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連戰的陣仗看民進黨危機

2014-2-20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5| 評論數: 0 |原作者: 王崑義

陸委會主委王郁琦2月11日在南京和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舉行「王張會」之後,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又前往北京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舉行「連習會」,儘管連戰一直強調這趟北京行不代表政府,但光是跟隨連戰到北京的80餘位台灣企業團體,就已經不得不讓民進黨受到震撼。

反商形象難以洗刷

過 去民進黨努力在轉型成不是「反商」的政黨上,費了很大心思,但是受制於民進黨內部「反中」與「和中」勢力的較量,許多中小企業並不願意把經營績效押寶到民 進黨任何一個派系身上,所以在民進黨舉行9次的「華山會議」中,並沒有邀請企業主參與討論,這將會成為民進黨在選舉時最吃虧的地方。

但是,國民黨的高層只要願意前往大陸訪問,不用招手,自然就會有許多企業菁英跟隨,所以,在台灣的政治經濟光譜上,還是擺脫不了「反中」就等於「反商」,「親中」就等於「親商」的圖騰,民進黨想要洗刷「反商」的形象的確不容易。

現 在兩岸間的和平發展還是要靠國民黨在維持,過去5年多,國民黨和大陸簽署19項的協議,就是兩岸經濟交流的最大保障。可惜的是,兩岸之間最重要的《服貿協 議》卻卡在立法院不動如山,讓後續的《貨貿協議》也跟著動彈不得,最後背負的責任都要落到民進黨身上。接下來的七合一地方選舉以及2016年的總統大選, 可能又要複製2012年大企業家紛紛站出來力挺「九二共識」的場景,讓蔡英文大嘆輸在最後一哩路。

但蔡英文的感嘆聲並沒有傳達到現任主席 蘇貞昌的耳朵裡,蘇貞昌還是以舊思維來思考兩岸關係,所以他認為「反中」乃是台灣追求生存的重要法則,任何「親中」的政策都只是短暫追求商人利益的行為。 問題是,如果兩岸關係採取「親中」的政策不可取,那麼民進黨為何選後要開會討論對中政策呢?只擁抱台灣主體的政策雖然有它的必要考量,但是經濟想要再起 飛,中國大陸才是台灣接續發展的重要領地,這是民進黨想要再贏得執政權必須突破的新思維。

事實上,大部分的台灣民眾希望過好日子,而企業主想要追求企業的利益,他們期盼的還是能夠跟大陸尋求和平發展,共享和平紅利。

企業跟隨不是擺譜

可 是民進黨一直提不出可以和大陸交往的政治思維,也難怪企業家都跑去支持國民黨,甚至只有榮譽職的連戰到大陸參訪,都會有諸多企業家跟上,像鴻海集團董事長 郭台銘、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等,都可說是引導台灣企業發展的企業家,他們跟著連戰登陸,絕非只是擺擺譜,實際上還是為了自己企業的利益前往。

但 是,反觀民進黨內即使是最「親中」的謝長廷,他首次登陸也只有他的謝系人馬跟上,身旁看不到企業主,這是民進黨最大的弱點。也許民進黨的思維是想要複製美 國兩大黨的模式,共和黨力挺企業家,民主黨的政策就是親小老百姓,但是美國有左右的階級利益,而台灣並沒有,反而只有統獨的利益,所以台灣想要複製美式的 民主,確實有它的困難。

因此,台灣的企業家願意擠破頭跟隨只有「榮譽」虛名的連戰登陸訪問,這難道不是台灣的企業主用腳投票的象徵嗎?民進黨若不能再思考2012年的總統大選是怎麼輸的,也許2016年的總統大選必然又要歷史重演,這是民進黨應該三思的地方。

(作者為台灣戰略學會理事長)


柯句句麻辣:我去中國18次 比綠營了解中國

【聯合報╱記者李昭安、鄭宏斌、黃驛淵、林河名/專訪】2014.02.21 05:28 am

「我去過中國十八次,比所有綠營的人了解中國。」台大醫師柯文哲昨天接受聯合報專訪時表示,兩岸應該「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他還說,綠營天王對中國太陌生,本來就應該去中國,「積極看,是去了解共產黨如何打敗國民黨;消極看,至少多認識共產黨」。

有意參選台北市長的前副總統呂秀蓮,日前質疑柯文哲去中國延安是「特權」,柯文哲昨天麻辣回應說:「真相是,只要飛到上海後,再買一張機票就可以去延安了。」「呂秀蓮那句話,代表綠營對中國非常陌生」。

呂秀蓮問柯文哲,「去中國延安做什麼?去過中國幾次?」柯文哲首度透露,他去過中國十八次,扁政府時期就去過十六次,「全中國的葉克膜教學,幾乎都是我教的,很多人都要叫我老師」。

柯文哲說,他去年八月赴共產黨發跡地陝西延安,是因監察委員黃煌雄邀他參加「蔣渭水學術研討會」,順便了解共產黨怎麼打敗國民黨,兩人從延安到北京走了一趟,「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政治經驗」。

柯文哲說,台灣和中國並不認識彼此,尤其綠營跟中國幾乎不來往。他舉高雄市長陳菊為例,當年邀請達賴喇嘛來台,「遭到中國政治報復,就不敢講實話了」,導致中共對綠營有許多「誤判」。若他當選台北市長,不會反對兩岸城市交流。

柯文哲舉管理學的「鯰魚效應」說,中國應該把台灣當「鯰魚」,留一個民主自由台灣,對中國應該不是壞事;台灣的存在,可以刺激中國進步,當作領先的範本。

談及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日前在黨內拋出「凍結台獨黨綱」議題,柯文哲說,「台獨黨綱內容是什麼,老實說我不知道」,台灣老百姓當中,知道台獨黨綱內容的,「我看不會超過一趴」。

柯文哲表示,「老百姓關心的是生活」,但也不希望中共欺負、打壓我們。他對兩岸論述的看法,就是「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

對於兩岸對「一個中國」定義的爭論,柯文哲說,「請先告訴我『一個中國』長什麼樣子?如果講清楚,我搞不好會同意」,但如果裡面沒有民主、自由、法治、人權,「那誰要啊?」


民進黨自家民調 民眾最疑慮「逢中必反」

【聯合晚報╱記者林敬殷/台北報導】2014.03.13 02:56 pm

藍挺綠擋,朝野連兩天在立法院為兩岸服貿協議審查開打。民進黨在下午舉行的中國事務委員會中,公布最新一份兩岸民調顯示,無論是對中的經濟、交流、兩岸政策,或是執行成果、安心與否等問題,受訪者對民進黨表現的滿意度,全都落後國民黨。

值得注意的是,這份民調顯示,人民對民進黨最有疑慮的不是台獨立場,而是「逢中必反」以及「對中經濟政策態度保守」;至於對國民黨的疑慮,排首位的是「順從中國」,其次是「經濟政策過度依賴中國」。

