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缺水危機! 孤島找誰調水?
【聯合報╱記者劉俐珊/台北─雲林報導】2014.04.20 03:11 am
蓋水庫,危及保育類動物存亡;不蓋水庫,恐影響經濟發展與國人就業。可能是台灣「末代水庫」的雲林湖山水庫啟用後,台灣該怎麼用水?
八水庫 照顧七十萬人就業
從北到南,台灣西部走廊有七、八十個水庫,其中八個主要水庫,不僅供應民生、農業用水,也照顧新竹科學園區等卅三個工業區的需求,代表著七十萬人的就業,更相當八兆的年產值。
台灣若缺水,生活、生計都會受影響。但,只能蓋水庫嗎?
汙水回收利用 不能再等
前內政部長、台大土木系教授李鴻源說,未來幾乎不可能再開發大型水庫,應拋棄舊思維,跳級到水資源回收;目前全台一天可回收用水估計達兩百六十八萬噸,幾乎是一千萬人用水量,未來五年內將陸續完成的八座汙水回收廠,能否擴及全國,將是關鍵的臨門一腳。
缺水危機就像「溫水煮青蛙」,李鴻源提出警示。他說,汙水回收機制若還只限於「試點」,無法成為全國政策,在可見的未來,台灣勢必面對缺水危機。
李鴻源說:台灣是「孤立海島,沒水時,找誰調?」
政府天天在喊「拚經濟」,面對缺水隱憂,民眾感受可能「不如生意人來得直接」。李鴻源舉新竹科學園區為例,只要缺一天水,廿億產值蒸發不見,缺水對台灣主力產業造成損失,至少都是上億起跳。
從北部寶山水庫、中部的鯉魚潭、集集攔河堰,往南沿伸至烏山頭和南化水庫,背後都有為產業用水推動的影子。每樁開發案,都不免衍生土地徵收爭議,寶山水庫自救會二○○四年在集水區潑灑豬、雞糞的洩「糞」畫面仍歷歷在目。
農委會特生中心棲地保育組長林瑞興說,經濟開發勢必干擾、破壞環境,人為移地保育,因原棲地無法百分之百複製,成效有限,抑或以「減緩(代償)措施」(mitigation)緩衝,目前國際較成功案例,僅日本廣島五日市的人工海岸濕地及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的Bennett水壩。
水庫清淤 花錢緩不濟急
「什麼都可以進口,就是水辦不到,」李鴻源說,未來廿年內,因水庫淤積日益嚴重,台灣水庫蓄水量將只剩現在一半。清淤緩不濟急、耗費龐大,建水庫代價又更高,尤其,南部將首當其衝。
南部原就面臨水資源匱乏,水資源開發案全停擺,產業用水荒已然浮現,南部科學園區就是一例。
擬對產業課徵「耗水費」
根據經濟部試算,開發水庫供水,平均每度自來水成本是廿二元,為現行水價一倍,台灣近廿年刻意壓低水價,經濟部長張家祝也坦言,產業節水效率不彰,擬對產業課徵超額用水的「耗水費」。
台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呂曜志說,產業用水能否有效循環,取決產業群聚特性,台灣多為綜合性工業區,單一產業專區較少,如:高雄石化產業聚落,因產業特性不一,自然缺乏共同誘因投資水循環處理設備。
水資源匱乏 影響產業鏈
水資源匱乏,將進一步影響台灣產業鏈的完整性,未來製造端就難在台灣落腳,攸關國內就業機會創造和國家競爭力,呂曜志說。總量用水零成長或許不容易,但應訂出水再生成長目標,更重要的是,搭配價格機能。
隨著地方開發產業園區增加,也將和中央政府管理的工業區、科學園區、加工出口區等等作資源競合,地方財政多無法負擔「清潔生產」(cleaner production)設備投資獎補助,未來產業的水資源回收,要如何統籌執行,將成考驗。
湖山水庫 撥2億元復育八色鳥
【聯合報╱記者劉俐珊/雲林─台北報導】2014.04.20 03:11 am
