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北戰爭北軍之謝爾曼將軍

文: 王小東

鮮為人知的大屠殺——看老美怎麼反獨?
  
謝爾曼將軍和他手下的官兵為何有如此的鐵石心腸,以至到能對南方的民眾下如此毒手,謝爾曼將軍一語道破天機:“我就是要讓南方人和他們的子孫後代得到刻骨銘心的教訓,永遠不敢再想要獨立!永遠不敢訴諸戰爭!”----他確實做到了。
  
鮮為人知的美國大屠殺
  
格蘭特給謝爾曼將軍下達了那條著名的命令 “create havoc and destruction of all resources tha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enemy。” 明確要求謝爾曼對南方進行毀滅性的不計後果,不惜代價的摧毀。即不但消滅敵人軍隊,還要摧毀敵人的經濟基礎和敵方居民的戰鬥意志。
  
威克斯堡大屠殺
  
1862年7月,謝爾曼被任命為孟菲斯軍官區總司令,負責對南軍的堅固據點威克斯堡(Vicksburg)發動進攻。由於兵力不足,攻擊並不成功,戰局陷入僵持。之後, 格蘭特的大部隊投入進攻。由於久攻不下和傷亡慘重,惱羞成怒的聯邦軍開始遷怒於城內的平民。格蘭特下令摧毀威克斯堡的一切目標! 數百門重炮對城內的軍事設施和民宅進行連續數月的猛烈炮擊,把威克斯堡的所有建築炸成了粉末,無數無辜的平民被炸得粉身碎骨。1863年7月,聯邦軍攻下了威克斯堡這個戰略位置極為關鍵的城市。由於長達一年的圍困造成的饑餓和屠殺性的炮擊,造成了數以萬計的平民死亡。
  
亞特蘭大變成了人間地獄

美國內戰英雄謝爾曼將軍的名言錄:
  
“我就是要讓整個喬治亞州都鬼哭狼嚎!我就是要讓整個喬治亞變成地獄!我就是要讓所有喬治亞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窮人和富人,都感受到刻骨銘心的痛苦! 我的軍團將毀滅喬治亞州而後快!”“如果人們覺得我殘酷和殘忍的話,我就會告訴他們,戰爭就是戰爭,它的目的並不是要博得人們的好感! 戰爭就是地獄! 如果你們想停止這一切,想要和平的話,你們和你們的親人就應該放下武器停止這場戰場!”
  
1864年秋,被任命為西部方面軍最高司令官的謝爾曼少將,率領10萬聯邦軍和254門火炮,擊敗南軍蔣斯頓將軍(Joe Johnston)胡德將軍(John B. Hood),攻入喬治亞州,並於9月1日進佔了沒有作任何抵抗的南方重鎮亞特蘭大市 (Atlanta)。
  
謝爾曼在佔領後對當地居民下達了公告,要求所有民兵放下武器,所有市民離開市區。之後,就命令北軍在11月離開前縱火燒毀整個城市。成千上萬名老人和婦女為阻止聯邦軍火燒亞特蘭大,堅決拒絕離開,他們以為只要他們還在城市裏,聯邦軍為了顧及他們的性命,就不敢放火。但他們太天真了! 當聯邦軍官兵準備縱火時,老人和婦女們跪在地上,死死抱住聯邦軍士兵的大腿,放聲大哭,聲嘶力竭哀求士兵們看在上帝的份上,饒恕他們的城市和家園……但士兵們一腳踢開他們,同時在城市的各條街道縱火。
  
大火迅速蔓延全城,聯邦軍士兵自已安全及時地撤出了城市,根本不理會那些老人和婦女。可憐那成千上萬的老人和婦女,在鋪天蓋地而來的大火前絕望地掙扎和慘叫,相互踐踏……沒有一人逃出火海。 聯邦軍同時嚴厲警告撤出城外的亞特蘭大居民,任何人如果試圖救火,一律格殺勿論! 大火足足延燒了半個月之久。夜晚,翻騰的烈火竄起一百多米高,把整個天空燒得如同白晝,在距離亞特蘭大20英里之外都能看到被烈火燒紅的天空。白天,從整個城市翻滾而上的巨大濃煙遮天蔽日,使得亞特蘭大周圍200平方英里內如同黑夜…… 城外,無數驚恐絕望的亞特蘭大居民眼睜睜地看著自已的城市、家園和親人被烈火無情地吞噬,撕心裂肺,頓足捶胸,哭聲震天動地……亞特蘭大的神父們默默地站在熊熊燃燒的城市前面,絕望地對著火紅的天空,不停地劃十字和禱告,為自已的城市和葬身火海的冤魂送行。
  
謝爾曼將軍說到做到----“我就是要讓整個喬治亞州都鬼哭狼嚎!我就是要讓整個喬治亞變成人間地獄!我就是要讓所有喬治亞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窮人和富人,都感受到刻骨銘心的痛苦! 我的軍團將毀滅喬治亞州而後快!”

