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二奶”在法庭上震驚國人

2014-06-17 截拳道

吉林省某市原市委書記韋君梓的“二奶”被指控犯了詐騙罪。在法庭上,她作了一段精彩的辯白,有兩句話語驚四座——貪官“買淫”比妓女“賣淫”更可怕,更無恥!我以前的“顧客”,今天卻成了“法官”來審判我!

這個“二奶”——三陪女是這樣辯白的——

審判長先生:感謝法庭給我最後陳述的機會。作為一名三陪女,站在這個莊嚴的法庭上我感到羞恥。我從事過長達5年的賣笑生涯,又給貪官——原市委書記韋君梓做過“二奶”(也可能是三奶、四奶)。

但 是,做三陪女絕不是我的心願,我之所以走上這條給家人和自己都帶來巨大恥辱的道路,實在是為生活所迫。我家裡上有年逾八旬的奶奶,下有年幼無知的弟弟。奶 奶要養老,弟弟要讀書,然而,我和爹娘披星戴月在田裡勞動一年,全年的收穫竟不夠上繳鄉里的稅費、村裡的提留。一旦不能按時上繳,鄉幹部便來家裡捉雞牽羊 拉糧食。

我進城當保姆,卻被主人強姦而無從訴說,從此以後,才破罐子破摔。

請問,作為一名農家的弱女子,為了生存,除了出賣我自己的青春,我還能賣什麼?

貪官韋君梓得了三天感冒,就收到50萬元的“慰問金”,調整了一次縣處級領導班子,他又通過賣官,弄到了500萬元的巨額收入。

我如果有機會弄到他十分之一的錢,也決不會走上賣笑的生涯!

有群眾指責我們做三陪女的太可怕!理由是腐蝕了幹部,傳播了性病,敗壞了社會風氣。我承認這是事實。然而,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買淫”哪裡會有“賣淫”?沒有買淫的貪官、權貴,哪裡會有賣×的妓女?如果說可怕,買淫的比賣淫的更可怕!

賣淫市場的火爆,不是我們發動起來的,而是手裡有權、兜裡有錢的權貴們搞起來的。若論危害社會,“買淫”的對社會的危害更嚴重。

我們賣淫,出賣的是自己的肉體,這種資源雖然可貴,但卻屬於我們自己的。而當官的來買淫,他們買淫的“錢”是從哪裡來的呢?

公訴人指控我犯了詐騙罪,我承認,我的確是個騙子。我連小學還沒有畢業,現在卻有了大學本科的畢業文憑。但是,在當今社會上持有假文憑的何止千千萬萬!

貪官韋君梓初中都沒有上完,不是也成了“在職研究生”嗎?

我從沒寫過入黨申請書,現在卻成了有著五年黨齡的黨員。我的黨員身份是騙來的,這沒有錯。但是,那些白天在臺上講廉政,晚上“搞小姐”的官員們,他們的黨員身份難道就“貨真價實”了嗎?

我只不過是一隻遭人唾棄的“遊雞”,一年前卻坐上了“局長”的交椅。我的局長職務的確是韋君梓賞賜的。但是,韋君梓親手賞賜的局長職務有幾十個,這些人誰沒有給他上過大供,送過大禮?

他們送大禮花的全是公款,而我花的只是出賣自己的身體掙來的。然而,在法律面前,我和他們能平等嗎?

你們罵我無恥,我也承認自己無恥!但是,我認為,比我更無恥的是那些像韋君梓一樣的大大小小的貪官們!這些人嘴上講的是為人民服務,暗地裡幹的卻是男盜女娼的罪惡勾當。

韋君梓白天給別人報告時慷慨激昂,晚上趕到我的住處就禽獸不如。他吃下一粒勃威帝(威哥),就變著花樣,挖空心思對我進行蹂躪。像他這樣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我見多了。

今 天在座的人裡,就有好幾位是我以前的“顧客”,現在卻是以法官的身份來審判我!你們拿我玩夠了,玩盡興了,為了討好市委書記韋君梓,就把我推薦給他。我一 夜之間便成為韋君梓的坐上賓。你們都知道我的老底,當韋君梓給我買房、買車,又把我捧上局長的職位時,你們不是還為此喝彩嗎?那時候有誰站出來為人民講一 句公道話。現在韋君梓倒了,你們卻振振有詞來審判我!

法官,各位陪審員、聽眾,我犯了法今天罪有應得。而那些冠冕堂皇的權貴們,用國家和人民的血汗來養著我們,“培養”我們,蹂躪我們,難道就沒有罪?他們就可以消遙法外嗎?現在卻來審判我!

審判長聽到這裡,大喝一聲:“把被告人押出去!”


人類歷史的鹹滋味:關乎財富、權力與戰爭的鹽

2014-06-11 國家人文歷史

2014 年4月21日,一則國家發改委廢止《食鹽專營授權管理辦法》的通知打破了食鹽市場的平靜,儘管此項改革只是將食鹽定點生產企業由原來的國家發改委批准下放 到地方政府來審批,食鹽專營並沒有向市場放開,但仍被業內解讀為鹽業市場化改革的前奏。2014年5月16日—5月17日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確定了 今年九大改革任務,其中,加快鹽業重點行業的改革成為此輪改革的新亮點。一直以來被稱為“難啃骨頭”的鹽業改革今年有望破題。

人們可能還對2011年3月因日本核輻射所造成的搶鹽風波記憶猶新,好在那次“謠鹽”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畢竟,食鹽已是平常之物,中國是世界第一產鹽大國,絕對“不差鹽”。但若說起食鹽的歷史,其厚重可能是許多人所不能想像的。

食肴之將 百味之祖

傳 說唐玄宗開元年間,宮廷裡有個姓詹的禦廚,能烹製各種美味佳餚。一日,玄宗醉酒後問他:“你說,什麼東西最好吃啊?”詹回答:“用盡天下只有錢好,吃盡天 下只有鹽好。”玄宗聽後不悅地說:“吃盡天下只有鹽好,那人為什麼不光吃鹽呢?為什麼還要吃酒吃肉吃山珍海味呢?”於是,玄宗便命人把詹廚子拉出去一刀給 斬了,並且下令,以後天下人再也不能吃鹽了。

