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news -- 2009年11月14日 12:05
記者楊伶雯/台北報導
市場上傳的沸沸揚揚的合併案終於底定,鴻海旗下群創光電(3481)與奇美電 (3009)今(14)日上午召開重大訊息宣佈將以換股方式合併,換股比例1:2.05,1股群創換2.05股的奇美電,合併基準日暫定2010年5月1日,存續公司為群創,但公司名稱還是使用「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奇美電炙手可熱,市場不斷傳出包括鴻海集團、友達都想跟奇美電合併的消息,奇美電昨(13)日成為盤面焦點,盤中一度衝高至19.15元,終場爆出18萬3482張成交量,收在18.8元,主要還是因為群創合併奇美電的傳聞甚囂塵上,不過,包括友達、奇美電、群創在昨日都是否認有合併的事。
不過,奇美電花落鴻海集團,還是在14日正式宣佈,一早,證交所就發出奇美電、群創將召開重大訊息的通知,且2公司也將在重大訊息後由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及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進行簽約及對外說明記者會。
群創與奇美電14日上午重大訊息指出,2公司董事會通過,將進行合併,這起合併案可以利用奇美電的產能、產品、Open Cell Business及客戶佈局的優勢,結合群創製造整合能力及龐大出海口,創造互補互利的產業結合。此外,奇美集團在化學及材料的優勢,鴻海集團在機光電及全球研發製造的佈局,將形成未來新事業體的最強大競爭力。
群創與奇美電合併,得以使台灣的電子產業鏈經由面板產業之重新整合,使產能、技術、人才及資金更優質化,並使中下游的手機、筆記型電腦、監視器、電視等相關產品之營運產生更大的綜效,使客戶蒙受其利。合併後之新公司將在全球電子產業裡展現強大競爭力,為股東創造更大利益。
在換股比例上群創普通股1股換發奇美電普通股2.05股(1:2.05)的比例發行新股予奇美電股東,暫定合併基準日為2010年5月1日,惟得視本合併案進行狀況,授權董事會變更合併基準日,合併後以群創光電為存續公司。
群創目前資本總額450億元,實收資本額324.31億元;主要營業內容為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國際貿易業;奇美電資本總額:920億元,實收資本額871.26億元,所營業務主要內容為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之製造及銷售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之製造及銷售。
受去年金融風暴的衝擊,奇美電在去年虧損嚴重,創辦人許文龍當時就曾釋出奇美電的老闆不一定要他做的消息,不過,相關的合併案都一直停在傳聞階段,在2個月前,奇美電出售的洽談再度啟動,合併對象包括友達、群創等,都是市場不斷猜測的公司。
近期面板產業整併風再起,奇美電可以說是奇貨可居,搶下奇美電,就有機會與友達爭面板龍頭,在確定奇美電花落鴻海集團旗下的群創後,市場預期,面板業將面臨另一波的競爭及洗牌。
群創併奇美 躍居台灣面板龍頭
自由時報 2009-11-15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左二)與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右二)昨宣布鴻海集團旗下群創光電將與奇美電子合併。(記者林正堃攝)
〔記者陳梅英/台北報導〕鴻海集團旗下群創光電與奇美集團奇美電子合併,群創以一股換奇美電子二.○五股,群創為存續公司,但合併後新公司將更名沿用「奇美電子」名稱,英文名稱則為Chimei Innolux Corporation(奇美群創公司)。