儘管這份民調資料下午才會在委員會上公布,本報上午搶先取得民調結果。據了解,民調顯示,有4成4民眾支持國民黨的對中經濟政策,只有2成5滿意民進黨的對中經濟政策,連沒意見的2成9比率,也高於對民進黨的肯定。至於對中國社會的政策,有3成6民眾滿意民進黨的立場,國民黨獲得3成2受訪者支持,這也是整項民調中,唯一一項民進黨支持度贏過國民黨的選項。

被問及民眾對於哪一黨的對中交流比較安心?3成1民眾支持民進黨,國民黨獲得4成5的支持;問及民眾對於哪一黨的兩岸政策安心?3成5民眾肯定民進黨,4成2的民眾則認為國民黨較為讓人安心;問及對於兩岸政策執行成果的滿意度,2成7民眾肯定民進黨,4成7民眾則認為是國民黨。

至於哪一黨的兩岸政策與民眾立場較為接近?民進黨獲得3成5的受訪支持,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則有4成1的民眾認為與自己立場較接近。

這份民調還問到,2016年總統大選時,哪一項條件是決定投票的關鍵因素?結果顯示,「處理台灣經濟問題」的主張,遠高於其他包括人格特質、處理台灣政治問題、統獨立場、對中政策等,成為左右選民投票意向的最重要因素。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4-3-14

昨天,中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閉幕,
晚上,微信大批群組遭到封號刪除,
這顯示習近平自任網路小秘書以來,進一步封殺網路言論。


逢中必反印象 民進黨:檢討

自由時報 2014-03-14

〔記者李欣芳/台北報導〕民進黨昨公布最新民調指出,民眾對於國、民兩黨的兩岸政策主張,最不能接受民進黨「逢中必反」,比率為四十.七%;最不能接受國民黨則是「過於順從中國的要求」,比率為卅七.四%;另有卅.六%不能接受國民黨「經濟依賴中國」。
藍綠兩岸政策民調 「贏在價值理念輸在政策」

民進黨昨召開中國事務委員會,除邀蔡英文報告小英基金會登陸中國交流的經驗,會中還公布「民眾對兩黨中國政策的態度」民調報告。

至於為何要進行上述民調,以及為何設計「逢中必反」的民調題目,民進黨幹部表示,民調中心定期調查民眾對國、民兩黨兩岸政策的滿意度,之所以在民調中詢問民眾對民進黨兩岸政策最不能接受的是否是「逢中必反」,用意在測試這是否為外界對民進黨向來的刻板印象,調查結果顯示,民進黨在台灣社會的這個印記還是很深。

民調顯示,民進黨兩岸政策最不能讓民眾接受的前三名依序是「逢中必反(四十.七%)」、「對中國經濟政策保守(廿一.七%)」、「台灣獨立(十九%)」。而國民黨兩岸政策最不能讓民眾接受的前三名依序是「過於順從中國的要求(卅七.四%)」、「經濟依賴中國(卅.六%)」、「一個中國、兩岸統一(十七.七%)」。

在比較兩黨對中政策部分,民調提出「哪個政黨對中的經濟政策跟你比較接近」、「哪個政黨對中的社會政策跟你比較接近」、「比較支持哪個政黨與中國的交流態度」、「哪個政黨的兩岸政策讓你比較安心」、「哪個政黨的兩岸政策對台灣比較有利」、「哪個政黨的兩岸政策執行成果讓你比較滿意」、「哪個政黨的兩岸政策跟你比較接近」等七項問題。

民調顯示,民進黨僅在對中的社會政策一項領先,其餘六項皆輸給國民黨。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說,民進黨贏在價值理念卻輸在政策,未來必須再檢討。

民調也問及如果現在是二○一六總統選舉,民眾投票時最優先的考慮是什麼?六十八.八%的民眾認為是「處理台灣經濟的能力」,另有十六.一%的民眾認為是「候選人的操守與人格特質」,優先考慮「統獨立場」者僅二.一%,顯示統獨立場並非總統大選時的決戰關鍵。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4-3-14

逢中必反?反什麼?

這份民調很有趣也極富意義,但是民進黨倒是不必急著「反省」,或是定義自己「價值立場優於政策制定」,反而應該從更細膩的分析著手,正確理解台灣人民如何看待兩黨的中國政策?

民進黨逢「中」必反?反的對象是誰?是中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主義?還是中國人?台灣人不喜歡看到民進黨反那個「中」?或者民進黨反對經濟完全傾中、中共侵害人權,反倒是台灣人民所支持的立場?

否則不會出現台灣人對民進黨有逢中必反的印象,卻又不喜歡國民黨在經濟上過於傾中的印象,這兩者相互關連,呈現糾結的集體社會心理投射。

台灣人要主權也要賺錢,因此,沒必要預設台商就是國民黨的鐵票,否則150萬台商台幹加上其眷屬,至少450萬票,為何民進黨只輸80萬票?

民進黨給人「逢中必反」的印象,究竟是台灣主權獨立的立場?或是沒有能力處理與中共的互動?政府間的互動與政黨間的互動,存在根本的差異。

就「服貿協議」而言,民進黨不能全然只有以「贊成」、「反對」二分法,那很容易陷入自我矛盾的僵局。我們應該檢討ECFA的成效,分析TPP與RCEP、中日韓FTA的趨勢所可能帶來的產業衝擊,以具體的市場數據進行社會說服,否則,「反中」極容易被操作成「反商」,而這個現象正在發生。

民進黨給國人「逢中必反」的印象,應該更清晰闡述。反中共武力霸權、反中共迫害人權,反對台灣資本進入危傾的中國市場,反對台商遭到中共官僚坑殺,這對於台灣人有什麼不好?


要有勇氣改變

2014-3-15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1| 評論數: 0

民進黨公布一份民調,有4成民眾不滿民進黨「逢中必反」的態度。主席蘇貞昌說,過去有一些作法或許讓人民不認同,民進黨會就事論事調整自己,但又說,民進黨對中國有一些一定要反對,例如中國不排除武力攻台。

國民黨也沒有全盤接收中國大陸的一些作法,包括武力攻台。蘇貞昌對民調的回應欲言又止,不敢痛快的承認「逢中必反」之失,也沒說明哪些政策要調整。倒是前主席許信良說得實在,民進黨要有勇氣改變,否則會離社會越來越遠。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4-3-15

民進黨逢「中」必反?反的對象是誰?是中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主義?還是中國人?台灣人不喜歡看到民進黨反那個「中」?


逢中必反?反什麼?