禁鹽後,玄宗才發現,離開了鹽,再好的菜肴都無滋寡味,難以下嚥。此外,不吃鹽人就沒力氣, 只過了18天,從皇宮到民間,人們病死病倒無數,眼看天下就要大亂,唐玄宗這才曉得詹廚子說得沒錯,但人已經錯殺了,於是他就許願每年讓詹廚子十八天皇 位,又叫天下人重新吃鹽,天下才又太平起來。

這個傳說在多地廣泛流傳,同樣在河南還流行有孫悟空盜鹽磚的神話。很久以前,鹽只有人間才 有,天上是沒有的。一次,玉皇大帝去東海邊做客,地方的山神、土地設宴款待,玉帝發現這裡的菜肴美味可口,遠比天上的龍肝鳳膽好吃,就問何故。山神、土地 告訴他,主要是放了鹽,玉帝不禁感慨,我如此至高無上,怎麼就享受不到食鹽,而世上的普通人,比我還有福分。於是,他回到天宮後,下禦旨命太陽神將世上的 鹽烤成鹽磚,帶回天宮供自己享樂。

孫悟空聽說後,心裡十分惱火,決心到天宮替百姓奪回食鹽。他來到玉帝廚房,使了個分身法,自己變成一塊假鹽磚,抱著真鹽磚就跑。玉帝知道後,急命天兵天將追趕,悟空急中生智,將鹽磚“撲通”一聲扔進海裡,托塔天王忙叫哪吒去撈,鹽已融化在海裡。

從此以後,海水就變成了咸的,百姓需用鹽時,把海水一煮就成了。

不論是神仙帝王,還是普通百姓都離不開鹽。離開了鹽,也就不再會有舌尖上的歷史。吃飯時菜裡如果不放鹽,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蠟。鹽不僅是重要的調味品,也是維持人體正常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所以,古人稱鹽是食肴之將、百味之祖。

北宋蘇頌《圖經本草》 插圖,生動地描繪了人工墾地建畦,將經天雨適當稀釋後的池水引入畦內,再靠天日、風吹蒸發濃縮曬制食鹽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夠從鹵水中令食鹽單獨結晶析出,使池鹽產量猛增,品質也會得到改善

據 說人類接吻之起源,就是為了彼此舔舐身上的鹽分,最終嘴唇找到了嘴唇。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兩千三百多年前,認為鹽和水、火一樣都是生命最原始、最神聖的 構成元素。他還有一句流傳甚廣的名言:“沒塗脂抹粉的女人就像沒放鹽的食物一樣。”在古羅馬,士兵收鹽作為軍餉。表現出色的士兵被稱作“值了那筆鹽”。 “工資”(salary)一詞源於拉丁文“salārium”,字面意思是發給士兵讓他們買鹽的錢。在《聖經》中,鹽是和聖潔連在一起,舉行宗教儀式,用 鹽作為神聖的貢品,《馬太福音》將人類的精英、社會的中堅喻為“大地的鹽”;古代歐洲,用鹽水舉行基督教的洗禮,還將品德不好或世人唾棄的人稱作“沒有吃 鹽資格的人”。

自古鹽商皆土豪

歷 朝歷代,或如管仲、桑弘羊、第五琦、劉宴等推行食鹽專賣,或如秦朝、東漢初、唐初等實行徵收鹽稅,食鹽都是國庫收入的重要來源。鹽利收入,在唐代有非常明 確的額度記載。《新唐書•食貨志四》說:劉晏改革之初,鹽利歲入才四十萬緡,至大曆末(西元779年),猛增至六百余萬緡。所以有了“天下之賦,鹽利居 半”的說法。北宋時期鹽利在國家財政上所占份額超過了三分之一,南宋時接近二分之一。元代則更甚,《元史》記載“經國之費,鹽稅為重”,“國家經費,鹽利 居十之八”。到了明代,國家財賦也達到了鹽利居半,歲入達四百萬(銀兩)。清代鹽利收入也超過田賦收入,是財政收入的最主要來源。

正如鹽是古代財政經濟的命脈一樣,鹽商在中國古代就是“土豪”的代名詞。

被後人尊為“商聖”的範蠡,一生三致千金,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在“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的齊國,鹽無疑是其致富的最主要商品。同為春秋戰國時期的猗頓被稱為鹽商始祖,他一生經營畜牧、鹽運、珠寶三業,都取得輝煌成就,他用十年功夫,成為天下巨富。

晉商和徽商兩大商幫分別活躍於中國商界長達五百年和三百年之久。這兩大商幫都從鹽粒上崛起。晉商的贏利方式是通過政府開中,以糧食和軍用物資換取食鹽販賣;而徽商則通過以物折錢的“折色”向政府交錢,換取食鹽專賣權贏得利潤。

明 朝初建,蒙古人不斷侵犯北部邊疆,為了防範蒙古人捲土重來,明朝不僅重修萬里長城,還常年駐紮八十萬雄兵和三十萬匹戰馬,這使得中央財政不堪重負。有一個 山西官員楊憲上書給朱元璋,提出了一個建議:政府以鹽業經營權為獎勵,讓民間商人把糧草運到北部邊疆,解決北部軍隊的糧食問題。具體方案是:讓民間商人把 糧草運到北部邊疆的軍區,然後,按照交糧草的數量發給商人“鹽引”。鹽引是當時進行鹽業貿易的憑證,用鹽引就可以到采鹽地去換成鹽,再拿著鹽到指定的地區 進行零售。這項制度在明代初期叫“開中制”。由於山西南部有鹽池,賣鹽、取鹽都非常方便。同時,那裡也是主要的糧食產區。山西商人早就有做糧食貿易的傳 統,因此,山西人借著明政府獎勵鹽引的機會,迅速地壯大起來,形成了晉商。

晉商獨享鹽業之利長達120年之久,成為明代中葉之前實力最強 的商人集團,到1492年(弘治五年),他們終於遭遇另一支商人集團的嚴重挑戰。這一年,淮安籍的戶部尚書葉淇實行鹽政變法,提出新的“折色制”。按照新 的制度,商人不用再到北部邊疆納糧以換取鹽引,而是可以直接到內地鹽運司納糧換取鹽引。“折色制”推行之後,天下鹽商便自動分成了“邊商”和“內商”兩 類,後者漸漸控制了主動權。

