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萬學生到場聲援 教授大街開講

【聯合報╱記者黃驛淵、胡宥心/台北報導】2014.03.21 05:05 am

歌手開唱 藝文界力挺

「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統計,至昨晚為止,已超過八十五校大學生到場聲援,人數近萬人。占領立院行動總指揮陳為廷呼籲全國學生自主罷課,「這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抗爭、這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未來」。

藝文界則持續接力表演聲援,昨晚分別在立法院群賢樓、青島東路舉行「守護民主之夜」晚會,金曲歌手林生祥、陳明章、舒米恩、羅思容等輪流開唱。

又濕又冷 熱情澆不熄

儘管昨天氣溫驟降,天空不時有陣雨,但議場外聲援的學生不減熱情,時間愈晚,湧入立院周圍的群眾愈多,下雨就穿起雨衣繼續待在現場包圍立院。

青島東路、濟南路的兩個「街頭民主教室」現場,教授排班「授課」,從法律學「憲政危機」、社會學「服貿、遷移、勞動與社會福利」,經濟學「服貿背後的新自由主義迷思」到新聞學「服貿對言論自由的影響」等都有,吸引不少學子席地而坐聽課、勤坐筆記。不少學者當年也是學運世代出身,如今以老師身分力挺,頗具傳承意味。

傳臉書 影像接力採訪

議場外,學生輪流登記上台發言,還有人拿出原文書閱讀、與同學討論功課,有女學生凌晨四點還在街頭上帶著自製看板,沿路找參與行動的群眾「畫出內心的感受」。

避免遭抹黑、汙名,行動也號召學生扮演「記者」,協助報導現場群眾心聲;台大新聞所學生也自組編輯群,在臉書透過文字、影像接力採訪轉播。

中南部 包車北上力挺

中南部大學生紛紛包車北上加入聲援行列。成大零貳社社長邱庭筠說,前天下午利用臉書、G-mail聯繫,短短六小時內就兩百多人報名,老師協助包車下,昨清晨五點順利到台北。

她說,很多學生都第一次參與,因不願被立委、政商集團用這樣(強行通過)的方式壟斷未來,才決定抗爭,「會一直堅持下去,直到馬政府回應」。

黑色島國青年陣線表示,包括美聯社、法新社、路透、英國BBC、華盛頓郵報、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瑞士新蘇黎世報、法國費加洛報等,全球已逾十國媒體正關注占領立院行動。


避免暴民標籤…學生自行清塗鴉、清垃圾

【聯合報╱本報記者鄭宏斌、黃驛淵】2014.03.21 03:15 am

占領立院行動已超過四十八小時,抗爭民眾不僅展現理性、維持現場秩序,避免被貼上「暴民」標籤。他們也自行分組,進行救護、清潔、守衛、搬運物資等工作,以進行長期抗爭,希望政府聽到他們的訴求。

反黑箱服貿的學生十八日晚間起攻占議場,不僅打破玻璃,堆疊椅子堵住出入口,還有人亂翻立委抽屜,甚至在場內塗鴉、喝酒,引發外界批評。

不過,昨天學生已自行清除塗鴉,還在議場內張貼「人民占領立院共同守則」,要求不破壞公物、堅持非暴力、任何動靜通報服務台、一切行動依總指揮宣布等規定,希望抗爭行動不要失焦。

學生一開始攻占議場時,與警方推擠拉扯、爆發口角,但學生同時也高喊「不要推警察」、「警察不動、我們不動」,希望維持理性,不要造成流血衝突;這兩天,抗爭的民眾頻頻拿水給場邊警察喝,也有人寫紙條,為警察加油打氣。

抗爭行動持續多日,議場內累積許多垃圾,但學生自發性做好垃圾分類、維持整潔;在青島東路與濟南路上,也有許多志工自願撿拾垃圾,並徒手進行垃圾分類,做好資源回收。

立法院靠濟南路的側門,鐵門關閉,大批員警站在場內警戒,民眾則在鐵門欄杆綁上向日葵與百合花,訴諸和平與理性;現場有不少民眾手持一朵向日葵,形成有趣畫面。


一夜平靜後 學生擬自行審服貿

【中央社╱台北21日電】2014.03.21 08:54 am

反服貿人士持續占據立法院議場,一夜平靜後,抗爭邁入第4天,上午將在議場展開審議活動,自行實質審查服貿協議。

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等民間團體18日晚間起持續占據議場。今天清晨2時多,傳出警方可能會清場,但未有進一步行動,民眾仍或坐或躺休息;清晨5時30分也因警察換班引起短暫騷動,但都沒清場行動。

清晨6時40分,抗爭行動發言人江昺崙說,上午10時開始收拾場地,議場是討論國家大事,占據不是為破壞而是為理想,讓民主制度更好;上午11時展開審議活動,討論內容包括立法程序問題、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本文內容及自由貿易等。

約清晨1時30分,壹傳媒平面媒體行政總裁葉一堅、台灣蘋果日報社長陳裕鑫陪同前香港立法會議員、公民黨副主席陳淑莊等人進入議場,直到清晨4時與在議場指揮的學生林飛帆、陳為廷致意後才離開。

陳淑莊受訪表示,香港與台灣有許多不同及相同處,從香港占領中環運動看見年輕人的貢獻與付出,這次才想來觀摩學習台灣學生抗爭行動。參與六四運動的中國大陸民主運動人士吾爾開希清晨也再度到議場聲援。

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們仍分組守住通往議場各門口,但氣氛較不緊張,有立委就地形補眠,有立委則以手機打發時間,唯一的挑戰是天氣寒冷。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集委員、民進黨籍立委陳其邁表示,為解決爭議,他將與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討論後,不排除下週安排內政委員會等8個常設委員會聯席會議,否決17日聯席會將服貿協議送立法院院會存查的議程議事錄。

議場內頻傳手機或平板電腦遺失,現場學生互相提醒多留意隨身貴重物品;此外,陳為廷表示,在送入議場物資發現有卡式瓦斯罐,提醒民眾注意可能有危險物品。


在野、產業動員 今天包圍立院

自由時報 2014-3-21

〔記者李欣芳、王文萱/台北報導〕為抗議國民黨在立法院蠻橫處理服貿協議,在野力量將大團結並拉高抗爭力度。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邀台聯黨主席黃昆輝及相關受衝擊產業界代表會商,決定泛綠兩黨、本土社團與產業界今天總動員包圍立院,對馬政府施壓。

蘇貞昌籲全民向馬施壓

蘇貞昌與黃昆輝、台灣國家聯盟總召姚嘉文及三十多位包括物流、倉儲、美容美髮、印刷、洗衣、批發零售、汽修、車輛材料等各產業團體負責人及幹部召開「全民監督服貿協議」擴大會議。黃昆輝及本土社團幹部多主張應要求將服貿協議退回中國,而非只是要求逐條、逐項審查;民進黨抨擊國民黨連逐條、逐項審查都不肯,還撕毀朝野協商承諾。

蘇貞昌說,邀請產業界交換意見,要讓大家知道學生絕不孤單,全民絕對動起來,民進黨已全面動員,今天要包圍立法院,展現力量。

黃昆輝也表示,呼應學生訴求,退回服貿,兩岸協商監督機制一定要完成,台聯今將發動民眾到台北聲援抗爭學生。

台灣製造產業大聯盟理事長黃光藝強調,服貿協議對台灣本土產業有很大的傷害,服貿讓零售業全部開放,工廠會全倒,今天包圍立院的行動,產業界會踴躍參加。

鑑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台灣學生攻佔立院議場反服貿,蘇貞昌也召開國際記者會,對馬英九下達最後通牒,第一,馬總統立刻向人民道歉;第二,服貿協議立即送回委員會審查;第三,不得動用警察傷及學生與民眾。他並痛批馬反民主、專制,為了搞親中的馬習會,愈搞愈荒唐!

