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類愛滋怪病現台灣 病因仍不明

作者: NewTalk 新頭殼 | 新頭殼 – 2012年8月23日 下午7:24

新頭殼newtalk 2012.08.23 柯昱安/綜合報導

根據美聯社報導,近年來台灣、泰國等亞洲國家,出現一種類似愛滋的神祕疾病案例,患者在沒有感染愛滋病毒(HIV)的情況下,出現類似愛滋病的症狀,嚴重者可能死亡,儘管研究人員指出此病不具傳染性,但患病原因至今仍未明。

美國國立過敏與傳染病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Aller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科學家布朗(Sarah Brown),領導台灣與泰國研究人員從事這項疾病的研究。研究報告今(23)日發表,據了解,這種怪病自2004年出現後,大部分病例出現在泰國與台灣。

這種疾病被研究人員稱做「成人型」免疫缺陷症,疾病平均發生在50歲左右的中年人身上。據了解,該病非與愛滋病一般由病毒傳播,也不是遺傳疾病,但感染源與感染途徑至今仍未明。

布朗表示,該疾病是繼愛滋病之後,另一種後天免疫缺乏症,患者的免疫系統受到破壞,無法如一般健康的人體抵抗細菌。目前醫師正積極嘗試多種治療方法,包括採用1種抑制抗體的癌症用藥,藉此抑制感染。不過研究人員仍擔心,感染此病導致免疫系統不全的病患,仍有可能受到慢性疾病之苦。


亞洲神秘怪病 不會傳染似愛滋

作者: 編譯組╱報導 | 聯合新聞網 – 2012年8月24日 上午2:42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神秘的新疾病,它使泰國、台灣等地的許多亞洲人,以及美國部分亞裔人,即使沒有感染「人體免疫缺乏病毒」 (HIV,愛滋病毒),也會出現有如愛滋病的病症,這些病人的免疫系統受損,無法像健康的人一樣對抗細菌。

美聯社報導,研究人員稱這種病為「成人免疫缺乏症候群」,目前還不清楚引起這種病的原因,僅知這種病不會傳染。迄今患有此病的人都是亞洲人,或亞洲出生、住在其他地方的人,顯示基因或環境因素可能引起此疾病。

美國全國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的科學家莎拉•布朗帶領一項在台灣和泰國進行的研究,自二○○四年以來,大部分病例出現在這兩個地區。 研究結果發表於廿三日出刊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布朗說,這是另外一種後天免疫缺乏症,並非來自遺傳,只在成年後發生,也不像愛滋病那樣由病毒傳染。

她說,這種病約在五十歲時發生,但與家族病史無關,因此不可能是單一基因引起,一些病人因嚴重感染而死亡,包括現在居住在美國的亞洲人。例如六十二歲的越南女裁縫阮金(譯音),她從一九七五年起住在田納西州,二○○九年因持續發燒、骨骼感染和其他怪異的症狀而就醫,多年來病情時好時壞,她因生病體重從四十一公斤掉到卅一公斤。

阮金在追蹤此病的馬里蘭州畢塞大國家衛生總署醫院中接受治療一年,情況好轉,現在仍在接受觀察和治療中。

麥迪遜威斯康辛大學傳染病專家馬基說:「我過去十年看過至少三個病例。」他說,這種疾病雖然不會人傳人,仍有可能是某種感染引起的。

愛滋病又稱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病人在感染HIV病毒後,病毒摧毀免疫系統中對抗細菌的T細胞,但這個新疾病並不影響T細胞,卻會出現類似愛滋病的症狀,如易感染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特別是易感染類似肺炎菌的微細菌。

布朗說,一些病人在感染減輕後症狀會消除,但免疫系統損壞可能成為慢性疾病。許多患此病病人,可能被誤診為肺炎。


亞洲神秘疾病/台灣也有數百病例 尚無公認療法

【聯合報╱記者黃文彥、張嘉芳/台北報導】2012/08/24

研究人員發現亞洲神秘疾病,台灣也有病例,患者會出現免疫系統受損的類似愛滋病症狀。參與研究的成大醫院小兒科醫師謝奇璋昨表示,這種疾病在東南亞很常見,醫界六、七年前即知此病存在。

謝奇璋說,這種疾病還沒有正式名稱,國內患者少說有數百人,無法掌握確切人數。他仍在等待經費,進行全台調查研究,希望能更了解這亞洲特有的疾病。

這神秘疾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受損的疾病,由於不是病毒與細菌感染,不具傳染性。謝奇璋說,患者免疫系統會自我攻擊,導致免疫系統受損,易受細菌、病毒侵襲,特別是結核分支桿菌。

此病好發年齡為五十歲以上成人,但致病因素仍未完全了解。推測這種疾病與體質、環境有關,這也是亞洲人罹病比歐美人多的原因。

儘管如此,最先發現這疾病的卻是美國人。謝奇璋說,單就病患外觀,看不出是否罹患此病,當初是因為美國發現,有人反覆感染結核分支桿菌,針對桿菌與人體免疫系統進行研究,才知道此病。

發表於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上的研究,共有兩百零三位亞洲人參與,台灣患者只有十多名。謝奇璋說,很難從症狀判斷患者是否罹患此病,但只要反覆感染結核分支桿菌與沙門氏菌,就要懷疑。

他說,目前醫界還沒有公認治療方法,但既知道是缺乏干擾素,也不能說完全無法治癒,例如可考慮注射干擾素,但根本辦法還是調整免疫系統。

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說,罹患此病的患者,免疫系統較弱,可能容易感染其他傳染病;但研究已證實這疾病並非傳染病,民眾不需過度恐慌。


超級細菌漸趨無敵 CDC官員爆「無可救藥」時代來臨

ETtoday 新聞雲 2013年10月28日 16:23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美式足球NFL「坦帕灣海盜隊」驚傳3名球員感染「超級細菌」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全聯盟大恐慌!一名美國疾管中心高級官員受訪時爆料,未來「無藥可醫」的患者會越來越多,迫使醫生必須開立更毒、更危險的藥來治病,「抗生素的時代」可以說是正式走到盡頭。

1928年英國微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發現抗生素以來,這項20世紀最偉大的醫療發明,已拯救了數百、數千萬人的性命,同時也降低了器官、骨髓、幹細胞等移植手術的風險,大大提升了人類的醫療水平。

但也因為抗生素太好用,過去30年間,人類幾乎把抗生素當成了萬靈丹,只要發炎或發燒就自行前往藥局購買抗生素,並將之大量使用在畜牧業、養殖業及農作物上,意外導致細菌為了生存,經由突變等方式獲得抗藥性,發展出「無藥可對抗」的超級細菌。

「以前的報導總是寫『抗生素時代的終結』,問號。」疾管中心副主任、斯里尼瓦桑(Arjun Srinivasan,左圖)博士坐在椅子上語重心長地表示,「現在我會說,你可以把標題改為『抗生素時代的終結』,句號。」很多5年前還可以醫治的病例,現在用同樣的方法治療已經不管用了。

人類長期濫用抗生素終於嚐到惡果,斯里尼瓦桑博士指出,隨著細菌不斷演變和發展,醫生被迫回去改用一些已證實對人類有害的舊方法來治療病人,如多粘菌素,「這東西很毒,對腎臟有害,但我們不得不用。」

除了不當的使用行為外,斯里尼瓦桑博士表示,各大藥廠的怠惰也是人類面臨「無藥危機」的原因之一,這幾十年來,藥廠只想躺著靠抗生素賺錢,卻不思長進研發更複雜的藥物,才會跟不上細菌突變的腳步,被遠遠甩在後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