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環台後的悲情

2013-8-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2| 評論數: 0 |原作者: (朱谷強/廣東潮州)

我引以為傲的一件事是遊歷了大陸31個省市自治區,也遊歷了台灣、香港和澳門。每每談到此事,別人問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哪裡,我總是回答:台灣。2013年年初,我來到了美麗、富饒、民主的寶島,開始了環台7日遊。

台灣啊台灣,是大家閨秀也是碧家小玉,是歷經波瀾的滄桑女人,也是風姿嫵媚的窈窕熟女。從此台灣成了我的最愛。

既然是最愛為什麼會有悲情呢?也許是愛之切切便痛之切切,但更直接的原因是那穩重又健談的台灣導遊使我有了悲情,覺得台灣對大陸的猜疑遠未消失,很多方面根本就談不上信任。我的台灣導遊見多識廣,到過30多個國家,但一談到大陸與台灣統一的問題,他就回答:「根本不可能」!我問為什麼,他說當年千島湖事件深深傷害了台灣人的心。

怎麼一個刑事案件的千島湖事件就影響了統一大業呢?他的解說令我震驚,他說這是大陸解放軍蓄意製造的事件,那幾個殺人犯穿的是解放軍的服裝,拿的是AK-47。我真的震驚了。這是聞所未聞的事情!就我們大陸人的觀點看來,這種觀點無疑是外星人的想法:解放軍就這麼幼稚,拿台灣平民練膽?

還有一次,我開玩笑地說如果大陸與台灣要統一,大陸可以讓一大步,甚至可以把國號改成中華民國,但還是由共產黨執政,台灣成為類似香港的中華民國的特別行政省,他回答同樣是「根本不可能」!他說只要是共產黨來執政,台灣就會矮化,也遲早會共產化。歸根結柢,幾十年的對立和分裂,心還是難以跨越台灣海峽。

不過,台灣導遊確實很敬業也很幽默,他說不能直接叫他導遊,這樣會倒楣的;在日月潭要小心,被高山族女人看中了,那就永遠留在了台灣。在7天的旅遊中,即使看似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他都能滿足,也沒有大陸那種沒完沒了的購物。

儘管如此,他對大陸的一些成見還是根深蒂固。例如,我拿了一張旅館的日文旅遊指南,他就鄭重地說這是日文,不要拿,好像大陸來的人都目不識丁。還有在吃飯前反覆講要我們吃完飯就去上廁所,好像我們生活還不能自理。

當然,台灣在很多方面還是比大陸先進很多。那乾淨整潔的街道,就是農村也是一塵不染,讓我們看了自歎不如。那神奇的便利店,真的是進去了就沒有遺憾出來。衛生美味的台灣食品,從不用擔心肚子裡會塞滿地溝油。當然,那種自由文明的空氣是我們吸不到的。更奇特的是,每天面對的都是彬彬有禮,笑容滿面,一個字:爽。

高興地來到台灣,帶回來的是一絲悲情和同是一個民族卻長期分裂,這最大的痛。這次環台,從大陸繞道香港去台灣再回來,卻要過六道邊境檢查,這是一個多麼大的諷刺!我有一個和馬丁路德.金恩一樣的夢想:我夢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


圖書館片段  兩岸校園  超連結

2013-8-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7| 評論數: 0 |原作者: (劉二囍/東海大學建築所陸生)

霪雨霏霏的傍晚,結束一整天課程,看著其他同學紛紛離去後,頓感孤單,一股茫然感突發而至,不知道去哪裡,於是莫名其妙的進了圖書館。可是今天在圖書館,並不是很想看書,那就索性寫寫書。不妨就說下有關圖書館的片段。

上周日的這個時間,我還是坐在現在這個位子上。鑒於那天是期中考後的第一個周末,這裡人煙稀至,圖書館成了冷宮,我儼如包場一般。可雖享有包場的空間,卻達不到常規的奢華,秉承節約用電的原則,燈光關閉了不少。我常坐的那個位置附近的燈光有些昏黃,但倒不至於妨礙到閱讀,我還是習慣性地選擇了它。

沒大會,這邊的燈光亮起,我見到管理員幫我摁下了開關,以及順手關閉了相鄰區域的燈光,並向我點頭示意,我受寵若驚趕緊回禮。那一瞬間,不知如何表達,忽然想到了小學作文的慣用句法,諸如阿姨開啟的燈光溫暖了我胸膛,以及身材矮小的管理員忽然一下子高大了起來,然後我噗地差點笑噴了出來。

倘若那天,我被以節約用電的名義驅趕到燈光明亮區域,我想我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對這裡心懷積極性。在陰雨的今天,無所事事的情況下,我之所以選擇藏身於此,除了一些基本原因外,一定程度上,也因為這裡有人願意為你主動打開一盞溫情滿盈的燈。

我順手拍了一張圖片發送到網絡上,藉以描述圖書館淪為冷宮的罕見景象。沒料到引起一些不明真相人士感歎,他們誤以為作為陸生的我在發憤圖強,而與此對應的是台生很少沾染圖書館。他們的誤判來源於謠傳,在成長的路上,師長曾屢次聲稱大陸高校內的學生排著隊上圖書館,一大清早四五點鐘就很多人在讀英文,以競爭對手的強大作為恐嚇,激發危機意識。

謠傳只不過是一個謠言,我並非好學之輩、學霸之流,且聞雞起舞秉燭夜讀的鬥士在大陸絕非普遍現象,頭懸樑錐刺股的時代早已成為歷史,在渾噩中虛度光陰在空虛中揮霍青春已經成為大陸高校校園的主流,學霸也只是個別人競相的事業。

要承認一點,大陸學生在考試分數上確實具有傳統的優勢,但這喜的背後是憂,人口過多導致過強的競爭,使得高考成為很多學生唯一的路。在台灣,不少人擔憂陸生普遍成績優秀,會搶走台生的獎學金,於是設置禁令,限制陸生獲取獎學金,這在公平正義上遭受詬病。坦白些講,撇開成績不言,我認為很多台灣學生很優秀,在與其言談與交往中就可以明顯察覺;陸生成績雖相對較好,必然也有其弱的地方,全才畢竟有限,不然如韓寒成名作中所言:都成人王了。

台灣應該要有這個自信,如果認為自己的學生全方位落後於陸生,那整個社會豈不是要窮途末路,顯然事實並不是這樣。極端方式的禁止,非長久之計。我想,如果把所有類別學生放到同一個舞台上,在考核獎學金人選時,更新衡量標尺,以綜合素質作為考量,弱化考試分數的比重,台灣學生的優勢自然會體現出來,而且這樣,無論對陸生還是台生而言都更顯公正。

我想說一句,大學生比拚分數是件低級趣味的事,如果不為了以後申請學校拼湊績點,如果不靠證書給自己貼金方便保研,讓獎學金見鬼去吧。


台灣,只為懂她的人而美

2013-8-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9| 評論數: 0 |原作者: (Sary/廣東廣州)

我們沒有遊覽太多的景點。正確來說,我們沒有遊覽過什麼景點。到鄉村裡沿著鐵路走走;到市場的小攤吃早點;到特色店鋪逛逛;到旅行推薦的美食點嘗鮮。

在外旅行,多少會擔心找洗手間的問題。在台灣總會看見捷運站清晰的指引標誌「化妝室10米」等。有次使用時,還聽見讓人避免尷尬的流水聲。商場的哺乳室更是布置得溫馨舒適。另外,還有停泊自行車的掛牆架。

