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陸促資訊消費 增兆元商機

2013-7-2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 評論數: 0

大陸商務部正會同相關部門研究下一步促進消費的新增長點,包括正在制定促進資訊消費的具體措施。資訊消費能帶動上兆元(人民幣,下同)之多的相關消費,是很重要的消費增長點,各界都相當關注接下來將出台的政策措施。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本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除宣示研究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外,更強調要促進資訊消費。

在資訊消費上,國務院提出推進工業化和資訊化深度融合,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加快網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推動今年內發放4G牌照,全面推進三網融合。

資訊消費涵蓋生產消費、生活消費、管理消費等領域,覆蓋資訊服務,如語音通信、互聯網資料及接入服務、資訊內容和應用服務、軟件等多種服務形態;覆蓋手機、平板電腦、智慧電視等多種資訊產品;還包括基於資訊平台的電子商務、雲服務等間接拉動消費的新型資訊服務模式。

消費結構升級 投資新亮點

就在國務院表態將擬定促進資訊消費的相關政策後,相關包括4G、互聯網、通信設備、三網融合、網路基礎建設、電子商務、行動支付、內容提供商等各個資訊消費相關族群都受到激勵,可見影響層面既深且廣。

根據此次國務院常務會的政策部署,要努力實現「十二五」後3年資訊消費規模年均增長20%以上的目標。

由此預計,到2015年,大陸資訊消費規模將超過3.2兆元,帶動相關行業新增產出超過1.2兆元,其中基於互聯網的新型資訊消費規模將達到2.4兆元,年均增長30%以上。

基於電子商務、雲端等資訊平台的消費快速增長,網路零售有望帶動新增消費1.2兆元。電子商務交易額將超過18兆元,網路零售交易額將突破3兆元。

大陸資訊產業發展和資訊消費即將迎接消費結構升級的重大利多,台灣的資通訊等產業鏈也將有機會受惠。不過隨著大陸IT國際大廠不斷崛起,台廠也同時面臨更大考驗。

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楊佳升指出,隨著大陸消費結構升級,則有利於網路服務、電子零組件、娛樂等族群逐步崛起,特別是大陸網路產業市占率逐漸邁向高集中化,轉型與市占的壓力將促使併購活動興起,進而推升相關類股的估值與走勢。


內需增長新亮點 投資跟政策走

2013-7-22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大陸正在制定促進資訊消費的具體措施,資訊消費儼然成為帶動內需的新增長點,相關產業投資契機明確,投資要跟上政策腳步,方能致勝。

據統計,今年1至5月,大陸資訊消費規模已達1.38兆元(人民幣,下同),年增19.8%,其中電子商務累計交易額超過4兆元,年增46%。近年來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智慧電視等新型資訊消費高度發展,相伴隨流量消費大幅增長。

到今年5月底,大陸使用微信(手機即時通訊軟體)等即時通訊用戶達4.86億戶,拉動行動網際網路流量增長60.9%,流量收入增長56.8%。

行動支付 大爆發

拓墣產業研究所上海子公司研究經理崔晶表示,消費升級與消費模式創新將成為2013下半年大陸內需市場的亮點,帶動智慧終端、網路購物、行動支付的大爆發,而隨著智慧終端的興起,上游面板、LED背光、觸控等也隨需求增加,大陸本土廠商如京東方、華星光電、歐菲光等,藉由大陸龐大的市場需求和政策支援,搶奪不少台灣訂單。

大陸電子商務模式接受度逐漸提高,2013下半年大陸電子商務規模可達5.7兆元,最大亮點在於網路購物。

拓墣分析,預估大陸網購今年成長率將達105%,主要動能來自大陸當地的電商平台,包括天貓(淘寶)、易訊網、蘇寧易購、當當網等。

海量的電商大資料促使各應用不斷湧現,其價值也逐漸開發出來,拓墣表示,大陸的電商金融將在2013下半年爆發,大陸行動支付環境已十分成熟,加上阿里巴巴和騰訊這類互聯網平台進行推廣,預料行動支付市場(包括遠端和近場)將在2013下半年井噴,屆時和電子商務相關的大資料產業鏈及行動支付產業鏈各環節將相繼受益。

經過幾年的布局與努力,大陸當地IT產業國際級大廠已然成形,其中又以聯想和華為的竄起,讓業界備感壓力。預估2013年聯想筆電在大陸市占率將達35%,排名第1;手機方面,市占率為11.9%,位居第2;平板機出貨約400萬台、智慧電視約3萬台,聯想布局「PC+」的戰略初見成效。

IT大廠 氣勢盛

拓墣表示,聯想「PC+」布局使聯想不再是一個單純的筆電廠商,未來,聯想集團的趨勢是多元、多產品、多盈利方式,遠非單一品牌製造商或ODM廠商可以相抗衡。

在低價智慧手機充斥市場之際,華為則祭出精品策略,以提升品牌溢價能力,以最薄、最大、最快速等具華為特色的智慧手機,衝擊6千萬支的全球出貨。

拓墣分析,華為開始發力高端市場,對宏達電而言,是不小衝擊,華為在大陸的銷售通路優勢遠超宏達電,未來,宏達電在大陸的高端手機市場布局上,除需面對Apple及Samsung外,還得面對擁有強大營運商資源的華為。


大陸創新商業 台灣汗顏

2013-7-2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5| 評論數: 0

如果說大陸網路發展的成功都始於模仿,例如即時通訊工具QQ、社群媒體微博、購物網站淘寶等,「餘額寶」應足以洗刷大陸山寨的惡名。其「第三方支付(支付寶)+貨幣基金」模式為全球首見,可以說,在網路創新應用上,大陸企業家開創了「新商業文明」。

「餘額寶」被譽為撬開了「屌絲理財」的一道縫,意即開啟了大陸平民理財之路。相較於一般銀行理財產品較高的起點,一般來說最低要5萬元人民幣才能購買,而餘額寶僅需1元人民幣即可購買貨幣基金。如此低的門檻,加上網路的便利性,更基於原有支付寶的強大平台資源,自6月13日上線僅1個月的餘額寶,規模已超過100億人民幣,客戶規模也超過400萬。

大陸網路科技企業已經邁開了金融創新大步伐。除了阿里巴巴打造的這款「餘額寶」之外,基金第三方銷售機構數米網和海富通基金合作的「數米現金寶」,以及東方財富旗下的天天基金網的「活期寶」,三者被稱為第三方銷售支付機構的「吉祥三寶」。

同樣來勢洶洶、創新應用不輸阿里巴巴的是新浪。就在7月6日,大陸央行發放新一輪支付牌照,新浪已經獲許經營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新浪即將上線的「錢包」、「卡包」功能,將可用於手機話費儲值、水電煤氣繳費等。在幾天舉辦的新浪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2013上,新浪也正式發布了「微銀行」,正式涉足投資理財市場,另外,消費者未來還可以在微銀行辦理開銷戶、資金轉帳、匯款、信用卡還款、掛失等業務。

「餘額寶」樹大招風,推出不到10天,遭到大陸證監會點名違規。但面對網路金融的創新,大陸監管部門網開一面,要求此次餘額寶業務所涉及違規部分,即未備案的基金銷售支付結算帳戶限期補充備案,逾期未進行備案的才進行調查處罰。這種事後補充備案,被稱作「先上車後補票」。

「先上車後補票」的做法,一方面突顯了大陸企業家的冒險精神,倘若監管部門不放手,先前的投資即化作泡影,在這種巨大投資壓力下仍敢闖敢拚;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大陸監管部門能夠審時度勢,支持鼓勵企業創新,監管思維具靈活性。

回看台灣,雖然台灣是個相對規範的商業社會,「先上車後補票」或許不適合,但Paypal已有15年歷史、大陸支付寶只有 9年,如今餘額寶、微銀行也異軍突起,台灣至今卻還在為開放第三方支付業者儲值業務爭議不休,如何能不汗顏?

