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社 臉書頁 2015-1-30

【台灣已經步步陷入中國新帝國霸權主義的掌控,台灣自己對未來國際戰略的規劃呢?】

習近平在這一兩年推動了一項外交貿易複合計劃
叫做一帶一路

一帶指的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
也就是建設中亞鐵路把中國到德國聯結起來 讓中國可以直接連接歐洲

一路指的是習近平在2013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計劃
這個計劃的核心其實就是以東協聯盟和中國的合作為核心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合作伙伴並不僅限與東盟
而是以點帶線,以線帶面,增進同沿邊國家和地區的交往
串起連通東盟、南亞、西亞、北非、歐洲等各大經濟板塊的市場鏈
發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戰略合作經濟帶,
以亞歐非經濟貿易一體化為發展的長期目標

而這個海上絲路計劃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與者 就是IOI的李深靜


柯P提兩國一制 國台辦:大陸立場明確

2015-01-31 18:36:11 中央社 北京31日電

針對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出也許兩岸該討論「兩國一制」,中國大陸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馬曉光今晚說,「不了解完整內容,我們對兩岸關係的基本立場是明確的。」

馬曉光是在回答中央社記者詢問時,作上述表示。

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29日在官網發表專訪柯文哲內容。

提及兩岸關係,柯文哲在專訪中說,「人們談到『一國兩制』,但也許我們該討論『兩國一制』,我們應試圖縮短差距。」


漢和:共軍惠安設雷達 干擾台長程雷達

2015-01-31 17:40:10 中央社 台北31日電

最新一期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指出,中共解放軍在福建惠安建設大型雷達信號偵察站和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方位角指向台灣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似乎意圖干擾。

不過,「漢和」認為,台灣鋪路爪(PAVE PAWS)長程預警雷達可能會受到共軍在惠安雷達的非連續性瞬間干擾,但要做到徹底干擾、癱瘓雷達,是不可能的。

「漢和」指出,共軍在福建惠安設立一個大型化的雷達信號偵察站,在687公尺外,還設有一座17x6的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方位角直指台灣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站。

漢和防務評論創辦人、總編輯平可夫表示,這樣的建設布局,意味著共軍總參謀部4部建設專門對台灣鋪路爪雷達實施電磁信號偵察、記錄、分析,並干擾的一體化作戰機構。

「漢和」雜誌的雷達、電子戰高級顧問多田智彥認為,上述分析完全有可能。多田曾負責過多種日本現代化艦載雷達的開發。

多田指出,由於惠安相控陣雷達與台灣鋪路爪雷達距離太近(240公里),一旦共軍雷達故意採用相同的波段,台灣的鋪路爪雷達有可能受到非連續性瞬間干擾。但是要徹底干擾、癱瘓鋪路爪雷達是不可能的。

不過,瞬間的干擾仍有實戰效用。漢和表示,如果共軍二砲部隊發射彈道飛彈實驗,不希望鋪路爪雷達跟蹤,共軍有可能在特定時間進行瞬間干擾。

國軍已於2014年否認鋪路爪雷達曾受到干擾。

「漢和」認為,共軍總參4部在惠安同時建設了巨大的雷達信號檢測站和有源相控陣雷達,目的在平時積累鋪路爪雷達的跳頻數據、輸出功率等。需要時,快速啟動上述雷達,實施干擾。


柯文哲主張兩國一制 不參選2016

自由時報 2015-01-31  11:26

〔本報訊〕台北市長柯文哲20日接受美國雜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專訪,暢談兩岸關係、中國共產黨等多項議題,談及2016年總統大選時,柯P明確指出,自己不會參選,希望台北市能成為藍綠「非軍事區」,他也會盡量保持中立。

專訪詢問兩岸關係的議題,柯文哲表示,如果你問「一個中國政策」,必須要回答什麼是一個中國?就像女生被嫁到別人家時,必須要跟他說那個家庭長什麼樣子。柯P強調,兩岸合作比統一重要,如果達成統一卻沒辦法合作,一點意義也沒有。

柯P:兩岸該談的是「兩國一制」

柯文哲有張自己搭捷運的照片,意外瘋傳於中國,引發熱烈討論,柯P專訪時認為,這就是文化差異,一個官員搭捷運有什麼好奇怪的?因此,有人談到「一國兩制」,但或許我們該談的是「兩國一制」,我們必須縮小差異。

柯文哲也說,他對中國共產黨的了解,比他們多數黨員還多,因為他看過很多共產黨歷史的書。柯P認為,共產黨不是敵人,而是客戶(client),無論喜不喜歡,中國都是必須面對的問題。

對於台灣對中國的影響,柯文哲指出,保有自由民主的台灣,有助於影響中國歷史,有人認為中國不適合普選,但台灣都已經選了5次總統;也有人說中國不文明,但看看台灣的捷運站,比紐約地鐵還要乾淨。


柯文哲:不參選2016大選 主張兩國一制

2015-01-31 09:52:02 聯合晚報 記者高凌雲╱即時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的專訪表示,他不會競選總統,這是明確的答案。對於2016年總統大選,他保持中立,希望台北市在藍綠之間成為非軍事區。

