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它就是烙餅

2013-9-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55| 評論數: 0 |原作者: (一簑煙雨/新竹市)

大學畢業那年,我到大陸參加一場電視台主持人選拔賽,地點是北京郊外的大興縣,賽程結束了,但我訂的是3天後的機票,於是多了兩天漫遊古都北京的機會。這天我起了個大早,披上外套,走入秋末的北京晨曦中。乾冷的曉風吹得我精神抖擻,我決定不去天安門和後海擠人群,今天,我要找一處自己的清幽。

即使是北京,大興縣仍顯得相當荒涼,走出比賽的影視城,眼前竟是一望無際的荒原,順著大道走10多分鐘,才來到一座小集市。這兒聚集了幾十個攤販。在古老的胡同間穿梭叫賣。灰白斑駁的石牆上看得到諸如「明年一定解放台灣」、「堅持跟黨腳步走」的標語口號。牆角下不時圍著一小群人,操著厚重的京片子,正圍觀一場棋局。就在這毫無粉飾的鄉村集市,我看見最樸實、最真切的中國。

驀地,一股香氣不知從何出處飄來,聞得我腸胃一陣叫喚,這才想起一早出門趕,竟忘了吃早餐!飯店裡有高級的中西式自助早餐,而且費用全由比賽主辦單位支付,但由於今天我沒和大夥行動,竟連飯也沒記得吃。

逆著那香氣,我看見一座一公尺見寬的小白鐵鋪,焦黃的燈光照在四周灰白的石牆上,映照出小鋪裡的小方桌,上頭鋪滿了各種將出爐的餅食,在晨寒中泛著白煙。那些餅子個個都有我拇指厚,粉厚的餅皮在黃色燈火照射下有如大理石般紮實。我不自覺地走進那鋪子,正被那些粗寬的大餅們吸引著,一名約莫40開外的大媽從鐵鋪裡探出頭腦袋:「要什麼?」

她中氣十足的聲音聽得我精神抖擻!我隨手指著一塊約一尺見圓的餅,那大媽笑著幫我打包起來,接過那餅,我連錢都等不及給,就狠狠咬了一大口。那餅中沒有一絲油膩,厚實爽口,熱氣從我咬下的那一瞬間化成一團清霧,登時從舌間暖到了全身。

「這餅什麼名字?」我一邊摟錢一邊問道。

「餅哪有什麼名字?它就是烙餅唄!」大媽爽朗地笑答道:「小伙子,你是外地人吧?這餅咱打小吃到大,真沒人問過它叫啥名字!」

我不禁為自己的問題感到可笑,就像春天的楊柳和冬季的瑞雪,這餅的滋味早已化做這民族生命中的一部分,本不需要一個多餘的名諱去定義它的存在與價值,它就是烙餅,一個滋養了無數世代中華民族的麥香和溫度,它樸實無華,卻養育了一個千年不朽的文明。它沒有龍肝鳳髓富貴,沒有細熬慢燉的精緻,它只是烙餅,它就是烙餅。


三大轉變 北京爭當亞洲矽谷

‧數位時代 2013/09/06【撰文/翁書婷】

一個巨型創業基地正悄悄成型,中國首都北京正以矽谷為藍本,急起直追,努力打造中國式的創新創業大基地。

天子腳下的斑駁城門、巍峨的故宮、參天的天壇、飄著燒肉香氣的胡同,北京老城區流瀉出千年中國古都底蘊。不過除了這些符號外,一股正在改變北京底蘊的潮流,悄悄地流進北京四環路,為北京帶來新風貌。這股潮流是一股尊崇創新創業、開放交流、擁抱「中國夢」的行動網路創業潮流。

「全世界的城市都在努力複製矽谷模式,希望能和矽谷一樣培育出無數優秀的創業公司,並發展成上千億美元市值的科技公司。但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座城市成為矽谷的真正對手,這個城市就是『北京』。」7月份的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給北京這樣的封號。

走進中關村海淀圖書城,書商與買書的人不多,反而是創業家與「投資+創業育成+共同工作空間」模式的創業咖啡廳人潮熱鬧。走進車庫咖啡館,一張海報映入眼簾,上頭寫著「24小時營業,22:30至次日8:00,30元飲料自助暢飲」,咖啡館裡頭擺滿30多張桌子,裡頭靜悄悄,每個人神情專注地盯著桌上的電腦。

「每天點個一杯咖啡與一個套餐就可以坐上一整天,咖啡味不濃,但網路創業氣味卻很濃烈,讓許多創業家慕名而來,」創業家周勝說。而坐在周勝身旁,則是身兼天使投資人角色的「劇瘋網」創辦人周泓成。「車庫咖啡可不是單純的共同工作空間而已,裡頭常有天使投資人尋找投資標的,我來這兒就是為了拿到天使資金,」周勝說。

尋找大機會

和車庫咖啡相隔不到100公尺的3W咖啡館二樓,則傳來陣陣歡笑聲。騰訊的離職員工正舉辦「我們都是一家人」聚會,這些員工有些正在創業,因此常有小型聚會,討論未來創業方向與交流人脈。「對面的舊商場會在一、兩年內搬走,越來越多的創新創業孵化器與投資機構搬進來,」3W咖啡創辦人夏強指著對面正在搬遷的大樓說。

「與紐約類似,北京對年輕人有著某種魔力。與華盛頓特區類似,北京是中國政府的中心,對於需要接受政府審查的行業來說,接近政府將有幫助。」《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強調,北京坐擁清華與北大等41所頂尖大學,也是中國的政治與金融文化中心,加上微軟、諾基亞等外資企業總部雲集,人才匯聚成為創業公司的大本營。

2011年中國創投的投資總額為130億美元,約有三成投向北京創業公司。2008年起中關村的新創企業數量每年以10%以上速度快速增長,至2012年已經突破4243家,超過十年前的.com創業熱潮。

轉變一:從照抄到瘋購併

從2009年開始,北京以矽谷為模仿對象,急起直追華麗變身,就在這四年間,北京創業圈已經有很大的變化。第一個轉變就是三大巨頭開始購併新創團隊,給了團隊一個退場的機會。

過去十年間,在政府扶持與中國網路長城的屏蔽下,百度、騰訊與阿里巴巴已經變成市值上千億美元的巨型網路公司。這些大巨頭就像盤踞在各式平台上的大鯊魚,讓創業家的機會變少了。

可怕的是,這些大鯊魚總是緊咬小公司不放,讓小公司求生困難。「這些巨頭把小公司當白老鼠,先讓小公司試水溫,試完之後,商業模式清楚了,再自己抄一個一樣的產品,」動點科技創辦人,同時也是中國知名網路觀察家盧剛說。「中國企業不願意買公司,都是弄幾個人自己來做,缺乏購併精神,對創新有很大阻礙,也打擊投資人信心,」百度競爭對手、奇虎360創辦人周鴻禕也說。

不過,當這些巨頭不斷擴張,加上智慧型手機深入中國各階層,行動網路應用帶來全新的競爭局面,巨頭們一方面企圖建造自己的生態鏈,另一方面也必須更快取得新的服務,彼此競爭愈發激烈。購併新創公司,成為增加自己實力、消磨對手競爭力的方式,從今年開始,巨頭們開始瘋搶購併新創公司。

這些大鯊魚瘋購併,讓創業家除了IPO之外,還多了一條退場機制,為中國網路創業圈帶來極大的變化,也吸引更多的創業者投入。對於創業團隊來說,IPO困難度很大,是一條七、八年以上的漫漫長路,但賣給巨頭們就容易多了。

今年4月阿里巴巴用2.94億美元投資高德地圖,用5.86億美元投資新浪微博。今年5月百度以3.7億美元價格收購PPS,7月更以19億美元高價收購91無線。「在明年就會看到這些巨頭用30億美元高價購併小公司,」周鴻禕甚至預言。

