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眩暈真惱人 三半規管病變易導致

【中時健康 楊欣菲/台北報導】2013.05.16

雖然時序進入春季,但近來早晚氣溫差距多達十度,常讓人真很難決定衣服該穿多還是少。部分民眾因為身體受不了氣溫劇烈變化,還出現了眩暈。日前就有一名40歲中壯年男性突然感到頭昏、天旋地轉,聽力也出現衰退,所幸有所警覺緊急就醫,經藥物治療後症狀終於緩解。

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表示,眩暈症患者在門診中比率不低,許多患者因為眩暈伴隨噁心、嘔吐,就以為自己是不是中風或罹患腦癌,不過眩暈症成因並非腦部發生問題,而是由內耳血液循環不良所引起,其中常見的包括梅尼爾氏症及頸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

由於內耳構造為蝸牛體及三半規管的組成,其中蝸牛體主司聽覺。至於三半規管則主管平衡,這三個半規管互為垂直且其內充滿淋巴液,經由人體及頭部的移動,管內淋巴液振動而刺激管內之神經,於是產生方位、速度、轉動的感覺。一旦淋巴液分泌過多或排出不易時,則內耳淋巴腫脹而壓迫神經就會發生眩暈的現象。此時,若頭部的轉動幅度過大,則更容易發生眩暈的症狀。

世上首位發現內耳病變的醫師就是梅尼爾氏,因此許多人凡有眩暈、耳鳴、重聽等症狀,都俗稱為「梅尼爾氏症」。其特性為天旋地轉而且會併發耳鳴、重聽等症狀,也因此被視為內耳三半規管病變之代名詞。

李宏信醫師補充說明,除內耳病變外,尚有供應腦部顱底血液的頸椎基底動脈若發生病變時,也會出現眩暈、不平衡、嘔吐等現象。但這類眩暈情況顯少併發耳鳴、重聽等症狀,實屬腦部病變的警訊,如腦中風、腦瘤等之前兆,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而現代人飲食中鹽分攝取過量,也可能引發眩暈症。李宏信醫師表示,鹽分過多容易造成體內液體增加而使身體組織浮腫,容易造成內耳淋巴液的排出困難。又有人因為工作壓力、過度緊張等因素,造成血管過度收縮及阻塞,易導致內耳血液循環差,養分進不到內耳,就會造成內耳神經萎縮壞死,於是也會有眩暈、重聽、耳鳴等情況發生。

多數眩暈症都可透過藥物控制獲得改善。家醫科醫師李政道表示,除了接受藥物治療,日常飲食低鹽、低糖、低脂也很重要,加上生活作息規律,適度減少工作壓力,氣溫變化劇烈時作好保暖,都有助降低眩暈發生,也能遠離日後心血管疾病的罹患機會。


天旋地轉並非強震 眩暈患者苦不堪言

【中時健康 楊格非/台北報導】2010.05.21
 
最近全球頻傳強震,對於眩暈病人來說,即使沒有發生地震,整個人就會天旋地轉,有如坐在遊樂區中的大怒神、海盜船、旋轉咖啡杯,甚至暈眩到嘔吐、噁心,苦不堪言。

為何會出現眩暈症狀?台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暨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指出,內耳是由蝸牛體及三半規管所組成。後者主管感覺及速度,如果出現問題,就會導致眩暈。蝸牛體負責聽覺,內部淋巴液及神經毛細胞就像是一個接受體,接受外界音波,音波傳至腦內,就會產生聽覺。三半規管則由三個互為垂直的半圓圈管所組成,主掌人體平衡。

三半規管內有淋巴液,就如同瓶子裡面裝水一樣。此外,三半規管附近密佈平衡神經,兩相作用下,製造出方向及速度等感覺。如果內耳老化、血管不通,導致淋巴液分泌太多,就會造成積水,只要頭部稍微轉動、晃動,就會覺得搖得很厲害。李宏信形容,內耳的三半規管就好像是汽車的方向盤,要是方向盤抓不穩,或是異常,就容易偏向一方,若是三半規管異常,就會導致眩暈,患者走路就會不穩。                            