對 於大陸提到的一國兩制,柯文哲表示,也許我們應該討論兩國一制two countries, one system。保持台灣的民主自由,有利於中國歷史,當人們說中國人不能夠享有普選,台灣已經有五次總統大選,人們說中國人不夠文明,但看看台灣的捷運, 比紐約的地鐵還要乾淨。


柯文哲:肯定台灣被殖民帶來進步

2015-01-31 10:07:01 聯合晚報 記者高凌雲╱即時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的專訪,談到亞洲歷史與殖民問題,柯文哲肯定殖民經驗帶來進步。柯文哲說,世界上,四個說中文的地區,台灣、新加坡、香港、中國大陸,這些地方被殖民越久,就更加進步。

柯文哲表示,新加坡比香港好,香港比台灣好,台灣比大陸好。他去過越南與大陸,即使越南人看來很窮,他們碰到紅燈,都會停下腳步,看到綠燈會往前走。即使大陸人民的GDP比越南高,假如你問到文化的問題,越南的文化比較優越。


Taipei’s Fiery New Mayor Knows Whose Culture Is Best
( http://foreignpolicy.com/2015/01/29/taipeis-fiery-new-mayor-knows-whose-culture-is-best/ )

And it's not Taiwan's. In an interview, he discusses the benefits of colonization, his superior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state of the New York subway.

FP    By Grace Tsoi    January 29, 2015

A former trauma surgeon at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hospitals in Taiwan, Ko Wen-je made a surprising career shift and ran for the Taipei mayoral election last November. A political newbie, Ko bagged more than 850,000 votes and has become the first Taipei mayor in decades — a position considered a stepping-stone to the presidency — who bears no affiliation with any political party. Ko’s blunt talking style and a series of rapid moves to take on huge Taiwanese corporations such as multibillionaire Terry Gou’s powerful Hon Hai Group, which makes iPhone parts, have riveted Taiwan. Ko also made international headlines when he accepted a watch as a gift from the visiting British transport minister, a cultural taboo among Chinese speakers. (Ko reportedly later joked he could sell the watch for scrap metal.) In a freewheeling Jan. 20 interview with Foreign Policy in Taipei City Hall, Ko spoke about the impact of his victory, his views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why a picture of him riding the capital city’s subway managed to go viral. The interview, conducted in a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has been condensed for clarity.

On the impact of his victory:

Ko: The country has been shaken up by me. I am just being myself. In our society, no one dares to be themselves. During the campaign, the slogan that made me proudest — “Starting now, I will redefine politics” — has been realized. Politics isn’t that difficult; it is about finding your conscience again. So, just do what is right. Doing the right thing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doing things right. There have been a lot of lies and fabrications [in Taiwan’s political environment].

On Asian history and colonization:

For the [world’s] four Chinese-speaking regions — Taiwan, Singapore,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 the longer the colonization, the more advanced a place is. It’s rather embarrassing. Singapore is better than Hong Kong; Hong Kong is better than Taiwan; Taiwan is better than the mainland. I’m speaking in terms of culture. I’ve been to Vietnam and mainland China. Even though the Vietnamese are seemingly poor, they always stop in front of red traffic lights and walk in front of green ones. Even though mainland China’s GDP is higher than that of Vietnam, if you ask me about culture, the Vietnamese culture is superior.

On Taiwan’s current state:

At this moment, Taiwan is like a car with very powerful engines but no steering wheel.

On America and Taiwan:

I li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a year and I’ve been thinking over the past 20 years about why the United States is a good country. Whether you like it or not, [you have to admit] its people are rather free. A cultivated nation is not about having nuclear weapons, spaceships, or high-speed rail. It is about the realization of basic social values and letting citizens live like human beings: democracy, freedom, rule of law, human rights, and care for the underprivileged. They may sound very basic, but these are the fundamental values of a society.

On Taiwanese democracy:

Does Taiwan have democracy? Real democracy means politics belongs to the people. Taiwanese politics belongs to corporations and is controlled by political parties.

On mainland-Taiwan relations:

If you ask me about the one-China policy [which recognizes only one China, while allowing both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to claim they are the “China” recognized] my question is, what is one China? You have to tell me what one China looks like. If a girl is to marry into another family, you have to tell her what that family is like. Cooper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reunification. If reunification is achieved without cooperation, it will be meaningless. We have to mutually know, understand, respect, each other; then finally we can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We have to convince Mainland China that a free and democratic Taiwan is more in China’s interest than reunification.

On the photo of Ko taking the Taipei subway that went viral in mainland China, in part because of its contrast to the cosseted life of many mainland officials:
I couldn’t have imagined that [the photo would get so much attention], but in fact I don’t care, because I was just being myself. This is called a cultural gap. I once said that when more than 99 percent of Chinese people close the doors while doing their business in bathrooms, we can start talking about reunification. This hurt the feelings of many Chinese people, but a cultural gap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does exist. There’s nothing wrong about officials taking the subway. Why is this unusual? So people talked about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but maybe we should talk about “two countries, one system” instead. We should try to narrow the gap.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an most party members because I like reading.

I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an most party members because I like reading. I have read a lot of books about the party’s history. The party isn’t a rival; it’s a client. China’s a problem that we must face, no matter [whether] you like it or not.

