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編譯陳澄和/報導】2012.08.27 04:14 am
彭博資訊報導,判決三星侵犯蘋果公司專利的陪審團,是以一封Google發給三星的電子郵件,作為全案的判決依據,Google在郵件中建議三星避開蘋果的設計。
裁決三星侵權案的九人陪審團主席霍根在接受訪問時說,陪審團決定三星侵犯蘋果產品的過程「一絲不苟」。
霍根說,在決定侵權是否屬於「故意的」 (willful)行為時,「我們知道必須訴諸證據」,亦即電子郵件。
這些電郵中包含一項2010年三星的內部訊息,電郵中描述Google曾要求三星改變設計,不要讓產品看起來和蘋果太過相似。
霍根說:「三星電子最高層級的要員,命令屬下實際去抄襲。在看到來自Google的訊息,告訴三星避開蘋果的設計後,我們的看法也就此敲定。」
陪審團認定三星是「故意」侵權,也讓美國聯邦法官高蘭惠在下個月考量蘋果的要求,以決定是否禁售若干三星產品時,還可以把賠償金額再提高三倍。
經過四周的審判後,陪審團24日判決三星侵犯蘋果的六項行動裝置專利,必須賠償10億5185萬美元,這項宣判也可能導致侵權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禁售。
霍根說,陪審團在審議期間沒有正式的「咖啡休息」時間,連午餐時也未停止工作,三天中有兩天還比排定的時間加班一小時。
霍根告訴法庭,他曾在三個民事官司中當過陪審員。他在電腦硬碟產業工作了35年,曾在Memorex、迪吉多等公司任職,並花了七年的時間和律師合作,為自己取得一項影像壓縮方面的專利,這是他的興趣所在。
霍根說,因為有這些經歷,他被其他陪審員推選為主席,唯一的反對票來自他自己。
三星賠蘋果 Android陣營剉咧等 微軟漁翁得利
自由時報 2012-8-27
〔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蘋果專利大戰攻下一城,外資認為,這只是手機/平板市場激戰的開始,蘋果的勝訴,將使Android陣營的其他玩家付出更多代價,而即將在10月發表新平板的微軟,可能因此漁翁得利,在行動裝置的領域中後發先至。
美國加州聯邦陪審團25日判定三星敗訴,可謂蘋果的一大勝利。不過賠償金額10.52億美元低於蘋果要求的25億美元,也只占三星電信部門年度業績的1.5%,實質財報衝擊不大。另外加州訴訟涉及的三星產品,都是舊款,並非獲利主力如Galaxy S III。即使三星產品未來因侵權而在美國禁售,但只要變更一些設計,就可輕易規避。
不過三星在一級戰區的美國市場敗訴,影響仍然不小。此一判例將使得以Google為首的Android陣營,更加繃緊神經。未來Android系統被認定抄襲蘋果軟硬體者,須支付權利金,而這也正是蘋果的目的,提高對手的成本。Android陣營如宏達電、Sony、摩托羅拉等次級品牌廠,都因可能面對類似訴訟付出更大代價。
里昂證券分析師Shaun Cochran認為,由於是一審判決,三星肯定會提上訴,目前蘋果三星在全球至少9個國家有50個訴訟案進行中。未來三星想在法律戰場上扳回一城,最好的方式就是與Google聯手。Google在8月17日才透過旗下的摩托羅拉對蘋果發動新一波的訴訟攻擊,告iPhone的語音功能Siri侵權。
里昂證券認為,加州判決出爐後,專利大戰並不會就此劃下句點,接下來要看蘋果的真正意圖,究竟只是減緩Android陣營的發展速度,抑或是想從中獲得可觀的專利費用。以Android裝置的爆炸性業績成長(占全球智慧型手機6成以上),其專利賠償將達數百億美元。
旁觀的微軟也可能漁翁得利。微軟7月宣布推出Surface平板,提供全球消費者蘋果及Android以外的第三選擇。加州的判決,一瞬間將微軟和Android的地位拉近,主要是手機廠為避免Android手機侵權,將更注重Windows系統的手機開發。包括中國華為、中興,最近都宣布將開發Windows手機。微軟手機行銷主管Bill Cox在宣判後,立即在臉書表示:「現在Windows手機看起來情勢大好!」
蘋果告贏三星 不利宏達電
【經濟日報╱記者林詩萍/台北報導】2012.08.27 10:01 am
三星遭美國法院判決6項侵犯蘋果專利,其中2項軟體專利與蘋果二告宏達電的專利侵權相同,如今三星被控侵權成立,宏達電如臨大敵,市場研判,宏達電11月初判的官司,將會是場硬仗。
此外,美國德拉瓦法院(Delaware)下令,宏達電與蘋果9月19日將在美國進行首次和解會議。然而,三星和蘋果於5月也同樣被美國法院要求和談,甚至在8月中旬一審判決前,兩造執行長也和談過,但仍未達成共識,也讓宏達電與蘋果9月的和談,破局機率提高。
宏達電與三星同時被蘋果控告的2項專利,分別為美國專利7,844,915(簡稱915)及專利7,469,381(簡稱381),其中915為多重觸控、捲軸瀏覽操作的應用程式介面,至於381則為觸控螢幕上的捲動、文件翻譯、縮放、旋轉等操作。
至於蘋果二告宏達電專利,還有Pinch to Zoom、用於觸控螢幕裝置使用點觸控縮放、顯示內容,以及觸控面板電容式觸控螢幕元件等專利。
業界人士指出,這些軟體、底層作業系統相關的專利,很多是與Google Android平台有關,如今三星、宏達電陸續遭到相同專利侵權,萬一再次成立,對整體Android行動平台陣營相當不利。
