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民主不懼謠言

2013-10-5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7| 評論數: 0

馬英九總統到雲林科技大學演講,被大陸學生問到兩岸郵資太貴的問題,竟在網路上訛傳成政府要替陸生付郵資。雖然不是事實,卻引起許多對總統尖酸刻薄的批評,但政府並沒有追查謠言來源,也不打算訴諸法律。

網路具有匿名性,各種奇怪言論都有人說,也都有人聽。為求聳動,許多宅男宅女在家中閉門造車,面對電腦螢幕,想盡辦法製造駭人新聞。但網路發文未必都產生作用,絕大多數網路文字屬於瞬間消失的泡沫,船過水無痕。台灣雖有《刑法》誹謗罪或《社會秩序維護法》可以對付網路虛假新聞和不實謠言,卻很少看到公部門使用。

大陸今年加強網路管制,亂傳謠言者會被刑拘,散播謠言者一樣有罪。地方政府趁機「整頓」網路秩序,偵騎四出,該抓的抓,不該抓的也順便抓。看在台灣人眼中,不能說無感。

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歷經太多風風雨雨,許多人為爭取言論自由付出代價,才形成社會共識與國家制度,不再有「因言賈禍」情事發生。「妖言四起」固然會帶來一些社會不安,但長期而言,社會對謠言的免疫力也日漸增強,民眾逐漸培養出分辨是非的能力,毋須政府介入指導。

台灣民主可貴在此,可以為了洪仲丘,一夜25萬人走上街頭,活動結束時地面乾乾淨淨;可以隨時登高一呼,號召罷免總統不虞被抓進黑牢。大陸媒體界讚嘆不已,台灣軟實力看不見摸不著,就存在人心。


氣勢高過王郁琦

2013-10-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 評論數: 0 |原作者: 【編輯:張芷雁】

看了王郁琦與張志軍在記者面前的寒暄,我的感覺是:哇塞,是上級對下屬嗎?

張志軍的氣勢明顯高過王郁琦,王郁琦的一臉堆笑感覺怎麼這麼熟悉?回頭一想,哦原來在四周經常見。(csh巴蒂/江西)

互相承認治權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互稱官職銜,表明兩岸互相承認治權!實事求是,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南北朝」。一國兩府,兩岸分治。

下一步,該兩岸官方互設辦事機構,國民黨登陸,成立各專項「兩岸合作委員會」按聯合政府模式運作,協調兩岸事務。(史璞/河南)


各取所需

2013-10-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 評論數: 0

2013印尼峇里島APEC年會「蕭習會」6日登場,陸委會主委與大陸國台辦主任不但史上首度見面,還互稱官銜,成為兩岸關係史上的重要一步。我方極度重視此一突破,只可惜,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雖然稱了王郁琦為「王主委」,然而,這一聲「王主委」卻在大陸媒體消音。

對於王張二人在APEC年會上互稱官銜的突破,大陸媒體報導措辭是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與「台灣方面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王郁琦進行了簡短寒暄,全篇僅167字,與台灣官方及媒體對此事的重視程度形成極大反差。

提到「消音」,陸委會雖無法控制媒體的報導,卻也是可以捂起自己的耳朵,選擇性地發聲的。「蕭習會」上,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拋出兩岸應盡速進行政治談判的期望,「著眼長遠,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習近平把話說得明白。只可惜,陸委會在發給現場媒體記者的新聞稿中,對於習近平此一呼籲「隻字未提」。

兩岸官員在公開場合互稱官銜,是兩岸「治權互不否認」的具體實踐,也顯示兩岸官方互動將逐步走向正常化,這對兩岸民間交流也有正面意義,將來兩岸年輕人互動,政治分歧造成的尷尬應該可以減少。然而,大陸官媒似乎更有意強調習近平對台灣問題的強硬態度,觀察網路留言,大陸民眾幾乎一面倒地為習總書記講話「有信心在他這一代解決統一台灣問題」叫好,如此的話語體系,兩岸民眾如何對話?

兩岸關係的發展,雙方應該更誠實,儘管台灣內部對於兩岸政治談判未達共識,但陸委會新聞稿隻字不提就能擋得住大陸的壓力嗎?對於大陸來說,兩岸就算展開政治談判,若沒有民意支持,也是「一拍兩散」,若兩岸民意相通,則「一拍即合」易。

幸好,官方可以各取所需,民間卻不受操控。《旺報》昨天就以習近平的談話刊登在第一版頭條,大陸官媒不提王張互稱官銜,微博卻不乏相關訊息。兩岸關係的進展需要民意支持,幸運的是,21世紀資訊已非政府所能獨攬,民眾會有自己的判斷。


兩岸互稱官銜大突破? 黃昆輝︰馬政府自我陶醉

自由時報 2013-10-8

〔記者蘇永耀/台北報導〕馬政府大肆宣揚解讀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互稱官銜」,聲稱是兩岸「治權互不否認」的具體實踐。台聯黨主席黃昆輝昨譏諷說,馬政府擅長「自我陶醉」,中國官方對香港特首及其官員也都直接稱呼官銜,馬政府卻為此雀躍不已,真是可笑。

指中國對香港也稱官銜

黃昆輝說,只要去看中國新聞報導,都是用「台灣地區」或「台灣方面」等說法,馬政府想要用這些表面的「稱呼」來誤導,「膨風」自己,實在太小看台灣人民了。

關於我方片面解讀「互稱官銜」是代表兩岸互不否認治權的說法,國台辦發言人楊毅受訪時直言,這種說法「聯想過於豐富」;他強調,這僅限「兩岸負責主管機關之間,不涉及其他部門」。此外,中國官媒隻字未提「互稱官銜」,報導中對王郁琦的稱謂,依舊使用「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未使用被馬政府視為一大突破的「陸委會主委」。

另針對前副總統蕭萬長在APEC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黃昆輝質疑,馬政府內政、經濟一團糟,民調低迷不振,這樣的政府所派的代表早就不能代表台灣人民,蕭萬長在APEC和習近平說什麼,都只能視為「私人應酬」罷了。

至於「蕭習會」,黃昆輝批評,這再度證明馬英九提出「九二共識」,就是為了附和中國的「一個中國」;馬英九信誓旦旦地說九二共識是「一中各表」,但現在「各表」到哪去了?習近平在和蕭見面時重申「一中框架」,完全沒看到蕭萬長有「各表」的空間。馬英九以虛構的「九二共識」欺騙台灣人民,附和「一個中國」來消滅「中華民國」,請問,「這不是叛國,什麼才是叛國?」

兩岸政治勿代代「誤傳」

針對習近平說「兩岸政治分歧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黃昆輝也批習說,請中國不要把國共兩黨的恩怨強加在台灣人民身上,習近平不要將台、中政治分歧代代「誤傳」。

黃強調,台、中關係不是國共關係,一個沒有取得台灣人民信賴的政府,不能代表人民去處理敏感的台、中關係;馬民調這麼低,早已失去人民的授權,蕭習會連個「國共論壇」都談不上,充其量不過就是蕭萬長和習近平的「私人應酬」罷了!