偌大的換乘車站,人們低聲細語,不會覺吵擾煩雜。人們按序守行,不會擁擠爭道。規規矩矩等上扶手電梯,好好排隊等上落車。還有那真實看見的導盲犬。

台北四周很少見到垃圾筒,偶爾見到的時候,總是清晰分類的。我拿著試飲的紙杯逛了幾條街也沒有找到垃圾筒,一直拿在手上。到了一間小飾物店,年輕的老闆突然招呼我說,杯子是否不要了,他可幫我處理。我愣了一下,怎麼好意思別人幫我扔垃圾。他笑容滿臉說不要緊,因為垃圾要計費的,所以我很難找到扔的地方。要收費,他還主動提出幫我扔。除了感謝他,更想深切感謝這個人傑地靈的地方。

處處可見的郵筒;在馬路等紅燈而拍婚紗照的新人;有不同童真主題的機場候機室……充滿情懷和創意的地方。

在酒店吃自助早餐的時候,一服務生滿臉著急跑向我:「對不起對不起,您的那份煎蛋下了蘑菇;您之前說不要蘑菇可能他們搞錯了。對不起對不起,馬上幫您換一份。」她誠懇關心的樣子,幸好沒把我給弄哭。

普通的麵店,午飯時間生意興旺。但客人均是自覺排隊,按來店的先後時間自覺入座。

在街角小店買衣服的時候,全新的是原價,掛版沒新的貨品是半價。我買了一件原價的,老闆拿給我的那件新,只是有一處丁點兒不打緊的起毛頭,他滿臉不好意思的邊道歉邊換另一件給我。這個地方可愛成這個樣子,讓我怎麼回去呢?

坐纜車,遊了好幾個山頭,我們多買了一站的票錢,坐完的時候還有溫馨提示讓我們退費。坐捷運改變主意,想提前出站,同樣方便退費。一些理所當然的事情,在我們眼內是那樣的彌足珍貴。

通往溫泉小鎮的列車都換上了泡湯的主題裝飾。每次幾塊錢的露天湯池,是當地居民休閒養身的好去處。這裡的悠悠生活,一派祥和恬靜的景象直教我們迷戀。走在綠樹成蔭的路上,便已覺人間美好,平和友愛,簡單樂道。

遊客區試食的風潮很隨和,每個檔主會真切邀請遊人試嘗。儘管人群裡我只是好奇駐足,店主也不忘遞上一份給我試味。美味不只在嘴裡,更是在心頭。

入住的民宿早在預訂的時候網上付清房租了。入住的時候沒有被要求出示證件,更沒有被要求押金什麼的。

住在山上的小樓房,潔淨舒適。四周被大山環繞,遠眺大海,近觀樹林。和大自然親近,人處於最放鬆的狀態。

午後在小路上散步,巧遇一家犬。或許好少見到人,一見到我們就跟著我們走。我們停下來,牠便停下來。牠跑遠了,會回頭等我們。就這樣,一直陪走了幾公里。我相信,人和自然和諧共處的時候,一切均是滋養人心的。

我們正為行李和購買的伴手禮如何安置,才不妨礙行程而發愁。後來發現四處都有儲物櫃供使用,火車站還有行李托管的房間,象徵式的收費價格,非常貼心方便。看到這些標誌的時候,心裡暖暖的,感歎在這地方旅行怎麼會如斯舒適省心。

這樣的小住,這樣的隨意遊歷,最大收穫,是被這裡的人文氛圍深深溫暖著內心。感謝這個地方,感謝我們民族,還有這個地方。台灣,只為懂的人而美!


送別現場震撼

2013-8-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6| 評論數: 0 |原作者: 【編輯:張芷雁】

到送別被虐死士兵現場,很震撼,首先是那麼多人,為了真相和正義呼籲,其次是秩序,雖然人多但並不亂,也沒見到維護治安的人,還有在撤退的時候,看見有個哥們搬了幾箱水,送給路人解渴,大熱天的,很感動 。(浮影影像/北京)

電視慌亂無序

裝了個鍋,看了台灣電視,一是主持人醜,二是說話既難聽又難懂,三是亂七八糟信息擁堵、弄得腦子和耳朵眼睛都很亂。競爭就一定會帶來進步嗎?至少台灣電視新聞上看到的是慌亂無序,比歐美電視差得太遠。(丁龍江/北京)

十年後自有公評

十年後台灣民眾才會對馬英九的政績有公正的評價。馬英九做領導人的政績不敢說能比上小蔣,絕對不會比他前面的兩位民選領導人差勁。他在兩岸外交和經貿自由化方面的政績尤其明顯,個人自律方面也做得好。(山間明月9590/湖北)

台灣人微博拚殺

台灣人邱毅與洪智坤網上微博拚殺開始,鹿死誰手,作為大陸人我不關心,我關心的是國民黨黨員與民進黨黨員之間的較量引領我們看到民主的益處。那我們哪幾個黨黨員也出來論戰下,有膽挑戰擂主不?(砍柴秀才/山東)

放心吃路邊攤

除了台灣政府領導人們簡樸親民之外,絕大多數的路邊攤產品質量和衛生狀況良好也是前提之一,我從來不敢在中國大陸的路邊攤吃東西,但是到了台灣就敢放心吃,這不是崇洋媚外。(冷眼觀京劇/天津)


「公知」不是洪水猛獸

2013-8-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6| 評論數: 0

新華網以〈中國若動盪,只會比蘇聯更慘〉為題,對大陸公知(公共知識分子)發出警告,指微博公知「天天造謠製造社會負面新聞、不斷煽動民眾怨恨現在的政權,引發中國社會動盪」,這篇文章受到大陸網友嘲諷,更有人舉台灣「轉型不等於動盪」為例駁斥。

「公知」這個詞出現於2004年,泛指以「公共利益」為己念的知識分子。隨著微博等網路媒體興起,「公知」的社會影響力成長驚人,一些知名「公知」經常受到數十萬人關注。

但近來大陸開始出現批評「公知」現象,甚至汙名化為「公蜘」;台灣也有人批評大陸「公知」,邱毅就評論大陸公知「對民主無知」,是「商業式民主」,李敖之子李戡也說,他們「頭腦不好」缺乏理性思考。

在成熟社會中,「公知」絕非洪水猛獸,反而有助於公民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批評者憂心「公知」會給社會大眾帶來「錯誤」的輿論導向,擔憂民眾會受到煽動與操弄。但一旦公民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公民意識覺醒了,社會就不會受到「公知」的操弄,目前「公知」受到過度吹捧現象,也只是一種過渡。

台灣一些公共事件中,常見文化人扮演類似大陸「公知」的角色,如文林苑事件中的戴立忍導演、宅神朱學恆發起反廢死運動等,都起到號召作用。但8月3日25萬民眾上凱道「送仲丘」,意見領袖雖然參與,卻不具有最大的影響力,民眾自動聚集,用更理性的方式表達心聲。

這場台灣史上最大規模由公民自發的社會運動,經網路串聯,沒有政黨奧援,民進黨領袖如蘇貞昌、蔡英文等想參一咖,但也只能在台下聆聽群眾的聲音。沒有政治人物的悲情呼喊,也沒有暴力訴求,自發性的民眾聚集,反而秩序更好,更能和平傳達訴求。

台灣公民意識抬頭,這條路走得艱辛。「公知」不會造成社會動盪,反而能讓民眾在一次又一次衝突性的思辯中成長,終能理性表達意見。只要大陸社會給予人民更大的思考空間,當人人都是「公民」,「公知」不稀奇,就不會是洪水猛獸。


太魯閣祭老兵亡靈

2013-8-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0| 評論數: 0 |原作者: (王普、趙偉力/北京)

我們沿著海岸公路北上花蓮,向窗外望去左面是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右面是煙波浩渺的太平洋。彷彿行駛在一幅變幻莫測的千里畫廊中。