此外,摩托羅拉移動控告蘋果4項專利侵權,美國法院宣判蘋果3項未侵權,僅有1項專利發回行政法官重新審判,顯示至今Google、Android陣營的專利仍傷不了蘋果;Google買下摩托羅拉後,摩托羅拉移動再接再厲,8月再告蘋果侵害多達7項專利,包括Siri語音操作系統等,能否奏效則有待觀察。
蘋果於2010年7月於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二度控告宏達電專利侵權,行政法官並於今年8月8日正式開庭審理,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更主帥親征、赴美開庭,聽證會已於8月24日結束,預計11月8日將有初判結果。
三星侵權產品 美恐禁售
【經濟日報╱編譯陳澄和、葉亭均/綜合報導】2012.08.27 04:14 am
彭博資訊報導,三星電子被判侵害蘋果6項專利權而且只賠10.5億美元,可能導致三星相關侵權的行動電子產品在美國遭到禁售。
此次蘋果贏得的賠償尚不足先前尋求賠償金額規模的一半,不過美國地區法院法官高蘭惠稍後可能會依聯邦法律將三星的判賠規模提高2倍。
高蘭惠安排下月召開聽證會以考量蘋果提出永遠在美禁售三星部分產品的要求,包括平板電腦Galaxy Tab 10.1在內。
史丹佛法學教授萊姆利表示:「更重要的是,高蘭惠可能會發布禁制令。真正的問題是,這是否足已破壞Android作業系統在市場已獲得的成長動能。」
三星侵權案的9人陪審團主席霍根接受訪問時說,陪審團決定三星侵犯蘋果產品時,經歷了「精細的」程序。霍根說,在決定侵權是「任性的」 (willful)或「故意的」 (intentional)時候,「我們知道必須訴諸證據」,亦即電子郵件。
三星打輸了官司 省了宣傳費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2012.08.27 05:04 am
蘋果公司(Apple)在美國提出的專利訴訟告贏三星,但科技部落客卻認為,蘋果仍舊吃了一肚子悶虧,因為三星僅花10.5億美元,就獲得歷來效果最佳的廣告宣傳,同時成為全球第2賺錢的行動電話業者。
網路開發設計業者Digithrive公司執行長古提瑞茲說,這件訴訟案廣受報導,許多美國民眾從法院判決獲得的結論卻是:三星和蘋果的產品一模一樣,價格卻便宜許多。
古提瑞茲在星巴克咖啡店裡聽到四組顧客討論判決後,在部落格撰文:「社會大眾不瞭解細節,也不真的在乎,他們僅知道,蘋果說三星和蘋果沒兩樣。果然利用Google在網路上搜尋就可發現,幾乎以半價就可買到的三星產品,看起來和蘋果產品一模一樣。」
蘋果告贏三星 台股中性偏多
【經濟日報╱記者溫建勳/台北報導】2012.08.27 04:14 am
蘋果對三星訴訟大戰,獲得大勝,外資法人普遍認為對台股中性偏多,對周一蘋果供應鏈、三星供應鏈分別有利多、利空的影響,但對第三方勢力如宏達電,則是喜憂參半。
外資交易室主管強調,外資對台股的期貨仍偏多部局,結算前仍有利多方發展,像蘋果概念股多佔權重,而且具有凝聚人氣的效果,因此蘋果概念股若發威向上,對推升指數效果頗大。
外資主管認為,這項勝利雖然意料之中,但奠定蘋果在各國專利大戰的勝利基礎,並進一步打算封殺三星手機不得進入美國市場。預料蘋果概念股周一可望上演慶祝行情,包括零組件、組裝、機殼等零組件廠商,都可望雨露均霑。
不過,外資資深主管同步提醒,這類消息面刺激股價大漲之後,仍要回歸基本面的財報考驗,特別像是美林證券對iPhone5出貨量態度頗為保留,加上鴻海與夏普的聲明在即,這都是要注意後續的兩大關鍵因素。
滙豐證券指出,蘋果供應鏈當中格外看好台郡,主要是蘋果新產品開始拉貨,把第三季營收從25.63億元調高至27.36億元,全年每股純益同步調高至9.51元。
蘋果供應鏈短多 長線仍看iPhone5
自由時報 2012-8-27
〔記者張慧雯/台北報導〕針對蘋果專利權訴訟告贏三星,國內投信業者均表示「這只是初判」,但大家也異口同聲認為「對蘋果、甚至是蘋果供應鏈皆有利,但屬於短多,長線仍須看iPhone5的銷售情況而定。」元大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則直指,就目前來看蘋果無論在產品、專利權甚至是市場動能都很強,蘋果供應鏈當然受惠。
劉宗聖說,整個情況對蘋果比較有利,而專利權訴訟方興未艾,長遠看來法律有利於蘋果,預計未來手機商品在專利設計方面得要有突圍之道才行,他認為,蘋果透過iPad、iPhone改變使用者習慣,尤其在專利權的預防更有一套,對蘋果供應鏈來說,由於蘋果新商品推陳出新,加上市場銷售動能強,成長慣性將會繼續維持,蘋果供應鏈第三季、第四季需求應該都會不錯。
施羅德投資長陳朝燈表示,此次審判結果屬於地方法院的初判,對三星來說也一定會繼續上訴,而賠償10億美元對三星來說影響不大。
他指出,蘋果近來不斷針對專利權興訟,其實只是商業手段,站在投資界的觀點來看,最重視的其實是公司基本面,專利權誰勝誰敗,並非關注焦點。
陳朝燈也不諱言,初判結果當然對蘋果有利,但最重要的是,蘋果9月12日新商品上市後,到底能不能夠賣得好、創造出銷售佳績,這才是最實際的,如果產品賣得好,不僅對蘋果有利,蘋果供應鏈也能夠雨露均霑。
台新投顧董事長吳火生則說,蘋果一向慣用專利權來對付競爭對手,這場官司在美國興訟,美國保護自己國民在所難免,且官司尚未到終判,勝負還很難下定論,對蘋果來說此消息是短多,當然,對蘋果供應鏈來說也一併受惠。
〈台股青紅燈〉蘋果並沒讓世界更美好
自由時報 2012-8-27
