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滕彪無視警告親到維園:香港退無可退

信報 2014-6-4 20:00 時事脈搏 香港財經 中國財經

內地維權律師滕彪無視大陸國保及任教的中國政法大學警告,晚上出席維園六四燭光晚會,感激港人紀念六四,指自己和中國民間「對遺忘的反抗」仍然繼續下去,「因為退無可退」,但香港同樣退無可退,因「沒有中國大陸的民主化,香港人絕對不會有真正的普選」,「新聞自由、宗教自由和各種自由也會被慢慢地滲透」。

滕彪表明,支持佔領中環運動,也「期待有一天,讓愛與和平佔領天安門」,「就像1989年我們所做的那樣」,「再來一次八九!但絕不要再來一次『六四』!」

他批評,雖然25年過去了,但中共屠殺六四參與者並沒有在1989年結束,而是以不同形式繼續,並鎮壓民運人士和維權人士、記者、律師。

滕彪發言全文如下:

我叫滕彪。1989年我在東北一個小縣城讀高中,兩年後考入北大。如果我早出生兩年,那被坦克碾死的,很可​​能是我;而那流乾了眼淚的、被禁止說出真相的、被禁止悼念的,就是我的母親。

六四死難者是替我而死的,是替我們每一個倖存者而死的。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裡包含了他們的死亡,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無法真正理解自身和我們所處的中國。因此,我們有責任記住那場屠殺,我們有責任要求真相與正義,我們有責任接過早早就倒下的英雄們的火炬。

而這,就是我今天站在這裡的原因。今天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在六四之夜來到維多利亞公園,來之前,國保和我所在的中國政法大學警告我:不能參加任何六四紀念活動。但我必須來,我必須告訴香港的朋友們,我們多麼感激你們紀念六四!

我必須告訴全世界:25年過去了,但屠殺並沒有在1989年結束。以運動的名義,以法律的名義,以維穩的名義,以國家統一的名義,殺人從來沒有停止過。

隻身擋坦克的王維林被人間蒸發了。更多的「王維林」被判處死刑。從被槍斃的所謂六四暴徒,到莫名其妙死於勞教所、看守所、監獄和各種黑監獄的訪民和囚徒,從翻越雪山的藏族逃亡者、和平抗議的維族婦女、法輪功修煉者,到拒絕強拆的公民、抗議污染的市民、拒絕強制墮胎的孕婦,從孫志剛、力虹、李旺陽,到夏俊峰、曹順利、果秀洛桑。

鎮壓也從來沒有停止。六四政治犯苗德順已經被關押25年,他經常被毒打、關禁閉,至今還在監獄服刑。我們的生命裡,包含了1989年的苦難。每一天都有爭取自由的人們失去自由。從王丹、陳子明,到高智晟、劉曉波,從秦永敏、劉賢斌到伊力哈木、許志永。

從去年3月到現在,被捕的人權捍衛者已經超過300人。中共壓制民間社會,已經從穩控模式升級到清洗模式。他們抓記者,然後抓替記者而呼籲的記者,然後為抓替記者而辯護的律師,然後再抓為記者辯護的律師的辯護律師。但是就像香港人喊出的口號一樣:You can't kill us all。 「今天不站出來,明天站不出來!」就像李旺陽生前所說的:「就算砍頭也絕不回頭」!

對遺忘的反抗沒有停止,對壓迫的反抗也從來沒有停止。在殘酷的鎮壓之下,公民維權運動發展起來了。維權律師,公民記者,獨立作家,街頭活動家,站起來的人越來越多了。就像參加完今晚的燭光晚會之後就要趕回大陸的中國人一樣,向你們致敬!

因為我不斷推動維權運動,不斷發表反動文章,十多年來,被停課,被吊銷律師執照,被軟禁,被綁架,被關押,在被關押期間,秘密警察們氣急敗壞地罵我、打我,但我絕不後悔,也絕不後退!

因為退無可退。

香港,也退無可退。沒有中國大陸的民主化,香港人絕對不會有真正的普選。香港的新聞自由、宗教自由和各種自由也會被慢慢地滲透。

我們必須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

我們也期待有一天,讓愛與和平佔領天安門!

就像1989年我們所做的那樣!

那一年發生了兩件事---和平的八九民主運動和慘絕人寰的「六四」屠殺。

再來一次八九!但絕不要再來一次「六四」!


六四真相依然隱沒在迷霧中  香港新視界

2014-6-6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9| 評論數: 0 |原作者: 陳立諾

每年,一到6月4日晚上,由幾塊水泥地與一大塊草坪拼成的維多利亞公園頓時變成一片道德高地。多達10萬以上的香港人從各區湧到這裏,或站或坐。他們靜靜地、遵從事先制訂的程序,悼念80年代末發生在北京的一場悲劇。

在肅穆氣氛中緬懷

這幾年,越來越多、來自中國內地的人,參加悼念集會。舉辦方「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表示,今年參與維多利亞公園紀念六四人數創歷年新高,超過18萬人;警方則稱有9萬多人。香港支聯會主席李卓人表示,當晚籌得170多萬港元,比去年多10萬元,部分款項還是人民幣。

在2個小時的正式紀念活動中,面對以黑布為背景的舞台,置身於微風中搖曳的萬點燭光,參與的人感覺莊嚴聖潔,如領取聖餐的孩子,日常生活的苦悶、工作的猥瑣在這樣的氛圍裡,統統被拋諸腦後,大家在肅穆的氣氛中緬懷25年前的那場悲劇。

這場集會主要是悼念六四天安門事件的遇難者,至於那些美麗口號始終只是口號而已。

當參與集會的人們手秉燭火、高聲歌唱,心中湧出莫名的感動之時,那些遇難者卻跟我們不相干。參加紀念集會的人,想必說不出任何一位六四死難者的名字。

具體數字沒有定論

他們統稱為「六四死難者」,其實他們才是這場民主運動的真正殉難者,在年輕歲月正盛的當頭離開人世,最終卻沒有人對他們感興趣,他們只是面目模糊的無名者。直到今天,我們都仍只記得當年那些學運領袖們,當他們不復年少,俊朗的面孔已見滄桑老態。

每年6月,學運領袖們例必接受媒體的訪談,除了重複舊日的故事,再對當前中國熱門議題發表一下空泛的見解之外,他們早已說不出新的東西。六四那一役,他們走入了歷史,然後再也走不出來。

越戰紀念碑可借鏡

在美國華盛頓中心區的一個小樹林裡,矗立著用黑色花崗岩砌成的越戰紀念碑,上面刻著5萬多個在越南陣亡的美軍的名字。來到這裡的人,可以用手去觸摸某個名字,以撫慰死者的在天之靈。六四事件過去了四分之一個世紀,我們卻沒有一座六四死難者紀念碑。

