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夢,憲政夢(未刪減版《南方週末》2013新年獻詞,作者戴志勇)

來源: 周維恭的日誌

天地之間,時間綻放。

這是我們在2013年的第一次相見,願你被夢想點亮。

2012年,你守護自己的生活,他們守護自己的工作。守護這份工作,就是在守護他們對生活的夢想。

2012年,廟堂之上發出的憲政強音嗡然迴響:“憲法的生命在於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於實施。”我們期待憲法長出牙齒,憲政早日落地。惟如此,才能成就這個滄桑古國的艱難轉型;惟如此,國家與人民,才能重新站立于堅實的大地之上。

今天,已是能夠夢想的中國,今天,已是兌現夢想的時代。經歷過憲政缺失的“文革”夢魘,我們花費三十多年的時間來逐漸回歸常理與常情。從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個體戶、鄉鎮企業到“民企”,稍稍歸還國人自主安排生活的權利,我們便創造了繁華城市,收穫了滿倉糧食。

我們重新體認什麼是真,什麼是假,是其是,非其非;我們重燃對公義的熱愛,對自由的嚮往。面對暴虐強力,我們雙手相握,一起走過艱難時刻,迎接生活轉機。

今天,我們終於可以從厚厚的歷史塵埃中挺起胸,從瑣碎的日常生活中抬起頭,重走先輩的憲政長征,重溫先輩的偉大夢想。

一百七十多年前,我們開始從天朝上國的迷夢中醒來。先敗于英,後敗於日。百姓愈加民不聊生,恥感深深刺痛中國士人。保國!保種!由洋務而君憲,由立憲而革命。從器物到制度再至文化,激憤者不惜徹底打倒“孔家店”,決絕地將自己的文明連根拔起。

辛亥革命後,清帝退位,先輩們終於建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但是,一個自由、民主、富強的憲政中國並沒有隨之而來。

國家內外,戰爭連連;人群內外,殘酷不斷。

一度,人們遠離仁,遠離義,遠離天道,遠離對自由的堅守。

一度,人們認錯為對,指鹿為馬,萬千生靈生機斷絕。

美夢與山河,齊齊破碎。自由與憲政,雙雙消隱。

度盡人世劫波,深味人性幽暗,我們依然是能做夢的人,有顆能做夢的心。

今天,我們斷斷不只夢想物質豐盛,更希望性靈充盈;我們斷斷不只夢想國力能強盛,更希望國民有自尊。新民和新國,救亡與啟蒙,誰也離不開誰,誰也不能壓倒誰。而憲政便是這一切美夢的根基。

兌現憲政,堅守權利,人人才能心如日月流光溢彩;鰥寡孤獨才能感受冬日暖意而非瑟瑟發抖;“城管”與小販才能談笑風生;房屋才能成為自己與家人的城堡;

兌現憲政,限權分權,公民們才能大聲說出對公權力的批評;每個人才能依內心信仰自由生活;我們才能建成一個自由的強大國家。

兌現憲政大夢,每個人才能做好個人的美夢。而這需要我們就從手邊做起,就從守護此時此刻的生活做起,而不要將重任留給子孫。

很多人一直深深懂得這一點,很多人早就努力踐行這一點。

不是傑出者才做夢,是善於做夢者才傑出。

你的天賦權利就是可以夢想,並且兌現夢想!

為你的夢想鼓掌,為這個國家的夢想加油,這就是很多新聞人的夢想,是他們不大不小的野心。他們忠於新聞,更忠於內心。願你也有個玫瑰色的美夢;自由成就自己,完成天之所賦。

總會夢想人人都可以做一個有尊嚴的人,不論身居高位,還是街頭賣藝;

總會夢想人人內心有愛,即使罪犯也未必窮兇極惡,總有惻隱之心自由閃動;

總會夢想階層只是引人自由流動的動力,而不再是相互猜忌和仇視的天塹;總會夢想這五千年文明生生不息,為改善人類的現代處境,捧出一掬甘冽清泉……

兌現這一千一萬個夢想,才能撫平這一百多年的刻骨痛楚。

兜兜轉轉一百七十年,美夢成真何其難!一百七十年後,依然有人渴望良知萌新芽,重溫天命之謂性;依然有人堅持要求權利一一落地,政治複歸於正,公義自在流淌。

依然有人相信,不管多難,夢想終會落實為憲政良制,風行為敦敦美俗。

先輩們篳路藍縷,踐義成仁。如今,後人承繼其志,燃燈前行。

兌現夢想,自然要借鑒前賢智慧,與古人的信仰、習俗和情感和解。儒釋道法墨,百家皆是源泉;周漢唐宋明,代代皆有可取。

但這決不是要復古,古人不能給予今天所需的一切。只是不再輕易貶損先輩,平心靜氣地吸收轉進,以讓中華文明開新花,結新果。

兌現夢想,自然要吸取世界經驗。所以要認真審視希臘民主,羅馬法治,借鑒英美憲政,追趕現代科技文明。

但這也不是僅僅作一個西方文明的優等生,西人有西人演進的軌跡,同樣未必能直接給予我們今天所需的一切。

我們要站在自己的大地上,與各國人民一起,生活出一種古今相融的新生活,文明出一種中西合璧的新文明。在古今中西的激蕩中,要遵循人類共通的價值,也要不憚於做自己的新夢。

稱美古人,讚揚鄰居,不是因為他們足夠完美,而是因為我們熟悉他們眼中洋溢的快樂,心底流淌的自由。

中國人本應就是自由人。中國夢本應就是憲政夢。

憲政之下,才能國家持續強盛,憲政之下,才有人民真正強大。兌現憲政夢想,才能更好地外爭國權,維護國家的自由;才能更好地內爭民權,維護人民的自由。而國家的自由最終必得落腳于人民的自由,必得落腳于人人可以我口說我心,人人可以用心做美夢。

生而為人,誰能不熱愛自由?這自由,不僅是權利針對權力而言,也是寬恕針對報復而言,是般若針對無明而言,是仁愛針對暴虐而言,是有道針對無道而言。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萬物自在,各正性命。這就是古人的夢想,先輩的夢想,也是今天很多人的夢想。

中國夢,自由夢,憲政夢。

萬物速朽,但夢想永在。萬物誕生,因夢想不滅。夢想就是生生之幾,就是當你失敗了一百次,那第一百零一次充實你內心的不死之希望。

依然有人傾聽你的夢想,期待你敢於做夢。你從苦難中爬起,他們為你加油;你嘗盡人世冷暖,他們為你加油;你收穫美好生活,他們為你加油……他們別無所資,惟有對夢想的執著;他們別無所長,惟有對真相的追求。

一句真話能比整個世界還重,一個夢想能讓生命迸射光芒!


北春秋南周末/2中媒遭整肅 習近平改革只是口號?