智取乾坤 - 洪智坤 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 2014-3-15

民進黨公布最新民調指出,民眾對於國、民兩黨的兩岸政策主張,最不能接受民進黨「逢中必反」,比率為四十.七%;最不能接受國民黨則是「過於順從中國的要求」,比率為卅七.四%;另有卅.六%不能接受國民黨「經濟依賴中國」。

民調顯示,民進黨兩岸政策最不能讓民眾接受的前三名依序是「逢中必反(四十.七%)」、「對中國經濟政策保守(廿一.七%)」、「台灣獨立(十九%)」。而國民黨兩岸政策最不能讓民眾接受的前三名依序是「過於順從中國的要求(卅七.四%)」、「經濟依賴中國(卅.六%)」、「一個中國、兩岸統一(十七.七%)」。

這份民調很有趣也極富意義,但是民進黨倒是不必急著「反省」,或是定義自己「價值立場優於政策制定」,反而應該從更細膩的分析著手,正確理解台灣人民如何看待兩黨的中國政策?

民進黨逢「中」必反?反的對象是誰?是中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主義?還是中國人?台灣人不喜歡看到民進黨反那個「中」?或者民進黨反對經濟完全傾中、中共侵害人權,反倒是台灣人民所支持的立場?否則不會出現台灣人對民進黨有逢中必反的印象,卻又不喜歡國民黨在經濟上過於傾中的印象,這兩者相互關連,呈現糾結的集體社會心理投射。

台灣人要主權也要賺錢,因此,沒必要預設台商就是國民黨的鐵票,否則150萬台商台幹加上其眷屬,至少450萬票,為何民進黨只輸80萬票?

民進黨給人「逢中必反」的印象,究竟是台灣主權獨立的立場?或是沒有能力處理與中共的互動?政府間的互動與政黨間的互動,存在根本的差異。

以「服貿協議」而言,民進黨不能全然只有以「贊成」、「反對」二分法,那很容易陷入自我矛盾的僵局。我們應該檢討ECFA的成效,分析TPP與RCEP、中日韓FTA的趨勢所可能帶來的產業衝擊,以具體的市場數據進行社會說服,否則,「反中」極容易被操作成「反商」,而這個現象正在發生。

民進黨給國人「逢中必反」的印象,應該更清晰闡述。反中共武力霸權、反中共迫害人權,反對台灣資本進入危傾的中國市場,反對台商遭到中共官僚坑殺,這對於台灣人有什麼不好?


民進黨的中國思維

智取乾坤 - 洪智坤 民進黨中央執行委員 2014-3-19

民進黨進行服貿抗爭之前,內部剛公布一份民調,被定義為「贏在價值、輸了政策」,到底民進黨領導人的「中國思維」有何異同?

「51%迷思」讓想競逐大位的人,對於中國政策都不願意積極表態,算計的策略是:如果獨派是保守的極端,「出頭鳥」謝長廷則被視為另一個極端,「允厥執中」佔領中間位置,「可能」會獲得最大的支持。

「台灣共識」從蘇貞昌講到蔡英文,再從蔡英文講回蘇貞昌,只有形式而無內涵,只有立場而無行動,所以,華山會議討論核心價值,「捍衛台灣主權獨立」毫無疑義,至於如何捍衛則鮮有高論。

固然「台灣主權獨立」是核心價值,既然是核心價值就應該拚死捍衛,怎麼會連如何捍衛都沒有辦法呢?於是乎,民進黨就陷入了「維護主權」和「和平發展」的兩難。

台灣人民要主權也要和平,主張台獨是強調主權,在選舉就變成破壞和平。這就是民進黨中國政策的兩大盲點:「只有立場而無行動、既無行動也無說法」,當然不能讓台灣人民放心。

我們常常說:民進黨應該爭奪兩岸的話語權和詮釋權。話語權和詮釋權簡單來說就是「政治符號」,如果陷入敵方的語言邏輯、符號陷阱,沒有自己的語言,連話都講不清楚了,人民怎會相信?

缺乏行動已經很糟糕了,語言貧乏則更要命。

「九二共識、一個中國、一中各表、和平交流、和諧發展、民族主義」,這些都是國共陸續創造出來的語詞。但是,從民調來看,兩岸愈交流則台灣人的中國認同度愈低,兩岸愈和諧,則主張台獨的比例升高,這都是國民黨的痛處啊,怎會是國民黨的優勢呢?「和諧」是國共高層的和諧?還是國際秩序的和諧?交流是更認同還是更疏離?和平是什麼樣的和平?恐嚇打壓也可以帶來「和平」,不是嗎?

民進黨要提出中國政策的新思維和新策略,首要必須先跳脫、破除中共的統戰語言,而採取主動積極的新語詞主張,讓中共好好去研究和因應。

國民黨的失敗(或刻意的失敗),就是在兩岸政策上順著中共的邏輯走,「求同存異」變成只有同化、掩飾差異。所以,我在北京會談強調,兩岸要面對差異,懸殊的差異無法進入政治議程。

你要「政治議程」,我就提「生活價值觀差異」;你提民族主義,我則強調民主鞏固;你指我台獨,我說你迫害人權;你提和平發展,我說公民權利;你說中國崛起,我提台灣自信…。

就國際秩序來看,「和平發展」比較有戰略高度?還是「公民權利」?「公民權利」對台灣內部要鞏固民主,對於中國要凸顯價值差異,對周邊國家則是合作結盟。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4-3-24

民進黨,昨晚差點陣亡在台北街頭。陣亡的原因,不在於鎮暴警察的武力,而在於群眾的唾棄。

所幸「四巨頭會議」做成走上街頭的決定,謝長廷等人被噴水得狼狽不堪的新聞;所幸國民黨的愚蠢,指責民進黨「介入」學運,才勉強維持住這個最大在野黨存在的社會正當性。所以,昨晚我才會幾近噴淚說出「民進黨總算對得起台灣人民」。

立法院周邊捐輸不斷的物資,證明台灣人的熱情猶在,但是他們對於民進黨養尊處優的天王天后已經毫無感動。

蘇貞昌主席撐持得難過,下屆黨主席蔡英文只會更加痛苦到底。一則兩岸之間「創造性模糊」的政策空間,在這次反服貿運動已經徹底消失,而蔡英文只會模糊絕不講清楚的習慣改不掉,將無法獲得公民社會的信任。

再者,蔡英文在2011年不分區立委切割公民團體在前,現在雖然出現「政黨載具」說,她卻「當然不讓」選擇黨主席,可謂重大的政治判斷錯誤。

第三勢力如「公民組合」絕對在2016年推出漂亮的不分區立委名單,相對壓縮民進黨安全名單剩不到十席,到時候蔡英文還是會受制於「具有專業政治能力」的派系分贓,她要如何選總統?

像我這樣忠(民進)黨愛(台灣)國的民進黨體制內人物,只能眼睜睜看著歷史的錯誤發生。然而,我們倒是不必對於未來感到悲觀,經過反服貿一役,台灣人終於理解水淹鼻孔的危機感,未來的自救運動只會愈來愈蓬勃熱烈。至於民進黨長不長進?就看這個黨有沒有危機意識?