雲林湖山里檨仔坑社區,當地居民剩不到一百人,一旁緊鄰龐然大物,一座占地近七百公頃大的湖山水庫。歷時近七年,曾飽受生態爭議而停工的湖山水庫,今年終於完工,最快明年開始營運。
突破封鎖線,走進湖山水庫旁廿公頃大的生態復育基地,海拔不到兩百公尺,眼前卻是一片蓊鬱森林,耳邊鳥鳴、蟲聲不絕。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棲地生態組長林瑞興說,除了花東地區,西部地區很難再找到這樣一片生態「淨土」。
經濟部官員坦言,氣候變遷加劇雨量豐、枯變化,隨國土開發飽和,大型工程開發愈趨困難,湖山水庫可能成為「末代水庫」。
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主管指出,湖山水庫工程是國土保育計畫一環,未來將和集集攔河堰聯合運用供水,滿足雲林地區民生用水需求,希望解除雲、彰地層下陷的「燃眉之急」。
不過,湖山水庫周邊一帶,至少有五百種植物、上千種動物棲息其中,其中還有保育類野生動植物卅六種;林瑞興無奈表示,「如果完全不開發,我舉雙手贊成,但我知道這不是『零』或『一』之間的選擇」。
斗六市近郊一帶的丘陵地,據特生中心調查,是瀕臨絕種的二級保育鳥類八色鳥全台分布最密集地區,湖山水庫興建前,最高曾記錄到兩百隻蹤跡;然而,隨大壩工程告一段落,前年監測數量銳減到卅四隻,為歷年新低。
截至今年為止,中水局陸續投入八色鳥復育相關經費約八百萬元;間接相關如更廣泛的森林棲地復育研究,合計達三千萬元。
曾為八色鳥請命的立委田秋堇表示,八色鳥是夏季候鳥,而台灣是「育嬰房」,扮演關鍵育雛地角色,一旦台灣棲地遭破壞,衝擊將波及全球數量變化,目前全球八色鳥剩不到一萬隻。
湖山工程曾因八色鳥爭議停工,後來水利署於環評報告書做出生態復育承諾,挪出總工程預算的百分之一,約兩億元作復育經費,才能繼續動工,是歷年來水庫工程首例。
新聞眼/生態復育 追求零點五的可能
【聯合報╱本報記者劉俐珊】2014.04.20 03:11 am
「我學工程,對生態懂不多啦,嘛係從零開始」,「只記得有分界門綱目科屬種」,採訪過程中,一名水利署主管搔搔頭,不好意思說道。
湖山里里長林志樺也說,在地村民對移地保育、生態保護也從陌生到作中學,只是,水庫「蓋完以後,要繼續作才有效,煩惱(政府)拍拍屁股走掉」。
水庫完工之後的生態復育經費來源?水利署官員面有難色,僅表示還有「水資源作業基金」,所以「免煩惱」;不過,基金主要用途為清淤、災害搶修,隨著未來水庫、河川清淤工作愈趨吃重,林志樺的擔憂不無道理。
土地開發趨於飽和、國土保育考量面向交錯,站在湖山水庫瞭望台,眼前一片光禿禿尚未蓄水的庫區,很難想像三百公頃森林生態、兩座山嶺曾坐落於此。
水資源開發工程對環境的「侵略性」遠比行前想像巨大,這豈是兩億復育經費,就能回復?湖山水庫採訪過程中,一隻大冠鷲突然飛來「見客」,在大夥頭頂上盤旋,一旁則正在植樹,由國小學童種下的小樹苗。
但填山土堆的土質貧瘠,邊看著有氣無力的小樹,讀著小學生們親筆寫下「大手拉小手,作伙回森林」的祈福卡。心想,這些樹苗能長多大?
農委會特生中心棲地生態組長林瑞興一句:「這不是『零』或『一』的抉擇」,更不斷出現腦海。走在庫區內的生態復育基地,聽著生態人員講解,不禁開始思考,追求零點五的可能?
人有好命、歹命,國家亦如此,林瑞興說,台灣缺乏天然資源,若要歸類,可能就是歹命型。
採訪當天,正值國內熱議台灣早非亞洲四小龍,但林瑞興直言,香港、新加坡都是城市國家,發展基礎跟台灣大異其趣,何必苦苦去比較蘋果和橘子,究竟孰優孰劣?
