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肅老能飯

2013-3-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4| 評論數: 0 |原作者: 文/郭冠英

晚上5點鐘,電話留言響了,我跑去接,掛斷了,是梁肅老的聲音,我想明晨再打回去,又去睡。

早上電和統會,祕書王小姐說肅老與李敖見面,有事要與我談,他很興奮。我為他身體著想,說有事交代妳E我即可。王小姐說他不喜轉述,他要親自講,而且他老了,最近國事不順,他心情低落,或也想找人講,發抒情緒。我說若如此我當然願意,不過首要仍是把他「哄」好,保持他健康為要。

掛了電話,又接馬英九電話,他在歐洲訪問中,仍抽空電我,表示對辦江南20周年紀念會的支持,我很感動。

這電話一完,一通電話就進來了,肅老在醫院裡打來。他說李敖來看他,兩人談很久,他告訴李,冠英將回,李也很高興。梁說我們要「續談」。他指上次我們3個人見面的事。那是320前兩天,我約了去看肅老,中午共餐。下午我想看李敖,乃又電他。他知我要去看肅老,說他很願意參加,因為李敖「引刀一快」時,肅老來看他,未見著。李對鄉長關切甚感。我電肅老,他很願意,怕李不知「和統會」地址,還想派車去接。我說不必,我告知李,李會找。結果我把樓層又弄錯了,李上樓找不到,跑到世貿展覽館大廳去等我。折騰了好一會,我去找到了他,穿過展覽場來梁辦公室。一路李罵我辦事不牢,害他東跑西竄。那次相聚,極為愉快。

肅老在電話中說,今年是七七事變67周年,中國抗日團體加上美國的日本侵華歷史研究會,九一八要在瀋陽舉辦紀念會,邀許歷農和他參加,請他做副主席。梁肅老感嘆說我抗日分子都老邁凋零,目前只剩他一個人了,但他中風後,這幾年推著輪椅到處跑,實也厭倦,但又不能不去。前幾天就是去香港累了,回來又哮喘入院,這次還是要聽醫生看能不能去。我說最好別去了,我想到我有兩個節目毛片,一為《九一八夜》,一為《七七抗戰》,但可送去會場播放,必很有意義,梁欣然同意。

使梁老興奮的大事,其實就是我們3個人要好好再談,當然不是什麼重要,但對我來說是很感動。

梁肅老又說,他把將辦公室從世貿大樓移回家裡,家裡做了整修,和統會招牌移過去,不會關門,仍要做到最後一口氣。

我最後仍是那句老話:「您這破褲子,要繼續纏腿啊!」肅老大笑。(這是東北土話,謂如窮人的「破褲子纏腿,與你沒完沒了。」指他與反中分子的戰鬥,一直會堅持下去。)


杜鵑啼血梁肅戎  ──反獨促統一生忠骨(之一)

2013-3-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9| 評論數: 0

編者按 前立法院長梁肅戎年輕時曾經被滿洲國逮捕,當時被抓到不論國民黨、共產黨都處死,梁肅戎活了下來,他是偽滿的檢察官,參加反滿抗日。他多活了60年,一直致力於反獨促統。他與張學良友好,兩人有點一致:「您忘了,我是中國人。」作者就這樣認識了他。梁肅戎一生反骨,晚年為了「和統會」散盡積蓄。作者特就與他交往的幾段辛酸事做一補述。

所謂「遺言」,還不是找我們談談心,他不可能傳授什麼統一祕笈,也不可能交代哪裡埋了筆錢,他的理想志業我們都清楚:「和平,統一,救中國」。他的遺言就是:「愛國。」

我隔壁有一位國民黨老黨員,已生病躺在地板上,不到10天就死去,正當搬運屍體的聲音傳過來的同時,梁君流著眼淚:『先生,對不起。』說著便馬上站起來,為了等不到勝利而死在敵人的監獄裡不知姓名的同志,隔著牆壁為他默默的祈禱。那時身材魁梧志氣堅定的梁君英姿,像石膏塑像一樣,深深地刻在我的記憶裡。」

長使英雄淚滿襟

梁肅戎常哭,然後說:「對不起。」

「冠英兄,我是梁肅戎,我們要通個電話。」民國93年8月23日清晨4點,我在歐洲,電話留言。第二天早上,我回了話,寫了「肅老能飯」,記其事。(參閱下文)

27日晚上,太太清理留言,聽到這一段,我說暫時留著吧!就在那時,梁肅戎去世了。第二天早上看到電子報,我很傷感,這段留言,成了遺言。

接著李敖來電,說23日去看梁,梁知我要回,要約我與李見,有交代遺言之意。

我想,所謂「遺言」,還不是找我們談談心,他不可能傳授什麼統一祕笈,也不可能交代哪裡埋了筆錢,他的理想志業我們都清楚:「和平,統一,救中國」。他的遺言就是:「愛國。」

李敖讚梁是「了不起的抗日英雄志士。」他很懷念這位東北同鄉。那天梁對李說,他去看了連永平,要連戰堅持撐下去,及早訪問大陸。又說他要到北京參加九一八研討會,醫生反對,他拿不定主意,但可能還是會去,即便死在大陸,也得其所願。李敖感動,當即贈1千美元壯其行色。

梁是8月6日去香港參加「和平統一論壇」,回來台灣因感冒住院,本來還好,最後突氣喘驟逝。梁活了84歲,他沒死在長春的冰房,現死在台北的暖房,都是感冒。他是撿了4年,還是60年?


杜鵑啼血梁肅戎  ──反滿抗日大是大非(之二)

2013-3-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8| 評論數: 0

「我現在多活的每一天都是撿來的,我要把握每一天為中國做點事。」身危舌尚存,梁是杜鵑啼血,死而後已。

肅老的兒子梁大夫說我與其父是忘年之交,「既如父子,又似兄弟。」我為之感涕。在飛回台灣的華航班機上,我看著窗外,一片漆黑,下面是印度,還要4小時,我才會在中國看到曙光。我想到2000年與肅老同機飛到柏林參加「和統會」,那年底他中風。

他後來說:「我現在多活的每一天都是撿來的,我要把握每一天為中國做點事。」身危舌尚存,梁是杜鵑啼血,死而後已。

赤子靦腆慶大壽

我翻出了《大是大非》這本書,想著梁的一生:東北、鷙鷺樹、長春、四平、CC、許昌街26號、立法院、和統會、瀋陽、九一八……。我又想到張學良、劉紹唐。

我因劉紹唐而得識梁肅戎,談的是張學良。後我出師,每有東北人聚會,他就叫我講,講的就是有年過年,張請梁與劉紹唐去吃餃子,餃子極好,但趙四則大捧李登輝,說他是基督徒多好多好等,也不顧梁不喜李,肅老實在忍不住,就說:「夫人,神愛世人,也不能把愛都給他一家吧!」肅老對此衝言,很得意,每次講得笑嘻嘻。

這裡又要提到劉紹唐。劉紹唐逝世,蔣永敬就說他的生活重心都沒有了,十分落寞。劉在,朋友總會聚在一起。民國88年在同慶樓,劉找我去吃飯,有梁及唐德剛。飯後劉捧出蛋糕,要為梁、唐共慶80生日,他倆不知,好像也還不到80,大家驚喜。二老共切蛋糕,同吹蠟燭,齊手作揖,都有赤子靦腆的歡愉。

我拍了幾張很好的照片,後來再看,劉紹唐那時已有病容,以後即未再出,以至辭世。

梁肅老是遼寧省昌圖縣人,曾祖父由山東出關逃荒,挑個擔子,兩個兒子9歲、10歲,一邊一個,本來是預備去哈爾濱投奔一個族宗,到了昌圖縣鷙鷺樹鎮,盤纏花沒了,就在那定居了賣大餅子。後來梁家發達,開大車店。地方盛產高粱和大豆,為集散之處。到過年的時候,滿街都是擠不開的人。冬天吃魚,堆積如山。一般農民就是趕大車運糧食,從鷙鷺樹往雙廟子這麼走,車一直到冬天絡繹不絕。

東北顛簸憶當年

梁家鄉鎮北過梁溝出了大軍閥吳俊陞,吳是「半拉子」出身,在梁的親戚家做半工,沒念過什麼書,不太會說話,一說話就是嗚嗚,人稱「吳大舌頭」。

後吳做到黑龍江督軍,大力提拔鄉親,梁父文玉就去做省府科員,後梁父又投哈綏護路司令蔡某,此人與張作霖同出綠林,蔡司令是老粗,每次講話,蔡就說:「我是司令,接下來由梁參謀長替我講。」民國11年,第一次直奉之戰,梁父也有參加,後要送日本學軍事,蔡司令不肯放人,但不久蔡病死,梁父軍途中斷,返家做了昌圖縣的一個區長。

