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克魯曼:氣候變遷災難正上演

聯合新聞網作者: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2年8月5日 下午2:46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兩周以來撰文極力強調全球必須重視氣候變遷,因為氣候變遷的大災難不是山雨欲來,而是正在上演。

一連兩周 (7月22日和7月29日),克魯曼在他的「紐約時報」專欄說,一年或一天的天氣變化可能不易察覺,而使人忽略氣溫其實長期升高的趨勢,而且連平均氣溫的小幅上升,也暗示極大破壞性的極端天氣事件頻率正在增加,美國中西部目前的致命嚴旱就是例子。

克魯曼筆鋒指向一些出名的氣候變遷否認者,包括不少企業高層,還有福斯電視新聞,三天兩頭來一句「外面好冷,高爾錯了」。

克魯曼提醒,可考的歷來最熱十年有九次在2000年後,極端高溫天氣的發生概率正在提高,這一點同時意味著,地球人為氣候變遷付代價不必等未來,也不必等幾十年,大家現在已經開始付代價了。

克魯曼說,原本產量豐富的農業地帶將會更常出現長期的極端乾旱,這現象對糧食將帶來毀滅性影響,可能從今開始成為氣候變遷的首要惡果。

美國是世界糧倉,如今將近80%玉米作物和11%黃豆作物陷在50多年來最嚴重的乾旱裡。此外,美國中西部農業帶,正在和哈薩克、俄國、烏克蘭一塊推高全球小麥價格。

糧價飆漲造成糧安失穩,在低所得與中低所得國家是政治社會動亂的先聲,往例包括埃及、衣索匹亞、印尼及菲律賓。

美國的苦旱正在以驚人速度加劇,但2012年的嚴旱損失現在就已超過2011年的120億美元,再下去可能趕上1980和1988 年的乾旱,那兩次長旱造成的損失,換算今日幣值,分別是560億和780億美元 (台幣1兆6800億、2兆3400億元)。

根據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彙編的70年資料,氣候 (包括熱浪、冷峰或旱災),每年影響美國GDP上升或下降1.7%。

而且今天影響日益複雜,不只作物,缺水還禍及石油與天然氣生產。西德州、北達科他、堪薩斯、科羅拉多、賓州是北美能源生產的新興地帶,都陷入缺水之困。


NASA:人為氣候變遷致酷夏

法新社 – 2012年8月5日 下午12:35

(法新社華盛頓4日電)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權威科學家今天指出,人為的氣候變遷是接連幾個夏天氣溫飆高的元凶,而情況恐怕比20年前預期的更糟。

主管NASA哥達德太空研究中心(Goddard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的韓森(JamesHansen)投書「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表示,連他1988年向美國參議院提出的「可怕」預測都還太輕微。

韓森說:「我要承認:我當時太樂觀了。」

「事實證明我對全球氣溫上升的研究是對的,但我未能全面探究,平均溫度上升竟導致極端天氣增加得這麼快。」

他在文中表示,自己與同事在國家科學院學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發表對過去60年全球氣溫的分析,結果顯示「極端炎夏出現的頻率,以驚人速度增加」。

韓森說,這份分析並非以模式或預測為基準,而是「奠基於對實際天氣與曾出現氣溫的觀察。結果顯示「極度令人憂心的後果,不只是我們的未來,也是現在」。

這份同儕審查的研究發現,全球氣溫因氣候暖化逐漸升高,過去1世紀約增加華氏1.5度(攝氏0.8度),而極端天氣出現得更頻繁。

研究和上個月公佈的國際研究結果一致,都指出溫室氣體排放增加提高去年嚴重旱災、水患及熱浪發生的機率。

韓森表示,歐洲2003年和俄羅斯2010年的熱浪,以及德州與奧克拉荷馬州去年的大旱,都可歸咎於氣候變遷。

他說:「一旦氣候數據幾週後蒐集完成,很可能會發現美國目前的酷暑也來自同樣的原因。」

韓森長久支持人類是全球暖化主因的說法,包括人類汙染和使用石化燃料,而他也越來越肯定暖化沒有其他的因素。(譯者:中央社林仟懿)1010805


格陵蘭冰蓋空前融化

法新社 – 2012年7月25日 上午7:35

(法新社華盛頓24日電)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表示表示,格陵蘭島(Greenland)表面浩大冰蓋本月有廣大地區融化。

