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政策 民進黨:不能傷害台灣主權
自由時報 2013-11-15
初稿強調 憲政共識對話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民進黨昨提出「對中政策總結報告初稿」,強調黨依據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基本立場與核心價值雖然無須改變,但對中政策必須與時調整,以更務實的態度來處理新生議題,而兩岸交流不能傷害台灣的主權與安全,應以憲政共識做為兩岸對話的基礎。
務實態度 處理新生議題
這 是黨主席蘇貞昌任內,民進黨首度擬以內部文件點出在黨的基本立場不變為前提下,民進黨對中政策必須與時調整。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發言人鄭文燦說,例如中 生議題及中資來台議題,民進黨要有更好的處理,要以更務實的態度處理新生議題,讓人民相信民進黨有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
一九九九年訂定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中主張,「台灣,固然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都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
民進黨昨召開中國事務委員會,提出「對中政策總結報告初稿」,預計在明年一月九日拍板定案。初稿內容包括五大部分,分別是︰一、基本立場與核心價值;二、兩岸的政治定位與交流;三、經濟戰略;四、兩岸公民社會如何交流;五、國家安全戰略。
兩岸城市交流 蘇表支持
初 稿提及「以憲政共識做為兩岸對話基礎」,高雄市長陳菊質疑憲政共識如何詮釋?前主席蔡英文參選總統時提出的「台灣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是台灣」是否也是詮 釋的一種?對此,會中沒有結論,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則說,憲政是憲法的實踐,歷經七次修憲,已展現人民意志,談憲政也要尊重人民意志。
陳菊與台南市長賴清德也強調兩岸城市交流的重要性,蘇貞昌說,城市交流不影響民進黨核心價值,「民進黨是支持的」。
游:中國不會捨K就D 謝:不是向中靠攏
自由時報 2013-11-15
〔記 者李欣芳/台北報導〕民進黨的中國政策立場與相關決議文是否應調整,前行政院長游錫堃與謝長廷昨言辭交鋒,游主張民進黨應多論述他在黨主席任內訂定的正常 國家決議文,若以為放棄追求國家正常化,就可讓中國「捨K(國民黨)就D(民進黨)」,「這太天真了!」謝則認為該決議文與黨的主流基調台灣前途決議文有 矛盾,黨的論述應一致。
游:共產黨與國民黨 是兄弟黨
游錫堃會後強調,民進黨的政策不管怎麼修正,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還是兄弟黨,北京還是會支持國民黨,他不認為放棄民進黨一向追求的國家正常化的目標,就能讓中共捨K就D。
民進黨昨召開中國事務委員會,游錫堃表示,民進黨訂定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是國家發展的願景,理應多論述;但謝長廷說,這與一九九九年台灣前途決議文(指認同中華民國體制)的基調矛盾,民進黨的論述要讓美國及友邦能理解,了解到黨的論述是一致的,並讓人民接受。
謝:決議文有些矛盾 應該整理
謝長廷會後也說,民進黨幾個決議文多少有矛盾,應該整理一下,看到底是文字問題或主客觀變化的問題。
謝長廷說,台灣追求自己最大的利益 ,在務實、國際現實與國際力量等主客觀情勢下,追求人民最大幸福,這才是最正確的,沒有什麼要交流、要檢討政策就說是向中靠攏,若民進黨對中國政策總結報告初稿有共識,也可以有決議文。
游錫堃則表示,變更民進黨的國家認同,對選票沒有幫助,當民進黨放棄自己的理想與價值觀,反而離所謂的中間路線更遠,因為台灣認同的支持率已達七成以上,中間應該指追求台灣認同,主張台灣認同是多數,民進黨要與認同台灣的民眾一起,才有希望。
(wangjinya, 新浪微博) 所有十五項改革,你看到最後一項就立刻明白,那個中國夢不是你我的夢……//@研子YZ: //@生死相知一捧淚2013:懂了//@研子YZ: //@Pangun:懂了,徹底懂了,現在的班子水準還是停留在平衡上,而不是進步,更不要說革新了。國革是安撫要求進步到人,國安是打擊要求進步但不聽話的人。所以核心不變,維護統治 (2013-11-15)
北京打壓 擋服貿又添柴火
【聯合晚報╱記者高凌雲/特稿】2013.11.15 03:06 pm
非洲友邦甘比亞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也成為馬英九總統任內第一個斷交的國家,無論其幕後有無北京的政治因素存在,但台灣已習慣於把北京打壓台灣,作為一切挫折的主因。甘比亞斷交,也無異是讓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者,又加了柴火進去。
尤其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剛剛開完三中全會,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即將訪問台灣的情況下,地球另一邊的甘比亞情勢生變,卻讓這一端的兩岸關係,頓生波瀾。
台灣國際空間一直是國人關注的議題,從1990年代開始,李登輝總統任內,透過務實外交、度假外交的策略,打開一些空間,但也惹來台灣是麻煩製造者之議。2000年後,民進黨執政開始,烽火外交沒有打開國際空間,反迫使西方大國表態不支持台灣。
