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語政策1

賈老賈 臉書頁

我認識一個愛爾蘭裔的澳洲朋友…我問他會不會傳統的塞爾特語……他說他媽媽還懂一點……不過他覺得沒有必要學……因為對現在的他來說……英語已經能通行世界……目前最重要的是學好中文……這樣就更方便了……尤其現在中文正夯……他不認為有必要浪費時間去學一種快消失的語言……

當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初……雖然前幾代的總督與眾多幕僚、甚至軍警……都是來自九州的鹿兒島(薩摩)……但據後來的史料指出……後來許多住在台灣的有錢日本人(非出身於九州者)......並不太願意請這些來自南九州的同胞來家裡幫忙或是一起合作......嘴裡說的是~這些人比較粗魯......其實還有一個最大問題就是……這些人的日文有濃濃的南九州口音……一般日本人~經常有聽沒有懂……不知他們所云……

推行一個統一的語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時候還夾雜統治者的權威在裡面……中國的歷朝歷代……因為文字從未變動過......所以語言大多隨統治者而改變......在傳統的聯繫上……似乎沒有出現過斷層的問題……當然仍然有壓迫的情況存在……就像當年的國語政策……至今許多本省籍的老年人仍然耿耿於懷…..只是現在我們都享受到語言政策所帶來的方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障礙的確變少了……不然別講統不統一的問題......單單台灣要獨立......也夠讓島內的人亂成一團…….說起國府統一語言的手段很多人或許還會生氣……但你或許可以比較看看琉球.…..當年日本人是怎麼對付琉球人的方言問題~

「日本侵吞琉球之後,實行強迫同化政策,因此將琉球語醜化為『難聽的語言(悪い言葉)』、『可恥的語言(恥ずかしい言葉)』,並推行所謂『共通語』教育。琉球學生如果在公開場合或課堂上不小心說了琉球語……那怕只有一句......或一個字,他(她)就會被掛一個叫『方言札』的木牌在脖子上,以示羞辱。」


從小巨蛋怎麼唸看台語發展的被扼殺
(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3249 )

想想台灣 賴昱伸《Taipei Times》記者 發佈於 10 月 12, 2014

最近,因為台北捷運通車在即,其中因為有一站「台北小巨蛋站」站名廣播,到底閩南語、客語的播音該如何說,又成為了話題。有人主張閩南語播音直接按照漢字把「巨蛋」兩字唸成「ㄍㄨˇ ㄉㄢ-」,馬上會有人出來說「台語沒有這樣講的啦」,於是又有人出來講不然叫「大粒卵」或是「細粒大粒卵」,然後又加以訕笑。最後,結論就是「小巨蛋」這樣外來的新詞無法以閩南語或客語講出來,台北捷運公司決定,把華語、閩南語、客語三種語言都依照華語發音唸成「台北小巨蛋」。

捷運松山線上的台北小巨蛋。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其實類似的討論不是第一次,之前高雄捷運通車時,就因為高雄捷運也有「巨蛋」站,而引發討論。坦白說,每次看到這種新聞都讓我感到很怒,因為這顯示出當政者對於語言的無知與不尊重。

不管是閩南語或是客語,都是漢語系的語言,所以大多數漢字都可以在閩客語裡面找到對應的發音,「小巨蛋」當然不是閩、客語固有詞(同樣的,它在華語裡面也 算新詞),但既然它是以漢字寫成,那閩南語直接唸 Sio-ku-tan(ㄒㄧㄛ ㄍㄨˇ ㄉㄢ-)有那麼難嗎?過去的台灣人,對於自己的語言是很有自信的,所以除了來自漢語系本身的漢字詞之外,連日文的漢字詞,如「電話」、「注文」、「病院」 等,都可以很自然用閩、客語唸出來,那現在的我們是怎麼回事?如果說「電話」是現在才出現的一種新科技產品,那我們是否也要扭扭捏捏在那邊說「哎呀『電話』沒辦法用台語講啦」、「台語沒有這個詞啦」,或是以一種訕笑的方式討論是否要把「電話」翻成「有通電 e 講話」?

