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京發佈“京7條”加碼樓市調控

騰訊新聞 新京報 馬力 2013-10-24 02:34

(續前)

“京七條”具體措施

1

加強限購政策社會監督,組建限購監督委員會,嚴厲打擊騙購行為。

正在著手組建限購監督委員會,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業內專家和購房代表等參加,抽查限購資格審核情況,會診限購執行中的難點,加強限購的社會監督。保持限購執法高壓態勢,定期開展限購落實情況抽查巡查,對弄虛作假違規騙購的購房人列入黑名單,5年內不准在京買房,對企業協助造假的,凍結全部在京專案的手續辦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機關查處。

2

嚴格資金監管,加強審查和稅收稽查。

進一步強化預售資金監管,對房價過高、上漲過快、利潤率過大的專案,將啟動全額監管,重點審查地價款來源和開發成本,並加強稅收征管和稽查,截斷企業高價買地高價賣房的利益驅動。

3

強化價格引導,嚴查變相漲價項目。

參照前期和周邊專案價格,引導開發商合理定價,對定價高漲幅大且不接受政府引導的專案,將暫緩上市。

4

進一步嚴格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的執行,嚴禁向不符合信貸政策的借款人違規發放貸款。

進一步強化購房人貸款資格審核,嚴格按規定調查家庭住房登記記錄和借款人征信記錄,嚴禁向不符合信貸政策的借款人違規發放貸款,相關部門將聯合開展執法檢查。

5

切實增加供應,有效滿足居民剛性自住需求。

在今年住房供地總量成倍增加的基礎上,重點通過“限房價、競地價”方式,加大自住型商品住房供應力度,滿足中端需求和夾心層家庭需求,年內要形成2萬套供應,今後年度這類住房用地在土地供應計畫中單列,供應規模要達到市場的40%到50%。

6

加強市場監管,部門聯動,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

部門聯動,嚴厲打擊開發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對存在閒置土地、炒地、捂盤惜售、哄抬房價、變相漲價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採取禁止其參加土地競買、不對其發放新開發專案貸款、強化土地增值稅徵收管理等措施。

7

加強市場訊息公開,提高市場訊息透明度,防止誤導誤讀。

加強房地產市場訊息公開,防止不實報導、不當言論和錯誤資料資訊誤導市場預期,對惡意製造和散播謠言,嚴重擾亂市場秩序,嚴肅查處。


台股盤後─大陸錢荒嚇破8400!電子變軟腳蝦 退守月線

鉅亨網記者胡薏文 台北  2013-10-25 14:40:07

儘管美股繼續飆高,但大陸「錢荒」卻嚇壞亞股,亞洲股市全數遭到拖累,台股一開盤就被「嚇」破8400點,電子「復仇鐵三角」只剩宏達電苦撐,大立光、TPK回軟,連台積電、鴻海都挺不住,面板族群更成為空方摜壓標的,電子又變成軟腳蝦,金融、傳產也出現調節賣壓,大盤震盪走低,一直到失守月線後,多頭才警覺回防,加權指數收盤時下跌67.1點,以8346.62點作收,成交值放大至796.25億元。

近日由電子上演「復仇記」,「復仇鐵三角」挑大樑,但今天破功,只剩下宏達電續漲逾3%,大立光又失守千元關,TPK也翻黑,雖然新台幣匯率持續升值,但在韓股部分,已見外資反守賣超,也讓台股大型權值股今天明顯軟腳,台積電、聯電跌幅都逾2%,鴻海後半場也翻黑,光寶科、可成、和碩跌幅都逾2%,而面板族群也因三星大陸蘇州廠將投
產,賣壓湧現,群創跌幅也近3%,而早盤紅通通的太陽能族群,尾盤大玩豬羊變色,紛紛殺尾翻黑,電子僅由安控等中小型績優股表現,電子指數跌幅達1.04%,占大盤成交比重降至54%。

金融類股部分,金管會擬要求壽險業者單一個股持股比重上限由原本10%降至5%,也引來金融相關族群慌亂,今天金融權值股跌幅有擴大跡象,台新金跌幅達2%,元大金、開發金、華南金跌幅也都逾1%,金融也無力扮演「穩盤」角色,金融指數跌幅0.72%,占大盤成交比重降至6.5%。

傳產族群部分,今天生技類股一枝獨秀,漲幅達2.4%,觀光、橡膠、玻陶、化學類股挺住紅盤,其餘各族群都是一片慘綠,食品、紡織、機電、百貨、油電燃氣跌幅都逾1%。今天以生技族群中的神隆表現最搶眼,急攻漲停,台化、正新、F-美食也力守紅盤,漲幅逾1%,成為今天逆勢抗跌指標。

台股昨天一度失守上升趨勢線與10日均線,所幸靠電子「復仇鐵三角」與拉尾才能挺住,並站回8400點,不過昨天的「假破」今天開盤就變成真破,8400點跳空失守,10日線挺不住,指數迅速往月線回測,多頭一直到盤中跌破月線,才振作起來,急忙回防,讓指數暫守月線。以周線來看,本周下跌94.57點,以K線實體部分來看,本周的黑棒已吞掉上周的紅棒,所幸周量量縮,且本周高點曾突破8439點,尚可定義為「過高壓回」。不過如8400點無法儘速站穩,恐將再度形成上檔短壓區,大盤將繼續往下尋求支撐,目前暫看月線與10月3日大量低點8231點,且台股也即將陸續公布第3季財報,個股波動也恐將加劇。


陸金改邁步 貸款基礎利率上路  集中報價機制啟動 向市場化靠攏

2013-10-26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據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25日宣布,為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貸款基礎利率(LPR)集中報價及發布機制自25日起正式運行,未來LPR將由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負責對外發布,此舉象徵人行未來將逐步退出指導貸款基礎利率,讓大陸銀行利率市場化邁進一大步。

首日利率報價5.71%

事實上,早在2013年7月間,人行就已開始在為利率市場化的推動鋪路,當時人行已先行開放了銀行貸款利率下限的管制,此次再度推出貸款基礎利率報價及公布機制,讓市場決定未來的利率走向,25日貸款基礎利率報價為5.71%。

人行指出,貸款基礎利率是商業銀行對其最優質客戶執行的貸款利率,其他貸款利率可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增減。至於貸款基礎利率的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則是在每個交易日根據各報價行的報價,剔除最高、最低各1家的報價後,對其餘報價進行加權平均計算後,得出貸款基礎利率報價平均利率,並於當天11:30對外發布。在該制度運行初期將先行公布1年期貸款基礎利率。

目前全國銀行間拆借中心為貸款基礎利率的指定發布人,而首批報價行則有9家,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和招商銀行。

分析人士認為,人行在7月解除銀行貸款利率下限之後,貸款基礎利率集中報價和發布機制的運行,可以視為此一措施的重要配套,也是大陸貸款利率市場化的關鍵一步。

利率走向 人行放手

分析人士認為,貸款基礎利率的產生,將成為商業銀行貸款利率水平的參考,有利於大陸金融業在未來逐步形成科學合理的利率體系。更意味著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可以及時瞭解銀行最優貸款利率水平,從而獲得更為透明的融資參考資訊,一舉破除了企業與銀行間資訊不對等的現象。