自由時報 2013-1-5

新年特刊籲憲改 遭撤稿、關站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中國周刊「南方周末」與月刊「炎黃春秋」因在新年特刊中呼籲落實憲政而遭當局嚴重「處置」,前者被換稿改為歌功文,後者網站四日遭關閉。當局對媒體的審查作為,不僅引發記者聯名抗議,網友更質疑中共新領導階層毫無改革誠意。

中國廣東知名的「南方周末」記者在微博上披露,原訂刊出的元旦獻辭「中國夢.憲政夢」,在已簽版定樣、編輯記者休假、毫不知情下,遭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庹震「槍斃並代寫」為「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夢想」。

在「中國夢.憲政夢」一文中,撰文者戴志勇寫道︰「兌現憲政、限權分權,公民們才能大聲說出對公權力的批評;每個人才能依內心信仰自由生活;我們才能建成一個自由的強大國度。」

而「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夢想」則寫說,「在二○一二年年末,夢想的火焰又一次被點燃。新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說,民族復興是最偉大的中國夢。站在新年的起點,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這個夢想。」

南周記者公開譴責 要求徹查

六 十名「南周」記者三日對未獲編輯部同意、最後時刻換文之事公開發表譴責,要求「對於此次嚴重違反新聞出版流程並造成嚴重事實錯誤的重大出版事故,進行徹底 調查」。此外,三十五名「南周」前記者四日連署要求庹震承擔責任,「引咎辭職」。連署公開信指出,「如果媒體失去公信力與影響力,中共靠什麼來發聲?靠什 麼說服人民?」

中共官媒「環球時報」則站在政府立場,對這起罕見的記者公然挑戰審查高官展開反擊。其社論指出︰「中國的政治體制與西方不同,媒體無法脫離國家政治現實而單獨、浪漫的存在。」強調中國媒體需走一條富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其他的路都是幻想,根本走不通」。

該文立即引發中國網友砲轟,網友「wolfbro」質疑,難道中國媒體是要「捧政府臭腳、幫政府擦屁股的嗎?」「天堂海豚715」說︰「一個國家連最起碼的言論自由都沒有,只能說是整個民族的悲哀。」

繼 「南方周末」後,「炎黃春秋」月刊網站於四日被中國工信部以「未備案」為由關閉。該刊物執行長吳思指出,工信部的通知並未說明註銷網站的原因,也沒有回應 「炎黃春秋」提出解釋的要求。最新一期「炎黃春秋」在題為「憲法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共識」新年獻辭指出,憲法應凌駕在中共之上,只要把它落到實處,我國政治 體制改革就會前進一大步。

中國名學者賀衛方︰春夢已破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十一月甫就任,短短兩個月就發生箝制言論事件,令人對其改革動向產生疑慮。中國知名學者賀衛方直言︰「北春秋,南周末,希望不存,春夢已破。」

中國學者韓志國指出,新聞事件是一塊試金石,「如果連憲法的權威都不能維護,憲政的道路都不能提倡,那就別指望中國會步入法治社會。」


【VOA美國之音】庹震惹事:禁評帝受損,中國大陸時代已經變了——中國網路觀察:時代的變與不變

來源: 白起文菘 Кòㄗ的日誌

在過去的中國大陸,一家歸屬執政黨共產黨領導的報刊的稿子被中共官員撤換或修改,本來是天經地義,司空見慣,不容置疑。與此同時,報刊編輯以及記者膽敢就此提出抗議,甚至把這樣的事情捅到社會上,乃至招致世界媒體注意,這樣的人可謂膽大包天,犯上作亂。


*時代確實已經變了*

換上中共已故領導人毛澤東在世的時候,這樣的人會被普遍認爲是不識時務,甚至是大逆不道,罪該萬死,不給抓起來立即槍斃便是萬幸。被發配到北大荒“勞動改造”三年五年乃至N年,也是咎由自取,活該。

然而,進入2013年,時代顯然是已經變了。廣州的《南方周末》一年一度的新年獻詞被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官員修改。有關消息從《南方周末》傳出,立即成爲全國性的新聞事件。記者、學者、民衆在抗議,當局則盡力封鎖消息而不是抓人(至少目前沒有抓人)。

這一事件不僅僅是國內事件,而且也成爲世界媒體話題。事情發生在廣州,但中共外交部發言人在北京爲此不得不尷尬地應對外國記者的問題,中共新領導人習近平推行所謂的新政和改革的意願也由此受到來自中國國內外前所未有的質疑。

“時代已經變了”這種說法或看法,並非是對中共不滿的個人或中共所謂“敵對勢力”的一廂情願的夢囈。對中共絕對忠心耿耿的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旗下的《環球時報》顯然也是持有這種看法。

在《南方周末》新年獻詞被刪改的事件成爲中國國內外衆人矚目的醜聞之後,中共控制下的中國各地報刊奉命回避報道或評論千百萬中國網民所關注的這一事件。與此同時,《環球時報》發表題爲“有必要冷靜思考《南方周末》事件”的社評,再次顯示它是中國的“言論自由特區”。


*言論自由特區*

按照當今中國大陸的言論尺度來看,《環球時報》有關《南方周末》事件的社評可謂大膽敢言。首先,它毫不遮掩地正面提出讓其他中國報刊避之唯恐不及的這一話題;再者,它以含蓄又清楚的措辭勸誡甚至是責備中共宣傳部門沒有能與時俱進,在時代已經變了的情況下繼續玩弄老一套。

該社評可圈可點的段落包括:

“《南方周末》新年特刊被廣東省委宣傳部改動一事,被該報記者通過微博抗議後,昨天在互聯網上已是沸沸揚揚,一些境外媒體也關注到此事。互聯網上有不少意見領袖支援《南方周末》編輯部,微博上還出現以該編輯部落款署名的措辭強硬的聲明。這樣的公開衝突在中國媒體中相當罕見。”

“現實或許是,老的媒體管理體制不可能原封不動繼續下去。時代在前進,管理需要與時俱進。中國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有了千絲萬縷的交叉和聯繫,人員流動性大得驚人,從業者實現利益的方式也早已突破了傳統,而且中國境內外的媒體也有了很方便的互動。傳統管理已經裝不下如此龐大的複雜性。”


“時代的變與不變”

然而,《環球時報》畢竟是《環球時報》。在陳述了一些基本的事實之後,該報社評再次展示出令人驚異的邏輯和語言飛躍的絕技,得出無論時代或世界如何變,但中國就是要萬變不離其宗、中國特色不能變的論斷:

“中國媒體不可能成爲同西方一樣的媒體,這應是中國所有媒體人選擇入這個行時最基本的判斷。中國的政治體制與西方不同,媒體無法脫離國家政治現實而單獨、浪漫地存在。媒體是中國改革最活躍的因素之一,但它的擺動幅度不可能是無限的。”

至於究竟是誰想要、誰能夠使中國媒體變成同西方一樣的媒體,究竟是誰主張中國媒體的擺動幅度應當是無限的,《環球時報》社評撰稿人對這些關鍵性的具體問題沒有進行任何說明。

自己提出一個荒謬的論點再將它駁倒,以顯示自己的勝利,這種論辯方法在英語裏被稱作“稻草人戰術,straw man strategy”(即豎起一個稻草人再把它踹到,以顯示自己威武)。

中國的媒體人、網路作家“五嶽散人”在評論《環球時報》這篇社評的時候,顯然是不屑於跟《環球時報》詳細論說這樣的道理,而是直接給予抨擊:

