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團隊前進南極 發現超級抗炎物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2.06.04 02:55 pm

台灣首次主導 海生館與大學團隊 考察3年

第一個由台灣組成的南極科學考察團三年前開始前進南極,已經從南極帶回魚類、藻類、軟體動物等600多隻生物標本,並從南極的海膽與海綿中,萃取出具有極佳抗發炎活性的物質,效果遠比目前第一線使用的抗發炎藥物效果更佳,這也是全球文獻上,第一次在南極發現抗發炎物質。

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東華大學、正修科大與中山大學合組的研究團隊,以每年兩人次的頻率,利用每年10月到12月南極夏天時,到當地進行科學考察。這是台灣第一次主導南極考察計畫,與過去跟外國研究團隊共同進行跨國研究不同,擁有高度的自主性。

南極軟海綿與南極硬海膽 萃取出抗發炎物

三年來,研究團隊從南極帶回魚類、軟體動物、環節動物、棘皮動物、甲殼動物、腔腸動物、藻類和多孔動物共49種超過600隻生物標本,並從南極軟海綿與南極硬海膽中,萃取出極佳的抗發炎物質。初步分析發現具有非常好的抗發炎能力,經查詢相關文獻後,認為應該是首度在南極生物中發現。

不排除取海膽與海綿回台養殖 進一步量產

海生館研究員宋秉鈞指出,人體會產生超氧陰離子與彈性纖維蛋白酵素,這是發炎的主因,從海膽與海綿萃取出的物質,可以抑制人體產生這兩種物質,目前正在仔細分析萃取物的成分,希望能以合成或基因改造方式仿造這種萃取物。但如果組成結構太複雜,也不排除要取海膽與海綿回台灣養殖,希望進一步培養找出量產的方法。


不畏南極零度低溫 張祐嘉潮間帶採集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2.06.04 02:55 pm

台灣第一個以學生身分站上南極的中山大學博士生張祐嘉,跟隨台灣自組的研究團隊前進南極,負責採集南極生物。雖然是在南極的夏天登陸,但當地水溫接近零度,經過兩個月採集,去年他帶回將近30公斤的生物標本返台。

正在攻讀海洋生物科技學位學程博士學位的張祐嘉表示,他是在去年12月初前進南極,從台灣出發到日本轉機,先飛到美國達拉斯,再轉機飛到智利首都聖地牙哥,接著搭飛機前往智利最南端,才能搭軍機前往南極的喬治王島,一趟就花了超過50小時。

長期在海生館研究的張祐嘉,原本以為南極計畫只有老師與研究員能參加,從沒想到自己也有登陸南極的機會,因此一站上南極,就把握時間採集各種生物標本,每天冒著零度低溫到潮間帶採集。

張祐嘉指出,由於南極的環境嚴苛,當地生物可能因此產生對抗環境的特殊物質,因此從南極的生物中,可能有機會找到對抗疾病的萃取物。他這次在南極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從南極帶回超過30公斤標本。

目前還是博士班二年級生的張祐嘉強調,自己真的很幸運,可以成為第一個站上南極的台灣學生。


研究發現 南極企鵝殘留戴奧辛

【聯合晚報╱記者嚴文廷/台北報導】2012.06.04 02:55 pm

南極團隊也在南極企鵝的組織樣品中發現戴奧辛。被稱為「世紀之毒」的戴奧辛,是人類工業化產生的副產物,竟然在南極企鵝的內臟與油脂中發現,顯示工業污染經由食物鏈,已經侵襲到無污染之地的南極。

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學位學程博士班學生張祐嘉指出,戴奧辛可能藉由洋流飄散到海洋,小魚、小蝦吃進含有戴奧辛的微生物,大魚又吃進小魚與小蝦,最後南極的海豹或企鵝吃掉大魚。因為戴奧辛不容易被生物排出體外,不斷在企鵝體中累積,造成人類污染擴及到南極生物身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