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千古戰神北伐抗日名將白崇禧

來源: 王先金的日誌 2012-11-25 09:03 | (分類:默認分類)

中華文明五千年,用兵如神的將帥不乏其人,精忠報國的英雄難以計數。然而,若論在大戰中被敵軍尊稱爲“戰神”的人,唯有民國時期的白崇禧將軍一人,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白崇禧將軍膽識超人,用兵機巧百變,謀略深遠,記憶力驚人,善於捕捉軍情,在國軍中享有“小諸葛”、“今諸葛”、“當代張良”、“近代第一龍韜虎略將軍”、“常勝將軍”等美譽,其卓越的軍事才能不僅爲國共雙方所公認,甚至連侵華日軍也不得不仰慕他的智慧和才華,尊稱他爲“戰神”。

白將軍不僅在軍事指揮上神機妙算,百戰常勝,在個人修爲上也能忍辱負重、顧全大局,具有忠貞報國、堅韌不拔的高風亮節,他是名副其實的千古戰神。

由於白崇禧在北伐期間的1927年堅決支持蔣介石“四.一二”清黨 ( 註: 此即民國十六年的寧漢分裂。時任北伐總司令的蔣中正以當時位於武漢的國民政府受共產黨控制為由,在南京另組新的國民政府,主張清黨。 ),1949年國難之時又拒不投降 ( 註: 此即民國三十八年的大陸淪陷 ),以與中華民國共存亡的決心,捨棄與蔣介石的個人恩怨,從海南島飛赴風雨飄搖的臺灣,所以長期以來,大陸媒體對於白崇禧極盡抹黑之能事,對他偉大的歷史功績刻意只字不提,評價多有貶低之意;國民黨方面也因爲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矛盾和他與蔣介石之間的個人恩怨,淡化忽略他的巨大功勳。

其實海峽兩岸都欠了白崇禧一個人情,因爲歷史事實證明,如果沒有白崇禧的卓越軍事指揮,國軍就不可能北伐統一全中國,當然就沒有中華民國蔣介石南京政府;沒有白崇禧深遠的謀略以及偉大貢獻,就沒有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中國人很可能早已經淪爲日本人的亡國奴。

白崇禧天資聰慧,五歲開始就讀於私塾,刻苦用功,而且聰穎異常,幾乎過目不忘,熟背《三字經》、《千家詩》、《幼學瓊林》、四書、《詩》、《書》、《禮》、《易》、《春秋》、《左傳》等教本,自小奠定了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基礎。1907年,時年14歲的白崇禧考入桂林陸軍小學;18歲即參加廣西學生敢死隊,北上武漢參加辛亥革命;1916年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後在廣西陸軍第一師任連長、營長等職。1923年,白崇禧在梧州組織了四千人的廣西討逆軍,任前敵總指揮兼參謀長。隨後與李宗仁的定桂軍合作,打敗了實力雄厚的舊桂系首領陸榮廷、沈鴻英,廣西全境統一。從此,李白新桂系成爲中國最具實力的地方軍事勢力,叱吒風雲近三十年。

在統一廣西的各個戰役中,年紀輕輕的白崇禧就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足智多謀,出奇制勝,以少勝多,被其敵手沈鴻英所部譽爲“小諸葛”。1923年1月,青年白崇禧作爲廣西新桂系的全權代表前往廣州謁見孫中山大元帥,代表廣西竭誠請求加入孫中山的革命行列,並申述廣西統一對革命之重要性。孫中山即委任黃紹竑爲廣西討賊軍總指揮,白崇禧爲參謀長。臨別時,孫中山對白崇禧說:“我無槍、無糧、無餉;只有三民主義。”白崇禧回答說:“我們不要孫公的物質支援,只要三民主義與信仰而已。” 日後的歷史證明,白崇禧用自己畢生的青春、熱血和生命書寫了對於三民主義的堅定信仰與忠誠,無愧於中華民族和歷史千秋。

兩廣統一後,廣州革命政府準備北伐統一全中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親邀白崇禧擔任北伐國軍參謀長。李宗仁因廣西部隊也需要人指揮,不願讓“小諸葛”離開。但是蔣介石堅持非要白崇禧,親自向李宗仁表示說只借用白數月,待攻下武漢必定歸還。於是,白崇禧出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長,行使國軍參謀總長職權,後兼任東路軍前敵總指揮,並曾經一度代理蔣介石的北伐國軍總司令職務,替蔣指揮北伐國軍。

北伐開始以後,北伐東路軍在浙江受挫敗,何應欽所率黃埔第一軍當時遠在福建作戰,無法立即調入浙江。蔣介石總司令爲此非常焦急,白崇禧挺身而出,表示不計名位,願赴前線。蔣介石立即任命白崇禧爲東路軍前敵總指揮,指揮國軍進攻江西孫傳芳部。

江西南昌之役,北洋軍閥孫傳芳以三倍兵力進行猛烈進攻,蔣介石親自統帥指揮的黃埔第一軍嫡系被擊敗,九江失守,南昌被圍。白崇禧急率李宗仁第七軍救援,一舉擊潰孫傳芳兩個師。 在雙方兵力極爲懸殊的情況下,白崇禧出奇制勝,集中兵力攻擊德安, 斷絕南潯線,先收復九江,再解南昌之圍。雙方肉搏三天三夜,最後孫傳芳兩萬餘人被俘,國軍取得北伐以來的第一次大捷,桂系第七軍被孫傳芳敵軍稱爲“鋼軍”,並榮獲蔣介石國民政府通令嘉獎爲“鋼軍”。從此桂系“鋼七軍”威震天下,令北洋軍閥、日寇和共軍聞風喪膽。白崇禧、李宗仁桂軍士兵被美軍駐華司令史迪威譽爲“世界上最好的士兵”。接著白崇禧揮師向東追擊,掃蕩浙江,斷絕寧滬線交通,於1927年2月收復杭州,3月收復上海,並再次擊退孫傳芳反攻,殲滅孫部6萬餘人,取得北伐第二次大捷。

1927年8月,打響了北伐戰爭中最激烈、最具決定意義的龍潭戰役(南京保衛戰)。孫傳芳統帥11個師10余萬人衆的“五省聯軍”過長江佔領龍潭,南京一帶長江北岸盡爲孫傳芳所陷,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遭逢危難。

當時正在上海爲北伐軍籌款的白崇禧,立即從無錫火速趕到鎮江。因當地通南京有線電話已遭破壞,白崇禧就地取材使用鎮江車站簡陋電話指揮,一人同時身兼通信兵、補給司令和指揮官,六天六夜不休不眠,指揮滬杭線上的黃埔第一軍劉峙、顧祝同師星夜西進,與李宗仁的第七軍、第十九軍以及何應欽指揮的第一軍陳誠等3個師猛攻龍潭。

8月30日拂曉,白崇禧、李宗仁、何應欽督率指揮各自部隊向龍潭孫傳芳部十個師約六萬餘人進行反攻,戰況極爲慘烈。“龍潭周圍數十裏地,炮火蔽天,血肉模糊。戰鬥的慘烈,實爲筆墨所難形容。”是役國軍將孫傳芳部壓縮到長江邊後全部殲滅,俘敵四萬餘人、繳槍三萬枝。龍潭戰役奠定了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的基業,也決定了顯赫一時的五省聯帥孫傳芳從此一蹶不振,變成光杆司令的轉捩點。不少國民黨元老對此役印象猶深,于右任老先生曾寫一聯:“東南一戰無餘敵,党國千年重此辭。”行政院長譚延闓親自贈對聯讚頌白崇禧:“指揮能事回天地,學語小兒知姓名。”