儘管在新制推行後,人行仍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公布貸款基準利率,為貸款基礎利率的培育和完善提供過渡期。但銀行業者認為,此次人行將貸款基礎利率的發布權交給了全國銀行間拆借中心,象徵人行放手讓市場決定利率的決心,未來人行將可望逐步淡出左右銀行利率的角色,讓貸款基礎利率更具公信力。


利率市場化 挑戰還在後頭

2013-10-26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原作者: 梁世煌

中國人民銀行推出貸款基礎利率報價制度,此一制度可視為人行在解除貸款利率下限之後,對於金融市場管控的再一次鬆手,未來決定利率走向不再只是人行的「一家之言」,而是市場說了算,只是,制度上路後,挑戰才正要開始。

從現實狀況來看,通過市場化的報價體系來為貸款利率定價,可以有效率的實現供需雙方各自利益的平衡。為此,主事者未來就必須致力維持市場透明化,否則將容易引誘金融機構聯手拉抬利率,出現「價格同盟」的狀況,反不利於利率市場化的推進。

其次,貸款基礎利率的推出,意味著貸款利率的定價自主權將還給市場,這勢必讓人行未來在貨幣政策調控,難度大幅提高,如何在貸款基礎利率的基礎上,建立合理的貨幣傳導機制,既達成政府監管責任,又滿足市場的需求,將成為人行下一階段必須面臨的挑戰。


武漢力爭成為陸中部金融中心

2013-10-2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原作者: 記者葉文義/綜合報導

《21世紀經濟報道》報導,繼上月武漢向國務院上報金改方案,24日武漢金融博覽會上,湖北省也發布金改方案徵求意見稿。據湖北省金融辦透露,武漢金改最核心任務是大力發展各類中小金融機構,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力爭成為大陸中部的金融中心。

24日發布的金改方案目標為,在2015年,武漢城市圈成為重要金融改革創新實驗區,圈域內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5%以上,到2020年,圈域內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7%以上。

武漢市金融辦副主任方潔指出,上述意見稿申報後,還待各方進一步論證討論。方潔也指出,在現代金融改革大潮中,武漢相對不算那麼顯著,在這個環境下,武漢還要進一步金融發展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做大武漢金融中心的品牌。

武漢力爭成為大陸中部金融中心,與上海互相輝映,但從實體經濟和金融發展來看,兩地暫不可同日而語。為打造金融中心和推進金改,此方案發布當天,湖北省方面也發起滬漢的金融對話。


申報自貿區 河南、安徽舉手

2013-10-2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上海自貿區掛牌後,大陸自貿區熱延燒,不只沿海如天津、廈門等正排隊等待,中部省份也躍躍欲試。河南首度提出以鄭州航空港實驗區為主體的自貿區規畫,年底前可望兌現;安徽也正摩拳擦掌,要利用省會合肥同時作為出口加工區和綜合保稅區的雙重優勢,提早規畫自貿區的申報工作。

鄭州航空港成績亮麗,河南希望藉由自貿區更加提升其經濟地位。今年前3季度鄭州航空港地區生產總值較去年成長35%,與河南全省同期成長的8.7%相比,差距驚人,是河南的經貿明珠。河南省發改委提出第4季將全力拚自貿區,推進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賦予該區與省轄市同等的政策權限,啟動鄭州自貿區申報前期工作。

這是上海自貿區概念延燒以來,中部首次明確提出申報意向的地區,此外,安徽也正放出風聲規畫中。安徽省副省長花建慧近日表示,要利用省會合肥作為出口加工區和綜合保稅區的雙重優勢,提早規畫合肥自貿區的申報啟動工作。


台灣首家 國泰金搶進自貿區  採子行、分行、參股3選1方式進駐

2013-10-26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儘管上海自貿區尚未公布金融細則方案,但銀監會已批淮7家外資銀行進駐,國銀迄今則1家都沒有,不過,國泰世華已決定進駐。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25日表示,內部目前正研議是否採子行、分行或參股3選1方式進駐。若確定以子行進駐,國泰世華銀行將成為首家以子行進駐自貿區的國銀。

上海自貿區9月29日掛牌,同時有36家企業進駐,而進駐的銀行業至今已有多家國際性或區域性銀行進駐,如花旗、匯豐、星展、恆生、渣打、南洋銀、東亞銀等7家外資銀行,而大陸銀行則有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浦發銀行及上海銀行等4家陸銀,卻沒有1家台資銀行進駐。

台業者多數觀望

對上海自貿區,大陸涉台高層官員就透露,將開放3家台資金控業者進駐,但從上海自貿區揭牌迄今已近滿月,但台資銀行仍多保持觀望,希望等待金融細則方案宣布後再行動。

不過,一向積極拓展大陸業務及據點的國泰金控,搶駐滬自貿區,已開始鴨子划水,有動作了!

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25日出席「反詐騙頒獎典禮」時表示,目前內部正在決定要以什麼形式進駐自貿區,也不排除子行、參股的方式,不過,上海目前已經有分行,在自貿區設分行也是選項之一。但是對於近來傳得沸沸揚揚的寧波銀行招親案,李長庚澄清,據他了解,國泰世華並沒有在對方的名單中。

金改方向1年內明朗

而上海自貿區金融細則方案的審批進度,據上海社科院部門經濟研究所長楊建文日前在台參加中經院一場座談會時透露的最新進展,目前金融細則方案已通過大陸一行三會,即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保監會及證監會的內部會議,可望在1年內有明顯的金融體制改革。

而曾參與上海自貿區制度討論的上海社科院部門張幼文也指出,現在區內的金融機構還不夠多,對於金融開放是有難度的,且若在區內推行改革,格局太小,較難成為外匯、資本開放的一流市場。此話也顯見,上海自貿區希望積極引進更多銀行進駐,協助擴大市場。


資金返 亞洲小型股霑雨露

2013-10-28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 評論數: 0

新興市場今年以來受美國QE退場影響,資金一度大舉撤出,近期隨著變數反應鈍化,以及美國債務上限未解,資金有逐漸回籠跡象,也帶動股市止穩回升。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受惠美國最終在期限前終結政府停擺並提高舉債上限,帶動外資資金持續回流,加以新興國家內需強勁的趨勢沒改變,新興股市值得持續布局,其中直接受惠民生消費題材的亞洲小型股可作為定期定額的優選。

受惠美國最終在期限前終結政府停擺並提高舉債上限,帶動外資資金持續回流積極性資產,包括新興股、全球型、亞洲與拉丁美洲股票型基金均見資金淨流入,整體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獲資金淨流入8.42億美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觀察外資動向已悄然回鍋新興亞股,東北亞股市吸金動能很明顯,尤其外資持續買超韓股,自8月23日起已連續36個交易日淨買超,累積金額高達115億美元,堪稱亞股吸金王。

韓股為亞洲布局首選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馬克.墨比爾斯表示,韓股擁有股價便宜、外資持有比重低、受惠全球經濟復甦,以及2014年企業獲利動能強勁等優勢,因此能夠持續吸引外資資金青睞,投資人可將韓股作為亞洲布局首選。

資金逐漸回籠下,挹注股市及相關基金表現,根據理柏資訊統計,9月單月有兩檔亞洲小型股基金績效擊敗大盤,分別為安盛羅森堡亞太(日本除外)小型企業Alpha基金及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

