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台灣! 旺報徵文首獎作品

旺报【(木遥╱西安.现居美国明尼苏达州)】

从台湾给朋友寄明信片的时候,想了半天该写些什麼话,最后写出来的只是简单的一句:「一言难尽的地方。」

一言难尽的地方

这很奇怪,因為大凡我在一个新鲜的地方待了很久,见到了不同的风景和不同的人,总不会毫无值得抒写的经歷。而现在的我,真正就是一个字也写不出。

这很可能是因為所有的感受都过於微妙,或者是缺乏戏剧性的时刻值得铭记。也可能是因為台湾的地位过於特殊,以至於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目光来审视它。某位老师来过台湾之后说:「在重新梳理过一遍旅程之后,我也仍然很难回答『台湾怎麼样』这个问题。像任何一个你听闻太久,却从未涉足的地方一样,到过之后,才会明白自己先前的臆断,和真实生活在这裡的人们所需要面对的复杂选择相比,简直一点也不重要。」我也是这麼觉得。

踏上台湾的第一刻毫不惊艳。走出桃园机场,坐上去台北的大巴,我从台湾发出的第一条讯息是「桃园机场真是我见过的最第三世界的机场,没有之一。」这并不是批评,只是实事求是的记录。

进入台北市区之后从车窗裡看出去,拥挤纷乱的街道和行人更让我忍不住想起西安。区别当然是有的,但是在哪裡又说不出。像是见到一个远房的表兄弟,「彷彿面熟又面生」。这算是异国呢,还是故乡?

要过上几个小时,「这裡是台北」的感觉才会开始清晰起来。扶梯上和十字路口的人流秩序井然,地铁裡再拥挤,老幼专座也总是空出来没人坐,人们说话轻声细语,街头虽然老旧破败,但垃圾却很少见。还是像西安,只是似乎变好了一点点。

也许是因為从北美直飞台湾的缘故,凡此种种,都并不让我觉得突兀,只觉得一切似乎理当如此。这并不是可以用「公德」或者别的什麼辞汇一言以蔽之的特质。与其说它是关於每个人的个人品行,毋寧说它是关於一个社会的整体血肉气韵。我忍不住想,也许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和城市化之路就应当是这个样子。中国人的聚落永远不会异变成巴黎或者芝加哥的模样,而台北便是传统的儒家市井在工业时代结出的一颗自然而然成熟的果实。它当然一点也不完美,但是足以让人觉得妥贴体面。我甚至想到,也许以这样的心态再去北京看看,会觉得也很不错?
这幻想当然很容易就被理智打破。在台北一家hostel裡和一个澳大利亚人聊天,他刚刚挈妇将雏在亚洲玩了一大圈。我问他对北京的感受,他想了想说,他之前刚去过东京,一切都很好,很舒适,很愜意,很有安全感。Beijing is just the opposite.

我只好微笑以对。我知道他说的是对的,我甚至不太能想像他这一大家子人怎麼能搞定北京之旅,但是他在东京当然可以悠游自如,在台北也不难。并且很显然,这和当地人民的英语能力几乎毫无关係。

我自己也曾经一个人在若干欧洲城市裡背著包拿著地图摸索过,我知道对一个旅行者来说,最能带来或者剥夺安全感的因素并不是语言,而是别的。

这当然多少令人伤感,因為台北和北京离开得究竟是太远太远了。

台北和北京距离有多远

台北和北京的距离有多远,可以透过下面这个例子看出来。我从北美飞台北的时候,最便宜的机票是从北京或者上海转机。但是我虽然有台湾当局发给的「入台证」,却无法申请大陆当局发给的「赴台证」(这是大陆居民从大陆去台湾所必需的)。所以,我虽然在台湾入境不成问题,却可能在大陆上飞机的时候被拦下来。於是我只好付出较高的机票价钱从东京转机赴台北。也就是说,正因為我是大陆居民,所以不得不绕开大陆才能进入台湾。两岸分立状态之弔诡,於此可见一斑。

台湾人关於大陆人的看法恐怕是相当复杂的。作為一个北方人,我的大陆身分在台湾只要开口就会立即被听出来。基隆的一个旅行服务中心的阿姨在回答了我的问题之后带点兴奋的神色问我:「你是大陆自由行的旅客吗?」我在脑海中替她补上了「传说中的」几个字,盖因陆客自由行迄今开通不过一个月,实践者寥寥,在台湾正处於雷声大雨点小的阶段。

台北的一家计程车司机问了我一堆关於大陆的问题,而且大多数令我啼笑皆非,比如「台北的问题是人太多了,大陆城市不会有这麼多人吧?」。在中正纪念堂外,一个台湾大妈向我问路,我碰巧知道,就指给她。她听了我说话之后一愣,看了我一眼,嘟嚷了一句:「哦,大陆人。」然后默默走开了。虽然她未必是恶意,那一瞬间我脑海裡还是直觉地反应到:「大陆人怎麼了?」

只有到了游客聚集的名胜所在,我的口音才显得不那麼显眼。在台北故宫,我被大呼小叫彷彿逛菜市场一般的大陆旅行团吵得不堪其扰,向朋友诉苦说:「你说台湾人看了这个架势怎麼会不讨厌大陆人呢?」朋友直笑:「但是你必须承认,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啊。」

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虽然从念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定期看台湾的杂誌,后来更是看过不计其数的台湾蓝绿政论节目,但是旧时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身临其境之后还是会清晰地凸显出来。儘管我的台湾观念在大陆恐怕已经属於最自由的一端,但是我在台湾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还是只会说「我是大陆人」,并且当别人介绍我说「他是中国人」的时候本能地產生出抗拒心理。再多政治语汇的侃侃而谈,终究还是替代不了金甌一缺的遗憾情感。

可是如果我从小生在这裡的话又会如何呢?不知為什麼,走在台湾街头,这个问题好几次跳进我的脑海。我想,以我的性格和读书经歷,我很可能会在年轻时是一个坚定的独立主义者,然后或许随著年齿渐长而趋於中道。我会喜欢大陆吗?很有可能。我会视其為自己的故乡吗?恐怕未必。

但是无论如何,在国家的离合面前,我的个人情感大概并不重要。台北夜市裡买蚵仔煎的街铺老闆,九份山上推销风味食品的殷勤大妈,青年旅社裡為了感情问题鬱鬱寡欢的姑娘,花莲太鲁阁峡谷裡饶舌的导游,所有这些乡村和城市,安居乐业,歌舞昇平,也许都不得不在某一日让位於某些别的东西。在战火面前,一切都会烟消云散的。

这看起来好像极不可能,而且会成為一个巨大的悲剧。可是揆诸一个世纪以来的歷史,人们自己一手造就的比这更大的悲剧还少吗?