這宗台灣面板業有史以來最大併購案,昨日由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與奇美創辦人許文龍共同宣布。以雙方上週五收盤價估算,奇美電二.○五股換一股群創,奇美電股價仍有高達二成溢價空間,換言之,週一奇美電股價還有得漲,不過群創上週五已經收在平盤,若群創股價漲不動,奇美電漲幅勢必也會受限。
初步估算,「新奇美」成立後,股本約七百二十億元,總市值達三千億元,超越友達,產能市占率也以一%微幅差距領先友達,一躍成為台灣最大、全球第三大面板廠。合併基準日預計落在明年五月或六月,新奇美的董事長預定由現任奇美電董事長廖錦祥擔任,段行建為執行長兼總經理。
許文龍說,進入資訊科技時代,產業整併是台灣走向國際的必走的路,「這宗合併案對台灣非常的重要」、「不只是要當台灣的台灣,而是要做世界的台灣」。他強調,他至今仍深信面板產業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產業,很多人張開眼看到第一個東西都與面板相關,產業現在才走到「清晨八點鐘」,未來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他也不斷強調,以他的年紀走到現在,追求的不是財富,雙方洽談這宗合併案,都不是從個人從中可以得到多少私人利益出發,他並認為找到鴻海這個親家,「對股東也能交代了」。
郭台銘則表示,這宗合併不只一加一大於二,信手拈來就有採購、技術、客戶、產能等綜效,尤其不管是奇美實、許文龍對於奇美電,或是郭台銘、鴻海對於群創,自家人持股比例高,「拿自己的錢出來投資,做事也一定會較為謹慎」。新奇美成立後,奇美實業許文龍家族將為公司最大股東,鴻海與郭台銘則是第二大股東。
郭台銘並自誇,奇美實業與鴻海集團各自有良好的基因(企業文化),雙方聯姻,會造成好的突變,台灣面板業再也不是一家獨大,「兩家(友達與新奇美)公平合理的競爭,對產業的進步是良性的」。郭台銘也認為,未來全球面板業,除了第一名三星外,第二到第四名的排名將會大洗牌。根據市調機構資料,全球前四大面板廠排名依序為三星、LGD(樂金顯示)、友達與奇美電,顯然郭台銘企圖心不僅要贏過友達,還要挑戰LGD。
群創對奇美電的追求早在今年初就已經展開,合併傳言在市場上不知道傳過幾遍,但真正敲定是在上週四晚間,只是週四早盤,股市已有反應,奇美電一度爆量漲停板,最後沒守住,即使隔天消息見報,雙方均否認,奇美股價仍有半根漲停板,追價者眾,顯示市場均樂見奇美電找到好買家。
丟舊奇美包袱 奇美電將改名
【聯合報╱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2012.08.30 02:53 am
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經營權後,奇美電昨天宣布,今年底前將更名,新名稱還沒決定,「群創」將是選項之一。
法人表示,奇美電改名更彰顯鴻海入主意味,也代表新團隊丟掉舊奇美包袱,奇美電南廠、北廠將會更加融合。
鴻海集團旗下群創光電在二○○九年底合併奇美電、統寶,但業界將鴻海旗下的群創光電喻為「北奇美」,原本位於南科的奇美電則為「南奇美」,南、北廠不和時有所聞,直到今年五月奇美實業全面退出董事會,奇美電徹底「鴻海化」。
奇美電新任發言人林振輝表示,群創、奇美電、統寶三家公司合併後,群創是存續公司、奇美電是消滅公司,當時為尊重奇美實業,才繼續沿用奇美電名字;但經過董事會協商,確定變更公司名字,中、英文名字都不再與「奇美」兩字有關。
大陸面板廠崛起 友達:政府別雨天收傘
【聯合報╱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2012.08.30 02:53 am