Throughout China’s history, there were very few dynasties when every citizen was fed. It’s unbelievable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an achieve this. It’s something we should respect. However, they have their own difficulties to overcome.

On Taiwan’s influence on the mainland:

I think keeping a democratic, liberal Taiwan benefits Chinese history. When people say the Chinese people do not deserve universal suffrage, there have been five presidential elections in Taiwan already. People say that the Chinese people are not civic-minded; [but] take a look at Taiwan’s subway. It’s cleaner than the New York subway.

On Taiwan’s 2016 presidential election:

I don’t know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but I hope Taipei city will be a “demilitarized zone” between the blue and green parties. [In Taiwan, “blue” refers to the ruling Kuomintang, while “green” means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which advocates a tougher stance towards Beijing.] I will try to keep neutral. I will not run for president. That’s a clear-cut answer.


柯文哲主張「兩國一制」 藍委:噴口水

2015-01-31 19:55:02 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即時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未來兩岸關係互動框架,應從「一國兩制」,轉為「兩國一制」,從文化整合著手,縮短兩岸差距。但話聽再藍委耳中,指斥「開錯藥方、搞錯方向」,只是耍嘴皮。

國民黨立委吳育昇表示,柯主張的「兩國」、「一制」,前者代表要大陸承認台灣政治獨立現實,後者則要大陸放棄共產制度,接受台灣的民主體制,這都不是對岸會接受的,甚至「連民進黨都不會同意」,這樣的主張毫無可行性。

吳育昇認為,柯只是因為大陸主張「一國兩制」,才玩文字遊戲提出「兩國一制」看法,這個「名詞」只是為了打口水仗,現實上根本做不到。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也表示,兩岸關係要發展,前提是要穩定,目前雙方所堅持的九二共識底線,「一中各表」容許的對等、模糊空間,就是兩岸目前外交休戰與對話的基礎,「東西好好的不要去修理它」,反擾動兩岸穩定。

林郁方分析,柯的「兩國一制」主張,是把文化整合放在兩岸問題解決的起手位置,但其實現在兩岸最大的差異,是政治制度不同,在文化層面「一樣講中文、用筷子」,歧異不大,柯的主張標新立異,但卻「不高明」。

林郁方說,兩岸關係發展就是以目前的架構前進,也讓大陸能漸進仿效台灣的民主制度,「天下本無事」,柯的嬉笑主張,解決不了問題。


柯P提兩國一制 網友:賞了習近平一巴掌

自由時報 2015-01-31  15:08

〔本報訊〕台北市長柯文哲20日接受美媒《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專訪談到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時指出,兩岸明顯有文化差異,與其談「一國兩制」,不如談「兩國一制」來縮小彼此的差距。

對於柯P拋出的新兩岸觀,「台獨機關槍」李柏璋在臉書認為,柯P所提的「兩國一制」,除了基本的台灣中國一邊一國外,甚至還要中國好好學學台灣的民主自由,「先不論大家認不認同他提的主張,但他確確實實的賞了習近平響亮的一巴掌。」

網友解讀:一邊一國,唯一民主

許多網友也對柯P的「兩國一制」提出看法,有網友認為這句話看似沒什麼,但其實非常聳動,如果是兩國兩制,就是中共依然獨大,各玩的,但柯P提「兩國一制」,代表身為台北市長的他表態要中國改變,走台灣民主的路線。

還有網友表示,「兩國一制」翻成白話文的意思,就是「就算你中國民主自由了,二國還是二國,拎北還是不跟你們統一」,大讚柯P在兩國問題上,應該算是台灣最強硬的市長級官員。


徐嶔煌揭密 柯P點名的北市第6大案

蘋果日報 2015年02月01日21:19

台北市廉政委員會將開始調查包括大巨蛋在內的5大案,而廉政委員會成員之一的北美智權報前總編輯徐嶔煌,今天在電視節目中說,其實還有一個沒有列進去的第6個案子被市長柯文哲點名,那就是「台北銀行怎麼被賣給富邦銀行」。

徐嶔煌今天在壹電視《正晶限時批》節目中談到,其實除了廉政委員會要查的5件案子外,其實還有一個沒有列進去的案子,就是當初「台北銀行怎麼被賣給富邦銀行」,因為台北銀行當初市值高達255億,之外它還有一大堆的不動產,兩邊併購後市政府只換到兩席董事的席次而已,富邦銀行的股份是市政府的1倍,但它的董事席次卻是市政府的4倍,它有絕對的主導權「所以我們覺得很奇怪」,另外在併購的時候一定是用市價來算,不過台北銀行讓富邦去併購的時候,土地資產是用原始購入價格來計算。

徐嶔煌也拿出資料,指出北銀當初72年買進土地時一坪7萬,但是在90年談的時候市值已經跑到23萬,漲了3倍以上,質疑「為什麼賣出的時候用7萬這個價格去計算」,併購交易是看現值,怎麼會去看過去的價格「這是完全不合理」,徐嶔煌點出當時的財政局長李述德、台北市長馬英九、北銀總經理丁予康,說丁予康完成合併案後無縫接軌的直接到富邦當常務董事,而且年薪從原本的三、四百萬升到2000萬,整個過程相當啟人疑竇。