這一支商人集團,主要來自徽州地區。徽州地狹田少,民眾自古就有離鄉背井的經商之風。改“開中制”為“折色 制”,歸功於徽商長袖善舞、結交官員。“折色制”推行後,鄰近兩淮鹽場的一些市鎮開始興起,比如淮安。而地理優勢更為顯著的揚州更是成為新的交易中心和名 副其實的鹽商之都,徽商也迅速崛起成為比肩于晉商的另一大商幫。

通過官商結合、權力尋租而暴富的鹽商大多驕奢淫逸、奢華無度,以揮金如土而聞名,在此僅舉其在飲食生活中的兩個例子,來看看其“土豪”本色。

黃 均太是兩淮八大鹽商之首,他吃一碗蛋炒飯,要耗銀50兩,這碗蛋炒飯要保證每粒米都百分之百的完整,又必須粒粒米全部分開,還必須每粒米都泡透蛋汁,外呈 金黃,內芯雪白。配這碗飯要有百魚湯,包括鯽魚舌、鯉魚白、鰱魚腦、斑魚肝、黃魚膘、鯊魚翅、鱉魚裙、鱔魚血、鯿魚劃水、烏魚片等等。

四 川自貢在清中葉已出現一批稱豪一方的大鹽商,這些富豪們食不厭精,且越吃越奇特,越吃越殘忍。比如吃“豬血泡”:其做法是將活肥豬四蹄捆住放倒,用楠竹筒 盛煮滾開的糯米稀飯,撬開豬的嘴巴硬灌進去,隨即殺豬,開膛破肚,用利刃取下在豬的口腔、食道、胃裡被燙起的血泡,配以精美佐料烹炒而成;吃“泡青蛙”: 用陶制的大壇先盛好半壇佐料、香料齊備的鹽水,將許多小木板放進壇內,浮在水面。然後將活青蛙丟入壇中,隨即用黃泥封住壇口,數月乃至逾年後啟封,青蛙均 在壇內蹲在木板上死去,取出去皮,將其蒸熟,上桌後的青蛙仍作蹲伏狀;吃“醋鵝掌”:在一間小屋裡圍上一塊地,以磚鋪地面,撒上一層稻殼,再點燃火,將活 鵝多隻放進去,鵝在稻殼上亂跑,腳掌被燒痛,嘎嘎直叫,口渴難忍,這時便以當地著名的太原井曬醋喂鵝,直到鵝掌上燙起累累血泡,即砍下鵝掌,配以海參鮑魚 之屬,烹調成菜。

帶有鹹味的戰爭

在 童年時期的人類,由於自然環境的制約,易得的鹽十分有限,因此,鹽成為了影響人們聚散的重要因素。當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後,對鹽產地和鹽支配權的掌握和控制 便成為一個政權霸業建立和朝代盛衰的重要因素。當時,食鹽之重要遠超過今天的石油。為爭奪鹽而發生的戰爭屢見不鮮。馬克•庫蘭斯基在《鹽的歷史》一書中感 慨:“現在看來,為了鹽而打仗非常愚蠢,不過以後的人們看到我們今天為了石油而打仗,也許會有相同的反應。”

光緒年間四川總督丁寶楨編撰《四川鹽法志》。此書對四川經濟史研究、鹽業史和古代采鹽、制鹽方法的研究有著重要價值。此書附圖眾多,刊刻精美

古 代中國人稱自然鹽為“鹵”,鹵水經人力加工後變成的固體結晶,才稱之為“鹽”。中國最早發現並利用的自然鹽有池鹽,產地在晉、陝、甘等廣大西北地區。最著 名的是山西運城的鹽池(即解池、河東鹽池),是封閉的內陸鹽湖,經過天然曝曬便可自然結晶成鹽,無須加工便可食用。那時井鹽、礦鹽還沒有發現,海水煮鹽還 沒有被人類認識,在鹽業資源十分稀缺的情況下,河東鹽池的優勢就十分明顯。在《史記》中有記載,黃帝曾戰炎帝於阪泉,敗蚩尤于涿鹿,後又“邑于涿鹿之 阿”。而“炎黃血戰,實為食鹽而起”。學者馬重陽考證後認為:“涿鹿地名是鹽池濁鹵演變而來。因為黃帝在此殺死並肢解了九夷族長蚩尤,後人為紀念蚩尤,又 把鹽池稱為解池。”由於同音的緣故,濁鹵-涿鹿-逐鹿有遞次演變的關係,故後人把我們祖先爭奪鹽池的戰爭稱為“逐鹿中原”。由於黃帝先後戰勝了炎帝和蚩 尤,佔有並控制著鹽池,其部族日益強大,最終成為中華始祖。據考證,黃帝、堯、舜、禹所建都城都在鹽池附近,顯然與保衛鹽池重地有關。

春 秋時期,首先稱霸的齊桓公即得益於食鹽。首先,齊有“魚鹽之利”,其沿海富有一種因海而生、含鹽濃度比正常海水高四五倍的鹵水,齊國鹽工是用鹵水制鹽的, 產量大品質好。其次,齊國的管仲認為“十口之家十人食鹽,百口之家百人食鹽”,於是他發明了食鹽專賣政策,使鹽業的經營權收歸國有,齊國的國庫迅速豐盈起 來,成為齊桓公稱霸的基礎。

為殺掉詹廚子而後悔的唐玄宗或許沒有想到,唐王朝的根基就毀滅在一個私鹽販子的手上。因平叛安史之亂需要大筆 的經費,唐肅宗用盡各種辦法,還是一籌莫展。這時以“聚斂”而聞名的第五琦向肅宗獻上一策:只要您給我一個鹽鐵使的職務,長安、洛陽便指日可定,糧餉即刻 便能飛往戰場,而且,這個方法不用盤剝百姓,有百利而無一害。

在第五琦的改革中,鹽鐵由私人生產,但收購、出售價格完全由官府掌握,其中 的利差就是官府的利潤。這個購銷差價成為官府盤剝百姓的一種手段,很快鹽價飛漲,人民的物質生活迅速惡化,以至於“百姓貧家,食鹽至少,或有淡食,動經旬 月。”同時,因為“暴利”,販賣私鹽也成了晚唐年間一道無法抹去的傷痕。私鹽買賣是一種“暴力”與“暴利”的結合,最終發動唐末農民大起義的首領王仙芝、 黃巢都是靠販賣私鹽起家的。

