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中政策 民進黨:不能傷害台灣主權

自由時報 2013-11-15

初稿強調 憲政共識對話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民進黨昨提出「對中政策總結報告初稿」,強調黨依據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基本立場與核心價值雖然無須改變,但對中政策必須與時調整,以更務實的態度來處理新生議題,而兩岸交流不能傷害台灣的主權與安全,應以憲政共識做為兩岸對話的基礎。

務實態度 處理新生議題

這是黨主席蘇貞昌任內,民進黨首度擬以內部文件點出在黨的基本立場不變為前提下,民進黨對中政策必須與時調整。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發言人鄭文燦說,例如中生議題及中資來台議題,民進黨要有更好的處理,要以更務實的態度處理新生議題,讓人民相信民進黨有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

一九九九年訂定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中主張,「台灣,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都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

民進黨昨召開中國事務委員會,提出「對中政策總結報告初稿」,預計在明年一月九日拍板定案。初稿內容包括五大部分,分別是︰一、基本立場與核心價值;二、兩岸的政治定位與交流;三、經濟戰略;四、兩岸公民社會如何交流;五、國家安全戰略。

兩岸城市交流 蘇表支持

初稿提及「以憲政共識做為兩岸對話基礎」,高雄市長陳菊質疑憲政共識如何詮釋?前主席蔡英文參選總統時提出的「台灣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是否也是詮釋的一種?對此,會中沒有結論,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則說,憲政是憲法的實踐,歷經七次修憲,已展現人民意志,談憲政也要尊重人民意志。

陳菊與台南市長賴清德也強調兩岸城市交流的重要性,蘇貞昌說,城市交流不影響民進黨核心價值,「民進黨是支持的」。


游:中國不會捨K就D 謝:不是向中靠攏

自由時報 2013-11-15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民進黨的中國政策立場與相關決議文是否應調整,前行政院長游錫堃與謝長廷昨言辭交鋒,游主張民進黨應多論述他在黨主席任內訂定的正常國家決議文,若以為放棄追求國家正常化,就可讓中國「捨K(國民黨)就D(民進黨)」,「這太天真了!」謝則認為該決議文與黨的主流基調台灣前途決議文有矛盾,黨的論述應一致。

游:共產黨與國民黨 是兄弟黨

游錫堃會後強調,民進黨的政策不管怎麼修正,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還是兄弟黨,北京還是會支持國民黨,他不認為放棄民進黨一向追求的國家正常化的目標,就能讓中共捨K就D。

民進黨昨召開中國事務委員會,游錫堃表示,民進黨訂定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是國家發展的願景,理應多論述;但謝長廷說,這與一九九九年台灣前途決議文(指認同中華民國體制)的基調矛盾,民進黨的論述要讓美國及友邦能理解,了解到黨的論述是一致的,並讓人民接受。

謝:決議文有些矛盾 應該整理

謝長廷會後也說,民進黨幾個決議文多少有矛盾,應該整理一下,看到底是文字問題或主客觀變化的問題。

謝長廷說,台灣追求自己最大的利益 ,在務實、國際現實與國際力量等主客觀情勢下,追求人民最大幸福,這才是最正確的,沒有什麼要交流、要檢討政策就說是向中靠攏,若民進黨對中國政策總結報告初稿有共識,也可以有決議文。

游錫堃則表示,變更民進黨的國家認同,對選票沒有幫助,當民進黨放棄自己的理想與價值觀,反而離所謂的中間路線更遠,因為台灣認同的支持率已達七成以上,中間應該指追求台灣認同,主張台灣認同是多數,民進黨要與認同台灣的民眾一起,才有希望。


羅致政宣布退選 怨黨中央提名過程不公

NOWnews 2013/11/19 11:05:37

記者邱明玉/台北報導

現任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委的羅致政,今(19)日在臉書上發表退出黨內新北市長初選的聲明,他表示退選後仍會全力為民進黨的參選人輔選,讓民進黨在2014七合一選戰中,得到最好的成績。

羅致政表示,他在一個多月以前,以「世代責任、重返執政」,宣布爭取民進黨新北市長提名時,所懷抱的理想和願景。這個初衷,沒有改變;也是值得他繼續堅持的價值。

談到退選理由,羅致政在臉書透露,「在民進黨新北市長黨內提名的過程中,黨中央的時程佈局和策略考量,壓縮了我們努力的空間,也限制了我們的發展機會,」所以他宣布,退出爭取民進黨新北市長的提名。

不過羅致政強調,放棄參選並不是放棄未來,而是為了營造民進黨更有勝選機會的未來。

羅致政指出,明年的選舉非常重要,台灣,經不起國民黨再繼續執政,台灣未來的主導權,民進黨在明年就要拿下來,他身為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委,會全力為民進黨的參選人輔選,讓民進黨在2014七合一選戰中,得到最好的成績。

對於羅致政突然宣布退選,民進黨新北市長徵詢小組召集人高志鵬表示,羅致政退選,並表示願意輔選其他參選人,展現君子風度,對黨內整合有所幫助,也是對其他縣市的典範。

在羅致政宣布退選後,民進黨新北市長參選人目前仍有前行政院長游錫堃、前立委莊碩漢兩人表態角逐。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11-20

這件事情如果和稀泥,未來民進黨新北市長提名人,都將背負提名不公的原罪。明天中執會,我將要求協調小組說明或進一步調查。

新政治就不要搞黑幕,到底是誰壓縮、限制羅致政主委的努力發展空間?簽名同意民調的當事人是否自主意志?通通說清楚,把壞蛋揪出來。否則,我們這些通過提名辦法的中執委,莫名背上黑鍋,被「黨中央」三個字拖下水。


縣市長選戰 綠中執會首波提名7人

自由時報 2013-11-20【17:29】

〔本報訊〕民進黨中執會下午通過2014年縣市長選舉的首波提名,黨主席蘇貞昌陪同7名被提名人舉行記者會,宣布啟動選戰。

民進黨中執會今天通過2014年縣市長選舉的首波提名,名單包括爭取連任的高雄市長陳菊、台南市長賴清德、嘉義縣長張花冠、宜蘭縣長林聰賢,以及日前民調勝出的屏東縣長提名人潘孟安、雲林縣長提名人李進勇、南投縣長提名人李文忠。


蔡英文:接受女性領導人是台灣人要過的關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3年 11月 21日  09:42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針對外界解讀民進黨內有蘇、蔡「兩個太陽」,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認為,是好是壞要看個人如何看待,政黨不能排斥競爭,只要有機制及成熟心態面對,就不是件壞事,反而可能是好事,民進黨支持者應該用正面看待,至於台灣是否能夠接受女性領導人,蔡英文說,這是台灣人要過的一關、重要的一關。

蔡英文20日晚間出席成功大學102性別論壇,她說,台灣社會兩性關係基本上是平等的,男女性別的差異可以用正面、輕鬆的態度去看待。2008年民進黨選出女性黨主席,這是從沒有過的,對於辜寬敏曾質疑「穿裙子的不適合擔任三軍統帥」,蔡英文則說,這和個人成長背景及年代有關,可以諒解包容。

蔡英文說,台灣社會的心態還是保守、害怕轉變,民眾想要安定,對改變是既期待又害怕,這是因為內心深處有威權統治50年的餘毒存在,但這卻是台灣往前走的最大障礙,她強調,改變是社會進步的元素,來自於人的思想,無論是男性或女性,只要專業能力適合當時的需要,就不應排除他們參與的機會。