台北市長柯文哲之前上年代《新聞追追追》時表示「一個月能打到這裡已經很厲害,再兩個月大概就通通解決掉了。」,不過徐嶔煌說當初開會的時候記得聽到的是三個月時間,因為文件真的很多,光是要在三個月裡面把文件調出來讀完就有點困難「真的有點壓力」。(劉人豪/綜合報導)


徐嶔煌 臉書發言 2015-2-2

嗯,這個案子還沒有被列入調查案件,我想我可以說點話。畢竟現在台北市觀傳局長簡余晏,時任台北市市議員,讓人很欣賞的余晏姊,當初就追查過相當多資料。只是2008年她質詢的時候,恰逢馬英九人氣正盛、許多媒體熱烈護航,而且銀行合併,許多財經專業名詞,一般人不容易理解,所以議題很難發燒。

我會試著在這兩天,在不知道甚麼時候這個案子會被柯P設定為調查案件之前,將過去的資料理出頭緒寫成一篇稿。然後,因為是錄影,對當年台北銀行總經理丁予康的頭銜被我口誤為董事長,這可是一大謬誤,我真的要去磕頭謝罪一下。

為什麼?因為,當年歷任四位市長的台北銀行董事長、現任立法委員廖正井,正是因為跟台北銀行總經理丁予康不合而下台的,這裡頭還有故事可以講啊!丁予康推動台北銀行跟富邦銀行合併過程的種種疑點,從四百萬年薪變成兩千萬年薪背後的疑雲,護航的門神、守護神、 NPC究竟是誰,都讓人不得不好奇啊!

到底是真的法律上有問題?還是又「一切合法、但社會觀感不佳」呢?我想,每次都「依法行政、謝謝指教」的總統,無論前面或後面的問句,打開看,都不太好看啊!


殖民越久越進步?柯:翻譯差太多

2015-02-01 16:07:02 聯合報 記者高宛瑜╱即時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接受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專訪時,提到被殖民的經驗越久,可以帶來更多的進步,引發爭議。柯文哲今天下午出席「公民好忙」新書發表會,被媒體問到此事,他表示,自己的意思其實是要強調,文明社會不是一天造成,要靠幾十年才能成功,「接觸近代文明越久,文明深化會較深」。結果出來變成「殖民越久越進步」,「天啊!這實在差太多了」。

有記者詢問是否會要求外媒更正內容,柯文哲說,應該不會。但他也學到一課,以後找外媒來 請他們雇好一點的翻譯,確保翻譯夠準確。因為當時訪問只排30分鐘,時間很趕,他回去也要反省,在下次訪問中,如何更精確回答。

柯文哲說,近代文明興起是在西班牙、葡萄牙開拓時期,「我們不能否認,人類兩三百年來的文明開創地區還是在西歐」,文明不會在短時間內建立,他在專訪中舉例看到紅燈要停、綠燈要行、走路靠右邊,這些都是基本嘗試,但要靠幾十年才能建立成功。

柯反覆強調,他的意思是接觸近代文明越久,社會文明化越深。雖然中國短期GDP大量生產,但像看紅燈要停、走路靠右邊,都是長久才能建立的文化。

【中央社/台北1日電】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說,他闡述的是接觸近代文明越久,社會文明化程度越深,怎會被寫成「被殖民越久越文明」,天哪,實在是差太多了;下次外媒來訪問,要確保翻譯精確。

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1月29日在網路版刊出專訪柯文哲內容濃縮版。柯文哲在專訪中提到,台灣、新加坡、香港和中國大陸等4個地區,被殖民最久的卻是最進步的地區。

對於「殖民越久越文明」引發爭議,柯文哲下午出席「公民很忙」新書發表會,會前受訪時表示,他要闡述的概念是,近代文明興起後,接觸近代文明越久,整個社會文明化程度越深,「怎麼會被寫成被殖民越久越文明,天哪,實在是差太多了」。

柯文哲說,下次外媒要來訪問,要確保翻譯人員夠精確。他也在反省,講話如何比較精確的回答。

他看過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的大國崛起節目,從文藝復興運動以後,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世界航路,開啟了近代文明。不能否認近代文明的開創地區是西歐地區,接觸近代文明越早的地方,受文明的影響較深。

他說,文明社會不是一天造成;看到紅燈要停,綠燈才能走,這種很基本的東西,有時候要花幾十年才能教育成功。

他表示,像中國雖然能在短期內GDP大量提升、有核子武器,但是「看紅燈要停、走路靠右邊」等這種文明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建立,他要講的是這個概念。


環時社評批柯:與大陸衝突是為自己挖坑

2015-02-02 12:01:05 聯合晚報 記者黃國樑╱即時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外交政策」採訪提出被殖民越久越進步的說法,並對兩岸關係表態要「兩國一制」,中共黨媒環球時報終於點名批判,在社評中提議滬北的「雙城論壇」可以考慮停辦,而2017年世大運,社評並說,大陸若是抵制,柯將很大失分。柯若因台獨與大陸衝突,是為自己「挖坑」。