蘋果在與三星的世紀專利大戰初回合,幾取得壓倒性勝利,撼動了Android陣營,但這樣的專利強權惡戰,不只出現在蘋果,微軟、甲骨文等大廠近年來也常利用專利控告對手,藉此來謀取暴利及阻絕新對手的進入。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過世時,媒體及蘋果迷紛以蘋果改變了世界、讓世界更美好,來讚美及紀念這位跨時代的IT巨人。但從蘋果近年來幾近瘋狂的發動專利惡戰來看,蘋果似乎並沒有讓世界更美好,甚至恐失控演變成專利霸權,阻礙市場公平競爭、甚至創新。
其實,蘋果不是第一個推出智慧型手機的業者,hTC就比它早了好幾年,蘋果也不是第一個推出平板電腦的業者,早在05年時,不少PC廠就企圖切入平板市場。蘋果創新的只是更人性化的介面,並非概念的初創者。
若比起對全球科技產業的貢獻,封閉體系的蘋果遠不如BASIC語言發明者約翰.凱默尼、Linux之父李納斯.托沃茲等,甚至也不如開發出C語言的丹尼斯.里奇,或是微軟、英特爾等。
若蘋果這場訴訟戰爭一路打贏下去,可預期的是所有Android廠商恐都要向蘋果支付專利費,進而失去價格競爭力,蘋果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產業將取得壓倒性主導優勢。屆時蘋果不只改變了世界、也綁架了世界。(費特曼)
紐時專欄/專利戰失焦 消費者成輸家
【經濟日報╱羅赫(Steve Lohr)】2012.08.27 04:14 am
智慧手機是一項神奇的創新,把精密的運算與通訊技術裝進流暢優美的數位裝置內,但近年來成為訴訟的利器。
過去幾年來智慧手機業者砸了數十億美元收購專利,並花數億美元互告侵權。這場專利戰爭在上周達到高潮,聖荷西聯邦法院的陪審團判決,三星侵害蘋果6項專利權,須賠償蘋果10.5億美元。
這起訴訟凸顯出專利體系如何的失能。所有產業創新後往往會出現專利訴訟,不管是蒸氣引擎、汽車、手機或半導體,但智慧手機戰爭規模更大、遍布全球且異常複雜。
尤有甚者,推動兩造和解者竟然是法院而非專利當局,最後輸家可能都是消費者。哈佛大學商學院專利專家勒爾納說,現在很難不認為所有專利收購和專利訴訟行為都扭曲了專利的角色。畢竟專利應該是在鼓勵創新。
分析師估算,1支智慧手機的技術和設計元素有多達25萬個專利,每項專利都可能是提告依據。三星已表明將挑戰陪審團的判決,因此這起訴訟可能持續多年。即便這項紛爭塵埃落定,這也只是雙方遍佈10國法院訴訟的其中一樁。
蘋果可能控告的對象比三星還多。三星是眾多Google Android手機製造商的佼佼者,所以蘋果在德國和澳州等地法院控告三星之際,其真正敵人仍是Google。
遺憾的是,蘋果和三星間的纏訟也只是全球智慧手機專利戰中最吸睛的一場,其他參戰方還包括微軟、諾基亞、宏達電及Google旗下的摩托行動。
法律專家說,企業爭相申請專利以為作為攻擊和防衛武器,且政府當局太輕易就授予專利,加劇專利的紛爭。波士頓大學法學院專利專家貝森就說,這場智慧手機專利戰是由許多一開始就不該授予的瑣碎專利挑起。
不過,這場專利戰的贏家將獲得優渥報酬,因行動運算、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是利潤最豐厚且成長最快速的商業市場,讓蘋果躍居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隨著三星去年超越蘋果成為智慧手機製造商龍頭,其獲利也跟著營收暴增而躍升。
儘管智慧手機業者互存敵意,但專家說,這場專利戰最終將因業界達成停戰協定而休兵。若三星提出上訴後,法院仍維持陪審團的判決,就可能產生停戰效應。
聖塔克拉拉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柯林說,這項判決向所有手機製造商傳達1個訊息,即所有製造商都得生產出外觀等元素真正獨特的產品,這也是蘋果想透過訴訟傳達的訊息。
多數法律專家都認為蘋果很難贏得侵害其設計專利的有利判決,但陪審團裁定三星侵害蘋果4項設計專利中的3項,這可能開啟專利戰的新戰線,因企業正趕著申請設計專利。
但曾任IBM智財權策略部門副總裁的矽谷顧問李維特相信,智慧手機專利戰將會休兵,各方也將達成協議。智慧手機專利數量龐大和產品開發加速創新,將減弱專利的威力,因智慧手機產業專利和其他產業專利極為不同,例如製藥業的暢銷藥品可能只受單一或少數專利保障。
智慧手機就很不一樣。1項侵權判決可能拖慢對手幾個月,卻無法收到封鎖之效。例如三星工程師已在研發繞過遭陪審團裁定侵權專利的替代功能。
李維特說,智慧手機產業專利並非阻止對手的武器,這項技術就像水流一樣,總會找到繞過阻礙的方式。
(作者Steve Lohr是紐約時報科技、產業與經濟線記者,擔任外國特派員10年/編譯簡國帆)
專利戰奪勝 蘋果:偷竊就不對
【中央社╱舊金山25日綜合外電報導】2012.08.27 04:14 am
蘋果執行長庫克今天表示,在專利訴訟案取得重大勝利,清楚傳達了「偷竊是不對」的訊息。陪審團主席也說,儘管他們認為蘋果索賠金額過高,仍認定三星應該支付鉅額賠償金。
蘋果贏得指標性專利訴訟後,執行長庫克(TimCook)透過內部公告告訴員工,蘋果公司「一再」要求三星停止抄襲蘋果設計,對方屢勸不聽,蘋果才一狀告上法院。
根據路透社取得的蘋果內部備忘錄,庫克告訴員工:「我們一再要求三星停止抄襲我們的產品,並在不得已情況下採取法律行動。」
庫克在名為「蘋果重要的一天」公告中說:「評審團做了決定。」