铭记在心的感动

我回到大陆之后碰巧看到了一期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讨论為什麼今年6月分新开放的大陆居民台湾自由行项目并未如预期般受到欢迎。

这是个颇為敏感的话题,因為此前自由行一直饱受争议,大陆和台湾蓝营都寄希望於自由行能够加强海峡双方的联繫,促进台湾旅游市场的繁荣,而台湾绿营则一直声称,大规模的陆客自由行会给台湾带来安全隐患和社会问题。如今自由行开局冷淡,蓝营尷尬,而绿营则幸灾乐祸,但对各方来说,这一局面都多少有点出人意料。

节目的嘉宾之一是台北市前副市长李永萍。在回答主持人「大陆居民自由行应该看什麼」的问题时,素来伶牙俐齿的她显得有点局促不安。这问题按说本来是不用回答的,既然大陆那麼多人想去台湾,当然不会没东西可看才对。

 不甘心走马观花

 可是我在台湾的时候的确被这问题困扰过。我们固然人人都嚮往台湾之旅,但是台湾究竟只是个小岛,可以吸引旅客的热点地区其实屈指可数。台北故宫、101大楼、诚品书店、中正纪念堂、夜市、台南府城、几个海滨小镇,淡水、九份、花莲、垦丁等等,这就构成了绝大多数大陆人对台湾的主要想像,大多数旅行团也的确是在按照这些去处来安排旅行线路。可是追根究柢,既然我们不甘心只是走马观花到此一游,而是愿意在某种意义上深入台湾的土地。那我们究竟还期待看到些什麼呢?

 台湾的自然风光事实上低於我的预期。短短一周的旅程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几处颇富盛名的景点已经足以让我对台湾风景的普遍水準有所估计。它们并不是不好,只是没有好到令人讚叹的程度。放在中国的大舞台上也只能算是中上水準,若是和世界级的一流风景相比,差距就更為可观了。

 在那期节目裡李永萍也承认,台湾的山海之美其实并不是对大陆游客最有吸引力的部分,奇怪的是,这好像是第一次我听到有人把这件事宣之於眾。在她看来,台湾的市井才是真正有魅力的部分,她把这种魅力称為「生活美学」,但是这个词究竟具有什麼内涵,她却语焉不详。


 细节处精緻俐落

 在去过台湾之后,我多少能明白她的意思。从去台湾的第一天起我就发现,儘管台北的街头看起来灰头土脸、陈旧逼仄,像是大陆的中西部二线城市,但是走进一家街边小店,裡面的陈设布局却大多颇具匠心,至少其细节处的精緻俐落,即使在大陆最繁华的都市区也很难见到。就口味而言,我其实并不太喜欢台湾最有名的那几味小吃。但是在台湾各处的用餐体验自始至终是令人愉快的。

 这让我想起我上中学的时候,西安的第一家肯德基,在当时整个西北地方都还没有麦当劳时,那是一个贵族化的去处。除了在当时看来一顿饭要吃10几块钱人民币不便宜之外,那种乾净整洁的环境也是个重要的原因,同身边大多数桌上铺著油乎乎的桌布、地上流著可疑的污水、卫生间几乎难於立足的「典型」街头饭馆相比,它委实像是异类一般。??奇特的是,20年后,情形依然故我。大陆的餐饮连锁店换了一批又一批,能让人对洗手间的乾净程度有足够信心的似乎还是只有那几家洋速食。不知道為什麼,大家就是要顽固地拒绝在细节上用心经营,彷彿有什麼力量阻止这麼做似的。

 台湾却正好相反。许多街头巷尾的细处不但用心,而且有趣味,有创意,虽然往往只是些「小意思」,却让人总有惊喜。我不知道这是该归因於被日本殖民半个世纪的影响,还是源於台湾自身独特的市民社会心理,但是他们确实做到了大陆即使繁华得多的都市也做不到的东西。毫无疑问,对一个有足够好奇心和观察力的背包客而言,正是这些细节才构成了他对一座城市真正的记忆和印象。

  街头标语不张扬

 在台北的第一个清晨,我在旅馆附近漫无目的地閒逛,走过台大医院旁边的林荫道。街景平淡无奇,但地砖却吸引了我的注意。在整整一个街区的地砖上,朴素无华地刻著台湾几十年间若干文学作品的片段,大多数我都没有读过,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条是陈虚谷的两句诗:「他年但愿多情热,来作台湾革命家。」

 我在不少城市读到过各种磅礡的街头标语,它们大多高亢激烈,像这样不张扬、不醒目的鐫刻还是第一次见到。它是如此沉默,以至於一个人很可能走在上面也完全注意不到它的存在。

 但是注意到了,就会被感动到。而且那样的感动是会被一直记住的。

 对宝岛的幻想回归现实

 旅行的乐趣之一,就是发现一个目的地同自己事前想像的巨大偏差。在去台湾之前,许多人都告诉我台北故宫的收藏多麼充实丰富,但是似乎从来没有人向我提及过,而我自己当然也完全没想到,台北故宫本身却是一幢颇為粗疏庸俗的建筑。更有甚者,在台北故宫的对面,一片青翠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组极為丑陋的高层住宅像一道疤痕一样盘踞在那裡。这样的情形即使在公认城市规画已经濒於疯狂的大陆城市裡大概也是罕见的,可是
却在台北出现了。

 事实上,整个台北的城市规画和公共建筑都让人觉得大跌眼镜,和它在细节上表现出的精緻细腻绝不相称。举例而言,台北大概是我所见过的唯一一个有河流经过城市中心,却把河道和城市用高墙隔绝开,任由贫民窟在河边的亲水地带生长的大都市。


 总统府周围的博爱特区规画荒疏混乱,当我远远看到「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纪念碑」时,还以為那是个没修好的看板。

 中正纪念堂修建得比台北故宫稍微用心了一点,但是仍然经不起推敲。没有足够多汉白玉是地理条件所限,本来无可厚非,但是用水泥涂上白油漆来充数就未免好笑。整个纪念堂大而无当,当我走进内部发现那裡正在举办一个「木乃伊传奇展」的时候差点笑出声来。我忍不住恶毒地想,要是在北京那个对应的纪念堂裡也举办一个这样的展览,是不是会更切题一点?