中美洲巴拿馬與台灣的外交關係,可說是中華民國外交困境的縮影,巴拿馬早在1980年代就有意與台灣斷交,與北京發展關係。是美國的政治壓力,幫台灣穩住了巴拿馬,可是我方投入許多資源,雙方關係仍是一池死水,陳水扁總統任內八年,巴拿馬總統從不來台灣訪問。
甘比亞在1970年代與我斷交後,又在1990年代建交,無非是基於利益考量。北京過去能夠在外交戰場上領先台灣,就是在非洲第三世界國家大有斬獲,北京在非洲的影響力,遠大於台灣,北京自從在1990年代開始擁有龐大的經濟實力後,與非洲國家關係更緊密。不論甘比亞斷交有無中共幕後策動,北京的實力必定都會影響甘比亞的抉擇。
李登輝時代,北京曾經發動外交戰,要讓台灣三光,2008年後,兩岸外交休兵,有些友邦向大陸倒戈,可是北京並不接受,許多國家改以對大陸發展商務關係為主,這一點,台灣毫無反對空間。甘比亞斷交,無論有無中共因素存在,都必然會牽扯到北京。
習近平剛掌權,兩岸關係是北京領導人重中之重的核心問題,台灣雖然有比過去稍多的國際空間,可是發生邦交國斷交,北京一定成為台灣指責的對象。甘比亞這個冷酷的現實,也讓台灣清楚知道,台灣無論採取哪一種外交策略,北京因素已經有越來越大影響力,即使給你國際空間,台灣卻留不住許多友邦的心,如果兩岸關係都能和解,又如何能要求對方不與北京發展正式關係,這是馬英九始料未及的發展,也是國家安全部門,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民進黨有比外交休兵更好的策略嗎
2013-11-1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3| 評論數: 0
我 國在非洲的友邦甘比亞總統辦公室14日宣布和中華民國斷交,我駐甘比亞大使館於當天接獲甘國總統函告,外交部隨後表達遺憾。這是馬總統就任改採「活路外 交」後第一個斷交的國家,馬總統的兩岸外交休兵似乎遭到最大的挑戰。但是大陸外交部隨後表示沒有和甘方進行接觸。此事非同小可,如果兩岸外交休兵的默契被 打破,兩岸的互信不會建立,兩岸關係就很難有進一步的發展。難怪大陸外交部作出迅速果斷的回應。
據報導,甘比亞和我國斷交是總統賈梅的個 人決定,理由是基於甘比亞的國家戰略利益,還有一個說法是:「覺得台灣已經不需要我們了」。甘比亞曾經對於過去18年來身為台灣強力且可靠的夥伴而自豪。 2008年5月馬總統府甫上台,賈梅即提出金援和減緩債務的要求,2012年4月馬總統還特地出訪甘比亞,和賈梅總統較量伏地挺身和扛米袋。表面上,「活 路外交」似乎敵不過友邦現實的需求。
民進黨反應一如預期,立即掌握機會醜化「外交休兵」,要求外交部清楚說明事件始末,並追究政治責任, 避免骨牌效應。民進黨立委蔡煌瑯說,馬政府從外交休兵搞到外交休克,如今外交死亡,骨牌效應已經產生,還有5個國家岌岌可危。陳其邁還認為是大陸推動《服 貿協議》和政治協商遭到台灣內部反彈,以和甘比亞建交做為手段。蔡煌瑯的說法言過其實,5國斷交說危言聳聽,事實上,這5國是已經遭到大陸拒絕的國家;陳 其邁更是會牽拖,把《服貿協議》都牽扯進來,外交休兵不但沒有遭到挑戰,賈梅的片面之詞也不可能和兩岸關係有所牽扯。
外交休兵是馬政府上 台後在兩岸關係和外交政策上尋求平衡的最佳策略。過去漢賊不兩立的時代,外交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和中國大陸爭友邦,兩岸搞「金錢外交」、「凱子外交」,撒了 一堆錢,任友邦周旋於兩邊予取予求,搞得兩岸兩敗俱傷。馬總統上任之後改善兩岸關係,雙方在過去零和的外交戰役上取得休兵共識,中華民國的友邦穩住了,兩 岸也不必為了爭友邦花冤枉錢。這當然是最好的策略。第一線外交人員的工作目標很清楚,不必為了斷交而提心吊膽。難道兩岸非要天天打外交戰,外交人員才會士 氣高昂?
回想民進黨執政時期搞「烽火外交」,到處搧風點火,短短8年搞掉6個邦交國,在國際間成為一個麻煩製造者,不但兩岸關係降到冰 點,完全沒有任何官式互動,國際間最大的支持力量美國也拂袖而去,不再理會阿扁,認為他是個不可理喻的小丑。試問,「烽火外交」的結果會比「活路外交」更 好嗎?民進黨現在逮到一個機會,集中火力攻擊兩岸外交休兵,民進黨能提出比活路外交更好的外交策略嗎?
外交休兵是馬政府兩岸政策下的外交 配套措施,兩岸關係改善了,過去零和外交的戰爭就應該結束,兩岸既然要和解就不應該再玩「凱子外交」的遊戲,那是雙方在完全沒有互信、甚至充滿敵對意識下 的外交策略。在外交休兵的政策下,兩岸不但不必再花錢當凱子,而且也不必再為爭奪友邦你死我活。可以說,外交休兵和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有相輔相成之功。
針 對甘比亞片面宣布和我斷交一事,大陸外交部直到昨天下午的例行記者會,發言人洪磊才回應記者提問:「我們也是從外媒獲知這項消息,在此之前,中方與甘方並 無任何接觸。」可見大陸與我方仍然保有外交休兵的默契,只要大陸拒絕和與我斷交的國家建交,兩岸外交休兵的默契就不會被打破。
大陸決定由國台辦主任王毅出任外交部長,其實就是外交休兵的象徵,台灣方面也相信,以王毅知台、友台的經驗,絕不會為了一個西非的小國搞壞兩岸關係,更不會因此而讓兩岸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默契毀於一旦,重新玩零和的遊戲。
賈梅說:「目前兩岸關係是1994年以來最佳時期,雙方交流與聯繫已呈數倍成長,基於此,甘比亞將對貴國與中國大陸之互動保持中立。」既然國際間對於兩岸關係的和解已經深有所知,就更不應該挑戰兩岸之間的互信,兩岸之間當然也不容其他國家從中挑弄。
外 交休兵是兩岸外交爭戰60年之後好不容易摸索出來的解決方案,兩岸在這樣和諧的氛圍中開展經貿文化互動,並進一步協商如何讓台灣在國際空間做合情合理的安 排。如果讓甘比亞得逞,兩岸之間從2008年以來得到的成果將因此破壞殆盡。甘比亞片面宣布和我斷交的例子,正好考驗兩岸關係的和諧。我們深信,兩岸外交 休兵的默契不會受到任何內外在環境的動搖。民進黨除了謾罵之外,能提出更好的策略嗎?