社評以「為被殖民唱讚歌,柯文哲有些狂了」為題,酸諷這位新科市長。評論指稱,反對殖民是全世界共同的政治價值觀,柯文哲這樣公開為殖民時代唱讚歌,「首先就不是有尊嚴的表現」。它更提出「被殖民越久越好」的反證,文章說,非洲被殖民的時間最久,但卻是最貧窮的地方。而美國若不是在200多年前就擺脫了宗主國的控制,決不會有後來的崛起與繁榮。東南亞、南亞都是當年殖民潮的重災區,新加坡彈丸之地近幾十年的繁榮,在那些地方大面積的貧困面前不具代表性。

社評嘲諷柯文哲「大概被選舉勝利沖昏了頭腦,開始說話無底線。」「對展示自己的台獨偏好越來越不做克制,逐漸擺出挑釁的姿態。」

文章說,大陸願意保持與台北市的交往與合作。「但不是無條件的,不是柯文哲做什麼我們都毫無反應。如果柯作出超越底線的事情,大陸勢必予以反制。」

社評進一步提議,上海台北「雙城論壇」可以在必要時考慮停下來。如果柯文哲要破「九二共識」的政治底線,論壇就失去了繼續舉辦的政治基礎。其次,社評更說,2017年台北世大運,大陸也可根據柯的表現決定是否予以支持。如果大陸抵制它,柯文哲將有很大失分。

環時指出,台北沒有為「台獨」舉旗的傳統,如果柯因為這一條與大陸衝突,那是他在給自己的政治前途挖坑。


柯文哲:中國聽到兩國就「中邪」

2015-02-01 16:31:07 聯合報 記者高宛瑜╱即時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接受美國媒體「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專訪,談到兩岸關係,他主張「兩國一制」。柯文哲今天出席「公民很忙」新書發表會,受訪時說,他強調的是「一制」,台灣和中國之間,普世價值才會相近,合作才會順利。他也慢慢了解到,「中國聽到『兩國』就中邪」,他以後都會講「一制」。

柯說,兩岸生活價值或觀念差異很大,「硬要湊在一起,反而是很大的問題」。現階段若中國將台灣併進去,「那跟西藏和新疆一樣」,他認為在現有基礎上,要如何往前走,那就是雙方有一致的生活觀念、價值。

柯說,他主張兩岸必須深化的交流,透過交流,可以讓文化差異減少,「兩制湊不起來,也是貌合神離」。

柯提到,他認為民主、自由、法治、人權、關懷弱勢、永續經營等普世價值,兩岸越接近,合作越順利。台灣雖是民主國家,但普世價值還是不完整。


柯P稱中國不如越南 中國官媒重砲轟「放肆」

自由時報 2015-02-02  12:06

〔本報訊〕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美國外交政策雜誌(foreign policy)專訪時,提及越南的文明優於中國,引起中國不滿,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今天發表社評,指責柯文哲被選舉的勝利沖昏腦袋,開始說話沒底線,並認為柯文哲的放肆「傳達出台灣一些力量對玩刺激大陸遊戲的蠻不在乎。」

柯文哲在談論亞洲國家的文明時,稱新加坡優於香港、香港優於台灣、台灣則比中國好,甚至稱中國只是在經濟上發展較好,但文明程度不如越南。

《環球時報》社評因此批評,柯文哲的價值觀扭曲,對中國社會有著嚴重偏見,在這次外媒的專訪中盡顯無疑。

對於新加坡的成功,《環球時報》也相當有意見,稱新加坡這樣的彈丸之地近幾年的繁榮,在東南亞、南亞這些大面積的貧困面前,其實不具代表性。

《環球時報》社評認為,柯文哲被選舉勝利沖昏頭,對展示「台獨」的偏好越來越不做克制,逐漸擺出挑釁的姿態。作為台北市長,柯文哲本應更多迴避台灣與中國政治問題,但柯卻像是對就這個問題表態很有興趣。

《環球時報》嗆明,柯文哲剛上任不久,履職思路還不穩定,這時的中國方面,要向柯發出「正確的信號」,包括:中國願意保持與台北市的交往與合作,但不是無條件的,不是柯文哲做什麼我們都毫無反應。如果柯作出超越底線的事情,中國勢必予以反制。

《環球時報》舉上海與台北的雙城論壇和2017世大運為例,稱中國可依據柯文哲的表現,決定是否給予支持,若中國不支持,將對台北和柯文哲造成很大的損失。

《環球時報》表示,中國不必立即被柯文哲上任之初的一些言論激怒,需表現出堅決的原則性,以實際行動為柯劃出底線,讓柯和柯的支持者都看明白。


柯拋兩國一制 李登輝問:一制是民主還是共產?