 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台湾和大陆所面对的问题正好相反。台湾可以把细节问题处理得妥帖舒适,却在面对宏大尺度的问题时显得捉襟见肘。在台湾,因陋就简,「螺螄壳裡做道场」的味道随处可见。

 这也许可以归咎於这座岛屿在地理和自然条件上的天然局限,但是作為一个或至少是被它所自我期许的「海洋国家」,其实是有许多在大洋中锻鍊出大心胸、大气魄的海洋文明可以师法。

 这种矛盾在许多层面都有体现。台湾可以诞生出国际级的具有一流艺术勇气和水準的文艺演出团体,但是台湾的电视节目庸俗无聊、目光短浅的程度却也让人摇头,不但比不上别的发达国家,甚至比不上中国大陆。台北本来有可能成為亚洲的科技中心,足可与东京一搏。它在吸引华人知识精英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政治自由、经济繁荣、生活舒适等等,但是它的封闭心态,却让自己可悲地在亚洲人才市场上被新加坡和香港,甚
至北京和上海边缘化,沦為二流角色。

 台湾似乎不瞭解或者不愿意瞭解,作為一个只有2000多万人的小岛,它要立足於世界,离不开彻底地开放心态和全球视野。它当然面对地缘政治的种种严峻挑战,但是二战后崛起的亚洲诸国,哪一个没有无从迴避的歷史包袱和政治局限呢?台湾已经做得很好,但它本来可以做得更好的。

 亲自去台湾走一遭的好处,是让自己早先脑海裡的种种幻象归结於实处。台湾不是世外桃源,但是它确实体现了中华文明在新世纪的另一种成长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让来自於沿著另一种可能性成长起来的社会裡的我看来,就分外觉得感慨万千,不知道该怎样精确地描绘我所瞭解到的一切。

 台湾合唱之父吕泉生曾经写过一首打油诗,嘆息台湾歷史之复杂:「台湾两字真难写,横竖弯曲且拥挤。想用楷书怕写错,草草了之骗自己。」我在台湾只待了浮光掠影的一周,只好更加草草了之了。


在台灣找中國味兒

新周刊11年第17期 [文、图/肖锋]

  我们与他们,似曾相识又彼此陌生。在台湾找中国味儿,你能感悟到一种久违了的温馨。

  用“谷歌地球”俯瞰,台湾的城市与珠三角的城市并无大分别。可再看路牌,再看人脸,则是另一道风景线。

  我们与他们,似曾相识又彼此陌生。他们2300万,我们13亿。究竟谁更代表那个传统的中国?在台湾找传统中国的味道,你能感悟到一种久违了的温馨。

  环游世界的学者金观涛曾说,走遍全球的华人社区,最适宜居住的还是台湾。

  台湾究竟有什么可看的?我走马观花9天时间,在台岛上找中国。感谢优酷组织的这次自由行,让我拼出一个完整的中国。

  台湾人的脸

  终于到台北了,我陷入了“民国”。导游用了一个句惯用语,“台湾这边叫饭店,咱们家乡那边管叫酒店”。在台湾,酒店是欢场的代名词。去年《新周刊》做了“民国范儿”专题,台湾INK杂志照样全登。

  桃园机场在翻修,一步一个道歉提示。谦恭本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机场的服务公司叫信实集团,英文sincere,信达雅,又合理念;货运公司的服务是“送至您府宅”,好一个久违的府宅;公汽公司叫“大有大巴”,大有是易经中的吉卦呢。

   台北以忠孝仁义命名道路。香港的路名很殖民,大陆的路名很革命,台湾的路名都很中国。东西主干叫忠孝路,南北纵横叫复兴路(台北);还有仁一路、信二 路、义三路、爱四路(基隆);或者一心路、二圣路、三多路、四维路、五福路、六合路、七贤路、八德路、九如路、十全路(高雄)。道路不只通东西南北,也通 古今。

  如果楼盘叫“将进酒”或“棋琴九重奏”,你不必称奇。或许你看惯了皇家御庭或欧陆风情。楼盘名称透出一座城市的底蕴。

  更多的底蕴在文字中。他们的爱(爱)是有心的,他们的亲(亲)是相见的,他们的义(义)中是有我的,他们的庙(庙)是经常朝拜的。中国汉字是我们与古人交流的密码。密码不失,方能传承。

  人脸是城市最细致的风景线。台湾人的脸从容淡定,优雅内敛。是否热心为陌生人指路是一座城市友善的指标。新一代台北人会拿出手机,耐心为你Google。中华民族以助人为乐,美德有传。

  临行前被告知,内地砍价杀一半的做法在台行不通,会招致鄙视。你不买东西都不会遭嫌弃,店家会说“谢谢,欢迎下次再来”。

  在台湾“小姐”仍是礼貌的称呼,“老师”是极令人尊敬的称谓。

  友善是台湾人的关键词,《新周刊》曾出“友善经济”的专题。友善不是靠标语,也装不出来,不是面子,而是里子。中华民族的里子是乡土中国。据称,台湾仍保持里长、邻长的设置,居民一有矛盾或问题,先靠传统的办法协调。中国式友善是乡土社会出发,再扩展到陌生人社会的。

  台湾的斤两跟大陆不一样,还是十六两制,也就是说大陆半斤,台湾是八两。

  台湾“综艺教父”王伟忠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评语:北京好看不好玩,台北好玩不好看。这次他补充说,北京最好玩的时候是1984-1988年,那时北京满大街“膀爷”。我说是啊,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黄金五年,当然好玩啦。

  现在都跟权力玩,能有趣吗?

  文化是最大的附加值

  不少大陆客初看台湾会有些心理落差。台湾怎么连个气派的机场都没有?

  有陆客对导游小曾说,台湾真破,奔驰没几辆,楼又这么小这么破,推荐点漂亮点的行不?“台湾最值得你推荐的是什么?”小曾说是人情和文化。台湾的文化与人情没写在楼面上,却写在人脸上。我又问台湾贫富差距大吗?他说大,但看不出来。

  “台湾不是来看的,台湾是要来细细品味的。就像一个女人。”(冯仑)

   比如诚品。诚品代表这座城市的品味和抱负。不泡诚品,不能理解台北。目前,港澳和大陆的书店大都被挤出了黄金地段,而台北诚品还在坚守。老板是用其他经 营收入来补贴的吗?后来得知,在诚品最困难的时候政府曾出手补贴。逛诚品是一种享受,看多久都没人轰你,像是个图书馆可随处坐。年轻人看报刊的越来越少, 但看书仍是必修。一本书通常在二三百元新台币(四五十元人民币),学术书更贵。读书是一种态度,是不沦为“低智商社会”的保证。

   在诚品书店,设计书刊充斥着书架。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台湾成功从为别人代工(OEM)到自主设计 (ODM,OriginalDesignManufacturer)。这个转变要求台湾人了解客户消费心理和生活方式流变,做好研发、设计、行销、广告等 微笑曲线的两端。由此,亦要求台湾人从集体化的生活转向个体化的生活风格。

  这是杂志人詹伟雄的总结。

  台岛沿途有许多主题民宿(家庭旅店),尤其在最南端的垦丁,均是小而精,透着主人的趣味。每间店,每座城市,都应和着传统与创新。

  创新不忘本。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笔有千秋业”文人字画展最令我肃然起敬。故宫不只展现帝王将相,不只展现锦衣玉食,还有文人情怀。文人仅凭一支笔即可传千秋万代:牛!