蘇貞昌再度拿出去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野四黨的朝野協商結論文件,強調協商結論強調服貿本文應經逐條、逐項審查表決,非經立院實質審查通過,不得啟動生效條款;馬總統卻不顧這項協商結論,硬是限期國民黨團一字不改全案通過,這種破壞朝野協商的舉動,讓產業界惶恐,讓年輕人不滿,才有十八日晚間學生自發性衝進國會佔領議場的行動,國際間也認知這是馬政府傾中立場所造成的結果。


佔領國會》學潮發言人:府方若釋善意 我們願意等

自由時報 2014-3-21【10:08】

〔本報訊〕立法院陷入停擺,總統府今天上午將進行會商尋求解決爭議的方案,學潮發言人江昺崙回應,若府方願釋出善意,他們也願意等待會商結果,再來考慮下一步該怎麼走。

總統馬英九依照憲法第44條院際調解權規定,上午將召集副總統吳敦義、立法院長王金平和行政院長江宜樺會商,以讓立法院恢復正常運作為目的尋求解決方案。

學潮指揮林飛帆表示,他們要求的是馬英九和王金平出面回應訴求,並有和馬英九對話協商的機會,而不是院際調解會議。

澄清與王金平沒有接觸

江昺崙上午則說,學生暫時願意等待院際調解會議的結果,也等待總統的回應,並在府方召開記者會後,再來考慮下一步。

江昺崙也澄清,他們並沒有如外界所傳聞,和王金平有接觸。


佔領國會》蘇貞昌︰馬英九誤國 違反民主

自由時報 2014-3-21【11:50】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民進黨今天上午大動員在立法院場外抗議國民黨要在立法院強行通過兩岸服貿協議,對於學生攻佔議場要求退回兩岸服貿協議,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強調,學生做得對,就像一條船要下沈,為了救船打破船上的杯子,不讓船沈下去,他肯定學生的做法,因為船快要沈了,「馬英九誤國,違反民主」。
 
登上指揮車演講的蘇貞昌,率現場民眾高喊「馬英九道歉,服貿重啟談判!」

蔡英文︰要馬總統一個道歉
 
民進黨前黨主席蔡英文也在現場演講時要求馬總統道歉,她說,「我們要的就是馬總統一個道歉」,現在為什麼有這麼多人上街頭,因為馬總統一孤行,把手插進國會,強調服貿協議一定要通過,有無審查不重要,馬總統要道歉、要放手,讓服貿協議實質審查,逐項、逐條審查。

蘇貞昌強調,包括他與學生們近來都被抹黑,學生其實是自發前來,基於愛國家、顧全民的生計,民進黨不是與學生刻意串連,而是理想、目標相同。
 
蘇貞昌指出,當年黨外時期,台灣人不怕違反戒嚴令,要求解嚴並衝破黨禁,才有後來解除戒嚴與開放黨禁,24年前的學運世代集結,當時也違反集遊法,也因學生的要求才導致老賊下台、國會全面改選,所以「你問我今天的學生,對不對,我說他們對!」,他並要求現場民眾給學生們加油。
 
蔡英文表示,馬總統要召開院際會議,但實際上看不到行政院與與立法院的衝突,卻只看到總統與民意的衝突,總統是要以院際會議來脫身,逃避自己的責任,她呼籲立法院長王金平不要參加這場會議。她並抨擊馬總統如果不放手,他的歷史定位,就是個站在民意對立面的總統,是一個破壞民主機制的總統。


六大工商團體籲實質審查服貿

自由時報 2014-3-21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六大工商團體昨發表聯合聲明,盼朝野速開啟協商對談機制,更籲立院應依政黨協商決議,「實質審查」服貿協議,勿霸占主席台妨礙議事運作,讓朝野雙方回歸理性探討,共同審議,做出對人民最有利的抉擇。

工商協進會、工業總會、商業總會、中小企業總會、工業協進會及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等六大工商團體聲明指出,近日部分學生及民眾不滿立院對服貿協議的審查過程,占據國會,立院議事運作因而停擺,工商界至表憂心,希望民眾冷靜理性、自我節制,不要讓衝突擴大。


服貿不過 經長:年輕人會後悔

2014/03/20 18:23 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2014年3月20日電)學生占據立院抗議兩岸服貿協議,經濟部長張家祝今天表示,若服貿不通過,後續若對台灣參與國際經貿造成影響,不用等到下一代,這一代年輕人將來一定會後悔。

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等民間團體18日在立法院外舉辦晚會,抗議國民黨將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送立法院院會存查,抗議群眾當晚衝進立法院占據議場,至今仍持續占據立院。

服貿遲遲無法生效,張家祝憂心,未來可能影響台灣參與國際經貿,他認為不需要等到下一代,這一代年輕人直接就會嚐到後果。

由於區域經濟整合、各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FTA)陸續將完成,他強調,整個對台灣經濟衝擊在10年內,甚至最快在2、3年內就會發生。

張家祝一再重申,「這些學生、年輕人如果這樣子弄下去,我覺得他們一定會後悔」, 不用等到下一代,這一代就會直接嘗到台灣被邊緣化苦果,將對台灣經濟造成很大衝擊及衰退,台灣等於百分之百地被邊緣化。

他有感而發地說,真的不知道這些學生到底真的了解多少,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經長:這些學生將來會後悔

【經濟日報╱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2014.03.21 03:15 am

經濟部長張家祝昨(20)日表示,對於學生占據國會,他感到十分憂心,若兩岸服貿協議這會期未通過,不用下一代,這一代年輕人就會嚐到苦果,十年之內台灣將被邊緣化,經濟衰退,反服貿的學生「將來一定會後悔」。

張家祝表示,服貿協議是台灣走出去必要的一步,如果服貿協議沒有通過,不是只有兩岸貨貿協議談不下去而已,「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都是空談」。

他表示,台灣面對任何經貿諮商,都會被問到兩岸關係,台灣要加入TPP,別人問台灣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兩岸關係;兩岸若能洽簽經濟協議,對他國來說,代表可以發展三角關係;換言之,服貿和貨貿都是為了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

他強調,經濟部推動洽簽服貿和貨貿協議,不是「只」看大陸市場,而是希望兩岸關係制度化、正常化後,將來有機會和其他市場發展關係。

儘管已召開過無數次說明會,至今對服貿協議仍有很多惡意曲解,張家祝昨日感慨說,「無法理解,若服貿是和其它國家簽的話,大概都沒有人會去看吧」。


范雲:站出來 打造公民社會

自由時報 2014-3-21

〔記者施致如/台北報導〕發起「街頭民主教室」活動的台大社會系教授范雲,,昨天在「搖滾區」活動現場來個「午點名」,來自北部、中部、南部的全台各校學生依序舉手應聲,被問到擔不擔心台灣民主倒退?幾乎全場舉手,她說,這個擔憂是合理的,為此而站出來是理性的,呼籲大家一起打造強健有力的公民社會。

范雲表示,日治時代有婦女、勞工等各種社會組織,但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時期後,國民黨掌控全國社會組織,剝奪人民的組織能力,少了組織,抗議就沒有續航力,以此次活動現場為例,有人第一次參與社會運動,可能心懷恐懼,覺得周遭的人都像暴民,鼓勵靜坐學生彼此認識、聊天,分享上街頭的經驗。