在世界歷史上,也不乏因食鹽而引發的戰爭。在美國歷史上的很多次戰爭中,鹽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獨立戰爭中,英軍通過切斷叛軍鹽的供應而削弱其戰鬥力。美國南北戰爭南方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當時不能生產出足夠的食鹽。

1860 年,美國已經成為一個食鹽消費大國,其中很大一部分要依賴進口。但是進口的大部分食鹽提供給南方,因為南方的食鹽產量遠低於北方。1857-1860年, 每天有350噸英國食鹽在新奧爾良卸載。1861年4月12日戰爭爆發,4天之後,亞伯拉罕•林肯總統下令對所有的南方港口進行封鎖,封鎖高峰時共用 471艘戰艦和2455門火炮。這一封鎖直到1865年戰爭結束時為止。在封鎖了一年多時間之後,一袋只賣50美分的利物浦鹽到1862年的秋天賣到6美 元還算便宜。到1863年1月,在薩凡納,鹽的價格已到了25美元一袋。沒有鹽,軍隊就不能生存下去。長期的食鹽封鎖,讓南方士兵失去了戰鬥力,很快敗退 下來。

印度的獨立也與鹽有關。因為英國殖民當局壟斷食鹽生產,任意抬高鹽稅和鹽價,引起當地人民強烈不滿。1930年3月12日清晨6點 30分,聖雄甘地帶領他的78名信徒,開始向大海進軍,從阿默達巴德城修道院出發,步行向南,到海邊煮鹽。一路上,他不顧日曬風吹,蚊叮蟲咬,沿路號召人 民停止對政府效忠,不服從食鹽專營法,經過二十多天的長途跋涉,到達丹迪海濱。4月6日,在萬眾注目下,甘地俯身在海灘上彎腰抓起一把海鹽,然後將他撒向 人群。此後,印度人民開始自製食鹽,印度的獨立運動也一浪高過一浪。

鹽是國之大寶、立國之本。在歷史上,誰控制了鹽,誰就擁有了財富,擁有了權力。在現代社會,由於科技手段的提升,鹽的獲取已經變得稀鬆平常,或許不會再出現因鹽而產生的戰爭,但它仍是我們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之物。我們也不敢想像人類如果失去食鹽,世界將會怎樣。

(本文原載于《國家人文歷史》2014年6月下,作者:黃金生)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自取其辱

2014-06-16 這不是歷史

中國近代史上的“華人與狗不得入內”事件,如果不弄清楚,國人心中始終有一團淤血。

本文就是要化解這團淤血。

“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這個牌子,到底有沒有人親眼看見過?有的。方志敏親眼看見過。他筆下記錄的是八個字:“華人與狗不准進園”(參方志敏《可愛的中國》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第8頁)

這個牌子的制度背景是什麼呢?是1885年上海租界工部局公佈的《公園規則》,其中規定“腳踏車及犬不准入內”,同時也另款規定“除西人傭僕外,華人不准入內”。(參《上海租界志》之《公園管理》)

不難想像,這個牌子的最大的可能是:公園的中國籍管理人員參照這份《公園規則》之後,把上述兩個毫不相關的禁令揉合在一起,書寫了這個中文的牌子。

為 什麼這樣說?因為,在清末民初那個年代,能夠手寫中文告示牌的外國人,屬鳳毛麟角,這類人通常不是領事,就是領事秘書之類的高官,不大可能只做一個公園的 管理員這樣低等的職位。由此推理,“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這種極具中國罵人特色的中文告示牌,由中國人書寫的可能性,遠遠大於外國人,嫌疑最大的書寫人,就 是公園裡的中國籍管理人員。

這種推測,還有一條依據:“狗”字無論在英語裡面,還是在法語裡面,都沒有侮辱人的意思,外國人不會用“狗”字罵人,這一點,懂外語的讀者自然知道,無須贅言。

懂得用“狗”字這種侮辱性的特殊漢語羞辱中國同胞的,最大嫌疑人,就是公園裡面的中國籍雇員。

那麼公園的中國籍管理人員為什麼恨中國同胞呢?清末民初時期上海的知名記者郁慕俠回憶:起初上海租界的公園,是允許中國人進入的,後來是因為中國人在園內不守公德,於是公園開始不許中國人進入。(參郁慕俠《上海鱗爪》)

不難推理,是中國遊客在公園內幹了隨地吐痰、丟垃圾、隨地大小便的缺德事,公園裡的中國籍管理人員打掃這種髒物導致惱火,因此書寫了一個“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豎在公園門口一側,以洩憤,也為了減輕自己的環衛工作負擔。

談到這裡,不少讀者會說:“上海是我們中國人的地方,無論我們守不守公德,洋人都沒有權力禁止我們進入任何地點”!

喊熱血口號容易,但事實是否如此?沒有這麼簡單。

這就要談談上海租界的來歷。

1842 年中英《南京條約》規定:英國人有權住在上海,但並未許給英國人一個租界。是當時的上海道台宮慕久自願給洋人在上海劃了一個租界,他的動機在《上海租地章 程》裡白紙黑字寫得明白:是道光皇帝發《上諭》要各地官員和外國人談租房的時候,要做到“以期永久相安”,宮慕久害怕中國人和外國人在一起住,會惹出麻 煩、使自己丟官,所以他決定給英國人劃一個租界。

可見,上海租界的劃定,英國人並未強迫,而是中方自願劃的,不但如此,英國人還需要向中 方的地主繳納租界的地租,而且地租的數額,還是由雙方商定的,而不是由英國人單方說了算。(參《上海租地章程》第六條:洋商租地日期,先後不一,商定地價 後,應知照附近租主,會同委員、地保及領事署官員明定界址,以杜爭論。)

由此可見,上海租界是外國人租來的地方,土地使用權歸外國人,換言之,外國人哪怕依據中國的法律,也有權禁止任何中國人進入租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因為這塊地是他們租來的。正如我把我的房子租給你之後,我自己開始無權進入我自己的房子。這是一個道理。

事實上,上海租界設立的初期,的確禁止中國人進入。後來,外國人發現:如果允許中國人入住租界,將有利於租界的商業繁榮,於是後來外國人主動開始接納中國人入住租界。(參《上海租界史》)

