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二年國教總綱 拍板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2014/10/06

十二年國教總綱昨天拍板定案。教育部昨天開課審大會,歷經八小時且動用表決,引起爭議的國中本土語言在四分之三委員支持下,仍列選修,未列必修;國、英、數、社、自五科必修學分除數學沒減,其他四科都照草案,比現行課綱減四到六個學分,預計一○七年八月實施,適用今年讀小五的學生。

十二年國教總綱草案二月初出爐,與現行課綱相比,變動最大的是高中畢業學分和必修學分降低,國、英、數等考科必修學分減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引發國文和數學界反彈,連中研院士都連署反對;部分社團主張本土語言列為國中必修,雖獲前部長蔣偉寧支持,但爭議很也很大。

教育部昨天開課審大會,由教育部長吳思華主持,審議十二年總綱草案,從下午二時開到晚間十時,四十五位委員中,有卅九人出席,委員討論熱烈,意見僵持不下,最後逐案表決。

國教署長吳清山指出,草案中國小本土語言仍是必修,國中為選修,跟現在一樣;經過「激烈討論」,最後超過四分之三出席委員表決同意維持選修,但有附帶條件,只要學生有學習意願,學校要利用彈性課程開課,如學生人數不多,可跨校開課,或利用寒暑假和周末開課。

目前高中畢業要修完一六○個學分,其中一三八個是必修學分,必修占七成七;昨天通過畢業學分降為一五○個,必修降為一一八個,但增加彈性選修課。

國文、英文、數學、社會及自然五考科必修學分在原二月草案中,全部減四分之一,社會及英文廿四學分都降為十八學分,數學從十六學分降為十二學分,國文必修從廿四學分降為十八學分。目前課綱為必選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有四學分,二月草案改成必修兩學分,加入國文領域,國文變成廿學分。

昨天通過除數學維持十六學分必修,其他都照二月草案減六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至於全民國防教育也依二月草案列為必修兩學分。

現行高中三年可修學分上限為一九八個,原本草案希望降為一百八十個,最後給予彈性,決議可修一八○到一九八個學分。


搶救數學學分 院士派大獲全勝

【聯合報╱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2014/10/06

十二年國教上個月就已上路,但十二年國教總綱卻延宕到昨晚才由教育部拍板定案,其中外界長期關注的高中國語文、數學必修學分爭辯激烈。最後,國文必修學分比現行九九課綱減少四學分,數學必修學分則維持九九課綱規模,顯示之前連署搶救數學學分的院士派大獲全勝。

教育部昨天召開課審大會,多方激烈討高中國、英、數必修學分數應否減少。目前高中國文必修廿四學分,昨天定案砍至廿學分,但其中兩個必修學分為「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回應「搶救國語文」的社會期待,此外再加上四學分適性必選。高中生畢業時,國語文仍要修滿廿四學分。

數學部分,目前高中二年級下學期才進行分組,未來會提前在高一下分組,高二上就要分班上課。目前高中數學為十六個必修學分,原草案砍至十二個必修、加四個選修;昨天定案為八個學分必修,八個學分「適性分類必修」,也就是數學十六個畢業學分全都要必修,回應多月來中央研究院院士連署的期待。

英文部分,爭議不多,定案版把現行九九課綱必修廿四學分,降為必修十八學分,增加選修六學分,畢業學分共廿四學分。

教育部官員分析,國文和數學爭議最多,委員爭論也最多,最後納入社會各界的看法。原本十二年國教希望降低主科必修時數,增加選修時數,讓學生適性選擇;但因為院士希望注重基礎科學力,維持數學的必修時數,此意見也廣受委員贊同,因此,最後定案版本傾向院士版,維持數學原本的必修時數。


犧牲國語文教育 怎適性揚才

【聯合報╱劉源俊/東吳大學名譽教授(台北市)】2014.10.07 02:48 am

報載五日晚間,教育部部長召集的課程審查委員會拍板定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裡,高中國文必修學分數與其他大部分必修科目一樣打七五折,為十八學分(加上「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二學分,勉強說成是廿學分)。換言之,平均每周只上課三小時!有識之士過去多年所呼籲的「搶救國文教育」,不祇是教育當局的耳邊風,簡直是逆耳言!