九一八後地方打亂了,土匪又起,有些就叫義勇軍。肅老說:「我記憶最深的一件事情,家裡有錢的人也去當土匪,去搶人家然後就強暴婦女。我們鷙鷺樹第五區有個自衛隊,有百把人。有人來告,就把被告抓到了。抓到這些人都是像不良少年似的,家裡有錢,把被害人燒天燈,燒殺淫擄,罪證確鑿。我父親就把這4、5個人都槍斃了。啊!這不得了,土匪把所有昌圖縣的10個區,連縣城都破了之後,就把鷙鷺樹圍上了,說什麼要把我家燒天燈。先父就把號召附近還有鄉鎮,總是有個1、2千人吧,組自衛隊,九一八我才12歲,砲台外面都挖的壕溝,連我都上去打過槍。打了7天7夜,我父親累得吐血都睡不著覺,到底沒讓土匪打進來,要打進來,我全家就完了。」

梁肅戎在滿洲國受完整教育,「大同學院」畢業,這是滿洲國最高人才訓練機構。畢業後在新京長春做檢查廳檢察官,但他已在19歲加入國民黨,參加反滿抗日工作。他用檢察官身分掩護地下工作,發展了同志80人。吉林省黨部主委是石堅,梁受其領導。

驅逐日人誓不休

梁父知子參加地下抗日,趕來勸阻,說:「我們家就你這一個兒子,不能出事。」說可送梁到關內去,但梁說:「長春地區目前我負責,我不能逃避,也不能離開。我要與日本人在東北搏鬥,不驅逐日本人誓不甘休。」梁父頹然而返。不久氣喘病死。梁為父辦了體面的喪禮,折騰了兩三個禮拜,梁妻孫郁尚未過門,也穿了孝服守喪。


杜鵑啼血梁肅戎  ──牢中不減愛國熱情(之三)

2013-3-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9| 評論數: 0

當時的滿洲國政府,對國民黨員、共產黨員,大多就是判處死刑。午夜中,嘎吱嘎吱打開牢門聲和嘩啦嘩啦的鐵鎖聲,那都是死刑犯拉出牢房,送到刑場行刑的前奏。這種聲音聽了多少次,自己都無法記憶。在這種情形下,那位青年,還抱有一種強烈的向學心,更使我景仰。

1944年3月,梁肅戎因哈爾濱工作組織被破獲,牽連被捕。審問梁的檢查官大川說,只要招出石堅,可免刑。梁說:「我若說不知石所在,是我說謊,但我不能出賣同志,願受制裁。」大川聽了竟微笑說:「做人理應如此,唯剛才所說,乃上級交代,供做參考。」

待人真誠交心

梁肅戎說:「把自己的心交給別人,別人才會把心交給你;要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別人,別人才會把生命交給你。」他寧死也沒招出他下面的80人。

因為梁肅戎的師長遍布檢審單位,故梁未受酷刑,但受飢餓虐待,每天只有兩個窩窩頭及一碗鹽開水,幸賴獄友王光逖不時偷送半碗麵,梁才沒死。王是《哈爾濱日報》記者,寫反日文章被關,來台後王做《聯合報》駐日特派員,筆名司馬桑敦,寫有《張老帥與張少帥》一書,我與梁的因緣或也自看那書而起。

民國62年王光逖生病,要開刀,其妻不敢簽字,還是梁肅戎簽的字,梁說:「老王,你過去救了我一命,現在我來救你一命。」1980年7月,王光逖逝於洛杉磯。

與梁肅戎在長春監獄同房的是日本人具島兼三郎,他後來做到長崎大學校長,寫了《死亡邊緣的奮鬥》一書,其中一章專談梁肅戎。具島原是滿鐵調查局的副局長,因寫了一篇反對日、德、義同盟的文章,被關東軍以反戰分子之名拘押。他說長春監獄裡本來一人一房,什麼人都有,國民黨、共產黨、義勇軍、韓國人、牧師,後來人滿為患,就把不同國籍的人關在一房,言語不通,以便看管。

具島的牢房就進來一個24歲,眉清目秀的年輕人──梁肅戎。

死亡邊緣奮鬥

當時是冬天,外面零下25度,裡面零下5度。一種無法形容的澈骨寒。剛洗完的溼手帕,馬上凍成如硬骨魚。「像冰房一樣」,梁君這話一直留在具島的記憶裡。在冰房裡只有苦坐,感冒就可能死亡。「啊,不行啦!」看守一叫,接著就是「巴達、巴達」的聲音,又有人死去了。在那裡既聽不到死者痛苦的呻吟,更聽不到淒悲的哭泣。就在這種死亡的寂靜中,具島和梁君開始熱切的交談,夾雜著各種語言,甚至筆談。只有談話才可以使他們忘掉了冷,相信自己還活著。

具島坦率的說:「梁君當時不算是一位理論家。」也就是說,這個年輕人只是受到愛國熱情的驅使,其實什麼都不太懂,是個「少粗」。具島想要用理論來武裝他。結果這點「武裝」後來發展成一個愛國者最堅固的盔甲。梁肅戎後來不但懂了理論,還永保著愛國熱情。他或許不是個理論家,但是一個行動家,具有足夠的理論。

向學之心強烈

具島說:「你只不過有正義感而已,要想達成你的目地,應該研究理論,再採取行動。」梁打斷他的話說:「先生,以前我就有這種感覺,您對社會科學很有研究,請多多指教。」具島就給梁講課,他說:「日本最後一定失敗,蘇聯會出兵占東北,因為她是帝國主義,馬上會遭到非難,所以她對反蘇的力量加以消滅後,再從東北撤退,接替她的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勢力。因為在國、共間選,當然是中共對她有利。」具島的分析完全符和戰後的大勢。梁說:「我反滿抗日的目的,就是要拯救我的家鄉,將來做個鄉長就滿足了。我想對這進駐家鄉的新勢力多點瞭解,請教我蘇聯話。」

具島聽了這話,感到很驚奇,因為他們交談,本來是為了抵抗寒冷和死亡,可是梁難道不知道他會被處死嗎?具島說;「我偶爾在午夜時分,正睡得起勁時被驚醒,望著自己旁邊熟睡的那位青年安祥的臉龐,常常有一種不堪忍受的心情。當時的滿州國政府,對國民黨員、共產黨員,大多就是判處死刑。午夜中,嘎吱嘎吱打開牢門聲和嘩啦嘩啦的鐵鎖聲,那都是死刑犯拉出牢房,送到刑場行刑的前奏。這種聲音聽了多少次,自己都無法記憶。在這種情形下,那位青年,還抱有一種強烈的向學心,更使我景仰。」


杜鵑啼血梁肅戎  ──志履堅貞臨事不懼(之四)

2013-3-1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肅戎老弟與余共革命事業多年,雍容大雅,志履堅貞,臨事不懼,應變有方,不幸於33年春同在長春被捕,當余被敵酋判處死刑之際,彼竟不避凶焰毅然庭爭,聞者咋舌,知者駭欽。

但具島其實也是剛學蘇聯話,而且又沒紙筆,如何教?梁肅戎把床板的木頭用指甲磨成了一根木筆,然後走到窗戶邊,在掛霜的牆上寫道:「監獄是革命家的休息所。」微笑著對具島說:「先生,拿這塊當白色的黑板吧。」

梁肅戎後來對我講到這段,還拿手指比了下霜的厚度,有次郝柏村談到1948年底他在瀋陽的碉堡裡,也做了這個手勢,說:「寫信給我太太,那時還是女友,寫著寫著鋼筆墨水都凍起來。」

梁君聰明,學得很快。具島就請梁君教他中文,後來還講中國戲劇,梁君還表演,教中國流行歌曲。梁君偷看戀人的照片,反覆地說他的愛情,傾訴到具島想說:「已經太多了。」但具島仍微笑聽著,不忍打斷他。

兩人後來活得很起勁,可笑的事也多起來,戰爭也到了尾聲。有一天,監獄挖了壕溝、鐵網、通上電、架機槍,具島看了,像從頭到腳通了電流一樣,百感交集,呆若木雞。他想,日軍退卻時,這些槍口或會指向他們的胸膛。他對梁君做了死別,梁君無限感觸的臉上流著淚,緊緊地握住具島的手,用沙啞的聲音說:「我以前一直想,一個日本人都不允許留在中國的東北,可是和先生相處之後,知道日本人中也有好人。先生的肺腑之言,我永遠的銘刻五內。」

忘不掉的過去

最後,梁君說想送具島一個紀念品。具島說:「什麼?我們不是什麼都沒有嗎?」梁君笑著要來具島的手帕,叫來看守說要針線修補衣服裂縫,然後用黑絲線繡了「勇往直前」。梁君要具島也給他個紀念,具島就笨拙的在梁君的手帕上用俄文繡了「振作精神」。

3天後,調換監房,兩人就分別了。具島以為梁在撤退或內戰中死去了。一直到31年後,1976年10月,一個「神戶治鋼」的朋友在台灣,梁肅戎問他:「具島兼三郎,你知道嗎?」剛好此人認識具島女婿。1977年,梁到日本,具島寫道:「突然而來的他,已經不是白面書生了。『您夫人呢?』『就是先生看過照片的那位小姐。』」