不少真相依然隱沒在迷霧中。如天安門廣場有沒有人死了?又如六四期間,多少人死了?死在哪裡、如何死、什麼時候死。這樣一些最基本的事實,直到今天也還沒有具體的解答。

香港泛民主派把六四稱為屠城,表示死了好幾萬人,但卻沒有拿出一份具體的名單;北京則稱只是一場動亂,表示事件早已有了定論,死了幾百人。

組真相調查委員會

不同陣營從自身的利益出發,誇大或壓低死亡的人數。六四前夕,美國政府發言人也依例必然會跳出來,用事件敲打中國政府,折損一下中國的國際形象。

也許兩岸三地的民間學者專家,是組成一個六四真相調查委員會的時候了。透過官方的資料、透過民間流傳的資料、透過對生者的探訪,盡最大的可能逼近六四的真相,交出一份關於六四的調查報告。如果真相得不到具體的呈現,六四就成了任人妝扮的對象,所謂公義也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實現。

(作者為香港專欄作家)


【吐槽】鱼樵问答 2014/6/4 下午 04:14:23

你看的每部影视,都要经过它们的审查。你读的每本书籍,都要通过它们的审核。你买的每份报纸,都要经过它们的审批。你上的每个学校,都要受到它们的洗脑。你逛的每个网站,都要经过它们的监控。你写的每个帖子,都要通过它们的过滤。这个国度最大的痛苦,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没有“自由呼吸”的权利。


【活跃】MZ盐巴 2014/6/4 上午 10:46:12

呼吁习近平:拆除天安门广场中央的太平间,火化毛泽东尸体,建“中国(19890604)被杀学生纪念碑”。

1989年的今天(19890604),许多中国大学生在天安门广场被中国军人开枪杀害了。

(盐巴日记)


【吐槽】鱼樵问答 2014/6/5 下午 03:05:01

【一个与世界不接轨的国家】在国外,媒体是用来监督政府的,在某国是用来掩盖真相的;在国外,慈善是用来行善的,在某国它是用来行骗的;在国外,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在某国是用来发财的;在国外,教育是用来开启民智的,在某国它是用来洗脑的;在国外,官员是给公民打工的,在某国它是骑在人民头上的。


【吐槽】鱼樵问答 2014/6/5 下午 09:49:00

华盛顿的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是:建立一个可以说真话、可以揭露谎言的社会;建立一个在法律和机会面前人人权利平等的自由社会;建立一个老百姓可以选择政.府的、军队属于国家和全体公民权利的社会;建立一个政教分离,宗教、信仰、结社、建党自由等非暴力社会;所以,华盛顿才是一个真正的光明磊落、不要特权制度的伟人


蔡英文:願與張志軍會面

作者: 朱真楷╱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6月6日 上午6:01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回鍋後,兩岸政策走向引發關注。據透露,蔡英文前天召集「中國事務委員會」委員,一上任就對中國大陸表達善意說,如果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能來台訪問,「只要不設前提,我也可以和張志軍在民進黨中央會面。」

不設前提 約在黨中央

蔡英文表態願意與張志軍會面的消息傳出後,於今年初拋出「凍結台獨黨綱」的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昨晚回應表示,雖然與張志軍互不相識,但對方來台時若願意訪問立法院,他就會很真心地出面接待,期待雙方透過互動,讓對方了解存在於台灣的另一種民意,進而轉變對台灣不同聲音的態度。

由於民進黨自2008年下野後,曾多次以抗爭方式處理中國官方人士訪台;期間,不僅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在台南遭綠營支持者推倒,民進黨甚至號召群眾發起「圍城行動」,包圍海協會前會長陳雲林,時任黨主席的蔡英文一度被藍營抨擊為「暴力小英」。

如今,蔡英文的態度逐步鬆動,並首次表態歡迎大陸官員來台,已被視為對民共交流的一大進展。

逢中必反 大咖籲轉變

前天下午,蔡英文在召開中常會後,特別召集中國事務委員會成員,包括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游錫堃,以及柯建銘、高雄市長陳菊、台南市長賴清德,針對中委會的未來走向進行談話會。

引發關注的是,由於陸委會目前正積極與大陸國台辦協商張志軍來台時間,陳菊遂當面向蔡英文表示,去年她為了舉辦亞太城市高峰會前往天津訪問,結果張志軍還專程從北京飛往天津與她會面;如今,假如張志軍真的來台回訪,「我們可以見面嗎?」

不只陳菊,準備在今天啟程首度登陸的賴清德也說,「如果張志軍約我,我們要怎麼回應?」由於綠營對於民共交流仍未有明確規範,因此,柯建銘也接著說,到底張志軍來到台灣時,民進黨有何因應?黨的態度是如何?最重要的是,不能再像之前採取處理陳雲林的模式,「我們逢中必反的態度有必要轉變了」。

知情人士指出,面對黨內大咖紛紛提出憂慮,賴清德接著就問蔡英文,「如果張志軍想要來拜會妳(蔡英文)呢?」對此,蔡英文毫不猶豫地強調,只要雙方不設任何前提,她可以在民進黨中央與張志軍碰面。

若訪立院 柯樂意接待

面對張志軍研擬訪台,柯建銘說,兩岸服貿協議在台灣會變成今天這種局面,他認為中國大陸有必要親自來體察真正民意,不能只有光聽國民黨的片面之詞;所以,只要張志軍願意到立法院,他會很樂意當面就兩岸所面臨的爭議與對方討論,希望能促成朝野和解、兩岸和平。

面對蔡英文向北京釋出善意,民進黨人士表示,蔡英文確實在會中表示願意在不設前提的情況下進行民共交流,其中當然也包括和張志軍接觸;這種態度,已算是歷任民進黨主席相對開明的。但有關民進黨的基本立場,蔡英文仍是沒有任何鬆動。


賴清德訪中 盼陸聽不同聲音

【聯合晚報╱記者林敬殷、鄭超文/台北-桃園機場報導】2014.06.06 03:10 pm

「台灣應有自信走出去」

台南市長賴清德上午啟程赴上海參訪,下午主持上海中華藝術宮「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開幕儀式。據了解,賴清德將向中國大陸行銷台灣文化。他也將表達,這次是帶著向陳澄波致敬的心情前往,是面對歷史,更要反省,台灣民主化就是經歷過這樣的歷程,台灣應有自信走出去,中國大陸必然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而不是一個強大的國家。

台南市長賴清德今天上午搭機前往上海,由於賴清德是民進黨現任縣市長中,唯一未曾去過大陸者,這次首訪大陸別具意義。賴清德表示,民進黨新修正的「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內,鼓勵黨員尤其是縣市長要積極自信交流,他對訪問大陸持開放態度,沒有排斥也沒有刻意,只要時機適當,自然水到渠成,希望這次能展現民進黨積極進行兩岸交流的態度,讓彼此能聽到多元不同的聲音。避免以往只聽到一種聲音,造成社會的不安。