綠批蕭習會︰為馬習會鋪路 鎖進一中

自由時報 2013-10-8

不利用APEC拚經濟 反被「兩岸化」

〔記者陳璟民、駐日特派員張茂森/綜合報導〕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昨天抨擊,馬英九總統為成就個人的歷史定位,替明年「馬習會」創造條件,將APEC國際場合變成兩岸政治對話場域,將台灣國際關係「兩岸化」,讓中國政治宣示「一中框架」,矮化我國國際地位,讓國際社會誤以為中國是台灣的「宗主國」,這是非常不智的做法。

矮化我國際地位

洪財隆說,台灣是以獨立會員的資格參與APEC,也是少數我國能參與的國際區域組織,應該利用APEC提出建設性的倡議,為台灣爭取更多實質的權益;如今卻因馬政府將台灣的國際關係「兩岸化」,大家只看到「蕭習會」、王郁琦與張志軍互動等。

他認為,習近平在「蕭習會」中提出兩岸政治分歧「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代表中方對兩岸遲遲未能進行政治對話失去耐心,未來勢必在「一中框架」下,加大對馬政府的促統壓力。馬的民意支持度屢創新低,如果貿然進入兩岸政治議題談判或積極推動「馬習會」,必遭北京予取予求,將對台灣的政經主體性造成不可逆的永久性傷害。

此外,日本「朝日新聞」七日國際版頭條報導「蕭習會」相關事宜,報導提及明年「馬習會」的實現難度很高;而此次中國反對張志軍和王郁琦單獨會談,是因「中國害怕被認為中台有對等關係」。


習促統喊話 王郁琦︰不意外但早了點

自由時報 2013-10-8

〔特派記者王貝林/峇里島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天在「蕭習會」時,再度標榜促統言論。與會的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昨坦承,雙方會談前已大致說明談話要點,加上對方過去多次公開提及相關言論,所以他「不意外」;但台灣不統、不獨、不武仍是主流民意,是否一下子要有其他進展,現在談「太早了一點!」

王郁琦說,兩岸定期互訪與常態溝通機制,可說是「兩岸熱線」的雛型,在此之前,「會議電話」也可以是直接的溝通方式,就像跨國企業的視訊會議一樣,是較有效率的溝通方式。

習近平的促統言論引發爭議,王郁琦說,會談本來就是雙方各自表述立場的場合,各有各的想法、期待與步調;兩岸依情勢變化往前走,但一定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至於發展速度,民眾的感受很重要。

兩岸是否要在這一代解決政治分歧?王郁琦說,陸委會一直有進行相關民調,做為兩岸互動步調、節奏的參考指標,如果民眾認為應該往前,就去達成;若認為無急迫性,政府就未必優先處理。

對於參與蕭習會的現任官員只有王郁琦一人,王回應說,過去幾次連胡會都沒有現任官員進場,此次他是第一個;而接受我現任官員對中國仍是壓力,此次蕭習會已有非常多的突破,有些事需互相體諒、逐步推進,「也許未來會有改變也不一定」。


《冷眼集》馬習政治談判的路徑

自由時報 2013-10-8

記者鄒景雯/特稿

八月間,中共中央台辦常務副主任鄭立中到金馬澎外島走透透,期間曾向台灣接待的友人直言對馬英九的不滿。他認為,如果服貿協議能夠按照雙方原來商定的時程通過,那麼,兩岸互設辦事機構協議就能在今年底洽簽,則二○一四年春天,他就可以首任京派官員身分進駐台灣。如今服貿協議仍然卡在立法院,讓未來變數橫生。

鄭立中透露的「先服貿、再互設辦事處」步驟,對照這次王郁琦與張志軍在APEC許諾雙方今後將促成互訪,這就像一把鑰匙,解開了許多答案。那就是,王郁琦與張志軍要在什麼時機,以及什麼名目互訪?最自然的,當然就是在兩岸互設機構後,王郁琦可以前往北京視察海基會的駐京辦,張志軍則可以來台北視察海協會分會(中聯辦)。

由此,可以進一步推演出:為什麼互設辦事處對國共這麼重要?從香港的經驗來看,國共可以透過兩個辦事處間的人員往返,避開台灣人民的關注與抗議,從事高度敏感問題的洽商。而陸委會與中台辦的各級官員再往來巡視兩個分會,豈不更加方便為政治談判做準備?

準備什麼呢?北京的政治談判路徑很清晰,首先,就是馬政府必須先接受一中原則,現在稱為「一中框架」;以僅限於兩岸事務單位間的「主任」對「主委」,就是應運而生的特殊包裝。

第二步,就是透過兩處人員的密集往來,商定馬政府接受北京設定的議題與議程安排。包括台灣的國際空間、結束敵對狀態,確立國共內戰延續至今、建立軍事互信,終結台灣對外軍購、簽署和平協議,洽妥台灣歸降後的權利與義務等,都是先政治對話而後完成政治談判的既定安排。第三步,按照前述這些議題依序完成,最後達到「中華民國」的徹底終結。

以馬政府能力,當然無力翻轉北京的步驟,現在,只能靠人民力量在立法院擋住服貿,再擋住兩岸互設辦事處,來突圍求生了。


陸委會擬設兩岸熱線  重要事務直通國台辦 避免誤判情勢

2013-10-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 評論數: 0

「王張會」圓滿結束,陸委會主委王郁琦7日指出,主管兩岸事務負責人定期互訪及建立常態溝通機制,可以減少資訊傳遞錯誤及誤判情勢發生,不排除未來建立陸委會與大陸國台辦直通的兩岸熱線。此外,對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促談」,王郁琦搬出《憲法》回應,稱多數民眾支持不統、不獨、不武現狀,這是台灣的主流民意。


最幸福的一代 也是最痛苦的一代  台灣人  看大陸

2013-10-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4| 評論數: 0 |原作者: (查查/新北市.現居北京)

來到北京讀書後,我這個80後的尾巴總覺得自己還是個年輕小毛頭,一下子身邊同學都是90後,比自己年輕也比自己有主見,畢業後這些同學會和我們一起進入社會競爭。

好命、會享受生活、物質條件好,這是多數老一輩大陸人對90後的評語。來到北京讀研究所後,我也曾被周遭的90後大陸同學嚇得不輕。在許多台灣朋友對大陸同學還抱持著不會打扮、不懂享受生活的書呆子等刻板印象時,殊不知這些大陸頂尖學校的90後生活,已經不輸給台灣的「大學生了沒」。

他們iPad、iPhone、iMac齊全;他們去商場買衣服褲子鞋子,一件往往好幾百人民幣;他們請客吃飯一頓可以人均一兩百人民幣;許多人比我們這些台灣「80後尾巴」還會享受生活。放假去國外自助旅行,或背著單眼相機去西藏新疆,平常讀書之餘玩樂唱歌。他們不是富二代或官二代,他們的父母只是大陸的中產階級。有什麼比這樣的情況更能說明大陸起飛的速度?