   去台湾时正值暑假,“百年树人”的学生夏练营随处可见,其中一个内容就是拜庙。台湾教育宗旨是“德、智、体、群、美”,沿袭了蔡元培等先师们的训导。其 中德育是最重要的环节。“品格教育”包含人品、道德与人格等,再延伸出诸如关怀、公平、尊重、责任、感恩等价值观。台湾大专院校都开设一个学期的劳动服务 课程,内容是做社区服务、劳动服务的工作。

  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具备欣赏音乐的能力,而不为成为音乐家练钢琴,不为成为画家欣 赏绘画,而是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伦理教育,学工的学习工程伦理,学商的学习企业伦理,特别医学系对伦理教育非常重视,做医生不能为了赚钱。卢梭说:“不 管学生将来入何等职业,先使他成为一个人。”

  假如你去台湾观光,错失了自然美景不足惜,因为大陆也有,但若错失了文化就未能触摸到这个小岛的核心。因为文化是台湾最大的附加值。

  信神灵的人有福了

   粗粗看了下,台湾大致几类电视节目:最多是娱乐节目,然后是美食减肥生活类,最后才是新闻类,且以社会新闻为主,偶有政治辩论,也是脱口秀。“全民最大 党”则属娱、政跨界的两栖节目。当然还有大爱、人间卫视等教化电视。我专心看了一期证严法师的布道,娓娓道来,言浅意深。证严、星云等诸大师的人间佛教才 是台湾的定海神针。你不要被娱乐表象蒙蔽了。

  台湾人八成信教。全岛庙堂多达万余座。

  著名的佛教 的“四大”是:佛光山(星云创建)、法鼓山(圣严创建)、中台禅寺(惟觉创建)和慈济会(证严创建)。街头宣善的提示更是随处可见。在台北101旁的一家 “台北流行中国菜”的馆子我看到这副对子:正邪都为衣食忙,善恶皆有心中法。领导人或地方官常去拜庙以便亲民。比如土地庙的社会功能非常直接:护国佑民。

  资料显示,台湾人信奉的第一是妈祖,第二是观音,第三是土地公。释迦是一种水果的名称,超好吃,一点没有不敬的意思。

   什么叫人间佛教,就是寺庙在人间。无论是阳明山上或居民小区,庙堂端坐其间。关于信仰,我的理解是,只要大家集中愿力,定有好果,与迷信无关。韩国和台 湾近几十年来可谓政局更迭频繁,间或丑闻不断,但在社会基本面上人们还是淡定的。是宗教维系着一方安定,而非什么政党。

  在高雄宾馆里每个房间放着三本书:佛教圣典、圣经、证严的《静思语》,它们和谐共处着。什么是和谐社会?这就是和谐社会。和谐首先得有根,或起码的价值观。

  除人间宗教外,台湾人的工作观也值得称道。工作是生命的实现,而非纯为劳作和生计。

  一天,台北的哥、61岁的李师傅对我说,人不能停,一停就离死不远了。61岁,在大陆正是带孙子的年龄。勤劳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只是勤劳也有不同的价值观。

  从小吃透视一个社会的传承

  不说说小吃好像对不起台湾。康师傅牛肉面在大陆吃香可在台湾不名一文。在台湾随便一家阿公阿婆的馆子都有上百年。“非50年不够道地”,这是一位杂志同仁定下的吃规。我住的饭店旁的一个小吃档写着:本摊有36年历史。看来没有城管的城市很美好。

   百年老店,子承父业,子将老店品牌化,用现代手法包装家族产业。就像对待传统,自豪与自尊,首先得有用,才谈得上再造。传统文化亦同理。一家牛肉面馆往 往是两代甚至是三代同堂,一代传一代,下一代并不以做饮食业为低下,相反有种家族荣耀在其中。店家一天干上10小时,汗流浃背但很快乐。因为是自己的、家 族的事业,人有长远预期,所谓有恒产有恒心。

  中国的食品危机,多数坏在了人们没有了长远预期,捞一票就走。

  东屏有家“四学士牛肉面馆”,一家四姐妹皆学士学位,却全都干上了牛肉面。台湾大学生毕业后首选创业,喜欢无拘无束。台湾大学毕业的起薪是2.4万元新台币(约5000元人民币),比起给人打工,还是有个自己的小店或小工作室更惬意。

  台湾的职业声望,仍以医师、律师和教师这“三师”居首。据称一个台湾医师最大的心愿是有朝一日开个自己的诊所,熬到那会通常都要四十岁上下了。

   关于台湾小吃我首推台南,尤其是赤坎老城一带,在那弯如肠道的巷子里,小吃店、庙子、风水铺子一应俱全,有个风水铺还有与马英九的合影。城市的灵魂就埋 藏在其中,我像蚯蚓一样潜入。印象最深的是四神汤,用薏米、白果、山药炖猪大肠,汤是用骨头吊足火候的,呈奶白色,极鲜美。待付账时,老店家过来先把硬币 的面朝上再收下,她说蒋公头像是不能朝下的,这样不敬。看来老太太还是认老礼的。

  最好吃的一定是在巷子里。这是条小吃定律。在鹿港小镇我吃上了一家“王冈面线糊”,墙上有店主与吴大维1989年的合影。面线糊好吃又便宜,只25元新台币(合人民币5元),我想是做街坊生意的,人家从小吃到大,不好意思涨价吧。

  台湾小吃为何能做到精致细腻、原汁原味,我概括为“有根”,一家店做死这条巷子,一百年不变。大陆老字号要么被公私合营,要么盲目扩张,都失去了根基。小吃如此,民族亦如此。反观五四一代,都有国学家底才喊出民主、科学,终成一代学贯中西的大师。无根如浮云啊!

  从新富社会转向现代成熟社会

 


   “富过三代,才知穿衣吃饭”。台湾“饭店教父”严长寿概括了台湾社会的三个阶段:第一代由贫转富,暴富之后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口味很重;体态臃肿、血压 升高之后,转向第二阶段,即讲究清淡、健康、均衡;第三阶段人们不只为口腹之欲和健康而吃,而是要吃出文化、吃出艺术来。

  台湾正从新富到成熟社会转型,而大陆还处于新富阶段。新富的另一个说法是暴发户。

  两岸对比,从社会进程上看,台湾提前二十年预演了这个过程。

   本次优酷组织的环岛自由行,有一条线路是单车游,是为呼应全岛倡导的节能减碳之号召,也是为与原住民亲密接触。单车手刘珊珊说:“320公里上遇到的每 个人都对我报以微笑。海边的渔民、豪放的原住民、夜市里的女老板、环岛的大学生、独居的90岁老伯……谢谢他们的纯真和友善,他们简单的一句‘加油’,让 我信心倍增。”

  传统的环境观是天人合一,这一点台湾人做得不错。导游笑称LV包包是用来装垃圾的——出外垃圾只能兜着走,因为街头很少有垃圾桶,这是敦促你少制造垃圾。餐盒不能丢公共垃圾筒,否则被罚。居民垃圾分5类管理,垃圾定时集中拉走。

  停车开空调不能超过3分钟,否则罚款6000元新台币。公共场合全面禁止吸烟,否则罚款300—1万元新台币。何为公共场合?公共建筑物屋檐之下,或同时有三人以上者。苛刻吧?