他說:「我們樂見陪審團認定三星蓄意抄襲,他們這項裁定傳達嘹亮而明確的訊息:偷竊是不對的。」庫克也說,他希望「全世界都聽見了」。
67歲的陪審團主席霍根(Velvin Hogan)今天受訪表示,對陪審團來說,蘋果在必須捍衛科技創新的主張很有說服力。霍根也說,三星主管的視訊證詞讓陪審團「毫無疑問的」清楚認定,三星是蓄意侵權。
判決出爐後,霍根告訴路透社:「我們不希望以任何名義給1家公司取得全權委任狀、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
不過,霍根也說,蘋果要求的27.5億美元損害賠償金「太高」。
蘋果的損害評估專家作證指出,三星從這起訴訟述及的產品專利中,賺取的利潤幅度約達35.5%,相當於81.6億美元。然而霍根說,蘋果的計算方式,沒有適當考量三星提出的許多其他成本。
霍根說,三星的損害評估專家則指出,利潤幅度較接近12%左右,而陪審團最終決定的數字大約比12%高一些。
霍根說:「陪審團希望確保傳遞出明確訊息,我們不要輕罰。」「我們希望懲罰金額確實足以讓公司痛心,但是合理的。」
蘋果「全壘打」 Android陣營大挫敗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25日電】2012.08.27 04:14 am
蘋果公司雙喜臨門,既贏得與南韓三星電子之間的專利權訴訟,使蘋果在美國市場能夠堅壁清野,減輕同業間的競爭壓力;而且槓上開花,在遭到谷歌(Google)指控專利權的爭訟上,獲得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給予有利的判決,讓蘋果在亞洲製造的手機及平板電腦能夠順利回銷美國市場,市場解讀這是Google領軍的Android陣營一大挫敗。
法院判決蘋果有六項專利權遭到三星侵害,而三星的控告全部不成立。「聖荷西水星報」專欄作家歐布瑞恩發表專文指出,蘋果在這次的專利訴訟中打了一支全壘打,而且是滿貫全壘打;輸家的三星沒有任何安慰獎可拿。
法院判決三星應賠償蘋果10億5000萬美元,但對蘋果而言,更重要的是能否因為這項判決,而能獲得對三星產品銷往美國的「禁制令」;針對這個部分,主審法官高蘭惠已排定9月20日再開調查庭處理。目前法院只是臨時禁止三星的Tab 10.1型平板電腦在美國市場銷售,而蘋果希望這項禁令成為永久性的禁令,並延長對三星智慧手機的銷售禁令。
另外,摩托羅拉行動公司今年4月向ITC提出控告,指蘋果侵犯該公司四項專利;Google於五月購併摩托羅拉行動公司,因而繼承了摩托羅拉控告蘋果侵權案。其中兩項與3G無線通訊以及Wi-Fi技術有關,而ITC的初審貿易法官潘德之前判決蘋果侵犯3G技術專利,蘋果亞洲製iPhone和iPad即無法輸美。結果複審法官判決這二項並未侵權,而是業界的標準,如此一來由亞洲廠商代工製造的蘋果產品便可順利輸往美國。
至於第四項雙方爭議的專利,ITC仍懸而未決,並下令貿易法官潘德就這項侵權控告再進行複審。此項侵權控告與手機內的一個感測器有關,用來測定用戶的頭部與手機之間的距離,避免手機被意外掛斷。潘德法官原先裁定蘋果並未在這項專利上侵權。
蘋果的案件,使ITC考慮將業界為了跟進技術標準而使用專利的案件,與其他的專利案之間做區隔。ITC同時將考量在涉及與產業標準相關的專利爭端中,運用進口禁令作為阻撓對手產品進口的作法是否該加以限制。有不少美國國會議員、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與英特爾等業者都支持此一做法。
蘋果取得兩項勝利,不僅三星是敗訴的一方,蘋果也趁勢打了Google一巴掌。歐布賴恩認為,對三星、谷歌,甚至摩托羅拉行動通訊公司而言,目前面對的問題將是如何設計能與蘋果競爭的手機。
專利戰爭 台灣能否應對?
【聯合報╱陸士傑/App設計師(新北市)】2012.08.27 01:45 am
工作多年,專利幾乎如影隨形。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國藍籌股A公司告台灣B公司,B公司友人邀我上北美法庭作證,證明我在台灣擁有著作權的軟體早具備A公司專利功能,因而A公司該專利應無效,從而告台灣B公司侵害專利不成立。
雖然英文在平均水準之上,遇上以英文為母語的律師,加上其法律的專業,我自然一路處於下風。直到該律師輕率地說我寫的軟體完全不具備A公司該專利的功能,讓我覺得過去領導團隊日以繼夜的軟體設計受到侮辱,怒火中燒,登時發揮工程師性格,要求法官讓我從軟體使用手冊中找出證據。
花了一、兩個小時,翻看十幾年前幾百頁的舊手冊,找到幾十處有該功能的描述,並和身擁法律、電機雙學位的對方律師逐條辯論,因為我的軟體學位及對自己做的軟體的熟識,逐漸讓對手律師手忙腳亂,出現一些不專業的言詞,由法官所顯現嘉許的神情,我知道,反敗為勝了。
上述出庭和蘋果、三星的專利戰都屬於正規戰。另有一種「國外專利黃牛」,一旦公司產品大賣,就會收到「專利黃牛」來信告知侵權並要求立刻停止侵權…等。即便不是「專利黃牛」的需索,外國公司也會發律師函來要求付權利金,而且往往獅子大開口,要產品售價的百分之五至十為權利金。而且這種公司一攤開專利,就是一千多個,台灣公司該如何應對?
台灣做代工居多,處於食物鏈末端,即便做品牌,公司規模遠小於國外跨國公司,忙著追趕都來不及了,工程師那有空去申請專利?「有空、沒空」是一回事,「申請專利」卻來不及做產品,對工程師有什麼好處?