然而,這些看似幸福的大陸90後學生,他們背負的壓力超過台灣學生。因為除了13億人的競爭,來自美國日本韓國、來自港澳台的同學不斷湧入,在北京上海,有無數機會,更有無數的競爭者。

「我很害怕,每年有幾萬學生踏出清華北大的校門,我不是裡頭最優秀的,我怕被淘汰。」這是一個1991年出生的90後朋友告訴我的話。她精通英文法文,自學日語,是北京大學準畢業生。她從小考試從未失利,家庭環境好,連這樣的人都害怕在這個廣大的人才市場中站不穩腳跟。她不是唯一,在即將畢業的這一年,有更多被視為「大陸精英」的90後同學為了工作焦頭爛額,眉頭緊鎖。

「以前幾百工資就能在北京過得很好,現在七八千人民幣在北京都不好活。薪水漲一倍,物價漲兩倍。環境越來越差,競爭越來越激烈。大陸發展得很快很好,大城市物質條件已經不輸給先進國家。但我們有比較快樂嗎?我每天睜開眼只想著,畢業工資拿不拿得到一萬人民幣?拿不拿得到北京戶口?為什麼當中國人壓力這麼大?」這是另一個北大同學告訴我的話。

我認識的這些1990年後的大陸年輕人,最在意的不是風花雪月,而是實習工作薪資戶口。他們許多人懂兩種外語以上,談起時事評論不輸CNN,他們在人人稱羨的大企業實習。就連他們,都害怕在這個洶湧變化、冰冷殘酷的時代裡,找不到好出路、掙不到好生活。

除此之外,相比起父母師長,他們的資訊更開放,他們透過各種管道得知「不應該」知道的資訊。他們對社會環境不滿,也無力改變。有些嚮往自由的90後同學汲汲營營申請國外名校獎學金,渴望從這個物質社會裡脫離一陣子。「國外工作不好找,待遇說不定還比不上國內。但我先出去一陣子,看得更多,會更有競爭力。」1992年出生,準備去瑞士讀金融碩士的學妹這樣說。我問她,出國後最想做什麼,她的回答讓我失笑。「先去辦一個Facebook帳號再說!」

這就是我認識的大陸90後。有主見、有想法、有夢想、有才能,卻在這個時代裡沒有自信。他們是中國大陸殘酷高考中的頂尖狀元,但他們知道競爭者永遠比自己強。

「我們是最幸福的一代,也是最痛苦的一代。」這兩句話,道盡大陸的90後心聲。幸好他們仍有夢想,在面對這個殘酷舞台時,依舊勇往直前。


台政客微博“轉世”38回惹關注
( http://www.scmpchinese.com/tc/china/14033/tai-zheng-ke-wei-bo-zhuan-shi-38hui-re-guan-zhu )

香港南華早報 2013年10月07日 下午6:08

有網民戲稱,洪“轉世”次數越多,民進黨威望就越高。新浪如繼續讓這位民進黨執委“轉世”下去,下屆民進黨戰勝國民黨執政台灣將成為最大可能。

(南早中文網訊)台北政治人物對在內地網站開微博與內地網民互動頗為熱衷,並對兩岸政治言論,因此遭封號,刪貼的情況非常普遍。台灣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洪智坤近日在新浪微博被頻頻封號,但隨即屢次再次申請帳號繼續發言,至今已“轉世”38回,次數之多和頻率之高引起網民廣泛關注。

台北政治人物向來快在內地網絡平台暢所欲言,就算屢被封鎖仍樂此不疲。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洪智坤今日就在微博中表示自己已經38次“轉世”。但仍不改言論大膽本色,他今日在個人微博上發出一條長評論,直指馬英九與習近平若會面,將使台灣步入惡境。

“中共絕不可能讓馬英九佔便宜,馬英九也不敢貿然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因此,國共在APEC會議之前以“共同宣言”的模式,達成政治中程協議的可能性最大。屆時,當習近平帶領著馬英九走進APEC會場,一個中國與其“中華台北”藩屬國的鏡頭出現,將是台灣無法挽回的惡境。 ”洪智坤在蘋果日報》論壇版如此留言說。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6日在印尼峇里島會晤台灣APEC特使蕭萬長,期間強調:“對兩岸關係中需要處理的事務,雙方主管部門負責人也可以見面交換意見”,為明年APEC進行「馬習會」增加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對於自己的頻繁被禁言,洪智坤在網上坦言,“我也不希望如此”,並表示“這對於兩岸互動真沒有好處”。 “兩岸人民也都看在眼裡,當局應該有更明智的判斷。”

也有網民留言表示,洪“轉世”次數越多,媒體越關注,民進黨威望就越高。新浪如果繼續讓這位民進黨執委洪先生“轉世”下去,下一屆民進黨戰勝國民黨執政台灣將成為最大可能。


中國開發橫琴島 打造“第二個澳門”

朝鮮日報駐北京特派記者 安勇炫 (2013.10.08 12:24)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版6日報導稱,為了吸引在澳門劇增的賭場遊客,中國正加快開發澳門西部的橫琴島。橫琴島位於廣東省珠海市南端,距離澳門只有10分鐘的車程。
 
中國於2009年8月將橫琴島指定為新區(一種經濟特區)後正式開始開發。該新區像香港和澳門一樣適用特區法,而不是中國大陸法律,實行“一國兩制”體制。據悉,企業所得稅稅率也將適用利潤的10%多,而不是像中國大陸一樣收取利潤的25%。目前,橫琴島吸引的投資額達到2400億元人民幣。
 
BBC預測:“隨著澳門博彩業的大幅增長,每年有3000萬名遊客湧入澳門。而面積是澳門3倍的橫琴島(106平方公里)將代替進入飽和狀態的澳門吸引亞洲遊客和中國富豪。”澳門博彩業收入在10年前只是30億美元,但去年增至380億美元,遠超美國拉斯維加斯。但由於澳門面積較小,在會展產業和文化產業等方面不如拉斯維加斯。因此,中國試圖通過開發橫琴島來彌補澳門在這方面的弱點。但也有人主張,大力反腐的中國新領導班子試圖抑制不斷擴大的澳門博彩業。

另外,澳門大學在橫琴島建設的面積達澳門校區20倍的新校區於今年7月竣工。橫琴島校區可容納1.5萬多人,將從明年開始招生。


蘇聯亡黨亡國 中共當整風教材  動員全黨看影片 避免再引「世紀悲劇」

2013-10-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0| 評論數: 0

1991年蘇聯亡黨亡國成為中共新一輪整風學習教材,近來,北京中央部會及各省、市、區一把手都組織觀看《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俄羅斯人在訴說》「教育參考片」。該劇將蘇聯放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改行西方的多黨制、議會制和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導致亡黨亡國定性為「世紀大悲劇」。

大陸官方《瞭望新聞周刊》指出,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以來,總書記習近平多次強調,要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提高到事關國家、政黨生死存亡的戰略高度,他指出「腐敗是社會毒瘤,如果任憑腐敗問題愈演愈烈,最終必然亡黨亡國」,要求全黨必須警醒起來。

省委書記帶頭看

江蘇官媒8日報導,日前,江蘇省委中心組集體觀看了《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專題片。省委書記羅志軍強調,要深刻吸取蘇聯亡黨亡國的歷史教訓,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

在觀看專題片後,羅志軍說,蘇共是靠人民的支持和信任起家的。但在長期執政之後,蘇共特別是一些領袖人物,逐步喪失了對共產主義的信念,主動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宗旨意識逐步淡化。當蘇共不再是蘇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不再是蘇聯人民利益代表者的時候,蘇共也失去了人民信任,蘇共垮台成了歷史的必然;在中共看來,戈巴契夫是蘇共亡黨、蘇聯亡國的罪魁禍首,也是社會主義的叛徒。

