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4748 )
撰文者Sean Huang 2013-09-24
在所有台灣的辦公室文化中,最差的一項就是加班文化。有些老闆不說,有些老闆心口不一,但幾乎絕大多數老闆都喜歡加班(特別是不領加班費)的員工。然而,工作成果是工作時數與工作效率相乘的結果,加班可能在增加工作時數的同時也降低了工作效率,最後的工作成果不一定高。但工作最重要的應該是工作成果,工作時數不過是影響工作成果的變因之一,因此老闆們應該控制的是結果而非過程。既然如此,老闆為什麼還是喜歡看員工加班?
第一、人力不足,因此需要員工加班。
這是個聽起來很務實,同時也是最表層的理由。老闆要求員工加班,以協助渡過人力青黃不接,或者旺季大量訂單不得不妥協的難關。兩種情況都很合理,但前提是:這兩種情況必須是「特例」,不能是「常態」。
管理體質良好的企業,平常就會注重人才的培育以及訓練,同時也會將流動率做為補充人力的考量;另一方面,組織也應該設定好任何員工一旦突然離職,該如何在不影響其他員工工時的情況下補足缺口。換言之,組織若因長期人力不足迫使員工加班,表示這家公司根本沒有思考解決缺工問題,只會透過延長員工的工時以維持生產力,完全是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淡旺季帶來的勞動力需求差異,跟流動率的問題相近但又不盡相同。流動率是指員工因個人因素決定離職帶來的人力流動,而淡、旺季則是因為下游需求變化所帶來的產能利用率波動。對於廠商而言,假設淡季跟旺季的需求僅有10%~20%的差異,淡季時可能還不至於使人員閒置;但要是淡季跟旺季的需求相差了80%甚至100%,那麼淡季時就可能有一半的人力閒置。因此,若某個產業淡、旺季的營收差異甚大,也可能會促使廠商減少人員,並在旺季的時候要求員工加班。
台灣電子業就是屬於淡、旺季的業績差異甚大的產業,因此旺季就是工程師與作業員們得連夜趕工的時刻。這對於廠商而言有幾種可能的解決方式:
1. 拉高最終產品價格,把人力成本轉嫁給下游;但如果產品本身技術層次不高,就無法轉嫁這層成本。
2. 淡季時候開除員工,旺季時候再招募回來;但這種方式會讓企業花很多訓練時間,其實並不划算。
3. 增加派遣工並同時減少固定員工,或者讓固定員工在淡季時放無薪假;這作法對廠商有利但對員工不利,並不值得鼓勵。假設公司時常在旺季的時候要求加班,同時願意給出不錯的加班費,那麼也還算合理──至少,加班的時間可以預測,同時淡季的時候也還有餘裕。
總而言之,不同程度的過度加班都會反應出:1. 企業管理能力或者管理策略不佳;2. 企業所處的產業鍊位置不佳。前者是內部因素,後者是外部因素,但兩種都對員工發出「公司有問題」的警訊。
第二、員工加班是一種努力的良好態度。
這是一個老闆看似站在員工角度所提出的理由。所有職場雜誌中,每個中高階主管都不斷強調「工作態度」的重要性,乍看之下似乎支持了加班的合理性。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態度是一種心理狀態,同時也是該心理狀態投射出的情緒、行為以及說話內容之整體。當一個人願意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的時候,在旁人看起來代表這個人對工作有比較強烈的動機。
雖然加班的動機可能包含多重且複雜的因素,但不論如何總是努力的一種重要形式;而努力,就是老闆最喜歡的員工工作態度。努力絕對是一個影響主管觀感的重要因素。如果把部屬在工作上的「過程努力與否」以及「結果績效好壞」做成一個二乘二的方陣,台灣的主管會有如下圖的反應。簡單地說,績效好得到讚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只要夠努力,即使績效差也不會遭受嚴厲懲罰。
然而工作績效可能會隨著每一次的工作內容而有波動,員工在難以控制績效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努力」或者「不努力」兩種策略。同時,努力並不是短期能劇烈改變的因素,而是一種主管心中的「形象」──換言之,對員工最為有利的策略是長期經營出一種「努力的形象」,即使是偶爾績效不好,主管也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再換個角度想,一個平常不願意靠加班維持努力形象的員工,工作表現好的時候雖然會得到好評價,但工作表現只要稍不如意就可能會被嚴加責罵。台灣許多主管恨不得這些不加班的高績效員工偶爾失敗,唯有這種時候才能把平常積在心中說不出口的責備一口氣爆發,轟轟烈烈來次殺雞儆猴。遺憾的是,這件乍聽之下相當變態的事情,卻是台灣許多組織的常態。
當然,真正的努力會同時展現在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時數上,而且通常真正努力的人也會是長期贏家,我們當然不能因此否定掉「努力」的重要性。我們質疑的第一點是:努力包含眾多因素,例如「能否用心思考更好的解決問題方式」就是遠比加班更加重要的因素,但為何這麼多主管只愛用加班與否來評定一個員工努不努力?說穿了,只用加班來衡量員工是否努力工作的主管,其實是自身的領導能力不足與識人眼光不明。
其次,員工在每一次任務中投入的努力、每一次工作任務的難度以及主管在每一次任務中給予的指導都不盡相同,有些因素來自於外部、有些因素來自內部,這些原因都可能影響任務成功與否。如果主管只是依照「員工在自己心中的形象」,粗略地認為努力員工的成功來自努力(內歸因)、努力員工的失敗來自其他因素(外歸因),或者不努力員工的成功來自其他因素(外歸因)、不努力員工的失敗來自於不努力(內歸因);換言之,努力的員工做什麼都對、不努力的員工做什麼都錯,主管等於是把「員工的努力形象」當作是最重要的關鍵,反而看不清楚事實。
而這種拙劣的領導手段會如何影響員工呢?高績效的員工發現主管看不見自己真正的價值於是萌生去意;一般員工們只能不斷加班好維持自己在主管心中的努力形象;低績效的員工只要維持一定加班時數就能長治久安。換言之,這是非常厲害的反淘汰機制,不僅可以趕走組織中最優秀的員工,同時還能降低留下的所有人的士氣與效率,實在是一條讓組織走向自我滅亡的捷徑。
結語:不加班的企業才是好企業
主管越是用各種方式威脅或者說服員工加班,就越是凸顯出自身的領導能力或者是公司的人資策略有很大的缺陷。特別在知識經濟時代中,真正具有價值的工作都要求某種程度以上的創造性。除非個人對某件事情有廢寢忘食的熱情(但這種人應該去創業),否則身心長期處在失衡的情況下,任何人的創造性都會耗損至無。
那些把研發當作業員管理的老闆,除了管理能力差之外,往往策略眼光也不會好到哪裡去,這種公司的長期發展性自然讓人堪慮。因此,如果你的主管整天口口聲聲大談努力,卻又只會用各種潛規則逼迫員工加班,那麼你最好該開始找份新工作了。記住,絕大多數情況下,不讓員工加班的企業才是好企業。
作者簡介_Sean Huang
1982年生,大學主修管理輔修政治,研究所投入心理,具有管理、社科與理學三個學院的知識背景。行文以理性定錨,力圖洞視世界本質。
看不到未來...《紐約時報》談台灣:掙扎中的半導體王國
(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4733&pnumber=1 )
科技報橘 撰文者張育寧、盧恩廣 2013-09-23
在台灣,25 到 35 歲左右的職場中堅份子,最想做的工作是什麼?