教育當局的理由說是為「適性揚才」—為增加選修課,只好減少必修課。但是試問,如果學生缺乏基本素養,教育所適的是什麼性?能揚出什麼才?國文是公認的基本素養課,「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打著「基本」的旗號,竟標榜這一空洞的口號,在「科科等值」的觀念下,犧牲了基本素養的必修學分數,真是匪夷所思!

現今青少年國語文及德性素養低落,讀書及寫作能力差,對中華文化認識膚淺,是不爭的事實。筆者又多次強調:國語文不好,別的科目一定也學不好;而學校裡若不重視基本素養教育,總的效果是「利富害貧」。教育部冒大不韙作出此一決定,將難逃歷史審判!

教育部官員們自己沒有兒女?難道他們都盲目了?他們其實自己心裡清楚實情。可是在決策程序自找綑綁的情況下,經由重重委員會的不負責任的運作,竟弄出這樣荒唐的結論來,他們恐也感到十分無奈!十多年前的「九年一貫課程」,「廣設高中大學」實異曲而皆鄙!

美國歐巴馬總統二○一○年六月史無前例的公布K-12的《各州共同核心標準》,與其對應的「共同評量」也將在二○一四—一五學年上路;其中主要包含二類:英語文及數學。又,中國大陸《二○一七年高考改革方案》的要點是加重語文、數學分量。語文分值將由一五○分提高到一八○分(總分為七五○分)。對比於他們不約而同強調其本國語文及數學教育的重要,顯見我們的決策機制出了大問題。

教育部裡不是有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會」嗎?我們不是還有個「中華文化總會」嗎?他們在袖手旁觀?我們的立法院委員諸公、監察院委員諸公,你們的歷史責任在哪裡?


12年國教國文學分縮水 余光中痛心

【聯合報╱記者沈育如、張錦弘/台北報導】2014/10/09

12年國教總綱日前定案,高中國文必修20學分,與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希望的36學分有極大差距。聯盟副召集人、陽明大學教授張曉風表示,聯盟總發起人詩人余光中對此非常痛心,決定寫信給總統。

中研院院士、台大教授林長壽表示,上國文課不只培養欣賞文學的能力,更能學習分析事理,國文學分減少,學生為應付作文、考試,只好到補習班加強,「教育部的作法,簡直圖利業者。」

張曉風也說,馬總統與教育部長吳思華,創造了台灣有史以來最低的國文學分,「成了砍國文課時數的劊子手」;張曉風說,中研院士丘成桐日前送她一本自己的詩文集,當時對她說「好的語言思維,是奠定數學能力的最佳基礎;中國人的數學不發達,就是不重視語言。」

聯盟副召集人、東吳大學名譽教授劉源俊擔憂,青少年因國文必修時數減少而國語文素養低落,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也膚淺。教育部次長林淑真表示,減少必修時數、增加選修彈性,是12年國教總綱的大方向,不宜一味增加時數、填鴨知識,卻不問學生是否吸收、能否轉化為實用能力。

林淑真說,配合國文必修時數減少,未來將增加「校訂必修」,讓學校發展特色課程;國文選修課也將加深、加廣,讓學生配合生涯規畫,有更多元的選擇,且會更強調培養作文等實用的語文表達能力。


李遠哲:教改責任歸諸個人不公平

中國電子報 胡清暉、劉宗龍 2014年11月14日 10:19

今年是台灣推動教改20周年,許多人質疑,前中研院長、前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召集人李遠哲應該負責。不過,李遠哲上午演講時表示,社會上許多人不瞭解,教改會只是一個為期2年的臨時編組,不是長期執行教育實務工作的單位,把教改所有問題歸諸給單一的個人,這是不對的,並不公平。