“環球時報牛逼在於,能夠把一坨屎做成魚香、宮保、醬燒、乾炸等諸般口味,然後嚼得津津有味,並且質疑別人爲什麽不吃。”


*庹震惹事,禁評帝受損*

《南方周末》2013年呼籲中國實行真正的憲政的新年獻詞被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庹震修改得面目全非,被塞進讓人恥笑的歷史知識和文字錯誤(大禹治水的歷史傳說被後退了至少兩千年;“衆志成城”被錯寫成“衆志成誠”),這一醜聞繼續在中國發酵。

在這一醜聞成爲中國網民的熱議話題之後,中國互聯網管制當局和互聯網公司的刪貼人員進入格外忙碌狀態。無數批評中共當局蠻橫管制媒體的帖子被刪除。與此同時,《南方周末》所屬的南方報業系統的衆多編輯記者的微博帳號被禁言。

這一醜聞最後結局如何目前還不清楚,但這一醜聞顯然已經大大損害了力圖爲自己營造親民和改革形象的中共新領導人禁評帝。

禁評帝在一個月前剛剛到廣東進行了一次展示其親民和改革形象的視察。在《南方周末》新年獻詞被強行修改的醜聞傳出之後,中國互聯網上四處流傳以一篇致禁評帝的文章,題爲“憲政有多遠”。文章的第一段說:

“嶄新的2013年伴隨新政如期而至,《南方周末》新年獻詞時間給了新政一記響亮的耳光。…...喀嚓一聲,破碎的不是我們的憲政夢,是你曙光中的新政,枉費你新南巡路上儀態萬千。”

中國媒體人老愚則通過新浪微博說:“中國還是那個中國,當你用發情的眼光看,她美若天仙;當你平心靜氣審視時,他還是那麽中國。春夢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夢遺。”


*新年的舊氣象*

來自中國的各種迹象顯示,在《南方周末》新年獻詞被強行刪改的問題上,中國公衆和媒體從業者跟中共新聞管制機關目前處於相持不下的狀態。

儘管中國許多媒體人和媒體研究學者呼籲肇事的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庹震辭職,但目前沒有任何迹象顯示他有意辭職,或中共中央當局有意解除他的職務。

現在還不清楚這場醜聞過後中國的媒體會變得更自由,或更不自由,還是一如既往,充其量只能滿足於偶爾可以打一兩個“擦邊球”過把癮。但在世界媒體看來,就新聞出版自由而言,中國的新年兆頭不妙。

在《南方周末》新年獻詞在中國網路上沸沸揚揚、中國官方媒體絕大多數對這一話題奉命保持沈默之際,日本的共同社12月4日從北京發出報道說:

“新華社電訊報道說,中囯共產黨在元月4日在北京召開全國宣傳部長會議,前中共向中央宣傳部長、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要求切實推行去年11月中共黨代會所推出的方針,‘推行黨和政府的主張’,從而表明了強化對新聞報道機構的管制的想法。”

日本主要工商新聞報紙《産經新聞》在轉發共同社這則報道時所配的圖片解說是:

“1月3日出版的《南方周末》封面。在中共廣東省宣傳部指示下,該刊社論突然倉促換成讚美共產黨的內容。”

美聯社則在同一天從北京發出報道說:

“在星期五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被問到《南方周末》新年獻詞被修改問題的時候說,她對有關詳情不瞭解,但‘我想指出,中國不存在新聞檢查,中共政府保護新聞報道自由,也讓新聞媒體可以充分發揮監督作用。’”


(反媒體巨獸聯盟成員) 陳為廷 compartilhou a foto de [我是學生,我反旺中] 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 臉書發言 2013-1-7

《南方周末》員工微博透露罷工抗議

台灣清大中國交換生聲援

中國廣州《南方週末》「換稿事件」愈演愈烈。為抗議新年賀詞遭官方惡意撤換、改稿,《南方》編輯群昨天在微博上正式宣布罷工抗議。

繼中國大學生在國內發起聲援「南方」編輯行動後,昨天下午,台灣國立清華大學的中國交換生、僑生,也在校門口發起聲援行動。他們說:

「我们是普通的高校大学生,也是普通的公民。作为学生,我们被教导要独立思考;作为公民,我们被教导要履行公民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才在这里,也许微不足道,但我们相信,在所有的官方媒体、市场化媒体之外,还有个最重要的媒体,就是我们自己。」

中國政府透過官方媒體回應:「中國的政治體制與西方不同,媒體無法脫離國家政治現實而單獨、浪漫的存在。」

現在,兩岸三地的學生,要告訴中共政權,什麼叫做「政治現實」、什麼叫做「浪漫」。

--

下轉《BBC中文網》報導

南方周末員工微博透露罷工抗議

更新時間 2013年1月6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6:24

《南方周末》新年獻詞事件繼續擴大,網絡上該媒體所屬員工所發的微博透露,全體員工聯署簽名,表示停止工作,罷工抗議。
《南方周末》微博晚間宣佈,刊出的「新年獻詞」並非省委宣傳部部長庹震刪改;但該報員工稱此聲明不代表編輯部,宣佈罷工。
這一宣佈罷工的微博在網絡上多番被刪,也獲得各方面人士的轉發和支持。


廣州公民上街舉牌抗議打壓新聞自由聲援南方周末

www.youtube.com 2013.01.05

廣州公民上街舉牌抗議打壓新聞自由聲援南方周末 【廣州】【289号大院门口的读者之声】 時


(反媒體巨獸聯盟成員) 陳為廷 臉書發言 2013-1-7

聲援這位大叔、聲援《南方週末》。

晚上讀《中國共產黨不可說的秘密》,邊翻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但所有這一切好聽的條文,都不敵序言裡的一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提交的報告寫道:「確保廣大法官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

實質上,黨的利益高於憲法。書裡寫道,有一次,中國異議人士胡佳問看守他的警衛,依據哪條法律關押他?警衛被問得不耐煩了,回答:「《憲法》序言!」

厲害厲害。不知道這位大叔會不會也吃一發「序言」的悶虧?


南周這孩子

來源: 趙東晴的日誌

大約一個小時前,南方週末微博原管理人員在自己的微博上表示已向分管南方週末新媒體業務的經理上繳了微博密碼,“對此帳號即將發佈的聲明以及今後所有的內容”,將不負任何責任。兩分鐘之後,該帳號出現了如下一條微博——

致讀者:本報1月3日新年特刊所刊發的新年獻詞,系本報編輯配合專題“追夢”撰寫,特刊封面導言系本報一負責人草擬,網上有關傳言不實。由於時間倉促,工作疏忽,文中存在差錯,我們就此向廣大讀者致歉。

借用人民網微博的疑問:這到底是唱的哪一齣?或許可以從很高很高的高度來想這件事,但無論是原來的那篇獻詞還是後來改掉的,都寫得不咋樣,不需要或者說不值得進行那樣嚴肅的檢討。所以,我還是從一個比較家常的角度來講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子不教,父之過”。

現實生活裏我們常常看到有些孩子小時候很聰明,家長喜歡的同時也就放鬆了管教,對於小孩一些出格的行為,比如偷點小錢,撒點小謊,都予以包容,覺得無傷大雅,甚至認為這種出格恰恰是聰明的表現:笨孩子哪懂這些!小時偷針,大時偷金。到後來小孩翅膀硬了,往往也就再也講不了道理,想管也管不了,也就只能希望不要做什麼太出格的事就好,但這恐怕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了。

回想十幾年前,當全國媒體大都沒什麼生氣的時候,南周的探索的確讓人眼前一亮,感覺這是一個“聰明的小孩”。可在成長的過程中,這聰明的小孩卻也慢慢積累了一些毛病,比如對吳法天被打等很多事情,存在主題先行、片面報導、價值立場遠大於新聞采寫等問題。可是,或許因為這些事情沒什麼政治敏感性,也就是無傷大雅,所以審讀小組並不認為這些報導有問題而讓其刊行,審查部門也就任其發展,至少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似乎還有點以此種自由度換取不要去踩政治紅線的意思,怎麼折騰都行,不添亂就好!但這只是“家長”的一廂情願罷了,不踩紅線,怎麼算得上是“聰明的小孩”呢?