這是我們身邊朋友的例子。
台灣的科技產業,只風光了一個世代就無力後繼
國立大學文科碩士學位,想要安穩的工作環境,決定到竹科工作,五年內換了三家中型科技廠,做的都是人力資源部門的工作。過了股票分紅的黃金年代,薪水不高不低,只是沒有「小時候」想像的靠分紅買房安家的圓滿結局。公司裡手上有股票的「前新貴們」步入壯年,有的離婚有的家人分居兩地、有的不好不壞就是擔心手上的股票一天天貶值。
每天下班回到租賃套房,就是上網看美國影集,週末回到城市和朋友吃餐廳,並在 FB 打卡讓生活看起來豐富一點。對產業發展和工作前景有點無奈,想要轉換跑道,但不知道要換去哪。
偶爾跟同學閒聊,聽到某個年輕優秀學弟去了新加坡工作有些羨慕,回頭想想自己,還單身,出國工作應該沒什麼問題,不過已經 35 歲,要再從頭拚一次,很難提得起勁。最想去的其實是台積電,「如果我是這麼衝的人,當初怎麼會來竹科?」說得也有道理。
另一對壯年夫妻,一樣從竹科科技廠出來,有幸趕上「股票分紅」最後一個黃金階段。兩個人都在「前」名牌科技廠領了幾年股票,在該賣的時候都先賣掉,不致於優渥無虞,但比起很多同事已經算是「出場時機」抓得準。然後,他們出乎所有親友意料之外,決定創業。
從硬體廠的老本行出發,找了軟體人一起做軟硬整合的事業。公司開張半年,燒掉好幾張股票,年輕歲月和健康體魄換來的賣肝錢不是不會心疼,不過他們說,「大家都不出來做新東西,都只想要獨善其身,看看韓國這幾年的樣子,我們要怎麼給下一代交代?」語氣一點都不激昂,不過表情非常嚴肅。
另一個才 22 歲,大學理工科四年級,三個大學暑假從來都沒閒著,大陸、美國、英國、新加坡到處跑,不是旅遊而是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外交營、創業營、交換學生,他說自己算是同學裡面膽子比較大、比較活躍的(當然也是相對有資源的),每天逼著自己拓展視野「探機會」,很怕自己被淘汰,「不趕快找機會,難道要延畢然後念研究所到 30 歲,還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嗎?搞不好到時候賣雞排跟現在滿街小黃一樣競爭,碩士雞排噱頭畢竟不比博士雞排炫。」說得很酸,卻很真實。
眾生相,三個例子不能代表全部。不過,我們很難不承認,台灣從年輕世代到中壯年世代都一樣,面對就業選擇和職涯發展,心境和我們鄰近的中國、韓國與東南亞市場截然不同。台灣靠半導體起家,只風光了一個世代就無力後繼,科技產業環境就業結構,的確出了很大的問題。
Taiwan! We’ve got a problem !
《紐約時報》幾天前幾天一篇針對台灣科技業的報導,正好就在討論這個問題,報導題目是〈台灣晶圓產業為科技世界帶來力量,如今卻掙扎求生(Taiwan Chip Industry Powers the Tech World, but Struggles for Status )〉。
紐約時報記者訪問日月光營運長吳田玉。日月光面臨的經營問題就是科技廠面臨的難題 -- 許多優秀年輕人不願意投入台灣的世界級晶圓產業。吳田玉說,當下很多年輕人在問,「為何要投入晶圓代工業呢?畢竟 Google、Facebook、Apple 等公司待遇好多了。」
紐約時報是這樣描述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擁有 2,300 萬人口的台灣,是世界最大的晶片製造國,根據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報告,光是去年晶片製造業就帶來 630 億美元營收,占了全球晶片總營收的五分之一以上。台灣製造的晶片是全球許多電腦、智慧型手機、相機等電子產品的重要零件。即使在全球景氣下滑的近幾年,營收還是有不錯的表現,根據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估計,今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總收入預計會增加到 1.87 萬億台幣,比 2012 年成長 14%。
那麼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加入?
原因在於,許多半導體公司的獲利不斷下降,甚至賠本。而在矽谷的 Google、Apple 等科技公司,卻可以因為半導體產業的不斷創新,幫助他們生產更有創意、進步產品,而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吳田玉說:「我們在鍛鐵房裡揮汗如雨的工作,卻是其他人幫我們收割、獲利。」而其他業界相關人士,也都跟吳田玉有相同看法,認為產業界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當前環境下獲取更多利潤?
揮汗在「摩爾定律」下衝製程效率優勢,但是,根據專家說法,半導體製程在技術上很難再有所突破。只靠這一式闖天下,台灣科技產業自然愈來愈捉襟見肘。
危機就是轉機,晶片廠紛紛想新技術、新合作模式
紐約時報訪問法國里昂諮公司 Yole Développement 的策略分析師 Pascal Viaud :「所有人遲早都會面臨這個問題,這個產業需要創新,以注入新的價值與活力。半導體產業的技術瓶頸不是台灣獨有的問題,問題是,台灣業者有沒有辦法找到新的路。」
半導體製造的新路之一是生產 3D 晶片,以一層一層向上堆疊晶體管的方式製造。台灣的勁敵南韓已經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三星電子今年夏季時就宣布,將大量生產 3D 晶片,用於手機的快閃記憶體中。3D 技術雖然可以提昇效率、減低成本,不過也拉高晶片設計和製造的成本與複雜度,但這些新的商業模式都還沒有定論。
例如,三星與英特爾的作法是,採取一站到位的服務模式,將設計、製造、組裝晶片集合成套,再銷售給設計、組裝手機、相機等產品的公司。這個方式的名稱為整合元件製造、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rs),為大企業提供規模經濟與專業技術優勢,以因應當前的產業結構挑戰。
另一個辦法則是更為專業化分工,各家公司負責不同生產階段,例如,日月光公司負責組裝與測試其他公司製造的晶片。支持這個方式的人認為,電子廠商比較喜歡專業的半導體製造商;四年前,加州晶片製造商 Global Foundries (前身是超微 AMD 的製造部門)的全球營運長曾說:「I.D.M 模式將不復存在!」
當全世界的半導體商正在煩惱產業出路時,對台灣而言,問題有更大迫切性,因為半導體產業對台灣大、重要但是卻很分散。就在國際間許多產業龍頭結合時,台灣幾乎沒有受到什麼影響。比較明顯的調整,是半導體代工龍頭台積電增加了晶片包裝服務,而第二大的聯電也宣布與 IBM 合作研發新技術。
有些業內高階經理人對媒體說,其實不需要對半導體這個產業擔憂。與其羨慕蘋果、三星等高獲利公司,晶圓製造廠不如試著在汽車、健康等領域開發新市場。台積電技術長孫元成這樣對《紐約時報》說:「是時候創新了!如果大家不合作創新,永遠沒有辦法退休。」
老一輩苦於無法退休,年輕一輩的難題更大,他們看不到未來。
(參考資料來源:The New York Times)
作者簡介_科技報橘
TechOrange,專門追蹤全球網路產業的科技網誌。提供網路創業者、行銷人員、媒體人員關於網路的資訊與知識是我們的任務。文章輕薄短小,吸收科技新知沒負擔,每天大概花吃顆橘子的時間來瀏覽就夠了。
從理所當然到不得不然的小確幸
( http://readandanalyse.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10.html )
張貼者: Sean Huang 2013年9月10日星期二下午9:15
我們曾經歷過一段富裕的時代,逐漸滿足了物質需求後追求更高的精神層次,於是政治民主化、媒體自由化、公營事業民營化。我們不在需要為了生存而努力,棄絕了過去那套以工作為主的價值觀。我們追求一種更平衡的生活,在生活與工作、精神與物質、自我與他人、及時行樂與遞延享受之間取得平衡。我們追求自由經濟、民主政治、開放媒體與多元價值,自由這個詞彙一瞬間成為某種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價值觀。我們把重心從國家與家庭轉到個人,我們拒絕壓抑自我並且鼓勵解放;我們言必歐美,彷彿我們與先進國家相隔的一線就是自我意識無限制解放。我們不要那些龐大的虛幻的遙遠的願景,我們要微小而切確的幸福感,理所當然的小確幸。
我們以為富裕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經濟持續成長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我們相信把握當下
然而我們忽略了自由經濟的本質其實是個金字塔,所有優勢永遠都相對而非絕對,重要的不是你爬得多高,而是有多少人比你更高。更大的錯誤理解則是:我們賺到的是機會財,歐美日賺的是管理財跟知識財──機會財稍縱即逝,只有管理財跟知識財具有長期優勢。而台灣之所以能把握到經濟爆發的機會,依靠的是集權政治與計畫經濟,把國家全部的能量專注於少數幾個點上,累積十年功力,才有機會一口氣竄升。民主政治跟自由市場經濟對台灣物質成長真的有貢獻嗎?