1928年6月1日,白崇禧就任武漢北伐軍前敵總指揮,5日率軍自漢口北上,11日即與閻錫山聯袂開進北平,受到各界盛大歡迎,成爲歷史上由華南領兵攻入北平的第一人。9月6日,白崇禧率軍在天津誓師,10日佔領唐山,13日佔領灤州,奉系軍閥張作霖之子張學良敗走大連。23日白崇禧將直魯軍繳械,完全肅清關內,25日白崇禧到達昌黎,灤河以東易幟。1928年12月29日,張學良在東北通電東北易幟,宣佈效忠南京中央政府。至此,白崇禧“從廣西鎮南關打到東北山海關”,被譽爲“完成北伐的第一人”。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在廬山發表“最後關頭”講話,號召全民族堅決抗日到底。國難思良將,求賢若渴的蔣介石於8月2日再次電邀他北伐期間的參謀長白崇禧“共赴國難”。接獲蔣介石電邀,李宗仁本人及白崇禧的衆幕僚和許多親屬均認爲早年蔣桂戰爭舊怨猶在,唯恐南京此行不利。除了夫人馬佩璋讓白崇禧自己決定,其餘衆人皆反對他入京。有人勸白崇禧在西南自保,讓蔣介石好看。然而一貫堅決主張抗日的白崇禧卻深明大義,他說:“抗日是兩廣素來的主張,也是國民一致的要求,於今,抗日時機成熟,正是吾人報效國家之時。如果自己不到南京,不但辜負蔣公之德意,則往昔揭示之抗日口號乃是自欺欺人,必將爲國民所唾棄。” 蔣介石特別派出自己的水陸兩用座機及德國駕駛員前來廣西接“小諸葛”。白崇禧義無反顧,8月4日從桂林坐上水上飛機就飛往南京水上機場,與蔣介石共赴國難。第二天,日本報紙就以醒目大標題宣佈:“戰神”蒞臨南京,中日大戰不可避免。

淞滬會戰期間,白崇禧深入第一線,多次到前線督戰,瞭解敵我雙方的真實情況,知己知彼。他深知敵我力量相差極其懸殊,國軍徒作無謂犧牲並不能取得勝利,曾經四次向蔣介石進諫。如果白崇禧的建議開始就被採納,國軍的損失就會減少很多,傷亡也不會那麽慘重。在白崇禧的苦諫下,蔣介石終於在11月9日下令兵分兩路分別向南京、杭州全線撤退,並責令白崇禧負責整頓部隊,收拾殘局。這樣才保住了尚存的國軍主力不被全殲,爲日後奪取抗日持久戰的最後勝利奠定了基礎。淞滬會戰之後,侵華日軍稱白崇禧爲“戰神”,同時又將他列爲日本帝國須消滅的“頭號戰爭罪犯”。

1938年徐州會戰的台兒莊大戰,在白崇禧的建議之下,李宗仁命令孫連仲第31師(師長池峰城)死守台兒莊待援,將萬餘日軍誘入重圍之後聚殲。白崇禧除了在幕後策劃部署,還經常親臨前線與各軍師高級將領聯絡溝通,代表蔣委員長鼓舞士氣。在危急關頭,白崇禧冒著濃烈的硝煙,親臨台兒莊戰場調動佈置中央軍重炮部隊和強力火炮抗擊日軍的圍攻。此次大戰國軍中央軍和各派系地方軍精誠團結,萬衆一心,血戰三路日軍,終於取得聚殲一萬多兇殘日軍的大捷,嚴重打擊了日軍囂張氣焰,遏制了日軍侵華兇猛勢頭,粉碎了自“盧溝橋事變”以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一掃因上海南京等地淪陷而籠罩在全國的悲觀情緒,極大地鼓舞振奮了全國軍民堅持抗戰到底的信心。

捷報傳來,舉國歡騰,各地舉行祝捷會,大本營武漢超過十萬人上街遊行,卡車載著李宗仁、白崇禧兩人的巨幅照片爲遊行隊伍開路。1938年4月臺兒莊抗日大捷後,白崇禧登上“中國Life(生活)雜誌”《良友》畫報5月號封面人物,成爲史上第一位登上該畫報封面的中國軍人。

1938年初,國民政府和軍事委員會遷移武漢後不久,白崇禧在全中國率先提出“以遊擊戰配合正規戰,積小勝爲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的持久戰戰略思想,旨在把日軍拖入中國廣大內陸的泥淖裏面,拖長日軍的補給線,從而由軍事戰發展爲政治戰、經濟戰,向敵軍發動長期總體戰,削弱敵軍優勢,最終戰勝日軍。 此一戰略思想爲蔣介石所採納,成爲國策和抗日最高戰略方針,對贏得整個抗戰勝利起到了極其關鍵的重大作用。

有人稱白崇禧提出的持久戰戰略思想是因爲受到毛澤東1938年5月發表的《論持久戰》的啓發。但大陸著名學者楊天石經過多方考證,發表專文說明,中共所稱實爲謬論。楊天石認爲,毛的《論持久戰》全文完全沒有談到空間、時間、小勝、大勝之間的關係。而且早在1938年2月7日,蔣介石就已採用白崇禧提出的戰略思想在武昌發表演講說:“我們這次抗戰,是以廣大的土地,來和敵人決勝負;是以衆多的人口,來和敵人決生死。本來戰爭的勝負,就是決定於空間與時間。我們有了敵人一時無法全部佔領的廣大土地,就此空間的條件,已足以制勝侵略的敵人。”“我們就是要以長久的時間,來固守廣大的空間,要以廣大的空間,來延長抗戰的時間,來消耗敵人的實力,爭取最後的勝利。”(《抗戰必勝的條件與要素》,《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15,《演講》,第122-123頁。)楊天石的結論是:白崇禧提出的抗戰持久戰戰略方針先於毛澤東,國民黨的“持久戰”思想有自己的獨立來源,跟毛澤東毫無關係。

1938年7月,白崇禧代生病的李宗仁出任第五戰區代司令長官,指揮了抗戰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武漢保衛戰長達5個多月,從此抗戰進入相持階段。

武漢會戰末期,蔣介石爲了加強重慶週邊實力,增設委員長桂林行營,委任白崇禧爲桂林行營主任,指揮第三、第四、第七、第九共四個戰區,負責半個中國的對日作戰。

1939年,日機猛烈轟炸中國各主要城市,災民遍野,連蔣介石的故鄉浙江奉化溪口鎮都被炸得片瓦無存。小諸葛白崇禧上將在衡山軍事會議上分析了中日雙方形勢,提出克敵制勝之道,獲蔣介石採納,成爲國軍對日作戰指導方針。

國軍隨即發動兩場轟轟烈烈的冬季攻勢,中日兩軍之最精銳部隊在昆侖關決戰。白崇禧統帥指揮第4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所部25個師共15萬4千多國軍,包括第5軍杜聿明所部的戴安瀾、邱清泉、鄭洞國等精銳之師,兩度重挫消滅包括日寇“鋼軍”在內的日軍精銳,取得了抗戰以來首場攻堅戰的勝利——昆侖關攻堅戰大捷。爲了奪取威脅昆侖關戰役勝利的險要屏障高峰隘,白崇禧親臨前線佈置進攻,並動員100人的敢死隊向高峰隘日軍正面衝鋒,這些敢死隊員全部壯烈犧牲。在指揮桂南會戰期間,白崇禧數次親臨炮兵陣地督戰。攻打昆侖關時,他將指揮所推進至濕氣甚大的賓陽白岩村岩洞。數月激烈會戰結束後,白崇禧“風濕病大發,夜不能寢,手不能握拳,非常痛苦”。

1939年12月,白崇禧統帥指揮第4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所部二十五個師共十五萬四千多國軍精銳,包括杜聿明第5軍在內的中央軍、桂系鋼軍和粵系鐵軍,兩度重挫消滅日寇“鋼軍”,取得了抗戰以來首場攻堅戰的勝利 —— 昆侖關攻堅戰大捷,粉碎了日本妄圖在1939年逼迫蔣介石國民政府投降的亡華企圖。

