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  大陸人  追尋消失的另一半

2013-10-1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3| 評論數: 0 |原作者: (葉子/台中市)

「我來台灣後馬上打開google,想找到我在那裡看不到的另一半。」當我問起為什麼你想來台灣當交換學生時,你給了我這樣的答案。台灣的媒體百家爭鳴,對於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切入分析報導,這是稀鬆平常的。

「那你找到了嗎?」我笑著問,並在心裡下了小小的期待,期待著他會淘淘不絕的陳述他的收穫,因為台灣媒體的自由與多元,不是每個台灣人所驕傲的嗎?「找是找到了……。」他微微皺了皺眉頭繼續說道:「但很多媒體都偏向報導大陸不好的一面,並沒有很全面。」聽他語氣裡的失望,我的心也踩空了一個階。

從小我們就被期待要思考,不可以盲目的相信片面之詞,但是已經是成年人的我,做到了嗎?「沒有很全面?比如說?」我提出了挑戰,想知道我是否也遺漏了另一半。「你對六四天安門事件的印象是什麼?應該都是坦克車吧!我看這裡的媒體大都報導這一面,其實這之中還有很複雜的東西……。」

他開始分析大陸在國際情勢下的壓力,以及大陸這幾年的發展,全面的進行講解,並在最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當下震懾住了,因為在我以前的觀念裡,大陸常常把敏感的消息加以封鎖,很多新聞是進不去的;篩選過的新聞讓另一個大陸朋友笑說:「新聞太美好了,我們都想住進去。」

他的精闢解說讓我好好反省了一番,原來縱使在那麼多元的媒體環境裡,我也遺失了另一半而不自知,還以為自己多看幾家的媒體報導就掌握了事情的全貌,忘了其實每一家媒體在報導上還是會有自己的考量。「這樣看來,我也得努力找尋消失的另一半呢!」

因為他,我開始想要去找這件事在大陸的媒體上會如何報導。很多人聽到大陸新聞時,總覺得很不真實、很不全面、很官方,包括我自己。但是那也是另一種切入新聞的角度不是嗎?「你如果想知道大陸怎麼報導的,百度一下就可以了!」

看到他那麼努力的想拼湊一件事情的全貌,我住在新聞自由的台灣,豈能比他不清楚國際事件的來龍去脈以及各家看法?我們會為了追尋消失的另一半而努力的,也謝謝他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台生在大陸找到世界參與感  兩岸校園  超連結

2013-10-1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1| 評論數: 0

「大陸,是世界最重要的一環,來這裡讓我感覺到對世界有『參與感』。」吳孟翰說到,這位來自台灣的大男生目前就讀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念的是國際政治,之所以選擇這條路,是因為他從小心中就有個理想:天下。

「作為讀書人,應當以天下為己任。」吳孟翰說到,回憶起小時候看過的日本動畫片《三國志》,其中有一幕令他印象深刻:「諸葛亮站在一張巨大的地圖前,手搖著羽扇,向劉備講述天下大勢以及三分天下的願景。」從那一刻起,吳孟翰便決定將世界局勢作為自己的志業,為此他在台灣中興大學歷史系畢業後,決心往大陸發展,並鎖定北大國關學院作為第一志願。

早在大學還未畢業時,吳孟翰就對大陸高校的學術氛圍和學生素質有著相當高的期待,而這些印象主要都來自他高中時候看到小說《未央歌》中,大陸學生們對國家民族前途的關心:「當時我覺得,台灣雖然有自己的優點,但它太小了,想要達成我的目標,必須要有更大的視野。」

於是,他來到了北大燕園,對他來說,北大校歌中對學生們「走向天涯海角,指點三山五嶽」的期許,正是他學習奮鬥的目標。

吳孟翰認為,想要在國際關係領域中得到最好的學習,重點在於「參與感」,而這也是大陸比起台灣更具優勢的地方。吳孟翰表示,「一個俄國朋友曾跟我說過,這個世界上能夠真正有發話權決定權的國家只有美國、中國大陸和俄羅斯,而有太多的國際會議和論壇是在北京召開,這些可能決定著世界規則的會議就在自己現在所居住的城市,這不是很令人興奮嗎?」

吳孟翰相信,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優勢在於對人民的普遍素質,以及政府對傳統精神文化的維護,在兩岸關係議題上,大陸主張的中國是一種民族的概念,也就是中華民族;而台灣雖然不否認血緣文化上自己身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但卻把「中國」當作是一種國家的概念,因此兩岸人民在「中國人」的對話上因此有了誤會與隔閡,而自己未來的使命則是要讓台灣年輕世代也喜愛中華傳統文化、認同中華民族。

當問起吳孟翰將來是否打算回台灣發展,他微微一笑說:「可能不會吧,我還是想到國外多看看、多學學,畢竟我注重『參與感』,不是嗎?」


9月台灣有政爭、10月國際有逆轉!
(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8647/ )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王大師 2013/10/09 發表於 • 國際 • 財經

就當台灣政壇深陷在『9月政爭』的時候,全球正上演著『10月逆轉』。什麼鬼呀,大濕!哪來的逆轉?這個逆轉,要回溯至2011年時,希拉蕊信誓旦旦的宣稱要讓美國重返亞太。但時間過了兩載,確實在這兩年內,於亞洲搞了釣魚台衝突、南海島國之爭、TPP與RCEP爭霸、以及北韓核武危機。但最後發現,老美還是敗在自己的財務泥淖中。

一國的強盛與否,其實跟船堅砲利沒有必然的關係,不然蘇聯為何在1992年時垮台。一國的綜合實力,還要搭配教育水準、經貿實力、國家開發、民主法制、以及最重要的財政平衡。

如果仔細一看歐美近來的危機,幾乎都源於財政政策的不永續,像歐債危機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歐豬五國的國債殖利率,一一超過7%的驚人水準。也就是說,這些國家無法自行靠國家的稅收與舉債,償還既有的債務本息,於是國家主權,必須被迫交出來讓國際組織紓困。去年的希臘、西班牙、義大利等暴力示威遊行,就是財政破產的最佳寫照。

那今年呢?倒債大風本來要於1月的財政懸崖時吹到美國,但立法諸公即時於最後一秒通過一系列的財政法案,讓當時的經濟衝擊沒摔的那麼重。但也不是沒有後果,美國最後必須每月持續用印鈔的量化寬鬆(QE)措施,讓經濟元氣不至窒息。

這是貨幣面,那財政部份呢;美國因為每年的債務上限,必須週而復始的與反對黨磋商新舉債屋頂。不要以為只有台灣的立法院會空轉,老美的國會一旦空轉,可是會停擺整個聯邦政府運作。因為不像台灣,美國的預算案一旦不過,不會沿用去年的水準,而是整個停擺。

但這其實是個假議題,因為老美在近50年來,共停擺18次。上一次是在1995年,共兩週。聯邦政府關完門後,馬上又打開,沒傷及多少GDP。但這次有點不同了,因為除了聯邦政府的關門外,美國又面臨另一個棘手問題,就是債務的到期。

這才是會將老美嗆死的機關。因為美國的國債,就好像天空的北極星一樣,是所有航行者,作為指標的依據。比方說我們的信用卡、房貸、壽險利率,是中華民國央行依據國際利率指標如英國的倫敦同業拆放利率( LIBOR)為參考。這個利率,再依照聯準會的基準利率與10年期公債做為指標。

所以一旦美國倒債了,就會影響自己的借款成本,也就是殖利率水準;屆時,全世界的利率都會上揚;沒錯,就連你的房貸、信用卡、與壽險保單,都會大受影響。更不用說全球700兆天價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這約莫是全球GDP的10倍大!