看問題/重回關鍵30秒 或許…解套契機

【聯合報╱本報記者林河名】2014.03.21 03:15 am

服貿爭議陷入僵局,國民黨籍內政委員會召委張慶忠的「關鍵卅秒」,已經讓立法院議場被占領三天。除了朝野協商的政治解決,下周換由綠營再排聯席委員會,或許是解套契機。

立院聯席委員會審查兩岸服貿協議,原本就被預料「烽火連天」。果然,先是民進黨籍內政委員會召委陳其邁發動突襲,搶先排案,導致藍營全面反制;事隔一周,藍營取得排案權,綠營也如法炮製,卻因張慶忠自行宣讀的「關鍵卅秒」,衍生更大爭議。

兩岸服貿協議影響不少民生產業,朝野本該共同把關,但因缺乏互信,藍營不滿綠營蓄意杯葛,綠營擔心藍營強度關山,雙方不但爭搶排案權,更互相使出拖字訣。朝野都祭出「甲動」,實際上卻都是「假動」,鬧了兩個禮拜,服貿仍一字未審。

兩岸簽訂服貿,對台灣雖然利弊互見,但基於ECFA(兩岸服貿協議)的進程,卻是勢不可免,重點在於受衝擊產業的合理補助或輔導。

馬英九下令服貿六月底前要通過,固然是著眼於台灣經濟生機,但藍營內確實也有不少立委擔心服貿對產業造成損害,即使要護航,也應藉由實質審查,要求政府加強照顧。在野黨就算擋不住已經簽署的協議,也可透過實質審查,留下反對紀錄。這也是朝野協商結論的本意。

然而,在朝野協商早已確立遊戲規則之後,藍綠為了各自主導議事,寧可在是否開會、程序發言等枝微末節相爭不下,不願各讓一步,徒然壓縮了理性討論空間。加上張慶忠的突兀演出,讓「說好的實質審查」,變成一場鬧劇。時光不能倒回,但朝野相爭不下,可以透過協商或議事程序,重回爭議原點,不失為化解爭議的辦法。


國會被久占 經濟學人:極罕見

【中央社╱倫敦20日專電】2014.03.21 08:03 am

英國經濟學人期刊今天指出,以學生為主的抗議民眾不滿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強行通過,18日晚間起占據台灣的立法院,一個政府能容忍抗議群眾占據國會如此之久,實在極為罕見。

「經濟學人」這篇評論文章表示,在占據立法院議場近3天後,多數為學生的許多行動人士沒有打退堂鼓的跡象。這次占據預定持續120小時,以阻止3月21日立法院院會開議,以及提供政府滿足抗議群眾要求的最後期限。

文中指出,參與抗議的學生有3項要求:總統馬英九親臨立院議場為執政黨在17日強行通過將兩岸服貿協議送立法院院會存查一事道歉;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前來致意;通過立法,授權國會有權逐條審查此類協議。

經濟學人並說,短期內馬總統面臨一個棘手的問題,抗議的學生表示如果要求未被採納,他們將不會在5天的最後期限離場,而且可能將「占據」策略轉向其他目標:例如馬總統的辦公室。

文章表示,一個政府容忍抗議群眾占據國會如此之久實在不尋常,不過擔心使用武力對付和平靜坐抗議的學生可能招致負面的報導,台灣的政府沒有太多簡單的選擇。


馬英九們不可錯估形勢

自由時報 2014-3-21

青年學生占領立法院行動震撼台灣,引起國際媒體普遍關注。這一行動抗議馬英九為首的少數執政者挾持國會,草率簽署「服貿協議」,出賣台灣未來,且撕毀朝野協商共識,拒絕逐項逐條審查。在國會演出的三十秒草率存查醜戲,是九趴總統強暴七成四民意,創下民主發展齷齪不堪的惡例,青年學生乃以占領國會凸顯其荒謬絕倫,既開創學生運動先例,也為公民不合作行動開立範例,他們合寫了台灣民主新頁。

國會本係民主殿堂,但我們的國會卻遭一黨長期把持。對開放中國人前來搶生意、搶工作的「服貿協議」,中國國民黨挾其黨產和席次優勢,黨籍立委屈從馬英九一人意志,以致國會竟毫無把關,在野黨也無能為力;學生因此挺身而出,維護庶民,捍衛民主,這是大仁的表現。他們群策群力,有謀而動,出其不意,十八日晚間三十秒內攻占國會議場,連續數日的堅持,展現學生行動並非烏合之眾,而是智慧型的行動。人民占領國會,台灣民主史上首見,參與的學生要承受極大壓力,但為了國家社會,他們見義勇為,有理想、敢行動,目標具體,訴求清楚,手段雖不尋常,卻理性克制。

由於智仁勇兼備,「三一八青年占領立法院行動」堂皇開展,連日來獲得民眾熱烈響應,各界聲援參與者眾。從南到北,加入的學生接踵而至,還有許多學者在現場開立「街頭民主教室」,以實例進行「街頭民主課」。到立法院周遭走一回,可以見到醫師、律師、義工分別自動成立後援組織,各方義助的食品、飲料、物資紛紛湧至,成千上萬民眾到場表達支持。導演陳玉勳對青年行動的定性最貼切︰官逼民反,愛國學生奮起對抗賣台政府。

不過,眾矢之的馬英九,至今顯然仍打算一意孤行。他既認定同黨立委「堅持合情、合理、合法的立場」,要求本會期「務必通過」「服貿協議」。馬英九打算一味蠻幹,有如國人所見,為了實現這一協議,馬政府未經評估、黑箱作業、秘密談判、不做溝通、欺瞞人民,且把國會當橡皮圖章。由於恣意妄為,各方群起反對,他手段用盡,半年前發動「九月整肅」,企圖罷黜配合不周的國會議長,但因手段拙劣,以失敗收場;他謊話、神話、笑話出盡,贏得「馬耳毛」新封號。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馬英九的蠻橫,不只其一人,還有一票馬英九們為虎作倀。以對待占領國會行動而言,從高官到政媒商的馬英九們,至少採取兩種方式。一是抹黑,突出喝酒、塗鴉、破壞公物等特例,把學生打成不理性和脫序者,以打擊其正當性和理想性,這是對付異議人士的一貫伎倆。另外,指學生無辜,因遭誤導、指使、挑撥而行動;利用學生者,當然是「特定政治或社會團體」。言行離譜的監察院長王建煊最可笑,認為年輕學子被政客利用而不自知,請神赦免。在馬英九們心目中,青年學子只能是壞蛋或笨蛋,豈能以行動插手國家大事。

學生行動演變至今,王金平的角色極為關鍵。王金平可能加入馬英九們的行列,即使歷經「九月整肅」公然羞辱,仍唾面自乾,在服貿及往後與中國各項協議選擇不當擋路石頭,政治資歷以國會議長告終,卻留下配合馬英九出賣台灣、消滅台灣的歷史罵名。另一方面,學生運動給王金平絕佳歷史機會,在重要時刻為所當為,捍衛憲法,並為台灣保住抗拒中國併吞的生機;即使同為國會議長,令名惡名,當王金平或馬英九們,選擇在當事人。

經過這次學生運動,台灣的政治天空變得很不一樣,政府、政黨、政客都必須面對人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更大檢驗與挑戰。去年夏天白衫軍集結二十五萬人走上凱達格蘭大道,有人或以單一議題公民運動視之;如今占領國會行動顯示,年輕世代既不麻木,也不「草莓」。馬英九們如果無視這樣的現實,只求短期敷衍之計,不論淨空國會或虛與委蛇,誠信不存,民意已失,還要錯估形勢,繼續蠻幹,占領國會行動將只是風起雲湧的開端。