當台灣徹底棄絕了集權政治,卻發現自己的民主政治不過是幾年一次的政治選秀,選出來的總統一任不如一任,卻沒人自我反省該把每一位候選人的政策白皮書看完才去投票。台灣不斷呼喊著公營企業應該民營化,十幾年後卻又不斷要求政府應該透過權力壓迫物價,而不是改變自己的購買行為。企業主一邊說著要企業轉型要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但另一方面以為用中低階製造業的管理方式能創造出什麼高附加價值以為壓迫員工就叫做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又不斷要求政府應該給予各種匯率、賦稅與費用的優惠。說穿了,台灣的政府、企業、人民根本沒做好「自律」的心理準備就得到「自由」,這個社會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人都不斷強調自己的「權利」,沒人在談「義務」。由儉入奢易。許多學者紛紛喊出這是一段「民主的過渡時期」,但真的是如此嗎?我們該如何相信,在這個人人皆自利而且不用理性只靠情緒決策一切的氛圍下,台灣真能走向清明?事實上,由奢入儉難。
我們的輿論越來越人格分裂。看到果農辛苦栽種的水果不得不便宜出售,就喊著我們的政府是要讓這些果農怎麼活!但真要拓展海外市場好提高產品價格,卻又說我們以後蔬菜水果會是三倍價格,是要人民怎麼活!留在台灣的低階製造業被抗議產值過低、汙染過高、薪資水平不符標準;移往海外經營又被說是產業外移居然不根留台灣。新聞媒體整天汲汲營營於追逐各地便當店是否漲了五塊錢,卻又抱怨餐飲業工資過低工時過長、食材用得不夠好或者店面維護不夠乾淨。我們期待媒體背後不受政府與企業影響,但又不要媒體過度商業化。
三十歲上下的年輕人翻開商業雜誌或者職場情報誌,上一篇成功的人生故事告訴你成功者工作多麼有熱情多麼樂在工作甚至一天工作十二小時也能樂以忘憂,下一篇成功的人生故事告訴你人生應該取得平衡應該多結交人脈多運動多培養工作外的興趣。等等,一天不就二十四個小時,我們到底該如何花十二小時把工作當創業連睡前都想好明天早上要完成什麼目標,同時又健身瑜珈鐵人三項每周還有三天晚上跟值得你經營的人脈吃晚餐?所謂的沒有策略是這樣,知道有一百種值得去做的事情,卻不知道那件事情最為優先。台灣就是這樣。什麼都想要,最後什麼都得不到。
我們放棄了用更高的標準自我督促並追尋遠大夢想,只想著維持既有的優勢,安於小確幸。然而,我們選擇了小確幸的同時也放棄了把能量聚集於建立進入障礙更高的優勢,最後結果必然是失去我們原本有的優勢。吃老本,沒辦法天長地久。台灣相對於東亞鄰國,不僅沒有策略、沒有戰術,同時連價值觀與社會信任都幾乎瓦解,要是國力不衰敗反而是沒有天理的事情。不是世界拒絕了我們,而是我們拒絕了世界。
不知不覺中,台灣已經變成一個不允許年輕人夢想的國家。現在我們可以更光明正大地享受如同一口美妙甜點般微小而切確的幸福感,因為,我們也只剩下這種不得不然的小確幸。
作者簡介_Sean Huang
1982年生,大學主修管理輔修政治,研究所投入心理,具有管理、社科與理學三個學院的知識背景。行文以理性定錨,力圖洞視世界本質。
創業,從拒絕房貸開始!
【詹益鑑╱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2013/09/26
最近有一本新書【給你10分鐘,證明世界都買單!(The Launch Pad)】,描繪矽谷的新型態創投Y-Combinator(簡稱YC)與其栽培投資的眾多新創團隊。這家創投可以說是全球創業育成計畫與超級天使的標竿,也是啟發我們在台灣創立appWorks Ventures(之初創投)的靈感來源及學習對象。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段落,是YC的創辦人Paul Graham提到當初為何將創立於波士頓的YC搬到矽谷,並要求獲選團隊也搬到矽谷創業的原因。他的觀察是:全美國許多城市都有傑出的創業者(例如底特律、芝加哥),許多地方也住著有錢人(例如紐約、洛杉磯或佛羅里達),但只有矽谷「同時」擁有眾多的創業者與有錢人,而且這些有錢人多半有創業經歷,因此矽谷的創業與投資風氣才如此興盛,並產生這麼多偉大的新創公司如:Apple, Yahoo!, Google, Facebook(同樣創立於波士頓但很快搬到矽谷)等。
讀到這段話,很自然地讓我檢視了全球主要的創業投資區域,我發現這種「創業者與投資人共同群聚、投資人有創業經歷」的地點,的確才能成為創業投資興盛的地區,例如長久以來的矽谷、以色列,這十年來的上海與北京,以及,2000年以前的台灣。
為什麼曾經號稱全球三大創投活躍區域、中小企業活力與投資風氣興盛的台灣,會在十多年前開始從創投亮點地圖上逐漸黯淡?除了消費者電子產品的市場成長趨緩,人才、技術與資金的西進中國,以及投資誘因的相關法規與環境改變之外,是不是還有什麼原因造成了台灣近年來新創事業與投資機會銳減?
創業與投資的關鍵要素,就是市場、人才與資源。台灣地狹人稠,但是2,300萬人很難養活中大型企業,向來都是外銷導向的出口經濟。人才面供給並不匱乏,雖然十年來的教改讓台灣的技職體系幾乎滅亡,但創業的主力是有產業經驗的工作者,台灣應該有充沛的工程師能量。而說資金外移也不盡然正確,2008年政府大幅調降遺產稅率之後,許多資金由海外搬回台灣,那麼這些錢都到哪去了?