其實即使在現代,閩、客語遇到新詞也沒這麼手足無措!諸多近代才出現的名詞,例如「電腦」、「手機仔」、「捷運」、「高鐵」等等這些新詞,我們不是也都以漢字直接發音的方法講得好好的?

我過去曾聽過中國廈門不知道哪家電台的閩南語新聞播報,那整節的新聞不管國內、國外新聞,播報員都是以流利的閩南語播報,即便是歐美國家的地名、人名,也都是按照漢字的發音用閩南語唸出來,不像台灣的閩南語新聞,遇到這些外國翻譯人名,都得用華語來唸。其實,在國內,客家電視台的國際新聞,遇到翻譯的外文人名地名,也大多直接以客語來發音,我覺得不管是廈門的電台還是客家電視,展現的就是一種對自己母語的自信,讓人聽了覺得很舒服!

一個語言要發展要生存,就是得必須不斷與時俱進,擴充新詞,根據學術統計,英文裡面有高達42%的詞是借詞(loanwords),也就是從別的語言借來的詞;而目前漢語系裡面最強勢的華語(又稱國語或普通話)也不例外,除了大量借用同使用漢字的日文詞,如「哲學」、「物理」、「化學」、「民主」,並直接將日語發音改成華語發音吸收,更有很多國外人名地名的翻譯是直接採用廣東話的翻譯 (例 如你有沒有想過為何 Watson's 叫「屈臣氏」?因為廣東話的「屈」發音就是「ㄨㄟ」),這些詞用久了,其實也不會讓我們覺得彆扭或不習慣,反而有時還忘了他們其實是外來詞。如果台灣的華語可以直接借用台灣閩南語的「好康報你知」,或是借用閩南語文法,那為何閩南語(或客 語)不能借用華語的「巨蛋」並將之唸為 ㄍㄨˇ ㄉㄢ-?

無論是守舊的「台語這樣講不對」,或是無知的「台語沒有這個詞」,都是阻礙這個語言發展、扼殺這個語言的兇手。


本土準鮮師 教「國文」要讓學生開口說母語

自由時報 2014-12-03  15:15

〔記者李立法/屏東報導〕國民黨立委潘維剛「推行本土語言是傷害民族情感」的言論引發撻伐,考取公立國中將擔任「國文」教師的替代役男葉程允也無法認同,他在日常生活中與父母、朋友對話堅持說閩南語,就連上臉書或手機留言,也以閩台語為主,他說,未來教導學生,會盡可能使用本土語言,鼓勵年輕世代開口說母語,不能讓本土語言文化消失。

23歲的葉程允出生林邊鄉閩南村,他的爺爺和父親在家都習慣以閩南語與子女交談,因為現在大部份的家庭,不論閩、客或原住民,親子間的溝通都習慣講「北京話」,再這樣下去,台灣本土語言勢必會消失,葉程允認為祖、父輩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於是決定從己身做起,堅持說母語。

葉程允說,日本人說日語,英國人說英語,就連曾長期被英國統治的香港也將母語廣東話做為官方語言,台灣閩南族群佔總人口7成,結果現在的官方語還是「北京話」,實在很諷刺,政府官員口口聲聲說要發揚本土文化,卻連最基的母語都無法深入家庭,這是在消滅本土文化。

葉程允大學時期就取得教育部閩南語能力「專業級」認證,還多次在全國性文學創作比賽、書法、國語文競賽拿到冠軍,全民英檢中級,證明堅持說台語的他,一樣能在其他文學、語言領域中有好表現,他在學時期與同學交談,以及考取「國文」教師資格實習期間向學生上課時,也盡可能說母語,若有人聽不懂閩南語,則用「國語」再講一遍。

他說,說台語是高尚的,不是沒有水準,更不會傷害民族情感,他即將投入教職,有義務教導學生用正確的態度去了解本土文化,他教的是「國文」,如果使用本土語言能讓學生更樂於學習,他會持續這樣做,培養學生不忘根不忘本的價值,為傳承本土語言文化盡一分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