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窮忙!360萬上班族 月入不到3萬

自由時報 2010-12-20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國內工作貧窮問題(Working poor)日漸惡化。行政院主計處調查,今年月收入不到三萬元的受僱者有三五九.七萬人,占總受僱者約四成五,其中更有一○三.八萬人月收入不到兩萬元,已經連續兩年突破百萬人,窮忙族愈來愈多。

占總受僱者約四成五

主計處說明,受僱者主要工作收入包含薪資、加班費、佣金、獎金及小費等經常性收入,今年全國受僱者約八○六.六萬人,平均每月收入三萬四四三一元,雖較去年略增六八八元,但低於二○○七及二○○八年,仍未回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

按收入級距分析,今年月收入不到一萬五千元有二十八.一萬人,月收入一萬五千元以上、不到兩萬元有七十五.七萬人,合計月收入不到兩萬元有一○三.八萬人,遠高於二○○八年的八十四.三萬人。

至於月收入兩萬以上、不到兩萬五千元則有一二二萬人,兩萬五千元以上、不到三萬元有一三三.九萬人,總計月收入三萬元以下有三五九.七萬人,不僅高於金融海嘯前的水準,且占總受僱者的四十四.六%;換句話說,國內將近一半上班族,月收入不到三萬元。

百萬人月賺不到兩萬

主計處指出,今年月收入較低的受僱者,雖較去年景氣谷底時減少,但仍較前年增加,除了景氣影響之外,也與就業型態改變有關,近年來「非典型就業」(臨時工、部分工時及派遣工作)愈來愈多,今年以七十二.三萬人續創新高,由於非典型就業收入不如全職工作,工作貧窮問題日益嚴重。

官員表示,全球化也是影響薪資的原因,台商持續移往海外投資,台灣勞工薪資被中國及東南亞國家的薪資水準「拉住」,使得國內薪資停滯甚至倒退。

勞工薪資被中國拉住

另外,經建會預估今年平均薪資四萬四四五三元,可望創下歷史新高。但主計處統計,今年一至九月平均薪資(包含經常性薪資及年終獎金、紅利等非經常性薪資)四萬五四七一元,雖較去年增加,但尚未回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扣除物價漲幅後,一至九月實質平均薪資四萬三二二七元,還不如十二年前的水準。


為何人越忙卻越窮?-窮忙族的現狀、成因與出路

Poster: Hurley

文/zen(本文部分文稿發表於2009/11時兆月刊)

誰是窮忙族?

窮忙族,1990年代出現於美國的新概念,英文名稱為Working Poor,又稱為「勤貧族」(勤勞貧困階級),「工作貧困階級」,指的是再怎麼拚命努力工作(每日勞動時間超過八個小時),都無法轉得足以提供溫飽的基本收入(所得低於該社會整體平均值的60%)的人。

1998年時,德國的窮忙族僅3.9%,到了2006年,竟以攀升至7.4%,歐盟各國的狀況都差不多,窮忙族有日漸攀升的趨勢。若考慮德國有12%的失業率,代表20%的德國人深陷貧困之中。

NHK的「窮忙族」專輯指出,日本約有400萬家庭(超過1200萬人/以每個家庭平均家戶人口3人計)是再怎麼努力工作都無法翻身的窮忙族。《窮忙族:新貧階級時代的來臨》作者門倉貴史則指出,日本約有25%的勞動人口,約546萬人年收入低於200萬日幣,落入窮忙族(2005年日本厚生省薪資結構基本統計調查)。

美國勞工部於2000年時公布其境內約有640萬人是窮忙族,到了2005年時,約有3700萬人落入窮忙族之中。

也就是說,歐美日等先進國家,不約而同的步上約莫有25%的勞動人口將淪為再怎麼拚命工作也無法賺錢養活一家人的窮忙族。

讓我們回頭來看看台灣的狀況,根據中央大學溫世仁講座教授李誠針對台灣1980年到2005年間,勞工每週工時與時薪的變化報告指出,最高的前10%時薪飆升了3倍,最低的10%時薪僅增加10元,約70~80元,遠遠追不上這25年間的通貨膨脹。後來因為政府單位修訂最低時薪為95元,雖有略為提升,但卻無助於改變窮忙族現狀。

以台灣平均國民所得16768美金(2007年/566758元新台幣,以匯率33.8計)來說,如果平均年收入的60%被視為窮忙族,則等於年薪34萬以下,也就是月薪2.8萬元以下的人,都屬窮忙一族。

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研究統計指出,平均時薪不到185元的上班族(以月平均工作時數160小時計,為29600元),都屬於窮忙族。時薪185元。台灣三大窮忙族產業分別為餐飲娛樂(164元/時薪)、百貨零售門市(181元/時薪)、文教出版(185元/時薪)。

在稅賦、物價與房屋租金遠不如歐美日來得高的台灣(歐美日的稅賦動則超過50%,物價更是台灣的三倍),無論是2.96萬或2.8萬元,養活一個人還算沒有問題。然而,如果是養活一家四口?恐怕就成了大問題。

放任窮忙族不管,任其滋長,造成所得呈M型化加遽,長此以往,將不利社會秩序的維持。因為,在M型社會裡,贏家階級(資本家/企業主)拿走了絕大多數的財富/資本,輸家階級則是賣光了勞動力,卻連賺取基本溫飽的收入都成了奢望。從美國到日本與歐洲,乃至香港、南韓、台灣,越是發達而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所得分配兩極化的現象越是嚴重。