行政院相關部會正在討論第三方支付業者做儲值業務規範,勢必要排除「絕不犯錯、減少麻煩」的怕事思維,制訂的規範務必具有前瞻性、開放性、鼓勵創新,台灣企業界方有急起直追本錢。


陸酒店投資氾濫 恐經營困難  每4天新增一家 2012年客房收入增長率較2011下降10%

2013-7-2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5| 評論數: 0

大陸酒店正陷入過度投資窘境,根據中國旅遊酒店協會報告,大陸酒店幾乎每4天就新增1家,專家警告,大陸酒店業恐將成為大陸第一個出現經營困難的商業地產業,其次將會是購物中心。

日前大陸第一支酒店REITs──開元酒店地產基金,成功在香港上市;緊接著,深圳花樣年集團也高調宣布試水酒店REITs,首期募集資金高達百億(人民幣,下同)。酒店地產上市熱潮湧現,也為商業地產、乃至產業地產的房地產證券化打開一扇大門。不過,中國旅遊酒店協會最新報告顯示,酒店投資氾濫,市場已是僧多粥少,投資報酬率恐大打折扣。

中國旅遊酒店協會最新報告顯示,全大陸星級酒店目前超過1.6萬家,但平均每4天還會再新增1家;同時,截至2012年底五星級酒店已逾660家。

高端競爭如重災區

仲量聯行年度報告中也指出,2012年酒店客房收入要比2011年不增反減,全年的實際增長率下降10%。盛富資本和協縱國際總裁黃立衝指出,大陸市場酒店競爭明顯就是供過於求,他形容高端酒店的競爭如同「重災區」,勉強求生;而低端酒店則面臨「三面夾擊」,勞工工資不斷上漲、房費不漲、而營運成本上漲,難以奢求回報。

連大陸最大的品牌連鎖酒店「如家快捷」,也難逃被波及的厄運。網易財經報導,今年第1季財報顯示虧損1.03億元。另一家「漢庭」連鎖快捷酒店也同病相憐,第1季虧損940萬元。因此,不少快捷酒店也正謀求轉型,有意轉成公寓項目,但實際操作上還有一定的困難。

市場供需極不平衡

黃立衝警告,因為過度投資,酒店業不久後恐將成為大陸第一個出現經營困難的商業地產業,其次就會是購物中心。

仲量聯行中國區高級副總裁何超指出,大陸目前很多城市,飯店市場都面臨供需不平衡,特別在五星級酒店市場更是明顯。預計未來在供給大於需求的情況下,飯店市場總體業績將面臨較大壓力。


《我身邊的大陸人》房仲小李想改行

2013-7-2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49| 評論數: 0 |原作者: (小芬/台北市)

我在北京認識了房地產公司的仲介小李,近30歲的年紀,總是穿著白襯衫,打著藍領帶,脖子上掛條工作識別證,眼神敏銳,說話很有分寸,但卻似乎總是透露著一股藏不住的無奈和疲憊,引起了我對他這個行業的好奇。

小李是山東濟南人,並不特別高大的身材,可能因為經常騎著摩托車帶看房子,顯得又黑又瘦。他說來北京已經3年多,父母、老婆和兩歲半的女兒,都還是住在老家,父親還能種地有點收入,但是妻小的生活都要靠他。在北京踏進這行半年多了,我看他跑客戶跑的勤快,手機也總是不斷的響起,心想他的業續應該相當不錯,收入也一定相當優渥。但是,有一次成交後,和他聊天時,他卻突然說他想改行了。

我非常驚訝,但他的決定不難理解。首先,公司規定沒有周休,一年只有春節放7天的假;每天早上8點半上班,9點下班。一早到了公司先是做點簡單早操,然後是領導精神講話,接著就開始一天的工作,很多時候就只是在店裡面等候客戶、業主上門,或者是打電話詢問。

晚餐時間過後,他們被要求上網發帖、打電話聯絡客戶和業主,如果在9點前做完,就可準時下班,否則要到做完為止。萬一沒有達成業績目標,還可能被要求延後到11點才能下班,繼續在辦公室裡打電話開發客戶。

至於收入,他們談成的案子,公司照業績只給仲介20%,但是如果小李只是談成案子的人,房源和客戶來源都是別人找到的,別人放到網路上的,那麼他的20%還要分給這些人,所以算下來他實在沒有領到多少錢。另外,如果一整個月都沒有業績,公司就不給2000元(人民幣,下同)的底薪,連續3個月都沒有業績,公司就請你走路。仲介人員不僅工作忙,壓力也大。

除了疲累,幾乎沒有生活品質可言。他說,他住在公司附近一棟大樓地下室裡,大約只有1坪大的空間,裡面除了小單人床,就是一張小桌和簡便衣櫥,每月房租是350元。整個地下室裡大約住了7、80人,只有兩間男洗澡間,兩間女洗澡間,所以幾乎每晚洗澡都要排隊,運氣不好的話一排得排上1、2個小時。到了夏天,地下室沒有空調,但卻很涼爽,只是溼氣太重。小李說他下了班都不想回去,但是又沒地方去,於是就和跟情況類似的同事,一起在公司附近抽菸聊天,混到夜深才回去睡覺。

他的臉上並沒有太多的表情地說,「趁暑假旺季,再做一陣看看,再不行,就找別的路子唄,不然,咋辦呀?!」

北京房市今年上半年價量齊揚,各大仲介公司都大賺錢,只是沒想到替他們拚搏到龐大業績的員工,卻沒能從中得到合理的報酬,也難怪仲介人員流動率大,但總有新人湧入,重演前人的北京夢。感受著他的疲憊,我有著一股沉重的無奈。


大陸經濟減速,台灣準備好了嗎?