基本上,眩暈可以分為兩大類,有人一暈起來,暈到搞不清楚東西南北,天搖地動,暈到嘔吐、噁心。另一種人,眩暈程度沒有這麼厲害,就像在暈船一樣,站不穩、走路晃來晃去。

造成眩暈的病因很多,大體說來,若是病患的生活太過緊張且壓力大,處於長期疲勞的狀況下,很容易造成血管異常收縮,造成局部組織貧血現象,導致神經壞死而萎縮,這也是自律神經過度興奮所引起的功能失調,同時可能會出現心悸、昏厥等症狀。

至於內耳為何會積水?原因在於淋巴液分泌過多,或是排洩發生困難。李宏信分析,如果內耳血管不通,或是過於緊張、焦慮及疲倦,就容易造成血管收縮,影響養分的供應,長期下來,導致內耳蝸牛體、三半規管淋巴水腫,產生耳鳴、眩暈及重聽,一般統稱為梅尼爾氏症。

針對內耳淋巴積水的原因,常是病患半規管的循環不佳,淋巴液分泌過多卻無法排出,導致內耳淋巴液的壓力增加。一般的對症治療,是利用利尿劑來減壓,或施以內耳淋巴囊開鑿引流術,以達到減壓的目的。基本上,擁有健康生活也是預防的好方法,李宏信建議,病患平時避免攝取太鹹或刺激性的食物,保持正常作息、睡眠充足,遠離壓力、心平氣和,自然能降低暈眩的發生。

由此可知,耳鳴與眩暈是一體兩面,許多患者都合併出現兩種症狀。不過,民眾都知道耳鳴,必須看耳鼻喉科。但如果眩暈,就常搞不清楚該看哪一個科別。 有人一眩暈,就會嘔吐、噁心,以為是腸胃問題,於是掛腸胃內科。有人症狀是天旋地轉、連站都站不穩,這應該與神經有關,所以求助於神經內科。對此,李宏信認為,眩暈病人還是應該尋求家醫科、神經內科、耳鼻喉科醫師的協助,才能對症下藥。

如果不幸發生一次眩暈,就可能會有下一次。李宏信強調,不少人第一次眩暈是發生在清晨醒來時,一起身,就覺得天旋地轉,整個人又癱坐在床上,相當不舒服。但大部分人都不會立即就醫,拖延就醫的黃金時期,直到病情嚴重,才至急診求醫,由各科醫師會診,緊急治療,雖然能暫時解除病症,最後還是要找出原因,長期服藥,促進血液暢通、循環良好,並且調適生活步調,如此一來才是全面性的完整治療,避免病情經常發作。

除了遵從醫囑,服用藥物外,透過飲食及生活作息的改變,也有助於改善耳鳴及眩暈等症狀。家醫科醫師李政道建議,有眩暈困擾的民眾,應避免食用高膽固醇、高鹽分、高熱量的食物。睡眠充足,不要熬夜工作,心情放鬆,降低焦慮緊張情緒,以減少眩暈發生機率。


眩暈症—常見的內耳毛病
( http://www.kmu.edu.tw/~kmcj/data/8710/4093.htm )

耳鼻喉科 林義峰講師

 眩暈的發作是相當痛苦的,有過經驗的患者常說眩暈發作的時候真有不如歸去的感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眩暈的實例就是暈車、暈船或是小孩玩團團轉的遊戲,看看他們顛簸不穩、噁心甚至嘔吐的樣子實在痛苦極了。由此我們可以想見眩暈的感覺就是團團轉、東倒西歪、天眩地轉、步態不穩常伴有噁心甚至嘔吐。

 平時我們可以自由自在的行動而無困難,例如走路、跳躍、騎單車等,除了要有健全的四肢外,尚須要有協調肢體動作的功能。這個協調工作就是由前庭小腦系統、視覺系統及本體感受系統三大平衡系統來統合。如果這三大平衡系統有一個發生障礙,則可以勉強由剩下的兩個正常功能的系統來維持平衡。但是如果三者之中有兩個發生障礙,則患者根本就是無法維持身體之平衡,沒有辦法行動了。