習近平倡清廉風

羅志軍強調習近平整「四風」有關指示。他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以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

除了江蘇外,25日,湖南省委常委中心組的學習活動包括聽取《延安整風的回顧與思考》輔導報告,觀看《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省委書記徐守盛主持並講話,要求以史為鑑、聯繫現實。他強調,該影片對於廣大黨員幹部具有很強的警示教育作用。

據大陸媒體報導,除江蘇、湖南外,深圳也進行相同活動,顯見大陸各地方政府正學習這一整風教材。除地方外,中共中央黨政部門也在集中觀看包括《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影片,以樹立自我警示,其中包括貿促會、商務部、國家能源局都先後集中觀看了這部黨內教育片。

小 靈 通

《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俄羅斯人在訴說》

該影片屬於中共黨內《居安思危》系列,該片共分:蘇聯最後的日子──世紀大悲劇引起的反思;把自己推向滅亡的政黨──多黨制引發的惡果;被休克的國家──經濟私有化帶來的衰敗;阿爾巴特街的迷牆──指導思想多元化造成的混亂。

《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從政治體制、經濟改革、意識形態、外交國防等6個方面,講述蘇共和蘇聯一步步走向衰敗的歷史,深入剖析了蘇聯亡黨亡國這一歷史重大事件的根本原因。(徐尚禮)


互認治權 馬習會最後一哩

2013-10-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0| 評論數: 0 |原作者: 王超群

馬習會極可能在明年成真,主要是「蕭習會」和「王張會」所透露的政治訊息。可以解讀為兩個重點,其一,北京釋出善意,因而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得以顧問身分參與我APEC代表團,並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互稱官銜;其二,習近平表達了「由經入政」的期待,意味著北京對兩岸進入政治談判的主觀意願。

馬王爭之後,馬總統若由馬習會確立歷史定位,多少可平衡其內政、經濟政績之不足;但無可諱言,最大的難題就是雙方稱謂背後,北京如何面對「中華民國」體制的問題。當張志軍稱「王主委」之後,集思廣益跨到相互「承認」治權這一步,就是馬習會的最後一哩。

馬習如能一會,展現台海和平穩定架構,這是中華民族共同利益。「中華民國」既是台灣民意最大公約數,北京如從歷史大局思考,重新思索再確認「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俾利兩岸領導人共同向國際展現「一中」,這種大氣魄、大開大闔的壯志豪情,只有大陸給得起,就看願不願了。


國慶話「民國」

2013-10-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 評論數: 0

中華民國102歲生日前夕,台北街頭似乎沒有什麼喜慶氣氛,過去只要是國民黨主政,進入「光輝十月」後,幹道都掛滿了國旗,但今年雙十前夕前5天,台北街頭仍難見到旗海飄揚的景況,不像是一向大力推廣全民掛國旗的郝龍斌市長的作風,很難讓人不聯想是否受到政爭的影響。

今年各界對國慶的聚焦多放在馬王之爭,國慶大典也成為揣測馬王互動的角力戰場,還有公民團體以「反對國慶升旗不開放民眾參加」為由,欲拉抬包圍總統府抗爭活動的合理性與聲勢,國慶前社會顯得吵吵鬧鬧。

雙十節的氣氛,不僅台灣不如以往,在大陸受關注程度同樣不如往年熱絡。

回顧101年的雙十國慶,許多大陸網友貼出身穿國旗裝的圖片表達祝福;建國百年前夕「民國範兒」在大陸蔓延,刮起「民國風」,馬英九總統在國慶當日的演說,受到大陸網友瘋狂傳閱。但是今年,微博上祝賀中華民國生日的,大多是在大陸的台灣人,討論雙十國慶的大陸民眾少了。

隨著兩岸交流開放,大陸民眾越來越了解台灣時政,知道台灣在搞政爭、也知道泛綠陣營對中華民國的「正當性」存有質疑。當台灣人自己都對國家生日不表祝福,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這樣的「民主」與「自由」越來越不受大陸民眾的羨慕了。台灣人卻仍然志得意滿,甚至以「教導」大陸人的姿態出現,卻不知長期內耗之下,也耗掉了大陸人對中華民國的好感。

兩岸開放大交流短短幾年,中華民國在大陸民眾眼中從嚮往到不堪,不是因為大陸洗腦,是台灣人自己對國家不尊重造成的。中華民國是台灣最大公約數,更是兩岸民眾都能接受的「中國」,是兩岸最大的連結與和解,台灣人其實更應好好珍惜。


富二代新思維 引領陸企轉型  海外留學 不當乖乖牌 創業、轉戰異域各展所能

2013-10-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 評論數: 0

大陸官方高喊產業升級轉型,最身體力行的就是繼承龐大家產的富二代了。《華爾街日報》報導,大陸民營企業第二代多半在海外就學,近期也開始準備接班,而這些富二代經營理念不同於上一輩人,也將影響下個10年大陸企業的走向。

比起白手起家、苦哈哈的蓋工廠,富二代更希望轉進現代化的金融服務業和投資銀行領域。例如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的女兒宗馥莉就曾經表示,可能會將娃哈哈搬到國外,她說:「我覺得政府需要面對我們這一代,我們這一代人永遠不可能像我老爸那代一樣。」

大陸富二代交流社團「接力中國」(Relay China)負責人,也是新浪董事長段永基的兒子段劉文認為,在大陸當企業家比在西方難,但大陸的機會更多,同時政府也在改變,讓海歸的人數不斷增加。

段劉文自創光電廠

段劉文不甘於在父親的庇蔭下,當個繼承家產的富二代就好,軍校畢業後到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深造,接著創辦了漢朗光電,主攻電子書等市場。段劉文也曾經在父親的新浪公司工作,但是沒人敢給他任何壓力,而且他可以輕鬆得到各種成果。

然而段劉文不願意吃閒飯,決定自己創業,段劉文說:「在中國創業比在美國難,但我不喜歡抱怨。」

現年29歲,地產商新東苑國際投資集團高級副總陳星言,同樣也是奉媽媽之命從海外回國接班的富二代。她說:「從加拿大到中國,從我媽媽的女兒變成她的員工,這是很大的挑戰。」

陳星言籌建養老院

不止是繼承家業,陳星言還興辦小型融資公司,專門幫助女性創業。陳星言認為,本土企業需要轉型才能生存,而海外教育能幫助她以更長遠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同時還會設法尋求結合企業發展與社會責任的經營模式。

儘管大陸房地產市場仍不斷上揚,但陳星言有自己的想法,她看到老年人口的商機和政策方向,正在籌建養老院,協助家族企業轉型。

和陳星言有相同看法的姚亞晨,想在河北打造美容城,讓家族的地產事業有新發展。這個美容城將有10個摩洛哥大,距北京約3小時車程,姚亞晨想讓愛美的消費者不用再遠赴韓國整形,在大陸就能享受專業服務。

姚亞晨說,過去覺得地產業都是和工頭、民工打交道,不夠優雅,不想接觸。但現在美容城的計畫讓她很有興趣,連爸爸都讚許她:「終於開始想事情了。」

胡潤百富榜創辦人胡潤很看好大陸的富二代,因為他們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海外經驗。法國和英國的有錢人家庭,只有不到10%的子女接受海外教育,但大陸富豪子女到海外念書的比例達到3成以上。