台師大上午舉辦「教改20年: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集思廣益檢視20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引發爭議的諸多問題。

李遠哲上午受邀演講,主題是「談教育改革與社會改造」。李遠哲指出,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成立於民國83年9月21日,成員超過30人,其中有些委員後來當了行政院長(劉兆玄、游錫堃)、有些當了教育部長(林清江、黃榮村)、還有人當了國科會主委(黃鎮台),經過2年的審慎研議,於民國85年提出《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李遠哲說,教改會只是一個為期2年的臨時編組,不是長期執行教育實務工作的單位,當時解嚴之後,社會的活力釋放出來,很多有能力、有經驗、滿懷理想抱負的人,共同為教育改革盡一份綿薄的力量,這是他接教改會召集人的重要理由,成員們都很努力,周六周日經常加班開會。

李遠哲並引用媒體11年前採訪前教育部長郭為藩的說法,說明教改會雖然對教育事務提出全盤建議,交由教育部長參考,但決策權仍在教育部長,教改會只是提出建議,現在教改出了狀況,把過錯歸於李遠哲與教改會並不公平。

李遠哲強調,把教改所有問題歸諸給單一的對象,沒有看清楚整個過程,這是不對的。他也提到,監察院曾經因為調查教改缺失,要找他去說明,但他認為,教改會不是行政機構,因而拒絕,而且大法官也認為,如果他去的話,會是憲政大笑話。

李遠哲感慨,這幾年教育部長換太快,而且像九年一貫等政策,沒有準備好就上路。


教改遭指責 李遠哲叫屈

中央通訊社 陳至中 2014/11/14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4日電)前中央研究院長李遠哲今天表示,教育改革責任歸咎於他擔任召集人的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不公平。

台灣師範大學舉辦「教改20年:回顧與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李遠哲演講「談教育改革與社會改造」時主動說,教改會是二年臨時編組,負責大方向研擬和意見諮詢,不是實務工作單位,真正落實的是各部會,尤其是教育部。

研討會上,前教育部長郭為藩在場;李遠哲在簡報引用郭為藩2003年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決策權仍在教育部長,教改會只是提出建議而已,並沒有決策權,現在教改出了狀況,把過錯歸咎於李遠哲和教改會並不公平」。

李遠哲會後受訪說,現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面臨許多問題,如多元入學要學生作志工、提出藝術作品,對偏鄉孩子不公平,他們未獲被培養機會。

教學方式,他說,現代社會強調討論,台灣國民中、小學卻還禁止學生上課用電腦,著重反覆練習課本知識。評鑑學生方式,也停留在智育考試為主。

李遠哲表示,面對未來社會變革,一定要教改,但談太多「枝枝節節」沒用,重點是社會觀念、價值改變,台灣應該立公平、合理社會,從財稅改革著手,多收有錢人的稅,照顧勞動人民。

他說,台灣政府經費只占GDP(國內生產毛額)13%,北歐國家卻占30%甚至50%。台灣政府能作的「財務重分配」有限,社會仍停留在「贏者全拿」狀況,無法奢望父母改變價值觀,放手讓孩子多元發展。

李遠哲建議政府思考未來要往哪個方向走,包括從財稅改革維持社會公平、合理,全盤思考永續發展。他說,台灣人口已過載,鼓勵生育政策不見得正確;糧食自給率偏低,糧食倚賴進口,導致農村殘破,又一直徵收農地,如桃園航空城。

他說,他委屈事小,台灣社會是非不分才是真正遺憾。1031114


呂捷談12年國教 「回到聯考時代最公平」

蘋果日報 2014年12月29日09:55

12年國教爭議不斷,先前台北市市長柯文哲還因此槓上教育部部長吳思華,補教歷史老師呂捷也在臉書提出他的看法,他建議,不如就公投廢除12年國教、教改,改回聯考,這樣簡單、公平沒爭議!