對於黨中央的態度,賴清德說,事前已經獲得前主席蘇貞昌以及現任黨主席蔡英文的肯定與支持。

賴清德說,雖然是他首度出訪中國大陸,但純粹是市政交流,也趁機宣揚台南文化精神,因為地方公務繁忙,明天下午就會返回台灣。

與賴清德同時出訪大陸的還有台南市府秘書長陳美伶、文化局長葉澤山、新聞處長趙卿惠、前故宮博物院長林曼麗、成大教授蕭瓊瑞等人。市府將這次出訪定位為文化交流與市政交流,期間會參訪復旦大學,沒有會見大陸官方人員,所有行程公開。

陳澄波展 台灣美景入畫

【記者鄭維真/台南報導】

台南市長賴清德今天首度登陸,赴上海參與「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開幕展,這次展覽包括畫家陳澄波所繪的台灣風光,陳澄波展在台南、北京、上海、東京和台北展出,第3站上海開幕訂5月舉行,但賴無法前往,館方將開幕時間延至今天,賴決定親自率團,下午在上海中華藝術宮主持開幕。

今年是陳澄波告別上海後的80周年,是他120歲冥誕,畫作包含嘉義街外、阿里山之春、淡水河邊等台灣在地美景。


民進黨拚轉型 中共如何接招

【聯合晚報╱記者林敬殷/特稿】2014.06.06 03:10 pm

台灣一場學運過後,讓中國大陸方面必須思考是否有別於過去,撇開立場主張的拘泥,才可能清楚掌握台灣社會多元的聲音。

不設前提見面,不是民進黨的新主張。早在1999年的民進黨中國政策研討會就出現了,當年環境與今天不同,但民進黨認為,兩岸交流談判預設前提,只會徒勞無功。民進黨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是告訴大陸,台灣人民的決定,遠高於一切。

今年台灣發生學運後,大陸必須意識到,台灣仍有很多不同聲音,對台工作須在認知和做法上有所調整。

民進黨從今年一月蔡英文派林全以經貿為題赴對岸交流,或是賴清德今天以文化出發赴上海,凸顯的正是蔡英文不搞競標式的交流,而是價值取向的交流,兩岸交流是降低彼此的錯誤認知,只要不設前提,民進黨會以正面積極態度處理兩岸交流。

中共不可能一夕改變,民進黨也不能過度樂觀期待,更應適時調整實務面的做法,唯有透過對話溝通,才能降低歧見,穩定正向的兩岸關係,是兩岸人民都樂見的事。


台北、上海雙城論壇 9日登場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2014.06.06 04:53 am

第五屆「台北上海雙城論壇」9日在北市登場。市長郝龍斌昨天表示,兩市副市長將就城市改變,分別發表專題演說;由於北市將辦理2016世界設計之都,兩市局處代表也各以「創新設計之都」、「綠色便捷城市」為主題,進行討論。

另外,市府研考會副主委黃銘材表示,台北市立大學及復旦大學將建立姊妹校,進行學術、師生交流等。台北藝術節與上海國際藝術節則會建立合作平台,甚至共同委託製作節目,士林和虹口區、松山和長寧區還會簽署合作備忘錄。

郝龍斌指出,雙城論壇上海由常務副市長屠光紹率團來訪,北市由副市長丁庭宇代表。


美調查:陸若迫台統一 將損各國利益

【中央社╱華盛頓5日專電】2014.06.06 09:39 am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今天公布調查指出,中國大陸如果脅迫台灣統一,幾乎所有受訪的美國與日本專家都認為不利於美日,超過8成台灣、澳洲與南韓受訪者持相同看法。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公布「亞洲強權與秩序」調查報告顯示,99%的美國政、學與外交界受訪人士認為,大陸以脅迫手段逼迫台灣統一,不利於美國國家利益,相同調查在日本為98%,台灣為89%,澳洲為85%,南韓為80%。

參與調查的11個國家及地區專家學者中,平均超過7成認為,中國脅迫台灣統一,不利於各國利益。美日兩國反應激烈,幾乎所有受訪者都不認同脅迫式統一,澳洲與印度也沒有受訪者認為脅迫統一有利於兩國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43%大陸政學界專家也認為,脅迫台灣統一無益於大陸的國家利益,高於認為有正面影響的40%。

研究兩岸問題的資深學者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數字反映出,大陸策略性學者專家認為,必須以和平發展性策略贏得台灣民心,脅迫只會對中國利益造成負面影響。

葛來儀指出,亞洲國家過去認為大陸脅迫台灣是特殊案例,中方可能不會對菲律賓、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動武威迫,但這種觀點已改變,各國嚴正關切大陸如果脅迫台灣,將是對各國採取相同手段的嚴重訊號與證據。

前白宮國家安全會議亞洲事務主任車維德(Victor Cha)認為,這還攸關美國的信用,大陸脅迫台灣統一代表美國軍事行動失敗,無力阻攔,反映美國能否守信的問題。

調查還指出,過半受訪者認為未來10年東亞權力均衡將移向中國大陸,但美國仍具領導地位,近8成受訪者支持亞洲再平衡政策。

這項調查由麥克阿瑟基金會(MacArthur Foundation)贊助,日本《朝日新聞》、南韓「《東亞日報》、台灣《中國時報》等媒體參與,對美國、日本、澳洲、印度、台灣、南韓、新加坡等11個國家及地區402名外交專家,於3月24日至4月22日進行調查訪問。


習近平:中阿自貿區 加速推進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言喬/北京報導】2014.06.06 03:47 am

大陸拉攏阿拉伯世界再下一城。中阿國家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昨天在北京開幕,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未來十年,中方會推進與阿拉伯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同時力爭雙方在核能、航太衛星、新能源有新的合作突破口。

習近平致詞時表示,中阿雙方要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打造中阿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構建「1+2+3」的合作格局,即以能源合作為主軸,以基礎設施建設、貿易和投資便利化為兩翼,以核能、航太衛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領域為新的突破口。

他說,未來十年,要爭取把中阿貿易額從去年的兩千四百億美元增至六千億美元,把中國對阿的非金融類投資存量從去年的一百億美元增至六百億美元以上,加快協商和推進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自由貿易區、阿拉伯國家參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爭取早期收穫。

習近平表示,中阿雙方決定把二○一四年和二○一五年定為中阿友好年,將舉辦一系列友好交流活動。

他指出,今後三年,中方將為阿拉伯國家再培訓六千名各類人才。未來十年,中方將組織一萬名中阿藝術家互訪交流,推動並支援兩百家中阿文化機構開展對口合作。


共軍擬速取台阻美介入 已能攻金馬

2014-6-6 09:28| 發佈者: gilbert| 查看數: 518| 評論數: 0 |原作者: 劉屏

共軍如果武力犯台,具體作為是什麼?美國國防部今天發布年度的《共軍軍力報告》,清楚羅列。

報告說,萬一中國大陸對台動武,第一步是審慎展現它已準備好了動武;第二步是強化其軍事建設以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另一個選項是以大規模的力量發動奇襲,在其他國家未及反應之前獲致政治解決。