陸:民進黨不逢中必反才有出路

2014-3-26 13:00| 發佈者: maganpower| 查看數: 101| 評論數: 0 |來自: 中央社

針對民進黨民調顯示,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有多項輸給國民黨,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今天說,民進黨的確需要認真反思,「只有去除逢大陸必反的毒素」,才能找到自身發展出路。

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上午舉行例行記者會,馬曉光在回答媒體提問時,作上述表示。

馬曉光說,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項民調的結果,台灣社會很多輿論也對此做出評論。對於這項結果,民進黨的確需要認真反思。

他指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有去除逢大陸必反的毒素」,民進黨才能找到自身發展的出路。


不只顧門 綠中常會熱議學運中角色

風傳媒 顏振凱 2014/04/02 19:17

民進黨2日中常會,與會人士討論該在學運中扮演何種角色,據轉述,對民進黨除替綠委顧門,水電支援外,該如何因應學運?常會內也有不少討論。

立院黨團幹事長高志鵬也問,不知黨內和學生有無對話機制?蘇貞昌坦言,跟學生的確要積極對話。

據轉述,新潮流中常委吳思瑤力主民進黨現在應有積極角色,黨主席蘇貞昌應邀其他在野黨共商,另方面也該去拜會立法院長王金平,蘇僅答「可研究、可考慮」。

下午中常會,黨團幹事長高志鵬突然問到,「不知黨內跟學生是否有對話機制?」 據轉述,在高提問後,蘇貞昌指示社運部主任郭文彬說明,郭則細數民進黨對學生提供多少支援,蘇在郭報告完後坦言,這跟高關心的是兩回事,跟學生確要加強積極對話。

前行政院長謝長廷也發言指出,民進黨其實默默做了很多苦工,但外界不清楚,應讓外界明瞭。謝長廷更指出,竹聯幫大老白狼日前攻擊民進黨是貪污黨,對民進黨形象傷害大,民進黨該對張提告,不過吳思瑤及蘇系中常委蔡憲浩都反對,認為張公信力不足,不須以黨的高度回應。

一位中常委透露,謝長廷在上周中常會,曾拋出議題,認為黨內應認真探討「是否完全否定服貿協議」,具體思考民進黨底線為何?但當時沒有具體結論。

吳思瑤則認為,先前民進黨對學運扮演支援角色,但在330後,作為最大在野黨,應扮演積極角色,提供解決僵局的可能做法。她建議蘇可以黨主席高度,邀其他在野黨共商,也可和立院黨團幹部,就服貿議題一同拜會立法院長王金平,蘇系中常委蔡憲浩更進一步建議蘇也可和學生代表、甚至馬英九總統對話。惟對相關建議,蘇最後僅說,和其他在野黨共商,可以研究,至於拜會王金平會考慮去做。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4-4-3

誤會。

大家都誤會蘇貞昌了,他不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否則他大可利用三月學潮,在國民黨最脆弱的時候,充分發揮在野黨主席的角色,結合體制內外的力量主導台灣政局,不僅民進黨主席選情丕變,2016的歷史也將改寫。

大家都誤會蔡英文了,她不是一個冷酷無情的菁英。這些日子以來她寫了無數的抒情文而不是論說文,充分表現她的感性而不是理性。甚至在她最專業的兩岸、國際貿易談判上,她既不想想也不說說,服貿和TPP有何異同?要不要概括承受?還是全盤否決?公民憲政會議與憲政民主如何接軌?

他們兩人真是謙卑到令台灣人痛哭流涕,真是謙卑到靠北的極致。

大家都誤會了,蘇蔡根本沒有惡鬥。學運路線的鬥爭都還盱衡局勢、引經據典,而他們兩個只是在桌底下偷偷踢腳,真是他媽的其爭也君子。


學運退場 內訌!綠委罵民進黨「失能」

【聯合報╱記者鄭宏斌/台北報導】2014.04.09 03:28 am

學運退潮,綠營內部湧現檢討聲浪。民進黨立委林淑芬昨在臉書上大罵民進黨「失能」,要求提出檢討報告,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則主張召開「黨是會議」;為了回應批評,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今將在中常會上提案,希望推動憲政改造、黨務改造等工作。

林淑芬昨天表示,學運告一段落,民進黨不能假裝學運的發動與自己失能無關,「為何議會路線失能無能的檢討報告,也該交出來了吧」;若民進黨再不反省,「距離被人民拋棄的日子,也不會太遙遠」。

謝長廷說,在這次學運中,不少人指責民進黨被動消極,明顯邊緣化,民進黨如果有危機感,應該召開「黨是會議」,大家開誠布公、深入探討,並讓黨員能直接參與重大政策的討論。

謝長廷指出,民進黨面臨邊緣化問題,主要是因為怕學運被貼標籤,但民進黨不應只是做後勤工作,應做多一點事情。這次要當作黨的危機,或者再出發的契機,藉著跨派系的黨是會議,大家要深入談一下。

為了處理「邊緣化」問題,民進黨發言人張惇涵受訪表示,蘇貞昌將在今天中常會上提案,要求黨團堅守立場,回應民間對於服貿協議「先立法、再審查」的訴求,立出能實質監督兩岸協議的條例。

張惇涵說,蘇貞昌主張成立「憲改工作小組」,針對台灣目前的憲政困境,研擬、討論改革方案的時程與策略;包括罷免、倒閣、公投等,現在的門檻太高,都是可以討論、改革的方向。

張惇涵指出,對於許多要求民進黨檢討的聲浪,蘇貞昌也會拋出黨務改造的想法,今天在中常會上,讓中常委們集思廣益,凝聚出黨改的方向與共識。

張惇涵說,這一次的學運,是台灣民主再深化的過程,也為民進黨帶來挑戰,今天的中常會將討論因應方案,回應外界批評。


不忍撕裂、促黨團結 蘇貞昌不選黨主席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2014.04.14 08:51 am

民進黨黨主席選舉下月即將舉行,原有意連任的現任黨主席蘇貞昌,今天在臉書上表示,為減少對黨的傷害,團結力量打贏2014選戰,決定不參選黨主席選舉。

【記者高凌雲╱即時報導】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上午透過臉書粉絲團網頁,宣布退出民進黨主席選舉。蘇貞昌說,從當黨主席的第一天開始,他就許下心願,為台灣、為人民、為這個黨,一定要打贏2014的選戰,為民進黨重返執政打下勝利的基礎。

他表示,他是創黨黨員,對民進黨有很深的感情,但這二年,對這個黨感受更深。感受到人民對民進黨很深的期待,與恨鐵不成鋼的痛苦。過去一年多,民進黨的支持度,破紀錄的持續超過國民黨,這固然可喜,但人民期待的,是一個能堅守台灣價值、能捍衛人民權益、能無私而團結的民進黨。顯然的,我們還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

蘇貞昌表示,現在學運方興未艾,2014終結核四重任當頭,距離11月大選只剩下幾個月,要打贏2014,力量不能散,黨不能先亂,少一次廝殺,黨就少一分傷害,在兩位前主席已經表達參選意願情況下,作為現任主席,幾經斟酌,決定不參選此次黨主席選舉。