朱淑娟專欄:為了陸客,值得獻上台灣的好山好水?
風傳媒 朱淑娟 2014年11月25日 05:21
有必要為了觀光客犧牲台灣的好山好水嗎?(圖為集集攔河堰/取自經濟部中區水資源局官網)
這一陣子經濟部水利署不斷呼籲,全台已進入枯水期,請大家節約用水。這個時候保護水源都來不及,但為了迎陸客,位於水源保護區的飯店開發案卻一個個送進環保署,反而在做破壞水源的事。有的甚至違反法令規定,就賭環評委員看不出來草草通過,再這樣下去安全且足夠的水恐怕只會愈來愈少。
例如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南投縣水里鄉車埕村交通服務不足,提出「水里大彎服務區開發計畫」,在水里鄉一處面積14.5030公頃、現屬於台電土地的區域,興建旅館、遊客停車場、並預留興建日月潭向山到車埕的纜車用地,目標是以纜車接駁,將這裏延伸作為日月潭另一個遊憩用地。
但這個開發案的區位大有問題,不但是「水里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而且也位在「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距取水口一千公尺內),依環保署主管的《飲用水管理條例》規定,這種區位完全禁止新設飯店。
而「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在內政部主管的《全國區域計畫》中是「一級環境敏感區」,除了公共建設或公用事業外,應避免作非保育目的的任何開發行為。
違法的開發案,一路跑程序沒人發現
法令規定這麼明確,但這個案子從去年10月送進環保署做環評審查,卻可以一路順利地跑程序,從專案小組、環評大會、一直到二階環評公開說明會、以及今年11月5日開始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其間包括交通部、南投縣政府、環保署都沒有發現,就算不是刻意包庇,發生這種行政疏失未免也太可怕。
直到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套圖後才發現並提出質疑,南投縣環保局才在昨天的第二次範疇界定會議中說明,開發區位的確有20筆土地位於「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以及「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同時表示已要求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修正環境影響說明書的敏感區位。
而環保署環管處也首度在會中說明,依《飲用水管理條例》規定,位於「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的地區,禁止某些開發行為。其中依2008年1月17日環保署發出的解釋令,20間以上的旅館符合這項禁止開發的規定。
這等於公開說明,這是一個違法的開發案,一開始根本就不應該進入環評審查程序。另外這還可能涉及環評法第20條偽造環說書之罪,以錯誤資訊誤導環評委員,未在一階環評審查時就否決開發案。依這個法律規定,開發單位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金。
事到如今環保署該做什麼已經很清楚,就是立刻暫停審查,查明事實並追究相關責任。但昨天的會議主席、以及環保署環評承辦科長卻說要讓程序照走,等範疇界定會議開完,再進行公聽會、現勘、等二階環評審查時再判斷是否有違法事項。
水源保護不易,還要獻上台灣好山水?
環保團體當場開罵,明知違法還繼續審查,本身這個審查程序就已經違法。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執行長楊澤民還提到,這已經違反行政程序法第一條「確保依法行政之原則,以保障人民權益,提高行政效能,增進人民對行政之信賴」。隨後,主席、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教授顧洋才宣佈此案暫停審查。
除了水里大彎,同樣涉及水源區的開發案,還有統一集團旗下的統樂公司,計畫在台南市玉井區、曾文溪自來水保護區內,建立全台最大、達300公頃的「統一夢世界園區」,這也是至今自來水保護區內,面積最大的觀光園區。
另外還有南投縣政府提出的「新訂清境風景特定區計畫」,目前清境農場100多家民宿,八、九成業者都以農牧用地申請興建農舍做為民宿使用,之後又違法擴建,約95%的民宿,客房數及總樓地板面積都有擴建及超限利用的情形。而這個特定區計畫一旦通過,非法將就地合法還擴大,水土破壞將更嚴重。
這些水源區的開發案,動機之一就是為了迎陸客,但水源保護不易,一旦破壞更難以回復。為了陸客,何況許多開發案都有陸資的影子,把台灣的好山好水奉獻出來,讓人民面臨不安全、不穩定的水源風險,這樣值得嗎?