  人行道上,汽车如果离行人少于三米司机会被罚款600元台币。这才叫人道主义,我们这边则是车道主义,汽车从来不让人,还嫌你走得慢猛按喇叭。

  台湾大部分地区民风纯朴,即便在台北摩托车夜晚也是放在外面一排,无人看管。逛夜市你不用担心被偷包。打的不用担心被宰,因为司机担心被投诉。在台湾,被投诉是一件很要命的事。

  商场随处可见投发票的箱子,那是倡导献爱心、捐发票,因为发票会定期摇奖。捐发票既监督商家纳税,又鼓励你救助老弱。

  在基隆看到一幅醒目的标语:为什么基隆没发展,因为没有交通立委!选我吧!在台湾政客表演像娱乐明星一样起劲。而对岸,张家界市市长拍旅游广告被嘲讽为作秀。同样的宣传行为,在两岸会有不同解读。

  除选战期间,台湾人基本上离政治很远。

  在台湾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政治无处不在的社会不是好社会。

  旅游就是现代人的朝圣,从别处寻找生命体验。而9天往返两岸,我既亲切又感穿越。

  都说不要观光旅游,要深度旅游,但无奈机会难得,自由行刚刚开闸,每天只放500个名额,故只有走马观花。有机会一定要到花东和苗栗去小住一段时光。

  文、图/肖锋



良好的道德教育環境

2012-4-1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20| 評論數: 1 |原作者: (張良馳/湖北武漢)

龍年春節,在台灣環島8天,感受最深的,不是美麗的風光,而是良好的社會道德教育環境。

我坐在旅遊車上,拿出筆特意將街面上的一些路名、店名記在本子上,如尚信街、達仁街、德惠街、忠孝路、至善路等;店名如:得恩堂、天仁等;看到這些路名,我的眼睛一亮,隨即想到,我們大陸社會,這樣的路名是沒有的,瘋狂地「文化大革命」,批判打倒了孔孟之道,仁義道德之類的語言徹底絕跡了。

這些路名,在台灣本地人看來,習以為常。然而,對於我這個大陸遊客來講,特有「新鮮感」,當這類忠義仁愛的字眼出現在眼前時,它似乎在說,做人要有仁愛之心,要做好人、做善人……同時,這些路名,可以證明孔孟之道在台灣社會延續著!

打開電視機,發現節目中,有很多宗教台,如「佛衛慈悲台」、「大愛電視台」,其中的欄目和節目有「靜思晨語」等。我也特意記下了一部分:如「世間財富知多少,人間幸福問古今」、「化解惡念結善緣」等。

有一家電視台,播放了「百年好合佛化婚禮」讓我大開眼界。2百對新人,由佛學大師,致賀詞,令人回味。在一對新人始為夫妻時,一個小家成立時,用佛教思想,教人正確對待人生及社會,學做好人,多做善事,這也是一種社會道德教育,很有意義。婚禮中的語言,會深刻的印在新人的腦海裡,一輩子都難忘。

在酒店(飯店)書桌上,放有一張說百孝的文字:孝是人間第一步,君選賢臣舉孝廉,孝敬父母如敬天。

這些路名、店名、電視節目、酒店,均為公共場合,利用其進行公德教育,無疑能提高民眾的道德修養。

相比之下,我們大陸,沒有這種道德教育的社會環境。我們窮的時間太長了,好不容易遇到盛世,整個社會都有一種趕快富貴的浮躁心理,忙著發財,我們把社會道德的問題弄丟了,以至今天的社會道德危機不斷,如果我們能正視這個問題,虛心地向台灣社會學習這一點,這對我們大陸人的道德修養的提高,一定會有幫助。

真誠希望兩岸人民交流,本著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共同為中華民族復興出一分力。


專門打破生活經驗的地方

2012-3-2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612| 評論數: 3 |原作者: (文洋/靜宜大學陸生)

那次去彰化鹿港看燈,下午5點時累到要癱,還不到亮燈時間,於是就近在服務區暫作休息。朋友隔著桌子與兩位女士交談。兩位女士都是燈展志工,其中一位是當地衛生部門職工。阿姨很健談,對人脾氣很好,正在講她的大陸經歷,態度平和。

朋友試探問了一句:「我覺得你們志工背心很好看,對我們來說很有紀念意義,所以展會結束後能不能把這件背心送給我。」阿姨一口應承,展會結束後寄給我們。朋友留下地址,對這樣一件事,我其實沒當真,畢竟萍水相逢談得來就不錯了,要求人家做事就太奢求了。但朋友卻覺得,阿姨人那麼好,一定會寄的。我當時心裡不免有些鄙夷,覺得他好沒有生活經驗,這種事兒怎麼可能發生。

但台灣好像就是用來打破我生活經驗的。前幾天,在朋友個人主頁上看到一個附圖狀態,說燈展那位阿姨已經把背心洗乾淨寄過來了,怕一件不夠還多寄了兩件,隨包裹附了一張很溫馨的短信,囑託我們出門玩時要注意安全,在台灣能有一段美好記憶。

看到圖片時,我很感動。覺著兩人素未相識,再見都未必能認出來,卻僅憑一個承諾就把這事兒辦了。好有人情味,瞬間感到活在這種環境裡是多麼幸福。

這未必是個例,在台灣這些日子,雖說沒有過朋友這樣經歷,可感受到的熱情卻是一樣。乘坐電梯總有人主動按住開門鍵等你進入,不急不躁不催促,之後笑瞇瞇跟你點頭致意。開始坐公車時不熟悉站名,一臉歉意詢問路人,總能得到「不把你送到站我就會很抱歉」的熱情協助。

這些都曾是我在網絡帖子裡看到的台灣點滴,而今我每天都在體驗。

來到這邊,嘴裡邊經常掛著的一個詞是「謝謝」。不論什麼事,說一句謝謝都是必要的。我其實很不注意這些細節的,可來到這邊下意識就會禮貌起來。環境確實可以改變人,大陸作家鄭淵潔說過:「我一個大大咧咧隨地吐痰的朋友,去五星級酒店時卻沒有這麼幹,我很驚異,問他,他說人家這麼乾淨我怎麼好意思。」

剛來台灣時準備去辦一個統一證號,不知道地址,問了宿管員老師。老師當時說她也不太清楚要再問問,我們已經把這當成了不準備幫忙的文明藉口。可第二天老師拿著3張紙給了我,說地址和樣表都在這兒,連乘車路線都已標好。按老師給的路線,我們找到移民署台中第一服務站。但是已經接近下班時間,鑒於以往生活經驗我們做好了下班之前不會辦妥的準備,簡言之,我們懷著辦不成就拉倒,當踩點、逛街、當先驅探路的悲壯情懷上路。依舊沒想到前後不出5分鐘就已經全部辦妥。辦證人員還很貼心告訴我們有這個證號可以辦什麼。