理財顧問分析,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在南韓的持股達26%,能受惠豐沛的資金流入,該基金主要布局韓國、中國與印度,多元配置於食品飲料、衣著服飾、生技製藥、金融營建等題材,布局方向能掌握亞洲國家長線內需商機,中短期的績效表現也能因個股題材之各異表現,較投資單一國家基金,走勢更為穩健。

市場人士表示,以滿足內需為主的亞洲小型股產業多元,食衣住行都有可供挑選的潛力標的,目前亞洲國家內需仍然強勁,先前股價回落並非產業前景受侷限所致,該市場適合長期定期定額持續布局。


大陸式偽併購 別受迷惑誤入歧途

2013-10-2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 評論數: 0

新聞說

「併購將伴隨整個經濟轉型期」,10月20日《第一財經日報》報導;「3個月17家公司欲借殼闖A股,密集度創紀錄」,10月6日《21世紀經濟報道》報導;「併購重組要警惕兩大頑疾」,10月15日《中國經營報》報導。

台灣觀點

初來乍到大陸的台灣投資人,肯定會發現兩岸資本市場的南轅北轍,大陸投資界談的併購重組與台灣慣常說的併購重組截然不同。前幾年大陸重組併購主要圍繞垃圾股、殼資源進行。此後IPO重新打開和創業板推出,讓殼資源價值突然下降,很多投資人血本無歸。

值得期待的重組併購應該是截然不同的,在國際上,有一種併購重組是因為新興行業的爆炸性擴張行為。這些處於超級繁榮、快速發展的行業中,因為被市場賦予很高的溢價,使得它們有條件進行併購擴張,這樣就具有快速收購的能量。而這種快速收購反過來又能使上市公司取得快速的擴張和發展,是一種代表性的模式,這與2000年左右台灣的科技公司併購潮類似。

第2種是傳統行業的併購,當傳統行業的轉型遇困難時,傳統行業毛利率就會下降,很多競爭力差的企業關閉機率就會增加。在這個時點上,傳統行業中的龍頭企業往往會利用行業寒冬來進行擴張和併購,從而提高市場占有率。

但大陸的併購重組投資機會並未來到,現在大家在大陸談的併購重組是因為IPO暫停時間在A股史上是最長的,於是所謂股權交易、借殼、併購重組等噱頭才會突然紅火起來。

大陸的金融市場到現在仍然存在誠信,制度,產業認知等的技術障礙,而且整個資本市場仍然缺乏專業的運作經驗及案例,而外界對於借殼上市類的重組印象仍僅停留在垃圾股炒作、內幕交易等層面,並未深刻意識到併購重組對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有提升作用。

只要陸股仍然是個長期扭曲的二級市場,投資者投資理念仍舊向業績差、重組等概念性炒作傾斜,而將以配置藍籌為主導的價值投資拋諸腦後,我就不認為大陸的併購重組時機已然來到,投資者也要認清大陸式的偽併購絕非你以為的併購重組,才不會被台灣金融機構的宣傳手法迷惑而誤入歧途,後悔莫及。


陸網友PO減肥妙招 想瘦就買房

2013-10-2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648| 評論數: 0

高房價百害卻有一利,成為大陸網友口中的減肥新招。《雲南信息報》報導,面對驚驚漲的房價,署名「七七八八」的大陸網友吐槽說,他和老婆自從買房後,1年下來,家裡沒有吃幾頓肉,研究青菜的各種吃法成為小倆口的新型生活方式,這樣的生活讓他們雙雙「減肥」成功,而且高血壓、高血脂的富貴病也完全遠離了小倆口。

網友「七七八八」23日晚間發布的微博在網路瘋傳,不少網友立馬感謝「七七八八」提供的減肥妙方,指很多人花大錢減肥卻不見效,但「買房」既不用額外花錢,又不會復胖。網友還不忘消遣官方的打房政策,說現在逢人就誇房價調控得好,讓大家都重拾健康。

更多網友則是對這則微博做出深有同感的呼應。一名網友就娓娓道出80、90後小青年的痛苦,語帶無奈地說:「房價上漲的腳步沒有因為我們的不滿停下來,我們的生活壓力,沒有因為我們的抱怨就消失。買房後的生活質量大幅降低,或許是每個年輕人正在進行的生活狀態。」

據了解,大陸網友對高房價的諷刺和抱怨其來有自。《新京報》報導,調查顯示,上海家庭要30年不吃不喝才能買一套100平方公尺(約30坪)的房子;廣州與北京次之為28年;成都約為20年,由此可見大城市的高房價對升斗小民的沉重負擔。

《中國青年報》日前也刊文抨擊高房價所帶來的生活扭曲,指無數人為了供房甘心為奴,每天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房貸,它讓無數的家庭全家動員,不僅嚴重影響年輕人的生活品質,且掏空父母們多年的血汗積蓄。「兩代人為了一套房」,其中的辛酸與無奈不足為外人道。


宗慶後:陸現泡沫 不能再蓋房  陸首富王健林轟調控失靈 應保證居者有其屋

2013-10-28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414| 評論數: 0

大陸房價驚漲導致民怨四起,前後任首富對房市看法也是火藥味十足。身為前任首富的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大聲疾呼建商「不能再蓋房子了!」;現任首富,同時也是建商出身的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則試圖撇清建商炒作的責任,把房價失控的主因指向官方調控偏差,認為政府應保證「居者有其屋」。

中新網報導,宗慶後26日出席「第2屆世界浙商大會」,會中湖南省浙江商會會長徐文忠一席「推進城市化建設,不開發房產業也不現實……」的發言還沒說完,便遭宗慶後突來的駁斥,他語出驚人地呼籲:「不能再蓋房子了!」

讓農民回家鄉務工

宗慶後對打著城鎮化名義大搞房產開發的現象頗不以為然。宗慶後表示他在各地都有工廠,現在不僅城市有空屋,農村也有空屋。「房產泡沫已經形成,再造房子不得了!」

宗慶後指出,真正的城鎮化不是蓋房子比賽,而是讓2.6億農民工從城市裡回到家鄉務工。他建議浙江的城鎮化首先應尋求企業的轉型升級,發展經濟後帶動農民工就近務工。

《京華時報》報導,大陸現任首富王健林則把房市失控的主因指向官方。他說,近年房市調控總體上來說並不算成功,因調控方向發生偏差。王健林是在合肥萬達文化旅遊城開工前夕做出上述表示。

王健林解釋,官方調控方向重在控制房價上漲,而不是保障居者有其屋,沒有建立起完善的保障體系。至於業界一直在探討的房市長效機制,王健林則說,很難有讓所有人都滿意的機制,解決房價問題對全世界任何國家來說,都是高難度的問題。

北京市住建委23日祭出《京七條》,主要為加快中低價位自住型改善型商品住房的建設,相當程度呼應王健林「居者有其屋」的調控方向。市場預期北京可望釋出大量自住型商品房以「圍剿」愈壓愈漲的房價。

《京七條》有助控房價

市場人士樂觀表示,《京七條》增加小戶型供給會間接減少大中戶型的供求,有助於控制房價,尤其是控制小戶型房價。


撐不住了!大陸銀行停房貸透露驚天秘密

大紀元時報 2013-10-14

【大紀元2013年10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雙報導)8月份以來,中國大陸銀行開始傳出暫停房貸業務的消息,目前,各大銀行收緊房貸的趨勢愈演愈烈,各地房貸全線收緊,不僅利率飆升,而且貸款的審批和放款時間不斷拉長。大陸獨立評論人、福布斯中文網專欄作家陳虎發表評論文章稱:銀行停放貸,如此巨大的房地產利空消息,竟然鮮有解讀,讓人十分詫異,有意還是無意?透出中國房地產泡沫即將破滅的嚴重危機信號。