台灣面板產業虧損連連,又逢大陸面板廠崛起威脅,面板雙雄奇美電(3481)、友達(2409)昨天表示,台灣面板廠創新、製造能力優於大陸一大步,但友達總經理彭双浪表示,現在景氣像溫水煮青蛙,產業氣氛不好,期盼政府不要雨天收傘,企業自然會負起賺錢的責任。
彭双浪表示,台灣2大面板廠都面臨全球競爭激烈,金融風暴時景氣是熱水煮青蛙,大家都嚇到彈起來,可是現在是溫水煮青蛙,雖然和政府溝通橋樑暢通,不過最近的氣氛卻是,台灣金融機構「愈是碰到雨天、愈要收傘」。
彭双浪說,雖然第2季市場供需轉為平衡,但是,整體氣氛對企業都不好,政府應該注意金融業別在借貸打折扣,「賺錢是我們的責任,但是創造好的環境是政府的責任。」
彭双浪表示,第3季沒有新的供給,加上需求穩定,產能利用率開始吃緊,今年絕對會比去年成長許多。奇美電發言人林振輝也表示,面板業將會一年比一年好,第3季比第2季好、下半年比上半年好、明年會比今年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陸面板廠京東方與華星光電近期逐漸嶄露頭角,7月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已超過百萬片,業界擔心大陸面板廠崛起,不僅延後產業復甦時間,對台廠威脅也與日俱增。
奇美電總經理王志超則表示,中國面板8.5代廠目前以32吋為主要產品,目前32吋在全球市場供大於求,須靠大陸政府推動節能補貼才能去化;奇美電銷售大陸市場的32吋產品的確減少,不過總市占率依舊不變,主因是其他大尺寸帶動銷售。
友達光電總經理彭双浪表示,友達已努力創造市場差異化,像是原本主要生產32吋面板的6代線,挪用生產65吋面板;50吋透明顯示器未來也有像是自動販賣機、名品櫥窗等都是全球最新應用。
奇美電迎鴻海新世代 陸資擴大參股停看聽
2012/09/11 11:00 鉅亨網 記者葉家瑋 台北
陸資來台參股面板廠可能解除50%上限,將加速台廠與大陸面板廠合作,並為面板廠帶來資金活水,法人分析,政府若真鬆綁大陸參股面板廠限制,預估友達 (2409) 將是陸廠鎖定首要目標,與大陸合作關係密切的奇美電 (2409) ,則因現階段進入鴻海 (2317) 新世代,加上與夏普的合作關係未明,陸資若要出手結盟恐怕會有較多考量。
法人指出,奇美電近來才剛進入鴻海主導時代,面臨轉型期,包括奇美電將更名,以及集團與奇美實業的關係將如何改變等,雖然奇美電對中國六大電視品牌出口量最高,但考慮到鴻海入主奇美電,加上鴻海與夏普的關係未明,未來還有產能分配等問題,陸資想插旗奇美電還有不少思考空間。
至於友達方面表示對陸資來台樂觀看待,先前友達總經理彭浪則指出,面對中國面板廠崛起的威脅,友達將以做高階產品、做出差異化因應,將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若大陸資金能進來對台灣當然有好處,也顯現大陸廠商對台灣的技術和競爭力的認同。
法人分析,目前大陸在面板產業具備產能優勢,技術上仍落後台廠,若參股台灣面板廠比例不高,可能偏向出海口的合作而非技術上的合作;但市場也並不憂心,陸資參股後會有技術外流的問題,因為按照大陸挖角台灣人才的前例,加上8.5代廠也陸續興建中,陸廠趕上台灣面板廠的技術,恐怕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友達與奇美電在8月營收與出貨同步上揚,法人分析,第3季兩家公司虧損狀況會轉好,奇美電較友達每股虧損縮小約幾毛至1元左右,友達第3季能有iPad mini的出貨貢獻,奇美電則是受惠十一長假備貨需求,不過,由於面板價格沒有明顯回升,加上兩家面板產品結構調整無太大改變,預計營運改善幅度有限。
友達股價在昨天漲停後,今天出現回檔,開盤由紅翻黑,跌幅來到約1.5%;奇美電同樣是開低走低,跌幅來到約1.5%,但依舊都維持在票面價之上。