蔡英文說,台灣已到了一男一女擔任正副總統的階段,卻還未克服女性擔任總統的障礙,她認為,女性參與政治,和國家民主選舉機制是否完整有關,機制愈完整,女性出線機率愈大。


蔡英文 Tsai Ing-wen em 成功大學 臉書發言 2013-11-21

成功大學性別平等委員會邀請我演講,談談對女性參政的看法。國際上有許多成功的女性國家領導人,英國柴契爾夫人與德國梅克爾總理就是廣為世人熟知的優秀女性,她們給予世人的印象南轅北轍,前者號稱鐵娘子,作風強硬,帶領英國走出八零年代經濟困境,後者則以理性、溫和的風格讓德國安然度過歐債風暴,被德國人民親切稱為老媽。

雖然她們的特質與風格截然不同,但同樣擁有遠見、勇氣與專業能力帶領國家向前,引導社會改變,特別是國家面臨困境與危難之際,她們表現得巾幗不讓鬚眉。

有人問我,2012年總統選舉中我的女性特質是加分還是扣分,我告訴他們,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不會用性別來檢視候選人,而是關注她們的領導能力能否帶領國家。台灣民主轉型已經得到很好的成績,但是距離真正成熟,似乎還有一段距離要努力。


1年重整 小英之友展現能量

【聯合晚報╱記者林敬殷/台北報導】2013.11.30 02:37 pm

紫色的旗海,隨著風飄揚在新莊體育場周圍,初為人父的爸爸推著嬰兒車,年輕媽媽則提著嬰幼用品,找了一塊草皮坐下來,共同響應一場名為「與小英的秋季野餐」活動。當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一到場,大家像看到偶像一般,鼓掌到手脹紅,現場群眾熱情滿溢,卻都不是傳統民進黨演講場的老面孔。

去年總統大選期間,小英之友會稱職地扮演蔡英文的助選員;選舉過後,小英之友會非但沒散去,反而愈形茁壯,進一步決定陪著蔡英文邁向2016的最後一哩路。成員們的鼓勵,讓蔡英文辦公室決定將小英之友會轉型成社團法人,繼續在社會各角落發揮影響力,他們淨灘、參加反核公投連署,也上街聲援洪仲丘,更去凱道替推動多元成家的團體打氣。

接近年末,小英之友會近來陸續舉行年終活動,外界始窺見經過一年的重整和發展,小英之友會已累積出驚人能量。只要一個社會議題,就能輕易喚出幾百人回應;各縣市的分會,會員更不輸民進黨地方黨部。以台中市為例,會員就達兩萬名,而且這只是保守估計。

一位民進黨立委助理長期觀察,小英之友會的人,不都是黨員,也不見得一定是綠營支持者,他們多對馬英九總統失望,也對政府的施政頻頻搖頭。去年,他們不見得投給蔡英文,其中更多人則希望能替社會做一些事,因此擴散的多元力量,更讓人不敢小覷。

小英之友會快速拓展,自然也有人會擔心未來與黨部的競合。蔡英文幕僚解釋,執政縣市的組織本來就很強,小英之友會反而可以補民進黨不夠的地方;不過也地方人士直言,相關現象仍免不了「有派系(競爭)的關係」。


郭正亮 臉書發言 2013-12-1

對馬失望的選民,為何總會把期望放在沒有職位的小英身上?

人民的眼睛雪亮,看你身邊站的人,就知道你正在努力什麽。

小英身邊站的人,常看到弱勢代表、中小企業、社運界、文化界、婦女、青年學生、中間選民。
她走訪台灣中小企業,關心產業轉型;她與企業家對談,關心台灣經濟未來;她走訪印尼印度,關心台灣經貿佈局;她實事求是談人民幣,毫不政治掛帥。

民進黨是基層起家,並不是身邊有派系大老、有國會大老、有黨員大戶,就能決定權力走向,但有人總是想不清楚。


與陸生交流 民進黨:自信面對中國

蘋果日報 2013年12月01日12:15

【吳家翔/台北報導】民進黨新境界文教基金會昨天與今天舉辦在台的中國大陸學生交流研習營,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以董事長的身分與陸生面對面接觸。由於這是民進黨首次舉辦與中國陸生的交流,格外引人矚目。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表示,這次交流的主要意義代表蘇貞昌所說的以自信態度面對中國,進行全方位的交流與接觸。

至於未來民進黨是否也將與中國方面的基金會與智庫交流與接觸,洪財隆表示,只要有適當的對口與議題,民進黨都不排斥。因民進黨這次是透過基金會主辦,洪財隆也不諱言說,主要是考量降低中國陸生報名的敏感性。

民進黨與陸生的交流非第一次,今年10月舉辦的對中政策擴大會議(華山會議),討論「台灣對中國民主化的策略」時,就曾邀請數名陸生出席,從中國的角度及其來台交流的經驗,參與討論中國民主化相關問題。不過,這次由民進黨首度舉辦的與陸生交流研習營,討論涵蓋的面向更廣,出席的陸生人數更多。

洪財隆表示,陸生在研習營所提出的問題都很有深度,包括提出陸生納入健保與「三限六不」的陸生政策等問題,尤其關心能否在台就業,民進黨則向陸生解釋,面對外籍工作者的數量與配額,台灣社會經濟承載力的面向也需要考量。


以一個中華框架打開民共僵局  破解兩岸政治難題系列1

2013-12-1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 評論數: 0 |原作者: 楊海峰

近日,民進黨提出以「憲政共識」作為與大陸政治對話基礎 。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女士在例行記者會上明確表示,大陸不可能接受。

一中框架有局限性

從表面上,民共兩黨對話僵局看似破解無望 。但熟知兩岸關係和民進黨決策過程的人士都知道,民進黨的「憲政共識」是在謝長廷「憲法共識」的基礎上提出的 ,而「憲法共識」的重要內涵就是尊重《中華民國憲法》。民進黨願意復歸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解決民共之間政治分歧,按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的解讀,就是委婉放棄「台獨黨綱」,這是民進黨在改善民共和兩岸關係上取得的重大進步,是應該給予肯定和鼓勵的。

如今,國共兩黨已經就接受「一中框架」達成共識,如何讓民進黨也能欣然接受「一中框架」,等同民進黨放棄「台獨黨綱」,才是解決當前民共對話僵局的關鍵。

民進黨有意願復歸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等同願意接受一個中華民國框架,但對《中華民國憲法》的主權範圍,仍與國民黨有不同的解讀。台灣經歷過日本皇民化的教育,也遭受過228事件的影響,更被國共長期敵對宣傳所毒害,陳水扁時代排斥過中華民國,現在排斥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有歷史根源的,需要幫助民進黨進一步調整和改進。

另外,民進黨對「一中框架」內涵的解讀,與國共兩黨也明顯存在差異。從國共兩黨的角度,「一個中國」就是涵蓋大陸地區和台灣地區,雖然國民黨堅稱是中華民國,共產黨堅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但國共兩黨都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主權重疊,不容分割。而民進黨堅持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台灣是中華民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一中框架」就是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框架。

民進黨不願接受「一中框架」,並非不願接受一個中華民國框架,而是不願接受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框架,擔心被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框架框住,被大陸吞併。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國共兩黨硬生生地強迫民進黨接受「一中框架」,就顯得有點強人所難。

一個中華易於接受

由此,我向國共兩黨領導人提議:將「一個中國框架」調整為「一個中華框架」,使「一中框架」更加包容,更加柔性,更加靈活,讓民進黨比較容易接受。這個中華框架,不是中華民國框架,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框架,而是包含大陸、台灣、香港和澳門四個地區在內的大中華區域、並能通往統一的、民主的和平框架。