他說,新一波民主浪潮已經到來,人民不會等待民進黨,唯有與人民做夥,黨才有未來。不忍撕裂,所以放手,退後一步,海闊天空,為台灣打拼,永不改初衷。


蘇貞昌 臉書發言 2014-4-14

從當黨主席的第一天開始,我就許下心願,為台灣、為人民、為這個黨,一定要打贏2014的選戰,為民進黨重返執政打下勝利的基礎。

我是創黨黨員,對民進黨有很深的感情,但這二年,我對這個黨感受更深:我感受到人民對民進黨很深的期待與恨鐵不成鋼的痛苦。過去一年多,民進黨的支持度,破紀錄的持續超過國民黨,這固然可喜,但人民期待的,是一個能堅守台灣價值、能捍衛人民權益、能無私而團結的民進黨。顯然的,我們還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

現在學運方興未艾,2014終結核四重任當頭,距離11月大選只剩下幾個月,要打贏2014,力量不能散,黨不能先亂,少一次廝殺,黨就少一分傷害,在兩位前主席已經表達參選意願情況下,作為現任主席,幾經斟酌,決定不參選此次黨主席選舉。
新一波民主浪潮已經到來,人民不會等待民進黨,唯有與人民做夥,黨才有未來。不忍撕裂,所以放手,退後一步,海闊天空,為台灣打拼,永不改初衷。


洪智坤 臉書發言 2014-4-14

有所不戰,真情蘇貞昌!

第一次見到蘇貞昌,是1993年他屏東縣長連任落選之夜。

黑道暴力抹黑中傷拉下這位勤政清廉的縣長,陳菊和蘇貞昌相對而坐,承受這個意外的打擊。大家提議要辦一個謝票晚會,囑咐我想個主題,我寫下了「歡喜付出、甘願承擔----把縣政還給縣民」。縣民萬分不捨,後來的蘇貞昌做了一個更令人感動的決定:屈就民進黨秘書長,俯首甘為孺子牛。

如果這次黨主席選舉,蘇蔡謝都投入參選,「慘勝」或「慘敗」對三個人的意義都相同,太陽花學運如火如荼之時,有力者頻頻綁樁約見,要求表態選邊,黨員早就廝殺決裂,台北媒體看不到的慘烈,基層已是感受深刻。凡是對黨有歷史情感者,皆不忍民主進步黨。謝長廷沒有主動權,蘇貞昌於是做了決定。

「不忍撕裂、所以放手」,這八個字、何其沈重。有所不戰,才是真情蘇貞昌。


蘇貞昌不連任 蔡英文肯定

【聯合晚報╱記者林敬殷╱即時報導】2014.04.14 12:00 pm

在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相繼宣布退出下屆黨主席選舉後,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發表聲明,聲明全文如下:

今天早上,蘇貞昌主席與謝長廷前院長,都作出了退出黨主席選舉的重大決定。他們作為民進黨的創黨黨員,與這個政黨共同成長,一起經歷許多風雨,為台灣民主勞心勞力、全心付出,值得所有台灣人民的肯定。

過去六年以來,台灣社會的確累積了巨大而深沈的民怨,人民對未來充滿焦慮,學運只是一次社會潛藏力量的釋放。因應社會力的興起,民進黨更應該深刻反省,對政黨的角色與功能重新思考。

在台灣正遭逢各項重大考驗的時刻,我認為團結合作,是每個民進黨人共同的責任。接下來,我們必須堅定的承擔,承先啟後,完成世代傳承和黨的改革。我們也應該開啟和社會的對話,與公民同行,讓更開放、更年輕的民進黨與所有的人民一起努力,徹底改變這個國家。


蘇謝退選黨主席 蔡英文:堅定承擔

自由時報 2014-04-14  11:54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蘇貞昌、謝長廷相繼宣布退出民進黨主席選舉,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發表聲明表示,蘇謝二人對台灣民主的付出,值得所有台灣人民肯定;接下來她必須堅定的承擔,承先啟後,完成世代傳承和黨的改革。

蔡英文聲明全文如下:

今天早上,蘇貞昌主席與謝長廷前院長,都作出了退出黨主席選舉的重大決定。他們作為民進黨的創黨黨員,與這個政黨共同成長,一起經歷許多風雨,為台灣民主勞心勞力、全心付出,值得所有台灣人民的肯定。

過去6年以來,台灣社會的確累積了巨大而深沈的民怨,人民對未來充滿焦慮,學運只是一次社會潛藏力量的釋放。因應社會力的興起,民進黨更應該深刻反省,對政黨的角色與功能重新思考。

在台灣正遭逢各項重大考驗的時刻,我認為團結合作,是每個民進黨人共同的責任。接下來,我們必須堅定的承擔,承先啟後,完成世代傳承和黨的改革。我們也應該開啟和社會的對話,與公民同行,讓更開放、更年輕的民進黨與所有的人民一起努力,徹底改變這個國家。


蘇貞昌宣布不連任 趙天麟:敬佩但要改革

【聯合晚報╱記者程平╱即時報導】2014.04.14 09:45 am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宣布不再參選連任,最早拋出中生代接班的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說,他敬佩蘇貞昌的決定,認為蘇貞昌現在能夠在任期最後,無私的處理黨內改革問題。蘇系的民進黨立委吳秉叡則說,蘇貞昌的決定與2014大選絕對無關,只是社會各種責難都有,求全不容易,他肯定支持蘇貞昌的決定。


謝長廷也宣布不會選黨主席

【聯合晚報╱記者林敬殷╱即時報導】2014.04.14 11:42 am

繼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宣布退出下屆黨主席選舉後,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也在稍後宣布退出。謝長廷發表一份聲明,雖未直接說出,不過,謝長廷幕僚證實,謝長廷不會去登記。

謝長廷的聲明如下:

蘇貞昌主席宣布退選黨主席,同為創黨黨員,同樣對黨有難以割捨的感情,他的做法我完全可以體會,太陽花學運的年輕一代,犧牲冒險將民主再升級的火苗辛苦交到我們手上,我們政黨如不謙虛傾聽,真誠改革,那真是對不起他們。

其實這兩天我到中南部,我已經向支持幹部、巿長同志表達改革的迫切和退選不登記的決定,這也不是「以退為高,以選為卑」,畢竟黨公職選舉每年都有,競爭不可避免,也未必就不能團結,主要還是如何避免派系對立惡化,如何包容溝通化解歧見。

民進黨要重燃支持者的熱情、重拾人民信任,最需要走出派系和包袱,有更多的對話協商,真正還政於民,大家忍辱負重,承接太陽花學運的能量,邁向光明的方向。


「民進黨需走出派系和包袱」 謝長廷也退選黨主席

自由時報 2014-04-14  11:30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民進黨主席選舉今天開始登記,但繼蘇貞昌稍早宣布退選後,前民進黨主席謝長廷剛剛也在臉書上宣布,退出黨主席的競選。