航太總署說,融化地區從7月8日的約40%,劇增至4天後的97%。截至目前,衛星過去30年來所看到的最廣泛融化比例,約是55%。

科學家仍無法確定,此一反常融化是由全球暖化引起,還是自然現象。

航太總署的嚴山(Son Nghiem,譯音)表示,在分析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Organisation)Oceansat-2衛星的數據時,他注意到7月12日格陵蘭島表面大部分地區似乎都在融化。

上次出現這種現象是在1889年,這種現象約每150年出現一次。

冰川學家凱尼格(Lora Koenig)說:「上次出現這種現象是在1889,這次來的正是時候。但是如果未來幾年仍觀察到這樣的融化現象,那就可憂了。」 (譯者:中央社陳政一)1010725


格陵蘭97%冰原融解 恐造成海平面上升7公尺

NOWnews – 2012年8月3日 下午6:03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格陵蘭冰原在日前被發現溶解大半,僅剩一點點冰原,讓科學家憂心,海平面會因此大幅上升。加上日前的冰裂現象,讓科學家驚覺,全球暖化的現象比他們想像的還嚴重許多。

瑞典科學家提供幾張格陵蘭過去的照片,說明格陵蘭東北方在1985至1993年間的變化。另一個衝擊影像則發生在2005至2010年間,格陵蘭冰原的確在融解當中。這些狀況初步認為是因全球暖化,而這些融解的冰原,足以將海平面拉高7公尺。

科普作家Kurt Kjaer認為,「現在是一個重新審視是什麼原因造成及加速冰原融解。我們應讓這件事停止。」但他注意到,冰原在溶解後便很難恢復原狀。

1980年開始便有有關冰原融化的討論,但到了近年才發現是與氣候有關。NASA表示,上個月格陵蘭出現罕見的溫暖氣候,使冰原大量融化,而這個狀況,150年只會發生一次。

Kjaer 認為,目前海平面每100年上升3公厘至30公分,海平面上升是各國都應重視的議題。他以超過16萬張格陵蘭冰原照片,說明1940年開始,冰原融解狀況便存在。

從格陵蘭在7月16日發生的「冰裂」,使一個面積超過曼哈頓2倍的冰山,脫離格陵蘭島上最大的冰川開始,到現在的格陵蘭冰原大面積溶解,再再顯示氣候暖化速度加劇。英國大氣學家重申,由燃燒石化燃料造成的溫室氣體,恐加劇洪水、乾旱、與海平面上升等狀況。


英報告:全球16年前停止暖化

中央社 – 2012年10月15日 上午12:42

(中央社倫敦14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氣象局(MetOffice)上週在網路上悄悄公布的報告披露,全球16年前就停止暖化,其後全球總體溫度並無明顯攀升現象。

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編纂自逾3000個陸地和海洋觀測點的這項資料顯示,從1997年初至2012年8月,並無明顯的總計全球溫度上升現象,這意味全球暖化的「高原期」或「暫停期」持續時間,與先前從1980年到1996年的溫度上升期間大約相同。在那以前,全球溫度維持穩定或下降趨勢約40年。

報導指出,這份報告引發氣象科學家爭論,部分專家主張,15到16年的時間太短,無法得出結論;其他專家則指出,用來預測未來全球暖化現象的電腦模型存在「嚴重瑕疵」

倫敦東安格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Anglia)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主任瓊斯(Phil Jones)教授,上週駁斥此高原期的重要性,指稱15到16年的期間太短,無法得出結論。

美國名校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Tech)氣象科學部門負責人柯里(Judith Curry)教授不同意此說法。柯里告訴英國「週日郵報」(Mail on Sunday),英國氣象局用來預測未來暖化的電腦模型存在嚴重瑕疵,氣象遠較該模型所主張的更為複雜。

即使瓊斯教授也坦承,他和同僚不了解「自然變化性」的影響,即長期海洋溫度周期以及太陽能量釋放的變化等因素。但瓊斯表示,他仍深信,這個10年終究會比前兩個10年明顯溫暖。1011014


今年首颱蘇納姆形成 暫為輕颱

自由時報 2013-1-4【09:45】

〔本報訊〕今年第一號颱風昨晚8時形成,國際命名為蘇納姆(SONAMU)目前暫為輕度颱風,今天上午8時位於北緯8.5度,東經116.4度處(菲律賓西南),時速22公里,往西轉西南西行進。中央氣象局局評估,暫時對台灣不會造成影響。