銀行停貸 房產商焦心了

據陸媒《新京報》10月4日報導,最近,中國大陸北京、廣州、天津、武漢等地多家銀行,以「額度用盡」為由暫停房貸業務,一些雖未停貸的銀行,也紛紛取消利率優惠甚至上浮利率。華夏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商業銀行在天津、廣州等地分行的工作人員明確表示,「房貸已經停了」。

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預計從10月底開始,各銀行的貸款額度會更緊張。」

與此相反,《新京報》10月3日報導,9月份北京二手房交易量價齊升。《揚子晚報》報導,南京5家樓盤選在長假前一天晚上搶開,有的樓盤選房甚至持續到隔日凌晨。這5家搶開盤中有3家都直接「夜光」,另有一家售出8成以上。

大陸獨立評論人、福布斯中文網專欄作家陳虎10月9日對此發表評論文章表示,細心的閱讀者卻發現,配發的照片中的所謂人頭攢動,很可能張冠李戴做了手腳,南京十一本應是溫暖的日子,照片中的人卻都穿著厚厚的冬裝。更升級版的是,「給開發商送禮才買到房、置業顧問勸客戶別來買房、開盤不‘日光’才是新聞」這種的語句,都出來公然招搖過市了。

陳虎表示,地方政府、銀行、房地產商,是維繫房價的三駕馬車,其中的銀行又是中樞環節,而銀行先行撤離,房地產商並非對此不敏感,高高在上的房價,沒有錢助推是無法支撐下去的。

刻意製造利好消息時不時見諸媒體,恰恰說明了房地產商其實已很心焦。房地產市場的坐莊拉高放假消息炒作,比之中國股市更甚,用不了多久,一大批今天瘋狂買房的投資者,會在明天走上瘋狂「維權」的道路。

地方政府借房地產「綁架」銀行 終將兩敗俱傷

早在8年前,中國大陸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會長聶梅生就表示:「中國房地產企業70%的資金來自銀行,房地產已經『綁架』了銀行。」

9月30日,英國《金融時報》國際金融首席記者桑曉霓撰文表示,中國銀行已經在準備迎接又一波壞賬潮。文章表示,北京方面一直盡力降低地方政府對大銀行地方分行的影響力。但地方政府顯然在繼續借貸,只不過是通過影子銀行體系。而且「這些貸款有許多投向了生存能力存疑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項目」。

陳虎表示,大量壓縮房貸也已是銀行的無奈之舉,誰早出手誰主動,後知後覺的,可能成房地產銷售公司,將會為大批抵押房屋如何出手大傷腦筋。金融機構對房地產貸款或以房地產作抵押品的貸款餘額巨大,房地產預期轉變,必將引發連鎖的信用鏈條破裂。

陳虎還表示,「沒錢玩了,地方政府的土地玩不到天上去,只能慢慢的回歸到再接地氣。」銀行停房貸,顯然不是額度緊張那麼簡單,也不是房貸利潤微薄,而是中共當局最高層「釜底抽薪」的決心,逼迫地方政府拋棄「土地財政」的策略之一。有價無市的房市,是無法維持下去的,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其他城市。

專家:樓市泡沫破滅 中國將改朝換代

近日,大陸知名財經評論員、財經專欄作家牛刀發表評論文章稱,房價泡沫淪為中共政權掠奪全民財富的工具。日本泡沫破滅後,日本政府在20年裡換了13任首相,中國可能不是換首相的問題,而是改朝換代的問題。因為中國本次房地產泡沫遠比當年日本泡沫更大。

牛刀去年在接受英國BBC廣播公司資深財經記者皮特爾訪問時說,中國大陸房地產經濟是對國民財富的一種瘋狂的掠奪,是中共以政府信用為賭注玩的一場龐氏騙局。房地產的危機說穿了是中共政府信用的危機,一旦爆發,將促成中國社會發生歷史性的變革,推動歷史往前走。

陳虎也表示,大陸目前的房地產泡沫不斷推高的房價,讓一代青年幹了幾十年還買不起一套房,這樣的人生和社會,一定是人間地獄,必須得到糾正,政府不糾正,就會有革命來糾正。中國房地產的冬天真的來了,狼的故事是一定會應驗的,時間也會一步步詮釋即將發生的歷史轉折!

(責任編輯:肖笙)


無懼人行干預 人民幣貶後看升  中間價雖連3貶 惟市場認升值大勢不變 11月上看6.08元

2013-10-31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8| 評論數: 0

人民幣經過近一周的強勢升值,近日開始回貶,不僅由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在30日出現連3貶,即期匯價更一舉貶破6.09元大關,匯銀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幣回貶可能與人行干預有關,但短期的震盪整理並不能終止人民幣升值大趨勢,預料11月人民幣匯率甚至還會再向6.08元關口挺進。

事實上,自10月分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升值0.66%,成為4月以來升幅最大的月分。

三中全會前升幅不大

不過,30日人行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為6.1412元,這已是自28日以來該匯率連續3個交易日回貶。在即期匯價方面,自24日以6.0820元的歷史新高價收盤後,人民幣匯價就一路回調,30日人民幣全日幾呈貶值走勢,午盤在大行購匯盤蜂擁而出之下,人民幣在收盤前一舉貶破6.09元,以6.0936元作收。

面對人民幣匯價由升轉貶,匯銀人士表示,人民幣匯率近期走貶與人行進場干預有關,主要原因在於人行無意看到人民幣升值過快,從這幾天的交投情況來看,監管層可能在18屆三中全會之前,都不會讓人民幣過快升值。

不過,匯銀人士指出,目前大陸的經濟基本面對人民幣匯率走勢構成有力支撐,再加上10月外匯占款預料仍將持續擴大,市場仍普遍看升人民幣,因此,短期的震盪整理並不能終止人民幣升值的大趨勢。

匯銀人士表示,目前市場看人民幣匯率走勢有兩個重點,其一是美國聯準會(Fed)將在台北時間31日凌晨2點公布10月貨幣政策利率決議,預料Fed仍將維持9月分0至0.25%的基準利率和850億美元的資產購置規模不變,一旦如此,美元指數將繼續偏弱,給人民幣預留一定的升值空間。

經濟數據具支撐力道

其次,11月1日將公布大陸官方和匯豐中國的PMI指數,市場預料結果仍能支持經濟繼續復甦,宏觀經濟數據繼續好轉將支撐人民幣匯率在年底前都保持升值趨勢。

因此,匯銀人士稱,由於人行可能通過購匯來增加基礎貨幣的投放,以穩定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樂觀預期,短期內人民幣即期匯率可能會震盪整理一段時間,但在11月期間,人民幣不僅仍可能重新升破6.09元,甚至還會再度向6.08元叩關。


滬市房價起飛 4年內將再漲一倍

2013-10-31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5| 評論數: 0

由港口空地發展到炙手可熱的上海自貿區,因政策利多出爐加上投資客搶進,房價叫好又叫座,預售屋已出現連夜排隊、全城熱購現象,新推案開價將站上每平方米5萬元(人民幣,下同)大關,對外界房價過熱的疑慮,上海復旦大學房地產營運研究所長蔡為民直言:「現在只是起漲點!」