其實答案呼之欲出,這些年來台灣經濟發展停滯、轉型困難,除了受到全球景氣與金融風暴的衝擊,關鍵是過於興盛的房地產投資風氣。房地產綁架了台灣的投資人與創業者,讓資金與人才進入新創事業的可能性大幅降低。這話怎麼說呢?
仔細觀察台灣的媒體與政府,就可以感受到鼓吹買房的號角聲從來不曾停止過。不說平面或電子媒體上層出不窮的房地產廣告,就算政府號稱打房,也不敢真正拿出魄力,從空屋稅、增值稅等基本面加以施展,奢侈稅雖然抑制了投資客進場,但台灣的房價薪資比與房價租金比依然高居全球之冠,我們的經濟成長率幾乎主要靠資產增值而來。
再換個角度檢視,我們國家向來只有土地政策、買房誘因,缺乏真正的居住規劃與租屋政策。不說為了交通建設、科學園區而進行的土地變更、徵收與開發(表面上造就地方經濟,背後當然是地主與財團得利),連國民住宅、合宜住宅都必須以承購的方式,而不是鼓勵人民承租。這麼多年下來,政府所推動的政策性優惠向來只有房貸條件,就是要人民再窮也要買房子來築夢。
但是「居者有其屋」真的一定要透過貸款買房來實現嗎?反觀先進國家如德國、瑞士,政府保障人民居住權益的方式是抑制房屋買賣、鼓勵人民租屋。
也許有人說,華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很難打破,這我也不能否認。台北市的房價居高不下,主要也是因為土地價值高。但過去的土地拿來農耕,後來成為工業或商業用地,因此的確有其產值存在。但現在有多少人買土地或房屋是拿來進行農工商的產業發展?當我們的商務型態越來越往網際網路與智慧裝置上移動,真實的地理「位置」與工商「地段」,將逐漸被「網址」或「APP」所取代(想想被Facebook以十億美金收購的Instagram就好),土地還那麼具有增值空間嗎?
回到主題。為什麼說台灣的房地產綁架了投資人與創業者?
因為房地產保值甚至增值,在缺乏其他具吸引力投資標的而房市長期走多之下,有錢人當然把投資房地產視為主要投資工具;反過來,因為把「買房」當成人生大事、成家必備,所以多少受薪階級背了二十年、三十年的房貸,一輩子當房奴的後果,到時候換得一棟三十年甚至更老的老房子,而且因為貸款所造成的財務壓力,以及買房地點與換屋的麻煩,犧牲了可能的創業機會或轉換跑道的彈性。
沒有錯,繳了三十年房貸,換得房子的擁有權與可能的保值、增值空間,似乎相較於繳了三十年租金,只擁有了房屋的居住與使用權來得划算。但是以台灣的房價租金比來計算,其實中大坪數或高單價的房屋,租比買划算且保有彈性。
其實,我對於租屋買屋沒有絕對的偏好,也期待有一天用自己所創造的價值來實現夢想、建造屬於自己與家人的家園。但是台灣現在的環境,過度鼓勵年輕人貸款購屋,也過度吸引有錢人投入房地產,造成了技術型中小企業創業者與投資人都銳減的現象,這對台灣的長期經濟發展與社會階級流動是非常不利的。
文章一開始提到的矽谷創投Y-Combinator,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創辦人Paul Graham與他的合夥人,幾乎只投資沒有房產、容易移動的青年創業團隊,因為市場與投資環境永遠在變動,對於把自己未來機會投資在彈性極低的房地產上面,他通常不會支持這樣的行為。
回到台灣。
我們也許不能改變政府或媒體對於房地產投資的鼓吹,但我們可以拒絕加入這個循環。如果,你想保留未來的工作彈性與創業機會,還有更好的居住規劃與空間環境;如果,你也想創造一個創新機會更多、階級流動更快的社會;請好好想想自己在居住面向的財務規劃,「貸款買屋」不見得是你唯一與最好的選擇。
作者簡介╱詹益鑑:
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暨合夥人,投身創新、創業、創投領域近十年,長期關注科技發展、教育政策、產業趨勢與國際財經,熱愛鐵人三項運動,自許為務實的理想主義者。作者blog、臉書。
嚴長壽先生說《 和誰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
達仁設計 臉書頁 2013-9-26
1.普通人的圈子,談論的是閒事,賺的是工資,想的是明天。
2.生意人的圈子,談論的是項目,賺的是利潤,想的是下一年。
3.事業人的圈子,談論的是機會,賺的是財富,想到的是未來和保障。
4.智慧人的圈子,談論的是給予,交流的是奉獻,遵道而行,一切將會自然富足。
在現實生活中,您和誰在一起的確很重要,甚至能改變您的成長軌跡,決定您的人生成敗。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 和勤奮的人在一起,您不會懶惰。
● 和積極的人在一起,您不會消沉。
● 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
● 與高人爲伍,您能登上巔峰。
●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
● 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 態度決定一切。有什麼態度,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 性格決定命運。有怎樣的性格,就有怎樣的人生。
● 生活中最不幸的是:由於您身邊缺乏積極進取的人,缺少遠見卓識的人,使您的人生變得平平庸庸,黯然失色。
● 如果您想聰明,那您就要和聰明的人在一起,您才會更加睿智。
自主學習的故事和世界大同的美夢
( http://hungsh-ntucsie.blogspot.tw/2013/09/blog-post_25.html )
台大資工 洪士灝 & PAS Lab 張貼者: Shih-Hao Hung 2013年9月25日星期三上午10:14
我來講一個虛構,但是未來可能會發生的故事。
如果有一個國中學生,對於學校的課程都能理解,但不喜歡為了得高分而背誦硬記那些隨手查得到的資料。有一天他發現自己對資訊科技非常有興趣而且有天分,請教高手,找到一些線上課程,每天花兩個小時自學。三年內他陸續學完了以下的課程,而且通過Udacity官方的認證: (課程列表來自於Raymond Lai)
Udacity CS101 – CS Intro/Python
Codecademy/W3Schools HTML, CSS, JavaScript (jQuery, Ajax)
Udacity CS253 – Web Development
GitHub, Vim or Sublime Text
Udacity CS255 – HTML5 Game Development
Django
Nand2Tetris - Computer Architecture
Udacity CS215 – Algorithms
Udacity CS258 – Software Testing
Udacity CS259 – Software Debugging
Udacity CS262 – Programming Languages
(可以把Udacity課程代換成Coursera, Edx或其他)
由於英語的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他也同時強化了他的英文能力。
這樣一位高中還沒畢業、未滿十八歲的年輕人,用行動展現了:
1. 他自我要求、自我學習的能力
2. 他對於資訊科技的熱愛
3. 他所學到的知識和具備的技能
問題來了,如果你是這位同學,你覺得需要念大學嗎?如果選擇進大學的話,大學能給他什麼樣的教育呢?當然,大學裡面有各種社團、各種課程,可是不必進大學也可以參加各種社團、旁聽各種課程。喔,念大學有教授會指導?如果這位學生來找我合作研究的話,我不但樂意指導他,可能還給他研究津貼呢!