氣候暖化回不去了 學者建議疏散台北人口

環境資訊中心作者: CLiao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3年5月28日 下午12:54

本報2013年5月28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夏威夷大氣監測站的測得大氣二氧化碳濃度本月已突破400ppm,地球溫室氣體濃度達到新的里程碑。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對此表示,未來全球暖化的速度只會加速,影響的層面也會更廣泛且加劇;「全球都將面對一個高溫的未來,只是現在會越快、來得越強。」雖然天災一定會發生,國家以及民眾仍應藉由環境保護、避災規劃,對抗天災的侵害。

另一方面,全球因天災遷移的人口將數以億計,台灣也難以倖免,汪中和持續幾年積極建議台北人口應疏散,而疏散最好的辦法就是政府首先離開、遷都,只要政府一離開,很多人就跟著要離開,台北盆地人口1/3就疏散掉了。

汪中和說,400ppm這個數字令人心情沉重,而台灣社會卻仍漠視。從1986年CO2含量衝到350ppm,全球保育人士即連年不斷訴求降低排碳,維持在350ppm、世紀末溫度上升不要超過2℃,但5月揭開的數據,說明了溫室氣體持續攀高,暖化止不住,速度令人憂心。

汪中和表示,預估2038年以前就會超過450ppm,目前一年大約增加2以上的ppm,一旦超過450ppm,到了本世紀末,地表的溫度就會升高到2℃以上,預計是3℃或更高,帶來的衝擊是上世紀的兩倍以上,就像飛機離了跑道起飛,加速爬升,未來面對的衝擊、壓力會越來越高。自然災害不斷在全世界反覆出現的世紀,21世紀是個搶糧食、能源以及水資源,也是一個大規模遷徙的世紀。 台北盆地應疏散人口

除了氣候極端變化,更令人擔憂的是海平面上升的危險,衝擊力遠超過氣溫的上升。因為氣候災難的關係,人們必須離開熟悉的居住環境,遷移到陌生卻不得不去的地方。當然包括台灣。台灣則可能造成百萬人在各地流動,如果沒有好好的安頓,社會的動盪是非常可怕的。汪中和認為,政府應該讓人民安居樂業,而不是告訴人民這裡不能住,這是無用的。

以台北首善之都為例,政府投入大量資源維持其運作,卻無法逃避人口過於飽和所衍生的現象。「台北盆地其實是沒有未來的,以百年的尺度來看,台北盆地就算不遷都,也無法住下去,因為將來一半以上都會被海水淹沒,所以還是會離開,而且是被迫離開,與其那時候離開,不如現在就規劃,慢慢的疏散。」

「政府一定要先準備好,找一個更好的地方,人民願意離開危險的地方搬進一個安全值得去的地方」汪中和說,政府資源應該往這方面配置。假設以100萬人來考量,若以20萬人為規模打造新市鎮的話,則需要5個新市鎮,都市規劃可以完全不同。

政府一直希望擴大內需,「以國家角度來看,建造一個新的城鎮,以生態保育的觀念做,回應氣候變遷,這個內需將十分龐大,投資也會非常值得。」

然而現況卻是政府的都市規劃,完全未有前瞻眼光,缺乏避災的考量,放任財團炒作地皮累積財富,「政府在這方面非常的失職!」 淡海新市鎮  在氣候暖化時代是錯誤投資

以淡海新市鎮為例,剛好坐落於台北盆地北邊,非常靠近海平面上升會衝擊的地方,雖說本身不會被淹沒,但它周圍低漥的地區完全被淹沒,道路完全不通,汪中和認為,這種投資是一種浪費和錯誤。

避免選在沿海地區,受海平面上升暴衝、巨浪影響,另外在活斷層附近也不合適,因為會受到地震直接的影響。

汪中和表示,新市鎮規劃需要國家來主導,要有上位的主體計畫,之後才能定位,落實執行。但是政府完全沒有這樣的遠見,只有東做一塊、西做一片,有如玩拼圖一樣,未完成前誰也不知道全貌是什麼。 氣候變遷快又普遍