日本學者佐藤俊樹的《不平等的日本-告別全民中產社會》、三浦展的《下流社會》還有大前研一的《M型 社會》均不約而同地指出,當前日本中產階級不斷萎縮,向中下階級沉淪。向上流動的管道已經被封閉,除了原本就是富裕階級的下一代外,中產與中下階級未來已 經很難向上流動。窮人無法向上流動,永遠只能居於底層,被資本家剝削,長此以往,未來社會將出線新的「階級種性」制度,窮人的孩子永遠只能當個窮人,被富 人剝削。

窮忙族增加的原因

實際上,窮忙族的增加,和20世 紀末期以來,共產主義垮台,全球一體化之後,全球貿易進入自由化、國際化與經濟全球化的新階段。各國企業為了因應全球化的到來,無不加碼擴大規模,使自己 成為跨國公司,好將經營觸角伸進全世界。此外,為了強化競爭力,企業不斷將想方設法壓低營運成本,要求各國政府允許勞力聘僱的彈性化(後福特主義),好讓企業組織得以扁平化,節省營運成本,提升競爭力。

各國企業為了維持競爭力,削減營運成本,不斷把工作外包、工廠外移到薪資更便宜的地區(例如美國將客服、軟體設計等工作外包給印度;日本將製造工廠外包給中國),再不然就是直接出走到勞動力與土地成本相對低廉的國家/地區(例如台灣的製造業外移/西進中國)。

能夠留在本國的工作,無法外移的工作,則出現兩極分化,一端是講究創意研發與經營管理的高收入族群,另一端則是處理公司日常營運的庶務勞動力(像是櫃檯、客服、行政助理/秘書等低階白領),還有新興服務業(例如餐飲與百貨零售業的門市人員)。前者人數少,所得不斷提升;後者人數多,所得卻不斷下降,因為企業透過外包、派遣、約聘、特約、兼職、排班等非正式聘雇關係來降低薪資的支付與規避勞健保退休基金的支付。

表面上看來,窮忙族之所以不斷增加,是上述原因造成的,大環境如此,企業主也無法違逆時代的巨輪。

或 許企業主會說,我也很想照顧員工,給他們好的薪水和福利,可是這麼做我就沒辦法和其他對手競爭。面對全球化與跨國企業的崛起,企業雖然比過去的規模大上述 十倍,但競爭也更加激烈。為了能在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中求活,各公司莫不積極削減成本,壓低人力成本的支出,創造利潤。

看似再自然也不過的工作與所得的M型化,其實是僱用制度的瓦解,企業主/資本家不再把員工當作自家人來疼惜照顧,而是當作像工廠、原料一般的耗材,總是想方設法的要壓低價格大量批購,盡情的使用,壞掉的卻又不想負責維修,任意的拋棄。派遣、約聘等非正式聘雇關係的大量崛起,這類聘僱型態不需支付勞工之勞健保與退休基金,正是最好的說明。

面 對窮忙族激增的趨勢,企管與人力資源專家會建議個人應該多充實自己,提昇競爭力。勸說年輕勞動人口應該放低身段,工作先求有再求好。再不然,就自己創業當 老闆。企管與人力資源專家的建議不算錯,只是,那只對擁有大專學歷以上學歷的青壯年勞動人口有幫助,對於低學歷的中高齡勞動力人口,這些建議聽起來像很正 確,但卻是難以落實、不切實際的大道理。

此外,這些看似正確的建議,本身並不否定既存的聘僱制度。該套論述的邏輯認為,只有能力差的人才會淪為窮忙族,只要有能力又肯打拚,就能脫離窮忙族。聽起來像是在鼓勵勞動人口積極進取(只要夠努力就會成功,不成功淪為窮忙族是因為不努力),實際上是在鞏固既有體制,使其不被挑戰、質疑,能夠繼續運轉,繼續幫助企業主剝削手無寸鐵又毫無一技之長的勞動人口。

實際上,造成雇用制度瓦解的元兇,是建基於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之上的股東資本主義。

當代知名的馬克思主義地理學者大衛哈維就在其著作《新自由主義空間》中為文指出,全球近三十年來的經濟榮景,是靠著富國靠著剝削、掠奪窮國。例如,發達國家一方面以外債的方式控制非洲窮國以換取非洲窮國交出天然資源償還外債(讓富國能以低廉價格收購高品質天然資源);一方面將工業富國不要的工作丟給窮國,例如將必須開始支付高人力與工廠成本的製造業外移到勞力與土地成本低廉,環保/勞動聘僱法規寬鬆的窮國。富人/資本家則以效率化/利潤最大為名,壓低勞動薪資,剝削員工福利,造成今天的貧富兩極分化,窮(人/國)者恆窮,無法翻身。

許多人或許不明白,企業明明有賺錢,為何給員工的薪水卻那麼低?箇中奧妙,就在「股東資本主義制度」。當前的企業不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上市/上櫃公司,公司由一小群大股東/董事掌握。在此制度的運作下,公司的CEO與經理人只對股東/董事負責,不需要對員工負責。CEO與經理人經營公司的最重要目的,就是替股東/董事賺錢。因此,每年公司在扣除必要的人事開銷與必要成本支出後,所有的盈餘,將由股東/董事與被許可的高階經理人以分紅/配股的模式分走。不少企業為了儘可能讓股東分得利潤,發展出各剋扣員工薪資與廠商成本的作業流程。

光從企業的角度思考,產業外移、工作外包、約聘與派遣當然都有正當理由(降低企業營運成本),毫無破綻。然而,說穿了不過是企業主不願肩負起企業的社會責任,忽略了企業做為社會組織的一環,除了替組織創造利潤的目的之外,也該肩負起維護社會秩序合諧的重責大任。

當然,並非所有企業主、資本家都是無良的,有些具備企業家精神的資本家/企業主,深知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財富、資產,總是肯花大錢培訓員工,分紅/配股也都把員工納入其中,例如松下幸之助把員工的幸福與滿足社會需要當作企業經營的首要考量;台灣過去電子代工產業的員工分紅配股制度,就是利潤共享的制度。