 身體平衡失調是一回事,眩暈又是另一回事。平衡失調不一定會伴有眩暈,但遇有眩暈的人卻常有平衡上的問題。三大系統中,會產生眩暈的就是前庭系統的障礙,也就是本文所要介紹的眩暈症。

 眩暈只是一種症狀像咳嗽、打噴嚏、頭痛一樣不是疾病的名稱,但其背後一定是有某種潛在疾病。會引起耳前庭障礙的毛病還真不少,只是這些潛在疾病往往很難發覺得出來。在還不能明確的歸類於某一種疾病時,我們常常暫時統稱『眩暈症』。

認識內耳

 內耳位在耳朵之最深處,為顳骨包圍著。可分成兩個部份:一個叫做耳蝸是聽覺器,另一個叫做前庭是平衡器。因此內耳又叫做平衡聽覺器。支配它的神經叫做平衡聽覺神經是為第八對腦神經。你一定會覺怪,平衡和聽覺兩個風牛馬不相及的東西怎會湊在一起呢?其實,就是我也一樣困惑不已。但是造物者刻意要把它們撮合,我們也沒有辦法。在解剖學上,我們發現兩者都浸泡在共通的內外淋巴液之中,因此在臨床症狀上就產生一些複雜的關係。換句話說,平衡障礙可能會導致聽覺症狀,也就是可能會有聽力障礙、耳鳴等症狀。

 前庭平衡器可分成兩個部份:一部份是左右耳對稱,主控制旋轉平衡的三半規管。三個半規管相互垂直,三度空間可謂面面俱到,所以任憑你的身體或頭部處於任何姿態,三半規管都可以管得到無任何死角。因此,可以維持任何姿勢的平衡。另一部份是橢圓囊和球狀囊,它是控制直線性平衡的,包括地心引力。

 內淋巴液因身體之運動而產生的流動刺激其中之感覺細胞發生電波。靜止時,左右兩邊前庭平衡器會各發出方向相反強度相等的訊號給大腦,因為方向相反強度相等不偏不倚,是平衡狀態。當身體或頭部變位,則兩邊會發出不等的電波讓大腦去詮釋身體和周遭環境相對位置的關係。相反的,如果有一邊前庭平衡器發生障礙,則縱使身體或頭部為靜止狀態,但是左右發出的訊號不相等,大腦知道了以後就會提出矯正的命令,以致改變身體的姿勢及視覺定位來因應兩邊不等的訊號。於是身體就會『不自主的』傾斜到一邊去,而眼球也會隨之振顫,這就是失衡及眼振。所以平衡障礙不過是前庭障礙的肢體表現而已。

 在前庭向大腦傳電波送時路途中,在腦幹某一個地方有神經原的交換,類似繼電器一樣,在這裡叫做前庭核。前庭核與迷走神經核相鄰,前庭核電位的變化常會影響到迷走神經核,引發迷走神經之興奮。因此也會產生噁心、嘔吐、盜冷汗之迷走神經的症狀。

眩暈之診斷

問診

 問診是眩暈最主要的一環。從眩暈之性狀、發作的頻率、持續時間之長短、有無誘發的因素、有無聽覺方面的症狀、身體有無痼疾等等一一要問清楚。

 一般來說患者常感到頭重重、頭顱內空空的、暈暈的輕飄感、走路不穩、天旋地轉、躺下起床之瞬間房子轉得很厲害、噁心、想吐等等。只因為眩暈是一種自覺症狀,沒有辦法用某種量出來而個人的主觀又不盡相同,因此主訴的症狀形形色色。如果主訴有『轉』的感覺則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屬於末稍性的障礙,也就是內耳的毛病。如果再追問下去,患者可能又有耳鳴又有聽力的問題。吵雜的聲音常使他不能忍受,所以百貨公司、超級市場不太喜歡去。如果是有這樣的抱怨的話,我們可以猜想可能聽覺器已經受波及了。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前庭問題都會出現典型的眩暈症狀,如果患者的主訴只有昏沈的感覺,那我們就必須再進一步去檢查,以鑑別是腦的毛病或是前庭的了。