【聯合報╱社論】2013.07.28 03:44 am

近來中國大陸經濟增長持續減緩,已對台灣造成衝擊。經濟部新公布六月外銷訂單較去年減少三‧五%,連續五個月負成長;其中,來自大陸的外銷訂單較五月大幅衰退八‧六%,較去年同期減少一‧九%,金額創下自二○一○年十月來的新低。大陸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兩岸經貿關係又日趨緊密,面對大陸經濟減速趨勢,台灣必須作好充分的因應準備。

大陸經濟正處於長短期矛盾及利益尖銳衝突的轉型期,習李顯已作好改革闖關的決心,要容忍以GDP(國內生產毛額)增長率下滑的短期陣痛,換取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受各種不利因素及北京經濟改革新政影響,大陸GDP增長率從二○一一年第一季九‧七%一路下滑至今年第二季的七‧五%,已從「高速」增長減為「中速」增長。「國際貨幣基金」最新報告更警告:大陸現有增長模式不可能持續,如遲不推動改革,到二○二○年經濟成長可能腰斬至四%左右。這顯示,今後幾年大陸經濟下行風險將愈來愈高。

大陸經濟走緩及改革闖關,對台灣經濟有多層面、多層次的影響:首先,受大陸經濟增長減慢及整頓投資泡沫的影響,台灣對大陸出口無法避免受到衝擊;不僅供應台商大陸工廠零組件為主的高科技產業會受影響,以供應大陸內需市場、曾經風光多年的傳統產業更注定要過苦日子。台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占總出口比重逾四成,未來若不能開發新的出口產品或出口市場,必然制約國內經濟成長。

其次,大陸經改重頭戲在調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過去支撐大陸經濟高速增長的傳統製造業、資源產業及基礎建設相關產業,普遍存在投資泡沫的風險;但重點扶植的現代化產業部門包括高端設備、綠能、生技、新一代的資通訊產業等,近年已取得相當進展,未來勢將成為台灣出口產品的強大競爭者。

第三,大陸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將更重視薪資增長、環境保護及社會公平,這類趨勢必然進一步推高大陸工資水準及生產成本,進而終結近十多年來台商「以大陸為工廠」的代工出口模式,並進一步削弱台灣對大陸的出口能量。

第四,大陸為擴大內需,積極發展服務業,並大力吸引包括台灣在內的外來投資、技術及專業人才,這固然提供台商很多新的商機,但也不免擴大對台灣資金、技術及人才的磁吸效應,導致台灣投資機會、核心技術及專業和經理人才大量流向大陸。所以,台商進軍大陸內需市場及服務業,若不能和台灣產業升級有效連結,最終對我方反而不利。

鑑於大陸經改及經濟下行風險對台灣經濟的巨大影響,政府必須要有長短期因應對策及相關準備。短期而言,政府須體認大陸經濟減緩對出口及經濟成長的可能衝擊,及時推出短期振興經濟措施,擴大替代性的需求,包括促進大陸以外巿場的出口及鼓勵國內投資等。另外,政府應積極和對岸協商,開放大陸旅客和貨物比照香港從台灣港口或機場中轉至其他國家,並加快落實推動人民幣回流機制,擴大台灣金融機構發展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利基。這兩項服務貿易業務,有助舒緩商品出口的負面衝擊,應列為最優先的協商事項。

中長期而言,政府須設法減緩大陸經濟結構調整對台灣經濟的結構性影響。因兩岸經濟規模差距太大,體制又完全不同,不能一味放任市場主導;而應提出一套以台灣利益為主體、又可創造雙贏的兩岸經貿長程發展戰略規劃,並透過兩岸高層對話及政策協調逐步落實。要有前瞻作法,才能祛除不確定感,讓人民看到兩岸經濟的願景。

同樣重要的是,政府須有全球經濟戰略,及早確立加入TPP(跨太平洋戰略夥伴協定)及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的路徑,並鼓勵及協助企業進行第二次的全球投資和布局,擴大台灣經貿網絡與觸角。如此,才能緩和大陸經濟變局的衝擊,降低台灣的總體風險。


都是公權力惹的禍

【經濟日報╱社論】2013.07.28 03:44 am

五年前爆發的金融海嘯,將全世界拖入無盡的恐慌與衰退之中,迄今未已。除了美國之外,全球另外三大經濟體,包括歐、日、中,仍然深陷泥淖;日本賴安倍三箭一時之間靠日圓大貶搶到不少出口市場,舉國欣喜莫名,但十年之病尚要求三年之艾,這20年之病,竟是輕易得癒?向來恃出口為命脈的台灣,出口連月衰退,經濟成長預估也一修再修連十修,今年全年又淪落「保2」之困境。這一切艱難險阻,究竟誰為為之?孰令致之?

從金融海嘯肆虐以來,各方的矛頭都指向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資本主義誰也說不清,因而真正的元凶不容諱言就是以私營企業為主體的市場經濟。不過,這樣的指控或激起一片民粹的激情,卻都是外行者言。

因為不論信奉何種主義,都必然深知,脫離了自願交易的市場,人類將退回自耕自食的陶器時代。

真正的罪魁禍首,就是從美國到日本到歐洲到中國的顢頇的公權力。追本溯源,今天世人已知,引爆金融海嘯的次貸風暴,正是全權主導貨幣政策的美國聯準會一手孕育,前任主席葛林斯班一面以1%的超低基本利率營造極其寬鬆的信用狀況,令房屋市場高度繁榮;另一手縱放衍生性金融商品透過天才的包裝手法,將極高風險的劣質房貸變成高報酬、低風險的最高等級理財工具。以一人而致天下於火窟之中,葛林斯班勢必永載於史冊之中。

為了搶救金融海嘯,葛老的繼任者柏南克一邊變本加厲地將基本利率大降為零,一面祭出違背所有經濟祖師教訓的印鈔救市手段,大搞QE1、QE2、QE3,讓4兆美元橫流國際市場,新興國家深為泡沫膨脹所苦,美國卻因資金流失削弱復甦力道,貽禍全球。如今美國經濟復甦已紙包不住火,聯準會失去一切正當理由,迫不得已宣布QE將退場,又引發資金大舉流出新興國家造成動盪不安,柏南克的「貢獻」恐絲毫不在葛老之下。

日本由於半世紀來過度仰賴公權力操作經濟發展,初期吃到不少甜頭,久之整個經濟與企業經營深受扭曲,造成無法挽救的大禍。如今安倍以毒攻毒,更大力貶抑日圓搶出口市場,氣勢衰竭之後,轉而操作民族主義,經濟頹勢恐難扭轉,卻可能引爆東亞地區直接衝突,對日本固不利,其他國家也將同被其禍。

歐洲於十餘年前自以為得計地實施歐元單一貨幣,順境中快意奔馳,一遇逆境即如火燒連環船,各國互相掣肘、相互牽累,搞得一籌莫展、一起沉淪,又格於嚴厲的財政紀律,在經濟衰退時,強行以「撙節」為名的緊縮性財政政策,提油救火、治絲益棼,歐元區乃每下愈況,絲毫見不到轉機。

中國大陸則在金融海嘯爆發前,強自拆卸世界工廠的主引擎,令經濟步入危機,2009年又揠苗助長,以人民幣4兆救市資金配合10兆融資炒房,硬是將成長率逆勢拉升到令舉世瞠目結舌的9%超高水準。如今錯誤投資、無效建設、過剩產能、閒置空屋等弊病層出不窮,兩者合力將一片榮景的大陸經濟搞到百病叢生、進退維谷。

在這環繞四周的公權力倒行逆施、為禍蒼生的大環境之中,台灣這一葉小舟本來已難自保安然無恙,但掌握公權力者全然忽視世界工廠關閉斷絕經濟命脈的危機,一味推託給大環境不利,卻拿不出任何有效的對治策略,另一方面則在教育體制上,摧毀台灣創造經濟奇蹟的至寶,技職教育;一方面在國防上,由一樁虐死士官案件將國軍內部的駭人聽聞的黑幕公諸於世,讓為人父母者個個視子女服役入伍為噩夢。我們的公權力所作所為,也一點不見高明。在撻伐市場經濟之前,先想想這個問題。