但是,外國人雖然允許中國人入住租界,但外國人仍然有權禁止中國人進入公園(公園設在租界內)。法律上的理由還是那一個:租界的地塊,是外國人花錢租來的,他們有權禁止任何人進入。

讀者讀到這裡,應該明白了:外國人有權在租界禁止中國人進入公園。中國人如果感到不適,可以搬出租界居住。因為:租界土地的使用權,是外國人合法取得的、花錢取得的。

很顯然,外國人禁止中國人進入公園一事,不但合法(土地使用權),而且合理(中國人隨地吐痰、大小便、不守公德)。

既 然這塊地租出去、給別人用了,那麼別人愛怎樣用,就怎樣用,愛掛啥牌子,就掛啥牌子,那都是人家的自由。中國人就不應該再拿這個來說事。就如你在你家掛一 個“打倒狗漢奸馮學榮”的牌子一樣,是你的自由,如果我不願意看到這牌子,我完全可以不去你家,哪怕你家是租的我的房子。

況且,近代的中國一共有多達二十七個租界,而只有上海一個租界有“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其他二十六個租界都沒有這種牌子。換言之,掛牌率僅為3%。是“二十六”具有代表性?還是“一”具有代表性?讀者心裡很明白,我無須贅言。

很明顯,這是一個被蓄意放大的牌子,根本沒有代表意義。

不但如此,清末民初,大量成功人士(如魯迅)、甚至革命家,拼命往上海租界擠。這些成功人士寧願被人罵作“狗”,都要往租界擠。這也許說明他認為活在華界,比狗還不如呢。是租界好?還是華界好?歷史早就給出了答案,歷史上的成功人士,早就用腿投過票了。

綜上所述,“華人與狗不得入內” 事件邏輯梳理如下:

1、《南京條約》並未強迫中國劃租界給外國人;

2、是清政府不願管理外國人、自願劃一片租界給外國人;

3、外國人租用租界的土地,不是免費的,需要繳納地租;

4、既然是租用的土地,則有權禁止任何人入內;

5、因此理所當然有權禁止中國人進入租界任何角落(含公園);

6、事實上,租界公園一開始並不禁止中國人進入;

7、是中國人不守公德,外國人才開始禁止中國人進入;

8、“華人與狗”牌子是漢字,公園的華人雇員是最大嫌疑書寫人。

終極總結:中國近代史上的“華人與狗不得入內”事件,中國人自己作賤(不守公德)、無理取鬧(無視土地使用權)、自取其辱(中文牌子應是中國人書寫的),占了大多數成分。

更重要的是,近代史教育,在談到這個事件的時候,故意放大了仇恨,而忽略了公民公德教育,對於這個禁令的根源:中國人不守公德,採取了掩蓋的政策,這是十分不負責任的教育。中國人的公民素質,一百年來並未有顯著的提升,這種不負責任的教育,難辭其咎。

分析完畢。

新浪微博@馮學榮讀史


「王道」是中國夢的內涵

2014-6-1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6| 評論數: 0

蘇 聯解體後,美國成為世界唯一霸權,911後打反恐戰爭、2007年引發全球金融風暴、2008年後以鄰為壑的量化寬鬆政策使美國成為最具爭議性、在全球範 圍引起最多仇恨的國家,另一方面卻還是全世界最具廣泛吸引力的國家、美元是全世界最具保值的貨幣,這就是所謂的「美國夢」,卻也是「美國夢」存在的巨大內 在矛盾。

什麼是「美國夢」?「自由」與「繁榮」是兩個關鍵詞,自由帶動繁榮,繁榮保障自由,這是美國夢的核心。據說,美國夢的信念就是 「讓我們所有階層的公民過上更好、更富裕和更幸福的生活的美國夢,這是我們迄今為止為世界的思想和福利作出的最偉大的貢獻。」美國夢的內涵,則是相信在美 國這個社會,只要運用一己的能力,通過參與社會和經濟活動,每個人的發展和繁榮就擁有無限可能,包括每個孩子都可以健康成長,在沒有人為障礙的情況下擁有 良好的教育與就業機會。人人生而平等、自由,社會存在可供個人選擇的機會,沒有人會因為他們出生時的階級、宗教或者種族身分而被箝制發展。

美 國夢的「信念」,要有人當見證、做典範。許許多多的人物,就被當做美國夢真實存在的例證,亞裔的林書豪,具備多元文化背景、非洲裔的歐巴馬,可能是台灣最 耳熟能詳的兩位美國夢見證。他們可以說是美國夢的代言人,出生時沒有地位、沒有身分,但是「通過個人的智慧、奮鬥與堅持,實現了自己的美夢。」

用 大陸的常民語彙來說,美國夢幾乎就等於「不拚爹也能成功」。對於美國夢的宣揚者來說,美國夢「不是空談的政治口號,更有法律、政府治理等制度保障」。據 說,這些制度保障讓「美國夢不光是白日做夢,具備了現實的可能性」,「讓一個個生動的美國夢每天都在實現著」。這裡所謂的制度保障,一個是自由放任的市場 經濟,或者更精準的說,是「小政府、大市場、大社會」。

美國夢的宣揚者認為,就是因為政府的角色極其有限,使得美國的社會流動性極大,任 何人都有機會透過自己的努力而成功,而不是靠關係、走後門、拚爹靠爸、攫取公權力。美國夢的另一個制度保障是「自由與人權」,其核心還是「機會均等」,人 人享法律規範的自由,人人有憲法保障的權利,成功與否,全看自己的運用掌握。也正是因為這種美國社會等於「機會均等」、等於「機會廣泛存在」的印象深入人 心,美國夢對全世界的人都有著吸引力。

當然,美國夢畢竟是夢想,不等於美國的現實,不是美國的全貌。「小政府大市場」的另一面,是貧富不均,在表面的自由民主之下,家族財閥仍然握有實權,在機會均等口號的背後,各種歧視依然存在,種族關係潛藏的緊張每每因為偶發事件而爆發。