可 惜的是,隨著股東資本主義的崛起,近年來資本家不再擁有過去像松下幸之助等實業家的企業家精神,願意把員工當作寶貝來保護的越來越少,新一代的企業主只問 收益不顧企業責任的情況日漸明顯,反而是把員工當耗材使用的越來越多,為了創造高額獲利滿足股東的需要,企業遊說政府壓制工會,放寬聘僱關係的管理,讓企 業能夠更靈活彈性的使用勞動力,才有今天的結果。。

金融海嘯成為拐點

要說幸運似乎也是可以,此波金融海嘯的暴發,讓過去十餘年來,靠著搜刮窮人圈的富人/資本家們的財富,因為過度投資虛擬/金融資本(減少投資工業/生 產資本),玩起套利金融遊戲,逐漸放棄生產製造(例如通用汽車、奇異、保時捷等傳統製造業大廠,紛紛成立自己的金融投資部門,靠金融交易賺取高額獲利,甚 至遠超過工業生產),結果被華爾街的高槓桿操作溶蝕了大筆的財富,搞得不少大企業垮台倒閉,富人也嘗到了財富蒸發之痛。

制衡企業獨大-政府干預、發展在地經濟

當前世界各國紛紛投入拯救窮忙族的振興經濟活動,不過,絕大多數都只是強化社會安全網(也就是保障窮忙族或失業族能夠支領失業補助),或者直接給予企業聘股補貼(每聘僱一個人就由政府支付相對的薪資補貼),或者開辦職業訓練(強化就業人口的職場競爭力),可惜的是,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作法。窮忙族的成因是體制的問題,想要消滅窮忙族,有賴體制的變革,光是個人競爭力的提升,只能改善少數個別人的困境,卻無法從根本消滅窮忙族(作者按:可參考天下雜誌416期,p94-5救失業各國總動員圖表)。

全球化論述最為興旺的時代,不少論者認為,未來民族國家將會消失,跨國企業與區域經濟體將取代民族國家。然而,此次金融海嘯突顯了毫無節制的跨國/連鎖資本主義是不可行的,人心的貪婪將會造就各種詭詐與欺騙,從而傷害的經濟體制的安全。

國家的存在是有必要的(也許不一定是民族國家),國家必須從嚴看管跨國/連鎖資本主義以及各種金融活動,制衡不法或可能威脅經濟系統安全的金融活動(例如投資銀行/避險基金的槓桿操作,氾濫成災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次貸債券)。面對窮忙族議題,國家應該出手干預,不該一味向資本家/財團傾斜,應該加強要求企業負起照顧在地員工、廠商的責任,回饋社會的義務(企業是社會組織的一種,社會不存在,企業也無以為繼),不能只想賺錢卻不想付出/回饋。

我們需要有公正清廉且認真替人民與國家著想的領導人,不被財團加收買,不制定只對財團/資本家有利的金融與經濟政策(例如,從嚴要求企業主對於員工薪資福利/工作環境安全的規範),在國家的干預、介入之下,維持資本家與勞動/受薪階級關係均衡,不偏袒任何一方(過分偏袒勞工,將造成動不動就則罷工,延宕國家經貿發展;過分偏袒資本家則讓資本家橫行無阻,任意剝削、剋扣員工薪資/福利),不允許贏者全拿,贏者可以拿,但也要照顧輸家/弱勢。公司的所有權雖然隸屬於股東,但不代表股東可以拿走全部的利潤,並且以此為由壓榨員工企業。政府應積極推動在乎勞工生計、負責任的資本主義制度,重視分配的公平正義,發展公義而利他(而非功利而利己)的經濟學,振興工會,約束企業,

此外,政府應該積極投資、輔佐具有在地獨特性、不可替代性,跨國/連鎖企業無法複製、介入複製的在地經濟/產業,例如農業(農業是重要的國家安全產業)、文化創意產業與觀光產業。各國政府共同攜手合作,創造一種良性的全球化經濟體:各國各展所長,截長補短、互取所需,互相扶持,共存共榮,資本主義社會才能永續發展下去。

基督信仰的回應-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制度面雖然能從最低限度要求資本家/企業主就範,不過,真正要能長治久安,最好的辦法,還是從信仰與價值層面的重新教育做起。《聖經》<箴言>書早已預言貪戀錢財者的敗亡,「起初速得的產業,終久卻不為福」(20:21),「人有惡眼,想要急速發財,卻不知窮乏必臨到他身」(28:22)。

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曾經為文探討基督新教的工作倫理,推動近代資本主義精神萌發的過程。此研究雖屬社會學,但書中所分析的時代之企業家,幾乎全都是遵循基督信仰教誨之人。

韋伯認為,當時的基督徒資本家,因著信仰的緣故,將自己的工作視為天職、神召,因而不敢任意妄為,總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盡忠職守,目的就是為了回應神的恩典榮耀,使自己在救贖的事上有份。

身 為基督徒,我們知道每個人的存在,神都有獨特而美好的安排。如果有人擁有經營企業,成為企業主的才能,那是神希望他透過開辦公司,創造就業機會,透過他的 手,養活更多的人。除此之外,也透過他的企業所創造的產品,替世界帶來幫助。神對於企業主的寄望是很高的,企業主毋寧是當代真正肩負起神的管家責任的一群 人,這群人的決定將決定地球與世人的未來。

如果企業主個個像貪財的肥貓CEO,只在乎如何賺取自己的高薪與分紅,不考慮員工生計,不考慮企業經營的長治久安,不在乎外部成本與地球生態,結果就是如今全球暖化、M型世界與金融海嘯。