自由時報 2015-02-02  18:15

〔本報訊〕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外媒專訪時拋出「兩國一制」主張,並提及「被殖民愈久愈進步」,引發熱議。前總統李登輝今(2)日表示,柯應該說清楚「一制」是民主制度還是共產制度,不能含糊;而「殖民愈久愈進步」的說法也過於簡單,容易被誤解。

李:柯文哲可先當閣揆再選總統

李登輝今下午應邀赴立法院以「憲改是台灣唯一的路」為題演講,在活動空檔受訪表示,柯文哲並沒有講清楚何為「一制」,台灣是民主自由,中國是共產制度,兩者並不一樣,這個問題不能說得含含糊糊,應該講清楚。他建議柯,應該說「台灣維持自由民主當我們的制度」就好了。

而關於柯說「被殖民愈久愈進步」,李登輝認為,柯主要是指「引進西方思想」,沒有不好的意思,但說法太簡單,容易被誤解,柯沒必要說這句話。

李登輝先前曾不只一次稱讚柯「可能有資格選總統」,他今天解釋,沒有要拱柯選總統,是指柯若把台北市長做好,可以再做行政院長,有完整的行政資歷,就能選總統。至於2016看好誰代表國民黨選總統?李登輝說,立法院長王金平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都不錯,主要看老百姓的意見。民進黨的部分,李登輝強調他沒意見,不該講太多。

何為「一制」? 柯文哲:民主 、自由、法治、人權...

關於兩國一制的「一制」是什麼?柯文哲昨受訪時解釋,民主、自由、法治、人權、關懷弱勢、永續經營等觀念是普世價值,兩岸若在普世價值上愈接近、愈一致的話,將來兩岸的合作才會更順利。

而關於「被殖民愈久愈進步」,柯文哲昨受訪時高聲喊冤,強調他當時說的是接觸近代文明愈久,社會文明程度就愈深,是外媒翻譯不夠精確。不過,刊出報導的《外交政策》今回應稱,「我們堅持文章以及所有引述句的呈現都是對的。」


黃柏翰 臉書發言 2015-2-3

說穿了柯文哲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台灣很多人、尤其是台獨的人常想的那種「中國應該學學台灣的民主,這樣才能交流;啊不過如果中國民主了,兩岸就不必統一了」

那其實是毫不根基於現實的幻想……柯現在一定覺得「我隨口講講,你們那麼認真幹嘛」

姑且不說,對外媒發言能不能這樣「隨口講講」。

當初他隨口講講狂語,就被人造神「柯p 果然不一樣」的時候,又怎麼沒想到有今日?

當初藉這種觀注的形勢得利,現在受其所苦,也算因果吧……

啊不過說到「隨口講講」就讓我想到陳水扁一下子在 2002年5月說「想邀胡錦濤到大擔島泡茶」、同年8月的時候又說「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真的是想到什麼隨便就說,兩岸關係學者沒被他搞到精神分裂的,應該都懷疑過他精神分裂


殖民說惹議 美媒公布柯文哲受訪錄音內容

作者記者林冠妙/台北報導 | 民報 – 2015年2月3日 上午11:30

台北市長柯文哲20日接受美國雜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專訪,提到「殖民說」引起爭議,《外交政策》今(3)日公布部份錄音檔,柯文哲說「被殖民久不是什麼壞事」。

據中央社報導,《外交政策》指出,專訪是以中文進行,今天在網站公布柯文哲與記者1分17秒部分錄音,內容如下:

柯:所以我後來想、奇怪,我後來想,亞洲的歷史,4個華人地區,日本,不是,台灣、新加坡、香港跟中國,「我發現被殖民越久,果然越高級,蠻丟臉的」。

記者:嗯…市長

柯:怎樣,妳是說不能講實話是不是?(笑聲)被殖民久不是什麼壞事,妳看喔!新加坡殖民最久,所以新加坡比香港好,香港比台灣好,台灣比大陸好,這個文化、culture.....

記者:你是覺得這個真的是好事嗎?

柯:不是....這是culture、culture,我跟妳講,我去過越南,我也去過大陸,雖然越南人看起來很窮,但是,我跟妳講,看到紅燈要停,看到綠燈可以走,走路靠右邊,這個沒有花20年訓練不起來。雖然我去過越南1次,去過中國18次,雖然中國的GDP比越南高,但是我都可以覺得、但是妳要問我說culture,應該還是這樣。為什麼?看到紅燈要停,看到綠燈可以走,走路靠右,妳覺得很好笑,這個要花20年才可以訓練的出來。

《外交政策》公布錄音檔:A Recording of FP’s Interview With Taipei Mayor Ko Wen-je


「殖民說」音檔還原 柯文哲反問:是不能講實話是不是?

NOWnews – 2015年2月3日 下午12:39

記者邱明玉/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20日接受「外交政策」專訪,一席「被殖民越久越進步」的言論引發爭議。柯文哲一開始說是媒體誤會他的意思,昨又改口坦承「講錯了」。「外交政策」今(3)日公布錄音檔,還原柯文哲的談話內容,柯文哲的確有講說「被殖民久不是什麼壞事」,他還反問說「怎樣,是不能講實話是不是」?

根據總長1分21秒的錄音檔顯示,「外交政策」專訪是以中文進行,柯文哲的「殖民越久越進步」都是以中文說出,專訪逐字稿如下:

柯文哲:我後來想,亞洲的歷史,四個華人地區,日本,不是,台灣、新加坡、香港跟中國,我發現被殖民越久,果然越高級,蠻丟臉的。

記者:嗯…市長 (笑)

柯文哲:怎樣,妳是說不能講實話是不是?(笑)被殖民久不是什麼壞事,妳看喔!新加坡殖民最久,所以新加坡比香港好,香港比台灣好,台灣比大陸好,這個文化、culture.....

記者:你是覺得這個真的是好事嗎?