1944 年,日軍傾舉國之力發動“一號作戰”,大舉入侵中國。10月豫湘桂會戰中的桂柳戰役是整個抗戰期間最殘酷的戰役之一。爲了攻佔戰略要地桂林,日軍共集結了 近7個師團,15萬兵力,300多輛坦克,30多架飛機,大量重炮。白崇禧主動請纓,緊急自重慶趕赴桂林做戰役部署,指揮不足2萬名桂軍及廣西民團在無坦克飛機並缺乏火炮重兵器支援的苦境下,單憑輕兵器擊斃1萬6千名來犯日軍,創造了日軍侵華作戰平均單日最高戰亡兵員數,灕江之水被中日兩軍之血染爲紅色。在日本人的戰史中,桂林保衛戰是日本侵華戰爭中兩次認爲中國軍隊的勇猛程度要超過自己的戰役之一,另一次則爲白崇禧任總指揮的昆侖關戰役。此外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還指導了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在長沙的三次會戰。

八年抗戰,日軍承認僅有兩次戰役自己不如中國軍隊英勇:1939年昆侖關戰役和1944年桂林保衛戰。這兩次戰役的最高指揮官都是中華戰神白崇禧。此外,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還指導了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在長沙的三次會戰。

八年抗戰,白崇禧以軍委會副參謀總長身份先後兼任軍訓部長、校閱部主任委員、桂林行營主任、海軍整建委員會主任、空軍整建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要職,不僅參與制定了國軍各階段對日作戰計劃,參與策劃指揮多場大型會戰,還爲國軍訓練了二十萬軍事指揮人員,爲贏得抗戰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1944年1月1日,國民政府授予白崇禧將軍青天白日勳章。1945年8月,蔣介石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歷經14年艱苦卓絕浴血抗戰,發動了大型會戰22次,像台兒莊這樣的重要戰役1127次,國軍206位將軍壯烈殉國(其中包括 8名上將),陸軍傷亡321萬多名官兵,海軍艦艇全部打光,空軍4321名飛行員犧牲,2468架戰機被擊落,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194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建院20周年的當天,日軍在北平太和殿前投降,中華民國國防部長、抗日持久戰最高戰略制定者、國軍多場重大戰役策劃部署指揮者白崇禧上將親臨現場監督,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代表中國在日軍投降書上簽字,北平十萬餘民衆和美、英、蘇、法等國代表觀禮。景山山頂上軍號長鳴,太和殿主會場禮炮響起,群衆激動高呼“中華民國萬歲”、“中國萬歲”、“蔣委員長萬歲”、“勝利萬歲”,聲震屋瓦,響徹雲霄。

早在1944年,白崇禧就預見到日本投降時,國軍主力遠在大西南的國民政府,面臨著接收北方失土時間上的劣勢,因而力主由美軍代爲接收;1945年8月,白崇禧又兩次向蔣介石建議由美軍代國民政府從蘇聯手裏接收東北。蔣介石因爲顧慮蘇聯而未採納。1945年,抗戰勝利後,白崇禧便一再強調:“對中共問題,除武力外,別無解決辦法。” 10月,國共簽署雙十協定,國民政府開始整編裁軍,計劃將國軍由400萬裁減到200萬,由陳誠具體負責。李宗仁、白崇禧堅決反對。11月,白崇禧在參加復原整軍會議前,期期認爲不可裁軍。他主張先剿共而後整軍裁軍,遂向蔣介石鄭重建議,應乘抗日戰勝餘威,先將中共徹底剿滅,而後行憲,否則將給中共以可乘之機坐大。戰後急於從事經濟建設和推行民主憲政的蔣介石又未予採納,事後局勢之發展證明白崇禧的預見。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蘇聯紅軍迅速佔領東北,把日本關東軍的軍火裝備提供給中共。據當時的報告,林彪共軍接受了“槍支十萬支,大炮數千門及彈藥、布匹糧食無數”。就在幾個月前,整個八路軍總共只有154門炮。蘇軍把投降的僞滿洲國20萬軍隊交給中共整編,再加上成千上萬新近失業的男子,爲生活只好當兵,使得林彪共軍從最初的6萬人轉瞬就發展到30萬,並成爲共軍中作戰能力最強的部隊。林彪是共軍將領中最能戰的“常勝將軍”,號稱東北“黑土地之狐”,率領四野佔領了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等重要城市。毛澤東命令林彪 “不惜任何犧牲”,“死守長春”,“死守四平,寸土必爭”。1946年4月,國共雙方在東北戰略重鎮吉林省四平開始了第一次主力決戰。原先蔣介石曾下令限東北行營4月2日前攻下四平,可是國軍北上進展遲緩,前後拖延幾近兩月,中間尚有挫敗,蔣介石爲此十分焦急。當戰事持久拉鋸不下,雙方攻守最激烈的時刻,5月17日,蔣介石派首任國防部長白崇禧飛赴東北督戰。“小諸葛”一到東北,即召開軍事作戰會議,國軍士氣大振。18日,白崇禧偕東北保安司令杜聿明赴前線指揮所督戰,指揮杜屬下孫立人新一軍、廖耀湘新六軍、陳明仁七十一軍分三 路向四平林彪共軍進逼包抄。國軍只用三天時間,於19日便徹底攻克收復四平,將林彪十多萬共軍打得丟盔棄甲,傷亡數萬。

此時林彪奄奄一息,正是徹底殲滅的千載難逢良機。白崇禧不顧蔣介石的指示,下令國軍繼續乘勝追擊,自己立即飛返南京,向蔣介石當面解釋,並提出窮追猛打,一舉拿下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滿洲里等重要城市。他還向蔣介石提出,自己希望能繼續留在東北督戰或者乾脆直接指揮戰鬥。蔣介石沒有同意,而是下令白崇禧立即返回南京主持國防部事,不要再管東北戰事。

林彪因此而得到喘息機會,從此國共雙方軍事力量驚天大逆轉,此乃白崇禧將軍一生的憾恨。

1947年7月,被白崇禧稱爲“共軍第一悍將”的劉伯承進入大別山圖謀戰略進攻,直接威脅首都南京。蔣介石任命白崇禧兼任國防部九江指揮所主任,國防部長白崇禧立即率包括 “鋼七軍”在內的桂、粵、滇軍在大別山圍剿劉鄧共軍。白崇禧採用的堅壁清野、堡壘戰術,使劉伯承部處境艱難,由12萬人銳減爲7萬人,且蕺重盡失,被迫於次年1月撤離大別山地區,向北與陳粟三野靠攏。

1948年10月,國軍在東北遼沈戰敗已經成爲定局。徐蚌會戰(淮海戰役)又將爆發。白崇禧提前4個月便向蔣介石提出“守江必守淮”的戰略原則,並建議華中只設一個剿匪總司令部,由他自己統一指揮中原大軍,集中兵力運用攻勢防禦,堅持長期對共作戰。蔣介石拒絕了白崇禧的建議,任命劉峙爲戰略位置更重要的徐州剿總司令,任命白崇禧爲華中剿總司令住守武漢。白崇禧當時便告訴蔣介石說“中原大軍分割使用,將來必敗無疑”。此後劉峙奉命在徐州地區把幾十萬國軍精銳擺成一字長蛇陣,結果被60萬共軍集中優勢兵力分割包圍。

此時徐蚌大戰一觸即發,前景堪憂,國防部長何應欽和參謀總長顧祝同束手無策,兩人提出須白崇禧出任徐蚌會戰總指揮才行。蔣介石看到敗象凸顯,大勢不妙,於是同意啓用白崇禧統一指揮中原兩大剿總,又重新回到白崇禧4個月之前就提出的“守江必守淮”作戰原則。但此時敗局已定,重新調整部署幾十萬國軍已經沒有時間了。白崇禧深感此時連20%的勝算也沒有,他根本指揮調動不了徐州那些平時就驕橫慣了的“天子門生”,萬一蔣介石像過去那樣越俎代庖直接指揮作戰,勢必打亂他原來的軍事部署和計劃。白崇禧在整夜痛苦思考後,認爲在徐蚌戰場投入兵力越多越徒增國軍的損失,遂拒絕就任總指揮。他同時認爲武漢是戰略要地,也需要足夠力量的軍隊防備突襲,在武漢地區保存一些國軍的有生力量,再尋機會決戰。此事後來被一些戰史專家誤解,認爲白崇禧蓄意保存實力,但以當時的情況而論,即使諸葛亮在世也已經無力回天,白崇禧若任總指揮也只能冤枉背負戰敗之罪。

