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風雨飄搖的台灣科技產業何處去?中國媒體在台北電腦展後的感想(tech.qq.com)
( http://share.inside.com.tw/posts/5087 )
( http://tech.qq.com/a/20140610/010428.htm )

Inside 網摘 匿名 於 2014-6-10

【取得騰訊科技同意轉載,為保留原意未修改中國大陸用語】梁辰6月10日報導

六月的台灣是梅雨季,烏雲大部分時間籠罩著這座海島。每年這個時候,台北電腦展作為全球第二大的科技行業展會,成為了全世界科技產業者匯聚於此最重要的原因。

與十年前相比,人們對PC產業的關注已經變得沒有那麼大吸引力。然而,作為東道主的台灣企業,能夠讓人能記住的亮點依舊只有華碩、宏碁這樣傳統IT企業的新品發布,移動互聯網似乎在這個小島上難以尋覓踪跡。

從台北市中心沿中山高速公路向西南驅車60分鐘左右,就可以到達新竹科學工業園區。這裡聚集了台灣眾多的高科技公司,因此被稱為台灣“矽谷”。四十多年的時間,在這裡台灣科技行業發生了從無到有的巨變。若干年後,台灣島上科技園遍布,只是沒有一個成長為有互聯網基因的“中關村”。

問及原因,大多數台灣業者給出的答案都是習慣了硬件製造,不過呼籲變革的聲音並沒有停止。甚至就連出租司機也能告訴你,“以後掙錢的是互聯網服務,而不是IT。”

產業人士稱,“產業要變革。”一些數據也證明了這個觀點,因為相關市場正在不斷萎縮。以PC行業為例,IDC數據顯示,2013年台灣市場整體規模縮減了16%,受此影響行業營收下降了12%。這種趨勢亦蔓延至今年第一季度,其中宏碁市場份額同比下降了16%,華碩下降了3.2%。

但問題是,如今的台灣科技產業急需一場怎樣的變革?

上世紀曾歷經黃金時期

近代台灣經濟發展曾經歷兩次重要的變革。20世紀60年代的從農業社會轉型工業社會,以及80年代後,工業產品向資本密集、技術密集轉化。前者催生出台灣的科技產業,而後者是台灣致力於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結果。

不過,有關台灣科技產業最早的故事發生在1973年。那年,台灣成立了工業技術研究院,這個機構最初的使命就是扶持科技行業的發展。隨後,台灣確立了以電子行業作為台灣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目標,並將集成電路作為加速向高科技轉型的最佳方案。

幾經考察篩選後,1976年台灣引入美國RCA公司技術,後者在半導體等多個領域對台灣科技行業發展產生影響深遠。當年跟隨工業技術研究院接受RCA培訓的那些年輕精英也在日後成長為行業巨頭,他們中包括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和台積電副董事長曾繁誠等。

憑藉強大的半導體產業鏈,台灣孕育出了一批在全球範圍內頗具知名度的科技公司,其中就包括宏碁、華碩、HTC等品牌公司,以及和碩、廣達等代工廠商。直到今天,台灣依然在PC和手機產業鏈上游保持強大的影響力。

在隨後高速發展中,科學工業園區曾創造了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的輝煌,台灣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生產基地。毫不誇張地說,新竹科學園區的一次大停電可影響到北京中關村甚至全球電子產品價格與市場供應的波動。

具體來說,台灣擁有全球半導體代工生產龍頭企業,建立了一整條的IC(集成電路)供應體系;在以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為代表的光電產業方面也與韓國企業並駕齊驅;改變了PC廠商零件生產到整機組裝的模式,建立了完整生態鏈,加快產品上市速度。以宏碁為代表的廠商不但推出了自由品牌搶占市場,並成為PC代工業快速發展的案例,筆記本電腦亦如此;而華碩則代表了從電腦主板切入PC市場的另一案例。

在這一階段台灣科技產業的成功原因,有業內人士表示,政府參與成為重要推手。“台灣半導體工業市政府策略性扶持的產業,是政府有計劃地讓產業萌芽茁壯。”