《熱門族群》基本面好轉,面板雙虎虎嘯
2012/09/14 10:56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面板大廠奇美電 (3481) 、友達 (2409) 攻勢再起,在第三季基本面好轉,本業有機會轉盈,奇美電開盤隨即拉上漲停,友達昨天爆量走跌後,今天擺脫陰影,盤中也逼近漲停價位,股價也同創波段新高。
奇美電8月合併營收達444.04億元,是今年單月營收新高,其中,大尺寸面板出貨量大尺寸面板在大陸新一輪節能政策刺激下,TV品牌廠進入十一長假備貨期,單月出貨量共計1389.3萬片,創下單月歷年新高,傳出內部自結本業獲利,是帶動今天股價大漲主因。
奇美電中小尺寸、大尺寸產品出貨持續成長,尤其39吋、50吋以及58吋等特殊規格LCD TV占總體TV出貨量約三分之一,第三季平均產能利用率維持在9成以上,第三季毛利率可望由負轉正。
友達昨日可能必須承受高額罰金的利空影響,股價重挫,並爆出25萬張巨量,今天外資再砍3.6萬張,不過,今天在奇美電率先攻頂下,反彈氣勢強勁。日前法人推估,友達單季營收達到1,100億元的水準,單季營業利益多為正數,加上友達今年折舊壓力減輕,有助於獲利表現改善,友達第三季營收上看千億元,產能利用率83%,毛利率也可望轉為正數,本業同樣有機會轉虧為盈。
市調:鴻海從未放棄面板
2012/09/14 12:55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012年9月14日電)專業顯示器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指出,鴻海 (2317) 計劃加強對液晶面板顯示產業的控制力,所以積極投資面板廠。
DisplaySearch強調,身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製造服務公司(EMS),鴻海科技集團從未放棄介入顯示產業。
DisplaySearch表示,顯示面板對每一個電子設備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時也是涵蓋行動電話、桌上型顯示器、平板電腦、液晶電視,以及筆記本電腦等電子設備材料清單(BOM)表中最為重要的零組件。
因此,鴻海科技集團加強對液晶面板顯示產業的控制力。
此外,由於對顯示產品而言,尤其是諸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攜式設備而言,觸控面板模組開始變得越發重要,鴻海集團開始進行觸控技術投資。
同時,英特爾和微軟公司開始在超薄筆電(Ultrabook)進行觸控功能推廣,觸控產業鏈開始對顯示產業造成影響。DisplaySearch表示,如果鴻海僅停步組裝產業,對主要的零組件無法掌控,將無法在產業鏈中實現自身增值。
由於急切希望增加自身在電子製造服務事業的價值,鴻海集團推動「眼球計畫」,DisplaySearch分析,意在整合包含觸控面板顯示器在內,所有與眼球視線相關的零件。
觸控面板方面,鴻海集團兩年前控股的保護玻璃處理公司G-Tech,將在切割、化學強化、修邊、成型、塗層,以及表面處理等保護玻璃工藝流程扮演重要角色。
鴻海集團在台灣成立鑫成、業成兩家公司,分別負責保護玻璃及觸控面板的層壓,近期已在台灣合併成立新的名為英特飛(GIS)的公司,在眼球計畫中的角色定位為負責所有觸控相關業務。
在鴻海規劃相關計畫之前,鴻海轉投資的奇美電子 (3481) 已開始介入觸控相關領域,如觸控感應器、觸控模組貼合,以及單片玻璃(OGS)感應器。
奇美電夏普 鴻海眼球計畫要角