白崇禧離開南京返回武漢華中剿總的第6天,60萬陳粟、劉鄧大軍就發起了淮海戰役。由於國防部高級潛伏郭汝瑰和劉斐預先將國軍作戰計劃密報中共,用國防部名義引國軍陷入包圍圈,並誤導蔣介石做出錯誤判斷,數次更改作戰命令,最終55萬蔣介石黃埔精銳在淮海被全殲。

1949年5月下旬,百萬大軍渡過長江,大舉向江南進攻。8月4日,湖南陳明仁、程潛、唐生智等高級將領在長沙叛變,導致白崇禧精心策劃部署的湘鄂聯合防線崩潰。8月中旬,白崇禧統帥指揮桂系“鋼7軍”和46軍主力在湖南青樹坪設伏,將林彪的鍾偉49軍146師誘入包圍圈,幾乎全殲林彪146師,另有1萬3千餘人因暑疫病倒。李宗仁評價青樹坪戰鬥是“徐蚌會戰以來,國軍所打的唯一勝仗”。青樹坪一戰也是共軍在1949年內戰中頭一次遭受此等重創,令毛澤東十分震怒。1949年 9月9日,毛在致林彪、鄧子恢的電報中稱白崇禧是“中國境內第一個狡猾陰險的軍閥”。林彪也曾對蘇共《真理報》記者說:“我認爲在國民黨軍將領中,白崇禧是最有才幹的。”

1949年,國民黨兵敗如山倒,許多國軍高級將領見大勢已去,紛紛叛變。毛澤東、周恩來多次派密使企圖策反白崇禧,甚至派人一直追到了廣州、廣西進行策反。毛澤東甚至表示:“只要白健生願意倒戈起義,一切好商量,此公好帶兵,如願起義,可繼續帶兵,建國後可讓他帶五十萬國防軍!” 五十萬兵權,超過一個野戰軍的兵力。淮海戰役(徐蚌會戰)圍殲八十萬蔣介石精銳國軍,陳毅粟裕和劉伯承鄧小平兩個野戰軍總兵力也只是六十萬。毛澤東對白崇禧誘降的這個許諾可謂空前絕後。但是白崇禧不爲所動,他對勸降者說:“漢賊不兩立,自古歌頌的只有斷頭將軍,絕無降將軍。”

白崇禧一生中最難的決斷莫過於他在1949年國難之時決定去臺灣。臨行前,他的多年至交立法委員何遂勸其慎行,白崇禧回答說:“我自追隨蔣公北伐以來,殆逾二十載,既處遇順境,亦處遇逆境,一生一世歷史第一,我必對歷史有所交代,生死利害,在所不計,君勿爲此喋喋也。”白崇禧再度捨棄跟蔣介石的個人恩怨,從海南島飛赴臺灣。

白崇禧之子、著名作家白先勇日後說:“我父親他其實很清楚自己去臺灣的境遇不會很好,但他覺得他這一輩子就是追隨著國民黨,他決定有種願意 "與國民黨共存亡" 的悲壯。他真的是與中共的軍隊打到 "最後一兵一卒" 還在爲黨國堅持。那時他在海南島就是等著廣西的軍隊撤出來會合。他去臺灣時沒有帶一兵一卒。我體味他當時的心境,他的選擇就是爲了向歷史交代。”

白先勇說:“在我心中父親是英雄人物。我要講他非常愛國。他以國家爲前提,有時候他能爲這個事情得罪蔣介石。他是以國家大業爲重,從北伐、抗戰、一直到國共內戰,他的主張,都看得出來。他一生就是爲了國家,爲了民族,這就是說,幾乎沒有自己的生活了。我想他一生大節不虧。他的一生,處境都是特別艱難,夾在許多派系、團體之間,能夠到最後保持他的晚節,這個不容易。”

1949年12月30日,白崇禧乘機抵達臺灣。當時美國尚未跟臺灣簽訂護衛臺灣的防衛協定,臺灣前景黯淡不明,風雨飄搖,陷入一片混亂,經濟落後,物質生活貧乏,很多人到台後又悄悄去了美國、日本、泰國或香港等地。而白崇禧到了台後,卻把20多位元親屬從香港全部帶到臺灣。全家人住在臺北松江路127號一幢舊式普通平房中,一直住到1966年白崇禧去世,每逢天下雨,白崇禧夫婦的臥室屋頂都會漏雨。

由於歷史上的複雜原因,加上李宗仁在美國屢屢給蔣介石難堪,最後又不聽白崇禧多年以來的苦心勸告,從美國前往北京投共,白崇禧因此在臺灣備受冷落甚至難堪,僅得到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及“中國回教協會理事長”等閒職。晚年的白崇禧家國之憂和壯志難酬,鬱鬱不得志。有一些朋友很不理解,但是白崇禧卻回答說:“大陸丟了,我們是現役軍人,負很大罪過,中央不處罰我,自己良心自責。臺灣是復興基地,祖國領土就只剩這一點點,希望在這生根發展回去,除此之外,現役軍人死無葬身之處,跑到哪裡去?”

對於在臺灣的處境遭遇,白崇禧即使在自己兒子面前也未曾抱怨一句,獨自一人以大善大忍的博大胸懷,默默堅忍承受了一切風霜雨雪和不公。

1965年7月,白崇禧臨去世前一年,此時他已經完全在一切軍政權力之外,甚至屢受難堪和屈辱,但他心中最關心的依然是中華民國的前途。當時美國跟越南共產黨正打得如火如荼,白崇禧連忙給在香港的新桂系後期第三號人物、前廣西省長黃旭初寫信。他在信中無一言談到自己在臺灣的個人得失,無一字談及私人情誼,而是通篇都在分析時局和國軍反攻大陸的可能性。

1966年12月2日,73歲的白崇禧將軍在臺北猝逝。蔣介石下令給國軍一級上將白崇禧舉行了隆重公祭,葬禮備極哀榮。蔣介石親筆題詞頒發“軫念勳猷”挽額及“旌忠狀”,並第一個親到景行廳向白崇禧遺體告別,三鞠躬致敬,並獻花致祭。由四位國軍一級上將周至柔、餘漢謀、黃鎮球、顧祝同,在白崇禧靈柩上覆蓋中華民國國旗,後被安葬在白家“白榕蔭堂墓園”。

對於白將軍的突然去世,白先勇數年前已經向港臺媒體澄清說,他們家族有心臟病史,其父白崇禧是因爲年老心臟病突發而逝,當晚飲的酒也只是平日習慣飲的普通酒,不是謠傳的所謂“大補壯陽”藥酒,白病發去世跟蔣介石無關,所謂蔣派特工下毒謀害說不成立。

中華五千年,精忠報國的英雄不乏其人。縱觀白崇禧將軍的一生,赤膽忠心,胸寬如海,不愧爲守護中華民族的一代戰神,他也是自三國諸葛亮之後,在中國歷史上唯一獲得“諸葛”美譽的將軍。白崇禧一生,真正實踐奉行了“富貴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其高風亮節當永爲世人所讚頌。


Wikipedia 維基百科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中國廣西臨桂縣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有「小諸葛」之稱。屬國民黨「新桂系」,地位僅次於李宗仁。著名作家白先勇之父。

李宗仁和白崇禧人稱「李白」,是國民黨內最具實力的地方軍事勢力──桂系的中心,多年來一路合作無間。二人最初一同加入孫中山在廣州的革命陣營,又聯手驅逐廣西的舊軍閥。北伐時,率廣西軍隊攻至山海關。北伐成功後,和蔣中正及其他地方勢力多次開戰;八年抗戰爆發後,二人動員廣西的軍隊抗擊日軍,合作指揮多場大戰,屢有勝果。

戰後,白崇禧擔任國防部長;然而,國民黨未能保住在中國東北的戰果後,局勢對國府愈趨不利,桂系最終亦無法保住中華民國的半璧江山。共產黨統治中國大陸後,白崇禧前往台灣,於1966年在台北病逝。