我很懷念這孩子當年的聰明,也為這孩子這些年驕傲自滿、不知天高地厚感到灰心,但我認為,這責任最終真不是孩子應該承擔的,父母真該好好反省,而不是用那麼愚笨的方法來出醜了。

這父母到底有多愚笨呢?不說別的,官方微博也是報刊的一部分,由領導把關(當然不必是親自發微博)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但南周的主管領導竟然到今天才通過索要的方式知道微博帳號的密碼,簡直不可思議。我不禁要問:這管理微博的編輯之前用南周帳號發的微博,特別是那些原創評論微博和轉載微博,到底算是單位的,還是個人的?如果要上點高度,這是對讀者極不負責的行為。南周的微博是經過認證的,代表的是南周這個媒體,而不是內部個別工作人員。如果成天只是一個和大夥一樣的年輕線民在用公共帳號發微博,雖然未必就會公器私用,但憑什麼讓大家追著看?這恐怕是所有官方微博普遍存在的問題。網路在打掉權威的同時,同時卻也把一些個人送到了權威的位置上去,擁有了絕對的權力。某種程度上看,這比送一個組織到權威的位置上更加可怕。


(一位人人網用戶) 王猛 : 網易冒死做了南都事件的專題,牛逼 http://t.163.com/zt/pub/nzfb (2013-1-7)

(一位人人網用戶) 姚元戎 vip : 南周事件我只說一點,從整個南周事件過程來看,你們難道就沒有發現有很多邏輯不對的地方嗎?具體哪些地方不對你們自己去比照。其實目的很簡單,就是一次黨內鬥陣,胡chunhua欽定的第六代領導人,南周事件是黨內的反對派藉以對胡逼宮,這件事情如果胡嚴辦庹,則會得罪黨內其他大批高層,不利於今後上位,如果胡這次依舊保持對於南周的處理態度,則民心盡失,第六代領導人也無望。胡現在可以說是騎虎難下的境地。人家搞內部鬥爭,你們在這忙前忙後,都跑出來站隊還要爭取新聞自由,老大哥都在背後看著你們呢!  (2013-1-7)

(一位人人網用戶) 姚元戎 vip : 你們這些戰五渣,破報紙刪篇文章還想聯合簽名,還想民主之後殺全家,醒醒吧!我黨有統一戰線,武裝鬥爭,党的建設三大法寶,還有偉大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偉大思想神功護體!堅持党的領導以人為本是党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希冀!誰要企圖破壞我社會主義建設誰就是反動派落後份子!是我們的階級敵人!毛主席是我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我們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2013-1-7)

(一位人人網用戶) 劉玲∮Jancy : “那你到底相信什麼呢”“我說我相信真善美你信麼”//張怡然.psd://楊夢苨://徐東籬://徐越://陳文怡://陳慕亞:寧要沒有政府的報紙,也不要沒有報紙的政府。 (2013-01-07 14:06)


南方

來源: 譚奧航的日誌

徹夜無眠。

我的新浪微博@譚奧航 被剝奪了話語權。我無法發佈,無法轉發,無法評論,甚至無法私信。慌張之後亦能釋懷,若今天是這個帳號的終結之日,起碼它倒在了衝鋒的路上,起碼它有著漂亮的頭像。

很幸運地,我在廣州,離這份報紙很近很近。此刻的我不想與任何人辯論,也不想討論關於言論自由或新聞理想。我靜靜地等待著,只想說一說我眼裏的南方週末,說一說我與她的故事。

第一次讀南方週末,是小學快要畢業的時候。大開版的報紙讓小孩子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彼時載於報上的字句早已忘記,可是那油墨的香味卻深深刻在我腦海裏。貴陽是個小城市,週四發行的報紙,在那時要隔週一才能在僅有的幾個報刊亭買到。拼命地讀呀,不論是否明白那些專業的術語,那些巧妙的句子。一期都捨不得落下。如今想來真是幸運,懵懂的我遇見了南周。除了各種訊息與知識,南周的態度在我逐漸形成的人格上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在我初中的時候,父母一度不允許我讀南方週末,想來是因為意識形態的差異。不過我依然沒落下,初中畢業的時候寫了一篇文章放在網上還給他們找了麻煩,不過這就是題外話了。

第一次注意到南方週末的新年獻詞也是在初中,2006年,《一句真話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我們夢想著這樣一個國民集體的出現:他們既

擁抱物質生活,又體認精神世界;他們現實,但有夢想;他們精明,但有堅持;他們富有激情,又尊重規則和秩序;他們以幸福為生活的首要目標,又不摒棄遠見;他們仁愛,但不軟弱;他們勇敢,但深知尊重法治、和諧寬容、和平和解的可貴。他們是盡責的公民,共同構造一個日漸和諧的社會。這是因為,我們沒有其他家園,這個國家就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沒有其他夢想,這個民族的夢想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

熱淚盈眶。

高中時的我,常常在別人自習或者上課的時候,看報紙。並不是因為成績優異,而恰恰相反。在這一點上,我一點也不後悔,也一點也不羞愧。在南方週末裏,我認識了環保人士梁從誡,認識了憲政學者蔡定劍,我享受著這份報紙創造的“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對那些記者、編輯,叫長平的,叫笑蜀的,從未謀面卻心生暖意。從這份報紙拓展開去的閱讀量,讓我一個理科生,在高考前夕的一個又一個夜晚,苦苦思索著政治與法律,歷史與社會,不厭其煩地跟別人解釋著憲法,解釋著阿拉伯之春。

如果我說,填志願時選擇廣州,有一半的原因是因為南方週末,或許沒有人會相信。但是就在我大一的時候,在普遍的大學生還沒有開始找實習的時候,我就毫不猶豫地走進了廣州大道中289號大院。那些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生活中一樣,柴米醬醋茶。可是當他們坐下來開會想選題的時候,當他們靜下來寫文章的時候,就像候鳥那般,只有起飛的時候你才能看出不同,並堅韌得令人讚歎。

陪伴著我成長的過程,南方週末的舞姿,卻越來越辛苦。在南周的辦公室,我親眼見證了那些無奈與歎息,緊接著的守望與堅持,竭盡全力地在僅有的空間裏,爭取多一點點,再多一點點。我不忍再看她那帶著鐐銬的舞姿。儘管勃頸上勒出了血痕,她依然微笑著如約而至。