報告說,如果無法快速解決,中國大陸會設法嚇阻美國介入。如果嚇阻不成,中方會設法阻止或遲滯美國的介入,並以非對稱、有限、速戰速決等方式尋求勝利。此外,中方也可能藉由持久戰獲致政治解決。

報告指出,共軍其他的作法包括下列各項:

‧海上隔離或封鎖。這包括空中封鎖、飛彈攻擊、布設水雷,迫使台灣屈服。大陸也可能宣布對進出台灣的船隻實施檢查;也可能宣布要演習或在台灣港口附近畫定飛彈射擊區域,這會迫使船隻停航或轉向,等於封鎖台灣的港口。1995及1996年,共軍曾在台灣附近試射飛彈並進行實彈演習,就有這樣的意味。

共軍如果這麼做,本身也有一定風險,因為限制台灣周邊的交通會激起國際反彈,也會導致軍事情勢升高。

陸方目前或許難以實施完全的軍事封鎖,但未來5至10年內,這方面的能力會明顯提升。

‧有限度的軍事或恐嚇行動。中國大陸可能配合其公開或秘密的經濟及政治行動,在有限範圍內對台灣採取各種破壞、懲罰、或致命的軍事行動。這樣的作戰可能包括網路戰或有限度的動能(kinetic)攻擊,破壞台灣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等重大設施,以引發民眾恐慌,並降低民眾對領導人的信心。與之類似的是,解放軍的特種作戰部隊可能會滲透台灣,攻擊各項基礎設施或領導人。

‧空中作戰和飛彈攻擊。共軍可能運用飛彈及精準打擊能力,破壞國軍的防空體系,包括空軍基地、雷達、飛彈、太空設備、通信設施等。共軍這個作法可以削弱台灣的防禦能力,癱瘓領導人的指揮能力,降低人民的戰鬥意志。

‧兩棲攻擊。解放軍提出了各種兩棲作戰構想,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聯合登島作戰」。此一構想指出,要實施複雜的登陸作戰,有賴於步調一致的協同計畫,包括後勤、海軍和空軍聯合支援、電子戰等。此一作戰的目標是突破或避開對手的海岸防禦,建立灘頭堡,向台灣西海岸的北部和南部設定的位置運輸人員、物資。然後發起進攻,奪取和占領關鍵目標,甚至奪取全島。

共軍能夠完成多種兩棲作戰任務,但沒有能力對台灣發動全面進襲。共軍的日常訓練中,外界很少看到其公開的準備工作,但共軍有能力攻擊台灣控制的東沙群島或南沙的太平島。馬祖或金門等防衛設施較優的島嶼,共軍也有能力進犯。這樣的進犯行動能夠證明大陸的軍事能力和統一決心,也同時能夠占有土地,又能顯示自我克制。不過,這樣的行動很明顯的會有風險,不但在軍事上必須付出代價,在政治上會升高台灣內部的獨派聲勢,也在國際上會招致反對。

共軍的台海備案之中,大規模兩棲攻擊是最複雜、最困難的軍事行動之一。要想成功,有賴於空中優勢及海上優勢、快速備戰、持續的海岸支援、以及不間斷的後勤供應。兩棲進犯台灣,勢必耗損共軍實力,也會引起國際干預。就算成功登陸,還要面臨城市戰與游擊戰,極其複雜。因此以兩棲方式進犯台灣面臨巨大的政治和軍事風險。

台灣強化基礎設施,加強防禦能力,會使共軍難以實現目的。更重要的,目前看不出來共軍有實施兩棲攻擊的具體準備。


賴清德會上海學者 大談台獨黨綱

【聯合報╱特派記者陳致畬/上海報導】2014.06.08 03:07 am

台南市長賴清德昨天與上海復旦大學學者座談時,雙方就民進黨是否應凍結台獨黨綱,激烈交鋒;賴清德表示,台獨固然是民進黨主張,但程序上會尊重台灣人民決定。

賴清德首次登陸的第二天,特別前往復旦大學參觀並與師生座談。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姜義華在座談中提及民進黨台獨黨綱說,「陳水扁參選總統前,曾讓羅文嘉來過。羅文嘉轉告陳水扁的意思,陳水扁說中美關係轉變在尼克森,他可以當尼克森。」但當時較大的障礙是台獨黨綱,要修改比較難。姜義華表示,台獨黨綱是必須要面對的。

賴清德隨即指出,民進黨在一九九九年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就是尊重二千三百萬人民決定;固然台獨是民進黨主張,但程序上尊重台灣人民的決定。

賴清德說,這是經過社會極大共識,陳水扁就是用這項主張參選,並當選總統。他認為,凍結台獨黨綱沒法解決台獨的主張。「究竟台灣社會是先有民進黨,才有台灣獨立主張?還是先有台灣獨立主張,才有民進黨?」如果不了解清楚,去處理台獨黨綱,沒辦法解決問題。

他強調,現在應求同存異往前看,讓兩岸聽到不同聲音;有機會充分溝通,經由了解,然後相互理解、諒解、達到和解,才是兩岸交流最終目標。

近年兩岸交流頻繁,台灣社會對兩岸關係疑慮卻加深,就是因為只聽到單一聲音。賴清德表示,民進黨有責任提供多元聲音供參考,如此決策才會周延。

賴清德主動提及,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時,復旦校長支持;一九八九年「胡耀邦去世後的學運」,復旦大批學生響應,老師要求定位為愛國運動,支持言論自由,這些都是復旦大學的資產,也是民主自由的孕育中心。

他說,台灣社會經過二二八、美麗島等事件的慘痛教訓,經過數十年的反省、包容、立法以及政府道歉等,才能包容野百合、太陽花等學運,學運才能和平落幕。

賴清德更引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談話說,美中關係不要對抗、不要衝突,要相互尊重、合作雙贏,「美中台」都應該如此。

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回應賴清德提及的了解、理解、諒解、和解說,這「四解」非常好,若把時間尺度放長,空間尺度放大,就沒有你死我活的事情,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


直航「木馬屠城記」 馬質疑賴言論不一

【聯合報╱記者許雅筑、鄭維真/連線報導】2014.06.08 03:07 am

台南市長賴清德首次「登陸」受關注,國民黨批評綠營「人前握手、人後下手」,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昨赴台南輔選時也說,賴擔任立委期間曾提及若兩岸直航將上演「木馬屠城記」,在市長任內卻積極爭取台南機場升格國際機場並與中國大陸直航,質疑其言論扭曲、根本不適任市長。

賴清德此次登陸曾說:「兩岸發展應要以合作代替對抗,以交流代替圍堵。」國民黨發言人陳以信昨引述其說法,指民進黨在大陸說兩岸應「合作、交流」,但在立法院卻不斷「對抗、圍堵」各項重要兩岸法案;國民黨樂見民進黨擴大兩岸正常交流,但期盼綠營兩岸政策能邏輯一致,不要「人前握手、人後下手」。