生平

身世

白崇禧信仰伊斯蘭教。民國時期,他請款興建了多所清真寺、發展伊斯蘭教育,在政治和經濟上給予國內穆斯林許多方便。

1907年,白崇禧考入廣西陸軍小學,後因病退學。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當時在廣西省立初級師範讀書的白崇禧,加入廣西學生軍,開赴湖北,隨後進入武昌陸軍預備學校。1916年,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畢業之後,白崇禧在廣西陸軍第一師任營長。

1921年,白崇禧代表黃紹竑到廣州見孫文,要求參加革命。孫文任黃紹竑為廣西討賊軍總指揮,白崇禧為參謀長。黃、白二人與李宗仁合作,於1924年分別打敗舊桂系軍閥-陸榮廷和沈鴻英。在統一廣西的過程中,白崇禧充分表現出謀略和軍事能力,被稱為「半個小諸葛」。同年,白偕李宗仁加入國民黨;李、白、黃三人的合作,使廣西納入國民政府控制之下,三人亦成了國民黨內桂系的骨幹。

北伐及抗戰前期

1926年,北伐戰爭開始,白崇禧任國民革命軍副參謀總長。1927年初,白任東路軍前敵總指揮,從江西攻取浙江。1927年4月,白崇禧任淞滬衛戍司令,配合蔣中正在上海清黨。同年1月、3月、8月和10月的多次戰役中,白崇禧戰勝孫傳芳。

1928年,自北伐成功至1937年抗戰爆發前的十年之間,桂系多次以軍事和蔣介石對抗。1929年3月,桂系先在蔣桂戰爭中,敗於蔣中正,白崇禧被迫逃往越南。同年11月,李、白、黃返廣西,聯同張發奎進攻廣東。1930年,李、白又在中原大戰中,出兵支持馮玉祥和閻錫山反對蔣中正。

1931年9月,九一八事變爆發,國民黨內各派系謀求妥協,桂系亦跟南京議和。1932年4月,李宗仁出任廣西綏靖主任,白崇禧任副主任,和省主席黃旭初成廣西新三巨頭。自此至抗戰爆發的五年內,桂系一方面「自衛、自給、自足」及「寓供兵團、寓將於學、寓徵於募」,透過創立學校、改革稅收、清鄉建設廣西;另一方面在軍事上,則對蔣介石堵截紅軍的要求陽奉陰違。

1936年5月,李、白聯合廣東陳濟棠,以「抗日救國軍」名義反蔣。由於廣東軍隊被蔣中正收買,陳濟棠被迫下台;至8月,李、白宣佈與蔣中正和解,支持由蔣中正領導抗日。

抗戰期間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白崇禧出任國軍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長。八年抗戰期間,白崇禧和李宗仁指揮各場大小戰役,包括:

1938年李、白指揮台兒莊會戰,取得在抗戰中的正面戰場首次大勝。同年6月,白崇禧指揮武漢會戰。

1940年2月,白崇禧指揮桂南會戰,在崑崙關戰役兩度重挫日軍。

1944年10月底,2萬名桂軍及廣西民團在缺乏重兵器支援苦境下,在豫湘桂會戰中的桂柳會戰,單憑輕兵器擊斃1萬6千名來犯日軍,締造日軍侵華作戰,平均單日最高戰亡兵數。

國共內戰

1946年,國共再次開戰。6月,白崇禧到中國東北督戰,指揮國軍在第二次四平戰役中擊敗林彪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白主張乘勝追擊,一舉殲滅林彪所部中共軍,但由於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連續三次給蔣中正發電,並以斷絕美援相威脅,迫蔣中正停止在東北的軍事行動;同時,前方國軍總指揮-杜聿明向南京請示,蔣遂電令杜『暫緩追擊』。此舉使林彪殘部得以喘息,導致東北大局糜爛。

1947年,台灣發生二二八事件,國民黨方面派兵至臺灣鎮壓。白崇禧受命率蔣經國等大員,巡按臺灣,會見台灣省行政長官陳儀等人,並向民眾廣播。期間,白崇禧嚴禁官兵報復,甚至親自阻止軍隊濫殺無辜,拯救了不少臺灣士紳,如瑞芳礦業李建興兄弟等。白崇禧報告中,建議處分柯遠芬,嘉獎彭孟緝。

1947年11月,白崇禧兼任九江指揮部主任,負責圍剿大別山的共軍。

1948年5月李宗仁當選中華民國副總統。一個月後,白崇禧離國防部長職,改任華中剿總總司令。同年年底,國軍在徐蚌會戰中失利,蔣中正嫡系中央軍幾乎損失殆盡,蔣中正數度令白出援,白皆推拖,蔣中正憤擲電話筒、掀桌,痛罵粗話。1948年12月24日、30日白親自兩次給蔣中正發電逼宮。1949年1月,蔣中正被迫下野,由李宗仁接任總統。

同年4月,國共和談,白崇禧極力反對接受和談結果,且策劃在湖南的軍事防禦計劃,惟因湖南省主席陳明仁降共而失敗。10月至12月,白崇禧華中剿總所轄的60萬國軍,陸續被渡長江後的共軍消滅,僅有18萬部隊抵達海南島。解放軍於12月14日佔領了中越邊境鎮南關,切斷了桂系軍隊退入越南的後路。桂系本身的20萬兵力,含李、白起家的國民革命軍第七軍、48軍等,最後僅存殘部2萬餘人由軍長張湘澤帶領退入越南,其餘全部在廣西戰役中,於湖南、廣西等地被林彪的第四野戰軍迂迴包抄殲滅。

台灣時期

白崇禧在12月3日乘飛機去了海南島,蔣中正於12月10日派陸軍副總司令羅奇及前上海代市長陳良赴海南請白去台北組閣。李宗仁曾警告白『桂系到台灣無用武之地』,但白崇禧按原定計劃於12月30日轉往台灣後,僅獲聘為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副主委及「中國回教協會理事長」等職。 1962年12月4日,白崇禧的妻子馬佩璋病逝。不久,其子白先勇赴美念書。爾後,白崇禧在1966年12月2日因心臟病發於台北逝世。

家族

白崇禧娶妻馬佩璋,兩人共有10名子女,其中排第八者為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曾著《台北人》短篇小說集,亦為其父立傳《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和《養虎貽患—父親的憾恨》以描述1946年四平會戰的始末。

香港著名傳媒人白韻琴為白崇禧姪女。

遺蹟

台灣

白崇禧與夫人及部份子女,身後合葬於今臺北市信義區六張犁一帶的回教公墓。墓園為台灣少見的伊斯蘭式建築。

臺南市延平郡王祠「忠肝義膽」牌坊,係原開山神社鳥居改建。

中國大陸

廣西省桂林市故居遺址。

上海汾陽路150號故居遺址。

上海多倫路250號故居遺址。


一代名將 安息六張犁回教公墓

2013-3-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0| 評論數: 0

即便是台北人,可能都不曉得六張犁沿著崇德街走到底,有片回教公墓,遠眺山頭矗立著類似牌坊的壯麗建物,就是中華民國一代名將白崇禧安息之地。

去年7月5日,白先勇與白先敬兄弟向文化局提出「白榕蔭堂墓園」申請文化資產價值鑑定。文化局隨後於7月13日組成專案小組啟動鑑定會勘,皆認為墓園不論個人事蹟及墓園形式均具文資保存價值,並提報文資大委員會審議。

「白榕蔭堂墓園」興建於1963年白夫人逝世之時,白崇禧逝世同葬增添工程後,即未作任何改動,保存至今已近50年。「白榕蔭堂墓園」涵蓋回教邦克樓、清真寺、宣禮塔等元素建築,充滿濃厚回教氛圍。牌坊及追思石碑內有蔣中正、陳誠等人題字留詞。此外,園內靜謐莊嚴、周邊排水系統為維護水土保持而造,為一格局完整且充滿回教特色的墓園。