檢查

平衡及前庭機能檢查:

 包括姿勢及水之冷熱測驗,可以分辨是小腦的病變或是內耳的病變。

聽力檢查:

 測驗法有好幾種。有純音聽力檢查、語音聽力檢查等。除了可以知道聽力障礙之有無、聽障的程度以及是內耳性的聽障或是神經性的聽障。有一些眩暈的毛病其聽力圖有特殊的型態亦可由此來加以判斷。

腦幹誘發反應計測定:

 除了可以做聽力檢查外,其最大的功能在於發覺有無腦幹的毛病。是近來來神經耳科學上診斷的利器。

眼振圖檢查:

 利用眼球角膜網膜間之電位差會因眼球轉動而改變之原理將眼振記錄下來。中樞病變與末稍引起的眼振有差異,可憑此作鑑別診斷。

電腦斷層掃描及核磁共振影像:

 影像學的檢查是腫瘤診斷的利器。其他神經系功能性的病變有些以電腦斷層掃描及核磁共振影像也可以作診斷。

其他檢查:

 包括膽固醇、血糖、血清檢查等等,以明瞭有無其他器官上之疾病。

眩暈症之鑑別診斷:

(1)美尼爾氏症:

 典型之美尼爾氏症會出現發作性眩暈、耳鳴及波動性聽力障礙。有或無耳漲滿感,眩暈的發作時間由數分鐘至數個小時並且伴有嘔吐、噁心或腹瀉。但無其他腦神經方面的症狀。有特殊的聽力圖型。變型美尼爾氏症有的無聽力損失,有的甚至不出現眩暈,所以診斷上相當困難,必須等到演變成典型症狀才能確定診斷。

(2)前庭神經炎:

 通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後,突發性眩暈、嘔吐及眼振。可能有耳鳴但沒有聽力損失。溫差試驗常見有患側前庭功能低下現象。

(3)良性發性性眩暈:

 本病之發作與頭部特定位置有關。常在頭轉向某側或睡覺翻身時有短時性眩暈但沒有聽力損失。與頭部外傷引起橢圓囊之耳右移位有關,但亦有少部份屬中樞性疾患。

(4)腦幹血液循環不良症:

 此正多發於糖尿病老年患者。由於血管硬化的關係,腦幹血液循環不良,有長期慢性的缺氧。患者有輕微之眩暈,多為走路不穩,輕浮感。常伴有老年性失聰及耳鳴。

(5)頸性眩暈:

 頸脊柱炎常有骨刺形成,在頸轉動時可引發疼痛及肌肉緊張而反射作用引發眩暈或骨刺直接壓迫脊椎動脈引起腦基底動脈之代償不全引起眩暈可損及聽力亦有耳鳴。在年輕人多半是由鞭打式之頸部外傷引起。

(6)聽神經瘤:

 以耳鳴及高頻率聽力損失開始。可伴有步態不穩感,末期則有腦神經方面的症狀,聽力可能完全消失、頭痛等。早期可由特殊聽力檢查、溫差試驗、X光及顳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影像加以診斷。

治療

 眩暈症之治療以內科療法為主。需較長期間之服藥,多半的患者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療效。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不多,如不好控制的美尼爾氏症。如有腫瘤發現當然手術是唯一的途徑。


什麼是先天性半規管不平衡症??

Yahoo!奇摩知識 回答者:諷示色合-深海貝殼 ( 初學者 4 級 )

回答時間:2006-02-15 05:18:02

平衡系統,前庭神經核接. 受了不平衡的訊息則會發生以下的狀況 ... 飄流到三半規管的內淋巴液中,剌激到三半規管神經接 ... 毒、巨細胞病毒可感染胎兒引起先天性耳聾;腮腺炎病. 毒、麻疹病毒、帶狀 ...