占議場第4天了…馬江王 今會商求解套

【聯合報╱記者陳洛薇、許雅筑/台北報導】2014.03.21 03:15 am

反服貿學生持續占領立法院議場,對馬總統、立法院長王金平下最後通牒,要求今天中午前要回應他們的訴求。馬總統今天上午十一點將依憲法第四十四條院際調解權的規定,召集副總統吳敦義、立法院長王金平、行政院長江宜樺會商,尋求恢復國會正常運作,以及維持議場秩序的解決方案。

針對馬總統今召集院際協調,抗議學生代表林飛帆昨晚指出,馬總統、立法院長王金平並未正視群眾當面對談的要求,學生不能接受此等「密室協商」。他再度重申訴求,表明願釋出善意等候回應,但若沒有得到滿意答覆,將會採取進一步行動。

反服貿學生昨天提出三訴求,要求王金平立即採取必要程序,確定國民黨立委張慶忠宣布的決議無效。馬總統立即與民眾公開對話,退回服貿協議,承諾本會期內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完成立法前,不能與中國大陸協商或簽訂任何條約。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天提出三點呼籲,馬總統應立刻向人民道歉、保證絕不再犯;服貿協議送回委員會,進行實質審查;此外不得動用警察傷害學生。

馬總統昨天傍晚主動致電王金平,請他出席院際協調會議,王金平立即同意。總統府、行政院及立法院將共同尋求解決之道。府方人士表示,馬總統尊重國會自主,在王金平未開口之前,警力不會也無法依法協助立法院採取妥適行動。

總統府發言人李佳霏昨晚轉述,馬總統非常關注青年學生們進入立法院議場抗爭的情況,以及各界對服貿協議的討論,也對當前發展的情勢相當憂心。馬總統肯定學生們對公共議題的熱情與投注,也認同學生們的出發點。

不過,馬總統也認為,民主法治是我們在國際社會得以驕傲發聲的重要基礎,「堅持法治是政府絕不能動搖的基本立場。」

黨政人士表示,由於服貿協議還在國會審議階段,馬總統必須尊重國會自治,讓這個議案回歸國會運作。因此,馬總統已經以執政黨主席的身分,要求國民黨黨團與王院長聯繫,積極與在野黨溝通,希望能促成朝野對話,早日獲致正面的結果,讓議事程序繼續進行。


新聞眼/如何化解僵局 馬英九三個難題

【聯合報╱本報記者錢震宇】2014.03.21 03:15 am

反服貿學生占領立院,立院停擺;今天民進黨加入戰局,更加深解決問題的困難度。

事件起因於國民黨未遵守朝野協商,強行將兩岸服貿協議送交院會存查;民進黨也好不到哪去,對服貿協議持續以審查之名刻意阻撓,意在杯葛。

欲解決僵局,馬英九遭遇三項難題:第一,退回服貿協議,但看來不可能。立委張慶忠擔任內政委員會召委,宣布服貿審查已超過三個月,視為已審查,依法送院會存查,這符合立法程序;除非民進黨有異議,在院會時提出逐條表決。

若兩岸服貿協議真退回重新審查,大陸方面反彈可想而知,民進黨仍會繼續杯葛;何況經過群眾抗議後,「服貿」已成牽制國民黨最好利器,碰上選舉年,怎可輕易放過?

第二、本會期完成兩岸簽署協議條例相關立法,完成前應暫停服貿或兩岸貨貿協議的協議談判。這牽涉到自由貿易下,政府對單一特定國家設下貿易談判障礙,涉及差別待遇,違反世貿組織會員國待遇,恐引爭議。

兩岸簽署協議條例相關規定一旦立法,不僅增加與大陸簽訂協議的困難度,也架空海基會、陸委會功能,更重要的是凌駕總統的憲法權力;未來兩岸談判將處處掣肘,連帶影響與他國洽簽自由貿易協定進度。

第三、抗議團體要求馬總統出面,拉高層級,尋求對話,現在看來是比較有可能的選項。馬英九應設法解決爭議,或可思考在不動協議主文的前提下,利用增列補充協定方式,卸除外界疑慮。


王金平盼總統傾聽民意 促朝野共識

作者: 陳沂庭 | 中央廣播電台 – 2014年3月21日 下午2:18

立法院長王金平今天(21日)中午缺席院際會商,並在下午發出聲明,表示院際會商不適用這次服貿爭議,因此他幾經考量,決定不出席。王金平表示,目前正持續溝通協調,必要時將於近期召集協商,也希望馬總統能傾聽民意,促成朝野共識,讓立法院儘早恢復秩序。

王金平表示,憲法第44條是總統對於院際爭議處理的規定,但這次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審查屬於立法院內部朝野黨團的爭議,性質截然不同,因此,幾經考量,為符合憲政規定,他未出席馬總統所召集的院際會商。

王金平指出,他在會前函呈馬總統報告這個情形,等馬總統來電要求與會時,又再度說明未能參加的立場。隨後,國民黨副主席曾永權奉馬總統指示來電邀請時,他再次請曾永權轉達立場。總統2度來電時,他仍嚴正表明本次爭議根源在於朝野黨團對於服貿協議審查程序的歧異,目前尋求問題的根本解決最為要緊。

王金平表示,他身為院長,正透過各種途徑持續溝通協調,並徵詢朝野各黨的意見,必要時,將於近期召集黨團協商。

王金平也說,馬總統身兼執政黨黨主席,他籲請馬主席能體察時局,傾聽民意,促成朝野共識,儘早解決爭議,讓立法院恢復秩序。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4-3-21

修憲、制憲;逐條審查、全面退回。

看到有些人試圖將學運孤立化,費盡心思挑撥學運和在野黨。

「逐條審查服貿」是朝野協商的結論,民進黨團咬死這點,當然有其議事攻防上的正當性;服貿黑箱談判,學生要求全面退回的訴求,可以擴大「全民抗服貿」戰場上的談判縱深。

九0年代的憲改運動,民進黨提出修憲主張,學生教授組成制憲聯盟,目標一致只是分進合擊,反對運動本來就是體制內外共同夾擊前進。還要繼續在全面退回或逐條審查做文章挑撥的人,要不是沒參與過反對運動,那就是匪諜了。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4-3-21

王丹和吾爾開希到立法院聲援學運,
中國時報今天就抹黑他們是「希特勒」?

昨晚,我將這張照片發上新浪及騰訊微博,累計已經超過三百次轉發,以及許多評論。許多對岸的朋友仍然記得王丹吾爾開希對於民主的貢獻,向他們二位問好。還有更多人提醒:

「学生再不站出来,台湾也将不保,香港自由声音已被血腥扑杀,倒逆匪徒一手遮天了」。

「支持台灣學生抗爭,不要信老共,要遠離它。香港就是例子,所謂的經濟融合只是統戰技倆」。

對岸中國人都不願意被洗腦了,旺中集團為什麼要放棄治療?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4-3-21

這幾天,所謂主流媒體的記者朋友們,私下和我聊到這起學運時,都帶著焦慮的心理。這股焦慮不僅是和編輯主管的意見衝突,而且是價值選擇的差異。

我認為這起運動之所以快速凝聚,不只是服貿單一議題。

這涵括對於馬政府的憤怒、對於中國的強烈不滿、對於台灣何以為治的疑慮?不僅是經濟政策,更是集體社會心理的投射:一次反馬反中的大爆發。

當然,這只是我的觀察心得。


服貿處處惹厭 都怪政府太懶  懶得研究、懶得解釋、懶得宣傳 民間一概不了解

2014-3-21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642| 評論數: 0

反服貿學生占領立院造成社會震盪,不少教授力挺學生;但也有教授認為是「一群不了解真相的學生受到某政黨影響」,加上政府「太懶惰」,不想花錢研究服貿、宣傳服貿,導致情勢演變至此,事件就算落幕,對台灣仍是很大傷害。