陳以信指出,賴去年曾主動爭取自由經濟示範區設在台南,後來卻轉為反對態度,批評此項產業政策並非以台灣為主體;當外界攻擊示範區為「一中三部曲」時,賴也不願意出面澄清,前後態度不一。

立法院即將召開臨時會,陳以信說,賴清德在上海的發言應「說到做到」,若綠營繼續癱瘓議事,阻攔兩岸服貿協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與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賴應該第一個跳出來批判民進黨。


郝柏村:愛中華民國 是我的台灣共識

【聯合報╱記者李昭安/台北報導】2014.06.08 03:07 am

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昨天表示,年輕世代應重視對日抗戰歷史真相,不該切割抗戰與台灣的關係。他還說,「愛中華民國才是真正愛台灣」,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與台灣的自由繁榮是生命共同體,如果有台灣共識,「這就是我的台灣共識」。

郝柏村昨天出席「慶祝黃埔建軍九十周年暨紀念對日抗戰七十七周年」活動,致詞時暢談「台灣共識」。他表示,對日抗戰勝利,才能取消不平等條約、收回台灣失土;因為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實施民主政治,才有今日自由民主繁榮的台灣。

郝柏村說,有投票權的人,「應該以選票捍衛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存在、繁榮,才是台灣人民的安全福祉。他並帶著現場逾千位退伍軍人高呼「中華民國萬歲、台灣人民福祉萬歲」。

郝柏村表示,他以黃埔子弟、抗戰老兵身分出席活動,很感慨大陸故意隱瞞八年抗戰歷史、甚至醜化,台灣也把抗戰歷史淡化。他呼籲,年輕世代要心存敬佩,不該切割抗戰和台灣的關係,海峽兩岸領袖世代也應重視抗戰歷史真相。

郝柏村說,創辦黃埔軍校是國父領導革命歷史上重要一天,僅次於雙十節,「沒有黃埔建軍,就沒有七七抗戰;沒有七七抗戰,就沒有今天的台灣。」

海軍退役上將、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理事長費鴻波則說,黃埔建軍非常艱辛,為國犧牲有目共睹,「沒有黃埔建軍,就沒有今天兩岸榮景」。他也強調,黃埔正統就在台灣、就在中華民國。


賴清德與滬學者 公開辯台獨  「江八點」起草人爆扁曾想當尼克森 賴盼民共求同存異

2014-6-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16| 評論數: 0

台南市長賴清德「訪中破冰之旅」,7日前往上海復旦大學與教授、校長座談,在媒體面前全程公開激辯。陸方猛抓台獨痛腳,還大爆前總統陳水扁的料;賴清德則提出「求同存異」和「4解」,希望「民共」能「了解、理解、諒解、和解」。

賴清德一行7日離開上海,總結這次行程的「積極自信」、誠實自然,將回台匯報給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或可能成為下階段民進黨對陸的交流模式。

預告今年再訪揚州

賴清德表示,民進黨與共產黨的交流,「過去做得太少,彼此瞭解不夠」,但現在是逐步進行,不先設定目標,也不先刻意探討架構,而城市互動交流可能全面推展。他預告今年有機會參加揚州「世界歷史城市聯盟大會」,再度訪陸。

賴清德表示,「意見不同沒有關係,誠實最重要,誠實把內心的話講出來,這樣彼此才會瞭解」,事實上,7日早上在復旦大學的公開座談會上,的確出現你來我往的「民共攻防」車輪戰,火藥味十足。

復旦大學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姜義華自爆是「江八點」的起草人之一。他痛批民進黨的台獨黨綱是阻礙雙方往來的最大阻礙。

姜義華爆料,他來台多次,接觸過黃信介、林濁水,1999年曾與羅文嘉長談,羅當時轉達,若陳水扁當選,「陳可以當尼克森,兩岸關係可以大突破」。

姜義華說,但陳水扁上台後,「沒有做成尼克森、只忙著自己的事,很可惜。」不過他說,最大的阻礙還是台獨黨綱,這是民進黨長時間以來,兩岸關係最大的問題,「這是需要面對的」

綠須尊重人民決定

賴清德則辯駁,凍結台獨黨綱,沒辦法解決台灣獨立的主張,因為台灣不是先有民進黨才有台獨主張,如果不瞭解清楚,就要處理民進黨的台獨黨綱,也沒辦法解決事情,所以現在應該要「求同存異,大家要往前看」。

賴清德說,「有歷史的政黨,必然會留下每一段的足跡」,1999年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就是要尊重2300萬人民的決定,就算要台獨也會在程序上尊重台灣人民的決定,「這是社會極大共識,陳水扁用這個選總統,也當選,這就是台灣共識。」

小 靈 通

尼克森

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1969年擔任第37屆美國總統,任內進行中美破冰「桌球外交」,並在1972年到訪中國大陸,與當時國務院總理周恩來握手,並與毛澤東密會,促成後續的中美《聯合公報》、中美建交。1974年因水門案醜聞,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在任期內辭職的總統

(陳曼儂)


熱愛台灣的歷史老師  我身邊的大陸人

2014-6-9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0| 評論數: 0 |原作者: (王睿豪/桃園縣)

短短數年大陸求學生涯,給我留下許多美好回憶,有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人,我的大陸國中歷史老師「堅叔」就是其中之一。

堅叔是廣東人,原名李堅,他穿著樸素,常愛穿一身舊西裝,但是乾淨整潔,很有精神。他對學生很和藹,所以我們同學都親昵地稱他為「堅叔」。

堅叔的歷史課非常精彩,上課時講的內容絕對不會只局限於課本,而是把課本上的內容延伸到課外,結合當今的國際時事政治,旁徵博引,談古論今。在他的歷史課上,我彷彿坐上了哆啦A夢的時光機,穿越古今,看盡中國歷史的繁華與悲歌。

他在敘述歷史時,會教我們要拋開主觀與偏見來陳述事實,以第三者的角度,以世界的眼光來講訴。譬如說八年抗戰後日本投降,除了肯定中國人民的不懈抵抗,他還中肯客觀告訴我們,不可忽視美國在這場戰爭中起的作用,如果美國沒有投下原子彈,日本很有可能不會那麼快投降,二戰的局勢又會不同。

有時候我覺得,堅叔的觀點跟作家魯迅很像,他們都擅於發掘中國人的「劣根性」。有一次他跟我們說了個「中國式過馬路」的笑話,即過馬路時常常湊夠了一撮人,就不管紅燈綠燈,一起過馬路了,因為大家意識裡覺得法不責眾。