廉售建案瘋搶購 最快兩秒成交

2013-7-30 11:40| 發佈者: maganpower| 查看數: 111| 評論數: 0 |來自: 中國時報

無視房市調控,大陸又現秒殺建案!廣東清遠一個緊鄰廣州的建案,喊出不到廣州房價一半的誘人價格,開賣首日吸引逾三萬人看屋,搶購場面火爆,宛如大陸春運,還出動救護車、消防車待命,創下最快兩秒成交的驚人紀錄。

「一戶二十八萬元(人民幣,約合台幣一三六萬元)起,僅限二十七日當天!」上周六,位處廣州花都區和清遠市石角鎮交界的大樓建案「中國美林湖.美匯半島」開賣,上百輛滿載購房團的大巴士排成龐大車龍,把接待現場擠得水洩不通。

據《廣州日報》報導,中國美林湖.美匯半島」以十八.一至四十三.二坪的一到三房為主力,開賣首日推出總價最低二十八萬元(人民幣,下同)起的附裝潢樣品屋,吸引逾三萬購屋族爭搶。與廣州上半年新成屋平均每坪約四.八萬元價格相比,該建案平均每坪約一.九萬元,等於不到廣州房價一半。

為了接待萬頭鑽動的看屋人潮,開發商出動數十名保安排成人牆疏導,甚至派出兩輛救護車、兩輛消防車待命,還嚴格規定每個下訂的客戶限時三分鐘選房。

根據開發商美林基業統計,「中國美林湖.美匯半島」總戶數三四○○戶,開賣首日就售出一○七四戶,將近三分之一,銷售額達六.九八億元,刷新開發商有史以來最好業績,並創下最快兩秒成交一戶的驚人紀錄。


大陸經濟微刺激 台灣新商機

2013-8-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0| 評論數: 0

大陸中央政治局年中經濟工作會議在30日召開,此次會議意義重大,為下半年經濟政策定調,顯示大陸雖然正面臨經濟增速放緩、地方債務危機引發金融風險陡升等挑戰。但會議結論並未傳達出決策者的緊迫感,預計政府仍將延續上半年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立場不變。

不過,此次會議的政策意義十足,其中幾個重點值得台灣關注。

其一,會議將刺激消費放在更重要位置,有針對性提出「釋放有效需求,推動消費升級」,這與過去籠統地提「擴大內需」有所不同,此次會議強調「有效」與「升級」,在大陸特殊的「文件文化」,這表示政府將加重向刺激消費的政策傾斜。

大陸過去主要是刺激房地產、汽車與家電的消費,按照「有效」與「升級」新提法,表示未來會針對新消費領域給予消費補貼,可以預測,高科技產品,尤其資訊消費產品將列入消費補貼名單,這將為台灣優勢的3C電子產品提供更多發展空間。大陸經濟主體已經逐漸由「世界工廠」進入「世界市場」新階段,全球商品都進入大陸市場競爭,台灣業者需要加快從製造代工向品牌產品升級,否則可能在激烈競爭中被淘汰。

其二,會議提出要積極穩妥推動新型城鎮化,強調「落實和完善區域發展規畫和政策」,「提高中小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新規畫的區域將會得到政策優惠與扶持,台商可以提早布局。按照現有資訊,新區域規畫可能包括天山北坡經濟帶、遼中南地區、哈大齊工業走廊等,其中西北和東北地區是政府新規畫的重點,台灣投資者過去對這些地區不太熟悉,未來可給予更多關注。

此外,會議明確提出「提高中小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對過去集中發展大城市的政策有所反思。預計新型城鎮化將以發展中小城市為主,建立「小而美」的城市群。對於過去忽視的這一市場,許多企業已經開始提早布局,去年韓國三星電子已進入大陸三四線城市大力推廣品牌,類似推廣戰略的企業還包括德國家電企業西門子、運動品牌Adidas等。而這些企業都已從中獲得大幅增長的利潤。台灣業者也應該把握這種前沿信號,避免被搶占先機。

其三,此次會議對具體行業的政策有所變化。如強調「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隻字未提房地產調控,與去年年中會議的提法截然不同。平心而論,一方面是由於行政調控效果不明顯;另一方面是經濟下滑,決策者希望穩定房地產對經濟產生拉動作用。過去,一些台灣業者因行政調控,對大陸房地產市場有所憂慮,如今可以暫時放心。事實上,大陸房地產已經走過「黃金十年」,未來顯然還有十年以上的「白銀時期」可以期待。新型城鎮化將推動農民進入城市,也為再一次房地產浪潮提供了可能。

此次會議還明確提出支援資訊產業發展,推動新興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發展等。過去類似提法雖然偶爾出現,但這是首次在最高級別會議上提出,表示以上幾個產業已經提高到國家級別,將得到各級政府支持。在大陸做生意,政府的支持十分重要,不僅官方會提供審批上的便利,各種政策補貼、土地使用、免稅優惠都會帶來實質利益。隨著《兩岸服貿協議》日漸完善,在以上幾個台灣本就擅長的領域,企業更應大舉西進,抓住市場良機。

總之,此次大陸對經濟政策做出微刺激,可以明顯看出新一屆領導者的務實思維,較為空泛的論述減少了,新的、可操作性的提法更多出現。同時,從中也可看出大陸決策者的企圖心。正如習近平所說,用市場機制倒逼經濟結構調整緊迫感增強。為穩定市場,下半年大陸經濟政策必將發力。而再過數月,大陸十八屆三中全會將要召開,屆時更全面的經濟改革意見將會發表,投資者不妨多加留心。


人民日報:城鎮化不能一哄而上

2013-8-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原作者: 記者高行/綜合報導

大陸新型城鎮化推動在即,廣徵社會意見的同時,黨媒《人民日報》7月31日刊文提出諍言,指城鎮化須以美國底特律「鬼城」為鑑,必須合理規畫「先謀後動」,切忌盲目跟風,一哄而上

文章引述經濟學家林毅夫的看法指出,城鎮化非單純的造城運動,現階段問題在過於傾向「物」和「土地」的城鎮化,而「人」的城鎮化不足,推動2.6億農民工的市民化進程腳步慢。不過文章亦指經濟學家厲以寧對開放戶籍持謹慎態度,指若急於求成,屆時政府財政負擔將面臨大問題,說不定會像底特律一樣搞到破產。

有鑑於戶籍改革帶來的財政缺口,有學者建議應使戶籍「去福利化」,逐步剝奪城市人口的福利和特權,縮小和農村人口的差距,為日後過渡到統一的戶籍制度打基礎。

該篇文章突顯城鎮化議題的多方意見和複雜性,儘管避免重量不重質的規劃有共識,但在關係到戶籍改革時,各方還是有不小歧見。


中國經濟在震盪中改革

2013-8-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原作者: 洪奇昌

不容失守的李克強防線-GDP年增率7﹪明年恐面臨挑戰!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宣示,只要「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就會「著力調結構、促改革」。也就是說經改需要以經濟穩定增長、控制失業率以及避免通貨膨脹為條件。但從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數據衰退、失業增加、物價上漲等趨勢看來,中國經改之路震盪難免。

