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是被罵沒定性 原來是成人過動症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2.07.27 03:10 pm
一名擁有碩士學歷的年輕男性,做事經常拖拖拉拉、常被主管叨念頻頻換工作,連交女朋友也總是交往不久就分手,老被認為沒定性。直到失業一年因憂鬱症上精神科求診,才發現自己不是「草莓族」,而是「成人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另一名男性工程師則是很難專心,明明早上8時多就上班,卻要「摸」到11 時才開始工作,好不容易靜下心來,午餐時間又到了,以致於整天工作效率不佳。
常被誤為草莓族 以為是抗壓力差
亞東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江惠綾表示,這些人都不是抗壓力差的草莓族,而是「成人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患者就醫時常抱怨老是在填履歷、找工作,不但維持同一份工作有困難,也無法計畫或按照計畫行事,且有記憶力差等困擾。
碩士男忘東忘西 連談戀愛都不順利
個案中的這名年輕男性,研究所畢業擁有碩士學位,明明能力不錯,卻總覺得自己高不成低不就,每份工作做幾個月就結束,主管對他很頭痛,認為他亂無章法、沒有責任感。就連談戀愛,也常幾個月就告吹,前後任女友嫌他忘東忘西,連約會時間都常記不住,事業愛情兩頭不得意,讓他非常苦惱,因此罹患憂鬱症。
江惠綾說,過去認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是兒童的疾病,會隨年齡增長消失。但越來越多新的研究發現,過動兒長大後,仍有一半症狀會持續,造成工作及生活上的困擾。
常是幼時沒妥善治療 長大問題才浮現
成人注意力缺陷過動,往往是小時候沒有妥善治療。小時候因為學校有固定課表可遵循,家長容易輕忽;但上了大學或是進入社會工作後,生活安排不再有師長協助,要自行處理的事項遠比兒童時期複雜,問題才開始浮現。
由於這些成人型患者,小時候大多有專注力不佳、靜不下來、話多等特質。江惠綾表示,患者藉由服藥可以改善症狀;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臧汝芬則建議,患者常因為工作挫折、人際關係不佳,產生憂鬱、焦慮等情緒,最好能配合心理治療輔助。
工作易分心 可能患成人過動症
中央社 – 2012年7月27日 下午5:20
(中央社記者劉麗榮新北市27日電)亞東醫院今天說,有些人容易分心導致工作表現不佳,出現焦慮失眠症狀,這可能是罹患成人過動症,需藥物治療。
亞東醫院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精神科門診最近有一名擁有碩士學歷的病人求診,患者能力不錯,但容易分心且做事拖延,老闆交代的事常忘記,導致工作表現不佳,甚至一直換工作。
精神科主治醫師江惠綾說,這可能罹患「成人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這些症狀不是工作後才發生,而是從小就有跡象,但成長過程中,生活課業都能保持穩定,卻在上大學或進入職場要學習獨立時,才顯露問題。
江惠綾說,台灣約有4%成人罹患成人過動症,這些病人平時工作時有分心、做事拖延、情緒不穩等症狀,甚至明明能力很好,卻總是不能完成任務,久而久之影響工作表現,產生挫折、焦慮等狀況。
江惠綾說,有上述症狀的成人常誤認為自己有憂鬱、焦慮症而求診,罹患成人過動症可用藥物治療,但最好也能養成新的習慣,協助自己改善容易分心的問題。
江惠綾表示,兒童過動症好發在7歲以前,大約每10名過動症兒童,長大後有6名仍會出現過動症狀;有過動症狀的病人要及早就醫,以免演變成嚴重的精神疾病,甚至以菸酒、暴力或毒品當成宣洩管道。1010727
國際診斷準則「嚴重情緒失調」正式列精神疾病
作者: 沈雅雯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2年7月12日 下午5:46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經常感到憤怒,甚至情緒失控,可能是一種精神疾病。國際最新的精神科診斷準則,正式把這種問題列名為「嚴重情緒失調」,或「破壞性情緒失調」。醫師表示,這將有助於精確診斷疾病,有效投藥。
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日前針對台北市的700名高中生進行調查,發現約有1成的學生符合「嚴重情緒失調」,和國外調查研究結果相符。經過進一步會談確認,有3%到5%受訪學生罹患嚴重情緒失調。
葉啟斌表示,如果兒童或青少年,一個禮拜在2個不同的場合出現3次以上的情緒失控,就需要加以注意。至於「嚴重情緒失調」的症狀,包括遭到不公平對待後,會出現言語或破壞、報復行為,且持續時間至少1年以上,另外,也可能會有過動以及反抗權威的情況。他說:『(原音)我們發現到大概4成5左右的小朋友他同時有情緒失控,同時也符合過動症的診斷,大概也有4成的小朋友面對權威人士,比如說家長、老師講東,他就做西,所謂對立性反叛的問題。』
葉啟斌說,「嚴重情緒失調」如果沒有獲得治療,患者長久下來可能會有嚴重憂鬱症、自我傷害行為,甚至造成家庭失和、父母離異的狀況也時有所聞。