學者:白崇禧對228貢獻受局限  白曾建議處罰陳儀 未受老蔣採納

2013-3-11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78| 評論數: 0 |原作者: 記者李怡芸/台北報導

希望還原歷史事件,透過更多史料研究與爬梳,重新定位白崇禧將軍對二二八事件功過,在白先勇號召下,由時報出版、趨勢教育基金會、國家圖書館共同主辦的「白崇禧將軍120歲冥誕」系列活動,10日邀請台灣史及專門進行二二八事件研究的學者,進行「白崇禧與二二八」學術研討會。

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的朱浤源指出,白崇禧將軍當年奉命來台並發表「宣字第1號」明確指示「參與此事變有關之人員,除煽動暴動之共產黨外,一概從寬免究。」

洞察台共黨人分化

白崇禧救了不少台籍人士,而他當時的觀察認為二二八的遠因是日據時代的教育,已使台灣人民的文化認同改變,而近因則是共黨分子的惡意煽動。因此白將軍一再呼籲「全台同胞絕不要……信其蠢惑。」而他也強調,近30年來台灣的教科書所提及的二二八,完全扣緊省籍情結和當年政府的貪腐無能,卻未正視台共黨人當時的分化煽動,可見二二八的主流史觀儼然只是政治工具,另一方面,也未能對白崇禧當年精準的分析給予應有的敬重。

現任世新大學教授、曾在哈佛大學收集二二八事件資料並編輯《二二八真相》一書的王曉波指出,當年陳儀如何能在短時間內肆行貪汙?台灣當時的通膨問題,應回顧前台灣總督府主計課長鹽見俊二帶了一整架飛機的紙幣來台,且規定日本人只能攜帶1000元返國,才造成台灣的通膨。他認為當年3月17日後,白崇禧來台的歷史也應是二二八研究不可缺的部分,目前經提及的史料卻十分稀少。成大歷史系教授鄭梓則以當年台灣電影攝製場場長白克所紀錄的《白部長蒞台特輯——重建新台灣》影像被重新配音後,從宣慰台胞變成巡視要塞、加強國防的影集,呼籲歷史仍應還原真相。

避免更強兵力壓制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許雪姬指出,白崇禧3月11日接到命令卻遲至17日才來台,陳儀的居中掣肘不無關係,且「宣字第1號」也在陳儀的行政處置下,隔了許多天才布告揭示。曾任行政院二二八研究委員會委員賴澤涵及政大台史所薛化元所長亦指出,白崇禧建議對陳儀、柯遠芬的處罰未實行,建議的警備總部人事也未受蔣介石採用,可知當時身為國防部長的白崇禧在二二八事件處置上仍有其局限。但不可否認當時白崇禧向蔣電報說明台灣兵力已足用,不必再派205師來台,此舉使台灣免遭更強的兵力壓制,是他明快且明智的判斷。


白先勇: 父親懷悲憐心 盼族群融合

2013-3-11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65| 評論數: 0

「父親是懷著悲憐之心的!」白先勇指出自己父親雖一生經歷北伐、抗戰,但奉命來台處理二二八善後的問題上,他很早就意識到台灣將面臨族群問題以及這一歷史事件所帶來的傷痛,因此父親經常對白先勇提及要為台灣「止痛療傷」。在「白崇禧與二二八」學術研討會上,白先勇認為,「了解真相是第一步!」

從歷史學家的角度看來,白崇禧將軍當年對二二八事件的處理,有貢獻亦有局限,包括從文獻資料中可知,有許多已判死刑的台籍人士,因白崇禧的命令而改判徒刑;但也有些陳儀已決議軍法審判並處以死刑的民意代表,白崇禧為了不再掀波瀾而同意了原有的軍法審判。對此白先勇表示:「父親也是提過的,只能說伴君如伴虎。」白崇禧身為中央政府官員,確實無法不顧及政府立場。

雖然白崇禧當年來台提出許多對台政策建議,都因為不是實際的執行者及欠缺台灣方面大員的配合而無法落實,但從史料中仍可見白崇禧強烈主張在軍事訓練等方面起用台籍人士,且鼓勵台籍學生赴大學求學、通婚。

白先勇說:「父親常說,這些人會是未來的支柱,現在不融合要等到何時?」

白先勇也以父親的話強調「未來才是最重要的」,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不論任何族群都是命運共同體,不要因為歷史的錯誤而一直蠱惑許多代人,透過還原真相,希望能將過去的傷口撫平。


緬甸仁安羌揭碑 遠征英雄魂兮歸來

【聯合報╱本報系特派記者許惠敏/仰光十三日電】2013.01.14 05:00 pm

七十年前的中國遠征軍以不足一團的兵力,擊潰日軍,解救在緬甸仁安羌被圍困的英軍、美傳教士及記者七千五百餘人。當時領軍的一一三團團長劉放吾後代、兩岸的抗戰專家學者等六十餘人,搭乘包機重回現場,出席見證十三日的「仁安羌大捷紀念碑塔」揭幕。

「建碑除了了卻先父劉放吾將軍生前的心願,更重要的,讓父親帶出去戰死沙場的兩百多位子弟兵,得以長眠安息。」劉放吾次子劉偉民十二日晚在旅館的歡迎晚宴指出,這是中國遠征軍七十年來在緬甸所建造的第一座紀念碑。

在洛杉磯經商的劉偉民說,父親在世的時候沒聽他提戰功,卻常對他們兄妹們說,當年帶出去的子弟兵卻永遠再也無法把他們帶回來。看不到妻兒,見不到爹娘,年輕的生命為民族戰死沙場,甚至屍骨無存。

劉偉民表示,二戰之後,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墓地和墓碑都被剷平,用鮮血建成的功勳遺跡也被抹去;反觀英國在仰光建立的國家公墓,即便戰敗國日本,也在戰後透過各種途徑,在全緬甸日軍曾經作過戰的地方,修建大量的慰靈紀念碑。但客死他鄉的中國遠征軍,卻魂歸無處。

為完成先父遺願,劉偉民和親人結合國內外人士,排除萬難,終於在仁安羌戰役最激烈的五○一高地,建成這座紀念碑,並已於八日舉行佛教開光儀式,希望大家永遠記得這一段歷史。

放下政治意識形態,兩岸軍界與抗戰名將之後一同紀念入緬作戰七十周年,並重溫國軍救英軍的這段佳話。碑文由蔣中正孫蔣孝嚴題字,親臨現場見證揭碑儀式的還有來自美國馬州的劉放吾長女劉偉華、女婿孫伯泉;來自中國的有周恩來姪女周秉德、抗日時領導救國文藝活動的郭沫若之女郭平英、淞滬會戰時率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後遇刺身亡的謝晉元將軍之子謝繼元、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時壯烈犧牲的第二百師師長戴安瀾之子戴澄東。

台灣方面有遠征軍第一路副司令退役中將陳興國、前空軍官校校長陳盛文中將等八位退役將官,及杜聿明中將之女杜致廉、中華民國國防部代表霍霈與會;身為台灣女婿的美國駐緬甸大使米德偉,也送花奠祭忠魂。


英二戰老兵 感念劉放吾將軍

中央社 – 2012年9月18日 上午9:36

(中央社記者林淑媛華盛頓17日專電)高齡93歲、在緬甸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英國退役上尉費茨派垂克,今天與緬甸仁安羌戰役指揮官劉放吾兒女首次會面,強調一定要當面向劉將軍家人說謝謝。

1942年4月,中國遠征軍新38師113團以800餘人擊潰數千名日軍,並解救7500多名英緬第1師官兵與英美記者,這就是緬甸仁安羌大捷,費茨派垂克(GeraldFitzpatrick)可能是目前世上僅存見證者。

費茨派垂克深惡痛絕英國主流意見未對英軍於二戰期間在緬甸作戰給予應有評價,他為留下歷史見證,寫下「No Mandalay, No Maymyo」一書,並特地到中國大陸駐英大使館贈書,想向中國遠征軍致謝,卻意外與仁安羌大捷的劉放吾將軍長女劉偉華與次子劉偉民連絡上。