*作者為獨立記者
郝明義Rex How 臉書發言 2014-11-26
有一件事我很好奇:為什麼這個政府的所作所為,總是處心積慮地希望大家用最直接、最大的聲音來罵他們?
「這一陣子經濟部水利署不斷呼籲,全台已進入枯水期,請大家節約用水。這個時候保護水源都來不及,但為了迎陸客,位於水源保護區的飯店開發案卻一個個送進環保署,反而在做破壞水源的事。有的甚至違反法令規定,就賭環評委員看不出來草草通過.....
「這些水源區的開發案,動機之一就是為了迎陸客,但水源保護不易,一旦破壞更難以回復。為了陸客,何況許多開發案都有陸資的影子,把台灣的好山好水奉獻出來,讓人民面臨不安全、不穩定的水源風險,這樣值得嗎?」
水情吃緊 8日起第一階段限水
自由時報 – 2014年12月3日 上午6:14
晚間11點到隔天清晨5點減壓供水
〔自由時報記者黃旭磊/高雄報導〕高雄水情沒起色,將在下週一(十二月八日)啟動第一階段限水措施,晚間十一點到隔天清晨五點減壓供水。
高屏溪水流量十五年來新低紀錄
高屏溪為高雄市主要供水來源,本週流量為十七.二CMS(每秒立方米),為高屏溪攔河堰從八十七年啟用、十五年來新低紀錄,儘管前晚冷空氣帶來水氣,但未能解渴,上游集水區僅測得雨量六毫米,入滲土壤效果有限,無助於旱象,水利署決定提前展開限水政策。
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林元鵬說,高雄九成民生用水來自河川溪水,過去十二月份高屏溪每天可供水五百萬噸,今年僅剩一百五十萬噸,水情吃緊,繼台南實施夜間減壓供水後,高雄將於八日啟動夜間減壓供水,減少管線滲漏情形。
第一階段對民生用戶影響不大
專業人士指出,每年十月到隔年三月為高雄旱季,往年夏季颱風降雨,十二月高屏溪流量可超過三十CMS,直到隔年二月才降到十七CMS,但今年颱風少,「水量減半狀況提前兩個月」。
水利署因此決定高雄市、新北市板新地區進入第一階段限水措施,水情燈號由代表「水情稍緊」的綠燈,轉為黃燈。
台水公司加強水源管控整備,將溪水抽到澄清湖備援。台水公司副總籃炳樟說,第一階段限水對民生用戶影響不大,估計每天可省二到三%水量,一百公噸就可省兩到三噸。
再等嘸雨 明年恐三階限水
中央社 – 2014年12月3日 上午11:20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3日電)水情拉警報!經濟部長杜紫軍今天說,明年第一期稻作不排除停灌休耕,目標民生用水在明年農曆年前穩定供應,除少數地區,明年5月底前盡量不進入第三階段限水,分區輪流供水。
經濟部今天召開103年經濟部旱災災害緊急應變小組第一次工作會議,由杜紫軍親自主持。
今年降雨偏少,全台水情吃緊,目前桃園、新北市林口區、新竹、苗栗、台中(含北彰化)及台南地區已實施第一階段限水措施,新北市板新地區及高雄市 8日也將跟進實施。
全台今年才剛進入枯水期,就發生缺水情況,經濟部水利署長楊偉甫形容,「這是10年來最枯旱的 1年」,且今年10月至11月間,13個平地指標性雨量站更是自設站至今67年以來,雨量最少的一年。
杜紫軍表示,這次是台灣最近幾年來罕見的乾旱,各水庫的蓄水量僅為往年20%、30%,特別是高雄地區沒有大型水庫,主要仰賴高屏溪川流水,但現在流量非常少,處於非常緊急的狀況。
由於全台水情告急,杜紫軍指出,若乾旱情況再不改善,不排除明年第一期稻作停灌、休耕,目前短期希望盡量讓民生用水穩定供應至農曆年前,長期目標明年5 月底前,除了少數地區外,其他地區盡量不要進入第三階段限水,即分區輪流供水,否則絕對會影響經濟活動及人民生活。
