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12.06.08 02:56 pm
文人最好不要介入政治,最好的位置是社會的邊緣,才能保持冷靜觀察。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今天在台師大講學,他語出驚人說,政治會讓人發瘋,文學家最好不要介入政治,但文學家不可能脫離社會,最好的位置是社會的邊緣,才能保持冷靜觀察。
台師大表演藝術所長夏學理問高行健,文學和政治既要維持一個「美感的距離」,如果現在文化部長龍應台也坐在台下聽他演講,他會給龍應台什麼建議?
高行健沒有正面回應龍應台出任文化部長一事,但侃侃而談說,政治會讓人發瘋,喪失基本人性,任何意識型態、包括法西斯主義和民主主義,都是為政治服務,文人要更清醒看世界。
他說,文化人從政難免受政治影響,他舉曾任中國大陸文化部副部長的作家夏衍為例,認為夏衍是個好作家,但從政時幫南京公安局焚毀3000多冊古籍,這就是文化人當官的苦處。但文化人從政也有好的例子,作家馬爾羅出任法國文化部長,就對文化藝術做出貢獻。
高行健上午在台師大的講座,吸引300多人聽講。他從21世紀回顧20世紀,強調走入21世紀,要丟掉意識型態,文學藝術不要淪為政治主張的宣傳品。
文學不要預設世界觀,而是要「觀世界」。我心目中的文學藝術是清涼集,清醒地觀世界。
他說,文學不要預設世界觀,而是要「觀世界」。他心目中的文學藝術是清涼集,要能清醒地觀世界、對世界提出質疑,而不是否定世界,也不是投入政治,不是像中國魯迅為政治熱血服務,這是不好的。
高行健說,文學藝術家「不要從政」,但不從政不代表不關心社會,而是用清醒的心來看社會。
文人當官 高行健:難免成犧牲品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台北報導】2012.06.09 02:49 am
「作家最好的位置是在社會邊緣,保持冷靜觀察,一旦從政,難免會成為政治犧牲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昨天應邀在台師大發表專題演講,他說,作家最好不要介入政治,但不代表不關心社會,而是用清醒的心來看社會。
台師大慶祝六十六周年校慶,邀請高行健擔任客座教授。昨天專題演講後,台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教授夏學理提問高行健,文學與政治要保持「美感距離」,當文學家從政時如何維持超然的立場,而不會被政治綁架?如果作家出身的文化部長龍應台在台下聽講,又會給她什麼樣的建議呢?
高行健沒有回應有關龍應台的提問,但他說,文人從政難免受到政治影響,最好不要捲入。他以大陸作家夏衍為例,夏衍是很好的作家,當上文化部副部長後,反而要幫南京公安局焚毀三千多冊古書,夏衍很無奈,但這就是當官的苦楚。
高行健說,文人當官也有好案例,例如法國在戴高樂當總統時,作家安德烈‧馬爾羅出任文化部長,但他撥了很多經費給文化界,對文化藝術貢獻良多,也沒有成為政治宣傳品。
高行健:作家從政 粉身碎骨
自由時報 2012-6-9
最好的位置是社會的邊緣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見上圖,記者林曉雲攝)昨天在台灣師範大學講學,他表示,作家最好的位置是社會的邊緣,才能保持清醒,否則不是成為政治的宣傳品,就是成為政治的犧牲品,中國有太多實例,有多少作家捲入「絞肉機」裡粉身碎骨。
台師大表演藝術所所長夏學理公開詢問高行健,文學和政治要如何維持一個「美感的距離」?當文學家實際從政,如何不被政治綁架?如果現在文化部長龍應台也坐在台下聽他演講,他會給龍應台什麼建議?
高行健並未給龍應台任何建議,他只表示,政治就是權力爭奪,政治會讓人發瘋,喪失基本人性,任何意識形態(包括法西斯主義和民主主義),都是為政治服務,作家不可能脫離社會,但最好不要介入政治。
清醒觀世界 別做中國魯迅
高行健說,作家從政難免受政治影響,他舉曾任中國文化部副部長作家夏衍為例,夏衍是個好作家,但從政時沒辦法阻擋南京市公安局焚毀三千種中國小說,這就是文化人當官的苦處。但文化人從政也有好的例子,作家馬爾羅出任法國文化部長,就對文化藝術做出貢獻。
高行健在台師大的講座,吸引三百多人聽講,他強調走入廿一世紀,要丟掉意識形態,文學藝術不要淪為政治主張的宣傳品,文學不要預設世界觀,而是要「清醒地觀世界」。
他說:「我心目中的文學藝術是清涼集,清醒地觀世界,對世界提出質疑,而不是否定世界,也不是投入政治,不像中國魯迅為政治熱血服務,這是不好的。」
對於高行健的說法,龍應台至截稿前沒有回應。
- Jun 09 Sat 2012 11:33
高行健:政治讓人發瘋 喪失基本人性 (合輯)
close
高行健:政治讓人發瘋 喪失基本人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