2012/09/14 13:32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012年9月14日電)專業顯示器市調機構DisplaySearch指出,奇美電子 (3481) 、夏普10代線提供的液晶電視用面板,在鴻海計畫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DisplaySearch表示,鴻海集團計劃2012年為索尼代工750萬台液晶電視,為夏普代工40萬台液晶電視,為瑞軒 (2489) 代工30萬台液晶電視,且夏普、瑞軒的代工量可望在2013年增加。
另外,鴻海及夏普的交易將可能激發60吋市場成長潛力,鴻海將積極消化10代線產能,並謀求先進面板技術。
雙方合作關注的焦點將會60吋、70吋超大尺寸產品,以及超高解析度產品(4KX2K)。奇美電子負責提供鴻海的設計代工(OEM)業務,屬主流標準產品的面板。
DisplaySearch評估,夏普將保持少量的32、46、52吋寬螢幕電視用面板,並已開始設法清除40、60、70寬螢幕面板,及無背光模組面板的庫存品。
同時,夏普計劃10代線的產能利用率由6月的70%提升至第4季90%,增加的電視用面板產能,不僅提供給自有品牌使用,也提供給鴻海集團及少數外部電視品牌客戶使用。
針對夏普最初出貨至鴻海集團的電視用面板,DisplaySearch認為,將是60、70吋寬螢產品,由7月起開始出貨,主要用來生產瑞軒投資品牌的電視。
《光電股》奇美電獲綠色採購績優單位表揚
2012/09/14 15:49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奇美電 (3481) 獲行政院環保署「100年度綠色採購績優單位表揚」,為唯一獲獎的面板廠,顯示奇美電子持續致力全方位保護環境的用心。
奇美電配合行政院環保署參與及推動「100年度推動民間企業與團體實施綠色採購計畫」,100年度民間總綠色採購金額逾166億,奇美電子為全國企業綠色採購年申報金額達1億以上的其中一家廠商,並且是唯一連續四年獲獎的面板廠。
為落實綠色採購目標,奇美電子自2009年初組成「綠色採購運作小組」,結合總務、採購、資管、營繕、環保等相關部門,分工合作執行優先採購環保產品,以加強對於綠色消費及環保標章的認同。
奇美電以「L.O.V.E.地球樂」做為全方位綠色願景主軸,已逐步展現成果:在綠生產方面,自2007年起,連續三年獲環保署頒發企業環保獎;在綠產鏈方面,於2010年10月以監視器產品應用的18.5吋液晶面板取得面板業第一張產品供應鏈「水足跡」查證聲明;在綠產品方面,於2009年8月完成全球第一片液晶面板「產品碳足跡」驗證,2011年3月取得全球第一台桌上型顯示器與液晶電視產品供應鏈「水足跡」查證聲明,2011年12月與CHIMEI品牌成功推出全球第一台3D「碳中和」液晶電視。
前奇美員工被裁 血書陳情許文龍
【聯合報╱記者莊宗勳、周宗禎/台南報導】2012.09.29 02:58 am
原奇美集團的奇力光電公司本月裁員,被裁的林姓設備工程師不滿,廿七日凌晨割破食指寫了「出人命、不救命」的血書,放在奇美創辦人許文龍台南市家中的信箱,但希望「老董事長知道公司的現況」。
許文龍當天早上從傭人手中接到血書後,轉給台南市警二分局處理,警方根據監視錄影器畫面找到林姓工程師,他供稱,因不滿遭裁員,且同事都生活在被裁員的壓力中,才會用如此激烈的手段向「老董事長」陳情。
許文龍表示不會追究林姓工程師的責任。奇力光電行政部主管昨天都不在公司,行政部王姓職員表示,相關主管出國,不便說明此事。
原屬奇美集團的奇力光電,在二○一○年隨鴻海集團併購奇美電子,成為鴻海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今年三至五月還陸續在成功大學、永康與台南市政府等地辦理徵才,但奇力光電昨天沒有說明本月份裁多少員工。
林父昨天說,兒子在奇力光電工作十幾年,看見公司上半年持續徵才,以為前景大好,沒想到卻被裁員。雖然家人鼓勵再找工作,但兒子仍走不出陰霾,最後竟出此下策。