甘比亞斷交 立委:還有6友邦拉警報
自由時報 2013-11-16
〔記 者曾韋禎、李宇欣/台北報導〕甘比亞無預警與我國斷交,民進黨立委憂心將引發「骨牌效應」,後續教廷、聖多美普林西比、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多明尼加、巴 拉圭等友邦都有可能離我而去。行政院長江宜樺則樂觀認為,他研判這次是「單一事件」、不會出現骨牌效應,但會要求各外館提高警覺。
江揆:單一事件 不會出現骨牌效應
國民黨立委羅淑蕾昨在立法院總質詢指出,斷交不可能像地鼠一樣突然冒出來,一定是中國提供有更好的條件、資源,甘比亞才做出這個抉擇。她質疑,我們大搞「外交休兵」,中國照樣在國際打壓台灣,政府必須要想辦法去拓展、拉攏才對。
民進黨立委林佳龍則憂心會出現骨牌效應,他認為中國在世界各地繼續挖台灣的牆腳,包括中國與聖多美普林西比商談設立商業辦事處,這些都是我國岌岌可危的邦交國,且甘比亞總統賈梅今年十月還公開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如今卻翻臉不認人,外交情勢相當嚴峻。
立委質疑北京逼服貿 用斷交教訓馬
民 進黨立委蔡煌瑯也認為內情不單純,質疑這是中國為了服貿,用斷交來教訓、脅迫馬英九;否則,台灣與甘比亞的關係向來良好,怎麼會一夕變臉?他憂心,在馬英 九大打外交休兵、消極不作為下,台灣的友邦早就岌岌可危了。至少就有教廷、聖多美普林西比、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多明尼加、巴拉圭等國有斷交危機。
江揆在答詢時表示,他研判這次是單一事件、不會出現骨牌效應,會要求各外館提高警覺,例如聖多美普林西比接受中國設立商業辦事處,理由是希望進入中國市場。
在 野立委則質疑援外預算不斷下降,立委邱議瑩指馬政府完全不重視外交,外交機密預算從二○○八年的五十七億元,減縮到明年的五億元;民進黨一向都支持政府辦 外交,馬政府卻一點都不在意。立委蕭美琴批評,馬政府取消預算書上的「拓展邦交」科目,形同自斷手腳,民進黨就算想支持也無能為力。
民進黨團幹事長高志鵬召開記者會指出,馬政府的外交休兵政策,就是「外交休克」,馬英九再怎麼傾中,卻換來這種後果,實在是荒誕可笑。
中國:未與甘比亞接觸
自由時報 2013-11-16
〔記者王貝林/台北報導〕甘比亞宣布與我斷交,中國政府昨聲稱事先不知、並未與甘比亞接觸。陸委會說,中方已依循例行管道,向我政府表明未就此事與甘比亞接觸,我方將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在例行記者會回應甘比亞與台灣斷交問題時表示,「我們也是從外媒得到有關的消息。在此之前,中方沒有與甘方進行過接觸。」但洪磊重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支持中國實現和平統一是大勢所趨。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在外交部記者會後,則以「外交部記者會上已經介紹了有關情況」,口徑一致簡短回應媒體。
陸委會表示,馬總統已多次對外呼籲,兩岸應在國際事務及國際參與減少內耗、相互友善對待,以降低兩岸的對立與衝突。
江揆批外交部疏失 坦言未獲斷交警訊
自由時報 2013-11-16
〔記者李宇欣/台北報導〕甘比亞宣布與我國斷交,且即刻生效,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在立法院答詢時坦言,「過去一年沒有任何斷交的警訊和消息」,外交部確實有所疏失,相關外館人員必須被檢討並負擔責任。
立委要求檢討活路外交
朝野立委在總質詢時輪番詢問甘比亞無預警宣布斷交,卻沒說將與中國建交,已創我斷交史先例。江揆說,外交部會積極尋求挽回的可能性,但甘比亞已作成正式決定,研判挽回可能性很小。
立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並排定下週一就「甘比亞宣布與我國斷交事件」,邀外交部長林永樂列席報告,立委要求外交部儘速釐清真相向國會報告,當天並要一併提出「相關懲處」。
對於在野黨立委要求檢討活路外交政策,江揆僅說,無時無刻都在檢討各項政策,他支持總統的活路外交,相較於民進黨執政八年卻失掉六個邦交國,兩者外交政策互相比較就知道不同。
民進黨立委劉櫂豪則批評,扁執政與馬政府的外交基礎不同,甘比亞不可能平白無故與我國斷交,勢必有中國因素,若幾天後甘比亞宣布與中國建交,我方要怎麼自圓其說?江揆答說,「目前」尚未聽說甘比亞將與中國建交,但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江揆昨備詢時手拿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甘比亞上月退出國協,批評英國、美國,但未斷交」,江揆將紙條拿給行政院秘書長陳威仁並交換意見。
民進黨立委蕭美琴質疑,政府將此認定斷交為總統賈梅的個人因素,但日前才有許多國家批評賈梅獨裁,反而是我們什麼都沒批評,何以只與我國斷交?退出與斷交差很多,政府要深入了解斷交的原因,不該直接斷定與中國無關。
蘇貞昌:外交休兵崩盤 黃昆輝:北京逼馬談判
自由時報 2013-11-16
〔記 者李欣芳、李宇欣/台北報導〕甘比亞宣布與我國斷交,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質疑政府的預警機制沒發生作用,主張我對外戰略要調整,不能再把兩岸關係放在外交 關係之上。台聯黨主席黃昆輝更砲轟說,馬英九的外交休兵是「自找死路」,甘比亞斷交戳破馬所謂活路外交與兩岸和緩的騙局,這也是中國逼馬政府上政治談判桌 及簽署和平協議的手段。
蘇:預警機制 馬政府失靈
蘇貞昌昨晚赴台大演講時受訪表示,總統府與外交部對此表示震驚,但政府震驚,國人更是受傷,馬政府要好好檢討。
蘇貞昌要求總統府與外交部要負起責任,趕快面對問題,就戰略好好調整。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劉世忠也召開記者會表示,馬政府上台五年半,一直高唱活路外交、外交休兵,一直沾沾自喜說「零斷交」,外交休兵已面臨全面崩盤的危機。
民進黨並提出兩項要求,劉世忠說,第一,政府應立即就斷交事件向立院與國人做清楚交代,不應有任何隱藏,是否誤判情勢導致閃電斷交,相關單位首長必須負起必要的政治責任;第二,甘比亞斷交可能不是第一個,馬政府需立即進行危機管控,防止外交斷交潮的骨牌效應發生。
黃:兩岸和平 馬痴人說夢
黃昆輝也強烈質疑說,中國的目標就是併吞台灣,只有馬英九一廂情願、天真以為兩岸可以「和平」相處,根本是痴人說夢!