也就是這個原因,原本要履行老美『重返亞洲』諾言的APEC行,歐巴馬突然喊卡,必須回國搞定共和黨的國會空轉戲碼。這意味著什麼?這代表日本、菲律賓、南韓、印度、澳洲等較親美的勢力,頓時間沒了外交戰略。因為這些國家的外交政策,全與老美綁在一起。

歐巴馬不來,日本在釣魚台硬不起、菲律賓在南海蓋不起海島基地、印度無法在邊境制衡老共、澳洲的美軍也無法進駐達爾文港、南韓也不會與金正恩持續交惡,藉以牽制老共。也就是說,美國原本佈署在亞洲的戰略、國防、與TPP天羅地網,在這次的APEC會議中,可說是徹底瓦解。

這要怎樣看?除了習近平於本屆的APEC會議中,當足了老大,允諾東協國家建制一個『亞洲開發銀行』,準備與美日所建制的『亞洲銀行』分庭抗禮。大陸又將開發一條海上絲綢之路,打通貿易筋骨。且準備學老美在上世紀的德政,開放公費留學生入中,好潛移默化亞洲學子們。這一切,都在歐巴美急於應付國內的財政困局時,堂而皇之的進行。

那台灣呢?我們又在哪?我國的在野黨教我們ECFA是毒蛇,服貿協議是猛獸,雖然自家的立委紛紛跑去上海開銀行、市長簽直航協議、並邀請學者入台教導人民幣的好處。但同時間,又教導國人服貿是木馬屠城、黑箱作業,所以不能簽。那,在全球的大戰略下,我們要去哪?

我們不是歐洲國家,不能進入歐盟,更遑論歐元區。我們不是美國第51州,所以不能進入北美自由貿易協議區(NAFTA)、或是南方共同市場、或是非洲聯盟。我們連自己亞洲人的東協都進不了了。那要怎辦?

有人說,跟著老美走,美國老爸一定會救我們,喔!是嗎?看看今天的新聞

    「蕭柯會」 美不承諾台加入TPP

    繼去年APEC「連希會」後,今年我方領袖代表蕭萬長與美方領袖代表、國務卿柯瑞昨天舉行雙邊會談,就推動台美雙邊實質關係交換意見;經建會主委管中閔會後說,美方表明不會承諾「讓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談判」,但「抱持正面看法」。


挖~怎辦?連一向挺我們的美國人也不理我們了。如果連ECFA與服貿這唯一可簽的貿易協議都不要,我們還有什麼?以後平均一項產品,都會比其他國家,尤其是韓國的要貴5~20%,競爭力慢慢被侵蝕。難道這就是我們要的台灣尊嚴嗎?

國際的情勢正在逆轉,原本如日中天的大美帝國,目前正慢慢的走下坡。美元作為世界的儲備貨幣量,已從10年前的70%,降至目前的60%,如果一旦落入50%以下,美元就會失去獨霸的地位。如今,美國再被16兆的國債,與每年用QE印出1兆的債務赤字搞的喘不過氣,很可能在未來5年內,就會垮台,必須重新來一次貨幣洗牌。而我們的外匯存底,絕大部分卻還是美元!這該如何?

我們依然的綁在美元體系、美國主導的TPP(還不讓你進去)貿易體系內,我們未來的出路,勢必是不穩的。至於服貿協議,這是台灣近年內,必須通過的法案,途中你可以質疑內容,以及對弱勢產業的補助,但如果只是一味的杯葛,代價就是讓時機一點一點的殆盡,最後成為另一個債台高築的美國。這是我們要的嗎?

但我始終本能的認為,那些杯葛服貿的團體,其實骨子裡根本不反,至少那些反ECFA的立委,很多都偷偷跑去對岸做生意。那他們在演什麼戲呢?

本文獲得作者授權刊登,文章來源:王大師論壇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10-11

不是國際關係,就是內政問題?

馬英九說「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當然有期待馬習會的歹念,絕不是馬英九說的「不承認主權、不否認治權」那麼簡單。而王郁琦今天再加上「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中華民國存在另一個統治當局的事實」,這些說法更是糟糕。

「兩岸不是國際關係」影響的不是主權與治權的問題而已,而是台灣海峽存在的政治歧異,將從國際問題降為內政問題,無「外人」可以置喙的餘地,美日一定對此說法跳腳不已。

民主程序當然是最重要的,然而,蔡英文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不能只是訴諸「全民2300萬人要來決定的事情」這種台灣共識架構而已。她在總統大選期間,曾經提出「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當時沒有好好說理宣傳,但其實這是從「特殊國與國」、「中華民國在台灣」一脈相承、強化台灣主體性的主張,可以繼續延伸。

蔡英文說話,永遠就是少一句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可惜。


兩岸非國際關係? 蔡英文重砲轟馬失格

蘋果日報 2013年10月11日13:53

【張麗娜/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昨在國慶演講中,首度使用「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的新用語,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下午受訪時重砲轟馬總統失格。蔡說,馬總統現在在內政上非常窘困,「我們不希望一個內政困頓的總統,以對中國或其他國家的輸誠、退讓,來鞏固他自己的地位」;她也說,兩岸關係在沒有經過民主機制凝聚國家共識之前,總統講這些話,已經超出他的權力,算是一種失格。

小英教育基金會下午將邀請美國在台協會(AIT)前處長司徒文,以「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為題發表演說。蔡說,這個時候是很重要的時刻來檢驗台灣的戰略意義及所處的情勢,相信他的演講對未來評估我們的戰略,能有更深刻的思考。

被問到怎麼看最近「蕭習會」、「王張會」到馬總統說兩岸不是國際關係?蔡說,我們現在面臨總統在內政上處於非常困難、非常窘困情境的總統,但內政上的問題必需在內政上找到問題根源,並擔負起總統的責任。

蔡說,國際的問題很重要,必需要本於台灣最大的利益來處理,但一個總統因為內政的困頓,想要在外部的關係上求得一個平衡的話,那我們要告訴總統他必需要注意台灣的利益是台灣的利益,不是他自己一個人的政治利益;「我們不希望一個內政困頓的總統,去以對中國或其他國家的輸誠、退讓,來鞏固他自己的地位,這是一個國家領導人必需謹記心的」。

媒體問你認同兩岸不是國際關係嗎?蔡說,總統有他的責任,一個國家總統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衛我們自己主權的地位,這是一個總統最重要的責任;至於我們跟中國的關係,是兩岸的關係,是全民2300萬人要來決定的事情,不是總統一個人說了算,總統必需遵循民主程序,尊重國家人民對這個重大問題的看法,「在沒有經過民主機制凝聚國家共識之前,總統講這些話,已經超出他的權力,算是一種失格」。