轉變二:創業服務一條街成型

第二個轉變則是創業服務生態圈的逐漸成型。過去台灣人講起中關村總是這樣形容:「喔!中關村就像台灣的竹科和光華商場綜合體。」但現在這樣形容中關村已經不恰當,因為中關村代表符號已經產生巨大的變化,從過去由海龍、鼎好、中關e世界3C商場組成的「電子一條街」,華麗變身成「創業服務一條街」。如同矽谷,在中關村由谷歌系、百度系、搜狐系、金山系等企業家、經理人與投資人構成相互扶持的網絡,支撐起台灣沒有的民營「創業服務生態圈」。

在創業加速器的部分,矽谷有YC、Seed Camp,中關村有創新工場;創業媒體方面,矽谷有Tech Crunch,中關村有36氪;網路天使基金介接平台方面,矽谷有AngelList,中關村有天使匯、創投圈;在創業者共同工作空間方面,矽谷有I/O Venture,中關村有車庫咖啡、3W咖啡。

天使投資人的盛行,也是支撐創業服務生態圈的重要關鍵。「李開復把矽谷種子與天使投資的概念推廣出去,讓中國的天使投資人被崇拜景仰,鼓勵更多的人成為天使投資人,」創新工場合夥人兼營運長陶寧強調。2011年中關村天使基金總規模為人民幣30億元,機構天使投資案例就有200件。天使資金增長的速度比新創團隊增加速度更快,相較台灣行動網路創業團隊的早期資金缺乏,「這裡不缺早期投資資金,只缺好的創業團隊,」UC優視董事長兼執行長俞永福說。

更重要的是,這裡已經形成創業家身兼天使投資人的趨勢。《2012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報告》就指出,「中關村100多位有影響力的天使投資人中,有一半具有創業經驗,如雷軍、薛蠻子、周鴻禕、楊鐳等人,這些人自己經歷過創業時期的痛苦與孤單,深知創業者需要什麼樣的資源,將自己的寶貴經驗、人脈與企業資源傳承給這些創業家,讓創業生態圈更加成熟。

第三個轉變,則是平民創業家的興起。回顧北京創業潮,第一波源起1980年代的「研究員創業熱」。當時中國科學院大量的科學研究人員把技術帶出來,如聯想集團創辦人柳傳志、新浪網前身四通段永基。第二波則是源起1999年,適逢全球網際網路.com創業熱潮的「海歸創業熱」,近十萬名留學歐美的學子鮭魚返鄉,如搜狐張朝陽等。

轉變三:從海歸到屌絲創業家

除了過去研究員或海歸派等金字塔頂端的「精英階層」之外,現在的北京創業家許多是「芸芸大眾」。這些非官二代、富二代,土生土長沒有喝洋墨水的80後一群人,不同於海歸的高富帥,在網路次文化氣氛下成長,他們專注熱衷於某件事,喜歡分享、展現自己的熱情,又有著強烈的在地特色,不少人自嘲稱自己是「屌絲創業家」。

北京越來越健全的創業服務生態圈,是這些人的創業拉力。「我們主要服務的對象不是金字塔頂端的人,而是金字塔中間,這些人並不容易獲得創業資源,」中國天使資金媒合平台天使匯創辦人蘭寧羽說。當創業的門檻不斷降低,中國又擁有13億人口龐大市場,大量的80後「屌絲們」投身創業圈,一圓「中國夢」。

「像矽谷的創業精神還沒有形成,中國還是比較崇拜當官的人,」陶寧觀察,官方掌握八成以上的資源。雖然騰訊和百度很大,依舊不是中國的頂樑企業,頂樑企業是「國企」,是中國電信、中移動、中石油。加上今年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創投金額與企業IPO數量進入低谷。她指出,以上這些因素,都為北京創業圈發展帶來未知變數,「今天所有人衣食住行都是企業家創造出來的。我曾說過,希望中國以後在所有場合裡面都是企業家坐在第一排,公務員坐在第二排,這樣才是有希望的社會。」(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3年9月號《數位時代》─ 打造網路潮品牌─2013網路人氣賣家100強)

【完整內容請見《數位時代》9月號;訂閱《數位時代電子版》】


《台灣人在大陸》大陸臥鋪火車教導我的事

2013-9-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5| 評論數: 0 |原作者: (查查/新北市)

「來大陸後,一定要搭一次臥鋪火車!」這是我在來北京後立的第一個「志願」。

在大陸,和一堆人擠上火車,然後躺在臥鋪上看窗外的碧綠草原,多愜意。我這樣告訴要好的大陸同學,她笑得很開懷:「好吧!既然妳想,咱們就搭臥鋪車到比較近的城市給你嘗鮮。」於是我們敲定日期,到西安,晚上8點到隔天早上4點多的車程。

一到車站就愣住了

出發日到來,背著背包的我興奮地和朋友衝到北京西站。一到車站就愣了,好多好多提著大包小包的農民工,黝黑的臉掛著笑,牽著同樣有些髒的孩子在車站裡橫衝直撞。北京西站外的廣場,睡著一群群人,有些鍋碗瓢盆一應俱全。我朋友在前頭,不忘拉著我的手衝衝衝,順便教訓正在逗孩子的我──別跟那些看起來髒髒的孩子們玩,不安全呀!

「人真多呀!」我看著候車大廳的人山人海,讚嘆。

「這還不是春運呢,如果春運時妳在這裡,包準大哭。」朋友的笑容裡有點不懷好意。「這裡很多孩子,很可愛是吧?等晚上妳就知道!」

上了車,我們選的是硬臥,貼心地附上被子一條。車子開動後,車廂開始人聲鼎沸。我們睡中鋪,下鋪是一對聾啞老夫妻,上鋪是一個打扮體面的年輕男人。

其實車站和火車上的味道都不好聞,汗味、臭味和不知名的味道融合出複雜的氣味。但火車開動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後,這些味道會被一陣陣泡麵香味取代。朋友說,坐臥鋪火車不吃泡麵就是白坐了!一邊說一邊從包包裡掏出泡麵。

我沒帶泡麵,只能眼睜睜地看她吃,下鋪的老夫妻拿出瓜子吱吱地嗑著,周圍的人都在吃東西!

「給妳。」上鋪那位體面的年輕男孩取出一包火腿腸,遞給我和朋友。我感激地接過,打開全新的火腿腸,一邊吃一邊和好心的男孩聊天。

他是西安人,在新疆工作,常四處出差。一如許多大陸人,他會好奇地問許多有關台灣的事。聊著聊著,一旁突然跑出臉頰紅通通的小孩,跳上跳下,原來是隔壁臥鋪的小孩。小孩的父母和孩子一樣,兩個紅通通的臉頰,用靦腆的笑容和我們打招呼。

「我們是甘肅人,平常在北京打工,趁著這幾日休假,帶孩子去西安。」那對夫妻笑得質樸。

「原來我們都是去西安的!」在新疆工作的西安男孩笑容暢快,開始滔滔不絕西安的好吃好玩。

不論階級都歡迎你

我們圍成一群聊天,這群人當中有工人、白領、學生,甚至那對聾啞夫婦也圍到附近「聽」我們的對話。不論階級貧富,在大陸的臥鋪火車上,只要你願意敞開笑容,你會發現原來他們都喜歡你。

10點,車內熄燈,只留下走道上的淺淺燈光。車廂從喧囂逐漸轉為寧靜,不久只剩陣陣鼾聲,及火車和鐵軌的摩擦聲。

約莫凌晨3點多,我被咬東西的聲音驚醒,原來是下鋪的老先生正有滋有味地啃著瓜子。您從晚上8點啃到凌晨3點,還吃不膩呀?我心裡哭笑不得,爬下臥鋪坐到車窗旁。

老先生不能說話,用手指對我比禁聲的手勢,一邊指指還在打呼的老婆婆。原來他怕我下床的動作太大,會吵醒他老婆。雖然無奈,但老先生對妻子的體貼,卻讓我把不滿轉化成一絲感動。

