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蔣文軒的日誌
作者:糖卷果 發表日期:2009-1-7 1:18:00
之五, 請看這裡 http://tw.myblog.yahoo.com/linuxyeo/article?mid=851
(續前)
(6) 低進高出,還是高進低出?
乍一看這不成問題,當然是低進高出。然而普通投資者,包括大部分職業投資者失敗
之處就在這看似不成問題的問題上。
普通投資者短線操作時喜歡自作聰明,低進高出。“掉這麽多,可以進了”,“漲了
不少,趕快賣掉”。而長線投資時,則受華爾街蒙蔽而高進低出。市場長時間大幅升
值後,華爾街祭出其絕招,“技術革命,日新月異”,“經濟騰飛,潛力無限”,怎
可手中有錢而不入市? 市場上也並非沒有冷靜的聲音,然而忠言逆耳,投資者聽不進
去。
一個職業交易員首先要訓練“高進低出”的直覺。一個向上漲的市場,明天多半是不
變或繼續上漲;一個向下掉的市場,明天多半是不變或再掉。如果自己及周圍人都覺
得高,則買進,如果覺得太低,則賣出。短線交易,要順勢而行。“逢低吸納,逢高
出售”不可用於短線。
但職業交易員又容易在短線交易高進低出這一關走火入魔。高進低出,順應華爾街,
對於早期生存很重要。但即使短線技術爐火純青,也須返樸歸真,尋求價值,長線投
資,低進高出,順其自然。市場有一種無形的力量,使得長期回報回歸平均。要找出
長線價值,必須遠離華爾街時尚,獨立以最基本的道理分析市場。
業餘投資者很難學職業交易員的一套,最好遠離短線。但業餘投資者可以學做分析起
家的投資大師們,不做短線,耐心做長線。
(7) 分散風險與集中投資的平衡
價值平庸而又不得不投資時,分散風險。一旦有獨創性研究發現超優價值,可以考慮
集中投資,但必須少用或不用杠杆。
華爾街喜歡用“風險值”(Value at Risk, or VAR)來分析風險。這個概念漏洞很大
。用一大堆價值平庸的資産分散風險,再加以杠杆,“VAR”不高,是對沖基金最常
見的做法。然而,由於全球金融一體化,資産價格短期漲跌往往與基本面關係不大。
同時投看似毫不相干的資産,能夠分散經濟風險,但未必能夠分散市場風險,一旦再
與杠杆相結合,則危險極大。
(8) 倉位大小的平衡
市場整體高估時,倉位要小,要靈活,不能眼紅別人還在掙大錢。市場整體低估時,
尤其是在市場持續多年走低,價值改觀,而大部分投資者對經濟和政策基本面的改善
視而不見,不願入市時,則當加大投入。
若是市場整體估值較好,但短線風險較大,則倉位須適中。平衡的關鍵在於一個贏者
心態: 倉位必須足夠大,市場漲上去後不要說“我看得很准,可惜沒買”;倉位又不
能太大,市場短期續跌後不要說“我知道還得跌,再等等就好了”。漲是利潤,跌是
機會;漲不足喜,跌不足憂。
(9) 簡單性與複雜性之間的平衡
好的長線投資都較簡單。複雜的多頭套利對沖交易不是不可以做,但一定要嚴格跟蹤
市場流動性。初入華爾街的人,千萬不要一發現某複雜資産價格與模型不符,便做多
做空套利。可以少做一點,同時深入研究。要知道,世界上聰明人有的是,自己所發
現的,多半早已有人做過。一旦確實發現套利機會,要制定周密的行動方案。
(10) 供與求之間的平衡
基本的經濟學規律告訴我們,供應多,價格會下降;供應少,價格會上升。金融市場
上長線也是如此。但短期內價格是由華爾街操縱的。比如,1999 ~ 2000 年,高科
技行業內部高管不停地將手中股票甩給華爾街經紀人。供應越來越多。爲了便於出手
,華爾街號召全世界投資者買進,市場幾乎日創新高,供應多反到引起價格上升。投
資者應根據華爾街這一特殊的供求現象制定相應對策。
(全文完)
- Sep 10 Mon 2012 17:31
《盛世末世 - 我在紐約對沖基金業的這些年》之六
close
《盛世末世 - 我在紐約對沖基金業的這些年》之六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