胡潤同時表示,儘管這些富二代對傳統產業的興趣不大,但他們有著上一代留下的財富當基礎,同時擁有良好的致富基因,也企圖開創自己的事業、證明自己的價值,未來10年就看這些富二代的表現了。


林中斌:兩岸開戰機率趨近零  共軍戰略範圍已進入太平洋 對台採「超軍事手段」

2013-10-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0| 評論數: 0

國防部8日發表最新《102年國防報告書》指出,中共將在2020年建置完成對台用武全面性作戰能力,顯示大陸對台軍事威脅並未減少。曾任陸委會首席副主委及國防部副部長的林中斌表示,大陸對台早就不是以軍事手段為主,現主要採取柔性對台攻勢,兩岸開戰的機率「接近於零」。

國防部8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新出爐的《102年國防報告書》,在「中共對台軍事威脅」章節中,具體談到中共將於2020年具備全面對台用武的作戰能力。國防部戰略規畫司長成雲鵬表示,因應共軍威脅,我軍將採取創新和不對稱思維。

2004年改採柔性攻勢

林中斌8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早在2004年中共發表《國防白皮書》時,就已將「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等字句拿掉,說明軍事手段已非中共對台政策的主要考量,而改採柔性對台攻勢。

隔年,中共發布《反分裂國家法》,不少人解讀是北京準備對台動武的法源依據,但林中斌當時就曾表示,大陸對台已著重於「三戰(法律戰、心理戰、輿論戰)」策略,將透過經貿、文化、教育等非軍事手段,推動對台統戰。

至於共軍的擴張,林中斌指出,這是預作準備,未必真會使用;共軍在戰略上已經超過台灣的範圍,進入太平洋,也可以說是為了阻止美國介入台灣問題。

中共軍武擴張是後盾

他表示,中共軍武的擴張是後盾,「讓人家知道就好」,不用時時拿出來講;打前鋒的則是「超軍事手段」,包括經濟文化和外交折衝,「這部分一定是笑臉迎人」。

提到兩岸開戰的可能性,林中斌直言,「機率接近於零」。他說,一種可能是中共內部失控,另外就是台灣走向法理台獨;至於中共是否可能因美國介入台海而動武,他笑說,美國現在已是自身難保,介入的可能性不高。


鼓勵台灣人上微博

2013-10-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 評論數: 0 |原作者: 【編輯:張芷雁】

鼓勵台灣人上微博 有些大陸人認為,全世界都能罵中國,唯獨香港和台灣不能罵,因為香港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罵了就是漢奸台巴子,說大陸壞話的不是秀優越感,就是別有用心。有時我覺得我們政府真的應該好好鼓勵台灣人都來微博上看看,看完之後,問他們,你們覺得台灣還是鬼島嗎?你們還會覺得台灣很爛嗎?呵呵!(台灣人在這裡)

藝術要走入民間

大陸的藝術要走入民間,票價首先要讓小白領消費得起。高高端著讓人卻步,只是便宜了無恥黃牛而已。觀眾是可以教育的,黃牛也不難對抗,端看劇團有無魄力與決心而已。不同的城市最高票價可以差距400元人民幣甚至更多,還不如多爭取演出場次。(丫頭_台灣)

裡外不是人

我的祖輩於1949年前後到了台灣,他們被在台閩人叫了60多年「外省仔」,政治鬥爭嚴重時還被喊成「外省豬」,遭受閩人驅逐韃虜要求「滾回去」。兩岸從冷戰直至開放後,他們能回老家了,只是在台「外省仔」依舊,回到老家又成「台巴子」。中國人的民族意識唯有凝聚,才可能抵禦我們真正的敵人。

(林維彥---東嶼記事)

指點他人最會

有些大陸人總愛講大道理,氣勢恢弘對別人的事務指指點點,倒似有指點江山的氣慨,但要他為自己身邊的事務爭點權益時,又唯唯諾諾說不干他的事,對於這種人最好也別太期待,因為他跟《讓子彈飛》裡的那些鄉民是同一路貨色,要他們挺身而出,卻只會躲在屋裡冷眼旁觀,但又在屋裡虎視眈眈準備搶奪戰利品。(imajh劍洪)


上海自貿區掛牌運作 開放速度超韓國

朝鮮日報記者 方顯哲 (2013.10.09 10:33)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大幅放寬了限制規定,例如允許設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等。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也在服務領域為實現對外開放和競爭力提升,果斷採取了放寬管制措施,這給了我們很大啟示。”

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玄旿錫8日主持召開經濟長官會議時,提到中國成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並強調指出韓國也需要為提高服務行業競爭力,應進一步放寬相關政策。玄旿錫的發言飽含惋惜之情,意思是韓國經濟若想恢復增長動力,提高服務行業競爭力乃當務之急,這一領域被中國搶佔先機讓韓國情何以堪。

經中國政府批准,在上海設立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於9月29日正式掛牌開張。試驗區總面積為28.8平方公里,相當於首爾汝矣島面積的3.4倍。中國政府表示擬對醫療、教育、金融等服務行業進一步開放,放寬政策。專家們評價說,此舉表明中國在醫療、教育等領域的開放程度領先于韓國經濟自由區。

韓國自2003年開始將仁川、釜山、鎮海、光陽灣圈等8個區域指定為經濟自由區,但受到利益集團的阻撓,放寬規定措施停滯不前,使得該專案遲遲無法取得進展。有關設立“投資開放型醫療機構(營利醫院、投資者可分得收益的醫院)”項目,由於遭到醫療行業抗議而寸步難行,直到去年10月相關法規才得以修改。相比之下,中國早在1997年就允許外資在中國境內以合資形式設立營利性醫院,目前已有60多家外資醫療機構在中國運營。此次,中國進一步放寬規定,允許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設立外商獨資醫療機構。

教育領域同樣如此。目前,在韓國原則上不允許設立營利性學校,而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則允許設立中外合作營利性教育培訓機構。

亞洲金融學會會長吳正根表示:“中國正在為創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而鋪平道路。儘管在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上低於韓國,但中國以飛快的速度在猛追。”

然而,也有不少人持消極態度,認為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才剛剛啟航,很難預測其未來。韓國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池萬洙說:“應(將上海自貿區)看成試驗性質較強的地區,而將其視為我們的標杆為時過早。”


馬赴明年上海APEC?蕭留伏筆

自由時報 2013-10-9

〔特派記者王貝林/峇里島報導〕APEC經濟領袖會議昨日閉幕,我領袖代表蕭萬長明年是否會再代表馬英九總統參加?蕭昨天預留伏筆,表示台灣國情特殊,所以領袖無法出席領袖會議;但若時機成熟、條件符合,情況也有可能改變;他期待那一天,明年也好、後年也好,都要由領袖決定。

蕭萬長昨在會議閉幕後召開國際記者會,媒體詢問過去APEC五次連胡會、此次蕭習會都由中國主導,基於公平對等原則,明年上海APEC能否比照八次江陳會兩岸輪流主辦,改由我方主導至我下榻飯店會面?