已經準備好面對如以往生活中出現的那些政府面孔,卻一一落空,心裡只剩下了舒服和感慨。哦,連辦事情都這麼讓人快樂!一個專門用來打破我生活經驗的神奇地方。

我看到的台灣,沒有看到有些媒體所說的,堪稱人間鬧劇的紛亂吵鬧。看到的只是人與人之間那種善意表示和淺淺微笑以及貼心幫助。

幾年前在《南方周末》看到陳丹青所寫〈日常的台灣〉,其中寫到:「我短暫的旅行印象必定表面膚淺,但我所看重的正是這點淺表。假使社會的浮面與淺表都不好看,不看好,我們如何與人相處,度過每一天?」


陸重症病患家屬 感恩台醫護人員

2012-4-1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0| 評論數: 0

「那時候什麼都賣了,車賣了、房子賣了,當下一無所有,只為救孩子。」來自山東曲先生回顧5年前帶1歲曲寶寶到台灣長庚進行臍帶血移植手術,一家3口停留台灣整整1年,花費了所有積蓄,但回想長庚醫院的照護之情,他形容「(長庚)就像第二個家」,言語中仍滿懷感恩。今年已6歲的曲寶寶早已全然康復,與一般孩子無異地頑皮好動,並且她還正為下個月再次赴台灣旅遊而雀躍不已。

隨著兩岸自由行與醫療美容簽證的開放,愈來愈多大陸民眾得以赴台就醫,9日長庚醫院便率領顱顏神經外科整型、臍帶血移植中心團隊,於上海召開大陸病友聯誼記者會,會上許多「曾經的」大陸重症病童與家屬,回憶起台灣醫療經驗,內心都難掩激動。

據統計,2011年台灣境外病患人數已突破10萬人次,總產值規模達46億元新台幣,其中赴台尋求救治大陸病友與年俱增。長庚醫院行政中心特助蘇輝成便說,2010年起大陸病患已經成為長庚最大的病患來源,約占27%比重,2011年大陸同胞赴台灣長庚就醫者更增長35%,顯示兩岸互動頻繁,大陸民眾來台就醫已成為新興趨勢。

山東的曲寶寶1歲多時被診斷出患白血病,曲爸爸幾經奔走卻苦無良法,偶然間從網站上查找到台灣臍帶血移植成功率高,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透過聯繫長庚向台灣衛生署提出申請。曲爸爸說,當初還曾親自寫信向美國前總統布希求救,但台灣的醫療環境與語言相通是最後決定來台的主因。

長庚醫院顱顏外科主任陳國鼎指出,這幾年大陸病患需求很強,就連他目前每個月赴廈門為病患動刀,已累計多達200名病患。



▲來自廈門、山東等地的長庚醫院大陸病友9日與醫療團隊相聚在上海。 (記者宋丁儀攝)




台灣女生不是花瓶

2012-4-1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29| 評論數: 1 |原作者: (繆黃佳/南京.現居新加坡)

台灣女生給人的印象總是柔柔的、嗲嗲的、小鳥依人的,然而有一個背影卻總是印在我的頭腦裡,低調卻深沉地震撼我,告訴我台灣女生並不是花瓶樣的存在,告訴我什麼是勇氣。

那是我第一次踏上陌生的台灣。錄完兩岸知識大賽的遊覽途中,兩岸精英們把大巴上會唱的歌都唱完了,開始聊到台灣的檳榔西施,導遊說,那待會就讓你們見識一下好了!

那時候我對台灣不了解,對身邊同學含笑的眼神、嗤嗤的笑聲一點概念也沒有,我認真又天真地以為,「檳榔西施」就是我在中央台節目看過的,穿護士服、學生裝或者美少女戰士等Cosplay誇張造型的賣檳榔女生而已。於是我認真猜想,不知會請上一位古裝還是現代、中式還是洋裝的檳榔西施呢?

不管怎樣,都很好玩吧,這道寶島風景,我在大陸可沒見過呢。於是我隨口問導遊:「那請問,待會可以拍照嗎?」「呃……」我不懂導遊為什麼有點遲疑:「可以是可以啦,不過最好不要啦。」我「哦」地答應,心裡卻很不懂為什麼有人詭異地笑,為什麼又「可以」又「最好不要」,檳榔西施,難道也敏感嗎?

我正琢磨不解,坐在最前排的台大女生舉手要了一路唱K的話筒,我們以為她大概輸了「真心話大冒險」的遊戲,要來個表白之類。可是我們聽到的,是我們誰也沒有想到的。

她在前排,並沒有轉過身來,也沒有站起來,就坐在原位,拿了話筒,不疾不徐,不卑不亢地說:「剛剛有同學提到檳榔西施,或者要拍檳榔西施,可能大家覺得很好玩很新鮮,但其實,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就是,這些成為『檳榔西施』的女性,她們雖然是上不了台灣的上流社會,好像不是那麼光明正大的職業,但是我覺得,我們也應該尊重她們的尊嚴,她們在路邊這樣出賣自己的……風情,也許有她們自己的苦衷,或者家庭的故事。你去拍她們的話,是為了什麼呢,可能是好奇、好玩,那我們有沒有想過她們的感受呢?……其實我想說,『檳榔西施』它也是社會的問題,女性尊嚴的問題,性別平等的問題,願意與各位同學分享跟交流。」

我聽著這段帶有典型台灣女生味道的國語,覺得特別極了。我瞬間明白了「檳榔西施」有什麼樣的特殊含義,明白了之前同學的嗤笑、導遊的猶疑。這位台大女生說話間一直沒有回過頭,所以我知道她並不在責怪「我」這個提問的人;但是我卻覺得聲聲都觸到我,我如芒在背,慚愧得不能自已,不知道是為我的無知,還是我不小心觸犯到的「女性的尊嚴」。

原本笑鬧的大巴車上一片寂靜。

我很想跟她繼續這個話題,覺得做點嚴肅的探討也許比一路唱K,更有兩岸四地同學交流的收穫和意義。可是,我伸不出要話筒的手,我猶豫:除了這個女生,其他人,也一樣感興趣嗎?會不會覺得我們太無趣了呢?會不會覺得我只不過在報復她批評我不該提拍照呢?

當檳榔西施真的上車來的時候,我完全都沒有心思打量,也許,台大女生的這段話讓我羞於去打量。我倒是不時將目光投向她的座位,看著她被椅背遮得差不多的背影,我感到欽佩。有多少人,敢在滿堂歡歌笑語的興奮胡鬧中,悠悠地打斷,說出自己的嚴肅思考呢?