「兩人的過去,是永遠忘不掉的。」具島最後說。

後石堅仍被捕,這就是「三省黨部事件」。1945年5月,梁被判12年徒刑。因為偽滿法律,擔任叛亂組織幹部者判死刑,參加者,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梁就狡辯說他的「長春市書記長」是中央派的,他沒接到派令,故他只是參加者,不是幹部。這在法律上當然講不通,但審判庭長飯守重任是梁的老師,就對梁從輕發落。石堅、袁樹芳與信致文3人則被判死刑,

宣判後梁肅戎極悲憤,當場向第二庭長德田(飯守是梁師迴避)抗議,大罵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之不當。梁肅戎強調我方基於愛國家愛民族,排除外來侵略的正義自衛行動,不能構成犯罪。對政治犯判處死刑乃野蠻行為。梁最後要求將判決死刑者改判無期徒刑,保留其愛國的生命權,同時要求庭上將自己改成無期徒刑,以示平衡。

這在當時的確給日偽一個爆炸性的衝擊。旁聽席上的關東軍與日偽憲警幾乎動武,武士刀都拔出來了,亂成一團。審判長雖對所請不准,但仍認為被告應有最後陳述權利。所幸3個月後日本投降,石堅等來不及處死,他寫了一詩給梁,紀念此事:

「曾記偽都晤面初,一接雅度頓心舒;

方殷國難期同靖,肆暴敵氛誓共除。

不避凶燄欽道義,卻緣死讞證親疏;

今聞最羨還遼日,譽載鄉邦頌載書。」

石堅又說:「肅戎老弟與余共革命事業多年,雍容大雅,志履堅貞,臨事不懼,應變有方,不幸於33年春同在長春被捕,當余被敵酋判處死刑之際,彼竟不避凶焰毅然庭爭,聞者咋舌,知者駭欽。」

見梁三哭難忘

我見梁三哭,難忘。就是我做張學良的傳記片,訪梁,他談得極好,中氣十足,故事生動,有綠葉之效。我感其一生亦富傳奇,乃叫中國文化大學媒體中心給他做一紀錄片,製作人是宋穎鶯,欣允。梁一直以為全是我做的,其實我只做訪問,因梁老認為我知其心,喜跟我談。

那天他很慎重地接待我,中午備了一大桌菜,吃飯時他請出太太孫郁女士,坐輪椅上桌。梁夫人已失智,看著梁,也只認得梁。梁給她上菜,偶而送口,如照顧稚子一般。不知怎的梁談到他被捕,因師長任檢審要職,吩咐不准虐待,梁只被打幾次,憲兵駐宅而未辱妻,但其他同被捕同志之妻則多被強暴,包括通風報信的柳自如護士,有些還懷孕生子,抗戰勝利,無顏見出獄丈夫,竟把孩子勒死,自己上吊自殺。梁說著就哭了起來,說:「這種慘事太多了,戰爭使人喪失人性。」

他太太看著他,一副茫然。他拍拍太太,看看我,說:「對不起。」


杜鵑啼血梁肅戎  ──心繫黨國有情有義(之五)

2013-3-1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 評論數: 0

管他的特務小西與他共飲,說:「我是日本人,對國家有重大貢獻,過節才配一瓶酒,你是滿洲國人,給了你6瓶,你還抗日,你怎麼說?」梁肅戎聽了,正色道:「這是兩回事,你們日本占領我們中國那麼大塊土地,怎麼是幾瓶酒的問題。」

對妻心存愧疚感激

我想,這種心情是想到那時閉眼等死,就在那一瞬間,當時佐藤一衝動,梁就24歲而終,以後這60年真是撿來的,想到這裡,大悲無言,怎能無淚?

梁的書中說:「結果他也沒開槍,我也沒有招供。」

梁傳《大是大非》一書寫得很幽默。1944年端午節,梁因為是檢察官,尚未定罪,還可配半打啤酒,一個鳳梨罐頭。管他的特務小西與他共飲,說:「我是日本人,對國家有重大貢獻,過節才配一瓶酒,你是滿洲國人,給了你6瓶,你還抗日,你怎麼說?」梁肅戎聽了,正色道:「這是兩回事,你們日本占領我們中國那麼大塊土地,怎麼是幾瓶酒的問題。」小西聽了,火冒三丈,兩人吵了起來,最後打成一團。

打完,小西說:「這鳳梨罐頭,我太太小孩好久都沒吃過。」梁說你拿回去好了。

第三次哭,是說勝利後,他是長春和四平的國民黨書記長。國共的內戰中長春危急,他被抓到必死,他穿上長春大學制服,裝成大學生,隻身逃出長春。

那時老二剛出生,他太太說:「此時你走,家裡該怎麼辦呢?」語氣中透露出相當無奈,也使梁這輩子對太太心存無限的愧疚與感激。

後長春又回國民黨手,但醫生卻給共產黨帶跑了,梁的內弟得了腸絞症,找不到醫生,一夜之間即撒手人寰。這個內弟是獨子,梁入獄他來探望也被抓。梁太太受此打擊,精神幾乎崩潰。梁說:「面對這種慘劇,真不知如何向岳父交代。」

說到這,梁又哭了。

「對不起。」梁擦乾眼淚,又對我說。

失敗在未就地取材

抗戰勝利,梁出獄,做國民黨長春市黨部書記長,親見國府在東北的失敗。他說:「最主要的是日本一投降,毛澤東下令共產黨裡有東北關係的,都去經營東北。像張學思、呂正操都去了。把東北的地方勢力經營起來。我們的國民黨呢?幾乎有東北關係的都切斷。張漢公不能去這是一個,那時候應該起用他。第二,據齊世英講,本來張治中是要去東北。他就跟齊鐵老講,說我把軍校東北畢業的全領去,那些人後來在台灣都是做了總司令的,包括空軍的烏鉞、陳衣凡,海軍的劉廣凱、宋長志,陸軍的王多年、馬安瀾等,都是7、8期前後。都是當年齊鐵老把東北學生,一送政校,一送軍校。張治中講,我把這些人都領回去。結果後來傳說熊天翼(式輝)願去,這當然牽涉到大老張群啦,就把政學系的人安進來了。熊到東北去,軍校的人全都沒去了。而且後來陳辭公去負責,他對地方割據深有戒心。這也難怪啦,因為勝利了,再叫地方軍閥割據怎行?所以地方武力他一律消滅。你南方兵到這怎麼打啊?手都伸不出來,穿著草鞋,東北那麼冷,你叫雲南部隊上來,你不是害他嗎?所以,東北政治人物你不用,軍隊不就地取材。局勢就危殆了。」

軍政黨團對立不睦

梁又談到戰略的錯誤:「怎麼錯誤?自己搞嘛。第一,軍政對立,黨團對立。那時有個黨政軍會報,是一個最高組織。遼北省黨部主任委員是羅大愚,四平市黨部書記長是我,主席是劉翰東。陳明仁是司令官。照規矩,黨部主任委員、司令官加主席,3人輪流做主席開會,陳明仁他一人幹到底。他家附近有個大街叫明仁路,軍民人等到門口下馬,必須得走進去。我們年輕可以,東北冷啊,劉翰東這麼胖,得兩個人挾走20分鐘,走得滿身是汗。他司令官車才能進去,別人不許。羅大愚也恨他,開會不去,說,肅戎,省黨部市黨部你一人代表。所以我就去了。那我都看得很清楚,不是要兵就要糧。有天他作主席坐這裡,我雖然年輕,我代表黨部坐在邊上,劉翰東在那邊。他那天火了,桌子一拍,說:『四平是我的。』把劉翰東嚇哭了、逼哭了。你看這種場面。另外更不要提了,吉林主席梁華盛,是我們的一個宗長。冬天那樣缺煤,他還有溫水的洗澡游泳池,吉林省政府,你看東北怎麼搞?」


杜鵑啼血梁肅戎  ──堅定追隨民主自由(之六)

2013-3-1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0| 評論數: 0

梁肅戎對我說:「我們東北土話,破褲子纏腿,我與你沒完沒了。我對李登輝,對台獨就是如此。」

1948年3月,解放軍三攻四平,城陷。梁肅戎守在醫院地下室,共軍已往內丟手榴彈,梁把臂章和手槍取下,謊稱是老百姓,一路南下出逃,途中還被空軍誤認,俯衝掃射,打死了梁身邊幾人,歷盡艱險才到南京。

1999年7月,我隨肅老到香港參加第一屆「和平統一促進會」,大會另一主席是萬國權,東北軍將領萬福麟的兒子。國民政府立法院長劉健群在其回憶《銀河憶往》一書中說,他到北京,看整條街都是萬的產業,驚於軍閥的聚斂,旁人竟說不應批評萬軍長,他是東北軍的好官,從不睡部下的太太。劉聽了咋舌,啼笑皆非。梁肅戎在會上說,1949年他與萬國權在四平兩邊殺得死去活來,多一顆子彈,今天就可能少一位大會主席!50年下來,不是也能把酒言歡,一笑泯恩仇嗎?我們這一代是戰亂的時代,太多的死亡、太多的流血、太多的不幸,沒有理由留給下一代來承受。