300萬年來 ,地球二氧化碳濃度第一次飆破400ppm,它代表著累積的熱能很快,按照氣候的習性,地球要修正成過去的數值,都需要百年、千年以上的時間,「人類已走上一條不歸路,就像去旅行沒有回程票」汪中和說,過去要經過好幾萬年才會升高100的單位,現在卻是百年的時間就達成了。

速度太快,熱能累積太多,因此整個地球的環境都在激烈的調整,無論是是大氣、海洋或岩石圈,將來都因熱能累積的太多太急,產生劇烈的變化,極端的天氣、海洋的變化甚至於地殼的運動,都比過去要活躍。

目前全世界1年增加2個單位;在自然條件之下,萬年以上才會增加1個單位,因此人類必須大幅度改變行為,更重要的是調適,做好防災避災的準備。「人類可以做的就是盡量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不要讓它增加這麼快」 地下熱能威脅設施安全

汪中和還說,台北盆地是全台灣熱島效應最嚴重的地方,熱能終年累積在盆地裡,不但夏天時十分炎熱,不斷在地底下累積的熱能,使得台北地底下的溫度不斷的上升,從觀測數據也證明這個現象。累積的熱能至少產生3種無法預期的狀況。首先,地底下溫度上升,使得地下水隨之膨脹;膨脹後帶來額外的壓力讓地下所有的建設,包括高鐵、捷運,所有鐵路地下化的設施,都受到影響,安全性必須重新評估。

其次,浮力增加。台北自從禁抽地下水,水位已經開始回升了,也就是地表4、5公尺以下都是滿滿的水,水受熱了以後會增加浮力,所有地下建築物除了遭受(水膨脹)側向的壓力,還有額外的浮力,而這種浮力在很多地方是不均勻的,比如說,一座捷運的地下涵洞,長達幾十公里,在浮力不均勻下,每個地方上升程度不一,使得安全性受到威脅。

當地下的溫度增加以後,不但地下水溫、浮力、浸水壓力都增加,流動性也跟著提高,有如潤滑劑一樣,讓斷層更容易活絡。 熱能造成潤滑作用恐刺激斷層

汪中和解釋,台北有3個斷層,北邊的山腳斷層,中間的新莊斷層以及南邊的台北斷層,後兩者過去都沒有活動過,被視為死的斷層。過去不活動是因為沒有條件,不像現在這麼熱、水的溫度這麼高、流動顯著,基本上是被鎖死在當地;一旦條件改變了,斷層兩側潤滑作用也會提升,受到外部地震刺激,斷層也會跟著錯動。

汪中和認為,台北因為自然條件改變,除了強降雨帶來淹水的壓力外,也加劇地震帶來的影響。全台西部更因人為開發,從基隆到屏東,早已連成一個大都會,因此任何地方,不管是在中部或南部,發生一個921那樣的地震,幾十萬棟的房屋倒塌、設施受到影響,管線破壞,就會讓台灣的整合出現破口,陷入癱瘓。 保護環境抵抗災難

莫拉克發生在南部的山區,造成慘重的傷亡,但這種規模的雨量若下到台北市,災情將更慘重,約有1/3會淹掉,數百萬人必須疏解、遷移、救難,這是難以想像的。台灣經歷莫拉克以及幾次風災的洗禮,對於災難的預防準備仍不足,若再一次莫拉克的尺度,因應仍是不夠的。

即使大環境不好,但小環境仍然可努力減少衝擊和傷害。汪中和舉南亞發生大海嘯為例,同樣是海岸,但是有紅樹林或沒有紅樹林的海岸,災情是完全不同的。「海嘯無法避免,但當環境保護好、能抵抗災難,我們所受的衝擊就會降低」

既然無法阻止氣候不暖化,也沒有辦法讓海平面不上升,卻可以建設家園足以抵抗氣候變化帶來的衝擊,把傷害降到最小。汪中和認為,政府優先工作是朝這方向努力,任何建設的終極目標就是想辦法讓台灣遇到災難衝擊時,損失控制到最小,人民受到最大的保障。 防災政府做不夠 民眾還是要做

台灣除了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還必須面對地震的挑戰。汪中和說,我們沒有條件不做好這些預防,而且全台灣都有機率發生地震。

按照過去歷史的紀錄來看,每一次日本發生重大地震之後,台灣也會跟著發生。2011年日本發生這麼大,災情這麼慘重的地震,一定影響台灣的地殼應力,板塊活躍性提高,地震風險逐年提高,汪中和說,目前地震仍無法預測,而台灣在防震意識非常薄弱。