太魯閣內雲海茫茫,迷霧濛濛,茂林翠竹,山青水秀,斷崖、峭壁、溪谷、瀑布,各種自然景觀盡收眼底,讓人覺得目醉神迷、如入仙境。但在我腦海裡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長春祠。

長春祠位於太魯閣峽谷的溪流旁,因為中間隔著一條河,我們只能站在對岸隔河觀望。長春祠是一個黃頂白牆的祠堂,導遊說祠堂裡供奉著的是為修建中橫公路而犧牲的台灣老兵。中橫公路是穿越大山橫貫台灣東西的一條公路。一路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劈崖鑿洞,都是當年的台灣老兵一錘一釬開鑿出來的。

遙想當年,可憐的台灣老兵,拋妻別子,背井離鄉,被矇騙挾迫來到台灣。他們都是老百姓的子弟,既沒有什麼文化,也沒有什麼技術,他們被派到深山老林裡去修路,用最原始的方式,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開鑿出這條路。他們當中有數百人犧牲在這裡!他們的牌位就立在了長春祠。

我想,在這浩浩蕩蕩的大陸旅遊團中可否有親人來此拜祭亡靈?如果沒有,那我就替代他們的大陸親人告慰他們安息吧!因為兩岸人民的情感是一脈相承的。


世外桃源

2013-8-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8| 評論數: 0

@Tency醬:「花蓮」雲山水像是一個世外桃源。到這裡時烏雲漸漸密布起來。這裡真是依山傍水,湖水是藍綠色的。聽司機師傅說原來是這裡的一家民宿叫雲山水,久而久之這裡也統稱為雲山水。真是好聽的名字。需要注意的是到這兒千萬要記著防蟲防蚊,隨便一走就能被咬到好幾個包。


白衫軍與台灣民主模式

2013-8-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7| 評論數: 0

台灣從1988年解除戒嚴、1992年國會全面改選、1996年總統直接民選、2000年政黨輪替,再到2008年政黨二度輪替,20多年來,民主之路始終顛簸起伏備嘗艱辛。這20多年曲折發展歲月當中,在許多時刻,許多人曾經對台灣政治的未來與台灣民主的價值喪失信心。最近以來,面對大陸崛起與台灣經濟困局,更多人認為台灣已經沒有前途。

有人認為,新加坡一黨獨大、法制嚴峻、強調紀律秩序勝於自由平等的威權主義模式,可能更適用於台灣,更能促進經濟社會的進步;也有人懷念過去的威權統治,期盼當年純淨與安定的時光可以重返;還有人對華人社會的民主前景感到悲觀,認為這樣的社會始終只能遵循老祖宗「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規訓,民主是海市蜃樓,英明聖主「為人民服務」的民本政治才是出路。當然,也有人心儀西方民主,卻認定台灣無法走上那種公民理性問政、政黨良性競爭的烏托邦。

雖然和平的民主轉型、政黨輪替的正常化是台灣民主政治的重要成就,但台灣的民主實踐,在幾個階段內,都出現了弊端。李登輝時代,為了剷除國民黨舊勢力,統治當局援引地方派系勢力,以推動民主選舉與本土化為表,內裡卻扶植黑金勢力,造成毒瘤從地方蔓延到中央的結果,國民黨最終敗於金權腐敗。陳水扁任內,為了扭轉朝小野大局面,民進黨政府一方面操弄統獨民粹議題,使得政黨惡鬥、社會分裂加劇,一方面又變本加厲運用金權槓桿,既用來鞏固政權,又得以滿足當權集團私欲,敗壞的卻是台灣民主化與本土化運動的歷史資產,也造就了馬英九的完全執政。

然而,馬英九執政5年多來,理論上既掌握行政權又掌握立法權的格局,卻在施政上左支右絀,這就同時暴露了馬團隊的無願景、無執行力、無政治布局的窘境,以及台灣民主政治下總統權力獨大,有權卻難以究責的制度困境。5年多來,民怨不斷升高,政府威信不斷流失,政策不斷搖擺,已積重難返,除非大破大立,馬英九的歷史定位幾乎已經論定。

如果我們將焦點專注在這些流弊上,自然會對台灣民主政治感到灰心、失望,然而,持平而論,在同一時間,我們也看到了台灣民主體制的正面價值:首先,不論政黨如何惡鬥、政府如何失能、媒體如何渲染,社會的穩定度未受到太大衝擊,社會衝突與分歧其實在趨緩之中。其次,政治上的極端勢力並未獲得民眾支持,急統急獨、極左極右都缺乏市場。第三,公民社會的力量不斷茁壯,這次洪仲丘案件激發的白衫軍運動正是明證,20多萬人上街展現民意,在訴求上擺脫意識形態色彩,在方向上超越政黨利益與干預,在行動上團結而有紀律,網路的傳播擴散力得到運用,而其原子化、私密化的負面作用被降到最低。

這場新公民運動證明台灣民主體制的彈性與自我革新的能力:即使政府顢頇無能,人民仍能以有效的行動來推動改革,避免暴力革命的亂局。這也說明了,即使政府、政黨和政客往往落後於時代要求,人民在幾十年的民主實踐中,卻已逐漸獲得學習與成長,這才是真正的民主深化與鞏固。

由這個角度看,我們在提醒自己「改革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同時,其實無須艷羨曾不斷被某些人過度宣揚的中國模式甚或新加坡模式。中國模式是在一黨專政體制下,透過國家力量強力達成經濟成長、社會穩定的目標,並以剛性維穩手段壓抑增長過程中產生的社會對立與衝突,強調組織的紀律與團體的價值,個人的價值與選擇自由都被壓抑到最低程度,這種體制必須依賴強大的組織自我更新能力及群眾的自我犧牲精神才能維繫。這套制度在大陸也許可行,卻與台灣的政治文化迥異。

至於更多人推崇的新加坡模式,固然在效率、清廉與秩序上有其不凡的成就,但是該國對媒體的控制、運用法制整肅異己、不公平的選舉操弄等,其實都是台灣早已否定揚棄的弊害。前年國會大選的結果,正說明新加坡模式開始面臨很大的挑戰,事實上,該國政治領袖都已承認:「新加坡的政治制度並非一成不變,必須不斷更新,為順應世界和社會的改變而演變」。李顯龍經過上次大選挫敗,正積極尋求改變。

白衫軍的湧現,真正意義在於展現了台灣民主政治的底蘊已經積累有成,柔能克剛,在不同政治模式的競賽中,只要我們不故步自封,台灣模式是可以開創一條新路的。台灣不必妄自菲薄,要對自己有信心。


牽手旅行

2013-8-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9| 評論數: 0

@Tency醬:把行李寄存在平溪線小火車站,一日票不限行下車次數。在十分放了天燈走了吊橋,在平溪老街吃了小吃,看火車慢慢駛來。菁桐有情人橋、爬滿整個房子的爬山虎等等。友情也是可以牽手旅行,看更多美好風景。


陸生可向台生學習的 不只是玩  兩岸校園  超連結

2013-8-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4| 評論數: 0 |原作者: (章廉/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生.陸生)

持續了一個月對士兵洪仲丘死亡事件的抗議,在8月3日終於有了一個總爆發,全台大概有20餘萬人湧上凱達格蘭大道,表達對國防部調查的不滿和對真相的追求,而我也成為了這麼多民眾中的一員,走上凱道「圍觀」台灣公民抗爭的盛況。對這事件持續了一個月的觀察以及現場「圍觀」,讓我作為一個陸生,產生了很多的想法和認識。