柯文哲:不是....這是culture、culture,我跟妳講,我去過越南,我也去過大陸,雖然越南人看起來很窮,但是,我跟妳講,看到紅燈要停,看到綠燈可以走,走路靠右邊,這個沒有花20年訓練不起來。

柯文哲:雖然我去過越南1次,去過中國18次,雖然中國的GDP比越南高,但是我都可以覺得、但是妳要問我說culture,應該還是這樣,為什麼?看到紅燈要停,看到綠燈可以走,走路靠右,妳覺得很好笑,這個要花20年才可以訓練的出來。


解放军少将徐焰:张灵甫抗战有功

腾讯文化 杨敏 2015-01-28 06:36

近日,关于张灵甫是否是“抗日名将”的争议在网络和媒体上沸沸扬扬。

“挺张派”认为张灵甫是74军军长王耀武“手下第一悍将”,深受王耀武信任,打过不少硬仗。1938年万家岭会战中,张灵甫作为74军153旅副旅长,率突击队从绝壁攀岩而上,攻占日军撤退主要道路张古山,并最终夺取张古山。1939年,军事委员会第三厅第六处处长田汉据此创作话剧《德安大捷》,其中薛岳等人都为化名,惟张灵甫实名,使张灵甫名震天下。

不过,粟裕研究专家、军史学者张雄文曾在《74军神话:张灵甫风头力压王耀武内情》一文中指出,74军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军”,王牌之师,但74军的辉煌与“抗日铁军”雅号应归功于王耀武。张灵甫在抗战中“表现平淡,未见特异之处”,他未能参加淞沪战役,久被称颂的1938年7月“万家岭大捷”,实由国民党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

但为何田汉没有将总指挥薛岳、前敌总指挥吴奇伟、军长俞济时和师长王耀武等人真名写入话剧,唯独写上张灵甫,张雄文认为这或许因为张灵甫当时担任团长,便于树立基层抗日典范,鼓舞民心士气。

国防大学教授、少将徐焰认为,张灵甫“立过战功,但谈不上名将”,他在抗战中最初不过担任营长,只是“校”而非“将”,“万家岭大捷”之后才由副旅长升为旅长,抗战末期方才担任74军军长,对日作战张灵甫打过硬仗,可算有功,但他从未指挥过大的会战。

对于网上夸赞张灵甫的声音,徐焰认为这是“政治问题”,是“国民党水军为反对共产党发动的网上攻势”,“说他是抗日英雄,是别有用心的炒作”。


中共詆毀抗日名將張靈甫 國防部回擊

2015-02-03 14:50:46 聯合晚報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針對中共官方媒體近期不斷扭曲國軍抗戰史實,並質疑我國抗日名將張靈甫戰役貢獻,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上午重話回擊,指中共「抗拒事實、反歷史」,如果還有基本的良知與自信,在中共不斷要求日本要正確對待和深刻反省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歷史之際,我方也誠摯呼籲中共,應該從本身作起,誠實面對歷史,才不會羞辱了千萬為國家犧牲的軍民同胞。

對於中共今年準備大肆紀念抗戰活動,要廣邀我方退役將領與抗日老兵參與,羅紹和也呼籲,退將來自不同官校,但都是黃埔所培養的軍人,相信都心繫台灣,部分退將到大陸旅遊探親,容或有珍惜、追求和平的使命感,但面對中共無所不用其極的統戰手段,他呼籲退將能體察中共的動機,不要被中共統戰所運用。

羅紹和上午例行記者會,花了近6分鐘回擊中共。他說,讀過歷史者都清楚,民國26年到34年這八年對日抗戰,都是中華民國國軍在打,歷史的事實不容任何改變或抹煞,中共今年不管舉辦什麼抗戰紀念活動,都沒有辦法抹煞國軍在八年抗戰當中的犧牲奉獻與對國家的貢獻。

他說,張靈甫與千萬犧牲將士在八年抗戰期間對國家的貢獻,軍史記載詳細,不容改變,過去數十年中共一直以不負責任態度來面對抗戰史實,作法扭曲國軍八年抗戰貢獻外,還誇大共軍在抗戰的戰功,直到近年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資訊開放,人民教育水準提升,大陸學者與人民開始追求史實真相,因此出現許多史實論辯。

他說,近期張靈甫引申出的名將爭論,只是抗戰史實論證一小部分,從中共官媒所發表文章分析,中共內部仍存在抗拒事實、反歷史力量,我方深覺遺憾。

羅紹和表示,中共如果還有基本的良知與自信,在中共不斷要求日本要正確對待和深刻反省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歷史之際,我方也誠摯呼籲中共,應該從本身作起,誠實面對歷史,才不會羞辱了千萬為國家犧牲的軍民同胞。希望國人正視歷史。


中共拿張靈甫開刀 民國粉絲怒

2015-02-03 14:50:48 聯合晚報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

今年是對日抗戰七十周年,中共準備大肆紀念,中共軍方也動作頻頻,近日接連有徐焰和王洪光兩位現役少將、中將副司令員,在官媒發表專論,辱及我方抗日名將張靈甫,中共拿張靈甫史實開刀,在大陸已引發不少「民國粉絲」的批評,解讀此舉是中共試圖藉此扭曲抗戰史實。