另外,我也發現他是一個熱愛台灣的人,常誇台灣的學生都很聰明、勤奮。堅叔曾到過台灣旅遊,他說台灣人很有素質很講禮貌,還說台灣的街道都很乾淨,台灣很有人情味等等。當他知道我來自台灣後,非常高興,還經常詢問我兩岸的學校和生活有什麼不一樣。有次在課堂中,講到台灣,他還特意請我給大家講講台灣的風土民情。

堅叔除了擔任我們的歷史老師,還在課後擔任學校的象棋社團老師。我當時是象棋社的學員,充分見識到堅叔高明的象棋技術,他下棋非常厲害,就像心中有棋譜那樣,下棋時根本不用想,無論我走哪一步,他都猜得到我下一步會走哪。

他很關心政治及軍事,下棋的時候都是一邊下棋一邊跟我們閒聊,各個國家喜歡使用的什麼兵器,還有世界最新發明的什麼軍事武器,都是如數家珍。

每當我們在課後閒聊中,對時事有所歧見時,他即使不同意我的說法,也會選擇尊重我的想法、觀點。

這就是我在大陸的歷史老師「堅叔」,是一位學識淵博、令人欽佩的歷史老師,同時也是一位和藹可親,教我們下象棋的慈祥大叔。


國民黨批賴清德政治誠信破產

聯合報╱記者楊湘鈞 即時報導 即時報導: 2014-06-08 22:58:17

台南市長賴清德今日發出聲明,否認他過去曾經指出兩岸開放直航會是「木馬屠城記」。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兼發言人陳以信指出,2008年7月1日賴清德擔任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當天黨團召開記者會,批評「陸客來台」會等於「解放軍侵台」;根據當時媒體報導,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賴清德、副幹事長潘孟安、書記長葉宜津、以及立委翁金珠以大陸機場軍事演習為例,質疑木馬屠城記會在臺灣上演。

陳以信說,賴清德在2008年11月24日接受自由時報專訪,談到兩岸直航時他更說:「如果中國戰鬥機跟在民航機後面,或是民航機內有解放軍,台灣根本反應不及,這不是危言聳聽,國防部已經進行過木馬屠城的軍事演習了。」換言之,「木馬屠城」四個字就是賴清德說的,「民航機內有解放軍」也是賴清德說的。現在不只白紙黑字,連照片都有,賴清德還能憑甚麼否認呢?

陳以信指出,賴清德當初說「木馬屠城」,現在卻矢口否認;去年說「自由經濟示範區」是「開啟臺南海空雙港的國際門戶」,現在卻說示範區「並非從台灣國際化發展為主體」出發,賴清德前言不對後語,政治誠信已經徹底破產!


法媒天安門問「六四」 中國民眾驚恐拒答

自由時報 2014-06-07  18:35

〔本報訊〕今年是中國六四學運25週年,中國共產黨長期嚴控言論自由,對於遭血腥鎮壓的「六四天安門事件」更是高度敏感。法國媒體「小報」記者,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備好兩個中文牌子,一個寫「中囯你好」,另一個則寫著「1989年6月4日在这里发生什么?」,民眾一看到第二個標語,便突然靜默並驚恐揮手拒答,甚至引起公安前來關切與恐嚇民眾「不要回答」。

近日中國及世界各地甫結束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的活動,而中國更已鎖「今天」等敏感字眼因應。法國媒體「小報」(Le Petit Journal)的記者前往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準備好兩個簡體中文的標語,分別寫著「中囯你好」與「1989年6月4日在这里发生什么?」

記者先給民眾看「中囯你好」標語,中國民眾見之無不熱情回應,以中文、英文甚至法文表示歡迎;當記者換上「1989年6月4日在这里发生什么?」標語時,路過民眾卻突然異常冷漠,並面露驚恐地揮手表示「不知道」、「我不敢說」趕緊遠離記者,也有年輕的中國民眾面露曖昧笑容,以手指遮住嘴吧輕聲「噓」。

在記者實驗過程中,據報趕來的中國公安,粗暴地要求記者將標語收起來,並且在民眾被記者問問題時,厲聲恐嚇民眾:「不許答!不許說!快走!」讓記者接觸的民眾更是手足無措,深恐因此惹上大麻煩。


賴清德訪中 大談台獨、八九民運

自由時報 2014-06-08

〔記者黃文鍠/綜合報導〕台南市長賴清德首度出訪中國,並且談論到敏感的台獨話題,昨日他在復旦大學座談時,面對中國學者談到台獨相關議題時,強調中國要理解台獨是歷史發展軌跡,兩岸應求同存異,以人民福祉為最重要考量。

復旦大學座談 推崇言論自由

賴清德也提到「八九民運」,他說,復旦大學在一九八九年胡耀邦去世後的學生運動,有上百位教師站出來,支持言論自由,這都是復旦大學的資產,也是民主自由的孕育中心。

賴清德前日率團前往中國上海,參加「陳澄波百二誕辰東亞巡迴大展」開幕式,由於賴被視為民進黨的「明日之星」,首度到中國訪問,引起各界關注。

賴清德一行昨晚返國,明日將在市府對外說明參訪過程。

賴清德前天與上海市長楊雄會面時,曾多次提及「李登輝總統」,有別於以往訪中人士,多半以「台灣領導人」稱呼,已經在網路獲得讚揚,稱讚他有「Guts」。他昨天再稱「陳水扁總統」,並談論相當敏感的台獨話題,也觸動不少敏感神經。

根據隨同參訪的南市新聞處長趙卿惠轉述,復旦大學教授姜義華表示,民進黨因為有台獨黨綱,導致無法順利推動兩岸關係,其實海峽兩岸過去並不是沒有交流,但大家對這個部分都沒有理解,是應該要共同正視的問題。

賴清德回應指出,不論是台獨黨綱或台灣前途決議文,都是歷史發展的軌跡。決議文在一九九九年提出後,決議文內容有一段,台灣的前途由兩千三百萬人民決定,這是有社會極大的共識。陳水扁選總統,決議文也要經過選舉的試煉,如果人民不願意接受,阿扁也不可能當選總統。
台獨議題 賴促中要理解歷史

雖然有人提出凍結台獨黨綱的意見,但賴清德認為,中國要理解,是先有台獨或先有民進黨?如果不能理解歷史軌跡,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兩岸應該要求同存異,透過充分瞭解、理解、諒解、和解,以兩岸人民福祉為最重要目標。


賴清德高談台獨 中國網友又崩潰了

自由時報 2014-06-08  17:03

〔記者曹伯晏/台北報導〕賴清德赴中談及台獨及六四,除在台灣「批踢踢」論壇引發網友關注,在中國知名討論網站「天涯論壇」的「台灣風雲」版塊,也掀起討論浪潮。相關新聞共吸引近萬人點閱,中國網友「水默閒人知」對此事件表示,「國台辦和那些大陸的官員,給13億人也留點尊嚴吧」;他悲憤地說,怎麼「直接被人打臉?」