大陸的公民社會發展得還不夠健全,一般能夠引起較多民眾關心,並走上街頭的事件,往往是牽涉較多人切身利益的環保或強制拆遷等問題,個別人的權益受到侵害的事件則較少會獲得媒體和社會的關注,我們青年一輩(80後、90後)參與社會運動的也就更是少之又少。

當然,在網路不斷發展的今天,大陸的網友們也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不一定與自己切身相關的社會議題,如2003年,大陸青年孫志剛因為沒帶身分證被強制收容,被毆打致死的事件,就引發了民眾和學者的關注,且推動了強制收容遣送制度的改革,可是這些事件中,很少看到大學生們的關注,更遑論承擔起抗爭組織者的角色了。

大陸的種種維權事件和洪仲丘事件,有很多的類似之處,都是從個別的事件引發對某些不合理制度的反思和改革,也都引起了民眾以及社會的關注。

可是相較之下,大陸的公民運動和抗爭,還是一些掌握輿論話語權的中年的知識分子(學者、媒體人)在推動。

而台灣洪仲丘事件,則較多的是青年人在推動抗爭,發動凱道抗議活動的公民1985行動聯盟,是一個由年輕網友發起的組織,雖然相比於一些較為成熟的NGO,他們在組織和行動規畫上還有一些不足,可是39個年輕人,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辦起了這樣一場超過20萬人參加的抗議活動,並且逼迫行政院長江宜樺不得不召開緊急記者會進行滅火,這些同齡人們的勇氣和能力,遠超過我的想像。

其實陸生和台灣同齡人之間,有很多的相似之處,衣食無憂、愛玩、對未來有大把大把的憧憬和期盼,也都各自擔負著兩岸發展的責任;但我並不認同所謂「陸生是台灣同學學習的榜樣」的說法,也不覺得陸生從同齡人身上只能學會怎麼玩,台灣青年一輩對社會的關注,對公平正義、民主法治的追求和理解,其實更是值得我們陸生學習的。


靠譜的導遊

2013-8-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5| 評論數: 0 |原作者: (葉永平/上海作家)

近日赴台旅遊,下了飛機,一出松山機場,初來乍到,首先就是在眾多接機的人群裡尋找接我們的導遊小吳,隨之跟著上車,認識了司機小袁,並記住了我們這輛旅遊車的牌照。於是乎,導遊、司機和旅遊車,便成了我們映入眼簾的第一形象,也是我們對台灣遊銘記在心的第一印象。

最明顯的標誌

導 遊小吳,高個子胖墩墩,走起路來,臀部一扭一扭,那是因為他心寬體胖人壯實,但步履快捷,我們跟著他感到吃力。這是一位對導遊工作充滿熱情充滿激情充滿真 情的小夥子,整天肉鼓鼓的圓臉灑滿陽光透著微笑,說著不大標準的普通話但我們完全能聽懂,他笑臉相迎,笑臉相送,我們稱他為「開心果」。

剛 出機場,車一開動,小吳馬上要求我們繫好座位上的安全帶,他說,這是規矩,並要求我們在以後的行程中只要一開車就要及時扣上安全帶,還頗有禮貌地說道: 「謝謝大家的配合!」說實在,在上海我們並無坐大巴士要繫安全帶這個習慣。這下,我們弄得怪不好意思的。小吳的叮囑,倒是讓我們記在心上,此後我們一直自 覺地遵守這一規矩。同時,他又提醒:車上有空調,車裡車外溫差大,大家在車上要備件外套,以防著涼。一席話,暖人心。

小吳是個稱職的導遊,每天早上旅遊車開動後,他見了面第一句話就是:「早上好,大家睡得好嗎?請摸摸頭,摸摸耳朵,動動嘴,看看手機、通行證、錢包之類的小東西,別忘了 帶?」他一本正經地告訴我們:「有一次,一個客人真還把假牙忘記在酒店裡。所以,要提醒大家動動嘴,就是這個意思。」以後,每天早上當我們坐車離開酒店 時,他總是這樣一番提醒,天天如此,不厭其煩。

我們看到其他旅行團的導遊都是手舉小旗子,以此為信號標誌。而小吳卻不隨大流不舉小旗子, 他頭戴紅帽子,上身著色彩豔麗的T恤衫。今天是大紅的,明天是橘黃色,後天是猩紅的。反正一天一個色彩,在那摩肩接踵的人山人海裡,他的高個子加上醒目的 T恤,遠遠望去,便可一目瞭然。他自稱:「我這是最明顯的標誌囉!」其實,我們也有同感。

絕不偷工減料

小 吳是個敬業的導遊。每天早上旅遊車開動後,他作完小提醒,就開始他預先做好功課的「開場白」。每到一處旅遊景點,儘管那些天台灣也是35度的高溫天氣,小 吳汗流浹背,爬山時氣喘吁吁,都是陪著我們揮汗如雨「戰高溫」,一個景點一個景點走,邊走邊介紹,從不「偷工減料」。我們聯想到,在大陸有些地方的導遊, 是只「遊」不「導」,領著遊客轉一圈就算完成導遊的任務了,甚至不導不遊,買好門票,讓遊客「放羊」一般進園自由活動。

我們中有人跟他開 玩笑:「這麼熱的天,你『偷工減料』少走幾個地方,反正天知地知你知,我們也不知。」小吳一臉的認真,反譏道:「那不行,我們有規矩,不管客人知不知道, 我們要按規矩按計畫的旅遊內容辦事。這是我們公司和導遊的職業操守,也是我們的誠信所在。」我想,當一個導遊,在他心裡時刻裝著規矩裝著誠信的時候,一切 都源於此。這就是導遊小吳給我們的答案。

小吳也是個熱情且靠譜的導遊。剛到台灣,看到街頭巷尾到處是「檳榔店」,我們十分好奇,問小吳: 「你們把檳榔當飯吃啊?」小吳下車自費買來一包檳榔,打開後介紹怎麼個吃法,有什麼效果。原來,當地人多以此為提神醒腦的「靈丹妙藥」。小吳現場講解現場 表演,讓我們生動形象地瞭解了這一生活習俗。聽說我們都是第一次來台灣,不知某知名品牌的豆漿何味?於是,小吳專門帶著我們到一家豆漿店,讓我們嘗嘗台灣 豆漿、油條、燒餅、米漿等滋味,令人回味。

路過加油站小憩,一旁是個專售台灣水果的小店,五花八門的水果,令人耳目一新,有的我們連看都 沒看到過,小吳一一詳實道來。我們見慣了大江南北那些導遊和當地商店小販串通一氣的把戲,也深知反正錢包在我手裡,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不要輕易相信導 遊的花言巧語。這恐怕是大陸遊客的普遍心理狀態。隨之,他自己掏錢買了一隻肉質為白色的鳳梨,切成片,讓我們嘗嘗。他客氣地說:「這種白的鳳梨肉,很甜 的,你們在上海沒有吃過吧?」我們將信將疑,用牙籤戳著一塊鳳梨,一咬牙,嗨,真得很甜又爽口。儘管我們都沒有購買這裡的水果,小吳絕無不快之意。

大家更信任他

但從這隻鳳梨,我們更加瞭解了小吳的為人,他是個靠譜的導遊。後來,我們更加信任他了,還要求小吳推薦一家土產商店要購買台灣土特產品,他領著我們到了專賣手工鳳梨酥的「手信」。進店後,買不買?買多買少由各自決定。

因為小吳恪守一個導遊的本分,我們大家更信任他。有遊客錯過了買紅珊瑚飾品的商店,請小吳再介紹下一程旅途中的商店,他安慰道:「在回到台北後參觀故宮博物館時,我們可以到其旁邊的一家專賣店去選購。」後來,這位遊客買到了稱心的飾品,彌補了這個遺憾。