在「一個中華框架」內發展兩岸關係,可以巧妙破解兩岸主權爭議。兩岸主權對立時,民進黨的台獨訴求尚且不能實現;一旦國共兩黨在「一個中華框架」下達成兩岸主權共識,台獨就更沒有存活的空間。民進黨唯一正確的出路就是:接受「一個中華框架」,就是放棄「台獨黨綱」。

「一個中華框架」和「一個中國框架」,在大陸人看來是一樣的,但在台灣人看來卻大不相同。2008年,在北京奧運會台灣代表團名稱問題上,就是因為大陸媒體使用「中國台北代表隊」,險些造成台灣抵制北京奧運會。後來改為「中華台北代表隊」,事情得到圓滿解決。

「一個中華框架」和「一個中國框架」,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這一個字能夠破解民共對話的僵局,扭轉乾坤,和解兩岸,影響世界。

(作者為大陸民間學者)


施明德:藍綠心中 只有權和利

【聯合報╱記者鄭宏斌/台北報導】2013.12.11 03:01 am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昨天批評,民進黨現在不知道核心價值,「問蔡英文不知道,問蘇貞昌也不知道」,馬總統在國民黨也未談核心價值;所有掌權者都在講「團結」,但必須有核心價值,團結才有意義。

大陸作家許知遠出版新書,他昨晚邀施明德以「抗爭者」為題進行對談。許知遠說,現在的中國大陸有點像六○、七○年代的台灣,他在書中談人的意義,希望可以刺激台、港年輕一代,「你們現在獲得的自由是上一代給予的,你們是搭便車的一代」。

許知遠說,台灣社會在過去廿年大量去歷史化、去意義化,生活變得很瑣碎,其實很無聊。

施明德則批評,藍綠缺乏核心價值,心中只有權和利,擬參選台北市長的顧立雄、呂秀蓮、柯文哲,以為只要拿到綠旗就可打贏,國民黨也是這樣,只要搶到藍旗就會打贏,盼大家要把爛黨、爛的政治人物送入歷史灰燼。

他表示,自由永遠是抗爭者的戰利品,絕非掌權者的恩賜。如果有一天台灣又喪失自由,年輕人要自己爭取,因為掌權者不會給予自由,藍的、綠的都一樣。

施明德也說,二○○○年民進黨勝選,國民黨垮台,所以他離開民進黨,但後來發現自己錯了,民主這一課永遠不能畫句點,必須每一代人去維護、努力、提升,「民進黨執政八年,搞成怎麼樣?這是我心中很大的痛」。

被問到坐牢經驗,施明德表示,他和剛過世的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同在一九六二年入獄,但比曼德拉早一個半月被抓,兩人同在一九九○年出獄,但他比曼德拉晚四個多月出獄。

施明德還開玩笑說,他坐牢廿五年,被關在小房間裡,太陽曬得少,所以現在身上沒有雀斑、老人斑,「冰箱冰久了,所以保鮮」。


陳真(民進黨創黨成員之一、醫師):

做為一個老黨外,做為一個民進黨的建黨者之一,我長期的觀察及參與,我有三個結論:

1. 這個黨及其高層及其周邊一幫骯髒的媒體例如自由時報例如三立例如民視,他們講的幾乎任何一句話,如果能信,屎都可以吃.

2. 說這些人是政客或政治上的某種參與者,那是錯誤描述,他們不是在從政,他們只是在做生意,圖謀的一切的一切就是金錢與權力及各種享用不盡的資源.

3. 國民兩黨的底層狀況基本上都差不多,但高層來講真是差很多,藍色高層的品性與操守顯然要比綠色的要好太多太多,後者簡直可以用齷齪來形容,展現人性最邪門的一面.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12-12

魏千峰律師的提議,我在今年二月14日就提過。但是,現在台北市已經多人競逐,沒有這樣的佈局了。

領袖不僅是自然產生,也在於是否有承擔的勇氣與魄力,將國民黨的戰力困在北台灣,讓民進黨在中南部得以奪得城池,是我提出「北伐計畫」的核心概念。

再看一次今年二月14日的貼文,頗有感慨。

蛇年開春第一砲,民進黨中執委洪智坤14日在臉書貼文,針對2014五都選舉提出「民進黨北伐計畫」,他建議讓施政第一名的台南市長賴清德參選台北市,南霸天陳菊出征新北市,以「攻勢」取代「守勢」,奠定2016年總統大選勝利的基礎。

洪智坤指出,他在年前提出2014地方大選,民進黨在北台灣應該結合在野勢力,成立「社會信任聯盟」,共推縣市長候選人。而黨內同志曾提出疑問若「社會信任聯盟」籌組不起來,民進黨還是必須回歸政黨政治推出候選人,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於是他基於三項構想提出「北伐計畫」:

一、馬與連妥協,看似連勝文志在必得,但連家從2005年透過國共平台壟斷「兩岸利益買辦」,不僅台商迭有所聞,好事的中共官員也有意無意透露許多,連家必然為此付出代價。而馬英九只看黨內權力分配,無視雙北市民的感受,在決戰「經濟議題」的2014年,雙北市民還能忍受市長老是吊車尾嗎?中央執政資源牌還能奏效嗎?閣揆江宜樺主導的年金改革,難道不會讓泛藍軍公教系統心寒?

二、賴清德陳菊出征雙北,民進黨只勝不敗,洪智坤認為,賴清德首任台南市長,屢獲全國施政滿意度第一名的縣市首長,之所以有此成績,不在於大建設,而在於清廉魄力的施政風格。諸如約聘僱臨時人員上網招考、市議員工程配合款不妥協、小型工程公開招標,賴清德「清廉魄力」的領導風格直逼台北政壇,具有對決連勝文的實力。

而政績耀眼的陳菊,依法可以連任第二屆大高雄市長,不過也要小心在原高雄市的「八年魔咒」,這曾經絆倒許添財、蘇煥智與楊秋興的因素。「鎮黨之母」若能出征城鄉差距頗大的新北市,不僅符合在地的氣味,也可以發揮高雄縣市合併治理的經驗。最主要的是,民主老大姊親征新北可以帶動全黨士氣。

洪智坤表示,楊秋興上屆以無黨籍參選大高雄市長,落敗之後卻加入國民黨入朝為官,在講究人情義理的南部,難脫「背骨」罵名。而國民黨在台南市無可派之兵將,因此民進黨在南、高兩市應該大膽讓中生代接棒參選。

三、保持總統候選人良性競合關係,洪智坤指出,蘇貞昌、蔡英文志在2016,謝長廷在2014極可能挑戰黨主席大位,這都是黨內皆知的可能發展。蘇、蔡、謝無法失去彼此,也沒能力消滅對方,就繼續保持良性競合的狀態。

洪智坤強調,「先開疆闢土、再商議共主」是民進黨各領導人該有的胸懷。2014年七合一選舉,戰場之廣闊絕非一人所能承擔,有志大位者應劃分責任輔選區域,戰功如何,支持者心中自有定奪。他希望志氣猶存的全黨同志,重拾信介仙「元帥東征」的無私與雄心。


民進黨歷史感的停滯與世代困境

【聯合報╱社論】2013.12.12 03:54 am

民進黨北二都的黨內初選,引起了外界「五府千歲」之譏,也暴露了綠營內部世代交替的困境。游錫堃在新北市民調輕易擊敗莊碩漢贏得初選,固不足奇;而呂秀蓮近日在台北市猛烈砲轟對手:「年輕人對民主有何貢獻?」則可看出綠營的世代困境有著更深的結構根源。