提摩太前書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穿了(6:10)。」這話放到金融海嘯方興未艾的時代來看,實在再正確也沒有。

真正的企業家,是懂得服侍員工與合作廠商的僕人,考慮如何替世人謀福利的實業家,做個為主盡忠的好管家,而不是只想著如何替自己攢錢的資本家。願在金融海嘯氾濫,富人/資本家集團也承受龐大損失的此刻,世人能重新看見基督信仰對於領導人的品行要求,還有對於財富與管理世界的正確態度,從而修正自己的步伐,那麼,或許金融海嘯真能化危機為轉機,免去讓世界落入無可翻身的M型化兩極分化的悲慘結局中。


延伸閱讀

三浦展,下流社會,高寶
大前研一,M型社會,商周
門倉貴史,窮忙族,聯經
杜博思,中產階級的戰爭,大是
辜朝銘,衝擊波X2,財信
理查.佛羅里達,尋找你的幸福城市,天下雜誌
周偉華,3/4債務世界,芝大文化
佐藤俊樹,不平等的日本-告別全民中產社會,南京大學出版社
弗朗索瓦.沙奈,突破金融危機,中央編譯出版社
比爾.麥奇本,在地的幸福經濟,木馬文化
大衛.哈維,新自由主義空間,群學
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左岸文化


低薪時代 窮忙族兼差領雙薪

2012/5/22 欣傳媒 記者楊淑伶/台北報導

身為上班族的你,每天忙碌是為了什麼?主計處今(22)公布4月失業率為4.1%,較3月下降0.07個百分點,創97年8月(4.04%)以來新低,低薪時代,上班族利用自己下班空閒時間,兼差賺外快,成為一種新趨勢。其中有一位從美國回到台灣的貿易公司的25歲上班族,善用自己的條件,兼差接演藝通告以及當網拍模特兒,一方面拼命工作又省吃儉用,這個外表亮眼的女孩,最大的心願能在演藝圈闖出名堂。

甜美臉龐、鄰家女孩的外型,回台灣3年的Christine,24歲配上167公分的高眺身材,即使走在東區也會吸引不少目光,12歲時Christine全家移民到美國,家境也不差,但她想告別千金小姐生活,不再靠父母,現在成為台灣數百萬「窮忙族」的其中一員。

全職是貿易公司行政人員的Christine,月薪2.9萬元,但她得償還高達200萬元的就學貸款,「我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著今天要吃什麼才能省錢?有哪些朋友可以介紹兼差給我。」善用自己英文能力,每天下班兼職家教;週休假日到師大夜市幫朋友賣衣服;不定期的綜藝節目通告以及當網拍平面模特兒,幾乎是有差就兼,但算一算一個月收入可以增加8、9千,4份工作佔去了他大部分時間。

但扣除學貸支出、房租、以及生活費,每個月固定支出高達3萬元,Christine只能無奈當個月光族。「我每天規定自己3餐不能超150元。」不過台北居大不易,生活水準物價高,簡單吃個飯都要斤斤計較。

根據主計公佈4月總失業人數為46.3萬人,失業率為4.1%,創下近4年來新低,而就算正職工作還在,卻也有的因為減薪、凍薪,使得收入大為縮減,人力銀行統計,高達8成9的上班族,有意兼差替自己加薪,最熱門的兼職行業就是當跑腿族,一小時150元加減賺;或者餐飲服務業;網拍、接案子打字,也大有人應徵。面對物價上漲、大環境景氣不佳,上班族不怕辛苦,只怕沒錢賺。


台窮忙族真慘? 過半存不到5萬

TVBS – 2012年4月30日 下午12:56

台灣上班族真的又忙又窮嗎?一項求職網站公布數據,顯示45歲以下有超過一半的人,存摺裡不到5萬元,超過7成月薪領不到3萬5,這個數字讓不少人詫異,有民眾直覺太誇張,但大學裡有一群助理教授,今天到教育部抗議,他們說自己領的薪水平均下來,1個月甚至不到2萬,真的沒辦法存錢。

抗議教師:「重拾高教精神,重拾高教精神。」

拿著黑色方帽子,這群大學老師們不是到教育部開慶祝派對,他們說收入靠領鐘點費,扣掉寒暑假,很多人薪水已經逼近基本薪資,1個月領不到2萬元。

高教工會秘書長陳政亮:「因為寒暑假就沒有錢,不是專任,只領9個月,結果平均下來,1個月只有1萬8千多元。」

頂著博士學位在大學教書,待遇真的有這麼瞎嗎?另一項求職網站統計,45歲以下的上班族,居然有56.2%存款不到5萬,26.2%戶頭裡沒有半毛錢,是月光族,高達71%的人月薪少於3萬5。

大學助理教授:「我有留學貸款、就學貸款2萬5,3萬5給家裡做家用,對呀,這樣我怎麼存錢。」

上班族:「有在上班,(朋友裡)1、2個吧,然後月光族(沒存款)啊。」民眾:「不可能,(太誇張了)對,我覺得存沒5萬,不可能啦。」

存摺沒錢,是不是等於真的口袋空空?不少人有點懷疑,可能沒把買基金或繳房貸等資產算進去,不過物價齊漲的年代,沒有現金可以用,叫苦喊窮比較大聲,倒是不難理解。


香港窮忙族

週二, 2009-10-06 00:05 — 勁翔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我要給佢米田共/邊一個發明了返工/返到我愈嚟愈窮」聽著My Little Airport這首歌,我想起最近在勞工處網頁上看到的招聘廣告,才曉得情況真的惡劣成這樣。