此外,儘管台灣PC及周邊產業的成功看似與企業的商業嗅覺有直接聯繫,但在最初發展IBM兼容機時,政府主導的工業技術研究院也曾參與相關技術研究。

上述業內人士還表示,“優秀的人力資源是促使台灣產業升級的最大動力。”事實上,台灣科技公司大部分採用了技術股和分紅配股制度(所謂“分紅配股”即依據每年運營利潤的某一比例分配給員工,而紅利是依據公司股票的票面價值發給員工,因此員工與公司的經營息息相關),被認為是最能夠留住人才,也是台灣科技產業能夠發展的重要關鍵。

發展陷入遲緩

台灣科技產業曾創造出龐大的產值,但隨著國際經濟環境的轉變,一些國家和地區的迅速崛起,使得整個科技產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美國、日本、韓國等國製造業在大陸投資,使得新的製造產業鍊等有機會與台灣相競爭。

從外部環境來看,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大陸相關企業迅速崛起,尤其是在移動設備上,深圳產業鏈的完備性已經遠超台灣;第二,三星這樣依靠自身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的效果開始顯現,使得台灣代工企業不再佔據主動權;第三,高通、蘋果以及其他芯片製造企業也開始將打價格戰和專利戰,同台灣企業搶奪市場份額。

從台灣科技行業內部來看,台積電的晶圓代工、聯發科的IC設計,以及宏達電、富士康、宏碁的系統廠,甚至連已經轉移出台灣的華碩、技嘉和微星等主機板廠商,以及台達電的電源供應器都越來越難以適應市場。

當年的那些高科技產業,已經變成了今天的傳統行業,在這個領域,依靠大規模生產、低價格搶訂單的模式已經無法走通。某台灣本土分析師表示,“多年累積的代工生產使得台灣科技產業難以與高價值相聯繫”。

更何況,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市場的競爭將會為圍繞互聯網服務展開,而台灣本地卻沒有任何一家軟件或互聯網巨頭。

然而這並不是說,台灣業界並沒有意識到生存的危機。在過去十年,科技行業已經感到了代工的隱患,其中HTC、宏碁和華碩等企業紛紛選擇創建品牌投入市場競爭,在不同的消費電子領域他們都曾一度取得讓人驚豔的成果。

但是,這種優勢並未得到延續。如今台灣街頭的手機廣告中,三星的數量和大小遠超過了HTC,而在電信營業廳內,三星、諾基亞以及大陸一些手機品牌隨處可見,而HTC則也只是陳列的一部分,並沒有受到特殊的優待。

此外,人才流失也是製約當前台灣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一位台灣科技公司高管表示,在勞動力人口中有接近20%選擇了到大陸工作,而這並不包括哪些頻繁往返大陸和台灣的人群。

有台灣網友在博客中寫到,“以前覺得當工程師不錯,是可以鼓勵孩子未來從事的職業,但現在寧可小孩去發展自己的興趣。”

與台灣年輕人交流就會發現,即使身處科技行業,他們的生活壓力仍然很大。20-30歲的台灣年輕人中,啃老族是一個普遍現象。這固然有養老政策傾向的原因,但是一些台灣年輕人卻表示,不同科技公司的工資會相差很多,等待他們的只有“熬到”資深。

32歲的王志成是一家台灣IT企業的工作人員,他向騰訊科技透露,大學畢業後曾在富士康工作了6年,去年,他跳槽到現在的企業,他的工資因此增長了1.5倍。他說,現在科技行業裡的台灣年輕人大多擁有這樣的經歷。

台灣大多數科技公司的管理層都已經超過50歲,而本應最具有創造力的年輕人,卻都把時間浪費在“熬”資歷上,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4G及可穿戴設備市場能否破局?

產業的悲觀情緒或仍將籠罩2014年。IDC台灣研究副總監江芳韻表示,雖然企業仍將增加IT預算,但市場與技術的快速變動迫使企業在IT規劃上須更策略性聚焦。預計台灣ICT(信息通信技術)市場規模增長達2.4%,相較2013年略為下滑(2013年為2.6%)。

不過,2014年對台灣科技行業來說有兩個重要的發展契機。

第一,台灣電信運營商已經開始對4G業務進行宣傳,這或許是一個新的起點。5月29日,中華電信宣布4G正式啟用,成為台灣首家提供4G服務的運營商。隨後,遠傳和台灣大哥大也陸續開始提供4G業務。