上海自貿區成立後,一舉帶動外高橋、洋山港、浦東機場周邊發展,以往自貿區地處偏遠,屬上海市中心外圍,當地仲介透露,以前來這裡看房的人寥寥無幾,1個月甚至僅成交1戶,但確認建立自貿區後,民眾期待達到白熱化,看房人數一下激增,不管是新房還是中古屋,價格都不斷攀升。

其中,外高橋由於周邊生活機能相對完善,大批投資客搶進,房價短期內大幅上漲至少2成,接待中心仍擠滿搶購的人潮。

例如位於外高橋周邊、剛開賣的「仁恒森蘭雅苑」,10月中2期開盤價漲至每平方米4萬1000元,相較8月底1期開賣的每平方米3萬8000元,短短3個月,每平方米飆漲3000元,小坪數房型幾乎剛開賣,就被搶購一空,下期開價已喊至5萬元大關。

至於中古屋價格,住商不動產中國總部總經理特助王家麟分析,隨自貿區概念大熱,從原本每坪1.2萬至2萬元,愈喊愈高,現在出現有行無市現象;賣方也因惜售,不斷向仲介中止委託,導致9月的成交爆量後,近2周交易量大幅萎縮。

蔡為民分析,對北京的新領導層來說,上海自貿區有「不得不成功」的壓力,周邊房價從2個月前升溫、到1個月前的火爆、直至現在的惜售,目前的房價只是起漲點,未來一旦結合「自貿區+迪士尼+大虹橋交通樞紐」等因素產生的輻射效應,將再帶動上海房價,並大膽預言從下半年開始,可望4年內全上海房價再漲一倍。


通膨升溫 人行有意緊縮貨幣

【經濟日報╱記者李仲維/綜合報導】2013.10.27 03:35 am

大陸通貨膨脹升溫、房價飆升,加上資金重新流入大陸,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上周以來已流露出收緊貨幣政策的傾向。

此外,人行還有一項長期任務,就是要防止不斷擴大的負債失控,以免對經濟造成重大傷害。

華爾街日報報導,人行在進行收緊貨幣政策時,肯定會如履薄冰;如果動作太大,可能令已經遭遇錢荒衝擊的金融業承受更大壓力。

分析指出,支持人行立場變得更趨緊縮的理由有很多,包括大陸9月CPI增幅為3.1%,雖然低於官方設定的3.5%目標,但已經觸及今年以來的第二高水準。房價的上漲趨勢更令人擔憂不已,9月平均房價年增率達8.2%,大城市的漲幅甚至更高。

美國聯準會上個月決定維持目前的經濟刺激政策不變,引發資金再度湧入中國大陸。隨著資金流入,人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上個月淨買進人民幣1,264億元(約207億美元)的外幣。因此人行需要收回金融系統中的資金,以免增加通膨壓力。

數據顯示,人行本周從銀行間市場收回了人民幣580億元資金(約95.4億美元)。7天逆回購利率本周五由一周前的3.49%升至4.79%,表明銀行的融資成本增加。

上海銀行間同業隔夜拆放利率從前周五(18日)的3%開始攀升,迄上周五已升至4.36%;也就是過去一周中,銀行同業拆放利率是每天攀升,連漲六個交易日,顯示市場資金十分緊俏。


地產泡沫危機蔓延 兩岸同遭殃  陸10月百城住宅均價連漲17月 問題比台灣大

2013-11-2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大陸房地產市場風向球「百城住宅指數」1日發布最新統計,10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1萬685元,比9月上漲1.24%,是自2012年6月以來連漲17個月。房價雖然繼續上漲,但上漲的城市和漲幅已見「縮水」,大陸的「空頭總司令」經濟學者陳志武預警,大陸房地產泡沫正在快速破裂中!

唱衰房地產泡沫,台灣也在高空走鋼索,中央銀行監控房價,針對房市泡沫化也發出警訊,包括桃園及新北市地區,都被列為泡沫化警示區域。經濟學者莊孟翰警告,台灣房產泡沫化恐提早現形!

房價飆漲 僅少數城市

房地產泡沫化危機,正是兩岸迫切要解決的燙手山芋。而引爆房價上漲的熱錢效應,主要是因為台灣和大陸都是以外銷出口為導向,因此面臨游資過剩,而匯率升值就會帶動房價和物價上漲。但顯然,大陸房價與物價問題還遙遙領先台灣。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10月百城指數調查,特別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10大城市調查顯示,北京新建住宅均價上漲2.56%,漲幅比上月縮小,表明打房調控的《京七條》對市場預期已產生抑制效果。且由於房價漲幅在1%以上的城市均已減少,表明房價漲幅較快的仍僅限少數熱點城市。

美國耶魯大學金融經濟學教授、清華大學訪問教授陳志武認為,最快2014或者後年,大陸房地產泡沫破裂的可能性極大。

陳志武說,大陸目前地王頻現,房價居高不下,「城鎮化」肯定是房價上漲推手,不過,熱錢流動性更是非常關鍵的推動力。因此,大陸經濟現在的泡沫越來越大,也等於說,房地產泡沫要破裂的時間,已經越來越近。陳志武甚至斷言「房地產再持續地增長,絕對不會超過5年!」

為中共高層提供「383」三中全會改革方案的中共智庫,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也認為,房地產泡沫已成為大陸經濟增長的最大風險,且房地產泡沫正面臨破裂邊緣。

李偉說,一線城市的房地產泡沫進一步膨脹,何時破裂現在還很難說;但三、四線城市房市供大於求,溫州、鄂爾多斯等地的房價已經開始下跌,出現了泡沫破裂的現象。

陸最快明年崩盤

大陸房地產泡沫已經被世界各國的金融界預見,並紛紛示警。美國《富比士》周刊喊話,大陸打壓房價卻又放鬆銀根、推動經濟過熱政策,房地產「泡沫總會破滅」。甚至有經濟學者分析,中國房地產泡沫將來破滅的情況,恐比日本90年代房地產崩盤的情況要嚴重。


人行坦承… 房市調控棘手

【經濟日報╱記者曾迺強/台北報導】2013.11.06 02:51 am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5)日公布第3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放鬆也不收緊銀根」,同時會靈活調整貨幣流動性操作方向。並首度點出房地產與地方債問題所帶來的結構調整工作亦相當艱鉅。

大陸央行每一季均會發布貨幣政策報告,內容為貨幣操作及金融市場的分析,並對於未來進行預測及展望。報告指出,大陸上一季經濟成長處於合理區間,消費也平穩成長,未來經濟仍將在保持在「穩中有進」,大陸央行說,下一階段是創造穩定貨幣金融環境。

報告還點出,消費價格平穩發展的基礎仍不穩固,物價對總體需求變化較為敏感,貨幣政策需要繼續引導及穩定通貨膨脹預期。

大陸央行指出,住戶貸款增長較快,今年前三季整體住戶貸款比去年同期增長23.7%,相較年初增加3.1兆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比年初增加1.2兆元,2013年以來每月增量持續超過千億元水平。在房貸總量較大、增速較快的情況下,部分房貸需求仍難以得到滿足,主要原因是部分地區房貸需求超過銀行審核貸款工作量,銀行也將部分貸款投向收益更好的中小企業及消費等貸款領域,進一步壓縮房貸的空間。