對台灣司機刮目相看

2013-8-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0| 評論數: 0 |原作者: (葉永平/上海作家)

司機小袁是個才剛當上幾個月爸爸的小夥子,言語不多,文質彬彬,只要是出車,他就穿戴整齊,短袖白襯衫,繫著領帶,正襟危坐,從不馬虎。我們坐他的旅遊車,10天裡環島一周,平安歸來。

我們在機場停車場第一次遇見小袁司機時,只見他畢恭畢敬地等候在旅遊車的一側行李艙前,主動招呼著我們,便接過大家的行李箱,彎下腰,一個一個放進行李艙內,因為行李多,他便冒著行李艙裡的高溫熱氣,鑽進去一個個擺放好。隨手關閉好艙門,還要試一下是否鎖扣好。

小袁是個專業技術過硬的司機,別看他年齡不大,可開起車來,穩穩當當,從不見他插檔搶道,從不見他超速超車,更不見隨意變道,即使在寬敞的大道上,不會隨意去變道,也很少鳴喇叭。

在阿里山,山道彎彎,一側是峭壁一側是懸崖,令人膽戰心驚,尤其是當大霧瀰漫嵐氣氤氳時,前方的目測距離才寥寥幾米,而上坡下坡且又是急轉彎道,令人有命懸一線之歎。但小袁司機緊盯前方,安全度過上百個急轉彎之險。

小袁司機也是一個頗有職業操守的司機。那一天,原定是早上9點在酒店門口出發,7點多時,司機來電話致歉:「剛剛檢查車況時發現水箱有漏水問題,需急修,請大家在房間休息,等候通知再下樓。」乍一聽,我們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心想,看慣了天南海北的司機,沒出車,先來個下馬威。我們曾經在大陸海南,旅遊車司機因為我們沒有到指定商店購物,他和導遊十分不滿,當場就給臉色看。車開到半路,車子突然熄火,他臉色鐵青地說:「車壞了,我要修車,大家馬上下車。」隨之把一車人趕下車,在太陽底下曬著,幾分鐘後,大家熱得難熬,便一個個灰溜溜地走回酒店去了。想到這裡,我們大家便耐著心在房間裡。結果,8點55分,電話來了,車修好了,可以馬上出發。

我們走到車旁,小袁一邊主動幫我們裝行李箱,一邊不停地抱歉:「對不起,對不起,打攪大家了。」而且是同我們一一打招呼,弄得我們怪不好意思的。原來,他怕讓我們提前在大堂裡等候著,事先告知。

這下,我們對台灣的旅遊車司機刮目相看,大家悄悄地對剛才的誤解而感到羞愧。

司機小袁和導遊小吳,這「哥倆好」,配合默契,搭檔頗佳。他倆是一心為遊客著想。車到日月潭,正逢周日旅遊高峰,旅遊車排成長龍在山坡上踽踽而行。

導遊同司機商量好,先下車,我們徒步而行,省得坐在車上乾等排隊,當我們遊覽結束時,導遊用手機同司機聯繫好,讓車開到離我們最近的上客點,這樣兩全其美。據說,因為司機和導遊是分屬不同的公司,他們的組合是隨機而成。但從兩者的配合默契,既分工明確又互為幫襯,可見其行業的人員素質、業務水準都是值得一誇的。

小袁是個抽菸的小夥子,但他在開車時絕不抽菸。儘管旅途漫漫,而他菸不沾手。我們好心地建議,大陸旅遊車司機跑遠路邊開邊抽菸,以此解解乏,車廂裡有點菸味,我們可以理解接受。而小袁卻謝絕了,他只是在停車休息時在指定的地點抽支菸。從他的忍耐性和職業操守,管中窺豹,便知其一位普通司機的職業素養。

(〈形象之魅〉三之二)


金盃銀盃 不如遊客口碑

2013-8-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8| 評論數: 0 |原作者: (葉永平/上海作家)

坐上旅遊車,車容車貌整潔乾淨,外觀上有該公司的標誌標識,便於遊客尋找辨認。這10天環遊台灣島,這輛車載著我們和行李,一路風塵僕僕,但卻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舒適溫馨的「小家」,一個「流動的家」。

每當我們走完景點,汗流浹背又人困馬乏時,我們急切地盼望回到車上,可享受那沁人心扉的空調冷氣,可喝上幾口車上備足的礦泉水,還可放下座椅的靠背,舒舒服服地躺著瞇上眼睛打個瞌睡,養好精神,到下一個景點又精神百倍。

旅遊車想得真周到,車上的DVD設備和碟片,有介紹台灣風光的,有大陸遊客最喜歡的歌手──鄧麗君的專輯,還有記實台灣歷史的專題片,不同口味,讓遊客在旅途中解解悶。當我們初次感受到晌午那毒辣辣的日光時,不知所措,而車上早已準備防紫外線的陽傘,人手一把,像一片遮陽的流動「雲朵」,為我們帶來一片清涼一片溫馨。在高雄,突然一陣呼之欲出的甘霖般豪雨,從天而降,而我們撐著雨傘,帶著幾分兒時的興奮,在雨中漫步,別有情趣。車上靠背後的網兜裡,有只小塑膠袋,這是為我們遊客準備的垃圾袋,提醒我們垃圾不落地,要時時刻刻養成講衛生講公德的好習慣。

10天的環島遊,我們從導遊、司機和旅行車這3個方面接觸最多,也是我們從這裡開始真正的瞭解台灣風土人情。正是這導遊和司機的熱情,周到的服務,規範有序的接待,讓我們的旅途更添幾分快樂和愜意,使我們乘興而來,盡興而去。此乃形象之魅力,不可小覷。

我想,形象之魅力,則有助於遊興,亦有助於不是靠廣告而是靠遊客去義務宣傳的形象。其留給遊客的就是印象,繼而轉化為口耳相傳。

套用一句流行語:「金盃銀盃,不如遊客的口碑。」(〈形象之魅〉三之三)(全文完)


宜蘭文創好棒 大陸學者感動  向勇參觀童玩節、傳藝中心 感受原創、扶持等文化力

2013-8-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4| 評論數: 0

迄今已舉辦18年的宜蘭國際童玩節9日首度舉行「宜蘭文創論壇」,邀請兩岸學者參與,宜蘭文化局長林秋芳報告時指出,今年童玩節參觀人次預計突破50萬人,將為地方創造15億台幣的產值。

參與「宜蘭文創論壇」學者包括政治大學名譽教授吳靜吉、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台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于國華等人。

陸可借鑑宜蘭經驗

向勇此行特別跨海來到宜蘭,實地訪察童玩節、傳藝中心、羅東文化工場、白米木屐村、蘭陽博物館等地,他以「有一種文創叫宜蘭」表達心中的感動,認為宜蘭開創出一種文創意象。向勇指出,大陸習用「文化搭台、經濟唱戲」來處理文化與經濟的關係,但這趟宜蘭行令他更覺得兩者的關係,更應當是「經濟搭台、文化唱戲」。文化力含括4個層面:原創力、生產力、創新力和扶持力,這4力他在宜蘭都接收到了。

長年觀察宜蘭文創的于國華特別指出,宜蘭地處台灣邊陲的東部,面對資源有限,於是靠創意解決問題,成為幸福的城鎮。如今台灣面對大陸,也遭遇量體大小懸殊的問題,宜蘭經驗或許可提供處於經濟困境的台灣一些突破的啟發。

此外大陸過去以「城鄉一體化」促進城鎮現代化和城市化的發展,但發展下來會導致城鎮毫無自己特色。于國華認為宜蘭經驗可供對岸借鏡,改變均一化的路線,各地透過創意發展屬於自己的特色,在城市間更具競爭力。

舉辦宜蘭椅設計賽

今年宜蘭童玩節以「轉」為題,除象徵持續與創新,也期待集思廣益為邁向成年的節慶增添更多可能。林秋芳指出今年童玩節嘗試更多跨界創意,包括邀請作家在童玩節期間來宜蘭尋找創作靈感;另舉辦「宜蘭椅」設計競賽,以當地人文特色發想,進而打造兒童椅的品牌,得獎作品將於廈門以及台灣文博會展示,未來也有量產計畫。


斗六車站水果座椅

2013-8-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5| 評論數: 0

@娓妮妮穿裙裙:西部幹線的每個站我幾乎都有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為了蓋紀念章,在海線好幾個站都是等一小時一班車。我真的蠻喜歡這個站,有超可愛的水果座椅!斗六有上至基隆下至屏東的區間車,車多可以在斗六下車,和這些可愛的座椅拍個照。雲林的斗六,物產也豐富,一級棒的是柚子!