網友「tclwqs」則誇張表示,「老共這次臉被打的像屁股!!國台辦下午才說:歡迎交流!!這臉打的??像屁股啊!!」,網友「王令行K」則說,「老共請這種貨色,來我們的地盤撒野,真是丟人丟大了!」

也有網友不相信媒體報導,直言「我不信他敢說台獨是共識」;還有網友對賴清德在同一場合所言,這次「陳澄波」畫展巡迴三「國」五城市,明顯把台灣視為一「國」的說法非常有意見;網友「江山S8」直言,「台灣是什麼國?!,應該直接讓他難堪!」

許多中國網友無法接受賴清德言論,紛紛將砲口對準國台辦,痛罵國台辦是「跪台辦」,網友「筆墨丹心」就痛罵,這些場合都是「跪台辦那幫玩意安排的」;他批評,「共產黨一邊宣傳台灣人民是同胞,一邊安排台獨分子羞辱大陸民眾,讓大陸人民看著生悶氣」。

除了台獨話題,賴清德在與上海市長楊雄會面的過程中,也有提及六四天安門、1989學運等相關話題,但因為中國嚴格的網路管制,這些議題在相關版面上完全消失。


肯定賴訪中行 小英:歡迎中國官員來台參訪

自由時報 2014-06-08  16:44

〔本報訊〕台南市長賴清德日前首度訪問中國,暢談台獨及六四與學運等高度敏感議題,賴清德代表民進黨與中國展開歷史性的交流。今天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臉書貼文肯定賴清德在中國的談話,有助於中國與民進黨進一步互相了解,並表示歡迎中方的官員到台灣來進行非政治目的參訪。

蔡英文今天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民進黨對於兩岸之間的各項交流,始終都是持正面與積極的態度。因此,民進黨歡迎中方的官員到台灣來進行非政治目的之參訪,也希望他們接觸台灣的多元聲音與意見。

對於賴清德的訪中行,她表示肯定,她認為民進黨支持本黨同志在赴中交流的過程中,誠懇並坦率表達台灣人民的想法,賴市長昨日在上海的談話,也表達了民進黨成長的歷史軌跡,這將有助於雙方進一步相互理解。她期盼雙方可以透過坦誠的交流與對話,更進一步的了解彼此,在各自過去發展的歷史基礎上,進一步求同存異,為兩岸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創造契機。

蔡英文也指出,馬政府這幾年來,對於兩岸事務的處理並未依循民主原則,重大議題也沒有與人民進行充分的溝通與對話,以至於引起許多爭議。民進黨認為,在這些內部爭議尚未妥當處理與解決之前,馬政府要注意社會氛圍,要審慎處理對於中方官員參訪的事宜,避免引發更多的爭議。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臉書全文如下:

民主進步黨對於兩岸之間的各項交流,始終都是持正面與積極的態度。因此,我們歡迎中方的官員到台灣來進行非政治目的之參訪,也希望他們多接觸台灣的多元聲音與意見。

但是,由於馬政府這幾年來,對於兩岸事務的處理並未依循民主原則,重大議題也沒有與人民進行充分的溝通與對話,以至於引起許多爭議。我們認為,在這些內部爭議尚未妥當處理與解決之前,馬政府要注意社會氛圍,要審慎處理對於中方官員來訪的事宜,避免引發更多的爭議。

我們支持本黨同志在赴中交流的過程中,誠懇並坦率表達台灣人民的想法,賴市長昨日在上海的談話,也表達了民進黨成長的歷史軌跡,這將有助於雙方進一步相互理解。我們希望,雙方應該要透過坦誠的交流與對話,增進了解,在各自過去發展的歷史基礎上,進一步求同存異,為兩岸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創造契機。


賴清德訪中 民進黨:對岸應理解台灣真實民意

自由時報 2014-06-08  11:38

〔記者陳慧萍/台北報導〕台南市長賴清德首次訪問中國,強調民進黨在1999年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台灣前途由2300萬人決定,民進黨發言人黃帝穎上午表示,賴清德是陳述台灣的真實民意,也陳述民進黨成長的歷史軌跡,希望中方能夠理解。

針對賴清德在對岸公開宣示民進黨關於台灣前途的基本立場,黃帝穎說,台灣是一個民主社會,民進黨認為賴的主張,在台灣社會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他是陳述台灣的真實民意,也陳述民進黨成長的歷史軌跡,希望中方能夠理解,也希望雙方能增進了解,在各自過去發展的歷史基礎上,化解分歧,為兩岸的和平、穩定與發展創造契機。

黃帝穎說,民進黨一向主張,兩岸之間應該透過實質的、有意義的溝通與對話,幫助雙方相互理解、尊重、包容,這正是兩岸交流的目的;未來民進黨也將繼續以開放、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兩岸交流。


賴清德:對中政策應求同存異

自由時報 2014-06-08  14:12

〔記者王涵平/台南報導〕台南市長賴清德上午表示,未來民進黨對中政策應朝求同存異,不能像以往先處理不同的地方,結果沒有進展。

賴清德上午至民治市政中心南瀛堂表揚學藝參賽優秀學生活動前,針對訪中行程提出初步看法,他表示,明日將召開記者會詳細說明訪中行程。

他表示,近年來與中國的交流看似頻繁,但社會的疑慮卻愈來愈深,原因在於只聽到台灣單一的聲音,因此民進黨檢討對中政策,應朝積極參與兩岸交流,先求同存異,相互尊重,有自信地展開交流,才能穩定拓展。


《台灣人在大陸》台灣別只剩下人情味

2014-6-10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770| 評論數: 0 |原作者: (常孟辰/北京大學台生)

一位大陸同學從台灣旅遊回來,興奮地和大夥兒描述著他在台灣的所見所聞,那些故宮、日月潭、墾丁、士林夜市等等我早已熟悉的地名、小吃和古蹟從一位彼岸的朋友嘴裡講出來,竟是格外地有趣又美麗!

「台灣真是太漂亮了!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台灣人那股濃濃的人情味!而且……」

「得了吧,我就知道又是這一句!」那同學說得正起勁,另一個大陸同學打斷了他的話頭。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另一個同學問道,插話的那位同學說道:「你們不覺得只要是個大陸人,凡要是去了台灣,都要恭維這麼一句:『濃濃的人情味兒』嗎?能不能就換個新的詞兒?」

一旁的小夥伴們笑了,雖然我相信這位同學沒有別的意思,但也不禁讓我省思,我的家鄉除了那股「濃濃的人情味兒」之外,還有其他值得我們在大陸,甚至國際上值得驕傲的優點嗎?