這就回到觀念問題,台灣公司的職級大多是課長、經理、副總…,偏重管理,好的工程師並不一定能升到管理職,君不見,往往出現「笨笨的工程師」這說法。我曾遇到一個比台灣「笨笨的工程師」更笨的美國工程師,這老兄真的「生活一級笨」,但曾替美國政府做影像辨識軟體,他曾向我誇口,他那數學博士的弟弟經常問他這大學畢業生數學。而他最後的工作職級是「科學家」,在公司頗受尊敬。
專利是一條漫漫長路,台灣公司應逐漸替「笨笨的工程師」開闢一條升遷管道,以技術為本,鼓勵工程師申請專利,逐步將「笨笨的工程師」轉化為「受尊敬的科學家」,而公司也可因此擁有幾十、幾百個專利,把專利當作投資。同時,政府在衡量獎勵企業研發時,加重專利的比重,把專利當作一項重點投資。
面對專利,除據理力爭外,個人、企業、政府同步改善對專利的態度,把專利當作投資,假以時日,說不定可改善台灣的專利競爭力。
蘋果主場大勝三星 美保護主義“給力”?
朝鮮日報記者 張源埈 (2012.08.27 09:41)
當地時間24日在美國本土進行的“專利世紀戰”中,一審陪審團裁定三星侵犯蘋果專利,蘋果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而當初韓國專家認為,雙方在這起專利訴訟中不分上下。
法庭故意讓IT知識貧乏的普通美國市民組成陪審團,他們根本不聽取三星電子的主張,而對蘋果的主張則大多予以認可。1萬多億韓元的損害賠償金額也高得足以在美國專利訴訟史上留下一筆。
但是約20個小時間前,同在24日於首爾中央地方法院開庭的韓國訴訟中,三星電子卻被判決獲勝。三星電子被判沒有侵犯蘋果的設計專利。
兩地的審理脈絡堪稱如出一轍。蘋果主張說,三星電子侵犯了蘋果的多項專利,包括抄襲了長方形四角圓弧的外觀專利等。三星電子則反擊說,這種設計不能成為專利,反倒是蘋果侵害了三星通信方面的“真正專利”。但由於是在各自地盤開庭審理,所以只能任由“主場優勢”顯能。
美國陪審團做出的裁定在美國也引發極大爭議。市場調查機構IDC的分析員說,今後智能手機業界可能會出現“蘋果稅”,直接導致消費者受損。
▲圖為,三星未來戰略室室長、副總裁崔志成(圖右)26日在緊急對策會議結束後,走出首爾瑞草洞三星電子總部大樓,並回答記者提問。當天崔志成與負責手機業務的總經理申宗均等經營管理班子舉行了戰略會議。朝鮮日報記者 攝影
《衛報》、CNET等美國媒體分析指出,蘋果公司勝訴受到“主場優勢”的影響。事實上,本次裁決的法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地區聯邦地方法院距離蘋果公司總部只有十餘公里。大部分陪審團成員也由該地區的居民組成。儘管本案極其複雜,但大部分為自行車經銷商、建築公司或社會工作者工等“IT行業門外漢”組成的陪審團對審判員沒有提出一個補充問題,僅在22小時內做出了評判。也就是說,“蘋果的鄰居們”以速戰速決的方式站在了蘋果的一邊。
有分析認為,美國陪審團的判決別說是韓國本土的判決,甚至連日前在英國、荷蘭等歐洲地區做出的判決也有很大區別。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在美國裁定三星侵犯的蘋果設計專利在此前歐洲等其他法院的裁決中幾乎未被採納。這些國家法庭認為,“手機長方形且四角圓弧”或“平板顯示屏”等設計不得被特定企業壟斷。相反,在美國的訴訟中,三星電子的行業標準專利卻完全未被採納。業界擔憂說,這一判決結果可能會讓其他企業以為今後無需得到允許也可以使用標準專利。
也有觀點認為,陪審團做出這一判決是出於維護美國招牌企業蘋果公司等本國企業的利益。此外,三星電子在法庭上提交的證據和證言被一一駁回,有人認為這一做法也存在偏頗。
目前,三星電子和蘋果公司在韓國、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法國等9個國家圍繞30多項專利展開訴訟大戰。本月31日,日本某地方法院將就兩者之間是否存在專利侵權事實作出中間判決。目前,三星電子方面高度緊張,擔心美國的判決會影響在其他國家的訴訟。
專家們指出:“美國目前飽受老齡化加速和全球經濟低迷的雙重折磨。在這種形勢下做出這樣的判決就是因為保護主義在作祟。”此前,美國商務部採納惠而浦的主張,初步裁定將向韓國產洗衣機徵收高達82%的反傾銷關稅。對於這一裁決,曾有觀點認為這正是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
外界紛紛擔憂,以韓國為犧牲品的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已經在其它國家也有所抬頭。分析人士指出,日前法國政府建議歐盟限制進口韓國汽車,也是出於要牽制韓國企業的貿易保護主義。
蘋果打三星 陪審團VS複雜專利
【中央社╱台北27日電】2012.08.27 06:20 pm
美國加州陪審團24日判決三星侵害蘋果技術專利,須賠償逾10億美元,但法律專家認為,科技專利案牽涉範圍廣,來自各行各業的陪審團並不都有專業背景,能否應付此類複雜訴訟仍有待商榷。
此次的9人陪審團中,年紀最小的才24歲,愛穿印有樂團名稱的T恤出庭,24日這名陪審員是選穿披頭四(Beatles)T恤;年齡最大的則是1名67歲退休工程師,他扮演領班角色,率陪審團一致做出三星敗訴裁決。
其他陪審員還有家庭主婦、腳踏車店經理、美國海軍退伍軍人等,來自加州矽谷的各行各業。