內耳的前庭感受器共有兩種五處,包括每個三個半規管的壺腹塉( crista ampullaris )共三個和耳石器(圓囊、橢圓囊)的斑點( macula ),其中三半規管負責角加速度、角減速度如旋轉、俯仰及側滾這些非直線運動的感覺;耳石器中的圓囊負責上下,而橢圓囊負責前後的直線加速度或減速度運動的感覺;等速度則不會剌激前庭系統。內耳前庭把人體受到的重力和加速度的剌激傳到中樞神經系統,首先傳到腦幹的前庭神經核( vestibularnuclei ), 再整合眼球和本體感受器傳來的訊息,並傳送到五個部位:

1.大腦皮質,解釋頭位和認識方向。

2.小腦,負責肌肉協調作用以維持平衡。

3.眼球肌肉,以保持視域。

4.脊髓,可保持肌肉張力以維持姿勢。

5.迷走神經核,維持正常胃腸蠕動。


人體若有病變影響了正常的平衡系統,前庭神經核接受了不平衡的訊息則會發生以下的狀況:

1.大腦皮質,解釋為頭暈、眩暈。

2.小腦,會導致運動失調(ataxia)。

3.眼肌神經核之興奮而引起眼振(nystagmus)。

4.脊髓之興奮而引起正位反射(righting reflex)。

5.迷走神經核之興奮而引起反蠕動導致噁心、嘔吐。

此外小腦還會發出訊號來壓制正常側內耳前庭的功能,使左右側不會那麼不平衡,以促進中樞神經的代償作用。

另外提供給你網站作參考:

http://www.cgmh.com.tw/intr/intr3/c2350/test/class/ear-vertigo1.htm


前庭系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前庭系統,作用於人自身的平衡感和空間感,對於人的運動和平衡能力起關鍵性的作用。它和聽覺系統的一部分耳蝸一起構成了內耳迷路,位於內耳的前庭(圖1)。由於人的運動由旋轉和平移兩種方式組成,前庭系統也由兩個部分組成:半規管系統,感知旋轉動作;以及耳石,感知直線加速。前庭系統發送神經信號給控制眼球運動的神經系統,保證我們在移動時也能擁有清晰的視覺;也發送信號給肌肉相關的神經結構,使我們保持直立。



半規管系統

半規管系統感知旋轉動作。其中半規管是其主要感覺器官。

結構

主條目:半規管

作為人自身感知三維世界的基礎,每個迷路內都用三個半規管。他們之間近似成直角,分別被叫做外半規管(又稱水平半規管)、上半規管和後半規管(這兩個又稱垂直半規管)。 半規管又分為骨半規管和膜半規管,其中膜半規管套於骨半規管內。

耳石器官

半規管系感主要在感知旋轉動作,而耳石器官則是感知定向加速度。我們每邊各有兩個耳石器官,一個稱做橢圓囊,另一個稱做球狀囊,橢圓囊與水平直線加速度有關,球狀囊與垂直加速度有關,均屬於靜態平衡。在耳石膜中的耳石晶體附著在膠質覆膜上,比周圍組織重,因此在定向加速度時會發生位移,導致毛細胞的纖毛束轉向,產生感覺訊號。大部份橢圓囊產生的訊號是由眼球運動所觸發,而大部份球狀囊所產生的訊號則是反應出控制人體姿勢的肌肉運動。半規管對旋轉動作所產生的訊號解析是相當容易的,而解析耳石的訊號則困難多了。重力是屬於定向等加速度的一種,針對耳石的訊號,我們得設法將其從重力所產生與其他定向加速度所產生的區分開來,而人體還處理的不錯,只是用於此區分的底層神經機制,目前我們仍尚未完全瞭解。

前庭系統的感覺

來自前庭系統的感覺稱為前傾平衡感,包括平衡感和定向加速度。當前庭系統在沒有其他因素刺激下所產生的感覺稱為本體感覺。例如一個人在完全黑暗的環境裡坐在椅子上,如果椅子轉向左方,他也會有轉向左方的感覺;當他在電梯裡,視覺上看到的是幾乎是固定不變的,當電梯往下時,人也會產生往下的感覺。

病理學

BPPV

主條目: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BPPV,全名為良性陣發性姿勢變換性眩暈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發生的原因可能為耳石剝離,其碎屑落入半規管中,大多為後半規管。當頭部轉動至某些位置時,這些碎屑發生位移並改變半規管內淋巴液的流動,而導致頭昏、暈眩以及眼球震顛等症狀。