放眼民進黨中央和各大派系,主要仍是美麗島世代及律師世代在當家,這意味,以台灣廿幾年的時空變化之深鉅,在民進黨內,歷史感卻是凝固了。所謂凝固,有兩個意涵:一,從內部的人事更替看,創黨元老的活躍不退,阻滯了中生代及新生代的進路與崛起;二,從意識形態面看,大老僵固的制衡論、過時的兩岸觀、和陳舊的國際視野,皆已無法應付今天的台灣形勢,而民進黨卻不自覺,亦不知如何調整。前者,影響了民進黨的進化;後者,則拖累了台灣的進步。

民進黨這種時空凝滯的現象,表現在內部交班上,較之已歷經李登輝、連戰、馬英九三代更替的百年老店國民黨,猶顯老態龍鍾。若與對岸相比,連集權統治的中國共產黨都已發展出十年換屆的穩健交棒制度,近廿年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的順利傳承,對照之下,曾經年輕氣盛的民進黨如今卻演出老少爭鋒的景象,令人唏噓。

若從問政路線看,民進黨歷史感的凝滯,更造成了它和社會及時勢的脫節。民進黨最初的反對路線,是針對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及一黨獨大而發;在那樣的情境下,它的許多杯葛策略都比較容易被賦與理想性質和進步色彩。但隨著兩度政黨輪替的推演,揭掉「妖魔化」外衣的國民黨,露出了「平庸化」政黨的內裡;然而,民進黨卻仍緊抱其「妖魔化」對手的戰術;問題是,在必須倚賴專業解決的財經、環保、安全等議題上,它自己卻拿不出有瞻矚的專業見解,常顯得理念虛空。更常見的,則是民進黨立場的搖擺反覆,執政時說一套,在野時說另一套,自我矛盾。

這類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民進黨執政時對核四忽停忽建,在野時卻又為杯葛而主張全面廢核;執政時悄悄開放美牛,在野時又全面杯葛;執政時對津貼及福利政策大開善門,在野時卻痛批此舉會使財政更加惡化。

更突出的例子,則表現在它的兩岸政策的僵固與被動上。廿年間,中國大陸在開放政策下從一個鐵幕國家變成了世界工廠,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靠著鼓吹台獨起家的民進黨,卻始終不知如何應對這樣的形勢變化。它只能一方面不斷攻擊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以掩飾自己「鎖國愛台」主張的技窮;一方面力主限制台商、限制兩岸往來,以保護自己台獨「神主牌」於不墜。從反ECFA到反兩岸服貿協議,民進黨的思維仍然是廿多前那套一成不變的反中訴求;這廿年,全世界都變平了,只有民進黨的海峽變得更深。台灣這些年變得更孤立、更封閉,民進黨要負很大的責任。

呂秀蓮那句「年輕人對民主有什麼貢獻」,暴露的不只是她個人的驕傲,也反映了一個政黨留戀昔日榮景、不願與時俱進的心情。呂秀蓮打過的美好戰役,早已結束;未來世代要面對的挑戰,必須交給新世代來承擔。否則,一直停留在廿多年前的意識形態及敵友想像上,台灣如何轉型?如何進步?

民進黨歷史感的停滯及世代交替的困境,其實不只是綠營內部的問題,也牽動著整個台灣的政經和社會發展。不可否認,民進黨曾經是推動台灣進步的重要力量,也曾經出現過新人輩出的榮景;然而,這股力量近年卻不斷消退,以致惡化成今天的景象。其間最重要的關鍵,是綠色執政的失敗沒有獲得徹底檢討,陳水扁的貪瀆失德未曾在黨內有過深刻反省。

更一針見血地說,民進黨當年之所以從「黨外」崛起,進而壯大,是因為它不斷試圖追求「社會正義」;而如今,民進黨用盡手段追求的,不過是要滿足自己「執政的欲望」。很顯然,它追求執政的欲望已膨脹到失去對時代與社會的回應能力,而它的追求手段又投機到看不出原則與理想,難再召喚群眾追隨。就這個意義而言,「五府千歲」不只是褪色的神話,而是困住的政治現實。


取消三限六不 民進黨善意的開始

2013-12-13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2| 評論數: 0

3年多前,民進黨稱「陸生是來統戰的」,開放陸生來台政策硬是生出一個「三限六不」。幾天前民進黨以新境界文教基金會的名義,舉辦來台的大陸學生交流研習營,並赴綠島人權聖地參觀。民進黨終於願意面對面與陸生直接交流,的確是一個大進步,我們相信,在這樣的面對面交流中,一定激出了火花。

陸生來台就學可增進兩岸青年的接觸與理解,有助大陸民眾真實地瞭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民眾的情感,對於未來兩岸互動當有積極正面的作用。但單獨針對陸生的「三限六不」政策,卻給陸生滿腔的熱血澆下一頭冷水,成為陸生心中的痛。多封投書《旺報》兩岸徵文版的大陸學生,曾描述內心深處的感受。

一位就讀台大中文所的Yolanda寫道:「常常有舊日的朋友問我在台灣還好嗎?也不再像初來乍到時那樣,雀躍地告訴他們,台灣的小吃多麼豐盛,天氣多麼溫暖,太平洋多藍多壯觀。」「前幾天,收到學校郵件告知,因為法律政策原因,將無法再讓陸生申領助教獎勵金,雖然在來台灣之前已經做好了將被不公平對待的心理準備,但仍舊覺得心寒和無奈。」

來台灣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將被不公平對待的心理準備!這是怎樣一種對台灣熱愛的情懷!又是怎樣的一種心酸?將「三限六不」比喻成台灣民主的瘤,可能還稍嫌太輕,根本就是台灣的恥辱。

不編列獎助學金、不允許在學打工、不得在台就業、不能參加健保,世界各國到台灣留學的學生都沒有這類限制,獨獨針對陸生實施這種政策,這是赤裸裸的歧視!

這個畸瘤的產生,始作俑者是民進黨與台聯,他們宣稱「陸生是來統戰的」,汙蔑陸生來台會侵犯台灣人的利益,以此賣乖讓民眾誤以為他們在「保護本土利益」,2010年通過陸生三法修正案時,立法院朝野雙方還上演了一場難看的全武行。事實上,陸生來台3年,不僅沒有統戰台灣,反被台灣「統戰」,深受台灣民主洗禮。只是,民進黨看起來還在堅持這樣的違反人權的歧視性政策。

人權,是台灣最重視的價值。請問民進黨是要「以人權捍衛民主」,還是要「以踐踏人權來鞏固基本教義派」?其他且不說,在陸生政策這件事上,民進黨顯然選擇了後者。因此,這次舉辦陸生研習營,民進黨特地選擇了綠島人權文化園區,並且向陸生講述了黨外運動史和民進黨發展史,似乎想以此來凸顯他們掌握人權話語權,但對照民進黨在陸生政策上傾向於選票考量而非堅持人權價值的實際作為來看,其實是對自身的一種諷刺,陸生可能會問,當年堅持正義公平的民進黨還在嗎?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表示,陸生在研習營所提出的問題都很有深度,包括提出陸生納入健保與「三限六不」的陸生政策問題,民進黨則向陸生解釋,面對外籍工作者的數量與配額,台灣社會經濟承載力的面向也需要考量。