台灣只要發生規模7以上地震,災情就會非常嚴重,一定要做好準備。日治時代台北即曾發生過規模7的地震,幸運的是規模雖大卻很深,未造成災情;不過當時的環境跟現在完全不一樣,當時台北盆地大約十幾萬人,地廣人稀,也沒甚麼重要的建設;現在則有600萬人口,加上地上、地下建設,若再發生相同規模的地震,傷害不可同日而語。

一旦台北遇到規模7的地震,整個國家會變得非常危險。

政府必須事先規畫好救災事宜,在北、中、南、東,都要有緊急應變中心,政府現在就該朝這個方向準備,但講到現在政府都認為不太可能,對此汪中和只能嘆氣,「只好靠我們自己自力救濟」

汪中和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先檢查自己家裡是不是在活斷層上面,如果是,傷害一定相當慘重,應立即遷移;如果不在斷層上面或離斷層還有一段距離,例如500公尺,接著要看房屋結構抗震夠不夠,如果是921前蓋的房子,就須加固或補強。

2.告訴家人做好防災的準備,例如地震之前,每個人都有一個救難包,重要的證件、飲水或急救藥品放在裡面。

3.重要的資訊放在安全的地方,家裡的東西都固定好,地震來的時候不會因搖晃摔落被砸傷;家人之間都要說好,如果是發生在白天,家人分散各地,要怎樣會合,聯絡方式是甚麼;如果是在晚上,甚麼地方是最安全的可暫時避一下,等到強震過後再到安全的地方疏散會合,這些都是可以事先規劃準備的。


UN氣候小組:本世紀氣溫將升0.3-4.8度

作者: 林步昇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3年9月27日 下午4:41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PCC)今天(27日)表示,幾乎可以肯定人類是引起全球暖化的元凶,並預估全球溫度將於本世紀上升攝氏0.3至4.8度。

這份氣候變遷報告延宕已久,在第一篇的內容中,IPCC預測,到2100年時,海平面將上升26至82公分。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IPCC表示,過去60年來所觀察到的暖化現象中,超過50%「極可能」是人類所造成,也就是機率高達95%;2007年報告的可能性則是90%。

過去25年以來,IPCC已發布過4次評估,所發出的警訊一次比一次嚴重,包括溫度上升、全球氣候異常日益劇烈。這些異常現象包括洪患、乾旱和暴風雨。


綠黨 臉書頁 2013-11-12

在全國因颱風「海燕」進入災難狀態的情況下,菲律賓代表團團長薩諾11日在1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幕式現場含淚控訴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緩慢進度所帶來的惡果,並聲稱將用絕食的姿態向發達國家追討「氣候債務」。

「我們不是空手而來」,薩諾表示,菲律賓已經有了能源法,希望在2020年推動綠色能源成倍增長。但這一計劃需要五億美元,希望發達國家提供支持,「你不能讓本已貧困的人增加費用,讓普通菲律賓人承擔這一成本」。

資金問題一直是氣候談判中的「老大難」。此前,各國曾在德班完成綠色氣候基金的設計,發達國家也承諾到2020年,提供每年1000億美元水平的長期資金。

然而,斐濟11日代表「77國集團加中國」明確指出,在德班達成意向三年後,綠色氣候基金依然是一個空殼,發達國家兌現每年提供一千億美元資金承諾的可能性也沒有增加。


菲代表含淚控訴:將絕食向發達國家追討氣候債

北京新浪網 (2013-11-12 07:54)

中新社華沙11月11日電 題 菲律賓代表含淚訴「海燕」 絕食追討氣候債務

中新社記者 周銳

「我們決不允許超級颱風成為常態,我們決不允許到直到第30、31次談判才解決問題」。

在全國因颱風「海燕」進入災難狀態的情況下,菲律賓代表團團長薩諾11日在1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開幕式現場含淚控訴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緩慢進度所帶來的惡果,並聲稱將用絕食的姿態向發達國家追討「氣候債務」。

亞太地區多個國家近來受到颱風「海燕」的侵襲。目前,「海燕」已在中國廣西、海南兩省區造成5人死亡,在越南造成至少13人死亡、81人受傷。

菲律賓國家減災委員會11日晚宣布,颱風「海燕」已造成至少1774人死亡,另有82人失蹤和2487人受傷。此前有菲律賓地方官員說「海燕」估計已造成上萬人死亡,減災委表示暫時無法確認這一數字。