早前有一項調查顯示,本港十五至十九歲的青少年中,失業率達28.7%,二十至二十四歲的,達12.1%。也難怪,在勞工處的網頁上看,大部分不要求經驗的工作,工資都只有五至七千元,六天工作,每天九個十個小時,很多還要輪班。扣除交通費、飯錢,還能剩下多少?「得個做字」,只夠維持基本生活吧。這種工時,基本上就是「上班-下班-休息-再上班」的循環。上班的目的,就是維持餓不死,以繼續上班。

然而,他她們還面對別的競爭對手:中年轉行的非技術工人,和子女終於長大,有時間外出工作的中年婦女。這兩類找工作的人的議價能力很低:中年轉行的大都是家庭支柱,一家幾口等住開飯,有工開就偷笑;中年婦女賺的是額外收入,以幫補家計,賺到幾多得幾多,人工低一點照殺。一場大混戰展開,老闆最高興,人工再低工時再長,你不做大堆人排隊等著。

社聯早前發布的數據顯示,青年貧窮率上升至百份之二十新高,全港貧窮人口達一百二十三萬,為十年新高。

台南經驗

在台南,即使從事非技術工作,生活品質還是不錯。台灣有最低工資保障,每月一萬七千二百八十元,折合港幣四千多。四千多在台南很好花,因物價較香港低得多。我舊居旁邊的小餐館,一葷三素的碟頭飯,才十二三元(以港幣算,下同),只要素菜的話更是不用十元,可加飯、有茶有湯。台南有許多的台式自助餐館,有的是全素,有的有葷有素,以重量計費,吃得很不錯也甚少超過二十元。而重點是,到這些平價餐館進餐,也不會覺得自己貧窮--座位與座位間的空間寬敞,食物款式多樣化。多去幾間,總會找到對自己的胃口的。

衣食住行,食方面花不了多少錢,行也很有限。大部分人以機車代步,又越來越多人騎單車,交通費花不了多少錢,只是烏賊車(噴黑煙白煙的機車)問題嚴重有待解決。至於住方面的花費,跟香港差別更大,一層一千多呎的單位,才二千元上下,兩三人共住也甚為舒適寬敞,加上各項雜費,一千多元就能解決住的問題。

這樣算一算,食住行加起來,四千多元即使不是很鬆動,也怎樣都說不上是捉襟見肘,只要不生小孩就是了。加上台灣推行五天工作周休二日,工時也遠遠不如香港般變態。即使是拿最低工資,下班後和假日,還是有時間和有點閒錢去玩。

今時不同往日

翻看《香港邊緣勞工口述》一書,裡面所展現的景像卻是另一個模樣。十三個故事主人翁各有人生起伏,同共點在於,他她們都被時代抛棄了,用完、即棄。他她們都曾經風光一時,所謂「風光」,對謙卑的勞動者,也不過是不愁沒工開。直至,那個九十年代。

忽然驚覺,真的沒工作了,積累了幾十年的技能,再也不能換到足夠的生活費,無價也無市。書本的白色封面中,快樂黑白照片配以反差很大的血紅色書名,正好配合內文,前段如何風光,結局總是觸目驚心地急轉直下。

這一代的年青人呢?他她們連風光也未風光過。老一輩的,經歷過文革走過難的,捱過苦,有份工吃得飽有瓦遮頭,就已經是改善了的生活。即使在香港出生的,大家都窮,比較不會感覺到相對貧窮。但這一代的年青人,成長過程都是吃得飽、有屋住、有書讀,不像早一二代的捱過苦。從網上、學校和大眾媒體中,早見識到各樣的消費品近在咫尺,手機、ipod、美食、旅行、衣服。到畢業才發現,即使排除萬難,找到一份五至七千元的工作,連搬出來獨立生活的錢也不夠。到多捱了幾年,加了點人工,發現根本沒有自己時間發展興趣和享受生活,每日返工放工行屍走肉。若果是異性戀,瘋顛到生小孩,更是死路一條,騎虎難下不做不成,大的不吃小的也要吃,一輩子就這樣糊裡糊塗地賣掉了。

《邊一個發明了返工》的另一段歌詞:「到了薪金兩萬元/我的青春就快用完/兩萬元兩萬元兩萬元/我有更多事沒法做完」不過,青春容易用完是沒錯,但起薪五七千,幾個世紀後才加到兩萬?到時也快捱死了吧。

窮忙族

日本的年青人的就業狀況也是糟糕。《窮忙族:新貧階級時代的來臨》一書中,把窮忙族界定為「即使揮汗拚命工作,卻仍然無法擺脫最低水準生活的一群人,也有人直譯為『勞動貧困階級』......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薪資結構基本統計調查』資料顯示,2005年的年度本新總合低於200萬日圓的人數......高達546萬860人之多,相當於接受調查總勞工人數的25%。」(200萬日圓是東京23區的社會救助標準。)

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是窮忙族。作者分析,主因是日本企業減少了正式員工人數,改為聘請合約或兼職。非正式員工薪資明顯偏低,終生所得只及正式員工的五份之一左右。二00五年,十五至二十四歲的年青人中,每十個就有一個完全失業。年輕窮忙族中又分為三個族群,單身寄生族、飛特族(Freeters)和尼特族(Neet)。單身寄生族跟父母同住,省下獨立生活的基本開支,但隨著父母到了只能靠老人年金度日時,這層安全防護網一旦破損,問題就很有可能變得嚴重;飛特族做的是非全職短期時薪工作;尼特族不工作、不接受教育、也不接受培訓(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的簡寫)。這三個年輕窮忙族的子族群的人口數目,都在穩定地增長。

香港又沒有最低工資又沒有失業保障,找不到工作的年青人窮,找得到工作的年青人窮忙。是教育制度成功還是怎樣,怎麼被調教得那麼乖那麼馴,到現在年青人還沒有爆發?