在業內人士看來,4G意味著新的機會。台灣大哥大總經理鄭俊卿表示,4G的ARPU比3G高30%,增值服務可再提高10~20%。目前台灣大哥大每月用戶ARPU超過700元。此外,由於4G資費方案均搭配myVideo、myMusic等加值服務,預計將使增值服務用戶數,從目前僅40~50萬的規模快速攀升。

富士康也幾乎在同時宣布了,其將入股台灣運營商亞太電信。這被證實為,富士康利用市場起步階段,擴大行業影響力的表現。

第二,可穿戴設備的風潮開始影響著台灣科技行業。在近期舉辦的台北電腦展上,聯發科也拿出代號Aster的穿戴設備芯片解決方案,更是推出了整合前者的LinkIt開發平台,提供完整的參考設計,以協助推動可穿戴應用的發展。

台灣科技媒體《數位時代》引述工研院產經中心主任蘇孟宗表示,如果把軟硬件市場縮小到大中華市場,台灣就有機會做到垂直整合,甚至發展品牌。不過,他亦表示,全球市場最大的挑戰是品牌經營。

目前來看台灣的可穿戴產品發展基本上有兩條路徑。大品牌如宏碁、華碩和HTC雖然會在後期進入市場,但是這並非他們的發展重點。其中華碩和HTC都有透露出推出可穿戴設備的計劃,但具體細節並沒有公佈;零部件供應商和代工廠大多還是停留在傳統工業時代的方式,即幫助其他客戶進行生產。

互聯網仍是轉型最大短板

不過,由於媒體的呼籲,軟硬件整合的思想已經在台灣業界生根。華碩雲端總經理吳漢章表示,對台灣而言,伴隨軟硬件整合而來的挑戰,就是必須拋開硬件思維,硬件創新的能量要考軟件驅動,台灣交大天使投資俱樂部CEO郭如泳表示,軟硬件整合具有少量多樣的特性更適合新創公司發展。

對此,台灣科技產業的共識是,變革已經勢在必行,方向應有三個:

首先,由於地理因素導致資源有限,台灣科技產業應選擇聚焦深耕的模式,尋求關鍵技術的突破,延續產學研三者的互動;其次,應鼓勵企業加強品牌形象塑造,提升產品市場影響力,並結合其對全球供應鏈的運籌能力,提升自身市場競爭能力;第三:系統並有計劃地推動跨產業領域的互補,使得原有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價值得以提升。

但這僅僅理論上的方向,目前台灣科技產業最大的問題就是“軟”件的不足:

與大陸地區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產業的發展速度相比,台灣近幾十年的表現難以讓人滿意。在台灣,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BBS文化直到現在人氣依然很高。其中1995年創站的PTT BBS(包括PTT2),目前註冊總人數約150萬人,高峰時段仍然有超過15萬名用戶同時上線,直到Facebook開始流行後才得以改變。

此外,無論PC互聯網還是移動互聯網台灣地區並未能孕育出任何有競爭力的企業,儘管有人口基數的問題存在,但與韓國在互聯網領域的發展相比,就知道這些都不是台灣錯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機遇的理由。

在台北,一位擔任過工程師的出租車司機向騰訊科技表示,“以後掙錢的是互聯網服務,而不是IT。”

如果不能解決互聯網產業的短板,台灣科技產業的變革可能又變成新一輪的空談。但“看到”如何變成“做到”?是台灣科技從業者需要反复思考和實踐的難題。


網友回應


匿名 於 一天前發佈 回應 連結

這篇是中國媒體在參觀台北電腦展后寫下的心得,文中結論對台灣的科技業的發展感到懷疑。

首先,我覺得台北電腦展,這個名稱是否到了必須改個名字的時候了?過去的台北電腦展,展出各種先進的消費者可以感知的商品,例如PC、NB等,是消費者可以直接感知的商品。如今,這個領域逐漸被大陸廠商趕上,再加上時代已經進入移動裝置優先,各種平板電腦、智能手機輩出。台灣科技業在這些成品市場的佔有逐年降低。這是不增的事實。

其次、推動市場成長的動力,也從傳統的實體渠道,逐漸被互聯網經濟所取代,而發展互聯網經濟,很大的程度需要有夠大規模的腹地市場(Home Market),這是小國寡民的台灣,很難直接克服的困難。