陸生離別感悟:台灣你會更讚  兩岸校園  超連結

2013-8-1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62| 評論數: 0 |原作者: (七七/台大陸生)

隨著行李箱一點點地滿了起來,這個住了兩年的小小宿舍開始變得空曠。早兩個月起,逛街看到稍稍心動的衣服飾物,就開始想反正也要走了,多一物不如少一物,於是也就算了。從來就是一個視漂泊遷徙為浪漫到無可救藥的人,離別之際又往往是被忙忙碌碌的瑣事所填滿,待到如今有空整理心情方才幡然醒悟,不多幾日就要離開這個小島,雖然不至於是永別,但縱使再來亦是他鄉遊客,像如今這般他鄉作故鄉的身分終究是要過去了。

他鄉作了故鄉

兩年來多少次被人問起如何為來到這裡,又是多少次被問到對這個小島有何感受。對於前者,其實答案連自己都已經模糊,或許就是一個緣字吧,對於如我這般願意為一切新鮮事物投入熱情的人來說,一個緣字恰恰成了最好的註解。那麼後者呢?已經兩年了,我不是來這裡逛一圈攜了各式名品特產滿載而歸的遊客,亦不是立志要在某一段時間之內把這個小島走遍的旅人,兩年說長不長,但是也足夠讓你的心態慢慢轉變,於是,他鄉作了故鄉。

其實也沒錯,如果按照生活的時間長短來算,台北是我的第三故鄉。如果算從16歲到26歲這10年最好的青春年華,更是有五分之一獻給了這裡。這兩年的生活給我帶來了什麼,於我來說,這個問題太大,如我這般胸無大志的人向來不太會計算其中得失。或許多年以後記憶裡的那一次徹夜長談把酒言歡,或者是那一個如花笑靨笑,已然足夠。

兩年來,因為總想著還有大把的時間,所以並不是太熱衷於旅遊,更多的時間還是在台北逛。對於整個台灣,我甚至不比只來一個學期的交換學生更熟悉,但是對於台北,我有太多的好感。這個城市的步調對於我來說,不急不緩,剛剛好。城市的大小,也是剛剛好。不算太大,卻有著相對最豐富的資源。那一間間博物館、展覽館、個性沙龍、藝文空間,讓我兩年來如魚得水歡喜雀躍。

寫給台灣朋友

一座城說到底是人的城,沒有了人,城市這種完全違背自然規律的生態系統也將不復存在。所以愛上一座城,多多少少是因為其中可愛的人。阿薰,認識你是我在台灣最最珍貴的收穫。多少次我覺得我飄洋過海來到這裡,只為結識如你這般可愛的姑娘,亦已足夠。有太多的人醉心於從群體研究中尋找共性,可是如果抽離出其中的單獨個體,每一個個案都是獨一無二的。

就像當初,我小心翼翼執著於文化差異的時候,第一個卻認識了你。和你朝夕相處了一年,的確,文化有差異,背景有差異,甚至認知有差異,然而在這樣的差異下卻是多麼相似的我們。你讓我明白了有緣自然會相識,無緣兄弟亦陌路。其實我沒有告訴你,對於我來說,朋友何其多,知己永難覓。20多年來,真正的知心朋友不過二三,而你,是其中無可取代的一個。

T君,你是我一早就認識的台灣朋友。初來乍到,是你帶我去了解這個城市,讓我對它不再疏離。你的開朗讓我感到親切,從而放下了作為異鄉人的戒備。慢慢相熟之後,你一直都能讓我驚訝讚歎。是你讓我首先了解了台灣社會的多元價值觀,和作為年輕人所應該要擁有的無限活力。是你首先帶我走進了這個社會,原來學生除了在象牙塔裡念書之外,還可以有如此豐富多彩的生活。去年暑假你獨自去大陸的經歷,讓我這個土生土長的陸生汗顏,如果是我,會不會直接丟給旅行社選擇最無新意的到此一遊呢?之後無論是要創業亦或是做其他的,相信如你這般人物一定會活出很精彩的人生。

看客到融入

L君,你算是我這兩年中相處時間最多的人之一了。你有台灣男生性格中的溫柔體貼易相處。說到底我終究是來念書的。所以在專業上你給我幫助無可置疑。只是很可惜,這麼多年來周遭環境造就了我極其主觀的個性,又一直習慣性地停留在心靈的最適處,所以這兩年來一直心心念念從我自己一早就設定好的方向去接觸這裡的文化,反而忽略了身邊本該是最親近的一群人。直到快要離開了,才發現,就像我一直在強調大陸文化的多元、陸生的多元甚至我自己的多元,台灣文化又何嘗不是呢?最近和你的聊天讓我發現了我自己的狹隘。雖然我們有諸多的不同,但是一樣可以做朋友。你帶我們一起去宜蘭的時光,一定會珍藏在屬於台灣的珍貴記憶裡。

兩年,700多個日日夜夜,我逐漸從一個看客融入這個小島,走進這座城市,不再是以一個他者的心態急急去讚美或是批判。誠如我的朋友俊鋒出版的文化感悟──《台灣你可以更讚》的書名,我們在這裡以獨特的觸覺感知這個小島帶給我們的全部。台灣有它獨一無二的氣質和魅力,這些讓它經歷了歷史的風風雨雨一路走到了今天。

我有幸可以踏上這片土地,它給我帶來了不一樣的生命體驗,豐富了我的青春歲月。離別之際衷心期盼,台灣你會更讚。


首屆陸生回陸 熱議台灣民主

中央社 2013-8-11 22:58:16

(中央社記者蕭保祥上海10日電)首屆來台念大學的大陸學生蔡博藝今天出席個人著作「我在台灣我正年輕」大陸版的座談會,與其他陸生、大陸一般民眾暢談台灣民主與生活感想。

這場座談會晚間在上海季風書園上海圖書館分店進行,吸引近60名大陸民眾參與,包括蔡博藝、台灣大學國發所博士班學生張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學生羅勉出席,3名在台灣念書的陸生與民眾談談感受台灣民主。

大陸民眾在提問時間時,大多問到關於台灣民主的問題,是不是像大陸媒體宣稱的「立法院常打架」、「藍綠惡鬥導致行政效率不彰」?