但目前學位陸生不過區區幾千人,就算加上短期進修以及交換生,也不過上萬,如何能影響台灣的就業?外交部與教育部每年編列預算提供外籍生獎學金,最高金額每月3萬元。民進黨的解釋只是託辭,民進黨究竟在堅持什麼?人權還是選票?答案不言而喻。

除了關注切身相關的「三限六不」外,也有陸生針對民進黨的反核政策提問,顯示在街頭反對運動、民主、人權這些議題上,陸生的腦袋裡並不是一片空白。陸生來台,實際參與了台灣的民主生活,包括各種街頭抗爭活動,有些只是走上街頭感受一下,而有些甚至是組織者、策畫者,且相當活躍。因此,民進黨若不是真的奉民主人權價值為圭臬,也將很快會「現形」。

我們非常鼓勵民進黨與陸生繼續面對面交流,就民主、人權、兩岸政策等議題相互激盪。同時,我們也很好奇,當民進黨不再把陸生當作一個標籤,當發現陸生對於共產教育有獨立思辨能力、對於民主價值有強烈的追求時,當陸生客觀地指出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的謬誤時,民進黨會如何自處?是繼續選票至上踐踏人權,還是找回創黨精神堅持民主價值?若能主動提案取消對陸生歧視的「三限六不」,將是民進黨與大陸民眾良性互動的開始。

青年學生往往有赤子之心,我們期盼以陸生為開端,不久的將來,民共兩黨也能互相敞開心胸、擺脫意識形態束縛面對面交流,為兩岸和平發展打開新局。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12-13

包裝?還是還原?

如果我們只擅於行銷「年輕活力」的候選人,就不可能發展菊娃娃乃至於花媽的形象,兩年後也可能面臨「老英」與「小朱」的困窘。

從五府到柯P的事件,凸顯民進黨人的僵化與守舊,已經拙於面對新政治的衝擊。問題不在候選人老少或是不是黨員?而是在於過去的「勝選方程式」早已不堪使用,被新民意給擊潰。

呂秀蓮沿著舊思路在走,很可惜的是顧立雄也是。輕巧的顧台北、議員選邊站、小英助陣助勢⋯⋯,這套模式從2005年一路輸到2012年,難道還輸不怕?

這套方程式最大的問題在於:候選人不見了!對,顧立雄的臉孔模糊了,沒有感情、沒有價值,只剩下派系加盟的影子。這樣的顧立雄,可惜!

要選縣市首長甚至首都市長,還原候選人本身真實的形象最重要,又不是小朋友,還需要誰誰誰背書?

那個派系十年來政治判斷從沒準確過,從切割扁、2006放棄高雄戰場,到2012年的操盤都一錯再錯。

候選人自己要有想法、堅持的價值、謙卑體會民意走向,勝負的關鍵在於找出符合自己的勝選路俓。


【短片】柯文哲會蘇貞昌 蘇:我們是同一國的

蘋果日報 2013年12月17日12:37

【張麗娜/台北報導】台大醫師柯文哲上午拜會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兩人闢室密談一個半小時。柯文哲會後受訪表示,兩人相談甚歡,每個人把自己想法、布局講清楚;被問及是否決定入黨?柯說,重點不在入黨,而是入黨後權利、義務怎麼配合都還要再想,大家講清楚了,再回去想一下,大家留下溝通的熱線,再連絡。

柯文哲說,他充分了解蘇的意見,至少今天大家講得很高興,蘇也從他當年如何打拼上來的,講一大堆,蘇是民主前輩,相信雙方會有智慧來解決問題。柯也說,蘇跟他說「不要再講獅子了」,還說「我們是同一組、同一國的,你也不要這樣」。柯則回說,「對啦對啦,以後有也是關起門來講」。柯說,這次還蠻善意的,不然怎麼談了一個半小時。

柯也說,蘇有說歡迎他入黨,但重點不是只有入黨,之後怎麼弄大家還要再協調,重大事項沒辦法在三十分鐘內全部講完,所以大家回去商量一下,近期會做個決定。

柯說,他對團隊對他是否入黨正反意見都有,「選舉不是候選人一個人的事情,還是有競選團隊」。媒體問是否今年底解決?柯說,「我想是過年前後吧,今年過年比較早,我想怎樣也不會拖過三月啦」。

媒體問民進黨祕書長林錫耀有說一、二月民調嗎?柯說,他說不會那麼快啦,協調小組都還沒成立啦。被問及有無確定加入民進黨民調?柯說,「合起來做,蘇會開出條件,但不需要在這裡把所有事情拿出來講,我回去再跟團隊溝通一下」。

柯說,今天拜會的結論就是,「事緩則圓,重大事件不要急著在30分鐘內大家就決定」。被問及今天的共識部分,柯說,「有共識部分就是我們要開始聯絡啊,至少以前靠雅虎新聞互相聯絡。」


台獨不會消失 只會邊緣化

2013-12-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 評論數: 0 |原作者: 王崑義

被視為美國現實主義派大師的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最近在台北演說時指出,與中國貿易並協助中國變為經濟成長引擎,台灣幫忙創造了一個哥利亞巨人,導致台灣獨立的終結,並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總結來說,一個強大的中國是台灣的惡夢。

米爾斯海默最重要的代表作是《大國政治的悲劇》,他不諱言的指出:21世紀早期,中國的崛起將「像美國支配西半球一樣支配亞洲」,而「美國將竭力阻止中國獲得地區霸權」,因為美國不能容忍世界舞台上存在跟它匹敵的競爭對手,其結果便是中美之間激烈而危險的安全競爭。米爾斯海默也因此被認為是「中國威脅論」的理論代言人。他的理論「進攻性現實主義」也成為中國國際關係學界最受爭議的理論。

但是米爾斯海默也忽視中國崛起和蘇聯崛起的不同特質。中國崛起主要是指經濟上的崛起,它只是固守自己的主權範圍,並沒有要去侵略周邊國家。而蘇聯崛起之後,在二次大戰期間,卻廣泛的把東歐、加盟共和國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同樣的,日本在二次大戰之前的崛起,它們就使用船堅炮利去攻擊周邊的國家,其中中國受害最深。到目前為止,日本沒有反省自己在二次大戰前所做出的侵略行為,仍然以霸權主義的思維,要侵害中國的固有領土釣魚台列嶼。中國的反應,不過是一種守土有責的作法,跟日本無限擴張它們侵略周邊國家的行為並不相同。

所以,中國的崛起是否會變成台灣的惡夢?米爾斯海默已經明白的說將「導致台灣獨立的終結」,對此,民進黨內有不同的看法。謝長廷認為:「如果2016年民進黨再沒有執政,就差不多快要消失。」

林濁水也指出,台灣主流價值是「台獨」,國民黨不可能變台獨黨,只要台灣主流價值不改變,民進黨就不可能消失;不過,不可能消失卻一直沒辦法執政,這對民進黨很悲哀。

所以台獨是否終結,不一定決定於中國的崛起,而是決定於台灣人民到底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民進黨高層人士的說法,跟米爾斯海默把台獨的終結決定於「中國崛起」,並不相同。

當然,米爾斯海默的想法,也有他的前提,他認為隨著中國愈來愈強大,會嘗試把美國趕出亞洲,就像美國在19世紀把歐洲強權逐出西半球一樣。大家可以期待中國就像1930年代的日本,出現自己的門羅主義,中國沒有理由在強大後接受美軍在它的後院活動。

這個「後院」的概念是來自國際關係,但是中國並沒有把台灣視為是東亞地區國際關係的一員,所以,中國能否決定台獨的存在,不在於周邊國家是否干預中國對台灣的作為,而是決定統一後台灣會有什麼樣的生活。