呂捷今在臉書表示,有人要家長們改變觀念、不要有明星學校之分,這是假議題,因為追求更好、更高的發展是人性。如果想要消滅明星高中,那得要先消滅明星大學,但是為什麼要為了齊頭式的平等,搞得大家變成一樣爛呢?

而最近提倡的「適才適性發展」更是被呂捷嗤之以鼻,他表示沒有人一定要拼建中、北一女,喜歡做什麼就去念什麼,但是教改的制度,反而會讓很多想做麵包的孩子跑去念高中上大學,大學從「高等教育」變成「普及教育」,是一個「奇蹟」,因此改回聯考時代定勝負,是唯一解。

呂捷最後勉勵所有學子,讀書不是人生唯一一條路,更不是人生的全部,上大學最主要是學習辦活動時的溝通技巧、參加盃賽時學到的團隊作戰、以及把學妹、釣學姊、泡學弟、勾學長,希望大家共勉之。(張鈜閔/綜合報導)

呂捷臉書全文如下

好吧~我來談談十二年國教我的看法!! (長文勿戰,不論理由立即封鎖)
先給結論吧!!
免試入學是個假議題~如果是真議題...那就是個大災難!!
多元入學...是真的!! 因為要很多"元"你才能入學!!
有人說家長要改變觀念、有人說不要有明星高中、有人說要適才適所適性發展!!
這些也都是假議題!!
第一、追求更好、更高、更棒的發展~ 這本來就是人性!撇開其他特殊的外在因素不談~可以坐頭等艙~很少會有人選擇坐經濟艙!!這無關道德~只不過就是人性!
第二、消滅明星高中~那就先消滅明星大學吧!
因為有明星大學才會有明星高中!
可是...東西本來就會有好壞,教育也一樣!
有健康的油可以吃...你會去吃餿水油嗎??
沒有道理為了齊頭式的平等~搞到大家一樣好或是一樣爛!
當然後者的可能性大一點!!
反而搞成劣幣逐良幣!
第三、適才適所適性發展!! 這個最好笑了...!!
沒有人要你一定得拚建中、雄中、北一女、雄女阿
我當年也只考上左營高中而已啊~我還是有一口飯吃啊!!
你愛做麵包~一樣可以去讀高職阿!!
但是...教改的制度反而讓很多想做麵包的孩子...
莫名其妙地去讀高中,上大學了!!
這個才是問題!!
退回聯考時代~考試分勝負!!
但...不是定生死!!
讀書又不是人生唯一一條路,更不是人生的全部!
而現在的台灣...廣設高中、濫開大學之門!!
這才是把大家往讀書之路趕的主因!!
大學本來應該是高等教育~!現在變成普及教育~
造成一種千古未有的奇蹟......

學歷通膨!! 學歷無用!! 22K............
在台灣~有個結構性的問題!!
藍領階級的收入被惡性抑制!!
故...很多人想往白領邁進!!
但是...這個問題已經快得到改善了!!
因為..白領階級的薪資也得到充分的抑制了!!!
哈哈哈!!真是大有為的政府啊!!!
最後...我還是鼓勵大家用功讀書!!!
最少...我讀大學那四年是人生相當快樂的時光~
你學到的不只是專業技能~
更多的是在辦活動時學到的溝通技巧、參加盃賽時學到的團隊作戰!!
以及...把學妹、釣學姊、泡學弟、勾學長!!
與大家共勉之~
呂捷愛你/妳!!