我豁然明白,勇氣,不是敢一個人住或踩死蟑螂,不是拿張地圖就敢在陌生城市闖蕩……,反而很多時候,僅僅是真實自然地表達自己,不管面對的是什麼,這才是最深沉的勇氣。


關門放狗的購物行程

2012-4-16 10:20|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261| 評論數: 1 |原作者: 汪國強/安徽黃山

這次來台灣旅遊購物總算開了眼界,先是在「高雄鑽石展示中心」,當旅遊大巴停下時,只見外面的車和人已經蜂擁而至,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大陸遊客實在是多。如此繁榮的商機,台灣人應該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特別是商店的老闆,說不定做夢都會笑醒。遊客大多會這樣想,既然千萬里來到美麗的寶島台灣,買點有紀念意義的商品帶回去那是必須的。

未進「鑽石展示中心」大門,黑壓壓的遊客就在門口等著排隊進去。為什麼大門不敞開讓人自由進去?非要排隊,還要每個人發一個號,要求貼在手背上,這是為什麼?我額頭一皺,心裡頓生反感。這種做法給人感覺商家有貓膩(黑箱作業)之嫌外,還有就是對顧客的不尊重。

給顧客貼狗皮膏藥

長這麼大,48年的人生經歷還從遭遇過進商場買東西,身上要貼號的,這算哪門子買賣?大陸商場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導遊說:「這個商場只准遊客進,不准本地人進的。」哦?難道遊客有特殊照顧?還是裡面的商品物以稀為貴,必須按號供應才可以?在大陸除了搶購的商品,比如開發商低價促銷房有過排隊領號的現象,沒聽說進商場購物身上還要貼號的,別忘了如今可是商家使出渾身解數促銷來吸引顧客,供大於求的市場。

擠在隊伍裡,被商場派出來的領隊,帶進商場。我悄悄地把分到的號碼貼在夾克的衣下角,心想:我是來購物的,讓我手背貼著這塊狗皮膏藥,算什麼呀!看著一起來的同事個個手背上貼著號碼,手晃來晃去,全是那張狗皮膏藥──數字、黃紙、手背,此景讓人哭笑不得。憑什麼讓導遊和商家合起手來一起作弄我們?大伙好傻!我也一樣,那張狗皮膏藥竟然沒把它扔掉,生怕沒有它貼在身上,裡面的人不讓我進去。嘿嘿,劉姥姥進大觀園,見笑,見笑!

銷售員緊跟如幽靈

走進商場,先在過道處派出一位先生,給大家講解鑽石真偽如何鑒別的方法。只見他把大家招呼到跟前,圍攏過來的人個個用期待的目光注視著他,先生很禮貌地跟大家打完招呼,然後十分利索地拿著一支手電筒模樣的筆對著左手的鑽石照起來,說「各位看好,真鑽石照上去,電筆上的綠色顯示光是不斷上升的,假鑽石是不亮的。」怪怪,真是讓我們長了見識。但,先生,你那支手電筒模樣的筆權威可信嗎?當其中一位同事把帶在手上的鑽石戒指遞給他檢測時,綠燈是亮的。只聽他小聲說道:「這是真鑽。」呵呵,這支筆基本上不用懷疑了,大家放心買鑽石去吧。

進了商場,裡面各式鑽石、黃金、白銀令人目不暇接。很多櫃檯都站著熱情洋溢的女服務員,台灣人叫小姐吧。

我想給上大學的女兒買串白金鑽石項鏈,於是在櫃檯前把想法告訴了小姐,她們的熱情程度讓我既感動又覺得奇怪,感動的地方是她們服務十分熱情,總是笑臉介紹,並能很快抓住顧客的心理,說出來的話,句句都把人拴住,讓我覺得不買還真不好意思。奇怪的是,無論我走到哪個櫃檯,那個最初接待我的小姐一下子又出現在別的櫃檯前,她像幽靈一樣,始終跟著我。真是奇了怪,在大陸買東西,服務員一般都是各自堅守崗位的,不會從從東跑到西串崗的。心想,在這裡購物哪個小姐接待的顧客,做成了生意就算她的業務,大概是有提成的吧。

這個小姐雖然一臉的熱情,但難以掩飾她的精明和老道,我第一眼看上去心裡就不怎麼舒服,她已經算定我肯定會買。我在裡面轉了幾圈,只要我停下來看,眼前明明不是她,但當我提出看商品時,遞給我的又是她。服了!服了!乾脆買吧,她又陪著我去刷卡,當結帳完畢,此小姐一下子不見了蹤影。

彪形大漢後門站崗

第二站來到台北「精品商城」,情景跟高雄一樣也是人頭攢動。這次分給我的號,我立馬把它揉在手心裡,再不會那麼傻貼在身上了。進去看手錶,裡面大多是瑞士產的名錶。因為孩子今年有兩場大考,我準備給女兒買塊錶,轉了好幾個櫃檯沒有發現適合女兒戴的,只好作罷。在裡面待了一個多小時,許多同來的人各自花了幾千元人民幣買了喜歡的手錶。如此消費在大陸可能不多見吧,因為商家透過這種方式把顧客集中到這裡,竟然鬼使神差般地激發起了購買慾。

高!實在是高!台灣商人精明非同一般。

導遊看大家買得差不多了,就招呼大家一起出去。哇塞!出門也是被限制的,門口站著一個黑臉包公一樣的大漢,把後門打開放我們出去,走過他身邊時,我心裡冒出一絲寒意,有點被嚇到的感覺。

外面的空氣真好,陽光很燦爛,快樂的氣氛又湧現在面前。旅遊帶給人的心情是愜意的,隨團每個人笑臉都寫滿了收穫和舒逸。下一站「孫中山紀念館(國父紀念館)」,沒有了購物,大伙的神情變得更加愉悅。


搭錯車被丟包溫馨國道警 載回老陸客

作者: 羅浚濱╱竹縣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4月17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羅浚濱╱竹縣報導】

七十一歲跟團來台觀光的大陸貴州遊客陳弟禮,十六日下午四時許,在湖口休息站下車入廁後上錯遊覽車,竟在高速公路上被司機趕下車,老翁走路肩欲回二公里遠的休息站,被開車經過的國道二隊隊長陳英傑發現,連絡旅行社後載老人家找到「回家」的車。

「司機要我下車自己想辦法!」陳弟禮上錯遊覽車後,車已進入匝道進中山高往南行駛,導遊清點人數發現車上多一人,車上沒有他認識的人,司機在距湖口休息站南下約二公里處的路肩停車,丟下「自己想辦法!」一句話,就把老翁趕下車。

老翁從南下車道路肩逆向往北走到八十七公里處時,被開車欲返回國道二隊的隊長陳英傑發現,陳隊長以為是精神異常的老人跑到高速公路上,立即停車詢問,得知老翁是被不詳遊覽車司機惡意「丟包」的陸客,要老翁上車避免意外。

陳弟禮向陳隊長說「我是坐美雲旅行社的遊覽車!」陳英傑迅速連絡到該旅行社,獲知遊覽車仍在湖口休息站,導遊和整車人都在找尋他。

陳英傑隨即開車下竹北交流道,折返湖口休息站,安全護送陳弟禮上到原車,老翁擁抱壯碩的陳英傑說,「台灣的警察很好,很有人情味,回去要寫信感謝陳隊長!」導遊和老翁友人也鬆了一口氣,紛表達謝意。