費茨派垂克帶著太太飄洋過海到美國東岸與劉放吾子女會面,就是為了說聲謝謝。

費茨派垂克夫婦今天在美國華府,談起二戰種種往事,多次紅了眼眶,激動不已,他不滿英國主流意見抹殺這段歷史,也對當時主事指揮官亞歷山大將軍,上任第1天就說緬甸救不了感到非常痛心。

當英國放棄緬甸,由113團團長劉放吾率領的仁安羌戰役,卻解救了傷、病勞累的英軍。

緬甸仁安羌戰役今年剛好滿70周年,談起這段歷史,劉放吾次子劉偉民不時紅了眼眶,他說,仁安羌大捷震驚中外,「113團是一個波瀾壯闊美麗的詩篇」。

劉放吾將軍有4名子女,以「中華民國」順序命名,長子劉偉中、長女劉偉華、次子劉偉民,次女則是取諧音,劉偉幗,顯見劉放吾的愛國情操。(本文附有照片)1010917


觀察站/劉放吾率軍救英…真相藏了半世紀

【聯合報╱本報系特派記者許惠敏】2013.01.14 03:04 am

中國遠征軍一一三團以寡敵眾在仁安羌為英緬軍解圍,是清朝中葉以後中國在境外第一次挫敗日本軍隊,對抗日窮途末路的提升國軍士氣、盟軍對中國戰力的評估,都有正面的重大意義。

戰功絕口不提 退伍賣煤球

如此重要的戰役,歷史真相卻因英、中兩地不同的主客觀因素,被隱藏了半世紀。即至今日,英文維基百科打入Battle of Yenangyaung(仁安羌戰役),率中國遠征軍一一三團入緬,救出英軍七千人及數百美傳教士、記者的主將功臣,寫的仍是新第卅八師師長孫立人,對實際領兵作戰的一一三團團長劉放吾,隻字未提。

劉偉民細心保存著父親當年擊潰日軍搶下的一面日軍旗、日記及一封入緬英軍總指揮史林姆將軍致父親的英文請援手令;學工程的他,相信證據會說話,廣蒐仁安羌戰史資料,目的只有一個:讓父親劉放吾和父親的子弟兵功勳,能寫入青史。

新卅八師師長孫立人姪孫克剛在一九四六年寫「緬甸蕩寇誌」,是第一部記述仁安羌大捷的書,但書中不僅對戰況時地的記述諸多錯誤,對運籌帷幄的劉放吾亦隻字未提;而後引述者以訛傳訛。

劉放吾身為孫立人下屬,只知服從上級,不對外界道聽塗說多做解釋。而後孫立人遭蔣介石軟禁,劉從此更絕口不提過去戰功,退伍後賣煤球維生。

在戰爭史料方面,由於當年仁安羌戰後,部隊忙轉進撤退,中方僅有一分關於劉放吾解放英軍之戰報,卻也因戰報遺留南京封存多年。直到中國改革開放,史料出土加上老兵現身說法,真相漸漸浮出。

大捷五十周年 柴契爾致謝

仁安羌大捷五十周年前夕,英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一九九二年訪美時,特別在芝加哥會晤劉放吾將軍,感謝劉率兵解救英軍壯舉;國民黨政府方面在仁安羌大捷後,肯定劉放吾功勳並由蔣中正頒陸海空軍甲種一等獎章執照,但獎章一直到五十年後,才送至高齡九十三歲的劉放吾手中。

一九九四年六月,劉放吾病逝洛杉磯。二○一二年,劉放吾過世十八年後,馬英九總統追頒「總統褒揚令」,肯定劉放吾抗日安攘、馳援緬仁安羌英軍,為國家立下顯赫戰功;此外,本報去年九月報導仁安羌倖存老兵跨海謝恩故事,對劉家更是莫大安慰。參與仁安羌之戰的李玉昆說,他衛排班長未上前線作戰,但劉放吾團長的指揮若定、對仁安羌解圍戰鬥結束後的英軍撤退,仍記憶猶新。

大陸研究遠征軍的權威鄧賢說,「越走進歷史,付出最多的往往是小人物!」


小檔案

劉放吾(1899年5月26日-1994年6月29日),原名劉繼樞,湖南桂陽人,號不羈。黃埔軍校第六期,中華民國抗日軍人,參加了一二八上海抗戰、淞滬會戰、武漢會戰。1942年4月17至20日,任中國遠征軍新38師113團時於緬甸仁安羌擊退數倍於己的日軍,救出近十倍於己的英軍,共解救英軍及美國記者、傳教士共7500餘人,為盟軍解圍。

參與戰役: 一·二八事變、淞滬會戰、武漢會戰、仁安羌之戰
獲得勳章: 六等雲麾勳章、陸海空軍甲種一等獎章


小檔案

胡璉(1907年10月1日-1977年6月22日),字伯玉,陝西華縣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曾任中華民國駐越南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屬於蔣中正軍事上之嫡系,也屬於陳誠土木系,是國民政府統治大陸後期之著名將領。胡璉自軍校畢業後,歷任第11師、第18軍各主要官職,參與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原大戰、抗日戰爭及第二次國共內戰。

胡璉在抗日戰爭時曾以第11師師長,於鄂西保衛戰中死守石牌要塞,阻止日軍自長江三峽進窺重慶,因此戰功在1943年榮獲青天白日勳章,在該軍中善打硬仗。


黃埔建軍90年/胡為真:抗戰史實不該被抹殺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2014.01.20 02:57 am

今年是黃埔建軍九十周年,黃埔軍校一期的胡宗南是民國軍事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兒子、國安會前秘書長胡為真近日整理父親的傳記與舊作重新出版,希望在今年黃埔建軍九十周年,提醒國人重視歷史,抗戰是由中華民國與蔣中正委員長所領導,這個事實絕不該被抹殺;本書並請前閣揆郝柏村寫序。

胡為真說,出生時父親已五十一歲,又長年在軍中,全家六人甚至沒有一張合照;父子兩人真正在家中相處的時間,只有胡宗南去世前的最後兩年;父親生前的許多行誼與軼事,都是後來從其他人那邊聽來。很多時候,別人聽說他是胡宗南的兒子,往往變得非常客氣,表示過去曾經得到胡宗南的照顧,多年來始終感念在心。

胡為真回憶小時候,父親擔任澎防部司令,家裡的開銷始終不夠。但父親不希望妻子出去上班,母親只好靠寫文章投稿賺稿費;他一直記得稿子被退時,母親失望落淚,一旦稿子刊出,「接下來幾天,我們的便當菜色就變好了」。

直到胡宗南去世,擁有美國博士學歷的母親才到學校教書,後來當到省立台北師專(現在台北教育大學)的校長。

胡為真說,後來自己見到父親在澎湖的舊部,才知道當時胡宗南的薪水都分為三份,一份作為公務使用,一份拿來濟助家庭負擔沈重的部屬,只有三分之一拿回家。

郝柏村表示,胡宗南生平完全以任務為考量;大陸失守後,胡宗南從西康撤退來台,被蔣中正總統派往孤懸前線、環境惡劣的大陳島整編游擊隊,「以上將之尊做一個師長的工作」,但是胡宗南欣然前往,完全不介意名位。

郝柏村也回憶,民國卅九年,國防部設「白團」,邀前日軍將領替國軍幹部上課。當時剛升上校的郝柏村奉命參加,沒想到同班同學之一,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西北王」胡宗南。但是胡宗南照樣與眾人上課、討論,完全不擺架子。


黃埔精神的典範——胡宗南上將

【聯合報╱前行政院長 郝柏村】2014.01.20 05:10 am

國父領導國民革命,辛亥武昌起義,推翻滿清,建立中華民國,但政權為袁世凱等北洋軍閥所竊據。國父痛感只有革命黨的奮鬥,而無革命軍的奮鬥,乃於民國十三年,在廣東黃埔成立軍官學校,召訓全國有志青年從軍革命,並命蔣公為校長,以黃埔子弟為核心,組成國民革命軍,故蔣公亦被尊為軍父。