蕭萬長澄清說,連胡會、蕭習會均由雙方協商,沒有誰主導或被主導的問題,完全符合對等安排;APEC若由我方主辦,時間就由我方決定,只要等未來由我方主辦時,就可以找到答案。

有媒體詢問兩岸共組經濟聯盟的可能性?蕭表示,兩岸在三年前簽署ECFA後,關係更正常且制度化,所以不會有經濟聯盟,「還沒到這樣!」

媒體關切,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爭取加入國際經濟組織,但台灣社會對此仍有疑慮,會否衝擊台灣經濟發展?

蕭萬長有感而發地表示,他近二十年前參加APEC會議到現在,APEC成員、影響力都日益增加,像越南同時參加TPP、東協、APEC;南韓也和美國、歐盟、東協簽FTA;即使向來保守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此次APEC演講也積極爭取經濟往前走。

嘆台灣對國際活動不夠關心

蕭萬長也感嘆說,對於APEC等國際經濟組織,台灣關心的只是想參加,卻不關心別人在做什麼?目標在哪?對於所需付出的代價也不願意付,每個國家面對自由化、開放,都有難題、阻力,但都往前走,而台灣很可惜,對國際活動的關心度並不夠,這是民眾及政治人物要思考的!


習高調促統 馬再度低調不回

自由時報 2013-10-9

〔記者彭顯鈞/台北報導〕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藉由APEC「蕭習會」場合,拋出「兩岸政治分歧問題」不能拖的最新立場,挑戰馬政府對兩岸政治對話設定的「三前提」;面對敏感又尷尬的兩岸政治議題,馬英九總統再次低調不願回應。

習近平上台後,對台工作高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岸一家親等政治口號,政治上則拉緊「一個中國框架」,迫使馬政府退讓接受,同時多次呼籲促進兩岸政治對話、促進兩岸和平統一,挑戰馬政府「先經後政」與「不統」的立場。

馬「政治對話三前提」 遭公開挑戰

馬英九連任後,中國從去年開始加強對「兩岸政治對話」的催促力道,仍想維持「先經後政」路線的馬政府,去年拋出兩岸政治對話「三前提」,包括兩岸有誠信與善意、台灣內部有高度共識、台灣民意支持,顯然有意推遲中國的促談壓力。

習近平在APEC場合所舉行的「蕭習會」再度對台出招,拋出「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這個說法,明顯挑戰馬政府所設置的「三前提」。

馬總統第一時間只對兩岸官員「互稱官銜」表達肯定與欣慰,對於習的政治喊話,則刻意低調迴避。總統府前天召開例行性國安與兩岸會議,對於習的最新立場,包括習也首度提出「對兩岸關係中需要處理的事務,雙方主管部門負責人也可以見面交換意見」的立場,繼續選擇低調不予回應。

過去,中國領導人胡錦濤拋出「胡六點」,明確顛覆馬英九所謂的「九二共識」,馬至今沒有任何回應。

習近平今年陸續對台灣拋出「促進政治對話」、「促進和平統一」的政治立場,馬在今年四月首度拋出「不推動兩個中國」,今年六月再宣示「民間政治對話沒有設限」,馬在兩岸立場上的改變,引起各種不同的解讀。

黨政人士重申,馬的兩岸立場依然不變,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中國加強政治力道 逼馬吞下去

自由時報 2013-10-9

記者彭顯鈞/特稿

馬英九很清楚,卸任總統之前,要完成歷史留名使命,只剩下「兩岸」。中國不斷加大「政治力道」,逼迫馬吞下去,就是吃定這一點。

經過這次的「九月政爭」,馬的聲望暴跌,能力備受質疑,很少人相信馬還有多少能耐與籌碼,因應化解中國的政治壓力,馬自己陷入政治危機,卻讓台灣面臨相當的危險。

馬的兩岸主張本身就有很大的錯誤,不只都是一廂情願,例如所設定的「一中各表」前提,早就被中國官方歷次的政治宣示踐踏殆盡,馬對此裝傻、默認,導致兩岸互動在「破口」下進行,當然一步步掉入中國設定的「政治框架」。

當馬宣示「兩岸不是國與國」,默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宣示在憲法統一前提下「不推動兩個中國」,就是不斷迎合、趨近於中國的「框架」。馬這些年來對中國的「政治讓步」,等於自我揚棄「各表」、「不統」的前提,如此嚴重失衡的兩岸互動,馬卻大言不慚宣揚為重大成果,心態可議。

台灣的內政、經濟在馬主政下,局面每況愈下,尤其經過這次政爭的失敗,馬很清楚,他在卸任前只剩下「兩岸」可以讓他完成歷史留名的願望。

兩岸官員互稱官銜很了不起嗎?相較於馬這幾年來的「政治退讓」,中國對台灣稱呼一聲「官銜」,只是從馬身上賺到政治利益裡面的九牛一毛。

更何況,依馬自己設定的兩岸互動模式,互稱官銜本來就是天經地義,馬居然把「互稱官銜」視為重大突破,完全搞不清楚狀況。

馬急著想要完成兩岸的歷史使命,否則不會一直偷偷讓步,又對中國的政治喊話刻意裝傻。期待編織「馬習會」美夢,馬一旦跨出自己的一小步,正好就是台灣沉淪的一大步。


台灣難道要做中國的雅典?

2013-10-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8| 評論數: 0 |原作者: 范疇

經建會主委管中閔說台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方案現在還在地上爬,這不完全是壞消息,因為這比起他上任之前,該方案在地上躺著要好得多。台灣已經很長一段時間內實施的是「在哪裡跌倒、在哪裡躺好」政策,現在開始蠕動爬行,有了進步。但是,若不敢快站起來,台灣可能就會變成中國的雅典。

「羅馬帝國的雅典」,是個西方歷史的典故;簡略的說,當年的雅典文明超越羅馬很多,羅馬人聘用了大量的雅典公民至羅馬做顧問、做教師,並且模仿雅典的經驗以及制度。雅典是個依賴貿易的國度,而羅馬是個依賴土地生產的國度;雅典人憑想像力經營自己,善於思辨,而羅馬人認為多說無益,拿起鋤頭和鐮刀才是正辦。最後,羅馬人吸盡了雅典人的經驗後,就把雅典滅了。

台灣發明了加工出口區,大陸努力學習;台灣創造了科學園區,大陸學著用;台灣用廉價勞力建立了來料加工業,大陸接著用;台灣的電子工程師,大陸聘來用;台灣出身的高端太空技術人才,100多位幫助了神舟太空船進入太空;台灣的廣告、市場高手,大陸拿來用;台灣的演藝人,大陸捧著用。

你信不信,總有一天台灣當年的國大代表選領導、村長縣長直選,大陸也會拿去用;當然,賄選買票的技能,大陸也會全盤接收的用。

台灣人抽象空談了多年的自由貿易區,現在上海拿去用,而且看來要讓它飛起來。

台灣,真想做中國的雅典?

