導致失事。

僅左螺旋槳不動 與飛安會說法有出入

李維禎就他所目擊的過程認為,飛機在內湖上空,左翼螺旋槳就靜止不動,但如果右翼螺旋槳故障、沒有動力,如何能飛行到南港科學園區?飛安會調查報告則指出,二具發動機同時失去動力時間為航機最後有紀錄的七十二秒,並非一直都同時沒有動力。

李維禎當天騎機車經過康寧交流道口往台北方向時,正好看見該班機飛行高度低到極不尋常,機輪看得清清楚楚,左邊的螺旋槳靜止不動,右邊的螺旋槳仍在轉動,引擎聲音非常大,感覺正在加速提升。

兩人飄浮水中 水流湍急無法接近

李維禎說,飛機從他頭上飛過後,往右傾向中國信託等大樓方向,一度有向上爬升的跡象,卻突然頓了一下,接著開始偏右、再偏左,閃避大樓,之後視線被大樓遮住後,就聽到一聲巨響,他立即往水門方向尋去,沿途不斷喊救命,請路人報警。

當李維禎進到水門後,看到掉落在水中的飛機不斷冒著白煙,有兩人脫離機身飄浮在水面上。李維禎脫掉上衣下水救援,無奈水流過於湍急,無法游到傷者身旁,過了約十分鐘,警消人員陸續抵達現場救援。


長榮、復興航空 少主接班命運大不同

這一次空難,已經是復興航空7個月來第二起的重大飛安事故。管理上出了什麼問題?和一樣是少主接班的長榮航空,有什麼不同?

天下雜誌    2015-02-07 文/謝明玲

復興航空班機起飛後擦撞高架橋、墜毀基隆河,造成30多人死亡的意外,即便三天後(週五)飛安會初步解讀出黑盒子訊息,疑問與悲傷仍如掃不去的陰霾,盤旋在台灣人的心頭。

為什麼兩具發動機會同時失效?為什麼又是這個機型?為什麼又是復興航空?

去年7月發生台灣12年來最嚴重、48人死亡的澎湖空難,加上這一次空難,已經是復興航空7個月來第二起的重大飛安事故。管理上出了什麼問題?和一樣是少主接班的長榮航空,有什麼不同?

4年前接棒父親、國產實業集團總裁林孝信,念管理與法律出身的林明昇帶復興寫下亮麗成績。

攤開報表,從2011到2013年,復興都是三大航空(華航、長榮、復興)的EPS冠軍、營收成長率冠軍。2013年,復興航空營收就成長了21%,長榮卻只有個位數(3.4%),華航甚至負成長。

買飛機 vs. 賣飛機 大舉擴張的風險

復興航空在2000年由林孝信接下兄長的管理棒時,瀕臨破產邊緣。是當時的董事長、剛請辭的高鐵董事長范志強,透過大幅「瘦身」,才搶救回來的。

當時,范志強發現復興航空的航線少,卻養了太多飛機。於是大手賣了三成飛機來撙節開支。

和當時低調、節約的作法相異,2010年林明昇接手後,聲量大了,雄心十足地要走出過去「小而美」的定位。

他買大飛機、爭航線、拼上市、還搶在所有業者之先,開辦廉價航空威航,以及引進世界兩大飛機製造公司之一「空中巴士」(Airbus)的資金。

大舉擴張的成績斐然。復興航空在過去3年,就至少增加了16條國際航線,這還不算2009年兩岸推動直航後增加的大陸航點至少11條航線。

3年內,復航更買了12架ATR型新機,和兩台能容納300個座位的大飛機A330。

更多的航線,需要更多機師、更多訓練、更多機隊管理的功夫。

快速擴張的雄心下,不能不問的關鍵問題在,人夠不夠?控管能否更得上?會不會擴張得太快、太大而忽略了基本?