《光電股》毛利率轉正!奇美電Q3每股虧損縮至0.51元
2012/10/29 15:32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奇美電 (3481) 今舉行3Q法說會,3Q營收為1295.52億元,季增15.1%,毛利率為3.3%,為兩年來首度轉正,營業利益為-22.14億元,稅後盈餘為-37.2億元,EPS為-0.51元,較第2季每股虧1.35元,虧損大幅縮小。奇美電8及9月大尺吋面板出貨都持續創新高,3Q資本支出為45.67億元,全年和明年的資本支出約在180億元。
奇美3Q大尺寸合併出貨量共計4070萬片,季增15.3%,ASP小幅下滑到84美元;3Q電視TV占營收比約為43%,40吋以上的大尺吋占營收比提高到19%,10吋以下占營收比則在25%以下。奇美電4Q資本支出60餘億元,3Q毛利率3.3%為2年來首度轉正。
奇美電今年全年的資本支出約180億元,前三季資本支出為117億元,因此今年4Q的資本支出約在60餘億元。明年資本支出也將維持和今年相當的水平,主要是運用在技術提升和突破工廠瓶頸。
展望4Q,奇美電表示,大尺吋出貨將維持和3Q相當,明年仍將是供不應求,而且需求沒有馬上變壞的跡象。目前鴻海是奇美的唯一策略投資夥伴,奇美電今天也在法說會上澄清,媒體報導「日前中電熊貓高層主管來台造訪奇美電竹南總部」並非事實。至於中小尺吋方面,因平板和智慧型手機在出貨和尺吋運用都有向上調整,有利於中小尺吋明年出貨量能;至於觸控方面,因應Win8新應用,明年可望有強勁成長。
奇美電面板缺貨 本季拚轉盈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2012.10.30 04:39 am
面板廠奇美電昨(29)日公布第3季稅後淨損37.2億元,較前季大幅收斂60%,每股淨損0.51元,符合預期。奇美電表示,本季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將供不應求,中小尺寸面板缺貨20%,奇美電營運「第4季、明年已看見陽光了!」
奇美電昨天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公布第3季財報,其中最令人眼睛一亮的是毛利率為3.3%,是奇美電三合一以來,首度終止連續八季負毛利率,也比友達負1.8%的毛利率表現佳。奇美電毛利率轉正,受惠於成本控制以及產品組合調整。
奇美電第3季稅後淨損37.2億元,比上季的95.67億元大幅收歛,遠優於友達的單季淨損164.79億元、每股淨損1.84元。法人估計奇美電本季可望轉盈。
奇美電南科分公司總經理王志超表示,第4季及明年液晶電視面板將供不應求,第3季產能利用率近95%,接下來還會提升。
奇美電董事長暨執行長段行建表示,今年資本支出嚴控在180億元,截至第3季已支出117億元,第4季約再支出60多億元。
2013年資本支出目標預估在180億至220億元,用於新技術、新產品開發,以及製程的去瓶頸化設備投資,明年將在7.5代與8.5代線再做投資,提升約20%產能。
段行建表示,全球對液晶電視面板尺寸的需求全面向上提升,每年平均尺寸成長好幾英吋,在全球產能未擴充的情況下,預估明年產能仍將吃緊。
段行建表示,系統組裝、觸控面板貼合部門切割,全球員工數從突破13萬人,大幅精簡至目前的9.5萬餘人,是財務結構改善的原因之一。
目前奇美電的主要策略投資人還是鴻海,希望鴻海推出夏普60吋面板製作的大電視成功,其他尺寸面板也能優先向奇美電採購。
奇美電MD事業副總許庭禎表示,隨著智慧型手機用面板尺寸大型化,以及高解析度的高階製程相繼導入,占掉中小尺寸產能越來越多。
目前奇美電中小尺寸面板不足產能約20%,需打折供應客戶,預估產能吃緊的情況會延續到明年。
奇美電協理楊弘文指出,第4季出貨量與第3季持平,主要是需求差異並不大,明年奇美電on cell技術將在第1 季推到市場;至於Win8帶來的貢獻會在明年下半年發酵,2013年觸控需求可望持續成長。