車窗外的景色荒涼一片,我看著看著,眼皮也越來越重……

「哇嗚!」哭聲像鬧鐘一樣沸騰,我再度被驚醒。一個小孩子哭,帶動下一個孩子哭,然後哭成一團。大人的安撫聲、喝斥聲陸續響起,耳邊倏地傳來一聲髒話。原來是朋友被吵醒了,咒罵著拎著包包爬下床。

4點多,火車終於抵達西安。我揉揉熊貓眼,身旁的甘肅一家人早拎好行李衝下車了,然後聾啞夫婦也跑得飛快。我和朋友悠哉地走下車,身後跟著西安男孩。

「現在天色還暗,你們兩個女生危險,我幫你們找輛車吧。」男孩一馬當先,在人群中攔了一輛「小黃」,跟師父講了我們的飯店地址,然後送我們上車。

「如果不是我中午有事,應該要請你們吃頓飯,盡地主之誼。很抱歉,希望你們在西安愉快。」這是他最後說的話,然後和我們揮手告別。我看著他的身影,愈來愈遠,終至消失。自始至終,我們不知道彼此的名字,不了解彼此的身分來歷。但世上很溫暖,永遠會有人不求回報對你好。

永遠不要只看表面

曾經看過一篇遊記,有一個大陸朋友到印度搭火車,被滿山滿谷的印度人和髒亂的環境給嚇著。正在懊悔的時候,對面的印度媽媽拿出自己做的午餐,熱情地邀請他享用。他明白了,原來髒亂差只是包裝紙,拆開包裝後,會有不一樣的禮物。或許會令你驚喜、驚嚇,或感動,但永遠不要只看到外層的包裝紙。

大陸的火車,不是也一樣?廁所堵塞,水龍頭細小的水流不足以洗乾淨雙手,髒髒的小孩和大人四處跑。偶爾,火車還會劇烈晃動,讓暈車的我頭昏眼花。但只要你願意敞開心胸和笑容,火車上的人們一定會給你不同的驚喜快樂。

永遠不要只看到表面,這是大陸臥鋪火車教導我的,最重要的事。


流行問候語:最近買房了沒?  台灣人  在大陸

2013-9-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8| 評論數: 0 |原作者: (小芬/台北市)

北京居大不易,早已經不是新聞了,不論是租房還是買房,負擔都很大;房價更是居高不下,但是現在,京城裡的人們,卻幾乎是一窩蜂的趕著買房子,搶著搭上買房列車!所以在京城裡,親朋好友見面,常用的問候語就是,「你最近買房了沒?」

為什麼大家趕著買房呢?是因為政府接二連三打房,得到了成效,造成房價崩跌,全民能有能力買房了?不然也,情況正好完全相反。

一波接著一波的政府打房行動,房價卻只有愈打漲的愈凶猛,從2010年的「國11條」,針對購買第二套房的貸款條件收緊,到2013年2月的「國5條」,嚴格執行限購和限貸,結果北京房價絲毫不為所動,逕自一路頭也不回的繼續穩步上漲。

北京房價的漲幅在今年連續好幾個月,都名列全國漲幅排行的第一位;我想,可能就是因為如此,天子腳下的子民不再對打房,或者房價出現拐點等說法,存在幻想了。大部分的人都搞懂了,他們一致認清了一個「鐵的事實」,那就是,「房價還會再漲!」

這句話不停地在人們之間流傳著。前一陣子,我和小區的在地樓管聊天,當她說起她已經買房時,紅通通的臉上是一陣的熱切,「剛買的,就買在香河,離東三環不到一小時的車程。不買不行呀,房價還會再漲哪!」

有一天,我和來京開公司的台灣朋友談天,她也說,「我們也買了投資房了,就買在燕郊。沒辦法,公司賺錢慢,靠房產升值快得多,北京房價還要漲的!」

另外一位較晚來北京跑單幫的女朋友,久沒聯絡,也打電話給我,「大興區正在蓋北京新機場,旁邊蓋的新房子都翻了一番了,現在剛推出第三期。我趕緊買了兩個單位,你要不也來一個?房價還會漲的呀!」

還有一個北京朋友告訴我,他的朋友因為結婚,咬牙在去年底買了南三環的一套房子,兩萬出頭,到今年8月已經漲到4萬了。他接著問,「你買房了沒?還沒呀?你要有點錢付首付,就趕緊在城區裡,找個比較南邊、價錢比較便宜的地方買套房子吧,房價還是要漲的!」

北京炒房最早的投資標的,最早從三、四環一帶,轉移到有一號線地鐵轉乘城鐵的通州,但是幾年下來,通州房價被炒高了,沒有2、3萬人民幣一平米是買不到的了,於是這兩年買房大軍又轉戰離城區更遠的河北省鄰近京城地區,除了燕郊、香河,現在連廊坊都蓋起了一批批的住宅大樓。

這些區塊的生活機能配套設施和交通都還不完善,但價格只在一萬元一平米上下,所以還是吸引了不少人下手,條件比較好的樓盤甚至在開盤當天晚上就全部賣光光,因而被稱為月光盤。

這一股強勁的買房熱潮,看來恐怕是愈燒愈火熱,有錢買房賺到錢的人,就接著繼續再買房;那沒錢的人咋辦呢?!就只有繼續租著房,從頭到尾站在這股熱潮外,隔岸觀火看熱鬧的份了!


台生在北京找到人生目標  兩岸校園  超連結

2013-9-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3| 評論數: 0 |原作者: 北京大學常孟辰/北京報導

還有1年才要畢業的郭雪筠,已經決定要留在大陸就業發展,她甚至說,「如果有機會的話,在這裡也找個人嫁了吧!」

體會世界的脈動

郭雪筠來自台灣,大學廣告系畢業後,她先在台灣工作,兩年前決定前往外地深造,於是經過了一番努力後,於2012年考上了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生,展開了她北京求學的生涯。

早上11點半的北京五道口已經是人聲鼎沸,一路從北京大學東門延綿到此的成府路上,充塞著北大與清華的學生。就在離這片車水馬龍不遠處,一座鬧中取靜的咖啡館內,郭雪筠已經喝完她這天第一杯咖啡,正如無數個在北京的早晨,她凝望著窗外嘈雜的街道,自己與身邊的喧囂卻是恰到好處地疏離與融合,在這裡,她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好友,從歐美國家的金髮碧眼到中東的黃髮垂髫,在這不到幾坪大的咖啡館中,她體會著來自全世界的笑語和脈動。

「剛到北京時,真的有被嚇到!」

郭雪筠笑著回憶她剛到北京大學宿舍時的情景:「北大有些宿舍裡是沒有浴室的,想洗澡要到校園裡的澡堂。而且在澡堂中居然沒有隔間!」想起當初第一次與其他女學生一起「袒裎相見」的洗澡經驗,郭雪筠眼中閃過一絲羞澀,好在她第一天晚上就適應了。

北京大學中除了大陸本地學生和港澳台生外,也有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在郭雪筠眼中,這些來自天涯海角的留學生就像各國文化的縮影,在與他們交流的過程中,郭雪筠看到了多采多姿的世界各地的風土民情。

決定留在這就業

「我們班有一個來自俄國的同學,叫做可馨,她很漂亮,我很喜歡和她聊俄國的事情!」郭雪筠從可馨口中得知,俄國的大學生活以及學業競爭壓力之大,讓她大開眼界,「我們常到五道口這裡的咖啡館或酒吧聊天,我喜歡聽她講俄國的那些事兒!」

郭雪筠也常在五道口的咖啡館或酒吧中遇見來自其他國家的朋友。她說,這些外國人大多十分欣賞中華文化,對於來中國念書或工作有著很高的期望。此外,他們大多對於中華文化也充滿了好奇心,只要你願意,隨時可以與他們相談甚歡,還能順便練習自己的外語。