黃批說,馬英九宣稱的兩岸關係和緩,中國給予台灣一定的國際空間,如今空間在哪裡?外交休兵根本是一場騙局和謊言,馬所謂的「兩岸和平」,其實是將台灣命運被中國捏在手中,中國高興就捏鬆一點、不高興就捏緊一點,成為北京政府的掌中物。
馬外交休兵無作為 援外經費近乎腰斬
自由時報 2013-11-16
〔記者王貝林/台北報導〕馬英九總統上任後高喊外交休兵,不但不申請入聯、不拓展新邦交國,援外經費也近乎腰斬,結果參加國際組織,仍得看中國的臉色,現在還落得「被斷交」的窘境。
扁政府最後一次編列的九十七年預算,「拓展邦交」經費還有九億元,馬上任後不但減少,去年起索性連此一科目都去掉,一毛錢都不編,邦交國走上「只減不增」之路。
援外經費砍更凶!九十八年還有一七二億元,接著每年都負成長,明年度預算僅剩九十二億元,近乎腰斬,援外預算比例已不到外交預算的四成。援外經費中,機密預算大減為九十八年的一成四三,國際關懷與救助、國際合作預算同樣坐溜滑梯,都剩不到六成五。
參與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經費,九十七年時還有二.五億元;馬上任後將兩項經費合併,金額也逐年遞減,明年度僅剩不到九千萬元。
馬 四年前宣稱要「重返聯合國、WHO、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四大國際組織的豪情壯志,至今只勉強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還被立委揭發 是馬政府與中國密商,中國才「同意」台灣以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名義、觀察員身分出席,形同自我矮化。
外交部九月宣 稱台灣以「特邀貴賓」身分,獲邀參加「國際民航組織」(ICAO)大會,是我國自六十年失去聯合國席位以來的重大突破,卻又被立委戳破牛皮,ICAO發給 民航局的邀請函,竟是以「中國的台北民航局」稱呼我方,連「中華台北」都保不住,台灣國際地位被矮化程度更甚以往。
中國打壓,台灣軟爛吞下肚的例子,更不知凡幾。但外交部網站「外交資訊」原本有「中國大陸阻撓我國際空間事例」,卻從九十八年開始就未更新,隨後又決定相關資訊「不公開」,只做為內部參考,民眾根本不知道台灣又挨了中國幾記悶棍。
馬才吹噓外交 就被賈梅賞大耳光
自由時報 2013-11-16
記者蘇永耀/特稿
馬英九在十日剛結束的國民黨全代會上,才自吹自擂說這五年多來,「不只邦交國穩固,不必再搞金援外交,而且朋友愈來愈多」;言猶在耳,不到一星期立刻就被甘比亞賞了大巴掌,震驚之餘的馬政府,至今居然還在滿地找原因。
事前無能掌握斷交情資,事發後還發愣不知原因為何,外交休兵五年多,螺絲掉滿地,已到匪夷所思地步。
外交戰場風雲變化,馬政府第一時間推稱這是甘比亞賈梅總統「個人決定」,彷彿都無任何外在因素,這也等於在幫中國說話;灰頭土臉不忘討好北京,這款兒政府哪裡去找。
甘比亞閃電與台灣斷交,原因不外乎台灣、甘比亞、中國這三方。
縱然是賈梅的決定,按其「戰略利益」及「台灣不需要我們」等說法,卻也道盡這個我方認為「最不可能」斷交的友邦,早看透馬英九傾中嘴臉,而在馬還於耽溺於邦交無虞的春秋大夢裡,開了第一槍。
面對外交危機,馬政府整個國安體系荒腔走板,總統、行政院長事先無法掌握兩國的邦交關係,得知斷交後外交部內的甘比亞國旗撤了又擺回去,不僅舉棋不定,更顯得有失國體。
令人搖頭的是,甘比亞做出斷交決定後,現在是看中國政府要不要買單,台灣的外交命脈掌握在對手手中,而且還不只是甘比亞,其他早已傳出邦交警訊的國家,都已是北京的「口袋名單」;台灣的外交走到這一步,外交人員抬不起頭來,這是馬英九的無能,更是台灣的悲哀。
「外交休兵」成了「主權休克」
自由時報 自由評論 2013-11-16
所 謂的「外交休兵」、「活路外交」,已經明顯走進死胡同了。我國的非洲邦交國甘比亞昨日宣布,基於「國家的戰略利益」和「中華民國」斷交。但做此決定同時, 甘比亞總統賈梅表示,甘比亞仍希望和台灣人民保持友誼。最為嚴重之處在於,此一斷交訊息,馬政府上上下下,包括我國駐甘比亞大使館,事前毫無知悉,簡直可 以用麻木不仁、一敗塗地來形容。其他還有哪些邦交國,也是如此表面平靜、暗流洶湧,實在令人心驚肉跳。
昨天,馬政府的因應言行,很明顯是 慌張失措。外交部一度將甘比亞國旗撤掉後又放回,到底馬政府是否宣布與甘比亞斷交也語焉不詳。行政院長江宜樺表示,甘比亞片面宣布與我國斷交後,並沒有宣 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因此兩者沒有直接的關連性,判斷應該不會產生骨牌效應。至於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表示,中國是從外媒得知此事,在此之前,中國與甘 比亞並未接觸。事實上,這些說法都在迴避,沒有面對現實:先與我國斷交,暫不與中國建交,形同為中國清理外交戰場。
五年多來的「外交休 兵」,維持我邦交國不增不減的假象,其實是靠中國「婉拒」我邦交國琵琶別抱,而非邦誼更加穩固所致。這樣的「外交休兵」,是完全禁不起考驗的,只要邦交國 或中國想勒索馬政府,此一假象就會被立即拆穿。這次,馬政府火速表示沒有中國因素涉入其中,唯恐國人「誤會」中國的心態十分可議。退一步來說,縱使我邦交 國明知中國「婉拒」投懷送抱,仍執意與我國斷交以顧「國家的戰略利益」,那對我國豈不是更難堪?