張可則舉自己到中央選舉委員會觀看開票過程為例子,對於「選票的力量」感到震驚,這是在台陸生的難得感受。

此外,他指出,台灣年輕人也感受到政府與財團的雙重壟斷,選擇站出來抗爭。

蔡博藝說,從大埔事件到台灣年輕人呼籲「返農」聲音,可以看出台灣對於土地的感情遠勝於大陸,公民思考而自發性社會運動,已經不是政黨來發動,顯示台灣民主進入新階段。

羅勉表示,兩岸交流過程中,政體是最可能的衝突點;「不過,台灣實現民主的可能性,鼓舞大陸新世代,這種聲音將不斷挑戰中國政權。」

蔡博藝的著作「我在台灣我正青春」台灣版去年出版後,熱銷超過20萬本。大陸版則是新增6萬多字,蔡博藝期待銷量能比台灣好。1020810


在美國開始讀懂台灣(上)

2013-8-1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1| 評論數: 0 |原作者: (魯佳/北京)

在美國印第安那大學(IUB)學習與生活,除了美國人與美國文化,同樣讓我很感興趣、但我們在中國大陸時很難有機會真正接觸的一個群體,就是在IUB無處不在的台灣人與台灣文化。

IUB是一個很受台灣人歡迎,也很歡迎台灣人的學校。曾經有很多台灣學者都在這裡學習過,比如《巨流河》的作者齊邦媛。我還在IUB的國際學生活動中心遇到過一位白髮蒼蒼研究英美文化的學者,他說他是李敖的台大同學,他已經在IUB待了好多年。

這裡台灣學生的數量也很多,僅次於中國大陸學生,是IUB國際學生裡的第二大群體。台灣人在學校的影響也非常大,在IUB的中文系,教中文的老師大多都是台灣人,台灣人主導了IUB中文教育的走向。據一位正在學習中文的美國同學告訴我,在IUB的中文課堂上,一提到中華文化,老師們都是以介紹台灣為主,介紹中國大陸為輔。IUB的美國學生,如果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中文學習,他們第一年首先要學習繁體中文。第二年才開始學習簡體中文。

這位美國朋友曾經問過我,學習繁體中文和簡體中文到底哪個更適合美國人。我答,身為中國人,我自己都非常遺憾雖然認識繁體中文,但卻不會寫繁體字。我也希望我能夠寫一手漂亮的繁體中文,尤其是代表中國文化的中國書法。如果你們學習中文的目的是為了深入研究中國文化,欣賞中國傳統文化之美,立志以後擔任中美文化大使,同時還希望去台灣發展,那麼,學好繁體中文非常重要。

我在來美國之前,對於台灣人的族群之分、藍綠之別,有所瞭解,有所耳聞,但那畢竟不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我瞭解台灣,接觸台灣的方式也很有限。雖然我一直很關注台灣,我對台灣的興趣也遠遠超過身邊其他同齡人。

到了美國之後,我身邊突然出現了很多台灣人,我也跟很多台灣同學成為了朋友。跟台灣同學接觸多了,我更有了去瞭解一個全面的台灣的想法。因為我從小就很喜歡台灣的音樂人、作家、綜藝、電影等。來自台灣的文化伴我度過了我的少年時代,是我的青春記憶,我對台灣一直有一種非常特殊的感情。

我時常想,如果要把我的一生拍攝成一個長長的紀錄片,那麼在介紹我的初中時代這一段時期播放的背景音樂,應該是小虎隊的《蝴蝶飛呀》。這首歌悠揚的旋律,童話般的歌詞,3個帥氣的大男孩健康的形象,清純的演繹,幾乎就是對我全部初中生活意境的描述。就像白岩松和柴靜都說過的那樣,「我們是聽著台灣民歌長大的孩子」。

因此,我非常希望把台灣這些年發生的故事都搞清楚,追尋那些錯過的片段,找回那些遺失的美好。我開始經常上台灣的論壇,讀台灣出版的刊物,看台灣的政治節目,並常常跟周圍的台灣朋友聊天,交流彼此對各種問題的看法。我希望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去研究台灣,瞭解台灣,理解台灣,真正讀懂台灣。


在美國開始讀懂台灣(下)

2013-8-1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6| 評論數: 0 |原作者: (魯佳/北京)

台灣同學大都溫文爾雅,隨和親切。只要我們雙方以誠相待,相互理解,彼此包容,求同存異,我們都可以成為很好的朋友。甚至,我們之間也不是不能談論比較敏感的政治話題。我的台灣朋友在跟我長期接觸後,也都知道我是因為關心台灣而希望對台灣有進一步的瞭解,而且我也非常尊重他們每個人不同的想法,所以他們也都願意敞開心扉跟我交流。

於是,在IUB兩年時間,我接觸了很多台灣同學。從省籍來分,有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從黨派來分,有國民黨人和民進黨人。從地緣來分,有台北人、台南人,以及台北以外的人(因為有一位台灣同學笑著告訴我,台灣有一種說法,台北人把所有台北以外的人都看做一種人)。我笑說大陸的上海人也是這麼看中國其他省市的人的。上海人認為中國其他地方(包括北京)的人都是「鄉下人」,當然,這都是開玩笑的說法。從學歷來分,有訪問學者、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指大學部學生,台灣沒有「本科」這一說,對他們說「本科生」,他們是聽不懂的,這也是我跟台灣同學深入接觸後才知道的)。我曾經跟他們開玩笑說,我以後回國,可以去國台辦工作了,因為我接觸過這麼多層面的台灣人,跟台灣人有過這麼多真實的交流。

除了跟現實生活中的台灣同學聊天外,我也非常喜歡看台灣的報紙,因為報紙是瞭解台灣的不同政治譜系的重要視窗。現在很多報紙都在網上有電子版,比如《中國時報》的電子版,我有段時間幾乎是每天都看。但同樣的新聞事件,在不同色彩的報紙上出現的解讀往往各不相同,不同的報紙在台灣也都有各自固定的讀者群。一旦台灣發生了比較大的事件,我都會盡量把台灣幾大著名報紙的相關報導都瀏覽一遍,瞭解他們解讀同一個新聞的不同角度。我知道,「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如果我長期只閱讀一份報紙,我的思想必然會受到一個模式的影響,判斷必然不會客觀。

美國的《時代周刊》是以前在中國時,英語老師都會推薦我們去閱讀的雜誌。在美國,我也一有時間就去圖書館閱讀這本通俗而不失深度的刊物。這份刊物在報導亞洲的新聞的時候,也會報導台灣的新聞。我記得當中國大陸跟台灣簽署ECFA的時候,當期《時代周刊》裡面就有一幅漫畫,一條紅色的大龍和一條藍色的小龍在簽協議。我覺得這個漫畫很有意思,用兩條不同顏色,不同體積的龍,一下子就說明了大陸和台灣雖然都是「龍的傳人」,但現在卻處在各自不同的狀態。

我在美國學習的時候,正是龍應台的《大江大海1949》新鮮出爐的時候。托台灣朋友在放假回台時幫我買了這本書,書中描述了國民黨遷台時期的一系列故事。我一開始讀這本書,幾乎就不能放下,書中好多地方都讓我情不自禁地潸然淚下。我的家庭中並沒有人在那個時代去台灣,也沒經歷過這種大遷徙。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身為中國人的一份子,上個世紀中國的那段歷史,怎能不讓我動情動容。台灣有很多反映那段歷史的歌曲,比如由葉佳修作詞,潘安邦演唱的《爸爸的草鞋》、張雨生的《心底的中國》、羅大佑的《亞細亞的孤兒》等。對台灣越是瞭解,這些歌曲讓我產生的共鳴就越深。在國外,我經常在深夜的時候,聽著張雨生的《心底的中國》而忍不住落淚。這首歌讓身在美國的我,重新又發現了其新的意義。

我認為,如果我們真心希望兩岸都有一個燦爛美好的明天,我們一定要務實而誠懇地去全面瞭解台灣的歷史和現狀,全面理解台灣人的想法,用心去傾聽,用心去感受。這個「心」,就是同理心。這些年,台灣人用自己的拚搏和智慧,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將中華文化發揚光大,將公民意識身體力行,並賦予其不可取代的台灣特色。這是台灣人在歷史長河和文化領域中對華人世界的貢獻,兩岸的人都應該尊重並珍惜這些珍貴的成果。

在美國,我開始漸漸讀懂台灣。


街道上帥氣的摩托黨

2013-8-15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671| 評論數: 0 |原作者: (〈難忘台北「摩托黨」〉三之一)(仇秀莉/北京)

飛機緩緩降落在台北桃園機場,已是華燈初上。昔日對台灣點點滴滴的瞭解頓時也在我腦海裡翻滾著,2012年5月的台灣之行,會給我留下怎樣的印象呢?