三半規管

出典: フリー百科事典『ウィキペディア(Wikipedia)』



図中の9番が前半規管



ヒトの内耳(左半分が三半規管)

英語     Semicircular canal
器官     感覚器
動脈     茎乳突孔動脈

三半規管(さんはんきかん)は平衡感覚(回転加速度)を司る器官であり、内耳の前庭につながっている、半円形をしたチューブ状の3つの半規管の総称である。名前はその形状と数に由来する。

ヒトを含む脊索動物のほとんどが半規管を3つ持っているため三半規管と呼ばれるが、無顎類においては半規管が2つ(ヤツメウナギ類)ないし1つ(ヌタウナギ類)であるため、「三半規管」という呼称は器官の代表的な名称としては正確ではない。以下はヒトの三半規管についての解説であるが、基本的にほぼ全ての(無顎類以外の)脊索動物に共通である。

構造と機能

3つの半規管、すなわち「前半規管」「後半規管」「外半規管(外側半規管、水平半規管とも)」は、それぞれがおよそ90度の角度で傾いており、X軸・Y軸・Z軸のように三次元的なあらゆる回転運動を感知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なお、前半規管と後半規管は、膨大部でない方の片脚側が接合した総脚となっている。

半規管の外側は骨でできており(骨半規管)、そのすぐ内側に膜がある(膜半規管)。それぞれ内耳の骨迷路・膜迷路の一部を構成している。膜半規管の内部はリンパ液で満たされており、片方の付け根は膨大部となり内部に有毛細胞(感覚細胞)がある。その感覚毛はクプラ(膨大部頂)で結束されている。頭部が回転すると、体内にある三半規管も回転するが、内部の液体であるリンパ液は慣性によって取り残されるため、相対的には「三半規管の内部をリンパ液が流れる」ことになる。そのようにリンパ液が流れるとクプラも動き、それに付随した有毛細胞が刺激されることで、前庭神経から脳に刺激が送られ、体(頭部)の回転が感知できるしくみである。

回転が続くとリンパ液も一緒に回転してしまうので、体の回転が止まっても今度はリンパ液の回転がすぐには止まらず、誤った信号を脳へ送ることになる。また、水中では、耳孔内に冷たい水分が流れ込んでくるため、リンパ液の粘性が高まり、回転覚などが掴みにくくなる。その結果、場合によってはパニックに陥って上下の判断がつかなくなり、水面に出るのが困難になる。

機能強化

三半規管の機能は鍛錬によって強化が可能であり、これを鍛えることは内耳性の病変であるメニエール病の回転性めまいなどの症状緩和にも役立つ。機能強化の具体的な方法としては、後ろ向きに歩く、ブランコで揺られる、回転した後に片足で立つ、首を上下前後左右斜めなどへ傾けたまま体を起動させる、マット運動での前転・後転、行く先に対して正面向き・横向き・斜めなど方向を変えて横たわった体勢から起き上がってのダッシュ、などがある。他にも多くの具体策があるが、症状改善が目的であれば病状に応じて無理のない方法で行い、スポーツ選手などにおいては可能であれば回転や各方向からの刺激に対して目を閉じるなど視覚補正が働かない条件の下で行うと、いっそう効果的である。


半規管
( http://big5.wiki8.com/banguiguan_105385/ )

醫學百科

半規管是脊椎動物內耳膜迷路中司平衡覺的器官,是維持姿勢和平衡有關的內耳感受裝置,包括橢圓囊(utricle)、球囊(saccule)和三個半規管(semicircular canals)。