近年來,美國越來越多專利訴訟案由陪審團裁決,由於專利爭議通常具高度複雜性與技術性,部分法律專家質疑,一般老百姓是否應該參與審酌。
此次蘋果對三星案的陪審團,審酌過程的挑戰性又高於過去案件。20頁的判決書,洋洋灑灑列了數百個問題,遠比美國的報稅單還複雜;與此案相關的電子產品多達20多種,另外得解讀12項專利,還需閱讀法官教他們如何判決、厚厚109頁的指南。
加州大學哈斯汀法學院(Hastings Law School)智慧財產權專家費德曼(Robin Feldman)在此案宣判前表示:「陪審員沒辦法處理這宗案件。陪審團指南有100多頁,我不會給法律系學生這麼重的閱讀分量,他們不可能消化。」
陪審員經過不到3天審酌做出判決,也遠比專家所想的速度還要快。
擔任陪審團主席的67歲工程師霍根(Velvin Hogan)在判決隔天告訴「聖荷西信使新聞」(San JoseMercury News):「陪審團有條不紊,我們不是隨便看看,我們非常認真。」
自己沒有蘋果產品的霍根表示,第一項任務是判定蘋果的專利有無效力。因為自己也有取得專利的經驗,霍根在第一天審酌的晚上看電視時,靈光一現地得到啟示。他回想說:「當時我在想這些專利,想說:『如果這是我的專利,我能捍衛它嗎?』當我回答是,我看事情的方法也有了改變。」
雖然陪審員都保證會公平權衡證據,陪審團顧問布利克曼(Ellen Brickman)說,因為某些原因,三星一開始就居於劣勢。第一,蘋果總部距法庭僅16公里,陪審團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而三星又是在這種經濟困頓時刻,對抗本國企業的外國公司。
她說,許多美國人終究認為,蘋果與最近過世的公司創辦人賈伯斯是傳奇創新者,「提到電腦時,蘋果改變了世界;提到手機時,蘋果改變了世界」。
三星面臨最壞情況 緊急開會討論對策
朝鮮日報記者 白承宰 (2012.08.27 10:42)
週日的26日,三星電子的最高經營班子基本都守在首爾瑞草洞的總部大樓,三星未來戰略室室長崔志成、三星電子手機業務總經理申宗均在當天上午9點前後陸續上班。負責手機業務的無線事業部高層幹部大部分來到公司商討蘋果公司取得專利訴訟完勝後的對策。
三星電子的高層人士說:“既然官司是在蘋果公司總部所在地的美國法院打,而且從陪審團的組成來看,一定程度上也預想到不利的結果。但是最終的判決內容和賠償規模,都可以說是最壞的可能成為了現實。”
目前三星電子的正式立場是“以靜制動”。即不評論陪審團的判決,盡力防止內部動搖,冷靜為下一階段做准備。三星電子副總裁崔志成等經營班子,面對等候在瑞草洞總部1層的記者群一言不發。
三星電子已開始做準備應對蘋果公司隨即會採取的禁售措施,並針對一審判決籌備上訴。據電子業界,三星電子 知識產權(IP)中心的職員目前大部分被派往美國當地商討判決以後的對策。
關於以後的訴訟,三星電子也考慮與和蘋果企業敵對的其他IT企業聯手的方案。蘋果的訴訟戰並不是單純針對三星電子,而是瞄准了智能手機相關的軟、硬件整個業界,所以有必要和其他企業組成聯合陣線。
對於陪審團的裁定,三星電子經營層及職員外表上是相對平靜,但是在內部是相當憤慨。三星電子一高層人士說:“內部有不少人質疑美國陪審團的審議資格。由非專家組成的陪審團,對如此複雜的專利訴訟如此草率地下結論,不知道該怎麼接受這一結果。”
[社論]三星蘋果專利案帶來的啟示
朝鮮日報 (2012.08.27 11:46)
當地時間24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聯邦北部地方法院的9名陪審員做出裁決,認定三星電子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產品侵犯了蘋果公司iPhone、iPad設計和功能相關的6項專利,需賠償10.5億美元。而三星電子針對蘋果公司提出的通信技術等5項專利侵權訴訟均未獲得認可。
這一裁決結果和三星前一天在韓國國內訴訟中戰勝蘋果的情況截然相反。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判決蘋果公司侵犯了三星電子的兩項無線通信技術專利,但否決了三星被指侵犯蘋果四角圓弧長方形設計專利的指控。不久前英國和德國法院也判決三星Galaxy Tab沒有抄襲蘋果iPad。
出現這種截然相反的結果和美國的陪審員制度有關。在美國,主導判決的不是專家,而是普通市民。也就是說,陪審員可能沒有深入研究複雜的技術問題,他們更重視顯而易見的設計和功能專利。此前有預測稱,由於案件複雜,陪審團可能會推遲做出裁決。但實際上他們只用了22小時就做出裁決,從而證明了上述可能性。陪審員希望在經濟困境中代表美國的企業蘋果公司順利發展的心理也對裁決結果產生了影響。
美國法院在此案中廣泛認可和其他產品形成區分的外形以及指代感覺的“商業外觀(trade dress)”的事實值得關注。商業外觀在韓國還是一個很陌生的概念,但在美國已經很普遍。此次裁決結果意味著針對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也認可了設計相關的新知識產權概念。主審法官在今後一個月內做出的判決預計不會大幅脫離陪審團的裁決結果。