黃埔建軍,係以國父思想為核心的精神傳統。九十年來,歷經北伐(含東征)、抗戰、剿兵、保台四大戰役,全視黃埔精神的興替,決定戰役的成敗。九十年來,有光輝的勝利,也有慘痛的失敗,但只要黃埔精神得以傳承發揚,中華民國必能立於不敗之地,完成國父的建國理想。

黃埔精神 團結、負責、犧牲

蔣公曾明示,黃埔精神的精義,是團結、負責與犧牲。

團結是以信仰三民主義、效忠中華民國為基礎,三軍一體,如手如足;三軍一家,如兄如弟。以同甘苦、共生死的情感道義,形成萬眾一心的戰鬥意志。

負責是存誠務實,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精練武藝,冒險犯難的戰鬥作風。

犧牲是成功不必在我,不成功便成仁的戰鬥志節。

亦即以黃埔精神,實踐於國家、責任、榮譽三大信念之中。

攜筆從戎 黃埔一期最年長

胡宗南上將是黃埔一期最年長的學生,入學時已廿八歲(當時學生平均年齡應為廿歲),曾有社會經驗,毅然攜筆從戎,故在先天上,他是黃埔一期最成熟的學生。歷經四大戰役,他的升遷在黃埔子弟中首屈一指,畢業後兩年(民國十六年),就當了師長,從帶四十人的排長,升到帶一萬人的師長。爾後從第一師、第一軍到第一戰區司令長官,先後統兵達百萬,而在蔣公心目中,直以接班人之勢期許之,乃因他是黃埔精神的標竿。

歷四大戰役 武德被稱道

胡將軍是東征、北伐、統一、平亂、抗戰、剿共、保台諸戰役,全程參與的唯一黃埔學生,功勛卓著,但似無赫赫之名。正如孫子所言,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其尤足稱道者則為武德。

武德之首要為忠。胡將軍忠於三民主義,忠於中華民國,忠於領袖蔣公,忠於其職責,忠於其部屬,故能以身作則,同甘苦,共患難,士兵不能享受者,他亦不享受。值得一提的,黃埔一期於北伐成功後,恃驕而腐者不乏其人,豈止結婚,納妾者亦常聞,胡將軍以其官階,雖已有知心女友,但抗戰未勝,決不成家。唯忠能公而忘私忘家,無私是領導成功的要訣。

抗戰期間,胡將軍曾經主持陸軍官校第七分校,地點在王曲。校中有兩幅重要對聯,一為「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另一為「鐵肩擔主義,血手著文章」。前者原出現於廣州黃埔,後者當出自胡將軍的壯懷,皆為黃埔精神之精義所在。

「鐵肩擔主義」 字聯抒壯懷

剿共戰爭自徐蚌會戰後,大局逆轉,總統蔣公引退。當時,胡將軍尚統領十個軍卅個師,為完整精銳的部隊,以中樞無主,竟滯留陝南五個月之久。迨民國卅八年十月,蔣公以總裁身分,赴重慶坐鎮,急調胡將軍入川,乃於十一月末,僅第一軍一個團,趕到重慶,掩護蔣公,於最後時機離開重慶,飛抵成都。

胡部陸續趕抵成都,面對叛離軍閥及共軍攻勢,保衛蔣公,在成都坐鎮十日,最後於十二月十日,由蓉安全飛台。胡將軍達成勤王任務,並奉蔣公指示,率部轉進西康,在大陸行最後之奮鬥,以致犧牲殆盡,蔣公不忍其在西康殉職,於最後時機接運來台。時窮節乃見,胡將軍臨難不苟、唯命是從的武德,足為年輕世代效法。

臨難不苟 率部護衛蔣公

高尚的武德,為不計名位,但知任務。胡將軍來台後,蔣公命其赴孤懸的大陳島指揮。以大陸曾任戰區司令長官上將之尊,做一個師長的工作,且艱苦備嘗,他欣然前往。其臨危授命、不計權位的美德,正是崇高武德的表現。

民國卅九年三月一日,蔣公復職,重整軍備,自為當務之急,而召訓高階軍官,則親自主持。蔣公特聘日本優秀軍官富田直亮(化名白鴻亮),來台成立軍官訓練團,胡將軍亦入班旁聽受訓,與我同班。

抗戰時,我只是連長級的軍官,且在西南戰場,故無緣當胡將軍的部下,連照片都未見過,但久仰其威名,後竟成為同班同學,他是上將,我只是小上校而已。自有機會相處,始知這位身經百戰的西北王,至為低調謙和。他比我長廿三歲,在課業討論時專注傾聽,很少發言,但可看出他對大軍的指揮,有很多的感觸。

餘興打橋牌 招待僅淡茶

既為同班同學,偶爾也有餘興,便是到他在台北小辦公室打橋牌。我的記憶裡,只有一杯淡茶,別無招待。他從未請我們用餐,這並非吝嗇,乃是多年儉樸美德。

抗戰期間,胡將軍駐節西北重鎮西安,彭孟緝將軍時任西安砲兵旅長,要見他得依例先登記候約。但到台灣後,彭將軍任參謀總長,胡將軍任澎防部司令官,彭總長到澎湖視察時,胡將軍都親迎機場,對這位老部下兼新長官,執新部下之禮甚恭,彭總長連聲說不敢當。兩位對軍中倫理和階級服從,都立下完美的榜樣。

老部下新長官 執禮立榜樣

今逢黃埔建軍九十年,胡將軍長公子為真博士,整理乃父有關文件四冊,編為「宗南四書」,重行付梓,見其孝思,這是最珍貴的精神資產。我身列黃埔子弟,重溫四書,深為感動。胡將軍是軍人武德的典範,黃埔精神的標竿,凡我同志,應永遠傳承,並發揚光大,是為序。


其人其事/被稱「西北王」 胡宗南清廉低調

【聯合報╱本報記者程嘉文】2014.01.20 02:57 am

黃埔軍校第一期的五百位學生中,胡宗南年紀最大,最獲蔣中正信任,畢業兩年就升上師長。他在抗戰與國共內戰中,統兵數十萬坐鎮陝西西安,被外界稱為「西北王」。但胡宗南為人清廉低調,也為人所稱道。

胡宗南(一八九六至一九六二)是浙江孝豐人,師範學校畢業後擔任小學教師,廿八歲才考進黃埔軍校第一期。由於在東征、北伐時作戰勇敢,深獲蔣中正賞識。

抗戰期間,胡宗南坐鎮西安,一方面防堵日軍進窺關中,還要監視在陝北活動的共軍。為了爭取愛國流亡青年,他奉命在西安設立中央軍校第七分校,並延聘學者設立「戰幹團」,培育政工幹部。權傾一時,外界稱為「西北王」。

國共內戰爆發,胡宗南於一九四七年三月打下「赤都」延安,但隨後戰況逆轉,他撤退到四川、西康,全軍覆沒,甚至還遭監院彈劾。

對於在大陸失敗喪師,胡宗南深表羞恥,一心反攻復仇。他先自請到浙江沿海的大陳島打游擊,後來又轉任澎湖防衛司令,兵力只有過去十分之一不到。

一九五○年代,黃埔五期的彭孟緝接任參謀總長,許多老將都大不服氣。但每次彭孟緝到澎湖視察,胡宗南都善盡部屬之禮,完全不介意新長官曾是老部屬。

在黃埔前期將領中,胡宗南也以晚婚著稱。他年少時訂親的妻子,還沒過門就病故,從此維持單身。後來經由戴笠的介紹,認識軍統的女幹員葉霞翟,兩人陷入熱戀,在一九三七年訂婚。不料抗戰爆發,胡宗南立誓勝利才成家,因此婚期也就延宕。由於兩人並未對外公佈婚訊,宋美齡還想撮合他與「孔二小姐」孔令偉。

胡、葉兩人直到一九四七年,胡宗南打下延安後才結婚。此時胡宗南已經五十一歲,同輩的軍政要員中,不少都當了祖父,葉霞翟也已經卅四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