對 美國夢最大的挑戰,還來自於美國和其他世界的關係。美國的帝國干涉,美國的新殖民支配,美國的意識形態獨斷,都引起反彈、反抗。美國金融霸權的沒落,使美 國夢的真相得以更為暴露,投機、貪婪、貧富懸殊、經濟動盪,都讓美國夢的吸引力褪色。但即使如此,每年還是有成千上萬的合法非法移民,從那些看起來對美國 並不友善的國度,歷經千辛萬苦要到北美洲來實現美國夢,或者,有更多的民眾透過打開電視、連上網路的方式來觀看、欣羨美國夢。

美國夢逐漸 褪色,給世人提出了一個大問題:是否存在其他可能性?歐盟道路嗎?但極右派的抬頭、失業的威脅、歐債的危機,讓歐洲夢也同樣褪色。就在這個時刻,大陸領導 人提出「中國夢」的願景。「中國夢」原本是號召中國人的一個夢想:國強民富,華夏爭光。但是,美國夢興衰的例子告訴我們,一個無法吸引全世界人民目光的夢 想,並非真正值得追求的理想,另一方面,一個遠大的夢想,如果不能讓其國度內的人民懷抱快樂希望,逐步實現幸福夢想,也就不可能長久,煥發光彩,感召世 人。

最近,深研中國模式的新加坡學者鄭永年提出尋找中國「時代精神」的主張,他指出,任何大國崛起,都需要「時代精神」的元素,可能是自 覺順應,可能是主動創造。大英帝國的時代精神是自由貿易,美國的時代精神是自由民主,鄭永年問道:「對21世紀的中國來說,這個時代精神又是什麼呢」?

中國古代的天下觀重視的是王道,是「德不孤,必有鄰」。新時代的中國新王道、新精神,需要我們努力在各個領域來追索、來樹立。「王道」而非「霸道」,可以成 就人人使用人民幣,人人愛看中國劇,中國移民、留學和資金的流向開始反轉,從淨輸出轉為淨輸入,到了這樣的時刻與境界,「中國夢」就會成為世界的主旋律, 現在人們煩憂的東海、南海之爭,甚或是網路戰爭、反恐行動,將不再是問題,中國文明的自信和復興也就真正的建立了起來。


恬淡虚无 2014-6-17

《普京的讲话为何震撼中国人?》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真理报》发表讲话说:“一个把老百姓的居住权、健康权和受教育权拿来拉动经济的政府,一定是个没有良心的政府,真正执政为民的政权,一定要把这三种东西当作阳光和空气,给予人民。一个国家不能变成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有人占几十套房,有的人住不起房——真要那样,执政当局没有任何脸面赖在台上,因为民生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就是执政者的责任。一个国家的执政文明,就表现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上,而不是表现 在富人有多富,也不表现在经济增长的数据。”


阿建 2014-6-17

段子:一到世界杯,大家都调侃中国队,有个真相必须要告诉大家了!中国男足世界排名第95位,远远高于中国在世界上人均收入排名、官员清廉指数排名、社会福利排名、教育水平排名、医疗体系排名、环境指数排名、人均自然资源排名、幸福指数排名。你说,咱们有什么资格嘲笑中国足球?


【吐槽】鱼樵问答(1138371467)  2014-6-17 上午 11:22:12

张千帆:每一个中国人站起来,告别恐惧,为了个人的尊严、民族的前途,承担自己作为人的责任,捍卫自己作为人的权利,用自己的良知和勇气创造公平正义的国家秩序,用自己的觉醒和行动迎接中华宪政文明的曙光。!每日一喊,有选票才有尊严,有竞争才有进步,支持多党竞争,反对独栽腐败!


【活跃】ahai (1103588754) 2014/6/17 下午 02:55:11

大批人找不到工作,在美国叫失业率高,在中国叫劳动力过剩,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责任人不同:失业率高是政府管理不当,而劳动力过剩是因为老百姓娃娃生得太多了。当权者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想尽办法推卸责任,什么事都怪在百姓愚昧无知身上,自己一脸无辜。


大維david(2710688987) 2014/6/19 上午 09:23:21

北朝鲜的百姓,平均身高比南朝鲜的矮8厘米,平均寿命短12年。南北朝鲜是同一个祖宗,有相同的遗传因子,这种身体上的差别完全是后天造成的。一个是独裁国家,一个是民主国家。北朝鲜的百姓真可怜,对一个人的独裁就是没办法,只好生受他的罪。全世界都要警惕独裁造成的危害,千万不可糊涂。------茅于轼


大維david(2710688987) 2014/6/19 上午 09:27:48

傳統中國講的是自由 平等 博愛 新中國是階級 鬥爭 專政 特色能一樣嗎?


大維david(2710688987) 2014/6/19 上午 09:33:33

世界絕大部份國家沒有特色 更沒有專政 也沒有階級 不鬥爭 社會是平和的 人人是團結互助合作的 只有幾個共產主義國家和全世界不同!


大維david(2710688987) 2014/6/19 上午 09:41:44

我們相信老祖先是我們的榮耀 我們要迎頭趕上甚至超越世界 中華民族是最優越的 大陸同胞趕緊放棄馬列邪說恢復中華傳統文化!


大維david(2710688987) 2014/6/19 上午 09:46:20

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四維 禮 義 廉 恥 八德 忠 孝 仁 愛 信 義 和 平


【话唠】青春染指流年(747293479) 2014/6/18 下午 11:12:51

为什么南方人比北方人富裕,因为南方人没事爱喝茶,喝茶的时候都是在聊怎么做生意,都觉得自己穷,琢磨怎么赚钱。北方人没事的时候就爱喝酒,喝酒的时候都是在吹牛B,都觉得自己富,还必须让别人知道,喝完吹完回家,第二天继续喝,继续吹。所以说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要是今天魯迅還活著,他可能會怎樣?”