郭雪筠,一個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女孩,在北京這座城市看見了世界的多彩、結交了來自四海的摯友,更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目標,即將在明年畢業的她已經決定留在大陸就業發展。


嘴吃三星蔥 心想北京蔥  台灣人  看大陸

2013-9-1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28| 評論數: 0 |原作者: (詹惟鈞/宜蘭縣)

還沒有飛到海峽對岸旅遊前,我自以為三星蔥已是極品,普天之下應該沒有可以與它匹敵的蔥種,所以2008年暑假剛到北京時,我壓根沒有注意到北京蔥,只想到三星蔥的好。

位於蘭陽溪上游宜蘭三星鄉,由於溪水清澈澄明,加上日夜溫差大,地理環境非常適合青蔥的生長,所出產的三星蔥品質佳,不但蔥白細長,且葉肉也厚,雖然成長速度慢,生產季節也短,但三星白蔥的滋味清脆甘甜,在台灣蔥界可說是頂尖的珍寶。即便三星蔥移植到其它地區栽種,品質仍難以望其項背,搭配宜蘭在地的櫻桃鴨品嘗,箇中精妙美味可讓人黯然消魂。

後來拜北京全聚德掛爐烤鴨之賜,當我將片鴨夾上餅皮及北京蔥一口咬下之際,竟發現別有另一番滋味在心頭,這是宜蘭鴨配三星蔥所沒有的味道。

北京蔥個頭比三星蔥肥大,最大號的北京蔥只比台灣筊白筍稍瘦一些,老北京管它叫大蔥,又稱北京高腳白大蔥,在台灣我從沒看過比北京大蔥還粗的蔥類品種,北京蔥雖名為蔥,但個頭和三星白蒜類似,纖維比三星蔥多,北京大蔥嚐起來味道較三星白蔥辛辣,我想除了用來調味外,簡直可以殺菌了。

我在宜蘭吃的三星蔥油餅多用油煎或油炸,到北京吃的蔥油餅是用鍋子烙的,少了油味,多了一份香氣。咱們中國的蔥油餅,做法簡單又美味,可是義大利披薩的老祖宗。此外,北京蔥爆羊肉也是,大蔥搭配羊肉嚐來鮮香不膻,滑、順、嫩帶清香,也是一絕。

期待有一天,我可以帶著大陸的同胞來宜蘭,享用在地獨特的三星蔥蛋捲、三星蔥明餅、三星蔥醬麵、三星蔥餡餅、三星蔥冰淇淋,就和台北的親友來宜蘭拜訪我一樣,那麼的自然而然。

告別北京,回到台灣,當我坐在宜蘭三星青蔥文化館裡,嘴裡吃著在地的三星蔥,心裡想的卻是不起眼的北京蔥,而回味那份北方粗獷的辛嗆香氣,自有一份豪情在胸中激盪。


《台灣人在大陸》北京偏見全丟腦後

2013-9-1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56| 評論數: 0 |原作者: (查查/北京

灰濛濛的天,人擠人的地鐵,)髒兮兮的路邊攤是台灣人對於北京的普遍刻板印象。

來到這個城市前,被待在大陸的台灣朋友數次威脅警告:別亂吃、要講價、小心被扒……,這些苦口婆心的勸告等我到北京後全數丟到腦後。

我一直很鄙視那種吃東西怕東怕西的人,這樣人生有什麼樂趣?我想證明自己已經融入北京。來北京後每天來幾串路邊羊肉串配燕京啤酒,買到回族大媽都認識我。動物園買衣服還被開價250元人民幣,最後上淘寶看到同樣一件80元人民幣。人擠人的地鐵裡帥氣地背側背包不拉上拉鍊,幸好沒有被竊。搭小黑車出租車師傅談好30元人民幣卻想多收錢,我會用剛學會的大陸罵人用語和他對吼:「尼瑪你有沒有良心呀!50元你妹!」

身旁的台灣人都告訴我在大陸要小心翼翼,但我常聽不進去。感激北京和大陸人民,一年來我從未被欺負也從未被扒,更從沒有人想害我。一開始到北京,不免俗地跟著外國人和旅行團到天安門前探望毛主席,去南鑼鼓巷吃文宇奶酪,去紫禁城走到腿酸生氣。後來等必要的觀光行程走完後,我才學會去護國寺和國子監附近鑽胡同,和住在胡同下棋養鳥的老北京人聊天,去體驗北京的人文生活。

不得不說,老北京人真的、超級、特愛談政治。常見的對話內容有:

案例一:

「台灣同胞呀,到北京幹嘛呀?」

「讀書呢,北京很棒。」

「我會看《海峽兩岸》,你知不知道你們那個陳水扁的事後來怎麼樣了?」

「……對不起婆婆我沒看《海峽兩岸》!」講完後落荒而逃。

案例二:

「台灣姑娘呀,喜不喜歡北京?」

「喜歡。」

「喔。你是哪一黨的?」

「……」

案例三:

出租車上。

「聽你口音,你台灣的?」老北京師傅耳力超好。「那你對你們那個馬英九──」

「對不起師傅我和他不熟!」

後來,為了躲掉我不拿手的政治問題,我會說自己是口音與台灣相似的福建人。但老北京人熱情開朗,除去討論政治外,他們告訴我許多北京的變遷、北京人的無奈,感謝他們讓我更了解北京。

北京人、外地人、胡同、高樓大廈、熱情的小攤販、從各地來的農民工,這些組成了現在的北京。

很多人喜歡北京因為很「繁華」,但個人討厭高樓大廈更不愛逛商場。

我喜歡北京,因為我碰到很多好人。北京大媽看我在胡同迷路,會帶我走回地鐵站。

山西麵館的妹妹很可愛,總是笑容甜甜地招呼客人。

路邊攤賣炒河粉的阿姨很熱情,不管我買不買,總是有朝氣地跟我打招呼:「妹妹晚安,今天來一份啊!」

或許這些人學歷不好,不是北京菁英白領,但這些人讓我喜歡上這個城市,是這些人構成了我的北京印象。

北京,這個百年古都,天子腳下。不是只有髒空氣、人擠人、地溝油。大陸人,更不是只有髒亂差不排隊。這裡有打太極的老人、有文質彬彬的青年學子、有熱情得不輸台灣的小攤販。這裡也有,跟台灣一樣的──濃濃人情味。


板栗香糕  台灣人  在大陸

2013-10-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5| 評論數: 0 |原作者: (一簑煙雨/北京大學台生)

這絕對是我所看過最可愛的點心,沒有之一。

一大清早,賣板栗香糕的來了,停在宿舍小區的門口。這是北京傳統小吃,小販們騎著白鐵三輪車,把手上掛著秤桿,後頭載著白煙繚繞的鐵皮蒸籠,蒸籠頂上放著一尺來高的大塊香糕。黃色的糕餅上鑲著各種堅果或果乾,頂上厚厚地鋪了一層碩大的栗子,在每個秋風料峭的早晨,在宿舍樓門口就能聞到牆外那濃郁的甜香。

由於板栗香糕是用米做的原料,因此其口感遠比麵粉發酵的西方糕點更加紮實滿足,一口咬下去,濃郁的米香伴隨著果乾以及栗子的甜味,如同一首協奏曲在舌尖翩然起舞,每天騎著自行車去學校的路上總要買上一塊,即使已經吃過了早餐,還是忍不住要與這純樸的美味道一聲早安。