杜紫軍表示,今天開會將討論哪些供灌區考慮休耕以及給予農民適當補償等,將擬訂完整計畫,若再不降雨,適當時機將啟動相關計畫。
經濟部目前研議,明年第 1期稻作可能停灌區域包括台中水利會大安溪士林堰下游灌區8836公頃停灌、苗栗水利會明德水庫1175公頃及中港溪田美攔河堰(永和山水庫)灌區2184公頃停灌、新竹水利會舊港圳下游(含鳳山溪三灌區)灌區4535公頃停灌、桃園水利會灌區2萬960公頃停灌。1031203
北宜直鐵穿水庫 郝龍斌臉書反對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祁容玉/連線報導】2014.12.09 03:56 am
北宜直線鐵路柯文哲主張穿過翡翠水庫,台北市長郝龍斌在臉書po文反對,重申「強烈反對北宜直鐵經過翡翠水庫」;新北市府除擔心水庫水質被破壞,也擔心一旦採最短距路線,瑞芳、雙溪、福隆等主要車站周邊都將邊緣化。
曾任環保署長的郝龍斌,昨天在臉書指出,翡翠水庫不但供應大台北地區六百萬人的飲用水,每當全台嚴重缺水之時,還能夠游刃有餘支援基隆、桃園地區的用水,這是長期兢兢業業維護集水區環境的成果。
他一向主張環境、水質,一旦破壞永遠難以回復,因此當開發與環境無法抉擇時環境優先。今年三月十八日,他在市政會議上就明確裁示,台北市府強烈反對北宜直線鐵路通過翡翠水庫集水區。
他並指示副市長陳雄文參加交通部北宜直線鐵路路線評選會議時,表達反對任何穿越翡翠水庫集水區的規畫。
四月交通部會議中,與會的專家也決議北宜直鐵路線將會繞過翡翠水庫集水區,這是政府部門對環境及水源保護的高度共識。
郝說,大家都希望北宜之間能有一條快速安全的鐵路,方便民眾來往,但是環境議題不能只是解決現在的問題,而必須有台灣永續經營的考量。「我期待柯醫師能多聽取專業意見,再審慎做出決定」。
郝龍斌昨天下午受訪時重申,北市府是經過專業討論才反對北宜直鐵經過翡翠水庫,相信柯文哲了解整個專業意見後,會做重新考量。
新北市府交通局主秘吳國濟說,雪山隧道開通之後,新北市坪林地區、甚至基隆都明顯邊緣化,若北宜直鐵路線採最短距路線方案,瑞芳、雙溪,及福隆站周邊的貢寮地區將被邊緣化。
柯文哲:不影響環保下追求效率
【聯合報╱記者高宛瑜、羅建旺/連線報導】2014.12.09 03:11 am
「柯賢會」達成北宜直鐵最短路徑的共識,引發爭議,柯文哲昨強調,如果想不出更好的方法,「爛方法就是好方法」,但環境保護很重要,會在不影響環保情況下,尋求最高的效率。
宜蘭縣長林聰賢表示,柯文哲周日到訪時,雙方對北宜直鐵路線問題交換意見,宜蘭縣府只是表達一貫立場,並非聯手翻案。柯文哲與林聰賢達成共識的路線,推翻交通部目前敲定的繞過翡翠水庫的路線,而是採南港直通宜蘭頭城,中間會經過翡翠水庫,引發爭議。
林聰賢昨晚強調,只要環評可過,就支持最有效率的路線,方案一就是最短、最有效率的路線,縣政府是經過多方評估、絕非自私或民粹的主張。
北宜直鐵案目前還在交通部政策評估中,未送行政院最終核定,宜蘭縣府是基於北宜直鐵是台灣百年來重大建設之一,政府既要斥資龐大經費,當然要從長計議。
他說,縣政府從永續觀點、工法衝擊、通車衝擊、效率評估、對雪隧塞車改善等多面向審慎評估後,提出支持方案一主張,這些評估絕對不是自私或民粹決定,也沒有絲毫的情緒因素,而是專業考量。
「原則上,只要環評能過,就支持最有效率的路線!」林聰賢強調,軌道運輸當然比小客車衝擊小,而北宜直鐵是提高交通運能、縮短車程的交通建設,如果能通過環境影響評估,應該就要選擇最有效率的路線。
環團:有沒有不鑿山的第三方案?