兩岸非國際關係? 台聯籲辦馬英九叛國罪

蘋果日報 2013年10月11日15:18

【林修卉/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昨在國慶演說提及,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台聯黨主席黃昆輝今表示,馬英九作為總統,在中華民國國慶日上,否定中華民國為國家,「這不是叛國,什麼才是叛國?」他將再向高院遞出聲請,繼續偵辦馬英九的叛國罪。

黃昆輝指出,馬英九把內政、經濟搞得一團糟,卻只想討好中國,把中國當萬靈丹,甚至不惜犧牲中華民國主權,配合中國的「兩岸做出合情合理的政治安排」而釋出媚共之詞。

黃昆輝說,馬英九是人民選出來的總統,人民並沒有授權馬英九可以否定自己的國家,馬英九已背叛人民、背叛國家,其叛國罪人民一定要追究到底。


馬指兩岸非國際關係 蘇貞昌:話不要亂講

蘋果日報 2013年10月11日11:51

【林修卉/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昨在國慶演說表示,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今在黨團大會表示,希望馬總統善盡總統的職責,不要再犯錯誤,「話不要亂講」。

對於馬總統的說法,蘇貞昌說,「不接受!」他指出,如果馬總統不是總統,昨天怎麼在台上?「他是總統,就是國家元首,我們是國家才會有總統,而中國建國已60年,這兩個國家不是國家的關係,那是什麼關係?」

蘇貞昌表示,馬總統自己在選舉時,也多次做這樣的承諾與這樣的訴求,得了選票之後,現在講這種話,這個話為什麼不在選舉中講,所以是騙票、虛偽,民進黨絕不接受,相信全民也絕不接受,希望馬總統善盡總統的職責,不要又再犯錯誤,要有國家元首的責任,話不要亂講。


綠委強調兩岸就是國際關係 痛批總統下台

蘋果日報 2013年10月11日11:14

【李英婷/台北報導】針對總統馬英九在昨天國慶日祝詞文告中提到「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民進黨立委劉建國今召開記者會痛批,根據《憲法》表述,兩岸國號,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大陸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岸關係就是國與國關係,絕對是國際關係。

劉建國還提到,就是因為馬英九不認同兩岸是國際關係,才會導致國際社會逐漸傾向「一個中國」,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最近公布我國狂犬病報告多次使用「中國台北」即可明證。

綠委楊曜也表示,在國外打拚時,「一個中國」的暗晦不明就是絆腳石;如果馬英九無法安心當中華民國的總統,如果他不認同中華民國,「那就順應民意,下台吧。」另一綠委陳亭妃則諷,馬英九的歷史定位就是「馬區長變成馬特首」,已經是個失職、失格,更不適任擔任台灣人的共同領袖。


兩岸不是國際關係 王郁琦:即不是國與國關係

蘋果日報 2013年10月11日09:02

【張麗娜/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昨在國慶演講中,首度使用「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的新用語。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上午接受周玉蔻《蔻蔻早餐》電台專訪時表示,他的解讀是這跟總統過去講「不是國與國關係」意思是一樣的,不需要特別做文章。至於總統為何要改變說法?王說,「這個要問總統」。

至於兩岸是什麼關係?王說,是一種特殊的關係,這是中華民國《憲法》所設計出來的關係,因為現在現實是隔海分治,大陸那邊有一個統治當局在那邊也是一個事實,可是從《憲法》的角度我們又不能承認他有主權,所以雙方隔海分治的結果,只能用一個所謂特殊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形容。

主持人問那就不承認我們是一個國家了嗎?王說,「我們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裡面有另一個統治當局在那邊,也是一個事實。主持人追問這符合國際政治理論與現實嗎?王說,很多國際政治教科書都在研究台灣海峽的狀況,這是個很有趣的狀況,但我們是從《憲法》的角度。


鄭秀玲:黑箱服貿 五大問題

自由時報 2013-10-11

〔記者陳彥廷/台北報導〕公民一九八五聯盟昨天舉行「公民護憲」行動,兩岸服貿協議重啟談判是主要訴求之一,台大經濟系主任鄭秀玲應邀到場「授課」時直言,黑箱服貿協議存在不符民主程序、不顧國家安全、嚴重衝擊中小企業、雙方協議內容不對等,以及讓我國薪資惡化等五大問題,應重啟談判。

鄭秀玲強調,人民並不反對和中國來往,但絕對反對政府和中國簽訂存在嚴重問題的服貿協議。她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Stiglitz認為自由貿易協議應該符合透明、對等、國家利益在商業利益之上等三大基本原則,但服貿協議完全達不到任何一個標準。

鄭秀玲表示,服貿協議簽署過程完全不透明,不但事前沒讓國會參與監督、沒舉辦公聽會,更沒有對社經、國安進行衝擊評估,嚴重違反民主程序,「我們是民主法治國家,可以接受這樣的黑箱服貿嗎?」

鄭秀玲認為,我國對中國的開放項目包括美髮美容等弱勢產業,也包括印刷、電信、入口網站、隧道、橋樑、港埠等關乎言論自由、通訊隱私、重大交通建設之產業,將對國家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將衝擊四百萬勞工

她表示,服貿協議只對大企業有利,對約一百萬家服務業當中九十九%的中小企業或微型企業,將帶來毀滅性衝擊。她說,這些企業如果面臨中國壟斷上中下游的「一條龍」經營模式,以及國營事業背後支撐的競爭對手,將引發倒閉潮,衝擊四百多萬服務業勞工。

鄭秀玲說,我方對中國開放的項目都是沒有限制的真正開放,但中國對我們卻是假開放,例如限制台灣業者不能跨境提供服務,若要進軍中國市場就必須把公司搬到中國,造成資金、技術、人力、業者全部都被吸進中國,台灣經濟將被掏空。

要「馬不要再騙了」

鄭秀玲並說,服貿協議開放中國的投資移民,長期居留在台灣可以經營各種小生意,與在地的同行競爭,台灣的薪資將更為惡化低落。

鄭秀玲痛批馬英九總統,說他在國慶文告中所提的三高:生產力高、產品附加價值高、所得福利高,根本不會發生,「不要再騙我們了!」


林向愷:服貿生效 台灣經濟社會防線潰散

自由時報 2013-10-11

〔記者曾韋禎、邱燕玲/台北報導〕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昨提醒,一旦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生效,不但台灣的言論自由、政治自由、經濟自由都可能全面失守,台灣的經濟安全、社會安全防線也恐就此潰散。

一九八五公民行動聯盟昨天下午在自由廣場舉行「小組沙龍」,邀請多位學者向民眾解釋服貿協議對台灣的危害。不過有位來自中國的遊客發言指出,台灣就像是之前的東德、西德,立即遭台灣民眾反嗆:「完全不一樣!」更有民眾高喊:「台灣不是中國的。」「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這名中國遊客表示,「今天的台灣是華人世界的典範」,向世界展現了可享有自由民主、軍隊國家化,在蔣中正的帶領下逐漸民主化,現場則有民眾搖頭比NO表示不認同。