巨大的損失讓菲律賓成為11日氣候大會的焦點。在收到多位發言者的安慰后,薩諾申請發言。他強調,「海燕」這一極端氣候事件證明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是非常瘋狂的,各國必須在華沙停止這種瘋狂的現象。

氣候談判的舞台上,薩諾一向以感性著稱。去年在多哈,他關於責任的那段論述——「如果不是我們,那應該是誰?如果不是現在,那應該是何時?如果不是這裏,那應該是哪裡?」就曾為媒體廣泛引用。

不過,那一年,薩諾動情的呼籲似乎並沒有增加發達國家承擔資金支持和技術轉讓等義務的意願,將談判從泥潭中拉出。因此他11日強調,自己在多哈那段話需要在華沙再說一次,「我們不能坐視氣候談判的僵局,我們需要動員發達國家解決問題」。

「我正在很痛苦的等待親屬的消息」,薩諾表示,讓他感到欣慰的是,自己的兄弟在這場災難中活了下來,「他來信說過去兩天一直在用手搜集屍體,很累也很餓」。

擦去淚水,薩諾表示,自己是代表風暴中的孤兒、尋求生存的人發言。大家必須和未來受到威脅的年輕人站在一起,「不能讓『海燕』成為日常情況,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

「我們不是空手而來」,薩諾表示,菲律賓已經有了能源法,希望在2020年推動綠色能源成倍增長。但這一計劃需要五億美元,希望發達國家提供支持,「你不能讓本已貧困的人增加費用,讓普通菲律賓人承擔這一成本」。

資金問題一直是氣候談判中的「老大難」。此前,各國曾在德班完成綠色氣候基金的設計,發達國家也承諾到2020年,提供每年1000億美元水平的長期資金。

然而,斐濟11日代表「77國集團加中國」明確指出,在德班達成意向三年後,綠色氣候基金依然是一個空殼,發達國家兌現每年提供一千億美元資金承諾的可能性也沒有增加。

作為「77國集團加中國」的成員之一,菲律賓和斐濟的看法完全一致,但薩諾對發達國家的姿態更為「強硬」,「不是不尊重你們,我將開始絕食,直到我們採取行動有步驟的調動綠色氣候基金」。他呼籲大會主席和各國部長採取努力,讓波蘭和華沙被人們所記住。

完成發言后,淚流滿面的薩諾贏得了長時間的掌聲。在中國代表團副團長蘇偉的提議下,全場起立為颱風「海燕」的所有遇難者默哀三分鐘。

蘇偉希望,颱風「海燕」能更加引起人們對氣候變化的關注,有助於推動資金問題得到重視。他強調,現在的氣候變化現象是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無約束排放造成的,因此,他們需要減少排放併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完)

(原標題:菲律賓代表含淚訴「海燕」 絕食追討氣候債務)

菲總統聽取災情彙報不只一次離席引熱議


2014首發輕颱「玲玲」形成 去菲律賓遊玩請小心

ETtoday – 2014年1月18日 下午1:44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中央氣象局18日表示,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上8時發展為輕度颱風。2014年第一號颱風名字叫做「玲玲」,氣象局初步研判,玲玲侵台的機率不高,提醒到菲律賓遊玩的民眾應注意颱風消息。

據中央氣象局18日8時的資料,輕颱中心位置在北緯10度,東經127度,即在馬尼拉東南方840公里之海面上(恆春南南東方1490公里之海面上),中心近似滯留,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秒18公尺(即每小時65公里),相當於8級風,瞬間最大陣風每秒25公尺(即每小時90公里),相當於10級風,7級風暴風半徑100公里。

氣象局預測「玲玲」19日8時的中心位置在馬尼拉東南方850公里海面上,恆春南南東方1530公里之海面上。

18日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各地早晚氣溫偏低,中南部地區日夜溫差大,北部及東北部氣溫稍下降。西半部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大多為晴到多雲的天氣,東半部地區雲量偏多並有零星短暫雨。

由於19日清晨氣溫仍低,白天起冷氣團稍減弱,台灣西半部地區及澎湖、金門、馬祖仍為晴到多雲的天氣,東半部地區雲量較多並有零星短暫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