我的宿舍區在圓明園北面,騎自行車到學校差不多要二十多分鐘,有一段路程沿著圓明園的圍牆,在那古雅的牆垛跟前時常聚集著各種小吃攤販,他們往往面容黝黑、身材健壯,操著厚重的外地口音,騎著看上去頗有年歲的白鐵三輪車,那是他們的交通工具,也是維生吃飯的傢伙。每當曉風刺骨,總能看到他們健朗的身影穿梭在輕煙蒸騰的鍋爐邊,為被寒冷壟罩的古城街頭點綴上零星的溫暖。

剛到北京時,很多本地朋友告訴我別去和這些小販買東西,他們會坑你,故意把餅切得又厚又重,隨便一秤就要價不斐,還讓你不買不行,有些同學還特別在網路上標出了學校周圍攤販經常出沒的位置,要新生們注意迴避。

一開始我也對這種陌生的小吃懷揣著幾分戒慎,直到有一回中午為了從圖書館趕回宿舍拿下午上課的筆記,沒來得及回學校食堂,正飢腸轆轆之際,我瞥見圓明園東門的牆跟兒底下停著一輛賣板栗香糕的陳舊三輪車,一位穿著花布麻杉的婦人正歪在石牆上揮著竹扇子趕蒼蠅,我連忙邁著如久旱逢甘霖般的欣喜步伐走上去。那婦人老遠見到我來了,趕緊把扇子收起來,笑著拿起那一尺來長二吋多寬的切刀:「小夥子,要多大的?」

當時的我對這種北京街頭小吃的行情沒點概念,但當下看著那鮮黃噴香的糕,加上實在是餓了,就隨便用手指在那糕上比畫了一個角度,她爽快的唱了聲諾,俐落地手起刀落,一陣白刃破空之聲後,一塊我手掌大的板栗香糕已經冒著熱氣包在紙袋裡,交到了我手中。

我看著手心這塊鵝黃豐潤的傳統名點,五顏六色的餡料散布在它的表皮上,彷彿是一塊精雕細琢的黃色翡翠,又似一張處處留白的水墨國畫,彷彿在這個點心上容納著千千萬萬彷彿透著玄機,卻又令人望眼欲穿的古老傳說與美味。

我把香糕揣入懷裡,問那婦人多少錢?她回答五塊五,我低頭正掏錢,她笑著揮揮手:「算啦,那五毛零頭不用了,誰讓你是今天第一個照顧我生意的呢!」互推了一陣,我還是一毛不差地付了錢。

從此我只要口袋裡有點零錢,經過這附近都會買上一塊板栗香糕,有時小販們客氣,一刀切得太大塊,我也還是整個買回去與室友或同學們共享。在濃郁的米香果甘滋味裡,兩岸、民族與歷史的隔閡,彷彿隨著香糕上的輕煙暖霧頓時在空氣中煙消雲散。

板栗香糕,我所看過最可愛的點心,沒有之一。


何智能:打造 五大旅遊品牌

2013-10-2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7| 評論數: 0

天津名人薈萃,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是個有故事的城市,值得品味的城市。天津市旅遊協會副會長何智能說,天津在旅遊產品打造了近代中國看天津文化遊、都市博覽遊、海河風光遊、濱海休閒遊、山野名勝遊等五大旅遊品牌。

不得不去的景點有五大道、意風區、海河;不得不吃的美食有天津三絕狗不理包子、桂發祥麻花和耳朵眼炸糕;不得不買的紀念品有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和魏記風箏等;不得不體驗的天津地道生活是進茶館、聽相聲、看曲藝;感受天津人的輕鬆悠閒。

「若到天津景點旅遊,可以分天分線路,看得更仔細,玩得更暢快。」何智能說,第一天可前往意式風情區─古文化街─食品街─文化中心─五大道風情區─津灣廣場─夜遊海河─乘天津之眼摩天輪賞夜景。第二天:東麗華僑城歡樂谷─航母主題公園─北塘古鎮─東疆港沙灘─極地海洋世界。

第三天:獨樂寺─盤山─黃崖關長城─農家院(郭家溝、九山頂、毛家峪長壽村等薊縣農家院)。第四天:玉佛宮─凱旋王國樂園─北運河郊野公園─佛羅倫薩小鎮(OUTLET購物中心)─王朝葡萄酒博物館。第五天:石家大院─楊柳青年畫館─楊柳青巨龍古玩城─熱帶植物園─玉佛禪寺─水高莊園。

第六天:津南區小站練兵園─津南水立方─靜海縣薩馬蘭奇紀念館─團泊溫泉城。第七天:生態濕地遊,可前往七里海國家濕地公園─蟹園─七裡海鳥島─《紅旗譜》紀念館─義聚永酒文化博物館─貴達臥牛湖生態旅遊度假村─天尊閣。


懷古讚今 五色河北動靜皆美  6條精品線路 皇家、冰雪、生態、濱海 任遨遊

2013-10-27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 評論數: 0

旅遊推動著兩地經濟向前發展,河北省以豐富的旅遊資源,深厚的燕趙文化和現代的旅遊管理成為台灣遊客最喜愛的旅遊點之一。

河北省有旅遊景區600餘處,大體分為五類,可定義為五色河北─金(皇家旅遊)、銀(冰雪旅遊)、紅(紅色旅遊)、綠(生態旅遊)、藍(濱海旅遊)。

燕趙任俠 神遊三國

河北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其中最為著名的是三祖文化、燕趙文化和三國文化。

三祖文化。以黃帝、炎帝、蚩尤為代表。三國文化。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發生在河北保定涿州,《三國演義》從這裡開篇,桃園義氣到此處尋根;劉備、張飛和趙雲的故里均在河北,「一身是膽,勇冠三軍」的趙雲(趙子龍)故里為河北正定;曹魏建都河北南部臨漳鄴城。燕趙文化,在河北建都的北有燕國,南有趙國,中部有少數民族狄人建立的中山國。河北北屬燕國,南屬趙國,故有「燕南趙北」之稱,簡稱「燕趙」。燕趙以漢民族為主體,文化特徵就是豪氣任俠。

為滿足遊客需要,河北省旅遊局推出「承秦唐精品旅遊環線」和「環省會」、「兩白一山一城」6條精品旅遊線路,供選擇。

◎線路一:承─秦─唐

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的承德、秦皇島、唐山三市擁有眾多精品旅遊資源,交通便捷,接待設施完善,被稱作「旅遊金三角」。

從北京出發驅車北行2小時便可到達承德。遊覽大陸現存規模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避暑山莊;觀賞融匯滿、漢、蒙、藏等多民族建築風格的大型皇家佛教寺廟群──外八廟;欣賞世界罕見的高22.23米的普寧寺木雕大佛;領略萬里長城最精華地段──金山嶺長城;去壩上木蘭圍場體驗濃郁的滿蒙民族風情。

從承德沿承唐高速經「唐山北」轉京瀋高速東行4小時,到達著名的海濱城市秦皇島。秦皇島是中國唯一以皇帝名號而得名的城市,著名的度假勝地北戴河,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馳名中外的百年度假勝地。萬里長城東部起點─老龍頭、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雄偉壯觀。

從秦皇島沿「沿海高速」西行1小時即到唐山。遊覽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皇家陵寢群、世界文化遺產──清東陵;登萬里長城精華之一的青山關長城,參觀唐山地震遺址公園、南湖公園、灤州古城、豐南唐津運河唐人街。

◎線路二:石家莊「環省會」

河北省會石家莊,交通便捷,旅遊資源豐富。石家莊西部太行山鑲嵌著國家級風景區嶂石岩、太行避暑勝地駝梁,以及電影《臥虎藏龍》外景拍攝地蒼岩山。石家莊北部坐落著距今已有2000年歷史的古城正定,建於隋代的正定隆興寺內保存著被魯迅譽為「東方美神」的倒座觀音,以及世界最高22.13公尺銅鑄大佛。