隨後發言的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黃國昌肯定說,這就是民主、自由,儘管大家不贊同、不接受這名中國遊客的發言內容,「但台灣可貴的地方就是讓他把話講完」,現場立即響起一片掌聲。

黃國昌表示,雖然台灣的公民社會未臻成熟,但也有改變的能量。他以立法院審查服貿協議指出,馬政府原本想限時、包裹迅速審查通過服貿協議,並故意遺漏許多相關資訊來欺騙國人。但在人民不斷地要求下,立法院同意逐條、逐項審查,也同意舉行公聽會,這是公民社會的二連勝。

黃國昌批評草草舉辦公聽會的國民黨立委張慶忠,雖總以礦工之子自居,卻從不幫基層著想,這種草率舉辦公聽會的態度,比小學生寫作業還混。

林向愷則指出,台灣目前有八成的商業活動與服務業相關,服務業又與語言、習慣密不可分,馬政府透過不對等的服貿協議,讓中國業者挾雄厚的資金來台,勢將重創台灣的基層服務業。

將重創基層服務業

林向愷說,台灣的基層服務業並沒有開拓全球市場之雄心壯志,常常只想安身立命就好,他們一倒,就是全家生計受到影響,台灣的經濟安全、社會安全防線恐就此潰散。

至於到中國發展的服務業,每年還要簽署年度檢討承諾書,言論自由受到極大的限制。林向愷說,一旦服貿協議生效,台灣的言論自由、政治自由、經濟自由都可能全面失守。


馬:上海自貿區已啟動 台灣要加快開放

【聯合報╱記者錢震宇/台北報導】2013.10.11 03:18 am

馬英九總統昨天在表示,台灣要全面融入區域經濟整合,且要快速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另一方面要積極參與全球競爭,吸引全球投資,來拓展商品和服務輸出的市場,讓台灣真正成為「自由經濟島」。

馬總統說,根據二○一二年統計,每一百美元貿易額中,可獲得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免稅或優惠的金額,新加坡高達六十三美元,韓國也有卅四美元;台灣原本只有零點一四美元,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生效三年後,才增加到四美元,但仍遠落後新加坡與韓國,「台灣還能不急起直追嗎?」

馬總統說,希望將來的台灣,是具有人民生產力高、產品附加價值高、人民所得與福利高的「三高」自由經濟島,成為全球企業選擇投資的第一志願。

馬總統表示,台灣經濟正面臨全球化與區域整合的雙重挑戰,必須重新定位;一方面要讓台灣能夠成為國際經濟體系中關鍵元件和精密設備的提供者,同時開創服務業創新模式;他說,政府正在整合產學資源,積極開發十項工業基礎技術,讓它們成為產業未來創新升級的基礎,積極協助廠商轉型為「中堅企業」。

馬總統說,行政院已完成十二項行政法規鬆綁,大幅簡化委外加工的關務審驗機制,自由經濟示範區內智慧物流的新營運模式逐漸成形。

他表示,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已掛牌啟動,台灣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所以台灣開放的速度還要加快。

他提到,行政院正積極檢討在示範區中納入其他產業活動,包括金融業的財富與資產管理;不論境內或跨境的金融與經濟活動,自由化的範圍都要擴大。希望這些自由化的措施,連同其他產業推動方案,在兩年內能帶來三千億元的投資,四萬五千個就業機會。


管中閔:兩岸不排除特區與特區合作

【聯合報╱記者薛翔之、邱金蘭、林毅璋/台北報導】2013.10.11 03:18 am

總統馬英九昨天宣示推動「自由經濟島」,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表示,近期將展開檢討,只要是不涉及修法,且對銀行、保險和證券業有幫助的措施,都會朝鬆綁的方向思考。

經建會主委管中閔昨天說,國內已上路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概念,就是為朝向「自由經濟島」作準備;經建會官員表示,解讀總統國慶文告內容,其實是在提醒國內金融開放的腳步要加快,且不僅是境內,還包括跨境部分,包含第三方支付、財富資產管理的商品與匯率等因素;兩岸也不排除展開經濟示範區的合作。

曾銘宗說,已指示銀行、證券及保險三局,加速並擴大金融自由化範圍。具體作法包括全面蒐集香港、新加坡有關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商品、業務的規定與作法,對於台灣尚未開放部分,逐項檢討可行性,必須深入了解,「為什麼香港、新加坡能,台灣卻不能」。

其次擴大對國內專業機構投資人的開放,曾銘宗說,金融業納入示範區方案已報院,只要不涉及修法的金融商品與業務鬆綁,金管會隨時檢討開放。

在銀行的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部分,曾銘宗也說,境外部分幾乎已全開了,銀行局正在檢討是否採負面表列。

至於剛起步的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OSU),將依券商規模大小「分級管理」,並且大幅開放。


金管會:自由經濟島 三路鬆綁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2013.10.11 03:18 am

為加速邁向「自由經濟島」,金管會決定三管齊下,擴大金融鬆綁,包括跟香港、新加坡比較,逐項檢討金融商品與業務開放,未來開放幅度與速度,將超越金融納入自由經濟示範區方案。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說,具體作法:第一,蒐集香港、新加坡有關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商品、業務的規定與作法,第二,擴大對國內專業機構投資人的開放。


經建會:啟動兩岸特區合作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2013.10.11 03:18 am

馬總統昨(10)日喊話,將透過自由經濟示範區,加速推動台灣成為自由經濟島。據了解,經建會下周一(14 日)就會將自經區特別條例報送行政院核定,針對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來勢洶洶,經建會盼化競爭為合作,開展特區對特區合作。

上海自貿區本月初風光上路,馬總統在國慶演說中特別提及,台灣此後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近日上海市台辦副主任季平、上海市台辦經濟處長金雷等人到台灣取經,先後拜會中經院、台經院、台北市政府、高雄港務公司及國內多家金控機構,態度相當積極。

知情人士表示,季平等人來台取經,想了解我自經區運作概況,吸取台灣在金融、資本市場開放過程中,如何應對各種可能衝擊。我職司自經區規劃的官員,也利用機會與季平等人非正式會晤,盼透過交流,為日後開啟區對區合作奠定基礎。

該人士說,上海自貿區正大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目前我自經區已有虛擬金融功能設計,在產業合作一項,保留與大陸區對區合作的空間,未來也許有機會做實體區的合作,「上海發展人民幣離岸業務,若能有台灣協助,將獲益良多。」

我自經區第一階段在今年8月中上路,在不涉及修法下,鎖定4加N示範產業率先上路。


自由經濟島 仰賴政府最大魄力落實

【經濟日報╱社論】2013.10.11 03:41 am

馬總統昨天在國慶演說中提及,最近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已經掛牌啟動,我們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台灣的開放速度還要加快,自由化範圍也要擴大,讓台灣加速邁向「自由經濟島」。馬總統連番指示加速推進自經區,主要著眼於在這波國際經貿自由化浪潮中,台灣一旦錯過轉骨契機,未來經濟發展就難擺脫「三低」。三低是指,生產力低、產品附加價值低、所得福利也很低。