日前申銀萬國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就預測,受到近期食品價格明顯上漲,物價上升趨勢可能延續至年底,不排除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單月逼近3.5%。在物價壓力擴大之下,市場預期貨幣政策會略有偏緊。

大陸央行強調,未來仍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不放鬆也不收緊銀根」,著重加強政策協調性。除了適時微調政策之外,也會運用多項貨幣政策工具,加強調節流動性,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穩定成長。

繼上周重啟逆回購後,大陸央行昨日繼續在公開市場進行人民幣80億元(約新台幣385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對比上周二逆回購130億元(約新台幣625億元),規模略減,顯示人行謹慎向市場注入資金。受逆回購影響,上海銀行業隔夜拆款利率昨(5)日下滑到3.91%,為近日首度跌破4%。

大陸央行強調,當前經濟面臨不少風險與挑戰,未來有較長一段時間會經歷去槓桿化與去產能化。

對於利率表現,報告表示要進一步引導和調控市場利率水準,同時增加人民幣雙向浮動彈性,讓匯率在合理均衡的水準上保持穩定。


中國貨幣投放量居世界第一 人民幣外升值內貶值

騰訊新聞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趙鵬飛 2013-11-08 05:09

[導讀]到今年第一季度末,中國廣義貨幣(M2)已經超過100萬億元,而2002年年初為16萬億元,10多年中增長超過5倍。

八年升值近四成 外升內降反差大

人民幣對外值錢對內不經花(市場觀察)

本報記者 趙鵬飛

近日,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現象引起廣泛關注。生活中,不少人產生這樣的疑問:人民幣不是一直在升值嗎?為什麼現在買東西比以前要貴得多,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這不是貶值嗎?人民幣為何境外值錢國內不禁花?對此,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大量外資追逐人民幣】

資料顯示,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改革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中間價是8.2765。如今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變為6.1450。

“8年前8.28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當時1000元人民幣只能購得120.77美元。8年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超過34%。今天,人們手中的人民幣可換更多的美元,就交換美元而言,匯率上升使人民幣越來越值錢了。”首都經貿大學經濟學教授蘭紀平表示。

而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經濟形勢出現大變遷。深圳城市研究會專家顧問顏安生認為,以前中國的生產力落後,出口的產品很少,大量的生產和消費品需要進口,沒有人願意持有人民幣,而現在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也是世界出口強國,同時,由於中國投資環境的改善和提升,大量國際資金湧向中國,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出口所形成的巨額外匯還是由外湧入的大量外資都需要通過人民幣進行轉換,這就形成了大量外資追逐人民幣的格局。

顏安生表示,按照市場規律,在國際交往中,只要人民幣供不應求,那麼,就會出現匯價上升,也就是說,只要中國的出口保持增長態勢,外匯和外資仍在持續增加,人民幣對外升值的市場動力就不會改變。

【貨幣投放量居世界第一】

對於生活在國內的人而言,人民幣貶值的感覺越來越明顯。蘭紀平舉例說,“一種在2005年標價為1.90元/斤的大米,如今已經是3.30元/斤了,8年期間年平均上漲9.2%。就購買大米的能力而言,與2005年的1000元相比,2013年的1000元已縮水至576元,即人民幣對內貶值了。”

“一國貨幣‘外升內降’的現象在世界新興市場國家中較為普遍。”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對記者說,特別是一些經濟體選擇了缺乏彈性的匯率制度,對美元實行軟盯住制度,這樣做的好處在於短期內可通過要素低估獲得貿易盈餘,累積外匯儲備,導致國外資本流入。但是,隨著國內經濟逐漸升溫甚至過熱,相應的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就會產生。

蘭紀平表示,多年來,由於國內的經濟增長更多地依靠投資,依靠大量增加的信貸投放,致使我國的貨幣投放量有著較大數量的超發。到今年第一季度末,廣義貨幣(M2)已經超過100萬億元,而2002年年初為16萬億元,10多年中增長超過5倍。我國的貨幣總量與GDP之比已超過200%,我國的經濟總量為世界第二,大約為美國的1/3,而貨幣投放量比經濟總量第一的美國高出1.5倍,位居世界第一。

【過度依賴投資是病因】

“如果資產泡沫和物價上漲進一步持續,相應的經濟成本隨之上升,對貿易將產生負向的抑制作用,導致獲取外需的能力下降,經濟速度有向下的壓力。”劉煜輝表示,政府為了保住某個經濟增長目標,選擇最直接可控的方式就是擴大基礎設施投資、擴張國有經濟部門的產能。“這種情況會直接導致國內儲蓄與投資之間的剩餘減少。而在國民經濟帳戶中,對外貿易盈餘和儲蓄、投資之間的剩餘是平衡關係,也就是說,投資的擴張可能使得對外部分國際收支減少,損害經濟競爭力,使經濟增長面臨減速壓力。”

“如果要維持以前的高增長的話,恐怕又要進一步擴大投資。按照經濟規律,不斷追加投資必然導致投資回報率遞減,相應地資產周轉速度在下降,貨幣的使用效率下降,流通速度減緩,大量信用資金的回轉將逐漸失效。”劉煜輝說,此時,政府恐怕只能追加更多的貨幣增量,依靠更高水準的信用擴張,來維持一定的經濟增速。

“因此,近年來形成的過度依賴投資、粗放式的經濟增長模式必須改變。”劉煜輝認為,“要能夠充分測度和認知當前中國經濟潛在增長水準和資本回報率,以此為基礎,科學制定每年經濟增長目標和速度。正如習總書記所說,‘轉方式、調結構是我們發展歷程必須邁過的坎,要轉要調就要把速度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否則資源、資金、市場等各種關係都繃得很緊,就轉不過來、調不過來。’”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高價、漲價樓盤 北京擬停發預售證

2013-11-9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1| 評論數: 0

為了調控樓市,北京市政府近期動作頻頻。據了解,北京住建委日前召開一場有關樓市政策的座談會,會中透露主管部門有意針對北京的高價樓盤、漲價過多的樓盤暫時停發預售證,短期內北京市是否會出台新一波的調控措施,成為業界高度關注的焦點。

所謂的預售證,是指《商品房銷售(預售)許可證》,一旦開發商無法取得該文件,其商品房也就失去上市交易資格。

根據《新京報》報導,今年4月,北京市住建委曾明確提出限價令,要求樓盤報價不得高於此前成交價格,也不得高於周邊用類樓盤的價格,否則就會對建商祭出停發預售證的處分。

如今,北京住建委有意在這個限價令上再加碼調控,據了解,這次有關部門打算「一刀切」,直接規定北京市每平方公尺售價在4萬元人民幣以上的樓盤,以及漲價的樓盤都將停發預售證,對於這個說法,北京有關部門始終未出面加以否認。

今年以來,包括北京在內的各地地王頻現,大陸國土部曾明文禁止各地方再出現地王,據統計,10月分大陸53個重點城市土地成交總建築面積及總成交金額,分別較2012年同期下降33%及19%,顯示此一禁令至今已見成效。


吳介民/「中國崛起」進入撞牆期

自由時報 2013-11-11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20幾年來,高速成長的中國經濟,締造了傲世數據,「中國崛起」、「北京共識」、「中國模式」等行話隨之傳播全球;但近年似乎進入了撞牆期,長期仰賴的成長模式遇到瓶頸,總體經濟結構亟需轉型。

中國崛起,需要足夠的財政能力支撐,財源一方面來自稅收,另一方面是外匯積累;兩者皆由快速成長的發展模式所促動。在1994年以前,中央依靠地方徵稅上繳,地方大,中央小,尾大不掉(政治學上所謂的「代理人難題」);1994年稅改,區分「國稅」與「地稅」,並在全國各地設立國稅局,從此中央掌控大塊稅收。另一項主要財力指標是外匯儲備。中國目前有全世界最多的外匯存底,高達3兆多美元,其中1兆多購買美國國債。積累外匯存底需要暢旺的出口貿易。那麼,促進出口製造業的資本、技術、市場,從哪裡來?