奇美電 將更名群創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2012.10.30 04:00 am
奇美電子確定將更回原名「群創光電」,英文名稱也去奇美化,更名為「Innolux Corp.」,將原群創英文名字中的「Display」拿掉,符合奇美電將跨足「醫療器材製造業」,不再是純面板廠,奇美電並喊出「Medical Double」的目標,要倍增醫療器材產線的業績。
奇美電已是全球醫療用顯示面板的第1品牌,高解析度、高亮度及高對比的醫療面板產品,獲得醫療產業界的認可,還擁有完整規格的產品線,可提供從130萬畫素至1,000 萬畫素的產品,其中醫學影像用的超高解析度顯示器,能幫助醫生正確判斷病情。
奇美電將於11月14日舉行股東臨時會,主要討論兩項議題,包括以現金增資發行普通股參與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發行的價格事宜,以及修改公司章程。
看好醫療器材產業的穩定商機及高毛利市場,奇美電訂出「Medical Double」的目標。奇美電在股東臨時會將透過修改章程更名作業的同時,並將「醫療器材製造業」新增納入營業項目中,因應日後接單作業,過去是日本子公司接單,未來將轉回台灣,由奇美電接單,因此必需在章程中增列新的營業項目。
段行建樂觀看待明年面板景氣 台韓面板廠良率差距縮小
鉅亨網記者葉家瑋 新竹 2012-11-14 15:05:40
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今天於臨時股東會後表示,公司在今年第3季虧損狀況明顯縮減,所有營運改善是「點點滴滴」所累積,至於何時轉盈未有預估時間,但看好在TV、手機面板使用尺寸變大趨勢下,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面板景氣除受季節性因素外,應是正向發展;在技術研發上,段行建則有信心,在台廠急起直追下,台廠與韓廠之間,在良率與成本差距將越來越小。
段行建表示,韓國面板大廠三星、LGD技術長期領先台廠,但台廠就算起步晚、技術落後,在經過一段時間「學習曲線」後,雙方在良率、技術的差距將逐漸縮小,有信心台廠絕對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以目前LGD積極研發的廣視角技術IPS來說,LGD投入此技術時間最早、實力也最好,但台灣現在急起直追、起步較晚,雙方的差距正在減少。
段行建說,過去2-3年是LCD產業結構性變化最大的一年,因蘋果推出的許多產品,帶動市場需求新趨勢,很多工廠以前做不了的,現在都要改善,在技術掛帥的趨勢下,奇美電將持續投資新技術研發,至於新技術進度,在AMOLED部分,奇美電較看好中小尺寸應用、4k2k明年將推出新品、IGZO則是技術未定性高,在研發過程偶爾出現「煞車」現象。
奇美電今年推出的新品,39、50吋已成為市場主流尺寸,段行建說「這是今年奇美電重大的成績,只是奇美電在成功推出新尺寸後,也推出58寸等更大尺寸面板,但大股東鴻海(2317-TW)卻積極推出低價60吋電視,恐衝擊面板廠獲利,或對奇美電大尺寸產品價格產生壓力;但對此,段行建回應,有人認為鴻海大尺寸低價電視會替產業帶來競爭,但他個人抱持正面看法,認為大尺寸電視帶動賣場電視買氣是好事,同時並祝福鴻海能成功銷售60吋大電視。
而奇美電在今年第3季虧損縮小至37億、毛利率也轉正來到3.3%,何時挑戰轉盈?段行建指出,第4季至明年上半年除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外,現在市況都還好,去年第1季至今年第3季市場不確定性高,但如今美國大選、中國十八大接連落幕,世界比以前穩定,提升產業的可推性,面板的需求面也逐漸提升,惟平板電腦崛起、NB需求下滑這部分,營運還要做調整因應。