柯文哲霸氣! 「教育部這種態度才會出現9%政府!」

WeTalk Baga5566 2014-12-29 10:54 發表

針對12年國教議題,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和教育部長吳思華在台北市政府面談時,因為雙
方仍堅持各自立場,最後不歡而散。柯文哲今(29)日上午受訪時說,他要跟政府勸告,在
這次選舉當中,12年國教不是國民黨輸去這麼多縣市一個很大的理由嗎?為什麼現在還要
重蹈覆轍?柯文哲說他無法理解,為什麼教育部就是不順從民意?他說「就是這種態度,
才會出現9%政府」。

http://newtalk.tw/news/2014/12/29/55291.html

其實柯文哲只是延續郝龍斌的教育政策
國民黨的部長當時怎麼不去嗆郝龍斌???

消滅了明星高中,你消滅得了名校大學?
消滅了名校大學,消滅得了名校研究所?
國內名校都被滅光了,你滅得了國外名校?
別笑死人了

現在12年國教根本就是掩耳盜鈴的爛方法
我個人認為12年國教不是時間到就讓你上去
而是要變成政府補助你12年學費,但是恢復留級制

12年你可以唸多高就念多高
恢復留級制其實同時也恢復了部分的老師管教權
不念書就留級,留級太多次就輔導轉向學一技之長還什麼的

這樣家長也沒話說
也會減少很多怪獸家長來學校自以為專業的指揮學校辦事
不是更好嗎?


快樂學習恐擴大落差(王立昇)

蘋果日報 2015年02月09日

日前《蘋果日報》報導了日本NHK電視台節目播出的一張圖片,引發了「貧窮家庭小孩沒未來?」的熱烈討論,日本的教育制度是否已導致社會階級翻轉不易呢?日本在1990年代推動「寬鬆教育」,希望能提供孩子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為了減輕壓力,減少上課時數,並解構了公立明星高中。影響如何呢?有人長期觀察指出,日本多數青年是「四不一沒有」──工作不穩定、買房不敢想、結婚不容易、生子不可能;沒有希望。據報導,2010年進入東京大學學生人數最多的25所高中裡,私校就佔23所。雖然日本在2009年已修正寬鬆教育的做法,但教育的影響是深遠的,因為社會階級不易翻轉,現在已造成日本嚴重的社會問題,到底原因何在?

如果教育方式過於寬鬆,對於學習動機強、已找到學習方向、家庭社經地位高的孩子,確實是可以提供更大的揮灑空間。但對於學習動機不夠強、尚未找到學習方向、或是家庭社經地位不高、父母忙於生計疏於教導的孩子,則很容易造成學習怠惰。於是,學習的落差將因教育制度的寬鬆而擴大。

類似的狀況也發生在處理經濟的問題上,因為人的能力天生不同,而資源是有限的,在經濟完全自由化之後,能力強的人有更大的發揮空間,能力弱的人則將落後更多,於是貧富差距愈來愈大,因而造成資本主義貧富不均的問題,並引發社會的不安。如果富人因貪念而壓迫窮人,社會將因而動盪,甚至引起革命。也就是這個因素,現在多數國家都已棄資本主義,而朝社會福利國家的方向調整。

台灣自1994年教改以來,各項教育政策也是在「減輕壓力、快樂學習」的大旗下推動,為了減輕升大學的壓力,於是廣設大學;為了減輕學習的壓力,於是教科書愈來愈薄,但參考書愈來愈厚;為了降低進入明星高中的壓力,於是推動均質化教育,要淡化明星高中。這樣的思維延續到十二年國教的政策,於是成績要模糊,不要分分計較。但教改實施了20多年,成效如何呢?