【聯合報╱記者蘇瑋璇/台北報導】2014.12.09 03:11 am
北宜直鐵路線再成爭議焦點。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說,北宜直鐵無論是否經過翡翠水庫,都要鑿雪山山脈、打通長隧道。台灣常陷入開發迷思,只用工程手段解決問題,「為何不能從調配運能、改善現有路線等管理面著手?」
北宜直鐵曾被環評大會判定「死刑」,因國道五號壅塞問題而復活。其中方案一的「南港到頭城」直線切穿翡翠水庫的路線,台北市府堅決反對,折衷後選定「南港至宜蘭大溪至頭城」的方案二,工程經費節省十五億元,但行車時間多八分鐘。鐵工局現以方案二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及綜合規畫,預計明年初送環評委員會審議。
交通部長葉匡時昨天說,現以方案二進行評估作業,若台北市府及宜蘭政府有新構想,交通部願納入參考,但須尊重專家意見,他也願與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溝通。
林長茂說,交通部才剛耗資兩百五十四億元讓花東鐵路電氣化,但使用效率未達最佳,除了假日滿座,平常日車廂空位很多;加上北宜間有公路客運、火車等多種運具選擇,「為何一定要對山脈開腸破肚,做大規模建設?」台灣地震多,北宜直鐵路線經斷層帶,若發生地震,人車困在隧道裡,搶救極為困難。
林長茂表示,方案一有汙染水源的疑慮,方案二又有工期長、節省時間不多的缺點,為何非得在兩者間做選擇?要解決國五塞車,應從管理面下手,增開加班車及火車提速,提升鐵路運用效率,並加強兩地轉乘接駁、改善現有路線等,所耗的經費比新闢一條鐵路少。
鐵工局副局長唐繼宏說,目前方案還未送行政院核定,若環評委員認為連方案二都不適當,不排除最終採取改善現有路線、不必興建新鐵路的第三方案。
北宜直鐵 葉匡時:應尊重專業看法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2014.12.08 02:53 pm
交通部長葉匡時上午表示,北宜直鐵可行性研究通過的版本,不會穿過翡翠水庫,此案已進入環評與綜合規畫,台北市、宜蘭縣政府若有不同意見可提出,交通部會納入參考,必須要尊重專家與環保學者的看法。
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昨天與宜蘭縣長林聰賢,推翻中央共識,主張北宜直鐵穿過翡翠水庫走最短路線,引發環團反彈。葉匡時說,當初評選路廊會議時,台北市政府和翡翠水庫管理局擔心北宜直鐵經過翡翠水庫,會影響水庫環境與水質,堅決反對。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天審查航港建設基金,立委關注北宜直鐵。國民黨立委羅淑蕾指出,柯文哲認為北宜直鐵若要快速,就要穿過翡翠水庫,但這條路線會破壞環境生態與水庫水源,如果影響大台北地區的用水與水質,民眾一定會發動抗爭。
葉匡時指出,北宜直鐵不經過翡翠水庫的路線,行車時間約多出7到8分鐘,台北市和宜蘭縣對北宜直鐵有不同意見,可以討論,但須尊重專業看法。
北宜直鐵/省時間 回家的路愈快愈好
【聯合報╱吳秉瑾/退休人士(宜縣羅東)】2014.12.09 02:54 am
無論居住在那裡,回家的路絕對是愈快愈好。長期以來,政府漠視東部交通建設,對東部居民來說是極度不公平。
北宜直鐵如果採用方案二,不但要多花四十三億經費,時間也要慢八分鐘,民眾搭乘鐵路的費用也會增加。一人次省八分,一天有多少人次?長期下來省下的時間及金錢、減少的排碳量則難以估計,反對的人腦袋依舊停留在多做多錯的思維裡,而不是該去想用什麼方法來克服困難。
環團及水資源單位憂慮的恐引起生態浩劫及影響水質似乎也是多慮了,雪隧開發造成了什麼生態浩劫?水質優養化也能回復,水庫淤積是自然現象,施工單位會把工程廢土倒入水庫裡嗎?至於說會造成東北角海岸鄉鎮邊緣化更是莫名其妙,怎不說宜花東三縣長期被漠視被邊緣化?貢寮音樂季人潮年年增加,要到東北角旅遊的民眾會因為北宜直鐵的建設而不去嗎?