很多人問我,“南方週末怎麼了?”我不回答。或許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又是什麼讓我徹夜難眠又寫下這篇文章。在網上找找看,你會很輕易知道答案。但是令人寒心的,是那些風涼的字句。是那些犬儒的態度。更令人寒心的,是這些都來自年青人。是的,與你那些美好的生活相比,這樣的事件一點都不“酷”。也有人拿經濟狀況說我們還不適合談自由和民主。今夜沒有人在說民主,我們說的是一個出版事故,我們說的是應當各司其職;今夜沒有人在說自由,我們說的,恰恰是“規矩”。

為什麼我要守護這份報紙?很簡單,她溫暖過我,她在我心裏埋下了一顆“新聞人”的種子。為什麼我要守護這份報紙?因為我希望,還有東方週末,西方週末,北方週末的誕生。為什麼我要守護這份報紙?因為我知道,有很多人還不瞭解,我希望更多的人能明白。因為我知道,有很多人由於畏懼那些風涼之詞,藏起了自己。我雖無名,但這一定是我第一次,懇請您轉發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看見。我要燃燈,讓你看見,你不是一個人。

今夜的我,就像2010年12月的那個冬夜一樣,難眠,守望著一個新聞事件。今夜的我,從未有過地,希望南方週末不要出現在週四的報刊亭裏。今夜的我,又多麼想來到289號大院門前,和你們站在一起。今夜的我,站在南方,守護南方。

今天我們守護一份報紙的夢想,為的是每個人的夢想,都不會被輕易剝奪。今天我們守護一份報紙的夢想,為的是有能力,亦有資格告訴我們的後代,只要你勤勞、勇敢、腳踏實地,那麼你的夢想,就不僅僅是你的夢想。

為什麼我要守護這份報紙?為了有一天,當我的孩子執意要讀“環球時報”,就如我當初執意要讀南方週末的時候,我能告訴她,嘿,還有一份報紙叫南方週末,你不妨一讀。

                                     2013年1月7日黎明前


(反媒體巨獸聯盟成員) 陳為廷 compartilhou a foto de [我是學生,我反旺中] 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 臉書發言 2013-1-8

[我是學生,我反旺中] 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在此表達聲援《南方週末》的立場。《南方》的「改稿」事件我們並不陌生。在資本宰制媒體的台灣,媒體勞動權的保障同樣付之闕如,旺中走路工案中,基層記者堅持不願撰文抹黑黃國昌,慘遭旺中集團高層改稿的「游婉琪事件」歷歷在目。我們堅持對財團宰制媒體的現況做出改革,不僅反壟斷、更要媒體公共化。

因此,我們更不能忍受,放任慘不忍睹的現狀,更加敗壞下去。在台灣,我們面對的是北京政權結合財團力量的干預。在香港,同一套干預模式早已席捲公民社會。在中國,北京政權的鎮壓手段,則更加野蠻粗暴。

為了對情勢做出根本扭轉,我們將進行兩岸三地公民的串連,對我們共同的敵人--北京政權及其政商聯盟,進行反擊。

目前,串連正在進行。也邀請關注反壟斷議題的夥伴共同關注《南方》事件。


(反媒體巨獸聯盟成員) 陳為廷 臉書發言 2013-1-8

「以敢言著稱的廣東《南方周末》周報新年獻辭遭當地宣傳部部長庹震刪改引發的風波持續發酵,昨上千名民眾在廣州南方報業總部外聲援《南周》,高舉「開放報禁,中國人要自由」等標語,還有人高唱代表台灣民主的歌謠《美麗島》,現場部署大批警力,幸未爆衝突。這波爭取媒體自由抗爭不僅獲兩岸三地學生、學者支持,國際媒體也高度關注。

[...]此事也引發國際關注。《紐約時報》、英國《泰晤士報》都有報導,認為這是繼1989年六四事件以來,中國新一波爭新聞自由戰役。兩岸三地學界連署罷免庹震的公開建議書,昨有更多台灣學者加入連署,包括台灣媒體改造學社主席、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等10名專家學者。新竹清大人社院刊物《基進筆記》8名編輯,昨在校內舉牌聲援《南周》。 」

歷史的時刻,不要缺席。 Stevie Lee比YA哥又一力作,神收割XD!


(反媒體巨獸聯盟成員) 陳為廷 compartilhou a foto de 陽光時務週刊. 臉書發言 2013-1-8


這超有梗XD...........。

「據微博網友爆料,今天(1月7日)晚上,有人在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總部的門口,舉起「支持共產黨、支持毛澤東、支持打擊漢奸媒體」的橫幅。

隨後,現場有人放了5毛錢在他腳下,逗他說:「你的錢丟了」,人群哄笑。還有人遞上一張紙,上面寫着毛的名言「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


(反媒體巨獸聯盟成員) 陳為廷 via 蔡日雲 臉書發言 2013-1-8

「一個人,帶着花,獻給南方記者以表支持。 警察機器派來的不停拍照,她帶着微笑... 當人民不再害怕政權,政權就會害怕人民」

沒有人民應該害怕政府,只有政府,才應該害怕人民。

勇敢的姐姐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0Y9JD1vG2U )

www.youtube.com

女孩,一個人,帶着花,獻給南方記者以表支持。 警察機器派來的不停拍照,她帶着微笑... 當人民不再害怕政權,政權就會害怕人民


千人上街挺《南周》 高歌《美麗島》
促開放報禁 台學界跨海支持


蘋果日報 - 2013年01月08日

【綜合報導】以敢言著稱的廣東《南方周末》周報新年獻辭遭當地宣傳部部長庹震刪改引發的風波持續發酵,昨上千名民眾在廣州南方報業總部外聲援《南周》,高舉「開放報禁,中國人要自由」等標語,還有人高唱代表台灣民主的歌謠《美麗島》,現場部署大批警力,幸未爆衝突。這波爭取媒體自由抗爭不僅獲兩岸三地學生、學者支持,國際媒體也高度關注。

昨參與的聲援多為年輕人,有人抨擊新聞審查制度,還有人痛罵庹震「庹毒不除、廣東自宮」。民眾獻上菊花,還有人唱起《美麗島》:「我們搖籃的美麗島,是母親溫暖的懷抱……婆娑無邊的太平洋,懷抱著自由的土地」。有員工彎腰拿起鮮花說:「謝謝你們」。警方全程未干預,但在深夜清場未逮捕人。

「凌辱新聞人尊嚴」

一名新聞系畢業的聲援民眾說:「看見新聞底線一次次被強權踐踏,新聞人的尊嚴一次次被凌辱,新聞專業課程一次次被謊言蒙蔽,我應該發出點聲音,支持南方報系!」另一聲援者說:「今天,我們都是《南周》人!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