◎線路三:保定「兩白一山一城」

從北京或石家莊出發驅車1小時30分鐘便可到達保定市。保定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市區坐落著中國古代十大名園之一的古蓮花池;中國現存最完好的清代衙府──直隸總督署;位於市區東面的華北明珠白洋澱,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保定西面,有國家5A級旅遊景區─野三坡、世界地質公園─白石山和世界文化遺產──清西陵。

◎線路四:張家口草原、冰雪旅遊

從北京出發沿京張高速西行200餘公里到達張家口。張家口壩上大草原,這裡可以品嘗酥油奶茶、手扒羊肉,騎駿馬,住氈房,遼闊大草原任您揮灑激情。

要體驗純天然滑雪,張家口崇禮是您的最佳選擇。滑雪過後,可到赤城溫泉度假村泡一泡,除去一身的疲憊。

◎線路五:石─邢─邯─滄旅遊

從省會石家莊驅車南行1小時即可到達邢台。參觀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紀念館,遊覽山巒奇觀──太行峽谷群。由邢台驅車南行50分鐘,來到歷史文化名城─邯鄲。邯鄲是趙國故都、秦始皇出生地、成語典故之鄉以及夢文化的發祥地。趙武靈王點將台──武陵叢台,響堂山石窟,活樓吊廟──媧皇宮,八路軍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永年太極廣府古城等都在此地。離開邯鄲赴衡水,可以遊覽國家濕地與鳥類保護區──衡水湖,參觀衡水內畫展覽館、武強年畫博物館。

◎線路六:廊坊高爾夫、溫泉養生

廊坊緊鄰北京、天津,被譽為「京津走廊、休閒之都」。建有華堂國際高爾夫、香河一城高爾夫、大學城高爾夫等10大國際高爾夫球休閒度假基地。霸州茗湯溫泉、日月潭溫泉,固安華禦溫泉等諸多溫泉度假區,是休閒度假好場所。


北京猶如蛋黃  台灣人  看大陸

2013-12-1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9| 評論數: 0 |原作者: (林士清/台北)

十年前住在三環內的老北京,有句順口溜:「北京人看全國都是基層」。這對初來「帝都」的我,對北京爺們的氣勢凌人感到非常震撼,但立刻詼諧地聯想到「荷包蛋」,北京猶如「蛋黃」,基層猶如「蛋白」。不過,老北京又悻悻然地補上一句:「當年國民政府不走,現在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應該是在南京、上海一帶,輪不到北京!」原來這位老北京,也當過十多年的民國人,難免感慨一番!

往返北京十年有餘,秋冬之際去最為適合,乾冷甚為舒服,沒有台北濕冷的難受。北京在奧運工程後的硬體建設相當氣派,夾在條條大路的胡同文化很細緻;北京相當於半個台灣大小,人口數甚至超越加拿大,舉辦奧運過後的城市自信正在顯著提升,但諸如土地、能源等戰略性資源的供需矛盾,加上沙塵暴的自然災害與民生缺水的兩大問題,為北京美麗的城市治理困境,留下無比哀愁,中國的遷都議題,遲早會浮現。

嚴格說來,以北京、天津、塘沽所組構成的京津塘城市群,雖擁有中國兩個直轄市,然其發展速度與幅度相較於長、珠三角而言卻顯遲緩,長、珠三角得利於工商發展的市場動力,外資大批挹注,使城市自主化成為發展特色。大陸學者談到北京的優勢,中肯分析其利害關係:北京,實際上有兩個頭銜,一個是「首都」,另一個是「北京」;當它是「首都」時,意味著所有周邊的城市及地區都必須配合它,為它的發展做出犧牲;而當它是「北京」時,更蘊含著無可替代的政治優勢。

北京的優勢不僅在政治以及政府,高科技產業鏈群聚於此,使得科研能力雄厚,交通建設普及讓科技力量和市場擴大更顯茁壯,不能小覷。但北京在某些華而不實和大而不當的政策措施,是真正政治災害的來源。無論是京津塘城市群或環渤海經濟圈,「行政重劃」和「市場區隔」始終是尋求總體發展的兩大障礙,尤其生產要素流動性不及長、珠三角,各自為政各行其是。換言之,京津塘都市圈亦比喻為「荷包蛋」,北京必然是「蛋黃」,但是天津能否成為另一個「雙黃」,天津如何配合發展,勢必是很大難題。

現在北京總體經濟發展水準,在大陸處於領先,若非首都,它連同處環渤海地區的山東和遼東半島恐怕都比不上,單是缺水及沙塵暴就不太合格成為國際都市。整體市政規畫和管理機制仍未明顯,導致區域內產業分工不甚明確,重複建設也是一大疑慮;尤甚者,城鎮體系仍不完善,全賴「攤大餅」方式來雨露均霑,其實不切實際,即便靠著內需拉動和廣闊腹地為條件,北京猶如盛大的「蛋黃」,總有蛋黃破掉變成蛋餅的時候。


《兩岸校園超連結》未名湖畔尋找祖母面容

2013-12-2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6| 評論數: 0 |原作者: (一簑煙雨/北京大學台生)

踏過一地的殘葉,傍晚的北風如刀般刮過雙頰,嘴中隨著越發加快的吐納冒出一縷縷輕煙,天邊殘陽如血,映照著這天地間蕭條的生機。冬天,正將我嚴絲合縫地籠罩。

這是我在北京度過的第一個冬天,對於在台灣出生長大的我來說,冬天除了氣候轉涼個十幾度,出門時多穿件夾克、睡覺前多蓋一層棉被之外,並沒有太多的意義,直到今年在北京,我親眼看到滿園飄落的銀杏將整條路染成一片金黃,南歸的大雁在天邊寫下一個又一個的人字,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這一切曾經對我來說只是為了考試而背誦的課文,而今天我站在這古老的大地上,親眼見證這片土地上千年不變的春華秋實,這一切確是如此地自然卻依舊醉人。

多年前祖母離開家鄉

繁忙的課業使我始終沒有時間將太多的目光投注在身邊的景色,直到昨天晚上室友告訴我:未名湖結冰了。

當時我的腦海中如同幻燈片般浮現一幕泛黃卻寫實的影像,六十年前,一個二十出頭,正值青春年華的少女,穿著湛青的夾襖與棉鞋,她淨白的臉龐看不出遊歷天涯而添許的滄桑,她的紅唇皓齒察覺不到時代巨輪的翻騰與演進。

那年北京的冬天一如往常地嚴寒,剛滿六十大壽的北京大學剛剛迎來了今年第一場大雪,博雅塔的雕欄畫棟上垂掛著剔透的冰柱,未名湖畔的垂柳早已凋零,滿園銀白的樹在北風吹襲下,見證著一次又一次這個國家的榮辱興衰。

然而天寒地凍的世界對她來說並不陌生,她的老家在東北瀋陽,那個被冰雪堆砌成的北境邊城,那兒的白山黑水孕育了她強健的身心,她曾見證九一八事件當天日軍的砲火,也曾目睹偽滿州國皇帝溥儀的登基。

離家那年,剛滿十九歲的她不久前才從瀋陽一女中畢業,她離家的目的很簡單,尋找她的丈夫,那早已隨國民政府軍隊四處轉戰至南方,杳無音信的另一半。在瀋陽火車站,她的父親送她上車,將一張新買的俄國毛毯鋪上她的大腿,叫她到了外地好生照顧自己,在此之前,他是否曾因為女兒的決定而長夜嘆息?是否甚至因此與女兒爭論怒斥?不論如何,他最終成全了女兒,不為別的,只因為那單純的孺慕之情。

火車汽笛響了,如同一把尖刀刺破寂寥的蒼穹,她衝下火車,向月台上的雙親磕一個頭,隨著窗外的家鄉越來越快地後退,她離開了家鄉。

北京是她的第一站,她在這座古都住了三年,曾經的帝都已難看見昔日富麗堂皇,然而燕園內書聲朗朗卻數十年如一日的傳頌著這個民族的文明瑰寶。如今,她來到這所學校中,深吸一口氣,感受那進入肺腑中,過去十九年來在熟悉不過的冰冷空氣,她走近那結冰了的未名湖。