最近,針對服貿協議遲未通過,中國多次表 現不奈言論。馬英九總統本想藉整肅王金平,搬開石頭以加速通過服貿協議,卻把自己搞成九.二趴總統,也加深國人對服貿協議的疑慮。在這種情況下,甘比亞不 論主動或被動與我國斷交,對馬英九都會形成有求於中國因而必須盡早通過服貿協議的壓力。或許,甘比亞總統基於「國家的戰略利益」,主動做球給中國以求立功 表現,也不無可能。總之,此時此刻,已經不堪一擊的馬英九最盼望的,可能是中國對甘比亞「曉以大義」。
甘比亞與我國斷交,會不會形成骨牌 效應,有待觀察。但此事證明,只要馬政府繼續鼓吹一國兩區,繼續迎合中國併台政策,繼續「外交休兵」,其他的邦交國基於「國家的戰略利益」,隨時都有可能 成為第二個甘比亞。對中國而言,現在不搜刮我邦交國,絕非馬英九自我陶醉的理由,而是利用表面上按兵不動、暗地裡鴨子划水的毒招,在鬆懈馬英九敵我意識的 同時,對我邦交國做好全面性的拉攏,一旦時機成熟就可以「整碗捧去」,讓台灣國格一夕之間蒸發。
一副事不關己的中國官員有句話值得注意, 他說完「中方沒有與甘比亞進行過接觸」,立刻補了一句:「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在國際社會已成普遍共識,支持海峽兩岸的和平統一是大勢所趨。」他的言下 之意,甘比亞與我國斷交表現了國際普遍共識,也是馬英九「兩岸關係不是國際關係」的終極推論。萬一,剩下的二十二個邦交國有樣學樣,即使沒有宣布與中國建 交,仍執意宣布與我國斷交,樂得中國撇清責任,且徒增施壓馬英九的籌碼,「外交休兵」的必然結論「主權休克」也就出現了。
《台灣人看大陸》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
2013-11-1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4| 評論數: 0 |原作者: (林士清/台北)
南京地鐵2號線的苜蓿園站,是距離中山陵最近的地鐵站,出站後可以選擇步行,也可以選擇出租車。出租車師傅,發現載到台灣遊客,表現也頗為熟練和幽默,講了一段順口溜:孫中山帶著一群「化緣飯」向華僑募捐, 蔣介石帶著一群「殺人犯」專殺共產黨,毛澤東帶著一群「乞丐犯」,搞農民革命。後面似乎還有一段「貪汙犯」,筆者笑得太開懷,就聽不太清楚。下車前,師傅好心提醒我們,東郊一帶雖然是著名觀光景點,務必要搭有牌的排班出租車,切記勿招攬黑牌車。
因為是第二次來中山陵,多了自由行的彈性,避免走馬看花的尷尬,爬上階梯頂端,中山陵頂層能鳥瞰整個南京,氣勢非常恢弘,中山陵整體的概念和設計,仍不脫帝王開國的封建包袱,即便中山陵親民地對外開放。祭堂向上仰望,對民國歷史有興致之士,看到頂上的青天白日圖案,心裡大概五味雜陳,革命人物外表上大義凜然的史詩歌頌外,也有著隱藏人性中浪漫無限的兒女情懷。
神壇放著凡人,信眾搞起神話,實在有些不以為然,人世間政治終究是凡人之事,神格化實在聊備一格。論及革命先賢,黃興堪稱清末各項革命起義的實際參與者,革命黨的地位聲譽卓著,但黃興反對孫文大搞個人獨裁,中華革命黨的暴力行為與地下黨形式,亦不受同盟會原始創建者認同。梁啟超對中國當時的弊病認識,恐怕比孫文更為精準,只是任公在情勢變更之下更偏好麻將,政治影響力到北洋軍閥後期已漸式微,若說梁啟超是百日維新之外圍中之外圍,孫文在辛亥革命中的角色,恐怕亦復如是。
中共自1949年建政以來,刻意淡化建國之父,中共的核心思想仍是「馬克思主義」,國父是封建的舊概念。另一方面,或許重慶的蔣介石政府、南京的汪精衛政權,皆通過孫文為國父的議案,但下場都是國不成國,對孫總理不好交代。台灣過去一甲子將「國父-孫中山」視為一種政治遺產,孫文學說被系統化,國父思想被教條化,上綱最為徹底。
近年來,兩岸對於孫文史實的多元觀點推陳出新,但筆者認為每年出席元旦升旗仍有敬意,辛亥革命烈士的精神仍值得推崇,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仍是許多華人的政治信仰。
凝視孫文的一生,孫文或許沒有意願成為「國父」,當代兩岸關係的政治擂台上,「天下為公」仍為政治神壇上牢不可破的共識。我在中山陵祭堂佇足片刻,想起另一段,關於國立編譯館的小學國語課本的內容,出自「國語課本第三冊第九課」:
國父孫中山先生小時候就很勇敢。
有一天,他住的村子裡來了許多強盜,搶人家的東西。村子裡的人都嚇得逃走了。
孫中山先生一點不怕。他對強盜說:「你們應該做工,種田,做一個好人,不應該搶人家的東西。」
強盜聽了孫中山先生的話,以後就做了好人。有的做工,有的種田。他們不再做強盜了。
陸對台擴大開放合作 三中《決定》開放單獨生二胎 打破國企壟斷
2013-11-16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5| 評論數: 0
十八屆三中全會深化改革的《決定》15日出爐,除在各項經濟政策改革中大舉向「簡政放權」傾斜,更明言透過加快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擴大對台開放合作。此外,一胎化政策確定放寬,未來雙親中有一方是獨生子女,可以擁有2名子女;更要進一步打破存在國企體系中的各種形式的壟斷。
誰關心2020年台灣
2013-11-1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9| 評論數: 0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誠哉斯言。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還將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全會公報中有一段話引起注意:「全會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