這個比喻,還可以有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今天的台灣人真的很北京人。

老北京人有個挖苦自己的笑話。話說在北京的一個胡同口,一個三角窗位置的屋子掛上了吉屋招租的牌子,胡同內有一對老北京夫妻,眼看著大家都在賺錢,於是也興起了做生意的念頭。老兩口日夜討論可以如何做生意,老頭上書店買了一堆如何做生意的書,老太太忙著串門子和親友討論做什麼生意,一個月過去了,兩老口終於擬定方案,說應該開個特色餐館。拿著鈔票、揣著計畫書,興沖沖的去找房東談合約,結果房東說,上個禮拜一個浙江人來,二話不說當場就放了定金,店面已經租掉了。

台灣現在很雅典,社會50%的精力花在討論民主自由、公平正義,另外40%的精力花在各種優雅的小型精緻化,剩下的10%的人,雖不同意這雅典化,但是在社會正確性的壓力下也不願直說。台灣人也很老北京,善於思辨形成概念,寫起計畫書一流,但是手腳比起江浙、廣東、福建人慢了不止一拍。

雅典城邦,曾經被驍勇善戰的斯巴達人占領過,但在被統治的壓力下,雅典人反而更加昇華,在自由思想上及生活方式上,大放異彩。然而這一切,沒能抵禦來自羅馬的吸星大法。有歷史學家說那是因為雅典太小,羅馬太大,也有學者說那是因為羅馬的體制比雅典更集權、威力更大。

不管怎麼說,那也是2500年前地球一角的案例,今天世界已經全球化;當時若有飛機及互聯網,雅典人的命運可能不一樣,但是那也需要雅典人的自覺。

在讀史書時,我腦中閃出了當年雅典的勝景:一群一群的公民在廣場上,自由放任的談論著民主,慷慨激昂的辯論著什麼才是正義,散會後三三兩兩聚在樹蔭下喝著精緻的飲料,連賣飲料的小攤販都文明有禮。

台灣人注意!羅馬人來了。

(作者為專欄作家)


兩岸攜手分享東協商機

2013-10-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4| 評論數: 0

市場人士大多同意,下一個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是東協,印尼、越南、緬甸等國家,都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例如今年舉行APEC峰會的地點印尼,就備受世界看好,亞洲銀行最新報告認為,今年印尼經濟成長將達到6.4%,2014年將達到6.6%,為近15年來最高水平。資誠全球聯盟組織(PwC)針對APEC企業領袖進行的調查結果發現,中國大陸、印尼、緬甸、菲律賓和越南是亞太商界人士投資的首選。478位受訪者中,高達42%對未來1年企業獲利成長感到「非常有信心」。

印尼的情況是東協整體高速成長的縮影。由於美歐復甦緩慢,東協的逆勢崛起,愈加得到世界重視。中國大陸方面,目前中國─東協「升級版」自貿區正在大刀闊斧打造中,一體化的速度讓世界驚訝。「十一」長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前往印尼峇里島,參加繁忙的APEC峰會,並訪問印尼與馬來西亞兩個東協內大國。無獨有偶,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將「接力」出訪,從10月9日開始,前往汶萊、泰國與越南3國訪問。

台灣在東南亞地區投資經營有悠久的歷史,東協對台灣出口市場的重要性也逐年提升,占台灣總出口的比重從2001年的12%,上升到2012年的19%,成為台灣的第二大出口市場。然而,雖然出口金額逐年增長,台灣企業在東協市場的占有率卻不斷下降,凸顯在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的挑戰下,台灣在東協的競爭力漸弱。

大陸與東協進入「蜜月期」,對於台灣來說,既是合作的機遇,也可能帶來競爭的挑戰。我們認為,東協地域上是「近水樓台」,並且具有「華人優勢」,是兩岸共同的機遇。但是兩岸不應成為「零和博弈」,需要利用各自優勢,攜手分享,合力深耕,才能抓住這個世界經濟的新商機。

首先,台灣應該盡快加入由東協十國發起、大陸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區域FTA,即RCEP。有學者研究指出,2007年韓國─東協FTA生效後,韓國在東協的市場占有率明顯提升,在2012年已經超過台灣0.7個百分點,可見FTA的重要性。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則指出,如果台灣在2013年加入RCEP,在ECFA與RCEP的協同效應下,2020年經濟成長可達4.4%。

平心而論,在加入RCEP的問題上,大陸並不是最大障礙。大陸國台辦已明確表示,願意協助台灣加入RCEP。問題在於,台灣內部陷入政黨紛爭,與國民經濟息息相關的FTA戰略無暇顧及。姑且不論RCEP與TPP這樣複雜的FTA,連《兩岸服貿協議》都陷在立法院止步不前,導致ECFA後續協商延遲,RCEP自然對台灣也沒有信心。對此,政府應該加快推動FTA戰略,乘著當前兩岸和平發展的勢頭,與大陸邁出協商加入RCEP的步伐,避免在東協的市場競爭中繼續落後。

不過,由於加入RCEP還需要複雜的談判過程,內部政治因素還可能影響進程,台商其實可以選擇借道大陸雲南、廣西等省分,搶先進軍東協市場。據媒體報導,台灣企業冠捷科技2011年來到廣西北海,2012年正式量產,當年產量即達190萬台。今年該企業接到顯示器生產訂單300萬台,其中過半來自東協。借道雲南、廣西,台灣不僅可以享受「零關稅」、LDC(低度開發國家)等政策優惠,也可以協助大陸提升這兩個相對落後的省分,得到當地政府的歡迎與支持,可謂雙贏。

最後,兩岸產業界在進軍東協時也可以考慮聯手。大陸擁有豐富的資金、人力與開創精神,但「走出去」的經驗比較匱乏,導致出現一些失誤;台灣有更成熟的品牌與更完善的產業鏈,以及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布局東協的豐富經驗,可以成為大陸企業的「老師」。

兩岸產業界選擇攜手分享商機,可以趨吉避凶,發揮各自優勢,避免惡性競爭,將東協的市場紅利最大化,惠及兩岸經濟。


馬:台星很快簽ASTEP  智囊憂服貿通過時程 恐牽動簽署進度

2013-10-1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7| 評論數: 0

台灣對外經貿協議有望再下一城,馬英九總統9日透露,繼台紐簽署經濟合作協定,新加坡「很快也會簽」;他進一步表示,台灣和日本也已簽署投資相關協議,包括歐盟等也因台灣採取開放政策,跟台灣建立關係。但馬政府智囊表示,新加坡正觀望《兩岸服貿協議》的通過時程,恐牽動ASTEP的簽署進度。


「陸委會」何時去引號?