師大大傳所教授胡幼偉認為,官方發言體系已賣力說明政策,但《服貿協議》有專業性、牽涉領域廣,反倒是民間媒體應負起告知功能,深入淺出向社會說明服貿內容。

政治問題政治解決

胡幼偉研判學生也希望趕緊結束此事,他個人建議也期待馬總統和立院院長王金平溝通,政治問題政治解決,馬委請王出面協調,王邀兩黨黨鞭再開一次朝野協商會議,事情就可落幕。

台大政治所教授彭錦鵬受訪時嘆了一口氣表示:「服貿要重新逐條審查很困難,逐條審查等於重新協議、等於與大陸重新談判,到時是否還能得到更多好處很難說。」台灣區域經濟遠落後於韓國,只能加速追趕,政府應有全盤計畫,包括正面回答學生最在意的就業、投資移民問題。

彭錦鵬同情地表示學生占領立院純屬無奈,此事王院長是唯一負責人,無從逃避,需加速協調政黨意見。

陸談ECFA花上億元

一位智庫學者表示,在野黨想把服貿議題吵到年底選舉,以坐收政治利益,無辜的學生可能會分裂成兩派:接受在野黨介入的多數派及拒絕在野黨介入的少數派。立法院長態度很重要,此事很可能在立院打一架以後生效,畢竟國家機器還在,但已對台灣的國際經貿造成負面影響。

這位學者痛批政府太懶惰。「第一,懶得研究,大陸和台灣談ECFA之前花幾億新台幣、大量人力研究台灣,台灣卻不重視研究,談判(服貿)前四大智庫都未被諮詢,政府採購、智財權都不談就敢跟大陸簽約,當然沒有談判資本。第二,懶得宣傳,官方版服貿懶人包不敵民間版『一看就懂』,馬政府以為自己沒錯就不花力氣溝通,像經濟部不花錢在電視做廣告、官員不上電視說明甚至辯論政策。」


看到台灣的好

2014-3-21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03| 評論數: 0

中研院長翁啟惠指出,為打造東方諾貝爾獎的「唐獎」,首屆得主將於6月中旬陸續揭曉,其中「漢學」、「生技」、「法治」等項目都是表彰人類社會現階段的重要議題,這些都不是100年前成立諾貝爾獎時所能想像的。台灣總是想增加國際能見度,但多數是負面形象,這兩天學生占領國會登上世界各國新聞,連巴西、波蘭的媒體也不例外。台灣躍居國際版面,正面的訊息反而很少。唐獎證明台灣有能力引領國際研究方向,更能讓世界看到台灣的好。

收編打車軟體

繼禁止早晚尖峰時段使用打車軟體之後,上海市有關部門要求打車軟體與強生等4家出租車公司電話調度平台進行對接,某些電調平台已開始向打車軟件公司「收租子」。大陸北京、上海等城市搭計程車難的問題,存在已久,打車軟體的出現,提供了市民出行方便。面對網路行業發展的多樣性,大陸得及早摸索出切實的監管方式,而非將之「收編」到傳統經營模式下。


lost youth 2014-3-21 11:07:57

中國大陸人存在很多誤區,對於中國近代天下究竟是誰打下來的有很大爭議,第一對老百姓來說不管哪個政權取得勝利,老百姓還是老百姓還有可能比以前過的更差,第二非黨內人士說什麼沒有供慘黨就沒有新中國那是完全錯誤愚蠢的邏輯他們打內戰完全不是為國家人民他們是為了自己權力利益,獨裁統治時至今日搞的國家民不聊生,社會風氣低下怨氣四起道德人倫敗壞人性扭曲思想落後,第三怎樣才能算的上打天下最起碼的外攘夷内安民可中供一点也没做到,外没有驱赶过日寇,內沒安撫好百姓這叫哪門子的打天下,多去瞭解真相別光看大陸那些虛瞞謊報,坑蒙拐騙的封閉新聞


【聲明】52所國立大學校長:盼化解僵局

蘋果日報 2014/03/21 17:11

由52所國立大學組成的中華民國國立大學校院協會,今天發布聯合聲明,表達關心所有參與反服貿學生佔領國會行動的學生,協會理事長楊弘敦說,校長們擔心學生的安全與健康,目前看不到學生與政府或立法院的對話,期望雙方打開僵局、儘速對話,讓事件和平落幕。

現為中山大學校長的楊弘敦,今天和交大校長吳妍華、成大校長黃煌煇、中興大學校長李德財等人,發表共同聲明,楊弘敦說,各大學校長都很關心參與反服貿活動的學生,台北天氣又濕又冷,很擔心學生的安全與健康,本以為今天總統府會有回應,但最終沒下文,所以發出聲明稿。

楊弘敦指出,希望透過聲明稿讓外界了解,大學校長尊重學生對公共事務的熱情與理想,很關心學生安全與健康,但也不滿民意機關長期運作不彰、未讓社會滿意,對此大學校長「非常遺憾」,而為了化解目前僵局,希望學生與總統府或立法院,能儘速打開僵局並進行對話,讓事件和平落幕,大家也應珍惜台灣不易得來的民主。

此聲明最令人玩味之處在於,台灣大學校長楊泮池也是協會4位常務理事之1,其他3人都具名發表聲明,卻獨漏楊1人。
(許敏溶、地方中心/台北、高雄報導)

國立大學校院協會常務理事會聲明稿如下:

一○三年三月二十一日

近日有關學生團體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表達,我們對台灣民主的發展與學生的安全十分關心,謹表達下列看法:

1. 對於學生們:學校是教育機構,一向尊重學生對公共事務的熱情與理想;也對學生們的做法,較一般社會大眾有更大的寬容。我們樂見學生保持理性及冷靜的態度面對問題,適切的表達年輕人對國家的關心,但也應注意不可逾越民主的分際。

2. 對於民意機構:體制內正式的民意機關,長期運作不彰,對民生經濟的促進,未能令社會滿意,我們表示非常遺憾,並希望全民多數人的意見與福祉能更受尊重。此為大學與社會共同對民意機構更深的期許。

3. 對於公民社會運作:同為公民,參與公民社會的公共事務之際,大家內心常秉持一定的公是公非,共同擁有一定的互動默契,因此籲請所有人民,珍惜臺灣民主得來不易,以及全體民眾共同在辛苦中逐漸建立的良好社會品質,也呼籲同學們,珍惜社會對學生這個身分長期的愛念與護持。

4. 對於大學校長角色:大學校長秉於知識、理念和社會核心價值之堅持,希望做為整個社會最後的清明防線;並應致力為臺灣培養人才,共盼促進臺灣民主的良性進步。

中華民國國立大學校院協會常務理事會

楊 弘 敦
吳 妍 華
李 德 財
黃 煌 煇


【更新】北京速頒禁歌令? 五月天張懸宥嘉全封殺

蘋果日報 2014/03/21 22:32

今天傍晚傳出,為服貿發聲的台灣歌手要被中國封殺。
 
有網友在臉書透露,「在北京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學妹說,明日起禁播五月天、張懸、盧廣仲、林宥嘉、韋禮安的歌曲。播出範圍在北京市的『都市之聲』,本日起不再播出上述藝人歌曲;而播出範圍在全中國的『音樂之聲』,截至今天中午暫時沒有動作。」
 