治療失衡推動經改

中國過去30年經濟發展留下了諸多矛盾與難題,尤其2009年中央為因應金融海嘯推出「4兆」經濟振興方案後,大量熱錢湧入房市、股市以及「鐵公機」等公共建設;而地方政府則為了追求經濟成長與政績,大搞融資、擴大公共支出進行無謂、重複建設,投入金額高達16-18兆人民幣,但不僅效益低落更導致債台高築;此外,盲目投資和產能過剩已造成產業結構失衡、生產資源無效配置,如鋼鐵、水泥等產業更已面臨虧損,此諸多現象加劇了中國經濟的不健康成長,急待領導人解決。

為了治療失衡的中國經濟結構,習李經改路線是正確且必要的!「李克強經濟學」祭出不刺激、去槓桿、調結構等三大藥方,要把中國經濟中的水分擠出,避免泡沫;但改革的代價就是中國的GDP增長率從去年7.8﹪,下滑到今年第一季的7.7﹪,到了第二季更只剩下7.5﹪。IMF及投資銀行紛紛看衰今年中國的經濟成長,預期中國GDP年增率將從保8轉為保7。

對中國而言,GDP年增率保7是維持社會穩定的必要條件。有分析指出失業率若要控制在5﹪左右,經濟增長率就不能低於7.2﹪,而每減少0.1﹪約將衝擊100萬就業人口。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增長率較去年全年減少了0.2﹪,換言之今年上半年就有將近200萬人受到經濟成長下滑的影響。

宏觀政策面臨兩難

目前中國官方公布的失業率為4.4﹪,但若加上因找不到適合工作而待業的人口,則失業率可能高達9.2﹪;此外16~20歲青年的失業率更超過15﹪;待第三季700萬大學本科畢業潮發酵,失業問題還可能更加惡化,而這還未加上廣大的高專、中專畢業人數。這是中國史上最嚴峻的就業環境。

至於通貨膨脹問題,據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公布的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比去年同期上漲2.4﹪,遠低於3.5﹪防線,顯示通膨還在控制範圍。

但是失業、通脹擴大了貧富差距(2012年基尼係數0.474)已讓廣大中低階層民眾的消費能力和意願低落,不僅影響社會穩定,更直接影響經濟成長力度,讓經改更難推行。

習近平在7月30日的政治局會議中雖然力挺「李克強經濟學」,但從去年底到今年第二季持續下探的經濟成長速度和失業問題恐怕已令中央宏觀政策面臨兩難。中國當前經濟體質對於改革所帶來的副作用十分敏感,從近期出台的「針對性政策」小微企業減免兩稅、增加微形企業融資、重啟高鐵建設等微刺激方案看來,經改政策恐有微調。震盪中的改革,習近平的中國夢能否依然香甜?

(作者為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


〝中國崩潰論〞愈益有應驗的徵兆

自由時報 自由評論 2013-8-5

看空中國經濟發展的「中國崩潰論」喊了十幾年,一直被認為是「狼來了」,甚至是西方世界不願正視中國崛起所炮製的陰謀。然而,近來中國崩潰論不但捲土重來,且獲得更多世人的認同;它不再被視為反中陰謀論的一環,而是必須深入探討,思索預防的潛在重大危機,因為中國若是經濟崩潰,將可能引發世界金融風暴,讓全球經濟受到重創。

事實上,「中國崩潰論」最重要的標誌,乃是美籍華人章家敦在二○○一年所發表《中國即將崩潰》一書,預測中國社會體制將因種種難以克服的問題,少至五年、大至十年內崩潰。此書充滿卓越見解,在當時一片唱旺中國的風潮中確屬少數具高度道德勇氣的論述;然而,正如吾人日前提出的「三十年頂峰論」,中國內部即使潛藏很多嚴重問題,但中國崛起的軌跡,與之前的日本、台灣非常相似,皆擁有近三十年每年平均約十%經濟成長率的黃金年代。因此當時中國經濟尚在半山腰,並無立即崩潰的跡象,中國崩潰論並未應驗,乃遭到親中派極盡嘲弄之能事。

不過,十幾年後中國崩潰論正在變成事實。儘管最近中國的經濟數據似乎出現止跌跡象,而且新領導班子信持的經濟理念似乎較為務實,不再盲目投入資源刺激經濟,製造經濟高速成長假象,重視「調結構、穩增長」,但顯然為時已晚,即使能夠避免金融風暴,但中國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日前發表了《中國經濟模式遇上了大麻煩》一文,宣稱中國經濟這架飛機的增長引擎已經耗盡了燃料,將會一頭撞在地上。國際投資機構更紛紛調降中國經濟預估值,巴克萊資本預測中國今年GDP成長率將會創下二十三年以來新低,摩根士丹利指中國經濟已進入「超級熊市」。如今有關中國經濟的主要爭論,已不在於是否崩潰,而在於何時崩潰,以及以何種形式崩潰。

中國經濟下滑之際,美國經濟卻走上復甦的大道。或許有些人充滿疑惑,何以導致全球金融海嘯禍首的美國,能夠走上復甦之路,而原本充滿希望,在天上飛行的中國卻禁不起考驗,出現硬著陸的危機?這個疑惑應從經濟發展的本質來找答案。美國與中國的經濟成長推力截然不同,美國主要是以科技研發與創新能力,腦力與效率,做為核心競爭力。而中國,是標準的依賴人口與投資,來刺激經濟成長。

這兩種完全不一樣的典型,注定了它的起落,以及經濟持續發展力。美國經濟由於是技術創新的發展模式,因此在崛起過程中雖然也發生多次泡沫與衰退,像是鐵路、汽車、生技、電腦與網路等,皆因過度投資與股市的金錢遊戲而歸於破滅,但依舊留下徹底改變人類生活型態的科技進步與完善公共建設。而一些靠著人口優勢與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崛起的國家,其經濟成長只反映量的增加與規模的擴大,卻欠缺質的提升,因此一旦人口與資源消耗到了頂點,開始下滑,一切就是回到原點。基本上,中國經濟展現給世人的,其實是規模經濟的膨脹,讓人產生「數大就是美」的錯覺。但這種成就基本上是一種神話,除非徹底的轉型與提升,否則會由神壇上被請下來,變成一般的凡夫俗子。

在自由化的政經體制下,才有創新的可能,中國想要仰賴領導人的英明偉大再創經濟高峰,是不可能的任務。總之,看好或看空中國,其實是沒有矛盾的,那只是對不同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分析與探討,所得出的不同結論。在發展初階,中國充分發揮人口與資源的優勢,解決了落後貧窮的問題;但是,到了需要蛻變與轉型的階段,它卻缺乏相對應的配套與制度改革,因此它的經濟最多只能維持現狀,想要更上一層樓,恐怕比登天還難。


大陸釋放改革訊息  兩岸新視界 旺報、中新社共同策劃

2013-8-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0| 評論數: 0 |原作者: 牛犁

對於新一屆大陸領導層上台後的第一個三中全會,市場給予了極大的期待。據大陸媒體分析,本屆三中全會的改革將聚焦在價格、財稅、金融、行政、土地、戶籍等領域,將是全方位的改革。