謝長廷退選聲明全文

蘇貞昌主席宣布退選黨主席,同為創黨黨員,同樣對黨有難以割捨的感情,他的做法我完全可以體會,太陽花學運的年輕一代,犧牲冒險將民主再升級的火苗辛苦交到我們手上,我們政黨如不謙虛傾聽,真誠改革,那真是對不起他們。

其實這兩天我到中南部,我已經向支持幹部、巿長同志表達改革的迫切和退選不登記的決定,這也不是「以退為高,以選為卑」,畢竟黨公職選舉每年都有,競爭不可避免,也未必就不能團結,主要還是如何避免派系對立惡化,如何包容溝通化解歧見。

民進黨要重燃支持者的熱情、重拾人民信任,最需要走出派系和包袱,有更多的對話協商,真正還政於民,大家忍辱負重,承接太陽花學運的能量,邁向光明的方向。

 
謝長廷 臉書發言 2014-4-14

蘇貞昌主席宣布退選黨主席,同為創黨黨員,同樣對黨有難以割捨的感情,他的做法我完全可以體會,太陽花學運的年輕一代,犧牲冒險將民主再升級的火苗辛苦交到我們手上,我們政黨如不謙虛傾聽,真誠改革,那真是對不起他們。

其實這兩天我到中南部,我已經向支持幹部、巿長同志表達改革的迫切和退選不登記的決定,這也不是「以退為高,以選為卑」,畢竟黨公職選舉每年都有,競爭不可避免,也未必就不能團結,主要還是如何避免派系對立惡化,如何包容溝通化解歧見。

民進黨要重燃支持者的熱情、重拾人民信任,最需要走出派系和包袱,有更多的對話協商,真正還政於民,大家忍辱負重,承接太陽花學運的能量,邁向光明的方向。


蔡英文 Tsai Ing-wen 臉書發言 2014-4-14

今天早上,蘇貞昌主席與謝長廷前院長,都作出了退出黨主席選舉的重大決定。他們作為民進黨的創黨黨員,與這個政黨共同成長,一起經歷許多風雨,為台灣民主勞心勞力、全心付出,值得所有台灣人民的肯定。

過去六年以來,台灣社會的確累積了巨大而深沈的民怨,人民對未來充滿焦慮,學運只是一次社會潛藏力量的釋放。因應社會力的興起,民進黨更應該深刻反省,對政黨的角色與功能重新思考。

在台灣正遭逢各項重大考驗的時刻,我認為團結合作,是每個民進黨人共同的責任。接下來,我們必須堅定的承擔,承先啟後,完成世代傳承和黨的改革。我們也應該開啟和社會的對話,與公民同行,讓更開放、更年輕的民進黨與所有的人民一起努力,徹底改變這個國家。


蘇謝退選…蔡英文躍起 掌民進黨

【聯合報╱記者鄭宏斌/台北報導】2014.04.15 04:39 am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昨天相繼宣布退選黨主席,在民進黨內投下震撼彈。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也發出聲明,肯定蘇、謝的付出,並表態繼續參選。蔡英文不僅出任下屆民進黨主席已成定局,角逐二○一六大位也取得有利的戰鬥位置。

蘇:退一步海闊天空

蘇貞昌雖退出黨主席選舉,但他也說,要打贏二○一四,力量不能散,黨不能先亂,少一次廝殺,黨就少一分傷害,幾經斟酌,決定不參選,「不忍撕裂,所以放手,退後一步,海闊天空,為台灣打拚,永不改初衷」。被解讀不排除再戰二○一六。

民進黨五月改選黨主席,昨天是領表登記的第一天,僅前高雄縣副縣長郭泰麟登記參選。蘇貞昌昨早八時在臉書上宣布不參選連任;三小時後,謝長廷也發出退選聲明。蔡英文則在中午發出新聞稿。三人昨天都沒有公開行程。

據了解,蘇貞昌已醞釀退選多日,並要求幕僚不能對外透露。昨早發表聲明前,他先親自致電給綠營派系要角,告知退選消息。

蘇貞昌聲明,他是創黨黨員,對黨有很深的感情,這兩年,他感受到人民對民進黨很深的期待與恨鐵不成鋼的痛苦,人民期待一個能堅守台灣價值、捍衛人民權益、無私而團結的民進黨,「顯然的,我們還沒有達到這樣的要求」。

謝:這不是以退為高

謝長廷表示,他同為創黨黨員,同樣對黨有難以割捨的感情,可體會蘇的做法。這兩天他到中南部,已向支持幹部、巿長同志表達改革的迫切和退選不登記的決定。謝長廷說,這也不是「以退為高,以選為卑」,黨公職選舉每年都有,競爭不可避免,未必就不能團結,主要是如何避免派系對立惡化,包容溝通化解歧見。

蔡英文說,團結合作是每個民進黨人的責任,「我們必須堅定的承擔,承先啟後,完成世代傳承和黨的改革」。蔡英文表示,蘇、謝作為民進黨創黨黨員,經歷許多風雨,為台灣民主勞心勞力、全心付出,值得所有台灣人民肯定。


蘇謝退選 陳菊肯定

【聯合報╱都會地方中心記者/連線報導】2014.04.15 04:47 am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行政院前院長謝長廷決定退出下屆民進黨主席選舉,綠營縣市長都表示肯定,陳菊讚無私,賴清德說敬佩。

高雄市長陳菊兩度在臉書「花媽粉絲團」表達內心的感動,指蘇、謝展現智慧、格局、勇氣和無私,歷史會記得舞台上每一個漂亮的身影,誰做領導人,都是一時的事情,但留下貢獻、留下高度以及格局,則是永遠的事。民進黨在未來選舉中可以帶給民眾更多信心,獲得更多支持。

台南市長賴清德也在臉書上貼出對蘇退選的看法,表達敬佩,但對謝退選隻字未提。媒體後來問他對謝退選看法時,也未正面回應。

雲林縣長蘇治芬說,蘇、謝為避免黨內分裂,成全大局退選黨主席,在最關鍵時刻展現不一樣的政治氣度,讓人感動。希望兩人不要因退選而離開黨務,繼續為黨、為台灣人民奉獻。

嘉義縣長張花冠表示,蘇與謝能以奉獻為上,回到創黨初衷,展現智慧與包容共生,給予高度肯定。


看問題/學運,照出民進黨老化僵硬

【聯合報╱本報記者鄭宏斌】2014.04.15 04:20 am

蘇貞昌、謝長廷接連退選,黨魁之爭由「三搶一」,變成蔡英文穩贏局面。受到學運影響的民進黨,未來將面對被邊緣化、公民意識凌駕政黨、兩岸路線等種種問題,蔡英文若順利接任,是否能帶領民進黨脫離谷底,是一大考驗。

太陽花學運爆發,持續超過三周,不僅重創國民黨聲勢,也連帶衝擊民進黨。雖然民進黨與學生站在同一陣線,也擔任後勤角色,但學運所產生出來的能量、創意、議題設定等,有如一面鏡子,照出民進黨的老化與僵硬。

