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韓研發新電動車電池 性能增達5倍

朝鮮日報記者 李永完 (2012.06.11 13:16)

韓國研究小組開發出充電一次就能往返首爾至釜山(約820公里)的電動車電池技術。新研發的電池不僅價格低廉,重量還輕,將對電動車的實用化做出巨大貢獻。

漢陽大學能源工程學教授宣良國率領的研究小組10日表示:“開發出續航時間達到現有電動車電池5倍左右的新一代電動車高性能鋰空氣電池系統。”這項研究成果被刊登在英國著名科學雜誌《自然》的姐妹雜誌《自然化學》11日網絡版。

電動車通常使用支持充電和放電的鋰离子充電電池。目前充電一次可行駛的最長距離是160公里左右。

宣良國率領的研究小組用碳代替過去製造電池時使用的鎳、鈷等金屬,開發出鋰空氣電池。此外,把幫助鋰離子往返陰陽兩極的電解質換成醚系列的新物質,提高了效率。宣良國表示:“鋰空氣電池用重量輕的碳代替沉重而價格昂貴的金屬,因此大大降低了電動車的重量和成本。一個單位的能源含量達鋰離子電池的10至11倍,電動車電池包(pack)的性能則提高4到5倍。”他還說:“如果開發出能輸入用於電動車的電極,並防止空氣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從兩極進入的技術,5年後就能實現商用化。”

鋰空氣電池的全球開發競爭非常激烈。美國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今年4月宣佈:“將在明年之前與美國國家研究所共同開發出充電一次就能行駛800公里的鋰空氣電池試用品。”


下一代電動汽車:配備無線充電和鋰空氣電池?

騰訊科技 瑾瑜2013年07月15日05:10 [責任編輯:honestsun]

[導讀]通過感應充電技術,電動汽車無需通過物理連接至電源便可進行充電。

下一代電動汽車:配備無線充電和鋰空氣電池?

騰訊科技訊(瑾瑜)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新興技術諮詢公司Enderle總裁兼首席分析師羅布·恩德勒日前在美國科技資訊網站DigitalTrends刊登署名文章稱,電動汽車自上世紀末現身至今,電池容量一直是困擾其發展的主要問題,而現如今,市場眾多技術將幫助其找出解決方法,得到進一步發展。

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上世紀早些時候,第一代電動汽車面世,但由於電池能量無法與油箱媲美,致使電動汽車大面積夭折。十年前,由汽車廠商泰斯拉(Tesla)領銜的第二代電動汽車有大規模出現,即便電池較早前有了明顯改善,但卻仍繼續阻礙著電動汽車的發展。與此同時,汽車燃油的經濟性也得到了明顯改善,從而進一步加劇了電動汽車與燃油類汽車競爭的難度。

雖然第三代電動汽車將得到眾多改進,但最重要的改進還是迫切需要解決的能量問題。不過,市場上現在有眾多技術,最終能夠幫助電動汽車將燃油類汽車踢出比賽場。

感應充電

無論是智慧手機還是電動汽車,通過感應充電技術,設備無需通過物理連接至電源便可進行充電。有趣的是,雖然泰斯拉在2003年便推出了電動汽車,而且其在各方面都領先與競爭對手,但尼桑和英菲尼迪卻是將首批提供該充電功能的汽車廠商。要知道,汽車感應充電技術最初就是借由泰斯拉的Tesla Roadster為眾人所知,但卻似乎沒有吸引到泰斯拉太大興趣。

高通(Qualcomm)也擁有自己的感應充電技術,名為Halo,可用於停車場和州際公路。該技術要求汽車保持近距離,但不需要接觸,相對於汽車插入充電,這個技術可以說是一個很大的改善。部分改善是,該設備可以完全埋入,大大降低了遭到破壞,或者被“二把刀”司機損壞的可能性。在多數情況下,你要做的就是停好車,你的汽車消費的任何能量都是免費的,而你會在月末收到一張能量消費清單。

高通現正在推廣這項技術,除非該技術在路上安裝,否則,其無法解決電池續航能力問題,不過,卻可以減少相關問題的發生,讓充電變得更加透明可靠。然而,技術標準不一致也會產生問題,整個電動汽車行業都早受到困擾,不統一的標準就意味著,你必須尋找一個你的車能夠進行充電的停車場,而且道路充電解決方案也將不可行。這或許是制住泰斯拉前進步伐的原因。

鋰空氣電池

IBM和其他企業正在研發一項很有前景的技術:鋰空氣電池,其能處理一個油箱的能量密度。在過去的幾年裏,冶金術取得了重大進步,讓基於鋰空氣技術的電池能夠在10年內實現。如果說,電池擁有與油箱同樣的能量容量,且體積大小相同,可以用來替換泰斯拉Tesla S的巨型電池組,你或許會開這輛車,然後讓里程翻兩番。開行到1000英里時,你不需要過多的擔心充電插頭。更有可能的是,工程師們或許會使用一個更小的電池,讓電動汽車更輕售價更低。加上充電插頭更加普遍,這項幾乎或許會成為電動汽車行業的規則顛覆者,顯示出比汽油更高的能源效率。

超級電容器(Supercapacitors和ultracapacitors)