特別是,航空業是非常需要專注與投入的行業,稍一疏忽,就可能失去基本,而全盤皆輸。

復興、長榮兩少主 一是管理法律長才,一是航空迷

同樣是少主接班,對比42歲的林明昇專長的管理、法律,喜愛的是蒐集玩具,45歲的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則是航空迷,還喜歡自己拆解、動手做。

他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說,911之前他上飛機還會隨身帶螺絲起子,有客人螢幕壞了、不能看影片時幫忙修。

2006年,他突然離開長榮航空總經理的位子,不顧父親張榮發的反對,到美國去學飛機,拿到波音正機師的資格。

2009年,他回到集團,卻不是接任總經理,而是進入長榮航太擔任協理。長榮航太是長榮航空下負責維修的公司。

張國煒曾在訪問時說,長榮航太辦公室就在豬寮邊,夏天都是豬的屎尿味。他跟著工人吹風淋雨,也跟著進到溫度高達50度的飛機鐵皮內維修。

所以他喜歡飛機、會修飛機,甚至還會開飛機。兩人雖然都不是航太科技畢業,但張國煒的技術底子紮實。

除了領導者熟稔航空專業,長榮對隱身在後的技術、維修、人才培育等層面也下了功夫。

例如長榮航太長期投入技術,除了負責長榮、立榮的飛機維修,去年還跟GE成立新的發動機維修公司,成為GEnX引擎在亞太唯一的原廠修護點。目前長榮也是三大航空中,擁有最多維修機棚的。

長榮還在加州成立飛行學校,自建停機棚、維修棚等,前年底開訓,希望能抵禦越來越盛的大陸挖角問題,也希望掌握飛行品質。

其實,林明昇接棒後,也曾企圖在維修等基本面著力。例如他引進空中巴士的投資,業界就認為,應該是想在維修、人才等,與國際進一步合作。不過目前為止,資金雖然進來了,更進一步的動作卻似乎停留在市場風聲;而林明昇多次與民航局爭取在桃園機場內增建維修機棚也沒有結果。目前,他們還是三大航空業者中,唯一在桃園機場內沒有大型維修機棚的。

痛定思痛,如何脫胎換骨

畢竟,對航空產業來說,飛行安全是一,其他的經營與行銷,都只是後面的零。不論公司擴展多快,沒有飛安的基礎,都是枉然。

從1994年的名古屋、1998年的大園,到2002年的澎湖空難,華航曾經歷台灣最嚴重的幾次飛安事件。

這幾年,華航努力在基本面改革,例如,引進外籍機師、並嚴格執行飛行員考核制度、不符標準的,就不留情面的淘汰或降級等,痛定思痛,這幾年,華航未再聽聞重大飛安意外。

去年7月澎湖空難事件後,民航局要求復興航空提出改善計畫,但大部分都被評為「太籠統」,不知如何落實,且改善計畫共四階段,目前連第一階段都還沒有走完,速度緩慢,就發生了第二次事件。

這次空難事件後,民航局要求復興ATR機型全面安檢、71名機師還要重新考試,沒通過就要停飛;復興航空則宣布將與國際飛安組織合作,進行一年的總體檢,還可能自建訓練基地,或是因為飛安重訓等需求,必須調整航線。

飛安事件的傷痛巨大又沈重。怎樣痛定思痛,誠懇面對問題與改革,將是復興航空的迫切議題。


大陸調查員抵台 兩岸飛安史首例

2015-02-09 19:01:01 中央社 台北9日電

中國大陸事故調查中心3名調查員今天加入復興GE235航班事件調查,寫下兩岸飛安調查首例,飛安會執行長王興中表示,最快年節前可完成事故初步報告建檔。

3名大陸事故調查中心調查員昨晚抵台,今天正式加入飛安會對復興GE235航班事故調查團隊。王興中說,復興GE235航班事故是兩岸的重大案件,這也是陸方第1次派員來台參與飛安事故調查。