中共官媒直指張靈甫除去「抗日」,不是什麼「名將」,只能說是解放軍的手下敗將,並稱張靈甫在抗戰勝利後「聘請前日本軍官充當顧問在山東實行三光政策」,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上午的重話回應,被視為代表我軍方的具名反擊。

張靈甫為國民黨抗日名將,但在國共戰爭中在孟良崮陣亡。兩岸對張靈甫的歷史定位不同,張靈甫的牌位被奉祀在忠烈祠,但中共官媒近來則批張為國民黨打內戰,並不光榮。近日則因張靈甫的兒子想為父親遷葬,引發張靈甫是「戰犯還是英烈」的爭議。


柯文哲:見過陸官員 盼雙城論壇續辦

作者江慧珺、李道成╱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2月4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江慧珺、李道成╱綜合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昨日在市政會議後記者會中透露,最近曾和大陸官員見過,清楚表達希望滬台雙城論壇繼續舉辦,並告訴他們中國大陸作為世界大國,應以更大自信處理台灣問題,聽聽不同聲音。

陸應聽聽不同聲音

至於是和哪些大陸官員見面,柯文哲避談,「我不會講謊話,但不代表我什麼話都要講。」

恰逢中共上海市常委沙海林、上海市台辦主任李文輝率團來台進行青年交流,2日他們甫在台北市議會與國民黨青年黨團舉行交流座談。但上海市台辦強調,沒有安排與柯文哲見面行程。

柯文哲上台後,由於兩岸論述動向不明,大陸至今未有官方參訪團至北市正式交流。無論見誰,柯文哲應是私下藉由不期而遇,與大陸官員交換意見。

強調互信不談兩國

在國台辦2日批科柯文哲的「兩國一制」是挑釁兩岸底線後,柯文哲昨日閉口不談兩國。對於上海可能停辦雙城論壇,甚至抵制2017年世大運時,他表示,「最近我遇到中國大陸的官員,我跟他講一個概念,中國大陸作為世界大國,應該有更大的自信來處理台灣問題,真正的強國對於不同的聲音,有時候不好意思說是ignore(忽視),至少可以聽一聽看一看,不要凡事都非常在意。」

他指出,「我對中國大陸的policy(政策)非常清楚,兩岸必須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往前進,要先有互信的基礎,再來是互愛互諒。」

繼續前進擴大交流

「本人很清楚的表達,上海台北城市論壇會繼續辦,甚至我們希望把它擴大成兩岸城市論壇,但是應該在雙方互相尊重、互相諒解的基礎上,能夠有互信繼續往前進。」柯文哲說。

至於遭到《環球時報》痛批,柯文哲回嗆,我非常清楚他不代表中國大陸政府的態度,理他幹什麼,我需要對單一報紙回應嗎?「好,實事求是,繼續往前進。」

上海台研所常務副所長倪永杰認為,之前的「兩國一制」發表後,柯文哲此言論已流失了部分原本支持他的藍軍選民,相當聰明的柯立即做出了反應;但他這種口無遮攔的作風,包括上海市在內的大陸涉台各部門,都還要再觀察他一陣子再來做定論。


重返亞太 美積極與區域國家交往

2015-02-05 12:13:06 中央社 華盛頓4日專電

美國國務院東亞助卿羅素(Daniel Russel)今天說,他有信心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今年有進展,2015年會是個好年,美國重返亞太,和區域中各國發展關係將是「新常態」。

羅素今天在華府外籍記者中心講述美國2015年的亞太政策方針,雖然外界多認為美國「重返亞太」政策是針對中國大陸,他則指出,美中兩國關係重大,雙方持續就關切的議題對話溝通,對區域及全球來說都重要,在各領域的工作小組、高階官員及政府之間也都持續交往,他很滿意過去一年和中方達成的各項成就。

有記者問及西藏流亡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明天將參加全國祈禱早餐會,將和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公開場合會面,引發中國不滿抗議是否會影響美中關係。

對此,羅素先強調,美國政府部門不是活動主辦者,行政單位也沒有介入,而祈禱早餐會是宗教活動,就他看來,邀請宗教領袖參加並無不妥。

至於歐巴馬的行程安排由白宮主導,羅素也指出,中國大陸對達賴喇嘛的相關議題一向表達既定不滿的抗議立場,他說,「這沒什麼不尋常」。

有關當前北韓情勢,有記者問及北韓批評無法對話的責任在美方,羅素則皺著眉頭指責說,北韓無權討價還價。

他提到,關於無核化問題及六方會談,北韓過去一下要談、一下又不談,國際規則可不能這麼玩。

至於伊斯蘭國(IS)殺害兩名日本人質及日本是否該解禁集體自衛權議題,羅素則指出,伊斯蘭國已不只是中東問題,全球都應面對,而「每個國家都有保護自己國民的權利」,面對IS的威脅,美國和區域盟國會始終肩並肩站在一起。

羅素提到,2015年會是個好年,有很多重要意義的事情將發生,包括二次世紀大戰結束70週年、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也會有所進展等,美國重視亞太,從他所主管的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外交預算成長了8%就可知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eorgeYeo 的頭像
    GeorgeYeo

    George Yeo 網路自強號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