與台獨沒完沒了

雖有「分久必合」的說法,但時間對他而言,是有急迫感的,他要及早見到國家統一。就在這時,台灣傳進消息,李登輝發表「兩國論」,日本人也是有急迫感的。梁肅戎對我說:「我們東北土話,破褲子纏腿,我與你沒完沒了。我對李登輝,對台獨就是如此。」

在四平易手前夕,梁是黨部主任委員,身兼4職,配糧多得吃不完,還有4份薪水,那時他代為運出一火車廂糧食,可有一廂是自己的,但他一點沒拿。梁說,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官員不貪汙是對的,但在當時國難期間,所有人都拿,梁不拿反被視為「異類」,後來梁逃到瀋陽,已一窮二白,到南京後一身光溜溜,他太太常跟他抱怨說:「你怎麼會落得這樣悽慘?」

1998年4月,梁辦「和平統一促進會」,請陳立夫做榮譽會長。經費一大筆是東北人韓效忠捐助,好像是500萬台幣。韓與梁是兩代交情,梁常說韓母有救女之恩。1949年梁逃到南京,一文不名,妻懷了老四,養不下來,想打胎,要20美金,梁到處借,韓母包一民,也是立委,聞知,說:「這錢我給你,你就讓她生了吧,這樣對身體也不好啊!」梁的女兒這才保下來。

這一保還保了很多人的命。1949年2月梁與東北立委王大任、莫寒竹還在立院發言,要國府反共到底,張道藩警告說:「有人要打你們黑槍,還不趕快走。」梁等3家十幾口才由南京逃到上海,是最後離開的一批。在上海住齊世英的《時與潮》雜誌社。遼寧省主席徐箴與太平輪人熟,叫大家坐船去台灣,票可打折。時為過年前夕,但因嬰兒發燒,梁妻想等滿月再走,3家患難情深,就說我們留下陪梁媽再一起走吧。結果徐箴一家3口上了太平輪,全罹難。

CC派的勇猛小生

到了台灣先到台中,當時3兩黃金就可買一棟房子。但梁沒錢,還是齊世英找朋友支助的,這個借一兩,那個切半條。後梁又生肋膜炎病,化膿出血,躺在榻榻米上,陳立夫來看他,給了2兩金子買鏈黴素給梁治病。但不久,陳立夫就被陳誠放逐出國,蔣限他24小時內離境,也不見他,哥哥陳果夫死了也不准他回來,真是:「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慘景。後來陳立夫告訴梁:蔣先生對他不諒,就是民國35年蔣派兒子作政校校長,學生抵制,蔣認為是陳煽動的。陳認為他含冤莫白。

CC派在陳立夫被放逐出國後,即由齊世英在領導,組成了「革新俱樂部」,與立法院中的「團派」對抗。聚會地點在許昌街26號。梁肅戎的好友,朱家驊系的張鴻學說,梁是CC派的打手、戰將、勇猛小生。

梁一直堅定的追隨齊世英,為民主、自由、法治而奮鬥。梁說齊是個標準的「黨人」,後齊因反對電力加價,觸怒陳誠,被開除出黨,梁就批評立法院院長張道藩。梁說:「張道藩就來找我,說你說什麼閒話?我說我是說了,我說你身為立法院院長、中常委。立法委員、中央委員,還是好朋友的齊世英被開除黨籍,你都不起來講話?他說你到我家吃飯,就把我找去。」

到他家後,張道藩說:「老先生把我找去,說你們立法院革新俱樂部這幫人,是聽齊世英的是聽我的?」張道藩說:「聽總裁的。」老先生說:「你別瞎說了,齊世英在瞎搞。」張道藩對梁說:「老先生當我面罵了齊世英半個鐘頭。說張學良的事,他沒給我處理好。另外我軍事委員會的錢,他隨便支。講這兩件事。」

肅老說:「這張道藩告訴我的啦,我就跟齊鐵老講了。齊鐵老說道藩不是說謊,他說是真的。不過,說我軍事委員會錢隨便支?是。我寫條就給我,但它筆筆有蹤。我那錢都給東北流亡學生了,都給他們軍校念書了。莫寒竹在軍校念書,一個月支幾塊大頭,到哪我都有收據的,我沒有給他亂花錢。」


杜鵑啼血梁肅戎  ──威權時代異議分子(之七)

2013-3-1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6| 評論數: 0

這段歷史的證言,在異族看來,卻是歷史的終結。在台灣,民主到最後否定了民族,成了去中國化。又因為中國不死,還在崛起,台灣的民主也在沒有認同下日益不堪。

至於齊世英、張學良的恩怨,梁肅戎說:「民國23年張學良自歐返國,約齊世英在漢口見,想化解兩人因郭松齡反奉以來的恩怨。陳立夫叫齊不要去,怕張會扣齊。齊說他公開打電報,去了本來兩個人應該好好談談。張漢公就講,『郭鬼子反奉你跑得快呀,你要跑得慢你就變槍糞』(就是槍斃的意思)。完了齊鐵老就頂他說,『那還不日本鬼子幫你們爺倆忙嘛,那要被我們抓著,你也是變槍糞了。』這就談得很不愉快。後來齊鐵老跟我講,說我那時候還是年輕,我們兩個何必為這個爭執呢?現在檢討起來,那個時候,我不成熟。」

但陳立夫後來卻否認有CC派(Central Club,中央俱樂部),梁肅戎笑說:那我們辛辛苦苦奮鬥的是什麼東西呢?

溝通大臣敲槌關門

梁後來為八德鄉滅門血案的穆萬森辯護,又為言論自由法案奮鬥並催生人權法制,挺身辯護雷震案,後彭明敏也指定請他辯護,梁肅戎一直是威權時代的一個異議分子。但蔣經國上台,或許父輩恩怨已遠,或許想平衡陳誠勢力,又把陳立夫接回,發還齊世英遼字第一號黨證,請齊、梁參與對日外交,梁成了黨外溝通大臣,去綠島陪施明德喝了一杯果汁。最後作了立法院長。但這已是國民政府末期,立法院打成一團。朱高正打他水槍,張俊雄打他耳光。「蔣家天下,陳家黨」,最後是梁肅戎來敲槌關門。

民國80年12月31日,梁肅戎在老代表退職的演說中說:「在1895年,台灣被清廷割給日本。在1931年,我東北被日本占領。所以當時的先總統蔣公,在《波茨坦宣言》和《開羅宣言》中宣布,中國人要把這兩個土地,收歸中華民國的領土。因此8年的抗戰,千萬人的人頭,億萬的財產犧牲,為的是什麼?為的是台灣,為的是東北。這個歷史,我們必須記取。」

這段歷史的證言,在異族看來,卻是歷史的終結。在台灣,民主到最後否定了民族,成了去中國化。又因為中國不死,還在崛起,台灣的民主也在沒有認同下日益不堪。

前門拒狼後門進虎

我問梁肅戎,國民黨壓了那麼久民主,仍然有今天的台獨勢頭,那如齊世英、雷震、你等那麼早爭民主,台灣豈不早獨立了?你們的民主不早否定了民族?梁聽了說:「這個問題問得好。」他說,他也一直思考這個問題。我想,他至死也不敢面對這個問題,這不啻是承認蔣對,他們不對。他一生的努力其實是白費了。

肅老一生誓言驅逐日本人,結果前門拒狼,後門進虎。他與齊世英運用日本關係,為國府的對日外交做死馬活醫,最後與彭孟緝在飯店等著與田中首相的會晤,約會是佐藤榮作安排的。結果臨時被告知:「田中打高爾夫球去了。」彭、齊在室內徘徊,真是情何以堪。現在台灣又幾復日治,皇民爭拜「靖國神社」,梁能不痛?

「和統會」每月開銷50萬元,錢速盡,梁想再向韓效忠募款,但知韓也不寬裕,為難間,梁子們對其父說:「韓叔已夠倒楣,夠幫咱們的了,你還好意思再要?這樣吧,我們也自立不需遺產,你就把房當了吧,拿那錢去玩,玩完拉倒。」梁就把房子去貸了950萬元,到死時已花掉了700萬元。

你們追錢我追理想

有個年初二晚上,梁子大夫與劉靖文幾個朋友在家喝酒,梁晚歸,也喝了酒,有興致,還加入兒子們再聊。過年3天無大小,劉等就借酒裝瘋說:「人家立法委員財源滾滾,你這院長一窮二白,自己兒子都沒搞頭,我們做朋友豈不都喝西北風?」老先生給逼急了,嘆了口氣,幽幽地說:「我一點都不窮,你們追的是錢,我追的是理想。」那一夜大家都哭了。

我每次參加公家會議,常聽官員談論如何反制「和統會」,咬牙切齒。有日我與一官員談起和統會原由,他大驚,說:「我以為它是中共設立的。」我說和統會名譽會長是陳立夫,會員皆是政府大員,是合法民間團體,我們還有國統綱領與國統會,和平統一仍為國策,至今仍未否定是一「選項」,怎麼和統會是中共組織呢?政府會議中若每天討論如何反制反對黨、如何監控慈濟,這不是喊民主的荒謬嗎?