從「小打小鬧」開始

故事要從廣東起頭。1980年代,趁著廣東開放外資的機會,港商首先進入,帶動加工貿易,打開一個對外開放的「缺口」,把原先「沉悶的經濟」攪動起來,進而不斷蔓延擴大。台資也乘此勢頭進入深圳和東莞,把資本、技術和市場帶進中國,利用廉價的勞力和廠房成本,使「夕陽工業」獲得第二春,並在企業規模上大舉擴張。當時看似「小打小鬧」的勞力密集產業,例如製衣、製鞋、箱包、家具、塑膠等等,利用「來料加工」的「制度創新」(中國式OEM),享有免稅優惠而遍地開花,地方幹部當起土地房產與勞動力(外來民工)的掮客,大賺工繳費、土地批租費與管理費,中國政府則賺到外匯。

回頭看,摸石過河的廣東模式或許是一場意外,不過,1990年代的政策則是有意地循威權發展的思路進行。1989年天安門鎮壓之後,中國在國際上孤立,市場經濟發展受挫,卻在港台商雲集的廣東模式中找到靈感。1992年,中國政府決定擴大外向型政策,啟動沿海發展戰略,開放上海與長三角地區,並經由「加工出口工業化」策略,壓低工資與其他要素價格,吸引外商投資,推動出口創匯。1994年,北京將人民幣大幅貶值以利出口,同時取消匯率雙軌制。短短幾年,中國擺脫了以往經常面臨的入超,從一個「外匯短缺國家」,蛻變為「外貿盈餘國家」(參見圖表);整個1980年代,仍有7個年頭外貿呈現赤字;1993年也是入超;從1994年起出口暢旺。

出超加上不斷湧入的外國資金,推高了外匯儲備,1986年只有20餘億美元,1991年上升到200餘億美元;隨著加工出口模式的成熟,在最近十年飆速累積外匯,2010年已超過2兆美元。如此巨資使中國有能力在全球大肆採購物資、併購公司,以致其國際經濟行為在南美和非洲被指為「新殖民主義」。

「加工出口模式」面臨耗竭

加工出口模式快速散播到整個東部沿海地帶。1990年代中後期,製造業外資開始向北部署(從珠三角到長三角地區、環渤海灣地區),近年來則進一步內移或外遷。廣東在出口創匯上至今仍佔重要地位;近年,面對逐年調升的工資、以及勞動與環保標準的提高,高剝削的勞力密集型產業走到了盡頭,幾年來發生不少惡意關廠。從台商的角度,今天中國沿海的勞力總成本即將追上台灣。富士康將製造重心移到內陸,也尋求在印尼設廠,深圳龍華的廠區則裁員數十萬人,人去樓空景觀荒蕪;而指標性的製鞋大廠裕元則逐年削減生產線,外移到東南亞,同時關閉內陸廠房。裕元這兩年在中國的生產比率,由38%降低到25%,越南廠的產量已經超過中國。這個趨勢使得專家大膽預測:「中國沿海10年內加工廠會消失。」

在長三角地區,我們也觀察到類似的產業結構調整。在官方政策的驅動下,一些勞力密集台資廠將製造基地往內地移動,有些嘗試建立品牌,開拓內銷市場。這些台資企業兼採代工廠、發包貿易商、電子商務、房地產商等多角化經營,以轉換謀利方式。但是,從外銷轉做內銷,「困難度不下十倍」,資金周轉、打品牌、設鋪貨點、回收帳款、打點政商關係,跟陸資廠進行短兵相接的肉搏戰,每個環節都佈滿陷阱。相形之下,「做外銷好比安逸的行業」。

2011年的統計顯示,儘管中國近年仍有大規模出超,淨出口對GDP的增長率不僅沒有貢獻,而且是負數;相較之下,資本形成促成4.4%的GDP增長,消費則貢獻5.3%。也就是,中國經濟的成長仍然大幅仰賴資本投入,尤其是政府的基礎建設,扮演了核心角色。中國的資本形成率(資本形成佔GDP比例)是48.5%,而一般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值是29.4%(2011年);消費率只有38.4%(2010年),遠低於世界平均值。可見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性質極為突出:高資本積累率與高儲蓄率(除了民間儲蓄,還包括高比例的國營企業與政府儲蓄)。「中國夢」的現實寫照是國家之夢,而非個別國民:大眾消費被國家資本積累嚴重排擠。

根據消費力定價

歐美消費市場疲軟,節節升高的要素價格,連同海外競爭者的興起,使加工出口成長模式遇到了瓶頸;中國政府在「十二五規劃」(即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從2011-2015年)轉而強調內需與消費,調高一般貿易的比重,並增強進口。但一般市民、勞動大眾因為薪資所得不高,購買力有限。近年沿海地區的工資,雖然以每年成長10-15%,卻僅夠補回過去20年因通膨損失的購買力,幾乎跟不上飆漲的物價。東莞小餐館的價位,和台灣的熱炒店相當;上海市內最便宜的牛肉拉麵(在麵上鋪了兩小塊薄切如紙的牛肉)一碗相當台幣4、50元,酒吧一小瓶進口啤酒台幣200多元。沿海地區一般作業員民工,正常工時外每個月加班100小時,薪資約莫台幣一萬五。這樣的物價,誰在消費?物價飛漲的部分原因來自龐大貿易順差,出口賺取的外匯被強制轉換成人民幣(中國仍不允許自由兌換),增加了貨幣供給而導致通膨壓力。對比工薪階級的購買力不足,上層階級的炫富消費,不禁使人們感嘆:「在中國,不是看成本定價,而是依照消費力定價,你賣他便宜,反而是瞧不起他。」

在這個國家,炫耀性消費蓬勃發展,而大眾消費卻成長遲緩。巨大的反差,讓仇官和仇富的妒恨心境,有了孕育的溫床。

(本專欄下期預告:「超現實的大國崛起」)


Shawn Liu 臉書發言 2013-11-11

中國崛起本來就是補足四小龍起飛時,中國落後的那一段,依照現在這樣吹捧高富帥、白富美的背景(注意!都有個富字),中國不大容易繼續發展,看看北京的超跑俱樂部,再看看西北、西南各省,這樣的國家要是在 18 世紀的西方,大概早就革命了......如果中國要改變,就必須讓貧富差距達到難以想像的地步,由多數人民發動自由主義革命,建立像美國那樣「不准退出」的聯邦民主共和國,中央實施法國式的雙首長制,地方實施省(市)、縣(郡)、鄉/鎮/區(府/區)的聯邦制,國會分為參眾兩院,司法院獨立行使職權,這樣中國才能繼續進步,最終達到真正的超英趕美!