只要中國不是以武力攻取台灣,那麼即使兩岸統一,中國在「一國兩制」的治理台灣下,台獨也不可能因為兩岸統一而消失,所以米爾斯海默擔心中國崛起會成為台灣的惡夢,這不過是杞人憂天的想法。

(作者為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


民進黨不轉型 民共交流只是空想

2013-12-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 評論數: 0

大陸國台辦最近兩度批評民進黨主席蘇貞昌的兩岸政策,一是針對民進黨華山會議結論擬以「憲政共識」作為民共交流的基礎,國台辦認為民進黨沒有放棄台獨主張,大陸不可能接受;二是針對民進黨指責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破壞區域的穩定和平,國台辦認為這是挑動兩岸對抗,喪失民族立場的言行。從國台辦兩次宣示的措詞看來,在蘇貞昌領導下,民進黨想和大陸改善關係,可行性已完全不存在。

2012總統敗選之後,民進黨內普遍認知「知中」的重要性,蘇貞昌選黨主席時就說,民進黨要瞭解中國,更應關注未來的中國、經濟以外的中國,要用對話代替對抗,用互動追求互利互惠、共存共榮。但是他擔任黨主席至今,大陸政策就像黨內人士所形容「不過就是他口袋裡的三包香菸外加一支電子菸。」所謂三包菸就是「台獨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正常國家決議文》,遇到不同菸癮的人,他就拿出不同牌子的香菸待客;電子菸則是「台灣共識」,會冒煙也有一點味道,但空洞無物,大家都知道是假的。

儘管華山會議論戰了十幾場,也有許多人喊出要提出新的決議文,但是民進黨還是脫不了「三包菸外加一支電子菸」,也就是說蘇貞昌自擔任黨主席至今,兩岸政策仍原地踏步,一步也沒有跨出,不要說是民共交流了,就是連「瞭解中國」都做不到。大陸也很清楚民進黨只是想透過類似「台灣共識」或「憲政共識」等模糊的概念玩文字遊戲,不願脫去台獨意識和主張。

大陸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蘇貞昌見獵心喜,第一時間的反應十足顯露了民進黨大陸政策和外交政策的真實判斷,希望重返冷戰狀態「聯合美日圍堵中國」,再度高喊「民主同盟」。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明明是台灣領土,蘇貞昌卻與美國同調,無異將釣魚台主權拱手讓給日本,難怪國台辦會批評他喪失民族立場。蘇貞昌公然否定民族大義,怎能期待中共對民進黨敞開大門。

儘管蘇貞昌帶領民進黨有他個人濃厚的台獨意識,但是民進黨內仍然有不同的聲音,像謝長廷、郭正亮等人對於蘇貞昌的政策就有很多批評,謝長廷甚至和大陸社科院台研所共同舉辦研討會,進行了實質的民共交流。顯見大陸對於民進黨還是有相當的彈性,就像國台辦一向宣示的,願意和各黨派建立和發展正常往來,如果民進黨堅持台獨,那就是給自己設下了交流的障礙。這表示民進黨還有努力的空間。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最近曾在一項研討會中表示,大陸今天已經可以平心靜氣肯定民進黨對台灣民主及兩岸關係發展做出的貢獻,但為何民進黨至今仍然被認為是兩岸關係的破壞者?可見民進黨仍然做得不夠,還未能說服大陸對它持以正面看法。

劉國深對民進黨提出5點期待,包括:在未來兩岸關係中要扮演正面角色、要證明自己是一個民主多元開放的政黨、要證明有能力處理好兩岸關係、要證明自已的政治主張對大陸無害、要證明自己能夠給台灣帶來政治穩定。

這5項期待看起來很平和,其實非常有深意,簡單說,就是民進黨要證明自己能被大陸接受。

兩岸關係的表述極為複雜,不同的政黨或政治團體都各有堅持,但民進黨可以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回歸兩岸關係最核心,兩岸關係是什麼關係?是一家人關係或異己關係?只要是一家人關係,九二共識是否接受,其實就不是問題,如果兩岸關係是異己關係,再精巧的包裝或言詞轉折,民共關係都不會改善。

民進黨深知和大陸交往的重要性,卻不能拋棄「三包菸外加一支電子菸」,國台辦接連兩次對於蘇貞昌提出嚴厲批判,已對台獨思維劃出清楚的紅線,我們可以大膽預言,蘇貞昌領導的民進黨已經失去和大陸交往的可能性。紅線當前,民進黨是要選擇和大陸對抗或設法轉型?


蘇貞昌最後一哩路變萬丈深淵

2013-12-2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3| 評論數: 0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昨天舉行擴大政策會議,以「新世界觀與台灣對中政策」為題討論中國政策,宣稱台灣必須向前走,要擺脫「親中」、「脫中」的泥淖與舊思維。然而,其結論卻還是強調國際主流價值和台灣主體性,不敢務實的正視兩岸關係當前發展的態勢。尤其是蘇貞昌主席執意堅守《台獨黨綱》,討論了近10場的會議,結論卻還是在原地打轉。

據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表示,中國事務委員會自今年7月以來,共舉行9個場次討論,以「台灣的中國議程」為主軸,討論層次上兼顧價值面、策略面及政策面,在議題設定上涵蓋政治、經濟、社會、安全,可以說是創黨以來「對中政策」最有計畫、有系統、最完整的討論。本來各界對於該會議寄予甚高的期待,但每次會議都讓人失望。

昨天會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的發言,他認為在今天國際、兩岸和台灣社會主流民意大環境下,沒有必要再回過頭去搞台獨,《台獨黨綱》既然已完成階段性的歷史任務,他建議民進黨正式宣告凍結《台獨黨綱》,告別舊時代,為該黨兩岸政策形塑新時代的世界觀與格局。事實上,在過去幾場研討會中,有許多人提議修改《台獨黨綱》,而柯建銘的建議代表了相當部分人的意見。

不過蘇貞昌的回應卻堅持台獨基本教義,他說,柯建銘的發言只代表他個人的意見,「台灣已經是獨立的國家,現在不需要再去推動台獨,因此沒有凍不凍結《台獨黨綱》的問題。」這個說法就坐實民進黨只是拿中華民國借殼上市掩護《台獨黨綱》的疑慮,民進黨的中華民國,意涵卻絕不同於憲法的中華民國,蘇貞昌只是再一次玩弄文字遊戲。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多次開會的結果已經注定了它只是個一個幌子,在2012敗選之後揚言要了解中國、和中國交往的蘇貞昌,其實沒有任何意願和中國大陸進行交流對話。國台辦已經說得很清楚,要求民進黨放棄台獨主張,不要再玩弄文字遊戲。顯然蘇貞昌並沒有為民共開門的意願。

兩岸關係的發展有目共睹,黨內大老洪奇昌、謝長廷、郭正亮等人的兩岸政策早已和蘇貞昌殊途,如今柯建銘也提出要凍結《台獨黨綱》回歸主流民意。黨外運動時期,許多人支持台獨,其實是支持言論自由,當台灣已經民主化,台獨也可以公開倡議,《台獨黨綱》就沒有必要緊抱不放。可以預見黨內務實派將和基本教義派漸行漸遠。

民進黨中央堅持台獨基本教義,除了會使黨內派系分途外,更會使得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加深。兩岸關係的發展就算不去看兩會達成的19項協議成果,以南部民進黨執政的縣市來看,兩岸關係也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雲林縣長蘇治芬、台南市長賴清德、高雄市長陳菊、屏東縣長曹啟鴻等首長,多次走訪大陸推銷農漁產品,說明台灣的最佳市場在大陸,農漁民的生計要照顧,當然就必須和大陸往來。