杜鵑啼血梁肅戎  ──中華魂永不散(之八)

2013-3-15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9| 評論數: 0

天生反骨,梁肅戎是個終生的反對派。早年反日,中年反共,晚年反獨,從「反滿抗日」,到「反共抗俄」,到「反獨促統」。他一直是「梁勾結」,黨內說他勾結黨外,黨外又說他仍是國民黨人,最後國、民兩黨又說他勾結共黨。梁的一生好似矛盾,歸終一切都是基於中國的利益。他一直是非主流,其實才是永遠的主流。

民國92年9月,我在荷蘭,聽到館務會議說和統會將在莫斯科召開,又是要如何反制云云,我則想著要如何去參加。我怕肅老的日子撿完了,總想多看看他。我先到了莫斯科等,打電話找他,主辦單位一直神祕兮兮,很不順,最後通上了話,他直說你不必來,我們電話談就好。我堅持要去,他堅辭,我想我已到門口,他為何不見?原來他還以為我在荷蘭,知我已到,甚喜,說快來見。

我坐地鐵又走了好長一段路才找到了河邊旅館,他請我吃中飯,說大會勿來,以免對我不好。我本來就是看肅老兼遊俄。但到處旅遊,皆見與會人員,大陸如今旅遊風氣盛,很多人是借統一來看世界,我還要迴避他們。到我轉到聖彼得堡,他們竟「跟蹤而至」。

我在冬宮中,遇民革副主席李贛騮,其父是江西革命元老李烈鈞,張學良軍法審判長,我們攀談。到夏宮再遇,合影留念。又遇張銘清,我們為張學良事曾有過節,我自我介紹,他說:「哦,張學良傳記的人。」我也不敢多談。遇台灣客我仍迴避。在夏宮花園中遇老友高準,他本來就糊塗,我們十多年未見,他迎面而來,見我不識,問:「他們到哪兒去了?」我遙指杏花村。

連宋能合國有望

梁肅戎在莫斯科對我說,連戰和宋楚瑜能和,國家有望。明年大選勝,他的任務終了,和平統一交給國家去做。他對自己能在連宋合上盡點力,甚表欣慰。他又談到老蔣退來台灣,問閻錫山怎辦?閻說:「兒要親生,土要深耕,存在第一。」

肅老時刻以大局為重。民國89年我過徐州路側的立法院,路邊一部車子搖下車窗,肅老在裡面叫我進去,說宋楚瑜不行了,你要支持連。我未應合,我知他與宋互不喜,但2003年,他又促連宋合最力,結果仍未能扭轉乾坤,真有「破褲曳地,見腿拔去之痛。」

320前夕,我與李敖見他,那是最後一面。

中國利益是主流

天生反骨,梁肅戎是個終生的反對派。早年反日,中年反共,晚年反獨,從「反滿抗日」,到「反共抗俄」,到「反獨促統」。他一直是「梁勾結」,黨內說他勾結黨外,黨外又說他仍是國民黨人,最後國、民兩黨又說他勾結共黨。梁的一生好似矛盾,歸終一切都是基於中國的利益。他一直是非主流,其實才是永遠的主流。

在梁肅戎的葬禮上,一唱出《松花江上》,全場齊悲,梁子們痛哭。喪禮李煥全程主持,一路送上山,坐看老弟下葬,很悲痛。

2005年8月27日,梁逝世一周年的紀念會上,這種痛心仍不能已。李煥請梁的好友張鴻學講話。張談起梁的固執,為之痛,說他在梁逝前與晤,勸梁以身體為重,梁笑笑而去,張忍不住罵說你去有那麼重要?談起此「愛之深」,張哽咽不能言。張說,台灣有這號人物,他一生夠了。

梁肅戎傍晚回家,總會推太太坐輪椅出來走走。梁說一個人最重要的兩關就是財和色,很多人視死如歸,但碰到這兩關卻過不了。他說自己不是沒有機會,也不是沒動心,但想著太太與其共患難之深,終不忍有二心。後其太太中風,曾說你到外找一個吧。梁肅戎笑嘻嘻對我說:「我對老伴說:『這話你又不早講?現在我老成這個樣子,誰會要我啊?妳就別鬧了,咱們就這麼湊合吧!』」

葬禮上梁夫人只參加一半即退場,人趨前致意她也似茫然。我想,也許梁夫人早已去世,梁先生每天推的輪椅上坐的只是個軀殼,但寄居在這個軀殼中的是一個曾為他做出重大犧牲的靈魂。梁先生推的是他的回憶、他的一生、他們共同的一生。梁先生所有的話:「我們往這裡走走。」、「妳的麵,炸醬這樣夠不夠?」,其實只是再說一句話:「對不起!」

一生敢言是與非

梁肅戎逝世後很久,有日看護餵飯梁夫人,她指著薄暮的天空,說:「先生不會回來了?」梁夫人可能還要活很多年,但她的靈魂卻已從輪椅上站起來,接迎著丈夫,共同走入了永生。

梁肅戎對不起太太,對不起柳自如,還可能對不起很多人,但他對得起國家,對得起東北,對得起台灣。

「一生敢言是與非,但悲不見九州同。」記憶就是我們的靈魂,梁肅戎是我們的中國記憶。他是中華魂,永遠不散。


《兩岸史話》成就台灣經驗的推手—孫運璿  帶領台灣拚經濟(上)

2013-12-1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86| 評論數: 0

編者按 12月13日是前行政院長孫運璿百歲冥誕,作者戴瑞明乃故人舊屬,曾任國統會執行秘書、駐教廷大使,睹物思人,撰文娓娓道出孫前院長是「台灣經驗」的關鍵推手,平凡中見偉大。

他日夜苦思焦慮,一再囑託他倚重的智囊們動動腦筋,想想辦法,把以三民主義為國家建設張本的「台灣經驗」推向大陸,期盼中共當局參考我們的經驗

今年12月13日是前行政院長孫運璿先生百歲冥誕。「孫運璿學術基金會」推出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舉辦「台灣經濟的未來與挑戰」論壇,來紀念這位對台灣生存發展有重大貢獻的政治家。

時間過得真快!20年前,孫院長的親朋、好友、故舊在其長女公子孫璐西教授的邀約下,為文祝賀運璿先生的80大壽,出版了一冊《我所認識的孫運璿》。我在賀文中特別感念他是「一位腳踏實地、有愛心、有遠見、有擔當的謙謙君子」,並借用范仲淹的話,稱他是一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家。

中國希望在台灣

祝賀運璿先生80大壽的歡樂景象,恍如昨日,但他心愛的台灣卻已被那些別有用心的政客折騰了20年,令人心痛!

提起運璿先生對國家人民的貢獻,不能不瞭解他與經國先生攜手合作所創造的「台灣經濟奇蹟」,使得台灣成為舉世稱羨的「亞洲四小龍」(台灣、南韓、香港、新加坡)之首。

2004年,運璿先生在紀念嚴前總統家淦百年冥誕專文中,他謙虛地歸功嚴前總統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先後陸續創建10項重大建設,以及克服世界性石油危機與金融風波」,稱道靜波先生是「一代完人」。我也為文頌揚嚴先生是「台灣經驗的推手」,因為他遵照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推動建設、進行改革,奠定了國家發展的良好基礎。至今仍在流通的「新台幣」就是嚴先生在半個世紀前進行的貨幣改革成果。事實上,蔣、孫兩位前後任的行政院長追隨靜波先生之後,也是「台灣經驗」的重要推手,造福台灣人民。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當年在對外傳播上決定採「台灣經驗」為關鍵字,而不用「台灣模式」或「台灣典範」之類名詞,來介紹台灣經濟奇蹟,其原因是蔣、孫兩位院長都不喜自我吹噓。面對1970年代先後遭逢經濟上的石油危機,外交上的兩大挫折─ 1971年中華民國政府被迫退出參與創建的聯合國及1979年長期盟友美國政府與中共建交,與我國斷交,我政府不僅要大力發展經濟、改革政治,以建立自信,安定內部,更要舒解來自中共「和平談判」、「和平統一」的壓力。經國總統知道「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已難肆應新的變局,乃於1979年底中國國民黨十一屆四中全會中,明確提出「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政治號召,展現自信與決心,此即所謂「三不一要」,有消極防禦的一面,更有積極主動的國家目標,展現旺盛的企圖心。

孫院長和他的智囊們絞盡腦汁,希望把經國先生所提出的願景化為具體的行動,同時也很擔心美國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後,「台灣」會遭國際社會「地方化」,因為世界上有170多個國家都用不同方式表達「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魏鏞、丘宏達、王紀五、熊玠等海內外學者都認為,要想在未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得平等協商的地位,維護中華民國政府存在的現實,至關重要。