事實上,台灣近期要面臨的特區競爭,不只是上海自貿區,還有標榜要做珠三角曼哈頓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的國際戰略綜合特區。國際間之所以在此刻競相推出特區,理由有二,一是期盼在不景氣之中,仍可發揮聚寶盆效應,吸引資本流入;第二則是趁著國際景氣仍在疲弱時,及早啟動經濟結構轉型,以便在日後景氣復甦時,能卡到有利位置。特區的功用也在於可降低大範圍推行風險,讓各國政府可先在特區裡,培養一畝試驗田,靠著實踐來檢驗真理,有成效再擴散,由此以杜保守勢力的悠悠之口。

從外觀看,上海自貿區與台灣自經區,在名稱與神韻上頗為雷同。兩者都標榜要透過自由化、國際化來推動改革,終極目標也指向日後要與跨太平洋經濟戰略夥伴協定(TPP)接軌。不過,細究內涵,還是可區辨出上海自貿區主攻人民幣與金融國際化;而自經區亟欲透過各種生產要素鬆綁,鼓勵資源重新做最佳配置,以便催生出一批更具國際化與跨國界的新形態產業。

自貿區與自經區各有利基,但在資源有限下,不免面臨人才、資金與技術的搶奪戰,更別說自經區初期主打的「4+N」示範產業中,其中一味就是虛擬金融。一旦台灣的菜色不夠吸引人,擘劃出的前景也不夠打動人心,那麼無情的磁吸效應便會立刻發作,屆時孰是邊陲、孰是核心,立即可見分曉。

近期行政院長江宜樺下達通牒,要求經建會務必在本月中端出自經區特別條例草案,萬萬不可再延遲繳卷,頗讓外界感受到府院高層共同的焦慮與急迫感。不過,在政府內部制定特別條例的過程中,隨處可見部會本位主義,對人流、物流、金流鬆綁看法不一,導致在創設法律的過程中,行政部門就必須花費很大力氣,處理內部歧見,更別說日後特別條例送入立法院,還會面臨何等硬仗。

成功的改革植基於一種敢挑戰傳統的信念,也是一種勇於超越現狀的態度。面對上海自貿區十足展現大開大闔、後發先至的企圖心,曾作為上海自貿區取經對象的台灣自經區,也必須擺出「從A到A+」的氣勢。更別忘了昔日推動自經區的初衷是為了示範出一畝自由化、國際化與前瞻性的試驗田,而這畝試驗田在驗證成功後,還能向外複製、擴散,讓台灣在未來十年脫胎換骨,走向自由經濟島。

直言之,這是一場台灣近年來少見的大型經貿試驗計畫,推動之初,政府就必須展現過人的遠見與恢宏的企圖心。此外,自經區的推動,也需要政府最大彈性及最高程度的參與。所謂最大彈性,是指政府在鬆綁法規及加強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過程中,興利之舉要大於防弊心態。開放的膽子要大一點,步調也要快一點,避免白白浪費自經區原本就是用來作為試驗區與示範場的設計。

最高程度的參與,體現在政府釋放活力給市場,以及權力下放給地方政府,但中央仍必須保持局內人角色,切莫以為權力出讓了,就可缺席、卸責。在自經區運作與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發生眾多費解難題,這時由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搭建的自經單一窗口,就必須動起來,在最短時間內排除企業投資障礙。唯有如此,才能為台灣經濟創造高生產力、高附加價值與高所得、福利的「三高」奇蹟。


韓中企業投資劇增 濟州迎來新商機

濟州=朝鮮日報記者 吳在鏞 (2013.10.11 16:32)

本月8日,記者來到西歸浦市東烘洞和吐坪洞的醫療園區建設現場。在這裏可以看到西歸浦市區和大海,擁有美麗的景色。在海拔230多米高的此處,中國著名房地產開發公司綠地集團以引領醫療旅遊為目標,正在建設“濟州醫療園區”。在工地內準備了掛有韓國和中國國旗的2層高的樣板房,來自中國的訪客正在長達4米的模型園區前聽取介紹。綠地集團計畫,以2015年開業為目標,在醫療園區總項目面積約153.9萬平方米中的77.8萬平方米地皮上,投資1萬億韓元建設醫療休養園區。

◇房地產投資移民制度見效

中國人對濟州島房地產的投資熱潮在6年間增加110倍。特別是,2010年2月實施的房地產投資移民制度成為引爆劑。房地產投資移民制度是向購買50萬美元以上度假療養設施的外國人及其家人給予永久居留權(取得居住資格後住五年以上)的制度,韓國在濟州島首次實施了該制度。

▲圖為,中國房地產開發公司綠地集團正在濟州西歸浦市東烘洞和吐坪洞一帶建設的醫療園區全景。最近,中國資本和遊客湧入濟州島。朝鮮日報記者 攝影

在濟州島擁有房地產規模最大的國家依然是美國(368.146萬平方米)。主要是旅美僑胞擁有的土地較多。中國人在濟州島擁有的土地面積居第2位(245.5422萬平方米),但在今年第二季度(4月至6月)中國完成交易的土地共有489塊,面積達24.0202萬平方米,達到美國(33塊,4.7808萬平方米)的5倍,因此超過美國只是時間問題。濟州招商引資科科長高泰民(音)表示:“得益於乾淨的自然環境、無簽證制度、地理位置相近、實行房地產投資移民制度,中國資本大量湧入。”

◇土地交易和汽車增加

在網路遊戲企業Nexon的控股公司NXC工作的李先生因就讀於濟州英語教育城市國際學校的子女的上學問題,住進了與濟州市區相隔30公里左右的英語教育城市附近的度假村型公寓小區。已經在濟州生活22個月的李先生說:“每到週末,一家人就會去博物館、山上、海邊、徒步旅遊路等地玩。”

隨著遷至濟州島的企業增多,人口也不斷增加。目前,Daum Communication和NXC等20家韓國企業、16家研修院和呼叫中心、其他18家等共54家單位遷到濟州島。這些企業的投資額達到4457億韓元,年銷售額超過2萬億韓元。因企業遷移而產生的工作崗位達1947個。以今年7月末為准,濟州的人口歷史上首次突破60萬人,企業的搬遷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中國人的投資和人口的增加,點燃了濟州島的土地交易市場。去年濟州島的土地交易量達4.1997萬塊、6960萬平方米,同比數量增加14.7%,面積增加30.5%。汽車登記數量也劇增。在濟州島31.6441萬輛汽車中,近1年6個月內增加的汽車達5.9287萬輛。這超過了2003年至2011年9年間增加的數量(5.7178萬輛)。進口車專賣店也陸續開門營業。

已在濟州生活8年的成先生(在Daum Communication工作)說:“剛來濟州時,著名餐飲企業和咖啡連鎖店根本沒有,隨著這些名店陸續入駐,生活變得非常愜意。”


向香港新加坡看齊 濟州邁向國際自由城

濟州=朝鮮日報記者 吳在鏞 (2013.10.11 16:36)

濟州島正在迅速發生變化。來到濟州的外國遊客人數從2010年的28.8425萬人次增至今年8月的163.8680萬人次,增加了4.8倍。如果來到連洞地區的華人街“保健路”,甚至很難分清這裏是韓國還是外國。因實施每週五天工作制、建成濟州徒步旅遊線路、鄰國中國的崛起等,濟州島成為新的休養勝地。2002年公佈濟州島長期發展計畫“濟州國際自由城市”時,居民紛紛表示“無稽之談”、“荒謬的計畫”等。但現在隨著這些計畫一個個得到落實,濟州島正在不斷發生變化。