曾經是南方最繁榮最美麗的城市亞特拉大在這次浩劫後蕩然無存,全部化為廢墟,只剩下了一條街倖存下來。這條街如今成為了亞特蘭大的一個歷史象徵,被叫做地下街(The street under ground)。整條街的的確確是在地下,要坐電梯下降才能到。換句話說,如今的整個亞特蘭大都是在原來的廢墟之上建立起來的!舊的市區被完全地摧毀,埋於了地下。
  
三光政策
  
謝爾曼將軍名言:我們一定要清除和摧毀一切障礙,只要我們認為有必要,就殺死每一個人,奪走每一寸土地,沒收每一件財物。一句話----無情地摧毀我們見到的一切東西……”
  
在謝爾曼看來,對南方普通人民的打擊必須和對武裝部隊的打擊一樣徹底。 從亞特蘭大開始,儘管謝爾曼將軍領導的北軍一直處於相當順利的形勢,但是為了徹底地嚇住南方,他命令部隊將遇到的民房一路燒下去,同時殺死所有遇到的一切牲畜和反抗的人。1864年11月,謝爾曼大軍離開亞特蘭大,開始對南方進行長達一年的滅絕人性的大掃蕩。
  
謝爾曼的部隊以60英里的正面徑直向海邊的薩凡納 (Savannah)推進。幾乎把經過的地方碾平如同壓路機一般,所有豎在地上的東西都被完全地摧毀。
  
他的大軍一邊一路推進,一邊徹底摧毀所到之處的一切物資設施,搶劫平民的糧食和財產,殺死反抗的平民,焚毀農田,炸毀村莊,用石灰封堵水井,搗毀鐵路,搶劫和驅逐了一個又一個城鎮居民,燒毀一座又一座城鎮。謝爾曼的部隊還沒有來到,十幾英里之外就可以看見蔓延而來的沖天火光,而當謝爾曼的部隊離開的時候, 地面上只剩下了燒焦的泥土和孤零零的幾個正冒著煙的樹杆。
  
在1864年12月23日,謝爾曼佔領了南方著名的港口城市薩凡納,併發電報給總統林肯說這是給他聖誕禮物。之後,將城市付之一炬,片瓦不留。
  
在1865年初,謝爾曼大軍攻入南卡羅萊納州的首府哥侖比亞,縱火燒毀了整個城市的全部民居和公共設施,只有南卡大學和行政機關的建築得以保留。有多少平民葬身火海已無從統計。
  
之後, 謝爾曼將軍的部隊又一路向北燒將上去,一直燒到南卡羅萊納的查爾斯頓。查爾斯頓進行了頑強的抵抗,謝爾曼用數百門重炮對查爾斯頓進行屠殺性的炮擊,數以萬 計的平民死于炮火。待到謝爾曼將軍攻下查爾斯頓,已經一片斷壁殘垣。就這樣一座已經變成廢墟的城市,謝爾曼大軍也不放過,照例點了一把大火。在查爾斯頓的郊外,至今還留下一堆堆被北軍焚燒後的黑瓦礫的莊園。
  
破壞最嚴重的是南方邦聯總統戴維斯(家鄉所在的密西西比州。內戰之前,該州在全美富裕榜上名列第五。內戰期間,該州60%的白人青壯年被殺,90%的城鎮和種植園化為灰燼,平民的私有財產損失殆盡。戰後,密西西比州不僅在全美最貧困的州中名列第一,而且這種貧困狀況一直持續了一個世紀。
  
按今天的價值計算,謝爾曼的大掃蕩給美國南方造成了2萬億美元的財產損失,有數以十萬計的平民直接死于謝爾曼軍團的大掃蕩和搶劫引起的大饑荒,上百萬人淪為難民。從30年戰爭起,在西方恐怕就不曾見過這樣直接針對平民的戰爭暴行。當時邦聯總統戴維斯稱其為“美洲大陸的阿提拉”。謝爾曼的行為徹底地打破了舊時代戰爭的界限,他把戰爭擴大到了全體人民。一百多年來,美國南方民眾的子孫對“謝爾曼的大掃蕩”耿耿於懷,一代傳一代。 美國內戰雙方的陣亡官兵大都得以安葬,但安葬的規格截然不同。據說北軍屍骨全部由聯邦政府掩埋,立碑紀念並刻上死者姓名和生卒年月。南軍被看做叛匪,屍體亂埋于田野,沒人立碑。