「窮忙族」與非典型僱用 從日本的案例看台灣

蔡志杰 (苦勞網特約記者)責任主編:王毅丰

書名:窮忙族──新貧階級時代的來臨

作者:門倉貴史

譯者:龔婉如

出版:聯經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年9月

ISBN:978-957-08-3318-8

如果形容說,這是一本讓受薪勞動者看了會感到心驚的書,相信並不過份,尤其你目前如果沒有一份「穩定」工作的話。(問題是,現在還有「穩定」的工作嗎?)

作者所謂的「窮忙族」,就是英文詞彙中的 working poor,其基準是2004年東京市區的社會救助標準──194萬6040日圓、取整數為200萬日圓。如果以年收入200萬日圓來劃分,那麼,全日本在2004年有546萬860的勞動者屬於窮忙族,等於是接受調查人數中的25%,也就是每四名勞動者中就有一名屬於窮忙族。(頁3)

作者還提到,非正式員工中的窮忙族比例都相當高:兼職人員有 93.2%是窮忙族;時薪人員是87.3%;派遣人員46.2%;約聘‧特約人員42.4%。據估計,非正式員工一生的終生所得,大約只有正式員工的五分之一左右。(頁7)

在接下來的篇章中,作者嘗試解釋日本企業的終身僱用制及年功序列制(薪水以年資來決定)被破壞的原因,他認為有兩項因素:一是 1990年代泡沫經濟瓦解後導致企業的穩定成長不再;二是少子化趨勢,造成企業「無法像以往那樣以大量低薪資的年輕員工來支撐起中高齡管理階層的高薪資」(頁85)。而終身僱用制及年功序列制被破壞之後,中高齡員工便大量被裁員。

這些中高齡員工,許多仍面臨房屋貸款及子女學費等開支,一但轉換工作導致薪水減少甚至失業,他們原本當家庭主婦的妻子往往便得投入兼職或時薪打工的勞動市場,而大量勞動力投入這些兼職工作,卻很有可能又造成時薪下滑的狀況。(頁 51)

年輕族群並沒有比較好過,新增的工作機會,大部分都是非正式性的工作:派遣勞工數目從 1992年的65.4萬人,增加到2004年的226.6萬人,12年間增加為3.5倍(頁89-90);「飛特族」(Freeters,從事非正式工作的「自由」工作者)及「尼特族」(NEET,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沒有就業、沒有在學或接受職訓的人口)大量增加。成年之後仍賴在家裡靠父母生活的「單身寄生族」也是越來越多。(第四章)

綜觀這本書,除了許許多多的統計數字之外,最讓受薪勞動者感到心驚的,恐怕會是各章後面所附的真實案例故事:曾為年薪 800萬日圓的系統工程師流落街頭;32歲、看不到十年後未來的時薪人員;35歲、因收入太少而被迫成為社會救助對象的單親媽媽;等等。讓人想到自己其實也並不怎麼明朗的未來。

回頭看看台灣

簡略介紹完這本書之後,讓我們也來看看台灣的情況。假設類同於本書作者的作法,依台灣的社會救助標準,是家庭人口平均收入每月低於最低生活費者可申請低收入戶補助,而今( 2010 )年台北市的最低生活費是每月 14,614 元,取其整數為 15,000 元。

那麼,在台灣的受僱者當中,有多少人的收入是達不到最低生活費標準的呢?我們找到行政院主計處最近幾年的《人力運用調查報告》。

表一:受僱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之收入(收入等級之比例分佈)─按工作時間與工作型態分( 2004-2009 年)


項目別


總計 (%)


未滿15,000


元 (%)


15,000-


19,999 元 (%)


20,000-


34,999 元 (%)


35,000-


49,999 元 (%)


50,000 元以上 (%)


平均每月收入 ( 元 )


2004 年 5 月


總計


100.00


2.90


10.57


48.08


23.96


14.49


33,653


工作時間


全日時間工作


100.00


2.43


10.54


48.29


24.16


14.57


33,808


部分時間工作


100.00


39.14


17.89


29.48


10.10


3.39


19,951


2005 年 5 月


總計


100.00


2.46


9.23


48.70


24.42


15.18


34,212


工作時間


全日時間工作


100.00


2.03


9.18


48.94


24.56


15.29


34,371


部分時間工作


100.00


44.68


16.10


27.33


4.99


6.89


19,970


2006 年 5 月


總計


100.00


2.52


8.67


49.18


24.69


14.93


34,369


工作時間


全日時間工作


100.00


1.28


8.38


49.86


25.21


15.27


34,856


部分時間工作


100.00


52.65


20.43


22.29


3.70


0.94


14,717


2007 年 5 月


總計


100.00


2.04


8.42


49.17


24.99


15.37


34,595


工作時間


全日時間工作


100.00


0.86


8.05


49.84


25.53


15.72


35,070


部 分 時間工作


100.00


49.41


23.06


22.08


3.81


1.65


15,538


2008 年 5 月


總計


100.00


2.52


8.15


47.78


25.50


16.04


35,001


工作時間


全日時間工作


100.00


0.74


7.67


48.86


26.25


16.48


35,647


部分時間工作


100.00


58.32


22.98


14.24


2.45


2.04


14,765


工作型態


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


100.00


26.34


24.99


37.95


10.06


0.67


20,020


非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


100.00


0.98


7.06


48.43


26.51


17.02


35,969


2009 年 5 月


總計


100.00


3.43


10.07


48.47


22.63


15.38


33,743


工作時間


全日時間工作


100.00


0.83


9.74


49.89


23.54


15.99


34,623


部分時間工作


100.00


65.10


17.98


14.67


1.16


1.09


12,886


工作型態


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


100.00


33.01


27.82


33.04


5.30


0.84


17,889


非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


100.00


1.39


8.85


49.54


23.84


16.39


34,839


 