上月30日,在濟州市我羅洞濟州高科技園區內的濟州國際自由城市開發中心(JDC)會議室內,濟州道舉行了10年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的“神話歷史公園”建設事業正式啟動簽約儀式。投資商——中國藍鼎集團董事長仰智慧表示:“截至2018年將投資1.8萬億韓元,建設以亞洲、歐洲等世界三大神話和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公園。”藍鼎集團上月已在濟州設立了註冊資金為500億韓元的當地分公司“藍鼎濟州開發”。曾多次失敗的公園事業時隔10年重見光明。“濟州國際自由城市”計畫出臺11年多以來,在人們的認識中只是“暫時停留的旅遊城市”的濟州島正在不斷發生變化。韓國有潛力的IT企業爭相進駐濟州,海外企業的投資也接連不斷。

▲左圖為,在濟州英語教育城市開設的英國系列“NLCS濟州”學校,學生們正在聽課。右圖為,在濟州道連洞一家免稅店前擠滿了中國人。濟州島在近10年間發生了和過去完全無法相比的巨大變化。照片=濟州國際自由城市開發中心、朝鮮日報記者

◇14個專案成功吸引外資

2002年,以東北亞中心旅遊休養城市為目標推出了“濟州國際自由城市”計畫,2006年濟州道被指定為特別自治道後,開始推進吸取香港和新加坡優點的專案。

這項試點專案的核心是無簽證入境、免稅、零管制等,目的在於打造東北亞教育、醫療、旅遊產業中心。

◇濟州吸引“國內英語留學”熱潮

西歸浦市大靜邑濟州英語教育城市以前還是放養牛和馬的牧場和林地,人跡罕見。但2009年6月國際學校入駐此地後,時隔4年這裏就變成了受到全國關注的地區。隨著全國富裕階層子女湧入,甚至出現了“濟州留學”的新造詞,而且高檔進口汽車也是隨處可見。目前,在英語教育城市的英國、加拿大系列等3所國際學校的學生達1700多人。在這裏,希望低齡留學的學生可以接受到海外名牌學校的教育。濟州國際自由城市開發中心(JDC)理事長金韓昱(音)表示:“得益於英語教育城市,原本將流向海外的964億韓元低齡留學費用留在了韓國。”

◇70家企業入駐科學技術園區

和濟州英語教育城市一起將引領濟州國際自由城市的五大核心項目也正在推進,分別是高科技園區、休養型居住園區、神話歷史公園、西歸浦觀光美港、濟州醫療園區。其中,高科技園區的進展速度最快。高科技園區的總專案費用達45296億韓元,已經投資2195億韓元,投資率達到48.5%。2010年確定地皮後,僅3年時間就有門戶網站運營商Daum Communication等70家企業入住。

醫療特區——濟州醫療園區由世界500強企業中的中國綠地集團負責建設。但最近政府決定保留設立外國營利醫院,因此給吸引醫療機構造成了負擔。

休養型居住園區項目也已確定地皮,而且今年3月舉行了第一階段建設工程開工儀式。負責該專案的馬來西亞成功集團(Berjaya,華僑資本)2008年表示,將投資韓國旅遊領域最高外資規模18億美元,因此令人充滿很大的期待。但據悉,目前在籌集項目費用方面遇到了困難,項目進展也被迫推遲。

濟州道透露,從實施濟州國際自由城市綜合計畫的2002年到現在,成功吸引外資的專案有14個。在外資規模方面,中國居首位(8個項目,3.0349萬億韓元)。有人說,隨著中國遊客劇增,“濟州島將成為中國島嶼”,但在投資方面中國最積極。JDC透露,2008年至2012年濟州道人均地區內生產總值(GRDP)升至年均7.42%。


張志軍:兩岸「只經不政」是不現實的

【聯合晚報╱特派記者林庭瑤、吳父鄉/上海報導】2013.10.11 04:13 pm

首屆「兩岸和平論壇」今天上午登場,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中表示,兩岸關係發展,一些政治爭議可以暫時擱置,但是不可能長期迴避,「只經不政」的作法,是不現實的。且兩岸之間無論有多大的政治分歧,都不能動搖及損害「一個中國」的架構,兩岸之間的所有政治分歧問題,都應該在這一架構內尋求妥善解決的辦法,「這是一條不可鬆動的底限」。

「兩岸政治議題 不能長期迴避」

第一屆「兩岸和平論壇」今起兩天在上海東郊賓館登場,張志軍在開幕致詞時表示,兩岸近年來本著「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步驟推動協商,取得積極成果,但「易」和「難」是相對的,「經」和「政」也並非截然分割,經濟議題協商並非沒有難點。像司法互助、兩岸互設辦事機構、台灣參與涉外活動等議題,都涉及政治問題。

張志軍指出,這代表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中,一些政治爭議儘管可以暫時擱置,但不可能完全及長期迴避,「只經不政」的作法,無法持續,而此次論壇是攻堅克難的一個嘗試。

張志軍說,就兩岸政治對話和協商,不指望一談即成,一舉解決長期積累的全部難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融冰總要有個過程。但雙方不溝通對話協商,不談起來,問題不但無法解決,且「三尺之冰,可能會結得更厚、凍得更硬。」

高育仁:兩岸應建立共同史觀

21世紀基金會董事長高育仁在會中指出,所謂兩岸之間合情合理的安排,他認為不只是正視兩岸分立的治權,也主張兩岸應建立「共同史觀」,由兩岸共同參與和享有,希望未來兩岸能以同理心、包容心建構兩岸史觀。

此次論壇,兩岸學者專家今起兩天在上海將討論兩岸政治關係、涉外事務、安全互信、和平架構四項議題,多位民進黨執政時期官員,包括江春男、吳榮義及高英茂等人都與會。


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盼馬習會儘早實現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庭瑤、吳父鄉/上海報導】2013.10.11 04:09 am

第一屆「兩岸和平論壇」今天登場,將討論兩岸敏感的政治議題,有台灣學者昨晚表示中共撤彈才能討論軍事安全機制;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則說,兩岸事務負責人直接交往,可以進一步談條件,期盼「馬習會」儘早實現。

首屆「兩岸和平論壇」由廿一世紀基金會與大陸全國台灣研究會共同舉辦,廿一世紀基金會董事長高育仁昨晚表示,兩岸先易後難的「難」就是政治問題,兩岸終究不能不勇敢面對,這場論壇就是公開坦誠談論這個問題,尋求解決之道的機會。

隨後,高育仁逐一介紹台灣與會者的背景,說明有「各黨派、各顏色」的人士,他介紹前行政副院長吳榮義、前外交部次長高英茂、中山大學社科院院長林文程等人時,都說明他們的綠營背景與關係。

此外,高育仁還特別用官銜介紹,他列舉出席的前國防部長孫震、前陸委會主委張京育、前立法院副院長鍾榮吉為例,說明與會者不但來自「各黨派、各顏色」,還包括前任國防、兩岸、國會等領域的高層首長。