該大陸團是參加八天七夜遊的高山青假期,十四日來台,昨第三天在台北觀光後南下要在苗栗市王府飯店過夜,因老翁上錯車,致旅遊行程約延誤五十分鐘。

陳英傑說,在高速公路上下車是違法行為,可處三千元罰鍰,因大陸老翁不知上錯哪輛遊覽車被趕下車,附近又沒有監視器,追查上有困難,遊覽車司機這種「丟包」行為,非常危險,希望日後不要再有類似情形發生。


近在眼前 咫尺天涯

2012-4-1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351| 評論數: 1 |原作者: (胡俊鋒/廣東.台大第一屆陸生)

我從廣東出發台灣的尋夢之旅,僅僅花了90分鐘的航程便抵達了曾經遙不可及的桃園國際機場。我家的多少代人都不曾想見這一刻的來臨,因為台灣的意義遠比90分鐘的航距來得更遙遠……

「這個遊戲你沒有玩過嗎?難道你不是台灣人?」

「我是大陸廣東過來的。」

「喔,原來是外籍生!」

以前總以為台灣很近,它再遠也不過是隔了一個海峽,90分鐘的飛行距離。我是廣東梅州的客家人,台灣的客家人很多,幾乎都是從梅州大埔縣過去的,我們總認為台灣是第三個故鄉。這些年兩岸經貿往來繁多,僅僅是大陸三線城市的家鄉也開通了直飛台灣的班機。我們雖然沒有到過台灣,它卻猶如近在咫尺。

下了飛機,才突然發覺這裡並不是大陸,而是台灣,那種感覺並非是從一個省分到另一個省分能夠形容的,而是一種抵達異國他鄉之感。我曉得這種說法是「很不愛國」的行為,但是這裡卻真真切切的是異國之感。在這個小島的平民過著自己的日子,似乎並沒有跟大陸有著何種關聯。在他們的分類系統中,似乎也沒有台灣與大陸之分,只有台灣與中國之分。每一次跟台灣朋友相處,被問及是哪裡人的時候,我總是刻意地使用「我是廣東人」的語句,而台灣朋友總會善意地幫我補上一句「你是中國人!」

從小的教科書上就告訴我們,「台灣是中國神聖領土的一部分」,長大了歷史書上依舊寫著「世界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總是用陰謀論的眼光去看待台灣,總是責怪美帝國主義的干涉,致使台灣的割裂,總是不由自主地同情台灣不能回到母國懷抱的苦楚,然而這所有的一切在踏上台灣土地的那一刻開始變成我們自己「想當然」罷了。

60多年過去了,咫尺的相隔卻是天涯的距離,兩岸都存在著各自對彼岸的想像。在蔣家時代,反攻大陸是主要口號,主張一個中國;李登輝時代以來,台灣開始樹立自己的主體性地位,台灣並非中國。而今,中國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稱,那麼台灣又是什麼代稱呢?中華民國?亦是亦非。台灣人的弦總是繃得很緊,生怕彼岸的飛彈不知道何日會呼嘯而到、害怕彼岸的集權式社會主義制度,所以,最好的方式便是避而遠之。

台灣人說,我們有自由民主,拒絕集權控制。香港和澳門回歸後沒有給台灣人帶來希望和信心。2012年的總統選戰,「兩岸和平協議」一度惹來台灣民眾的擔憂,擔心簽訂和平協議將是向大陸政府投誠的表現。兩岸雖然沒有再發生槍炮交鋒,可是只要「和平協議」一日未簽,在某種程度上兩岸依舊處於內戰狀態,即使是當下緊張的朝鮮半島局勢,也簽署過停戰協定,並定下38度線為界,然而兩岸並無此類的協議。

不過,我很佩服台灣。當全世界陷入金融危機,都在覬覦大陸豐厚利益,開始向大陸示好的時候,台灣不為所動,不論這個世界怎麼變,不論大陸是否崛起,不論美國變幻不定的對陸策略,台灣都不分場合、不分時間地堅決與大陸「對抗」,全世界最敢對抗大陸的不是美國,全世界大陸最怕的也不是美國,是台灣!

曾經一位台灣朋友給了很妙的說法,「因為大陸和台灣是兩兄弟,所以台灣才不怕大陸。」大陸也要感恩台灣,因為台灣的存在,有了另一種聲音在耳邊發響,和另一種發展路徑可參考,以及另一種壓力讓自己不斷發展成長。


台灣人的謝謝有幾層意思?

2012-4-1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46| 評論數: 2 |原作者: (劉峰/建國科技大學陸生)

謝謝:對別人的幫助或贈與表示感激,《新華字典》解釋。

這是我們理解的「謝謝」二字,但是在台灣聽到這邊的人說「謝謝」真的很彆扭。特別是在便利商店買東西的時候,當你結完帳,收銀員會對你說「謝謝」,還有吃飯的時候老闆也會對你說「謝謝」。不管到哪裡很容易聽到「謝謝」兩個字,剛剛來的時候確實有點驚訝,特別是付錢的時候。各種「謝謝」,都不知道我下一句是「謝謝」還是「對不起」。

第一次去逛街的時候,剛開始去了幾家店。我的同伴試了好多,最後都沒買,最好笑的是穿著鞋滿處跑,一直試鞋,結果還是一雙都沒買。我覺得要是我都會不耐煩了,可是那裡的服務人員還一直在說「謝謝」。我真的搞不懂這都要謝嗎?霎時各種尷尬,沒買成的尷尬,還有「謝謝」的尷尬,覺得自己全身上下都是「囧」字狀,嘴巴只能微微地一直說「對不起、不好意思」。搞得我都不想進去了,免得被一句句「謝謝」搞得不知道自己要說「對不起」還是「不好意思」。

要是在大陸肯定是要挨一頓臭罵,記得有一次在西單買鞋。我只試了一雙鞋但是發現不太舒服,就不打算買,結果那老闆就跟我急,一副虎視眈眈的樣子,似乎我不買今天就得要我命的感覺,一直拽著我的衣服不放。我立馬急了兩眼瞪著他說:「你鬆不鬆、你鬆不鬆」,看到我這樣子,那老闆還是鬆了。

在湖南老家的時候根本不要說什麼謝謝、什麼對不起,直接幹然後不說話就行。這是一個導遊說的生存法則,在那邊要是你弱你不大聲說話,你不囂張跋扈基本上是被欺負的份。

來台灣之後開始學著台灣人的卑躬屈膝,還要滿臉誠懇地說「謝謝」「對不起」「不好意思」。最讓我困擾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說「謝謝」什麼時候說「對不起」而又什麼時候說「不好意思」。我只是一個死勁地說「謝謝謝謝……謝謝謝謝……」還要佯裝滿臉誠意、滿心歡喜的說出來。

我真的開始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現在買東西給人說「謝謝」,結帳給人說「謝謝」,幫別人拿東西也說「謝謝」。不管是你要感謝別人,還是別人感謝你,反正兩個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說「謝謝」。

我現在真的不知道「謝謝」這個詞怎麼用了。只是滿腦袋的「謝謝謝謝……謝謝謝謝」,不管幹什麼說「謝謝」就好,記得一定要滿臉誠意、滿心歡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