台灣前途在大陸

就在美國改變其對華政策,教育美國大眾認識中國大陸的1970年代,美政府的外圍組織「亞洲學會」(Asia Society)就委託資深的中國事務專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夏偉教授(Orville Schell)撰寫了三本小冊子向美國一般大眾介紹大陸中國。其一為1912年之前的「帝制中國」(Imperial China);其二為1912年至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治理的「共和中國」(Republican China);其三為1949年之後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統治的「共黨中國」(Communist China)。令人產生在台澎金馬等島嶼的中華民國政府已經不存在的錯覺。

對於極度關心台灣前途的孫院長來說,他日夜苦思焦慮,一再囑託他倚重的智囊們動動腦筋,想想辦法,把以三民主義為國家建設張本的「台灣經驗」推向大陸,期盼中共當局參考我們的經驗,來改變大陸的政經制度,為大陸同胞謀福利。他在國建會中公開表示,「中國的希望在台灣,台灣的前途在大陸」,情意真切。謹就記憶所及,把孫院長任內所做幾件很有意義的事寫出來。


《兩岸史話》成就台灣經驗的推手—孫運璿  推銷台灣的成功故事(下)

2013-12-15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58| 評論數: 0

大陸喊出「經濟學台灣」的口號,孫院長就呼籲大陸「政治學台北」,以實現中山先生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

特別是他在推廣「台灣經驗」、維護中華民國方面所做的努力:

第一、在1970年初,發生石油危機,世界各大、中、小經濟體的經濟發展均呈現負成長,僅有台灣、南韓、香港及新加坡「四小龍」有正成長,引起以研究「未來學」出名的紐約「哈德遜研究所」Herman Kahn所長好奇,他向日本、南韓、台灣兜售他25萬美元的研究計畫,為當時國科會副主任委員王紀五所悉,乃向新聞局主管國際事務副局長葉梅生推介。1975年秋,我奉錢復局長之命自美返國擔任「國際宣傳處長」。紀五兄又力促我建議上級掌握時機,採取行動。

實踐中山先生理念

最後總算找到了經費,透過「太平洋文化基金會」出面,由我方負擔5分之1研究經費,經由三方學者專家配合H氏,花3年多時間,完成研究報告,並於1979年由美國「遠景出版公司」出版名為《世界經濟發展-1979年及其後》的好書,受到國際學術界重視。H氏盛讚台灣經濟發展,其成果為全民所共享,乃因政府在早期經濟計畫中注意到所得分配的公平性。他也認為台灣、南韓是「兩個經濟發展的英雄」,比較之下日本只能算是「半個英雄」。

最重要的研究結論是,H氏肯定「新儒家文化」下的人民「勤奮工作、重視教育、自律守紀」的特性,有助東亞經濟體處在逆境中的經濟發展。當時,「哈德遜研究所」的研究報告引起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高度重視,立即廣邀海內外研究新儒學的學者前往新加坡傳道,如今新加坡經濟發展已成為四小龍之首,真是令人唏噓不止!

第二、1979年底孫院長讀到一本由世界銀行委託耶魯大學研究國際經濟發展出名的費景漢教授及Gustav Ranis教授與台灣大學經濟系郭婉容教授合著新書《所得分配平均的經濟發展:台灣案例》。孫院長認為這是一本介紹台灣經濟奇蹟的好書,只可惜由牛津大學出版的原著有4百多頁,書裡面有很多數理圖表,非一般大眾所能理解。他當面指示我,親自拜訪當時擔任中央銀行副總裁的郭婉容,徵詢她的高見,可否與費教授等研商重新編寫成1百多頁的通俗普及本?郭教授滿口答應,花了1年多時間,完成通俗普及本,洽由美國「遠景出版公司」出版,易名為《台灣的成功故事:中華民國的快速發展與所得分配的改善:1959年-1979年》,詳細介紹了台灣從落後邁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有,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過程。

孫院長重視經濟發展、人民生活,也重視對外傳播,無時無刻不忘推銷台灣,無時無刻不忘維護中華民國。

第三、面對前述夏偉無視中華民國政府存在的現實,孫院長在看到上述兩本介紹台灣經濟發展成功的專著問世後,一再提示新聞局要繼續加強國際宣傳,宣揚中華民國人民力爭上游的決心與經國總統促進大陸改變的政治號召。大陸喊出「經濟學台灣」的口號,孫院長就呼籲大陸「政治學台北」,以實現中山先生民有、民治、民享的理想,當時新聞局的宋楚瑜局長與研考會的魏鏞主任委員合作無間,全力動員海內外學術界的力量,支持政府。為了實現孫院長的願望,我們找了美國紐約大學熊玠教授返國諮商,決定禮聘熊教授負責編著一本有關「台灣經驗」的新書,並洽請「太平洋文化基金會」來贊助這一有意義的計畫。

公忠體國政治典範

第一步是在美國先蒐集學術界自1950年至1980年30年間,讚揚或批評中華民國政府治理台澎金馬的英文專文資料;第二步是把這些資料分成:文化價值與延續、教育制度、經濟發展、社會狀況與變遷、法律與正義、國內政治、外交關係、及安全與國防力量等8大類,聘請許倬雲、陳錫恩、吳元黎、丘宏達、法治斌、邵玉銘、高英茂及康培莊等中、美教授撰寫「導言」,作客觀評述。我們把這本由美國Prager Press於1981年出版的新書,名為《「台灣經驗:1950到1980年》,副題則是用醒目的「當代中華民國」,意涵1949年中共在北京建政後,中華民國政府仍然繼續在台北存在,而且還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台灣經濟奇蹟」。我們的用意是想把台灣在各方面的發展經驗與中華民國政府的善治加以融合。這樣既可達到向大陸及國際社會推薦「台灣經驗」的目的,又可達到宣揚1949年之後的中華民國政府雖然在「國共內戰」中落敗,但卻為整個中國未來現代化在台灣找到了一種「選擇」,一條「出路」。

運璿先生離開我們已將近7年,如果他活著,也已是100歲的老伯伯,但他生前憂國憂民、為國為民、公忠體國的精神,卻長留人間,足為後世政治人物的典範。


《兩岸史話》成就台灣經驗的推手  忠孝兩全孫運璿(之一)

2013-12-1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03| 評論數: 0

有一天經國先生在大直官邸跟我說過:讓孫先生再任6年行政院長,歷練更豐厚些,這樣6年之後,就可以選總統。

早年,我和孫運璿先生根本沒有相識的機會,他是工程師,我是軍人,行業隔得太遠。開始知道他的為人,是民國56年,我任侍衛長,經國先生任行政院副院長。有一次經國先生跟我談起孫先生,說他是忠孝兩全非常值得欽佩的人。

當時國內待遇都很差,公務員很多人爭取出國服務賺美金的機會,一旦派駐外國,就不想回來。孫先生於民國53年任台電總經理時,為了拓展國家外交,奉命受世界銀行聘請,前往非洲奈及利亞,從事協助該國發展電力工作。他擔任奈國全國電力執行長兼總經理,待遇非常之高。但是孫先生去了之後才兩年就一再要求回來,3

為國為民鞠躬盡瘁

孫先生回來理由有兩個:一個是孫老太太在台灣!自己常年在外,不能盡人子之孝。一個是他認為自己所學專長,應為自己國家,自己同胞發揮所長,不該貪圖優厚數倍優渥待遇而滯留外國。在我們國家十分窮困,局勢飄搖情況下,他選擇回來自己國家貢獻所學。所以經國先生說:「孫運璿先生這個人是以實際行動實踐忠孝之道的人!」這是我第一次瞭解孫先生。

他回國之後,被派任為交通部長,然後又任經濟部長。民國67年,經國先生被選為總統,我馬上預感:經國先生一定會提名孫先生為行政院長。

任命未發布之前,我的朋友姚兆元將軍夫婦請孫先生夫婦和我們夫婦吃飯,姚夫人嚴孝京即為孫先生之辦公室主任。這是我第一次正式認識孫先生賢伉儷。而後,他當行政院長,我任陸軍總司令,3年後我又當參謀總長。在他院長任內6年,每次去金門、馬祖,經國先生都叫我陪孫先生前往,我們日漸熟稔、彼此相知。事實上,他被告知任行政院長之職,就是去金門時,經國先生徵詢他的意見。

經國先生非常賞識孫先生,原有意培養他更上一層樓。民國73年正月,民間都傳說:孫先生將被提名為副總統,但結果卻是提名李登輝先生,大出國人意料之外。孫先生仍被留任為行政院長。就這一點,有一天經國先生在大直官邸跟我說過:讓孫先生再任6年行政院長,歷練更豐厚些,這樣,6年之後,就可以選總統,於國於民都是最好的福祉。