這裡有兩點可以申論:第一,大陸的全面深化改革是有很明確的時間點的,第二,這個時間點不是憑空冒出來的,這和中共提了很多年的小康社會這個大目標有絕對的關連。
把中國人民生活拉入小康水平,這是上個世紀7、80年代,開始改革開放時就定下的目標。2002年十六大,提出21世紀頭20年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2007年十七大,勾勒出了2020年時小康社會的美麗藍圖。到了十八大,「建設」變為「建成」,小康社會開始倒數計時。
大陸當局不僅僅是提出口號、確立目標、勾勒藍圖,還清楚設定了小康社會方方面面的各種量化目標,逐年落實、管考。
30年來,大陸政治風雲變幻,換了好幾批領導階層,出現各種政治風波,這個奮鬥的目標,卻始終不變,只是在時間、內容和路徑上越來越清晰。十八屆三中全會,就是把目標更細緻,把責任更落實。無論我們如何批評大陸的政治體制,這種目標清楚、循序漸進的穩定性,是真正的大優點。
台灣這30年來,也是領導更替,但風波不斷,政治鬥爭讓人們的視野越來越狹隘,目標越來越模糊,試問今日政壇,除了眼前的權力外,有誰在想台灣的2020?
〈專訪〉江丙坤:中韓自貿協定若先簽署 台灣喪失競爭力
鉅亨網記者黃佩珊 台北 2013-11-16 12:20:55
針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遲遲不能簽署,前海基會董事長、三三會會長江丙坤表示,中韓自貿協定若領先兩岸貨貿易協議前簽署,台商將失去捷足先登的機會,衝擊台灣出口競爭力,使台灣被邊緣化,他呼籲朝野政黨,考量台灣經濟前景,讓服貿協議儘快過關,讓台灣參與大陸市場。
江丙坤接受《鉅亨網》專訪時,他舉台灣最大的競爭對手韓國為例,他說,韓國出口貨品中有35%可享有自由貿易零關稅的優惠,若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完成簽署,韓國出口貨品享有零關稅的優惠提高到61%,至於日本,出口貨品零關稅的優惠也有50%。
江丙坤說,反觀台灣,和大陸簽定ECFA後,早收清單免關稅項目只佔台灣對外總出口的6%,假設兩岸貨品貿易協議簽定後,免關稅項目可提高到40%,但如果服貿協議在立法院擱置、遲遲不能過關,將影響接下來的貨品貿易協議談判。
江丙坤說,南韓過去因兩岸簽訂「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感到擔心,現在已轉憂為喜,因為中韓自貿協定10月中結束了模式談判階段,進入下一階段談判,若中韓自貿協定趕在兩岸貨貿易協議前完成簽署,台商將失去捷足先登的機會,也將衝擊台灣出口競爭力,使台灣被邊緣化。
陸媒:陸至少拒絕5國建交請求
【中央社╱北京16日電】2013.11.16 05:51 pm
北京環球時報今天報導稱,兩岸自2008年停止外交爭奪戰以來,中國大陸至少拒絕了5個國家的建交請求;與此同時,大陸在世界的影響力迅速增加,一些國家因此主動靠近。
西非國家甘比亞當地時間14日宣布與台灣斷交。消息傳出後,引起許多解讀。大陸外交部昨天則表態,事先未與甘比亞接觸,而且是從外媒獲知此事。
此外,據報導,大陸副外長李保東昨天在北京會見台灣前外長歐鴻鍊等人時表示,大陸不會與甘比亞建交。
環球時報在報導中引述非洲媒體分析,「中國在非洲影響力的擴大,顯然成為促成此事的一個重要因素。」
分析說,在「亞洲四小龍」時代,不少非洲國家出於經濟考量倒向台灣,或在大陸與台灣間反覆搖擺;但近年來大陸在非洲影響力與日俱增,原本承認台灣的非洲國家已逐漸減少。
報導分析,從甘比亞的最新舉動中可看出,由於北京在世界的影響力正迅速增加,讓一些國家主動接近。
環球時報並引述分析說,自2008年以來,兩岸非正式暫停了外交爭奪戰,上一個轉而承認北京的國家是2007年的哥斯大黎加。
報導聲稱,大陸當局為了台灣,「壓住了中美洲國家建交的請求」;有大陸專家估計,大陸至少拒絕了5個國家提出建交的請求。
美組織:新浪微博持續箝制言論
【中央社╱台北16日電】2013.11.16 06:30 pm
雖然中共昨天公布的深化改革決定稱要維護明文規定言論自由的憲法權威,但美國一調查新聞組織近日公布追蹤新浪微博用戶的結果,仍發現新浪微博在官方壓力下大量刪除涉政治敏感圖片。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調查新聞組織「ProPublica」在兩個星期的時間內追蹤100名新浪微博使用者,發現527幅被審查人員刪除的圖片,這些圖片包括異議人士、官員打哈欠和朝鮮半島戰爭諷刺漫畫。
「ProPublica」指出,他們所追蹤的100名新浪微博用戶以前曾發表過被刪除的內容,這些人包括記者、律師及其他受大量網路粉絲關注的微博主人。
報導說,「ProPublica」在香港大學的協助下編寫能儲存新浪微博用戶發文的軟體,這套軟體能每小時檢查這些用戶的發文是否被刪除。
結果他們發現,被認為不適合在新浪微博上散布而被刪除的圖片內容包羅萬象,大多數與政治敏感有關。
一篇被刪的微博文章呼籲當局,實況轉播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庭審;一張薄熙來和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的照片也被刪除。還有一張描述「中共士兵被迫為蘇俄作戰」的朝鮮半島戰爭諷刺漫畫也遭刪除。