讓我們假設他選擇把學費省下來,到一流大學找一位賞識他的教授做研究,在大學校園裡自由學習,在三年之內,聽過他想聽的課,待過他想待的社團,做出不錯的軟體,受到教授的推崇,發表了論文,申請了專利,賺了一點錢。
相較於一個碩士畢業生,他缺少的,是學士、碩士學歷,可是他年輕了三歲。
他沒辦法考高考、當公務員,但如果私人公司需要軟體人才,會不會來找他呢?他和一個國立大學資訊系的碩士同時來應徵前瞻的軟體研發工作,我要用誰?
根據我的經驗,很多碩士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實作經驗並沒有比這位年輕人強。換句話說,這位年輕人很有競爭力。尤其是,在資訊科技急速演進的時代,我會把自我學習的能力擺在第一位。
這個故事,在我們小的時候,沒有線上課程,不可能發生,好可惜。其實我講的是基於我個人經驗 -- 我當年在高中時迷上了電腦,為了要到有設備能讓我學電機資訊的系所,以及待在距離光華商場近的大學,不得不耗費高三的光陰去準備大學聯考。但後來到了大學之後,又被迫修了一堆無聊的必修課,而電腦相關的課都靠自己看書學,或是在社團裡跟朋友切磋交流出來的,所謂生不逢時也。(我認識的好幾位朋友,以及我自己,如果生在今天,很可能就走這條路了。)在線上課程越來越豐富的未來,自主學習的到路將會越來越寬廣。
啊,你說你沒有學位,老闆不會認同你?我想,當工作機會很多的時候,你在乎那些不識英才的老闆嗎?哦,你問我這條路一定會成功嗎?不,我不敢保證,但是我的小孩如果想走這條路的話,我會支持他。嗯,你說你還是不敢走跟別人不一樣的路?那沒關係,我沒有非走說這條路不可,不過我建議你思考一下你的人生目標。嘿,你擔心你這樣做會變太強了,台灣沒有給你發揮的機會?那就出國去吧,然後記得把好的工作機會帶回來...
我這故事講的不是天才,而是一個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人所選擇的道路。故事中的主角,雖然有主見,但是他選擇聽高人的意見,到大學跟適合的教授學習,也願意去社交,所以沒有成為剛愎自用的怪胎。
線上課程和自主學習,只是學習工具和模式,無關乎品格教育。正因為他不必為升學、得高分、拿學位而學習,他可以將死背書的時間省下來,用在人際和人文上面。例如,他可以看到哈佛大學的課程,了解「正義」(Justice)是什麼。
一個不懂得跟人相處的怪胎,待在學校裏面的時間再久,還是一個不懂得跟人相處的怪胎,現在的學校教育的作法也不見得會改變他的氣質。
寫完以上內容之後,我做了一個夢。
我夢見將來的學生們都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和目標,以自己的步調去學習,結交各種志同道合的師長和朋友;
我夢見將來的家長們都不必再擔心什麼十二年國教、補習班、名校光環、高學費,子女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只要做一個樂於學習的家長,就是最好的身教;
我夢見將來的老師們都可以把精力花在有重大意義的工作上,對學生們做個人化的指導,和學生們做最好的朋友;
我夢見將來的公民們都願意透過自主學習提昇自我的境界,能夠找到優質的資訊和明辨是非,不受媒體和政客擺弄;
我夢見將來的世界會因為知識教育的普及和資訊的通透,有辦法好好照顧環境和眾生,成為真正的世界村。
這是一個「大同世界」「理想國」式的美夢。實際面上當然有不少待解決的困難,但是有機會。兩千多年前孔子和柏拉圖勇於做美夢,可惜人類歷史上一直缺乏讓全人類溫飽以及讓全世界方便迅速分享資訊的工具,這些missing links,在科技急速進步的現代已經出現了契機。當然,我們看到野心家藉由科技的幫助,搜刮資源、壓榨廉價勞工;我們看到過著安逸舒適生活的孩子,缺乏學習的動力和目標。這些科技文明帶來的問題,是教育文化的工作,而傳統教育的形式,也在快速演進之中。所謂知識就是力量 -- 要解決現在社會的問題,要讓台灣成為世界的一等公民,需要務實地改進教育文化。
有句話說:「有夢最美,築夢踏實」。各位朋友都做些什麼夢呢?又為自己的夢做了些什麼呢?有空就說給我聽吧。
雲端法則重寫IT人才的定義-你是雲端時代的搶手人才嗎?
(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82072 )
iTHome 文/楊智傑 2013-08-20
專業技能延伸力、跨界整合力、溝通力、軟實力,這些當今IT人才的加分項目,將是雲端時代搶手人才的基本能力。 但是只有這些技能還不夠,雲端時代的人才,不能只是具備單一技能的專才,而是要成為兼具軟實力與多樣硬實力的通才。專業角色的融合、專業技能的混搭情況,會比Web 2.0時代更加普遍!
「2010年,我審的20個計畫裡,只有2個是關於雲端技術,」清大資工系教授鍾葉青說:「今年我審20個計畫,就有18個是關於雲端技術的。」
不過是2、3年的時間,雲端技術已成為IT界最重要的趨勢,緊接著下一波就是Big Data。
資管系的教授則觀察到另一種現象。前幾年的學生畢業專題,絕大多數的主題都與網站相關,但是最近一年的畢業專題卻整個大翻盤,超過80%以上都是行動App、雲端服務的題目,傳統網站相關的題目只剩不到2成。雲端運算與行動App之熱門,連在學的學生都嗅出方向了。
雲端時代π型人最吃香
然而,雲端運算、行動App皆是市場調查研究公司IDC定義的第三代IT架構的重要表徵,這代表著雲端運算與過去IT人所擅長的技能截然不同。在雲端運算掀起的跳躍式變革下,你還能成為雲端時代的搶手人才嗎?