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邵宗海會後受訪表示,必須要認真看待中共撤彈的問題,如果大陸沒有打算用武力解決台灣,軍事安全的機制就能順利建立;如果彼此之間互信基礎不夠,這個問題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媒體詢問實現「馬習會」的可能性,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則說,兩岸領導人會見、會談是大陸方面卅多年的政策,也會為此而努力,兩岸關係發展至今,尚未實現兩岸領導人會見,表示還要解決很多事情。

孫亞夫說,今年以來,台灣社會對兩岸領導人見面比較熱,也有期待,這個氣氛是很好的,兩岸可以進一步談條件,比如兩岸事務負責人直接接觸交往,可以創造條件。

此次論壇,兩岸學者專家今起兩天在上海將討論兩岸政治關係、涉外事務、安全互信、和平架構四項議題,除了專題演講開放媒體採訪之外,兩岸學者討論議題時都採閉門座談。


司徒文︰中國覬覦台灣戰略地位

自由時報 2013-10-12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台灣的戰略地位美、中等國高度關注,前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司徒文昨演講表示,台灣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卻常常被很多人忽視,中國對台灣有興趣,即是因台灣的戰略地位,因為中國要掌握海權,就要先掌控第一島鏈,也就是從日本沖繩到台灣、菲律賓這一帶,如果中國潛艦部署在台灣,將可以掌控太平洋海域,甚至威脅到美國。

指馬稱兩岸非國際 因為「傳統思維」

對於馬總統指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司徒文表示,馬總統會這樣想,可能是因為有著「傳統思維」,認為中國的整片江山都屬於中華民國,以及中華民國會統一中國。

司徒文昨應小英基金會邀請,針對「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發表演講,與前往聽講的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互動熱絡。

至於兩岸是否走向統一?司徒文表示,美國不會介入,若兩岸人民有共同想法,美國會支持,但統一最大障礙是,中國並非民主國家,沒有法治、政府運作也不透明,若中國能改變,還有討論空間,但目前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不過,司徒文也說,他的發言並不代表美國官方。

司徒文說,台灣長期籠罩在中國大陸的陰影下,其成就常被忽視,台灣的人口與澳洲相當,他認為台灣是個「中等強國」。

他表示,美國與中國的外交官通常不會公開談論台灣的戰略地位,但對於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雙方其實都心照不宣,美國在麥克阿瑟將軍時期,將台灣視為西太平洋防線非常重要的一環,擔心台灣淪為共產黨的統治。

司徒文認為,台灣人民必須體認到,兩岸關係發展不只影響台灣,也影響到整個亞太區域和全世界,台灣不僅地緣戰略位置重要,軟實力也同樣重要,尤其台灣是民主政體,也是經濟發達的國家,是很多國家的模範。

美盼台能與國際整合 減少依賴中國

他表示,華府的戰略優先考量是希望台灣將自己整合到國際與區域之中,因此,他支持台灣和新加坡、紐西蘭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台灣能加入更多區域經濟協定,就能減少對中國的經貿依賴。


司徒文:兩岸發展牽動亞洲

自由時報【2013/10/11 17:45】

〔中央社〕前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司徒文今天說,兩岸關係維持現狀並不可能,因為現狀會不斷改變,台灣人民必須體認兩岸關係發展不只影響台灣,會影響亞洲甚至是整個世界。

司徒文(William A.Stanton)下午應小英教育基金會邀請,針對「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發表演講。

司徒文說,台灣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但卻常常被忽視。他認為,中國大陸對台灣有興趣,是因為台灣具有戰略的影響,因為中國大陸要掌握海權,就要先掌控第一島鏈,也就是從日本沖繩到台灣這一帶。他說,台灣對東海與南海區域來說,戰略重要性很高。

他說,中國大陸沿岸都是淺水港,如果解放軍潛艦能部署在台灣,將可以掌控太平洋海域,甚至威脅到美國。

司徒文引用許多學者專家對台灣戰略地位的研究,強調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他最後總結表示,台灣人民必須體認到,目前兩岸關係發展不只影響台灣,還影響亞洲,甚至是整個世界。

馬總統10日在國慶大會發表演說時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司徒文回答聽眾問題時表示,馬總統會這樣想,可能是因為傳統思維,認為中國的整片江山都屬於中華民國。

他認為,兩岸關係要維持現狀是不可能的,因為現狀不斷再改變。而對於兩岸統一,司徒文說,最大障礙在於中國大陸不是民主國家,政府統治沒有透明度。

他認為,台灣政府應該整合自己與區域鄰國,他支持台灣與紐西蘭、新加坡等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他說,更多的自由貿易協定,可以減少台灣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賴。


房裡的大象:台灣的戰略重要性
(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articles/view/1320 )

想想台灣論壇 洪榮一 Oct 12, 2013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前任處長司徒文 ( William A. Stanton) 2013年10月11日在台北以〈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aiwan)〉為題發表公開演說。

除了耳熟能詳的經濟發展與民主轉型,司徒文由地緣戰略 (Geo-strategy) 的視角再出發,針對台灣位於第一島鏈中間的特殊戰略位置,重新描繪了「不沉的航空母艦」、「潛艦的補給站」的戰略重要性。

台灣是誰的「不沉的航空母艦」?

美國從不認為台灣是美國的「不沉的航空母艦」,美國擔心的是台灣如果落入敵對勢力的控制,台灣便成為影響西太平洋航海運輸線 (See Lines of Communication;SLOC) 的軍事基地。如此一來,台灣將被迫推向站在美日同盟的對立面,台灣人民將再度淪為強權衝突陰影下的人質!

同樣的,中國擔心的是台灣在敵對勢力的支持下,扼制中國的航海運輸線安全、威脅東南四省的安全、制約中國的發展。然而,隨著冷戰的結束與戰爭型態的改變,事實證明一個獨立自主、穩定繁榮的台灣是符合所有周邊國家利益的最大公約數。落實民主轉型後的台灣已不再是威脅中國發展的「反動派」!相反的,一個獨立自主、穩定繁榮的台灣在中國與美日同盟的地緣競爭中提供了緩衝、妥協的空間,形塑了亞太區域穩定發展的安全環境。

台灣是誰的「不沉的航空母艦」?就亞太區域的整體安全與穩定而言,唯有一個獨立自主、穩定繁榮的台灣才能同時保障西太平洋航海運輸線的安全,也保證了亞太區域的持續和平與發展。

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卻又往往被刻意忽略不去討論。

為了建構一個更加穩定的西太平洋戰略安全環境,華盛頓應該更積極的協助台灣在亞太區域安全機制的架構中有著積極主動的角色,華盛頓必須更積極的協助台灣再度融入國際社群當中,華盛頓也必須更積極的協助台灣以更好的性價比(Cost/Performance Ratio) 來持續國軍的軍事事務革新。

於此同時,北京也必須體認到透過一個獨立自主、穩定繁榮的台灣才能造就更加穩定的西太平洋戰略安全環境,也才能對中國的持續和平發展有所助益。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的本質不在於任何政治人物一時即興的口頭表述,而在於如何以務實並對台灣全體人民有益的作為來建立兩岸乃至於亞太區域的共同利益。