應朝適度壓力調整

英國教育學家斯賓賽(H. Spencer)說:「教育為未來生活之準備。」教育要能促進社會共同的生活,但依據2014年《今周刊》的調查,高達63%的年輕人(21歲到35歲)覺得自己會比父母輩過得差。台灣的大學生人數太多而不能為產業界所用,於是產生了嚴重的學用落差問題,產業找不到人,畢業找不到事。那學生的壓力減輕了嗎?台灣的補習班家數從1994年的1000多家增加到2014年的1萬8000多家,數目比超商的家數還多。

此外,從OECD所做的調查顯示,台灣15歲學生的平均表現雖然優秀,但學習表現的落差卻是逐漸加大,以數學為例,台灣學生2006年PISA表現的標準差(代表分布範圍的大小)為103,排名世界第三,2009標準差105已成為世界第一,2012更擴大到116。顯然,從促進共同生活的觀點而言,過去20年的教改是失敗的。未來如果真的如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所言「都是富人念台大,台灣有什麼希望」,社會階級僵化的問題將在台灣發生。

李家同的博幼基金會長期輔導偏鄉弱勢的孩子,其執行長在2015適性教育論壇上說,要引發孩子學習熱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有成就感。幾個星期前,一位在新竹偏鄉服務的老師說,偏鄉弱勢的孩子不需要同情,他們需要的是「嚴厲的幫助」。我們要協助孩子找出自己的興趣與學習方向,只要有熱情,再大的壓力都甘之如飴。我們要提供多元且適合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在「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學習成就感中成長茁壯。急就章減輕壓力的糖衣式快樂學習只會讓孩子在步入社會時,發現自己失去了競爭力!

適度的壓力是成長的動力。「減輕壓力、快樂學習」的教改已走過頭,必須要回頭了。我們要往「適度壓力、熱情學習」的方向調整,才能規劃出真適性、促進共同生活的教育制度。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


新興網路科技 將納入12年國教課綱、教材

自由時報 2014-12-31  17:47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科技部與教育部今日召開協調會,計劃將新興科技納入12年國教課綱暨相關教材研發,並研擬鬆綁科技基本法, 未來不只是生技新創公司,所有的新創企業,大學教授都能擔任董事。

科技部次長林一平指出,隨著網路興起與全球化趨勢,「科技部與教育部業務協調座談會」上決議,將把新興科技內涵納入12年國教課綱暨相關教材研發,不過何時啟動仍有爭議,因為考量可能會排擠傳統學科。

他說,將會把網路虛擬化納入課程,例如學生在學牛頓物理重力加速度時,可以用開放程式語言進行,做出物理掉落的重力動畫等,「數學與物理不必分得那麼清楚,可以藉此多學一些。」外界質疑學校老師的教學跟得上網路的速度嗎?林一平回答:「老師是非改不可。」

此外,會議中也鬆綁科技基本法與教師校外兼課、兼職處理要點,過去在中研院長翁啟惠大力推動下,教授已可以在生技方面的新創公司擔任董事,但這次更進一步開放,不限生技公司、所有的新創公司,教授都能擔任董事,或是在國營事業、上市櫃公司擔任獨立董事。

有技轉王之稱的台大副校長陳良基表示,台灣目前2萬個教授,只有5位出來創業,如果教授創業能夠鬆綁,預估可增加到2000個~4000個教授創業,將會有重大影響。

林一平也說,科技部未來將公開社會關注的違反學術倫理重大案件,至於一般的案件,也會與教育部研商,看看是否公告在網路上。


【小玉物語】日本大學英文教be動詞?

UDN 鳴人堂 蔡慶玉 2015-02-27 00:00:00

上星期(2/19)日本教育部公開大學評鑑結果,其中有253所大學被要求提出報告並立即改善。日本全國將近800所大學,被調查500所左右,幾乎50%被教育部被點名不及格。

其中有30多所的原因是授課內容程度太低,例如:英語教be動詞,過去式、進行式。數學教百分比,小數點,甚麼叫做四捨五入。理科方面,化學從元素週期表開始教起,生物課則教光合作用。

有些學校入學標準是「雙方同意」,也就是學生和學校同意就可以入學了。並不需要通過考試的篩選,幾乎和一般補習班一樣,繳學費就可以開始上課了。甚至連研究所的門檻也降低,北海道的某研究所招生簡章,「我們的方針是盡量收學生」,受到教育部指正,也暴露了收不到學生的窘境。