誰知沒多久,也就是該年2月24日那天,孫先生腦溢血進榮總。孫先生中風,給予經國先生打擊非常之大,一再去榮總看孫先生。經國先生器重孫先生,原沒有任何淵源。孫先生不是贛南派,也不是經國先生學生!更非親友故舊。由此可見經國先生擢拔人才,先決條件在才識人品。而孫先生也的確不負經國先生識人之明。

他施政績效,有目共睹,即使中風後離開院長職位迄今,國人仍然非常敬愛他。以民國77年國民黨十三全會為例,就是在他遠離權力核心之後,生病之軀,仍以第二高票當選中央委員。第一高票是當時國民黨祕書長李煥,第三高票是副祕書長宋楚瑜!由此可見,孫先生的得票是每一票自動自發,自然真誠的票。換言之,大家出自內心的擁戴孫先生。

孫院長的毅力過人!我們看他在中風後作復健工作,即可得知。他原是學工程的,和軍人一樣,事情要就不做,要做就要做成功!他意志力強、好勝好強,不怕任何困難,有困難就要克服。

他生病,最讓我感動的是他本身的堅強、不屈服。75年,亞洲理工學院他納先生來台,頒贈榮譽博士學位給他。頒獎典禮在三軍軍官俱樂部舉行,他堅持站著以英文演講,理路、秩序好極了!我聽了一則感動,再則慶幸:孫院長病後,除了行動不便之外,他的智慧,思維、記憶力完全不受中風之影響,他真是了不起。

民國79年6月,我被任命為行政院長之後,常去請教孫院長,一方面是:我繼續挑他挑過的擔子;另一方面,我們兩家也十分熟稔。不只我與孫院長熟,小兒龍斌與孫先生長女公子璐西,正好是台大食品研究所同事。

孫院長給予我很多指教。他一方面也是謙虛,常說:他行政院長任內,只注重經濟建設,文化建設起步太慢。所以我著手推動6年國建時,他就指點我,要同時注意硬體和軟體建設。他希望6年國建能順利達成。他又提醒我:憲法修改,行政院的副署權不能修改!所以我在執政黨修憲策畫小組中,特別堅持這一點。

堅持從輪椅站起來

即使大病之後,他仍念茲在茲,以國家社稷為重。孫先生無私、無我、公忠體國。

此外,他的意志力叫人佩服,謙虛令人敬仰。任何公共場合,跟人家握別,他一定從輪椅站起來。

他兼具工程師和政治家的智慧與素養。這麼一位忠孝兩全、有親和力、有意志力、有智慧的人,73年那一場病,對他是一個打擊,對我們國家社會影響更大!如果他不病,現在我們國家也許又是另一番景象!


成就台灣經驗的推手  孫運璿的治事風範(之二)

2013-12-1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1| 評論數: 0

他念茲在茲的是,身為行政首長,他必須使政府既能負起責任,又能立即反應,成為一個有效能的機體。

孫運璿先生是一位出身布衣、鑽研工程、專長經濟,而後卻在政冶上有卓越貢獻且廣受國內外推崇的國之大老。我何其有幸,與這位可敬的長輩,傑出的政治家,有過直接追隨,朝夕共事達5年8個月經驗,對孫先生的愛國情操、前瞻性眼光、包容異見的氣度,以及劍及履及的決心與魄力等等,均能親身感受,由衷欽仰,至今回顧那段美好時光,對我後來在其他工作崗位上為人處事,有著莫大潛移默化啟示,受益良多。

科學精神辦事施政

我第一次對孫先生留下深刻印象,記得是民國64年8月7日,那天因家父辭世在景行廳舉行公祭,我以孝子身分在靈前跪拜答禮,只見在絡繹不絕的各界人士和親朋戚友參與悼祭行列,站立在前排人群中,這位身材魁梧面容祥和的長者,肅穆靜思,良久未曾離去,停留至少將近半小時。這位當時可說是炙手可熱、政務繁忙,任職經濟部長的孫運璿先生,固然與先父在退輔會有過同僚之誼(經濟部長係退輔會當然委員),但那分對先父誠摯感懷的情誼,我至今不敢或忘。尤其沒想到兩年之後,孫先生獲經國先生拔擢,出任行政院院長,成了我直屬上級長官。

基本上,孫先生是所謂的技術官僚,他從交通部長、經濟部長躍升到行政最高首長要職,不但他自己始料未及,對他是否能掌握全局,承擔重任,連當時輿論也隱約中有所保留。然而,孫先生以他沉穩圓融的個性,並發揮了一貫科學辦事的精神,推動施政,僅短短半年左右,就建立起社會對他主持行政院信心,開始贏得社會掌聲。這其中,固然是因得到經國先生的大力支持,而孫院長在主政初期,除了在重大政策上蕭規曹隨,穩紮穩打之外,他凡事注重集思廣益,任何問題都事先徵詢各部門意見,盡少作主觀論斷,更是他快速進入狀況、了然全貌的重要原因。

重視輿情,可以說是孫先生的施政風格之一,因此他對當年由我主持的新聞局扮演的角色特別重視,他時時叮嚀常要保持與媒體充分溝通,做好政府與民眾間橋梁工作。

舉例而言,孫先生每次接見外賓時、一定要我事先提出可能的問題與答案,以便利他在和外賓交談時能「切中要害」,在他接見外賓時,也必邀我陪同,從旁協助,而且在談話中,他經常一再希望對方知無不言,提出一些真實而客觀的批評和建議。

孫先生言之有物,態度真誠,從善如流,確實得到外賓許多友誼和尊敬,也因而有助於提升政府國際聲望和形象。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先生與當時沙烏地王國王儲法赫親王和國防部長阿部都拉親王以及南非的波塔總統,都建立了深厚的個人友誼,對我國外交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孫先生待人非常謙和,但工作要求卻十分嚴格,他念茲在茲的是,身為行政首長,他必須使政府既能負起責任,又能立即反應,成為一個有效能的機體。

有一次,亞洲信託公司發生資金周轉困難,引起客戶擠兌,孫院長當機立斷,以他多年累積對經濟事務嫻熟經驗,召開緊急會議,消除了一次可能空前的金融風暴。在過程中,孫先生一再叮嚀新聞局多與輿論界溝通,使其瞭解金融風暴可能對社會帶來的嚴重後果。從這次事件的處理,亦可見孫先生勇於任事與負責擔當。

因為把輿論界從內心視為諍友,孫院長也就要求政府各部門強化發言人制度,建立體制。由各部會指定副首長為發言人,負責與新聞傳播界溝通聯繫,就是在孫先生指示下,由新聞局推動完成。他特別強調,發言人的工作不是單向輸送,而是雙向往返,對於偏離事實,或未能符真象的報導,固然要誠實說明,對於輿論若干有價值和意義的批評,更要虛心接納,善意回應。所以,那幾年,新聞局工作忙得不可開交,但如今回憶,卻非常充實而有意義。

兩岸關係眼光前瞻

有一年第11屆中美「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開會,孫先生在講詞中說了一段話,大意是:「台海兩岸關係,必須是在兩岸生活水準差距拉近的時候,才有改善的可能…」,不料這段話被傳播媒體詮釋為政府有意和中共接觸談判的訊息,因而引起了各方嚴重關切。然而,事實上,當時被視為政治敏感的話題,至今仍成為兩岸關係政策的主調,孫先生的前瞻性政治眼光,由此可見。

由政府舉辦的金馬獎、金鐘獎與金鼎獎,也就是在孫先生的關注與期許下,重新設計,擴大舉辦,使原先逐漸趨於形式的這3個獎,重新得到社會肯定與歡迎,對電影、電視、廣播與報紙從業人員,也產生了實質的鼓舞與提升作用,為文化生根,提供了一份力量。特別是每次他親自到場講話,把我們事先提供的參考資料、宣導重點都一字不漏融入他的演講中,剴切地轉達,可以瞭解他對文化工作是多麼用心而又執著。


成就台灣經驗的推手  孫運璿的勤政作風(之三)

2013-12-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孫先生以責任未了,連連向經國先生道說「對不起」,然後兩人對望默然無語,他們之間的深情,就在這沉默中隱然流露。

任事勤勞、不拘形式,是孫先生僚屬津津樂道的一面。孫先生政務繁忙,例行會議又多,時間分配的確有限。因此,他常利用清晨,就特定問題或事件,邀請相關部會首長舉行早餐會報,在這項歷時可能1小時到1個半小時的工作早餐會上,他和黨政首長們交換意見,達成共識,甚至作成裁決、即刻付之實施,這對工作績效與落實政策有極大幫助。在我印象所及中,孫先生是召集早餐會報次數最頻繁的政府首長。不過,由於孫院長這種工作壓力,行政部門當時確實感到肩負沉重,益為戰戰兢兢,這種起早趕晚的勤政作風,自也影響了孫先生健康。

孫院長任內適值社會轉型期開端,黨外雜誌如雨後春筍,扭曲政府形象,甚而作不當人身攻擊。而民間抗爭活動,也開始走上街頭,孫先生面對社會新情勢,始終保持冷靜理性,在自我忍耐原則下,絕不動氣,要求相關部門平和處理政治化事件,另一方面,則加強黨政聯繫協調。