微博上也有中國網友寫道,「政治立場不同本無所謂,大家都在不同的環境和教育下生長,難免會有分歧,但這麼明目張膽的,有無想過大陸歌迷的感受?某台灣網友:中國要封就順便把韋禮安、盧廣仲、五月天,林宥嘉也封了,看看沒歌手到中國表演哭的是誰。這種自己身為屎殼郎卻威脅不給人類屎吃的自信是從哪裡來的?」
 
五月天前天在臉書PO歌曲《起來》MV被解讀為「反服貿之歌」,另一位團員瑪莎開的咖啡店「暫停營業」,要粉絲去立法院抗議,未料惹怒中國網友,要五月天滾出中國,導致主唱阿信這兩天都在微博滅火,看來火勢已經延燒到對岸高層,已非在網路上滅火可以解決。

林宥嘉在臉書Po出「兩岸服貿協議對我國的衝擊分析」引發兩岸罵戰,有PTT鄉民對林宥嘉感到不捨,「他真的超勇敢,明明大陸市場大到可以唱1年就退休」、「他的FB完全被翻牆的大陸人洗版罵翻了,根本就像是被佔領了!!!看到都快氣到腦充血了!」

韋禮安只是在網路上發表希望大家能了解服貿條款內容,但仍有大批中國網民在微博留言諷刺他,「原來你是韋禮安啊,以前完全沒聽說過,可是經過這台獨事件後,你就真的紅了~」對此,多家唱片公司今都表示沒聽過此事,而北京當地媒體記者稍早也表示傳聞根本就是空穴來風的烏龍消息。(林佳樺/綜合報導)


林孟潔:服貿協議的草率令人震驚──剛與馬總統會面的倫敦政經學院教授Christopher Hughes談話側記

2014-03-21 獨立評論@天下    文/林孟潔

三月二十號禮拜四,倫敦時間上午十一點半,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係系館Christopher Hughes教授的研究室裡,他手上拿著兩個禮拜前在台灣和馬英九總統的合照,照片裡他笑得有點窘,因為好像大家都不太願意跟總統握手,結果最後只好把他推向前去。

Christopher Hughes教授十分猶豫到底應不應該把這張照片上傳到個人網頁。他的研究興趣聚焦於中國外交政策、兩岸關係與國族認同,每年都會飛到東亞待一段時間做研究。禮拜四是他固定的OFFICE HOURS,本周正逢台灣服貿抗爭風波,作為研究兩岸關係、剛與馬總統會面的英國政治學者,他對此表達了觀察與想法。

以下為Christopher Hughes教授的談話側記:

去年夏天我受邀至台灣的政府部門討論服貿協議,為其草率感到相當震驚,因為許多涉及重要且敏感的部門並沒有經過審慎的調查與評估,政府並沒有更仔細的檢視這個協議一旦通過所帶來經濟上隱含的意義和後果。

這讓我想起了ECFA。台灣的問題其實並不完全如政府所說的是在經濟上,而是馬政府從以前到現在所指稱的,如果不簽經濟協定,台灣就會落後南韓,這並不是全部的事實。馬政府從未真正提出一個對策和足以服人的論點來說服人民。

這些如果不簽就會導致失去競爭力的說法,其實只是讓政府找到藉口轉移注意力,不去正視問題的核心──台灣真正的問題是在國內的產業結構與財經部門並沒有很好的運作,亦缺乏對研發與創新部門的投資。當台灣的企業在過去很輕易的就得以登陸使用他們廉價的勞工和土地等,那長期下來其實並不太可能提供台灣自身產業創新的誘因,台灣正逐漸失去在科技和創新產業上所掌握的技術。其實台灣並不是沒有優勢,只是政府應該正視並對國內產業結構與整體環境進行調整,提出實際應對的政策。

馬政府上台後更加深對中國的經濟依賴,而不去考量到台灣的其他可能性,例如,更加強與歐盟或美國的經貿合作,或者把台灣放入全球化的脈絡來思考其他的可能性。唯一強調的就是中國。所以現在的服貿協議,必須要問的問題是,到底為什麼需要這個,台灣真的需要嗎?誰會從中獲益?誰是贏家誰是輸家?這又牽涉到政治層面的問題,到底服貿協議隱含了怎樣的政治意涵。當台灣過度依賴中國這個經濟體,後果將會從經濟層面滲透到政治與社會,包含媒體、學術自由等。台灣有沒有可能變成第二個香港?

馬政府一廂情願地認為,只要我們對中國好,他們就會對我們好。然而事實上卻不是這個樣子。不可能將經濟政策的影響與政治上的影響切割開來,因為中國很顯然地就是在使用它的經濟影響力去達成它的政治目的,這是個公開的政策而非秘密。但問題在於,台灣如何去面對?你不可能假裝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兩者不相互影響,北京不是這樣想的。對他們而言,政治和經濟是同一件事。

台灣仍然有機會在中國的干預下與其他國家仍然有所連結,然而馬政府連嘗試都不願意。如果你看他的政策,其實很多源自2005年連戰胡錦濤會面時的討論框架。在2008年馬的競選中他單單聚焦於兩岸關係,事實上,對一個國家而言,這絕非真正的外交政策。經濟合作並非解決所有問題的萬靈丹。他總是認為,只要和北京保持良好經濟關係,取得其信任,那就可以漸漸爭取到更多在國際上發言的空間,但事實上這兩件事情並沒有關聯,永遠不可能知道北京是怎麼想的。

貿易並不是對於一個國家的生存而言唯一重要的事情。一個國家還需要良好運作的政治系統,台灣的民主化尚未完成,憲政秩序也一團糟。因於政黨在競選過程中募資能力的不同,選舉雖說是自由的,但並非公平。台灣的民主政治還有很多尚待解決的問題,單單是可以自由選舉、投票並非真正的民主,任何的民主政治系統都需要持續性的改革。

至於在社會現狀的層次,我不認為一個真正體質健全的社會是你永遠超時工作,非常有效率有生產力,認真讀書通過考試,但關心政治是不被允許的,當人們不太關心自己所身處的社會時,例如在中國,那並不是一個真正完善的公民社會。或許它表面上看起來是個很強大的社會,但事實上並不然。台灣近幾年達成了一個公民社會的共識,是民主化的過程讓台灣社會有達致這種社會共識的能力。

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已經不復存在,1980-90年代有一段時間我人在台灣,甚至連我這樣的局外人,都得以在當時高度經濟發展的台灣社會分一杯羹。每天每天人們變的更加富有,而那個在過去的台灣,經濟高速成長的時代是現在中國正在經歷的。台灣早已過了那樣的高速經濟發展階段,不可能再重返。然而,必須注意的是,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執政者不能只將政策聚焦於經濟成長本身,而必須注意許多層次,所有可以讓生活變得更好的地方:服務業、旅遊、藝術、文化等產業,凡舉此些具備創造性(creative industry)的產業,需要政府去經營一個良好的環境,吸引真正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必須要有自由的環境,可以不斷的嘗試錯誤和失敗,之後才能有機會成功而達致創新,創新才是讓經濟向前的核心動力。這是美國所提供的環境。

但中國並不是這樣的地方,你能夠數出多少真正具有原創性和創新的產品/技術是完全源自中國?中國擅長的地方,是吸引外資,以及量產(非原創性)商品,研究發展部門(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是羸弱的,雖然在近些年有好轉,但仍然遠遠不及美國、日本與歐洲。但好的人才、有能力創新的人才,大部分都不願意留在中國,他們都去了別的地方。為什麼要留在中國?很重要的一點是,對於那些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而言,他們甚至不能夠自由的呼吸。媒體、言論、民主等自由是不可能置外於追求經濟創新的整體環境的。例如,科學家也不是總是待在實驗室裡,晚上他們可能會想去散步、去看戲去聽音樂會、呼吸新鮮空氣,希望他們的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下長大。並不是單單把錢砸在研究機構裡就可以。中國砸了多少錢在研發創新部門但卻不能夠達致相對應的成效,關鍵便是肇因於此。

