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包容 浪蕩夫變慈濟志工

自由時報 – 2012年5月11日 上午4:26

〔自由時報記者余雪蘭/嘉市報導〕慈濟志工吳漢文,年輕時得志忘形,吃喝嫖賭樣樣來,甚至搞外遇,有天兒子對他說:「媽媽說你每晚還要工作,不能回家,你不要太累喔」,他羞愧不已,於是回到妻子身邊,後來加入慈濟志工,母親節前夕,他對妻子真情告白:「這輩子唯一做對的事,就是娶你為妻,感謝妳的包容!」

吳漢文年輕時從事水產批發事業,生意好、利潤豐厚,讓他得意忘形,不但揮金如土,還背離對婚姻的忠誠,後來玩股票,負債超過二千萬元。

吳漢文說,這一切妻子都默默承受,從未抱怨,也不讓外人看笑話,有次朋友看到他帶著「小三」,妻子竟向友人說「那是表妹」;兒子晚上找不到他,妻子也編出「爸爸晚上工作到很晚,都睡在貨車上」的善意謊言。

十三年前,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死傷無數,他開始省思生命。二○○一年美國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更讓他震驚不已,當時聖嚴法師發起「一人一善,遠離災難」,觸動他的內心,於是投入慈濟志工行列,並帶領妻子同修。

吳漢文當了志工後,厲行簡樸生活,債務五年前全部還清,並為不殺生,結束水產事業,轉做他業,但現在幾乎是全職的志工。


空服員的故事  一篇有感覺的文章

我想邀請您們看完這封信一定會有所得,有機會服務大眾,看到他們的笑容不也就是一種幸福不是嗎?

加班熬夜,賣免稅菸酒,端盤子,當我只是「忍耐」做著工作時,好友卻以擺渡人的慈善心,教會我對工作珍惜的福氣。

身為一個空服員,除了大家以為的光鮮亮麗外,工作上當然也有旁人難以體會的辛苦,除了加班熬夜外,更常常在飛機上為幾百人份的發餐、賣免稅菸酒、端盤子、照顧客人 …… 忙得分身乏術、欲哭無淚,但卻只能一再告訴自己、催眠自己:妳從事的是服務業,「忍」過了今天就好。

儘管如此告訴自己,可總還是有力不從心、擠不出笑容和耐心的時候。直到一次,我聽到好朋友如何在飛機上照顧及服務一位嚴重的老年癡呆症客人,我才對自己的工作心態大為改觀。

那是一班台北飛往紐約的班機,飛機起飛沒多久,一位老先生忽然大小便失禁了!他的家人既窘迫又嫌惡的叫他到洗手間自行處理,老先生猶豫了一下,一個人慢慢走向機尾的洗手間。可是當老先生走出了洗手間,卻怎麼也記不得自己的座位在哪兒,八十幾歲的人竟急得在走道上大哭了起來。

空服員前來協助,發現他身上臭不可當,原來老先生不清楚廁所內衛生紙擺放的位置,就隨手塗得一身都是,那間廁所當然也被他使用得慘不忍睹。將他帶回到座位後,周遭的客人開始紛紛抱怨老先生身上的臭味,實在難以忍受。空服員只好詢問他的家人是否有衣物可供老先生更換,其家人卻表示隨身行李都在貨艙中的行李箱內,所以沒有衣服讓他更換。

他的家人並且告訴空服員:「今天飛機又沒滿,將他換到最後一排的位子就好了嘛!」

確實,機上最後幾排的座位是空著的,所以空服員便依客人的意思照辦了,並且將方才那間廁所鎖起來以免有其他乘客誤入。

於是,老先生便一個人坐在最後一排的位子上,望著自己的餐盤,低著頭,不斷的用手擦眼淚。可是誰知道,一個多小時後,他已換好了衣服,乾乾淨淨、笑容滿面的回到原來的座位,桌上還放上了一份全新的、熱騰騰的晚餐。

大家相互詢問,原來是我那位好友犧牲自己的用餐時間,將老先生用濕布和濕紙巾一點一點的擦洗乾淨,還向機長借了套便服讓老先生換上,更將那間沒人敢進的廁所完全打掃乾淨,噴上了她自己的香水。同事們笑罵她笨,這樣幫忙絕對不會有人記得,也不會有人感謝,既吃力又不討好。

她卻只是輕描淡寫的回答:「飛行時間還有十幾個小時,若換成我是那位老先生,我也會很難受,誰會希望旅行一開始就變成這樣?再說,平均三十幾位客人用一間廁所,少了一間就差很多,所以我不只是幫助那位老先生,也是在服務其他的客人啊!」