當時映入她眼簾的景象,是一片一望無際的剔透晶瑩,站在湖畔,透過陽光可以直接看到湖底,翠綠的水草和青石被封存在急凍那一瞬間的姿態,當太陽升的更高,湖面泛起一層層金黃的光暈,夕陽西下,沿岸僅存的碧綠松柏襯托著翡翠般的湖水,映照天邊那一輪血紅。

她看得呆了,這一景色豈不是老家的天池冬雪?豈不是每每夢中故鄉的回憶?她踏上結冰的湖面,讓那股熟悉的冰寒透進她的腳底,那一刻,她似乎回到了家。可惜,這樣感受並不長久,隔年她便離開了北京,進到了廣州、進了香港,最後,到了台灣。然後,六十年過去了。

看一眼結冰的未名湖

有一天,孫子告訴她,自己考上了北京大學的研究生,這就要離家求學了,就像當年在瀋陽家中一樣,她用她那早已看不清的雙眼及斑駁的雙手為自己那二十三歲,從未出過遠門的孫子打點好一切的行囊,再三叮囑了所有的生活細節。最後,她說,有機會,去看一眼結冰的未名湖吧。

我點點頭,然後,到了北京。

抵達未名湖畔時,正如多年前奶奶所看到的那一片景色,與半個世紀前同樣的料峭寒風,那湖山石邊,曾經依靠著那年少的身軀,那如血殘陽,曾攬照那青春的嬌容。人變了,時代變了,湖依舊是湖,冬依舊是冬。

今年的未名湖,好美。


北京讓人很不習慣

2013-12-2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7| 評論數: 0 |原作者: (Tiffany/台北市)

十年前來北京觀光,當時大陸不像現在如此進步。不過回憶起來,當年在北京的觀光客也沒有這麼多,到處都沒有這麼擁擠的水泄不通。去年夏天第二次來訪,短暫逗留數天,隻身在這個龐大且擁擠的城市打轉。地鐵線很多很複雜,但更可怕的是奮不顧身要擠進車廂的人群;計程車很多,但很多地方是很難打到車的;而真正把我擊潰的,是炙熱的天氣。

今年夏天,第三次來到北京,在北京的大學區上語言課程,說來好笑,是陪著外籍學生來語言大學學中文。這是我第一次真正踏實的生活在北京,也是第一次深刻的認識中國朋友,第一次跟這麼多中國人朝夕相處。

這些天,認識了些很熱情的北京同學,平日打點生活點滴、天天安排飯局(免不了的得要一直「走一個」)、周末安排景點觀光、近郊出遊。跟繁華台北的都市人相比較,這幾個中國朋友的好客以及盡心,確實已經很難找到了。

北京這十年感覺成長很快,但整體水平沒有跟著成長。奧運期間連運將都在訓練英文以迎接大量外籍遊客,然而在星巴克內,能聽懂英文的人還是不多,台灣星巴克的「夥伴」精神也找不大到,這是最明顯的差別。廣泛來說,台灣人的親切是不分親疏遠近的。而北京人看關係,你跟我幾分情,我還你幾分禮。台灣引以為傲的軟實力,逐漸被功利主義熏陶下給遺忘。剩下的親切、友善這些特質,雖然與生俱來,但離純樸、敦厚這樣的形象已經越來越遠。但你說北京人就純樸、就敦厚了嗎?我也不敢肯定。

在這裡,很常時候講話聲音大就贏了。住久了難免音量也大了。所以台北人的禮貌習慣,在這裡顯得格外突兀。「不好意思借過一下」會引起側目,「對不起、對不起」也會讓被撞到的人心裡覺得怪怪的。「麻煩給我一杯水,好嗎?」只會換來永遠不會出現的服務。然而,大吼「服務員,水呢?」,馬上就給你。

在這裡,好像不講究禮讓客氣。你退一步,就只是讓人多欺負一步。台灣其實步調很慢,生活的不疾不徐,更顯得優雅。不急那一刻鐘,所以不爭先、不求快。小時後孔孟讀多了,我不禁想著,孔子說「以樂教人,以禮待人」。這樣的儒家教育深深影響著我為人及處事態度。北京的升學壓力大,這種陶冶文化的事情被犧牲了可以想像,台北的學生呢?還讀嗎?想起北京一則新聞,高考生覺得家後院蛙鳴聲太吵無法專心,隔天,考生母親下藥毒死了一整池的青蛙。

幾個禮拜下來,人人都愛問我喜歡北京嗎?我真心地回答,說不上喜歡,但肯定很不習慣。北京的空氣太濁太髒,濁到我常常不能呼吸。身為吃貨,大家都愛問最好吃的一餐是在哪家館子?其實北京人口味太鹹太重口味,我吃不慣。其他的異國料理也沒有台北的選擇多。最常吃的還是官府菜、烤鴨跟炸醬麵。北京朋友一直盛情邀約我再訪,但同時也說:「最近外頭空氣真的不好,也沒啥好幹的,你還是到處遊山玩水跟我視訊吧」。


燕南園嬌影

2014-1-2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4| 評論數: 0 |原作者: (一簑煙雨/北京大學台生)

燕南園是座落北京大學校園裡的一處洋房群落,古雅的西式樓房佇立在老松翠林之間,中間參差一些紅瓦雕簷的中式四合院。這裡曾是燕京大學外籍教師住處。上世紀廿年代,司徒雷登出任燕京大學校長,把明代畫家米萬鐘故居勺園以及乾隆皇帝賜與和珅的園林淑春園作為基礎,建立了這座中西合璧,古樸悠然的樓宇群集,而現在,這裡則是北京大學工學院等研究和行政機構所在。

來北大不到半年,我已愛上這座園子,中午從圖書館走去食堂吃飯,總要刻意地經過穿越燕南園的那條黃土小徑。記憶中,這裡總是生機盎然,陽光穿過樹林,在黃土和青石板的地上灑落一層剔透的翠綠,一座座古典洋房像是年邁優雅的紳士,年復一年向經過他們面前的年輕面容訴說那些年的悲傷與榮華。然而,最讓我依戀的,是這座園子中那些忽隱忽現、嬌柔典雅的身影。

不論豔陽高照或日落西山,她們的影子總是在毫無預期的時候閃過你的餘光,像是一縷飄過竹林草叢中的白煙,忽來忽去,停下腳步想和她們道聲好,她們卻早已離開了視線,於某個你捉摸不著的所在,用她們那雙明亮水汪的眸子打量著你這陌生過客。

想看清她們,那得憑運氣,當她們願意讓你看清自己的嬌容,那肯定是個風光明媚的日子,且路經燕南園的人並不多,當你信步踅過,會赫然發現她們就坐在洋樓的石牆上,昂首悠然,彷彿早等著你經過她身邊時,當你看見她們,你會刻意放輕步伐,怕任何多餘的聲響會劃破這座林子為她營造的清幽。然而當你試著伸出手想和她問一聲好,她卻驀地縱身一躍,消失在洋樓旁的樹叢中。

她們是燕南園裡的貓,沒有人說得清她們是何時開始居住在這座園子的,但她們比任何人更了解燕南園的美麗。有一回,我與崑曲班的同學們正在燕南園討論著崑曲聲韻與板腔,舌戰正酣時,我看見落地窗外五六隻毛色雪白的貓兒正盤坐後院石牆,瞪大眸子看著我們,也許在這座園子中待久了,多少有點靈性,興許比起許多這凡塵中庸碌俗人,她們更懂得我們正談論著的水磨古韻。

年復一年,她們晶亮的雙眸不分晝夜地見證著這所學校,也許在學府黌宮裡待久了,她們和流落街頭的野貓比起來有著全然不同的氣質,當她們的指爪無聲地掠過66號樓前的丁香花,是否還記得冰心和吳文藻在這座小苑中的鶼鰈情深?當她們的身影隱沒在三松堂前馮友蘭的書房,幾曾知曉一代哲人在這裡留下的典型夙昔?