在雲端時代裏,企業最想要什麼樣的人才?Yahoo亞洲區搜尋工程部資深總監許明彥說,Yahoo在找的人才,要兼具創意與行動力。
臺灣微軟開發工具暨平臺推廣處總經理劉念臻指出,兼具技術與業務的高度整合性的人才,是雲端時代人才的重點需求。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副主任周立德則強調,要在雲端時代占有一席之地,軟實力的培養不可或缺。
他們心中的搶手人才,都不再是具備單一技能的專才,而是兼具軟實力與多樣硬實力的通才。
雲端時代吃香的人才,將是身兼跨界技能的π型人。
在Web 2.0時代裏,最搶手的人才是兼具工程師與設計師的特質。工程師擁有設計思維、設計師懂得寫程式,這樣的跨界能力在Web 2.0風行時最為吃香。
到了雲端時代,專業角色的融合、專業技能的混搭情況,會比Web 2.0時代更普遍,從工程師、設計師以至整個雲端團隊,人人都須要擁有2、3種以上的專業能力。
在雲端時代,只懂系統管理與維運的MIS不再有競爭力,吃香的是擁有程式開發能力的MIS,也就是現今雲端公司普遍設置的DevOps雲端維運人員。
而軟體公司的工程師則要具備架構師的能力,擁有制定雲端服務API的能力,才能脫穎而出。
就算不是直接參與工程技術的行銷人員,也得具備科技能力,以及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素養,因為雲端行銷人員必須對雲端生態圈的使用者、開發者有敏銳的觀察。
由於雲端運算與傳統IT架構截然不同,企業找尋人才所重視的條件,就與過去有所不同。
華碩雲端總經理吳漢章在找雲端系統工程師時,就會先選擇有組合語言開發經驗的程式設計師,而不是現今市場搶手的C或Java程式設計師。
吳漢章說,這是考量大型雲端運算的架構特性,通常在雲端系統上的1套程式會在數萬臺或是數十萬臺伺服器上執行,所以,任何程式上的修改都得乘上數萬倍的效果,即使只是1行多餘的程式碼,都可能會造成上百萬或上千萬次無謂的資源浪費。
因此程式設計師必須要錙銖必較,而吳漢章認為組合語言工程師普遍受到的訓練:「任何細微的操作都有其硬體成本,多寫1行程式碼就會造成資源浪費。」就與雲端運算的情況相符,然而主流的C、Java等高階語言工程師,普遍缺乏這樣的觀念。
在雲端時代裏,整個社會對於IT的需求更多了,IT人員有更多大展身手的機會,但是雲端法則也在改寫IT人才的定義,唯有成為全方位的IT新人類,才能在雲端時代繼續成為搶手的人才。
臺灣微軟開發工具暨平臺推廣處總經理 劉念臻
兼具技術與業務的高度整合性,是雲端時代人才的重點,但是這種全才並不多見,因此IT主管必須讓組織內的業務、技術人才各司其職,建立迅速有效的溝通管道。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副主任周立德
要在雲端時代占有一席之地,軟實力的培養不可或缺。舉凡創造力、自學力、表達力、領導力、毅力、團隊合作精神、接受新技術與新思維的好奇心、對社會關懷,皆是培養軟實力的重點。
清華大學資工系教授 鍾葉青
政府、業界與學界應一同正視系統軟體的人才短缺問題。除了修改論文導向的升等,業界也可以提出系統軟體的研究計畫,讓教授與研究生共同參與,比較有機會在學院裡深耕雲端系統的技術。
Yahoo亞洲區搜尋工程部資深總監 許明彥
開發人員不應畫地自限,積極擁抱新技術與新觀念,才是免於淘汰的不二法門。
精誠資訊助理副總經理 蔣居裕
在雲端時代,各種角色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要,如果只是專業能力強,卻無法與其他人互動,就不能算是雲端時代的搶手人才。
華碩雲端總經理 吳漢章
雲端時代的產品要從使用者需求出發,而非技術考量。
文⊙楊智傑、吳其勳 攝影⊙洪政偉、陳世榮
網路業從領先到被狠狠超越,台灣該找回討海的勇氣
(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29452?fb_action_ids=10151921243869743&fb_action_types=og.likes&fb_ref=.UkjITU2udtU.like&fb_source=other_multiline&action_object_map=[565788790142662]&action_type_map=[%22og.likes%22]&action_ref_map=[%22.UkjITU2udtU.like%22] )
數位時代網站|撰文者:有物報告發表日期:2013-09-28
台灣網路產業,小時了了
20多年前筆者國小時期,父親朋友送來一台 486 SX 電腦,替換掉 386 的電腦。猶記第一次買了 9600bps 的 Modem 撥接上白日夢 BBS (當年打 BB 不是 Telnet IP) 感受到網際網路的奇妙的心情,不論是 FTP 或 News 服務都充滿驚奇。而 Windows 3.0 橫空出世也打破冰冷 MS-DOS 的介面,只是當年 Windows 其實並非完整的 OS,更具體說應該還只是一個 GUI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應用程式。
以上這段往事在帶點驕傲的語氣中告訴跟我同齡的大陸同事時,可以感受到他一絲絲羨慕,因為那個時期他們沒有見過電視、冷氣,更別提電腦和網路了。
確實台灣在網路網路萌芽的時期起步很早。當年 Hinet 和 SeedNet 兩大 ISP 對於台灣網路的建設與普及有重大貢獻,從撥接一直到 Cable Modem,再到 ASDL 和光纖網路,乃至 Wifi 與 3G 覆蓋度,我們似乎一直緊跟在全球潮流上 (除了 WiMax 之外) 。
但自從2000年網路泡沫化後,為何台灣在網路產業卻走得如此艱難?還記得當年寫網站一定要到蕃薯藤登錄網站,當時我們曾有很強大的 GAIS 蓋世搜尋引擎 ,遊戲軟體產業也是蓬勃發展。那麼為何這十多年來台灣沒有在「全球是平的」網路時代中佔有一席之地?為何起步如此晚的對岸能夠超越號稱科技之島的台灣?以下我綜合個人心得與查到的資料方作探討。
務實台灣人,練就硬底子
台灣在缺乏天然資源的小島上,選擇硬體製造這條路,過往幾十年依靠著電子製造產業傲視全球。竹科的設立使得電子產業的設計、代工、生產整條產業鏈齊備,國際需求量大的時期,台廠速度、價格、品質也很快的贏得大量訂單。因此政府也順理成章將電子產業列為重點產業,許多補助條例、優惠政策、租稅減免等也都相繼支持著維繫台灣經濟命脈的電子相關產業。
可是全球局勢丕變。歐美經濟遭受衝擊的近年,需求量大大萎縮。許多台灣廠商即使原物料價格上漲的同時,絲毫不敢對客戶漲價。早一輩出走到大陸追求低廉勞動人力的廠商,更因為沿海工資飛漲與大陸政府頒布的勞動合同而吃足苦頭。若不是我認識大陸台商第二代,看過他廣東的廠房的窘境,是無法體會目前大陸工廠經營的困難。
除了要打通對外關係之外,還要面臨勞工糾紛和藉由勞動合同想訛詐的律師。除此之外,這些台灣的中小廠商還得面臨地緣人脈佔盡優勢的內地廠商的競爭挑戰,他們內地廠商已經學會許多技術與管理能力。
無怪乎筆者調侃這位台商二代為「富二代」時,他只能苦笑回應:『對啦! 我的確是負二代。是負債的負啦! 』。隨後說著想停止不斷「製造」的事業做轉型,要不然就要跟著其他台商重新出走到緬甸或越南重頭再來。
產業發展欠缺均衡,重硬輕軟
我們都知道飲食必須均衡,人才能健康;求學時候被教導要五育均衡才是全人發展。可是我們目前的產業發展卻不是這樣,而是傾向於發展「看得見」、「可計算」、「收效快」的方向。相比之下,軟體行業不容易看見。其實所謂的軟體不單是指網路和軟體程式,還包含許多文創設計、娛樂表演、服務等。台灣人偏好這三項的原因是:
1. 看得見:看得見的硬體比較吃香,因為生產出硬體產品可以運送、擺放、銷售。而軟體這種虛無飄渺的「產品」,存在許多不可預知性。務實的台灣傾向在一定的時間內(通常時間很短)要能看到東西,更重視本益比而不相信本夢比。本夢比只有存在股市中用以炒作的題材。
2. 可計算:硬體從成本預估、產量、產能相對的都有許多數字並且可以預估;但軟體與服務產業,許多很難用數字 KPI 來衡量。我們怎樣來量化一位設計師的「產能」?我們怎麼來預估一種網路服務或是 App 要多久能爆紅?所以還是攤開 BOM 表來檢討,去壓低供應商價格、延緩票期、大量採購、制定 Cost Down . . . 這樣能估算出還有多少利潤。
3. 收效快:最好是看到機會,就能夠趕緊有產出。如果要投入過多時間成本和人力資源就不夠有效率,先進入市場搶占先機,後進入市場削價競爭。更重視短期利益高於長期價值,這叫做快速反應打擊、兵貴神速矣!