台灣是在亞洲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之一,很多從事商業或外交等的外國人,或具備創新能動性的外國人才,會十分傾向留在台灣。然而,我並看不出來馬政府有任何更具體的策略去營造把人才留在台灣的環境。

在台灣另一個令人憂心的問題是嚴重的藍綠惡鬥。在美國,縱然民主黨與共和黨視對方為競爭對手,但仍然是可以相互溝通甚至握手言和的。因其歷史淵源,或許民進黨仇視國民黨是比較可以理解的,但雙方依舊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李登輝時代降低了兩黨間的分歧,推動憲政改革,發展出基本的共識。據我所知中國和部分國民黨人士並不喜歡他。但如果仔細評估李登輝時代所替台灣做到的許多事情,是不可以輕忽其貢獻的。

民進黨的問題在於它深陷於過去的歷史,沉浸在80、90年代的民主運動的氛圍和脈絡裡,那很重要沒有錯,但我並不清楚,那些沉重的過去對你們這個世代到底有多重要,年輕的世代與上個世代並不同,你們並沒有活過那樣的年代,你們思考更現實的問題,關於如何找到工作、獲得多少薪水、或者追求自己生存的基本保障等。如果檢視民進黨的權力結構,很大一部分仍然為五六十歲的人所掌控,糾葛於自身過去的歷史與記憶。民進黨需要更多年輕世代真正進入權力結構的中心,它需要改變,需要往前走而非總是糾纏在過去的民主運動史的記憶與經驗之中。

全世界的民主國家都正在面臨一個問題:年輕人並不關心政治。這也是為什麼在許多國家選舉時,候選人偏好提出利於老年的政策和預算偏向,因為他們知道,年輕人不投票,再爭取也只是枉然。年輕世代應該尋求更大程度的政治參與,民進黨需要年輕世代的意見,國民黨也同樣需要年輕人的參與,以擺脫其中許多根深蒂固的中國國族主義的影響。政黨政治的循環是這樣,以英國為例,在1997年工黨勝選以前,保守黨執政了十八年,有可能十五到二十年權力皆為同一個政黨所掌控,這並不是罕見的現象,輪替是一個痛苦的過程,會迫使一個政黨仔細檢視它在政策運作、領導權力結構上的缺失。在下一次選舉時再尋求改進。

台灣的問題在於,無法置外於中國因素(China Factor)的影響,它扭曲了正常的政黨政治和民主程序。在政黨政治較為良好運作的國家,我們可以確信,就算一黨掌握了相當長時間的政治權力,總有一天,它若不夠兢兢業業,必然會有失勢的一天。然而,時間的優勢並不在台灣這一邊,台灣並沒有這樣的奢侈可以想要擁有多少時間就擁有多少時間去妥善處理中國因素。政府又提不出一個更具體的方案來妥善處理現況。民主要良好的運作對台灣而言是艱難的,因為中國因素過份地影響了台灣的政黨政治。需要非常有創造力的思考和應對,才能尋求新的出路和可能。然而現在的政府看起來是全然地放棄,根本毫無任何的策略可言。

誰知道台灣的下一個世代會變得怎麼樣?

更好或更壞,這就交給年輕世代來處理和面對。

這秩序繽紛的世界/就留給你整理。

(作者為台大歷史系/政治系四年級 英國倫敦政經學院訪問學生;英文逐字稿部分由台大外文系四年級/現為德國杜賓根大學訪問學生林欣蓓整理)

【備註】此文為作者擇重點摘要與側記觀察。作者表示,由於部份教授談話內容沒有錄音,作者是憑筆記與記憶進行翻譯,並且加上作者現場觀察掌握的語氣與氣氛,因此會出現部份中文內容找不到錄音整理的英文原文,而部份錄音整理的英文原文則沒有翻成中文。

以下是有錄音整理的英文談話內容:

英文採訪內容

I couldn’t recall the detail of the conference I attended in Taiwan last year, but I remember that there was this big discussion about ECFA. I was quite skeptical about ECFA. Was it necessary? Why do you even need ECFA, really? Even if you look at KMT, the impact on GDP is relatively small, much smaller than predictions. And there are a lot of political arguments made about it. There are a lot political than economic I think, both sides, for and against. For the Ma administration, they had to show some progress on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to get some support from Beijing. The arguments they made were that we have to compete with South Korea. This is not really an argument. If you’re competing with South Korea, it’s hopefully high-technology. Now that is already covered by WTO.

The big problem for Taiwan is not economic. I’m not an economist, but I speak in an economic sense. I’m not from Taiwan, you know…you know more about Taiwan. The problem is domestic, the structure of Taiwanese industry, the business practices, and financial sectors. The fact that it’s very easy for Taiwanese businesses is to use cheap labor and land in China. It means that there’s no incentive to upgrade Taiwanese industry, so the more businesses in China, the less incentive to actually restructure Taiwan’s own domestic industry. And so essentially, Taiwan is losing its technology now, very little, in terms of new developments in products. And you have a lot of advantages in the language and so on. It’s much easier for Taiwanese businesses to work in China, much easier than South Korea.

So the argument they hold, you know, that the South Korea got this trade agreement with China. If we don’t have one we’d be frozen up. I don’t think these arguments really stand up, they’re more political. That was one of the big arguments Ma’s administration made over ECFA constantly. And during the election in 2008, it was a big part of Ma’s campaign that South Korea signed FTA with China, and have much easier access to China’s market and we’ll be frozen up from south east Asia. I don’t think it’s really economical thought, it’s much more political. It diverts the real attention away from the real problems, which is Taiwan itself. Domestics, manufacture, R&D. Also the financial sectors were still not properly reformed.

I think if you look at those issues, Taiwan has had a lot of advantages. Still, with china, the economy. Going back to… it wasn’t KMT who started, it was DPP. They speak open a lot to Chinese mainland economy. That was very easy. I mean it couldn’t go wrong, even I could run a business like that, I guess. So In some ways, it was good for Taiwan’s economy, but it was a bit too easy. It made Taiwan’s economy become very dependent on China. Not enough effort was put into the global aspect, with the EU, with the US. And all its attention is China, China, China. And that led to dependency, distortion, in economy.

So now the trade services agreement. You have to ask what is the need for this, who is going to really benefit from this? So who are the winners and losers? But it also deliberates political issues… what are the political implications for Taiwan. We’re all looking at Hong Kong, of course. And you can see there, what happens when you become dependent on Chinese economy. And it’s used for political leverage. To press freedom, to control the media, the academic freedom… all of these things are reflected by this huge economical leverage.

Q: Might Taiwan be the next Hong Kong after the Service Agreement is passed?

I would imagine that’s why those students are upset or worried. And I think there are a lot of good reasons for that, and it’s up to the government of Taiwan to ensure that it’s done properly with the safe guards. And I don’t think there’s any trust in Ma’s administration. I mean, what’s their intention? What does Ma really want? Group of advisors were around him.

The Agreement hasn’t passed (when I was in Taiwan), but it was being discussed last year. I go every year to Taiwan to do some research, to China as well, to see both sides.