葉啟斌表示,目前除了可以透過情緒穩定藥物治療外,也要教導他們如何辨識、處理憤怒情緒。他強調,越早處理情緒,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發作機率。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2012.07.27 03:10 pm
一名擁有碩士學歷的年輕男性,做事經常拖拖拉拉、常被主管叨念頻頻換工作,連交女朋友也總是交往不久就分手,老被認為沒定性。直到失業一年因憂鬱症上精神科求診,才發現自己不是「草莓族」,而是「成人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另一名男性工程師則是很難專心,明明早上8時多就上班,卻要「摸」到11 時才開始工作,好不容易靜下心來,午餐時間又到了,以致於整天工作效率不佳。
常被誤為草莓族 以為是抗壓力差
亞東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江惠綾表示,這些人都不是抗壓力差的草莓族,而是「成人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患者就醫時常抱怨老是在填履歷、找工作,不但維持同一份工作有困難,也無法計畫或按照計畫行事,且有記憶力差等困擾。
碩士男忘東忘西 連談戀愛都不順利
個案中的這名年輕男性,研究所畢業擁有碩士學位,明明能力不錯,卻總覺得自己高不成低不就,每份工作做幾個月就結束,主管對他很頭痛,認為他亂無章法、沒有責任感。就連談戀愛,也常幾個月就告吹,前後任女友嫌他忘東忘西,連約會時間都常記不住,事業愛情兩頭不得意,讓他非常苦惱,因此罹患憂鬱症。
江惠綾說,過去認為注意力缺陷過動症是兒童的疾病,會隨年齡增長消失。但越來越多新的研究發現,過動兒長大後,仍有一半症狀會持續,造成工作及生活上的困擾。
常是幼時沒妥善治療 長大問題才浮現
成人注意力缺陷過動,往往是小時候沒有妥善治療。小時候因為學校有固定課表可遵循,家長容易輕忽;但上了大學或是進入社會工作後,生活安排不再有師長協助,要自行處理的事項遠比兒童時期複雜,問題才開始浮現。
由於這些成人型患者,小時候大多有專注力不佳、靜不下來、話多等特質。江惠綾表示,患者藉由服藥可以改善症狀;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臧汝芬則建議,患者常因為工作挫折、人際關係不佳,產生憂鬱、焦慮等情緒,最好能配合心理治療輔助。
工作易分心 可能患成人過動症
中央社 – 2012年7月27日 下午5:20
(中央社記者劉麗榮新北市27日電)亞東醫院今天說,有些人容易分心導致工作表現不佳,出現焦慮失眠症狀,這可能是罹患成人過動症,需藥物治療。
亞東醫院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精神科門診最近有一名擁有碩士學歷的病人求診,患者能力不錯,但容易分心且做事拖延,老闆交代的事常忘記,導致工作表現不佳,甚至一直換工作。
精神科主治醫師江惠綾說,這可能罹患「成人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這些症狀不是工作後才發生,而是從小就有跡象,但成長過程中,生活課業都能保持穩定,卻在上大學或進入職場要學習獨立時,才顯露問題。
江惠綾說,台灣約有4%成人罹患成人過動症,這些病人平時工作時有分心、做事拖延、情緒不穩等症狀,甚至明明能力很好,卻總是不能完成任務,久而久之影響工作表現,產生挫折、焦慮等狀況。
江惠綾說,有上述症狀的成人常誤認為自己有憂鬱、焦慮症而求診,罹患成人過動症可用藥物治療,但最好也能養成新的習慣,協助自己改善容易分心的問題。
江惠綾表示,兒童過動症好發在7歲以前,大約每10名過動症兒童,長大後有6名仍會出現過動症狀;有過動症狀的病人要及早就醫,以免演變成嚴重的精神疾病,甚至以菸酒、暴力或毒品當成宣洩管道。1010727
國際診斷準則「嚴重情緒失調」正式列精神疾病
作者: 沈雅雯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2年7月12日 下午5:46
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經常感到憤怒,甚至情緒失控,可能是一種精神疾病。國際最新的精神科診斷準則,正式把這種問題列名為「嚴重情緒失調」,或「破壞性情緒失調」。醫師表示,這將有助於精確診斷疾病,有效投藥。
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日前針對台北市的700名高中生進行調查,發現約有1成的學生符合「嚴重情緒失調」,和國外調查研究結果相符。經過進一步會談確認,有3%到5%受訪學生罹患嚴重情緒失調。
葉啟斌表示,如果兒童或青少年,一個禮拜在2個不同的場合出現3次以上的情緒失控,就需要加以注意。至於「嚴重情緒失調」的症狀,包括遭到不公平對待後,會出現言語或破壞、報復行為,且持續時間至少1年以上,另外,也可能會有過動以及反抗權威的情況。他說:『(原音)我們發現到大概4成5左右的小朋友他同時有情緒失控,同時也符合過動症的診斷,大概也有4成的小朋友面對權威人士,比如說家長、老師講東,他就做西,所謂對立性反叛的問題。』
葉啟斌說,「嚴重情緒失調」如果沒有獲得治療,患者長久下來可能會有嚴重憂鬱症、自我傷害行為,甚至造成家庭失和、父母離異的狀況也時有所聞。
葉啟斌表示,目前除了可以透過情緒穩定藥物治療外,也要教導他們如何辨識、處理憤怒情緒。他強調,越早處理情緒,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發作機率。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