以惠民生作為宏觀調控平衡點

2013-11-14 06:16|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12| 評論數: 0 |原作者: 魏艾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確立「全面深化改革」的經濟發展主調,而改革的面向涉及宏觀調控、行政體制、金融體系、社會保障、城鎮化、環境治理等領域,影響深遠。但是,隨著即將召開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近期內,大陸的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勢必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改革」等經濟目標中尋求平衡點。

解決社會經濟矛盾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揭櫫未來五年(2013~2017年)大陸發展方針和政策。總體目標在於「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社會經濟發展具體目標方面,則是要求: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要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道路,並且要求在改善民生和創新社會管理中加強社會建設和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在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總目標下,大陸社會經濟卻面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為經濟發展與資源利用的不協調發展;城鄉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仍不平衡;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困難;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衛生、居民住房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仍未能妥善的解決。這些社會經濟矛盾的解決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在短期的經濟運行方面,由於受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及隨後發生的歐債風暴衝擊,大陸經濟呈現經濟增長率下滑,出口貿易不振,實際利用外資持續下降等現象。以致大陸GDP的增長率已由過去年平均9%的增長速率,降低到2012年的7.8%,而今年前三季大陸GDP的增長率僅7.7%,雖仍高於7.5%的原訂年度增長目標,但是GDP增長率逐季下滑的情勢令中共當局極為憂慮。

大陸經濟增長減緩有其經濟體制結構性的影響因素,主要原因在於勞動力供求格局出現變化,單純依賴勞動和資源投入的發展模式難以維持;資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日益顯現;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效率下降,金融風險有所增加;製造業產能過剩,影響投資的經濟效益;房價持續上漲,對實體經濟造成擠壓效果;境外資金流入過多,流動性過剩,人民幣升值壓力沈重;土地財政牢不可破,地方融資流弊難以解決等問題。

走向市場化自由化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主要便是要針對目前大陸社會經濟的發展瓶頸提出解決方案,藉「深化改革」釋放大陸經濟發展新活力、挖掘經濟增長新方式,以及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從今年3月習李體制確立後的施政面向看來,「市場化、自由化」已是當今大陸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而「兩個凡是」──凡是市場能夠做的,交給市場;凡是社會能做到的交給社會。至於簡政放權和改善民生則是經濟改革方案的重點。

以產能過剩問題而論,李克強指出,家電、服裝等行業早已走上市場化軌道,靠市場優勝劣汰,沒有嚴重的產能過剩問題,但是像鋼鐵、水泥等行業進行項目投資時都需要審批的,反而沒管好,以致造成產能嚴重過剩。為此,李克強下達一系列指令,要求「不要向產能過剩的企業和盲目的建設投資貸款」、「增加對小微企業的融資」,反映出市場化改革已成為大陸解決產能過剩的主要政策思維。

然而,從現實層面來看,維持大陸經濟的穩定增長仍是經濟政策的必要選擇。依目前看來,大陸投資的5個重點方向:棚戶區改造、中西部鐵路投資、城市基礎建設、節能環保產業投資、技術改造補貼。這些涉及新型城鎮化發展、消費需求提升,以及社會保障、勞動就業、教育衛生、收入分配等領域的改革將成為大陸投資的重點領域。很明顯的,「惠民生」將是「穩增長」與「調結構」、「促改革」間的平衡點。(作者為政治大學兩岸政經研究中心主任)


胡祖六抨擊 三中經改有矛盾  認為有國企就不可能公平競爭 民族復興靠民企

2013-11-14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 評論數: 0

大陸重量級經濟學者胡祖六抨擊三中經改有矛盾。12日閉幕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端出經改藍圖,強調要讓市場在資源分配上起決定性作用,同時重申要做大做強國有企業。儘管這是歷屆三中首次宣示要讓「看不見的手」主導經濟規則;不過,胡祖六批「只要有國企就不可能公平競爭」,點出三中的經改方向在打架。

本屆三中的會後公報未直接表述「國企改革」字眼,僅用極少篇幅間接觸及該項議題,顯示大陸中央未將其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優先選項。

胡祖六日前接受鳳凰財經專訪時指出,「國企改革」實為經改的重頭戲,這項缺憾恐阻礙大陸整體發展。

國企壟斷 壓抑創新

以總體經濟見長的胡祖六,相當重視「市場」扮演的積極角色,強調唯有讓國企占大陸經濟的比重下降,才能真正樹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使全社會積極性調動起來,從而創造就業、價值及稅收。

對於大陸龐大的國企網路,胡祖六直言其效率低下,競爭力不強,各種壟斷危害公平競爭,壓抑創新,導致腐敗;同時還阻礙經濟發展,致使經濟結構失衡,重複建設及產能過剩。對三中公報提出要「做大做強國有企業」,胡祖六意有所指批大可不必,強調人類歷史上沒有一個是靠國企實行現代化!

他結論指出,大陸還是得靠民企完成民族復興,方法取決於大刀闊斧打破國企壟斷,無論企業姓「國」還是姓「民」,政府必須建立公平、健康的競爭環境。

中石油分拆 恐喊停

三中未把國企放在重點改革項目,也引來社科院農發所所長馮興元的憂心。他在接受搜狐財經專訪時表示,往後國企將繼續做大做強,騎在民企頭上。馮興元還進一步預測中石油的分拆恐怕會喊停。

不過據新華社報導,多位學者對三中的經改藍圖表示肯定,聚焦在市場居「決定性」地位的表述,過去歷屆三中結論中,市場僅具「基礎性作用」,如今升格當主角。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樂觀預期,大陸中央將引入競爭機制,讓國企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中營運,對打破壟斷會有一定的推動。


娃哈哈投資50億RMB 進軍商業地產

2013-11-14 06:15| 發佈者: want-daily| 查看數: 9| 評論數: 0

大陸前首富娃哈哈集團創辦人宗慶後近來積極展開多角化經營,除了斥資150億元(人民幣,下同)打造白酒王國外,又決定進軍商業地產,首座購物廣場落腳宜昌,投資規模達50億元,預定2016年10月完工啟用,並計畫未來3至5年在全大陸興建100座購物中心。

中國新聞網報導,杭州娃哈哈集團第1座商業地產項目──娃哈哈宜昌購物廣場正式動工。該集團董事長宗慶後12日在出席「娃哈哈宜昌購物廣場項目的新聞記者會」上,宣布這項好消息。

宗慶後近年來除了繼續專營食品本業外,也開始積極跨足其他商業消費領域,例如引進時裝品牌,投資白酒事業,這次更是雄心壯志地準備邁向商業地產,為娃哈哈多元發展打造出另一番新氣象。

宜昌購物廣場是娃哈哈進軍商業地產的第1項投資,總建築面積112.5萬平方米,投資規模達50億元,將規畫有10萬平方米商業購物中心、1棟超高層五星級酒店、6棟A級辦公大樓和18棟高層住宅,擁有停車位4千多個,全部工程2016年10月完工。

宗慶後表示,宜昌購物廣場將重點打造「三峽文化」、「三國文化」,使之成為宜昌市乃至川東、鄂西商業和旅遊的亮點。

根據宗慶後的構想,在未來3至5年內,娃哈哈將在全大陸開設100家購物中心。面對網路和電子商務的挑戰,如果零售業可以改變自己的經營方式,還是能逐步奪回市場。

不過,有業內人士分析,娃哈哈要進行跨界經營還需要時間和耐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eorgeYe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