王興中說,陸方調查員可協助訪談大陸生還者乘客,交流相關調查事實資料,有助於完成1年後出爐的最後調查報告。

復興航空GE235航班4日墜落於基隆河南港段,截至下午4時,機上58名乘客和機組員中,有31名陸籍乘客;截至下午4時,共尋獲55人,受傷15人,死亡40人,3名乘客行蹤不明。

此外,針對媒體報導,有目擊者看到復興航空GE235航班4日墜河前,有一具發動機仍在運轉,王興中解釋,2號發動機進入自動順槳後,仍維持空中最小轉速16%運轉,目擊者確實可見發動機還在轉,但無任何馬力輸出。

民航局今天下午更新事故善後進度,金屬探測儀昨天探測出22個大型物體位置,將加強重點式搜尋,希望早日尋獲3名失蹤者;交通部上午已調派120噸大型吊車及平板車,將昨天尋獲的機翼殘骸,吊掛運回松指部。

王興中說,飛安會從其他證據已可看出,在最後階段飛機結構沒有很大的問題,飛安會人員與法國專家在檢視殘骸後,將會封存處理,最重要的是兩具發動機,發動機本身、系統、電腦及線路接頭是不是有問題,都是未來的測試重點。

飛安會預計年前將可完成復興GE235航班事故初步報告建檔,4個月後提出事實資料報告,接下來將進入分析階段,最終調查報告將在1年後完成。


復興空難 「Mayday」求救聲被蓋

2015-02-10 11:53:59 中央社 台北10日電

根據民航局提供給飛安會的復興空難詳細錄音抄件,4日上午10時53分38秒時,塔台和飛機同時呼叫對方,才會出現雜訊,因此飛機駕駛喊的「Mayday」,呼救聲無人聽到。

媒體報導檢方就訊空難當天值班的塔台人員供稱,駕駛喊Mayday時,塔台沒有聽到。

民航局航管組組長李建國上午在民航局記者會說明,根據標準程序,飛機起飛到800英尺到1000英尺時,塔台會將航機管轄權交給近場台。

李建國說,當天航機管轄權移交後,復興GE235航班按程序應主動向近場台聯繫卻沒有,因此近場台呼叫塔台,塔台人員在上午10時53分38秒連繫GE235航班時,飛機同時向塔台呼救,通訊因此出現雜音,事後檢視錄音抄件才發現,現已將所有詳細抄件轉交飛安會進行調查。


ATR機師重新考訓 有人未過關

2015-02-10 09:52:06 中央社 台北10日電

復興航空7個月內發生兩次空難,民航局重新考訓復興ATR機隊機師,有人未過關,民航局明天公布結果。

復興航空去年7月發生馬公空難,4日又發生墜河事故,且都是ATR飛機,根據飛航安全委員會公布的黑盒子,都有人為因素在內。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除第一時間檢測國內所有ATR飛機外,也針對71名復興航空ATR機師分兩階段重新考訓。

民航局從7日至10日,進行第1階段重訓考試,主要由民航局教官與立榮航空資深ATR機師擔任考官,考試內容都是基本操作與緊急事故應變程序。

第一階段考試以口試進行,接受考試的機師除了口頭回答,部分考題還得畫出答案。通過第一階段者,還要送到國外接受模擬機訓練及考核,任一階段未過關就停飛,須補訓約1個月後再考核。


空軍:廖建宗是天干機副駕駛

2015-02-10 11:55:05 聯合晚報 記者洪哲政╱即時報導

失事的復興航空GE235班機師廖建宗,傳過去在空軍服役時,是空軍唯一一架C-130H電子情報機「天干機」駕駛,執行過多次秘密任務,媒體報導,廖的軍中同袍因此認為,「他犯錯機率幾乎是零」。對此,空軍官員上午表示,廖建宗在空軍服役時,確曾自C-130H運輸機,轉飛由同型機改裝的天干機,時間達1年2個月,但廖一直是天干機的副駕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