2014-06-16 國家人文歷史

“1949年之後,魯迅被寫在了旗幟上。但是,他的思想遺產並不完全符合上世紀50-70年代意識形態的要求。與這一時期文壇掌控者的歷史恩怨也是他必然要面臨的障礙。魯迅之所以被接納,主要是由於毛澤東對他的推崇。但是,領袖的推崇並不能解決這個矛盾。1949年之後,魯迅必然要面對一個複雜而微妙的環境。”南開大學博士生導師、《魯迅大全集》主編李新宇曾在文章《1949:進入新時代的魯迅》、《1955:胡風案中的魯迅》進行過探討,也為魯迅作品在1949年之後的種種境遇提供了一種歷史視角。

魯迅作品在教材中的增增減減,實際上是一個意識形態變遷的過程。

魯迅形象改造工程

2001年9月,周海嬰的《魯迅與我七十年》一書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在這本書的最後,周海嬰透露了1957年毛澤東與羅稷南的對話,也就是如今眾所周知的“毛羅對話”:“羅稷南老先生抽個空隙,向毛主席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疑問:要是今天魯迅還活著,他可能會怎樣?這是一個懸浮在半空中的大膽的假設題,具有潛在的威脅性。’其他文化界朋友若有同感,絕不敢如此冒昧,羅先生卻直率地講了出來。不料毛主席對此卻非常認真,沉思了片刻,回答說:以我的估計,(魯迅)要麼是關在牢裡還要寫,要麼他識大體不做聲……”

極力推崇魯迅的毛澤東,卻要把魯迅關進牢裡?在李新宇看來,“這件事並不奇怪,也無需驚訝”,“當時一些文化部門的人都知道魯迅的思想有問題,而且魯迅作品當時就曾因思想有問題而從教科書上被抽掉。”

據宋雲彬1950年7月4日日記記載:“第三冊語文課本付排,燦爛謂所選魯迅之《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乃魯迅早期作品,思想有問題,其言甚是,為另選一課。”這裡的“燦爛”是中學教科書編審委員會委員金燦爛,他與宋雲彬都是當時教育部和編審局領導。經過兩位的審查,初中二年級第一學期的語文課本中刪掉了“思想有問題”的《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日本學者藤井省三對《故鄉》閱讀史的考察,也可以找到這樣的例子。長期佔據課本主要地位、閱讀者眾多的《故鄉》,卻在“文革”後期—在魯迅文章被大量選入課本的情況下,消失於中小學的課本。

藤井省三這樣推測:這也許是因為,“文革”中階級鬥爭理論被奉為至高無上的真理,沒落地主階級家庭出身的知識階級的“我”與農民階級出身的閏土,以及常常被歸入小市民階級的楊二嫂之間複雜的階級關係,讓《故鄉》成為一篇解釋稍有不慎就可能被視為反革命的危險課文。尤其是面對寂寞的“故鄉”,“我”那種動搖於希望與絕望之間的心理,在“文革”時期是不被允許的。

“魯迅死得太早,沒有來得及接受思想改造。不可能自己‘洗澡’,不可能表示痛改前非的決心,也不可能像一些作家那樣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改頭換面的修改。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對魯迅的遺產進行選擇,對魯迅的形象進行再造。”李新宇說,“常常是完全不顧事實,在魯迅臉上隨意塗抹。今天許多人對魯迅反感,反感的正是那個被打扮出來供上神壇的形象。”

90年代再度不合時宜

改革開放之後,情況有些變化。上世紀80年代,因為強調反思,撥亂反正,帶來了除舊佈新的時代新風,所以有了“回到五四”、“回到魯迅那裡去”的呐喊,王富仁、錢理群就是那時開始重新研究魯迅的。但是,這一時期很快結束了。進入90年代,繼之而起的是另一種時代文化,“魯迅再次變得不合時宜。”李新宇向時代週報記者分析。

“我們所處的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個穩定高於一切的時代,調侃的、娛樂的都有足夠的發展空間;撫摸的、催眠的更受青睞。像魯迅那樣直面現實,拒絕瞞和騙,揭露問題,冷嘲熱諷,又提不出建設性意見……早在90年代初,就有主流作家指出:魯迅能引發地震。魯迅好鬥,愛罵人,當然不利於安定團結,所以不希望作家學魯迅,也不希望娃娃們學魯迅。”李新宇說。

實際上,綜觀教材內容刪改的趨勢,減少的是魯迅時代感、政治性強的雜文,《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文學和出汗》、《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友邦驚詫”論》等雜文從上世紀90年代便已逐漸撤出,取而代之的是,魯迅那些回憶童年、緬懷師友、人情味濃的散文成為教材的主要選擇對象。

在魯迅之外的作家們身上,從教材刪改的內容同樣能看出時代變遷的痕跡。雖然具體的情況未必與魯迅遇到的一樣,但不再符合時代要求的本質卻保持了一致。如茅盾的文章在2003年之後退出初中語文課本,郭沫若、老舍的文章在2010年之後也撤出,冰心寫於1957年的短篇小說《小桔燈》,也在2003年的語文課本中消失。同樣被刪除的,還有《白楊禮贊》、《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劉胡蘭慷慨就義》、《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等;取而代之的是余秋雨、沈從文、席慕容等作家的作品。

“革命擁有一些資源,無論人力資源還是精神資源,常常被帶入革命之後的時代。那些資源在革命的年代也許是有力的武器,但對於建立新的秩序,卻常常有害而無益。由於革命倫理、現實需要和情感作用,人們對一些革命資源常常非常矛盾:一方面是珍惜,一方面是警惕。”在李新宇看來,“魯迅留下的遺產,不幸屬於這樣的資源”。

(《時代週報》授權轉載,作者:趙妍,文章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


美國最偉大的總統雷根講的段子

2014-06-16 這不是歷史

一、我一直在蒐集蘇聯人自己講的段子,這些段子說明他們極富幽默感,也顯出他們對本國體制憤世嫉俗的態度,比爾剛才聽過一遍,在車上,但我沒給戈巴契夫講過。

話說在蘇聯買車,要等十年才能到貨,而只有七分之一的蘇聯家庭擁有汽車。要等十年之久啊,而且買車時要經過麻煩的手續,然後你還得提前付款,有個哥們兒遇到這樣的事情,這是他們蘇聯人自己講的段子啊,這哥們兒去交了購車款,售車處負責人對他說:行了,十年後來取車吧。

他說:上午取還是下午取啊?櫃檯後面的負責人說:要等十年啊,上午下午有啥區別嗎?他說:那個……修水管的會在(十年後同一天)當天上午來。

二、底下聽眾使勁鼓掌,雷根說:我就想……哦,盛情難卻啊,我本該說到這就結束,但是……哦,好吧,鑒於我剛說過的一大堆內容……,不知大家是否瞭解,我有了個新愛好,我在收集段子,我能證明這些都是蘇聯人說的段子,是他們自己編出來的,在蘇聯人民當中流傳,這顯示出蘇聯人極強的幽默感。以及對自己國家吐槽的態度。

其中的一個段子,我下面要說的段子,我曾給戈巴契夫總書記講過,而且他笑了。是說一個美國人和一個俄國人爭論誰的國家好,美國人說:你瞧,在我們國家,我可以直接走進橢圓形辦公室,我可以敲著總統的桌子,對他說:總統先生,我不喜歡你的治國方式。俄國人說:這我也能啊。美國人說:你也可以?他說:是啊,我可以走進克里姆林宮,走到總書記辦公室,敲著桌子對他說:總書記先生,我不喜歡雷根總統的治國方式!