柯P與宜蘭縣長達成北宜直線鐵路朝最短的方案一規畫共識,考量人民的時間成本,是明智的決定,宜花東的居民不是二等公民,好嗎?
北宜直鐵/雪隧教訓 面對環境應謙卑
【聯合報╱張健常/環教志工(台南市)】2014.12.09 02:54 am
這回素人市長又有驚人之語,經與宜蘭縣長會談後,達成北宜直鐵朝路線最短方案規畫的共識,環團立刻質疑,此舉將落入經濟迷思、引發生態浩劫,最後將如何定案,恐怕還有得吵。
兩點之間最近的距離是直線,是數學上不可否定的真理,然而交通建設是否該視為圭臬,就不是單純非黑即白的是非題。何況台灣地狹人稠,山高水急,地質環境在先天上缺乏重度開發的基礎與條件,然而台灣的道路密度之高卻是舉世罕見。
從地方到中央民代或官員,長期以來都視道路建設為重要的施政目標,自國道到山區產業道路,一條大過一條,為解決假日塞車,道路拓寬不夠,再做高架,除了量多,更要快速,滿足了人類需求,卻枉顧環境承載,是否精準評估大肆開發可能的後果?
自從雪隧開通後,並未解決塞車問題,反而助長財團炒地,良田盡失。今天的宜蘭,已難見稻浪搖曳的平濤綠野,取而代之是一幢又一幢的水泥豪墅,難道複製西部喧囂的車水馬龍、高樓林立及空氣汙染,就是東台灣所要的經濟成果?
時間固然就是金錢,但快速並不是生活品質的保證,緩慢樂活,更能體會在地文化的樂趣與精髓,就像蜿蜒曲折的河流,從高山一路迤邐而下,經過山巒疊嶂、丘陵平原而後奔流入海,豐富了景觀,也滋養了萬物。硬是截彎取直的代價,就是豪雨帶來的淹水破堤,殷鑒不遠,豈可不慎!
老子在道德經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無疑是古人經典的生態環保觀,政治人物允宜開創更細膩、更謙卑的施政理念,才是台灣之幸、人民之福。
打臉休耕 學者:4成回流相當於6翡翠水庫
蘋果日報 2014年12月29日17:22
為了因應降雨量不足,水庫蓄水量下滑,經濟部、農委會等共同決議明年起桃竹苗、台中等農地實施休耕。但根據農委會委託台大調查的「水田公益機能評估」,發現有四成的灌溉用水會回流變成地下水,效益高達20億立方公尺,相當於6座翡翠水庫,這份研究報告,打臉休耕政策。
據《上下游》報導,從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劉振宇的研究,結合入滲理論數學模式,以及現有灌溉制度,各地水田面積、土壤入滲性質和水稻生長期田面湛水深變化,算出台灣水田地下水補注量,每年達20億立方公尺,等於6座翡翠水庫的有效蓄水容量。
不只如此,淡江大學水資源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也顛覆以往民眾對於超抽地下水灌溉導致地層下陷的印象,從這份報告裏頭能看到,民國99年,彰雲水稻田兩期作,農用水入滲到地下水的比例高達四成,這個論點顛覆一般人對農業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的印象。換句話來說,稻田入滲的水,等於天然「地下水庫」,如果以水庫開發水來看,稻田灌溉的水,以每噸11.15換算,效益高達223億。
此外,財團法人農業工程研究中心也曾發表過《北部地區乾旱時期農業用水調用機制之研擬》,文中寫道,水田地下水補注量每年達20億立方公尺,能夠有效的減緩西南沿海地區超收地下水地層下陷問題。
水利會發言人賴明德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分配用水不是只考量生產,生態和生活也在評估考量範圍內,而農委會農田水利處長張敬昌表示,當初確實有委託台大調查,但問題是水不夠用,農委會評估時考量三生功能,不只有著重在農田生產效益。(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缺水嚴重為什麼? 桃園以慘痛代價解答