「南方周末新聞職業倫理委員會」昨發表聲明披露內情,證實該報總編輯黃燦和副總編輯伍小峰,的確受到廣東省宣傳部官員的壓力,被迫修改獻辭內容,籲官方成立調查小組徹查。

官媒將刊評論滅火

英國廣播公司引述《南方日報》前編採人員透露,中宣部已下令要求所有報章今須全文刊登官媒《環球時報》的評論,強調中共對媒體的控制權,把此事件導向「境外勢力鼓動爭端」,撇清庹與事件的關係。他說:「這將讓事態往最差的方向發展。」另有人稱:「我在《南周》的兩個朋友跟我說,很絕望,甚至是『必死無疑』」,「雖然《南周》還會存在,但可能成了黨報,從前的好東西都會沒掉。」

新一波新聞自由戰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昨籲中國改善、促進新聞媒體環境與自由,也會讓中國記者對台灣自由環境有更多了解。文化部長龍應台昨說:「希望北京會有很高的智慧去處理此一新指標(指《南周》)的出現」。

此事也引發國際關注。《紐約時報》、英國《泰晤士報》都有報導,認為這是繼1989年六四事件以來,中國新一波爭新聞自由戰役。兩岸三地學界連署罷免庹震的公開建議書,昨有更多台灣學者加入連署,包括台灣媒體改造學社主席、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等10名專家學者。新竹清大人社院刊物《基進筆記》8名編輯,昨在校內舉牌聲援《南周》。

《南方周末》抗爭事件簿


1/3
.《南周》刊新年獻辭,出現多處錯別字與內容錯誤
.《南周》記者在微博抗議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庹震強行修改內容,15記者微博被封鎖

1/4
.《南周》編輯與記者公開指摘庹震,要求其辭職
.外交部發言人稱「中國不存在所謂的新聞審查制度」

1/5
網友將聲援《南周》照片po上網

1/6
.《南周》主管在微博稱,官方微博密碼遭當局強行收繳
.官方微博「澄清」新年獻辭事件與庹震無關,網上傳言不實,為獻辭內容錯誤致歉
.《南周》編輯部在微博稱,當局通過《南周》官方微博發布不實聲明,部分記者宣布罷工
.中港台人士連署罷免庹震
.談論該事件的微博被大量刪除

1/7
民眾在廣州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大樓集會,聲援《南周》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報社外菊花弔 民眾串連挺南周

【聯合報╱特派記者程嘉文/廣州報導】2013.01.08 04:37 am

「南方周末」新年特刊遭刪改事件,在有關人士企圖掩蓋事實下,整起事件愈演愈烈,並引發民眾上街聲援。透過網路號召,一整天都有人帶著鮮花與標語,到南周報社門口表達支持言論自由。不少讀者表示,這些年來,敢言的南方給自己很多啟蒙,現在是回報的時候。

前天晚間,南方周末在官方微博宣布,二○一三新年特刊的「刪改事件」,是編輯部自己所為,外界「傳言」全非事實。與此同時,多位南方周末編輯和記者利用管道表態,指官方微博帳戶已被強迫收繳。一些員工在網上表示,絕不接受「自己把屎盆子扣在頭上」

昨天上午將近十點半,一位黃姓青年帶著花束到南周門口,他左手舉起花束,以南方報社大樓為背景,用手機自拍並且傳上網路。他表示,菊花象徵純潔,也是喪禮上的花朵,「今天,就是來悼念某些被扼殺的東西。」

一整天,拿著標語與花束的民眾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一名中山大學的男生拿著標語「你能說,他能說,我能說,好好說」,強調現在談開放選舉可能言之過早,但「先讓我們能說話,給我們更多的媒體,更多元的立場,我們自己有判斷力。」也希望民眾提出訴求時,不會遭到「預料不到的事」。

廣州公安派出數十名警力到場,不過從頭到尾態度溫和,沒有阻撓民眾的聲援行動,只有不停喊:「唔該(粵語「謝謝」),讓路給行人走!」傍晚人數較少後,警員甚至對路過駐足的民眾說:「趕快拍完就走啦!」

到場的香港民眾與記者表示,態度「比現在香港警察對待示威者好得多」,而參與行動的民眾,從頭到尾秩序也都良好,偶爾有反對訴求者前來「踢館」,氣氛也都保持冷靜。

在廣州當律師的成淮強說,身為十多年的老讀者,此時必須要出來聲援。他強調,南周的編輯與記者很努力,他們等於替新一代領導的「新政」下了一個註腳。

番禺的個體戶劉四仿說,連南周這麼溫和理性的媒體都要被禁、被掐住脖子,代表政府改革已經岌岌可危,「沒有人站出來就不會有進步,沒有人會施捨給你」

現場有人戴起電影「V怪客」的面具,手上標語寫著「十三億中國人有權發表自己的聲音」、「要民主憲政」。

另外,有人特別從香港、深圳、長沙搭高鐵來聲援。

由於現場幾乎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網路號召使得人數不斷增加,到了下午一、兩點,現場人數突破三百。民眾唱起「國際歌」,接著還唱「美麗島」與「東方之珠」。人群來來去去,門口的花束與標語愈來愈多,到晚間九點多,現場仍然有幾十人。


南周風波/南方保重!韓寒、李冰冰表態支持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東旭/北京報導】2013.01.08 04:37 am

「南方周末」新年特刊遭省委宣傳部更改事件愈演愈烈,除支持者赴南周報社抗議,網路聲援者愈來愈多,學者、作家、媒體、影視名星也跳出來支援。最顯著的是聲援者把自己的微博頭像都改成了白底黑字的「南方周末」社標。

代表官方鷹派立場的北京環球時報昨天則針對「南方周末」發表社評指出,如果有媒體公開對抗現行體制,且成功了,能給一些人帶來政治遐想,但中國新聞絕做不了同時期政治不能承受的單獨突進。社評稱,希望所有喜歡「南方周末」的人配合風波的平息,別逼一份中國報紙扮演它無論如何也承擔不了的對抗角色。

兩岸三地學界日前連署「關於罷免廣東省宣傳部長庹震的公開建議書」,昨天有更多台灣學者參與,包括台灣媒體改造學社主席、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等十名專家學者,也紛紛加入連署。

參與連署聲援的北大法律系教授賀衛方受訪時表示,網路已有超過十萬人轉貼或留言聲援,包括各大機構、專業人士都很關注這件事的發展,但網管也刪得很厲害,隨貼隨刪。

賀衛方表示,儘管各界關注此事,但是他覺得情況並不樂觀。賀衛方表示,如果官方對「南方周末」發起進一步不合理的打壓、報復編輯人員等行動,大家肯定將會有後續的抗議行動。

此事也引起大陸部分媒體和知識分子的聲援,「財經網」在其官方微博稱,「斗轉星移,冷暖去來,由天。滄海桑田、人間正道,由心」。「新周刊」意有所指地說,「這是廿八年來,中國最冷的一個冬天」。

李開復微博引述事件起因的大禹說,「用堵的方法治水,結果水災反而鬧得更凶了。」大禹的故事告訴大家,要親民,每天勤奮地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才能得到民心。