所以,中國媒體記者在看台北電腦展時,未能看到這些他們習慣也期望看到的科技業趨勢,自然感到失望。

然而,他們沒有見到的是,台灣科技業有很大部分已經轉向更上游的零組件發展,掌握并發展出了許多世界科技業最尖端的 零組件,包含最潮的穿戴式裝置與物聯網、無線充電等。

他們沒有看到台灣電子科技業的股價連連上升,各公司財務報表的平均獲利,多半勝過大陸科技業。台灣已經開始將低毛利的加工產業,轉給大陸加工業了。

當然,我們承認大陸的終端品牌公司,如聯想、華為、小米等,確實崛起了。但是,平均起來,大陸的科技產業,并沒有扎實的技術根基。

我目前不敢說世界科技產業就從此分工,台灣不再涉足終端商品產業。然而,我看到的是台灣科技業的實力,愈來愈穩定。


匿名 於 大約 18 小時前發佈 回應 連結

你應該再去看看國外針對那些穿戴式設備的評論......


匿名 於 一天前發佈 回應 連結

一槍命中台灣科技產業的要害!


匿名 於 大約 20 小時前發佈 回應 連結

大者恆大是不變的道理,當你談產業時,就需要這樣看。況且已經是事實了。酸葡萄心裡只是一種自我感覺良好下的安慰。當職場上週邊的專業人士,漸漸都是大陸人時,溫水煮青蛙的小確幸台灣人,應該要覺醒。

去想一件事情,早些年的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有了錢出了國後,我們台灣人不也被外國人嫌棄很吵、不文明....(跟現在我們看大陸人一樣)。而現在我們台灣人出國旅遊,應該已經很少聽到外國人給我們的抱怨~這個轉變約莫 20 年。

去試想一件事情,如果時間再給中國 20 年時(其實不用,網路絕對會縮短這件事情),世界又會怎麼看中國。

談技術,當我們現在說"我們科技卓越"時,想想當初我們台灣不也是海盜王國~(況且真正卓越的還在我們隔壁---->日本)
不管怎樣,時間還是給了我們高尚的外衣。
但請記住~時間同樣的也會給中國高尚的外衣。
給任何正要崛起的國家~一件高尚的外衣。

硬體、軟體、網路~這只是商品的區別罷了!
因為你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市場規模是王道。
如果我們國家不夠大,資源不夠多~就該與人結盟。
可是現在的台灣,政治操弄了方向~愚弄了視聽。

如果還相信小確幸,那請您放下手邊的工作~快點去學習種田養鴨去吧!
自給自足的活著,這樣你可以不用去管"服貿"、"RCEP"、"TPP"、....。或許市場經濟、市場規模、甚至中國、....就可以跟你沒關係了。

如果你願意這樣做,我得提醒你~你需要家裡有一塊...田。

該醒醒了台灣人。
我們父執輩是怎樣打拼努力的,現在的我們就該如此。
或許時不與我,但不努力連機會都沒有。

時間是公平的。換得腦袋~世界一樣寬廣........(66年次的台灣人)


匿名 於 大約 17 小時前發佈 回應 連結

我已經放棄了 我現在人在新加坡準備看新加坡通訊展


匿名 於 大約 10 小時前發佈 回應 連結

亞洲四小龍變成亞洲一隻蟲,談創新剩下7~80歲的老人。

年輕人 考公職。


[職場甘苦] 正港原住民老爸的訓誡:再做科技業工程師,只能當條狗

卡提諾論壇 兔兔兔白 發表於 2014-6-6 18:09

老爸:我叫你去新竹三民補習班念不動產經紀人你去了嗎?

Me:有報名,沒去上課。

老爸:你該死阿....沒出息的東西,你要積極一點好不好!

老爸:你真的千萬不要以為台灣真的有什麼狗屁高科技好不好,真的是沒出息阿,通通都是血汗工廠,你們這些什麼科技挖貴的哪裡有像美國那樣充滿創意的創業勇氣和環境,全部都在胡搞瞎搞。

老爸:你搞這個是有甚麼狗屁出息你告訴我!房地產、物價拚命在漲,請問你們這些科技碗跪生產出來的東西價格有沒有再漲??

老爸:我今天是用我一生的觀察,一生的經驗告訴你,你只是在當一條狗。而且你這條狗繼續當下去,你窮其一生不可能買得起房子,養得起老婆小孩,如果沒有老爸的幫忙,你這一生狗屁不通什麼都不是!!!