2013-10-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4| 評論數: 0

雖然只是禮貌性的「簡短寒暄」,但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王張會」成功進行,還賺足了國人的眼球,甚至搶走了主角「蕭習會」的幾分風頭。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直接稱呼王郁琦「王主委」更是讓媒體興奮了一把,畢竟兩岸關係又取得了一項突破。

正當台灣媒體的各種評論紛至沓來之際,大陸官方的反應則不免令人失望。國台辦網站援引新華社的公開報導不僅迴避了王張互稱對方職銜的重要細節,而且仍然中規中矩地稱王郁琦為「台灣方面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

不過,細心的媒體還是發現了一些重要變化。比如,中央社就注意到國台辦發言人當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罕見地提到了「陸委會」三個字。

再比如,新華社在一則評論中不但談到了「陸委會」,而且肯定當年台灣設立「陸委會」本身就體現了「一個中國」原則的精神。

由於兩岸關係的特殊性,雙方不可能互相承認主權,但互不否認甚至互相承認治權還是有相當的空間。習近平在和蕭萬長會談時提到:「雙方主管部門負責人也可以見面交換意見」。但是很難想像,王郁琦會接受以「台灣方面大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的身分參訪大陸。比起過去的稱呼,這次的「王主委」當然是一大突破。

相比「總統」、「立法院」或者「外交部」、「國防部」等單位,「陸委會」以及「主委」因為事涉兩岸事務,敏感度較低。去除引號,大陸不妨從陸委會開始。


化解敵對思維

2013-10-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7| 評論數: 0

中評社回應本報曾復生的文章指出,敵對思維仍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心頭大患,台灣方面尤其突出,有民進黨、官方、軍方,對大陸保持敵對思維,沒有根本改變。但是會產生敵對思維一定有源頭,源頭來自於恐懼,大陸太大,台灣太小,加上軍事威脅至今未消失,一些實際因素也加深台灣的恐懼感。

譬如,大陸所發生的薄熙來案、北京毒霧、黑心食品,台灣人能不怕嗎?恐懼就會產生防衛心態和敵對思維,大陸也應理解台灣社會心理,並設法化解,兩岸交流才會順暢,才能避免付出不必要的代價。

腐敗年輕化

中國大陸黨政幹部持續年輕化、高學歷化,官媒統計,目前大陸全國地級市的黨政首長中,屬「70後」者有39人,其中37人擁有碩士以上學歷。大陸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提出了幹部年輕化,基層幹部甚至流傳著「30(歲)當官、40靠邊、50賦閒」的說法。但隨之而來的,是近年不斷出現年輕幹部貪腐的新聞,9月初就爆出廣東一位80後紀檢幹部,新官上任僅1個多月就受賄千萬元人民幣。監督機制跟不上,幹部年輕化最終只會變成腐敗年輕化。


民意是馬習會的最大變數

2013-10-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9| 評論數: 0 |原作者: 陳淞山

「蕭習會」雖沒有新的政治共識形成,但卻促成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會面,讓兩岸事務主管首長建立不定期會面或互訪交換意見的機制,為未來可能發展的兩岸政治對話及「習馬會」鋪墊政治共識與基礎。

當然,這是兩岸執政當局互相展現善意且精心策畫布局的安排,既確立了馬英九排除連戰與吳伯雄「直接代理」兩岸事務的主導權,由馬英九親掌兵符並破除「圍馬統一戰線」的政治掣肘,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是非功過由馬英九直接負責。

同時,兩岸關係發展從此進入「習馬共治」時代,兩人必須為兩岸和平發展的變局承擔歷史責任,共同面對兩岸的政治難題、解決雙方的政治歧見與紛爭,進而為永久和平創造條件。

當然,對於「習馬會」是否成形?會面的時機、身分、稱謂與地點,大家都各有想法與觀點,見仁見智,但最重要的是兩岸領導人為什麼要會面?會面到底能談什麼、要談什麼?尤其是對一個民意支持度已經跌至9%的馬總統,是否能真正代表台灣的民意與大陸的領導人展開對話?其代表性與正當性是否足夠?倘若會談的內容是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和平協議或「一中框架」的重大政治議題,台灣多數民眾能否接受?台灣政經社會環境又是否能夠承受此一新局的到來呢?

大陸當局為什麼想要開啟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為什麼會把「馬習會」列為政治評估的選項?是希望盡快把兩岸政治關係框在「一中框架」當中,以防範民進黨可能的重返執政而翻轉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走向與脈動嗎?或者只是不想把兩岸的政治分歧「代代相傳」造成更多的變數?

問題是,民進黨一向把國、共共識或兩岸共識當作「黨對黨」談判的結果,是政治密室協商的產物,縱使「馬習會」順利舉行或者兩岸對政治議題達成某種程度的共識,民進黨也絕對不會認帳,不論在野或執政都是如此。因此,中共的領導高層及涉台系統近來也頻頻對民進黨釋出善意,積極與民進黨的領袖或派系發展友善的互動往來。

然而,兩岸最大的政治問題並不在於國民黨或民進黨的個別問題,而在於台灣民心的向背,尤其是目前大多數民眾不贊成統一或獨立且只想維持現狀的情況下,「馬習會」如果是兩岸政治談判的開端,甚至會觸及到兩岸重大爭議的政治議題,台灣人民根本很難接受其可能的發展與結果,那麼「馬習會」舉行的必要性與政治價值便會遭受各界很大的質疑與批評,其結果,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可能也會因此遭受嚴重的波及!

「馬習會」的政治效應猶如刀之兩刃,稍一不慎便會引刀自傷。倘若,大陸當局仍想藉此「戰略突破」以穩定兩岸關係的發展,是該好好考慮「承諾不對台使用武力」的問題,畢竟,這才是消弭台灣民眾敵意、爭取民心最直接的方法。兩岸應該配合「馬習會」的可能發展做好評估與準備了。

(作者為專欄作家)


【禁聞】生死存亡關頭 全黨看蘇聯滅亡劇

新唐人電視台 2013-10-10 02:36 AM
 
【新 唐人2013年10月10日訊】近來,中共各地紛紛組織黨員幹部看《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專題片,江蘇省委書記還強調,要吸取蘇聯所謂〝亡黨亡國〞的歷 史教訓。但俄羅斯並沒有亡國,只是亡了〝蘇聯共產黨〞,俄羅斯老百姓因爲蘇聯解體,反而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觀察人士認爲,當前,中共執政遇到嚴重危 機,在這生死存亡關頭,黨內再用專題片給黨員洗腦,來維持它的一黨專政。

近來,中共能源局、商務部、湖南省委常委、江蘇省委等等,紛紛組織黨政幹部觀看《蘇聯亡黨亡國20年祭》專題片,片中把蘇聯共產黨放棄一黨執政,改行西方的多黨制和自由市場經濟模式等導致的滅亡,定性爲〝世紀大悲劇〞。

原《河北人民廣播電臺》編輯朱欣欣:〝中共讓黨員看這個片子,實際上讓共產黨員,要跟著共產黨特權階層這一小撮人,跟著他們走,效忠於他們,而保持他們這一小撮人的特權利益。〞

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還強調,蘇聯亡黨亡國的主要原因,是放棄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北 京時政觀察人士華頗:〝蘇聯共產黨之所以失去執政地位,是因爲三個壟斷:真理的壟斷、政治的壟斷、經濟的壟斷,我想中共對蘇聯的這種反思,往往是片面的, 它認爲沒有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些方面找原因,實在是荒唐,我想如果那麽反省的話,它是擺脫不了像前蘇聯那樣的命運的。〞

中國網友歸納了〝前蘇聯解體前十大社會亂象 〞,其中,前蘇聯解體前,每年發生流血事件近20萬起。再看今天由中共執政的中國,僅2011年,社會群體事件有23萬起。

另外,蘇聯解體前,維穩經費和國防經費基本持平。而中共的維穩預算,今年是7690億人民幣,超過國防預算7200億人民幣。

蘇聯解體前出現的社會亂象還有:發生高通貨膨脹;GDP不斷升高,國民生活水平不斷下降;貪污腐敗橫行,而且有特供;熱衷修建大型水利工程,造成史無前例的自然生態災難;年輕人熱衷於公務員行業;並且,航母正在試航等。

這些亂象,在今日中國幾乎都可以看見。

(節錄至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