半規管產自橢圓囊。在圓口類以外的動物為前、后、側(或水平)3個半圓形且互成直角的管,各自由橢圓囊發生,稱三半規管;而圓口類中的盲鰻橢圓囊和球囊不分離,半規管也是1個,七鰓鰻也僅有兩個半規管。半規管一側的基部膨大形成膨大部,即壺腹(ampulla),盲鰻在1個半規管的兩腳有膨大部,可認為是兩個半規管合一而形成的。各半規管的膨大部有壺腹嵴,此膨大部感覺細胞即毛細胞成群,毛集中形成薄膜狀的壺腹帽,由于旋轉運動內淋巴液的流動使壺腹帽傾斜,旋轉的感覺是由此壺腹帽的傾斜刺激毛細胞感受而傳向中樞,對眼球運動和四肢的姿勢給予反射的影響。3個半規管中,前后兩半規管呈垂直狀,側半規管呈水平狀,前、后兩半規管以無膨大部的上端相愈合。

前庭器官都是膜質管道,和蝸管一樣因構造曲折繁復,有膜迷路之稱。管道中充滿內淋巴,其外面的骨迷路和外淋巴起著保護作用。橢圓囊和球囊位于內耳前庭腔內。它們的前面為耳蝸,后面為三條半規管。兩囊之間有短管相通,半規管與耳蝸又分別與兩囊相連通,所以膜迷路各部分之間的內淋巴是相通的。橢圓囊和球囊的囊壁上,各有一個直徑為2毫米多、加厚的小區域,稱為囊斑(macula)。囊斑也稱位覺斑,由一層結締組織、一層上皮和耳石膜組成。耳石膜覆蓋在囊斑上皮層表面,為一層厚的蛋白樣膠質膜,它的淺層含有碳酸鈣和蛋白質組成的結晶體,稱為耳石(otolith),所以橢圓囊和球囊也稱耳石器官。囊斑上皮內含有毛細胞及支持細胞兩種細胞。毛細胞為感覺上皮細胞,夾在支持細胞之間,其底部為前庭神經節內的雙極細胞的周圍突所包繞。毛細胞的頂端有一束纖毛伸入至耳石膜內。三條半規管(外半規管、上半規管和后半規管)互成直角,代表空間的三個面。外半規管又稱水平半規管,當人直立時,它和地面成30°角,如頭部向前傾30°,則它恰與地面平行。上半規管、后半規管又稱垂直管,與地面成垂直關系。每管均有一端略膨大,稱壺腹(ampullae)。壺腹內一側粘膜增厚,并向管腔內突出,形成一個與管長軸相垂直的壺腹嵴。壺腹嵴的構造與囊斑相似,其不同處為毛細胞頂端的纖毛束較長,并包埋于高帽狀的膠質性的終帽(也稱蓋帽)內,其中無耳石,但終帽與嵴上皮之間有一微細的腔隙,此腔隙與毛細胞的纖毛活動有關。壺腹嵴毛細胞的基部也被前庭神經節細胞周圍突的末梢所包繞。

橢圓囊和球囊的適宜刺激為耳石的重力。因此,它們是提供與地心引力有關的頭部方位(傾斜度)的信息的,也因直線加(減)速運動而興奮。頭部處于正常位置時,耳石與毛細胞間呈一定的壓力關系。頭部位置改變時,兩者在空間的相對位置也發生改變,耳石就不同程度地牽拉毛細胞的纖毛,從而刺激了毛細胞。毛細胞興奮后,沖動經前庭神經傳至前庭神經核,反射性地引起肌緊張的變化,維持了身體平衡。半規管的適宜刺激是旋轉加速運動。在頭旋轉時,內淋巴因惰性而向與旋轉相反的方向移位,終帽隨之彎曲變形,這就間接地刺激了毛細胞及其基部的前庭神經末梢。電生理研究表明:當頭部在靜位狀態下,終帽內的神經末梢發放一定的沖動。當終帽向一側移位,即當水平管內淋巴流向壺腹和垂直管內淋巴流出壺腹而導致終帽彎曲時,沖動發放增加;當向相反方向移位時,發放就減少。旋轉在等速持續進行時,發放開始時與加速度時相同,以后逐漸恢復到原先水平,而旋轉突然停止時(減速運動),則終帽也受到移位,但方向與開始時相反。雖然內淋巴移位在3秒內即停止,而終帽卻要25~30秒鐘才回到靜息狀態,此時,人會有一種向相反方向旋轉的感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