老爸:我很早以前就告訴你。念電機那麼難念結果出來當條狗。念歷史耍耍嘴皮子結果當副總統還告訴你們無薪假可以拿諾貝爾獎!!

Me:什麼?副總統是歷史系的??

老爸:不然哩,那些國民黨什麼馬英九、江宜樺、吳敦義通通都是在耍嘴皮子,根本就是無能,你真的以為博士很了不起,我告訴你當一個國家的內閣團隊都是博士,這個國家就完蛋了。博士都是沒有社會經驗根本不知道社會為何物的人在當的你知不知道!!!

老爸:我跟你講,你要把你自己鍛鍊成為一個能力很強、很圓滑、八面玲瓏的商人,而不是當個呆呆工程師給人家當條狗,只有商人才能創造無窮無盡的機會和利益,當工程師賺那幾個鳥錢你要幹嘛,你告訴我!!

老爸:趙X雄300塊打造出今天的千億王國,你看看科技業除了郭X銘以外有哪一個是兩手空空打天下的,當年你還在念小學的時候不是只有GG電那政府的錢玩耶,還有很多家耶,只是GG電玩成功了,你真的以為張X謀兩手空空可以會有今天阿?
在我們這些做事業做了幾十年的人裡面,我們不認為張X謀贏過趙X雄你要搞清楚。

Me:科技業和傳產差很大好不好,你怎麼能夠這樣比。當工程師本來就這樣,不然哩,反正夫妻倆薪水加起來也有七八萬,付掉房貸50K還有三萬可以過活還能養一個小孩!!

老爸:你娘X好哩,你是不是當工程師當到腦帶長繭了,數學有問題(口氣很差)你告訴我你們新竹的房價物價三萬塊是能養個鳥,你想想看,你們這些小鬼真的不要以為房價會崩盤阿,我問你,你的電話費、網路費、繳稅、吃吃喝喝一個月在怎麼省要花多少,你自己算算看。你不靠老爸幫忙你能在新竹活下去嗎?

老爸:還有,你要搞清楚你是台灣宜蘭平埔族噶瑪蘭族的武士耶,你的祖先是在是在山上追著山豬跑的,我們噶瑪蘭族沒有在叫家裡的女人出去工作的你知不知道!

老爸:唉唷...救命阿,真是一代不如一代阿,我那個年代哪有要女人出去工作的,現在還在搞什麼雙薪家庭,笑死人了,你不要跟馬英九一樣沒出息阿,什麼都跟爸爸要,你老爸給你錢是要你創業,不是要你拿來花拿來爽的,將來賺的錢本錢都要還我,你現在不趕快把民法的東西念懂,你將來要跟人家談什麼生意?你根本連代書再跟你講什麼你都不知道!!搞什麼鬼!

老爸:ㄟㄟ...拜託你一晃十年過去你就要快40了,請問一下你幹這個鳥工作你能賺多少錢你跟我說!

老爸:你們這些人千萬不要傻傻的真的以為台灣的房地產會崩盤阿,笨死啦!日本30年前房地產崩盤結果銀行倒閉一堆,整個金融體繫緊縮銀根造成後面整個日本30年的不景氣,你真的以為政府敢讓房地產崩盤?打房是打假的,是為了選票在打,後面有多少盤根錯節的政商利益你以為你看得懂?你現在不趕快靠房地產,法拍債權賺錢,你要等到什麼時候!!!跟你講過「工字不出頭」,做那個賺不了幾個鳥錢你懂不懂!!!

老爸:你知不知道我用你的名字買的XX路的土地債權,後來整個吃下來我才花3千多萬,但是我賣一億四,我一毛錢都沒有出全部靠智慧叫別人出錢,我給人家一倍的利潤剩下都是我的,可是你知不知道土地兩年內過戶給別人,所有的契稅、土地稅通通都逃不了,但是奢侈稅逃的掉,你知不知道為什麼!!

因為那是事後稅,土地過戶之後再繳,所以逃的掉,那些一千多萬的稅金我不繳,因為我痛恨中華民國,痛恨國民黨不想繳稅給它。為什麼他要設定成事後稅,這就是妳們這些沒有社會經驗的工程師不懂的官商勾結的社會叢林生存法則!打房根本就是打假的,政府真的要打直接拉高利率就好了,奢侈稅是騙你們這些買不起房子的人自慰用的,讓你們看的到摸不到然後自High而已!