You can’t separate economic influence from political influence because china’s policy is clearly to use economic influence for its political purposes. It’s China’s official policy to use economic influence to achieve unification. That’s an open public policy, there’s no secret about that. So there’s no separation. The question there is: how does Taiwan deal with that? Do you pretend, “oh there’s a separation, that these are purely pragmatic economic matters, we can separate it from politics.” You can’t state that. That’s not how they see it in Beijing at all. For them, economics and politics are the same thing. It goes back a long way for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Q: Is the connection with other nations apart from China possible?

I think it’s possible, and it’s worth a try, but Ma’s administration hasn’t even tried it. Their policy all along… if you look at Ma’s policy, which really goes back to 2005, 胡連會, where they had the agreement. That’s really where this situation comes from. Ma’s policy in 2008, where he ran for the presidency, purely focused on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There was not really any foreign policy. There was only one page, you know, something… we’ll do something with America… but it was really nothing. If we can just get cross-strait relation right, that economic integration, would solve all out. And that’s what they thought it, and voted it… to give it a try. The idea was that if we have these good economic relations, we would build up trust with Beijing, then we will somehow gradually get more international space, but it was never explained how it worked or why would Beijing want to do this. It was really built on trust from the 胡連會.

Well, you know a lot of people believe that, and it may have worked in a short term to release some pressure on Taiwan. But it’s not a long-term strategy. It lacks a foreign policy, it lacks defence policy… there’s no real, I mean, where is the diplomacy? I mean, if you’re in London, what does the Taiwan office (台灣代表處) do? They have meetings where they talk about the Qing dynasty. Very interesting, they never mentioned Taiwan.

We all know the limits. The UK is not going to recognize Taiwan as a state, I wish we would, but we are not going to because China will stop that. But there’s a lot of grey area where in the past Taiwan was able to achieve quite a lot international space, not diplomatic recognition but joining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often it did require some courageous diplomacy, but it requires calling Beijing’s bluff. And Beijing would always threaten to go to wars, but Taiwan didn’t back down at that time.

As cross-strait relations improved, there were also some more international space. That was 李登輝’s strategy, back to 1990s. And 陳水扁, but they would never trust him whatever he did. He did try that strategy, but they didn’t trust him. But with Ma, when he came in 2008, he had a good opportunity because whatever he did, he could have done a lot more, because the deep fear of Beijing was that DPP comes back to power. He could have pushed forward more in international space. He could have… he didn’t try. There was no foreign policy. I think he lost the opportunity for Taiwan. He could have come back to something like李登輝’s strategy. For the DPP, it is very difficult because the Beijing government just won’t trust them because their party committed to the independence of Taiwan. That may change the future, and we don’t know what will happen in 2016. If Ma and KMT are working for Taiwan’s interest, they’d been thinking in long-term, they’ll try to have cross party consensus, domestic consensus, which should really focus on Taiwan’s interests, but I don’t see that at all. I see a policy that only based on one thing, which is keep DPP out, whatever that takes.

And another thing that worries me is that lots of people in KMT are really Chinese nationalists. And their hearts are really toward China’s unification and China. And they’re quite high up in KMT, and Ma could be one of them. So that rouses another issue: what is their intention? Is he just incompetent? That’s why he didn’t use his opportunity, or his intention is really to get some sort of agreement with 習近平? Getting Nobel Prize for unification? The conference I attended didn’t reflect the public opinions in Taiwan. People from previous generation are still with this mindset. How influential are they? I know there’re younger people who don’t like that… And the personal links with China, and how much time they spent there, whom they talked to… there’s a network as well. That is very China focused. That’s the product of China’s policy since 1979.

What does Taiwan do to balance that? Under 李登輝and 陳水扁, they tried to build democracy and constitutional reform, changing education system. This is a good strategy, to solid the Taiwanese democratic system and its identity. What does Ma do? Changing your textbooks’ facts, so you’re all Chinese! Constitutional reform? Where’s the strategy? Apart from saying: “Let’s be nice to China, they’ll be nice to us.” That’s not a strategy. He’s trying to deal with the pragmatic issues, economic issues… but we leave the political issues to the future. If you’re going to do that, you need a balancing strategy. To release a much better foreign policy, domestic policy, political policy, cultural policy, education policy, and defence policy. All of those issues are a mess in Taiwan. Defence policy doesn’t exist. You’re trying to develop volunteer services but it’s not working.

Trade is no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national security. You need a well function political system.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 is not finished in the past 30 years. The constitution is a mess. The elections are free elections, but they are not fair elections because of the party financing. While KMT has sufficient wealth, DPP has very little. The last round of the political reform in the sea boundary was very unsatisfactory. It’s almost impossible for the DPP to win the elections.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still.  Any democratic system needs reform constantly. Taiwan has pretty serious problems with the democratic system. Just to have votes and elections is not really democracy, is it? It’s a very uneven play in Taiwan, if you look at the party financing. Ultimately there’s the issue with the constitution because it’s a constitution written for China, not for Taiwan. Obviously it’s hard to change that, but it’s possible to find ways, like additional articles. Every time there’s a change, like finance or presidential elections, China threatens with attack but they didn’t.

As for the social situation, I don’t think it’s a strong society if everyone has to work very hard all the time, to pass the exams, to try to be productive and efficient but not allowed to do anything political at all. This is not a strong society. It may look strong on the surface but it’s very weak underneath. And Taiwan has a lot of strength building up its society, this was the consensus until recently. And it’s a shame if your generation feels that it’s making it weaker. I wouldn’t make judgment myself, but you’re from Taiwan, you should judge. I was just saying you have to be careful to make that judgment. I guess you could compare Taiwan with the US, the people there are more lazy, and more wasteful. And they spend even more time on politics, but they have very efficient economy, very productive.

Taiwan is at a diffe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 One of the big problem still experience 1980s and 1990s. The economic growth very fast, just like in China now, people felt richer and richer every week. No economy can carry on like that for more than a period of time. Taiwan has passed that stage. What Taiwan is focused on is the service sector, like tourism, art and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y, which means also technology, and creating environment in which brilliant young scientist can really have the freedom to innovate and to make mistakes and do stupid things as well as things that are successful. That’s what Americans do. And we try to do it here, but in China it’s not like that.

How many inventions come from China? The one thing China is good at is getting foreign investment and producing large quantity of goods, quite high qualit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 not good. It’s getting better but it’s still nothing like the US and Japan or Europe. Anyone who is a great scientist would immediately leave China and go somewhere else. First of all, he can’t breathe. Media freedom, democracy all go together. Scientists are human beings, too. They don’t always stay in the laboratory in the evening. They might want to go to a play, some music, go for a walk and get some fresh air. Children can grow up in a healthy environment. Beijing’s not like that. No matter how much money China invests in R&D, there’s no result. Now Taiwan is one of the best places to live in Asia. Any foreigner, businessmen, diplomats, wants to live in Taiwan because of the safe environment. You don’t have this communist party looking at you. Multi-nationalists prefer to live in Taiwan for their R&B, and that’s what Taiwan needs to build.

DPP has not been in power since 2008, and it’s not normal, so they still need to do a lot of work. The normal courses are distorted by the China factor. The tide is not on Taiwan’s side. If one party is in power for a long time, we can live with it. It’s not really healthy, but we can live with it, you know, some of the other parties will come back in. In Taiwan, with this China factor constantly distorting, one party is out for a long time. It develops different kinds of problems, so that makes a difference. So this is hard for Taiwanese democracy to function properly. The Chinese effect distorts everything. It requires very creative thinking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Not going too far, but… not just giving in, and having no strategy at all. It’s very unclear what Ma’s strategy is, where his heart is, or what his intentions are, if he has any.

Perhaps you should be telling me what’s going on in Taiwan. You’re from Taiwan. You know much about it than I do. And it’s about your generation. What’s going to happen in your generat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