南台灣縣市多為民進黨執政,因此大陸特別重視把南台灣作為重點交流對象。大陸涉台官員來台,各個下鄉走透透,鄭立中、葉克冬等人不但身段柔軟,與農漁民在漁塭旁、市場邊對話,連民間人士汪致重也捲起袖子下田,大有和南部鄉親搏感情的意味。而南部縣市長到大陸訪問,國台辦也會以高規格接待。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高雄市長陳菊在8月間為了亞太城市峰會,走訪大陸4城市,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從北京趕往天津安排與陳菊會面,這是繼謝長廷之後,張志軍對民進黨要角登陸的重視。對此,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認為,大陸已把陳菊視為「兩岸關係發展的正能量」,這也是國台辦積極推動民共交流的用心。但是黨中央執意堅守《台獨黨綱》,不但會讓地方綁手綁腳,也會使得地方和中央漸行漸遠。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成立數月以來只成為蘇貞昌個人的玩偶,不但未能替民進黨的兩岸政策開路,反而製造黨內派系和地方的分裂,蘇貞昌讓民進黨選舉的「最後一哩路」變成「萬丈深淵」。


許信良:想勝選 黨中央要換人

‧新新聞 2013/12/26【文/羅芋宙】

執政者施政滿意度不到兩位數,民進黨應該是全球最快樂的在野黨,但台灣人卻一點都沒寄希望於民進黨,對此,曾幫民進黨開疆拓土的許信良,提出他對黨的忠言。

最會開疆拓土的主席,給奄奄一息民進黨忠諫

在國是如麻、黨是紛擾的陰雨天,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抽絲剝繭,把柯文哲、民進黨、馬英九和台灣的問題一股腦兒說了個清楚,尤其他那一席「民進黨要勝選,黨中央要換人」的話,最令人震撼。

民進黨沒有幫人民著想

這位在一九九七年以「夢幻團隊」為民進黨拿下十二席縣市長的大戰略家,旁觀二○一四年民進黨七合一選情,忍不住怨嘆現任主席蘇貞昌「沒有想勝選的意志」;他還擔心柯文哲入黨會變二○一四最大遺憾;並認為馬政府執政大失分,民進黨卻沒能得分,在於民進黨沒有幫人民著想,提出現階段人民最需要的政策。

對於馬政府施政的慌亂無章,許信良直指問題出在他們對台灣的問題沒有現代的瞭解,只有二三十年前的舊官僚思維,又欠缺李國鼎、趙耀東那樣的執行力。以下是本刊專訪紀要:

問:二○一四直轄市長選舉,民進黨碰到一些困境,雙北的提名讓外界有負面觀感,如果今天你是黨主席,如何處理蘇主席的難處?

許信良(以下簡稱許):蘇主席對二○一四大選沒有想勝選的強烈意志,否則怎麼會放任制度走,讓有興趣的人自己去競爭?

台北市出現夢幻人選柯文哲,他是「黨的資產」,卻演變成「黨的麻煩」,我認為民進黨應該為柯文哲召開臨時黨代表大會,修改提名制度,讓人民觀感一新。明明有那麼好的機會,可用來提升黨的士氣與人民期待,卻不加以運用,真是可惜了。

勝選優先,民進黨不該本位主義

問:柯文哲入黨與否,怎樣對民進黨才最有利?

許:民進黨戰略應以勝選為原則,不要黨本位主義。柯文哲一入黨,又回到藍綠對抗態勢,他的魅力就減少一半。民進黨選台北市本來就不會贏,選民結構是如此,所以不一定要代表黨來選,而是讓黨支持會勝選的人。

柯文哲提出的「在野大聯盟」對他本人、也對勝選最有利,有人說在野大聯盟只是小黨,其實在野大聯盟代表的是社會力量,放棄在野大聯盟等於放棄社會力量。

問:民進黨擔心,柯文哲若不入黨,可能不受控制?

許:民進黨徵召有社會魅力的人來選,提供支持,所以可以談判。今天黨員又怎樣?黨員不甩黨中央,你又如何?提名制度該改就改,讓柯文哲雖然不是黨員,但可以參加民調,這是對黨有利的政治號召。身為兩大黨之一,不要擔心黨會失去主導權,一旦失去政權,你就更毫無辦法了。

問:對於已經提名的新北市呢?

許:已成定局,再動爭議太大,不管好不好,全力以赴。但沒成定局的,都適用在野大聯盟這個原則,不僅二○一四是這樣,二○一六也該如此。社會聲望超過民進黨候選人的,我們支持參選,民進黨應該要有這個心胸。

像美國的艾森豪將軍是二戰英雄,他根本不是共和黨黨員,但共和黨也徵召最有聲望的人來選總統,他執政八年,幫了共和黨很大的忙。

問:人民對國民黨執政失望,民進黨卻沒有因此獲利,問題出在哪?如何把選戰打得漂亮?

許:黨中央的領導意志、勝選意志最重要。除了提出夢幻人選,再來就是政策,人民對國民黨許多不滿與政策有關。食安、環保、社會福利、停車……等民生問題,地方選舉有許多人民關切的大問題。

一九九○年代我當黨主席,我們拿老人年金當訴求打選戰,以前我們北部能贏,南部贏不了,就是老人年金讓中南部變綠。

民進黨不關心人民,提出解決辦法,誰要支持你?例如在北部,年輕人的房屋政策、租屋政策、兒女養育津貼,協助年輕父母減除負擔;或是食品安全,增加食品衛生警察,隨時抽查送檢,有問題立刻取締,擴充食安檢查人員,讓人民安心。但最後人家會質疑錢從哪裡來?所以必須對國家財政問題有整套規劃。二○一六,民進黨要敢於辯論這個問題。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399期;訂閱新新聞電子版】


民進黨釋善意 擬檢討陸配陸生政策

Taiwan People News 民報 丘月光/台北報導 2013-12-28 13:49

​民進黨現階段對中政策總結報告初稿出爐,除提5大基本主張外,落實政策面向包括善待在台的陸生、陸配、陸客透過法令檢討與修正,形塑尊嚴生活環境等;國家安全戰略面向主張提高國防預算。

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暨對中政策擴大會議擬定「現階段對中政策總結報告」初稿出爐,除前言外,列五大主題「基本立場與核心價值不變」、「確保台灣自由民主的兩岸政治定位與交流」、「強化優勢、共享利益與平衡發展的經濟戰略」、「自由人權與經濟發展並重的兩岸公民社會交流」、「外交、國防與兩岸關係均衡並重的國家安全戰略」等論述與基本主張。

報告指出,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基本立場與核心價值毋須改變,鑑於兩岸的交流已更形密切,政府之間也簽訂多項協議,以更務實態度來處理新生議題,讓台灣民眾相信民進黨有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

基本5大主張揭櫫,在全球化的潮流下,兩岸交流是必然趨勢,民進黨應該積極自信參與兩岸交流;兩岸的交流,不得傷害台灣的主權與安全,必須能確保台灣自由、民主、開放的生活方式,應該以台灣的憲政共識做為兩岸對話基礎。