Me:那不繳會怎樣??

老爸:你會被限製出境五年,然後被扣薪1/3.......

Me:靠杯...為什麼我要那麼倒楣!!!

老爸:你怕什麼,我假造八千萬的債權給你哥哥,到時候政府只能扣個幾千元,你被你哥哥扣的薪水他每個月再匯給你不就好了,而且買一台BMW給你開,你還想怎樣?

Me:靠杯,那台BMW不是為了我的安全,是為了補償我五年不能出國....@#%@$#%

老爸:你不要那麼沒出息,我跟你講你去學學林非凡,那些人搞學運,你有本事推翻國民黨,推翻中華民國那才是有氣魄有錢途。整天搞那麼半導體幹什麼!那些搞學運的學生真的很了不起阿,跟我那個年代的有得比阿,我們那個年代大學生都很有理想抱負,沒有人再向妳們這樣整天只想當條狗賺幾個鳥錢,沒人想過自己出來闖一番事業,念到碩博士有甚麼用,整天在工廠修機器,整天啦啦科GG電的,唉唷....台灣怎麼辦阿!

老爸:你要搞清楚你是台灣宜蘭平埔族噶瑪蘭族的武士,你的祖先整天在山上追著山豬跑,你身上流著葛瑪蘭武士的血統,你他X的千萬不要以為你是中國人,甚麼不好學整天學中國人的壞習慣奴隸文化,

什麼父母在不遠遊狗屁...什麼民不與官鬥...狗屁!
什麼官大學問大....狗屁!
什麼博士比較有學問....狗屁!
什麼尊師重道...........狗屁!
什麼天命不可違......狗屁!
什麼老師永遠是對的............狗屁!!

我告訴你,現在台灣一堆國小國中老師根本不是師範體系出來的,通通是修教育學分然後父母送錢給校長,這些我們都很清楚,都市價碼500萬、鄉下300萬、偏遠地區200萬,這些都是邪惡的中國文化,寫這老師教出來的學生一定價值觀扭曲,將來出社會只能當狗!!

Me:...........嗯...........爸你可不可以不要整天狗狗狗的喊。

老爸:我要你學習美國人開疆闢土、創新、創業的精神,不是要你唸書然後去當狗。

老爸:人家的兒子錄取GG電,光宗耀祖;我兒子敢去GG電,我一定打死他!

Me:為什麼我要是去GG電你要打死我?

老爸:沒有理想抱負阿,整天就學中國人那種文化,只想找個大又穩的公司當條狗,去捧大老闆的「覽X」然後被裁員的就去張X謀家門前拉布條,這些人不是中國人這是什麼,你有沒有看過美國人會像他們那樣,只要有能力到處都可以創造出無窮無盡的機會,你去捧人家的覽X幹什麼!!

做一個商人到處都可以創造出機會,失敗了哈哈一笑,再找創業的機會;做一個工程師被裁員就去拉白布條...我要你當一個商人,不是當狗搞那個,什麼半導體莫名其妙。

就只想當條狗,我寧願你去草創的公司你也不要去當條狗!!那邊已經很多人搶著當狗了,你跑去跟人家跑龍套幹什麼!你去GG電不吃不喝一輩子賺的也比不上我生意失敗賠掉的錢你知不知道!

Me:...........@!#%@#$%@#$%

老爸:拜託阿....有點出息阿,我們宜蘭人是很優秀的你不要搞不清楚狀況,我們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不是創業就是搞革命阿,只是你老爸當年選擇創業沒跟著去搞革命而已,不然憑你老爸的能力台灣早就獨立建國了你知不知!

當年那個林義夫,就是那個林正誼,他的好朋友被國民黨抓去關阿,他跑來我家找我,我告訴他要推翻國民黨還很久,但是要讓國民黨丟臉,很快阿..................就是投共阿!

老爸:後來那個林義夫上成功嶺的時候就舉手說要投筆從戎阿,所以我就跟你講那些國民黨的軍官沒什麼大腦難怪大陸會丟掉,台獨大本營出來的知識分子會跟你講忠黨愛國,國民黨居然也相信?!