將是全方位的改革。

根據中央已放出的改革信號,財稅體制、金融、新型城鎮化、土地制度改革、行政體制方面的改革是確定的。但改革是一個逐漸推進的過程,這些方面不僅是三中全會的改革重點,也是大陸未來幾十年發展的著力點。

城鎮化將以人為本

長期以來,大陸城鎮化都落後於工業化,而工業化道路已經由中期走向後期,發展的動力在減弱。為增加內需以拉動經濟發展,離不開城鎮化的改革。十八大以來,大陸決策者一直在提新型城鎮化,李克強總理的博士論文就以此為題。過去城鎮化以土地為中心,一味建高樓大廈,忽視了城市居民的真正需求。中央政府下一步將著力發展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建設,讓進城的農民工變成真正的市民。

大陸農民工身處城市,卻享受不到普通市民應有的待遇。官方統計的城鎮化率約為52.6﹪,如果扣除「被城市化」的1億多農民工,真實的城鎮化率只有35﹪。改革的重點就是這部分農民工和新進城的人口,使他們享受到最基本的市民待遇,這涵蓋交通、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的各方面。

對此,開放戶籍制度是突破口,使勞動要素在各城市之間自由流動。現在很多大陸二三線城市的戶籍已經完全放開,可以自由地申報新的戶口,但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吸納能力太強,承載能力卻有限,導致自身超負荷運載,所以推進速度會較慢。總的來說,戶籍放開會循序漸進,避免對當地人的利益產生較大的衝擊。

未來,大陸城鎮化率在70﹪ˍ75﹪左右會穩定下來,因為多民族、人口組成複雜的特性,決定了大陸城鎮化率不會達到一些歐美國家的高標準。

大陸農村的土地是歸集體所有,農民沒有所有權,相當於沒有產權。最典型的例子是政府拆遷徵地時,既當裁判又當買主;與開發商交易時,政府既是賣主又是裁判。整個流程中,民眾得到的補償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改革的關鍵是土地怎樣「確權」,才能加快農村土地的流轉,同時推動農村土地交易市場化,改變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格局中的劣勢。當然,失地的農民進城後如何尋找出路,也是政府必須關注的問題。

大陸普通商品的價格已經完全市場化,但在能源資源、公共事業等領域,價格仍處於管制之下。資源價格需要進一步向市場化過渡,資源價格改革是經濟方式轉型的核心一環,因為改革後才能更好地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

金融改革逐步展開

金融改革方面,現在市場期待的存款利率放開還不成熟。因為大陸還未健全相關的制度規定,特別是最核心的存款保險制度。雖然過去一直存在「隱性擔保」的存款保險機制,但只有從「隱性」過渡到「顯性」,才能提高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近期放開存款利率的話,存款利率將會大幅上升,加之貸款利率下限放開,企業貸款成本越來越低,銀行的利潤下降,最終會動搖金融體系的穩定。大陸金融體系還未準備好接受這樣的挑戰,所以匯率市場化、資本項目開放會逐步地展開。

(作者為大陸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


陸十大負債城市 南京居首

2013-8-7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8| 評論數: 0

大陸地方政府的負債情況有多嚴重?日前大陸審計署官員透露有9個省會城市的負債率超過100%,有法人機構即據此推算出包括南京、成都等都名列大陸10大債務壓力最高的省會城市,其中南京的負債率甚至超過400%。

大陸審計部自8月1日起全面清查各地方政府的地方債,大陸審計署僅透露在清查過的36個地區債務中,有9個省會城市負債率超過100%,但這9個城市的名字,審計署卻隻字未提。

不過,根據宏源證券日前出具的研究報告,若以每個省會城市的總負債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率(即負債率)來看,可以篩選出10大負債壓力最高的城市,這10大負債城市包括南京、成都、廣州、合肥、昆明、長沙、武漢、哈爾濱、西安和蘭州。

據統計,南京負債率逾400%最高,其他包括成都、廣州的負債率也都在200%至300%之間。

由於地方債的規模可能超乎想像,一位浙江省的地方融資平台總經理就相當擔心大陸審計署這次的清查能否貫徹到底,至於如何解決地方政府債務問題,他認為,如今也只能寄望中央政府以減稅,或是補助地方政府等形式來處理此事。


陸媒憂 中國崩潰將帶來流血戰爭

2013-8-6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46| 評論數: 0

中共黨媒所屬《環球時報》5日社評指出,中國一旦走向動盪崩潰,戰爭流血將一路相伴。

文章說,大陸互聯網上近日流傳網友王小石〈中國若動盪,只會比蘇聯更慘〉文章。此文的判斷與中國主流社會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文章對俄羅斯現狀的描寫不夠專業。自由派人士猛批此文,但後者對俄羅斯命運的解讀同樣不專業,認為蘇聯解體是「俄羅斯人民之福」的說法尤其幼稚。

文章指出,中國與蘇聯的可比性和不可比性孰大孰小很難說,但是蘇聯動盪導致國家解體簡直就像專門為中國敲的警鐘。中國自己的歷史也指出,這個大一統的國家經不起動盪,分裂與混亂如影隨形。中國一旦走向動盪,絕不會像蘇聯那樣相對「文明」地解體,中國的「崩潰」將被戰爭和流血一路相伴。

《環時》文章猛批戈巴契夫,指其改革並不成功。但為了避免刺激當前俄中關係,文章說,俄羅斯已經從蘇聯解體之初的極度困境中大體緩過來,邁向繁榮。現在的問題是,國家分裂和十幾年經濟停滯甚至倒退的代價為那個國家換來了什麼?

文稱特別指出,普丁領導俄羅斯逐漸脫離戈巴契夫和葉爾欽時代的政治路線,重新強調國家的強大和團結。今天俄羅斯的恢復由多重因素促成,普丁的領導力是其中之一,俄羅斯的資源優勢也是之一,但中俄畢竟不同。


陸新刺激政策 悄然成型  推出鐵路、基建等大規模建設方案

2013-8-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 評論數: 0

儘管大陸口口聲聲強調,不會再推出類似2009年4兆(人民幣,下同)刺激經濟的方案,但事實上,大陸中央近期卻源源推出支援鐵路、城市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4G、環保等大規模建設方案,新一波的刺激政策似乎正悄悄成型。摩根大通更預估,未來數月將推出更多的微調措施。

大陸上半年經濟成長率繳出7.6%的成績,逼近年初官方制定的7.5%底線,加深市場對大陸經濟前景的擔憂。

但在「李克強經濟學」的指導下,大陸中央揚棄過去透過大規模刺激政策來提振景氣,而將重心放在調結構、去槓桿上。然而,面對經濟始終沒有起色,大陸似乎按耐不住,接連宣布推出大型公共建設計畫。

政府花錢救市 非好事

像是北京啟動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5年內預計投入5000多億元;據住建部統計上半年全國開工建設保障房440萬套,總投資高達4950億元。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透露,今年鐵路基礎建設投資,估計會增加近千億元。

大陸知名經濟學家胡釋之表示,大陸推出一連串大型公共建設計畫,反映大陸又走回凱因斯主義刺激經濟的老路,「這並不是好信號」。

他認為,凱因斯主義把經濟蕭條歸結於市場需求不足,把擴大政府需求作為拯救經濟的解藥,以後只要經濟不好,大家就期待政府擴大需求,期待政府花錢救市,所以動不動就是刺激經濟方案,令人欲罷不能。

調結構 仍在摸索階段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出具報告稱,政策的不確定性一直是主導大陸市場情緒和經濟活動的重要因素。雖然新一屆政府明確表示「這一次不會出台刺激政策」,但結構性改革基本上仍處於摸索的階段。

他說,近幾個月市場發生多個重大事件,例如6月的銀行業「錢荒」及對大陸經濟成長目標的混亂,加劇了市場的擔憂。

朱海斌預計,未來幾個月將推出更多微調措施,微調規模和速度將是評估今年年下半年經濟前景的重要因素,也能據此推測今年秋季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預計會宣布的經濟政策。


中國強會變成中國豬嗎?