學運雖然落幕,但蓄積的公民力量蓬勃發展,成為「後馬英九時代」一股極大的抗爭動力。相較之下,民進黨進入體制已久,早已失去街頭野性,蔡英文宣稱要重新連結社會力量,恐怕要耗費更大心力。

此外,學運訴求反黑箱服貿,不免涉及統獨議題,許多上街的民眾因不滿馬政府親中,大聲喊出「支持台灣獨立」,強化本土意識。但這與綠營近年試圖偏向中間路線的兩岸政策有所牴觸,如何面對逐漸升溫的台獨論述,也是蔡英文重大課題。

學運代表年輕勢力的崛起,以及對於僵化體制的反思,間接促使蘇謝退位。相較於美麗島、律師世代,蔡英文雖然較為年輕,但也擔任兩屆黨主席、選過總統,早是天王等級,面對虎視眈眈的中生代,蔡英文不得不處理世代交替問題。

蘇、謝雖退選,在黨內仍有一定派系力量,謝長廷較支持蔡英文,雙方合作應無問題,但「蘇蔡心結」長期難解,未來會否延伸「兩個太陽」問題,造成民進黨雙頭馬車,也是支持者擔憂的事。


蘋論:民進黨的集體焦慮

蘋果日報 2014年04月15日

學生佔領行動結束後,長期追蹤台灣民心動態調查的台灣指標民調公司發表民調,與上月下旬相較,民眾對國民黨好感比率增加3.8個百分點、反感比率微降0.3個百分點,然對民進黨好感比率減少3.9個百分點、反感比率陡增7.0個百分點。這數據與一般人認為學運反政府,所以在野黨勢必從學潮受益的認知大相逕庭,跌破一堆人眼鏡。

派系爭鬥無能現形

很意外嗎?其實一點也不。學潮再次重擊馬政府,在危機感驅使下,讓先前若干猶疑不表態的藍營基本盤重新表態歸隊,所以導致國民黨乃至於馬英九的好感度與滿意度略增。而學潮更讓民進黨的無能孱弱與因循苟且全部現形,學生及他們的支持者們根本不願意跟這個在野黨站在一起,其政黨形象不升反降,蘇貞昌最後被迫棄選黨主席,也不過是意料中事。

一場太陽花學運,沒撂倒學生要抗爭的馬金江,反而讓民進黨陷入集體焦慮。趙天麟說,學運出了少年英雄,所以民進黨要世代交替,「中生代全面接班」,但這顯然是個假議題;試問,什麼是中生代?年紀輕的就比較能夠有新思維帶領這個政黨嗎?而蘇貞昌因為訴求黨的團結、不忍黨受傷害,所以要退選,這同樣好笑;試問,如果團結只是不要競爭撕裂,那何不把兩年改選一次的黨主席選舉改成四年甚至更久。

這些話語還是民進黨內的權力遊戲,學生也都已經號召50萬人上凱道反政府了,這個政黨還在暗地裡玩「卡蘇」、「槓蔡」、「批謝」的派系格鬥戰;主事者沒有理念,追隨者欠缺價值,所有端上檯面的談話都在預留後路,等待翻牌,都只能從他的派系出身歸結他的理路與意向,長此以往,這樣的政黨怎可能不被邊緣化?

算計利益忘了初衷

民進黨裡仍有許多從事民主運動的先行者,當年很多野百合學運的核心成員也進入了這個體制,這場太陽花學運,一定讓他們看到似曾相識的足跡。但他們稱許學生的理想與純潔,其實都只是用來彌補自己的懦弱與世俗;他們被學生感動之後,想的是這場學運對他的下一場選舉有什麼衝擊影響;他們的所有行動一定要先計算派系利益與政治得失,卻忘了自己當初從政的初衷。

醒醒吧!民進黨,這個國家還需要你們當個像樣的在野黨。


批踢踢實業坊 › 看板 HatePolitics

作者killholic ()
看板HatePolitics
標題[轉錄] 反對是唯一的作法
時間Sun Apr 20 14:53:45 2014

只會反對的民進黨 http://goo.gl/xxW4CT

要便宜用電,卻不要核四發電。
要地區發展,卻不要國光石化。
要高薪工作,卻不要建設工廠。
要買得起房,卻不要都市更新。
要經濟發展,卻不要服貿協議。
要台獨建國,卻不要當兵服役。
要欺負警察,卻要求警察保護。
要司法公正,卻拜託法外開恩。
反旺中壟斷,卻不反年代壟斷。

讓資金流出去,叫做淘空台灣。
讓資金流進來,叫做買下台灣。
讓人才走出去,叫做人才外流。
讓人才走進來,叫做木馬屠城。
人家賺你的錢,叫做欺人太甚。
人家讓你賺錢,叫做收買人心。

拒絕F1賽車場,F1去了新加坡,月營收30億。
拒絕古根漢,古根漢去了西班牙,年營收300億。
拒絕迪士尼,迪士尼去了香港,年營收1400億。
拒絕拜耳,拜耳去了德州,投資1260億。
拒絕杜邦,杜邦去了山東,投資250億。
拒絕服貿,韓國要!
拒絕龍燈,中國要!

台灣經濟垮了,又怪政府無能。
企業財團走了,又怪政府22K。

我們需要監督政府的【在野黨】,而不是甚麼都反對的【選舉黨】。


【華山論劍】民進黨中生代嗆聲後 何去何從?

想想台灣 想想論壇 林濁水    Apr 22, 2014

前一陣子民進黨的中壯代有的嗆聲「革除大老政治,現任主席蘇貞昌、前主席蔡英文、謝長廷都不要再選黨主席,應由中生代、青壯派直接掌握黨機器。」有的高喚「蘇、蔡、謝都當過黨揆了,但表現卻比不上七、八年級的太陽花,所以請大老們放手,讓黨內中生代主導黨的運作。」
 
美國第35任總統甘迺迪,獲得民主掌提名,成為實質「黨魁」時33歲,英國總理布萊爾,成為工黨黨魁時41歲,都比現在民進黨的中壯派年輕了10多甚至20歲。兩人一位被大多數美國人當做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另一位無疑的也是英國最傑出的總理之一。因此難怪民進黨的中壯代憤憤不平。他們強調,他們已經都準備好了,就差大老不肯讓位而已。
 
不過且慢,甘迺迪和布萊爾的黨魁位子並不是人家讓出來的,而是自己經過投票力拼而來的,民進黨的過去主席也都一樣,為什麼中壯代要求讓的?他們說「準備好了」意思是說準備好要領導一番大刀潤斧的改革,不過可惜改革的內容卻不見到清楚地提出來。
 