當年那些哲人學者們身後,將畢生智慧與品德轉化為一抹抹翠林間的嬌影,生生世世守候著這所學校,這個國家。但人類是健忘的,很少有人會去留意那些斷井頹垣間曾流連的故事。當日軍侵略與十年文革浩劫期間,這座燕南園曾響起無數吶喊與哭泣,留在斑駁的青石洋房,留在虎虎生風的贔屭石雕背上,那早已被歲月抹平的古老碑文之中。

把歷史還給歷史,把北大還給中國,把燕南園留給北大,這些嬌影未必見證過這些並不屬於她們的榮辱興衰,但她們的存在,讓這片園子所承擔的厚重歷史增添了一抹典雅與神祕。


北京慢熱的人情味  兩岸校園  超連結

2014-1-2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2| 評論數: 0 |原作者: (查查/北京)

對於來台灣旅遊的遊客來說,台灣很吸引人的特色叫人情味。台灣像是一個熱情洋溢的海島女孩,真誠善良地對待拜訪她的人,毫不掩飾地展現出最美好的一面。對於外來者而言,台灣是個倍感溫暖的地方。

那北京呢?它是中國的權力中心,想到北京,許多台灣人會認為保守、政治味濃。北京就如同北方人,像個老大爺似的,大大咧咧,不拘小節。

剛到北京時,必須先學會適應北京地鐵繁忙擁擠的人潮、沒有什麼笑容的服務員。想攔個人問路?對方可能隨便指了方向「往北走就是」,然後急匆匆地離開了,而你根本不知道「往北」是往哪裡走。

一年多前來到這個城市的我,對於北京沒有太大的喜歡。總覺得這個城市和天氣一樣冷,人們好像不怎麼在乎身邊的事,不會主動對你展開笑容。我把人們分為「學校內」以及「學校外」的人,在學校裡可以感受到大陸同學的熱情善良,但在校外的人們,對於外來客往往缺乏熱情。

對初來乍到的我,北京是個冷漠的城市。沒有溫度,更別提人情味這三個字。有些城市,住一個禮拜不予置評,住一個月漸漸改觀,住三個月就能感受到他的溫度。北京就是如此有個性,一開始疏離冷漠,等你發現他的優點後,他會給你更多的驚喜。

開始對北京改觀,是在學校附近的五道口。那是學生的聚集地,也是許多乞討者的根據地。每到晚上,年老的乞討者們會牽著小狗,匡啷匡啷地搖著手裡的碗。如同全世界對待乞討者的標準態度,要麼給點零錢、要麼視而不見。

某個夜晚,我在五道口等朋友。身旁的乞討者坐在地上搖著碗,乞討者飼養的小狗看著我嗚嗚叫。正想著給點零錢,一個看起來像大學生的男孩子抱了一瓶水、一個便利店的飯糰和一根火腿腸。

他把水和飯糰給了乞丐,火腿腸分給小狗,動作就像做了幾百次一樣自然。男孩子蹲下來摸著髒髒的小狗,語氣輕鬆地和老乞丐攀談:「最近好不好啊?小狗好像又長大啦?」

他們聊了幾分鐘後,他像是和老朋友道別一樣,對著老乞丐揮揮手,「下次見啦!」那是我到北京一個多月後發生的事。這也是讓我對北京這個城市的人們,開始產生改觀的原因。

隨著時間越待越久,我也逐漸發現城市人們溫柔的一面。我看過地鐵站務人員扶著一位拄拐杖的女孩上車後,還一再叮嚀「到西直門換車,別忘了」;在胡同迷路時,我也碰過好心帶我走到地鐵站的北京大媽;在咖啡店裡,更有隔壁桌的陌生人知道我是台灣人後,很親切地和我閒話家常,告訴我要去哪裡才能吃到正宗小吃。

北京不像台灣,一開始就掏心掏肺地展現自己的熱情。因為人口太多,城市太大,人們的防心更重。很多時候,外來客必須用心體會、嘗試融入,才能感覺到這個城市的人情味。

若您來到北京,願意展開笑容、多和當地人聊天,一定會發現這個城市也有屬於他自己的、獨特的溫柔。


《兩岸校園超連結》圓明園宿舍 見識北京真實生活  

2014-2-7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35| 評論數: 0 |原作者: (一簑煙雨/北京大學台生)

天亮了,旭日透過四合院式的宿舍樓房照進寢室,我被陽光刺醒,掀開被子,瞥見窗外那剛升過對面樓頂的一抹金輪,又是個晴天。

室友們都還沒醒,我卻被飢餓催著起床了,我爬下床板,輕手輕腳地披上外套,踩著拖鞋,如一隻怕驚擾天地間寧靜的小貓般推開宿舍門,走過悄無人聲的走廊。踏著略帶急促的步履快步走下樓,撩起厚重的門簾,走進清晨的料峭寒風中,我深吸一口氣,讓沁入心肺的冷風使自己甦醒,對面牆角瑟縮著幾隻小黑貓,冬天常看到牠們擠在一起取暖,向是一個毛茸茸的黑毛團般,真是可愛極了!

我住的地方是北京大學圓明園校區宿舍,位於北京大學校本部外面,要不是我趕巧了在宿舍床位最壅擠的一年入學,恐怕真沒機會來到這昔日皇家園林。

也許很多人和我一樣,第一次聽到這宿舍的名字,腦中會浮現一片雍容華貴的氣派。然而事實上這座宿舍是一座水泥房小區,幾座四合院的兩層樓房,凹凸不平的青石板地,不過客觀說起來,基本上生活所需的物資倒是不虞匱乏的,小區裡有專屬的食堂澡堂,販賣各種生活補給品的小商店、開水房、醫務室,甚至還有室外幾座乒乓球桌和網球場。而且除了北大學生之外,同一個小區中還住了不少海澱區職業學校的學生。

雖然每日上學舟車勞頓,不過其他方面卻越來越適應,距離學校遠,一大清早在食堂吃了早餐後,騎著自行車向那京城初曉放輪遠去,涼風刮過臉頰,使我精神抖擻,再往前騎一點,過了圓明園東門,路上的公交車站湧現準備前往上工上學的人群,在清華大學附中對面的天橋上不乏許多年輕面孔,手腕上掛著早餐,手裡捧著書本正默默背誦。等終於到了橫亙眼前的清華西路,視線馬上被如潮水般的人潮吞沒,那是進入清華大學西門的師生們正準備開始一天的學習。

宿舍小區門外是一片郊區,白天看來十分樸素,甚至有幾分荒涼,但到了夜晚,路邊便聚滿了燈火輝煌的各種小販,隨著夜色低垂,這座小路卻越發顯得生機蓬勃,從中關村下班了的人下了公交車常兩兩成群地在這裡買夜宵,來往南北的工人遊民也在這裡打牙祭,他們操持著南腔北調,黝黑的臉龐和破舊的工作服訴說著一天的勞動,他們平凡到幾乎沒入了這喧囂的京城街道。

宿舍樓裡沒有澡堂,我們洗澡得上澡堂,而這也是我花最多時間適應的事物,沒有之一。首先是因為這裡的澡堂沒有隔間,相信任何在台灣服過兵役的男生都對這種和所有人「坦誠相見」的洗澡方式並不陌生,但當我發現洗澡水的溫度居然無法調整時,這導致了我來北京第一個月便著涼,大病了一個多星期。

即使如此,在這座並不完美的宿舍區裡,我看見了最真實的北京生活,細細品嘗每一天的曙光與夜色。圓明園宿舍,一個平凡的小區,卻充滿著不平凡的驚喜與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