自由時報 自由廣場 2013-8-9

◎ 徐子軒

在底特律爆發破產消息後,中國審計部近日也湊巧地對地方債務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三十六個地區的債務總額大約是十五到十八兆人民幣,約占中國GDP的三成到四成之間。而今年四月在博鰲亞洲論壇上,前中國財政部長項懷誠表示,中國的債務問題不嚴重!

國際間早對中國統計灌水的程度見怪不怪,早有自己的評鑑準則,如IMF以財政懸崖形容中國潛在的債務風險,並認為地方債已經接近GDP的五十%;而各大投資機構也紛紛調降中國的信用評級。中國的地方債在二○○七年時大約只有四兆,卻在短短五年內擴充數倍,主要原因在於,二○○八年中國為保經濟成長,先推出了四兆投資方案(另有九兆多信用貸款),又在二○一二年推出四兆2.0版(另加上八兆多信用貸款)。林林總總,推升了以投資為導向的高成長率,讓一堆倒在金融海嘯中的國家稱羨不已,也種下了今日之果。

債務存在是事實,部分即將要到期也是事實。中國政府打算如何應付呢?目前可以確定的是,中央政府尚不會為地方政府買單,因此地方政府必須自己籌措財源。

現在九成的地方政府都想以賣地解決。問題是能賣給誰?答案當然是開發商。過去,這些商人趁著國家發展的名義,買到超低價格的土地(配合政府強徵)來蓋房,美輪美奐的建案讓房價藉此攀升,二三四線都市也都藉此成長。只是,在中國,房地產帶動成長的GDP是按投資而非銷售來計算,而這種房地產的增量並不能化作實際的產業,各地人民仍然必須前往大城市討生活。鬼城就是這麼一一築起的。

值得注意的是,若某地方政府真沒錢還債怎麼辦?最大的債主,也就是各大銀行(約占債務的七成)必須忍痛吞下,有的可能變成壞帳,有的可能會包裝成各種商品讓影子銀行出售,而這些情形早有先例。不管前者或後者,最後,還是人民受災。(作者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博士)


服務業穩增長 陸股持續回升

2013-8-1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4| 評論數: 0

大陸政府持續推行改革,經濟基本面獲得漸進式改善,人行最近不斷向市場注資,流動性改善,加上官方穩增長政策力度加強,激勵近周陸股走勢回升。

大陸統計局8月初資料公布,7月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前月的53.9上升至54.1,為3月以來首度擴張,由於大陸服務業2012年占經濟的比重已達到46%,且於2011年聘雇人員超過製造業,若今年服務業活動能持續處於穩定成長,且官方能持續推進經濟轉型政策、強化穩增長策略的強度,後續將有助中國經濟情勢向上發展。

消費股具走揚空間

根據統計,大陸股市歷經波段修正後,第3季迄今的上證指數、上證A股指數皆走揚逾3%,恆生綜合消費指數更上漲超過4%(彭博資訊,截至2013/08/07),顯示隨著大陸政府持續推行的改革動力,經濟基本面獲得漸進式改善,加上人行不斷向市場注資,使市場流動性轉佳,與民間密切相關的大眾消費類股相對具備走揚空間。

統計第3季以來,國內投信發行規模前5大的大中華型基金,每檔基金績效皆為正報酬且績效落在4%至9%之間,表現比上證大盤指數的漲幅還傑出(見表)。投資專家分析,這些基金布局方向多屬於中國內需與消費概念的題材,恰能跟隨最近陸股回升帶動消費類股上揚的行情,逐步繳出相對亮眼的績效。

成長股有漲升機會

富蘭克林華美中國消費基金經理人游金智表示,近期大陸市場經濟狀況已漸入佳境,官方政策延續積極培育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下,國營事業與大型企業受到政策作用,企業信心逐漸增強,後續預料盈餘成長力道較強的成長股應有較大的漲升機會。

游金智進一步說明,近來官方政策也偏向協助中小企業,無論是對小型企業減免徵收營業稅與增值稅,或是繼續以「創新資金支持方式」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以及鼓勵中小型企業參與政府採購案等,無不希望能促進民間小型、微型企業可逐年增加資金規模與盈利規模,使民間企業維持穩中成長的水準。

整體而言,下半年至明年如有進一步政策利多釋放,將有助於政策受惠類股如內需消費、環保、醫療、基建等產業持續抬頭,考量到大陸服務業市場日益壯大,長線布局焦點仍可持續鎖定在消費族群。


錢荒來臨 銀行股告別高利潤

2013-8-1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 評論數: 0

大陸銀行股在華夏銀行率先於上周五公布上半年獲利狀況後,本周之後將進入半年報密集公布期。業內人士表示,由於金融業錢荒拖累銀行半年報業績難以突破,在經濟復甦乏力和監管風險尚未完全平息的背景下,第3季銀行股恐難改頹勢,未來銀行的淨利潤增速甚至不排除進入個位數時代。

上周五華夏銀行公告,上半年該淨利潤為73億(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增12.24億元,年增20.14%。業績增長表現相當穩健。

不過,市場對於銀行股今年的表現卻不敢太過樂觀。有分析師指出,銀行股告別集體高增長的黃金時代,早已成為各方的共識。預料今年A股16家上市銀行2013年中期淨利潤平均增速約為12%。與過去動輒增速30%以上,甚至獲利年成長逾50%的盛況相比有天壤之別。

部分券商甚至預估,今年3、4季各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餘額仍將進一步上升,並且不排除單季淨利潤增速跌至個位數。「2014年銀行淨利潤增速恐將全面步入個位數時代」。

另外,分析師指出,由於錢荒來襲,利率市場化迫使銀行必須進戰略轉型,在此背景下,上周16家上市陸銀行中,已經有多達10家銀行股價跌破每股淨值。其中,交通銀行股價折價率更是高達28.4%。此外,投資人亦需要關注核心資本適足率下跌的風險。

不過,分析師也指出,雖然多重壓力將使得上市銀行難以坐收高利潤,其業績未來將因利潤來源不同而明顯分化,但銀行業的生存仍不成問題,同時也將繼續扮演績優藍籌股的角色,投資人無須過度悲觀。