Nextmag 2015年04月07日 18:17
社會觀察家王乾任認為,缺水嚴重的桃園,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土地超載」。翻攝王乾任臉書
全台遇百年大旱水情吃緊,新北、桃園及新竹部分地區將實施第三階段限水措施。社會觀察家王乾任在《新頭殼》撰文,指出缺水引發的社會輿論檢討抨擊極大,中央單位卻始終不願正面回應,推出能治本的節水政策。對缺水特別嚴重的桃園,可能有另一個不願正視的問題,就是「土地超載」。也在臉書PO文,指說在沒有沒有資源規劃的發展主義,桃園正以慘痛的缺水代價告訴我們。
王乾任表示,桃園是近年來台灣各縣市中,人口移入成長速度最高的縣市。目前人口數超過200萬人(戶籍人口207萬人,外籍移工7.3萬人),主要原因可能是大台北地區房價高漲,桃園成為衛星城市。加上朱立倫任內,為了拚升格,以各種獎勵優惠鼓勵遷居桃園。然而,僅僅花費10餘年時間,就讓縣境內人口增加了將近25%,總數逼近50萬,多出50萬人所需的用水量,可就不是小事了。
王乾任舉出水利署公布國人平均用水數據,指出每人每年平均用水量為270公升,那麼增加50萬人等於1年要增加1.35億立方公尺。石門水庫的原蓄水量雖然高達3億900萬立方公尺,但由於近年來淤積嚴重狀況達到32.3%,等於少了1億立方公尺,即便政府編列預算拼命清除積淤,還是緩不濟急。
王乾任以翡翠水庫(供應台北市及新北市北區)與石門水庫(供應新北南區、桃園、新竹)做對比,指出水庫淤積的根本問題在於上游的不當開發,翡翠水庫上游水土保持做得極好,淤積率僅6%無須清淤,也沒有高耗水的工、農業用水。
王乾任質疑,桃園在積極吸納人口以圖升格(直轄市)的同時,在配套基礎建設上做了什麼。特別是人一定要用的水資源,有替這多出來的50萬人找尋可用的水資源嗎?人口在拼命增加,商業戮力開發之餘,儲存水資源的水庫狀況卻不斷惡化。主事者既拿不出有效解決水庫蓄水量不足的辦法,卻還積極招攬人員入住,甚至還要開發超大型的航空城,真是非常之荒謬。身為重度缺水區的桃園,歷來主事者竟然罔顧水資源不足、土地利用極限性的問題,積極鼓勵移居桃園還大推航空城。王乾任認為,把缺水問題都推給老天不賞臉或老百姓不節水,算盤未免打得太精了一些。
王乾任批評說道,有限的水資源,如果要大量增加人口,勢必得從工業或農業用水的刪減,不然就得開源。什麼都不做的情況下放任人口移入、商城開發,甚至工業用水成長,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政無作為。並舉出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曾說,台灣的國土開發已經是超限開發利用,許多地方已經無法繼續大規模開發下去。桃園的缺水問題惡化是非常重要的警訊,如果台灣再不停止無止境的發展主義開發模式,甚至還拼命地引入耗能產業,卻不正視水資源問題,未來台灣的缺水問題會更加嚴峻,遲早台灣會上演非常難堪的搶水戰爭。
王乾任認為,正逢百年大旱之際,是到了該好好沉思、檢討並改變現行水資源使用模式的時刻。台灣不能老是靠老天賞臉,僥倖撐過一次又一次的缺水危機。(隋昊志/綜合報導)
(本篇圖文由《蘋果日報》提供)
- Apr 20 Sun 2014 07:03
台灣缺水危機! 孤島找誰調水?湖山水庫 撥2億元復育八色鳥; 新聞眼/生態復育 追求零點五的可能; 朱淑娟專欄:為了陸客,值得獻上台灣的好山好水?水情吃緊; 北宜直鐵; 缺水嚴重為什麼?桃園以慘痛代價解答 (合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