三星電子雖然表示會上訴,但難免受到巨大打擊。最大的問題不是10億美元賠償金,而是被扣上“抄襲者(copycat)”的汙名。此次裁決結果可能會對目前正在各國進行的50多項專利訴訟產生影響。三星方面必須在剩下的訴訟中竭盡全力,但更重要的還是儘快壯大設計和軟體實力,從根本上擺脫“抄襲”是非。三星電子短期內可以聘請世界頂級專家,提高三星內部的設計實力,從中長期來看,可以支援韓國大學聘請世界設計領域的權威專家擔任教授,培養世界最高水準的設計人才,並完善教育設施。
三星擬用殺手鐧“LTE”一決勝負
朝鮮日報記者 卓相勳 (2012.08.27 10:20)
當地時間24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聯邦北部地方法院的9名陪審員就三星電子和蘋果公司的專利訴訟案做出片面裁決,只採納了蘋果的主張。就此,三星電子計畫繼續向上級法院提起抗訴,並在第四代(4G)LTE手機等三星電子具有獨創性技術的領域追加訴訟,以決出最終勝負。
蘋果公司立即對三星產品申請了禁售令。法院要求蘋果公司在本月27日之前明確提出希望被禁售的三星產品的具體機型。有關禁售令以及依據評審團裁決的法院最終宣判定於下月20日。看來,三星和蘋果公司圍繞智慧手機市場展開的專利訴訟大戰將會變得更加激烈。
三星電子一位元高層人士26日表示:“本案原本就不是短期戰役。如果裁判部的最終宣判結果和陪審團的裁決一致,我們將繼續上訴,並通過LTE專利訴訟決出最終勝負。”
三星敗訴 股價暴跌 分析師:別怕!雖然丟臉但對獲利衝擊不大
鉅亨網編譯 呂燕智綜合外電 2012-08-27 16:10
蘋果(AAPL-US)與三星(Samsung)(005930-KR)侵權官司結果上周五出爐,敗下陣來的三星周一(27日)開盤後股價迅速狂瀉逾 7%,直至終場跌幅仍有 7.45%;然而分析師指出,這項判決對此韓國電子巨擘的獲利影響有限。
美國加州法官上周五(24日)裁定,三星侵犯蘋果 6 項專利,必須支付10.5 億美元賠償金,雖然金額小於蘋果先前要求的 25 億美元,但已遠超過三星先前預期。
這項賠償金也創下有史以來,侵犯智慧財產權所判定的最高罰金。
利空衝擊三星股價周一暴跌 7.45%,收 118 萬韓元,為 4 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依據判決,三星每售出一台智慧手機或平板電腦,都必須向蘋果付授權費;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法官要求的施行範圍將僅限美國或遍及全球。
研究機構 Bernstein Research 資深分析師 Mark Newman 估計,每件商品的權利金支出約 5 美元,若範圍遍及全球,所需耗費的成本大約與目前三星向微軟(MSFT-US)支付的金額相去不遠。
投資機構野村(Nomura)周一則在報告中指出,裁定結果應該只適用銷往美國的三星產品,因此大約為 3000 萬台,佔三星今年全球出貨量約 15%;若依每件商品需繳 20 美元權利金計算,三星每年向蘋果繳交的授權費約 6 億美元。
野村解釋道,權利金的管轄權將不適用於當地法院已駁回蘋果指控三星侵權的市場,諸如南韓與英國等。
野村同時強調,這項結果雖不利三星,但在財務上的衝擊卻相對輕微,因為與三星手機事業年營業利益相較,這筆權利金支出大約僅佔 3%。「這場官司比較像是雙方的面子之爭,而不是為了錢」,野村指出。
「乍看之下對三星是負面的,但實際上罰金是先前預期最糟狀況的一半還不到,」野村強調。
Bernstein Research 也同樣認為衝擊有限,該機構估計最糟狀況下 2013 年三星每股獲利只會因此縮水 3.8%。
尤有甚者,花旗(Citigroup)分析師甚至鼓勵投資人應將危機視為轉機,逢低承接三星股票,因為這場官司的影響已反映在過去兩周的股價表現中。
花旗表示,三星憑藉著自家生產的高階零件,將繼續在智慧手機市場佔有領導地位。
三星專利戰敗陣=Android陣營噩耗? 分析師:影響非常有限!
鉅亨網陳律安 綜合外電 2012-08-27 16:00
蘋果(AAPL-US)與三星(005930-KR)之間的專利大戰,隨著上週五美國法院的裁決判定蘋果獲勝,暫告塵埃落定。但有一個問題卻尚未被解答,那就是這對 Android 陣營的手機會有什麼更廣泛的影響?
《Forbes》報導,投顧 Piper Jaffray 分析師 Gene Munster 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判決的結果對於Android 陣營的長期影響相當有限,也表示長期來看,三星在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上對抗蘋果的能力,也不會受到判決影響。
「這對蘋果及三星的戰事而言,我們並不預期會有什麼顯著影響。」他寫道。
「我們預期三星將在美國及其他市場持續推出具競爭性的產品與蘋果抗衡。我們認為智慧型手機市場的贏家,將取決讓消費者興奮的個別硬體以及軟體內容,而我們認為蘋果與三星將持續提供這樣的經驗,不受此法院判決影響。」報告指出。
Munster 指出,對於法院的判決,三星將提出上訴;而蘋果則將尋求法院對三星侵權的產品頒布禁售令。
「我們認為三星將修改軟體,繞過那些遭質疑之處。對於那些侵害設計專利的產品,可能就此在美國絕跡,但那些較新的產品,比方說 Galaxy SIII 則不受影響。我們認為三星在美國的銷售,不會受到任何有意義的阻擋,只會遭到小阻礙。」他說。
那麼判決對於整體 Android 陣營的影響呢?