由於台灣偏好以上三個特點,一直以來重硬輕軟使得企業本身與政府都相信這些量化的數字。可是具有高附加價值的產品通常「看不見」、「難計算」、「收效慢」!
其實有關單位一定能認知這樣的問題,也希望振興其他產業,行政院於 2010 年便曾提出「十大重點服務業」,內容參見這裡。對於一些產業成為「重點」本人非常不以為然,不相信點個 WiMax 產業去看分析報告(請確保您在身心健康情況下點選,免得氣死) ,但是跳脫本次主題暫且不提。
服務業佔台灣經濟最重,但資訊業吸走大部分研發預算
來看一些數據。這是台灣自 1981 年筆者出生那年截至 2010 年台灣服務業佔 GDP 比重。可以看到 2000 年前後達到7成左右就開始衰退。許多世界先進國家服務業佔 GDP 比重都在70%~80%
(圖)
再來看看台灣近10年來服務業就業人數逐年攀升,佔整體就業人數比例也持續增加:
(圖)
結論:我國近十年愈來愈多人投身服務業,但是服務業佔整體產值比例並沒有隨之提昇。換句話說,服務愈來愈「廉價」了。為何大家那麼努力的「服務」卻沒體現在「回報」上呢?
我們看一看主計處2010該年服務業細分的一些比重(摘錄自這裡):
(圖)
可以看到服務業中,資訊服務業佔比不大。可是卻是投入研發經費最高的類別:
(圖)
雖然以上數據並非最新數據,但我相信比例應該相差不大。筆者專業為資訊領域工程師,並非經濟學、國際貿易的專家,僅僅提出一些手頭上收集到的出口貿易數據給各位參考。
台灣在國際競爭持續落後
如果跟國際比較,台灣是在持續落後,其他國家持續進步。以下數據是 2012 年由 WTO 公布的全球貿易排名:
●台灣商品出口成長持平,四小龍中敬陪末座
●2012台灣出口貿易排名17(3,010億美元,成長率-2%, 進步一名),落後新加坡(14名)、香港(10名)、韓國(7名)。全球排名前四依然是中、美、德、日
●2012台灣進口貿易排名18(2,700億美元,成長率-4%, 持平),落後新加坡(15名)、韓國(9名)、香港(8名)。全球排名前四依然是美、中、德、日
●東南亞裡面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排名都逐步攀升
●台灣服務貿易出口成長退步,依然四小龍中墊底
●2012 服務貿易(包含進出口)台灣排名27,比20122年26名退步一名。其中出口490億、進口420億,合計910億。
●台灣落後泰國(25名)、香港(16名)、韓國(12名)、新加坡(8名)
未來台灣於亞太地區的區域整合產業鏈下,逐步被邊緣化,其實對於將來的發展相當不利,台灣處於太平洋島鏈如此優越的地理位置,不應該被忽略而「自成一格」。當你發現週邊鄰國都在高速經濟發展之下,很難不去憂心台灣將來的重心是放在什麼位置。
筆者從事網路創業屆滿四年。在這超過1,400天的歲月,真實地體會台灣創業公司、中小企業的人情冷暖;也看到許多懷抱遠大夢想的創業家們陸續倒下。但依然有少數艱苦堅持著。
每個創業家背後都有一段故事,我看到許多非常熱心想要給予創業家幫助的政府相關單位、育成計畫、創投與天使投資人在過去幾年慢慢浮上檯面;不過我更希望看到這些有心想要給台灣打上強心劑的朋友,能夠以更專業的角度、更長遠的規劃來佈局。台灣產業轉型喊了很多年是否真的奏效值得大家深思,不僅僅只期望一些卓越企業作為代表模範,更應該致力孕育與搭建合適發展的生態體系。
追捧台灣之光 忽略光何以來
本人相信身處於黑暗中,僅有的燭光更顯明亮 . . .
因為某些領域台灣發展薄弱,所以當出現了天才,或非常刻苦力爭上游的「台灣之光」的時候,全民與媒體如同找到救世主一般極力的追捧。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光環褪去,其實被捧高高的台灣之光不論是企業或是個人,再次遇到困難與阻礙時依然還是要獨自面對被消費後的困境。有太多的成功企業、運動員、演藝人員都有被光環籠罩過。
筆者深深認為當一個真正產業蓬勃發展與百家爭鳴之時,應該不會挑特定個體來大書特書,而是會有更全面的報導。
批評不如動手解決
民主言論自由確保我們可以允許不同的聲音存在,因此也讓每個人的聲音能夠充分表達,差別只是聲音的份量會不會被受到重視而已。但嘴巴長在我們身上、手也長在我們身上。我們能用嘴去批評也必須要能用手解決問題才是。
筆者個人觀察覺得普遍台灣企業過去重視「價格」大過於「價值」。當我們關注在價格的同時必須要提昇效率以快打慢,企業本身要做到垂直整合和規模化手段來增增加產量,確保議價能力與擴張市場份額,當產業競爭進入白熱化後普遍都採用削價競爭,以低廉價格來搶佔有率。其實這些策略與手段並沒有什麼問題,不過也許偏廢一些更屬於價值面的東西。
若重視到價值本身該如何「持續投入創新」、「持續投入品牌經營」、「持續投入研發經費」,加上持續是很重要的,有資源的領先企業若能夠平衡「價值與價格翹翹板」,筆者相信現在的投入將會在未來開花結果。
具體一點的說,過往因為在知名代工廠服務過幾年的時間,體驗出台灣企業非常高度效率的產能,對於流程管理的嚴謹,以及對於成本控管的特長。可是當國際上追兵有更低廉的勞力和土地優勢之後,將會一點一點蠶食鯨吞市場份額。中低階的生產製造業者應該從觀念上調整,不能再像以往僅僅「重視價格以下的空間,而應該重視價格以上的價值」。
如同下圖倒三角形所體現出的利潤,如果不奮力向上爬,就難以爭取到更寬廣的發展空間。當然這些都需要重新審視企業自身的本質。
中國互聯網十年,風起雲湧
回到一開始談到的互聯網(筆者習慣用互聯網)產業。筆者因為工作關係,在內地生活已邁入第8個年頭,也是台灣同年齡中少數對中國互聯網市場體認深刻的人。
許多大陸七年級生其實都是到大學時期才接觸互聯網。在他們的網路經驗中,ADSL 是很正常的上網方式。大部分的草根網民沒有機會買電腦,就會去很便宜的網吧 (網咖),使得許多商業模式從中產生。例如:非常 Hao123 這類型的純靜態的書籤網頁,竟然可以取得非常高的流量進而被百度高價收購。還有許多遊戲下載網站,用免費下載方式來衝高流量再轉而嵌入一些廣告賺取高額報酬。
早年的中國互聯網確實是非常無章法、難以理解的高速增長,也在過去十幾年造就一批一批赴美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因為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多網民的市場,用戶數與流量決定網站的規模與價值,也因此中國能夠孕育出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