三、那啥,蘇聯擁有汽車的家庭不足七分之一,絕大多數汽車都是給官老爺開的,政府給他們配公車,配司機啥的。某天,警察局接到命令,遇到任何人超速……無論是任何人都要開罰單。

戈巴契夫從他的鄉間大宅的別墅出來,回克里姆林宮有點來不及了,豪車和司機在外面等著他,他讓司機坐後排,他來開車,然後一路狂飆,從兩名摩托騎警身邊經過。一名員警去追他的車,而這員警很快就回來了,同伴問:給他開罰單了嗎?他說:沒開……

「啥?」同伴驚訝的問:「為啥沒開啊?」

「哦,」他說:「這人身份太牛逼了。」

「那個,」同伴說:「上面說逮到誰都開罰單啊。無論是誰都得罰啊。」

「哦,」他說:「不行、不行,這人……我真不能罰。」

同伴問:「這人是誰啊?」

他說:「我沒認出來。但他的司機是戈巴契夫!」

四、最近聽到另一個段子是說某男子夜裡走走莫斯科的大街上,蘇聯士兵喊他站住,他要逃跑,士兵給了他一槍。另一個人說:「你幹嘛這樣做啊?」「那個,」他說:「宵禁啊。」「呃,」另一個人說:「宵禁時間還沒到呢。」他說:「我知道,這人是我朋友,我知道他住哪兒,宵禁之前他肯定到不了家。」

五、聽說有個哥們兒跑到克格勃去報告他丟了鸚鵡,克格勃問他幹嘛來煩他們,幹嘛不去報告給當地警察局。他回答說:「那個,我只是想讓你們知道,我不贊同鸚鵡所說的任何內容。」

六、這讓我想起一個段子,啥事都能讓我想起段子,段子說的是三條狗:一條美國狗,一條波蘭狗和一條俄國狗,它們去串門,美國狗給它們講在自己國家的經驗,它說:知道嗎,你要叫!叫得夠久就會有人來喂你肉吃了。然後波蘭狗問:「肉」是啥東西?俄國狗問:「叫」是啥東西?

七、我得打斷一下,要給你們講講,我遇到的一位……我不點名,不想讓他尷尬。出訪時遇到的一位國家領導人,他在路上給我講了這個段子,說有兩個蘇聯哥們兒走在街上,其中一個問:咱已經徹底實現共產主義了嗎?這就是了嗎?現在這就是共產主義的完全實現嗎?另一個哥們兒回答:噢,沒啊!實現之後要比現在慘多了!


習近平與文明使者

朝鮮日報中文網 (2014.06.20 12:04)

今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法國。在中法建交50周紀念慶典上演講時,習近平主席形容中國是“一頭從沉睡中甦醒的獅子”。早在拿坡侖就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的時候,世界都會為之發抖。”“沉睡的獅子”一說來源於1817年駐華英國阿美士德(William Pitt Amherst)使團一行在歸國途中拜訪監禁在非洲聖赫勒拿島的拿破侖時,拿破侖勸告說的“中國是一頭沈睡的獅子,最好不要驚醒它”這句話。

英國不顧拿破侖的警告,發動了鴉片戰爭(1840-1842)並與中國交戰,結果中國像一頭沉睡的獅子、像沒有利齒的老虎一樣無力反擊。從此之後,西方人對待中國政府就像對待玩物一樣,且露骨的蔑視中國人,甚至在上海的一家公園門口掛上了“華人與狗不得入內(Chinese and dogs not allowed)”的牌子。又甚至把中華民族看成是最劣等民族,還強迫中國人丟棄自己的傳統和文化,接受西方文化。西方人這樣的態度和要求不能不說與他們對中國的無知毫無相關。否則無法說明過去數千年來,中國在東亞地區建立的文化輸出國的歷史事實和優秀的傳統。

驚醒沉睡的獅子的是西方人的傲慢,也是中國人自行尋找活路的結果。他們在選擇過程中犯了不少的錯誤,但獅子終有一天會睡醒,讓全世界為之發抖。所謂“黃禍論”就是最好的證明。但習主席在做上述紀念演講時將廣為人知的獅子形容成“和平、溫和、文明的獅子”。但明確的是訓導再好的獅子終究還是一頭獅子而已。

文明或文化原本就是人類的理性和感性的產物,就算獅子被訓導的再好他也無法成為“文明的獅子”。再優秀的訓導師訓導出來的動物,一旦其獸性發作甚至會傷害自己的訓導師,這樣的消息我們時不時都能聽到。被稱為百獸之王的獅子就更不在話下了。可想而知,習主席想表達的意思是中國不是只會睡覺的渾身無力的懶洋洋的獅子,而是一頭隨時都有可能獸性大發的獅子。因為早在2012年11月,習主席在上任黨總書記時說過,“到2049年建立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就是他所期盼的“中國夢”。

習主席可能比誰都清楚,橫跨兩個世紀的國力喪失是多麽的不幸,國家威信墜落又是多麽恨之入骨的痛苦。不然不能理解他為什麽那麽渴望實現“中國夢”。因此,以後不管任何國家,只要觸及到中國的自尊心或者否認他主張的“新型大國關係”,則這頭“文明的獅子”將會咆哮,顯露出它的獸性讓“世界為之發抖”。由此證明過去西方人嘲笑中國是一頭“紙獅子”、“紙老虎”,譏笑說是“全世界最不會打仗的民族”是多麽的無知且傲慢的想法。

讀者 全家霖(湖西大學教授)

(文中所述僅代表他個人觀點,不代表朝鮮日報中文網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