此外,還有一張BBC中文網「專訪慕容雪村:『全網封殺』令人恐懼」的網路截圖被當局封殺。
被刪除的還有很多是「長微博」,也就是將文字轉化為圖片發表,這樣可不受微博140個字的限制。
但「長微博」讓微博審查人員頭痛,因為包含被禁關鍵詞的「長微博」都是圖片,通常無法自動被遮蔽。
諷刺的是,即使嚴格箝制網路言論自由,中共中央昨天發表的「關於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中,仍聲稱「必須以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為根本」;還說要維護憲法法律的權威,而這部憲法條文明確保障人民享有言論自由。
中共廢勞教等改革 人權者懷疑
【中央社╱台北16日電】2013.11.16 05:51 pm
包括六四天安門事件學生領袖柴玲在內的捍衛人權人士,對中共15日公布的深化改革決定中宣示要廢止勞教制度、放寬「一胎化」政策都表示懷疑,擔心過去做法會經過改頭換面後延續下去。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由中共第18屆中央委員會第3次全體會議(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公布,允許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夫婦生育第二胎(簡稱「單獨二胎」),同時廢止勞動教養制度。
1989年天安門事件的學生領袖柴玲認為,中共宣布的上述政策只是很小的一個進步,但還是遠遠不夠,應該徹底取消「一胎化」政策。
柴玲指出,中國大陸婦女被迫結束懷孕的處境沒有獲得改變。柴玲在境外發起「允許所有女孩」反對「一胎化」政策運動。
長期關注大陸人權問題的美國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已為反對大陸「一胎化」政策奔走多年;他說,大陸當局仍有權制止已有兩個孩子的母親或者未婚母親生育。
史密斯認為,中共的「國家強制力」仍可以干預大陸家庭的生育,這種強制權力和墮胎應該結束。史密斯在美國長期反對墮胎。
大陸從1970年代開始,為控制人口成長,推行「一胎化」政策,並強制違規的婦女墮胎,因而導致各地許多侵害人權惡行發生。
對中共宣布取消勞教制度,在紐約的法輪大法資訊中心發言人告訴BBC,對法輪功來說,勞教制度只是一種形式,中共當局沒有改變任意拘禁和迫害法輪功的政策。
根據聯合國2009年的報告,大陸約有19萬人未經法庭判決而被勞教。
陸客來台搭訕「面膜哪裡買」 MIT品質佳 一箱箱搬貨秒殺
2013-11-17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30| 評論數: 0
陸客來台最愛買的伴手禮莫過於鳳梨酥,但對女性陸客來說,最愛的台灣產品卻是面膜。相關業者指出,由於陸客的捧場,估計去年台灣面膜銷售量增加逾70%,其中黑珍珠、納豆、玻尿酸是面膜銷售的前3名。
陸客來台搶購面膜已持續了一段時間,美妝和通路業者發現,近來陸客對台灣的面膜愈買愈精打細算,不但熟悉各家品牌和最新美容產品的趨勢,有台灣特色的面膜更是陸客新寵。
銷售量增逾70%
台灣面膜產量約占全球面膜總產量的17%,高居全球第1,而熱門的店面平均1小時可銷售1500片。
台灣去年敷掉9300萬片面膜,銷售旺季就集中在陸客來台旅遊的尖峰期,業者估計,因為陸客,台灣面膜銷售量增加逾70%。
第1次來台灣考察的天津某國小校長表示,「女兒千囑咐萬交代就是要買『我的美麗日記』,聽說這玩意兒特好!還有安娜蘇,價錢可比天津便宜2成。」還有不少中國大媽說,她們來台灣買面膜不是用「盒」計算,是用「箱」搬的,因為除了自用外,還有許多親戚朋友拜託幫忙買回去。
一位女性陸客說,台灣的面膜便宜又好用,雖然大陸也有面膜,但品質就是沒台灣好,而且大陸比台灣貴上1倍。「回去就算自己用不完,送給朋友也挺體面的,台灣的包裝也挺精緻的。」也有陸客表示,台灣知名美妝達人牛爾的面膜,在大陸也是炙手可熱的伴手禮。
據了解,上海連鎖美妝店多把開架品面膜當專櫃品賣,普遍售價比台灣貴1至2成,造成陸客寧可來台買品質佳、但相對便宜的面膜。
網友笑成台灣特產
從批踢踢(PTT)上也可了解這股熱潮。有台灣鄉民發問:「最近在問帶去大陸的伴手禮,很多人(女生)推面膜,到底是為什麼?」不少鄉民爭相搶答:「曾經在西門町看到有女生能扛多少回去算多少,這也算另類台灣之光!」、「在路上被陸客搭訕,原來是要問『我的美麗日記』在哪買XD」、「阿里山小7有一個地方擺滿美麗日記,就是台灣特產阿~」,甚至有鄉民開玩笑說:「六合夜市就是靠康是美跟小屈撐起來的。」
連鎖美妝店的銷售人員指出,「常常看到走進店裡的陸客人手一籃面膜,護唇膏也用是秒殺的速度在買。」而該店為了陸客,還特別設有一櫃專門打包好的面膜,方便陸客直接掃貨。
一個大陸人評吳敦義的兩岸觀
2013-11-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8| 評論數: 0 |原作者: 喬新生
吳敦義對台灣落地簽證國家多達上百個沾沾自喜,談到大陸的國際生存和發展空間卻語帶譏諷,似乎台灣在國際社會叱吒風雲。其實,只要翻看國際政治版圖就會發現,與台灣保持外交關係的都是蕞爾小國,無法在國際社會為台灣爭取尊嚴和榮耀。
台灣之所以淪落到如此地步,根本原因就在於,在事關國家民族大是大非的問題上走上了錯誤的道路。如果堅持海峽兩岸統一的立場,以積極進取的心態,推動海峽兩岸舉行政治談判,並且在談判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那麼,台灣的國際空間非但不會減少,反而會進一步擴大。反過來如果強調「維持現狀」,試圖以分裂的狀態爭取國際發展空間,那麼,最終必然會遭到越來越多國家的嘲諷。