中石油 將開發伊拉克油田

2013-8-1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3| 評論數: 0

據路透社報導,中國最大的能源公司中石油將與埃森克美孚攜手開發伊拉克巨型West Qurna油田,且正與俄羅斯Lukoil買進該油田第2個項目進行磋商。

West Qurna是伊拉克石油擴張計畫的重心,該油田儲量豐富,足以每日生產逾500萬桶,能夠和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沙烏地阿拉伯的Ghawar油田相匹敵。

報導稱,中國已經是伊拉克油田最大的國外投資者,開發West Qurna油田將提高其主導地位,且可能讓中石油成為伊拉克石油最大的單一國外投資者。

知情人士透露,該協議將在數周內公佈,但不願意透露這兩家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能源公司在伊拉克的合作細節。

一位Lukoil的內部人士表示,中石油正與Lukoil談判,希望在該油田的另一個項目,即West Qurna 2號油田中入股。


陸將超美 成最大石油進口國  對石油的需求穩步成長 進口量將達每天645萬桶

2013-8-13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 評論數: 0

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近日發布「短期能源展望」,預測中國將在今年10月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進口量將達每天645萬桶,超越美國的623萬桶,而中國的年度進口量也將在明年超越美國。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美國頁岩油技術,國內石油產量增加,美正朝能源獨立目標邁進,屆時,美國製造業復興,將衝擊大陸。

經濟仍在復甦中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EIA報告分析,中國對石油的需求穩步成長,驅動中國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另外,美國石油產量增加,石油市場需求卻未同步提升,也是中國超越美國的重要因素。

報告稱,2011年至2014年之間,美國石油產量將上漲28%,每天將產出近1300萬桶,主要油源來自美國的最新石油主力:頁岩油、緻密油和墨西哥深海油田油。而中國同期產量則只成長6%。

報告也預測,2011年到2014年之間,中國液態燃料消耗量將成長高達13%,每天必須消耗1100萬餘桶;而美國同期需求將保持在1870萬桶,低於最高峰2005年時的2080萬桶。

中國超越美國成最大原油淨進口國,一方面固然顯示中國的工業以及內需對石油的需求並未減緩,經濟仍在緩步復甦,但另一方面,中國的能源安全與能源獨立性下降等議題,再度成為檯面焦點。

據估算,由於美國頁岩油技術逐步成熟,2014年之後,美國的石油產量仍將增加,EIA預計2014年美國石油進口將跌至25年最低水準,並向實現能源獨立的目標邁進。反之,中國因石油剛性需求不會改變,增產潛力也所剩無幾。因此,日後與美國原油自給率的差距仍將進一步擴大,中國將穩穩坐上世界第一大石油凈進口國的位置。

形成新競爭關係

專家分析,美國石油產量增加,意味著中美在能源領域不再是單純的進口競爭關係,中國也可能從美國大量進口能源。但在產業戰略意義上,美國的「能源獨立」將能重新帶起一波製造業復興,將與中國形成新競爭關係。

而中美兩國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中國製造、美國消費」的關係,「美國製造」將衝擊對「中國製造」的需求,進一步帶來「中美經濟脫勾」。


論中國城市化 王石:沒回頭路  大變革時代即將到來 認為可借鑑美國發展史

2013-8-1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6| 評論數: 0

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近日表達對時局看法,他說,這次城市化過程中,中國已經沒有退路,不可能再走過去的道路,城市化道路必須走下去。從這個角度看,中國是非常有希望的,不用擔心任何回頭路,因為沒有回頭路可走。

王石說:「如果你說明明是在走回頭路,那我告訴你,這是黎明前的黑暗,是大變革時代即將到來。」

受歷史學影響深

《中國慈善家》報導,歷史學一直影響著王石。王石表示,影響他的第1本歷史書是英國湯因比的《歷史研究》。「它告訴我,任何歷史的發展都有一個過程,同時歷史有相當的偶然性,不是必然性。有了這種認識,如何認識自己的民族、如何認識自己的國家,可以進一步提高自信。」

第2本書是英國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王石說,參照羅馬,對比中國現在發生的情況,你會驚訝地發現,雖然是2000年前的歷史,卻與現在有很多相似之處,而制度、民主、方法論上,「我們還不如2000年前的羅馬,我們現在的制度設計比他們還要落後,就更不要說和現在進行系統比較。認識到差距,反而坦然了,而不是灰心失望。」

報導指出,在哈佛大學研究美國和日本之後,王石更認為中國還是很有希望的。

王石對比發現,中國現在急速地城市化、工業化,這種狀況和美國100年前有著驚人的相似。也就是說,中國現在並不比美國當時做得更壞,不用垂頭喪氣。「我們搞市場經濟,搞經濟增長,就會破壞環境。新英格蘭地區急速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93%的水土流失,當時的環境破壞比我們還厲害」。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世界第1個國家公園──黃石公園。

「我們不是比較他們和我們表現得一樣壞,而是要參照借鑑他們的作法。參照借鑑的不是現在,而是100年前,借鑑他們怎麼走過來的。」


強調民主的可貴

他認為,中國企業家跟美國企業家主要差距還是在觀念上。他說,他原以為民主的效率很低,後來發現別人已經很成功了。是有效率低的,但人家把每個人的主觀發動起來,每個人都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些人就心甘情願地去執行。

「而我們這邊是,想得通得執行、想不通也得執行,我們都是帶有強制性的。所以咱們學什麼呢?我覺得更多來講還是觀念:每個人都有他的權利。」



調控轉向 地產商重返大城搶地

2013-8-1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4| 評論數: 0

近半年來大陸房地產市場不斷升溫,大陸經濟學者雖然預警樓市有經濟泡沫風險,但因樓市調控態度轉變,大陸房企重返一、二線城市搶地。光是2013年前7個月,大陸26家房企共斥資1353億元(人民幣,下同)購地,已近去年全年的總金額。

《證券日報》報導,今年以來,房地產開發商的銷售業績屢創新高,拿地搶地也就愈發的「高端、大氣、上檔次」。26家房企前7月擲下1353億元搶地,這跟2012年上半年「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情形,可謂大相徑庭。

尤其,10大標竿房企紛紛重回一、二線城市搶地賺錢,包括萬科地產、保利地產、恆大地產、中海地產、富力地產、華潤置地、金地集團、綠城中國、雅居樂以及招商地產等上市房企,今年上半年買地總計耗資為1019.5億元,為2009年以來上半年購地支出最高額度;前7個月的拿地金額達1352.7億元,也近去年全年的金額。

樓市調控的風向球改變,溫州成為大陸第1個放寬樓市限購令的城市,阿思達克財經網報導,溫州放寬限購,獲准購買第2套住宅的人潮也助漲房市增溫。

原本溫州市的限購令一直比其他城市更為嚴格,但根據新規,溫州市戶籍居民家庭現在可以再多購買1套市區住房。

房企搶地,大陸國土資源部下屬土地勘測規畫院發布報告指出,在庫存壓力減小、資金充裕的前提下,特別是一線城市更是吸引了大批實力強勁房企的土地儲備意向。報告還指出,房企拿地的目的已不侷限於後期開發,也著眼於養地不讓資金貶值的長期規畫。

中原地產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一線、二線城市房價易漲難跌。目前影響房價上漲的因素依然存在,如果樓市信貸不收緊,房價還將繼續上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