大陸女星李冰冰昨天一早發文說,「早安,南方無暖氣,大家保重,嚴冬裡期待春天到來」。她並配上一張自己曾為「南方周末」拍攝的照片。

大陸男星陳坤直言:「我沒內涵,也不繞話,支持南方系眾友人!」在大陸超高人氣的女星姚晨引用俄羅斯作家索忍尼辛的話:「一句真話能比整個世界的分量還重」。

知名作家韓寒在個人部落格上發表文章,諷刺大陸宣傳部門管制媒體。他說,文藝和新聞工作者們都受制於「某種力量」;「我們見不到力量的持有者,要溝通交流更是沒門,有時候你求死得明白,他摀住你的嘴、告訴大家你很愉悅。」

【記者周美惠、林克倫/台北報導】大陸媒體「南方周末」新年特刊和獻辭遭官方刪改引發不滿,台灣學界也串聯聲援。文化部長龍應台昨天表態指出,希望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台後,在言論自由及媒體這塊「有新的作風出現」。

龍應台表示,「南方周末」為眾所矚目的刊物,不但對中國境內有非常高的指標性,對台灣也是指標。她希望北京政府能有很高的智慧處理。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也表示,他一直關心大陸新聞自由發展,過去陸委會透過民間團體,鼓勵大陸新聞媒體來台參訪,就是希望台灣新聞自由及民主風氣能漸漸影響中國大陸。


南周風波/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 接班首場大考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東旭】2013.01.08 04:37 am

風光上任不到廿天的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正面臨就任以來的首場大考—「南方周末」新年特刊事件。香港明報昨天引述消息說,新到任的胡春華在省委連夜開會,商討應對策略。

六○後(一九六○年後出生)的胡春華,去年十八大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被視為第六代接班人選,旋即被委以帶領改革開放大省的重任。胡春華面對的是經濟發展領先,思想自由活潑的廣東,絕非早前較保守的內蒙古。

「南方周末」在大陸和海外一直享有不錯的聲譽,「南周」編採人員較有理想,它的支持者廣且多為知識分子,過去的多篇報導甚至引起當局改革,儘管「南周」也是體制內的省報媒體,但並不容易被摸頭。

它的任何風吹草動就動見觀瞻。「兩千年前」的大禹治水,這種低級錯誤在這樣講究質感的媒體出現,「南周」內部人員無法接受而自清,問題直指省委宣傳部的小動作,加上聲援者不斷加入,成為廣東當局的燙手山芋。

前途一片大好的胡春華,面對自己人(省委宣傳部)惹出的麻煩,或許盛怒、或許無奈,但「寧左勿右」是任何稍有頭腦的黨官必然選擇,大陸傳媒也深知要與核心的宣傳部門對抗,無異以卵擊石,這一回可能也難例外。

近年來的「南周」已無當年銳利,但是它的影響力依然存在。

昨天在民眾聲援南周的現場,前往維持秩序的警察表現出相對的善意與克制,似乎已透露出某種不同的氣氛。

大陸的知識界與海外各界無不期待,新到任的一把手胡春華,就從處置宣傳部門的那隻手,走出廣東改革新政的第一步。


現場札記/他的自由夢 「希望台灣來感化」

【聯合報╱本報記者 程嘉文】2013.01.08 04:37 am

聲援南周活動現場,昨天出現一名剛去台灣旅遊的青年,背包掛著「我愛台灣」的飾帶,上面還有中華民國國旗。原來是新浪微博著名「博主」白寶仔,從香港趕回廣州參加這場聲援活動。

他手中提袋正是青天白日滿地紅,還有馬英九總統的賀年書法,「這次美國給你們免簽,對我們香港人刺激很大啊。」他強調:「你知道為什麼TVB港劇『天與地』在大陸不能播嗎?因為佘詩曼有一句台詞:一百個人講一百句話才是和諧!」

談起這次活動能否立即有效果?白寶仔認為不必急於一時,重點是要逐漸改變,「所以我很推崇蔣經國」。旁邊一個年輕人指著青天白日滿地紅說,「有時我覺得這才是祖國」。白寶仔連忙強調,大家不必去反對共和國,但「站在中國人立場,我真的希望,台灣能逐漸『感化』大陸。」


南周事件 王郁琦籲中共尊重新聞自由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2013.01.08 04:37 am

對於大陸南方周末新年獻詞被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撤稿改寫事件,陸委會主委止王郁琦上午受訪說,陸委會關心大陸新聞自由相關發展,過去也透過邀請大陸媒體來台參訪,希望台灣新聞自由的風氣能影響大陸。

王郁琦上午到立法院備詢,他在回答民進黨立委黃偉哲質詢時表示,希望中共當局尊重新聞自由。大陸媒體在台駐點,以及受邀來台訪問的大陸官員,在看到台灣的自由民主現況,對他們都會產生衝擊,而其影響雖不是立即的,但會有潛移默化的效果。

王郁琦說,他一直關心大陸新聞自由發展,過去陸委會透過民間團體,鼓勵大陸新聞媒體來台參訪,希望台灣新聞自由及民主風氣能漸漸影響中國大陸。


南周事件延燒 美國務院關切

【聯合晚報╱編譯蔡致仁/綜合報導】2013.01.08 03:06 pm

中國《南方周末》新年獻詞遭刪稿事件,引起許多民眾圍聚在廣州南方報業總部前抗議,要求新聞自由,許多中國學者、藝人與作家亦表不滿。美國政府與媒體也關注這起事件,國務院發言人紐蘭呼籲中國政府正視新聞自由;《洛杉磯時報》分析,該事件挑戰中國領導人對新聞自由的限制,《紐時》、《華爾街日報》認為,這是中國政府未來施政的觀察指標。

7日在美國國務院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紐蘭表示,「控制媒體和新聞審查,和中國希望建立一個現代化、以訊息為基礎的經濟和社會的願望相左」。

紐蘭說,「中國人開始對捍衛論自由權利提出強烈要求。她說「希望中國政府能正視這一點」。

《南方周末》新年獻詞遭官方換稿事件越演越烈,國際媒體認為這起罕見直接摃上省級官員的抗議事件,是對大陸新領導人習近平與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未來施政的重要觀察指標。

華爾街日報指出,自從習近平接任中國共產黨總書記一職後,激起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樂觀期待。

雖然習近平的言論一直含糊其詞,從未真正表明有意追求有意義的政治改革。但他上任之後的言行,被部分人士視為未來中國政府將更為開放的信號。

紐約時報指出,南周事件讓外界關注習近平是否會支持更為開放的媒體環境,特別是在他上任後首次外訪就選擇到廣東,並大為讚揚前任領導人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不過,習近平近來也提到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南周指控,一篇呼籲政治改革的新年獻詞,遭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刪稿,換成向中國政府輸誠的文章,南周記者以罷工表示抗議,並要求庹震辭職。

該篇宣傳文章1月3日出刊後爆發抗議事件,引起學者、藝人與大學生關切,紛紛上網發文聲援南方周末。上百位民眾7日聚集在廣州南方周末總部外面抗議,多人高舉標語要求新聞自由,也有民眾獻花給南周編採人員。

洛杉磯時報指出,像這樣要求自由的呼籲與抗議,中國通常置之不理,但這場爭議剛好在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上台不久後爆發,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與北京中央宣傳部長劉奇葆也剛剛上任。專家指出,他們對於南周事件的任何回應,將為新領導人面臨政治挑戰的處理方式設下先例。