超級電容器是電池的替代,事實上其已經應用于商用車輛之中。電容器是固態的,其擁有一個近乎無限的生命週期,能夠充放電數千次,速度快於鋰離子電池,且不會造成損傷。在某種程度上,電容器和普通的電池就像是快閃記憶體和硬磁片,最開始快閃記憶體表現較好,但卻比硬磁片更貴。甚至iPod最開始都有硬驅動。但是隨著快閃記憶體價格下滑,其市場佔有率越來越高,現在硬磁片正在被市場淘汰。

不幸的是,電容器仍處於轉變初期。現在,電容器價格非常高昂,經過一段時間會充電失敗,而且其能源密度比電池還低。從這些看到,電容器或許不會在在近期內解決電動汽車的能源問題,但是就像快閃記憶體,其價格有望大幅下跌,能量密度會增加,自放電率也會有所改善。不過,電容器已經在混合動力裝置中採用,用戶可以分分鐘內為電容器快速充好電,然後電容器會在用戶開車的途中自動為電池充電。

下一個特斯拉在哪裡?

這裏我指的不是特斯拉這間公司,而是特斯拉這個人,他很早便離世,而致他死亡的或許是一種神秘的死亡射線,而他生前曾研究過廣播能量。英代爾和其他企業一直在努力打入這個領域,但是其要想實現在個人電子設備上運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想要該技術能夠在汽車上使用,或許還要等上數十年。不過,一旦該技術研發成功,其將能夠永遠解決電動汽車的電池問題,到時,我們將生活在一個電氣世界,而我們也會遭遇到一些健康問題需要解決:雖然在黑暗中發光這個想法很酷,但是我們需要避開“死亡射線”這個部分。無論如何,我都認為,廣播能量將預示著電動汽車永恆時代的最終到來。


EE人生:工程師是政治絕緣體嗎?
(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691997_675763_NT_cf962995.HTM?click_from=8800107103%2C8625722524%2C2013-11-15%2CEETOL%2CARTICLE_ALERT )

EET 電子工程專輯 上網時間: 2013年11月15日

在《電子工程專輯》網站與雜誌中,我們經常報導一些有關電動車(EV)與混合動力車(HEV)、符合Energy Star認證的家電,以及一系列專為行動裝置與固定系統等應用降低功耗而設計的綠色節能晶片等新資訊。

儘管這些節能環保技術讓我們大多數人感覺一切是如此地美好(這的確達到行銷人員的目的了),但許多具有真知灼見的電子工程師卻能從這些綠色理論上看到一些問題。事實上,不使用汽油並不見得就能降低電動車的碳足跡總量,想想看用於產生電力的來源又是什麼。如果沒有綠色節能的電力網路,電動車也很難有什麼好處。

例如,去年夏天,美國氣候中心(Climate Central)報導美國的18個州,包括科羅拉多州、密蘇里州、新墨西哥州、密西根和俄亥俄等州,仍然重度依賴煤炭或幾乎沒有再生能源以及少量核電的電力混合系統。「在這幾個州中駕駛電動車或為其充電,比起傳統混合或低油耗汽車的燃油方式,更可能造成氣候惡化。」例如,在科羅拉多州,一部Toyota Prius混合動力車可比會比Nissan Leaf或Tesla S更環保些。

這是否意味著工程社群開發與推動電動車技術的努力,除了有助於行銷人員賣出更多電動車以外,並沒有太大的實質進展嗎?最諷刺的一種看法甚至認為,電動車主要是為了那些想要聲明自己具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而設計的。然而,今天早上,我剛好翻到了Worldwatch Institute的研究報告──「State of the World 2013: Is Sustainability Still Possible?」

Worldwatch Institute在其分析報告中表示:「當今許多環保人士積極地倡導一些實際上象徵意義大於實質的綠色環保生活提案,卻錯過了更廣大的政治情勢。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支持更清潔的環境、更安全的產品與勞動條件,以及更有效運作的民主──他們只是未能積極地攜手合作促進真正的變革。」

這種說法可能並不中聽,但卻與一些讀者多年來所發表的看法不謀而合。Worldwatch Institute的結論明顯地與工程社群經常表現對於政治冷漠的態度不同。Worldwatch Institute在報告中強調,「如今所欠缺的並不是更多個人在環保方面的完美主義者,而是共同參與推動政治與經濟變革的力量。」

我在《EE Times》工作多年來,經常聽到我的長輩們(現在輪到我的晚輩們)勸告我,「別把工程與政治扯上關係!」畢竟,這是一個為工程社群提供相關資訊的專業媒體,而非公開討論政治議題之處。然而,我總認為,如果我們真的希望工程師們關心這個社會,就不能假裝生活在一個沒有政治的世界。

我知道,一般來說,工程師總是對於政治保持距離,也不願意參與任何街頭運動或介入政治活動中。但問題來了:當大家都知道利害關係有多嚴重而全球反應與態度卻持續遲緩,這不就是工程社群應該挺身而出共同發聲的時候嗎?

我不知道以工程社群的力量是否足以喚起政府對於重要議題的重視。但我認為當所有人聽到來自工程師以冷靜、客觀的聲音分析對於清潔的空氣、乾淨的水與氣候時,那將是多麼令人振奮的時刻啊!

當然,如果您是一位相信氣候變遷只是騙局一場的工程師,請分享您的看法。

此外,工程師總是給人一種對於政治冷漠的刻板印象──您認為這樣的評語太過武斷嗎?或者您剛好就是一位「政治絕緣體」?為什麼?

編譯:Susan Hong

(參考原文:Engineers & Political Imperative,by Junko Yoshida, Chief International Corresponden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