徐挺耀:為何政府創業政策會失敗

科技新創榜 Posted by: Tim Yao Shyu 2015 年 01 月 16 日    in Tim Shyu 的網創觀察, 政策, 觀點

新年初始,毛治國的新內閣就開始推動很多針對 TMT 產業(Telcom,Mobile,Technology,就是一般認知的互聯網產業)的創業政策。為什麼要發展 TMT 產業呢?因為過去十五年人類的財富成長最快就是這塊,不管是阿里巴巴,臉書或谷歌,都反覆證明了這一點,他們在十六年前都不存在地球上,但現在已經宰制了我們的生活,資本市場也給出很高的評價。

剛好中國互聯網產業大佬馬雲,雷軍,傅盛陸續來台,也陸續對台灣的新創環境和產業大佬們打臉。又說台灣產業大佬要反思為何台灣落後了,要重視年輕人,又說要拿錢給台灣年輕人到中國大陸創業。講簡單點就是說「這些孩子可惜了,你們根本不會養」。我相信這些中國大陸互聯網大佬來台灣,就像台灣電子業大佬去一些新興國家,會覺得當事人好傻,這麼簡單的事情怎做不好呢?

時至今日我們很明顯的落後了,就不說臉書的佐克伯了,我們為什麼沒有阿里巴巴的馬雲,小米的雷軍,跟獵豹移動的傅盛呢?為什麼不是台灣的大佬到北京移動互聯網大會上說要給大陸的年輕人創業基金,到境外創業呢?

答案很簡單,要成就馬雲也要有個孫正義,要成就雷軍至少也要有個在香港上市的金山軟件,要成就傅盛也要有當時已經創業成功的雷軍。簡單來說就是要有懂行業的資本市場,跟預先投入的資本以及市場贏家,就算沒有懂行業的資本市場至少資本要往這些行業流動。因為 TMT 行業有很高的未來性,所以用高的估值,吸引風險投資,把未來可能賺到的錢先折現部分給新創公司,進行自我實現的預言。這從傳統投資者角度簡直是詐騙,但矽谷跟整個 TMT 行業就是這個邏輯在運作。

目前台灣資本市場的法規跟習慣離 TMT 投資很遙遠。台灣從事 TMT 行業的公司,如果又拿到比較好的估值跟國際資金來源,第一件事往往是成立境外公司。光第一個動作,就是讓公司根離台灣的作法。當然有很多不用調整法規跟投資習慣的作法,但這跟當年高速公路大家避開收費站,遇到交流道就下去躲一樣,是可以這樣做,但實在太折騰。本地資本市場上 TMT 類股太少,也成不了生態圈。想像一下沒有中華職棒只有甲組聯賽,我們會少多少旅外球員吧。所以孵出一個成功國際級的 TMT 公司的概率比孵出大聯盟的王建民還低。

那我們看我們政府現在要推的政策,是做什麼呢?

主要推出了三個科長級的政策方向,其中設立了一個三億美金的基金要加強跟矽谷的連結,甚至去矽谷投資。這簡直是要醫自己的病居然是開藥給隔壁病人一樣,再說三億美金在 TMT 行業是非常微小的。另外要吸引國際資金來台,但問題是台灣資金退出的市場是阻塞的,這跟第三世界國家要發展紡織業一樣,第一步恐怕不是優惠政策,而是減少街上的槍枝數量。優惠政策是最後一步。這些政策跟 4G 回饋金使用一樣,會透過各式各樣的專案辦公室進行推廣,這些專案辦公室的人事費就把政府預計的計畫費用吃掉了。所以去問各個推廣機構,他們還是會告訴你資源不足,大家都很窮,什麼都做不了。

那我們真差這三億美金以及其他地方的互聯網大佬給台灣年輕人錢嗎?或者說台灣缺錢嗎?當然不缺。儲蓄率將要破兩兆,但我們的未來產業,五十歲以下的人就要坐在兩兆上面完蛋了,那跟魔戒故事中睡在金礦上面的巨龍一樣,只是坐等著勇者來屠殺來佔領這些金礦罷了。

在我看來,現在的政府缺的就是一個柯P 式實事求是的思路罷了。問錯問題,當然想錯答案,找要被改革的人進行改革計畫,只有政府能做的事情嫌麻煩避開,民間能做的事情拍腦袋搶著做,這就是現在的基本問題。排除資本市場對於投資 TMT 產業的障礙,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美國做得的,我們就做得,這樣才是真正的正本溯源之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