洪榮一

作者為英國牛津大學分子生物物理學博士、國防大學戰爭學院戰略研究所碩士、美國國務院2009年「國家安全政策研究」訪問學人,曾兼任於國防大學教授《國家安全戰略研究》與《技術創新與移轉》。


上海自貿區啟航 金融改革是最大看點

《周刊朝鮮》記者 Lee Dong-hun (2013.10.12 09:08)

今年3月28日,在中國最大的經濟城市上海市浦東新區北部的外高橋保稅區,身穿黑色夾克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用手指著集裝箱碼頭說:“30年前,波瀾壯闊的改革首先是由在沿海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帶動的。今天看來,用開放促進新一輪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間和動力。而在這種開放的過程中,改革將釋放巨大的制度紅利。”李克強還鼓勵上海積極探索,在現有綜合保稅區基礎上,研究如何試點先行,在28平方公里內,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試驗區,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當時李克強就任總理還不到一個月。

三個月後的7月3日,在首都北京中南海內的國務院,李克強主持召開了國務院常務會議。會上通過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其主旨是將李克強四個月前視察的包括外高橋保稅區、洋山保稅港區、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在內的28.78平方公里區域指定為“自由貿易區(FTZ)”。這一決定遭到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銀監會)、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等金融監督機構官員的反對。財政部、稅務總局、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保監會)也對部分條款提出“保留”意見。李克強得知其計劃一直遭到反對時曾拍桌子發火。因為李克強的強烈意志,國務院通過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並於8月22日正式批准。

“上海自貿區(FTZ)”在經歷了李克強拍桌子發火等周折後於10月1日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22日正式批准成立上海自貿區一個多月以後。成立之前的9月29日,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市長楊雄、商務部長高虎城來到上海外高橋保稅區。韓正揭開紅布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幾個大字映入眼簾。現場直播當天活動的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用“先行開放先試改革”八個字概括了當天的活動。意思是說“率先試行開放,率先試驗改革”。

上海成為中國國內第一個自由貿易區(FTZ)。自貿區成立後,在黃浦江東部浦東新區的外高橋、浦東機場和洋山港地區,製造、貿易、航運、海運、金融、法律、醫療服務投資將在2、3年內完全實現自由化。可以說,中國大陸將誕生一個香港。

上海自貿區10月1日成立當天,自貿區的威力便可見一斑。當天是中國國慶黃金周的第一天。中國新華社報導稱,10月1日一天裡,位于外高橋基隆路的上海自貿區綜合服務大廳接待317次相關人士諮詢。據新華社報導,還有從距離上海兩小時車程的浙江省杭州市乘出租車趕來的企業家。另外,試驗區官網日均訪問人數1.4萬,是原上海綜合保稅區網站訪問量的7倍,點擊次數達190万次,是原來的38倍。

9月29日揭幕儀式後舉行局長級記者會時現場擠滿了記者,出現這種情況完全在預料之中。目前,上海自貿區管理委員會開設30個窗口提供業務諮詢服務,但面對接踵而至的企業家還是不夠用。上海自貿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簡大年表示:“按照規定國慶假期不能正式辦理工商登記註冊等業務,但考慮到客戶需求,今年假期大部分受理窗口仍然正常開放,提供業務諮詢服務,但前來諮詢的人如此眾多還是大大超乎預想。”

企業家如此感興趣是因為中國當局表明會“保障企業在自貿區內的自由活動”。根據國務院批准的方案,中央和地方政府對自貿區入駐企業的監管將從事前審批轉變為事後監管。以企業投資許可為武器對企業“揩油”的慣例將會消失。掌握關稅權、貨物通關時耀武揚威的海關影響力必然會減弱。

對於企業的批准許可,上海自貿區採取“負面清單”管理方式。上海市9月30日凌晨迅速公布了所謂《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辦法》的執行細則,闡明了限制行業。根據細則,除賭博娛樂業(賭博、賽馬、彩票、賣淫)和印刷出版業(報紙、雜誌、出版、廣播)等黨中央限制的18個行業(黑名單)外,允許一切企業活動。這相當於總體行業分類項目的17.8%,其餘領域均可自由營業。上海自貿區管理委員會表示:“過去辦企業需要工商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等各種手續,耗時約29天,但現在縮短到4天。”

成立自由貿易區後,預計企業湧入上海的速度會進一步加快。在上海自由貿易區管理委員會辦公樓所在地——外高橋保稅區,已入駐6000多家企業,以及來自75個國家的200家企業總部。位於長江下游和太平洋交匯處的外高橋保稅區於1990年被中國指定為首個保稅區。在全中國110個保稅區取得的年稅收中,該保稅區占50%以上。

上海自由貿易區的最終目標是,通過加強至今為止偏重於製造業的上海的物流業和金融業實現“香港化”。自由貿易區通過進出口通關自由,吸引外國企業和金融機構。通過這種投資吸引方式提高外匯增值率,並將特定地區培養成國際貿易中心。通過這種方式吸引來的外國企業將為地區居民創造出新的工作崗位。

前世界貿易組織(WTO)參事官、律村律師事務所顧問金義基(音)透露,中國政府成立香港“自由港(Free Port)”後,取消了除酒類(酒精度在30度以上)和香煙以外商品的所有關稅。通過此舉香港保持了低物價,因此吸引了外國企業的進出口加工業,這也成為為當地居民創造就業崗位的動力。通過管理湧來的貿易資金培養國際金融能力,而這種機制讓香港從國際貿易中心躍升為國際金融中心。

上海試圖重走香港走過的路。目前已有包括11家金融機構在內的36家企業申請入駐。在11家金融機構中,包括花旗銀行、星展銀行(DBS)等外資機構。據悉,匯豐銀行(HSBC)和渣打銀行也在考慮進駐上海自貿區。國內外金融機構紛紛湧入上海自貿區是因為,對使用人民幣的自由金融交易抱有期待。

三星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嚴正明(音)在今年9月4日發表的《中國經濟的新模式,李克強經濟學》報告中表示,中國當局為維持對政策金融的控制力度,一直推遲金融市場全面開放。事實上,利率和匯率也不是由市場,而是由政府決定。甚至政府曾人為限制外匯存款的每日提款額度。此外,還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有條件允許通過貿易交易賺取的人民幣流入中國。因此,通過貿易賺取的人民幣,只能在香港等域外金融市場上運用。

2013年上半年,80%(約2.5万億元人民幣)的人民幣貿易交易是在香港完成。如果在自由貿易區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等金融交易自由化,人民幣今後將從貿易結算貨幣躍升為投資貨幣。此外,從長遠來看,上海相當於用人民幣代替美元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試驗田。

對“上海香港化”的期待使自由貿易區所在的浦東房地產價格呈上漲趨勢。據判斷,隨著人口、企業、資金的湧入,房地產價格將暴漲。中國房地產交易信息網站“安居客”透露,浦東新區的房價於去年2月降至最低的每平方米2.1459萬元人民幣後一直呈上漲趨勢。今年1月,超過上海平均房價後,漲至2.8736万元人民幣。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