「我們相信,這會讓蘋果與其他手機廠的專利戰走向和解局面。我們注意到判決的結果會帶來軟體上的變更。我們並不認為未來的和解會嚴重影響到 Android 陣營。我們對於先前手機產業的 4 年前景預期仍相當自信,即 iOS 及 Anrdroid 將持續宰制慧型手機市場,到 2015 年之前市占相加達 85%。」報告指出。
三星、蘋果專利戰 韓國法院裁定兩邊都開罰
‧數位資訊 2012/08/24 【聯合新聞網/記者楊又肇/報導】
稍早時候,韓國首爾地方法院正式裁決蘋果確定侵害三星旗下兩項技術專利,除了裁定蘋果需向三星賠償專利侵害部份外,同時也下令在韓國地區禁售相關侵權產品。不過,三星方面也由法院裁定侵害蘋果專利,因此也必須向蘋果賠償侵權金額,並且部份產品也將禁售。
根據路透新聞網站與華爾街日報網站分別報導內容,首爾地方法院在稍早前針對三星與蘋果在韓國地區相互提出的侵權訴訟宣佈裁決結果,其中判定蘋果確實侵害三星旗下兩項無線通訊技術專利 (主要涵蓋資料分段傳輸、電力控制、無線傳輸效率等功能),因此裁決蘋果需針對每項侵權專利賠償三星2000萬韓元 (約美金1.765萬元),同時將在韓國地區下達iPhone 4與iPad 2產品禁售命令。
而受影響的並不光只是蘋果,三星方面雖然由法院認定並不會因為外觀設計影響消費者選購,進而影響蘋果產品銷售結果,同時在設計方面也並未涉及侵害蘋果持有專利,不過針對操作介面中畫面邊緣回彈顯示效果 (bounceback)的專利,首爾地方法院則是認定三星確實侵害蘋果持有專利,因此裁定三星必須為此賠償蘋果2500萬韓元 (約為美金2.2萬元),同時包含Galaxy S II、Galaxy Nexus、Galaxy Tab與Galaxy 10.1都將面臨在韓國地區禁售命運。
目前看起來,蘋果與三星在韓國地區的訴訟都受到影響,不過雙方應該都還會在針對判決結果上訴至韓國高等法院,至於澳洲及美國地區均尚未做出最後裁定結果。
〈分析〉危機感迫三星走上抄襲 員工:想像力遭扼殺 我們需要崇尚創意的環境
鉅亨網編譯呂燕智 綜合外電 2012-09-03 22:01
甫在與蘋果(AAPL-US)訴訟中吃敗仗,因侵權被判賠償 10 億美元的三星(Samsung)(005930-KR),在全球科技業一直享有叱吒風雲的地位,而長久以來這家南韓電子巨擘憑藉著嚴謹的命令結構與決策過程,也不斷領先競爭者並建立難以超越的優勢;然而,業內人士卻認為,或許正是這整套過於單一的上對下領導模式,扼殺了三星的創意與機會。
《路透社》長期觀察韓國科技業的記者 Miyoung Kim 周日(2日)撰文表示,先前促使三星迅速達成任務的管理方式,例如下達晶片或面板投資的重大決策,如今對一個想從「快速學習者」轉型成「創新者」的企業來說,卻未必適用。
與數名三星產品設計人員接觸的過程中,Kim 察覺部份員工感覺自己的創意被忽略或破壞了,內部也開始傳出呼籲革新的聲浪。
長久以來「危機感」一直是推動三星進步的關鍵因素,這點也成功促使它超越日本索尼(Sony)、夏普(Sharp)等家電大廠、終結諾基亞(Nokia)十多年的手機霸主地位,並且在智慧手機市場與蘋果平起平坐。
直到上個月,美國加州法院陪審團判決三星侵權,認為它製造的是抄襲別人而來的複製品。
根據蘋果在法庭上披露的三星內部郵件顯示,當 2010 年 2 月三星手機部門看到當時新推出的 iPhone,驚覺自己陷入了「設計危機」。
Kim引述一位不願具名星工程師指出,因為三星向來專注在發展「折疊」、「滑蓋」等手機款式,卻忽略了軟體開發,直到見到 iPhone 的使用者介面,才恍然察覺兩者提供的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實在是「天差地遠」。
三星血液中的危機感迅速擴大,在必須立即趕上蘋果的巨大壓力下,三星設計與工程人員選擇了最安全與方便的路—製造出與 iPhone 外觀及感覺相符的產品就對了。
該名消息人士表示,其實產品設計人員有很多獨特的創意,但總而言之就是要符合上頭的喜好,而當時由於長官們太過著迷於 iPhone 的設計,員工的任何創意都無法讓決策高層滿意。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三星設計人員也表示,員工的想法很輕易就會被高階主管否決,最後哪種設計獲選往往也是主管說了算;這些都「限制了我們的創意」,若三星希望從學習者轉型成創新者,就需要更平行的管理方式並賦予設計人員更多權力。
這名人員進一步表示,這種上對下、階級式的文化對刺激創意一點好處也沒有,雖然三星似乎試圖改善它,但還是相當僵化。
「或許我們現在真正需要的,是一個像矽谷一樣崇尚創造力的工作環境」,該設計人員表示。
Galaxy手機大賣 三星Q3營利再創新高 超越市場預期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2012-10-05 09:30
南韓電子巨頭三星 (Samsung)(005930-KR) 周五 (5 日) 發布第三季初步財報,連續第四季創造營利新高紀錄,並超越分析師預期。歸功於Galaxy 手機熱賣,遠蓋過對手蘋果 (Apple)(AAPL-US) 減少其晶片及螢幕訂單帶來的衝擊。
三星估計,今年 7-9 月的一季營業利益較去年同期暴增 91%,由 4.25 兆韓元躍增至 8.1 兆韓元 (73 億美元),超越市場預期的 7.6 兆韓元,並較前季創造的新高紀錄 6.72 兆韓元成長 1/5 多。營收則估計達 52 兆韓元,符合預期的 51.7 兆韓元。
三星將在本月 26 日發佈第三季最終財報,估計營利可能較今日公布數據加減 2000 億韓元。三星不提供公司總體獲利數據或各部門業績數據。
《路透社》報導,分析師估計三星行動產品部門上季營利可能翻增逾倍至 5 兆韓元,相當於公司總營利的 2/3;智慧手機出貨量估計約 5800 萬支,其中 Galaxy S III 占 1800-2000 萬支。
不過報導也指,三星一再創造營利記綠的趨勢,將在現行季畫下句點。因三星行銷支出增加,目的為了在市值 2000 多億美元而擁擠的智慧手機市場,與蘋果新推出的 iPhone 5 及其他對手產品競爭時勝出。
此外,三星今年獲利預期創新高達 28 兆韓元 (250 億美元),導致公司明年得加發更多員工獎金。而若三星之前遭美國法院判決侵犯蘋果專利並罰款 10 億多美元,三星未能上訴成功,公司也必須提列訴訟準備金。
- Aug 27 Mon 2012 10:22
蘋果與三星手機專利權大戰, 美國法院認為三星故意抄襲判決三星判訴, 南韓認為自己沒錯, 這是美國的保護主義, 司法不公; 三星員工:我們需要崇尚創意的環境 (合輯)
close
一封Google電郵 判定三星故意侵權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