坐上台北旅遊大巴車後,沿高速路向市區駛去,我睜大好奇的雙眼向窗外張望,空中飄著絲絲小雨,敲打在車窗上,隱約看到高速路兩旁的樹木、年代較久的小樓房瞬間向車身後掠過。漸漸進入市區,雨已經停了,中巴車在一棟棟高樓大廈與街道中穿行著,霓虹燈把這個城市點綴的格外美麗。我很珍惜第一次到台灣的機會,我要把盡可能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深深留在記憶裡。

「嘎──」一聲刺耳的剎車聲傳入耳膜,我好奇地向車窗外看去,原來是摩托車緊急剎車時發出的聲響。這一看不要緊,仔細看,竟然把我嚇一跳,只見路口紅燈下驟然雲集著黑壓壓的一片摩托車,每位騎士戴著頭盔、墨鏡,就連車後座上的人也是同樣裝扮,一副帥氣酷酷的樣子,車燈毫不客氣的直射著前方。

這麼多的摩托車同時發出「突突突」的聲音,當紅燈一閃變為綠燈時,這些摩托車手猶如戰鬥的騎士一樣,浩浩蕩蕩威風凜凜同時向前出發。也許是我孤陋寡聞吧,我在北京及其它城市還真沒見過這麼龐大的陣勢!他們如此整齊有序要去哪裡?去幹什麼呢?這場面如果出現在影視劇中,應該被稱為「摩托黨」了。

曾來過台灣的一位同伴聽了我給他們的封號後,不以為然的說:「哈哈,以後你可以天天看到這樣的場面,人家開摩托車外出要工作要約會要辦事的,這很正常啊。」其實,來台灣之前,我曾惡補了一些台灣知識,也知道台北的交通工具以摩托車為主,但還是被眼前壯觀的摩托車隊伍「震」到了!


溫柔的摩托手

2013-8-1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9| 評論數: 0 |原作者: (仇秀莉/北京)

第二天天剛亮,難再入眠,於是起床來到陽台向外望去,才發現:四周樓房聳立,間距較小,路上行人稀少,也許是周末,大家還在睡夢中,窄窄的街道與北京寬敞的街道更是無法相比,尤其是看到樓下大小店鋪招牌上的繁體字,讓我有置身舊上海的感覺,我印象中繁華的台北,讓我心中有些小小的失望。突然,一輛摩托車「突突突」的聲音劃破清晨的寂靜,駕駛員戴著銀色頭盔、墨鏡,穿過街道向遠方駛去,哈哈,還真有點像黑社會的老大,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趁著離早餐時間還早,我略帶淡妝穿件休閒裝,迅速走出賓館。

我此次來台北隨團做一些文化交流活動,也實現了我多年到台灣一睹真容的夢想,我很想與台北的普通人接觸一下,哪怕說幾句話或是聊聊天,希望收穫不同的感受。

台北5月的天氣有些悶熱,街道上的行人漸漸多了起來,小吃店已經開始營業了。我四下望去,驚喜的看到,一排排數不清各種型號的摩托車停靠在馬路兩旁,車牌上標有繁體漢字「台灣省NOP──」的字樣,讓我感覺很親切,掏出手機拍了起來。

這時,一位戴好頭盔、墨鏡、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瀟灑地跨在摩托車上,斜肩背一個黑色挎包,緩緩停在離我不遠的地方。他看到我變換角度拍這些摩托車時,不可思議地笑著對我說:「都是一些普通的摩托車,拍什麼拍啦?」哈哈,別看他長相挺蠻的,說話卻是輕聲細語,很溫柔,就像許多台灣影視劇裡的男角一樣。我看他臉上還淌著汗,好奇地問他:「先生,這大熱天戴個頭盔,不嫌悶得難受呀!」

「我們已經習慣了嘛,再說不戴頭盔感覺不安全啊,還會被交警罰款,我可沒那麼多錢被罰喲!你是第一次來台北吧?」

「是啊,我看到台北的摩托車隊挺壯觀也很挺好奇,若是交警看不到,你們就可以不戴頭盔,吹吹風涼快涼快吧?」

「沒有啦,那是在用生命冒險喲,就算交警逮不到還有電子眼啦,不過現在人們都知道命最寶貴喲!」這時,有位穿短褲的女孩子快樂地來到他身邊,男子從挎包裡取出一個頭盔,轉身給那女孩認真戴好,男子對我笑著說:「你慢慢拍照,我們要去出辦事噢。」說完,他騎著摩托車,匆匆駛向遠方,好幸福的一對青年人啊!(〈難忘台北「摩托黨」〉三之二)


街頭摩托黨 酷出美麗人生

2013-8-1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7| 評論數: 0 |原作者: (〈難忘台北「摩托黨」〉三之三)(仇秀莉/北京)

一輛輛在街道上穿行的摩托車手,不管是男是女,不管天氣有多麼炎熱,但他們一律戴著頭盔,嚴格遵守交規,遇到行人提前減速慢行,禮貌讓路。

這時,我看到一位身穿制服的男性交通員在路口觀察路面的情況,我走上前跟他打著招呼:「先生,在台北開摩托車有很嚴格的規定嗎?」

他上下打量著我,禮貌地對我說:「是啊,過去沒這麼多規定時,大家總是開快車、不戴安全帽,因此發生了許多事故。但自從有了嚴格的交通法規後,罰款也重,剛開始大家不能接受,不過事故減少許多,現在民眾都已經習慣了。」

他看見我臉上還帶著疑問接著又說:「其實罰款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讓大家都有安全意識,錢沒了還可以去賺,命若沒了,花多少錢也買不回來的。類似規定有好多啦,如果是汽車駕駛員違規,就會受到更嚴厲的處罰!」在後來的台北行程中,每逢遇到紅綠燈路口時,我就能看到那壯觀的摩托車隊耐心等待著綠燈,這是此次台灣之行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

2013年初,當我看到央視對「中國式過馬路」等不文明、不守法、不安全的交通亂象給予了報導時;當我看到北京電視台曝光闖紅燈的路人被罰10元或20元人民幣而生怒時;當交通管理部門針對行駛車輛違規出台了許多嚴格的處罰規定時,一時間引起人們強烈爭議,有人贊同,有人反對。

當我在網上看到台灣道路交通新規定中,對那些摩托車駕駛人在行駛時使用手機者,將被罰款;機動車輛違規怠速逾3分鐘,環保部門將對其開罰等等更加嚴厲的處罰時。讓我想起了台北那些在烈日下戴著頭盔的摩托車駕駛員,他們外表看上去不但很酷很帥,而且他們珍愛生命,不讓家人擔心,讓自己能有更多的時間工作與生活,為了讓自己的人生增添一份美麗,而恪守著嚴格的交通法規!

真希望有一天,我能再去台北看看那些帥氣的「摩托黨」,多拍些摩托駕駛員的照片,存放在我的微博裡,讓更多的人觀看,給人們啟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