其中,兩岸交流必須有更進步的思維,尤其是促成雙方在自由民主、人權保障、生態維護、公民社會的提升等,應該有積極的作為。

擬調整兩岸交流  採進步積極作為

兩岸公民社會交流方面,落實政策面向有6大主張,台灣應理解和善待中國人民,特別應善待在台灣的陸配、陸生與陸客,在國家安全無虞及制度完善配套的前提下,透過對法令的逐步檢討與修正,刑塑一個可以讓他們尊嚴生活、健康學習及平安旅遊的友善環境,使其成為支持民主、支持台灣的最佳夥伴。

再者,兩岸經貿交流與協議洽簽,應以聯合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為原則,打破國共平台與兩岸政商集團對兩岸關係的壟斷,確保基本人權、就業及勞動條件、公共衛生與環境保護、農工及中產階級的權益。

還包括台灣應透過對香港及中國公民社會的關注,積極與各類型非政府組織或個人,以平等、正面、開放態度分享台灣民主、轉型正義、環境保護、社區營造等經驗,發揮台灣對促進中國民主化的「燈塔效應」等。

經濟戰略面向,民進黨主張保持差異與領先才能從兩岸經濟整合中獲益,應該在台灣提供良好的經營環境,作法包括強化資本市場、保持技術領先、並要求中國強化對台灣企業的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其次,政府應扮演「共同價值的守護者,不同利益的平衡者」,透過社會安全體制扶持經貿自由化的輸家,加大因應自由化與外部衝擊的緩衝能力。

第三,建立公平的兩岸經貿環境,中國除了國企之外,許多民營大企業也都受到官方資本補貼與保護,兩岸協議應要求納入國營企業投資專章(競爭政策、環境與勞動標準),以符合國際規範,並降低對台商面對不公平的競爭。

第四,兩岸交流應建立利益迴避機制,確保交流成果由全民共享。兩岸交流的過程應謹守民主程序與資訊透明原則,特別是兩岸公職人員及政黨人士的交流,攸關全民利益,更需受到嚴格監督。

第五,透過國際化來避免兩岸化:ECFA已經讓兩岸經貿關係遠離多邊體系,而往更緊密雙邊關係發展,台灣應積極尋求加入跨太平洋戰略夥伴協定(TPP)與區域夥伴協議、東協加六(RCEP)兩大區域貿易協定,以及與重要經貿夥伴如美、日、歐盟等國洽簽雙邊FTA。

國安戰略主張  與中國共存共榮

國家安全戰略的主張,包括台灣應當與中國建立和平共存共榮關係,台海雙方都負有維持和平現狀的國際責任,中國的和平崛起,端視維護台海和平共存共榮關係的誠意。

第二,台灣的國家安全戰略應建立在民主、自由、人權等價值認同上,台灣應從全球與區域的視野看待中國議題,兩岸關係與國防外交應當均衡並重。

第三,在外交上,以美日等友邦為主的民主同盟必須深化與擴大,發揮台灣的地緣戰略重要性。台灣對外關係應以「價值外交」為主軸,讓台灣的永續存在成為國際社會與中國民眾所期待的正面資產。

第四,台灣追求和平的安全環境,尋求任何維持區域穩定的作為,包括民主同盟內的安全合作與互信措施,為避免誤判而導致軍事冒進,台灣必須嚴肅看待其自我防衛的決心與能力。

報告中指出,台灣的國防預算必須顯著地提高,以建置不對稱戰力為優先,重建人民、軍隊與友邦的信心。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12-28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13億人、公務員709萬人;中國共產黨員8500萬人、黨代表2270人、政治局委員25名、政治局常委7名。

捍衛台灣主權,要爭取最多數的盟友與最少數的敵人。站在民主與普世價值的陣線上,我們應該支持中國學生的「民主祖國夢」,如同過去友邦協助台灣民主化一般。

這就是為什麼在華山會議,我堅定主張民進黨應該檢討對陸生三限六不的政策,保障其基本的醫療權與維持求學生活的工作權。

陸生(中生)愈瞭解台灣,愈清楚台灣與中國的差異,愈能夠體會多元民主文化的價值。


段宜康:不贊成凍結台獨黨綱

【聯合晚報╱記者陳怡秀╱即時報導】2013.12.29 12:27 pm

民進黨總召柯建銘日前拋出凍結台獨黨綱,引發黨內討論,立委段宜康今天在臉書上表示,他不贊成柯建銘提凍結台獨黨綱,他也反問黨中央,為何不能主動選擇時機、對象,邀絡繹來台的中國黨政要員來訪中央黨部?

段宜康認為,民進黨欲以「積極而自信」的態度推動兩岸交流,以證明自己可以理性、開放地處理中國議題,又不花時間擬訂在立法院的兩岸政經題目之輕重先後的戰略選項,於是一再重覆上演每天行動保守,偶而出現如憲法共識、凍結黨綱等「令人精神分裂的開放言論」。他認為,把凍結台獨黨綱作為民進黨重回執政的前提,背後的情緒是民進黨在日趨緊密的兩岸交流過程中,找不到定位。

「七找八找翻出台獨黨綱來凍結,不過再次證明我們放著現實的兩岸交流題目不處理,只會打高空」,段宜康舉例,中國黨政要員絡繹來台,民進黨中央為何不能主動選擇時機、對象,邀其來訪中央黨部?他認為,對方無論答應與否,都是民進黨反客為主,表現氣度、誠意、能力的機會和考驗。「矢言推動兩國關係正常化的政黨,難道連這一步也踏不出去?」


蔡明憲:柯建銘倡凍獨 是在配合中國

自由時報 2013-12-29

〔記者陳璟民/台北報導〕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拋出「凍結台獨黨綱」引發爭議,黨內批判聲音也此起彼落。前國防部長蔡明憲昨天直批,柯建銘在台灣關鍵時刻說出這樣的事情,是配合中國的說法,是不宜的、不好的,「我對柯總召相當失望。」

蔡明憲:台灣前途 由台灣人民決定

蔡明憲表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北京一直統戰台灣,國人一定要反對統戰,台灣的將來應該由台灣人民決定,不是由中國、美國或國民黨來決定;柯的意見所造成的爭議,給我們更大的反省機會,「要站穩台灣人民的立場」。

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基督教長老教會昨舉行「展望二○一四年公義和平大會」,除蔡明憲,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爭取代表民進黨競選台北市長的律師顧立雄、台教會長呂忠津等人與會。

吳榮義:台獨黨綱 民進黨根本價值

吳榮義認為,台獨黨綱是民進黨根本價值,對支持者來講,不能夠隨便改變,不清楚柯為什麼會在此時拋出這個議題,但並不能代表民進黨,要改變的話,仍要經過一定的程序。

吳榮義強調,中國一直對台獨黨綱很有意見,既然這是民進黨基本立場,北京要怎樣表示是他們的問題,我們還是要堅持立場。

吳釗燮表示,柯在對中政策擴大會議提出「個人意見」,大家都感到相當訝異。但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總統直選、國會選舉、服兵役、繳稅等,都是主權的象徵。

面對「凍結台獨黨綱」的爭議,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受訪時重申,民進黨一路走來,每個階段的主張都本於主權在民,「台灣前途決議文」確認台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未來任何現狀的變更,都要由兩千三百萬人以公民投票來決定。這就是民進黨的立場,也是台灣最大的共識,民進黨一定堅持這個立場。

至於中國國台辦說柯建銘是「有識之士」,獨派人士質疑柯的言論,蘇則回應,對中政策擴大會議讓各種意見呈現出來,能夠自由表達,台灣民主自由開放,可以聽到各種意見,自由討論形成共識,正是台灣最大的價值,也是中國最缺乏的,中國應往這方面去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