中國互聯網大勢底定
如今,基本上在中國能夠成為大平台的機會已經不多。這些大平台的營運方式也和我們熟知的歐美互聯網公司有許多不同。具有高度影響力的大平台概分為:
● 遊戲平台
● 廣告平台
● 通信平台
● 電子商務平台
除了 BAT(百度、阿里、騰訊)三大巨頭,還有360這一股勢力,加上原本的門戶網站(入口網站)和視頻網站依然也有巨大的流量作後盾,確保有一定的廣告收益。而依附在這些大平台下還有許多公司都不斷的做加值,例如:對於一些淘寶客,美麗說、蘑菇街這類的服務就具有極高的價值。
巨頭的產生帶動整體產業的活躍,並且創造出更多商機與服務模式。
大陸網創業激烈競爭、你死我活
新一代的大陸互聯網創業公司也不輕鬆。除了面對巨頭抄襲威脅,也必須面臨人才競爭的壓力。許多公司在大量資金挹注下,都開出高得離譜的價碼相繼爭取技術人才,否則難以和大公司搶人。而北京中關村也聚集許多新創公司緊緊盯住矽谷最新的資訊與趨勢,大部分能賺錢、賺版面、博眼球的創業項目都不只一家公司在經營。
在大陸創業很難說自己是第一個想到這個點子的,因為第一個想到的不代表能夠成功。而且很難想像許多國外知名的網路服務,其實都會被大陸創業者很快的 Copy 成為本地的服務。而且本地推出的服務還蠻受到支持的,也做得確實很符合當地使用者習慣。
相對於台灣大多使用的是用國外服務和軟體(當然這有許多客觀因素造成)來說,這點確實有很大的差異。過去的時間裡大陸本土的軟體和互聯網公司已經取得巨大的經驗與成果,本土公司逐漸開發出非常強大且重視體驗的軟體與服務,已經逐漸站穩腳步將邁向世界。
移動互聯網 準備怎麼追
自從智慧型手機與平板普及之後,全世界人們的上網方式起了巨大變化,而行動上網佔每個人上網時間的比例也不斷提昇。要發展移動互連網,基礎建設完善是必要條件,因為有穩定快速上網的品質,可以衍生更多網路服務和提高大部分人上網意願。
近日德國 Statista 公布2013 Q1全球網路速度排名,其中韓國依然蟬聯冠軍,日本居次,香港緊追在後,前三名都是亞洲地區:
台灣呢?排名47。雖然是世界平均之上,但也太愧對於科技之島的美名!因為網路速度乃是基礎建設,攸關整體互聯網發展。
看完全球網速比拼之後,網速落後的中國大陸地區是不是沒辦法跟國際競爭?其實恰恰相反。有意思的是,筆者例舉出一些近期大陸在互連網與移動互聯網發生的大事件,不知諸位是否有觀察到一些端倪呢?
● 微信5.0橫空出世,全民瘋「打飛機」(編按:一款行動遊戲)。微信不但把 Line 的貼圖學了(雖然圖不好看),還推出自己的遊戲,更將公眾帳號一分而 二。基於微信平台的創業公司紛紛興起,其中蘊含的趨勢轉變台灣網路圈的人有感受到嗎?
● 大陸的電信運營商,面對強大的 OTT (over-the-top)服務侵蝕利潤而充滿危機感,因此反過來結合互聯網公司推出「易信」(編按:類似中華電信推出 Line 的概念),短短三天就衝到500萬用戶。台灣的電信業者感受到什麼呢?
● 今年大陸許多超大併購案,其中百度19億美金天價收購了91無線(編按:大陸自製的 iOS app store、Android app store)。為何微信不直接投入大量 資金去山寨複製呢?有人感受到這些大巨頭的佈局策略有何轉變呢?
● 小米手機熱銷全中國,並且也將通路延伸到台灣,最近公布最新估值達到100億美金,有一群大量米粉追捧的小米機。其實已經不是以往大家認知的大陸山 寨手機概念,品牌的形象已經樹立,而且許多零組件都是採用台灣、韓國、美國的晶片和零組件,由代工廠製造生產高 C/P 值產品。小米品牌就是他們最佳 出口,小米的品牌熱度從也手機延伸到機上盒,台灣通訊產業與家電產業感受到什麼了呢?
拋出最近幾個月比較大的事件全都是重點熱門議題,而可能大部分台灣的主流媒體並不會去報導這些新聞。可能媒體覺得不會有太大的關注或新聞價值,或者反正跟我們台灣目前發展沒有太大關係,可是這些重大事件都是值得我們關注與借鑑的。因此這些議題就留待大家細細思考與琢磨,背後其實蘊含很巨大的局勢轉變。
因為若連大局資訊都失去,我們未來5~10年將會再度反省為何沒有跟上移動互聯網這一波發展。
台灣人請打開心胸 開闊視野
從小到大在台灣求學,雖未有機會到海外接受教育,幸賴網際網路無遠弗屆,能吸收到大千世界的多采多姿。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等七年級生處在一個很特別且關鍵年代。過去父母輩缺乏資源、勤懇知足,因此讓我們接受好的教育與環境,但也讓台灣新一代人喪失出外討海的精神和堅毅血性。我們面對大陸新一代海歸(留學歸國)、受良好教育、高競爭教育窄門的競爭勢力,這些有知識水準和素養的人跟我們有很高的替代性。而且對岸年輕人站在更大的舞台與更國際化的市場,他們擁有的機會與資源更超過我們。也因此我們更應該積極奮起,無論是在什麼樣的產業與職位上。
數週前筆者自行約了台灣幾家創業公司到北京參展,起初想法也單純是希望台灣一些創業團隊不僅僅提供台灣本地的服務,說不定也能在北京這個大城市嶄露頭角,更可以將筆者自身體驗到的衝擊傳達給其他未深入了解的台灣網路創業者。這些來參加 Road Show 的創業團隊相信也收穫豐富,有興趣也可以參閱「有物報告」創辦人周欽華寫的《我愛北京,但它讓我吐了(上)– 車庫咖啡、有物得獎》,以及思想網路創辦人李克中寫的《台湾创业者来大陆吧:死也要死在向西的路上》
讀歷史,鑑往知來
最後,筆者雖然還在創業奮鬥的道路上,但常常鼓勵更年輕的大學生或畢業生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多多走出校園去參加活動,多多走去看看寬廣的世界,減少一點點看電視時間。有空閒多多看一下歷史、鑑往之來。
清朝的大清帝國在乾隆以後因為政治腐敗,由極盛轉衰也才短短數十載。史學家推估當年清朝中國 GDP 佔全球比利超過3成,當前許多困難阻礙應該是我們青年人一輩需要努力克服的,只要時時思變就有機會扭轉之機,送各位一段話:
從現象看到問題是經驗,從現象推知未來是遠見!
千萬別把自己能力小看,務必增廣見聞、大量閱讀並努力培養自己洞悉事物本質與剖析趨勢的遠見。<
- Sep 11 Wed 2013 20:13
台灣人,你為什麼逃不開「自願」加班的宿命?掙扎中的半導體王國; 從理所當然到不得不然的小確幸; 雲端法則重寫IT人才的定義-你是雲端時代的搶手人才嗎?(合輯)
close
台灣人,你為什麼逃不開「自願」加班的宿命?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