教育部每年都會舉行日本大學評鑑,針對五方面進行調查:(1)入學招生管理;(2)教學內容課程;(3)教員組織;(4)學院發展 (FD,Faulty Development);(5)設備設施。調查後也會輔導學校進行改善,並提供需要的經費、諮詢和建議。

日本大學校除了開設社會人進修課程,針對自己的專業領域精益求精。同時,提出住宿或學費的優越條件積極爭取海外留學生,台灣留學生個性開朗,學習認真,相當受到歡迎。

全球少子化的影響,日本也和台灣面對一樣的問題。校方也很無奈,在供過於求的情形下,不只是地方大學,連公立學校也受到影響。剛剛公布的國立公立大學的聯考(センター試験)初選結果,平均創歷年最高錄取率。

社會輿論高度關心大學生程度低落的問題,因為現今大學生的實力,就是未來20年後這個國家的競爭力。某關西有名的大學,上課時教授提到寶僑P&G商品行銷策略,有一個女生問說,「P&G是啥米?」教授只好繼續解釋說,「Procter&Gamble」。這位女大學生說,「喔,原來是Gamble,賭博公司,開賭場的」。

其實,現今大學生的程度問題,可以追溯到十多年前的「ゆとり教育」(yutori 寬裕教育)帶來的影響。當初為了要跳脫填鴨式教育的束縛,大幅度地簡化教科書的內容,甚至將小學數學的圓周率被教成「大約3」。

如今,這批孩子長大成人,也就是所謂的「寬裕世代」。生活步調相對地慢,對未來的態度也比較不積極。車也不想買,工作也不是很想找,甚至連「愛愛」這件事也沒興趣,許多媒體接二連三地專題報導探討這個社會現象。

日本政府警覺,為了國家競爭力,最近教改加深課程內容,增加上課時數。連小學生隔週或每個月一次星期六要上課,希望能漸漸提升日本學歷水準。台灣正好相反,小學一年級就教18畫以上的國字,作業也很繁重,家長老師要求簡化聲浪不斷。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傷腦筋的教育問題。

儘管小學開始就教很艱深,不過到頭來,我們的大學水準好像也沒有領先世界?

蔡慶玉

政大日文系,南加大(USC)傳播管理碩士。旅日文化教育觀察者。資深廣告人,並曾受聘於日本政府教育局。現任華視日語文化單元講師,日本交通部口譯導遊專員。著有《奇怪的日本人,奇妙的日本語》(時報出版),《日式教養不一樣》(商周出版),育有兩個台日混血的兒子。FACEBOOK:www.facebook.com/peopleinjapan


方文山:高中生多讀文言文,有助文字美感

2015-06-11 08:16:54 聯合報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知名作詞家方文山的作品用字典雅,「青花瓷」等歌詞曾多次被兩岸升學考題引用,他昨代言教育部美感活動時指出,文言文和白話文應兼容並蓄,高中生讀文言文,有助培養文字美感,但占課文三、四成即可,不要太多。

教育部推動美感教育將舉辦系列活動,包括美感明信片徵選、T恤創作大賽、全民參與「美感之歌」快閃活動等。

其中「美感之歌」邀才女歌手鄧福如(阿福)作曲、方文山作詞,並將邀請知名團體以快閃結合表演的方式來演唱,號召全民參與拍攝MV,預定10月首映。

方文山表示,如同現代音樂和古典音樂,文言文、白話文也有不同美感,高中生都應接觸,但因日常生活都使用白話文,高中國文不應教太多文言文。

目前高中國文課文的文言文約四成五至六成五,方文山認為頂多三、四成即可,他說,至今仍會接觸古典詩詞,受過文言文訓練的好處是到大陸名勝古蹟看一些拓碑,不用翻譯就看得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