聽完這件事,我為自己面對工作時的態度感到慚愧,想起她以前對我說過:「妳知道古時候最有福報的工作是什麼嗎?是擺渡的人。因為他們把人們從一個地方,平平安安的送到另一個地方,不論之後等著那些人們的是好事或是悲傷,能平安到達,才能有一個好的開始。所以我覺得自己現在能從事服務業,真是一種福氣,能有這樣的好福氣當然要珍惜,而珍惜這福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分給別人!」

當我還把服務業只是當服務業,原來早已有人把它當成慈善業一般設想,那麼努力把平安舒適送到他人心裡。

幾天後從泰國回台北的班機上,晚餐時間有一位老阿媽的餐點竟連一口都沒有動,我上前詢問她是否餐點不合胃口,還是她的身體不舒服。老阿媽很不好意思、小小聲的說:「其實我正想請妳幫忙,這是我第一次坐飛機,所以希望將飛機上的餐點  帶回去給孫子吃吃看,因為我孫子也沒有坐過飛機。」我笑著對她說:「沒關係,這份您先吃,我待會兒再打包一份讓您帶回去給孫子。」老阿媽聽了,瞪大著眼睛一邊謝我,一邊非常開心的立刻動起筷子來。

回到廚房後我將自己的那份晚餐打包,用袋子裝好,學妹在一旁不解的問我:「學姊,今天回程全滿,機餐連一份都沒有多,妳幹嘛還拿自己的那份給她?」我的回答是:「我年輕,還可以餓一下肚子,下了班回家再順道買點消夜吃就好了,老人家可就不行了!」其實,我心裡想的是:如果這位老太太往後沒有機會再出國了呢?

她也許只是我服務過幾千名客人中的一位,但卻是她第一趟出國的旅程,如果她此次旅程的回憶都是美好的,我更不應該扮演之中唯一的缺憾,不是嗎?

服務業真的是一份很有福氣的工作,因為除了商品外,我們還能販賣「好心情」。

現在我常常想,今天的我可以為我的工作及身旁的人做到什麼程度?設想到什麼地步呢?

今天我要扮演讓他們心情平穩開心的菩薩,還是謀殺他們笑臉的惡魔?

工作是如此,生活也是如此,今天也好,明天也是,我的選擇是「惜福」!


混過的醫大生 「媽媽眼淚救回我」

作者: 記者陳秋雲╱台中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3年3月3日 上午3:02

青少年的心情難懂嗎?中山醫學大學心理系一年級學生林培維,國中時代混幫派,他的母親曾氣得想斷絕關係,還好碰到懂他的導師,花3年用心輔導,林培維最後考上醫大,他昨天在一項論壇現身說法,「感謝老師、媽媽懂我」。

林培維說,很多人誤認行為偏差的孩子來自單親家庭,但他的家庭功能健全,媽媽是公務員、爸爸是技術人員,他只是一念之差,以為耍酷耍狠就是青少年的權利,想錯了就走偏了。

林培維從小到國中,功課都不錯,他說,第一次被媽媽打,是國一那年抽菸,老師通知家長,回家時被媽媽賞了4個巴掌,看到媽媽生氣的模樣,嚇到了,但還是擋不住同學的誘惑,繼續蹺課。

林培維加入幫派後,媽媽哭到雙眼紅腫,還說要切斷母子關係,林培維怕這是真的,才同意媽媽幫他辦轉學,改變學習環境,跟那些幫派朋友說拜拜!

但到新學校,竟然沒有老師肯收林培維。還好,林媽媽問到最後,教數學的金鈴娜老師覺得林培維的資質不錯,可以到她班上。林培維說:「天哪!沒有人這樣說過我,我乖乖到老師班上報到。」

放學了,金老師要林培維留下來,跟他聊,一直覺得他可以讀好書,一段時間後,林培維當起小老師教同學數學,3年來,老師放學後一直陪著他,當他想做某件事,老師不會直接否定,而是要他換個角度想想,要他想像吸毒、犯罪的後果。

「讀書就像你的武器,武器不足,自然會在戰場上被淘汰」;「當有足夠的武器,就能在戰場上存活,自然就會戰勝」,這段話讓林培維有決心、激起鬥志,決心讓看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讓最愛的媽媽不再失望,讓金老師為他感到驕傲。林培維之後考上高雄的明星高中。

林培維說,現在讀心理系就是受到老師的影響,他想用老師的方法幫助別人。

根據台中市衛生局自殺通報系統調查,前年15到24歲自殺未遂的年輕人有381個案,4成為感情輕生,1成7是家庭問題,逾1成是心理憂鬱。林培維說,看看他的故事,只要有人肯傾聽、關懷,頑石終會點頭。