洛時訪問北京外國語大學新聞學教授詹江 (Zhan Jiang,譯音),他說,「南周事件發生的時機非常好,因為新領導人必須表達立場,目前是權力真空期」。

民進黨聲援南周

【記者林敬殷/台北報導】

大陸「南方周末」刪稿爭議事件越演越烈,民進黨下午發表正式聲明,聲援南方周末員工及後續引發的一連串抗議活動。

民進黨上午針對南方周末事件討論,決定下午發表聲明力挺南方周末。民進黨相關人士表示,南方周末爭議事件是對中國大陸新一代領導人習李體制新政的考驗,全世界關心大陸的人士都在密切觀察,在習李上台後,中國大陸政局到底是緊縮還是開放,而南方周末將是觀察指標。

民進黨人士指出,一直以來,民進黨期待也關心對岸的人權問題及民主化議題,民進黨不僅只是聲援南方周末員工,也對後續在大陸校園及各界的串聯聲援活動予以最大的支持。

南周事件小檔案

中國廣東知名報紙「南方周末」,原本計劃在今年元旦刊登的獻詞「中國夢,憲政夢」,一直遭到廣東省宣傳部刁難,幾次刪改,都無法通過審查。到了最後,據傳是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親自動手,撰寫一篇名叫「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夢想」的文章,做為元旦獻詞。不管這樣的傳聞是否為真,但南方周末元旦獻詞受到強力干預已是事實,也引發中國網友強烈撻伐與聲援。

曾任廣州南方報業副總編輯的中國媒體人長平今天受訪說,新年特刊事件是官方長期粗暴干預的一次總爆發。他說如果《南周》編採人員的抗爭持續,將能給官方一定的壓力。


南周事件延燒/中國老梗 控境外勢力介入

自由時報 2013-1-9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中國「南方周末」新年特刊遭撤稿爭議事件越演越烈,中國知識份子的聲援力量也越來越大,許多中國學者、藝人與作家也表不滿;甚至一些中國媒體八日也開始發布隱晦的訊息支持南周,還玩起「藏頭詩」遊戲。不過,中共中宣部發布的指令在媒體圈廣泛流傳,其中把南周事件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介入,暗示當局可能會收緊控制,對反抗官方審查的新聞從業人員採取強硬立場。

本月二日,南周新年特刊及新年獻詞,在編排完成、編輯下班、送廠印刷過程中,被廣東省委宣傳部部長庹震攔下,直接授意大幅修改內容,激發中國新聞界遭受審查制度蹂躪已久的怒火,更演變成國際矚目新聞。國際記者聯盟(IFJ)、香港記協七日發表聲明,聲援南周爭取新聞自由。

美國務院表達關切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盧嵐七日針對此事件強調,中國人開始對捍衛言論自由權利表示出強烈的要求,「希望中國政府能正視這一點」。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認為,這起罕見、直接槓上省級官員的抗議事件,是對中國新領導人習近平與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未來施政的重要觀察指標。

兩派人馬叫陣 憂是清場前兆

中國當局對南周事件持續不表態,在廣州南方報業集團大樓外,八日持續聚集近百人聲援南周爭取言論自由,下午也出現不到十人舉著毛澤東像和標語,高呼「毛澤東萬歲」口號,辱罵南周和聲援者是「漢奸」、「打倒漢奸」;對方則以「毛左」、「自由中國」回敬。兩派人馬各據大門左右兩側,不時對罵,約傍晚遭警方勸離。有人擔心這是當局準備「清場」的前兆。

一份據稱是中共中央宣傳部「關於南方周末新年獻詞出版事件的緊急通知」,八日在微博曝光,立刻被中國網友轉發,不過相關帖子不斷被刪除。這份「通知」把南周事件定調為「境外敵對勢力介入」,指責南周編採人員「勾結外國勢力」、「手段惡劣」,同時要求各媒體轉發「環球時報」批評南周刪稿事件的社評。中國多份報章八日轉載這份社評,卻引起網友撻伐。

但少數中國媒體還在社交媒體和官網發布隱晦的訊息支持南周。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數家中國媒體雖然轉載前述社評,但都加註該文不代表其立場的聲明。新浪的天津新聞入口網頁上,更刻意把一些新聞標題放在一起,讓第一個字組成「南方周末加油」。

與南周同屬南方系的「南方都市報」和曾屬該報系的北京新京報都未轉載此社評。不過,包括湖南瀟湘晨報、上海新聞晨報、東方早報和共青團機關報「中國青年報」等報刊八日也未轉載該社評,這讓一些評論人士質疑,中宣部的命令是否存在。

中宣部指令定調 南周恐現整肅

一名消息人士告訴BBC中文網,從南周官方微博六日晚被接管後所發表的聲明,加上中宣部的指令,顯示北京當局態度強硬,接下來形勢不樂觀;南周接下來恐發生人員整肅,編輯部有人可能要辭職。他認為,這份報紙應該還會存在,但可能成了一份黨報,從前好的東西都沒了。


蘇貞昌、蔡英文 發聲挺「南周」

【聯合報╱記者林河名/台北報導】2013.01.09 02:23 am

「南方周末」新年特刊遭刪改,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及前主席蔡英文昨天發聲力挺「南周」。蘇貞昌表示,一個言論自由的媒體環境,能協助中共進行真正的改革;蔡英文認為中國公民社會的力量正逐漸凝聚,並要求馬英九總統表態支持言論自由,「不能模糊」。

蘇貞昌表示,中國對於媒體與網路言論控管日益嚴厲,與中國新領導團隊高舉的「改革」形成諷刺對比。


(反媒體巨獸聯盟成員) 陳為廷 compartilhou a foto de House News 主場新聞. 臉書發言 2013-1-9

已加入連署。也請大家支持。

連署網址: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301811203300

中港台三地知識份子,發表對《南方週末》新年獻詞事件的三點共同聲明,現公開徵求連署。有意參加連署者,請發信至linkage1938@gmail.com,告知您的名字、所在地、簡單職稱等。

《主場新聞》相關報道見:

〈梁文道︰撐南方,即使悲劇收場〉
http://bit.ly/Wq6dQt

〈官方微博被逼交出 《南周》記者罷工〉
http://bit.ly/105GPYl

〈南周門外百人集會聲援〉
http://bit.ly/SeJCv9


(反媒體巨獸聯盟成員) 陳為廷 compartilhou a foto de Wind Hong. 臉書發言 2013-1-9


伊能靜!帥氣。而且還是刪了又PO。

(可以順便聲援一下家鄉的反媒體壟斷ㄇO___Q)


Wind Hong 臉書發言 2013-1-9

【中國.伊能靜發聲】

雖 然似乎很多人因為他婚外情而不喜歡他,不過這則微博倒是受到許多網民的讚賞。此轉發圖非伊能靜原創,上圖為去年2月10日的《環球日報》評論。昨天,南都 網發布了「環球飛狗叼盤精彩瞬間」圖輯( http://ndphotos.oeeee.com/album/201301/08/1569.html
),標題諷刺意味濃厚。但話說回來,大家對中宣部沒輒,只好罵中宣部的「走狗」,這種抗議方式多少也凸顯了當前中國政治社會的侷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