過去台灣利用自己創造的財富,推行所謂的「銀彈外交」,成為一些彈丸小國的「散財童子」,現在台灣強調民主價值,竭盡全力推銷自己的民主經驗。可是,台灣或許不知道,民主從來都是一種地方性的概念。各個國家必須根據本國的國情建立自己的民主制度,如果把民主作為自己的優勢產品四處推銷,那麼,最終必然會四處碰壁。
一些國家充分利用海峽兩岸之間的政治分歧,多次通過斷絕外交關係和恢復外交關係的方式從海峽兩岸撈取大筆金錢。大陸方面之所以贊成海峽兩岸「外交休兵」,就是因為大陸方面不願意為了那些見利忘義的蕞爾小國浪費納稅人的血汗錢。
台灣領導人為了鞏固邦交,不得不舟車勞頓,甚至通過第三國轉機的方式向建交國輸送商業利益。這對台灣人民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大陸方面不願意在國際外交場合與台灣進行實力較量,因為兄弟鬩牆,最終有可能會兩敗俱傷。
台灣領導人是一個純粹的選舉機器,為了選舉殫精竭慮,絲毫沒有考慮到台灣所面臨的國際處境以及海峽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台灣領導人應當以政治家的風範,處理海峽兩岸之間的政治關係,應當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慎重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盡快開啟海峽兩岸的政治和談。
非洲的甘比亞宣布與台灣斷交,看起來是青天霹靂,可實際上草蛇灰線,有跡可尋。近些年來,台灣在處理海峽兩岸事務方面奉行機會主義,試圖通過加強與大陸方面的經貿關係,獲取更多的利益,以圖謀拓展自己的國際生存空間。事實證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不認真經營海峽兩岸之間的政治關係,兄弟齊心,那麼,要想在國際社會真正贏得尊重,幾乎是緣木求魚。(作者為大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教授兼院長)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11-18
我剛剛去甘比亞總統賈梅的臉書跟他說「分手快樂」。
Al-Haji Dr. Yahya A.J.J. Jammeh
Facebook, 15 de novembro de 2013
Dear Gambian Brothers and Sisters: I am now taking an important step towards advancing Vision 2020 for all citizens of The Gambia. The Gambia will no longer recognize the island of Taiwan diplomatically. We are proud that we have been a very strong and reliable partner of Taiwan for the past 18 years and look forward to friendly future dealings but declare that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ll be only the only China to be recognized diplomatically by The Gambia going forward.
This decision has been taken in our strategic national interest in order to bring further opportunities and prosperity to Gambian citizens. This step will have concrete results in terms of advancing Vision 2020 for The Gambia which as your President is my number one priority.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3-11-18
上一則,我要將賈梅11月15日的臉書PO出來,就是要戳穿馬政府的謊言。
馬政府和特定媒體一直強調甘比亞斷交和中國沒關係,但是賈梅明明強調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外交休兵或活路外交,都無法迴避一個中國的問題,也不能期待中國政府的善意。
台灣人知道馬英九接受「一中框架」有多可惡了吧?更混蛋的是還主動替中國政府緩頰!
按陰陽馬英九是以為台灣人看不懂英文嗎?幹!賈梅15號就發文,馬政府還裝傻說謊三天。
- Nov 15 Fri 2013 10:09
兩岸競合 --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後續; 中共三中全會後續; 對中政策 民進黨:不能傷害台灣主權; 甘比亞斷交 (合輯之九十三)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