想當美國第51州 波多黎各公投過關

自由時報 2012-11-9

〔編譯魏國金/綜合七日外電報導〕美國海外屬地波多黎各的人民六日在一項結果不具約束力的公民投票中,決定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州,然而支持建州的總督弗杜諾卻在選舉中連任失利,敗給支持維持現狀的對手賈西亞。該結果凸顯出波多黎各人在其與美國關係上,立場嚴重分歧。

波多黎各選民在六日的公投上面臨兩個問題︰第一,波多黎各是否應維持目前為美國自治邦聯的地位,近五十四%的選民,亦即逾九十萬人說不,有四十六%選擇維持現狀,亦即,該島島民是美國公民,但不能投票選總統,同時在美國眾議院中僅有一席無表決權代表。

不管第一題回答什麼,選民被要求在第二個問題的三個選項中做出選擇︰建州、獨立,或賦予近四百萬島民更多自主性的「主權自由聯盟」。這三個選項其實都是改變現狀,結果,僅一百三十萬選民表態,其中有八十萬人,亦即六十一%選擇建州。

45年來四次公投 首次多數支持建州

這是過去四十五年來,針對該議題舉辦的四次公投中,首度有多數支持建州。公投結果將送至白宮與國會高層,再由他們決定是否展開可能讓波多黎各加入美國的程序。美國總統歐巴馬曾表示,他支持波多黎各人的意願。波多黎各任何狀態的改變,都必須獲得美國國會同意,而該公投並非由美國國會授權,因此僅具參考性質。

波多黎各在一八九八年的美西戰爭,被西班牙割讓給美國,一九一七年島民成為美國公民,一九五二年在自治邦聯地位下,獲得較大程度的自主權。島嶼地位一直是波多黎各的主要政治議題,自一九六七年以來的公投,選民都傾向維持美國自治邦聯的現狀。

多數的波多黎各人無須繳納聯邦所得稅,但須付社會安全稅、可享聯邦福利津貼。波多黎各累積的債務達到六百七十億美元,是美國管轄地區中欠債最高的。

支持這項公投的新進步黨總督弗杜諾七日以些微差距連任失利,他承認被人民民主黨的對手賈西亞擊敗。在開出的九十六%選票中,力主維持邦聯現狀的賈西亞得票率為四十七.八五%,弗杜諾則為四十七.○四%。


Porto Rico

Origem: Wikipédia, a enciclopédia livre.

Nota: Para outros significados, veja Porto Rico (desambiguação).

Porto Rico (em espanhol: Puerto Rico), oficialmente Estado Livre Associado de Porto Rico (espanhol: "Estado Libre Asociado de Puerto Rico") é um território sem personalidade jurídica dos Estados Unidos, localizado na parte oriental do mar do Caribe, a leste da República Dominicana e no oeste das Ilhas Virgens. Porto Rico é composto por um arquipélago, que inclui a ilha principal de Porto Rico e uma série de ilhas menores, a maior das quais são Vieques, Culebra e Mona. A ilha principal de Porto Rico é a menor em área terrestre e a menor em população entre as quatro Grandes Antilhas, que também incluem Cuba, Hispaniola e a Jamaica.

Desde 1947, os porto-riquenhos podiam escolher seu próprio governador. Suas líguas oficiais são inglês e espanhol, com este último sendo a língua mais falada. O status politico da ilha, de independência ou por se tornar parte dos Estados Unidos, é um assunto de grande debate no país. Em 6 de novembro de 2012, num referendo popular, 65% da população do território aprovou elevar os status do país a parte integral do território americano como um estado, dependendo apenas da aprovação do Congresso.


與美劃清界限? 「墨西哥」要改名

【Upaper╱綜合報導】2012.11.24 03:49 am

名稱有何意義? 即將任滿卸任的墨西哥總統卡德隆認為意義重大,事關名字之美和國家民族尊嚴,他22日表示將提請國會把墨西哥的國名單純就叫「墨西哥」(Mexico),不叫「墨西哥聯邦」(United States of Mexico)。

「墨西哥」是原住民納瓦族的地名,字根意思是「月亮的肚臍」,亦即月亮的中心。墨西哥16世紀被西班牙征服,1821年獨立後,叫「新西班牙」,後來改為「墨西哥帝國」,1824年制憲,自我定位為民主國家,遍尋先例而師法美國的國名,改為「墨西哥聯邦」,維持至今。今天的墨西哥由31邦組成,各邦自有主權,有其邦憲。

墨西哥這個國名,舉世已經習稱「墨西哥」,比較長的正式名稱「墨西哥聯邦」只用於官方文件、貨幣等政府資料。

卡德隆表示,墨西哥單純就是墨西哥,不必使用一個模仿別人,而且大家日常生活上不用的歷史名稱。不過,卡德隆2003年當國會議員時已提過變更國名,案子沒能交付表決,這回再提,結果也難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