 


 


 


A 欄


B 欄


C 欄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人力運用調查報告》, 2004-2009 年。



http://www.stat.gov.tw/lp.asp?ctNode=3579&CtUnit=1183&BaseDSD=7

從表一的數字來看,以 2009 年的統計來說,台灣的窮忙族佔了受僱就業者的 3.43% ,人數是 27 萬,看起來沒有日本的比例那麼嚇人。但我們可以再多拿其他幾個指標來看,譬如:目前的法定基本工資是每月 17,820 元,為因應統計的級距,我們就算是月收入二萬以下的好了,則去年有 13.5% ( A 欄 +B 欄)、 106 萬 2 千的受僱者是領不到基本工資的;再來,以去年平均月薪 33,743 (取整數為 35,000 )元來看,則有 61.97% ( A 欄 +B 欄 +C 欄)、 487 萬 4 千的受僱者是領不到平均薪資的。是少數高階的專業人員及管理人員拉高了平均薪資。

仔細看一下內容,則部分時間工作者的收入普遍不佳,從趨勢來看亦是一路下滑,尤其是 2006 年以後,比例分配快速往低薪部分集中,平均收入不但沒有增加、還大幅下降。以 2009 年的統計來說,六成五的部分工時人員收入低於最低生活費、超過八成的部分工時人員領不到基本工資,去年部分工時人員的平均月薪僅 12,886 元,低於台北市的最低生活費基準。

至於臨時性及人力派遣工作,因從 2008 年起才納入統計,其趨勢仍有待觀察,但去年也有三分之一的人之收入低於最低生活費、超過六成的人領不到基本工資、九成以上的人領不到一般受僱者的平均薪資,其去年的平均月薪亦不過 17,889 元,剛好超出基本工資而已。

表二:受僱就業者每月主要工作之收入(人數及比例)─按工作時間與工作型態分( 2004-2009 年)


項目別


2004 年 5 月


2005 年 5 月


2006 年 5 月


2007 年 5 月


2008 年 5 月


2009 年 5 月


人數


( 千人 )


總計


7,114


7,302


7,503


7,702


7,903


7,864


工作時間


全日時間工作


7,020


7,232


7,321


7,515


7,658


7,546


部分時間工作


94


70


181


187


245


318


工作型態


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


-


-


-


-


480


508


非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


-


-


-


-


7,423


7,356


比例 (%)


總計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工作時間


全日時間工作


98.68


99.04


97.57


97.57


96.90


95.96


部分時間工作


1.32


0.96


2.41


2.43


3.10


4.04


工作型態


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


-


-


-


-


6.07


6.46


非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


-


-


-


-


93.93


93.54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人力運用調查報告》, 2004-2009 年。



http://www.stat.gov.tw/lp.asp?ctNode=3579&CtUnit=1183&BaseDSD=7

因為表一是以列為 100.00% 的總計,所以無法顯示當年非典型雇用勞動者佔總體受僱就業者的比例、以及人數,表二用了另一種呈現方式。從表二來看, 2004 至 2009 年間,部分工時人員增加了將近 3 個百分點,人數從 9 萬 4 千成長為 31 萬 8 千,臨時性或派遣人力在 2009 年亦達到 50 萬 8 千人。

結合表一及表二,還有一項議題值得探討。前面提到,部分工時人員的薪資條件在 2006 年間明顯惡化,表二似乎也呼應了這個趨勢:部分工時人員在 2006 年間大幅增加。我們可以合理的推斷,從 2005 到 2006 年這段時間開始,有更大量原本的全職工作被拆為眾多小的部分工時工作,或是新增的工作機會以部分工時的方式出現在勞動市場,以致部分工時人員大增,但因只是部分工時的工作,這些人的收入其實並無法糊口,甚至比前幾年的平均月薪還低。

這個狀況跟月基本工資從 15,840 調到 17,280 、時薪定為 95 元有關嗎?基本工資調整是 2007 年 6 月公佈、 7 月 1 日正式實施的事,在時間點上有一些落差。但不論如何,從統計來看,時薪定為 95 元並沒有擋住部分工時人員薪資繼續下滑的趨勢,因為 2007 年以後這個趨勢仍然持續。

以上是關於台灣窮忙族的簡單統計分析。必須說明的是,窮忙族既然是 working poor,那就表示這些人是有工作的,而在有工作的情況下還達不到基本生活水準,如果再加上失業者及受撫養人口,那比例就更高了。

其次,大家都知道,政府的社會救助基準及基本工資規範都是偏低的,試想,每月最低生活費 14,614 、就算是基本工資 17,820 元好了,如何在台北市生活呢?以小家庭來說大約僅夠租房費用吧。所以,如果以國際上逐漸通行的「生活工資」( living wage )來看,也就是說,必須考量當地社會消費的基本需求的話,那麼,窮忙族的比例是更會遠遠超乎我們想像的。

最後,以上這些大部分僅說明了窮忙族增加的趨勢,而窮忙族增加,跟非典型僱用工作的增加脫離不了關係。那麼,為什麼非典型雇用的工作會增加呢?非典型僱用勞工的生活狀況為何?規劃往後會有一連串的報導,敬請期待。

延伸閱讀:

一、  李健鴻,〈台灣新貧階級的形成〉,《勞動者》電子報 2010-07-17 。

二、關於美國的窮忙族, 2001 年知名作家 Babara Ehrenreich 出版了著名的 Nickel and Dimed: On (Not) Getting by in America 。她隱藏其真實經歷與身份,到美國各地去應徵諸如沃爾瑪店員、清潔工等低薪工作,以民族誌的寫作方式,揭露這些讓人吃不飽卻也餓不死的工作之真實狀況。可參考〈一本據說富涵顛覆性的書〉。有兩種簡體字中譯本──《 美國底層生存方式揭秘》, 2002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五分一毛:聚焦美國福利改革之弊》 , 2008 ,北京:中信。

至於在英國, Polly Toynbee 在 2003 年出版了一本 Hard Work: Life in Low-pay Britain ,似乎是跟 Nickel and Dimed 很類似的題材。


Working Poor──日本窮忙族案例的省思

19 December 2007

二○○六年七月二十三日,日本 NHK 特集(NHKスペシャル)播出一小時十四分鐘的紀錄片「Working Poor──再如何賣力工作都無法享受富裕生活」(ワーキングプア~働いても働いても豊かになれない~),在正沉浸於景氣復甦氛圍的日本社會投下一枚震撼彈,同年十二月十日,NHK 又播出第二集「Working Poor Ⅱ──努力是否就能脫困?」(ワーキングプアⅡ努力すれば抜け出せますか)。二○○七年六月,NHK 更將採訪內容集結成兩百三十頁的特刊《Working Poor──侵蝕日本的疾病》(ワーキングプア―日本を蝕む病)。

節目播出後,NHK 共收到三千多封迴響,創下該節目的紀錄,世人終於開始正視「Working Poor」是社會結構問題,不再將之歸咎於個人怠惰。二○○七年九月,「Working Poor 特集」榮獲二○○七年度新聞協會獎,日本放送協會認為:「本特集透過那些再如何賣力工作都『無法享受富裕生活』的人們,揭露日本結構改革的偏差與階級社會的弊病,以細膩的影像傳達現代日本社會的黑暗面,讓『Working Poor』一詞迅速為社會大眾熟知,實為優秀之調查報導。」

更多內容在此 http://www.chunmin.com/archives/97


韓“窮忙族”增多 有工作也難脫貧

朝鮮日報記者 Kim Tae-geun (2012.06.13 14:36)

韓國國策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有工作但被歸類為貧困階層的“窮忙族(Working poor)”日益增加。

韓國開發研究院(KDI)12日在《通過雇佣的福利》報告中指出:“近來韓國的貧困率日益上升,尤其是家裡有人工作但處於貧困狀態的家庭比率從1996年的6.5%上升到2011年的8.5%。”貧困率是指收入不到中等收入(全體家庭收入排行中位於中游的家庭)一半的家庭在所有家庭中佔據的比率。

韓國統計廳每年對2人以上家庭調查公布中等收入,去年為每月350萬韓元。韓國開發研究院的調查結果意味著,每100戶家庭中,家庭成員中有人工作但每月收入不足175萬韓元的2人以上家庭超過8戶。

類似這樣的窮忙族增加是因為低薪工作增加,因此找到工作也很難擺脫貧困。統計廳表示,韓國有超過一半(54.3%)的上班族每月收入不到200萬韓元。

有分析說,為了擺脫這樣的情況,雙職工家庭增加。報告指出:“如果家里只有一個人工作且其工資偏低(月薪125萬韓元以下),那麼貧困率就達到50.2%,但如果兩人工作,貧困率就降至15.6%。”


以變制變 職場「液態族」崛起

作者: 記者董俞佳╱屏東縣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2年4月17日 上午3:16

勞動市場低薪資助長了職場「液態化」現象興起;老闆感嘆:「新人總是留不住」、「年輕人流動率快」、「他們簡直就像是來借廁所的!」

台灣近年來勞動市場薪資水準低,促使年輕世代對未來產生不確定與不安定感,愈來愈多上班族與大學生,不再固守唯一領域,轉而成為流動的液態族。

行政院主計處前年統計,各行業未滿一年的勞工占五分之一,比起十年前上升近四個百分點。一○四人力銀行也曾針對傳統認定是職場「忠誠者」的卅歲以上勞工在職時間調查,發現從平均近三年縮短為兩年到兩年半。

Career就業情報資訊公司經理修瑞燁分析,這現象顯示新世代「以變應不變」的就業態度;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副校長曾紀幸認為,雇工關係及薪資結構改變,是造成職場液態化主因,也迫使學生提早準備。

液態風吹起,反映在職場的現象是上班族不再像過去,守在一家公司直到退休;在校園,大學生紛紛選擇跨系、跨院學習,為的是能夠跟上瞬息萬變的社會氛圍。

雙主修機械和外文的黃國輔,常要在不同系館跑來跑去,像他這樣雙主修的人很多,「社會流動得很快,知識、腦袋瓜也要懂得流動,死守一地,一出社會競爭力不夠。」

「早上算微積分,下午欣賞莎士比亞戲劇」,黃國輔念理工,再修外文系課,「半導體教父張忠謀不就是學工又懂音樂嗎?」

比起大學校園液態族的自由自在,職場液態族通常「秘而不宣」。卅歲黃姓上班族公餘不停「加溫」,「做好準備,有更好的工作就走」,直言為了理想得保持液態狀。

職場液態族,最常上人力銀行使用「特定雇主」看不到履歷的功能,偷偷找新工作;有部分到補習班K書拚公職。若遇上班時間被其他公司通知面試,就設法請假,「我家水管漏水,水電工要來修理」。

考公職是多數液態族目標,為免還沒捧到鐵飯碗先丟飯碗,上補習班不僅得想個提早蹺班的好藉口,還得防行蹤露餡。曾上補習班準備國考的黃婷婷,曾和同事在教室碰面,兩人心照不宣,「原來你也來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