在過去,台灣以成功的經濟建設和健全的民主制度揚名國際,我的祖父輩篳路藍縷,捍衛了中華民族剛萌芽的民主與法制,我的父母輩以全世界為之震驚的毅力,開創了讓大陸難以望其項背的繁榮社會,使台灣躋身華人世界民主與自由的領航者,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

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台灣是受到大陸以及世界傾慕的,曾經。

然而在民進黨執政時期,台灣對大陸的封鎖,不到十年的時間,大陸以北京奧運、花博會等國際盛會向全世界展現了其近三十年來經濟的驚人成就;北大校園中每周數十場關於中華傳統經典和戲曲文化的講座、表演和課程一票難求;隨著遼寧號航空母艦的下海,全世界都不得不向這支莫名卻飛快進步的勁旅提高警覺。

同一時間,台灣發生了什麼?立法院中藍綠黨爭的相互杯葛、大學生公開提議在中學教材中刪除文言文課文、軍隊中虐待義務役士官的醜聞使人民對國軍的信心跌至谷底、失業率的飆升使台灣年輕人失去了打拚奮鬥的勇氣。曾經,台灣的年輕力量開創了台灣政治和經濟建設上的奇蹟,如今,大學畢業生連求職失利都能成為「走上街頭」的理由。

在政客的操弄下,省籍的分裂使台灣社會不再團結。「自由」淪為人民藐視公權力的理由,當大學生藉由占領、癱瘓行政機構爭取發聲管道,吾人又要如何教育下一代民主的可貴?當在網路上任何非主流的意見都受到輿論的霸凌,我們又要如何主張言論自由的尊嚴?

兩岸自從開放交流以來,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陌生感逐漸下降,彼此的優點和缺點也越發明顯。大陸的崛起與進步是客觀的事實,台灣若依舊孤芳自賞,恐怕總有一天也將只剩下「那股濃濃的人情味」值得為外人道也。


冷眼集/除了台獨,賴清德要說的是…

【聯合晚報╱記者林敬殷/特稿】2014.06.10 03:15 am

作為民進黨內的明日之星,台南市長賴清德的一言一行,洞見觀瞻。選擇在六四事件25週年後訪陸,又以二二八事件受難者陳澄波的畫作為交流目的,及後來被動回應大陸學者關於台獨黨綱的問題,不是想藉此提醒北京當局,民主化對兩岸社會的影響及其意義,若僅侷限於賴關於台獨的說法,恐怕就失去這趟交流的代表性意義。

三一八學運,看似只是打亂馬英九政府對於兩岸的政治議程,事實上,這場學運也打醒對岸對台灣真實社會的認知存在極大落差。賴清德昨天說,表面上看起來,交流越多越頻繁,為什麼台灣社會的疑慮反而越深,原因是為什麼?賴清德直指,就是因為沒有呈現多元的聲音。

賴清德更表示,民進黨主張台灣前途由2300萬人民決定,程序上尊重台灣人民決定,也藉由總統大選形成台灣社會的共識。因此,他向大陸學者表示,就算大陸解決了民進黨的台獨黨綱,也沒有辦法解決台灣人民尋求獨立的主張。

這無非是提醒中共,要聽到台灣不同的聲音,一昧地要民進黨廢除台獨黨綱,恐怕只會適得其反,得其身卻得不到其心。以往民共交流受阻,癥結也在此,若先談政治框架,與其說大陸不同意,不如說是台灣人民不接受。

賴清德用一種與過去民進黨論述不同的方式,呈現民進黨對台獨的主張,雖非創新,但在此時間點,毋寧是創造了更加有利的契機,同時也表達了民進黨並非鐵板一塊,願以務實正面的做法進行兩岸交流,此舉和今年初蔡英文指派林全赴大陸交流後的記者會上,一再重申優質的兩岸交流,道理是一樣的。


高希均:服貿拔河 「讓利者」就是「得利者」

【聯合報╱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董事長(台北市)】2014.06.10 02:05 am

歐盟被認為是二次大戰後人類最文明的發明。不論它今天二十八個會員國有多少爭執,最重要的是它達到了創設最重要目的:以經貿交流終結戰爭浩劫。三億多人口終於半世紀以來免除了戰爭的恐懼,贏得了和平紅利。

兩岸六十餘年來的對峙與緊張,也終於在二十多年來跌跌撞撞,曲折向前的經貿交流中逐漸降溫。連戰先生二○○五年的破冰之旅是一個重要突破。接著馬英九於二○○八年五月接任總統後,立刻實現了直航、陸資來台、簽署ECFA等,兩岸關係終於進入了一個穩定的新局面。

在這個大氣候中,四年前的四月,台北市郝市長與上海市韓市長在台北共同參加雙城論壇,分享文化、環保、教育、科技、旅遊等經驗,樹立了亞太地區「雙城競合」的新模式。有競爭,才有進步;有合作,才有發展;今天又舉辦了二○一四台北上海城市論壇。

台北與上海一峽之隔,歷史上共有精英的聚集、商業的興起、國外的思潮、文化的激盪、及財富的累積。

台北小而美,到處呈顯精緻、多元、創新;上海大而新,釋放令人嚮往的魅力、驚豔與機會。

當台北遇上上海,兩個城市的人民可以充滿想像。政府的企圖心加上民間的想像力,就會出現各種交集的可能性。

此刻兩岸簽訂的服貿協議,在台灣這邊還在立法院審議中,難以預料何時能通過實施。做為一個自由貿易的鼓吹者,讓我向北京建議,單方面宣布其中特別有利於大陸方面者先實施:如對金融業務及電子商務的放寬、證券業執照的核發、人民幣的兌換、以及醫院的設立。

粗看起來,北京選擇性的「讓利」,又會引起在「搞統戰」、「收買人心」等批評。大陸應當直說:「不要認為這是『讓利』,事實上,大陸人民在『得利』。」

當一百三十多國給台灣「免簽證」時,台灣人民少了簽證費,好像那些國家也都在對台灣「讓利」,實際上當幾萬人變成了他們的觀光者,誰是真正的得利者?生活上「讓利」的例子隨處可見:商品大打折扣到巨額抽獎。最後「得利」的,就是當初「讓利」的。

如果大陸方面真有單方宣布實施的可能,一方面是增加台商的商機,同樣重要的是大陸消費者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務,對當地服務業產生競爭,也提供了工作機會,大陸變成了真正的得利者。

地區之間之所以需要經貿往來,就是存在雙方互利的機會。即使當雙方關稅討論陷於僵局時,一方單獨宣布降低關稅,該地消費者所之「得利」也會大於給對方之「讓利」,這就是「開放」的經濟誘因。

大陸朋友來台灣常去高雄佛陀紀念館。開館二年以來,每年都有一千萬人去參觀。它是不收門票的。很多人向星雲大師建議:「如果一張門票收台幣一百元,一年就有十億台幣收入。」大師總是笑笑地說:「『捨』就是『得』。不收門票人來得多,來了之後看到『三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如果他們回去以後能做到一些『三好』,那麼產生的好處不曉得要比門票收入大過多少倍。」看起來佛光山在「讓利」,實際上整個社會在「得利」,這不正是「捨」就是「得」?

(二○一四台北上海城市論壇講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