爭一時更要爭千秋

當時孫先生即與總統府秘書長馬紀壯,執政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蔣彥士3人,經常保持密切聯繫與溝通,使黨政之間的政策與執行步調一致,這也是促成政通人和的重要關鍵因素。這裡必須指出的是,有段時期經國先生政躬違和,也有幸因他們三位一體,通力合作,這對政局穩定,有決定性影響,而孫先生主持大局,更是關鍵。

從民國62年到66年間,我們國家遭遇兩次難關,其一是中東問題引發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機,其二是美國卡特政府宣布承認中共造成中美斷交,這兩次難關都在經國先生果決明快的作風和沉穩睿智的領導下,安然跨越,使我們很快恢復了國力和元氣,不論在經濟、政治各方面,不僅沒有停滯與衰退,且能力爭上游,繼續前進。而孫先生在經濟部長與行政院長2項職務上負責盡職,勞怨不避,與經國先生配合密切,尤其功不可沒。孫先生提出「爭一時,更要爭千秋」名言,確具積極鼓舞作用,至今仍是我們的座右銘。

我追隨孫先生多年。嚴格說來,幾無私人往來,彼此認識與獲致信賴,完全是由工作中建立起來。待人謙和、做事嚴謹,是他留給我最深印象。不過,在大家看到他有板有眼、虛懷若谷的治事態度時,孫先生那種發自仁民愛物情懷,而表現出擇善固執的一面,也誠然令人感動。

談到孫先生當年得到經國先生倚重,並非偶然。因為經國先生用人,都是經過長期觀察與考核,孫先生在交通部長,經濟部長任內表現的器識與格局,應是他被委以重任,出長行政院的理由。猶記得早年,在經國先生任行政院長時期,成立了行政院對外工作小組,參加成員包括政務委員周書楷,外交部長沈昌煥,教育部長蔣彥士以及當時經濟部長孫運璿,僑務委員會委員長毛松年等人。

我那時在行政院擔任經國先生的英文秘書,奉命兼任對外工作小組執行秘書,並負責會議召開的聯繫以及開會紀錄工作,每次在商討國家大政方針與重要國際事務時,因關係經貿業務,孫先生發言都得到與會人士重視,而有一言九鼎分量。此外重要外賓來訪,經國先生也常親自點將,要孫先生作陪,包括新加坡李光耀先生,約旦哈山親王,可見經國先生對孫先生倚重之一斑。

所以說,孫先生對經國先生深懷知遇之恩,兩人公情私誼相當深厚。據我了解,孫先生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每星期要向經國先生作一次報告(通常在星期6下午),把一些重要措施、構想與計畫提出說明,並聽取經國先生提示後再付諸實施,這也是府院之間政策維持一貫性,從無杆格之處的道理,而孫先生做為政策執行者,尤其盡心盡力,真正同時做到了鞠躬盡瘁。

後來孫院長病倒時,經國先生極為痛苦,幾度到榮總探望孫先生病情,每每感傷落淚。孫先生以責任未了,連連向經國先生道說「對不起」,然後兩人對望默然無語,他們之間的深情,在這沉默中隱然流露。

作風各異殊途同歸

我從回國擔任公職開始,有幸先後追隨經國先生和運璿先生,從他們兩位身上學到很多。依我個人觀察,他們兩位行事風格,稍有不同。經國先生任行政院長時期,比較注重授權,凡事要求各部會事先協調,他個人則要言不煩。所以行政院每周4院會時間較短,各項重要施政也如期推動。

至於孫院長接任之後,他重視不同意見,強調溝通協調,所以每周院會動輒2、3小時,每一部會首長常被指定發言,有時甚而引起辯論,於是院會作成的決議,在推動時就順利而減少阻力。然而,經國先生與孫院長的處事方式雖有不同,但施政效果,都有整體性、一貫性與持續性,受到國人普遍支持與認同,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成就台灣經驗的推手  孫運璿身先士卒(之四)

2013-12-1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51| 評論數: 0

他苦思焦慮、費盡心神,所期望的就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

孫運璿先生成名很早,曾經擔任過台灣電力公司處長、總工程司及總經理,可以說台電在光復初期,日本高級人員及技術人員撤走之後,仍能照常運作,以及其後隨著台灣的工商業進步,作為進步的動力支柱,而茁壯到今天規模,其基礎完全是由運璿先生打下來的。

雖然運璿先生在青壯年時代就有很多貢獻,創煥認識運璿先生卻很晚,直至民國56年,他出任交通部長,方始在報端得悉,也從報導中得知他是孝子,熱愛國家,為侍奉母親,放棄國外待遇優厚工作,回國服務,深為敬佩。當時創煥任國民黨中央5組副主任,偶爾開會見面,認識不深。

農民離農不必離村

民國58年6月,創煥轉任台灣省政府社會處長,同年10月,運璿先生調任經濟部長,那個時候社會處主管省級工商團體,處長也兼任工礦檢查委員會主任委員,業務均與經濟部主管有關,接觸機會增加,回想當年工礦安全設施遠不及今天完備,難免發生事故,而每當有重大事故發生,創煥趕赴現場處理,幾乎都發現孫部長也到達現場指揮處理善後,慰問有關人員,感覺到運璿先生是一位勤政負責的首長。

民國61年5月,創煥奉調國民黨中央社會工作會主任,這是國民黨中央修改組織後的機構,係以原有第5組為主體而將第6組的部分業務合併而設立,掌理農民、勞工、工商及人民團體各方面的服務工作,與經濟部的職掌關係相當密切,與運璿先生接觸的機會頻繁。

當時社工會每年於春節期間,舉辦工商人士座談會,邀請各工商團體重要負責人參加,每次座談會,財政部長李國鼎、經濟部長孫運璿、交通部長張繼正、經建會主委兼中央銀行總裁俞國華、行政院秘書長蔣彥士等都親自出席,聽取建言,答覆問題,非常重視工商界人士的意見。

65年6月,創煥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仍兼社工會主任,67年元月調任副秘書長,還是以政務委員身分兼任,那時行政院長是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印象中,運璿先生對於經濟部業務極為純熟,即使院長隨時詢問,他都答覆得非常清楚,而且與同僚相處和洽,對經濟發展的推動,貢獻甚多。他所擬訂分散工業區,使農民離農不必離村,農村青年至工廠工作仍可兼顧家庭事業的政策,在勞力從農業轉移工業的過程上,發揮很大功能,其卓見殊非常人所及。

民國67年3月20日,國民代表大會選舉總統,蔣經國先生當選中華民國第6任總統,5月24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孫運璿先生出任行政院長,5月28日,創煥從彰化故鄉回台北,下午6時返抵宿舍,得知孫院長已來電話多次,當即回電話,奉告知決定邀創煥出任內政部長。

孫院長就任後積極推展政務,茲僅就創煥掌理的內政業務言,就可列舉下列各點:一、開放國人出國觀光;二、制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三、制定《老人福利法》、《殘障福利法》及《社會救助法》等福利三法;四、建立職業訓練制度;五、加強都市計畫及營建管理;六、設立國家公園;七、推行警政、戶政及土地行政改革;八、合理訂定土地稅率;九、妥善處理台籍原日本兵弔慰金案。

民國70年11月20日,孫院長約創煥面談,提及徐慶鐘副院長已3次請辭,擬准其辭職,希望創煥接任副院長,隨即就有關行政院局部改組問題交換意見。25日,中常會通過人事案,主要者有:創煥任行政院副院長,林洋港由台灣省政府主席調任內政部長,李登輝由台北市長調台灣省政府主席,同日總統正式任命,另有郝柏村由陸軍總司令調升參謀總長也於同日發布。12月1日創煥交卸內政部長職務,至行政院輔佐孫院長。

謝絕應酬力貫公務

副院長任職期間,與運璿先生朝夕共事,對他的學識、見解,為人處事的態度有更多的認識,相處越久,越增敬佩之念。運璿先生公忠體國,凡事從國家利害,人民福祉著眼,絕無偏見私心。創煥發現在他任院長期間,幾乎謝絕一切應酬,全心全力貫注於公務,絲毫不憚繁勞。他以院長之尊,很多計畫原可交由部屬辦理,卻往往親自用心草擬。他苦思焦慮、費盡心神,所期望的就是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史稱諸葛孔明鞠躬盡瘁,為國奉獻,如運璿先生任事,誠有過之而無不及。

民國73年,國民大會第7次大會開講,又適逢立法院新會期開始,兩個國會的會議都要由行政院長提出施政報告,此次報告是孫院長在任第6年的報告,等於是6年政績總結,運璿先生特別重視,據聞親自修改達5次之多,方始定稿。經年勞累的體力透支,加上這一段期間的過分辛勞,於2月24日,終於病倒住院療養,行政院院務交由創煥代理凡3個月又7天,於73年6月1日,由創煥代表運璿先生,將院長印信移交新任院長俞國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