小五童背殘母 上下3層樓曬太陽

自由時報 – 2013年3月3日 上午4:24

〔自由時報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為了讓重殘母親走出戶外,小五的暐翔背著相依為命的媽媽上下樓;新移民家庭的靜茹即使患有紅斑性狼瘡,仍不忘協助單親媽媽照顧川崎症的妹妹…。

26位小太陽 堅強面對苦難

儘管童年「走味」,卻有許多「小太陽」在人生的寒流中發光發熱。第三屆「靈鷲山全國普仁獎」,從全國四百多位獲獎的國中、小學生中選拔出廿六位楷模,這群獲獎國中小學生年紀雖輕,卻能在苦難裡感恩惜福。

澎湖馬公國中的蔡靜茹,父母剛離異,與母親和妹妹相依為命。她患有「紅斑性狼瘡」,妹妹是「川崎症」患者,明白母親從印尼嫁到台灣來,謀生辛苦還得照顧生病姊妹倆,她主動分擔家務、照顧妹妹。媽媽古莉珠與靜茹昨相擁而泣,紅著眼眶說︰「有這麼貼心的女兒,再苦也覺得安慰。」

台南市德高國小五年級的林暐翔從小由重度肢障的母親扶養長大,母親賣口香糖為生,儘管日子辛苦,暐祥卻數度拾金不昧。

為了陪媽媽到戶外走走,才四十公斤的暐翔會以小小身軀背起媽媽上下三層樓,推著輪椅到三公里外的活動中心看表演、曬曬太陽。

暐翔告訴媽媽:「這輩子我都會照顧妳,永遠也不會離開妳…。」母親噙著淚,感謝老天爺賜給她這麼好的「寶貝」。

照料癱父病母 9歲女一肩扛


桃園高義國小學生陳彥如面對父親因工傷癱臥床上,母親隔年也因為照顧父親病倒,所幸姨媽伸出援手,安置好媽媽,剩下的家務全都由九歲的彥如一人承擔。

每天早上,彥如會準備好爸爸的早餐、幫爸爸梳洗;下課一回家得張羅爸爸的晚餐;夜裡聽到爸爸咳嗽,會醒來幫爸爸拍背、按摩;同學假日玩耍,她得先把爸爸安頓好,才騎單車上教堂做禮拜。

就讀新埔國中的劉若華和弟弟在父母托兒時被拋棄,當時的保母收養了他們,為報答養母的養育之恩,她用功讀書,爭取獎學金貼補家用。養母說,自己的孩子過世了,兩個貼心的孩子讓她有活下去的動力。


浪子回頭向善 為母鋸腿無悔

作者: 記者賈寶楠╱桃園縣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3年3月3日 上午3:02

角頭林銘域38年前遭槍擊重殘後只能臥床,洗心革面成為行善無數的住持,3年前為了坐輪椅陪病母搭機,甘願鋸斷復健多年的左腿,母親極度不捨,他反而安慰「我多了一對翅膀可以陪您」一起復健打氣。

「孝順、行善最重要!」林銘域說,他的命是父母給的、太子爺公救的,即使殘障,只要保持樂觀,就算只能趴著或給人推著,生命也還是彩色的。

林銘域24歲時遭仇家持霰彈槍狙擊,醫師宣告急救無效,他卻幸運存活,但兩腿癱瘓無法彎曲,連輪椅都不能坐,終生都必須趴在活動床上,再也無力站著。

林銘域死裡逃生後痛改前非,成立護國宮和愛心基金會,20年來成為知名公益團體,他甚至趴在床上開示中輟生「混黑道的下場就像我這樣」。

由於背臀還殘留一百多個彈片無法取出、抵抗力欠佳,林每年都突然無故休克,嚇壞家人,經過努力復健,右腿終於稍微正常,因母親想到大陸陝西旗山周公廟拜拜,希望他能陪伴。

「左腿不能彎,那就整條鋸掉。」林說只剩能彎的右腿,就能坐輪椅上飛機,當年母親已86歲、經常重感冒,他一定要盡孝完成母親心願。

如今林母病情惡化,甚至肺積水,甚至還靠氣切維生,始終無法成行,因為心疼兒子復健35年不放棄,卻為自己鋸腿,終日心情低落。

「沒關係,我反而多了一對翅膀 (指輪椅)可以陪您。」林銘域安慰母親以後活動更方便,母子經常一起曬太陽散心,無話不談。

林銘域的故事感動許多信徒和少年向善又向上,台灣藝術大學學生去年底更改編拍成「流氓太子」短片,在護國宮和網路播放,超過萬人按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