段行建說,win8推出至今一個月,沒有明顯的拉貨狀況,NB市況依舊辛苦,過去奇美電在NB市占率低,預估接下來能維持原來的出貨量,或是小幅衰退2-3%,但今年整體NB市戰還是有提升。短期內受到平板電腦崛起影響,NB與Monitor市場下滑的趨勢不太會改變。
在產能部分,段行建說,公司追求的是在工廠裡大量生產一項最受歡迎的產品,而非在一個工廠裡做許多不同的產品,明年公司將擴充產能,但不是動輒蓋一個廠,而是將積極突破技術瓶頸,預估明年在技術瓶頸突破後,所增加的產能將相當於一個5代線廠。
台韓面板廠壟斷 陸罰3.53億RMB 三星、LGD、友達、奇美電、華映和彩晶中槍 罰金破陸
2013-1-5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90| 評論數: 0
中國大陸昨日對境外企業價格壟斷開出首張罰單,針對面板廠祭出總計3.53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經濟制裁」,為中國史上開出最高的價格違法罰單,罰最多錢的是韓國三星和LGD,但廠商卻是台灣最多,包括友達、奇美電(已更名為群創)、華映與彩晶。
大 陸國家發改委總計這6家企業在大陸境內銷售「涉案」面板數量合計514.62萬片,違法所得合計2.08億元,所以要求涉案企業退還中國彩電企業多付價款 1.72億元、沒收3675萬元,以及罰款1.44億元,還有「經濟制裁」3.53億元,其中三星1.01億元,LGD1.18億元,奇美電9441萬 元,友達2189萬元,華映1620萬元,彩晶24萬元;其中友達因早「配合」,不用罰款。
僅依《價格法》處罰
這 個消息昨日在發改委官方網站公布,作為中國對境外企業第一次開出的價格壟斷罰單,其「象徵意義」不容小覷;官網也表示,相較美國、歐盟、韓國,針對同一違 法事實,這次罰金較輕,是因《反壟斷法》2008年8月才開始施行,此案是2006年前的事,僅以《價格法》處罰,但未來若有相關案件,肯定會出動《反壟 斷法》。
此消息也造成相關台廠昨日股價漲幅滑落,以平盤或小漲作收。友達表示已配合調查;群創表示,這件事是2006年舊奇美電在大陸市場的爭議,群創尊重並嚴格遵守各國法律,也陸續提列費用做為業外損失,不影響營運。
三星也表示,此案件與過往歐、美、韓等反壟斷機構的調查案件相同,從2005年末,三星已中斷相關行為,且會「正視歷史、尊重歷史、尊重中國官方的決定,不會就此上訴。」
發改委表示,先前多次收到舉報,經查實2001年至2006年間,三星、LGD與奇美電、友達、華映和彩晶等6家企業,共舉行53次「晶體會議」,會議每月1次,輪流在台、韓兩地舉辦,主要內容是交換面板市場資訊,協商面板價格。
發改委批操縱市價
大陸官媒也採訪彩電業者,表示面板在彩電生產成本中占比近7成,但很多國際大面板廠是「說怎麼漲就怎麼漲」,或隨意斷供、頻繁變更規格尺寸,或延遲提供新產品,害很多小廠倒閉。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郝亞斌表示,這次「懲罰」讓這6家廠商「整改」,包括自覺維護市場競爭秩序,向中國彩電企業公平供貨,提供高端產品、新技術產品採購機會,以及將面板無償保修服務期限延長到36個月,可望每年可為中國彩電企業減少維修支出3.95億元。
- Aug 30 Thu 2012 11:03
沒有不落的太陽, 也沒有永遠的月亮 -- 郭台銘+許文龍要搶面板龍頭?群創、奇美電合併拚友達; 丟舊奇美包袱 奇美電將改名群創; 台韓面板廠壟斷 陸罰3.53億RMB (合輯)
close
郭台銘+許文龍要搶面板龍頭? 群創、奇美電合併拚友達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