事實上,台灣從黨外到民進黨的民主運動,倒也都曾經發生過變動歷史軌跡的大改革,但是都不是在年輕一代逼迫大老讓出黨魁位置才成功的。
 
當時發動改革的人都比現在的中壯派年輕非常多,1980年代初,年紀才30出頭的「黨外新生代」力抗大老,主張民主運動應該在老一代的「議會路線」外開發新的「群眾路線」,他們在大老們奚落,打壓中開啟了台灣在1980末風起雲湧的群眾運動,等到民進黨建黨,終於承認民主運動應該「議會路線」和「群眾路線」並進,民進黨從此主導了1990的狂飈時代。
 
1990年代又有約40上下的一批人,力抗大老而說服民進黨全大會通過了台獨黨綱,終於領導台灣國家意識的成長,台獨支持度從不到10%成長到今天的六、七成,整個地轉變了台灣的國民認同,並成為當今民進黨的最大政治資源。
 
其實,以英美兩國的政黨體制來說,今天中壯代不論說是要當主席或當黨魁都很令人困惑的。在英美兩國,當黨魁事實上就是一旦黨大選勝選就要當總理或總統的意思,但我們的中壯代卻又說黨魁讓我當,你去選總統(或總理),這在英美兩國來說是不通的。
 
有的中壯代說我只要當主席,這同樣奇怪,因為黨主席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很少,比黨團領袖甚至大牌國會議員都不如,主席只是黨內純事務性的黨務主管,並沒有政治領袖的意涵,英美兩國幾乎很少人叫得出黨主席的名字,一些民進黨中壯代志向遠大自許而有志一同地說要爭這樣的位子,英美兩國人不怪才怪。
 
當然,我國的黨主席和英美都不一樣,這的確是,但是這是根源於一般國家憲政體制、政黨體制和選舉制度都座當配套安排,而我國則完全亂了套的關係;並不是我們在英美體制之外創造出了什麼值得稱讚的台灣特色的優良體制。
 
三個應該配套的體制亂套的結果就是今天政治紛爭不已最關鍵的亂源。因此,如果要談黨務改革,不從宏觀的重新配套着手的話根本是無濟於事。
 
由於察覺到這一個根本問題,所以公民團體和學生先因朝野為服貿爭議僵局而佔領了國會,接着很快把層次提高,主張要召開公民憲政會議,接着,強調憲政會議中憲政體制和政黨體制、選舉制度要配套改革。
 
在這過程中,整個民進黨,包括老,中世代金茫茫然跟在公民團體和學生後面喚公民憲政會,喪失議題主導權不說,甚至顯然並不明白,他們說的三個體制的配套意義,所以在公民憲政會議的配套訴求被民進黨中常會拆開了,分成憲政改造和黨務改造互不相干的兩個議題,由兩個小組分開處理。
 
老一代做了錯誤決定,中壯代也不明究裏,把這錯誤的體制視為不必質疑,只想在這體制下爭個主席或「黨揆」的位置當,而根本不知道如果真的要改革,必須這錯誤的體制本身是非拿出來改革不可的。
 
當然,配套改革工程浩大,但是不配套的改革根本談不上什麼改革,公民團體和學生已經清清楚楚地指出了這一點了。中壯代說「蘇、蔡、謝都當過黨揆了,但表現卻比不上七、八年級的太陽花。」但是中壯代不也一樣地「表現比不上七、八年級的太陽花」?民進黨中壯代在議題的開創主導上已經輸給下一代了,這也也就罷了,不要連理解下一代提出的議題的意義是什麼都搞不清楚,那就太不用功了。加油了,中壯代。
 
林濁水

過去:在街頭闖蕩,在廟堂拔劍砍柱。曾是刑期比短第一名政治犯。
現在:種菜,種花,還自以為是吟遊詩人。


作者yun3liu (昀小姍)
站內HatePolitics
標題[黑特] 其實我不藍
時間Thu Apr 24 04:54:05 2014

我個人覺得我應該要是一個綠吱才對,因為我是正港本省人外加從小住在綠油油的嘉義縣,在家只講台語,又讀文青藝術類… 嘛,反正就是以冥進洞的省籍分化法,我家絕對會被圈進綠綠那一塊。

我外公外婆是經歷過日據時代的人,他們說日本兵很整潔做什麼事都很整齊,國民兵過來的時候看起來就髒髒的。

啊?聽起來我家應該就是深綠皇民才是。 可是意外的我家是深藍色。

我外公說國民黨來了之後,耕者有其田,不用再看地主臉色。 所以會說日據時代比較好的通常都是當時的大地主、地証或是被菁英培養的醫生等…

他也說228事件會鬧到那麼大,其實也是有人刻意搧動,起因就只是買一包菸而已,最後再什麼事都推給國民黨。

所以他說不是他要支持國民黨,是他不喜歡扭曲歷史的民進黨。

我也覺得228之所以每年都能吵,是因為家屬可以出來討公道… 可是當初外省人死的人數肯定也不在少數,誰替他們討公道?

很多外省老兵當初為了打戰拋家棄子來台灣保衛這塊土地,結果在民進黨的省籍操控下,動不動就被本省人罵說「滾回你們大陸去!」 做人可不可以不要那麼偏激惡質啊?

我不懂為什麼要分本省外省,如果你連基本接納其他民族的氣度都沒有,是跟人家談什麼民主?

所以真的不是我想當藍的,是因為我真的看不下去民進黨嘴上掛著民主,行為卻很不民主的事。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當初民進黨大老看不下去才紛紛離開吧…

就跟當初的大陸人為了「人民」加入共產黨,後來才發現「靠杯!國民黨還比較民主!」

我大陸朋友就說「三十歲前不相信共產主義那叫沒夢想,三十歲以後還相信共產黨主義那叫不實際」,套上「台獨」,一樣能通XD

今天台灣的民主自由,不是只有民進黨有貢獻,結果搞得好像今天我們能有這樣的自由應該要跪地感謝民進黨恩賜似的…

結果民進黨一回頭就說「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我們要台獨!」

hello?要是中華民國今天在大陸就被共產黨給消滅了,你就算有一百個民進黨也無法擁有現在這樣的自由及獨立主權吧?

真的!我不是非藍色不可… 2000年,我家就投橘色的XDD

所以我真心希望民進黨可以變成一個我投得下去的政黨。 不要動不動就叫國民黨道歉,千錯萬錯都是They的錯! 國民黨要讓步!朝野協商要聽我的不然我就不讓你們開會。

這叫我怎麼投的下去? 如果什麼事都要國民黨負責,那還要民進黨幹嘛?

如果什麼都要中央負責,那乾脆由中央派人出來當縣市長就好了啊… 嘖嘖…

還有拜託民進黨就事論事,不要什麼事都是「我可以做,但你不行!」例如:核四、國光石化…等。

最後我最最討厭的就是看到每次選舉就開始一堆假資料出來,真的很煩…

你要反對可以,但是不要造假資料恐嚇人民。 每次選輸就跑,留下一堆假資料在後面真的很噁心,像是吵了六年的綠卡…

Btw, 懶人包的教授可以麻煩出來道歉嗎? 整個很雲淡風輕吼…ˊ_>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